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股票基础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股票基础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股票基础理论知识

第1篇: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一)培育学生金融投资意识

金融投资学应该在培养和发挥金融专业学生金融投资意识方面发挥作用。学习金融投资学课程应该帮助学生对于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概念、基本构成元素、经典理论和投资方法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用金融投资学的视角观察金融现象,发现和解决金融问题,掌握金融投资的策略和技巧,以及提高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我国金融市场的实践能力。教学培养目标应该坚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和金融投资学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分析方法数量化和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培养出具有全球视角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能力培养角度来看,金融投资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能力的塑造,包括基础知识能力、洞察力、反应力和执行力。

(二)培育学生风险管理意识

金融脆弱性理论告诉我们:金融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金融投资的是风险。在金融领域,风险是不可完全消灭的,只能控制。风险能否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是金融投资成败与否、金融交易参与者能否获利、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的关键。培养金融风险管理意识,一方面是传授金融风险理论,另一方面是培养技能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风险发现能力和风险规避管理技能,培养学生的金融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行为,建立合理的风险规避策略。

(三)培育学生创新意识

美国经济学家米什金诠释了金融创新,他指出:“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刺激人们寻求可能有利可图的创新”,一般而言,金融创新首先表现为观念创新。创新意识培养是建立在金融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基础上,是对金融投资学学生及其重要的一种素质培养。金融市场每一次结构调整和发展都会伴随着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谁能够抢在创新中领先,谁就能把握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金融衍生品、创业板、ETF、基金理财产品等市场业务的推出更进一步刺激了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高等院校提供的金融投资学课程除了向学生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外,加强金融职业道德的素质建设也必不可少。所谓金融投资业的职业道德,是指在金融投资从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金融职业特征的、调整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在金融职业活动中的反映,也是基本道德规范在金融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金融行业有句俗语“有才有德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金融职业道德是金融行业和金融从业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取得投资人信任的重要方面。要想赢得这种信任,必须拥有扎实的金融投资知识和严格的职业道德操守。将金融职业道德的思想融入到金融投资学的教学中,使得金融专业学生能够在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坚守道德诚信,办事谨慎,廉洁自律,言行谦恭,长于协作的职业素质。

二、金融投资学课程教学效果优化

要发挥金融投资学课程在培养综合型人才方面的作用,达成教学目标,有效地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需要利用科学发展观合理地设计出系统全面、生动有趣、形式多元的金融投资学课程,这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拓能力和创造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自学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丰富教学内容

注重选取合适的教材是教学好坏的关键。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顺应金融投资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金融投资学的教学经验,完善金融学科体系,兼顾宏观与微观金融理论,重视道德法律和网络信息技术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宽泛的知识基础。在投资分析教学中引入金融计量学、金融创新学等内容,强化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位置,利用EXCEL、STATA、EVIEWS等优秀工具软件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证券投资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各类金融模型中的复杂计算。

(二)建设股票仿真交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不鼓励学生开通真实的股票账户进行真实交易,往往给学生内容抽象的感觉。但是通过股票仿真交易,模拟开通交易账户,通过委托进行模拟交易、查询、清算交割等过程环节的操作。为每位学生设立一定金额的虚拟账户,学生在全面分析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后,决定自己的投资方向。在一定的交易期限结束后,公布学生的股票市值、总成交量、仓位、月盈率,通过市场培养学生的风险管理意识。最后以实战总结会的形式,由学生讲述的操作心得,总结失败教训。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证券市场的运作,了解股票和股票代码,对股票市场有更切身体会和理解。

(三)推动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能够跟得上金融发展的形式,并可以跟踪最新的金融市场变化,用最近的经济结果来判断,使得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针对当前经济和金融市场现状,如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等话题,运用互动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案例分析需要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第2篇: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在国际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教材“绝对崇拜”,过分依赖于教材内容,甚至案例分析、论述都要求按照教材的思路来解答。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育出的大学生,缺乏应变能力,没有创造能力,更能没有创新思想。大学教师的教研工作就是要不断的改革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引入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知识性人才而是能力型人才,这种重传统轻创新的教育方式必将大幅降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代在改变,国际投资格局在不断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当代国际投资发展的需要。

二、改进国际投资学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试行“模拟实战式”教学

在做好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借助模拟操作软件,让学生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独立完成模式实战训练。这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讲到国际投资学中的金融资产部分时,可引入股票、期货等模拟操作平台,结合课本中的股票、期货分析,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交易,还可组织股票、期货操作比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种方式不失为一种成本低、风险低、效果优、效率高的“社会实践”。

(二)推广“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国际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与书本相关的国际投资经典案例提供给学生,让其独立思考。例如讲到国际投资环境问题时,可向学生介绍当代中国的国际投资环境变化,让学生思考中国的国际投资现状与中国国际投资环境的改变有何相关性。在推广“案例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所选案例必须有真实性,可以通过世界投资报告、博鳌论坛、世界银行网站、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等收集信息;其次,所选案例需要有时效性,为了最大程度的贴近现实、学以致用,教师在选择国际投资案例时,应尽量选择当前的时事热点。最后,所选案例应有典型性,缺乏典型性的案例往往让学生无从下手,达不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三)探索“启发式”教学

第3篇: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Postgraduate Securities Act Pract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WANG Xiaoli

(School of Law,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

Abstract In law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securities laws are generally elective nature, in view of the Securities Act of strong professional and practical features, the teaching time is set mostly 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junior year or first semester of the senior stage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ecurities law courses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 complex and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legal talent instructional purposes, and may be incorporated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philosophy courses in the Securities Act, and take a varie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securities law courses;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law professional

当前,全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上都定位于把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成为能够在公、检、法、司、律所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实务或法律服务工作的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证券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规范证券募集、发行、交易、服务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保障证券市场的参与方特别是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证券法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学生能够知悉证券法的基本理论,并对国际证券法律制度的发展概况有一定了解,以实现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深化推进和进一步建设法治国家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法律人才的教学目的。在笔者所任法学院的课程设置中,证券法定位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在大三第二学期进行教学。证券法课程设置的时间阶段、教学对象等因素决定了证券法课程的教学应不同于其他的法学专业课程,因此,为提高证券法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有必要在证券法课堂讲授中树立实践性教学理念,采取多元化的实践性教学策略。

1 实践性教学在证券法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证券法课程自身的特点需要引入实践性教学

