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火灾应急处置工艺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新建装置首次开车的一般程序
(1)开车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现场的清理,装置建设完工的验收工作,开车方案、操作规程、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装置系统的吹扫清洗、试压、干燥、气密试验、置换,原辅材料、水、电、汽、冷的准备,装置人员的配备及培训,各种机电设备、电气仪表、阀门开启状态、联锁和报警系统、安全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盲板、通讯、消防道路的检查确认等等。(2)单机试车。通常对动设备在无物料、无载荷情况下进行单机试车,如介质输送的泵、风机,加压或减压的压缩机、真空泵,介质机械分离或混合的离心机、过滤机、混合机,以及固体粉碎或造粒的粉碎机、造粒机等。(3)联动试车。对装置进行填料、三剂(催化剂、干燥剂、化学试剂)填充、加热炉烘炉、循环水系统预膜、蒸汽发生器的煮炉等,最后在系统中充入介质,通常是用水、惰性气体或和生产物料类似的其它介质,代替生产物料进行的模拟生产状态的试车,检验生产装置连续运转的性能。(4)投料试车。在前三个步骤都完成且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加入投料试车了。用设计文件规定的工艺介质打通全部装置的生产流程,进行各装置之间首尾衔接的运行,以检验其除经济指标外的全部性能,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1.2正常开车的一般程序
正常开车分为短期停车后的开车(短期检修后的开车、紧急停车后的开车)和长期停车后的开车,短期停车后的开车一般称为热态开车,装置处于保温状态,满足立即启动的要求;长期停车后的开车一般称为冷态开车,可参照首次开车程序进行,本篇不再赘述。短期停车后的开车与首次开车比较起来,程序和内容要简单一些。一般有两个步骤:(1)开车前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现场的清理,各种机电设备、电气仪表、阀门开启状态、联锁和报警系统、安全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盲板、过滤网、通讯、消防道路的检查确认等等,原辅材料、水、电、汽、冷的准备,三剂是否满足开车条件的确认。(2)投料试车。程序上可同首次开车的投料试车。
2开车常见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探讨开车的火灾危险因素,是在设计完全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工艺要求、设施设备均按照设计要求配备的前提下来讨论,将设计缺陷、设备本身的质量因素排除在外。
2.1开车前未落实检查或检查不仔细
石油化工装置涉及物料多,从原料、燃料、中间体、溶剂、添加剂到半成品、成品等,大多数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同时化工生产工艺条件常常是高温、高压,开车前未落实检查或检查不仔细,将给投料试车阶段埋下诸多火灾隐患。如该开的阀门未开启,造成设备、管道堵塞超压,超压严重致设备、管道爆裂、物料泄漏;该关闭的倒淋未关闭或丝堵未装,造成物料泄漏。一旦物料泄漏于大气中,温度高于物料自身自燃点,直接就引发火灾,有些物料泄漏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下限,引发爆炸;仪表不能正确显示所有需要测量的参数,超出正常范围不得而知,造成延误处置事故,引发火灾。
2.2装置自身存在的火灾危险因素
(1)装置气密不严。装置气密不严,投料试车时直接后果是物料泄漏,引发起火爆炸(满足起火爆炸的条件同上,不再赘述)。(2)装置未试压或试压不到位。由于装置常常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运行,开车前不严格试压,设备和管道的强度、焊接区域的强度是否能承受工作压力不得而知。装置的施工质量、设备和管道的强度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待到投料运行,往往就为时已晚,设备、管道、焊接区域破裂,导致物料泄漏,引发起火爆炸。(3)装置吹扫不净或不吹扫。装置施工安装过程中常常会在设备和管道内壁中残留泥沙、焊渣等杂物,若开车前不进行吹扫或吹扫不彻底,杂质混入物料,造成不必要的催化剂中毒、原料纯度降低、管道设备堵塞、仪表损坏等,生产会呈异常状态,由此引发火灾。(4)装置不干燥。有些工艺反应过程必须保持在无水分状态下进行,否则将导致反应异常,引发火灾。有些设备内有水,不排净干燥,会致管线结冰、堵塞,或机泵密封损坏,引发火灾。(5)装置不置换。常态下设备、管道中均充满空气,对装置投料试车进料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等易燃易爆物质时,或其它对氧含量有要求的反应装置,若不对装置或系统内空气进行置换,极易引发起火爆炸。(6)抽堵盲板。盲板在检修、装置试压、吹扫等过程中常常用到,设置在要求隔离或切断的部位,将管道与设备、或不同管道系统之间隔断。实际运用中,盲板选材不当常常会引发火灾。另外,由于使用量较大,一些单位会擅自减少盲板用料,降低盲板厚度来节省施工费用,盲板厚度无法承受工作压力导致破裂,物料泄漏引发火灾。在抽堵盲板过程中,不按照操作规程,也会引发火灾。(7)单机故障。石油化工装置中常见泵、压缩机等动设备在开车过程中发生故障后,往往造成物料泄漏,引发起火爆炸。
2.3操作不当引发火灾危险因素
(1)引入装置物料中断。开车时原料、水、电、汽、冷不能中断,否则会易引发火灾。常见原料进料中断,处理量过低,加热炉出口温度急剧上升,炉管结焦,结焦严重会引起炉管破裂,炉管内物料泄漏,引发火灾;冷却水中断后,反应热不能及时导出,致使反应异常,系统压力升高,产生爆炸引发火灾;冷凝、冷却器断水后,会使后部系统温度增高,未冷凝的危险气体外逸排空,导致起火或爆炸。(2)流程组织错误。投料试车应按照既定流程组织,常见更改流程造成换热器憋压,憋压后造成物料泄漏,特别是自燃点很低的物料,易发生自燃引发火灾。(3)投料试车未控制工艺参数。试车时装置从常温、常压开始升温、升压,物料、水、电、汽等引入装置,在此阶段升温、升压、投料过快,操作参数变化较大,易造成反应异常、系统超温、超压等情况导致事故,引发火灾。(4)违章操作。不严格执行既定的开车方案,不执行操作规程,不落实动火审批,不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都是常见的违章操作。
3开车火灾防范措施
3.1严格执行开车程序
制定一个优质的开车方案是不发生火灾事故的前提和基础,同样,严格执行开车方案是不发生火灾事故的重要保证。开车方案一经制定,应严格按照开车方案执行,不应随意变动,不应随意漏项,方案临时要变动,应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开车方案中的道道程序看似繁琐,但都是历次火灾事故的经验总结,是保证安全生产必须经历的道道门槛。
3.2做好全员培训
全员培训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确保顺利开车的重要因素。培训应不仅确保员工熟悉和掌握本岗位工艺流程、工艺操作、工艺过程控制和设备性能,以及开停车、正常操作、事故处理等全过程,而且应掌握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以及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3.3开车前准备工作充分
