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转变汉语言文学阅读的传统形式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形式,通常是拿着沉甸甸的纸质书本,让学生进行枯燥的阅读,而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阅读形式发生了改变,电子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又便捷的方式。因此,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与互联网电子阅读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解决学生购买纸质书籍价格贵、携带不便的困扰;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下的书籍种类繁多,教师需加以引导,就能够让学生更加迅速便捷的搜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汉语言文学书籍。在一些网络交流平台上,各个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还可以进行互相沟通讨论,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地拓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阅读的视野,比如,对于一些古文献的学习不够了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内容和信息。但是,互联网的环境相对比较浮躁和嘈杂,对于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专业教师需要加以引导和督促。
二、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团队
想要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互联网+”时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为教师们研究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汉语言文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教师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及学习,并且理解透彻,才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精华教授给学生们。倘若教师的水平不够,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讲的枯燥乏味,则无法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更没有办法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兴趣。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学习平台大量学习和研究一些专业人士汉语言文学研究成果。同时,教师们还要注重当代网络环境下受年轻人们喜爱的文学形式和优秀作品,比如,如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现代人吸取知识的一种主要模式。教师们就可以利用这样一个特点,创建一些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博等,更新一些与时代相关联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加深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通常是要与这部文学所产生的历史背景相互联系,若学生们无法掌握所学的文学作品中的时代背景,一般是无法深刻体会文章中的含义的,教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这些历史背景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由此来减轻学生们学习的压力。“互联网+”时代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教师要将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些优秀传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具体化,如古人艰苦的生活经历和奋斗精神,就可以通过视频、录音等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特点实用性创新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如何贯彻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内容,构建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接受到更新的知识、学到更前沿或更实用的技术,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
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提供了创新精神动力。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东方文化与创造教育》一文中说:“东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如公义、义务、和谐、礼让和恕道,可以为人类社群提供宽广的人文视野。如个人的身体、认知、灵觉和神明的全面发展;个人与社会(家国天下)的健康互动;人类与自然的持久和谐;人心与天道的相辅相成。东方文化可以为创造教育提供精神资源并丰富西方启蒙心态所体现的人文视域。”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否具有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将直接影响未来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形成与否,进而影响中国未来创新人才质量的高低。只有教师培养了学生公义、责任、和谐等东方思想,形成了个人与社会自然健康互动的意识、天道酬勤的观念,有张扬的个性、强悍的意志力、丰盈的精神及健全的意识,个体与群体、科学与人文统一,才能使未来的创新人才有丰富的精神资源和不竭的创新动力。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二、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举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举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创新的必备素质。人文精神应从两方面加强。第一,基本的人文素质。例如,有丰富的人性、人权、人道意识;有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学会生存;真诚乐观,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有爱好、有追求,有正义感且宽容大度;有气质、有气魄,会展示自我,有张扬的个性优势,等等。第二,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认为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重视情感,动机、价值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重视培养大胆质疑、见解独到的民主学习精神,等等。这样,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的语文教育中就不会再“一讲到底”、“死记硬背”,他们将激活语文课堂,实施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
从现实意义来看,教师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教师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从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1]。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三、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
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师不必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
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教师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要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去发现、思考、创新。
四、优化创新心理素质,造就创新品格
1.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
创新的教育意识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1)思想上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2)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不断进取。因此,它是促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动力之一,会促使其在未来的语文教学和教研中坚持教改,不断创新。
2.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研究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现其突出表现为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两种思维能力。收敛式思维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受确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和规范约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众多信息中引出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发散式思维则正好相反,它是一种开放的、立体的、多向的思维,表现为思路开阔,思如泉涌。它不拘泥于一种思路,而是从较少的信息得出多种结论,有迅速流畅、灵活变通和独特三种特征。
五、做“学习型”的语文教师
