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实施 多媒体教学 现场教学 项目教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了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工艺理论和工艺方法在应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课程的上述特点要求教学中应处理好各部分关系,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材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实施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整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的,将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等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构成了三个层次的部分:
1.工程基础部分。
主要由工程材料及材料的热处理部分组成,主要的理论内容是材料的性能、钢的热处理。实践内容主要由验证性实验组成,开设了金属材料的硬度试验、金相组织实验、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等内容,增加了高分子材料、陶瓷、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内容。教学的实施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相辅的方式。
2.工程实践部分。
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冷、热加工工艺,包括热加工的铸造、锻造和焊接,冷加工的车、钻、刨、磨、铣。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并重,采取现场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在工程意识培养和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机械制造的过程,获得工程实践和车间工作直接经验,具有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工程设计部分。
主要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理论和典型零件的工艺实践组成。通过对典型零件规程的设计和工艺的实施,使学生具有选择毛坯及加工方法的能力、零件设计及选材的能力、工艺分析和设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具有知识应用能力、决策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设计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和非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在设计中还应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教学实施方法
1.基础理论的多媒体教学。
工程材料及材料热处理部分教学是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基础,该部分内容偏重于理论性,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理论的验证。在理论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这样理论上比较抽象的概念得到了具体形象化的表达,如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等组织通过课件形象生动的显示,其结构的微观组织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对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热处理过程组织转变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学生在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与外在性能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学生能够很透彻地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理解。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验证性的实验,实验教学促进了理论教学的质量。
2.冷、热加工工艺的现场教学。
在冷、热加工工艺教学中采用了现场教学的模式,其实质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的方法是将课堂设在实践的现场,对冷、热加工工艺首先进行初步认识和操作,然后教师讲解基本理论,接着对理论验证性实习操作,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总结。
例如在铸造工艺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实习了解铸造的基本工艺过程,然后讲解铸造的基本知识,包括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及铸造缺陷等。在这之后学生再一次进行铸造工艺实习,这次实习学生就能在铸造时对所讲内容进行体会、验证,加深对铸造理论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堂理论讲授,总结所讲内容,并提高一步讲解如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和应用、铸件缺陷的防止、铸件质量的控制及铸件结构的设计等。采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实践回到理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理论指导了实践,实践又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验证,并使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又如在进行机加工工艺时,如果没有一定的机加工理论基础,对切削要素没有概念,往往会非常随意地使用切削用量进行切削,实习结果只是熟悉了机床操作。因此,应先安排切削三要素理论学习。然后进行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根据工件加工要求,综合考虑加工效率,选择合适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进行加工。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改变切削三要素情况下,观察对切削加工的效率和加工质量的影响,使实习和理论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
3.工程设计的项目教学。
在冷、热加工工艺教学中,学生们分别对每一种加工工艺进行学习、讨论。在工程设计内容教学中,我们把每种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项目,围绕具体的项目来组织实施教学。在实际生产中几乎每一种典型零件的加工,都需要多种加工方法的结合才能加工制造出来。因此每一个项目实施是各种加工方法的综合训练。机械中的典型零件分别是轴类、套筒、齿轮和箱体,让学生根据具体的零件图,根据生产条件拟定合理的工艺过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通过这个综合练习,学生们对所学的各种加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和应用,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对各种加工方法之间的联系有了深刻的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三、其它辅助的教学形式
1.利用电化教学的形式。
该课程涉及生产工艺、加工方法很多,特别是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教学中不可能全部覆盖。采用电化教学的手段来弥补,不仅能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增加他们对各种工艺的感性认识。在电化教学中,边讲边放或分段放映,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最后总结,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简单明了、直观性强,效果良好。
2.先进生产工艺的扩展教学。
通过参观等形式了解先进生产工艺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应用。举办讲座介绍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现代机械制造手段。
四、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多方面、多形式的结合,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但它对教师、实习环境和学生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新的教育观念和较高的专业素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端正的教风;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特别是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熟练应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实习环境是教学的硬件部分,主要在实习设备、实习种类、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是很关键的。
五、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对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整合,研究内容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确实全面地提高了理论课和实习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应注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学实施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祁红志.机械制造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学生在学习知识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而每个学生都有其智能上的优势,传统的教学一味强调教学内容的统一、授课方式的统一,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别,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教师的作用应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激励学生来发掘自身的优势,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差异教学的内涵是指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和开展差异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实现学生各自的身心发展目标。
大学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差异教学的特点正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于学生作为教学的一个出发点,立足于有差异的群体,提供学习内容,过程和成果的多元选择。差异化教学不仅立足于学生的差异,而是积极地探讨多元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在整个差异化教学的设计中,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激情,鼓励且不断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勇于创新。