(1)做耐压试验。通过耐压试验检验设备、管道及法兰连接处的密封性和机械强度。耐压试验分为液压试验、气压试验以及气液组合压力试验三种,由于结构或支承原因,不能向压力容器内充灌液体或不允许残留液体的压力容器可采用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压力试验。液压试验常用水做(即水压试验),用常温洁净水;气压试验的气体为干燥洁净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试验压力为操作压力1~1.5倍,对所有焊缝和连接处进行检查,发现有水滴出现或潮湿,表明有渗漏,泄压后修补,修补后重新试验直至合格为止[1]。(2)做气密性试验。通过气密性试验,检验各连接部位、焊缝部位的密封性能。气密性试验最好分段进行,所用气体为干燥洁净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试验压力为操作压力或略高于操作压力(操作压力的1.05~1.1倍),保压不少于30min,对所有设备、管道的焊缝、法兰逐一抹上肥皂水排查,若发现有泄漏,应泄压后修补,补焊后重新试验直至合格为止[1]。(3)做吹扫和清洗。吹扫的介质常常有水(澄清水、去离子水等)、空气、蒸汽等。动、静设备处加盲板将设备与管线断开,按照管段号、设备号逐一进行,吹扫管线时杂质不能进入设备,注意关阀顺序,防止介质倒流[2]。常见的清洗过程有:①碱洗去除油脂、碱溶性物质,酸洗去锈垢、焊渣,或者酸洗、碱洗交替进行;②做钝化保护,排出钝化液后干燥,充氮气保护。清洗后设备腐蚀率、腐蚀量、除垢率、洁净率、油含量、钝化膜质量要符合技术标准要求[2]。为防止接触到少量油脂等有机物就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介质(如氧气),碱洗去油脂常用四氯化碳。在酸洗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如氢气,因此不仅清洗回路最高点要有排气口,同时酸洗过程严禁动火。(4)做干燥。化工装置常用的干燥方法主要有常温低露点(氮气)干燥、热氮循环干燥和溶剂循环吸收干燥三种。常温低露点(氮气)干燥常用于化工低温系统设备除水,热氮循环干燥常用于有耐火衬里和热隔壁式反应器系统的设备干燥除水,溶剂循环吸收干燥多用于所用溶剂为本装置的一种物料。(5)做置换。着火三要素原理告诉我们,对于石油化工装置通常在高温高压和介质多数为易燃易爆的情况下,控制或抑制氧化剂非常重要,因此开车前,对氧含量有要求的装置或系统都应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等,将空气或其他助燃气体置换掉,置换检测合格后,方可开车。
3.4规范动火作业
装置开车前若发现焊缝有漏点需要重新修补、拆除管线等问题,动火作业在所难免。动火前办理《动火证》,动火涉及的部分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3.5开展开车前安全检查或审查
(1)检查安全条件。检查安全阀、爆破片、导爆管、阻火器、呼吸阀、水封、火炬系统、紧急排放设施、紧急切断装置等符合工艺要求;工艺各报警联锁系统动作无误好用;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泡沫灭火系统、消防炮、水喷淋、水喷雾、消火栓系统、水幕、火灾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灭火器等完好有效;消防道路畅通;防雷、防静电措施到位;安全通讯系统好用;通风换气设备良好;防爆的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均符合防爆标准;消防电源满足一级负荷要求[3]。(2)检查仪表、设备状态。对照工艺流程,逐一检查设备、仪表、阀门等是否符合开车要求,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启状态,电动或气动阀信号是否反馈灵敏,仪表是否能正确显示所有需要测量的参数,一次仪表(现场仪表)和二次仪表(操作室仪表盘上的仪表)显示数值是否对应。检查压缩机的防喘振线、泵的最小流量线是否处于开启状态等等。(3)开车前安全审查。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AIChE)于1985年创建了美国化工过程安全中心(以下简称CCPS),CCPS被授权制定并推广用于预防重大化工事故的技术信息,为了持续改进整体工艺安全,CCPS提出开车前安全审查(以下简称PSSR),自1992年以来,美国的化学过程工业把开车前安全审查作为日常企业行为的一部分。开车前安全审查是确认开车小组和工艺设备准备好进行开车的一个系统方法,通过确认设备与设计意图一致的方式进行了安装以及确认工艺安全管理体系到位来实现,目标之一是更高水平的工艺安全性能[4]。因此,借鉴或采用PSSR,有效实现工艺安全管理,降低装置开车风险。
3.6单机试车要细致
对每台设备严格进行单机试车,通过试车检验设备制造、安装质量以及设备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尽可能排查出设备存在隐患问题,及时整改,使设备故障率尽可能降到最低。
3.7选择合适开车的环境条件
尽量避免雷雨天气,装置虽然是在做好防雷、防静电设施并检测合格的条件下试车,但试车在有雷击的天气下进行,雷雨天气会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尽量避开严冬季节,必须在冬季开车应落实防冻、防凝措施。
3.8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投料试车要严格控制工艺指标,装置从常温、常压逐渐升温、升压至正常操作值要平稳操作,物料、水、电、汽、冷等逐步引入装置,严格控制温度、压力、液位、投料速度(流量)、浓度、黏度等工艺指标在上、下限之间,保持物料平衡、压力平衡、热量平衡。
3.9做好火源管理
火源是燃烧三要素之一,明火源、高温物体、静电、电火花、光照射(光能转热能)、化学反应热能等都可能成为点火源,严格管理好点火源,对控制火灾、爆炸非常必要。
3.10做好应急处置
开车过程特别是在投料试车阶段,操作参数变化较大,物料引入、引出比较频繁,特别是首次开车,人员对装置操作经验还有待摸索,较易发生情况或事故,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后,按照应急处置方案执行。应急处置得当,可以有效避免火灾,或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4结束语
关键词: 石油化工; 生产工艺; 火灾危险性; 防火防爆
中图分类号:[X9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隐患分析及预防已不是新鲜的课题,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不断技术革新,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在给企业带来活力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火灾隐患,向消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1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
1.1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易燃易爆性
石油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包括工艺过程中的半成品、中间体、溶剂、催化剂、试剂等,绝大多数属于易燃易爆物质,还有爆炸性物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GB3690-92将145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含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而这八类危险化学品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被大量使用生产或储存。而这些物品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状态存在,极易泄漏和挥发。尤其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条件苛刻,有高温、深冷、高压、真空,许多加热温度都达到和超过了物质的自燃点,一旦操作失误或因设备失修,便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2工艺装置的火灾危险因素
