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儿童艺术美学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艺术美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艺术美学教育

第1篇: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一、现状分析

就目前我国特教学校聋哑儿童美术教学活动来看,大多数学校美术教育水平不高,美术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施不完善,过于强调学生的视觉补偿与单纯的画画等,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学校的美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的发展相脱轨,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聋哑人才能摆脱因先天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方面缩小与社会相融合的距离。

通过调查Z特殊教育学校,学校有1间80平米的美术展厅,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学教室以及专用的美术教学教具和专业教材可用。通过表1可以看出,美术专业教师仅占总教师数的3.9%;美术教师学历偏低,均为大专学历,且职称为中级教师,教龄均为5年以下,其中美术专任教师为2人;从中可知美术教师师资力量的薄弱。通过表2可以看出,该校聋哑学生数超过总人数的55%以上;全校聋哑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人数,女生占聋哑学生人数的53.7%;该校美术教学主要以专任教师为主,其他兼任教师为辅,教师教学工作量大。随年级的增长,各年级人数在不断的下降,人数比例最高的为三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聋哑学生占总人数的54.7%;这三个年级学生与八、九年级的学生相比,平时所接受的知识量较少,不易开展教学,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由于教师教龄、教学人数、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在进行美术教育时会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专业知识缺乏、课程设置的不合理、课程设置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不恰当、美术专业手语词语缺乏等。

二、问题及对策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通过跟踪调查发现,学校的美术教学理念仍然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以教室为主的教学场所和以书本为唯一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大多美术课程没有专任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活力,常常是一种模式,即“范画—临摹—完成作业”,有时甚至直接省去了课堂示范这一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对艺术课程教学方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已经是迫在眉睫,教师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明确培养目标,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下,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相互沟通发展的美术教学过程。对于聋哑儿童完成自己的美术作品后,教师对作品不应进行机械式的评审,更要“进”入到他们的思维和真实的内心感受中,多给予鼓励与肯定。通过作品图1-3分析发现,相同的一幅画在不同的学生笔底下展现出来的想法也有所不同,作品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美术构思思维和想象,教师应面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美术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寻找突破传统教学的办法,创新出适合于自身学校的教学特色。

(二)加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融合

由于聋哑儿童获取信息的闭塞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获取需要的、有效的信息能力较差,只能通过老师讲授和自己亲身体验的为主。实地调查发现,受该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教师只能在教室通过书本与图片进行教学,几乎没有校内外的写生训练等教学过程,美术教学活动仅仅也是以室内画画为主。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也就是说,一种教育尽可能的达到多种教育的目标。应加强其它学科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如语文课提高聋哑儿童美术专业知识;数学课锻炼聋哑儿童的美术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活动课提高聋哑儿童的美术专业技能……。对聋哑儿童的教学各学科之间相辅相成的,不能过分突出或强调某一学科的重要性。

(三)合理设置课程

课程设置也成了聋部聋哑儿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校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做适当调整。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对聋哑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起着主要作用。学校要在重视聋哑儿童的全面发展,设置适合儿童发展的美术课程,尽可能体现课程设置的合理、教学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调查发现,Z学校仍然把语文、数学、化学等学科作为重要的学科进行教学,学校虽然提倡艺术“特色”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艺术“特色”教学,却没有得到重视,体现不够。通过表2与表3中发现一、二、四、六年级没有聋哑学生,该校当年在校学生中这四个年级出现聋哑学生断层,故只对三、五、七、八、九年级的美术教学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美术课程设置随年级的增加而减少,在三年级每周设置的美术课为三节课,占到该年级周课程总节次的8.5%;五年级每周的美术课程设置为两节课,占周课程总节次的5.7%;七、八、九年级每周美术课设置均为一节课,占其各年级周课程总节次的2.8%,美术课教学在聋部课程设置中占的比例很少。

(四)完善美术手语教学

在深入课堂调查过程中发现,教师对于内容的讲授缺乏专业性手语,比如在聋部五年级的一节《中国山水画欣赏》课中,由于学生对“欣赏”一词的理解不是很深,这一节课的教学就比较困难,好多的学生都问:“老师,我们本子上不用画吗?”由于学生对“欣赏”一词的理解差,这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美术教学对于讲授有很强的专业性,现有的《中国手语》只有一种“欣赏”的打法,如上图4所示,图5为最相近的“看”的打法,现已有的手语已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需要大量的专业手语,但是由于缺乏美术专业手语和聋哑孩子对艺术教学的理解能力存在巨大的鸿沟,致使美术教师难以全面、生动、完整的讲述有关专业性的解释。严重影响了聋哑儿童对美术教学内容的理解。美术在聋哑儿童的生命中起重要的发展作用,聋哑儿童模仿能力强,手指灵活,又有非常丰富的想像力,往往会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教学活动会出现许多新的专业术语,教师除了加强对手语知识的学习,善于收集美术常用语、字词的手语,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完善校本美术教学术语的开发,调动其他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共同研讨,将教师手语的打法统一,逐步做到与师生教学沟通无障碍。

(五)个别化教学,突出因材施教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指出:个体差异是正常的,因此应使学习过程适合每个儿童的需要,而不是将儿童套入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速度和学习特点的假说之中。为每个听障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就是在分析每个儿童个别差异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确定合宜的达成目标,选配最佳的教学方法,努力保障儿童个体逐步实现其发展目标。因此,个别化教育是最能适应儿童各自特点的差异性教育,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通过调查发现,50%以上的学生对美术并不是很感兴趣,由于该校除专业美术教师外,其它教师也在兼任美术教学工作,各个老师教学水平的不同,对美术学习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导致学生失去美术学习兴趣。

