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微企业经营困难

第1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社区经济;协同发展

一、社区经济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

(一)小微企业供应与市场需求不对等

在市场需求方面,小微企业受资金驱动型模式影响,逐渐形成了经营产品与市场消耗不对称,供过于求的状况。同时,小微企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要弱于大中型企业,致使在市场环境中面临严峻的挑战。此外,由于小微企业的产品在整体市场经济中的话语权较弱,且受企业运作资金等因素制约,其很难在行业领域开创更宽的经营之路,更加无法在国际范围内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二)信息化管理较弱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行业领域已认识到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渐在企业管理及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开展相应工作,为企业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及促进经济效益做出很大贡献。目前,小微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区经济的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其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进行企业经营或管理的能力不高。[2]另一方面,企业无论是生产线条还是经营线条,连贯性及系统性的信息平台未得已有效搭建,导致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块零散,无法有序衔接,当企业经营活动中出现某一问题时,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此外,小微企业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极其匮乏,在很大程度上也给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三)企业融资较为困难

资金支持是保障企业有序运营与发展得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我国已经有部分地区小微企业政府注重帮助其拓宽融资渠道的举措,但实际效果甚微。[3]具体原因在于,小微企业的企业管理能力、财务风险控制以及资金实力等方面都亟待提升,致使其在办理银行信贷业务以增加企业投资资金时受到各种阻碍。最终造成小微企业的资金链无法有效保持,以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四)技术创新意识薄弱

在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现代化技术设备更新不及时、生产线技术停滞不前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小微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队伍以确保企业经营及生产活动中的技术与不断变化及发展得时代需求相匹配。虽然目前,小微企业已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一定发展,但就长期经济效益而言,小微企业加强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度,根据市场需求及企业本身的实际特色进行技术创新,以进一步增强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小微企业和社区经济的协同发展策略

(一)加强市场关注度

小微企业要想摆脱困境寻求进一步发展,必须时刻关注社区经济的整体环境,充分关注整体市场发展情况。一方面,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与其相匹配的产品,并确保产品质量,使其市场份额逐渐得到扩大。另一方面,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并对企业本身生产的产品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提升小微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整体影响力。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有效途径之一,小微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不仅要落实增强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还需要从其他方面着重实施。第一,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对需要相应的信息化设备予以更新,并完善信息化技术,将其运用到经营活动当中。第二,加大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引进,确保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能落到实处。第三,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企业经营及生产活动的各环节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实现企业信息共享,有利于各部门人员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有序发展。

(三)优化融资环境

基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从融资渠道及信用体系建设两方面入手。首先,政府需要引导企业对自身发展状况及需求进行梳理,根据企业各方面的实力及经营情况予以评估,为其联系匹配度较高的金融机构,避免小微企业融资方向缺失。其次,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还可以为小微企业设定信贷风险资金,有效地帮助其在银行获取信贷资格。

(四)大力推行技术创新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每个企业的优势都大不相同。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取长补短的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加大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具体而言,行业之间组织技术研讨会及交流会,各企业相关人员充分参与其中并就小微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技术需求予以深入探索与研究,致使小微企业的整体技术得以进步。同时,小微企业注意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对推行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2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3

引言

在2012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小型微型企业,指出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要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

小微企业它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是“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它们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载体,是“保民生”的重要力量。所以,集中扶持小微企业生存发展,切实解决小微企业生存难题和发展困境,激发小微企业的活力,就是保持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的关键所在。

随着政府不断出台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江浙两省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后,在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之道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就总体情况而言,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仍然处于弱势群体,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所以,如何使小微企业彻底摆脱生存的困境,怎样让小微企业继续保持活力已经亟待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本项目组通过资料调查和根据自身条件,选定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带上的苏州市、扬州市、淮安市以及浙江省诸暨市作为本课题的调查样本。本项目组设计并发放抽样问卷,共收回950份有效问卷,此次问卷均由企业中高级领导者或管理者填写,所收集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参考价值。同时,本项目组深入实际,走访江苏省中小企业局,和苏州市、扬州市、淮安市三个地区近20家具有典型代表的小微企业。

在调研过程中,本项目组深刻地了解到江浙两省小微企业总体生存环境以及关于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的落实程度。在分析问卷中,本项目组归纳并总结了一些现实问题,并就出现的问题以及政府现有的条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为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之道上提供一定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一、四地区小微企业相似现状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开始进入萧条时期,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群体——小微企业也无不例外地受到了冲击,正普遍面临着生存艰难的多重困境:首先,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小微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经营状况岌岌可危。其次,小微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在金融危机下资金问题尤为突出。最后,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差异化优势不明显,竞争力弱,易被市场淘汰。

(一)企业基本状况

四个地区的小微企业均出现了相似的经营状况现象,即“少数企业经营势头良好,多数企业经营平稳,但仍有较大部分的企业出现轻度亏损,甚至有部分企业存在中度或重度亏损”,出现经营状况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利润空间小,难以维持企业正常经营。

例如,据诸暨市小微企业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其2011年76%的企业经营状况正常平稳,13%的企业面临5%以内的轻度亏损,其中有2%的企业经营惨淡达到了20%以上的中度亏损,而经营势头良好的企业仅占9%。这说明2011年小微企业经营态势总体还算良好,但不可否认的部分企业经营仍然存在较大问题。

(二)企业资金流动状况

通过四个地区的调查分析发现:资金短缺问题是各地中小微企业普遍遭遇的问题,即使像苏州市这样的经济发展大市,资金问题也依然存在。

比如,据苏州市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资金紧张的公司共计36家,占总数18%。虽然其所占比例不大,但相较于资金充裕或很充裕的公司数量都是0的情况,从中仍能看出小微企业在资金这一块所存在的较大问题。又如诸暨市,该地区抽样问卷显示,有100万以下融资需求的企业为22.9%,有100—500万融资需求的为39.2%,有500万以上融资需求的为27.2%,而不需要融资的企业仅为10.7%。这充分说明,小微企业资金短缺,急需融资的缓解。

扬州市以及淮安市的小微企业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资金问题。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据调查显示,淮安市220所小微企业中,只有20所小微企业有将公司产品进行创新的打算;诸暨市95家小微企业中,自身有所属或合作的研究机构的企业共9家,只占9.5%:与研究机构合作研发新产品数达5个以上的只有1家,而新产品数达10个以上的却有5家;获得技术专利数10个以上的有3家,20个以上的有2家,30个以上的只有1家。除上述企业外,诸暨市未有所属或合作的研究机构但有自主研发新产品的企业共8家,占8.4%,新产品数为1个的有3家,新产品数为2个有2家,新产品数达20个以上有2家,新产品数达30个以上只有1家。苏州市、扬州市也存在相似情况。

对这些情况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目前小微企业的产业依然以传统型企业为主,总体自主创新水平较低。企业自身缺乏有力的高学历人才和高科技技术,企业之间科技水平差距颇大、创新能力参差不齐。

二、四地区小微企业相似情况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

1.依赖原材料,挤压利润空间

由于目前大部分小微企业仍为“原材料依赖型企业”,该类型企业原材料占产品成本比例较高的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小微企业,尤其建材、纺织、服装服饰、以及加工定制等行业普遍存在“原材料挤压利润空间”的问题。

