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自我感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在劳动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开展劳技教育,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使中学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各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劳动教育就是架起德、智、体、美的桥梁。一方面,通过劳技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看,劳技教育能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发展与技能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在素质教育基地劳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种植、养殖、饲养等传统农业劳动技能教育和木工、金工、钳工等基本操作技能教育。工艺制作与造型,设立陶艺、雕刻、盆景、插花、布艺、编织、剪纸等工艺制作。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既磨练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劳动、生活的本领,同时也开发了智力。这些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之美。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学到了不少生产知识,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俭节约的思想,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这样活跃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学生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军训中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素质教育基地中,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人生活体验教育。如队列训练、野外生存拉练越野、军事五项训练、遇险救助等;学习国防法规、军事常识,组织参观军事营区等。在这里,劳动基地安排的一切训练内容、实践项目、生活起居都是学员学习的内容。劳动基地军训训练课程一般安排三天,三天的军训是艰苦的,没有坚强的毅志力是坚持不下来的,特别对目前的独生子女来说,在家里的娇生惯养、在学校老师的百般呵护,已经让学员养成一种依赖习性,遇到挫折不知所措的性格,因此,军训训练以严格的纪律要求、严格的训练出发,培养学员吃苦耐劳的精神。
艰苦的训练可以煅炼人的意志能力,特别是军姿定型,要有足够的意志力与耐力,才能屹立不倒;整齐的步伐训练让其腰酸背疼腿麻木,令其感受到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人生哲理。往往第一天下来,学员就受不了,一躺在床上就痛苦不堪。为了让学员能在短短的五天活动中安定下来,第一天晚上安排“制度学习与拉唱军歌”,让其进一步了解军旅生活的重要性,只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才能煅炼自我。作为军人是神圣的,他代表着一个国家、代表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只有艰苦的训练,才能维护这神圣的职责。
三、在内务整理中煅炼学员自理能力。
作者:滕兆荣
目前多数学生生活在较为优裕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很少有劳动锻炼的机会。所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领略青山绿水的美丽、体验锻炼、培养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感受生活快乐,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已成为临江市劳动实践教育中心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亮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学中明意义
首先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挖掘和体验劳动的乐趣,了解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并从心底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真正意识到人的智慧和双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二、累中寻乐趣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我服务本领,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为他们今后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参加劳动实践打下基础。这部分劳动内容主要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围绕自我服务的吃、穿、 用、生活起居等,教会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己应做的事。如吃的方面,从食用方便食品开始,到学会做一般的主食和炒几个简单的菜;洗涤方面,从洗手洗脸开始,到学会洗自己的衣服;穿的方面,从穿鞋、系鞋带开始,到学会缝制简单的生活用品;学习方面,从收拾书包开始,到学会自制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具。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到了不少本领,并试着用自己掌握的劳动技术服务于社区,把自己点点滴滴的爱心奉献于社会。这样,既能激发劳动兴趣,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每一次活动,学生的热情特别高,从原来不爱劳动,怕苦怕脏怕累,从什么都不会,到如今能像模像样地从事劳动,无不体现着学生劳动能力的质的飞跃。
三、 玩中求创造
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如果设计有创造、乐趣无穷的玩,孩子们就会展开翅膀翱翔!秋天的树叶是五颜六色的,“用树叶、树皮贴画!”这种创新的意识在孩子们的心中萌生了。孩子们动手准备制作的材料,经过努力,一件件新型的工艺品在孩子们玩的观察、思考、创造中诞生了。
四、 美中有启迪
劳动创造了美,它不仅创造出大量美的作品,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方面的需要,而且劳动本身也是一种美,它能使人们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当学生在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功之快时,不知不觉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欢快,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心灵的美化。