与其他许多部门法类似,证券法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其更具有较明显的专业技术性,体现为:证券法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专业属性,一般法学专业本科生难以理解和把握其内容;同时,证券法还关系到相关金融证券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其实际中的操作技术问题;此外,证券法总体而言是一门兼具有民商法和经济法属性的交叉性课程和学科,其内容丰富庞杂,涉及面较广,既涉及宏观面又涉及微观面,同时还涉及基本面以及复杂的技术面;众所周知,证券法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变化性,作为证券市场最主要的市场即股票市场是一个最变化莫测的市场。因此证券法课程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在证券法教学中仅讲解证券法律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结合一定的实践操作经历才能较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证券法律理论知识,也才能使学生对证券法律知识的具体运用及其效果逐渐有所感悟,并趋于理解。在证券法课堂教学中选择实践性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专业技术性强、复杂性强以及内容丰富的证券法律知识,并逐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另外,证券法课程内容较多,在笔者所任的学校是36个课时,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让不具备金融证券知识背景的法本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证券法学的内容,教学策略方法的运用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其中,实践性教学不失为是一种尚佳策略,更是提高证券法教学效果的一个必然要求。

1.2 实践性教学的特点有利于证券法课程的课堂教学

(1)“实践性”有利于证券法课堂教学目的的实现。实践性教学的最主要特点莫过于其实践性,注重使学生掌握能够通过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具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证券法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证券法的基本理论,从而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的证券法律知识去进一步分析和解决证券市场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利用所学的证券法律知识去指导自身的炒股、理财等证券投资活动。在证券法课程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证券法律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证券法课程的兴趣。实践性教学打破了传统“灌输式”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模式,改变了过去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它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去主导,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同样需要教师的加入,只不过教师不再是通过灌输的方式教授学生知识,而是在课堂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证券法课程专业理论知识比较复杂,有的晦涩难懂,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并不合适。因此,在证券法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采取多种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证券法律案例的分析、解决,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以及所掌握的不同法律基础知识程度,在证券法课堂中创设灵活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以激发学习证券法律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分析和解决证券法律问题的能力。

2 法学本科专业证券法课程教学对象的特点

2.1 大部分学生欠缺金融证券方面的基础知识

证券法是一门专业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证券法课程教学中涉及较多的金融投资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如证券承销、证券的集中交易等。而法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并不具备金融投资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于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债券等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有的个别同学几乎毫无概念。在笔者所教授的法学大三三个班将近150人中,没有一个实际拥有证券账户的学生,即使有少数学生曾经选修过金融投资、证券保险以及经济理财类课程,也只是在课堂中有过较少的模拟炒股经验,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对金融投资学的理论知之甚少。

2.2 思想情绪上轻视专业选修课

证券法课程的教学在笔者所在的法学院是安排在大三的第二学期进行,此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即将迈入毕业班的大三学生,这一阶段,他们还要从事较繁重的专业必修课学习,同时也面临着考研、司法考试以及就业等诸多选择压力。因此,在学习时间紧迫的这一阶段,很多学生不重视证券法及其它专业限选课的学习。通常情况下,学生主观上不愿意到课堂中去主动积极学习证券法知识,更多的选择是去学校的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看书备考,即使有的学生坐在课堂上,也大多是在准备复习即将来临的司法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其他的考试等。专业限选课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考查课,只要求成绩能够通过就行。

2.3 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兴趣不足

证券法课程知识的掌握不仅重视实践性应用,也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扎实。在临近毕业的大三学生群体中广泛存在着一种较为功利的学习情绪,他们不愿意学习较枯燥的法学理论知识,学习兴趣远远低于刚入大学校园时的学习状态,导致上课人数比较低,课堂效果也不理想。在各种就业压力、考试压力等因素影响下,大三的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很少主动、积极地交流,即使在课余时间里与任课教师交流的也大多是倾向于现实性较强的考试、就业等方面的内容。

3 法学专业证券法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具体措施

3.1 结合证券法基本法律的内容设计讲稿以增强教学的实效

现实中在涉及资本市场禁止交易行为法律规制时,基本上都是直接适用证券法,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证券法课程教学的实务性,可以紧紧围绕证券法基本法律的法条内容来设计讲稿和安排教学重难点。我国的证券法1999年开始实施,2005年进行了大修,如今证券法正处于又一次重新修订过程中,有许多即将新修订的内容在相关媒体报道中有较多关注,因此,可以结合现有证券法基本法律的法条内容来设计教学讲稿,既可以让法学专业学生知悉现有证券法基本法律的内容,又可以结合证券法最新修改的动态,去进一步学习现有的证券法,从而去比较新旧法条的异同,以使学生能够掌握证券法修订的背景、原因以及主要内容,从而能够及时了解证券法律的最新发展动态,在实践中遭遇证券法律纠纷时,能够自如地适用相应的证券法律条文。

3.2 注重实际操作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证券法学知识

法学专业的大三学生由于金融证券学基本知识的缺失、就业压力以及各种考试的压力等因素,他们很难坐下静心去了解学习纯粹的专业知识,因此,为提高学生了解证券法学科的兴致,进而提高证券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亲身实践操作的活动或方式。例如,可以结合网络中的模拟炒股,让学生参与到证券交易环节中去,以促进证券交易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在有条件的情况,还可以带着学生去观摩当地的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以使学生能够亲眼目睹证券发行、证券交易的相关模式。

3.3 精选案例以活跃证券法课堂的教学氛围

证券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的课程,在教师授课中,不仅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应将基本理论与案例实务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为了进一步活跃证券法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应该积极实施案例实务的教学方法。在证券法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选取曾经的或者正在经历过程中的某些证券法方面的案例作为课堂中的素材,这些选取的案例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争议性以及前瞻性,通过这些案例,积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或者交流,进而促使学生有所思考,以提出案例中所涉及的相关证券法律问题的解决措施。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相关证券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并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4 开拓多种互动式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4篇: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模拟投资竞赛;问题;对策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市场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也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1],其对实践技能的要求很高。因此,在讲述该门课程时,只有紧密结合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证券投资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实现以实践推进教学、以能力培养推动专业学习的目的,同时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第二课堂建设,让学生在金融模拟投资实践中体验金融的魅力和金融交易的乐趣,感悟证券交易过程中的巨大风险,磨炼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操作能力,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策划、主办,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了“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首届证券模拟投资大赛”。大赛将专业学习和兴趣较好地融合,搭建了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达到了让学生在模拟中锻炼,在锻炼中积累,在积累中总结,在总结中收获的竞赛效果。

