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经过各地的教改实验,形成了各种被广泛学习及推广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洋思中学模式等。这些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学后教”,这对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先学后教”的内涵与基本环节。
“先学”是指“教师在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和学情学法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学案,学生在学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发现问题并形成假设,提升能力”。“后教”是指“主要针对学生钻研后存留的疑惑与问题,展示交流,教师进行恰当的点拨,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教师指导者、引领者的角色,使“教”的传统模式真正让位于鲜活的“学”。
“先学后教”一般包含以下基本环节:
1.“先学”环节:借助学案,学生先学,自主学习,预习新知; 2.“探究与质疑”环节: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困惑; 3.“展示与反馈”环节:展示成果,反馈困惑,互帮互教,师生互动; 4.“点拨”环节:精讲点拨,梳理总结,解决疑惑,深化理解;5.“检测与拓展”环节:目标检测,巩固训练,达成目标,提高能力。
二、“先学后教”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构建中几组关系的处理。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缺一不可,一方面,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教师在预设方案的实施中关注学生情绪状态、学习状态的变化,促进动态生成,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益。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先学”是起点,“先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模式的进程和结果。“先学”包括“师研”与“生学”,“师研”先于“生学”。“生学”是在“师研”基础上产生的“学案”指导下开展的,而编写“学案”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课堂教学预设的过程。编写“学案”前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教材,更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出发,制定目标,然后依据目标预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思路,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编写“先学案”时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而是有必要进行弹性预设,预留空白,少提供一些细节性的知识,给课堂生成留足空间。例如在设计《股票、债券和保险》一课的“学案”时,可让学生以20万元存款为例设计一个理财方案,并阐述理由。学生在设计理财方案过程中自主学习股票、债券和保险的知识并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优缺点。“学案”中不需要提供太多的细节,这给课堂生成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几个典型的方案,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其合理性,弹性设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方式是构建“先学后教”思想政治课堂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因此忽略了个体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在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开展“合作学习”,才有可能产生思维的火花。然而有些老师过分追求合作学习,忽略了对个体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是表现为没有留给个体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就急于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结果由于学生独立思考时间不足,学生被动参与合作,热情不高;二是表现为选题过于简单,学生个体能轻易解决,但是教师仍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三是表现为合作学习的频率过高,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对此,我们要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时间,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予指导,同时选取有一定探讨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品质和合作学习能力。
例如在设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一课时,可以给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与李宇春演唱《蜀绣》歌曲的歌词及视频材料设置问题“中国风歌曲对传统文化的引用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并让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初步写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讨论。由于个体思考有了一个发酵的过程,而且问题贴近生活,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交流讨论自然水到渠成。
(三)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下一些现象:一是部分学生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在老师督促下才勉强完成;二是面对学习材料,部分学生无从入手;三是小组合作成了个别学生“一言堂”,部分学生成为看热闹的看客。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一是客观上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二是有些教师对个体差异关注不够,例如只重视小组整体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或者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却忽视了学生个体参与过程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例如对信心不足学生多鼓励、多信任,对能力不足学生多指导、多帮助,对性格内敛学生多给机会;在合作学习时确定成员的分工,采取轮换制,使每个成员获得均等的锻炼机会;改善评价机制,做到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使不同差异的学生得到有效激励。
(四)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关系。
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先学后教”提倡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探究或者合作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在构建“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时,有些学校对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作了严格的限制,教师少讲,学生多做,但是实施过程中,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过度强调“教师少讲”、“不讲”,导致个别老师对课堂上教师的“点拨”重视不够,并刻意压缩“点拨”时间来迎合“先学后教”的要求,反而忽略了学生接受式学习的作用。其实接受式学习并不都是机械的、被动的,它也可以是主动的、积极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运用接受学习的方式。而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不可能都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获得,再加上教学和学习时间的限制,不允许有过多的探究。因此,我们要重视接受式学习方式的作用,利用好教师“点拨”、“讲授”环节,重视语言的生动性,提炼归纳,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五)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普遍性规律,其所提供的程序对教学起着普遍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稳定性并不排斥灵活性,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科特点、课型等适当调整。这一方面体现了对不同课型特色的关注,另一方面体现了对不同教法的探讨。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方式
管理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它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它的科学性体现于严谨,艺术性体现于灵活,如何严谨吸收,且灵活运用,决定了它的教学难度。高职院校的管理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军训过后,大约只有60学时左右。如此短暂的时间,如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灵活运用实用技能,我们应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在有限的教学中取得效果。
一、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不能等同于普通院校的本科学生,他们理论底子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知识的接受力和理解力不高;学习自主性较差。在笔者教学过程中看到有部分学生干部热衷社团活动,遇到活动或比赛,就随意请假;还有些同学对学习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了解,认为基础类课程都比较枯燥且抽象,有的同学甚至认为以后担任管理工作机会很少,学了管理学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而缺乏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只求考试能过就行。
可他们并不知道当高职的学生离开学校,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的时候,一般都是从事基层工作或基础管理开始。