按照功能不同,石化反应装置可分为炉、器、罐、塔、泵、机以及设备与设备间种类繁多、纵横交错的工艺管线等。与其它生产工艺装置相比,石化生产工艺装置具有设备高低不一、物料处理量大、工艺操作控制难、动态设备与静态设备并存等特点。因此工艺装置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从装置本身来看,因为设计不合理、材质缺陷、焊接质量差、密封不严、操作失误或受物料腐蚀、磨蚀等因素均会导致可燃物泄漏,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从工艺控制条件的影响来看,石油化工生产大都在高温、高压、低温或负压条件下进行。如裂解气的分离要在低温下进行,催化裂化要在高压下进行,常减压蒸馏有负压操作。高压操作时对设备的密封性和机械强度要求更为严格,低温操作时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随着石油化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控制参数变得更为苛刻,即调节范围变窄,控制参数向极端方向发展。这就大大增加了设备制造的难度,增大了生产过程的火灾危险性。从生产的误操作来看,石油化工生产中,每一套工艺装置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火灾爆炸时有发生。违反操作规程的原因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素质不过硬,不遵守劳动纪律,生产责任心不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应急处理常识等。在近年来的石油化工生产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火灾或爆炸事故所占比例较大。
1.3特殊工艺的火灾危险性
石油化工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或生产过程中,通过置换、清扫除对设备、工艺管线、生产车间或厂房内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进行处置,有利于生产的安全。但置换、清扫清洗作业本身具有特殊的火灾危险性。被置换、清扫清洗的气体、焦状物具有易燃易爆性,置换、清扫清洗不彻底,取样分析结果不符合标准,置换后可燃气体没有排入安全场所,以及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等,都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石油化工生产检修作业中,动火作业是一种常用的补焊修复方法。实际操作中,因动火作业手续不全、动火前进行动火分析的时间不符合要求或分析化验结果不准确、动火作业前的隔离措施不当、不按动火作业规程进行动火焊接补漏、防火灭火工作不到位、监护措施不得力等因素,都可能酿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2石化企业火灾特点
2.1爆炸性火灾多,火灾危害大
爆炸引起火灾和火灾中发生爆炸是石化企业火灾的显著特点。其中,先爆炸后燃烧性质的火灾最为常见。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生产原料、产物等多为易燃、易爆化学品,生产装置多为密闭性压力容器,一旦生产过程中的易燃气体泄漏或者易燃液体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并引起火灾。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多为连续性操作,工艺流程中各个设备互相连通,发生爆炸后极易迅速波及毗邻设备导致连锁性爆炸。控制失利就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2.2蔓延速度快,火场温度高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燃烧速度比普通建筑火灾的燃烧速度快一倍多,燃烧区的温度一般高500以上。火灾中火焰和热量的传递不但会使着火设备升温快,还会加热相邻设备及可燃物,造成爆炸和引燃危险,使火势蔓延速度加快。
2.3易形成立体火灾,扑救困难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在初期不易控制,生产装置布置的立体性和建筑孔洞的互相连通,使得大量的易燃液体四处流淌,极易形成大面积火灾或者立体火灾。到了火灾发展的猛烈阶段,火势发展迅速,火灾中产生各种有毒物质,为火灾的扑救增加了难度。
2.4火灾损失大,影响大
石化企业发生火灾除了造成财产上的巨大损失外,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如果扑救不及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石化企业一旦发生大。爆炸会对所处城区构成很大威胁,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 安全对策
研究石油化工企业中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形成过程,以及存在的各种火灾危险因素,火灾分析方法,并依据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重度火灾和突发火灾势在必行。
3.1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在石油化工企业投资建设前,对石油化工企业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加以评估。根据石化企业的生产特点及生产流程确定企业的选址是否符合相关要求。防止由于选址不合理造成的严重后果,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期。安全预评价的另外一个任务是对安全设计进行审核,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源头。
3.2进行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它主要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影响范围与损失程度三方面入手,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生产过程或某种操作过程的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损失或伤害程度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以设定的指数、级别或概率,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危险程度,以便采取最经济、合理及有效的安全对策,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安全对策和管理方法。在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中,对设备施工安装、运行维护、停车检修及系统的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比较先进的安全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模糊评价方法、神经网络评价法和遗传算法评价等。
3.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事故的发生有两个前提,第一是存在重大危险源,第二是存在失控的偶然事件。目前,对于危险源的辨识有很多种方法,纵观目前常用的几种危险辨识方法,大多数危险辨识方法都依赖于评价人员良好的素质和经验,依赖于评价人员的主观认识和判断。但是,即便评价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也难免会遗漏一些危险因素。因为除相互作用矩阵分析法外,其他危险辨识方法都不是结构化的方法,缺乏系统性,此时一般均采用“头脑风暴法”和其他辨识方法结合来实现危险辨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3.4实现石化企业的本质安全化