2.创新能力不足,制约创新发展

多数小微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产品,按单生产,赚点加工费,利润很低。这种企业产品既缺少利润空间,又缺乏竞争优势。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人才不足,导致产品创新水平低。

据分析结果显示:诸暨市95家受调查的企业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在岗职员的企业只有36.8%,有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仅为5家。其余企业的员工受教育程度均在大专以下,企业中学历为中专(含技校、职高、高中)的员工居多。而在淮安受调查的企业中,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也仅占到不到20%。创新型人才短缺,这无疑令企业的市场扩大及产品创新带来难度。

(二)客观因素

2011年是小微企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金融危机加速蔓延给小微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1.市场萎缩,订单下滑

“生意时断时续,连正式工人都不敢雇,只能找一些家庭妇女做临时工”,淮安市真隆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告诉我们,“去年开春之后就没赚钱,夏秋两季赚了点,到了冬天又赔了,一年到头算起来,只赚了一个季度的钱。”同时扬州市邗江工业园区经济管理局副局长也谈到“扬州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小加工点很多,固定资产不多,也没有厂租费用,一般不容易亏损,但稍大一点的企业则不同,不管是否赚钱,单子都得接,不能让工人闲着,稍有不慎就会亏本。”

订单数量减少充分说明了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在金融危机下都呈现了萎缩的现象,这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产生了深刻巨大的影响。

2资金紧张,融资困难

近年来,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逐步恶化,与此同时,原材料、用工成本的大幅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比如,据扬州市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其中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和原材料成本增加超过半数,分别占29.03%和25.81%;银行贷款困难也是重要原因,占16.13%;产品库存增多和民间借贷也分别占了9.68%和6%.说明导致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的最大的三个原因: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和银行贷款困难。而原材料和用工成本涨更是让企业难以招架。

除了复杂拖沓的贷款程序,高利率则小微企业主们叫苦不迭,“目前的基准利率比其它国家高,已经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50%,甚至更高,此外,担保公司从中抽利10%左右,从而将贷款利率推得更高。

3.税负过重,挤占利润空间

通过调查了解,税收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负担,挤占了企业利润空间。当前,中小企业税负偏重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如果把中国各种隐性、显性的税加在一起,很多中小企业平均税负在40%以上。税种包括增值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等多项,仅增值税一项就占营业额的10%。税负关使企业难堪重负。淮安市某公司的负责人说,企业每年的收入中有将近一半都交为税收,近些年来,税收的种类越来越多,对公司造成很大压力。为此,国务院也出台一系列诸如“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支持政策。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小微企业不满足减税条件,无法享受优惠政策。

三、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制度层面

1.大力宣传推广小微企业典型经验

虽然当前小微企业在发展中存在各种困难与挑战,但在一片叫难声中,仍不乏这样一批小微企业,它们坚持创新创优,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在本行业做稳做实,进而做精做优,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另一方面,尽管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的重大决策权在中央层面,但各级基层党委、政府应树立信心,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小微企业更大支持,有所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应大力宣传小微企业保生存、促转型、谋发展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小微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鼓舞广大小微企业发展的信心。加强对社会舆论的规范引导,大力宣传艰苦创业、善于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小微企业主的先进事迹,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沦环境。

2.统一标准明确小微企业统计职能部门

政府应加速出台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明确小微企业统计与认定的职能部门,制定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统计与认定办法,从而有效掌握小微企业发展动态,并在操作层面推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注重实效性与普惠性

财税政策适当向小微企业倾斜,设立省级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其他各类政策性项目资金对小微企业进行单列申报评选,保证各类扶持资金对小 微企业的覆盖。将散落在各个部门的优惠政策进行集成,通过舆论平台及时、全面宣讲各类优惠政策及产业发展导向,有效畅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政策对接,加大扶持政策的落实及检查力度。

4.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加大针对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力度,将小微企业作为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对象。可适当授予地方权限,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征税起征点及征收比例。就江苏而言,小微企业缴纳的税收所占比例并不高,在财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小微企业在税收上采取更多灵活的政策措施,对小微企业税费应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坚决贯彻“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

规范执法,简化税收征收程序,严格限制和减少税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统一执法标准,杜绝权力寻租行为。全面清理并取消不合理行政收费项目,净化市场环境,调整虚拟经济、炒作经济利润率严重高于实体经济利润的不合理现状,提振实体经济的产业信心。

5.创新服务方式与理念

有效帮助小微企业突破要素瓶颈,以思路创新和产品创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探索适合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建议在银行设立专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部门,制定适合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的运作机制,降低存贷比,保证小微企业的信贷增长不低于平均信贷增幅。大力开展应收账款、买卖合同、存货等抵押贷款业务,推进产权、专利权、商标权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机制,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土地的可流转、可抵押。鼓励引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通过政策、奖励、补偿等杠杆,鼓励其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错位经营,发挥其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的拾遗补缺作用。简化小微企业融资程序,减少收费项目,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6.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及行业组织的职能作用,完善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各级工商联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小微企业的责任意识,将引导小微企业科学发展作为工商联的常态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小微企业发展状态和企业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畅通信息互通渠道,做好政策宣传、经济服务、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工作。大力宣传在保生存、促转型、谋发展方面的先进小微企业典型,通过典型引路,明确发展思路,提升小微企业发展信心,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推进各类行业组织发展壮大,发挥各类行业组织职能,积极打造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类服务平台,帮助小微企业稳定职工队伍、技术改造、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自身层面

1.走创新发展之路强化技术进步与创新意识

小微企业要推进管理创新,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改变传统运作模式,学习应用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工具,提升经营效率,降低成本,着力于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2.加强资金流管理

开展资本经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事先内部资金良性循环,设立企业经营长远规划,避免过度追求短期利益,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

3.引导小微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强化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做到规范、真实、及时、有效。同时大力培育品牌意识,提高市场的认知度。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加强对有创新意愿且有创新能力小微企业的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技术革新,走转型发展之路。引导小微企业做合格的企业公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好企业与职工、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4.牢固树立信用意识

小微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信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努力将信用历年制度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走向规范化经营,提升企业信用资质。

5.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改变“过客”心态,形成利益共同体,减少员工流失。要建立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长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薪酬,稳步改善福利,关爱尊重员工。推出多样化用工模式,加强技能培训,规划员工“多通道”职业发展路径。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打造企业“家”文化,培养员工归属感,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2]薛娟.成本、订单、资金:小微企业“三座大山”.中国经济时报,2012.

[3]王俊峰,王岩.我国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12(09).

[4]江苏省工商联.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调研报告.

[5]金融如何支持小微企业.浙江金融,2012(02).