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加强两方面的学习,以适应创新教育。第一是知识的理论学习,形成创新理念。第二是有关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学习。在知识方面,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和社会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使自己的知识与时代同步。在课上引入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当代语言现象加以探讨和引导,无疑能丰富学习内容,易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语言的兴趣,当然学生需要先学习相关的网络语言知识和相应的评价能力。学习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科技时代对创新型教师提出的要求。网络技术的超时空性、自主性、协调性、交互性、个性化等优势特点,对自学、教学和创新都有很大帮助。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为时空分散的人们提供了“面对面”的学习机会。
论文摘要:我国各个高等学校专业设立中,设立最多、设立时间最长,同时又是学校专业组成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之一便是汉语言文学。它具有众多的优势,例如基础实力雄厚、就业范围较为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其需求比较稳定,等等。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与经济文化也在飞速向前发展,这都在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人才战略观念,更对传统的人文类专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作为历史久远的传统类专业之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早在“五四”时期便已确立其基本内涵,而其专业中的课程系统组成是在20世纪中叶左右,在借鉴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确定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育方式发展为知识性的,其能力培育仅仅是知识传播下的衍生品,能力本质并不是其目的。如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性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人员对于汉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展现自身能力及才华的主要方式就是写作,这也是社会各界对此类专业毕业生的最基础性的要求。从当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状况来看,他们的主要工作类型有:语文教育、文化宣传推广、新闻类工作、秘书、行政管理等,这些工作都要求相关从事人员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时期要进行语言及文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同时还要进行文学气质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审美观念与创新思想的培育,这都是为毕业生踏上社会赢得欢迎所做的备战工作。所以,要从当前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所要具备的能力培育出发,针对其课程系统与培育方式进行相关的改进以及结构性的调整,整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以此形成自身特有优势,不仅顺应实际需求,同时也是顺应时势潮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具有的教育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它不像建筑工程学、会计学以及医学类专业那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因此难以与应用型直接相提并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的人文类学科,不仅承载展现人文精神风貌的重任,还承载着发扬和提高全民整体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中外优秀文化及其遗产的学习与传承,其核心内容是关心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即对人类、国家、民族、集体、个人与自身的一种认知和社会责任。因此,其专业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培育出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人事的相关工作,对专业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比较重视;教育非直接体现于应用方面,而是从对社会人文观念及精神文明择取的影响上加以体现;不注重直接创造出的、可以进行计算的经济收益,而是注重对无法以数值计算的社会收益的创造,等等。目前,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的情况下,教育的实用性逐渐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来讲,进行适当变革是很有必要的,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积极与社会需要接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比普修课课程安排,专修课的上课时间明显太少,导致对专业的深度学习出现不足;其次,教育教学方式中存有的问题,实践类课程安排较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考核体制与考核形式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掌握不足,但是都能够顺利获得相关学分以及通过最终毕业考核,这其实是对专业考核体制与专业考核形式存在缺陷的一种展现。例如:部分试卷考核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专业概念,等等。同时,试卷决定课程最终成功的观念使得学生们只关心考试的最终结果,而忽略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所学专业的认知不足,缺少对优秀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光荣感及使命感,同时自身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专业教学借助实用性理念来指导
在《中国大学生》这本杂志中,该专业的就业方向被描述为各类的编辑职务、教师、文案策划工作人员以及文秘等。然而,现实中,这个领域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多为新闻出版社、政府工作机关、企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还有部分人从事了新兴的产业,诸如房地产、律师、金融外贸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往往面临着有关专业的竞争压力,比如像新闻、公共管理、广告、文秘等专业。
2优化课程,增加学生专业知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量多且杂,包含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以及现当代文学等十几门课程,为了使汉语言专业具有更好的竞争力,我们应当从三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1)课程内容精简化,要随着本领域的发展步伐,将最新的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方法注入每门课程中。(2)核心内容凸显化,每门课程的结构都必须优化,学科基础的建立应根据此学科当前的发展来确定。(3)课程内容体系突出化,将各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使交叉重复现象最大限度地消除。
3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为了满足就业的需求,必须提高专业的应用性,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增加其专业应用性。应该在“读”、“写”、“说”这三个领域下功夫,这三方面的技能必须得到强化。此专业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实用性教学工作:现代各种类型问题的写作能力、古今各种问题类型的阅读能力、信息的调研能力、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课程体系必须得到良好的设置,教学内容也应丰富化,最好是能够形成某些应用模块来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加强,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人才。
4要始终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结合开放式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教学中后续课程与该课程的衔接工作应得到我们的重视。比如,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某些相同的文字,我们应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重复度降到最低。安排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不必追求过深,只要“够用”“必须”即可。要结合本专业的最新动态精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于教学资源的选取问题,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以及教学大纲的需求,优化选择各种不同的教材。一方面要选择使用频繁的教材,满足语文教师的各种新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新挑战;另一方面要选择足够量的参考教材作为后备资源。这样一来,诸如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实施、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学辅导的夯实、教学资源评价以及数字化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我们要借助网络,稳步有序地组织有关的教学辅助资料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教材档案体系。
四专业教育要具有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我们进行创新就要做到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创新以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各自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内容创新要突破专业限制