以往我们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的某个部位,某个单元或某个操作环节的防火来研究,探讨的较多,但它有局部性、被动性的缺陷,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必须提出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法即向企业装置、工艺的本质完全化迈进。这方面,美国的工艺过程安全管理(简称PSM),较好地解决了一个难题。它是目前美国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热门话题,它在全面安全管理的基础上,为预防重大恶性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于具有潜在的灾难性泄漏的装置和工艺过程,要求从装置的设计,建设开工,运转,检查,维修及更换中,其是在建立较完善的集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来运行工艺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建立一条紧急停车系统,使安全系统的可靠度达到极高的水平(可达99.999%),从而进行系统的全面安全管理。
3.5做好各种事故处置预案,定期演练
化工企业要针对厂矿工艺装置危险区,深入一线熟悉、掌握实际情况,制定灭火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修正预案,使预案贴近实战,提高处置事故的整体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能有效处置,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1事故类型
1.1.1大气污染事故
钢铁工业中很多设备都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运行,存在着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风险,一旦反生事故,大量的有毒有害气态污染物将快速扩散至空气中,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必须对污染物类型、强度及影响范围通过应急监测进行判定,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处置提供有力保障。
1.1.2水污染事故
钢铁工业焦化工艺段在生产、贮运、装卸过程中,存在着泄露或爆炸事故的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大量原料、产品损失、大量的含有危险化学品的污水排放,导致水体的污染;同时一些企业如果违法偷排将废水排入周围的地表水体也,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2污染途径分类
污染途径主要分为直接污染和次生/伴生污染:直接污染主要由物料泄露引发,这类事故通常的起因是设备(包括管线、阀门或其它设施)出现故障或操作失误、仪表失灵等,使易燃或可燃物料泄漏,弥散在空气中,此时的直接危险是有毒物质的扩散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事故发生后,通常采取切断泄漏源、切断火源,隔离泄漏场所的措施,通过适当方式合理通风,加速有害物质的扩散,降低泄漏点的浓度,避免引起爆炸。对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边沟等限制性空气应采取覆盖或用吸收剂吸收等措施,防止泄漏的物料进入,引发连锁性爆炸;次生/伴生污染主要是指在焦化工艺段内化工生产阶段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或遭遇火灾会产生新的的污染物;此外火灾事故严重而措施不当时,可能引起爆炸等连锁效应,从而引起重叠事故。
2应急事故的监测布点及人员防护
2.1大气环境污染事故
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主要根据应急事故的类型,结合当时气象条件,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设立监测点进行采样,在事故周边环境保护敏感点必须设置采样点采样。钢铁工业的大部分事故主要为煤气泄漏,为确保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采样点应在事故现场的最,配合相关部门监测泄漏到大气的污染物浓度。
2.2水环境污染事故
水环境污染事故监测主要结合事故单位排水走向,周边河道分布情况,确定布点采样,主要可在应急事故池或监控池内、泵站进出口、事故收纳水体这三处设置监测点位。
2.3人员防护
在钢铁工业发生的环境应急事故中,需要对一氧化碳、氢气、甲烷、苯系物、氰化物等进行监测,这些物质不仅毒性很大,还有可能会造成人员的窒息,因此监测人员应配置正压呼吸器、防化服等防护设备,并应听从安全、消防部门的命令,决不可擅自进入区域进行监测,待确认监测地点安全后,再进行监测。
3结论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落实责任。
安全环保工作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企业立身之本。石油化工行业的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要牢固树立“安全环保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的思想,切实把安全环保工作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与全行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安全环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持续完善HSE管理体系,积极推进“责任关怀”自律行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切实做到安全环保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岗位,要强化力量配备。
——强化基础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和操作技能,是保障安全环保生产的有效手段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各石油化工企业要对照安全标准化要求,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并组织员工学习和落实。要针对企业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特性,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和完善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防范生产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国内外同类事故案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和计划,对作业人员开展长效的安全环保和应急救援教育培训,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和安全环保知识,提高遇险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进行特殊作业前,要进行专门的安全环保教育,务必使作业人员了解作业场所可能存在危害和危险,掌握防范事故的技能、应急措施和自救互救方法;遇险时科学施救,减少伤亡事故发生。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装置稳定运行。
加强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是确保企业安全环保生产的重要条件。各企业要加强对重要工艺参数的有效监控,严格工艺纪律,精心操作,不超温、不超压、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化工物料跑料泄漏、污染扰民等各类事故发生。