一、模拟投资竞赛在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中的效果

模拟投资竞赛以沪深A股市场交易为基本数据,通过国泰安证券投资模拟交易平台,把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互动协作的方式去交流、沟通,参与证券模拟实践投资活动,实现思维的碰撞,感悟证券投资知识。在竞赛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不再只是被动地听、机械地记,而是参与到模拟竞赛活动中,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其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仿真虚拟交易系统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模拟投资大赛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性环节,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模拟投资竞赛成为可能。在竞赛活动中,让学生在电脑或手机上下载国泰安公司的模拟交易系统,按分组分配给每个学生相应的模拟投资账号,学生以投资者的身份,亲身体验和现实证券市场一样的证券交易流程,感受和真实市场完全一致的数据和行情信息。高度仿真的模拟市场能够强化学生的真实参与感和投入感。在模拟投资竞赛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投资收益,学生用理论教学获得的知识,关注国家宏观经济信息对证券市场影响的信息,关注行业发展环境和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开始多渠道收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和企业信息,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策略。这种“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2]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竞争合作的氛围中学习与交流。这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加速了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模拟投资竞赛促进实践技能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问题,专业技能实训是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训练,学生会觉得乏味,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结合课程实践教学,开展证券模拟投资竞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成为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可以通过管理账户跟踪学生的投资交易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操盘情况和风险控制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与修正。具体做法是:要求每个同学在国泰安开设的竞赛端输入已经开设好的竞赛账号,每人有10万元(也可以根据A股、港股、股指期货和其他交易品种,设定为50万、100万不等,具体资金的多少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的虚拟投资资金可供投资,每个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虚拟资金进行模拟股票委托买卖。在模拟投资大赛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根据每个阶段的需要开展了入市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模拟投资分析、模拟投资操作、专题讲座、股市沙龙、比赛成绩评定等活动,活动结束后以每位参赛选手的总资产、总收益率和投资策略报告和风险控制报告进行优胜等级评定,并颁发丰厚的奖品和荣誉证书作为奖励,建立金融人才库档案,联合学校招生就业部门向当地金融部门优先推荐实习。

(三)模拟投资竞赛有利于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模拟证券投资竞赛摒弃了传统的以黑板演示为主的学习方法,通过互联网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可以自由学习的创新思维空间。在竞赛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喜欢的行业和股票,确定购买的股票种类、数量、买卖时间和投资策略等,并在课余时间去查找资料、了解宏观经济发展动态,运用所学知识,把握市场变化的主导因素。竞赛结束后,我们对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3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际收回问卷285份。对问卷进行分析显示,有84%的学生在参加模拟投资活动中能积极地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的频率比参加比赛之前要频繁得多。这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友谊,而且改变了过去课余时间各自玩手机、互相不理睬的状况;学生开始对某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争得脸红脖子粗。通过辩论,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主动学习一些投资的专业知识,积累了一些热点话题,甚至有些议题变成了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学生不再为专业论文写什么、怎么写发愁。这起到了让学生既了解社会、丰富课余生活,又开拓视野的实践目的。在问卷调查中,有学生这样评价竞赛活动:“投资大赛培养了我们积极学习的态度。我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对专业课有了更深的了解。大赛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同学关系更为融洽。”从竞赛活动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们的认知实现了升华。学生们在体验中完成了从知识到实践操作技能的转化,在操盘后的总结交流中完成了实践到理论的升华。

(四)模拟投资竞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加模拟证券投资竞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的过程,也是一个各种技术分析手段、技术分析工具相互验证、综合研判最终形成投资决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竞赛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沟通、教学相长的过程。通过互动,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教师隐形知识的传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甚至手把手的实践,学生们能学习到一些平时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此时,学习实践活动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一个人人喜欢动手并逐渐提高动手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师生交流、沟通,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证券投资专业水平的过程。

二、模拟投资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模拟投资竞赛与实际投资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模拟投资竞赛以虚拟资本交易为主,不涉及实际经济利益的变化,盈亏变化对个人没有影响。因此,有些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参加模拟投资竞赛,对投资成本和风险控制等重要因素的分析研究不够,经常满仓操作,全仓进出,对风险的认识不足。有些学生以试错的态度不断换股,快进快出,每天都在进行买卖,寻求较好的投资收益,对中长期投资、价值理念投资没有更深的体会,在实战技巧及投资规范的培养和锻炼方面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的学生过分谨慎或认为投资时机不成熟,在整个竞赛过程中没有参与一笔交易,初始资金是10万元,到最后也是10万元,浪费一次非常好的实践锻炼机会。

(二)模拟投资与真实投资存在心理差距

在模拟投资竞赛过程中,学生常常表现出非真实感、无风险性安全感、新鲜感和沉浸感,和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感、严肃感和真实感等[3]差距较大。模拟投资竞赛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表现为急功近利,总想以小搏大、更快获利,总想每天都能买到能涨停的股票,因此喜欢看竞赛排行榜的排名情况,谁是第一名,获利多少。对为什么获利、风险如何控制等深层次的话题学生关注不够,至于如何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实践提高操作技巧这样的本质问题考虑得很少。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出发,关注并引导学生克服不健康的投资心理,让学生进入投资者的角色而不是进入虚拟投资环境,缩小学生在模拟投资和真实投资中的心理差距,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负责、严谨和认真的态度对待以模拟投资竞赛为媒介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

(三)实践模拟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证券投资学实践模拟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2002年-2005年为第一阶段,该阶段的模拟实践教学采取的办法是到证券公司实地感受资本市场。第二阶段的时间为2006年-2010年,借用学校其他院系的实验室,对2007级以后各年级采用乾隆软件、银河软件进行模拟教学。201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经济学院建有金融模拟实验室,引进国泰安模拟软件,实践模拟教学拓展到证券投资的情景模拟。但是由于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同时,国内缺乏相应的实践实训方面的教材,教师只能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模拟操作时随意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优化模拟投资竞赛促进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证券模拟投资竞赛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做好导师和分析师。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证券市场,推荐相应的财经网站让学生主动去浏览、学习证券知识,引导学生下载相关的证券分析软件,进入比赛界面,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和分析软件的各种分析工具,并且能从多方面体验基本的市场术语、实时行情、热点问题,引导他们站在市场的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理论来验证市场,形成综合研判的分析思维,而不是用理论去套市场。因此,教师讲课不仅要把基本知识体系讲清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自主设计和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养成会听课的习惯,而且要善于不断地思考和主动实验,特别是在模拟投资竞赛活动中,学生们要了解真实的证券市场,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结合教材内容和模拟投资竞赛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立体式地查找各种类型的资料,完成独立的投资分析报告和风控报告。这种训练将是系统和有效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实践教学最关键的部分。