该专业的毕业生虽然拥有着一个广阔的就业面,然而因为专业针对性不强,其就业工作往往受到其他专业学生的强力冲击。因此,本专业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考虑文学和语言本身,而应该适当地结合就业现状和学科的发展历史推陈出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其实说白了,像广告、公共管理、文秘以及新闻专业,其实就是在汉语言文学这个领域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我们还应该突破传统的限制,不断改革创新,让汉语言文学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新闻传播、教育教学工作、社区文化管理、公关和文秘、广告文秘等,都可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应用模块,借助各个模块的学校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宝贵的从业能力和动手能力。
2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极强的文学底蕴,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东方文化底蕴,还要有深厚的汉语感情。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能力与自身关于东方文化的亲和力以及自己推陈出新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具有极强的意识以及新颖的教育教学思路,他们不仅要潜心实验、乐于探索,还要不断地开拓进取。要一改以往的那种文化传声筒的角色,通过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针对某些社会问题(例如新媒体传播方式、博客等)可以为我所用,将其带到课堂之上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培养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他们要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用新观点、新思想不断地激励学生,学生在巨大的感召力之下也会感同身受,进行探索、发现、分析、思考、创新。虽然,根据专业特点,此专业的教师大都不讷于言,然而,他们必须要以实际行动,言行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总之,新课堂不仅饶有趣味充斥着人文气息,而且还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它让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工作做到了最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了精神栖息的最佳港湾,培育新型思维的一方沃土,更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一次洗礼。如今的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还不能实现如此完美的教学目标,但只要我站在了神圣的三尺讲台之上,我就要孜孜不倦、竭我所能地工作。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在进行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实施上面提到的问题,学生实际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汉语言体系自然就完善了,只要这样,中华文化才能不断地流淌,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艳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
一、传统的专业专才的教育模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困难
很多高校特别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仅仅具备专业素养是不够的。高校汉语言专业学生的培养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外,还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思维,放远他们的视野,加强对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高校培养的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培养措施
(一)加快教材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发展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与教材改革创新要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展需求,展示专业特色,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一,加快教学内容改革的步伐。注重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吸收,将陈旧的不适应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淘汰更新,例如写作课教育可以与网络知识相结合,增加网络写作的教学内容;加大对现当代文学教育教学中新时期文学的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光重视理论知识的研究,还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一般情况下,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课、专业方向课构成了课程体系的三大模块,而且每个模块都是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二个部分组成。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相应地增设实践应用性强的选修课程,例如加强广告文案策划、应用型写作、口才与思维、现代信息技术与写作等课程的安排。
(二)彰显专业特色,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发展方案
关键词:师范生;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教学技能
1新课改下师范生教学技能内涵的界定
广义的教学技能指以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操作示范动手训练以及熟悉中学教材内容和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的一系列素质。狭义的教师教学技能特指学科教学基本技能,比如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教学组织技能、板书技能和结束技能等一系列专项教学技能等。教育部师范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到:“教学技能被认为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1]《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将教师教学工作技能划分为五类:教学设计技能、使用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以及教学研究技能[2]。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教学技能指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今后从事的工作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80%将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下默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有效运用自身所学的专业课程相关方面的知识,指导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借助专业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在坚持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发挥语文课程育人的功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用型教学技能包括专业教学技能、创新教学能力、知识应用教学能力、情境创设教学能力等。
2当前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不足
目前,高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新时期,高校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教学锻炼,而就目前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现状来看,汉语言专业的理论性课程仍然占据课程学习的绝大部分,实践教学部分比较缺乏,在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应用型教学技能很难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和提升。
2.2忽视创新教学能力教育,学生创新教学能力不足
现阶段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没有一门课程是专门针对学生的创新教学能力进行设置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大多是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知识、汉语言文学、现代汉语等,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教学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学生的创新教学能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他们今后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进行教学创新的实践。
2.3缺乏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实践学习缺乏机会
目前,在构建教育专业人才实践基地方面,高校的相关建设工作还比较滞后,很多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匮乏,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缺乏有效的实战机会,更谈不上应用型教学技能提升了。高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的滞后除了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的流动资金有限。建设实训基地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教学活动开展获得的教育经费以及财政部门拨付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这些资金需要用到学校建设和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最后真正落实到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就很少了[3]。实践基地建设资金不足还体现在建设的基地在投入运行后,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师和相关的维护管理人员,需要高校长期投资,这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无法做到的。