要严格生产工艺变更管理。生产企业变更生产工艺时,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周密科学的论证,特别是要认真论证生产工艺改变给安全环保生产带来的影响,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要积极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研究分析,通过对生产装置进行工艺分析,探明装置及过程存在的有害因素,分析系统现有的安全措施是否能满足防范危险有害因素的需要,以进一步提出补充建议措施,提高系统的本质安全水平。
要强化设备管理,大型关键设备和机组要进行特护管理,设备安全联锁及其它安全附件等时刻处于完好状态。要严格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安全作业许可,加强试生产、开停车以及日常生产状态下的安全环保管理。要突出做好冬季防冻、防凝工作,加强岗位巡检。
——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提高安全环保风险控制能力。
关键词:硫磺制酸 危险因素 策略
硫酸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广泛用于化工轻工纺织冶金石油化工医药等行业。其用途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硫酸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硫磺、硫铁矿、冶炼烟气、石膏等,目前主要生产工艺为接触法,包括二氧化硫的生成、二氧化硫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三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吸收。由《危险化学品名录》查询可知,硫酸属于酸性腐蚀品,因此硫酸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物质和工艺过程具有一定的安全危险,故而对硫酸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必须进行仔细分析进而采取相应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各种危险因素转变为事故。本文以硫磺制酸为例,分析了硫酸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的安全对策。
一 、硫磺制酸生产工艺
二、硫酸生产中主要化学物质危险因素分析
1.主要的危险化学品
1.1关于原料
硫酸生产中涉及安全危险因素的原料主要为硫磺和硫化氢。
1.1.1硫磺
硫磺为淡黄色脆性结晶片状、颗粒状或粉末状,可能因含少许硫化氢而有特殊臭味,183.8℃时蒸气压0.13kPa,闪点207℃,熔点119℃,沸点444.6℃,相对体积质量(水为1.0)2.0,自燃温度232℃,爆炸下限2.3g/m3。
硫磺属易燃固体,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硫磺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干燥状态下会因搅拌、输送和注入等操作产生静电。硫磺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导致硫化氢中毒。硫磺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过程中长期吸人硫磺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硫磺的毒性相对较小,主要危险是粉尘爆炸。在气候干燥、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处置硫磺,会造成粉尘富集,达到爆炸极限后在外部能量的作用下引发爆炸。由于硫磺表面易产生静电积累,更加剧了爆炸的危险。
1.1.2硫化氢
硫化氢是可燃性无色气体,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沸点-60.3,相对体积质量(空气为1)为1.19,易溶于水及醇类、二硫化碳、石油溶剂和原油,20℃时蒸气压为1 874.5kPa,空气中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4.3%-45.5%,自燃温度260℃。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硫化氢经粘膜吸收较快,经皮肤吸收甚慢。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轻则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共济失调及轻度意识障碍,重则出现意识模糊、昏迷、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与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硫化氢接触可发生电击样死亡
硫化氢的主要危险是致人中毒,由于爆炸下限较低,也容易引发爆炸事故。硫化氢体积质量较空气大,在低处泄漏时会聚积在地面,在高处泄漏时也会扩散至地面,因此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1.2中间产物
硫酸生产的中间产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它们均具有一定的安全危险因素。
1.2.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臭味、有毒气体,不可燃,易液化,沸点-10℃,相对体积质量(空气为1)2.26,是一种还原剂。
二氧化硫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睛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影响为: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后可在数小时内引发肺水肿,极高浓度吸人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会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为:长期低浓度接触可产生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二氧化硫的主要危险是致人中毒。
1.2.2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在常态下为易挥发无色液体或者无色至白色晶体,不可燃,有发烟、吸湿特性,沸点45℃,相对体积质量(空气为1)2.8,是一种强氧化剂。
三氧化硫与可燃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化合物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与水和潮湿空气激烈反应,生成硫酸;水溶液是一种强酸;与碱剧烈反应;腐蚀金属,生成爆炸性气体氢。三氧化硫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重者造成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接触会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致死;口服后会灼伤消化道形成溃疡,严重者可造成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肝硬变等。三氧化硫的主要危险是致人中毒。
1.3五氧化二钒催化剂
五氧化二钒是一种橙黄或砖红色固体,无臭无味有毒性,难溶于水,可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醚氯化铵。熔点690℃ ,密度3.357g/cm3。
五氧化二钒是两性氧化物,酸性大于碱性,溶于强碱生成钒酸盐,溶于强酸形成钒氧离子VO 或 VO3+。偏钒酸铵热分解或三氯氧钒与水作用都可制得五氧化二钒。
五氧化二钒粉尘能刺激呼吸系统,引起胸紧、咳嗽、舌部呈现墨绿色,并能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 根据动物实验,五氧化二钒比三氧化二钒和三氯化钒的毒性强,还比钒酸、金属钒、铁钒、碳化钒等毒性强。