(二)建设专业型、专家型和导师型的教师团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国内居民财富逐步增加,但是理财知识和技能缺乏,并没有与经济发展、财富积累的增速相匹配。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工具日渐丰富,这从客观上要求人们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证券投资学教师不仅需要精通证券投资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适时更新知识和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建设一支专业型、专家型和导师型的教师团队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多次的模拟投资大赛实践,我们认为,可以考虑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一是教师实践。担任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教师,要自己开设相关的证券账户,经常关注市场行情,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形成较强的市场感觉和一定的操盘能力。否则,教师自己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投资活动,凭空讲述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是一句空话。二是“走出去”。通过教学观摩到金融实践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交流学习,学习兄弟院校成功的经验。教师还可以到证券公司等实务单位进行实践学习,短时间内实现理论与实务的对接。三是“引进来”。从全国聘请专家学者讲学,弥补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聘请证券公司的业内高手开设讲座,或者到证券公司实地学习,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三)探索和创新“实训———竞赛”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我们通过对青海海东市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金融部门的实地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的经济金融部门对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很高。青海省10家上市公司的调研显示,懂知识、善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比较受欢迎。此外,青海藏区居民的金融证券知识还比较缺乏,急需了解金融理财知识。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生比较多,他们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很少。所以,要让学生尽快了解金融知识,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操作技能,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实践中我们调整了现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实验室,借助国泰安交易行情软件平台进行模拟投资竞赛,在举办多次证券模拟投资大赛的基础上,2015年11月我们准备推出“青海民族大学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使模拟投资比赛从学院层面推广到学校层面,以后逐步推广到青海省高校,不断探索“实训———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何秧儿.《证券投资分析》教学模式的探索[J].天津电大学报,2006(1).

[2]徐静.模拟教学法的内涵阐释[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2).

第5篇: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投资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教育部2006年第16号文件规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投资学》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证券市场瞬息万变,为培养能适应金融行业相关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生源相对较差

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和特点决定了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纯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一些老师学识渊博、科研能力很强,但因为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其采取的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业困难,生源不尽如人意。

(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1.《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投资学理论的掌握离不开实践,如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很多,包括宏观经济的、行业和区域的,还包括公司层面的;涉及政治、经济、自然灾害和投资者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仅仅靠教师的课堂讲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接受和掌握。就当前情况看,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即使有了金融实验室,部分学校也没有将其看作专业教学的正常投入而是作为上级部门评估检查的摆设;同时,由于师资的缺乏,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的《投资学》教学仍然停留在课堂教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等实践教学等方面严重不足。两者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三)理论课和实践课分离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模拟交易相结合,可以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国内高职院校实训室大多比较紧张,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理论课和实训课分离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不良结果是,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时缺乏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实践过程中,投资学的理论体系不清楚,不利于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

《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投资学》的教学中,还是采取“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当然,也有一些学校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多媒体课件通常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展示,对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也仅限于纯粹记忆性投资技巧的灌输。由此,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积极性不高;不能对基本理论进行独立思考;不能对投资技巧产生感性认识;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五)缺乏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

学生是否对一门课程感兴趣,适合他们特点的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市场上关于高职高专的《投资学》教材并不多,并且这些教材大都是本科教材的浓缩版;而本科的《投资学》教材很多也是国外投资理论的翻版,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有些理论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

二、改革《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投资学》课程的特点包括:应用性强、创新性强、综合性强和动态性强,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应符合高职高专“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容‘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践课程

高职院校金融实验室要能够开展商业银行业务模拟、证券实时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外汇行情分析与交易模拟、期货模拟交易与行情分析及保险实务模拟等方面的实验课程,同时还能收集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的股票指数、上市公司基本财务数据、政府债券、期货、汇率、利率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能让师生使用数值分析、仿真操作等方法来研究问题。

(二)突出实用导向,科学编制教材

教学改革,教材先行。《投资学》教材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改革。实用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教材的编写应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以实际应用项目为导向。对企业经常发生的投资业务以掌握基础理论为前提,结合知识性和拓展性,突出实用性。对较深的投资理论,为方便学生学习,以相关链接的形式出现。通过大量的投资案例和大量的图形资料进行实战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

1.课堂教学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系统的讲授《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取授课内容,避免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交叉。在备课时必须要与时俱进,将最新的成果、最新知识以及金融市场上最新的发展动态,及时的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2.案例教学

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投资案例。在此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实践教学中,认真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主要通过对各种媒体中推荐的股票和学生模拟交易的股票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授课效果。

3.模拟交易

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是指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投资学》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通常安排四大实验:证券资讯阅读分析、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证券模拟交易。学生通过这些实验进行投资的实战操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投资技巧。

4.实践教学

鉴于《投资学》课程的特点,《投资学》教学应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加强实验室教学的同时,通过与证券投资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应当与当地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定期的邀请金融行业的专家、投资分析师来学校作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深化教学效果;定期安排学生参加证券模拟交易比赛,激发学习的热情。

5.远程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手段更先进,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效果更显著。通过浏览财经网站,学生不仅能了解国民经济、国际收支、就业等宏观经济数据,而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股票、债券、基金、外汇、期货等金融市场的最新前沿资讯。笔者在《投资学》教学过程中,还经常要求全班同学都加入一个QQ群,在这个群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交流股票行情和分享投资经验与心得。

(四)变革考试形式,完善评分标准

本课程考核改革形式为“理论+实训+平时”三部分。理论部分为课程的基本理论考试部分;实训部分为学生模拟投资的收益和实验的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和上课表现。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其中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和上课表现各占总评成绩的10%,理论考核成绩占40%,实训成绩占30%。

三、结语

《投资学》教学应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加强实验室教学的同时,通过与证券投资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他们社会实践的能力。

高职院校《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应当根据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来实施。教学改革包括实验室建设、教材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适应市场发展和行业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孔立平.高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2]陈建忠.“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8)

[3]韩凤永.《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探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6)

第6篇: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金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

1.引言

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逐步开放,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的设计、定价和风险控制是决定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前景的两个关键因素。2008年民生银行开始筹备成立金融工程实验室和市场研究中心,其主要作用包括:“开发先进的风险分析模型,建立满足业务需要、分析水平较高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积累对风险分析系统运用的实际经验,逐步自主开发市场风险分析模型;掌握对固定收益类、外汇类、信用类以及商品类等金融产品定价的成熟方法和实际操作经验,并与国内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物为我用;针对人民币市场的特殊情况,建立符合现状的、能够指导实践的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初步形成独立的内部定价机制。”然而金融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正是金融工程专业所讨论的两个核心内容。