通过让学生亲手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品尝劳动果实的甜蜜。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话汤圆、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收集各方面资料,掌握一种劳动技能,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重难点
掌握包汤圆与煮汤圆的劳动技能。
三、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话汤圆
【在活动准备阶段,我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以及汤圆的寓意,哪些日子吃汤圆,收集各地风味汤圆的图片,收集有关汤圆的童谣,学唱《卖汤圆》的歌曲,体现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课堂伊始我设计了话汤圆的环节,给学生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首先播放人们欢聚一堂共吃汤圆的图片,把学生引进元宵节;接下来请学生讲汤圆来历的故事,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许多有关汤圆的资料。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伴随着喜庆的音乐视频,我让学生欣赏各种风味汤圆的图片,激起学生想包汤圆、吃汤圆的欲望。
第二板块:包汤圆
【亲身实践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终身受用的。包汤圆看似简单,其实要想做好也不容易,它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而装馅收口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1.播放视频,了解包汤圆的完整过程。
因为包汤圆之前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而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所以我利用业余时间把包汤圆、煮汤圆的过程拍成录像,再配以讲解,然后剪接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见识一下从和面到汤圆出锅的完整过程,使学生对汤圆的制作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2.教师示范,放大转化难点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再当场示范一下包汤圆的过程,特别是包汤圆的难点——收口。
这样抓住本次活动的重点,突破难点,学生操作起来就不会困难了。
3.出示步骤,让步骤成为完成实践活动的扶手。
最后,我出示包汤圆的步骤,小组合作包汤圆。学生在喜庆的音乐中动手实践包汤圆,让出示的制作步骤成为完成实践活动的扶手。学生小组间可以互帮互助,发挥团队的精神,教师行间巡视,做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每人都能顺利地完成作品了。
4.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实践时,根据学生的活动状况,及时发现做得好的小组或学生,给他们一个鼓励,这样的“显耀”让其他的(特别是还没做好的)学生在心里产生羡慕、佩服、竞争,感到实践是非常快乐且有意思的。这样利用“榜样的力量”,能使学生产生主动实践的欲望和坚持不懈进行活动的动力。】
第三板块:煮汤圆
1.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煮汤圆的步骤以及注意点。在活动准备阶段学生都已经学会了如何使用电磁炉(或煤气灶),借助本次活动,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
2.接下来出示煮汤圆的步骤以及友情提醒学生注意的事项。
3.学生煮汤圆。为了保证活动的秩序与学生的安全,要充分发挥组长的指挥职能。
【此环节学生一定会兴奋异常,所以要提醒学生注意水电的安全使用。煮汤圆不能心急,需要耐心等待,中途还要点两到三次冷水,最后还要把火调小一点,这些我都让组长留心去做。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穿插了一些有关元宵节的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元宵节的文化。首先播放《卖汤圆》的歌曲,师生齐唱《卖汤圆》。接着让学生交流元宵节时人们除了吃汤圆,还有哪些活动,让学生再来感受一下浓浓的元宵味。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我让学生出谜面给大家猜,自娱自乐。有关元宵节吃汤圆的童谣很多,最后我出示《闹元宵》,让学生拍手齐声诵读,感受一下人们吃汤圆、闹花灯的愉悦心情。这样就把等待汤圆煮熟的时间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起来,并且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第四板块:吃汤圆。
1.这一版块我首先让组长分发汤圆,然后让大家谈谈吃自己亲手包的汤圆的感受。
【通过调动小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小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投入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2.拓展延伸。
(1)学生为自己亲手制作的汤圆设计一个广告语。
[关键词]创业教育基地建设 主体性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盛波(1973- ),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宜兴 214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自我育德体系的构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3SJBFDY067)和2013年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大学生主体性自我育德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编号:Djsz20130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61-02
教育家杜威认为,真正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通过学校和整个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更广泛、更切实地适应社会环境。教育是高校的基本职能,而企业则是高校教育的实践基地,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场所。但是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不懂得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本科教学的不同,学生学习带有盲目性和偏见性。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除了在校内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外,还应直接把学生带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基地,让学生看到自己今后的工作状况,使他们在直观感受中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含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是学生创业意识差。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怕苦畏难,创业意识淡薄,就业观念陈旧,缺乏社会实践体验和劳动意识,乐于享受生活,追求“好工作”。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部分学生情愿坐等“好运气”,也不愿接受学校推荐的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岗位。要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就业观念,首先要帮助他们更新劳动观念。学生对校内的一切德育实践活动司空见惯,难以直接培养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艰苦劳动光荣的观念。只有走产教结合,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与社会服务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引发他们的创业欲望。