2.4缺乏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师,整体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现阶段,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师队伍水平仍有待提升。高校生源不断扩大,师资也随之加大,素质参差不齐,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有限,要么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方面的经验比较欠缺;或者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他们理论知识又相对欠缺,如此师资无法给学生有效的应用型技能教学指导。学生对于很多高效的、创新的、信息化语文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认识不足,无法实现教学知识的有效应用和实践。目前,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培训不足,教师获得提升的办法只能通过自我学习,严重制约了其应用性教学技能的提升。
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教学技能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3.1强化教学基本功,凸显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要实现他们应用型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必须从教学基本功抓起,让学生拥有深厚的语文知识根基,掌握语文知识,具备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人文涵养,用专业知识不断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内在知识框架,突显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本色。首先最基本的是“三笔一话”,这不仅仅是对字的美观的要求,更是字正确笔顺的要求,信息社会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很多学生很少书写,对笔顺也是稀里糊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把这种应用型基本功打牢。其次是要强化学科知识教学、教学方法传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师生关系处理技巧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等,从众多的基本功教学中不断强化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应用型教学技能,凸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4]。
3.2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科技与学科的融合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技能训练中,要把握时展的成果优势,积极强化学生的信息化能力培养,将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学生专业应用型教学技能中重要的内容,不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信息化科技设备的应用能力。同时,要注重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信息化科技有效融合,寻找信息化发展和学科教学方式转变的有效衔接点,进而不断创新语文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提升语文课程与时俱进的发展成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性教学技能。
3.3积极提供多元化实践空间,促进知识和技能均衡发展
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平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并将理论教学作为指导实践教学的必要阶段,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成效的检验方式。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可以积极发展多元化实践空间,促进知识和技能均衡发展。而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全方位、深层次、与中小学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就是多元化实践空间教学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仅仅靠短暂的实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教学的机会,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多形式的实践空间,可让学生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进校就分班。分组与中小学结对子,一有空余时间就走进中小学去见习、观摩、听课,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和观点,然后再结合专科理论课不断总结与反思,为学生的应用型教学技能提升提供良好的机会。
3.4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应用教学机会
高校要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首先要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施支教工作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模式之一。将广大的乡村地区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节约建设资金和资源,还能用最真实的教学环境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型教学能力。对此,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小组要积极与有关市地对接,联系安排开展实习支教的相关事宜,综合考虑,本着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支教基地。支教工作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师范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实习支教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准备,为以后从事教师教育行业奠定基础。同时,又可以服务地方农村基础教育,提升自身素质,锻炼专业技能。通过开展支教活动,双方利用高等教育优势和基础教育优势开展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合作研究,联合开发教学技能实践课程、研究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高等教育师范生的能力标准、共同确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合作,大大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质量,为地区中小学教育培养高素质语文教师。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现阶段,高校要进一步优化专业,做强师范,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引领,对接教育行业和教师职业资格认证需求,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组建由实习基地学校、用人单位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等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强化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将所有师范类专业纳入校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协同培养,以师为范,构建学校、地方政府、大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与各区县教体局、大学等相关单位签订协同育人协议,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组建教学团队等。依托教师技能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教”的师范技能基本功。学校始终坚守师范院校职责,既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范生,又要发挥教师教育优势,主动融入教师职业培训,打造“大师范”格局。为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创新教学能力,建立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评价机制,推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培训目标,学校可以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就音视频素材的编辑与加工、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习评价的转型———学生发展性测评标准解读与操作、网络空间建设等方面做详实的专题讲座。结合学科案例教学,采用案例“观课、解读、研讨、实践、评价”的培训流程,强化情境体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关键性问题,实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教师教学负担、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采取“集中现场实践性培训、网络研修、校本研修”、信息化课堂比赛等方式,切实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论*文*网]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74-76.