作者简介:朱莹(1993-),女,浙江诸暨人,南京审计学院,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学方向的研究。

姚 (1990-),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审计学院,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学方向的研究。

马晓蕾(1993-),女,江苏无锡人,南京审计学院,本科学历,从事金融学方向的研究。

张育心(1993-),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审计学院,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学方向的研究。

第3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前,人们习惯用内部牵制这一概念。1949年,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首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1958年美国学者又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1988年,AICPA的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个组成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特征的过程。并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五个要素。2004年COSO又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并形成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广泛的管理概念和工具”。

1 加强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1 追求利润最大化 小微企业立足市场竞争,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主要目标。而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主要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果。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1.2 抗风险能力低,风险水平高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但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总风险水平较高。一是市场变化、业务扩张、产品生产等都存在经营风险;二是库存占用大量资金,忽视客户质量及回款管理等出现现金流紧张,财务风险较高;三是小微企业对政策依赖度高,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强,所以外部风险高。外部风险不可控,因此只有通过优化内部管理,降低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水平,才能保持较低的风险水平。

1992年的COSO报告内部控制中包含风险评估要素。2004年COSO报告拓展了内部控制的内涵,使内部控制更加关注企业风险,风险管理框架增加了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活动,为小微企业建立以风险为重心的内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

1.3 融资难与银行的惜贷行为 由于小微企业风险水平高,内部管理水平有限,而且大多小微企业账目不规范,甚至缺少专业的会计人员,不能向债权人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导致大多银行对小微企业实行惜贷政策。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是要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系统,使企业能够提供符合真实性完整性要求的会计信息,满足债权人、投资人等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这样才能成功迈出市场融资的第一步。

1.4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与家哲学的管理理念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所有权结构简单,经营者与所有者往往为一人或具有亲属关系的几人。在“家哲学”的思想影响下,小微企业家族式管理普遍存在,主要靠创业者创业经验和主观感觉来制定规章、做出决策。因此,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立规范完备的规章制度,构建适应小微企业自身特点的制衡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企业,对于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 小微企业建立执行内部控制的困难

据统计,60%的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不超过5年,这也突出反映了小微企业的内部管理尤其是内部控制比较欠缺或薄弱。有调查研究表明,小微企业中管理者和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尚有不到位的地方,而且有很多空有制度缺乏实践执行。

2.1 控制环境方面的困难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土壤。只有先把土壤养肥,内部控制才能更好地的贯彻执行,才能结出硕果。企业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影响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风险管理观念。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和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小微企业建立执行内部控制的困难主要在于内部控制环境的缺失。本文将从控制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小微企业控制环境的缺失,从而为下一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小微企业内部控制找出着力点和方向。

2.1.1 内部治理结构设置。治理结构是控制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他要素有重要影响。小微企业规模小、投资者结构简单,往往由一人进行经营管理。企业的发展往往系于一人之身,“人治”色彩浓厚,加大经营风险。小微企业缺少大中型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等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2.1.2 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管理者的内部控制理念影响着各个员工对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看法,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学习和执行,影响内控的执行效果。我国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普遍比较薄弱,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普遍有限。

内部控制的建设成本和执行成本很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外,内部控制是一项长效机制,短期内付出成本较大,但能看到的成效有限。成本高、见效慢,这也影响和考验着管理者对建立内部控制的决心。因此,加强小微企业内控建设,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2.1.3 小微企业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慢慢积累沉淀而成的,是企业全体成员所认同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人文环境。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大多数小微企业不注重企业精神、忽视企业文化等的塑造。所以小微企业内部缺乏凝聚力,缺乏一种团队精神和文化氛围,员工中缺乏忠诚、正直、勤奋的起到自我约束作用的职业道德。

2.1.4 员工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由于业务简单、人员少,并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没有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由于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目前尚处于薄弱阶段,小微企业往往缺乏对员工进行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培训。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有的员工片面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甚至碍于人情而不执行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这就会使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2.2 控制措施实行的困难

2.2.1 小微企业人员少,不相容岗位易成串谋。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少,不相容岗位人员工作岗位设置时,较大中型企业难度大。同时,企业人员越少的情况,各岗位之间越容易达成“串谋”,尤其是在小微企业成员中“人情”观念较重。如果员工没有真正理解,往往觉得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会很不讲面子,缺乏人情味,在实际工作中因碍于人情和面子而不执行或折扣执行,这样一来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2.2.2 会计工作由内部人把持,会计系统控制作用受限。小微企业的会计工作往往由内部人主持掌握。主管会计的人员不具有专业从业资格或专业素质较低,会计系统混乱,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科学的会计信息处理体系和流程,缺乏科学的有效的账务系统,不能满足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3 关于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

3.1 关于控制环境建设的建议

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它不仅影响企业目标的制定,也影响着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的执行效果。

3.1.1 建立适应小微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第十四条指出,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小微企业应该分析实际情况,建立适应小微企业自身特点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高管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董事长或执行董事与总经理尽量分别由两人担任,充分发挥董事成员、高级管理人员的集体智慧。同时,建立完善相应的人事任用考核、薪酬、财务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来经营管理企业,减少人情的因素影响。

3.1.2 加强管理者内部控制观念,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执行。管理层较高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能够有助于小微企业内控制度的健全及实施。因此,应该加强小微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哲学、职业操守及价值观等的培养,加大对管理者关于风险识别及防范的知识普及,提高领导者的风险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建立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此促进其管理水平的提升。

3.1.3 加强小微企业文化建设。小微企业应该塑造合法经营、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注意形成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统一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正直、诚信的价值观。要注意营造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把对风险的防范、控制、应对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处。

3.1.4 扩大员工宣传教育。加强员工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学习教育培训,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了解本职岗位在流程中的作用、职权和责任,增强风险防范的行动力,破除员工的人情、面子观念,使全体员工能自觉地将各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2 关于完善若干控制措施的建议

第4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 要:本文主要小微企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但由于其规模较小业务相对比较单一等原因导致其难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是其提高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类型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加强小微企业财务预警的建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财务预警;指标权重

中图分类号:F24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085-02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吴丹丹(1991-)女,福建南安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国际会计;宋杰(1981-)男,福建永泰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实务和管理会计。

随着我国针对小微型企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2013年1月起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融资困难,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财务风险是小微型企业经常面临但是又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小微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预警机制,保证小微型企业的财务安全稳定是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小微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一、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是小微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小微企业管理者面对财务风险只能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规避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其主要类型有: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小微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

4.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二、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筹资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筹资环节是我国小微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首要原因。目前小微企业主要采取负债筹资方式来进行筹集资金,小微企业在负债筹资的结构安排上大都不合理,主要体现为:第一,小微企业在起步期筹集资金时,几乎不会利用小微企业自身自有的资金来发展本小微企业,也根本不会想到要立足于小微企业自身状况来选择适合小微企业最有利的筹资方式。第二,小微企业筹集资金的途径相对较少,筹资成本费用相对较高,其自身资金本来就很有限,信誉度也比大中型企业较低,由于这种种限制性因素导致其很难满足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的最低贷款条件。

因此,小微企业就必须另寻他路,比如从外部获得资金,用固定资产等来进行抵押贷款,但这样会让小微企业外部融资风险大大增加。如果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例如不当的股票筹资决策,很可能会影响股票的顺利发行,甚至使股票筹资产生失败的结果。小微企业经营活动失败,长期处于亏损的状况,那么小微企业就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可能导致小微企业的信誉受到损害,不能有效地去筹集资金,也会影响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从而使公司陷入筹资困境。资金结构不合理,是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在负债规模一定的时候,债务期限的安排有没有做到合理,也会给小微企业带来一定的筹资风险。这些因素都会大大地增加小微企业的财务筹资风险。

