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体育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204-02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就业竞争力不足,降低了大学生就业素质,使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关键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力是指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开发而获得的一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一个人的职业相关的能力和本领。就业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职业特质性和市场导向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全过程,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调整好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努力做到人职匹配,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呈多元化,当前的就业环境使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感受到强烈的反差,思想观念和就业心态上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碍。这些都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水平难以提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毕业生中思想问题密切相关,这也暴露了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弱化,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1.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大学生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目前,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和优势和不足缺乏科学评价和认识。他们生活在“象牙塔”的小圈子中,与社会接触较少,缺少实践经验,动手能力较差,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他们不能认识自己的缺陷与优势,扬长避短,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转化为能力,在实践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在首次求职失败后,容易出现各种失望、悲观、不满情绪,会一味抱怨,自卑自责,不认真总结经验,影响了自己就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不切实际,眼高手低,不能从客观现实出发确立自己的职业定位,就业期望脱离实际。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总抱着“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就业态度来择业就业,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就业需求和就业变化;不少大学毕业生不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条件寻找自己适合的地区和工作,总希望到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不愿意到基层和相对偏远的中小城市和地区就业,不愿到基层单位就业,由于沿海地区和大单位就业竞争激烈,因而出现部分毕业生无业可就的局面。
3.毕业生心理素质较差
一是心理承受能力弱。一旦受到挫折,就觉得自己确实不行,迷茫失落、悲观失望、不知所措;二是盲目自大。不能正确地认识主观与客观的现实,目空一切,工作不是脚踏实地,浮躁自大,盲目自信;三是依赖从众。工作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不是主动选择,积极竞争,而是消极等待;四是患得患失。许多大学生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患得患失,不善于决断,错过就业和发展机遇。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力提高方面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诚实守信,学会做人;能培养大学生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意识,使大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务实作风,使大学生有吃苦精神,能踏踏实实工作;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认清社会挑战,从而主动提高知识文化水平,能提高就业竞争力;能引导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
实践能力主要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包括思维和判断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基本能力,是就业能力的外在体现。实践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有着积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创设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情境,帮助大学生参与专业实习、服务社会及勤工助学等相结合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体验了各种社会角色,同时也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主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99-02
一、主体意识与大学生主体意识
(一)主体意识
主体又称“实体”或“本体”,从哲学范畴来讲,可分为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则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应、相关联而获得其规定性的,具体来讲就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团以至整个人类)。而作为活动主体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的人的主体性,则包括三层内容:一是把自然生存条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作为自然人;二是把社会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作为社会人;三是把自己的言行置于自己理智的控制之下,作为自己本身。因此,主体性是人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主体性的核心。自主性的人有较强的自我认识意识,是自我发展的主人,能以自己的思维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盲目受客观环境的支配,也不是盲从他人的意见或指导。哲学深刻阐释主体意识即是指作为主体的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动的改造世界并使其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意识。
(二)大学生主体意识及其特征
大学生主体意识,是指大学生在教育学习活动中,作为学习实践主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需要的意识。在当今条件下,主要表现为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创造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等。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意识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体地位的突出,追求主体地位受到尊重,要求主体得到发挥;第二,学生自我意识的凸显,形成了一种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表现出学生自我意识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第三,主体要求的实践性,追求自我发挥、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大学生主体意识特征表现如下:
1.能动性。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和改造客体,而不是消极和被动的认识和实践。唯物论观点认为,能动性不仅仅在于认识事物,还表现为能动的反作用于事物,在学生的活动中呈现为:第一,能够根据社会要求积极参与,参与意识强,并以此作为学习和努力的方向;第二,具有认知事物的能力,拥有个人的看法和意见,并可以做出适当的评价;第三,有能力参与实践学习,并且要求平等的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在实践中发挥个人才智。
2.创造性。认为,“人的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活动”。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才促进了今天繁华的世界,实现人类的巨大发展。它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是个人的主体意识的最高层次和表现。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为追求多种有效学习方法,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喜欢标新立异,善于利用所学学习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3.独立性。社会要求人人具备较强的独立生活和做事的能力,脱离过度的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显得教条化和经验主义,“一刀切”等,不能够实现学生的独立意识的要求。而往往现实中的大学生具有深深的独立意识,希望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态度,并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理解教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每个同学都表现为个人的独特性,展现了个性的特色,并且具有对独特性自我维护的意识。
4.自主性。自主性表现为个人对自己活动具有支配调控的权利和能力。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是指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达到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独特性,能够进行一些自主的活动。自主地要求独立行使、支配个人权利,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时间,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
二、关于主体意识的理论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主体意识不仅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大势所趋。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哲学理论依据。大学生作为主体的人,也具有这种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主体意识,因此,对于发挥其主体意识的作用,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础。在认识论部分,阐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大学生的发展和学习活动是与当代社会密切联系的整体,要使大学生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主体意识必须得到与社会同步的正确及时有效的发挥。