五氧化二钒属于第6.1类毒害品,因此主要危险特性为中毒。
1.4硫酸产品
硫酸为透明粘稠的油状腐蚀性液体,无气味,颜色自五色、黄色至黄棕色,相对体积质量(水为1)1.84,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量。浓硫酸有明显的脱水、氧化作用和腐蚀性。硫酸本身虽然不燃烧,但因其化学性质活泼,遇水及许多可燃物质,如木屑、稻草、纸张、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等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高热并可能引起燃烧;稀硫酸遇金属会反应放出氢气,引发爆炸。硫酸腐蚀性强,能严重灼伤眼睛并有造成失明的危险,对皮肤有刺激性,会导致皮炎或灼伤。与三氧化硫一样,硫酸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及肺损害,其毒性表现见上述“三氧化硫”部分。
硫酸的主要危险源是其化学活泼性和强腐蚀性,有可能引发燃烧、爆炸和人体严重伤害
2.硫酸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及存在部位
2.1火灾爆炸
2.1.1处置硫磺时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熔硫槽会因蒸汽加热管的腐蚀泄漏而发生超压爆炸,或因水漏入急剧汽化而发生蒸汽爆炸.
2.1.2液硫储存槽罐的加热盘管露出液硫液面、液硫温度太高等导致热量富集,可能引起液硫自燃而引发火灾。
2.1.3烟气制造系统原始升温过程中的天然气点火操作,由于点火失败导致系统设备中形成天然气和空气混合气未及时排除,而当再次点火时极易引起爆炸。
2.1.4因设备、管道腐蚀或其它故障而致使硫酸泄漏时,硫酸与可燃物接触会引起燃烧,遇电石、金属粉末等接触能发生爆炸或着火。
2.1.5在硫酸容器的检修过程中,设备内残余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稀释,继而腐蚀钢材并放出氢气,当氢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引发爆炸。
2.1.6锅炉属压力容器,蒸汽管道属压力管道,如发生超压,可引起锅炉或压力管道爆炸事故.
2.1.7电器火灾:高低压配电房电线电缆高低压电机等用电设备,这些可能因负荷过载、绝缘老化短路、违章操作,雷击、异物侵入等引起火灾,可能出现的电器火灾危险。
2.2化学及物理灼伤
化学灼伤是硫酸生产中常见的危险。硫酸、三氧化硫属于强腐蚀物质,如果有关设备、管道发生腐蚀或存在缺陷导致硫酸泄漏,与之接触会对人体造成化学灼伤。
液硫制作系统的蒸汽保温夹套和加热管道、余热锅炉、蒸汽输送管道、转化和干吸系统的高温设备、换热器、烟气管道等,接触时会对人体造成高温物理灼伤。
2.3中毒和窒息
颗粒或片状硫磺(天然气脱硫)在生产包装过程中会吸附少量硫化氢,在熔硫拆袋过程中硫化氢散发出来会对作业人员造成损伤。
由于生产不正常、工艺控制不当、设备及管道腐蚀及故障等,在焚烧、转化、吸收等工序会造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泄漏,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引起人员中毒窒息事故。
钒触媒在人工筛分、装填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参与人员防护不当会造成钒中毒。
干吸岗位和硫酸泄漏的处置过程中会产生硫酸雾,会对人体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产生结膜充血、咳嗽等症状。
2.4.化学腐蚀
硫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气体、硫酸雾等形成气、液相强腐蚀介质,若设备密封不严,或设施存在缺陷,往往造成区域内腐蚀性气体飘散,对作业环境暴露的电器、金属材料、厂房等造成腐蚀。
2.5其他因素
2.5.1机械伤害
硫酸生产涉及的机械设备较多,如鼓风机、皮带输送机、各种转动设备等,转动设备的转动部分未按要求加装防护罩装置或安装不符合要求,这些都会造成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接触并可能发生碰撞衣物或长发被缠绕等造成机械伤害。
2.5.2噪声和振动
对于大型动力设备(如离心鼓风机),正常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和振动而对人体可产生不良影响,如损伤耳膜造成听力下降,严重时引起耳聋,产生振动性职业病等。
各种变频设备、电器工作时产生的高频噪音会对作业人员心理产生影响导致心情烦躁而造成作业失误。
2.5.3触电伤害
处于高、低压开关柜、各类电气控制箱、变配电室等各生产单元用电场所,设备用电不当,违反用电操作规程,造成人员触电伤害。
三、安全对策及采取的措施
1.严格控制工艺指标,确保设备完好
严格控制液硫制造系统加热蒸汽压力、液硫液位及焚硫炉、吸收塔等关键部位的工艺指标和操作规程,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同时应尽量提高工艺的自动控制水平。另外,应确保设备完好,防止液硫制造系统加热蒸汽管及吸收系统等部位的腐蚀,提前做好设备维护,避免跑、冒、滴、漏。
2.防火防爆措施
2.1硫磺库房和液硫制作系统
2.1.1硫磺库房
a.固体硫磺仓库的设计与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宜为单层建筑;每座仓库的总面积不应超过2000m2,且仓库内应设防火墙隔开,防火墙间的面积不应超过500m2;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25.0m,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小于30.0m。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仓库内温度过高并降低硫磺粉尘浓度。
b.硫磺料堆高度不得超过3m,且应尽量加大料堆间距离;料堆与墙(柱)间距不应低于0.5m,仓库中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金属工具,应采用防爆电器,严格动火检修制度。
c. 在硫磺库房区设置消防水管网和消火栓,并按规定配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平时应注意对硫磺仓库内的防火设施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施能正常使用。
2.1.2液硫制作系统
a.所有液硫槽罐内加热装置不得露出液硫液面,适当控制液硫温度,防止液硫自燃。
b.所有液硫槽罐内均设置蒸汽灭火装置,如果液硫自燃及时用蒸汽灭火装置灭火。
c. 按标准规定确定电气设施及工具的防爆级别。
d.保温夹套管和蒸汽管道均需保温隔热处理,防止硫磺粉尘附着高温管道而自燃。
e.场所区域内配置一定消防设施并确保随时正常使用
2.2锅炉和压力管道
锅炉及压力管道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安装必要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等。并执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规定。
2.3硫酸储罐及管道
特别防范硫酸储罐及管道可能引发的爆炸危险。维护硫酸储罐、管道时,要特别注意充分置换,分析储罐内的氢含量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维修动火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3.防中毒措施
3.1熔硫作业人员应佩戴好防尘口罩、护目镜,防止硫磺粉尘通过口鼻和眼睛进入体内的而造成伤害。加强通风避免硫化氢对人体的伤害。
3.2设置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3.3对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硫酸装置采用露天布置,并用密闭管道输送.
3.4加强操作操作人员防护措施,从事有毒介质作业的人员上岗时应穿戴工作服,配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进入高浓度作业区时应戴防毒面具,车间常备救护用具及应急药品。