从罗伯特·卡茨的提出的管理人员的三种技能中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需求的技能比例是不一样的。一名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三大方面。管理层次越高需要概念技能比例就越大,管理层次越低,需要技术技能的比例就越大。我们的教学就是帮助高职的学生具备基础的管理能力,利用他们动手能力强,较强的参与意识等特点,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和实际管理技能培养。
二、高职院校的管理学课程特点
(一)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管理学融合了各类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将多门学科的知识有机组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如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就是借助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管理学是一门方法论学科。管理学研究的是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它适用于任何管理活动中的细节,但不能狭隘的理解为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这种方法论学科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管理中的普遍规律性以及处理管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按照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管理学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基层管理技能。这些技能需要依靠管理情景和管理对象而实施,将基础理论作为铺垫,灵活思维、学会统筹、正确指挥、相互协调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管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思考
(一)重实践,轻理论。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对教学环节中具有参与性的环节,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如观看视频短片,听案例故事,给他们讲具体的案例让他们分析,或模拟场景让他们表演时,他们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然而理论学习是为了专业学科拓展学习奠定基础的,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对个人的成长也非常重要,能够联系实际分析解决管理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当理论内化为能力和素质以后,理论学习和思考是一种做人、做事、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低层次甚至盲目的实践。
理论学习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管理素质,而不是告诉学生具体能管理什么事情;是要提高学生对管理重要性的意识,为学生相关专业的其他管理课程的学习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不同教学方式的利与弊。为了学生能够掌握并直观的理解管理学的知识要点,教师一般都会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笔者根据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综合运用了三种方式:传统讲授法、模块教学和参与式教学。
1、传统讲授法。传统讲授法作为基础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它通过多媒体视频或幻灯片讲授理论知识,但这种方法只能短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很难在学习过程中留下痕迹,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所以这种方式决不可独立出现,要间断性与其他两种方式综合运用。
2、模块教学。模块教学是根据管理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任务模块,具体完成特定任务。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计划、决策、人员招聘三个任务模块。在进行相关章节学习之前给学生制订任务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论教学前拟定任务框架,理论教学结束以后修正任务框架,并通过文字整理,做任务小结。
例如人员招聘环节,将学生按照8人左右的比例分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方式,拟定招聘环节的细则,然后通过传统讲授法进行理论教学后并修正招聘环节的细则,抽小组模拟展示,将各组的决策方法、计划书,组织机构,招聘流程安排,等环节通过文字的形式总结。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又能很好的将理论学习运用其中,但是一学期的课程中,任务模块也不能安排的过于频繁,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3、参与式教学。参与化教学是指师生互动教学,让各类学生都拥有参与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笔者在课堂上安排以下几种方式:小组讨论、趣味游戏、情景模拟,这让管理学的教学能在互动中活跃思维。此方法笔者认为适用于小班教学,人数过多的大班,容易出现在实际教学中个别学生垄断发言,或点名式发言,反而引起学生的负面隋绪。最终导致参与式教学无法有效的施展。
高职院校的管理学课程学习,实践环节一直是改革的重点,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勤动手、常用脑,科学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与此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更新教学素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实践环节设计融入各个专业领域,让务实的高职学生更能接受并为下一步拓展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姜桂娟,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0(26):140-141
2 廖新琳,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广东化工,2010,37(2):183-184
模块化教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的70年代,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即: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它是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可称之为“能力模块”。两种流派的共性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其区别是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目前,我国高职教学中,模块化教学主要在理工科的专业课教学中运用。基于MES的教学模式,理工科进行模块化教学相对简单,容易操作。相比之下,文科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较少有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成功例子。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少有充分合作的企业的支持;二是较少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我院经管类专业选择《管理学》这门专业基础课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尝试,主要是考虑到几点:一个是《管理学》开设于大一上学期,希望从新生入校开始,对高等职业教学的教学模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使学生更快速的适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二是本门课程的专业基础地位,要求学生必须对课程有较深入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打下扎实基础,才能在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二、《管理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思路
《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于大一上学期,是学生入校后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打下宽厚的专业基础,才能对学习与之相关的其他专业课提供前提和基础,因为专业基础课犹如高楼大厦的地基,只有地基打的稳固,才能铸就高质量的专业大厦。《管理学》教学模块的构建思想以CBE(能力本位教育)为基础,此种模块化教学的思想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的培养。目前,《管理学》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在教学中具体表现在: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基本是理论的灌输,学生缺少亲身体会和感受,对管理基本技能的培养十分不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教师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这一要求,对涉及我院经管类所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符合教改要求,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按照《意见》中提出的课改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管理学》模块化教学的整体思路大致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打破《管理学》教材中按照管理职能划分章节并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根据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需要,把《管理学》的教学划分为基本理论、基础能力培养、能力提升三个模块。在基本理论模块中,强化基础突破章节的编排,以经管类专业学生未来从事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从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出发,将本课程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原理、理论进行归类总结,通过强化基础,讲透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在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够用为原则,将需要学生理解并牢记的知识点尽量简化,避免因为理论知识的过多讲授导致学生感觉课程枯燥乏味现象的产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着力点,确定基础能力培养和能力提升模块。首先从培养学生解决基层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工作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此能力的培养,包括对生产或管理一线具体环境的分析,展开行之有效的市场调研,对员工能力的深入了解,以及和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企业基本组织结构形式,通过进入企业实际调研,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自主分析不同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重视技能培养,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结合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和反馈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对企业战略、计划的理解和知行能力,如通过不同员工薪酬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分组协作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和协作精神。使学生深刻认识并理解在企业管理中,团队的重要性,协作的必要性。