2.心理学、教育学的发展学科理论依据。人本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和同学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态度,实现自己潜能的过程。强调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关注人的尊严,研究人的价值、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要求学习过程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习者的情感、意愿、需要和价值观,相信学习者都有自我教育的潜能并最终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马斯洛关于学习动力理论认为,学生生而具有潜在的探究动机,学习应该由自己决定和选择,不能教师强制学习。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环境,让学生自我学习和选择学习。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原则,即教师只需要提供学习活动的范围,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和探索,教师只协助其以减少障碍和挫折。只有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才会全心投入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尊重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转换。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的观念,明确教师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发展自我。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主动权,摒弃“教师中心论”、“知识本位”思想,不搞“满堂灌”。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在课堂中转换角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要善于与学生合作。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2.营造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氛围。首先,要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其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而不是全靠老师牵着鼻子走。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出发,精讲教学内容,引入现实生活,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其次,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起来,通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自由的演示和表达,来吸引他们主动的参与学习。最后,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思想政治理论课充满思想性,单纯的说教难以让人信服,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激化矛盾,因此,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其思考意见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积极性。
(二)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摒弃师道尊严,强调师生平等。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理应受到教师的尊重,实现师生关系的平等。首先,教师要有卓越的品德和能力,这是师生和谐关系的前提。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抛弃过度的维护个人尊严,冷漠的态度,偏激的情绪,做到真心实意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把他们当做与自己完全平等的教学主人。
2.教师要关爱、信任、鼓励学生。第一,要树立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的观点。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学习和生活,时刻谨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第二,要相信学生。师生之间只有互信,才有助于相互尊重和实现平等,才有助于学习交流,才有助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第三,时刻鼓励学生。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要充分发挥这种积极动力因素。教师不能够以“成绩好的学生才是真的好学生”,而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鼓励支持他们发展个人的特色,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实现个人的进步,不受埋没。
(三)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动机
1.完善教学内容,引入学生主体意识。新课改的开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单纯的书本模式已经不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授课讲课的内容上,必须要以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思想状况为前提,与学习方法相结合,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到课堂的设计之中,以此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崛起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以商业性、媒介性、娱乐性、世俗性、流行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体系产生了消解作用,从而威胁到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文化可以以资本的形式赎取和转化为经济价值,语言符号也成为可供消费的文化商品。文化的资本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于价值理性的道德话语体系带来挑战,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资本本位取代价值本位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主导逻辑。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诉求的是感官经验的视觉形象,而非书面性概念意义的文本修辞效果。由于大众文化的影像、模拟和仿真在高校思想政治思想理论课中过度再生产,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反思精神。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将感性层面的本能欲望满足所获得的消遣愉悦作为卖点,而不是深层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就此造成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庸俗化和低俗化。大众文化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以游戏的形式消解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宜教色彩。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反映的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平凡叙事,而不是基于抽象的价值理性的宏大叙事,也就造就了大众文化的日常化、琐碎化甚至是庸俗化。大众文化以现实的关怀和当下的感受为切入点,弥散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学话语体系的深度结构转为丧失深度的平面结构。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立足于感性层面形象的审美化,而不是精神层面信仰的审美化。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所导致的话语体系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使教学话语体系丧失对思想内容的形式分类、抽象概括和逻辑论证能力,最终导致语言世界的空洞化、思想世界的虚无化、情感世界的零度化。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是以纯粹欲望的满足构建自我价值体系的快餐文化,而不是以心灵的震撼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经典文化。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学话语体系的语言符号不再反映现实,而是遮蔽现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技术化的批量生产,显然是对教学话语体系表意方式的必然性消解。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具有创造性作用
诚然,大众文化本身蕴涵着能动的解码力量。大众不是单质的一元化群体,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组合;大众文化的受众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生命活力的自由创造者。大众文化的兴起,改变了文化的内涵,并对既有的文化格局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文化走向大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文化的发展将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路径。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天然的平等品格和民主精神,在文化形式上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等级化向民主化的转变、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促使教学话语体系从控制支配转化为对话交流。正是在这种主体间性的语言交往中达到相互理解,进而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系统。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和开放性,从根本上消解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中的差异性、等级性和垄断性,这对于文化资源的共享、共同意识的建构、价值信念的传承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媒介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扩展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空间,进而促进教学话语体系形成有效的理论自觉。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以其温馨、轻松、休闲、欢乐、回忆等手法,使在紧张疲惫、超荷压力生活下的大众放松心理状态,弥补生活的单调性、片面性和孤独性。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以风趣幽默的话语风格表达严肃庄重的思想内涵,使大学生对抽象思辨的文本更易理解;以民主平等的语言对话传递高尚深刻的核心价值理念,使大学生与教师达到价值的视域融合。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交互式体系的转变,达成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普遍认同。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文化走向民主化、平民化和生活化。大众文化的世俗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能够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内建立公共文化交流空间,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政治上的公民权,也会塑造大学生文化上的公民权。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新颖性、动态性和独特性。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并不是基于控制性思维的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重建,而是要将触角伸向身体领域、消费领域和符号领域,在无意识世界中探寻大学生自我平衡和信仰皈依的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效率性、活跃性和创新性,大众文化从其审美趣味的普泛化出发,紧紧把握时代流行的脉动,吸纳广泛的接受者,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灌输者,学生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现实需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原则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消费,维持与现实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实现路径