图6

图6下载原图

图7

图7下载原图

图8

图8下载原图

每一个学生,并不是自愿的上美术综合课,在美术综合课上也存在着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通过调查作品的完成时间发现,教师给予学生完成作品的时间是1-2周的时间,累计18小时,其中课堂内4小时,可以说时间很充分。究其原因,首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承认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学生作品图6-8,可以看出,学生绘画的技法普遍存在着较弱的态势,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美术水平,划分层次,分层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美术方面各得其所,发挥各自的长处,全面发展。其次应该有针对性的对聋生的听力、智力、年龄、语言基础、发音状况、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不同情况,划分层次。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采用各种途径和教学方法,提出各种适当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聋哑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六)让美术教学活动内容生活化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教学是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更要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去体验美、感受美。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他把“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并作为教育研究问题中一个重要命题。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学主张。《聋校美术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加强美术教学活动内容生活化,深化美术教学活动新思路,生活化美术教学活动就是通过让聋哑儿童亲身去体验生活,让他们亲身去挖掘和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使其达到愿说乐画的境地。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美术教学仅限于有效的空间内,把学生拘束于画画中,让学生感觉就为了完成作业而画画,并没有从中体验快乐。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美术教学水平

国务院于2014年1月颁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通知中,对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做了重要的阐述,尤其是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中指出: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表1中可看出,Z校专业的美术教师仅占总教师数的3.9%,且美术教师只有大专学历,职称为中级,教师专业技能相对弱,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大多都是其他课程老师兼任,多种因素使得Z学校美术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当然这也是其它普通学校中常见的问题,要做好学校的美术教育工作,加强学校美术教师师资力量刻不容缓。师资力量也会影响美术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应鼓励美术教师加强学术研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对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认识、美术教学活动的创新与美术教学活动的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要注重教师的培训与交流,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结语

第2篇: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美感教育;美学元素;波普风格

一、研究的背景

第一,基于我国儿童美感教育发展的需求。我们的孩子将迎接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关注生活品质、追问生命意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审美将成为重要的竞争力,审美修养不再是艺术工作者的专属,而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素养。审美素养从哪儿来、怎样培养,儿童喜欢的绘本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优秀的儿童绘本可以愉悦儿童,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在给予儿童美的体验与感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滋养儿童的心灵,培养其艺术感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虽然我国现在已经拥有一部分优秀的儿童图书设计者,也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儿童读物,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些优秀作品的数量还不足以满足国内儿童的需求,我国儿童绘本的发展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第二,我国儿童绘本的发展历史较短,部分绘本参照西方国家的绘本样式,在设计上往往显得缺少创意。如,版式和色彩设计显得程式化,缺乏丰富多变、活泼大胆、富于创意的设计。好在现在有部分出版社或工作室通过借鉴与交流,积极在风格、样式、材料上进行尝试与探索,创作出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儿童绘本作品。第三,现在各高校动漫专业的部分学生将来会成为我国儿童绘本设计的主力军。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每名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但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关注并重视本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视为自身的重任与追求,这也是当代动漫专业大学生理应肩负的使命。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曾表示,虽然童书市场这几年一直保持着增长态势,在2016年更是销售量突破了700亿,是整个图书中最活跃的板块,但国内原创的图画书、绘本设计往往缺乏自己的品牌和国际水准,主要销售来源仍是靠国外引进。因此,设计出属于中国儿童自己的绘本,设计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读物,成为目前儿童艺术出版市场的迫切需求,同时是未来童书设计者所应努力的方向。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一,儿童的健康成长、情感塑造,需要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引导儿童关注美、体验美、创造美,尤其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在认识美的基础上创造属于中国儿童自己的美的绘本。社会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性、科学性的原则,而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阶段中,儿童时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形成健康意识的过程中,美的启迪,也就是美感教育是特别重要的。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化作绘本中简洁、新颖、活泼、灵动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儿童教育之中,儿童在观看、仿效、学习的同时,不仅塑造了独特的审美观,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人生观的形成。只有让儿童在成长阶段接受健康、科学的美的熏陶,完善的人格才得以养成,而人人有了完善的人格,社会才会真正和谐、可持续发展。第二,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与美学元素融入儿童绘本创作与研究,体现出原创性。正是有了众多艺术家、学者、匠人的默默奉献和持之以恒的执着追求,中华文化才会如此博大精深,才得以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具特色。而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出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兼具的优秀儿童绘本并使之走向国际市场,是每一位绘本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创作者要将中国的传统美学元素通过创新的手法展现于儿童绘本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达到通过儿童绘本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弘扬民族文化体现中国儿童绘本的原创性、广泛性和教育性的目的。第三,波普风格的儿童绘本采用综合材料拼贴制作而成,具有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对于儿童审美经验的形成和丰富具有重要意义。波普风格儿童绘本试图通过拼贴等简单、新颖的美学手法,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引发儿童自主观察、收集与探索,积极调动儿童的模仿和协调配合能力,将创造性思维与动手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儿童独立思考与创造。第四,对于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切实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以创新思维和创作实践进行儿童绘本创作与民族文化价值传播,可以带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技术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引发多种具体创新策略和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课程设置应符合商业制作模式。学校教学有时更注重理论性,缺少实践,更缺乏与当前市场接轨的模式,因此,构建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最前沿的儿童绘本制作专业技巧并实践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的内容

第3篇: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美育 审美教育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061-0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美育历来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现在这个大众文化 时代,作为能够促使人类走向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的审美教育, 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高发现美、鉴赏水平的教育活动,审美 教育成了建构全面、和谐人格的一项社会文化工程。有学者预言: 伦理与审美将是 21 世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关注的重大问题,而 且伦理将彻底走向审美,美学将成为未来的伦理学。任何一个有 远见的政治家和国家的职能部门,都必须重视审美教育在整个社 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美育有陶冶情性、塑造心灵的基 本功能。美育对人的身心陶冶具体表现在把人塑造成理性、完整 的和充满生活情趣的人,让人能享受到人之为人的乐趣。其次美 育引导人走向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培养人的感受 力、想象力、理解力。