2.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意义

作为金融工程技术的发源国,美国金融工程的专业主要设置于硕士阶段,强调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其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经济学理论、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知识,掌握开发、设计、运用创新性金融工具和手段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然而,金融工程专业的理工味道非常浓厚,美国的金融工程专业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环节上演化出三个不同的方向:(1)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工程学院。代表学校有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主要培养学生成为金融工程师,课程设置强调数学建模思想,如随机过程模型、金融工程最优化模型、蒙特卡洛方法、期限结构模型等。(2)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数学或统计学院。代表学校有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等。主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数理金融理论型人才,课程设置强调相关的数学基础理论课程,比如随机积分、偏微分方程、连续随机过程等,为进一步研究开展奠定良好基础。(3)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金融学院或商学院。代表性学校如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的Hass商学院。主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强调了如金融机构讨论、公司金融、资本与货币市场、动态资产管理等职业导向型课程和案例教学,为学生毕业后较好地适应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进到我国,也演化出两个方向:(1)金融数学系,代表性的学校北京大学的金融数学系、南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下的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方向、山东大学的金融数学专业等,主要培养既具备金融基本知识又受到良好数学训练的新型复合型金融人才。(2)金融工程专业,主要设在金融学院,代表性的学校主要是国内的财经类高校及其他综合类院校的金融学院,采用的教材主要是以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考试教材,要求学生掌握金融衍生产品的概念以及简单产品的定价。

培养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除了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可以看到,数理定量分析已成为经济学、金融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学习金融工程必须要有数理基础。训练学生在注重定性研究分析经济金融现象本质的同时,加强定量研究。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只有借助于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的支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操作工具。一定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转化为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国内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与观点

目前在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中,相当一批高校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推进相关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金融学院与世华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武汉大学金融系的金融工程实验室(上接第184页)等。由于这些高校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在风险预测、建模、蒙特卡罗仿真分析及决策优化中应用了分析软件等工具,使得该学科在金融工程教学和研究领域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

国内一些老师对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对比较好的建议,如安徽财经大学的何启志老师强调了金融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却没有提出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模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向华老师提出了在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应该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四个方向的动手能力。刘向华老师的观点我非常同意,但是没有提出具体的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天津财经大学的张元萍老师提出了整个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的架构体系,但是她的课程设置与整个金融学的其他专业没有差异,不能够体现金融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安徽财经大学文忠桥老师提出了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可以分为课程实验,专业必修实验课与专业选修实验课,他的想法和观点具有创新性,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运行方案。我参考了国外一些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结合以上几位老师的想法与5年实验教学的经验,构思了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

4.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通过5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我认为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可以分为四类实验,其中包括课程实验、专题实验、项目实验、第二课堂实验。通过这四类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也能够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动手能力。同时我认为金融工程专业应该在大一就应该学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与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大二应该完成外汇业务、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分析、国际金融、金融工程、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定价等专业课程,大三开始学习计量经济学、风险管理、对冲基金等难度相对较高的课程,同时学习一些专题实验课程。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开始一些项目实验,然后撰写毕业论文。

(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一些理论课的同时,结合相关实验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够牢牢掌握基本理论。对于金融工程专业来说比如统计学、银行业务、外汇业务、证券投资分析、金融工程、固定收益、计量经济学等课程随着教学进度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通过这些课程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有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些课程实验的具体安排如表1。

表1 课程实验的具体设计

理论课程 课程实验名称 专业素质与能力

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 SPSS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EVIEWS在计量经济学中的应用 掌握软件如何导入数据,通过软件掌握统计学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具体按照步骤操作

商业银行

国际结算 商业银行业务实训

国际结算业务实训 掌握银行业务(储蓄、对公、票据)等业务以及国际结算业务

金融学、证券投资分析、财务报表分析 证券交易模拟

证券市场行情分析

证券财务报表分析 掌握证券交易规则,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如何获取财务信息与资讯信息,账务财务指标的运用

固定收益 访问中债网,查看债券信息 根据债券新息得出利率期限结构

外汇业务

金融工程 外汇交易

期货交易、权证交易 掌握外汇的报价、实盘交易与保证金交易规则

掌握期货与期权交易规则、定价与套利机制

(2)专题实验

专题实验,就是开一些专题软件应用课程,这些软件在投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运用相对较多,比如MATLAB在金融数量分析中的应用、EXCEL在金融模型分析中的应用、Stata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SAS在金融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这些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一样,上一个学期。将这些课程的简介和方案列出来,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必须选择其中一门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共36课时,通过这些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些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软件在金融数据处理、CAPM模型、APT模型、期权定价模型、固定收益证券计算、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金融衍生产品计算、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控制、金融数据的可视化与数据获取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将这些课程的讲义和软件挂到实验室网站,方便一些同学自学。

(3)项目实验

项目实验,就是将这个实验作为一个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通常项目实验一般放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进行。我个人认为目前金融工程专业可以开设两个项目试验:股指期货投资模拟与企业投资决策模拟。这种项目实验一般持续一个学期,4个学分,项目方案的具体设计非常重要。股指期货投资模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些小组分为套期保值、投机、套利三类小组,初始资金相同,套期保值小组只做套保,投机小组只做投机、套利小组只做套利,分别设置交易费用。通常利用期货股票模拟平台,初始资金额度要足够大,同时限制仓位,避免在模拟期间由于爆仓出局。同时要求小组撰写交易记录、月度报告以及最后的投资总结报告。企业投资决策模拟,主要利用股票交易平台,投资股票,这个项目实验设计要求小组必须撰写投资报告,相当于学生小组管理一只股票型基金,需要撰写投资策略报告,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投资定价分析报告以及公司分析报告,同时需要设计投资控制报告,要求每个学生参与,防止小组同学搭便车,最后每位同学撰写投资总结报告。整个成绩按照模拟业绩、报告质量,控制报告填写加权给出综合成绩。项目实验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学生利用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在走出社会之前,知道所学的知识该怎么应用。

(4)第二课堂实验

第二课堂也就是学生参与的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举个例子,上海某一财经院校每学年举办一次“金融论坛”与“金融案例分析大赛”,其中两次活动分在两个学期进行。“金融论坛”的主题包括金融产品设计:结构性理财产品设计、保险产品设计等等,通过设计金融产品,让学生了解这个产品的定价、投资者和发行方面临的风险和收益。“金融案例分析大赛”主要依托案例的形式,一般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主要掌握投资选择,产品定价,以及面临的风险。为了与实践相结合,通常邀请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银行保险等业内人士进行点评,防止学生产品设脱离实践。

本文结合金融工程专业的特点,构建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专题实验、项目实验、第二课堂实验。通过这四类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数理方法、相关软件三个模块,也能够培养学生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数据处理、金融建模、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动手能力。从目前国际国内的金融工程学科发展来看,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了解最新学科的前沿发展,为银行、券商、期货、保险等公司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立.论中国金融工程的发展条件与障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8).