大众文化由于对感性层面物质欲望的执着,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功利化、标准化、庸俗化和空洞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众文化对教学话语体系的创造性作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要实现从教学理念、教学机制、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创新,笔者认为,的基于实践的语言交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转变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言交往不仅涉及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而且语言交往作为内在的环节实现了价值和意义的生成。这种语言交往实践规避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可能导致的灌输化、控制化和同质化等消极影响,倡扬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产生的平等化、现实化和效率化等积极意义。
(一)语言形式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返回生活世界,建构起基于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开辟充满意义的语言交往的公共空间,意味着扬弃教师抽象的独语,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往中达到普遍性共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生活话语转化消解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造成的功利化、平庸化和浪漫化等消极影响,强化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生发的亲民化、平实化和风趣化等积极意义。
(二)语言形式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另一方向。在大众文化视域下,语言形式还有朝着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使之更加深刻地把握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性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决定了其语言交往形式不应停留在生活世界的具体化层面,而应该上升到精神世界的抽象化层面,通过精神层面的语言交往观念地建构起意义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对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避免痴迷低俗的物质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应尽可能地创造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构建起抽象化的普遍性价值共识,进而将价值共识引向实践过程本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学术话语性质定位避免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引起的肤浅化、平面化和粗疏化等消极影响,提升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引动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积极意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方向要求语言交往具备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等特点。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科学技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交往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的助推器。现代科学科技使语言交往超越了自然语言的局限性,构建出纯粹形式的科学语言,通过语言的逻辑化实现对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精确把握。在大众视域下,科学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交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创造了语言符号的新形式,创新了交往主体的新观念,创制了交往方式的新样式,最终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活动的交际能力获得空前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必要前提和理论方法的创新动力。
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回到交往实践中去。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语言交往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亲近生活世界;通过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富有意义;通过交往语言的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潘晴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生成—以科学发展观为视域[J].东南大学学报,2010(4):117
[2] 王金玲.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69
一、第六?蒙蕉?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竞赛内容分析
山东省体育教育基本功大赛竞赛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类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综合和说课两项内容;运动技能包括体质测试、体操、乒乓球、足球、武术,定向六个大项。本次大赛涉及的专业基础理论综合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和《体育时事》。
自2005年举行基本功大赛以来,说课是首次列入基本功大赛的比赛项目,体现了说课的重要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涉及的专业课范围比较广,有田径、篮球、足球、武术、排球,体操等项目。本次大赛的设置,不仅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检测与考核,同时也是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检查和评定。
通过本次基本功大赛的举行考核了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考核了学生对所学知识、技术、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成绩分析
1、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团体基础理论知识类成绩分析
通过对山东省1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培养方案与开设现状调查,各高校基本都在一、二学年开设了竞赛课程,且参赛学生以大三学生为主,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发挥。基础理论知识总分为300分,其中专业基础理论综合200分,说课100分。所有参赛高校的运动员,都是通过层层筛选幸存下来的优秀选手。对于专业理论成绩而言,是每名同学必须参加的,但是说课是随机抽取的3名同学(2男1女),所以可以说此次参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每所高校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本次比赛中基础理论知识类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说课成绩,名次排列依次是:鲁东大学理论成绩200分和说课成绩72分,总分272分排名第一;山东师范大学理论成绩184分和说课成绩84分,总分268分排名第二;济宁学院理论成绩168分和说课成绩92分,总分260分排名第三;临沂大学理论成绩144分和说课成绩100分,总分244分排名第四;潍坊学院理论成绩152分和说课成绩88分,总分240分排名第五、山东理工大学理论成绩176分和说课成绩52分,总分228分排名第六;德州学院理论成绩160分和说课成绩60分,总分220分排名第六。分析本次成绩可知,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说课差别也较大。
2、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团体技能类成绩分析
2015年基本功大赛的竞赛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200分)和运动技能类(700分)两大部分。其中技能类主要包括体质测试、足球、武术、乒乓球、体操和定向六个大项。2015年基本功大赛运动技能类成绩前八名分别为:第一名山东师范大学,体质测试174分、足球84分、武术87分、乒乓球88分、体操90分、定向越野96分;总分617分。第二名鲁东大学,体质测试176分、足球70分、武术97分、乒乓球100分、体操96分、定向越野76分;总分615分。第三名临沂大学,体质测试180分、足球66分、武术97分、乒乓球80分、体操88分、定向越野100分;总分611分。第四名是曲阜师范大学,体质测试152分、足球100分、武术64分、乒乓球84分、体操44分、定向越野80分;总分526分。第五名是山东理工大学,体质测试142分、足球62分、武术94分、乒乓球64分、体操74分、定向越野72分;总分512分。第六名是潍坊学院,体质测试140分、足球34分、武术82分、乒乓球92分、体操78分、定向越野74分;总分500分。由统计数据可知,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优势和弱势是不同的,例如:山东师范大学定向越野和体操是它的优势项目,鲁东大学的乒乓球、武术和体操是优势项目,临沂大学的定向越野本次比赛表现特别亮眼,拿到了100分,前三名的高校学生技能类水平相对比较均匀,没有明显的弱项。后面的有明显的弱势项目,如曲阜师范大学的体操仅拿到44分,和其他高校的差别就比较大。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对策
体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体育教育至关重要,绝大多数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学校体育教育的成果将转化为社会效应体现出来。这一时期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能为学生传授科学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普通高校大学生从其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好、更科学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与习惯。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寻求发展对策,将会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合格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为例,随机抽取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近十年相关体育理论教学研究资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力求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借鉴。
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三类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对主管领导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17份,有效回收率为85%;对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1份,有效回收率为91%;对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863份,有效回收率为86.3%。同时,通过与个别调查对象进行访问,获取相关信息。