3、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强调课程的基础地位。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考核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知识考核的比重,着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上,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训报告等;考核成绩的评定上,取消一次期末考试评定成绩的方法,强调平时成绩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到底重要性,期末考核中,试题以开放性测试为主,强调考查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管理学》模块化教学实施的条件
1、进行模块化教学,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块化教学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合二为一,这不仅要求课任老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素养,更要求教师需要具备较好的企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选择好老师并进行合理分工。作为课程负责人的老师,需要担负起本门课程总体的教学组织工作,并对整个课程教学实施进行过程管理控制。授课老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熟悉并掌握模块化教学模式,对自己承担的教学模块要有所专长。如:在能力提升模块中,涉及到有效沟通的问题时,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处理突发性事件中化解危机的能力等。
2、在教学条件方面,为保障课程模块化教学收到成效,尤其需要在实践方面提供更加充分的实践场所和实践条件。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才能让企业愿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时间条件。如:在基础能力培养模块中,学生要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需要深入企业进行实际调研。企业只有真正得益于校企合作,才有可能把本企业的一些内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设计等核心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只有这样,学生到企业的实践,才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才是能够真正培养基础能力的。
四、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通过模块化教学的实施,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通过模块化教学,学生对《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能力要求及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更明确,学习目标明确,目的性增强,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主动学习中,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对比发现,模块化教学实施后,学生尤其对基本理论和基础能力培养模块的兴趣提升了。分析其原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基本理论模块中的原理、概念等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更高了,学习效果也更明显了。
2、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打破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名授课老师一统课程的局面,要求老师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对自己要教授的模块更加熟悉,有所专长,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进行企业定岗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学习并提升自己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改变了教师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不向企业一线学习,不愿意参加企业实训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管理学原理 教学改革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管专业”)是在全球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城镇化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于1998年由国家教育部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后通过的新专业,该专业是在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基础上产生的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边缘性、创新性。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根据该专业的培养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管理学原理》就是为了提高资管专业学生的管理素养,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开设。国内典型院校该专业都不同比率设有与管理学有关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同时作为一门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理论,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由于管理环境、条件、对象的不同,没有一种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放之四海皆准。因此,在管理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既重视基本理论的讲授,又要加强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主要面向资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对《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1、教学现状分析
1.1 教学目标单一
《管理学原理》课程在资管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开课时间大多在低年级,而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基础理论学习,因而出现简单地将传授经典的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作为惟一目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以教授理论知识,考核理论知识为主的现象。最后形成了重结论掌握,轻思维培养的结果,学完该课程后,学生的管理技能并没有得到提高。
1.2 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
首先管理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目前还没有一套普遍公认的完整的管理学原理体系,不同版本的管理学教科书和辞书,各有一套不同的管理学原理体系,管理学教材也主要集中在工商或是公共事业管理两大领域,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配套的管理学教材缺乏。其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是先指定教材,再依据指定教材内容组织教学,且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都要求紧扣教材。因此,一旦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就随之固定下来,无论专业与方向如何,其教学内容都基本相似,未能充分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和特点。特别是在新专业、新学科发展较快的形势下,教学内容就更显现出滞后的特点。
1.3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调
目前,资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于对规划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实践环节都分布在相关规划设计课程中。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多侧重于理论教学。同时受教学课时的限制,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仍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普及,教学过程中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为主,教师缺乏与学生沟通讨论所学知识的时间。虽然各种期刊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都一直强调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强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理论灌输仍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而基于案例讨论的互动式教学往往停留在浅层次水平上。教师对于案例的选择也只是基于课堂理论教学的需要从案例库中搜罗,并没有实际的经历,只能以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其精彩性、新颖性、趣味性都不足,而学生从中学校门跨入大学校门,对管理的感性认识更加不足,参与探讨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是采取案例和专题讨论的形式,也只是流于一种印证理论的形式,起不到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1.4 考核方式机械化