基于以上问题,“创业教育社会基地建设”是当今很多高职类院校为了适应新形势而探索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仅能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进入职场接受磨炼,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钩的矛盾,而且还可以以这一教育模式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这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况,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育德的良好机制,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吃苦耐劳、执著奋斗、勇于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本文就如何在创业教育社会基地的建设中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形成自我育德的良好机制,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切实制定基地建设目标内容,突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双主性
“双主性”即指主导性和主体性,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辩证统一,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制定“创业教育社会基地”建设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使之充分体现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双主性”。
1.德育目标的主要内容。一是创造多元教育环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个体道德的需要,确立劳动观念,树立爱岗精神,增强创业意识。二是开拓教育新途径,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社会基地实践中检验对书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完善自我目标,促进知行统一,发展专业特长,提高创业能力。三是挖掘教育资源,探索德育渠道,改革学校德育方法,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强化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2.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立校企共建组织机构,包括教育基地德育主任、校外兼职辅导员、基地活动联络员等,随时研究教育活动,沟通校企意见,实施道德教育计划。二是确定教育对象。即针对学校整体德育计划,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和不同性质特点的企业,明确相应的教育对象(或年级、班级、小组),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活动。三是制订合理的德育计划,包括与基地性质、学生专业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形式、教育评价等系统性方案,双方各执一份,以有序开展活动。四是制定活动制度,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服务项目和任务,体现互为互利原则,以有利于学校在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服务。
二、合理选择创业教育基地,创造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
主体性道德教育强调学生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性和创造性,要求营造以人为本的良好环境。为了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在选择“创业教育社会基地”时,除了要选择具有专业活动的实践性和具有现代化管理先进性的企业,还要注重以下两个特点:
1.具有思想教育的典型性。对职业院校学生开放的企业,必须能够给学生以积极的道德影响,使学生到社会基地受到耳濡目染的良好教育。学校选择的基地应该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是诚信进取、具有优良社会形象的典型,以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延伸地、实践区。
2.具有高品位的企业文化。外观优美的厂房设计,科学严谨的企业管理,团结和谐的人际交往,自由平等的民主氛围,学术浓郁的科研气氛,丰富活跃的业余活动,这些都是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特质。愉悦向上的企业文化创造的教育影响是隐形的、长久的,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催人奋进,能提高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并能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大力开展基地实践活动,凸显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大学生具备了主体意识后,教育者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大胆实践,引导学生形成个体道德意识,不断强化主体行为,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主体行为习惯,转化为个性特征。因此,高校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基地活动,鼓励学生在道德教育实践中亲身体验,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