1 差异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1 课程调研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授课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及对课程学习的期望,我们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调研,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这两门课,我们采用课上、课下,邮件、QQ等不同方式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所具备的基础能力情况和目标技能的差异。例如学生是否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否使用常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期望程度。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省份,我们也要了解学生中是否有部分人已经掌握了本课程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知识点,我们在安排差异化教学内容时就要考虑到内容的层次性,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给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使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面上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完成更高层次的综合练习。
1.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差异教学目标
以前的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大纲对全体学生统一设置,这种方式也常常会导致程度高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跟不上。甚至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中,有同学反映像听天书,其结果是导致一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下降,到课率降低。而差异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化进行设计,教学目标是层次化的,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
我们把教学目标层次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拓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对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提高性目标是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拓展性目标是针对基础好,对所学课程有强烈兴趣的学生的要求。
我们采取的步骤主要有以下两点:(1)确定起点:对照教学课程大纲,通过对学生初始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差异化教学的起点。课堂教学参照绝大部分同学的基础能力进行教学,对基础特别弱的学生安排课前预习的准备知识,这些准备知识包括查阅文献、完成部分针对性的作业,事实证明,这种预习的方式对基础弱的学生很有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树立了自信,对问题的讨论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也不再抱有畏惧的心态。而对程度好的学生,我们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拓展的知识要求他们课后进一步思考。下次课堂会适当点评,学生们都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使得他们对计算机课程十分期待。(2)分层次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差异化教学大纲,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对起点较低的学生采用由浅入深、先慢后快、循序渐进的方式。同时把差异化教学目标再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形成目标链以达到最终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起点。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中Office应用,我们分别提出了基础点、提高点以及技巧点,有的学生会从基础的排版编辑开始,有的学生会直接进入到Office的高级应用。最终每个学生都从中受益,获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到了大部分学生能掌握课程的基本学习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创造性地完成更高层次的学习任务。
1.3 课程差异化教学内容设计
1.3.1 针对学生基本知识进行选择
根据我们多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调研,实际上一年级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水平是满足正态分布的。大部分同学对即将学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一定的预备知识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和较强都是小比例的。
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第二章是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主要内容是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具体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三部分内容,实际上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但应用水平差异性很大,Word、PowerPoint掌握的程度远远高于Excel,因此我们在这一章教学中,采取了不讲或少讲Word和PowerPoint,增大Excel教学内容,对Word和PowerPoint安排详尽的实验内容,并鼓励学生完成高质量的word排版及PPT制作,取得很好效果。课下我们安排了Office应用大作业,大家自由选题,做出了非常精美的作品,我们也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在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中,对学习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提供拓展性要求是进行综合的项目设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们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仅灵活应用课堂讲授的知识,还根据问题的需要,通过查阅资料、与指导老师交流,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文件操作,在课堂教学中提及很少,但在做项目时涉及到大量的文件操作的技巧与方法,学生们一步一步攻克难关,当项目最后调试通过时,许多学生都感慨没想到一个学期的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从对C++一无所知,到能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他们都很感谢老师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1.3.2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
调整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授课对象分布全校非IT类所有专业,理工、人文、医科的学生由于专业不同,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及兴趣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对不同的大类尽量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专业进行联系,在使用和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学生已有的各方面知识,诸如文学、历史、社会、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心理、数学、环保、审美等方面的知识。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
1.3.3 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选择
90后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个性,他们的学习风格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内向的学生几乎从不向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学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踏实、独立思考、善于与人沟通和协作是学生在大学阶段需培养的良好品质。因此我们采用性格互补,和谐发现的宗旨,安排了不同的作业。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作业PPT展示,我们要求学生上台演讲,平时从不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生,在100多人的大课堂进行演讲的经历,他们表示从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1.4 差异化教学评价
教学的评估是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差异化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准备情况、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问题,从而进一步对差异教学过程予以修正。
1.4.1 差异教学评价标准
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这两门课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题库,在实施分阶段机考的试卷中,按照基础题+提高题+应用题层次出题,通过不同层次能很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平时成绩包括课程学习态度、课堂出勤率、实验作业与练习题。这些考核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由计算机自动评判。
1.4.2 差异性评价内容
根据学生的差异组织教学,评价方式就不能仅靠学习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我们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大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地从个人素质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能使学生更全面地展示与发展自己。
关键词 便携式倒立摆;现代控制理论;任务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018-03
Educational Reform for Modem Control Theory based on Por-table Inverted Pendulum//PAN Juntao, LIU Fang, ZHANG Bai, WEI Haicheng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teaching reform method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mong curriculum of modem control theory. With idea of task-driving, the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por-
