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范文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第1篇: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范文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可以向他们提供人才上得支持,也可以向他们提供智力上的培养。而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来说,那些能够让他们源源不断的进行发展的动力就是由高等院校来提供的。高等院校还向社会提供一些有才能的建设者和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1.高等院校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

高等院校的教育是直接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挂钩的。而高等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是主要通过高等院校教育的各项功能来体现的。高等院校的教育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一项基本的活动,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自身的发展,而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高等院校教育的主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两个基本功能来实现的。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作用。进而实现了高等院校教育的社会功能。高等院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上。

在经济功能上,现在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在不断的进行着。高等院校的教育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能够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和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教育也能够对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和制约的作用。高等院校教育在劳动再生产的过程中担负重要作用,它能够让劳动实现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化。

对劳动者进行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从而能够更有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的人员是曾经接受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员。现在更加需要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科学技术革命需要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员,而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是来自于高等院校的教育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财富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把科学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科学知识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主要还是要借助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才能够实现,不仅如此,高等院校的教育还能够推广那些先进的生产经验从而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的效率。高等院校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在高等院校教育的师资力量中,老师们能够凭借着自身所特有的知识人才的优势从而能够在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的革命中担任起重要的角色。

在科学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并且发展科学的过程中,高等院校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重要的任务是向社会推广科学知识技能并且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同时进行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因此很多国家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高等院校教育革新应当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理念,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力的发展相结合来作为是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形势。

2.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普遍的无比重视高等院校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及高等院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共同快速发展的时代,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能够把高等院校创新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让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许多学者认为,高等院校应当严格认真的去遵守制定的规律,要选择积极主动的去跟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对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选择义不容辞的去配合去为它们服务。而另一部分的学者从高等院校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要想用高等院校教育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采取像把高等院校的规模进行扩大、建立大学城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有专家认为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也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使命。

高等院校教育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活动而存在的,高等院校教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是中心的发展,并且把能够让地方经济进行稳定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基础。在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高等院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毫不怀疑的我们可以说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能够直接的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并且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对社会发展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起到重要的推动力的作用。所以说我们可以说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是增进国家的综合国力必不可少的基础力量。

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了三个主要的作用,发挥了主要的三个功能分别是能够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能够对科学技术进行更深一步的发展、能够对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在这三项当中,高等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管是哪一个地方的高等院校,都必须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高等院校培育人才的职能不仅仅是能够反应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反映出了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培育人才的功能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产生就已经存在的,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培育人才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在这些所有的途径中,最基本最有效果的途径还是要属最原始的教学。虽然说现在进行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教学在人才的培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而地方高等院校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教学改革就是想要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从地方高等院校的三项主要职能来分析,这三项职能所共同具有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把高等院校的教育更加的推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让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好的推动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在未来的时候社会在发展方面会更加的依赖于科学知识,而科学知识的主要聚集地就是高等院校,社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希望能够得到高等院校更多的服务。

3.高等院校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途径

从地方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的状况用创新的原则来进行分析,要想让科学技术更快速的进行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主要途径来实现。

3.1 从根本上来说,要想发展科学技术,就需要高等院校彻底的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把服务经济社会的思想牢牢地竖立起来,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从多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地方经济社会进行服务。众所周知的,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目标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国家所有工作的中心就是进行经济建设,所以说高等院校的教育也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高等院校能够成功的运行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是高等院校培养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和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进行体制改革,不单单是要考虑到学校自己内部的需要,更是要考虑到学校的外部发展的需要。

3.2 高等院校需要把科学研究的开发力度加强,要积极的转化研究出来的成果,从而给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服务。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知识时代,科学技术能够把产品的周期缩小的越来越短暂,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以至于将要成为支柱产业的今天。所以说地方高等院校需要不断的强化高新技术的普及以及创新,从而通过高科技技术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出技术上面的支撑。

3.3 地方高等院校应当在校园里建设高科技园区,从而能够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并能产业化的管理。在大学中建立起高科技园区能够招揽培养出更多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能够出现更多的高科技的发明,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够更快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的高科技园区能够推动地方企业的技术的提高经济上的盈利,从而能够更快更好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2篇: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4-0038-05

从历史发展阶段性来看,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文明形态,有渔猎经济的前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并出现了生态文明的端倪。生态文明形态既是各国面临世界性生态危机的强烈愿景,也是已经开始的发展趋势。中国一部分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必要走一条不经过成熟的工业化,直接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发展道路。文明形态跨越是个新的大课题,我们需要深入探寻可成功的思路。

一、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探索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发展道路

本文提出的文明形态跨越发展,是指某个民族或某类地区,在其发展中并不严格遵循上述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中体现的文明形态替代顺序,而是越过其中某一文明形态阶段、向更高的文明形态发展。理论中有社会经济制度跨越发展的设想,这是指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走向社会主义。亚洲、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实践了这一设想。借鉴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学说,我们可以探讨某类局部地区,如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必经过成熟的工业化,直接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发展道路。部分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作出这种发展道路选择,是有难度的,但适合这里的区情,相比常规发展道路更为有利。

跨越文明形态发展道路的总体考虑,就是既能借助工业文明的发展成果,又不重蹈工业化发展造成生态危机的覆辙,既能达到高于工业文明的发展高度,给少数民族带来生活富裕、文化昌盛的物质文化生活,又不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破坏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与自然遗产。环顾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作这样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严峻的生态制约条件下,利用后发优势开展工业化

发展不平衡,逼使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更为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背负着赶超使命。发达地区进入工业化集约式发展阶段之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还得从粗放式发展起步。但粗放式发展造成巨大生态损害已经不能为国内外环境所容忍。这些地方的粗放式工业化无法支付在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条件下所支付的环境成本。

(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业化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业化,在采用降耗减排的高新技术、治理生产性污染方面的能力低于发达地区,难以兼顾取得规模效应、资本积累、提高市场竞争力与治污、降耗、减排的目标,工业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今天的社会经济条件已不允许落后地区再重蹈发达地区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

(三)国家已将全国区域划分为重点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等不同主体功能区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非重点发展区域。从西北极度缺水的干旱区,到西南缺少土壤的大石山区,都是生态脆弱之地,都要被限制开展工业化、城镇化的规模。在区域功能分工当中,非重点发展区域降低工业化发展的追求,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对全国宏观综合效益更为有利。

当然,绕过成熟的工业化、保护生态环境并非是要少数民族地区保持落后状态。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从新的道路上来发展,这就是直接从农业文明跨越到生态文明。

二、少数民族地区从农业文明跨越到生态文明的基本思路

文明形态跨越是个新的大课题,我们需要深入探寻可成功的思路。本文提出如下抛砖引玉的想法。

(一)吸收外界文明发展成果的思路

如同社会经济制度的跨越一样,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的跨越需要充分吸收世界的与全国的文明发展成果,增强对外经济社会交往。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 现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一切体现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政治力量的事物,都是当代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成果,是全国人民多年奋斗的结果,也是充分吸收世界文明发展的结果。从传播到中国指引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形成中国化的理论,向外部世界学习,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有形与无形资产,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必备资源。这些“资产”主要包括: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有的工业经济物质技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所吸收与掌握的当代科学技术体系。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这些资源,意味着因地制宜地引进、完善适合本地条件的市场经济体制,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以制定符合当地区情的法律政策,按照本地科学发展的需要接受外部经济能量辐射,在加快推广先进地区科学文化与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加强本地需要的创新发展。离开这些踏踏实实而又日新月异的发展实践,文明形态的跨越就是一句空话。

2. 覆盖这些努力的基本措施,就是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只有开放型经济才能充分吸收外界的文明发展成果。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是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开放。通过打造外引内联升级版,推进本地经济的资源转换。所谓资源转换,就是输出本地有优势的经济资源换取外界有优势的经济资源,或者利用本地的优势经济资源吸引外界的优势经济资源,以增强本地用于发展的总体资源。现在我们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利用本地的区位资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文社会资源,引来外界的资金和现代化的技术、管理,在发展物流经济、旅游经济、服务经济、出口加工产业与有地方特点的科技开发方面都在努力。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国际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跻身于国际国内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当中,发展效应不断增强。从开放型经济中发展,不仅取得直接的经济产值增长,更重要的是地方发展基础的夯实与内在能力的提升。

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大力促进桑蚕茧丝绸产业经济综合发展,形成了“种桑养蚕―烤茧―缫丝―织绸”主产业链,取得了带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农业产业化、农工商一体化、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强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成效,为民族地区吸收外界文明发展成果创造了值得借鉴的典范[1]。