1.组织实地参观,树立劳动观念。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是实践的第一步,学生要做好看、听、议、写四件事:看厂容厂貌、厂风厂纪、作业环境、工作流程;听企业发展史、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分析、管理经验、管理模式介绍;议企业精神实质、自身差距;写参观感受、交流心得。这一过程能引导学生尊重劳动,了解企业,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组织基地劳动,品尝奉献价值。在创业教育基地建设中引导学生自我德育的一个难点就是“看看容易、做做犯难”。要想让学生能够动情、动心、动脑、动手,品尝劳动价值,品味奉献滋味,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劳动服务,帮助基地企业打扫卫生、服务老人、整理绿化、搬运物品、便民服务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服务性劳动,却能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维护公德、保护环境、互助友善、奉献爱心的良好品质。
3.组织职业实践,引导爱岗敬业。社会性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品质和能力,高校可以将主体性道德教育纳入社会职业实践基地教育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优秀毕业生访谈调查、名人专访、假期见习、专业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体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主动参与中提高自主教育的能力。
4.组织顶岗实习,促进自我育德。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自我德育,学会自律,从“他律性的德”成长为“自律性的德”。经过参观、劳动、实践以及长时间的顶岗实习,让学生从单一的校园跨入社会,在职场中接受道德考验。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实习生,也是企业员工,是生产车间的一线员工、技术工人,学生需要处理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在这其中能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实践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完成从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真正实现个人主体意志价值,完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常建坤,杨怡.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1 依赖性。
很多初中生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在与他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不能自己作出决定,不能辨别事情的正确与错误,跟在别人后面“瞎起哄”。
2 任性。
有的初中生做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他眼中,顺从、纵容他的就是好人、朋友,严格要求他的老师就不好,就是“坏老师”,根本不理会良药苦口的道理。
3 害怕承担责任。
有的初中生在与他人交往时,缺乏责任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他的思想里,好事都是他做的,坏事都是别人干的;事情没有做好,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至少也是因为别人没有给予大力支持与配合,根本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4 容易伤害他人。
一部分初中生缺乏同情心,看到别人的不足喜欢嘲笑,甚至就此给人家起绰号;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只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把它强加给别人;窥探他人隐私,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做错事不愿承担责任甚至嫁祸于人。所有这些,在与人交往时,都可能伤害到别人。
5 盲目攀比,炫耀自己。
一些初中生,特别是留守孩子,平常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父母亲在爱与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尽可能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而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一些学生在得到父母给他买的名牌服装、鞋子时,便到处炫耀,促使其他学生相互攀比。
二、教育初中生要尊重他人
1 教育初中生要尊敬长辈。
尊敬长辈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向学生灌输尊敬长辈的观念,让学生知道感恩。当发现有学生对家中的长辈不尊敬、不礼貌时,要非常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并责令其改正。
2 教育初中生要尊重教师。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体谅教师的辛劳,尊重教师的付出。教师讲课时,学生要专心致志地听,做到眼随师动、心随师想,把教师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道理都听清楚、弄明白。还要教育学生如果做错了事一定要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教育,不顶撞、不埋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 教育初中生要尊重同学。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尊重同学是同学尊重自己的基础和前提。尊重同学要做到:不窥探同学隐私,不给同学起绰号,真诚待人。善于倾听并尊重同学的意见,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别人表达完以后婉转地说出自己的意见。遇事应学会和大家一起商量解决。
三、教育初中生要热爱劳动
劳动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劳动实践中,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一个不爱劳动的学生,就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他对劳动人民也就没有深厚的感情。那些爱炫耀自己品牌衣服、鞋子的学生,往往就是不爱劳动的。
一、正确理解劳技课教学基本要求和特点
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技课教学有以下的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注重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内容,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
2.注重思想教育。劳技课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劳动技术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认知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
4.注重综合性。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以及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认真钻研教材,优化课堂结构