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处理得出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认识现状
从现状来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技术、技能的培养为主,注重技术课的教学,对体育理论课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访谈与问卷结果表明:学校主管领导认为体育课理应在操场、体育馆等场所进行技术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理论课教学可有可无,
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融入技术教学中,这导致体育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得不到保证;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课教学知识较为匮乏、理论课教学水平不高,本身理论课时数较少,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技术课的教学上, 甚至有些教师把体育理论课作为因阴雨天气室外无法上课的应对手段;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不感兴趣,因为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他们不认真对待,理论课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2、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现状
人类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锻炼身体、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体育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会更好的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每学期4学时的体育理论课,对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学生较难系统的学习与掌握。从现状看,每学期4学时的理论课教学在普通高校中也难以保证,据曾吉等人在对全国20个省、自治区的7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按规定每学期体育理论课4学时以上的有36所(47.37%)。[1]在对西安市的20所普通高校调查中,按规定体育理论课每学期4学时的学校也仅有6所(17%),甚至有些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两年的体育课中只开设2-4学时理论课,这种现状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产生很大影响。
3、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材使用及教学内容选择现状
调查表明,普通高校所使用的体育教材种类较多,各校选择不一,作为教学指导文件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在调查的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选用自编教材(见表1)。这些教材各有特点,大纲规定技术教学内容的编写都较为系统、规范,但对理论课教材的编写不明确、差异较大,所涉及理论知识规范性较差,有些教材甚至没有明确的理论教材内容,使得体育理论课教学缺乏科学指导。从内容来看,教师所选择的授课内容大多是一些“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体育的起源”、“体育的本质”、“项目规则与裁判法”等等,缺乏系统性、而且随意性大、与实践结合不够,学生不感兴趣。所有高校教学大纲对教师的实践课内容有明确、系统的安排,但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大多高校没有明确,教师在选择时较为盲目,仅从自身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中选择,很少考虑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的需要、兴趣,这也导致体育理论教学效果较差。
表1:普通高校体育课教材选择统计
教材种类 自编教材 省编教材 统编教材
校数 12 5 3
百分比 60% 25% 15%
4、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
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表明,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采取整节课理论讲授的方式(见表2),采取课堂讲授结合学生提问、讨论方式的仅占少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师也不多。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与其它理论课教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体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动性,这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尽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谈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表2: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统计
授课方式 整节课理论讲授 理论讲授与提问、讨论结合 运用多媒体教学
人数 65 26 12
百分比 71.4% 28.6% 13.2%
5、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考核现状
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一方面可以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要的考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只重视技术、技能、达标等方面的考核,忽视理论课的考核,还有些高校对学生的体育理论课不考核,有考核的高校也大多采取开卷或口试的方式,而且理论课成绩最多不超过体育科总分的20%,这种现状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理论课,更谈不上感兴趣。 三、结论
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体育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每学期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教材缺乏统一性、教材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法手段较为单一;考核环节不科学。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体育理论课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
四、对策
1、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重要性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首先高校主管领导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往认为“体育理论课可有可无”、“理论知识可以融入到实践课教学中去”的观念,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把学生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培养结合在一起,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其次,体育教师也应重视理论课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并不断更新,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讲授技巧与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理论课教学成为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并纳入考核评定中去。
2、结合实际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以保证学生对科学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也应考虑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不能盲目在数量上增加,除了要保证理论课教学时数的正常比例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与补充,例如,因雨雪天气室外无法上课时安排理论课教学,还可利用一定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作为体育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也可聘请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知名运动员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知识作专题讲座等等。总之,学时的增加是在保证学生完成体育实践课教学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3、体育理论课教材应相对统一、适当灵活,教学内容选择应科学、系统
教材的使用应相对统一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普通高校教材使用种类较多的现状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应结合实际,有条件的高校都应使用统编教材,在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与需要灵活选择自编或其它教材。现有体育教材中体育理论知识只占全部内容的一小部分,而且涉及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体育与卫生保健及科学锻炼方法理论知识在教材中单独系统编写,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内容应注意科学、系统,科学性要求教材选择要实用,体育技术课的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应主要强调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并在理论上指导技术课的学习。系统性要求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要全面,而且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大学生特点、时代特点,更加切合实际,可以选择一些体育时事、奥运知识、娱乐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课堂讲授中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改变以往教师整节课直接陈述,多运用对比、范例等方法,有条件应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避免单一教法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保持最佳状态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5、注重体育理论课考核评价环节
大多高校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考核流于形式,技术实践课考核较为严格,学生重视,而体育理论课的考核相对简单,使学生对理论课兴趣不高、不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应重视对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对学生都有一定评价,并把考核成绩计入体育课总成绩中,或专门单独计算体育理论课考核成绩。考核的知识应结合教学内容,考虑更多实用性、实践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能指导实践,不应过于理论化、书本化。考核应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重视理论知识掌握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吉,吴明智,李智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1):95-98.