[2]危慧惠.建构主义模式在金融工程教学中的运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4).

[3]刘向华.关于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5).

[4]文忠桥,李阳.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0(1).

[5]何启志.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1(9).

第7篇: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金融市场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是金融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汇率机制、风险机制、证券价格机制等各种机制,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各个参与主体的行为,包括投资、筹资、风险对冲、监管等,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为从事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青海师范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

青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位于青藏高原的普通二本院校,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对外地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就金融专业来说,外地学生占35%左右,但是录取进来的外地学生的分数普遍比二本线稍高,与内地的普通二本院校相比,学生的基础又显得相对较差。对于本省学生来说,由于客观原因,青海的基础教育质量在全国相对较低,学生基础总体较差。从毕业生的去向来看,考研率低,不到2%;考研成功率更低,不到1%;大部分毕业学生去了市级或州县级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可见,用人单位对本校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是要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单纯培养研究型、以继续深造为目标的学生,而应该培养以就业为目标,适应具体业务工作的合格员工为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

三、结合实际,探讨金融市场学教学模式

(一)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寻找最佳教学突破口

在青海师范大学,金融市场学一共安排了5个大章的内容。第一章,主要讲金融市场的概念、特征、地位和功能,以及和其他市场的关系;金融市场的要素、类型和发展趋势。第二章,主要讲货币市场的相关知识。第三章,主要讲资本市场的相关知识。第四章,主要讲衍生工具市场的相关知识。第五章,主要讲风险投资市场的相关知识。对于教材中的第二部分利率期限结构和资产定价理论的相关内容,考虑到我们的学生基础薄弱,以及将来参加工作后基本上用不到,所以没有涉及。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内容,因为学校同时开设了国际金融课程和保险课程,就没有安排到金融市场学的教学里面。而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这部分内容属于证券投资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在金融市场学里面也没有安排。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体系安排是合适的,学生的认可度也很高。

(二)根据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课件

金融市场学是一门与社会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金融的各个子市场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各个子市场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新的市场交易制度不断出现,金融工具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而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需要时间,不可能时时更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必须根据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在讲到指数的时候,我给学生增加了股指期货市场使用的沪深300、上证50和中证500是怎么产生的,它们的产生对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意义等内容。在讲到基金的时候,我给学生增加了证券市场上新出现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该基金的出现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意义和对普通老百姓的意义。在讲到证券市场的时候,增加了新近出现的新三板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新三板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何在。在讲到资本市场的时候,我又补充了国家将要推出的注册制,让学生了解真正的注册制度应该是什么,它的推出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对公司发展有哪些影响等等。这些新增加的内容,有效扩展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随时了解这门课最前沿的知识,增强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讲授金融市场的相关基础理论

金融市场学这门课可以认为是金融学基础理论的一个大综合,涉及到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但它又跟其他课程的侧重点不一样。这门课重点要讲述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如概念、类型、功能等,一方面要让学生容易理解,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时用得上,能为从事专业性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为以后再“充电”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课堂形式,用“媒体访谈”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样一个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这样的模式自然有它的优势所在,能够以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传达教师要讲的内容,但是它的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媒体访谈”的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学校的金融实验室,把课堂交给学生,完全以学生为主导的授课方法,教师的角色仅仅是评委。“媒体访谈”课的设计是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大概10个人,他们是一个团队。首先让他们根据本门课程最新最热的经济金融大事,讨论决定“媒体访谈”的主题,再对团队人员分工,由学生扮演主持人、经济金融专家、扮演现场记者和观众,并分别做好PPT、调查问卷,使团队的每个人充分参与进去,一个组给一节课的现场展示时间。这样的课每学期进行三到四次,每个小组每学期大概有两次展示的机会。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媒体访谈”课充满了热情,每个小组都精心准备,最好地展示自己的成果。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也使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主题有了深入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锻炼了他们语言表达、社会交际能力,提高了学生制作PPT、制作视频、制作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等实际操作能力。

(五)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第8篇: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策略

所谓有效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的课堂教育价值。做到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政治教师,本人针对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体会。

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改提出在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要注重探究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那么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个主题:“怎样看待各种各样的消费现象?”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消费才是正确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入为出;还是跟随时尚潮流、盲目攀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首先会了解到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消费现象,然后就会积极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区别对待社会上的消费现象,经历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探究过程,学生就会萌生出自己的正确的消费观。这种探究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

高中政治从内容上来说,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源于生活实践与生活需要,但又高于生活,其基本内容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但同时又指导生活。因此,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时,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结合会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价值。生活与教学是辩证的关系,生活主导教学,而教学则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展现其力量。对高中学生来讲,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可以激发其思维,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讲授内容生动、直观、有趣,促进学生积极动脑,自主探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股票、债券与保险》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设计了下面的生活情境:在班级设立三个部门——股票部、债券部与保险部,每个部门推选一位能力强的学生任部长,带领部门成员分别去推销自己部门的理财产品。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性,课前我已经布置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股票、债券、保险这三方面的知识,如每种投资方式的优劣、影响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等,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回家请教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上网搜查资料,有的专门去向保险推销员请教,还有的直接到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进行实地考察等。学生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在课堂展示中,教师作为推销对象,三个部门组成了一场辩论赛,纷纷展示自己产品的优势,整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增加了感悟、体会,了解、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即设计一个适合自己家的投资方案,方案要求切合实际、有理有据。

第9篇:股票基础理论知识范文

摘 要 在我国金融活动日趋活跃的今天,金融教学也在不断发展中,愈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都对金融学主干课程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尤其是该课程的课堂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证券投资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特征,作者借鉴在美国和欧洲的教学经验,并立足于中国金融教学现状,提出具体的课堂实践方案,设计出“理论—应用—比较—操作—结合”的课堂实践,体现各章节重点、补充课后习题、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国情、与海外情况进行对比,并对其进行具体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金融教学开拓一种新的思路,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并对世界范围内投资学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证券投资学 金融教学 课堂实践