2.投资环节造成的风险

投资环节是我国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投资会给小微企业带来高收益,反之,就会给小微企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目前小微企业在投资时,只注重投入的产品将会带来多大的收益,却忽略了产品在外部的流通情况,是否符合市场需要,是否具有可比性,对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并没有进行恰当的分析,这样很容易会导致了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小微企业利益就自然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就是大部分小微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却忽略了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小微企业长期投资比率相对比较低下,加之小微企业资金相对比较紧张,融资难,很少有长期闲置的资金来进行对其他企业的股权和债权的投资,因此,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金融负债比率相对比较高,自有资金比率也比较低下,短期负债占总负债和销售额的比率较高,小微企业的长期投资比率处于十分低下的形势。又如小微企业往往缺乏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往往在进行投资活动前,没有进行合理的财务预警机制,不能进行精细的投资预算,因此,这些问题也会加大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

3.经营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小微企业不像大中型企业在使用资金时进行计划,因此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就很容易对小微企业产生巨大的损失。同时,小微企业负债比例较高,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较大,会对未来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小微企业对日常现金缺乏有效的管理,经常会出现现金流失、浪费的情况,使得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同时,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人力、物力等的安排存在不恰当的状况,导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将会进一步增加小微企业的流动资金的短缺,从而使小微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降低。

4.流动性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小微企业防范流动性风险是指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小微企业对于流动资金缺乏必要的监控管理。对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来说,资金有限,因此它们需要及时收回资金,充分利用流动资金创造利润。但是,它们在此环节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比如对现金的管理不严,日常事务中资金不足或者短缺的现象经常出现;应收账款过多,资金周转缓慢;对存货和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持有现金存在一个时间成本的问题,手中持有的现金过多,会由于较高的资金占用而失去其他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现金太少,又会面临资金不能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风险。因此小微企业应该确定一个最优的现金持有量,从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5.管理者管理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小微企业通常只关注产品的销量,只要销量持续增长,收入不断攀升,小微企业就容易导致忽视财务管理,这样一来,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然而,小微企业经营一旦出现问题,其资金周转不畅甚至亏损,就无法立即运用财务预警措施化解危机,就会使小微企业发生重大损失,甚至遭受破产的危险。大部分没有财务制度的小微企业普遍存在,它们对财务管理的随意性较大,财会人员缺乏约束。有的小微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但由于小微企业多数是家族企业,人情和亲情大于制度,往往使制度缺乏约束力,甚至形同虚设。另外,为节省运行成本,小微企业的部门设置一般比较简单,一人往往身兼多职,人岗不配,职责不明,难以起到相互监督制约作用,容易造成小微企业资产流失。

三、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措施

1.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并进行分析预测

首先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它是小微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或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对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起着决定性、导向性作用。小微企业只有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进行分析预测,这样才能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以发现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并在危机来临之前提前向小微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小微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风险造成的损失,也为小微企业指导经营方向、改善经营决策和有效资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据。

2.建立财务预警系统进行预测

由于小微企业理财的主要对象是现金和现金流动,在短期经营活动中,小微企业能否顺利经营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对小微企业来说,要有稳定的利润是其财务预警的前提,对于经营稳定的小微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所以小微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环节,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小微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小微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对小微企业而言,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获利不仅是小微企业经营目标,也是其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

3.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进行预测

面临财务风险企业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要强调对风险信号的监测,根据其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损失,提出相应措施,防止损失的实际发生。后者是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我认为小微企业可以采用其中的控制风险策略,在有效的控制中使财务风险最低化。

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措施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如何科学地采用小微企业财务预警措施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利用财务预警措施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以至于更好地达到提前预知企业财务出现的危机,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危机。

参考文献:

[1]吴晓梅.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及其建设[J].计划与市场.2002(6).

[2]龚巧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小微企业风险[J].新疆农垦经济.2002(4).

第5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 分析

一、目前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以笔者调查某市为例,2015年末,小微企业4000余家,从业人员8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近3000亿元,利润总额500多亿元,缴纳税金52亿元。目前辖区小微企业呈现产业集中,集群优势明显,单个企业实力不强;区域布局分散,集中率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效益下降等特点。

一是产业集中,集群优势明显。小微企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各县(市)均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如调查县(市)的管道管件、电线电缆、铸造模具、皮毛纺织、汽摩配件、电子机箱等,这些产业以小微企业数量居多,具有同行业数量较多,单个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较为薄弱,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

二是县域小微企业布局分散,集中率较低。截至2015年底,某市达到县级以上规模的产业园区41个,园区内小微企业仅占全部小微企业的18.8%,从业人员只占26.18%,80%以上的小微企业分散于乡村。

三是管理水平低,经营效益下降。大部分小微企业处于家族式管理的初级模式,公司治理结构、产品研发、财务管理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弱。从小微企业统计数据看,营业收入和利润“双降”。以调查的某市小微企业为例,2015年小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00亿元,同比减少580亿元;利润总额518亿元,同比减少

274亿元。

二、小微企业融资状况

(一)融资渠道少

目前,绝大部分小微企业不具备上市融资、私募股权、金融租赁等融资条件,而对于中期票据、区域集优债等直接融资工具的认识不足,使得小微企业融资仅限于自筹、银行借款、民间融资等传统方式。30家小微企业调查显示,2015年自筹、银行借款、民间融资三项资金合计占全部资金来源的90%。据调查的企业反映:通过银行融资,银行门槛高了,条件多了,可以贷到的资金少了,利率上浮幅度较大,资金成本提高了,利润空间小了。企业为了生存,只有通过内部集资和民间借贷的形式进行融资。

(二)融资成本高

为稳定经济增长,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利率成本,从2014年11月22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6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降为4.35%,下降1.65个百分点,部分金融机构在降低贷款利率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科学地定价,取得了一定成效。据调查,某农村信用联社对AAA级客户贷款利率最低上浮65%,(如果存款余额稳定、中间业务开展较好、无不良贷款记录,最多还可以每项降5%,执行上浮幅度在50%左右),每降一个级别上浮5个百分点,对未授信企业最低上浮80%。但从利率水平看,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与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收益覆盖风险的贷款利率定价息息相关。同时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在国家法定利率的基础上最高上浮了4倍。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年利率普遍执行最高上限,有的甚至高达30%;民间融资利率最低在12%以上,有的高达35%。

(三)贷款满足率低 信贷支持覆盖面小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5月末,某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05亿元,比年初增加29亿元,增长4.8%,同比增加2.83亿元。但由于大部分小微企业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贷款满足较低,信贷支持覆盖面不高。据调查,某市共有小微企业3000多家,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信贷关系的却只有400家,占比在14%左右。

(四)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在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逐步显现,部分担保机构从自身经营发展考虑,大幅缩减或退出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业务。同时,企业、个人担心借款企业因经营等问题不能按期归还贷款,使自己的财产造成损失,而不愿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业务,致使银行意愿支持的企业,但由于担保缺失,而无能为力。在绝大部分县(市),民营企业是经济支撑,且大多分布在农村,许多企业经营状况可谓良好,但厂房占地多为承包地或集体用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刚刚启动,尚不成熟,法律规定此类土地不符合金融机构抵押条件,担保体系又不健全,从而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我们调查了辖内资金需求100万元以上的此类企业50家,他们目前均未获得贷款支持。