《管理学原理》在资管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课程的考核不但要了解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况,还要兼顾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在课程的考核中采取的是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到课情况,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往往则见仁见智,无标准化可言;而期末测试则采取的是以主、客观题相结合的闭卷考试方式,其中,客观题一般为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一般占到总分的70%~80%,主观题一般为分析论述、计算、案例分析题型,一般占到总分的20%~30%。闭卷考试的客观题型迫使学生必须以教材上的阐述方式为标准,通过机械式的记忆,以合乎答案的要求,而考查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主观题如若考前老师没有针对性的指点,则普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得分较低,难以通过考试。这样的考试方式促使学生以通过考试为主要学习目的,在学习中关心的不是要学什么,而是考什么,为了考试而学,对于各种理论和案例应用只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也不想去理解。训练的仅仅是学生的记忆能力,看似分数很高,其实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管理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管理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2、教学改革探讨
2.1 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根据资管专业的培养目标,将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重点向学生讲授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管理的各项职能,目的是培养学生作为职业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和素养,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应用知识,在毕业后能够迅速的融入社会,在岗位上尽快的进入工作角色。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大程度的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同时最大化的缩小课堂理论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因此,在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中应综合考虑,在培养学生对于管理和管理学课程兴趣的同时,体现课程知识学习的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又要体现专业素质培养目标,让学生进行团队及个人的能力训练与展示,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判断是非、持续学习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等。进而提升将来作为知识工作者和职业管理者的一般素质。
2.2 教学内容
由教材结构显示,本门课程主要分为管理学基本知识和管理职能两大块,重点讲授管理四大职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其内容主要来源于西方企业内部管理经验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满足不了资管专业多领域、跨行业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按照从“基础理论到专业实践”的路线进行整合,纳入实践教学环节。可根据教材各章节的内容,将教学过程分成三个层次,在第一层次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加强管理基础理论的教学,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融合到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在此基础上,补充近年来与该章节理论内容有关的最新研
究成果,克服教材滞后于理论发展前沿的缺陷,让学生能够了解管理理论的研究动态,培养学生对管理学未来展望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在新形势下解决管理问题、加强科学管理的新途径与新方法;在第二层次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案例,探讨管理理论的应用,重点结合资管专业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领域,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分析,选择的案例要典型化,要有成功的,也要有失败的。引导学生在给定的管理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第三层次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主题社会调查,参与横向课题,企业兼职等实践内容,锻炼学生在在现实管理环境中,自主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教学方式与手段
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树立以教为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以课堂讲授为主,讲座报告、商务演讲等多种方式为辅的形式进行。
2.3.1 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法
管理学教学案例是根据管理实例加工而成的,案例本身无疑是向学生提供和介绍了管理工作人员的宝贵经验,学生在对案例进行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吸收了经验,接受了教训,掌握了运用所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案例的呈现方式上可采取文字描述、教师口述和学生等方法。其中角色演练法学生的参与程度最高,有两种做法:一是有计划的安排,在演练之前进行讲解、准备,在一种演练的气氛和环境中,让学生进行实地角色演练。二是即兴的角色演练。学生没有事先准备,全凭即兴发挥,做一件或几件事情。角色演练既可以单人进行,也可以成组进行。
2.3.2 举办讲座、报告,让学生与成功人士面对面交流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管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学校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学院从其他知名学府聘请专家、学者来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及报告,向学生介绍知识、技能及管理学理论的动态变化,从知名企业或实习基地请来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近距离地交流,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这样做,也便于教师与社会各界进行适时沟通,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以后授课积累大量的素材和信息。
2.3.3 引入商务演讲的形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观察的积极性
商务演讲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多,包括进入所选定的单位收集资料,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对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将讨论的结果撰写成报告,最后将报告的内容演示出来。通过这种形式,能培养学生与人打交道的技能、调研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2.4 考核方式
目前资管专业该课程考核分值的分配大多采取的是平时成绩30%,期末测试70%的方式,而管理学课程的目标更多地在于参与过程、个体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提炼方面,重在兴趣培养、积极参与和基础性思维训练,所以对于本课程的考核应更加注重平时成绩,相对降低期末考试的成绩比重。平时要做好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各项记录,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使平时成绩评定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期末的考核也最好是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尽可能减少甚至完全摒弃标准答案的试题,允许学生多元化的思考方式。通过非标准主观试题测验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测试学生对于本课程知识掌握的情况,在评分的过程中由任课教师或教研室集体对试卷进行评阅。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之后,任课教师还应对试卷做出分析,试卷分析的核心是对试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发现教学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改进思路。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指在工程管理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具有持续性、大众性等特点。这一基础理论所容纳的人文科学有工程学、管理学、工程经济学、社会实践学、法学、体系工程等。尽管这些仅仅是基础的理论知识,但却是在不断地实践中积累的最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它们的存在,推动了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工程管理核心理论
任何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都应该具有其独特的核心理论,而工程伦理学、技术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便是新型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最根本内容,它们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旧的理论知识,二是在历代工程管理人员的经验总结,是真正的精华所在,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完善的指导性文件。