4.防灼伤烫伤措施
4.1在干吸工段、硫酸管道区域设置冲洗管、洗眼器和淋浴装置,当以上区域硫酸物料泄漏喷射伤人时,可及时应急冲洗处理。
4.2对产生高温的设备、烟气管道、蒸汽管道,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在高温操作岗位设置机械通风,防止烫伤、中暑。
5.防腐蚀措施
5.1对设备管道选用相应耐腐蚀材料,如浓硫酸管道采用钢衬聚四氟乙烯管或带阳极保护不锈钢管道,各硫酸管道的法兰连接点加装防喷溅装置。对有防腐蚀要求的梯子、栏杆、平台、地坪等,采用外涂防腐涂料和铺砌耐酸砖防腐。
5.2现场电气设备均按环境要求选择相应级别的防腐型和户外防护型。
5.3在现场设置冲洗水管,对泄漏的少量硫酸进行及时冲洗,并及时堵漏。硫酸储罐、循环酸槽周围设置围堰,围堰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储罐的容积;并设置事故池,其上设导液管(沟),使溢漏液体能顺利地流出事故区并自流入事故池内。
6.其他安全措施
6.1硫酸生产的大型鼓风机采取隔震措施,噪声大的操作室设置隔音门,观察窗采用大面积的铝合金双层玻璃窗,以使室内噪声级达到要求。
6.2对高速旋转的机械零部件设置可靠的防护罩档板或安全围栏,防止机械伤害。
6.3各工段生产厂房采用避雷网或避雷针或其混合组成,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或金属构件作为引下线,并通过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防止击雷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气烟囱采用单独的避雷针防雷接地。
6.4工艺生产场所的安全保护接地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体相连;便携式电气设备和检修设备的配电回路采用漏电保护,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引起的人身触电事故。
7.应急处置及应急预案
普及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毒及硫酸灼伤时的急救知识。如与硫酸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连续冲洗,冲洗后再用质量分数4%-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中和清洗。冲洗眼睛时水流不能过急,洗后立即就医
制订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事故演练,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正确地处置,使事故损失降至最小。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打非治违”的总体部署,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依法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具体要求
一是强化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确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网络,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逐级、逐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明确消防安全职责。
二是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特点,建立健全包括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巡查检查,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电用油用气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器设备检查和管理,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及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在内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重点项目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建立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评估、评价制度,评估情况要定期报消防部门备案。各单位应严格火源管理,确需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按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单位在内部实施新、改、扩建工程及内装修过程中,要按照规定,及时办理消防审批手续,确保程序合法,从源头上杜绝新的安全隐患的产生。
三是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各单位要认真落实《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大纲(试行)》要求,深化员工消防安全能力建设,至少每半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每名员工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转岗。要充分利用公告栏、橱窗、板报、电子显示屏等现有资源,广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自防自救知识。要通过组织开展消防知识竞赛、消防运动会等活动,提升员工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提高单位员工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确保每名员工熟悉消防法律法规,了解本单位、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使用消防设施、器材,能处置突况。
四是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各部门负责人应每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值班人员每日进行防火巡查。进行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时,检查巡查人员应根据单位工艺特点穿带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检查结束,要及时填写检查记录。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防火检查、巡查人员应及时纠正并妥善处理,对无法当场处理的,应及时上报,并立即督促责任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整改到位,确保安全。
五是加强消防设施建设、维护、保养。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易燃易爆企业要储备适应本单位特点的专业灭火器材、灭火药剂和必要防护装备。要认真贯彻执行《省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规定》,所有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在年底前要与有相应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签订维保合同,委托其每年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并进行全面检测,着力提高在用建筑工程消防设施的完好率。所有检验、检测、维修、保养应留有档案记录,存档备查。