(五)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反弹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部分小微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不能按时归还到期贷款,使得不良贷款出现反弹,影响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截至2015年末,全市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16.46亿元,与年初持平,比去年同期增加9.78亿元。同时,关注类贷款余额10.91亿元,比年初增加4.81亿元,增长78.85%,增长较快。

(六)诚信意识在下降

一方面部分企业在贷款到期时与银行沟通不积极,采取躲避或拖延的做法,倒逼银行采取极端措施;另一方面,个别银行以审批新贷款为由引诱企业按时或提前归还贷款,待企业多方筹措资金,有的甚至通过民间借贷或小额贷款公司取得高息资金偿还贷款本息后,银行却以上级银行不予审批等为由拒绝或拖延发放新贷款,使企业陷入新的困境。

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看,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突出。

三、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的因素

(一)企业层面

1.有效需求下降。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更有多起破产跑路案件,本地区整体信贷资产逾期率呈现增长趋势,严峻的形势使得信贷投放风险把控困难增大。此外部分经营稳健的小微企业客户从行业风险角度考量,审慎投资,为降低财务费用逐步减少融资。

2.融资能力不强。一是小微企业资产和经营规模小,发展趋向盲目,资金实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经营缺乏连续性,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不高;二是大部分企业停留在家族管理模式下,经营管理水平低,技术工艺多停留在手工作坊水平;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没有专职会计财务人员,老板集管理、财务、采购、销售于一身,有的连正规财务会计报表都没有,为了应付税务、银行等部门备有几本不同账务,银行难以对其经营规模、经营效益、资金实力、贷款偿付能力等进行全面真实的掌握;四是小微企业多分散于各乡、镇、村,土地没有土地证、厂房没有房产证,难以进行抵押登记。

3.诚信意识较弱。自古以来,诚信为立世之本。作为现代经济的经营主体,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但部分小微企业的诚信意识较弱,一是在申请贷款时,人为地优化指标、包装财务报表,以获取信贷支持;二是获取信贷支持后擅自更改资金用途,或把流动资金用于技改或固定资产投资,达到短贷长用目的,有的甚至投放与业主主营业务无关的行业,如房地产投资或民间借贷;三是债务偿还意识差,不能到期主动偿还贷款本息,有的甚至逃废债务。

(二)银行方面

1.受银行信贷规模或信贷政策投向的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优先支持大项目、大企业和优质客户,有限的信贷资源大部分流向大企业和重点项目,而对于小微企业则“慎贷”、“惜贷”,使得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受到抑制。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经营形势逆转,大部分小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呈现紧张局面,跑路、欺诈、逾期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信贷产品呈集中暴发不良的现象,部分金融机构严格控制新增贷款支持,慎重办理续贷或循环贷款业务,使得企业资金更加紧张。调查发现,由于信贷产品风险显现 ,某商业银行叫停商品融资、保证担保类贷款业务,对保理业务也提高了对贷款审批的要求,导致退出了大约15户近1亿元的小微企业贷款。

2.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扭曲,员工缺乏放贷动力。一方面,各银行都制定了新增贷款零风险的控制目标,执行严厉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另一方面,各家银行又缺乏正向激励机制。“贷款经营好了,效益是大家的;贷款损失了,责任是自己的”,这种责任追究的约束与效益分配的激励不对称,制约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贷款实际操作中慎贷、惜贷较为明显,“贷的多,责任大;贷的少,责任小;不贷款,零风险”的思想占了上风,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三)监管层面

1.信用信息征集范围较窄,难以全面反映企业信用信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收集了所有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小微企业信贷信息,并积极探索采集小微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但由于缺少信息公开相关法律规定,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不可得;水、电、气等公共事业缴费信息采集也存在法律障碍。同时,银行系统之外的小贷公司、典当行等非金融机构贷款没有能够纳入到征信体系中来。银行不能够全面获取小微企业的负债情况,会对企业贷款做出相应的错误判断,从而造成信贷资金风险。调查发现,借款人某某,自己经营一家经营实力不错的企业,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符合银行贷款条件。但偶然机会,银行人员了解到借款人在银行外的小贷公司借款500万元,由于投资失败,导致贷款难以一时归还。考虑到借款人的状况,银行人员实时跟进企业归还贷款状态,对该笔贷款的发放做出评估,保全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2.监管部门严格的监管考核。每年,监管部门对各银行进行监管评级和考核,考核指标涵盖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贷款集中度等多项指标,监管指标一旦出现下滑或超过警戒线,将降低评级。因此,使得各银行的经营特别是贷款的发放更加谨慎。

3.缺乏有效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银行发放贷款首先考虑的是贷款风险问题。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确保客户及银行的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是实现银行与客户合作的前提。据调查,某市、县两级均未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保险保障机制,由于企业认识不足,参保企业很少,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主要由银行承担,致使银行因畏惧风险,将部分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内部管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微企业应摒弃粗放管理的模式,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财务的透明度、管理的规范化,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二)提高诚信意识

一是提供真实财务信息。企业应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性,为银行提供真实、准确、全面、完整的财务管理资料,使银行全面真实掌握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情况、发展前景、债权和债务等真实情况;二是严格按照贷款用途使用资金,不挪用、不套利;三是增强信用意识,按时偿还贷款本息,争取银行持续有效地信贷支持。

(三)加大风险补偿力度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建议地方政府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适度地增加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为银行处置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提供保障,调动银行积极性,推动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

(四)加快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外部环境

依托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将地方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等非银行数据纳入征集系统,更好地发挥征信系统防范信用风险、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司法环境、金融生态环境,争取用较短的时间为小微企业打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良好外部环境。

(五)加大政策工具和直接融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各级人民银行要加大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发挥“小额票据贴现中心”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发挥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择优融通资金。

(六)积极创新信贷产品

金融机构要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积极探索开发各具特色的信贷产品,如实行订单、出口企业境外信用证、仓单质押贷款;动产抵押贷款;设备按揭贷款;自建工业厂房按揭贷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存货质押贷款;抵押额度滚动使用贷款;企业法人连带责任担保贷款和联保协议贷款等新型信贷产品,为小微企业制订出个性化的金融支持方案,充分满足其多样化需求。

(七)完善金融市场,发展创业基金和金融租赁

第6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关键词]中西部;小微企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026-02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2012年4月,宜信公司在京了《2011小微企业调研报告——经营与融资》,该报告是目前为止国内首份涵盖全国范围小微企业调研的报告。报告指出了传统金融渠道难解小微企业融资之渴,应该改进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服务。2012年5月,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中西部小微企业经营与融资现状调研报告》。报告对中西部区域内1407家小微企业进行了网上调研,并对3个核心城市的73家小微企业进行实地走访。根据其报告显示,中西部小微企业近6个月开工率仅为六成,4904%的小微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员工工资上涨对小微企业经营压迫明显,近6个月员工工资上涨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企业高达4925%,相比2010年绝对值比例上升幅度达11.73。员工工资上涨对加工定制这类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影响最大,比例高达73.48%。而资金不足对小微企业经营的制约表现更趋强烈,但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压力的渠道却极为狭窄。税费负担更加重了小微企业生存的压力。困境之下,小微企业极度渴望改善自身生存环境,降低融资门槛和减免税负成为他们最急迫的需求。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仍然是值得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1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不足