table inverted pendulum are introduced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which effectively inspiring students’ passion. The proposed method is workable which yields excellent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portable inverted pendulum; modem control theory; task-
driving
1 前言
自动控制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1]。作为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在生产、军事、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随处可见自动控制的身影。
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社会对自动控制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为此,全国各高校相继设立自动化专业,以期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工程素质,掌握自动化学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自动控制技术人才。同时,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制订诸多特色鲜明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各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有一定的差别,但都会把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作为其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2-4]。
北方民族大学作为一所委属民族院校,根据旨在服务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的,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的办学定位,针对高年级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开设了48课时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其中理论课时数为40,实验课时数为8。该课程在教学要求上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数理基础课程有较强的依赖,并且课程中的抽象概念繁多,加之民族院校学生基础薄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吃力。此外,课程实践课时数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高质量地完成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培养出具备一定工程素养的合格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自动化专业开设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为背景,针对当前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便携式倒立摆实验平台,并在该平台下提出一种以任务驱动法[5]为核心思想的控制理论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以改善现有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夯实自动控制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
2 课程特c及教学现状分析
课程特点 现代控制理论是北方民族大学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以状态空间为核心,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一般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鉴于学校地处西部偏远地区,综合考虑区域性学科发展,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的特点,将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目标定为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具备一定运用基本数理知识和MATLAB辅助设计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能力。相比其他专业课程,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课程理论性强。控制理论类课程是一类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定性、定量分析与设计一般控制系统的基本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对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复变函数、电路原理、模拟电子基础、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等基础课程有较强的依赖,这就要求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数、理、电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课程知识概念抽象。由于控制理论类课程是以数理知识为基础的,因此,课程所涉及的许多重要控制概念,如系统稳定性、能控性、能观性、鲁棒性等,都以数学形式给出,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理解掌握课程内容上较为吃力。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基础薄弱。作为一所民族院校,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来源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基础较弱。因此,在学习控制理论类课程的时候,学生很难对该课程涉及的数理基础知识及抽象的课程概念做到基本的掌握,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难度,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降低。
2)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能够很快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目前学校虽然对自动化专业的控制理论类课程配套了相关的实验学时,但由于学时数少,且实验内容也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这样的实践环节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整体课程理论知识的把握,无法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机会加深理解专业理论,从而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改善控制理论类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具备一定工程素养的自动化技术人才,针对控制理论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势在必行。
3 课程教学改革
鉴于控制理论类课程特点及其教学现状,该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倒立摆系统是一种从工程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控制模型,是一个绝对不稳定的控制系统,其高阶次、强耦合、多变量等特性,使得对它的控制极富有挑战性。目前,国内外的控制实验中心均普遍将其作为控制算法验证的实验平台。
有鉴于此,本文以“便携式倒立摆”为载体,围绕该平台,设置一系列“任务”,并将其穿插在控制理论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控制理论类课程改革新方法。
不同于传统倒立摆实验平台,便携式平台的便携性和易维护性打破了现有实验场地的空间约束,方便地将“实践”教学环节引入课堂,借此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知行分离的弊端。此外,其特有的USB通信方式,可使学生非常方便地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控制设备,无形中开放了“实验室”。如此,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不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且易于维护。这不仅最大程度上增大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更建立了学生对理论性课程教学的兴趣,在“授之以~”的过程中“授之以渔”。
受篇幅限制,本文以系统建模为例,围绕倒立摆系统,设置“建立便携式倒立摆系统数学模型”教学任务,并将该任务贯穿于课程“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的教学中。
众所周知,系统建模是学习控制理论类课程的第一环节,也是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前提条件。受学时限制,现有教学方法仅仅以简单电路系统或机械系统为例,在理想情况下说明数学建模的过程和方法。然而在工程实际中,建立一个系统的数学模型绝非易事,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国家推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形势下,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亲历这一建模过程。
首先让学生熟悉认识便携式倒立摆系统的结构及控制原理,然后运用“数、理、电”三方面的知识去分析对象的机理特性,并要求学生利用自身现有知识,并辅以相关文献资料,推导出系统数学模型的“雏形”。一般而言,推导出来的数学模型往往是非线性的,这使得学生无法利用课程知识去解决其控制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课程引入线性化的理论知识,此时学生需要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控制问题的联系,如寻找倒立摆系统的平衡点,如何在平衡点附近进行线性化,从而理解局部线性化、系统平衡点等知识概念。只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才能抓住系统数学建模的本质及核心。
在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的知识概念。依据往年教学经验,学生对“动态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中的“状态”的理解一直是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的难点。在建立便携式倒立摆数学建模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状态”都是明确的物理量,学生对此抽象概念理解起来十分方便。此外,为进一步说明状态空间描述的不唯一性,要求学生围绕便携式倒立摆,选用不同的状态(或状态组合)建立其状态控制表达式,并以此模型,展开后续的课程学习。
同样的,在系统性能分析,控制器设计、MATLAB仿真设计等部分的教学中均可以“便携式倒立摆控制系统”为平台,设置一些相应的教学任务,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课程中的抽象概念,提高学生主动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随着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控制理论类课程也受到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的青睐。本文结合民族院校特色,针对北方民族大学自动化专业控制理论类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以便携式倒立摆控制系统为平台,基于任务驱动法,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邹伯敏.自动控制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潘双来,邢丽冬,胡寿松.信号、系统与控制课程群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26(6):24-26.