二、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通过美的熏陶和艺术实践,使孩子的审美意识得到启蒙,审 美感觉逐渐灵敏。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学习增长多方面的知 识,包括粗浅的文艺理论知识和初步的艺术素养。通过教师的引 导、启发,使孩子初步认识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并通过艺 术创作和表现使孩子得到审美愉悦和体验,情感得到陶冶。

三、实施过程和采用的方法

1.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找有关儿童美育实践的有关资料,根据儿童 心理学基本理论,确定儿童不同发展期采取不同的教学实践活 动。

(2)案例研究法:收集在美术教学中典型的和个别的案例, 通过对不同类型案例的分析,提出儿童美育的解决方法,进行个 别指导。

(3)行动研究法:通过各种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不同儿童 的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2.实施过程

(1)在分领域课程中,丰富情感体验。 审美感知是审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如果感知不充分,其它

审美的心理功能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因此审美感知的首要目的, 是要积极引导儿童去亲身感受和体验现实生活和自然界,发现隐 藏的活生生的力的运动模式及情感表现性。形成愉悦的情感体 验。为了使其成为儿童审美表现、创造的催生素,引发儿童创作 灵感的动力,我们主要从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两方面 进行愉悦性审美感知的培养。

(2)在大自然、生活中进行愉悦性审美的感知(生活经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大自然、生活中丰富的色彩、绚丽的景色,奇妙的声音等,是儿童进行审美感知的最直接的源泉。从日常生 活中获取愉悦感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提醒儿童注意倾听身边 发出的声音,启发儿童运用不同的感官,在听听、看看、说说、 玩玩的愉悦情感体验中去发现、听辨许多不同的声音。这是儿童 对声音的一种全新的感受与发现,使儿童感受到艺术是无处不在 的,更乐于发现美。

(3)创设审美愉悦的欣赏情境,开阔审美感知视野(艺术经 验)。

审美艺术欣赏教育是培养儿童艺术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让儿童从小接触经典作品,开阔儿童眼界,丰富审美经验,具有 美的知觉和选择的敏感性。因此,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审美艺术欣 赏活动,并积极为儿童创设宽松愉悦的艺术氛围,经常让儿童聆 听名曲,阅读童话名著,欣赏名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 儿童多种感官通道的参与及游戏化的方法,使视听器官进行有距 离的感知和心灵交融的活动,以无距离促进情感交融,深化对作 品的理解,积累和丰富儿童的艺术经验。我们在墙饰中创设了名 画廊,定期布置大师的名画,在周围放置一些空画框,用来随时 张贴儿童所画的作品,形成互动墙饰,使艺术就在儿童身边,拉 近距离,有助于建立儿童绘画的自信心。

(4)在小课题活动中,注重儿童愉悦性审美的感知,不断丰 富艺术经验。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我们又得到了许多有 益的启示,教学应指向儿童的最近发展期,找准儿童的起点, 估计他们可能出现的不同落点,将审美艺术教育的目标进行分 层,将终极目标逐层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针对儿童的实际水平, 通过小课题的艺术活动来实现。教师根据艺术内容和形式,以 及儿童的年龄特点制定目标,围绕一定的艺术要素,按单元组 织起来,每个单元按其复杂程度,由易到难,有顺序,螺旋式 加以推进,这种形式在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地学习一个单元序 列,较容易取得成效。

例如,以年龄较小儿童美术活动的水粉色彩单元为例。通过 色彩游戏、学习,使用水粉笔涂刷游戏、儿童尝试画点与面的练 习、儿童尝试画块与面的练习等内容的学习,儿童认识了基本色, 掌握了一些进入水粉画之门的基本的操作技能,激发了儿童对画 水粉画兴趣。 将艺术的基本要素等按单元组织起来,通过集体 教学的教育形式;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及不同艺术内容的特 点,鼓励、启发儿童发现探索地学习,通过游戏化的审美感知活 动,使技能在表达意象中提高,使个体在自我尝试中得到享受, 得到满足。

3.教学手段现代化

通过课件、图片、影视音乐等方面多媒体教学展示。具有较 强的视觉冲激力和感受力。孩子可以很容易,并且很快接受掌握 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开扩视野,增强创作表现欲,拓展思维 想象空间。

四、研究成果

实践表明,通过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活动,儿童的审美能力 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儿童的心灵播种了一颗美的种子,使美成 为儿童未来人生永恒的追求,怎样找到美,把审美作为一种趣味, 为孩子接近美德做准备。因此,美育同时就是健康的世界观、人 生观教育,良好的行为品德和优良道德风范教育。

在各种美术小课题活动过程中,许多孩子的实践活动作品在 各种级别的绘画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有许多作品被《中国儿 童美术集粹》 收录其中。桑桂荣老师被评为“全国十三大儿童 美术教育专家”称号,并出版了《七彩路》儿童绘画指导专著, 总结了儿童美术教育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受到儿童美术教育 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好评。

五、存在的问题、前景与希望

由于孩子的个性差异,孩子有时候没兴趣不愿画了,这要求教师要尽一切可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 此时可以多设置一些手工、趣味课。教学过程更需情境化,教师 要用风趣的语言吸引打动孩子。同时要求家长要配合老师,共同 努力,鼓励孩子走出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而 确保孩子自然健康发展。

美育主要是一种非智力的情感领域,其最根本的目的不在使 受教育者掌握某种知识及技能,而是确定一种审美的态度和人生 观。从儿童开始重视美育,体现了对人的真正素质的重视。提高 人的审美能力,使现代精神危机的人们精神有寄托、感情纯正, 免受刺激和污染,这是现代人的内在要求,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 的客观需要,也是审美教育在这个时代肩负的使命。它是借助自 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 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 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英]科林伍德著. 艺术原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美]阿恩海姆著. 艺术与视知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4篇: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摘要::宗白华的同情说是其美学思想核心之一,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感物”美学的进一步深化。与来自西方的“移情说”相比,“同情说”更切合中国艺术实际。宗白华将“静照”,作为达到“同情”状态的审美方式。