遵循劳技课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结合现行教材、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及教师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1.激趣导入。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讲故事、猜谜语、实物展示、设疑、谈话等方法。例如,在讲授初中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刨削》时,可利用谜语“一只猫顺板跑,吃木头拉皮条。”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接着导入课题。
2.突破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操作示范是劳动技术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要求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娴熟,步骤要清晰、明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学生看清楚。因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宜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
3.加强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练习尤为重要。如《简易木制品的制作》一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每人完成一个粉笔盒时,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这样,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劳动中的合作精神。
4.注重成果评价,引入竞赛机制。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及时做出评价,对好的作品要给以充分的肯定,进行表扬。还可以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劳动技术竞赛,既能检查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技能的形成,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技术习惯的养成
掌握生存的本领是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现代学生所必须拥有的。要生存必须掌握本领,要掌握本领必须要拥有技术。让学生提高对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掌握技术意识的观念,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在《花卉的栽培》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每人种一盆植物,最后评比。学生选择种植的植物、写好成长日记、分析问题、展示成果、反思等。让学生有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过程。动手动脑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其成果,体验通过劳动带来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技术的价值。
通过劳动与技术课程,让学生认识劳动的艰辛,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现代劳动者应具备的与社会相适应的良好技术习惯。
四、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其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特定的客观情境中获得丰富而强烈的感受、体验乃至情感,激发其思考与探究的冲动和激情,发展其创新能力,要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考权、讨论权、质疑权和总结升华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在做、思、疑、综中发展,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创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新性的言行萌芽。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于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欠缺。这次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高峰,让我亲身体会了劳动的光荣感。也体会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我们增强了抵制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侵蚀,以避免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也促进了我努力修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的目标确立。
社区实践活动同时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社会,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
社区服务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的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计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这里所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计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为特征而劳动的,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劳动,并且觉得光荣而自豪。而积极为社区服务也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热爱社会的一种表现。
参加这类劳动,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十分重要。不光是锻炼了实践能力,而且增加了学生和外界的交流。使我们从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同时,提前感受人生,体验人生,而只有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的发现生活的美好和艰辛,感受人生的广阔和博大。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它已经不符合现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园,心却更加广阔。我们追求个性,追求进步,追求前沿,追求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健康向上。所以,此类活动正在中学生日益要求社会参与,要求社会进步的思维模式中逐渐壮大,并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显然,这种活动已经成为一道不可抵挡的社会潮流,它使我们更趋向于全方位的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时是有点累,但是当看到劳动的成果时,却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很高兴,有被分享感。