关于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着相似的明确的说法,即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在文学领域的光辉成就,培养学生在文学中陶冶感情的能力、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和审美的能力等,从而增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按说这样的目标是符合这门学科自身的特性的,它毕竟不同于理工科等实践性和时效性很强的学科。人文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持久性,它是在长期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陶冶读者,提升读者。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那种追求立竿见影教学效果的理念在这类学科中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科学的。但是在现代商品经济的冲击之下,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普遍蔓延,受这种思想的干扰,好多院校无形中对人文学科也提出了这些要求,即突出实践性,加大应用性,这实际是一种很不切合实际的做法。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现代教育理念过度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已经背离了人类教育的初衷。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其目标在于培育精神、情感、体魄都高大健康的人,而不是为社会‘打造螺丝钉’”、“教育就是育人!所谓育人是说教育要以受教育对象为主体,关注其情感兴发与精神、人格、情趣的提升,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本位,一味强调其知识灌输与能力训练”。当然,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我们也不否认古代文学有工具性的一面,即可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乃至审美能力。故此,根据专业特点适当突出抑或是延伸古代文学实用性的一面,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但这种延伸必须以深厚的文学积淀为基础,它其实是在以追求和实现人文素养提升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加值,二者有本末之分。只有实现了人文素养为本的教学目标,才会相应地有专业实践性应用性的可能。
二、选用合适的教材
现在非汉语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材的选用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大多数院校基本照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套,即将《中国文学史》作为主讲教材,以文学史的教学为主线,力求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时数量的相对不足,这条线索往往就不是那么清晰完整。而对这种力求面面俱到的粗线条勾勒学生也是不感兴趣,由此,很自然地形成了教师虽尽心竭力讲授,最后却往往很难达到满意效果,学生更是心不在焉无所事事的现象。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教材选用不当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又回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上来了,如前所述,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其丰富的人文素养以及阅读、分析、审美的能力和相应的写作能力,而不是让他们系统地了解古代文学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通过对大量的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来启发感染学生,由教师引导到学生主动学习,通过长期的积淀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因此,在选用教材方面,就要选取淡化史的线索,突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选录并进行详细分析讲解的教材。让学生直接面向作品,老师主要讲解分析作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解读最终达到像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的那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有不少教师也有同感,如西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喻芳就曾撰文指出“我们应该用这种多向的多维联系的思维方式对古代作家、作品进行全新的审视和诠释,从而激活作品的内在价值,挖掘出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所倡扬的人生意义、人格修养、精神境界、气节操守、做人原则、审美追求等等宝贵财富,以拉近古代作品与现实人生的距离,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学对于人的心灵启迪,从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最古老然而又是极其富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毕竟受教育对象不同,教育的手段、方式、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非汉语文学专业的中文学科学生来说,在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一方面要体现学科的性质,突出课程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接受对象所学专业的特点,尽可能有意地搭建学科与专业对接的桥梁,让接受者充分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对于自己专业学习及其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重要意义的。就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妨在教学中加大对学生进行名篇名作朗读的训练,通过朗读一则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二则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语言的优美,亦或是意境的美妙,思想的深邃,感情的真挚,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播音和主持艺术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尤其需要强化识记功能,通过通读和背诵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发现美及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比如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音乐美、结构美、语言美等方面的美的特色,可以大力挖掘,借鉴并吸收。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与其内容、形式、情感、理念等多种因素相关,好的广告往往是以美的意蕴来打动大众。如剑南春酒的广告语“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就很明显地借鉴了古典诗歌的对仗形式,不但结构整齐一致,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剑南春酒悠久的历史也让人回味无穷,昔日的尊荣地位和今日的盛世美景往往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您好!
我是中国农业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07级的一名毕业生,怀着对贵校的尊重与向往,我真挚地写了这封自荐信,向您展示一个完全真实的我。
大学期间,我谨记“崇德尚学,厚积薄发”这一校训。我深知知识就是力量,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开设的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的学习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从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师基本技能方面,经过努力,我顺利通过了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获得了一级乙等证书。课余时间,我掌握了Word等办公软件及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除专业课外,我注意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要求,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和大学外语四级考试。
充实的大学生活,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也增长了我在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这也是当好一名教师的必备条件,大学伊始,经同学选举,我担任了班级团支部组织委员。大学 一年级,开始担任班级团支书,任职以来,我积极配合校、系分团委的各项工作,因时制宜地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的学习生活,我班团支部也因此被评为“系优秀团支部”,我本人则被评为“系优秀团干部”、“校优秀团员”等称号,并参加了校第十六期党校学习班,对于校、系学生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也积极参与,我与同学编排的英语短剧,在系英语短剧大赛中获第一名,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阅读各类书籍,从书中汲取养料来充实自己、更新观念、开拓胸怀,除了读书,适当的体育运动对我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强健的身体是进行工作的前担,因此,每天我都会进行适量的体育活动。
步入21世纪的中国,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对大批优秀人才的需求,使教师面临严峻的考验,作为一名有志的年轻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教师战线上的新生力量,更愿意在教育领域奉献一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相信,在老一辈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下,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希望贵校能给我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能成为贵校一员,我三生有幸!