关键词:同情说 移情说 静照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1920年,宗白华在发表于《少年中国》上的《艺术生活―艺术生活与同情》一文中,充满深情地呼吁:

“诸君!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地生活呀!无限的同情对于自然,无限的同情对于人生,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无限的同情对于死生离合、喜笑悲啼。”

“同情”是建设理想社会的前提,同时也是艺术感觉的发生,是艺术创造的目的。虽然这个“同情”是由社会而扩大到自然,但宗白华所理解的“同情”与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感物”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

一 中国传统感物美学的异化

“五四”以来,随着西学在中国的深入,西方思维和话语逐渐在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纵览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史,西方话语方式的介入,导致了以下后果:第一,以西方美学为价值标准,在阐释西方美学的某些概念范畴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美学的价值被模糊甚至被贬低。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中国,并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据一定地位的里普斯的“移情说”;第二,用西方的理论话语肢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使原本有独特价值的中国美学被异化,成了不中不西的理论怪胎,如:被“移情说”肢解的中国传统的“感物”理论,被典型论阐释的“意境”论。这样说来未免有些偏激,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下,传统的“感物”美学往往被当成“移情说”来解释。中国古典文艺思想中一些本应是根植于“天人合一”哲学传统的语句,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等浸润着“同情”观的语句被作为“中国移情说”的例证频频出现。我们看一看当时出版的一些有影响的美学论著,“移情说”在中国的影响就可知大概了。上世纪20年代初,吕澄撰写了《栗泊士美学大要》介绍里普斯的“移情”理论,指出“移情”涉及审美欣赏的对象、审美欣赏产生的原因、移情作用发生的原因,“指向相应自我活动的倾向”的涵义、欣赏者的身体状况及器官在审美时的缺场、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意及观照者观念中情意转移的特征等问题。此后,近代中国出版的美学概论或者一些美学著作,几乎都要涉及“移情说”,有的著作甚至将“移情说”作为重要篇章进行论述。如吕澄就明确表明,他对里普斯“移情说”的偏好,并且认为唯有此说可彻底探究美感的事实。范寿康在《美学概论》中详细分析了“感情移入”的概念和种类,并且认为美丑评价与“感情移入”的关系极大。更多的研究者则用“移情说”的观点来解释文艺现象。如丁易撰写的《文艺中“感情移入”的描写》,就说明了“移情说”在文艺中的实际应用;蔡仪在《新美学》中肯定了美在于客观现实,是美感与艺术美之根源,介绍了“移情说”在美学评论中的作用;丰子恺也在《艺术趣味》一书中谈到儿童游戏和绘画活动中的移情现象,以“移情说”来分析儿童和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过程。至于朱光潜,他在《谈美》和《文艺心理学》两书中更是对“移情说”作了进一步的中国化的阐释,从而使这一学说更加深入人心,“移情说”在后来的影响,朱光潜是起了很大作用的。“移情说”如此流行,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移情说”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美学?

里普斯“移情说”的基本观点是:审美主体将生命、人格“移入”对象,使本无生命的对象表现出人的生命、思想和感情。最终结果是自我和对象之间的对立消失。从心理学角度看,移情属于外射作用一类。感情的外射作用,是指人们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把属于人的知、情、意外射或移注到客观景物或其它审美对象上去,使本无生命的对象,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用下,仿佛也有了人的感觉、感情、性格等。这是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审美感悟的学说。自“五四”以来,中国人越来越重视科学,更有甚者,认为西方的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先进,因而艺术精神和方法也是先进的。因而对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神秘主义倾向产生了不满。里普斯“移情”理论的引入则正好弥补了他们认知的不足,因为“移情说”最终的结果是主体与对象之间对立的消失,是“物我合一”,尽管这“合一”的“一”是指“理想性的自我”,但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物我合一”相似。因此,笔者认为,“移情说”之所以在近代中国如此盛行,是因为不少人感到“移情说”给他们带来了分析审美经验特点的相对科学的新理论。当然,这种学说对审美主体的能动创造性的强调,反映了当时积极的美学追求。但是这种不究根底的研究态度,也导致了“移情说”的泛滥,并且超越了了它所适用的妥当范围。

二 美学比较中的“同情”

虽然“移情说”在艺术欣赏和创造中也强调“物我交融”、对象与主体合一,但它却无法从根本上弥合其哲学根基上的物我、主客关系的分裂和对立。而宗白华的“同情”的美学思想却是真正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的“物我交融”。他在《中国诗画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说:“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是“纵身大化,与物流行”。在宗白华看来,这是中国文化中所固有的,而且还是中国艺术心灵最深的体现。宗先生认为,“同情”是中国艺术中写实精神之真谛。“将来的世界美学自当不拘于一时一地的艺术表现,而综合全世界古今的艺术理想,融合贯通,求美学上最普遍的原理而不轻忽个性的特殊风格。”这是宗白华的“同情”观在美学研究方法上的体现。正因为他认识到“各个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宇宙情绪为最深基础”,所以他始终以“同情”的态度面对生活和艺术。他认为中国绘画中表现出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融化,体合为一,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得一片荒寒,恍如原始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对于中西绘画的区别,宗白华始终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有如此深刻的看法,“移情说”无法触动他也就可以想见了。“移情说”强调主体的作用,而中国的“同情”“感物”美学的最高审美追求却是“无我”,这两种美学观点的区别就在本质上显露出来了。