关键词:休闲农业;农耕体验;娱乐;建议
1目前我国休闲农业观光园中儿童体验、娱乐设施现状
随着休闲农业观光园的不断发展,儿童地子体验与娱乐在新型农业产业和结构方式中越来越被重视。但目前还属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体验形式单一,定位不准、特色不明、“千人一面”,吸引力还不够强;二是缺乏统筹管理和专业指导,比如就采摘来说,如果没有专业技师的指导,势必造成果树、蔬菜的后续生长和产品的极大浪费;三是“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响亮,落地不着调,大部分体验也只是在采摘、饲养、驻足观看等方面走走形式,没有真正融入农耕生产、生活中去,并且大部分城市小朋友在乡间看到家禽动物都有一种陌生和畏惧感;四是政府引领和指导不够;五是家长认知和参与度不够;六是休闲农业园体验、娱乐设施设备不完善,儿童娱乐形式陈旧。以上问题就阻碍了儿童在休闲农业园体验、参与、娱乐的积极性。
2培养儿童劳动意识的重要性
近年来,青少年中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层出不穷。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者的感情发生了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缺少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浪费现象相当严重。尤其在城市“圈养”的部分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象十分严重,季节变换、植物认知和生成规律更是一张白纸。实践证明,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爱劳动的孩子往往懂得尊重他人,与人友善,会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吃苦耐劳,赢得大家的认可。同时,劳动实践也会培养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作风,能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在学习的过程中适量安排孩子参加劳动,既可以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调节大脑疲劳,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3儿童体验式劳动与娱乐在休闲农业园中的几点建议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乡村生活体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休闲农业散发着无尽魅力。走进田园、认知乡村、农耕体验才是树立劳动意识最直接的途径。在休闲观光农业园中,只要把儿童的兴趣抓住了,就等于牵住了家长的鼻子,抓住了市场的卖点。在体验中融入娱乐,在娱乐中感受体验,这是休闲农业园的又一发展形式。第一,积极参与农业耕作既锻炼了身心又保证了粮食安全。我国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农业发展方面明显滞后,生态环境失衡,空气、土壤、水质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加之滥用化肥、农药等因素,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不得不考虑安全、环保、健康。民以食为天,由此一方面为了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为了吃上环保、健康、有机的粮食和蔬菜,可以在农业园采取租赁的方式,按照有机生态的农业种植方法,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雇佣农民耕种的模式,让人们在农业园里亲近大自然,在租来的土地上播种自己需要的粮食、蔬菜、水果与花卉,体验自然、感受田园耕种乐趣,学习农事,学习人跟自然相处的方式,也体验农夫的心情。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做到自产自给,这样一是保证粮食、蔬菜的安全性;二是落地参与的责任心;三是让孩子了解了农作物与季节的生长规律。当粮食安全生产和切身利益被捆绑在一起的时候,真正的农作参与和管理才能落地。家畜和家禽的饲养也可以以此类推,当大家把粮食安全生产和家畜饲养提高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在家长的带领和暗示作用下,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第二,大力发展体验式工作坊,工匠精神从儿童抓起。休闲观光农业园不仅仅是满足休闲、观光和旅游需求,更应该是积极体验和参与的劳动过程。国家“十三五”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凡高颜值、高附加值的产品,都有它的独特性和个性,其精益求精的手工操作占据主要地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体验和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工作坊完善了儿童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过程,同时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为了满足儿童独特的兴趣爱好,可以在家长的陪护下参与家具、玩具、陶艺、沙画、石雕、木雕、编织、服饰、装饰小件等的设计和制作,也可以根据儿童年龄段设定主题性实践。比如,设计制作小木屋、剪裁和缝纫衣服、创作石膏小雕塑等,既体现了实用性,又锻炼了儿童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做事的专注力。第三,因地制宜发展地子自然体验以及特色游乐场所。大自然是儿童感知科学知识的第一环境,可以激发探索欲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例如,重庆的“童梦童享”项目别具特色,在环形赛道上设置了不同种类的游戏平面构成,包括立定跳远、跳房子、丢沙包、直线跑、数字认知、户外飞行棋、斑马线交通模拟等,创造出了多样性的游戏场景体验;北京、长沙、武汉等地都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儿童地子自然体验游玩场所,让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回归儿童本心。第四,创办礼仪小学堂是树立儿童道德修养的又一去处。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今天的孩子从小就接受着五花八门的信息,环境以及信息或多或少污染了孩子的心灵。我们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美德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美德正在相当数量的孩子身上淡化。所以,在休闲农业园中,当孩子体会农作物耕种、手工作业带来的欣喜之后,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礼仪、道德、良知的培养,无疑起到了对粮食来之不易的审视、团队的协作精神、对“人恒爱之”的理解都大有裨益,并且也大大弥补了学校里无法完成的自然修身课程。所以,礼仪小学堂的开设丰富了儿童心智教化的体验。
参考文献:
[1]…荣晓.景观设计中的儿童娱乐场所设计与探索[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45-46.
[2]…张瑛.关怀童心——亲子互动空间设计必要性分析[J].设计,2007(07):52-53.