(1)工程伦理学。工程伦理学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之一,作为工程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之一,它是一门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在建设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学科,是核心理论或基本理论,是研究工程中人的地位和作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学科。通过总结工程伦理学所有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将工程伦理学分为多个方面的内容。
(2)技术经济学。大众意义上的技术经济学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之前,运用先进的生产定额,考虑经济发展、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等问题,对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进行分析,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以寻求最佳的投资组合。
(3)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科,任何一个组织都应该有其独特的规范、层次和沟通体系。任何一个组织的人集合体,组织是一群拥有着相同的目标,相互关联的人的集合体,如何能够使组织健康稳定的发展,就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严格的分配原则,给组织的每个人公平的表现平台。
3工程管理应用理论
(1)工程规划技术。常常用于工程的战略性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抽样分析法、评估法和估算法。
(2)工程决策技术。常常用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可行性研究和国民经济评价。
(3)组织协调技术。我们所采用的定额等方法进行项目价值或者成本估算时,都必须要有合理的生产组织和合理的施工条件。而这里的协调,则主要是协调各个工人小组之间协调统一的施工,材料按规定的额度进行使用。可以采用协调法和权责分配协调法、按劳分配法等。
(4)风险分析。这里的风险,首先在技术经济分析阶段,我们就需要找出造成不确定因素的原因,即所谓的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在风险造成损害时能够及时的处理。可以采用相关数据分析法、风险转移技术和风险利用技术等。
(5)信息化技术。信息管理是建立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能够接受并妥善的分类处理各类信息,整合各类信息所反映的内容,才能达到工程管理的严谨性要求。可以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全球定位体系技术等。
4工程管理外延理论
1.《管理学原理》的课程定位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发展中的科学,它既具有应用的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抽象性特点。随着我国企业模式的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目标的转变,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既要重视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更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
目前我校《管理学原理》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当落后、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我校的《管理学原理》课程面临着严峻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更好地响应学校培养创新基层管理应用型人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号召,实施“做管理思想的践行者”的商科理念,促进同学们对管理的实践认知,其教学改革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甚至是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极探索创新高效的教学方式,应改革教学方法,推行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我们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应用知识,但是“管理学” 课程现行的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我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对管理学教学的反馈我们发现学生对“管理学”教学中的教材内容、课堂内容、实践环节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看法。
(1)课堂教学内容照搬教材较多,“管理学”教材不符合我校高职高专教学和促进创业的要求,目前校所用的“管理学”教材虽然属于高职高专专用教材,但教材的编写理论偏多,实践内容较少,并且与我校学生日后所从事职业的相关度很低。因为在我校所有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专业的 “管理学”教学中,教师用的是同一本教材。虽然说管理是具有普遍性的,管理理论普遍适合于各类组织,但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了管理的艺术性,也就是它的权变性,当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时,管理方法同样有所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所用教材应有所针对性。在我们的管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 “ 教教科书”,而学生则是“学教科书”。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对教科书中的知识懂了没有,学生最关心的是对教科书中的作业能否顺利完成。
(2)授课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目前,我们的“管理学”课堂教学大多仍然以口述加板书为主,几乎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一讲到底。这种“填鸭式”、“满堂灌”依然是高职院校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主旋律,教师只铭记 “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忽视了学生个性需求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中,教师其实只是仅仅传递了教材上的字面信息,由于“管理学” 的学科特点,这些信息其实学生自己基本上也能看得懂或者至少自我感觉能够看得懂,这样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兴趣去听。这对我们“管理学”的教学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对“管理学”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3)案例分析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校的教材每章后面会有一个案例,在“管理学”的课堂上,教师也想用一些生动的案例去吸引学生的兴趣。但问题是我们缺乏适合教学的合适案例。但我们的教师普遍实践能力欠缺,案例多选择国内的企业案例,案例的适用性差。特别是对我们的高职教育来说,更是要注重学生实际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所选的案例最好要与他日后所从事的行业相结合,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普遍都没有行业的实践工作经验,因此使案例教学变成了案例介绍,失去了其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4)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尽管“管理学”的特点对该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现有“管理学”课程主要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偏重于理论讲授,案例和现场实践教学较少。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可眼下对很多学校来说,要实现这样的实践教学显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去实现。
3.我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路
3.1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5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理论教学内容,又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内容中,不仅包括传统的基础理论,即各种管理学教材中介绍的管理的基本职能,更要包括现代不断发展创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等。在实践教学内容中,要结合我校作为高专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我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导向来精心选材,比如案例分析课中案例选择要贴合实际并能加大比重,更要让学生能把课堂转化为模拟实践的舞台,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改善课堂上师生间的沟通效果。我校可以将“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融入案例分析课堂,因为“案例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在案例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的“案例式”教学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相加,它是将“案例式”教学容入到“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去,将课堂最终还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管理情景和管理过程,从而建立真实的管理感受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上尤为重要。
转贴于