祝贵校事业蒸蒸日上!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开设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比较深厚,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汉语言专业是所有专业中内涵和知识较为广大的一个学科,也是现当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及魅力。
当高等教育社会化以后,汉语言文学由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开设,变为现在其他类型学校以一个新专业开设后,我们就必须大胆改革培养使用性人才,以求在同等高校中有较高的声誉,为学生就业提供更为宽广的舞台。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专业使用性改革提出来。探索创新最多的是开设汉语言专业相对较晚的普通理工院校,既不能照部就搬的按照以往的办学模式为依据,也不能按照理工科办学模式,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条件出发,以市场就业形式为导向,培养使用型人才为出发点。着重人才培养时,不仅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且更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汉语言文学专业使用性改革的根据
专业改革关联到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良、教学内容的改设、实践课程的建构、教师扮演角色的转换和水平的提升等。
2.1 马克思实践理论观为使用性改革奠定了改革的基础。
“实践是社会生活在本质,实践是检验理论的真知。”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中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他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我们是主导者,我们要把握、领悟并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
2.2 新教学体系为教学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科知识论是传统的的学科理论学习指导思想,其隐藏意义是:所有学科知识都是有使用价值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实际操作应用,所有的知识是传授要先行,知识有科学性、完整性,实践课是检验理论课学生学为所用的一个重要的检验。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就业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按照学生的思维及学习课程的需要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
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通过身体的感官或理性的直觉而获得,因而也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和个体性。这种新的知识观点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认识理论基础,这使我们重新对学生实践教学做出新的量化考核及其评价办法。没有个体缄默知识的参加,没有实践及其操作,学生难以把书本知识消化吸收理解学位所用的真谛。
3 在科学理念指导下促使专业使用性的改革
检验一个专业的改革是否成功不是进行本专业的修补,假如这个专业还有其很强的使用性,那就应该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对该专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并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市场所需对学生培养方案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做出全面的部署。
3.1 结合专业、办学理念、就业形势三方,明确专业定位,重造人才培养方案
在本专业教学规律为基础上科学建构课程设置体系:以能力培养设置类型课程为核心,并使文化课与专业技能课紧密结合。形成“基础+指导实践课+独立实践课程”的新课程体系。在保留基本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上,适当减少学时,增加使用性的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安排实践教学过程,同时还要比较集中的还设置独立实践课程。
基础课以外,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调整为三大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由于各知识面的的差异,实践教学也根据其需要有不同的设置:没有实践环节的课程、有实践环节的课程、独立实践环节课程。这样不仅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3.2 教学改革,教师“先行”
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是传统知识的改变,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第一,教师务必认识到专业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第二,教学部门应采师生共同参与培训的方式,学生到企业参与培训的同时,有相应的老师带队实习,这样以来,老师就能更加了解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有所侧重。也能弥补老师包括学生理论学习后使用性能力弱、与社会有隔阂的现状。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为:合理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展开,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精髓理论的学习,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重点培养专业特长,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课堂上用探究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课前首先让学生预习,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性性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程中,可以适当引入校外资源或者企业实践模式,让学生自行设计整个实践过程,并且学会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知识转化的问题:如选题不当问题不能深层次的显现、提纲过于死板、问卷题目混乱、调查无人参与或没有真实性、整理材料时缺乏无从下手、不会使用办公工具、调查报告中使用数据不当、材料布局不合理、表达形式枯燥,去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所用的不仅仅是调查报告的写作知识。独立实践环节课程,学生分散在各实习岗位上近距离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边学边用,真正起到了学位所用。
在教学手段上,给学生开列专业和非专业的参考阅读篇目,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紧密联系专业的社团,如文学社、话剧社、影评社等,创办自己的刊物、论坛和活动阵地,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延伸专业学习。
3.2 加强校企联合,改变传统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