(二)综合发展的思路

文明形态的跨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态等领域,要从物质资料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人口―劳动力再生产、精神产品再生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再生产这五种再生产类型来综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 民族地区在经济领域的发展,是文明形态跨越发展的中心。其含义是要在社会化商品生产中取得显著的成就,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为此,要搞好几个主要环节:(1)正确选择适合民族地区的产业和生产门类,以现代化市场观念来引领“靠山吃山”,注意结合当地传统生产习惯,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2)依托生产者的劳动技能与生产技术的提高,取得商品生产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3)培育民族地区的市场开拓能力,借助内外市场流通机构或先进的信息手段,将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这三个主要环节搞成功了,民族地区就能将商品推向广阔市场(或走向全国,或走向世界),获得与发达地区比肩的经济地位。

2. 民族地区在政治领域的发展,是文明形态跨越发展的保障。其含义是将发达地区建立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社会治理、政府行政管理推广到民族地区,并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在全国统一规范基础上有所创新。要想成功地完成其推广―结合―创新的系列环节,要克服民族地区交通、信息不便、地方总体文化水平低下、行政财力薄弱等困难。

3. 民族地区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是文明形态跨越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含义是要通过文化教育事业地建设,将当代先进的文化观念与科学知识传输到这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尽可能发展直接取得市场效益的文化教育产业。展开来说,(1)文化教育事业建设要有基本的、有形的成绩,如建立了多少文化事业单位和学校,有多少从业人员与师资力量。(2)先进文化观念与科学知识传输是这一领域的核心内容,要有定性与定量的测度与考核,从中寻求具体实施途径与方式。(3)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基本目的,也要有测度、考核与改进措施。(4)直接取得市场效益的文化教育产业是该领域发展的重要体现。取得市场效益,就要有为外部世界欢迎的文化产品,有增强旅游产业吸引力的文化内涵,有服务于生产的教育培训。

4. 民族地区在生态领域的发展,是文明形态跨越发展的自然基础。其含义是要通过生态建设,维护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基本资源(水、土、森林植被、生物物种)受到保护,修复已经损坏的自然环境,增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承载力,履行所属主体功能区的使命。要点有:(1)民族地区需要以高度的科学与智慧,有计划地开展生态建设,如造林、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耕地保护与改良、自然保护区建设等。(2)发展环保产业与城乡污染治理工程,解决生产生活当中排放的“三废”,在这方面要跟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3)通过吸收外界经验与创新,推进本地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包括生产、生活等全方位的循环活动方式和低碳方式。

(三)以人为本的思路

少数民族地区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最重要的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文明形态跨越的内在实质。少数民族的发展,人的发展比地区发展更重要。

世界发展的空间不平衡,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社会达到的水平不均等,财富分配不均衡,发展条件不平等。其中,人的行为差距是体现不平衡的最明显现象,人的素质差距是影响不平衡的最重要原因。游览各国城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甚至低收入国家的多数地段的市容外观差别不大,人们的穿着、出行、街上的饮食也不明显表现国家的发展差距。国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也是这样。部分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国内地区,人们手中的钱财也不少于发达的地方。但是,在承担最先进的工作环节(如新产品开发、总体策划、品牌营造、精细加工等等)、掌握高端资源(科技、管理、知识资产)、具备创新开拓能力、形成最有效率的团队这些方面,不同地方之间人的差距就体现出来或发生作用了。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各种驱动因素,外部资源的输入不可缺少,但人的进步应当占据主要地位。当外部资源输入到来之时,本地能否利用、消化、吸收,最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民族地区经济面貌变化了,现代化的产业出现、企业诞生、商品推向市场、物质信息来往于不同区域,这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少数民族本身的能力增强、素质提高。改革开放一方面使中国人从世界各国那里学到许多当展的经验和技能,一方面使许多原来处于自然经济中的兄弟民族,学会掌握机器大生产的技术,学会在社会化市场上经营管理,学会开发研制走向遥远市场的有竞争力的商品,克服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背离现代化生活的行为习惯,缩小了与主体民族的差距。我们应当认识到,这种人的能力提升的进步,是地区发展当中最可贵的进步,更是文明形态跨越中最关键的迈步。

科学发展在其核心“以人为本”的原则中,要求一切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正确处理物质增长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形态跨越,就能分清,一个地区什么是实质上的进步,什么是表层上的进步。

从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发展,人的进步更为重要,进步内容更加复杂。少数民族既要保持历史留下的体现农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秀行为传统,又要形成工业文明需要的努力上进、乐于开放、敢于竞争、善于经营盘算的行为系统,还要有反映生态文明的更科学、更先进的行为调节。以人的科学、文化(包括生态伦理)素质配合经济能力的进步,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

人的力量发挥既有个体能力的增强,又有集体能力的进步。许多少数民族历史上保持着较强的集体力量是以束缚个体能力发展为代价的,改革开放为个体能力发展创造了社会经济条件。当前的问题是,要继续保持较强的集体力量还是同时削弱集体力量,关系到仅仅取得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朝着文明形态跨越而努力。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乡龙田村的建设过程给我们很好的启发。龙田人在“农业学大寨”时期改造山河,为适应农业文明进行艰苦的农田基本建设;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创了“山外经济”与“山内经济”结合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子,努力分享工业文明的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发展沼气利用与保持8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地处贫穷偏远的石山村,依靠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党员的模范作用、龙田人的精神动力,铸造了很强的乡村集体力量。相比同等条件下涣散的村集体,他们在各项发展中更有获得成效的依托[2]。

(四)发挥特有优势的思路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一个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产业支撑。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的跨越发展基本内涵是绕过成熟的工业化阶段,实现这个使命的发展战略,必须解决产业选择的决策问题。为此,本文尝试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与途径。

1.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1)产业竞争力扬长避短、另辟捷径原则。凡是后发地区,都难以跟发达地区所长的产业来争夺市场,应当在“人无我有、人短我长”的领域选准产业发展项目。许多民族地区由于开发不充分而使生态自然资源得到保护,依托这类资源来发展产业就可能有独特优势。

(2)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原则。后发优势由两类原因形成:一是直接从落后带来某种竞争优势,如劳动者工资水平低使劳动力资源廉价,经济开发程度低使土地资源廉价;二是处于落后地位而在发展中有某种优势,如赶超愿望强烈、学习效应显著、避免先进者的弯路、减少市场风险等。要使可能的后发优势变为现实的后发优势,赶超者必须善于利用它们。目前各地的城镇化有许多盲目性,落后地区如能先知后行,完全可以在城乡发展问题上少花许多代价[3]。

(3)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后进地区的静态比较优势是一种当前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但随之构成发展陷阱的综合条件,可以利用但不能依赖。从长远出发,就要利用静态比较优势的同时,注重培育动态比较优势。要扬长避短,更要取长补短,使本地的“长”或“短”发生变化。对于眼前尚无比较优势但有发展潜力的优势组群,要付出一定代价加以培育。

2.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选择的途径。

按照上述基本原则选择产业,就要努力寻求民族地区真正得以利用、发挥、培育、综合相关优势的可行途径。(1)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依靠科学知识,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区情和资源状况。(2)积累产业现代化改造的经验。农业是民族地区迈向生态文明的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农业生态化改造将带来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有机食品,人类科技发展将使农业提供工业原料的功能有增无减,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使农业提供园林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能源农业”的崛起是用“绿色”能源替代“黑色”能源的希望。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的发展将大大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少数民族地区迈向生态文明的努力应汇集在创造农业现代化上[4]。(3)建立在现代化技术上的采掘、加工制造、运输、建筑是体现工业文明的典型产业,工业文明落后的民族地区当然要努力发展,但不是盲目赶超。要在降低经济、社会、生态代价上争取后来居上,在规模上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4)民族地区有特色的社会人文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应当在努力发掘、整理的基础上加以现代化提升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就是其优势选择的一个实例,该产业建立在甘蔗、木薯生产的基础上,可用甘蔗、木薯淀粉这类非粮食作物来生产乙醇酒精,而广西这两类农产品的生产可谓优势天成。这一选项一头撑起新能源产业,一头用前景广阔的农业商品化生产项目带动农村经济。