1990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金融活动经历了从创设探索到逐步发展创新的过程,从1990年上交所、深交所初步设立,直至2007年上交所市值在全球主要交易所中排名第6位,交易量排名第7位。巨大的发展变化足以证明金融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与此同时,金融教学也在20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今,随着金融活动的不断深入,金融教学提出提升理论深度及加强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这对金融教学的体系和内容,特别是对配合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了更多的思考。

一、证券投资学课堂实践现状及探讨意义

课堂实践活动是指配合日常教学活动,以课程内容及进度安排为依据,以一定课时为单位向学生布置的,与课程核心内容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其形式可体现为课堂作业、小组工作等,具有普遍性、灵活性、易操作性、以及易于配合教学进度和内容的特点。

近年来,许多教学工作者都对证券投资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如赵家敏(2003)提出金融活动的国际化以及金融课程的微观化趋势,都对金融课堂实践教学提出要求,而金融教学也应相应采取实验室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刘湘云、何剑(2003)提出在21世纪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证券投资学的教学需要增强数理金融系列课程的比重,建设实践基地,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李晓莉(2009)认为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特点是基础理论与市场实践联系紧密,因此教学中应采取每介绍一个基础理论都要跟上市场实践,以求在二者间达到相互论证的作用。彭明强、徐熠明(2000)提出,应该让学生从真正投资者的角度进入证券市场,实际感受证券市场的涨跌变化,以掌握投资的技巧,培养投资决策的能力。而同时王家琪(2002)、丁竹君(2002)、王冰(2007)、胡奕(2005)等学者也提出了网络、多媒体教学以及模拟教学法在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在国外的教学中,也对课堂实践和课后作业提出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如Grinder(2008)利用网上作业管理系统实际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的学习和提高;Cooper,Lindsay,Nye和Greathouse(1998)提出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完成具有密切的联系;Koedinger和Nathan (2004)则在研究中将学生解决课后作业的过程分为了综合过程和解决过程,并指明综合过程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现有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对于课堂实践的研究以原则指导和理论叙述的文章居多,而对于具体实践方式却鲜有深入探索,缺乏具体的操作步骤。这使得教师们日益明确课堂实践的重要性,却始终无从下手,也使得最为普及,也最为贴近日常教学的课堂实践未能充分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尤其如今,多所高校选取滋维·博迪的《投资学》作为教材,而其课后习题答案在互联网的广泛流传使得学生对答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降低了习题对于学生思路的启发和开拓意义。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对证券投资学课堂实践进行设计和改革,如何布置课堂作业,从而使其发挥应有的教学辅助作用,成为我们的思考所在。结合现有国内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现状,我们借鉴在美国和欧洲高校的相关教学经验,根据充分体现各章节重点、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并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借鉴国内外市场等原则,提出“理论—应用—比较—操作—结合”的课堂实践模式,对课堂实践进行了一次探索,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证券投资学课堂实践设计方法的实际探索

针对我国证券投资学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在本部分中我们提出设置课堂实践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操作步骤,对于课堂实践进行实际探讨,并对“理论—应用—比较—操作—结合”的课堂实践模式进行解释,供广大金融教学工作者共同研究、完善。

(一)课堂实践设置的基本原则

1.扣紧各章节内容,充分体现重点。在“理论—应用—比较—操作—结合”的课堂实践模式中,我们应根据主要章节搭配分组作业,设计相应实践任务或进行资料的补充延伸。这使得课堂实践能够及时配合教学的进度,贴近教学任务的要求,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要在不同的课堂实践任务之间进行关联,构成不断深化的结构,帮助学生对于知识体系进行理解和把握。

2.理论联系实践,提升操作能力。该模式重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和提升,使课堂实践从两方面支持日常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于课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将知识转换成为全方位的能力。

(二)课堂实践的主要环节

该模式将3-5名学生分为一组,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选取滋维·博迪《投资学》教程前13章作为学期教学内容,按照章节知识点侧重的不同,设计具体实践任务,基本涵盖所有教学重点。

“理论—应用—比较—操作—结合”的模式,概括了我们课堂实践的基本设计思路和实施的主要环节。下面对此模式进行具体解释:

1.坚持以理论知识作为实践的基础和保证。在重视课堂实践教学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放弃对于证券投资学理论的学习。相反,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学习,是成功进行课堂实践的重要保证。

因此,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前,教师会对证券投资学相关章节的理论进行清晰和深入的介绍,保证学生在了解理论的同时,更能够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教师还辅助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保证了学习的深入性及时效性。

2.将课本原理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在具体操作中,该模式选取实际操作数据作为学生每次课堂实践任务的数据来源, 通过CCER、Wind资讯、YAHOO金融等数据库,使学生获得股票价格、沪深300指数等各类数据,作为课堂实践的基础数据。

其次,在讲授理论的同时,教师根据章节安排,筛选出关键知识点,并据此进行拓展,设计相应实践任务,让学生实际操作检验课本原理。一方面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设定不同的投资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条件下,了解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增强实际的分析和动手能力。通过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双向促进。

课堂实践的具体内容和示例,我们将在第三节中,进行详细论述。

3.利用课堂实践所得结果与课本结论或国外现状进行比较。在课堂实践中,学生通过应用课本原理得到相应结论后,继续要求学生进行两方面的比较。其一,我们利用曾有的海外教学经验,向学生提供美国相关的交易数据,让学生将课本原理分别应用在两组数据上,比较两国数据的不同结果,由此比较两国证券市场的不同特征及对于相同原理的不同适用程度。

其二,将任务所得结论与课本原有结论进行比较,验证课本原理在中国市场的可操作程度,以及在中国投资环境下课本普遍原理的适用性,实现对于知识的辩证看待。

4.在课堂实践中加强对于相关软件的操作。在课堂实践的任务中,从数据的获取到数据处理直至最终的结果报告,均由学生自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加强了学生对于两类软件的使用。

在数据获取方面,教授学生利用金融终端软件CCER数据库、Wind资讯以及YAHOO金融进行相关资料查找。每次实践任务中,让学生自主获得股票价格、历史数据、个人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沪深300指数等信息。使学生具备自主利用数据库获得相关资料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在后期学年论文等其他研究中,对数据库进行深入利用。