3.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3.3.1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我校由于可用资源的限制,多媒体教室比较紧张,除了工商和连锁经营专业外,其他专业的《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环节仍然在普通教室进行,基本上采取的是老师口述和板书的传统的“填鸭式”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即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也不免如此。显然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我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应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让课堂成为我校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课堂教学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需要运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管理游戏法就是通过教学游戏让学生领会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管理思想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使学生在决策过程中面临更多切合实际的管理矛盾,决策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都同时存在,它需要参与者积极地参与训练,运用有关的管理理论与原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所设置的种种遭遇进行分析研究,采取必要的有效办法去解决问题。 也可以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推出生活说管理、故事懂管理、小品演管理、看图说管理等系列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实现了课堂内外学习充分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管理思想与日常行动高度统一。
3.3.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可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大量的电教片和教学软件可以更多地运用于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传播信息,为教学手段的进一步现代化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1.全程考试方式。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考试方式以学期末考试为主,有些学校也将期中考试划入考试阶段,注重对阶段性学习效果的测验,测评方式以成绩为主,事实上,结果并不是检验学生学习整体情况最具说服力的证据,而仅仅是代表学生本学期课程合格并得到相应学分的数值。全程考试是将考试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运作,包括平时成绩、卷面成绩、实践成绩、诚信成绩均视为全程考试中的环节。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笔记、学习心得、命题小论文等;卷面成绩以期中、期末卷面分值为主;实践成绩以反映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分值为准;诚信成绩是全面反映学生对待考试的认真程度以及个人学术道德及学术修养的分值,是作为一名合格本科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传统的考试方式虽然也有将平时成绩作为一项标准,但是多流于形式,不够全面,必须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由于大一、大二是夯实基础阶段,因此,实践考试以简单的动手操作为主,分值比例可占小额,大三、大四以实习为主,加大实践分数的比例;卷面分数和诚信分数要体现在每次考试中,分数比例可按需调整。
2.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考试理念,就是要重视、尊重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帮助学生发挥个人的优势与潜能,使其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3]。分析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及目标方向,因材施教,设置个性化的考试方式,改变传统的机械性考试,这样做虽然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对于培养优质学生来讲却是一剂良药。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设立专业考试组来减轻教师的压力,考试组成员主要有年轻的骨干教师及本专业硕博研究生,选择上述两类群体作为成员的原因有两个:(1)年轻教师及硕博研究生是档案专业领域的新秀,也是未来本专业发展的主干力量,对于知识的运用与热点问题更具备捕捉的能力,所选择的考试内容更具时代性,考试方式更具吸引性,同时也是年轻教师及硕博研究生能力提升的过程。(2)年龄的相仿也使得上述两类群体与本科生的交流更真实可靠,由他们为本科生设计考试方式及考试内容,更能贴近本科生的心理。考试组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平时生活、学习的监测,考试方式及内容的制定,考试成绩的综合评定及对学生阶段式学习的总体评价,并草拟学生奖惩名单及细则。
3.实践部门联合的考试方式。本科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校园度过的,每学期18个教学周,经过两年半的理论课程及简单的实验课的学习,大三的学生通常有至少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期。档案专业学生的实习地点多为学校所在省、市、高校档案馆及大中型企业单位机关档案室,以学生上交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开具实习证明的方式结束实习课程。实践报告仅能代表学生对于两个月实习生活的体验,并不能反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真实表现,学院应组织实习鉴定小组与实习单位紧密联系,将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工作进度、工作能力等表现情况做较为客观的评定,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公开表扬并予以奖励,评定不合格的学生提出批评并令其继续实习。实习是理论与知识融合的课程,也是对前两年理论知识学习的另一种考试方式,教师与学生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考试内容改革
1.灵活性试题。灵活性试题是指能够发散学生思维,敏捷而准确地运用所学知识作答的试题,是对学生知识应变能力培养的过程。档案学专业传统的试题以课本教授的理论知识为主,题型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为主,试题库更新频率较慢,试题本身缺乏灵活性,学生答题过程缺乏能动性。试题内容选择是一项复杂性、科学性的工作,选题时要理论联系实践,紧扣当下热点话题,及时更新试题库,试题库中应分为笔试、口试两个子库,笔试题以基础理论试题为主,同时增加选做题及案例分析题,口试题以能够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的试题为主。档案学专业有着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质理论,对于专业学生而言,基础理论必然是最为重要的知识。选做题赋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理论切入点,扩大学生的选做范围,是对学生特定领域能力的锻炼,能够促进学生提前认识到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前敲定论文的选题。案例分析题,也是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需要,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更对档案专业都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热点问题及事实案例的分析,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能力试题。档案学专业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与自然科学类学科相比实验课较少,档案专业实践能力试题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实践动手能力试题,以文书写作、案卷整理、数字化、软件操作、数据库建设、编程为主的手工实验课考试及上机操作课考试,这类考试的试题由教师随堂出题测试,可以在学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检测出一段时期内学生对于专业领域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2)实践知识运用能力试题,此类试题以试题库抽签为主,采用开卷的形式,“开卷考试对学生来说,考查的是他们对理论理解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除此之外,还要看其对原理的运用,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等。要想回答得好,就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抄书和不着边际的泛泛议论都是不能奏效的”[4]。(3)实践工作能力试题,这类试题是对结束实习工作学生的鉴定性总结型试题,教师通过对学生实习报告及实习单位反馈的分析基础上,召集学生参加实习报告答辩会,文字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并不能完全作为思想的表达,答辩恰好能够补充文字的不足,是学生实践工作的所感所想。实践能力试题要求学生的大脑、内心、神经、双手共同作用,是补充理论知识考试的需要,也是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新方法
根据教育部2013年5月的统计数据,2011年的教育统计数据中独立学院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为542638人,占当年660万毕业生总数的8.22%,而当年的独立学院招生人数为746028人,在校生总人数达2674448人。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都在增加,到2015年高校毕业生已达到了749万人。在办学过程中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因此,在这样一个新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在学生培养上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应重视其通用技能,而管理能力正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应需而生的一种重要的通用技能。《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在教授学生基本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如何推进《管理学》的课程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和一般原理能够让这些刚入校不久的大学生掌握,并能够结合实际的运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也由此决定了现代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
一、《管理学》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剖析