宗先生在《美学》讲义中对“移情说”也有介绍,因为是讲义,所以并不能完整见出先生的确切评价,只能知其大概的看法。宗先生当时把“Einfishlung”译为“同感”、“感入”:“又普通之同感,亦有感入之意,盖吾人设身处地,拿己身作则,则永不能表示同感也,至于此物之表现,究竟如何,终不得知也。如秋景花落草萎,人多愁哀之,实则秋何尝可哀,皆因己心有此悲哀,一触此物,遂有凭寄。”根据宗白华的解释,作为一种审美态度,“同感”的含义有三:其一,主体与对象同其感情;其二,感情深入对象之中;其三,把对象视为生命的象征。而宗白华最为重视的是第三种含义,即“如看失火,感自身内部生命之情绪,亦如火,然将火视为同情之物,视为生命之象征,生命之表现”。从这段话我们可以大概清楚宗白华对“移情说”的看法:主体之所以与物同情是因为物亦有情。生命感入自然,自我融进宇宙,是宗白华所认同的审美方式。与“移情说”偏重主体表现不同的是,“同情”是我们在欣赏自然时,“将小己亦纳入自然中,而与之同化”。后者强调的是一种生命境界,是自我与宇宙生命的合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宗白华的“同情”的美学观与“移情说”相距甚远,而与中国传统的感物美学一脉相承,是对感物美学的现展。

三 静照――“同情”的审美起点

如何才能达到“同情”也即“物我合一”的状态?宗白华提出了“静照”,这是糅合了中国古典直观的虚静和西方理性的观照而形成的一种有现代特征的审美方式。

宗白华很早就认为东方的思想精神是静观的,儒、道、佛三家都有这种倾向。而且体现在中国绘画中。宗白华认为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基于上述认识,宗白华认为,“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于静观寂照中求返于自己身心的心灵节奏,以体会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在静观寂照中,“我”与宇宙万物达到契合无间的状态,这是一种大“同情”。宗白华之所以提出“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的第二个原因是,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精神中蕴含着先秦老庄所说的“道”。因此,中国画便特别讲究“气韵生动”,讲究画面中空白的布置。然而这“空白”在欣赏时却并不觉得是真空,而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如何体“道”,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以“虚静”作为人观照“道”的一种精神境界;庄子则提出将“心斋”、“坐忘”作为体道悟道的精神方式。到魏晋时,“虚静”已经成为审美观照的美学理论。宗白华吸取“虚静”说作为“静照”审美方法的一元是有其深刻用意的。

宗白华认为在“静照”的过程中,审美主体的人格修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静照”是对艺术作品美的观照,因此它必须舍弃一切功利实用的心态,“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只有如此才能体悟宇宙生命节奏。无论是对于生活还是艺术创作,宗白华始终认为人格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五四”时期,他提出的“超世入世”的人生观,对小己新人格的培养提出殷切希望;在谈新诗创作时,他将诗人人格的培养放在首位;他之所以欣赏晋人之美,是因为他们有空灵虚净的胸襟,有玄远超脱的意趣,风神潇洒,不沾滞于物的风度。这种对审美主体人格的重视,即是要求审美主体在“静照”过程中达到“忘求”的状态。可以说,宗白华研究魏晋美学的方法,是一种内部视角的方法,即从历史文本出发来阐发历史本身,而且,不强调科学的求证方法,力图把握历史的精神诉求,这也正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魅力所在。

另外,宗白华所说的“静照”与叔本华的“静观”是有区别的。叔本华认为要“静观”就必须把自己变成“纯粹无意识之主体”,而“静照”是要求在审美观照中摒除与艺术美本质无关的思想,从而与对象“坦诚相对”。此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而宗白华认为“静照”之所以能产生美感,是因为主体与对象之间有“距离”。主体“忘求”(忘物或忘我),使自己不沾滞于物,从而使对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因此,“静照”观与他后来提出的“移我情”和“移世界”理论统一了起来。“移我情”就是改造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也就是先前所说的人格的涵养,从而如实地深入地把美反映到内心里去;“移世界”就是利用物理手段辅助产生美的形象。这两者的结合,使宗白华的“静照”观不致陷入片面化的境地。到此,宗白华才真正地提到了里普斯:“这个‘移情说’(移我情)比起德国美家栗普卜斯的情感移入论似乎还要深刻些,因为它说出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改造是‘移情’的基础呀!并且‘移易’和‘移入’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第5篇: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作为一名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创作工作者,笔者认为: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是成人。因此,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使成人与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这就需要儿童舞蹈创作者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

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

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已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并从中捕捉到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儿童情趣的舞蹈形象来。

二、夸张与变形的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所以,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

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是适应舞台表演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表演形式,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情信息。

兰、拟人化的手法

拟人化的手法,很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会说话、会吃饭、会生病,有爸爸、有妈妈。创作者按作品的内容需要,将儿童的各种特征和思想注入动、植物溶化成一个完整的感人形象。使孩子们进八角色,在美的节奏的动作中,自由自在地表演,从而体现出儿童舞蹈语言更追求形式的新颖性、变化性,它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夸张,不是照搬成人现成的动作,而是在不断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建造自己的素材结构,努力去创造,去寻找新意,寻找新奇,以美的成功的艺术形式吸引广大儿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激情,满足他们的欣赏需求,儿童舞蹈语言的创造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以夸张、简洁、明了、灵活的语言,展现儿童的神与形,情与趣。

四、自然天成的童趣

自然,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指真谆、质朴、清新。舞蹈作品的自然气质,首先得之于精心的选材。儿童情趣就是符合儿童年龄,生理特点,体现儿童情感,激发想象力,观察力,能为儿童心领神会的饶有兴趣的事和物,如何寻求儿童情趣呢?从儿童生活中去发现那蕴藏着富有情趣的事和物,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创造令孩子们神往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给儿童以羡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浓郁的儿童情趣,最终使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

五、为了明天

美国舞蹈大师特德・肖恩说:“舞蹈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人们新的需求和社会新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开启着人们的心智,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个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趋向复杂、成熟。

根据社会功能的要求,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训练。一是抓住儿童爱蹦爱跳的天性。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诱导,抓住节奏,突出整齐,追求美观。二是抓住舞蹈性,练好基本功。三是编排组合,增进兴趣。适应孩子们认识规律,编排拟人化的动物动作组合。四是用民族舞律功,提高孩子灵敏度。五是开设毯子功,增进舞蹈技巧。毯子功训练是提高舞蹈技术技巧的捷径,一般经过二年多训练的孩子们都能做到学用结合。六是用集体舞增强群体意识。儿童们参加集体舞训练,能在愉快的歌舞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增进团结、自觉地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第6篇: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Abstract:The dance movements are emotion of world heart's core image vindicating. The youth grows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which the growth daily renews, as well as its riot of color illusion folds the color the psychology, had decided they to dance the uniqu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The child dances from the creation rule and the creation technique dances the creation with theto have is interlinked the place, but its actually difficulty withdances creation.