[2]刘保.谈在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开设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194-195.
[3]陆美琳.江苏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讨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5):48-49.
[4]张超群,汪红.谈如何上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1):51.
[5]高军.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92-93.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课
有关部门调查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80%以上的人患有各种疾病,比同期全国人均寿命短了10年,这说明我国知识分子队伍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知识分子的健康意识、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薄弱,这恰好与高校体育教育有直接关系,即高校体育未能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意识和行为,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没有成功对接,学校体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高校体育应拓宽其在社会、文化、教育、心理、保健、竞争意识、社会交往和娱乐休闲等方面的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要做到这一点,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一、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分析
1.主观方面。当代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家长、学校、社会向他们灌输的、要求的就是学习好,而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能力从来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阶段虽然有所好转,也仅局限于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为了拿学分,为了评优秀不得已而参加体育活动。到了大三、大四,刚刚培养出的体育兴趣,由于没有了体育课,体育活动随之懈怠。这样学生很难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更谈不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客观方面。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最后阶段,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对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方法进行调研却发现,教学内容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能进行锻炼,离开老师就无法科学地实施自己的体育活动,而且体育文化和体育卫生保健理论方面的知识传授得甚少,不能满足学生对健身知识和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需要,忽视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以及增强体质的意识,这样对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就无从谈起。
二、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断层,缺乏连续性和统一性。高校体育过分注重学生的现实锻炼,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的近期效益,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目标归结于增强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质,缺乏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现代学校体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现有高校体育状况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把有限的高校体育资源全部用于体育教学并不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较好的培养方式,把人置于一种社会环境之中,引导其向着生活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终身体育。
2.忽视了与体育人文、体育锻炼有关的人体科学知识的传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知识教育未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教材比重太小,并且理论课时数有限,甚至没有,理论知识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尚未形成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忽视了与体育人文、体育锻炼有关的人体科学知识、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等的传授和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实践,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得所学各种技能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也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这些练习,故而难以在课后进行自我锻炼。
3.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高校体育课过分强调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技术技能的教授,过多地从考试、考查的角度考虑,偏重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多数技术技能的教授,缺乏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感受,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过之后,技术技能也就随之消失,缺乏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得不少学生毕业后,体育生活也走向终结。
三、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
1.树立新的大学体育教学思想。传统的学校体育,是以掌握“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增强体质为主要目标,过分强调技术规格和运动能力方面的要求,使学校体育变成一些竞技运动训练的缩影。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大学体育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要有质的转变。大学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关键一环,要通过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体育意识,为大学生将来体育兴趣的迁移提供可能和依据。同时,大学也是学生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体育活动进行得如何,不仅影响在校期间学业的完成,而且直接影响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为适应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大学体育应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教学,为大学生今后能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和学习打基础,赋予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
2.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为使大学生能真正享受到体育的快乐,建立对体育的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思想。大学体育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锻炼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征服的喜悦,体验到体育的快乐,发展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2)开设多种体育选项课。学校应根据场地和师资条件开设多种体育选项课程供学生选择,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愿意从事的项目,学习和掌握能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拓宽思路,采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并可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丰富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模式、实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为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提供充分保证。
(4)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大学体育考试评价体系,从多种素质发展需要的视角出发,制定综合性的体育成绩评价模式,使单一的“育体”、“达标”评价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评价转化,尽可能通过考核评价的多种作用,来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良性反馈调节――使其成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杠杆,使成绩考评真正转移到“启智、求知、用心、育人、健身”这一主要目的上来。
3.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良好的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的必要条件,而大学体育在培养大学生自觉的锻炼习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两操一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充分利用高校的场地、器材,保证学生锻炼。可将学生早操和课外活动情况列入体育考核评价体系。
4.实施个性化培养。实施个性化培养,使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一系列方法、手段,激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由于学生的天赋、性格、体育爱好和运动特长各不相同,为让他们有充分施展优势项目的平台,学校可通过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课,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5.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终身体育是相对于人的一生全程化的体育活动。不同的年龄、性别和不同身体状况,应采用的锻炼内容、方法和手段也不同。需要运用体育保健、康复、健身等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加以指导。大学体育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运动处方,以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应采用体育理论课讲授,学生通过教材、图书资料及网上查询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对于一些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集中解答或网上答疑等方法解决。在学期或学年末还可采用理论试题的形式,检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此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以促进学生有目的地去学,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赵克锋,等.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12):31-32.