[3]戴先中.自动化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浅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5(2):19-2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deficiency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setting and cultivation idea are prominent.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indispensable and enough theoretical knowledge" under the needs of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ensu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 In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interpreting the principle of "indispensable and enoug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its rationality and connotation by using advanced theory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thre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realize it: first of all, to develop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ondly, to connect with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finally, to dialectically understand the needs of mee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关键词:“必须、够用”原则;量度;课程
Key words: the principle of "indispensable and enough theoretical knowledge";measure;course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157-02
1 问题的提出
针对八十年代初出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愿望,领导和教师都要求偏急,又缺乏经验,出现了中专课程内容偏多偏深问题。在横向与国外培养同类型人才所设置课程相比较,我国大纲、教材的理论深度、内容广度都超过国外;从纵向与前课程内容相比较。加深、提高的要求过急,理论要求占了过多的课时,必然导致实践教学的削弱,从而降低了培养质量,提出“必需、够用”来压缩过高的理论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1990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座谈会的讨论,国家教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于1991年1月6日印发实施。该意见的第七条中提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教学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此后在如教育部[2000]2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附件――《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均提到了必需、够用原则。以上文件均确认了高职基础理论教学的必要性,而 “必需、够用”原则是针对高职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和教学而提出的基本要求。在今天的职业学校基础理论教学中我们仍然强调这一原则。但它却也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屡屡受到职教工作者和有关专家的质疑。在此,我们有必要再提“必需、够用”原则的认识和应用。
2 解读“必需、够用”原则
厘定“必需、够用”原则,首先是确定它们所涉及的可能程度和范围,然后是研究它们作用的方向和方式。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专业设置不是按照学科体系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是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以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专项定向技能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概念,强化应用。高职教育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主要指普通文化知识和与技术实践有关的理论知识(或称为技术理论知识)。一定量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技术形成、巩固、迁移和提高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我们进行基础理论教学时面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排序时很容易发现必需的未必够用,够用了又可能包含不必需。对个体而言必需和够用的,未必对集体而言是必需和够用的,反之亦然。对某一阶段教学是必需够用的,对其它阶段或者整个教学过程而言未必是必需和够用的。对某一工作任务必需够用的,可能无法迁移至其他任务。什么算必需,多少算够用,怎么确定哪些、多少基础理论知识是必需同够用的,也就是说怎么把握“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我们从质量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必需够用”。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必需”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从词义上说,“必需”的核心是“需”。只有“必需”的理论知识才是掌握岗位要求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如果教学涉及的理论知识非必需,即使量再大,范围再广也无法确保学生掌握完成岗位特定工作任务,无法确认阶段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当然就更无法实现学生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体现出了“质”的内涵,特定的质就是事物本身,即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必需性?正是因为它具有一定得有的性质才存在,它的存在正是说明了它的不可缺少?)。必需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实践技能习得所不可缺少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及其实现其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的保障(“必需”的理论知识不是被规定为必需,而是由具体的教学目标或学生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内在诉求及实现基础)。
“够用”更偏重于量,它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根本特点是: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即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够用”不仅仅意味着理论知识在高职教学中数量或比例上的单纯减少或降低,也不代表漫无边际毫无节制的扩大和提高。从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高职教育学制等方面考量,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宜太高,学校不可能传授给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的,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唯有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提高。同时,我们也不能给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太少,这样他们可能连基本的工作技能都没有掌握,更不要提个人发展。在必需(即所谓的“一定范围”内)的前提下,足够的量才能保证教学要求的实现。
必需和够用不是绝对的质和绝对的量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决定着事物的本质;但量服务于质,是质存在的必要条件和数量界限(所服务的质是什么,决定了相应的量;量的累积又保证河限制了质的存在)。“必需”和“够用”相互制约,任何一方的缺失或者过度都将对另一方产生相应影响。我们在这里借质和量的统一,即度的概念,理解“必需、够用”的衡量尺度问题。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也就是一定的质所以能够存在的量的限度 (范围)。基于质量辩证关系,“必需”和“够用”二者互相补充,以有形和当下的定量与必需获得无形的发展的能力的统一。
在具体应用中,必须全面考量度的区间即上限和下限。职业教育教学以实践为导向,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技能都以实际应用为原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应用为目的,传授定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进行一定的实践训练,即胜任某一岗位群的最基本最一般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从而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胜任具体工作目标,可以作为“必需、够用”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上的下限标准,也可表述为“用多少学多少”。“必需、够用”的上限标准则首先要考虑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的应用型劳动者。职业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工作知识和实践智慧。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共同信念的发展意义非凡。职业教育课程中理论知识的范围应以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必须掌握的社会共同知识为标准,而不应简单的以专业学习的“够用”为标准。其次,我国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以能力为中心”的要求一直都是十分明确的。职业能力的高低与学生自身发展密切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必需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包含着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两个方面。现实发展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对学习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效果的满足;未来发展指学生可持续学习和可持续成长的潜能的培养及实现。能力高低并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而在于理论知识在职业活动中是否适用以及适用的程度如何。教学实现知识增长和能力发展统一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正向平衡,最高目标是使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达到良性非平衡效果,以较小知识教学投入获得能力发展的最大效果。换言之,“必需、够用”原则的下限其实就是理论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下限达不到,就谈不上对上限的追求。上限具有开放性特征,它是在下限基础上,立足现实的可能和需求,寻求个体潜质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它服务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然也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上限是开放的,那么就是永远不可能有“限”的,看不到“限”在哪里,那还谈什么追求“上限”?所以我们说上限是有层次之分的。
3 必需和够用原则的实现途径
3.1 辩证认识满足学生发展和知识发展的需要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是高职教育选择基础理论知识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必需、够用”原则的基本出发点。但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在社会知识发展过程中的学生发展需要,也就是说,知识发展总是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提供更充分的条件。目前而言,知识发展已经体现出:①增长方式从积累式到批判式,丰富想象,大胆猜测,合理假设等;②从确定性增长变为不确定性增长,知识增长的稳固基础不存在了,所有新知识都必须向进一步的批判开放;③综合式增长,来源于跨学科研究。高职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上,不仅是被学习理解、掌握意义上的储藏价值,而且具有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创新教育的价值,这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高职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要实现“必需、够用”,不仅要考虑学习自身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对学生思维素质、创新素质和科学批判精神的培养,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是其实现途径之一。
3.2 把满足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 高职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即便要坚持贴近社会实际需要办学,也是发展中的社会实际。因此处理好“贴近”与“超前”的关系,是高职教育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两者之间表面上是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实质上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问题,即如何使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的问题。
3.3 开发高职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 高职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不同于学科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其一,学科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以系统的学科关系组建课程设置,目标导向于研究型或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不以学科连续关系,目标导向技术、技艺型实用人才的培养,理论知识体系是为实践技能需要设置的;其二,科学教育上百年传统,又大批课程专家,而高职由于专业变动快、专业门类多,课程权威和权威课程少,缺少一整套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教材系列。
参考文献:
[1]谢广山,宋五好.对高职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思辨,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4-03.