1.《管理学》教学中的“知识割裂”问题[1]。(1)从教材的内容上来看。一般高校选用的教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国外的经典管理学著作,第二种是国内的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教材,第三种是学校的自编教材。第一种教材在一般高校中使用较少,主要推荐为参考书。后两种是主要的选择,但不论哪一种,教材的主体框架都是从管理学概论、管理的计划篇、组织篇、领导篇、控制篇等方面进行编著,分别从不同的管理职能角度进行论述,各篇章都论述详细,但各篇章之间的联系却论述甚少,且主要是对前人的理论成果的综述,而对于现代结合实际的理论演进的研究部分论述却略显不足。因此,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是分别看到了管理的不同方面,对他们的相互联系仍不清楚,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科学体系,这就妨碍了学生对管理科学的系统理解和综合运用。(2)从教学的过程上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讲授《管理学》时,基础理论的讲授占据了教学课时的大部分,在讲授时也主要是从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的发展史、管理的四大职能的角度分别进行讲授,各篇章都有对应的案例分析,对于管理学的理论性、应用性分析深入、条理清晰,但各篇章之间如何关联,如何更好地体现知识的实践性却仍然存在着割裂。
2.《管理学》教学中内容的滞后性问题。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管理学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时俱进不仅体现在管理实践中,同时也应体现在管理理论上。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在管理学著作的编写时总是会出现“滞后”的现象,对于现代管理伦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虚拟组织理论和组织再造理论等管理学上的最新发展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探析等在管理学著作中鲜有详述。这一块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较普遍的管理现象,以前的管理理论不再能够清楚地解释相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前沿性问题进行补充,因此,也对教师在管理学上的知识储备、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3.《管理学》教学中实践性欠缺问题。《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课堂讲授为主,因受学时、场地所限,学生学习后没有具体实践环节的安排,也难以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实践性的认知。部分高校的沙盘模拟实践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模拟实践的效果,但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也缺乏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管理潜能的充分发挥。
4.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力影响教学效果。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学教师学术性普遍较强,理论研究造诣也要强于其实际的管理能力,主要是许多大学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从业经历,没有实际的管理经验,所进行的实践教学很多来自于对资料、对知名企业管理活动的分析,因此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传授管理实践相关技能,使理论上的研究与实践真正的结合。对于《管理学》这门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师的个人能力确实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二、《管理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
1.重组教材,改革教学方法。(1)对于既定的教材内容,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可重组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理论篇,一块是实践篇。在理论篇中,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沿革、基本原理等基础理论进行系统讲解,让学生对什么是管理学在理论上有个基本的认识。在教学之初,可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如:刚入校军训时以班组方式的严格管理,加入学生会组织的遴选过程,一个宿舍为什么要选一位寝室长等),让学生感受身边处处都有管理学,用身边的事学习什么是管理学。一般一门学科的发展史是既重要又枯燥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用案例将早期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结合讲解让学生明白理论的传承性,同时明白早期理论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演进。课下要求学生研究一所熟悉的企业,分析现实企业管理中理论应用的效力。(2)在课程教学的中,可以运用课堂综合案例分析,引入最新发生的企业现实案例,让学生深入其中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并掌握各管理知识之间的关联。同时也请学生把学习、工作中的故事讲出来,分析其中管理的作用,通过《管理学》的学习有没有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3)邀请企业或教育行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进课堂讲学,让学生与管理人面对面进行交流,让学生对管理有一个现实的认识。通过对湖北商贸学院2012级国际贸易本科班9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89份)分析得知,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要求,难以达到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能力等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主题课教学已成为现代《管理学》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也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在互动教学上,还需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在模块教学上,还需加强各模块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上明确管理各部分知识间的关联性。所以说,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提升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补充社会问题探讨。现在的《管理学》教材中,现代管理伦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虚拟组织理论等相关理论的阐述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专题讨论。例如,在每年的315晚会中都会有很多的实际案例,通过视频教学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讨论现代企业管理伦理问题,着意培养学生的管理之“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虚拟组织也进入到我们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组织是虚拟组织?这种组织如何存在?目前我国较大的虚拟组织如阿里巴巴,它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它的管理者是如何对组织实施有效管理的?这些问题是我们生活中的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需要授课教师充分准备、深入分析,让学生对这些产物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社会的发展有正确的分析。
3.课题教学即“任务驱动法”[2]。课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给出一个与管理有关的命题,让学生课下进行研究并在课堂进行讨论,通过课下自学、课堂讨论、教师点评、总结,最后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给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布置这样一个命题“:通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分析,你认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上交其研究成果,同时课上请学生阐述其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补充,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对该命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理论梳理。另一种是布置情境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体会该情境中的管理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管理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对于完成的结果写成课题实践报告,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课堂点评,并对任务中的管理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加深学生对管理知识的认识。
三、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管理学》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该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体会与认识。《管理学》课程教学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中进行教学改革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只有在不断的摸索和探讨过程中才能逐步加以完善,而对于教学改革中的新思路的具体形式也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补充、完善,以寻找出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管理基础理论与管理技能结合能力的,能促进大学生管理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作者:王亚丹 单位:湖北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药事管理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096-02