[2] 郝策.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87.
[3] 焦建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四川体育科学,2004,3(1):80-81.
[4] 李冰,等.高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平原大学学报,2005,22(5):91-93.
[5] 朱萍.努力培养高校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2):42-43.
An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Life-Long Physical Training of Consciousness
GE Bao-xiang
分析前四届基本功大赛结果可以发现(见表1),团体总分前几名与后几名的成绩相差近一半,表明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成绩较为突出的高校以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为首,在基本功大赛中牢牢占据着前五名的位置,而成绩较为落后的高校有枣庄学院、德州学院、青岛大学等高校需有待加强对该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一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水平的高低与其在招生批次、在校人数、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经费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2]。我们通过对各校师资力量和大赛成绩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等成绩较为突出的高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而枣庄学院、德州学院、青岛大学等成绩较为落后的高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由此可见,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的比赛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
2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中主要问题分析
各参赛高校备战时间过长,不能真实地反映其办学水平2011年6月在鲁东大学举行了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共有14支参赛队伍,每支队伍有20名参赛队员(其中男生13人,女生7人)。参赛队员由主办单位于赛前两个月从各校三、四年级学生的录取名册中随机抽取50人(其中三年级35人,四年级15人),由参赛单位从中选取25人进行注册,并在赛前最终确定20人报名参加比赛。参赛队员从三、四年级抽取是合理的,因为三、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主干课程的学习,各项运动技能也已基本掌握。由随机抽取的人数为50人到自主确定20人参赛,基本上可以反映该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平均水平。但是由于参赛只有20人,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被选中抽取的50人都会参加集训,参赛单位最终报名后,参赛的20人还要经过短期的集训,因此,这些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都有明显提高,而没有参加集训的学生与之产生了较大差距,不能直接反映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真实现状和整体水平,也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提高了少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有悖于组织者举办比赛的初衷。比赛内容与形式有欠缺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比赛内容包括两大类,一是基本理论知识类,二是运动技术技能类。其中基本理论知识类是以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确定的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等内容,外加大学英语。运动技术技能类比赛基本上涵盖了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运动项目,其中第一届、第三届基本功大赛还设置了攀岩和观看录像分析技术动作等项目,较为新颖。总体上,五届比赛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全面、灵活,基本上包含了一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该专业上所学的项目。举办基本功大赛,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基本功大赛设置的内容,应该正确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师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其中体育教学组织、说课、撰写教案和为学生制作运动处方等基本技能也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但是山东省举办的五届基本功大赛中并未涉及有关体育教学能力类的比赛内容。大赛评价体系不科学性比赛内容一旦确定,评价体系构建是否科学就显得十分重要。综观五届基本功大赛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为例,比赛规程规定:各队团体名次是以两大类知识体系成绩之和来确定。其中基本理论知识类(英语40分,其余科目20分,共计200分)采用闭卷方式,全体队员都参加,以全队得分之和排定各队名次。理论知识笔试名次排定后,获得第一到第N名的队,分别以200、184、176、168计分。运动技术技能类各单项的计分标准不同(武术、游泳各50分,其余项目100分,共计600分),例如田径(100分)中项目设有跳远(30分)、铅球(30分)、4×400接力(40分),排球(100分)中场地6人排球赛(68分)和传垫球计时赛(32分)等。由此可见基本功大赛如同翻版的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各参赛代表团为了争夺比赛的名次,都必将全力以赴,虽然通过两个月的备战提高了参赛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但这仅仅是“短期效应”,无疑与山东省教育厅举办此项大赛的目的和指导思想相背离。举办基本功大赛是为了检查全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由大赛举办的初衷可以看出,大赛的出发点是教学比赛,而非竞技比赛。同时由于各校的生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等都有差别,大赛只由运动成绩来体现各校的教学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山东省第四届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基本理论知识类(200分)与运动技术技能类(600分)的分值比例为1:3,由此可见,此届基本功大赛重视学生自身的运动技术技能而轻视基本理论知识,这种导向作用容易使教师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化产生重“技”轻“文”的倾向,而学生也易简单地将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理解为“技能的传授”。殊不知,体育教学依旧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失去了教学中的教育成份,体育教育的内涵无形之中就遭到篡改,教育的内容也就大大地缩减[3]。这样,基本功大赛所导致的学生学习方向自然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相去甚远。大赛没有对参赛队员的参赛项目数量进行限定综合五届基本功大赛来看,除了基本理论知识和广播操需要全体队员参赛之外,其余各运动项目都少于20人参赛。[4]由于竞赛规程并未对参赛队员的参赛项目数量加以限定,又由于参赛队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的差异,因此有的队员可能只擅长一项比赛而有的队员可能擅长所有比赛项目,从而出现了在比赛项目报名中有的学生只参加2-3项比赛,而有的同学却要参加7-8项比赛的现象,既不能合理体现参赛队伍中参赛队员的平均水平,对各校教学质量的评定也容易产生了一种假象。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举办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届基本功大赛,能较准确地反映山东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同时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5]但从举办大赛的初衷来看,基本功大赛是一场教学比赛并非竞技比赛,要使基本功大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和促进效果,就必须对大赛的内容设置、比赛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进、创新与完善,从而打造一个全新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比赛并形成传统。[6]
3.2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教学作用
体育教育是给学生讲解一些体育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并给学生传授一些体育方面的技能和体育上存在的技术技巧。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使得学生对体育方面的技能能够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在把握体育技巧的基础上能够积极锻炼,有拼搏向上的竞赛精神。该篇文章讲述了体育能力的概念,学校应该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加以重视,以及体育教育对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并着重介绍了在体育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和理论知识教育的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具体作出以下论述。
1对体育能力的认知
1.1什么是体育能力
我们通常所说的在体育方面的技能就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锻炼,这样学生在学校里或者是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自我锻炼,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1.2学校应该高度重视体育能力
学校体育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人们也对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进行了多次探讨并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因为每所学校对体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有着不同的认知,学校使用的教材也大都会受到教学大纲的制约,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方式还不够完善,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相关学习中。
1.3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