1 背景
近年来,尽管近些年来招收研究生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数量的增长并没有伴随质量的同步提高。一方面,非科班出身的学生占生源比例的大多数,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出现本科化倾向,硕士学位的攻读相当于在自身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多修了一门专业;另一方面,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参照其它文科学科的培养模式,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有学者提出,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指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时,学生掌握的与未来研究方向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知识以及科研精神和学习态度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程度。在招生中选拔出具有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生源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如此,才引发了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审视,而优质生源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前提,生源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2 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现状
2.1生源质量不高
根据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来源的调查,笔者发现在全部23名三个年级在校研究生中,有5人本科专业是市场营销,8人本科专业是英语,3人本科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2人本科专业是会计,其余的分别是舞蹈、建筑、物理和特殊教育各1人,分别占比约21.7%、34.7%、13%、8.6%、4.3%。而且根据笔者的调查,一般普通高校大多数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是调剂过来的,也就是说,很多人在入校前对职业技术教育学认识是模糊的。他们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理解要么从教育学角度出发,要么从自身对教育的感悟,以此为起点去构建职业技术教育概念体系。他们普遍缺乏对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职校学生的了解。尽管这一数据不能代表全国所有高校的情况,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有工科背景的学生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只有少数。占主体的生源是其它文科学生,他们普遍关心以后的就业问题。 综合全国各地高校情况来看,大多数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毕业选择到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充实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那么,将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作为职业教育优质师资的一种培养途径,应该是一种可行的方案。问题是,目前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否胜任这一工作呢?又应该怎样促进其胜任力的提升呢?
2.2 职业院校对新进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近几年发展迅猛。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812万人,在校生达到2087万人!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17万多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职业院校对师资的需求量还比较大。但是,职业院校对不同的教师岗位需求是有区别的,教学岗位需求量大,管理后勤服务岗位需求量小;文化课教师需求相对小,专业课教师需求量比较大;专业双师型教师需求量大,而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需求量小;综合素质全面的教师需求量大。最受职业院校欢迎的教师,往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功底、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而且深谙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素质全面,真正能在教学一线下得去、用得上。
比较职业院校的需求和目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不难发现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大部分来自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会计专业的生源,其知识、能力基础很难满足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要求,而在研究生培养期间又很难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片面的学术型培养使他们的就业空间大受限制。
3 建议
3.1下放招生权力,促进各高校灵活招生。
目前要报考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命题的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这一制度一方面规范了各高校的招生行为,减少了招生腐败现象,体现了招生公平。另一方面又严重制约了招生范围,将一大批有专业背景和职业技能的优质生源排除在外。所有有志于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的考生,只有通过教育学专业考试才能被学校录取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该考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本专业招生政策,下放一部分权力给高校,让高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条件灵活招生。为了避免招生中的不公平现象,国家学位委员会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统一出题。
3.2 调整招生考试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三年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专业基础课试题以覆盖一级学科(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可见,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都是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考核标准。这种不合理的替代造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特色的丧失,人为限制了进入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大门的路径。所以,调整招生考试内容,凸显本专业特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决定了整个培养体系的质量与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育;课程体系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1.以数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轻视数学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的训练
在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数学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数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主,除了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教学的特点稍微做出了一些改动之外,几乎所有的学校在数学教育专业教学课程上的安排都是一样的,都是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学科为主,这些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涵盖了三大数学方法。同时,高职院校还在借鉴传统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开办了初等教学研究课程,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保证毕业生将来可以掌握教学内容所必需的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思想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在中小学教育内容中涉及的初等数学知识,这种做法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小学数学教学在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差距。
但是,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数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中主要表现在数学教育理论和数学教学技能两个方面。在高职院校中虽然也开设了与数学教育理论和数学教学技能有关的课程,但还是比较少,基本上只有中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见习实习等内容,这与院校对数学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相比是远远不足的。由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与数学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所以心理学、教育学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往往只能从教育学的角度对数学教育理论和实际进行教学,并没有对它们进行现代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等更细致的学科划分,再加上学时有限、教育资源硬件缺乏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不能满足学生今后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2.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措施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对自身进行了教学方面的建设和改革,使自身的特点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编排新颖的数学教学的课件内容,充分利用微格教学等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技能培养方式、加强对未来教师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等。在这些改革和建设措施上,院校充分考虑了社会对数学教师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在将来能够更顺利地适应数学教师的职位。
但是,高职院校的改革措施大都是针对社会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这些措施本身就脱离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例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子项目规定中重点强调的一项就是关于对将来数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然而,在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专门针对数学教师职业道德能力的课程,由此可见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