(五)新型生产力的思路

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是发达国家在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推出的生产力发展成果,借助经济全球化趋势而迅速扩展到全世界。现在,先发与后发国家(地区)的主要差别是创造这类成果的差别,而不是应用这类成果的差别。对于后发地区,善于运用相关科技成果已成为跟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法定,对于文明形态跨越,更是局部地区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关键对策。少数民族地区即使在开展扶贫、解决温饱问题之时,也不要忘记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培育知识经济因素。为此,要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 在国家的帮助下尽快建立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体系。让电脑与光纤宽带走进千家万户,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与家庭。调动地方财力与人才资源完善其服务器系统。前几年政府为扩大内需向农民以优惠价推销了电视机,下一步应考虑以优惠价推销电脑与网络。还可考虑在民族地区实施超常规过渡措施,建立低资费的非游戏网吧作为信息化服务机构,开展免费的电脑网络培训。

2. 在加大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与培训教育的同时,注重融入信息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元素,如义务教育中逐步扩展对中小学生电脑知识的教育,对农业劳动者与务工人员的培训主要内容是专业性技能,但也应加入相关领域科技发展状况与未来远景的介绍,使科学的技能与理念同时传输。我们的目标是要象一些发达国家一样,人虽处远乡僻壤,但决不落后于时代。

3. 在经济社会管理与生产服务事项中,培育最大限度地利用新科技、新知识的习惯,注重系统思维,追求最佳效率,培养创新能力,塑造理性人格。必须在工作策划、干部提升、业绩考核、项目实施、结果验收等方面都重视这一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智商并不低,但与发达地区的人相比,可能正是在这方面的匮缺而不易改变落后的局面。新型生产力有“软”“硬”两种内容,“硬”的内容由看得见的科技来体现,“软”的内容则是无形的精神习惯[5]。

作为新型生产力的信息技术带来了交往、眼界与知识共享,带来了先进便捷的联络手段,但也带来了有害的信息消费、诱惑与沉溺等负面效果。经济、社会、科技各界人士要联手对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采取各种扬正抑负的措施。

(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为实现文明形态跨越的长远目标,当前主要的努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般要求,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从生产的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提升;从要素(资本、劳动)投入为主转变为智力(科技、管理)投入为主;从技术依赖转变为自主创新;从生态消耗型转变为生态保护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从注重产值增长转变为注重全面发展效果。少数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上述要求有其特点。如:对生产的“质量”内涵要融入地方特色,努力在产品品质中体现少数民族地方特色;不用过早地放弃对外部技术依赖,重点强调的是要增强适用技术引进或应用的力度;对全面发展效果尤其注重其中的社会效果,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核心是人的进步,等等。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可将发展对内对外开放型经济纳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中,但不要靠“卖资源”来体现开放效果。

党和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①,在少数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到很重要的引领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产业、技术、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观念上的建设与发达地区各有优势,在制度建设上与发达地区可以有同等水平的进步,在技术发展上总体落后但局部领域可赶在前面,在产业发展上要扬长避短。为此,要选择与生态保护不相矛盾的产业,努力提高其技术水平、集约程度、综合效益、产业化规模。这样,就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所要求的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有效益的状态。而选择与生态保护不相矛盾的产业来努力发展,正是文明形态跨越的题中之义。由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步,面对的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态的远大目标。

的风力发电,就是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发展内容。自治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大发电集团纷纷“追风草原”。一方面,这里的风能产业创造了新能源发展的辉煌业绩,风电已成为内蒙古电网第二大主力电源,成为中国的风能之都,北方重要的供电基地,并带动了大批中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驻内蒙古。另一方面,这里率先遇到风力发电产业的各种技术困境、体制瓶颈、管理难题,为这一新能源发展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前沿课题。

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的跨越,既是困难的,又是可行的。有了可贵的起步,等待我们总结;展现了漫长的前程,等待我们探索。

注释:

①这里说的生态文明概念,不是指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态的概念,而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建设领域的概念。

参考文献:

[1]卢嘉进,张执政,韦庆胜.宜州市桑蚕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M]//韦茂才.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262-266.

[2]蒙小脉.论“龙田模式”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M]//陈林杰,韦茂才.科学发展在河池(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558-563.

[3]丁秀清.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的合理配置与衍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70-76.

[4]郭晓合.大接轨――21世纪民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53-261.

第3篇: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范文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讨了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努力途径,并对我国完善循环经济的法律和制度提出一些思路。

一、以宪法为核心理念,构建循环经济立法体系

一个国家的法是由宪法和一系列位阶不同的普通法律所组成的一个统一体系。宪法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而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普通法律依据宪法的规定、原则及精神进行具体化,成为社会实际生活的具体规范。国家立法机关在制定普通法律时,必须以宪法为依据。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公民对环境权、健康权、生命权的理解与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环境权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环境权写入《宪法》,国际社会以及一些国家开始用立法和法律解释的方式对环境权加以确认,立志于使环境权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的转化。如法国政府内阁会议曾于2003年6月25日通过了关于《环境》的宪法草案。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美国第九次修正案规定“不得因本宪法列举某些权利,而认为人民保有的其他权利被否定或被贬低。”“宪法第九次修正案被认为是包含公众免受不合理的环境质量降级的权利。”从上述不难看出,循环经济所体现的宗旨,在宪法中是有切实的依据的。同时,在制定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普通法律以及除普通法律以外的法的其他形式时,必须依据宪法的规定、原则及精神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二、借鉴国外循环经济的立法模式,构建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环境破坏问题严重的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也较为薄弱。要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构筑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就需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少走弯路。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循序渐进;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体系框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第一层面的基本法

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作用极大。客观上需要从全局的高度,制定一部能够统揽全局的、带有基本法性质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明确各级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发展循环经济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向,利用政府强制管理的“有形之手”与发挥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的共同作用,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决策层次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从根本上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一场经济、环保和社会的重大变革,需要权威的法律手段作为支撑、保护和引导。因此制定循环经济的基本法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一层面来考虑应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

(二)第二层面的综合性法律

目前,我国现有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许多属于综合性质,不少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制定的。当时的立法目的、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还带有计划经济色彩,以环境污染防治为核心的环境法体系在环境管理机构设置、环境保护基本原则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重污染防治规范而轻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缺陷,因此对这些法律法规应及时修改,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三)第三层面的针对各种产品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属于第三层面的立法问题,如主要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废包装、废塑料、废玻璃、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建筑废物、厨房垃圾、废旧汽车及其配件等大宗废物的专业性循环利用问题,既属于企业层次上的问题,又属于区域和全社会层次上的问题,现行的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零散,缺乏系统和综合性的解决机制,要加快制定针对各种产品性质、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法规建设步伐。

三、通过立法,建立约束激励机制

(一)通过科技立法,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政府应切实发挥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的主导作用,开办各类研发机构。除了发挥政府办的研发机构“国家队”、“主力军”的作用,从事多方面的研发,特别是重点攻关项目的研发,还要鼓励、引导、支持民营机构的研发和企业的研发活动。研发机构的任务,就是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和开发适用有效的可以替代传统做法的资源节约型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产品,研究和开发使各类废弃物利用更充分、质量更高、附加值更大的新技术、新工艺。

各地政府不仅要为政府办的研发机构提供资金,而且应每年拿出资金,以课题招标的方式扶持民营研发机构和企业的研发活动。要依法保护研发机构成果的知识产权,同时通过科学教育、科学知识普及,进一步传播增进大众对科技的理解和参与,形成一个政府、产业、教育、学术、金融、民间组织及个人等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局面。

(二)建造绿色财政制度

购买性支出政策。在购买性支出的投资性支出方面,政府应增加投入,促进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例如,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道铺设、绿色园林城市建设、公路修建等。在购买性支出的消费性支出方面,政府可通过实际的绿色购买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优先采购具有绿色标志的、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的、非一次性的、包装简化的、用标准化配件生产的产品。通过改变政府的购买行为,可以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生产方向,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财政补贴政策。政府可以考虑给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以财政补贴的照顾,如采取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同时,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机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制度。政府对企业通过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可调动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指导整个社会资源向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

许可证制度。政府确定某一地区排污或排污浓度的总体水平,实现污染许可证的发放量等于该总体水平。发放许可证时,可结合企业现有排污情况,成比例缩小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数量,超标部门给予经济甚至是法律的惩罚。

财政信贷制度。信贷制度是环境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对不同对象实行不同的信贷制度,即优惠信贷制度或严格信贷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对实施循环型经营的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待遇,鼓励人们朝着循环型发展模式的方向去生产和消费。

完善现有税费制度。政府可以制订出特别的税、费政策。这一方面,国外同样也有先例。此外,如美国的税收减免政策、日本的特别退税政策,以及荷兰利用税法条款来推动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另外,发达国家还普遍采取了其它一些税收政策,如征收生态税、填埋和焚烧税、新鲜材料税。各级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实行“绿色税”等措施,利用政策导向和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公民自觉地为建立循环型生态社会进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动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