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企业规模的扩张导致其资金需要旺盛。然而,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固有的特性是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和信用程度不高。这些原因均会导致其融资困难。目前,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常用的融资渠道仍为债权融资和企业内部融资。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已经做出了相当的努力,我们仍然看到,对于迅猛发展的众多小微企业来说,这些措施仍然稍显不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方面表现在其自身的规模上。以工业企业为例,依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要求: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对于规模小,实力薄弱的小微企业来说,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小微企业根本不具备对金融机构的议价能力。企业内部融资也由于其自身规模所制约。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完全分立也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由于小微企业资产实力弱,多数融资机构由于没有完全掌握其日常经营状况、企业不良信息等,不敢轻易发放贷款。

1.2企业税费负担重

一方面,小微企业沉重的税收负担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部分职能部门为了相关经济利益常把小微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这些名目众多的税费把本来就资金短缺的小微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来。2011年10月12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简称“国九条”,重点包含了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六大金融支持”。2011年11月,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具体包括企业注册登记费、税务发票工本费、海关监管手续费、货物原产地证明书费、农机监理费等22项收费。2012年2月1日,国务院再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出台了“国四条”,从财税、金融、技术改造和服务管理四方面支持其健康发展。这些对于小微企业有利的举措,各地政府仍需落到实处,保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到各项税费优惠政策。

1.3企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落后

在人力资源方面,小微企业也面临着相应的困境。由于规模小,小微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势必要依靠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小微企业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中型企业。部分小微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自身管理水平有限,管理制度落后,不能采取有效的人才激励措施,致使人才流失严重。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这样的情况更是突出。由于地域经济的差异,多数人宁愿到东部等沿海发达地区务工,也不愿留在当地。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沿海发达地区普遍经济较发达,工资水平较高,而同样的工作很可能在中西部地区的工资就会少得多。目前,部分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相应提高员工工资,但是这样一来,会给本来就资金紧张的企业造成更加困难的局面。另外,管理水平的落后也会给小微企业带来诸如竞争力缺乏、发展困难、销售水平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2解决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对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措施可以缓解小微企业目前面临的这些困难。

2.1加强政府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注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拥有中小微企业高达42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中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根据银监会测算,目前中国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仅为20%。目前,虽然各级各地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优惠政策和措施,但是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使其落到实处。小微企业也需要抓住机遇,很好的利用这些政策和措施来改善自身的发展问题。首先,政府需要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面向小微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需要探索适用于小微企业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最后,政府还需要协助小微企业探索直接融资渠道,规范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

2.2小微企业应做好税收管理和筹划

很多小微企业并不太重视税收筹划,认为这应该是大中型企业考虑的问题。其实,税务成本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尤其重要,税收管理和筹划对于小微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小微企业应该及时了解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能够熟知并会使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税收筹划问题,如果企业内部不具备相应的专业人才,可以适当利用外部相应的专门税收筹划机构,帮助企业做好自身的税收筹划。从短时期来看,这一举措可能会加大企业的成本开支,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企业节省开支一定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2.3引导小微企业提升自身实力和管理水平

有了国家和政策的扶持,小微企业自身也需要提升竞争实力和管理水平。只有把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了,小微企业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有可能把经营成本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首先,小微企业应该重视产品和服务定位,打造自身特色,注重先进技术的引入,提升市场竞争力。中西部地区的小微企业有着东部地区小微企业没有的一些独特区位优势,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发展壮大,而不可盲目跟风。其次,小微企业应该完善内控制度,注重人员的选用和岗位设置,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措施。最后,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自身管理素质的提升,明确企业的成长目标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壮大的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王辉,赵岚岚“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小微企业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

第7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关键的“换挡转型期”,经济增速较以前有大幅度的降低。为了应对压力,小微企业通过革新生产技术、跟新生产设备进行产业升级,由此引发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但根据银监会测算,我国大型企业贷款覆盖率100%,中型企90%,小微企业仅为20%。可见,小微企业的发展在增加就业、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科技创新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发展过程当中存在严重的融资困难问题。

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及问题

(一)小微企业金融弱质性问题

首先,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相比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大多是从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转型而来,相当部分仍沿用传统的工厂制或家族企业的解决方式,难以形成健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经营风险较大,平均生存期为3~5年,并且普遍缺乏银行所要求的合格抵押物,由此不能满足银行所设定的担保条件。

其次,小微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制度欠规范,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难以提供真实的报表,消弱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为了获得外部融资及逃税,小微企业往往会准备多套财务报表以应对不同需要,而银行信息不对称致使为控制风险而对小微企业谨慎贷款,

(二)金融系统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1.商业银行管理半径较长,申请贷款门槛较高,贷款申请周期长,并且一直奉行“无抵押、不贷款”原则,较难满足小微企业“短、小、急、频”的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内在动力也不足。一方面,商业银行是独立经营,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小微企业行业分散凌乱,规模小,导致商业银行分散管理。为满足小微企业金融需求,须增设网点,加大了投入,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信息费用及交易成本基本一致,相比较而已,小微企业单位贷款成本比大中型企业成本高。商业银行更加偏向于对大中型企业的贷款,降低成本。

2.民间借贷问题,由于银行借贷门槛高,小微企业融资转向民间,金融脱媒趋势增强。民间金融以其高效、便捷的服务方式,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服务机构,成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然而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游离于现行法律和监管制度之外,具有高风险、高利率的特点,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对其长远发展带来恶劣影响,使小微企业的经营雪上加霜。

3.新三板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新三板为非上市的科技公司提供了发展空间。但新三板市场的不足之处首先在于其融资额相对偏低。平均来看,一般一个新三板企业一轮仅可融资2000万至5000万。而市场分析人士估计创业板的融资规模每家一轮在1.5亿元左右。其次,新三板公司的上市股票在三板市场上,流动性不高,后续融资比较困难。最后,新三板对企业带来的管理难题,新三板公司一般处于创业初期,管理结构简单,公司治理由企业老板说了算,如果上了新三板,企业的经营需要董事会决策,重大事项要上股东大会,财务要公开。公司治理、财务规范化,成本增加。

二、小微企业金额服务创新建议及措施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金融机构也采取了许多措施。2014年11月1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缓解融资成本高问题,以促进创新创业、带动群众收入提高。”

加大金融系统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创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善。

(一)加强对小微企业服务机构的创新

1.政府需在机构创新上要起主导作用

首先在政策法规上要对小微企业进行支持,如美国《小企业融资法》、《社区再投资法案》,日本《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纲要》。虽然我国于2012年4月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但并未明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服务的责任义务。《社区再投资法案》,明确指出银行必须满足其所在社区的中低收入家庭和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法案要求相应的联邦金融监管机构评估银行相关记录,评价银行是否在保持安全和稳健运营的同时满足其所在的整个社区的信贷要求。