二、改进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措施
通过以上对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进行改进:
1.加强对数学教育理论课程和数学教学技能两方面的重视
为了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今后从事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充分结合,在教学课程中要加大在数学教育理论和数学教学技能两方面的教学内容,比如,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育手段、数学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中小学生思想、心理和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训练等。可以开设的课程有:《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史》《数学思维与心理》《数学方法论》《现代教育技术》《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等。
2.保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
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时刻保持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首先,在教学课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着眼于为地方教育服务的特色;其次,还要满足德育子项目。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性、集中性和可依据性。
根据全国各地区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不同,高职院校在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所有的高职院校在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都要根据该地区的社会需要,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充分发挥院校自身的优势,努力改进和完善本院校的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忽视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多成了“满堂灌”或教师的“一言堂”。由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少必要的思考和质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无从培养。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育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而教育问题解决的前提则是有教育问题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有益的探索、尝试。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在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诚然,有问题意识不代表能解决问题,但若连基本的问题意识都没有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
2、课堂教学脱离现实的背景。人才“应用性”价值培养的前提是能否紧扣当下社会的现实背景。脱离现实背景谈“应用性”人才培养好比“空中楼阁”。“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背景应当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然而,从大学到大学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任课教师,大多没有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平时也鲜有时间和机会能深入基础教育阶段了解新课改的真实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所授内容陈旧,关于当下新课改的内容则较少涉及。现在的师范生将来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教育危机意识,而这些观念和意识若不与现实内容紧密结合,离开教师的引导则无从确立。
3、课程教育教学方法不灵活。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法:一支粉笔一本教案。老师讲学生记,上课讲教材考试考笔记,课上较少互动,课下更少交流。此种教学方法更多是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层面,而非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这样只注重理论讲授的教学难免让学生乏味。结果学生相关理论了解(只限于了解)了不少,考试时也能得高分,而在现实中遇到问题照样束手无策。人才“应用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实际工作的适应、实用和适用三个层面。对于教师来讲,要想在培养目标中实现学生“应用性”价值,就必须将经验、体验、技术技能以及基础理论在教学工作平台上进行有机的结合,而这些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胜任的。
4、课程教材内容相对陈旧。自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问世以来,教育学研究就被限定了基本框架,更多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多是理论的阐述而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教育学是关于教育存在研究的一门学科,通过对现实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而揭示教育中存在的普遍规律,最后将规律又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教育学教材市场可谓琳琅满目,但大多数教材,即便是规划教材,都以理论澄清为主,较少关于现实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研究,内容中涉及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等方面的课题时,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比例较大。教学中不难发现,虽然有些国外研究者提出的理念很先进,但在中国未必就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以上这些论述表明,要加强对师范生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必须从研究教育学本身的应用价值着手。
二、“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应用性”价值体现
1、树立“应用导向”的“公共教育学”新课程观
在过去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公共教育学”多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体现的,课程目标注重教育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过程体现教育理论知识的本位特征。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已不能满足应用型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人才,其人才“应用性”价值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通晓所学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要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生产应用问题的能力。照学者潘懋元的理解,应用型院校课程教育既不能像研究型大学也不能像一般职业院校,应该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明晰相关专业的理论,但不强调过深研究,适可而止,主要是侧重理论怎样转化为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应用原理,课程内容上突出强调技术方向性。这种整合的课程观,有学者将其称为“应用导向”的课程观。以应用为导向的“公共教育学”新课程观,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教育教学技术活动为主线,融知识的学科性和实践性为一体。课程培养目标既要考虑到师范专业学生培养的基础性、一般性和阶段性,也要满足未来教师适用于一线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前者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般性基础理论的了解以及应用思维能力的发展上,后者则注重教育教学程序性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养成。一方面坚持理论教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发展后劲十足;另一方面强化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做到“实践引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实践检验教学”。
2、注重师范生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惯于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对于老师提供标准的答案,无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琢磨,也无需要质疑,思维只要跟着老师走就能正确无误,这就造成我们的学生眼里看不到问题、脑里想不到问题、手里解决不了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学生的应用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其中智力品质是指主体(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客体事物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或水平,这是衡量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广延性、灵敏性、创新性和批判性等四个方面。非智力品质则是学生进行思维的潜能表现,主要是影响学生思维活动水平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与需要、意志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性以及认知风格等。思维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之间具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它们是学生思维在后天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稳定化的,因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的动机和态度,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为祖国基础教育事业贡献毕生力量的崇高理想,确立扎根基层,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感,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养成以及人格魅力的塑造。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真心乐意对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做积极的思考,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有现实意义。
3、注重学生应用行为能力的培养