利用奖金等多种奖励手段。政府可以设立一些具体的奖励政策和制度,重视和支持那些具有基础性和创新性、并对企业有实用价值的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工艺、新方法,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来实现对污染的防治。如美国1995年设立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英国2000年开始颁发的JerwoodSalters环境奖。日本政府在许多城市设立了资源回收奖励制度,目的是要鼓励市民回收有用资源的积极性。为促使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日本大阪市对回收报纸、硬板纸、旧布等废弃物的社区、学校等集体发放奖金;并在全市设置了80多处牛奶纸盒回收点,以免费购买图书方式鼓励市民回收牛奶纸盒;对回收100只铅罐或600个牛奶罐的市民予以100日元的奖励。泰国曼谷市建立“垃圾银行”,鼓励少年儿童收集垃圾、分类装袋,并交由“垃圾银行”处理。“垃圾银行”每3个月计息一次,以铅笔、书本、袜子等生活必需品作为利息,予以奖励。

(三)建立约束机制

政府优先购买资源再生产品。通过干预各级政府的购买行为,促进资源再生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美国几乎所有的州都有对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购买的相关政策或法规。联邦审计人员有权对各联邦机构的再生产品购买进行检查,对未能按规定购买的行为将处以罚金。在河北省的循环经济建设中,我们也不妨效仿这一手段,并通过立法形式加以巩固。

第4篇: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精神生产;发展规律;供给侧改革

精神生产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生产的方式,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一个过程。劳动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行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从自然自然到人化自然的转变。精神生产是人类通过语言等符号中介对世界的世界进行了观念上的掌握和加工,创造了一个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具有精神价值的观念化的人化自然。广义虚拟经济指的是将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以心理需求为主导的)经济,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总和,它是一种基于生活价值论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在广义虚拟经济日渐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的今天,运用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广义虚拟经济的本质,也可以更好的研究精神生产发展的规律。

一、精神生产的发展历史

精神生产是社会基本分工的一部分,是人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的表现,人类生产和发展从社会基本分工开始作为起点,社会基本分工将人类社会成员分成不同的阶层,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来自于社会活动,因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因为生产的复合性,这里所指的生产不仅仅是经济意义上的物质生产,而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还包括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这三种生产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反映了人类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社会生产的三个发展阶段,这三种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共同要素。物质生产就是指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人通过劳动工具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来满足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需求,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的历史活动中处于始源性的地位,它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也就是解决人的物质需求与自然的存在之间的矛盾的方式方法;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社会活动,它满足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同自然存在之间的矛盾,通过人与外界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通过生产者自身的内化和创造出智力成果,人的精神生产产品包含了理论观点、科学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人的生产则是在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关系的缔结(婚姻、家庭、继承等),培养和教育出特殊的产品,也就是人类本身,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还有延续的前提。人的生产活动是人通过自身的能力,将自然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并以满足人的需求的过程,是一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统一体,就是“人的本质量的对象化”。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三种生产在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以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在原始社会,采集和狩猎是最主要的劳动方式,也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依附在“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制度就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的阶段,人的精神生产还呈停滞和蒙昧阶段。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的劳动能力的不断提高,生产范围和交换规模的扩大,人的经济关系开始形成,人类社会演化进入到文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不断强大使得物质产品不断丰富,物质交换为基础形成了社会关系,精神生产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发挥作用,随着工业化时期的到来,人类自身的生产逐渐被物质生产所占据,人的精神生产也在物质生产中发生了异化,到了知识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虚拟化,把人们带入到了一个新的虚拟经济社会。也就是林左鸣认为的“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目前人类社会总体上已经跨越了物本经济时代,进入了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传统的财富标志从原有的附着在土地和机器等有形物向人的生活对象化尤其是精神对象化转变,表现为“并非传统意义下的劳动并不见得一定要对象化(凝聚)于某种物质之上,却也是有价值的,也是人们所需求的财富。而且这种财富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更体现为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二、广义虚拟经济下的精神生产新特性

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精神生产代替物质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两种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的结果。精神生产与广义虚拟经济有着复杂且长期的联系,虽然虚拟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工业文明后期,但是我们从劳动分工来看,精神生a在原始后期的社会分工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生产活动,“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分离时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导致了一部分人从传统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专门的公共事务的管理,这就是早期的脑力劳动。随着分工的扩大和阶级的形成,掌握着生产资料和绝大部分产品的统治阶级中的思想家群体,彻底与体力劳动绝缘,能够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在这一时期,精神生产是一种特权,是一种爱好和消遣,只是统治阶级中很少一部分人用来进行地位和身份象征的产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后,所有生产过程和要素都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精神生产也从“圣坛”上被拉下来,成为一种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有用性生产,精神生产正式融入社会职业分工。人类社会进入知识时代,信息和科学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来,尤其是虚拟经济发展高速发展,对于知识和科学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增强,使得其从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主要角色上升为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虚拟经济下,精神产品迅速聚集,精神生产力不再通过物质这个中介发挥经济学功能和产生作用,而是以虚拟经济的出现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来展现,成为创造国民收入的主力军,虚拟经济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对于知识和信息的加工利用,是对人的生活的对象化,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精神生产,虚拟经济赋予精神生产的新发展。

(一)虚拟经济成为精神生产的标志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虚拟经济的到来,必然会使精神生产受到新的关注和审视,这就表现为支撑虚拟经济的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虚拟经济时代,尤其是广义虚拟经济下,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等更多的体现在人的生活对象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体现在二元价值容介态生产中。

(二)虚拟经济赋予精神生产主体最广阔的生产空间

虚拟经济不仅仅引起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重大变革,还应当看到起涉及到的学科领域范围以及科学思想的创新是前所未有的,虚拟经济下的精神生产在生产力的全要素、全过程中进行演化,突破了原有生产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体现出一种更为广阔的时间观和空间观。在虚拟经济生产过程和虚拟方法在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广泛揭示和运用,在虚拟经济下,人们认识、利用和创造世界的品质和素B在不断的提升,带来的是新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创新模式和生活方式,精神生产在虚拟经济时代成为带动全球性资源共享与配置的新发展。

(三)虚拟经济下精神产品形式更加丰富

精神生产从生产过程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存在形式,也就是对象化的产品,如科学文化、艺术产品等,精神产品在人的生产产出中处于很高的地位,是人的创造性的集中体现,精神生产将人的知识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广义虚拟经济是生活对象化的经济,广义虚拟价值体现的是人类生活的价值,广义虚拟价值的创造亦即是人类生活的创造。在广义虚拟经济中,精神产品的领域和范围扩大了,更多的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的多样化的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在虚拟经济时代受到尊重,具有创造性的、在原有发展模式中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产品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得到重生,精神生产在广义虚拟经济中带来了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丰富的精神生产产品给人类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广义虚拟经济下的精神生产科学化

广义虚拟经济的到来,使得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人的精神之力的充分发挥相结合,传统的物质生产的内在缺陷被克服,原来的孤立分散的认识在虚拟经济的网络化发展中连接起来,经过了不断的相互碰撞和交流,实现了对于科学认识的更加合理化的资源分配与利用,生产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在虚拟经济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技术创新,减少人类技术活动所带来的异化和负面价值,实现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提出的人本价值。广义虚拟经济下大大缩短了精神生产的时间和成本,推动了精神生产的进一步的发展,实现了人本精神和物本精神,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的和谐统一。

三、中国发展广义虚拟经济下的精神生产路径

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工业化发展,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已经释放,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瓶颈期,“二元结构”进一步突出,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双重的压力,中国转型要从农业经济发展为工业经济,实现生产的现代化,又要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实现对于知识经济的过渡,实现生产的虚拟化和信息化。因此在广义虚拟经济下进一步来刺激精神生产是当前经济新常态的重中之重。现在我们强调改革供给侧,供给侧就是释放国内的需求要素,从而进一步的刺激生产的活跃性,我国的人的生活对象化即广义虚拟经济的主要产品形式的生产起步比较晚,发展不充分,因此推进对于人的生活对象化的精神生产对推动经济新常态的改革发展意义重大。