再次,政府需要成立全国(地方)性的小微企业联合会。联合会主要负责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争取政府订单,并对小企业主提供各种训练。

小微企业联合会主要负责:

(1)构建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平台,对小微企业信用进行评级。通过信用评级平台,不仅能够对小微企业虚假信息产生约束,还能够为商业银行验证企业信息提供方便;并且能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双方的交易成本。

(2)收集同类项目的借贷申请,集中向金融机构借贷,改变过去由小微企业直接向金融机构借贷的模式,改为联合会向金融机构借贷,批量处理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申请的处理成本。

(3)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银行为有资质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由小微企业联合会与银行共同承担企业到期无法归还本息的风险,完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缺乏有效抵押物但发展前景良好的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4)在小微企业集聚区域建立健全的技术服务平台,为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加强小微企业管理、财务人员培训,促进小微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并开展金融服务,鼓励为与创新和科技产业相关的小微企业提供专营性金融服务,集中优势资源,为小微企业创新提供支持。

2.加强新技术的运用

(1)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记录小微企业经营、借贷信息和企业主个人信息,加强信息披露,通过对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和公开,能有效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2)收集和跟踪小微企业经营数据、行业发展数据及产业链数据,建立一套数据模型,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的审核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建立由小微企业、银行、证券、保险和政府等多方面参与的信息互通互联机制,由金融机构依据小微企业自身实力和发展潜力与企业融资申报额进行对比确定是否同意贷款。

(3)利用信息技术规范小微企业内部的管理,努力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时使用财务报表的质量和可信度。

3.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的机制创新

(1)根据小微企业自身特点,建立与小微企业相匹配的融资贷款投放机制

根据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及融资需求特点,建立门槛较低、覆盖面广和可持续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实行专门的资金匹配确保小微企业能够获得优先投放的足额贷款。金融机构梳理现有的贷款审核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建立与小微企业能够进行零距离交流的简约贷款程序。对于小微企业多层次化的贷款风险,建立差别化的风险评价体系,从而明确金额机构对小微融资风险的分类,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

(2)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维护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

对于民间金融,立法上赋予民间金融合法经营的权利。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将银背、当铺、私人钱庄、合会、农村合作基金等纳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统一管制之下,使之依法开展金额业务活动,引导其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其健康发展。

4.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1)提高金融机构内部提供服务的意愿

从本质上讲,银行也是追逐利益,以获得利润为核心的企业,对待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只要银行有充足的利润,它会不断调整自身的服务水平,攫取更多的利润。银行系统在拓展自己的业务时要主动“走出去”,寻找质量较高的小微企业,并利用银行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对其进行培育,引导这些具备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加强自身的发展和加强在经营方面的引导,使得具备潜力但当前正面临困境的小微企业能够走过难关,得到更好的发展。

(2)金融机构加强产品创新

金融机构要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急、频”的特点,加快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建设,不断丰富移动支付服务内容,提升移动支付服务水平,并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方式。增强营销意识,全面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信贷服务、结算服务、咨询服务及服务。采取差异化贷款评审制度,按照企业不同的借贷规模采用不同的审批流程。

(3)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发展

随着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公司、P2P网络融资、众筹模式的互联网公司的崛起,使金融市场参与者日趋增多。网贷公司面对的多是一些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的次级“长尾”人群以及少部分银行交叉客户,在与银行贷款业务互补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竞争,弥补我国金融体系的缺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的紧密合作,能够以较低成本积累小微企业的信息,实现金融服务的电子化。

5.金融机构要完善风险控制

推出针对小微企业及金融机构的保险产品。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一直是高悬在经营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是金融机构慎贷、惜贷的原因。保险业通过大数据为行业建立数据模型,确定参保条件,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保险产品。当参保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收入明显低于基期或则行业平均水平时,给予保障,以助其度过难关;参保金融机构在确定借贷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向保险机构申请赔付,弥补损失。

6.推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要充分利用金融体系改革给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动力,努力完善资本市场的层次和结构。有序推进“创业板”、“新三板”扩容,努力实现和企业数量相适应的“正金字塔”结构资本市场。降低“创业板”、“新三板”的上市条件,简化小微企业发行债务的程序,保证资本市场的畅通,为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结语

金融机构要以做研究的态度深入分析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在金融服务上加强创新,深耕细作,引导和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和结构调整,支持小型微型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小型微型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在金融市场上形成和发展更多的“格莱珉银行”。(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志伟.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的探讨[J].法制博览,2015(11).

第8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信用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小微企业具有经营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固定资产占比少等特点。由于小微企业的存在,使市场形成了充分的竞争,避免了垄断的发生,并刺激产品及服务提供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为经济繁荣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同时小微企业一般属于劳动力相对密集型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消化闲散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稳定,是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各项成本不断上涨……,融资难又是其中最突出的一项。由于缺乏资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使小微企业不能扩大经营规模,不能投入新技术研发,无法引进企业亟需的人才,甚至在经营面临资金困境时,无法度过难关,危及企业生存。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个困局亟待破解。

企业融资,一般有两类融资方式,一类是债务性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构成企业的负债,企业要按期偿还约定的本息,债权人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另一类是权益性融资,是指向其他投资者出售公司的所有权,购买公司所有权的投资者,按照约定承担管理责任,分享企业利润,以此作为投资的回报。对于小微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融资方式:

一、银行贷款。事实上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拿到贷款。银行贷款风险承受力小,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要求高,而小微企业一般经营风险大,规模小,缺少抵押或担保,管理不规范,分布行业散乱、征信困难。即使小微企业能够满足银行对于贷款人的要求,银行放款手续繁杂,审批周期长,也很容易使小微企业错过最佳商机。二、权益型融资。权益资本的主要来源有自有股本、企业经营积累资金、朋友和亲人或风司投资。依靠自有或亲朋资金能够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只占很少一部分,对于大多数小微企业,需要专业的股权投资。专业股权投资,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快速扩张,占领市场,还能引进先进的理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风投资金更青睐高科技企业,无法解决大多数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三、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当小微企业承揽项目需要购置价格昂贵的大型设备,可以采取融资租赁形式解决资金难题,在施工行业常见此类融资模式。四、亲友借款。这部分形成企业负债,需要企业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偿本付息,由于亲友借款,一般都基于对借款人的信任,往往口头协议生效,不需要资产评估,方便借款人提前或延期还款,是小微企业一项重要融资方式。五、民间借贷。我国储蓄率高,民间资金充裕,有相当一部分资金为追逐更高的利润,投入到高息贷款行业。这部分资金年利率普遍在12%-30%之间,过高的利率成为小微企业严重负担,不仅加剧了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更加恶化了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六、上市及发行债券,我国出于惯例及对投资者负责的动机,企业上市融资制定的门槛较高,众多小微企业难以达到上市或发行债券的条件。

以上几种方式中,引入合伙人、亲友借款和民间融资是目前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然而由于这几种方式所能提供的资金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资金缺口。鉴于小微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破局。