如果说加强学生应用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隐性能力的培养,那么人才的“应用性”价值应最终体现在学生应用行为能力培养和训练上。要加强学生应用行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而且这种实践应当建构在学生形成一定理论素养基础上的。通过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来培养和训练学生应对未来社会复杂工作的应用能力。相比学科基础理论,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更注重各种单项技能综合运用,强调用单科理论原理来解决综合性的实践问题。因此,“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介绍教育教学过程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律,这是陈述性知识教学;二是教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教育教学过程常用的方法、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技能,这是程序性知识教学。关于“公共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除传统的讲授法外,应当重点采用发现、探究式教学法以及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教学法、模拟课堂教学法、课程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对话法、小组讨论法以及互动教学法。比如,可以利用竞赛的形式,广泛开展“三字一话”和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如果允许的话,还可以还原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各种教学能力和技巧的运用。但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应用教学行为能力。
三、结语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关键词] 幼师 专业基础理论课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三门课程是幼师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主要内容是关于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幼师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核心,也是该专业生学习幼儿园“五领域”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对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的情感、帮助她们获得开展保教工作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多年来,种种原因造成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学生方面,偏爱艺体课,对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科态度消极;教师方面,对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理解和认识模糊,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信心不足,缺乏有效的应对解决办法。过分依赖教材,缺乏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强。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影响了幼师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影响着幼师专业人才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教育教学优化策略
(一)转变学生学科态度
学科态度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学科比较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对一个人的行为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学科态度一经形成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一种习惯性反应。要想转变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科态度,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付出艰苦的努力。
1.帮助学生重新确立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科价值观。学科价值观与学习者的需要紧密联系。只有当学生感觉到专业基础理论课中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真正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时,才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学习需要,从而确认学科的价值。
2.组织学生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培养积极的学科态度。情、意是学科态度中最活跃的两个因素。倘若学生对学科产生积极的情、意倾向,就会产生积极的学科态度。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理论学习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发现理论学科的真正价值,教育实践活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其热爱学科的感情也因之油然而生。
3.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是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事实材料,也是赢得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最有力的精神武器。要广泛吸收当代先进的幼儿教育教学经验,从中撷取有价值的东西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要深入调查研究,把当今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最具典型、最值得思考的教育案例引进课堂,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感受教育理论的真正价值,从而改变学科态度。
(二)强化专业基础理论课在幼师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艺体技能课历来受到重视。幼师生具备较强的艺体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但单纯的艺体技能训练,不结合幼教实际需要是不可取的。教师自身的艺体技能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幼儿在该领域的发展。教师的艺体教育技巧才是最影响幼儿在该领域的发展的直接因素。
因此,不应过分强化艺体技能类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这样一种观念:幼儿专业教育才能与教师专业技能不是永远成正比的,也就是说教师专业技能越高,不等于她的幼儿专业教育才能就越高。当教师专业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决定其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是其专业才能而是她的幼儿教育素养和技能。自身的艺术才能要转化成学生的艺术才能,离不开从专业基础理论课中习得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
(三)明确教学目标
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为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提供一般规律性的知识或科学原理的,和教育实践之间有一定距离。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和调节作用是通过学科教学法及其中间环节来实现的,所以不能像要求学科教学法那样来要求专业基础理论课,期望通过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来提高学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能。同样,我们也不能把教育实践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强加给幼师生,从而赋予专业基础理论课过重的教育责任。毕竟幼师生还是正在接受职前教育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她们更多的只是从书本上获得关于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方面的一些肤浅知识,对实际还缺乏了解,要成长为合格的教师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锻炼过程,所以,不能错把她们当作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按照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标准来要求她们。
(四)加大教学投入
一方面,学校要增加物质上的投入。专业基础理论课内容与幼儿教育教学实践联系紧密,知识更新快,也容易老化。为了给理论学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需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内容。所以,学校应购置多种幼儿教育方面的杂志、资料和多媒体设备;要鼓励和支持任课教师参加有重要价值的专业学术会议、脱产进修和教育培训等。
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加精神投入。专业基础理论课任课教师要不断坚持学习专业知识和更新教育观念,要经常深入基层幼儿园,与一线的幼儿教师一起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并把积累的幼教经验和先进理念及时地引进课堂,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素养。
(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幼师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一线教学的幼儿园教师。因此,如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幼师专业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应与学生的见(实)习活动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际保教能力的培养。因此,建议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结合《幼儿卫生学》和《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开设,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观察幼儿的一日活动和身心发展特点,实习保育员工作一周。 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结合《幼儿教育学》课程的开设,安排学生到幼儿园教育见习两周,并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尝试组织教学活动。
(六)多种组织形式灵活运用,改变课堂教学的“满堂灌”模式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课堂教学也应以实践为核心,讲练结合。就以给学生上《幼儿教育学》这门课为例,教学时间按照5:3:2的比例分配,即50%的时间由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集中教学,30%的时间进行小组研讨,各组围绕选定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作小组总结报告,20%的时间则用来观看幼儿园教学视频资料。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将所学所思表现出来,而不是会说就行了,理论和观念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理解、内化,进而才能用以指导实践。教师不能光说不练,而要说练并重,既能讲理论做研究,又能下幼儿园带实习、并具有丰富的幼教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莉.述评我国中等幼儿师范教育机构课程设置的演变历程.学前教育研究,2004,(01).