(一)自觉开发精神生产

广义虚拟经济下的精神生产的形成和发展,我们需要不是自发盲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生产的指向性和自觉性,虚拟经济给精神生产提供了新平台、新工具和新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虚拟经济下的精神生产的导向性和价值性。精神生产的形成、发展和产出有着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需要在广义虚拟经济下进一步探索和遵循精神生产、发展的规律,要积极探索虚拟经济下精神生产的条件,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我国精神生产开发的方法和步骤,要把生活对象化吸纳进经济发展之中。工业化的生产使得精神生产的分化变得日益严重,因此,在广义虚拟经济下需要将精神生产进一步的整合,要根据精神生产的分化和整合的特点和规律更加自觉的开发精神生产,提高虚拟经济的精神生产价值,才能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建设提供动力。

(二)深度开发精神生产

当今时代不研究虚拟经济的本质,不把握它的发展规律,甚至无视它的存在,就必然落伍于时代。这是一种新的财富观念,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创新的理论武器。研究与掌握这一理论武器,将会使我们从虚拟经济的被动、消极、自发的实践上升到主动、积极、自觉的实践,广义虚拟经济下精神生产的开发要循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原则,要根据广义虚拟经济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对精神生产深度开发。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为目的,以品牌、服务、体验和文化消费等要素为体现的“广义”虚拟价值早已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几乎所有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虚拟经济的广义形态的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人类社会已经依循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迈进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因此,对广义虚拟经济现象及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成为当代经济学不可回避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广义虚拟经济的内在结构来看,我们要对生活对象化中的情感过程、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开发,还需要进行精神生产物化过程的开发,虚拟经济运行的是指就是从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出发,考充分激发人的心理需求来支撑精神生产,因此我们对于精神生产的深度开发就是要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打造商品的虚拟价值,将精神生产所带来的价值附加在产品中,高位的虚拟价值需要一定的使用价值来依托,把随着高人气并能够像更高层次的使用价值来转化。

(三)全面开发和重点开发相结合

第5篇: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政策法规 协同创新

1 概述

近20年,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不断向国际化企业模式迈进。但是中小企业目前的产品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价格上都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掩盖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小企业的外部需求环境开始萎缩,与此同时,国内经营环境也开始恶化,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劳动工资上涨等因素使中小企业失去了低成本投资的国际分工比较优势,中小企业的发展寸步难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以致核心技术相对匮乏。而创新不仅是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建立核心技术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经济发展看潮中坚持推进中小企业核心技术建设,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2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内企业的生产活动和技术研究日趋国际化,技术创新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相对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总体还很低,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国外发达国家由于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较长,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卓越的成效。相关数据表明,美国和日本对国外技术依存度都在5%以下,而我国则达到50%以上。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持续这以外延为主的发展模式,技术研发能力相对匮乏,短期内无法摆脱发展困境。

3 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

3.1 缺乏有力的国家政策扶持

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财政税收政策,以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等手段,将成为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我国政府自8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企业扶持政策,但取得的效果都不甚明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能真正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现有信贷政策也不能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3.2 资金短缺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其融资来源受到限制。非公有制经济以中小企业居多,受社会信用环境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制约,很难得到银行强有力的信贷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所需中长期资金贷款严重不足。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较为普遍,货款无法及时回笼,流动资金得不到保障。然而,核心技术的研发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供应不足会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具有资金放大作用,起到一个杠杆效应,能够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缓解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从而解除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后顾之忧。所以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3.3 专业人才缺乏

中小企业中缺乏技术人才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从技术研发角度来分析,目前国内科技人才的组织架构有很多不科学之处,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人才居多,而资金和技术相对匮乏的中小型企业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科技人才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宽松、高效的技术环境来施展自己的专业所学,而中小企业恰恰因为资金、技术困境难以为科技人才提供广阔的的发展空间,造成留人难。

3.4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

当前,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中尚未建立与企业发展机制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创新管理始终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弱项。这具体体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内部管理机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以致在经济发展浪潮中企业难以抓住新机会,无法自主制定科技创新战略。与此同时,缺乏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和激励,使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内外压力。

4 策略建议

4.1 完善支持创新的政策、法规及服务机构

政府是打造创新性企业的有力支持。政府机构在服务企业时要有担当,勇于挑战自我,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将既有优惠政策逐一梳理出来,给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让企业享受更多、更好的政策红利。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新的市场和发展路径,在质量、价格同等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产品。

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现行。对初创型企业,采取上门服务、开会培训等形式,指导企业如何享受政策红利,从新产品申报、专利申请等入手,使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好处和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向科技型企业发展。对于成长型企业,诸暨采取了积极鼓励其与高校院所合作,提高自身科技水平的方式引导。而对于成熟型企业,则鼓励其做强研发机构,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力争成为领军企业。

4.2 建立协同创新系统

协同创新系统主要构成因素包括企业、研发部门、大学、政府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中小企业结合自身的条件在创新实践中通过企业之间、企业与研发部门、大学等其他机构的相互合作模式。首先,企业间的合作可以使中小企业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联合发展,优势互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现在普遍呼吁倡导的中小企业聚群发展模式就是典型的协同创新模式。意大利中小企业比较发达,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以产业集群为特色的专业产品区,意大利的70多个中小企业集群主要是以某个产业为中心形成的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群不仅可以增强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产业群的巨大吸聚作用,还可以把资金及各类人才、先进技术都吸引过来,从而更快的促进产业群的发展。除此之外,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大学和研究机构是新知识和新技术发明创造的重要来源,是创造和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中心。企业通过与大学和研究机构正式地或非正式地相互作用、合作,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新的科学知识以促进其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除此之外,各类服务机构的协调运作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剂,能够为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国的中小企业众多,且规模较小,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它的有效运作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成功升级转型起关键作用。

4.3 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人才成长和发挥其作用的环境

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不断发展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主要源自于当地对企业创新的引导和培育。作为政府,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健全企业创新优惠政策,积极推动相关行业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肃清政策障碍。同时,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围绕产业链实施技术创新,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升级和主导产业高技术再造;重点关注科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工作,强化技术培训,充分体现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主体地位;同时利用股份制改革,给予技术人才技术入股,让技术创新人才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成长中来。建立创新人才团队,提高全员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4.4 加大研发投入,提供宽松的企业上市融资环境

为推进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的发展,政府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应设立私营企业发展基金,对发展前景好、有特色品牌的私营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加大技术改造贴息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引导、鼓励成立私营担保机构,积极扩大融资担保领域,以此敦促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研发投资效率,加强中小企业专利前期研制和后续运营的战略规划,开展创新活动,实践创新发展,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另外,积极开拓企业上市融资渠道,让有活力的中小企业能够吸取各类投资基金,并能够通过上市,让这些投资能够快速收回同时促进更多的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Keizer,J.A.,J.I.M.Halman,andM.Song(2002),FromExperience:

ApplyingtheRiskDiagnosingMethodologyRDM, TheJournalofProdu

ductInnovationManagement,Vol.19,no3,pp.213-233.

[2]王保安.中国经济升级版应如何打造[J].求是,2014(01).

[3]吕一博,苏敬勤,傅宇.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P:14-23.

[4]关文静.意大利的创新国家体系的构建和借鉴意义[J].世界经济情况,2010(2)P:10-16.

第6篇: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范文

〔摘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发展滞后,现有基础设施供给水平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瓶颈,并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构建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农村基础设施所有者、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责权利和行为活动,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与经营方式并存,资本型、实物型、价值型农村基础设施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农村;城乡统筹;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6-0025-05

一、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于一体的发展战略,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转提供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并保证其社会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总和。其一,基础设施是为公共经济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一种公共服务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其二,基础设施是社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公共物质技术条件,即社会所有部门都需要的共同条件;其三,基础设施是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和保障基础;其四,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存在形式,也包括各种无形的公共条件。1当前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即包括上述内容。具体而言,通过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设施、水利水电、通讯网络等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科研卫生医保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领域和受益对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1.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新农村“20字”目标的基本保证。第一,生产发展要求有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和给排水网络系统。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和给排水网络建设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改善水利设施,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和牧草业,有利于不断提高灌溉率。第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求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不断改善的土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增强土地资源的功能,改善动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通过土壤改良,可以增强抗灾能力;通过植树造林,江河流域治理,加大河道生态防洪工程建设和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开发利用,能够有效地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农业防范灾害的能力增强。第三,农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有完善配套的连接城乡的交通设施、电力电网和信息网络系统。按照基础设施城镇化、服务设施社区化的要求,需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2通过着手实施以中心村(农村社区)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以路网建设带动商贸物流、农村客运、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风民风有较大改善;通过电信、电力、给排水、环保设施和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的全面改善,使农村的人居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借助各种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使村务公开化、透明化,推进村级议事决策和行政管理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第四,新农村建设要求统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政府或社会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本、财力资本等的投入,可以产生一个对社会资源的聚集、转移效应,促进城镇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农村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条件,改善农村教育、科研和农技推广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科技教育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农村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技能才干,增强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