(一)针对小微企业,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从产业创新、融资方式、税费等各方面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改善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减少小微企业陷入困境的可能。针对融资难题,成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担保机构,使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二)我国民间资本充裕,规范民间借贷市场为小微企业服务,一方面避免了民间资本无处流动转而进入投机领域推高物价房价,另一方面,民间信贷以信用为基础,基于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甄别和资金使用的监督上具有优势,突破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束缚与限制,可以有效地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二)引导小微企业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建设,提高自身信用评价,建立完整准确的财务制度,加强自身管理水平,改善社会评价。小微企业信用状况差,易出现拖延偿还贷款本息,拖欠货款,逃避债务等现象,只有降低贷款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吸引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降低融资成本。

(三)建立适宜的信用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征信系统,突破银行间和地域间界线,实现信息快速共享;另一方面把企业信用与经营管理者个人信用挂钩,突破小微企业经营期限短,融资违约成本低的现状,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和经营者予以融资优惠,对于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使用惩罚行措施,提高违约成本,使小微企业基于长远考虑能够约束企业自身行为,构建健康的金融市场秩序。

(四)积极鼓励金融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不同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自身情况千差万别,对于融资的需要差异程度更大,需要不同的金融机构开发不同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甚至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充分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利用社区、园区、村镇乃至行业内部信息对称的优势,利用民间资本,发展互助式金融组织,有助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五)发挥证券市场作用,发展适合小微企业的股权债权融资方式,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方式选择,助力能够快速发展的小微企业,尤其是高科技领域,信息化技术,国家十二五战略鼓励发展行业的小微企业。

参考文献:

[1]陈柏苍.中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分析[N].中国贸易报,2009(09).

[2]谢小梅.小微企业融资的38中方式与实操技巧[N].广西大学,2010(05):9-10.

[3]刘立丽.我国小微企业筹资难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

第9篇:小微企业经营困难范文

[关键词] 审计视角;小微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4- 0037- 03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主要任务之一是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可见小微企业融资难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在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1 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在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占到60%、40%和60%,并提供了全国75%的就业机会。因此有专家指出,若不及时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经营困境,将可能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活力。

1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国内外学者结合本国的特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3方面。

(1)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混乱、财务制度差等内部原因。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混乱、运作不规范、人员素质较低、市场竞争力弱、资产质量差、财务制度不透明等内部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Berger and Udell(1998)认为,中小企业融资中最重要特点是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中小企业信用文化的缺失、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差、经营风险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产生的主要内部原因(金永红、奚玉芹,2006;迟宪良,2007)。我国的学者郭斌、刘曼路(2002)、金永红、奚玉芹(2006) 、迟宪良(2007)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2)外部存在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等原因。所有者歧视是指由于借款者以及借贷双方的产权差异形成的融资偏差。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贷款时更偏向于将资金借贷给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受到不平等的金融待遇。但有关学者研究指出,构成中小企业融资壁垒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规模歧视,而不是所有制歧视(张捷、王霄,2002;欧阳凌、欧阳令南,2004)。林毅夫在其《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2001)一文中指出,由于不同金融机构给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效率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出路。

(3)信息不对称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经典文献《Credit Rationing in the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一文中Stiglitz和Weiss(1981)通过S-W模型证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是产生信贷配给的基本原因。林毅夫(2004)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不通畅的主要原因。在担保机构与其客户之间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吴敬琏,2004;肖红新、徐秀红,2008)。

2 审计视角:审计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中的作用

自1721年英国人查尔斯·斯耐尔受英国议会委托,为南海公司破产案进行查账并出具报告宣告独立审计的诞生以来,独立审计已有近300年历史。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有好几种观点,但其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股份制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在证券市场中由于公司管理层与股东及公众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取向,公司管理层会因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损害股东及公众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因此,世界各国证券市场都要求上市公司进行强制性信息披露。而只有真实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所以法定审计作为信息披露的外部保障。而对于非上市公司,欧美等发达国家无强制性的信息披露的法定要求,我国虽有法定要求,但主要是对工商、税务等机关有关企业注册资本、年度检查等行政性要求的满足,而只有当这类企业为了信贷、融资等原因才会寻求注册会计师对其会计报表的鉴证意见,因此我国的小微企业基本处于审计缺位的状态。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是负债筹资和股本融资,这两种外部筹资方式,在审计缺位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由于信任不足给小微企业带来“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审计参与其中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还处于凭经验的被动阶段,尤其是小微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内部控制相当薄弱,会计信息失真、财务账目混乱,使得本来抗风险能力就很弱的小微企业经营步履维艰。为此,基于审计的视角,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产业体制改革,实现经营专业化,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企业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手段。企业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内控制度,实施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才能使企业实现其经营方针与战略目标,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才能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强化自身信用观念,建立适合自己的银企沟通机制,来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只有企业不断发展自我,才能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信心,减少向中小企业提供援助的顾虑,从而加大融资成功的概率。

(2)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而受到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偏见”造成融资难的局面,国家正在出台相关金融政策和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进行改善,比如允许民间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建立了创业板和中小企业版等。政策和法制的建立虽然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真正要让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认可小微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是必须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独立审计是不可缺位的。从保险理论出发,独立审计的需求源于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董事经理等其他社会团体提供某种形式的保险。Berger和Udell(2002)从关系融资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固定地与数量极少的银行打交道,通过长期和多渠道的接触可以使银行了解贷款企业及其业主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3)对于信息不对称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更迫切需要独立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从信息论出发,独立审计的需求是源于管理层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迫切要求独立的审计机构出现来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减轻信息不对称,减低企业的道德风险。

3 审计对策:会计事务所参与小微企业审计及相关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审计业务或其他业务更多的是面向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对于单个的小微企业来说,事务所可能由于服务收费问题不屑一顾,但面对如此庞大急需规范的中小企业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拓展业务范围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1 为小微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建设服务

欲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切实改善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组织形式。因此,小微企业①应注重内控环境建设,管理者主动提高自身经营理念和综合素质,并在关键岗位配备高素质、讲诚信的员工,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分离不相容职务,防止舞弊。②形成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及时识别并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种内外风险,做到对风险的事前控制,避免企业遭受损失。③规范和完善企业内控活动,做到企业内部权责利的有效合理划分,并确立奖惩机制。⑤建立健全监督评价体系,完善内外审计。不仅做到形式上的检查,更要注重实质上的监督,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

3.2 为小微企业提供财务信息鉴证服务

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规范化的财务会计信息核算预披露机制,因此不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阻碍银行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个别企业更通过私人账户购销企业产品等手段,虚增利润,模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视野。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便会更加审慎,减少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额度。但倘若小微企业规范财务制度,加强对财务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透明度的管理;只编制一套真实的报告对企业过去的发展形势、盈利状况进行综合报述,实现始终如一。并及时向银行披露,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此外,适度聘请知名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通过事务所出具的无保留意见,进一步提高其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银行便会对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更详尽的了解,自然也会对企业的经营前景充满信心,加大对其放贷信度。

主要参考文献

[1]Allen N Berger,Robert De Young,Hesna Genay,etc. 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vidence from Cross-Border Banking Performance[C].Brookings-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2000.

[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0-18.

[3]吴敬琏.国家信用管理体系[M].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林毅夫,孙希芳.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35-44.

[5]迟宪良.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