关键词:少儿舞蹈 创作 探索

Key words:The children dance the creation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178-01

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

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己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儿童清新烂漫,天真活泼,对世界充满清莹、甜柔的爱,爱野地上的小草,花,爱天上的月亮星星,爱天空中游弋飞翔的小鸟、白云,爱江河上跳跃闪映的小鱼、帆影,他们用心灵去拥抱自己喜爱的对象,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喜欢模仿,好奇好问,兴趣广泛等等特点。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并从中捕捉到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儿童情趣的舞蹈形象来。

二、夸张与变形的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基于这一特征,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夸张是创作的基本法则”(高尔基语)。只有创作者真正走进孩子们那极富感染力的内心世界,才会凝炼成在美好生活基础上夸张变形的属于少年儿童心花吐绽的少儿舞蹈语言。但夸张与变形不能忽略形象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所要达到的艺术形象。

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是适应舞台表演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表演形式,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情信息。夸张是从生活中提炼与升华,将生活中形体感觉反应扩大化。如喜、惊、冷、痛、看等都需要夸大形体的动态感并予以停顿或强烈的夸张,有的则要将作扩大延伸,如哭笑都要将形体的某个部位动作放大,延长动作线,使形体表情更明确。变形,从对逻辑规定的质实的超越达到形象神奇的境界,抓住原有素材动作韵律,沿着突出童稚趣味的方向做大胆的变形处理,使儿童舞蹈的韵味被强调出来,这样的夸张和变形,在艺术构思中紧紧围绕着舞蹈形象的特质进行,所以收效很大,使儿童舞蹈更具有明显的特色。

三、自然天成的童趣

自然,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指真谆、质朴清新。舞蹈作品的自然气质,首先得之于精心的选材。如山中采蘑、放鸭行船,捉蛐蛐、大树下的游戏等等这些舞蹈作品选用的题材本身就内含了自然的品性,当然并不是说只要选取大自然中的山林、草木、鸟虫为艺术对象就能有艺术的自然风貌。所谓儿童情趣就是符合儿童年龄,生理特点,体现儿童情感,激发其想象力,观察力,能为儿童心领神会的绕有兴趣的事和物,如何寻求儿童情趣呢?这就是常说的编舞者的“童心”即儿童的心理特点方式去表现,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认识,反映客观世界。从儿童生活中去发现那蕴藏着富有情趣的事和物,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创造令孩子们神往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浓郁的儿童情趣,最终使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

第7篇: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一、无声艺术的源泉——生活

大自然丰富的材料是启发孩子的想象的源泉,艺术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并为我们的世界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艺术学的角度来看,在于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性,引导儿童审美观的发展。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带有直觉性,虽然还很幼稚、肤浅,但已有了初步的审美意识。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事物。我们可利用周围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动儿童的心灵,如:利用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向儿童进行美的启示和教育,并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美的感受性得以深化,演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表现,因而变得更富有人性。并通过各种不同的美术活动,使儿童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创造对儿童来说是很快乐的。

如我们在进行园本研究一课三研时,一开始收集了很多瓦片,孩子们看到这些来自自己家中屋顶的瓦片时很兴奋,教师用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各类教学材料,引起孩子的兴趣,以提问引导的方式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让幼儿在观察中思索发现,这样他们在作画画时就把一些特别的画面特征通过自己的想象表现在作品里,从中激发了孩子创造的欲望。当看到老师给他们提供的粉笔颜料在瓦片上画出了梅兰竹菊的图案时,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

二、无声艺术的渗透——民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最富有个性的。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积淀了丰富的美学底蕴。随着民族风在世界的盛行,美学中的民族元素越来越多的被他人接受。我们在另外的一课三研时增加了一堂皮影的内容,当孩子们自己制作完成了猪八戒的皮影,让孩子们自己在幕布后面表演是整个活动的部分。在灯光的照射下,孩子们分成小组,听着音乐进行表演。在台上表演的孩子兴高采烈,在台下观看的也兴致盎然,孩子们不停地笑着,讲着,观看着同伴在幕布上的剪影,心里期待着等下自己在幕布后要怎样进行出色地表演,做一些什么有趣的动作。看到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有理由相信那是孩子们所喜爱的。

三、无声艺术的灵魂——创新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就是对其所知的表现,所知越多,理解越深刻,进行美术活动的素材就越丰富,进行美术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我们选择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是他们感兴趣的,人的创造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理解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如我们美术学科组进行了一次做蛋糕的艺术活动,《制作生日蛋糕》帮助幼儿用美术语言、个人的感受、情感完成自己的创意,让较感性的、触觉型和较理性的视觉型的幼儿得到发展机会。从观察蛋糕的过程而触觉型幼儿凭借情感、生活体验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蛋糕。我鼓励视觉型的幼儿在创造行动上从物体的外轮廓开始表现,然后以细节描述蛋糕,鼓励触觉型幼儿以触觉经验大胆流畅地表现心中所要表现的所有的事物都感兴趣,总想对它们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弄清其中的奥秘。所以说,幼儿园的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利的因素,让幼儿的各种感官都能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制作生日蛋糕》这一活动,正是符合了幼儿的这一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亲自参与并动手制作蛋糕,这堂教学活动强调了幼儿的表现直觉性,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让善于用视觉和触觉感知的幼儿得到尽情的表现,人人趋于精神饱满的状态,作品一人一面,所有的幼儿把自己的情感、意识融进了作品中。