2.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重大。第一,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载体。基础设施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物质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对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因此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理念,加强城市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投资和管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长效工程、民心工程。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和决定性作用,把基础设施作为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先导性要素和物质载体,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培育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降低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和风险。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城市理念改造农村,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居民理念转化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和统一推进,有利于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储藏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和决策成本在内的总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第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统筹城乡交通道路、信息通讯和公共设施投资,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有利于产业规模的聚集和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总量在空间上的整合,同时,还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将社会其他部门的资源转移到农业和农村中去,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型农业;另一方面,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获得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以及非农业就业机会,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设施,可以使农村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不断得以改善,身体体质不断增强,改变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以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城市现代文明,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统筹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

1.战略规划科学性欠缺。长期以

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片面追求工业化,以牺牲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又以粗放型经营为主,没有把农村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以统筹规划。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其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功效,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其一,农村基础设施一直处于短缺运行状态,当短缺瓶颈凸显到一定程度,社会资源将被强制或非强制性地流入该部门,当短缺强度减缓到能为社会所承受时,资源又会转移到社会其他高效率部门,因此不能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其二,由于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在一定时限内形成体系,只能对某些小规模的农村基础设施加以建设,难以有效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物质基础效应和规模效应。其三,在这种选择性投资建设中,其战略决策往往偏向于那些直接为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农业生产领域往往难以享用已有的公共服务产品,致使社会共享资源仅为少部分有限的社会生产部门服务,难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在现实中常常是设施短缺与大量设施闲置并存。3

2.布局缺乏合理性。战略上的失当是一方面,而农村基础设施布局上的不合理,也直接影响着设施效率的发挥和对自然灾害的承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不同功能和类型的子系统有机整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运行大系统,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效,这是农村基础设施布局中的一大关键点。目前从设施布局看,缺乏统筹规划,设计也不尽科学。其一,重复布局,区位选择偏差。基础设施作为社会性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但由于受传统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各自为政,导致设施“大而全”“小而全”,封闭运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闲置。同时,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固定性,建成之后往往受空间区位制约,不易更改其服务范围,降低了设施的利用率。其二,农村各类基础设施之间关联性较差,甚至相互矛盾,如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常常不考虑加工配套设施;科研设施建设中缺乏相配套的试验基地,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推广往往自成系统,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各种设施之间缺乏配套性和关联性,难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整体功效。有些设施甚至在功能运用上相互掣肘、相互矛盾。特别是在能源、水利和交通运输等具有综合性功能的设施方面表现更突出,协调性差。其三,设施结构比例不合理。主要是指各基础设施相互之间或者相同功能设施内部的结构比例关系没有处于最优状态,如在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中,往往重实验室研究,轻技术推广。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20%。在交通运输业内部,以铁路运输为主,对其他运输方式采用较少,且各种设施之间结构较松散,难以发挥最大效用。

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不足,压力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设施建设投资尽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历史上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账太多,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因此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压力大。2003-2010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仅增加6270.85亿元,年均仅增加783.86亿元;而同期全国其他主要行业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投资分别增加11717.3亿元、23785.1亿元,年均分别增加1464.7亿元、2973.1亿元,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一直很小。4长期以来的比重差距和低增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尽管我们做了努力,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农业机械总动力不足;二是有效灌溉面积小;三是水库总容量小。

4.缺乏资产经营管理,基础设施抵御灾害能力低。目前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资产经营管理较薄弱,难以适应农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要求。现有基础设施多是无偿供给、无偿服务,无偿消费;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造成设施投资效益低甚至是零效益,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严重,功能老化,配套设施未能跟上,土壤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水利设施有效灌溉能力下降,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下降。特别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些农田基本建设几乎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保障能力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体制障碍未根本清除。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包括产权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和营运管理体制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但在新旧体制交替变化过程中,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许多原有体制的弊病还未根本消除,其中重建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制度和所有权制度成为重中之重。所有权主体意识不强,产权不明晰,资产闲置和流失严重,存量不清,投资流量被挪用和转移常有发生,管理权限分散化。投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投资的责、权、利不统一,财政、信贷职能不清,一些地方乱开发、乱立项、乱投资,缺乏投资效益。价格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价格关系未理顺,供给越多,亏损越大,财政补贴负担越重;同时,乱定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营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种责任制名不符实。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许多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深,还未走上产业化、企业化之路,没有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有的甚至被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对待。农村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必须考虑如何依据市场经济法则来运作,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基础设施所特有的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性,这是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构建思路

1.在统筹发展中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仅仅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诸多直接功能和作用是不够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必须深刻领会到:其一,农村基础设施不止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保证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增强抗灾能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工程”;其二,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其三,不仅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综合性的产业部门,而且农村基础设施同样也是社会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部门;其四,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构成要素,农业现代化就是不断地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装备农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调整和完善农业生产关系,运用现代知识结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的素质;其五,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设施的一个子系统,虽然具有基础设施的一般特性,但是在测算和评价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时应充分认识其特殊性。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在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的修订调整,制定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针对目前基础设施滞后于“直接生产性活动”(dpa)程度较大的实际,许多地方暂缓放慢了dpa的发展速度,把现有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基础设施部门,如通过“突击式”发展,以促进基础设施建

设的快速发展,填补空缺点。当基础设施大致与dpa发展需求相适应时,再实施同步发展战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与工业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相比较明显滞后,本应当加大其发展力度,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力推进阶段,在此要求农业基础设施更为“先行一步”有实际困难。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性特征出发,通过合理布局,可以优先发展城乡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极力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领域,让农民分享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成为沟通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统筹的纽带。

3.拓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不高,除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等主要原因外,投资来源渠道过于单一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从目前看,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渠道逐渐走向多样化,有政府和集体投资,银行贷款、捐赠等形式,这些投资渠道实际上体现出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投资格局。具体言之,在投资中要明确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和投资责任,以保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应有的投资力度。其一,国家应增加投资比重,把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提高到总投资的15%以上,并且承担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二,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压缩投资周期,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投资收益,提高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其三,继续实施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4.确定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由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制约,现实中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虽然许多设施短缺,甚至缺口很大,但还是应当走选择性发展之路。从目前看应着重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有:第一,农村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要实现村村通公路,同时通讯设施建设要以县城和小城镇为中心,向周边广大农村地区辐射,构建覆盖面广阔的通讯网络,并提高通讯质量和水平。第二,农田水利设施。当前应建设好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抓好大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加快“病险水利工程”治理,大力发展乡镇和农村供水,继续搞好群众性农用水利基本建设。第三,农村能源设施。以电力为例,必须建设和完善大型输变电、供电网络,提高输、供电质量和水平,全面启动和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逐步实现农村水、电及电气化达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农村三大产业发展的加快,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的需求量必会越来越大。第四,农科教基础设施。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业收益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要使科技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21世纪前20年达到50%,本世纪中期达到70%-80%,各地农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必须加大对农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基础教育设施和职业技术学校等“软件”与“硬件”设施建设。

5.统筹城乡信息网络资源,扩大农村信息网络覆盖面。首先,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把农村信息化纳入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在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农村沼气、乡村道路、草场围栏等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六小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农村信息化,成为“七小工程”。整合城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城乡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其次,加强农村信息化的统一领导。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涉农部门有10多个,而农业信息网络本身涉及农业生产、流通、销售、加工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统一领导,特别是省市一级政府有责任把涉农部门的各种信息化资源整合好,强化管理,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信息网络资源共享,以城市信息化带动农村信息化;同时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统一农村信息网络规划和建设,统一农村信息资源体系的开发和管理,统一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和管理。5再次,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需要加快农村地区的教育建设,加快对农民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定期从城市引入一批科技人才,推动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最终通过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

6.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增效。通过改革,其一,对于竞争性、经营性基础设施逐步按照公司制的运作方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二,对非经营性或非竞争性基础设施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实物管理为辅的体制,这部分设施虽然以社会效益为主,投资经费主要由财税负担,但也要体现经济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其三,对于所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通过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资产组织经营形式,明晰产权和责权利,实施价值化和资本化管理,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第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法律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文科,等.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0,(1).

〔2〕张炜,廖婴露.着力统筹城乡发展〔n〕.经济日报,2008-09-08.