能力是指一个人在成功地完成一项活动的时候呈现出的身体和心理相互统一的状态。将能力按照性质来区分,可以分成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两个类别,而体育能力就类属于人的特殊能力。体育能力是将一个人具有的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体育方面的能力、在体育上存在的智慧、在体育上存在的技术和技能等方面的综合体。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培养,一般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更加了解,产生对体育的兴趣,将锻炼变成一种习惯,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对体育进行理解,自己去感受体育的魅力所在,从一次次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式,提高学生能够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系统地科学教学来提高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几个运动项目的要点,从而产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运动的习惯。学校对学生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体育锻炼。所以学校在开设体育课堂时,应该采用更加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并能积极地参与进去,还可以在学校设置专门的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培养学生的集体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体育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也应该认真进行备课,并可以将体育器材带到教室中,给学生讲解该项运动的发展史、运动要点和注意事项,必要时教师可以做出示范动作,从而发掘学生在体育上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实现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路径
2.1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
在体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方面的能力,所谓的运动能力是指人们在有一定的体育方面理论知识、体育方面相关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可以参加多项运动的能力。学校要想将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好,就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但我国在体育教学方面常常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老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只注重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的能力。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在课堂上讲解体育知识是育人的方法,给学生传授体育技术是育人的手段,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对体育教学的方式不断完善,并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不断丰富,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课堂中找到几项自己喜欢的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在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2.2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中,对学生体育上的教育大多学校都采用的是“注人式”,在体育课堂中大多都是教师不断地进行讲解,学生被迫接受,这种方式下教师主要起着主导作用,课堂上一般都会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各种研究表明,要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必须得改变学生上课的气氛,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彻底消除死气沉沉的气氛,将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做的就是要注重对学生灵敏反应能力、学生身体各部位力量、学生的耐力以及学生的运动速度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并不是让学生重复一个动作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好,相反,总是让学生重复一个运动动作会使得学生感到无聊与枯燥,从而大大降低学生对该项体育运动的兴趣,所以总是重复一个运动动作也并不见得有效果,还有可能对学生造成身体的损伤,甚至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给学生的身心带来危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
2.3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教育
多年以来,体育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改革的真正意图就是不断寻求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增强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够有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地对体育运动有较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之中,培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育,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明白理论知识有多么重要,并给学生讲解体育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健康、未来的工作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功效有进一步地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运动对于人的一生的重大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学校进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给学生讲述如何正确地进行相关的锻炼,在各项运动中存在的注意事项,各项运动正确的锻炼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法,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项运动的技术和在运动中存在的技巧,并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结语
人们在注重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该对自己的健康加以重视,更需要用运动来保持自身的健康,但是体育锻炼不能盲目地进行,要多多学习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它为指导科学地进行锻炼。该篇文章讲述了体育能力的概念,学校应该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加以重视,以及体育教育对体育能力培养的作用,并着重介绍了在体育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能力、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和理论知识教育的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在体育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在运动方面的能力,学校要想将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好,就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但我国在体育教学方面常常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老师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只注重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掌握体育运动的能力,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着重于培养学生运动方面的能力。其次,在体育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能够自我锻炼方面的能力,在传统的教育中,课堂中大多都是教师不断地进行讲解,学生被迫接受,这种方式下教师主要起着主导作用,课堂上一般都会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这就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要想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改变学生上课的气氛,学校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彻底消除死气沉沉的气氛,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就是要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教育,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够有正确的方法作为指导,从而可以正确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的教育,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功效有进一步地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了解运动对于人的一生的重大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贾玲 王庆斌 单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景辉.终身体育视阈下长沙市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体育教学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目标的具有特定职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幼儿园教师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教师,他们不仅担负着传授幼儿文化知识与生活技能的责任,而且还是幼儿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指导老师,心系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师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是保证其科学指导幼儿身体锻炼的必然要求。该文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其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切入点,结合其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提出其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整体思路。
1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需体育知识与能力构成