在数据处理方面,加强学生对于日常数据处理软件Excel等的应用。在实践任务中,通过Excel教授学生规划求解、矩阵乘法、数据分析、宏等功能的操作,实现了学生利用Excel进行实际操作,提升其数据处理能力,并整合微积分、高等代数等数学基本功。同时,也有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初步掌握了VBA编程,Matlab,SPSS,Eviews等操作,使数据处理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5.实现课堂知识与现有相关研究理论的结合。课堂实践任务中,除了要求学生对于课本重点知识点进行实践操作与深化运用外,教师还根据现有投资学研究的情况,向学生提供国外最新的研究文献和经典研究理论进行阅读,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读书报告和PPT制作。如在介绍指数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向同学介绍Fama和French的定价模型进行阅读,又如在介绍证券投资理论现有运行状况时,提供2005年至今国外的最新金融学研究论文供学生阅读。我们兼顾课程理论联系实践特征的同时,深化学生对于研究理论的深度认知,更新对于课本相关知识的把握。

三、“理论—应用—比较—操作—结合”课堂实践模式的具体操作

我们遵循着“理论—应用—比较—操作—结合”的课堂实践模式,设计了10项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下表所示的,就是10项课堂实践的具体内容。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筛选其中部分项目进行具体的解释和说明。

以第四章“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公司”为例,教材中重点介绍了投资公司、共同基金的基本概念及其从设立到交易的流程,并对基金交易费用的计算进行初步介绍。但从课本中看,文字内容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学生不易记忆。但本章内容却是实际操作中的关键基础知识。在此情况下,我们将课本的文字介绍转换为具体的课堂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明确该部分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重要性。课堂实践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实际寻找一支开放式基金的招标书,了解招标书的具体内容、基金的发行流程及该基金的费用构成,而后拟定学生在2008.1到2008.6期间对该基金进行买卖,要求各小组按照招标书的费用构成要求以及课本计算费用的相应公式,实际计算出基金买卖的交易费用。

在这样的实践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单纯的文字介绍转换为市场的实际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际交易去计算费用,提前让学生体验具体操作。

同时,我们也将不同章节的实践任务进行关联,逐步深入,形成呼应和递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第六章“风险和风险厌恶”和第八章“最优风险资产组合”中,第六章是风险衡量方法的基本介绍,而第八章则是在此基础上,求解最优资产组合,是证券投资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一气呵成,深入了解两章的重要关联,我们将两章的实践任务进行关联。首先在第六章要求学生选取国内三支正在交易的股票任意进行组合,而后绘制散点图,直接观察不同组合对于风险收益的影响,打下衡量风险的基础。在第六章的直观了解后,我们在第八章任务中给出限定条件,要求学生以第六章数据为基础,通过规划求解分别求出这三支股票满足条件的组合,并依据结果作图,实际绘制出有效边界曲线。最终添加无风险利率的相关数据,构造出含有无风险资产的最佳投资组合。

通过将两章内容进行联系,我们利用实践任务深入并完整的介绍了衡量风险和构建最优资产组合的知识,有体系、有层次的阐释了具体的教学内容。

四、课堂教学实践的调查反馈和发展完善

在期末,教师针对课堂实践任务的实际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听取同学们的意见。根据调查结果,学生普遍持支持态度,除了认为课堂实践一定程度上帮助自身学习外,学生还普遍认为在以下两方面得到收获:

第一,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该模式中,由学生构成小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学生将任务自主分工为查找数据,操作处理,报告整理,文本封面设计等板块,每次由不同的组员担任某个板块,轮流进行,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在课堂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明确了分工与整合的重要性,提升了整体的团队意识。

第二,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目前已有部分学生选用课堂实践的相关题目进行深化,开始自己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探索,如申请参加南开大学“百项创新”科研活动或撰写相关研究性论文等,由课堂实践进行扩展,继续自身对于证券投资领域的学习研究。这些实例证明,课堂实践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同时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研究性论文等做好了铺垫和准备。

在学生普遍持支持态度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了课堂实践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不断进行完善。

1.要求教师深刻把握课堂重点

在实践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课本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清晰的筛选出各章的重点,并对整体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框架有深刻的把握。同时不同作业形式的设计,也要求教师有充足的准备并不断思考如何实现课本与实践的结合。

2.对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要求

在该模式的设计中,要求教师自身对相关软件有熟练运用的能力。摆脱曾经长篇大论的理论讲解和文字陈述,转为把科研活动中的实际操作传授给学生。软件使用方法的教授看似简单,但对教师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出了要求,只有踏实的动手经历才能在教学中最快的带领学生提升操作能力。

3.仔细思考实践任务的具体内容,强调理论和实践之间度的把握

在涵盖课本主要知识点的同时,如何能够针对知识点设计出有效的具体实践内容,考察了教师自身对于实际交易情况是否有较深入的把握。只有教师自身明确证券市场的实际交易情况,才能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情况进行最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得实践的内容能够真正体现知识点的应用所在,而避免胡乱设计实践内容,增添学生负担。

另外,本科的证券投资学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技能培训,简单的进行买入、卖出的操盘培训,只会影响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认知和理解。课堂实践本身是对于理论的实践和辅助,因此一切设计都需要从课本原理出发,将二者进行结合,也需要适当引入国外先进研究理论,加深课堂理论的深度。实践与理论双管齐下,才能体现课堂实践的真正作用。切莫过分流于实务操作,而忽略对于原理的重视。

五、结语

随着金融活动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实际操作还是理论研究都对金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兼顾理论高度与深度的同时,重视教学的时效性和动手的实践性,成为金融教学工作者重视的关键。我们通过设计“理论—应用—比较—操作—结合”的课堂实践模式,希望能为我国金融教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参考,开拓一种新的思路,也希望能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AS0913)和南开大学“08教学改革专项”资助

参考文献:

[1]Cooper, H., J.J. Lindsay, B. Nye, and S. Greathouse, “Relationships Among Attitudes About Homework, Amount of Homework Assigned and Completed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0.1998:70-83.

[2] Koedinger, K.R., and M.J. Nathan, “The Real Story Behind Story Problems: Effects of Representations on Quantitative Reasoning,” The Journal of Learning Science, 2004.13:129-164.

[3] Grinder, B., “Automated Online Homework Managers: Filling the Gaps with FlashTM,” Journal of Financial Education, Fall 2008:137-156.

[4]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高教探索.2003(04).

[5]李晓莉.“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9(09).

[6]刘湘云,何剑.21世纪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证券投资学的困惑与革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23).

[7]王家琪.网络应用于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初步尝试.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4).

[8]丁竹君.试论金融教学的适应性改革——多媒体网络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2(04).

[9]王冰.证券投资学软件模拟教学初探.山西科技.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