〔3〕孙良.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2).

第7篇: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 大学 终身教育 教育市场化

市场经济社会是以经济运作市场化为基础,以社会制度保障和运作的社会发展的一种形态。倡导办学体现法制,而简单地把企业市场化内涵混杂在大学制度下的继续教育发展策略中,是对教育本质及自身规律的不遵的表现。

一、面向人才资源发展,端正继续教育理念

从继续教育发展沿革过程中,突出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结合国家教育制度对继续教育规定和赋予的使命,主要针对大学本科国民教育的学历层次水准与各大学对教育发展目标规制下的实践、复合型人才素质的提高,是大学从培养人才的主体期望对国家承载的相应层次教育制度的具体落实。体现的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本体意志,是教育兴国战略举措的重要环节。

1.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市场化属性

从继续教育发展思路上讲,教育鼓励和推行人才不拘一格,同时市场的挑战避免不了优胜劣汰,培养继续教育制度中各层次、各类别的学员,依靠自身长期积累和国内外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学理念及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取得广泛和可观的社会效益。诚然,作为完成教育发展要求的继续教育所依从和协作的大学,赖以存在和壮大声望的内在动力也要求随着扬长避短、强化内涵和产学研结合的社会文化功能体现来追求校际间的应有名次和办学实力,维护大学队伍,提高改善相应条件和待遇。

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功能的认定和发挥高等教育效能,继续教育办学和内部管理越来越依法实施。这是继续教育在国家法制不断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健康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与构建国内知名一流大学的需要。

2.继续教育理念与现代企业制度间的关系

作为继续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与继续教育对企业制度的原生力的发稿学者,企业制度与大学规章制度的区别在哪呢?“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规范大学继续教育办学”的想法不是把人的工具性、利润属性片面夸大走向教育自毁之路了吗?一种唯心思潮怎么把教育的外在功能无情抹杀而自身还在畅言终身教育制度下的继续教育了呢?因此,《大学继续教育市场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继续教育市场化机制问题诸如组织机构、信息、管理、有效激励及市场监督的文字篇幅让业内睹而兴叹罢。

从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起码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则是以教育放在教育者在知识发现和传授过程中尽可能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而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熏陶和塑造过程中积累的20年来从教经历理所当然地把继续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指导思想不能分割。尤其敢为天下先的理论探索者在联合办学与教育辅助功能的研究中轻视教育本体功能将是对同仁不可知之处的一种替代,这不仅是为企业所献笔,也是为讲坛所设何地而值得同行就失去教育属性的研究对学位教育和管理绩效产生疑虑的原由。

二、结合办学优势,借鉴企业文化和市场调控理论,拓宽继续教育办学渠道

个体在社会中学习的需要和用人单位对人的要求两者,积极良性的发展动因在于两者平衡和不断的变化,这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理论研讨势必会造成理念层次上的逻辑混淆。一个阶段发展的理论成果此涨彼伏,而扎实的办学基础和对继续教育工作实施的团队而言,倡导正面教育在理论上可以独树一帜。观念转变不能替代在实践中有效模式的应用而不加以巩固和深化。

1.优化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合力,结合教研的专业学科,面向办学市场,高信誉和准确的招生网络是拓宽办学的基础和重要前提

继续教育在各地、各高校办学的品牌是不同的,仅从教育对象(其中还包括潜在的学习需求主体)的多样化和泛化上着眼,把教育教学内容视作无所不包、对继续教育的实际不贴切的反映,是对培养目标和人才的规格质量的粗略论断,空泛的理论框架需要以办学特点的、经得住管理和教学实践检验的办学可信度与继续教育理论特质相融合、凝聚和提炼。随着这种不认真的空洞泛化继续教育,仅以教育形式多样和教学层次的不同对政府忽视教育、不加投入的失范行为加以绝对观念,认为“任何政府都无法包办大学继续教育事业”,实际上是教育万能论的错误。当然,一些非常简易和拿来可利用的方法可以在理论中产生轰动效应,这是继续教育理论研究者对同行的一种无视和学术交流方法的自大。

理论中和而不同,要求我们继续教育领域中不能割裂行政与教学的紧密关系,把行政化完全推向市场的理论其本质不言而喻,就是在明白清楚的口里一时不能说出两个对立的标准。不论是对教育本身,还是其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加强合力,探索继续教育的途径一定会碰壁或很多曲折,冲突学术限阈对赢得办学自是无益甚或有害的。

2.企业管理的先进理论是锻炼、养成以继续教育教学的成果塑造学生从事各自取向的职业品质的需要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理念不应是一味地把危机作为惶恐而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和自身素质的不正确判定,而是要使学生在危机中唤醒成才报国、求职探索人生意义的思想意识。尤其独生子、单亲学生,他们对继续教育的认可和报考的动机都是好的,他们中间具有许多出类拔萃的资质。随着学生就业人才市场的不断壮大,很多人会觉得以后参加工作要获得的是现实中对自身发展阶段成果的认可和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个人价值。根据大学教育培养相当学历的毕业生在社会中求职和谋生手段的不同,在实践中他们会自发的寻找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强盛对于自身发展所存在的新形势要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达到与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作用的比重相符相承,而且适当地把高水平的学生和其他制度(教育内部的办学制度)下的人才与继续教育学生相互促进,用所学的知识在给定的实践条件环境中得到锻炼、验证,是学生自我设计和择业能力的依据,也是办学“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实际体现。

3.大学继续教育转型要求适应和奉献社会,弘扬大学精神

人才的规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人师,做表率,在不同的复杂环境下教师和管理者的角色与作用也会发生改变,但这不是主要部分。师资力量和教师人格对学生成才的影响是大学精神对受教育者长久内化的驱动力,是大学不朽的灵魂。可以说,每所大学的继续教育都是发挥自身内涵建设的特长得以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大学学生的适应能力不仅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特殊的文化交融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学生是学校教育的骄傲,同时是继续教育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突破自我、完善人格,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推进继续教育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加强继续教育职业的学术交流与借鉴

这里企业管理文化是国际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塑造人才和体现企业实力和社会声誉决定的。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生产形式,借助的是大学管理的优势,尤其是内部管理的优化。

从事继续教育工作,在管理主体确定上不一定以一时形成的理论定格,而是要以理论探索成为对继续教育的促进,发挥切实作用、相互配合实现工作绩效,谋长久发展之计,树教育百年之功德,为创造教育整体效益负起时代责任。

第8篇: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范文

[关键词] 教育立法;公共性;教育立法的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保障措施部分指出:要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

在当前我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关键阶段,教育立法必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如何通过立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保障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确立教育法的特有、内生价值,关乎教育立法的基本立场和法律实践的目标确定,不但影响教育法治和教育法学的发展,而且影响教育改革的质量与教育发展的步伐。只有深入理解教育活动的基本价值诉求,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才能提升教育立法的伦理质量,最终提高教育改革的道德水准并进而协调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维护教育的公共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教育是由政府向社会成员提供,可以为

每个社会成员消费的最基本的教育服务的总称。

它是从多种观点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组织和运筹的,目的是实现广大国民的教育福利”①。

从这个意义讲,现代教育具有显著的公共性。“教育的公共性是指教育涉及公共经费、社会资源的使用,影响社会公众共同的必要利益,其消费和利用的可能性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其结果为社会公众共享的性质”②。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的公益性、平等性、民主性、科学性等特点均源于此。维护教育的公共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诉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第一,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国家主动干预,维护

公共利益。在现代社会产生以前,教育规模小,主要是教师、学生、家长等的个人活动。国家一般不直接管理教育,只是在幕后间接地影响着教育。例如,我国古代主要通过选士制度来影响教育,欧洲各国在19世纪以前,学校或由教会控制,或由自治城市领导,或学校本身自治。而在现代社会,教育是作为一种人人应该享有的普惠性利益由国家提供给全体公民的。教育的受益者不仅是某个个体、区域的群体,也是整个社会,甚至是未来世代,影响着社会公众共同的必要利益。但教育的普惠性会产生“搭便车”现象。教育作为一种以社会为本位的公益性事业不应该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商品,“单纯依赖市场提供一种渠道并不足以平衡社会对教育的供求关系”①,因为市场配置资源的动力是逐利机制,人们不但不能自发促成公益,而且还会将成本转嫁给公共利益,产生“公地的悲剧”②,导致教育的公益性危机。由公益性取代古代教育的私益性,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教育的一个基本价值前提。民众的公共利益不可能由任何私人来提供和维护,必须通过国家财政设立各种公共机构来实现。必须通过国家力量,建立学校制度并制定规范加以管理。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教育改革不能无视教育公益,国家必须设立各种公共机构,并采取积极、必要的手段加以维护。