药事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叉学科,是现代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应用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药学实践及其管理,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管理等宏观和微观的管理措施来保证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品和优良的药学服务[1]。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药学专业科目简介中将药学管理学列为药学专业必修课程后,我校相继开设了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及相近专业的药事管理学课程,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以及对药学人材培养和药学教育课程体制的改革,使该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药事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管理学科更受各阶层的重视。由于本学科相对于药学的其他学科在教学和研究等方面起步较晚,并存在较明显的区别,即“明确性”和“必要性”,明确性是指教材的政策性和条文性的内容居多,能看易懂,无实验操作技术;“必要性”是指内容均为实践工作必须遵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国目前药学领域现状创新药物少、生产技术低下、经营较混乱和用药不规范的现实,如不抓好授课这一环节,势必会造成核心内容被学生忽略,给将来从事的工作和实践造成障碍。
为了保证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学以致用,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无论在药学及药学相关的任何部门供职能得心应手,我们尝试性提出优化授课的内容,突出以实用为宗旨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掌握本学科的重点内容。结合我校本科药事管理学的教学特点,就教学方法改革作一粗浅分析和探讨。
1本科药事管理学教学的特点
1.1根据人材培养目标的要求须设药事管理学课程
高等药学院校本科人材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单位的实用型专业人材,毕业后就业大都为市、县级医疗机构,中小药厂,药品营销部门和市、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药检所。在从事药品生产、检验、调剂等专业工作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药品研发、申报及注册,药品生产技术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质量管理等一系列药事管理工作,只有掌握和了解相关药事活动的基本规律,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管理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1.2优化授课的内容,以确保必须和够用为度
药事管理学有着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但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本科学时数仅为36学时,要系统完整地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合各药事单位的各项活动的管理实际,及时将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调整等的内容收集、整理,编入讲义,在以确保必须和够用的前提下优化教学内容。
1.3突出“实用”为宗旨的教学方法
药事管理学的教学应以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对在工作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精讲、深讲,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方式组织学生对案例分析,模拟药学实践或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由教师提问展开讨论,如:药师应该如何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意识到讲授内容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加以掌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授课这一重要环节,从而使学生在未踏上工作岗位就对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易出现的问题了如指掌,既能有效地传授知识,又教会学生实践工作的本领。
2药事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2.1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系统的课堂讲授是药事管理学的主要授课方式,而专题讲座则可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纵向的系统知识与横向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药品注册管理,结合“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创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医药市场必须面对的现实,根据这一热点与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结合起来,采用讲座的形式讲授“入世”后新药的研发、注册及专利保护,收到很好的成效。同时我们也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就药品营销、医药市场整顿和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进行生动具体的介绍,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结合专题提出问题。
2.2辅导与自学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把一些易懂、易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并针对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辅导的形式,组织讨论予以解决,如在讲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国内外重大的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的典型事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事件引起的原因、社会根源以及防范和杜绝的措施,使学生理解实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积极参加全国药事管理学教师研讨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本学科的发展必须走出去[3],通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和研讨,汲取“前沿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除此之外教材内容也是教学的另一条主线,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参加“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药事管理学》的编写工作,此对人材的统一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2.4“创新”与“超前”相结合
为使我国药事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必须紧跟国际药事管理的发展趋势,我们在注重本门课程内容实用性的同时,及时融入国外药事管理领域的最新资料,并结合我国国情将诸如“药物经济学”等新的内容引进课堂[4],使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窗口及时了解国外药事管理的最新动态,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知识结构在毕业工作后不至于落伍,并为今后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创新和建设起到良好作用。
3药事管理教学发展思路与设想
3.1增加药事管理学时数、调整教学内容
国外较成熟的药学教育在本科阶段设有药事管理课程[5]。由于药事管理学科在我国起步晚,近几年来各医药院校虽然开设了药事管理学的课程,但因受教学时数的影响及其他方面的制约,教师普遍感到“讲不深”、“讲不透”,因此建议以药事管理学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开设药事管理学类别和相关课程,如药学交流与沟通、药学实践的社会学、制药行业的社会学等[4]。前期教育以药事管理学基础理论和法律法规为主,后期则以制药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院药事管理等相关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前后内容衔接形成互补,使成一个较完善、缺一不可的体系。
3.2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学科队伍的建设各高校在师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鉴于药事管理学科的特殊性,除了应配备专职的教师外还应配备或聘请兼职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仍是搞好药事管理学教学的关键,一是通过专职教师讲授使学生能系统接受理论学习;二是通过兼职教师结合实践工作,深入浅析、具体生动地介绍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药品注册管理及药品监管手段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弥补师资不足。
3.3建议设置药事管理学的实践课程
目前在药事管理的教学过程缺少应有的课外实践和培训。单纯的书本理论知识难于适应本学科的发展和药学事业整体发展的需求,学生普遍缺少实践及工作经验,因此开设调研实践,不仅可培养学生对药事管理学科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工作的能力。
3.4加速教学手段的更新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药学分支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建议有关部门制作诸如GMP、GSP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品质量监管等系统管理内容的教学录像供教学使用,或开发制成药事管理教学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声图并茂、形象逼真、通俗易懂的形式加速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根本上完善教学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世良,侯鸿军,裘雪友.我国药事管理学科建设与展望[J].中国药事,2002,16(8):496.
[2]陈永法.本科药事管理的建设[J].西北药学杂志,2005,20(6):272.
[3]吴蓬,刘良述,魏得模,等.我国药事管理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药事,2002,16(9):531.
[4]储文功,魏水易,陈盛新,等.我国药事管理学科应开展社会学研究和教育[J].中国药事,2001,15(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