〔关键词〕音乐教育 声乐技能 实践课程
声乐课程是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基础音乐教育 (音乐学)专业的核心内容,其内容是依据培育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需要而设置的,涉及非常广泛,包含声学、音响学、美学、声乐理论、舞台表演等学科范围,是一门非常具有实践性的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基础教育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同时,扎实的声乐实践能力已成为评价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声乐实践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声乐教学实践,已成为声乐专业建设和基础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开设现状
1、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在国内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对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细化,较为随意,不够系统,缺乏完整的音乐学科体系,缺乏整体观念,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小。此专业的大部分音乐实践老师使用师范类的教材进行教学,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统编音乐实践教材较少,而且多数这类音乐教材的编排不够严谨,往往随意选取曲目,缺乏较为科学的审美性。许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声乐艺术,对纷杂繁多的音乐形式与种类难以识别,对不同格调的声乐作品难以把握。
2、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不均衡。不仅仅在音乐基础教育领域,基础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社会更加开放的区域,普通高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也较为深入,生源质量与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好;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地加强,生源很不稳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够合理,甚至有些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规模逐年减小,形势非常不容乐观。此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将音乐看作高考的捷径,为了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他们往往只把音乐作为跳板,这种现象导致了很多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论是基础素质还是音乐素养方面都不具备优势。
二、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是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声乐基础理论以及正确的发声方法基础上,为以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而储备的能力。具体包括了歌曲演唱、乐器弹奏、课外声乐活动指导以及声乐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行,传统的声乐实践教学的设计已不符合新的教学需要。过去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以内容灌输为基础,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对声乐教育的新要求,很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多元化的声乐技能实践教学的设计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进一步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多元化声乐技能实践教学设计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基础水平是不一样的,在声乐教育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基础课程,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进行时间、课程的选择,学习适合自己的曲目,提高声乐技巧。
三、强化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方法
1、丰富声乐实践教学的内容。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实践中,重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细化的分组,将音乐素养相似、存在相同问题的学生划到同一个声乐技能实践训练小组中,进行小组形式的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声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此外,高校音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排练歌剧片段的形式开展声乐技能实践训练。
2、改善声乐实践教学的方法。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上,很多学校曾走过弯路,具体表现为:完完全全地模仿专业音乐学院的办学模式,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像专业演员,也不具备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所需的综合素质。与声乐专业不同,在对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学生作为音乐教师的角色。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声乐实践课程教学中,注意对声乐教学方法的优化,及时改变那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声乐训练模式。高校声乐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形式的实践教学,比如,在日常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除了单纯的声乐技能练习,可以增添学生之间或者与声乐教师之间相互评价的环节,由此可以加深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声乐实践的深刻认识,也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轮流做老师,向学生授课,互换角色,之后大家相互评价,取长补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这个角色,熟悉音乐课堂的授课环节、授课语言,为将来参加工作奠定基础,又有利于学生以中小学生的角度审视和评价声乐讲解的效果,以最直观的形式提高授课效率。
声乐教师要在声乐技能实践课程中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声乐教学设备,引进专业的评价机制,增加学生对声乐技能实践的认识,进而拉近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与未来声乐工作的距离。
3、重视声乐理论课程与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联系。理论知识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过去的教学设计有局限性,基础知识与实践经常割裂开来,影响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教师可以先整理声乐教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做一个分类。然后分析学生的特点,这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科学教学的重点,了解学生的特质,按照学生的特点传递相应的声乐理论知识,区别划分,区别教学。在教学中要及时观察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不合适的教学设计,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使学生的实践和理论学习能够结合在一起。另外要拓展声乐曲目的范围,声乐曲目不能过于单一,也不能太过简单或者复杂,更不能只是简单地增加数量,要注重多角度全方位地拓展曲目。可以将民歌、戏剧、通俗歌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以添加外文曲目,通过丰富的曲目题材,提高学生综合声乐技能,使学生在不同的种类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在表演上,重唱、合唱以及独唱都要有所涉及,综合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结语
普通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技能实践课程教学应该从充实课程的内容、创新声乐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添设声乐技能实践课程的边沿课程,只有做出这样的改变,才能使得声乐技能实践课程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中发挥作用,从而体现出在高校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龚永红.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改革思辨――践性音乐教育哲学之维[J].中国音乐, 2014 (03):153-155+178.
[2]聂国红.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2008[C]. 2008:3.
[3]尹爱青.“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A].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学学会、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