1.1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无论从自身身心发展需要,还是职业发展的要求,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了解、熟悉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一是体育与运动文化有关的知识,如田径、篮球、排球、运动会等项目的文化知识,竞赛规则、体育欣赏等;二是体育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包括健身安全知识、科学锻炼方法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与实用性,多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理解相应的知识,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
1.2体育运动技术实践能力
体育运动技术实践能力包括各运动项目的专项运动技术、动作原理等,如,田径、篮球、健美操、武术等运动技术与动作原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以游戏、简单的操类动作、跑步等活动为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运动技术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发展身体素质的体育技能,如,跑步、跳跃、游戏、基本体操等;二是拓展性的运动技术技能,主要包括健美操、啦啦操、球类运动等。由于幼儿只能从事十分简单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所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的运动技术水平要求可以不高,但是尽可能宽泛,这样有助于教师组织与指导幼儿参加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此外,由于幼儿主要以模仿为主,也要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指导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示范。
1.3体育教学组织能力
体育教学能力是指按照体育教学的程序与技术要求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其核心能力要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教学计划制定、运动技术的讲解与示范、体育教学评价、动作保护与帮助的基本方法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组织与指导幼儿体育活动过程中,同样存在体育教学现象,如,各种操类动作的教学,跑步、跳跃动作的组织与示范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不要求同专业的体育教师一样具备高水准的体育教学能力,但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同样需要具备一些相应的体育教学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观察、指导与帮助能力、口令能力、示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这些基本的教学能力的掌握是其指导幼儿体育活动与锻炼必备的基础。
2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
2.1体育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每学年开设体育理论课在4学时以下的占调查总数的40%,4~8学时的占调查总数的45%,8课时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15%[1]。可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学习较为欠缺。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很多教师说有理论课,但实际却很少有独立设置的理论课,大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穿插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此外,理论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运动项目知识的介绍,很少有针性地对体育健身知识、锻炼方法的教学,足见其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难以保障其全面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2.2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缺乏职业导向性与发展性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就目前而言,很多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运动技能教学的内容仍旧是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宏观引领与理念指导的缺乏,是导致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仍采用传统的体育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原因。因而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体操类、游戏类、基本身体活动等体育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得到实质性的体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内容缺乏职业导向性与发展性,难以提高其学生所需的运动技能,影响其人才培养的质量。
2.3体育教学与活动组织能力提升环节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通过学习要掌握体育教与学的过程,形成相应的会教、会学的能力。目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中根本没有安排体育教法或学法实践的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仍旧是很单纯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根本不重视学生体育教学与活动组织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与活动组织能力提升与发展的缺失,会不断地影响其实践能力的提高,阻碍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
3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整体设计
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问题以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学习的对象,它源于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内容的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大学生,他们学习体育不仅是满足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其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不仅要学会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学会应用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其体育教学内容要形成体育理论模块、运动技能模块、技能实践模块为主体的内容结构。
3.1体育理论模块要“重基础,显应用”,联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更好地运用体育知识参与健身和运动,也是其科学指导幼儿体育活动与锻炼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要着重体现“学与用”的结合,主要包括幼儿身心发展知识、体育运动与健身知识、体育文化与体育欣赏、运动项目知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如,幼儿身心发展知识、体育文化与体育欣赏、体育运动与健康知识等,可开设相应的理论课,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与熟悉;运动项目知识的介绍,可以穿插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更易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3.2运动技能模块要“扬共性,顾个性”,有重点地设计运动技能教学内容
基于职业要求与自身发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要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其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发展身体素质类,主要包括跑、跳、投、基本体操、体育游戏等发展学生体能、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这类技能是所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运动技能,它是组织与指导幼儿体育活动必备的基础性技能。二是拓展运动技能类,包括健美操、啦啦操、形体、球类等运动技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加强和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每个学生都应该熟悉2项及以上的拓展运动技能,有助于指导发展较好的幼儿的运动技能学习。
3.3技能实践模块要“强自主,促发展”,在实践中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实践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教法、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体育游戏创编、体育健身指导等。这些内容的学习要立足在实践中学与用,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的操作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实践模块内容不仅要在发展身体素质类课程内容中体现,也要在拓展运动技能类课程中体现,要穿插在运动技能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如在进行基本体操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自学、自教,以及进行队形创编,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发展性。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面对的对象是幼儿,在技能实践模块中需要加强情景与情境的设计,以及现场教学实习与实践等教学内容,确保掌握的教学、组织技能等,适应幼儿教学的特点。
4结语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需体育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与普通学生“质”的区别,使其所掌握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以及体育教学与活动组织能力要凸显其职业导向性与发展性。重基础,显应用,联系实际设计体育理论教学内容;扬共性,顾个性,有重点地设计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强自主,促发展,在实践中设计技能实践内容,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要以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与职业技能同步提高为核心基础,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1]李晓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调查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1):45.
[2]涂涛,瞿堃,刘革平.教育技术应用教程[M].重庆出版社,2006.
[3]许红梅,马玉霞.教育学[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