第二,教育的公共性要求国家财政支持,改善

整个社会的教育条件。现代社会产生之前,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基本上是脱节的,构成一个很少变化的封闭系统,教育内容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化知识和教养,进学校、受教育只是少数人的特权。

而在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化和社会化成为广泛的社会诉求。当前,市场机制的介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了教育服务多元化,但市场法则只眷顾社会中竞争的获胜者,市场法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公共利益毁损、乱收费等问题。为获得公平的发展机会,人们只能期望于国家提供财政支持,改善整个社会的教育条件,同时对弱势人群提供资助以接受教育,为未来发展获得均等的竞争能力。教育“在另一方面,它也具备了公共性和公产(共同生产)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又使它不适合于市场化”③。正因如此,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是通过纯市场来运作的,公共财政拨款一直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通过国家的力量建立公立学校,向社会提供平等的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保障教育机会平等的一个主要做法,是现代世界各国推行普及教育、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一项共同经验”④。我国的教育改革亦不能无视社会与个人对教育发展的诉求,弱化政府的经费投入责任。

第三,教育的公共性要求以社会为本位,维护

每一个人的平等受教育权。现代社会产生以前,经济生活落后,社会交往隔绝,不同等级之间界限森严,教育只为特权阶层服务,是以少数人为本位的,教育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受到极大的限制。

而现代社会中,教育成为一种无排他性的普惠性利益和维系着国家、民族发展根本利益的重要领域和全局性事业。人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不能排除他人接受教育。然而,各国教育发展普遍都面临着教育资源紧缺问题,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必然引发竞争。而要使教育普及化和社会化所导致的复杂教育运行过程有序化、科学化并体现社会的整体利益,仅依靠市场法则和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进步的检验标准,不是看我们是否锦上添花,而是看我们是否雪里送炭”⑤。现实中人的自身能力和外在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如果不加以规制就难以消除教育资源分配中的特权和不公,而如果忽视人与人之间本身存在的不平等而片面强调绝对的无差别对待,又会导致事实上的不平等,教育依然难以排除以权钱为本位的嫌疑。“国家有义务保障全体国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除了教育机会均等地向每一个国民开放外,还必须以差别待遇的方式,使位于较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亦有获取资源的机会,尽可能参与社会的竞争”⑥,让教育真正以每个人为本位,使社会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权的主体资格,捍卫每个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  二、教育的公共性诉求是教育法产生的终极原因从教育的目标层面看,教育的公共性表现了教

育所具有的直接使个人受益,间接使社会受益的责任和功效。作为教育的基本属性,公共性要求以社会每个人为本位,广泛提供教育福利,在实现人的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发展,这些都需要通过特殊的、有效的手段积极促成。而传统法律部门基于其调整理念、调整对象和调整手段所产生的固有属性与要求,难以担当维护教育公共性的重任。

民法从来就是权利本位的法①,它以私主体权

利为本位,以尊重、保护市民的私人利益、自由意志,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创造力,维护其精神安宁为出发点②。与教育公共性所要求的社会本位以及所立足的是“社会利益”为出发点的制度架构不同,民法的一切制度都以个体为本位、以个人的私权利为核心而构成,通过采取消极的民事制裁为主的调整方式,最大限度地尊重当事人的意志。在强调个人意思自治,崇尚个体本位、私权利的价值观下,或者以个人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鼓励竞争,导致大量缺乏竞争力的失败者难以获得社会资源;或者完全按照个人自由意志行事,导致行为相对方的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或者盲目追求效率,导致资源投向不合理,产生市场的无序。虽然基于对社会整体互利的追求,对私法主体行为道德化的要求,成为民法发展的重要趋向③,但这也仅仅是为个体间互利的交互行为提供一种规则。从整体和固有属性看,民法既不能反映社会本位的要求,促成社会公共利益;也不能提供福利,促成人人受教育机会的实质平等;更不能实现宏观调控,促成教育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民法为调整规范,将教育放任由自由市场来解决,让所有学校成为民事法人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剧了教育不公,已被我国前期改革实践证明并不可取。

行政法是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法。它着眼于

国家管理和社会公序,以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公权力机关为本位,调整的是行政管理关系,强调私人对国家权力的服从与牺牲。与教育公共性所要求的社会本位所立足的是“社会利益”为出发点的制度架构不同,行政法是通过采取积极的行政管制、制裁为主的调整方式,以禁止性义务规范为主要表现形式,期待公权力机关能够代表国家利益并赋予其自由裁量权建构起来的。在强调个人对公权力机关的服从,崇尚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序的价值观下,或者以一元化的政府管理为主要形式,造成社会自我管理、多元化治理缺乏,社会管理主体没有生存的空间或处于依附状态;或者以行政管制方式为主进行管理,把社会当作被监管的对象,造成主管方和被管方地位的严重不平等和民主精神、平等观念的缺乏;或者自由裁量权滥用,侵损公共利益或行政相对人的主体人格。尽管近年来在以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序为主旨的行政法领域中,也融入了一些民事法律所推崇的平等、协商的内容,如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事实行为等,但其主体仍然是纵向管理中的命令与服从。从整体和固有属性看,行政法既不足以有效、全面调整和规范教育这种具有普遍性的公共社会关系,促进教育有序发展;也不足以避免自由裁量权滥用和政府私益对国家利益的冲击,满足社会公共利益;更不能适应教育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公共事务内在的民主、自治、平等的需要,实现社会本位。我国计划体制下以行政手段管理教育,所形成的公立学校的科层化和僵化,同样导致在教育机会分配上的实际不平等。

法律作为社会关系调整的利器,必须积极回应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社会本位所立足的是以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益为出发点进行制度架构,否则就受到质疑。由于传统法律部门难以担当维护教育公共性的重任,必然要求产生新的法律部门,通过一种理性的手段,回应教育公共性凸显所反映的社会要求,协调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教育法就是现代社会各国维护教育公共性、促进教育发展的一个理性选择。众所周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法,是在机器大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根源于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因为,一方面,机器大工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以及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使得劳动者普遍接受学校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成为必要。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19世纪初开始,英、法、瑞士等国家开始制定和颁布工厂法,对童工的教育问题作出规定。英国1802年的《学徒健康和道德法》,将初等教育宣布为进行劳动的必要条件,是早期最重要的初等教育的法律规范。1833年的《工厂法草案》中的教育条款,则是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立法。“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说来是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①。其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关于雇佣劳动的立法,都规定了实施义务教育方面的内容。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工厂制度,推动了教育向现代化的过渡,公立学校解决了教育向平民大众的普及,也促使了教育法的产生。另一方面,对自身发展以及受教育权利的争取,要求废除封建社会培养、选拔人才的做法,扩大受教育机会,打破传统的学校体系,建立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质量标准,形成一个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而复杂的教育运行过程都要做到有序化、科学化,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而,运用国家权力来干预教育,促进义务教育的普及以保障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了新生的资产阶级的迫切需要。各国都认识到发展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并在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发展与普及教育属于国家重要责任,国家的教育职能被提升为现代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法律手段更多地对教育进行积极干预和管理成为国家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教育的公共性是教育法产生的终极原因,它决定了教育法的核心价值,并通过教育法律关系的各个要素体现出来。

三、当下我国教育立法向教育公共性的回归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教育体制改

革,总体看是通过分权、择校和学校自主办学等改革措施,围绕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学校提高效率展开的。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改变我国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学校缺乏活力、教育服务单一和不足的状态,已成为我国三十多年来公共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思路。

我国的教育改革同时也是在我国法治国家建

设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的。截止2002年,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教育法》为教育基本法,以六部教育部门法和十多部教育行政法规为主体的教育法律体系。然而,这一体系基本上是在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②,总体看是为了实现改革目的、实现“以法治教”而制定的法,缺乏与教育内在价值的呼应,具有浓重的法律工具主义的色彩。由于并未考虑教育立法的内生价值和应然的良法属性,我国教育立法并不能发挥社会所期待的、应有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在前期改革过程中,我国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直接导致了教育的公共性危机。

一是立法未对政府的教育投入作具体的规定

和要求,国家对于教育发展的财政支持过低。改革过程中政府对于学校的放权、将学校交由市场,更多的是基于经济的原因,公共教育不但未体现为社会每一个人提供最基本的教育服务的性质,反而加剧了教育资源不均衡和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