关键词:体验;思想;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7-0058-02
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精神而推出的新的教育载体,它是通过开展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中学生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能帮助中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和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种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我们要认真贯彻体验教育思想,讲究体验教育的方法,扎扎实实地搞好体验教育活动。
一、注重贯彻体验教育思想
1.要十分注意在学生的教育活动中突出体验教育的基本特点。要注重体验教育主体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施,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要坚持让每位学生都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人。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依据教育活动的主题,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通过多种方法启发和引导他们去寻求真理,使之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和参与形式,从而成为设计活动形式的主人。要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充分考虑活动的条件和可能,鼓励学生不断为自己确立努力的目标,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使之成为检验活动效果的主人。要把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真情实感以及通过不懈努力做到“我能行”的实际行动,作为教育活动所必须达到的具体目标,并作为检验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
2.贯彻体验的教育思想,就要自觉运用体验教育的基本原理来开展学校德育的日常活动。体验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论,也是一种教育实践。体验按心理学方式的大类型来分,有肯定性感受体验,如快乐、兴趣、自信、幸福等;否定性感受体验,如恐慌、焦虑、痛苦、自卑等。“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在活动中,要善于把肯定性乃至否定性的感受转化为积极性的体验,努力培养中学生“太好了”的良好心态,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验从内容维度上分,可分为接受性体验与创造性体验;从空间维度上分,可分为紧张性体验和庇护性体验;从时间维度上分,有期待性体验与追忆性体验。按照这些原理,中学生既要重视带有比较明显的知识及文化传递性、接受性的教育活动,更要重视创造性的活动,重视创新精神的体验学习。积极运用紧张性体验的原理,开展竞赛活动来进行磨难训练,让同学们体验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乐趣。遵从庇护性体验的原理,创造轻松、自由、平等的成长环境,无拘无束地学习创造。要按照期待性体验的原理,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势和特色,精心设计和实施中学入学与毕业、入团、14岁集体生日等学校生活典礼,搞好每一次德育活动的仪式,让学生从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乃至心灵的震撼,点燃他们心中理想的火花,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向往。要根据追忆性体验的原理,帮助学生做好每一次活动后的体味,将活动中的感受加工、积累、升华,让令人情动、心动的体验教育活动使学生刻骨铭心,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唤醒期”。
3.贯彻体验的教育思想,就要突出和强调体验环节。道德实践是学生把道德规范转化为相应道德修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事实证明,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实践体验教育,使学生获得充分的道德情感体验,增强其道德的内驱力,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才能形成真实、稳定的道德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因为从当代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来看,虽然他们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了大量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刺激,显得似乎过早地“成熟”,然而,事实上他们多半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而需要在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通过有效的实践体验教育,增强他们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强化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思考能力,引导他们自觉地从他律向自律转化,促进其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例如,可以通过像在“雏鹰争章”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争章,通过主动学习一项项技能,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获得争章的真实感受,不断体验自我挑战、走向成功的自信与喜悦。通过深化“手拉手”活动,引导学生在互助学习的情感交流中切身感受伙伴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切身感受同龄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切身感受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改善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体验助人的快乐,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塑造他们的优良行为、品格打下情感基础。
二、注重讲究体验教育形式
体验教育是中学生的主体体验,别人无法替代。所以,我们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与时俱进,讲究体验教育方法,构建体验教育的崭新方式,从而奏响体验教育的最强音。
1.集体体验就是把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氛围、集体的温暖、集体的重要、集体的力量,从而牢固地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形成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意识,养成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行为习惯,以此建立整个道德的基础。比如,以社区中学生小集体的名义为社区做一件好事,或集体帮助一个有困难的同学。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体验,以集体的形式到社会实践中去,是体验教育的重要形式。
2.自我体验就是以自己的身份、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参与的辛劳,从而获得真情实感,在道德选择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以学生自己的身份去感受大自然,去做“自然小卫士”、“环保宣传员”,体验远足野营、动植物观察、水文气象调查、生态环境评估、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等,获得自然界和谐、美好的真实感受,明白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道理,养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品质,学会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本领。
3.换位体验就是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参与体验,让他们感受他人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完成工作后的情绪和收获,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比如,让他们当一天“父母”、“老师”、“工人”、“农民”、“战士”、“售票员”、“交警”、“法官”、“记者”等,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真实感受,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
4.模拟体验就是以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环境为体验情境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平时不易遇到但未来很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得出有益的心理准备,获得宝贵的人生体验。比如,为他们设定一些“困难”和“难题”,让他们获得遇到挫折、战胜困难的真实感受,体验生命的宝贵、生活的意义,明白珍爱生命、自强不息的道理,养成乐观开朗、勇敢顽强、健康向上的品质,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本领。
总之,我们要发挥学校德育的优势,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肩负起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