《制作生日蛋糕》这一活动,正是符合了幼儿的这一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亲自参与并动手制作蛋糕,这堂教学活动强调了幼儿的表现直觉性,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让善于用视觉和触觉感知的幼儿得到尽情的表现,人人趋于精神饱满的状态,作品一人一面,所有的幼儿把自己的情感、意识融进了作品中。它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这一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每人提供了许多的材料:未经装饰的蛋糕胚子、水果、奶油等。活动开始时,先让 幼儿观察别人的成果,再说说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蛋糕。为下面的制作打好基础,做到心里有数。然后放手让幼儿去尝试。在此过程中,孩子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保证了他们的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在这种心情下,幼儿不仅容易接受事物的美好部分,形成美感,而且当人处于这种良好的情绪状况时,就会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这就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的发育成长。

这一活动中,幼儿要做各种各样的蛋糕,很自然的会讨论到挤牛奶。如何挤呢?幼儿又会特别愿意模仿“挤”这一动作,从而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幼儿动作的发展。这一活动的特点是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幼儿的社会实践。他们在自身尝试的过程中,为了把蛋糕做的更精美,常常要全神贯注、手脑并用、耳听眼看、机智灵活。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当然,在幼儿的尝试中,也可能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时教师又鼓励幼儿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活动开始的导入以“今天是XXX的生日”为切入点,又在评价过程中提到“蛋糕送给谁?”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良好品质。在边送蛋糕边放音乐中,感受关心别人,被人关心的情感。因此这堂课最显著的特点,是根据孩子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环境创设、尝试操作及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从而激发孩子创造的兴趣、创造的灵感,逐步了解创造的方法,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和积极动脑,关心他人的品质。

第8篇: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美育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设施培养人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是提高人欣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美育是武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武术教育从性质上看,有它的特殊性,它具有专业的武术教育特征,又有群众武术教育普及性的特征,同时又有学校武术教育――基础教育的延续和提高。校外武术教育,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教学认知系统,教学中不能仅着重形体活动,更应讲究内在的精神、意向以及呼吸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所以,美育对培育武术学员的心理美与形体美的完美结合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作用。

因此,我们应突破武术只停留在健身、技击等固有的价值观上,看到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及传统哲学、美学的思想和智慧。通过习武,接受武术道德思想的熏陶、教育和影响,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人的气质个性,及至铸造和净化人的心灵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美育在武术教学中的表现特征

武术套路是以优美的艺术性为特征的运动项目,武术美育的基本表现特征有姿势美、节奏美、劲力美、传神美、结构美。武术套路讲究动作形象完整,对“手、眼、身法、步”“精、气、神、力、功”等,在技术上讲究姿势正确,方法清晰,姿态多变,与眼相随,精神贯注,劲力顺达,节奏鲜明等等。

(一)姿势美

又称造型美,武术的造型艺术之美有动静之分。武术演练套路的造型是一种表现性极强的艺术,运用动静造型在不同时空上的运动,形成一幅幅连续不断的定格画面,从而透现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美。

(二)节奏美

美学家们认为节奏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加强节奏感往往能使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武术套路节奏鲜明多变,气韵生动。近代竞赛自选套路的发展在节奏变化上尤为突出,动作衔接巧妙,连续性强,动静分明,井然有序,变化快,起伏转折有韵律。快速、多变的节奏是套路运动中一条重要的美学规律。

(三)劲力美

武术中的劲力均从“发劲”和招式着眼。如长拳中讲“劲力顺达”,富有“寸劲”,而出手含蓄,要求“起于腿、发于腰、催于肘、达于手”,协调顺畅,力点清晰。南拳的特点是步稳势猛,套路中多短拳,擅标手,上肢功夫尤为突出,动作刚劲有力,富有一种“阳刚之美”。又如太极拳推手,它是一种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双人对练。朴素无华的形意拳,整齐简练而又沉实的劲力,会使人心潮、筋肉随之铿锵而动,寓美于劲健之中。

(四)传神美

传神是武术套路是最高艺术境界,武术运动中尤为重视精、气、神的作用,讲求神形兼备,心动形随,意发神传,这使人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和蔼的意境美中。

(五)结构美

即武术技术配合组织美。结构的艺术性和编排常常孕育着审美理想,武术套路很讲结构,首先是完整性,起、承、转、合,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推敲,犹如一首乐章,其次要符合技击规律,注重虚实、高低、轻重、开合等变化。

三、美育在武术教学中的渗透

武术套路是动态美的艺术性活动,武术本身就蕴含着育美因素,负有育美责任。因此,我在教学中积极渗透让学员提升思想美、培养审视美、实践形体美、加强乐感美的教育。

(一) 教学中渗透思想美的教育

武术是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教育,通过武术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还可以磨练意志,培养勇敢顽强、坚毅不拔、不畏艰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高尚品质。我在武术教学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未曾学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因此,这就需要加强武术教学中的武德教育,渗透尚武崇德,是习武者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武术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运动形式多样,锻炼方法独特。因此,结合上述特点和要求,我在2005年到2011年的7年间,通过负责开展“上海市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浦东武术培训活动的过程,全面渗透思想品德美的教育,7年间,共有1000余名武术学员接受我的武术教学。如:在集体项目练习中,我培养学员的组织纪律性,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义务感;个人套路演练中,培养学员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刻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对练表演能够培养沉着、果断、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以及互帮互学、团结友爱、互相配合、互相尊敬的思想品质;竞赛、评比中培养学员朝气蓬勃、力争上游、奋发拼搏的竞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些优秀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体现了思想美对武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 教学中渗透审视美的教育

通过武术运动还可以使人体的自然美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武术教育中重视审视美的功能开发。正如马克思所说,不管是艺术美、还是自然美,对于那些未曾接受审美教育的眼睛,其迷人之美是不能呈现的。教学中,我将英姿飒爽的剑术运动员,勇猛刚强的刀术运动员,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春秋大刀运动员那种集力、健、美于一体的形象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员,给与他们审视美的熏陶。

近7年中我先后任“香港国际武术传统比赛”的评委3次,每次出任评委的同时我都将大量的视频资料带回给学员观看,通过欣赏高水平比赛的的直观体验,具体讲解武术套路中优美的艺术性,通过姿势美、劲力美、节奏美、传神美的模仿练习,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 教学中渗透形体美的教育

武术中的动作强调协调、规范、舒展大方、挺拔有力,有卧如弓、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之说。通过武术锻炼,有利于发展人体的柔韧、力量、速度、协调、耐力等素质以及骨骼肌肉的弹性。武术既重视躯体的锻炼,又注意身体形态的锻炼,这些恰是表现形体美不可缺少的审美要素,对于学员形成健壮匀称的体格,培养健美的姿态,轻捷矫健的动作,落落大方的风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使形体塑造的更加健美。

武术动作多而复杂,变化各异。我在教学中,强调动作阴阳刚柔、顿挫张弛、快慢缓急之中的节奏具有淋漓酣畅之快及细腻和顺之感,象稳健的平衡动作、疾速的翻转和出色的腾空动作要做的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我还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加完美的示范和优美的语言引导,使学员能够心领神会,使之尽快掌握所学动作、得到各种优美动作的形体锻炼。近5年间,我带领学员先后参加“上海市精武杯中小学生武术比赛”,“2011年第六届国际香港武术比赛”等,先后获得集体一等奖,个人一、二、三名等多项,我也因此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评委对我带领的参赛学员在形体美方面的教育给予高度评价。

(四) 在教学中渗透乐感美的教育

音乐与武术套路的结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将音乐与武术套路训练、比赛和表演相结合,不仅可以完善武术套路的“新、美”内容,提高欣赏性和艺术性,更能推动竞技武术的发展和武术套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普及。我通过音乐和武术套路都具有的节奏感、欣赏性、艺术性培养学员动作的韵律感,激发学员做动作时的内在情感和表现力,增加学员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音乐的鉴赏能力,烘托表演气氛和艺术感染力,使音乐的美感与动作美感完美的统一,有助于提高武术套路的欣赏性和艺术性。

四、思考

武术套路是一种表现其独特艺术美的运动形式,通过教学和练习,可使学员受到美育教育;武术套路教学中,培养学员的思想品质、形态美、乐感美,能帮助学员形成正确优美的动作概念和高尚的精神美;教师在传授学员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应加强学员对美的鉴赏能力,寓美育于武术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武术教学的育美功能,不断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基于校外武术美育教学实践的特质,我将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武术训练教材(理论部分)

2.李莲生:《武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审美能力与建构审美心理》,1996年3月。

3.梁力夫:《体育科技》,1998年8月。

第9篇:儿童艺术美学教育范文

信息技术,是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陶艺作为一门对青少年的审美品格和艺术思维、综合创造力培养、提升的密不可分的学科,通过陶艺制作,学生能够获得充分运用创造力的机会。在陶艺教学中,学生通过感受泥性和动手制作的实践活动,使眼、手、脑更加协调一致,加上个人的创造力,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实现了教学中的自我。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陶艺教学的整合呢?

一、运用信息技术扩充陶艺教学的内容

(一)制作图片、照片让学生欣赏。作为“陶瓷古国”的中国,有着许多艺术作品的图片,可制作成图片让儿童欣赏。首先在欣赏陶瓷作品的图片中,发展了儿童感受泥塑工艺和现实美的能力。使之眼界得到开阔,文化底蕴逐步加深,艺术美得到享受,促进审美感的发展。见多识广得到了验证,他们会对比着,吸取大量、广泛的外界各种信息,随意发挥,自由组合,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引导,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千姿百态的作品会呈现在你的面前。

(二)利用网络,收集、筛选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优秀陶艺作品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充分挖掘其文化教育资源。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按照描述、分析、解释、评判的顺序对一件艺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从旁加以引导,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来提高审美水平。在欣赏中学生逐步学会理解整体与局部、线与面、平衡与对称、节奏与韵律、形与神等等美的规律。

(三)利用网络信息,了解我国陶瓷作品的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习自觉性。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它长期影响世界陶瓷的发展,世界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认识也是从陶器开始的,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要地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陶艺品拍卖市场火热的今天,人们对艺术生活的需求,对投资陶瓷艺术品的热忱,也让历史的阐述变得生动、活泼。

二、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陶艺制作方法,使视听与启发讲解相结合

在陶艺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表现美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自己在陶艺制作中动手实践操作来完成在情感体验方面所感受的美,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创造力、表现美。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它以图文并茂、清晰准确地传授、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个性的体现创造了条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①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把制作方法一步步非常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力,在视觉冲击的影响下,促进学生多种感官及思维,联想的碰撞,使学生对事物知识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教师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对绵羊的造型在实物平台上进行示范,关键、要领制作部分进行讲解,学生在一目了然视觉的引导下对绵羊的制作过程有了清楚、深刻记忆,这是口头叙述与一般操作演示所不能达到的。有效降低了教师基本方法传授讲解、学生接受掌握方法的难度。②在知识难度降低的同时,由于使用了多媒体,加大了教学密度,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体验、有更多时间去动手实践来完成有自我个性的作品。在《绵羊》制作过程中,教师请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下动手操作完成自己想法中的作品,给台下同学在动手操作上有了比较与参考,同时根据自己发现的美,他们可以把自己认为绵羊的各种体形造型和花样制作上去,通过实物投影进行交流,表现出学生自己对作品美的构想,使学生在作品形式表现上别有特点,产生共鸣、引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