六是完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加强演练。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可能发生火灾的环节、部位,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包括组织机构、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应急疏散组织程序和措施、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及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程序措施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每季度应按照预案组织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要通过组织演练加强消防安全“两个力量”建设,确保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在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应急力量,能立即报警、就近使用现场器材并遵循灭火原则进行灭火,迅速引导人员疏散;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在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应急力量,能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时、有效的扑灭初起火灾。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都应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加强员熟悉和演练,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任务。
关键词:煤气安全事故诱因危险特征预防措施应急措施Analysis of gas generating furnace gas safety accident risk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measures
Yang Jianhong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gas furnace in the production operation and shutdown for maintenance process often occurs in the gas accidents, gas safety accident analysis of causes and risk characteristics,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isk characteris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ponse and handling of sudden gas safety accidents, timely and orderly, science, effective organization of emergency rescue, to minimize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ensure gas furnace operation securit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gas accident inducements of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emergency measures.
煤气发生炉是以气化焦煤、焦炭等原料作为燃料,生产易燃易爆煤气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化工、玻璃、建材、轻工、食品、纺织等工业。煤气发生炉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如果生产装置发生故障或人员操作不当、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就可能因煤气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其危害后果主要会导致在煤气站内的作业人员、周边其他生产线作业人员中毒、死亡、受伤,生产设备、设施和物品损毁等。
1.煤气事故类型、危险特征
1.1煤气发生炉事故类型
1.1.1煤气发生炉火灾事故
1.1.2 煤气发生炉火灾事故的危险特征――易燃
发生炉煤气易于燃烧,自身温度在350 °以上,遇到空气即可燃烧。
1.2.1 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
1.2.2 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的危险特征――易爆
煤气中一般含有9%――10%的氢气,并含有一氧化碳20%、甲烷等,它们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其爆炸范围较大,为20%――70%。
1.3.1 煤气发生炉中毒事故
1.3.2 煤气发生炉中毒事故的危险特征――有毒、无色有臭味
发生炉煤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成份,它最终能使人缺氧窒息中毒,并且由于煤气比重为0.80――0.9,较空气轻,易于扩散。当空气中CO含量达到1600PPM(2000)mgm3)时,可致人死亡。室内空气中允许的CO含量为24PPm(30mg/m3)。
2.煤气发生炉事故危险特征产生的诱因
煤气发生炉在生产运行和停炉检修过程中,影响煤气发生炉事故危险特征产生的诱因很多,经过分析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诱因是影响最大的:
2.1诱因一工厂突然停电。
无计划突然停电,发生炉内是正压,煤气有可能倒流入煤气管道内,在来电生产时,引起火灾或爆炸;或者停电处理不及时,造成发生炉或系统负压,空气从不严密处漏入引起火灾或爆炸。
2.2诱因二―煤气炉出现负压情况。
煤气净化设备和管道有时出现负压,在水封失效或泄漏的条件下,将空气吸入体系内,遇电火花、摩擦火花或局部过热达到着火温度均可引起火灾或爆炸。
3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3.1事故预防措施
(1)认真落实国家安监局相关的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煤气系统设备安全状况,防止煤气设备带病运行。
(2)加强岗位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教育,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和检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或冒险作业。
(3)加强岗位操作人员应急意识教育,定期开展煤气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操作人员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
(4)完善煤气设备安全防护装备,煤气站应安装双路电源供电;在煤气炉底部和顶部分别安装防爆口、放散阀和蒸汽灭火系统;一旦发生险情操作人员首先打开放散阀把煤气放空,降低煤气炉和管道压力,然后打开蒸汽阀通入大量蒸汽稀释管道内煤气浓度,降低煤气爆炸危险。
(5)在煤气操作室和生产现场安装可燃气体报警仪,提高煤气泄漏预警,防止煤气中毒。
3.2 事故应急措施
(1)如果发生煤气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现场人员首先一方面组织抢救伤员,一方面用电话向本单位领导、安全环保部(急救援办公室)等相关部门报告。
(2)相关部门接到报警后要迅速向上级领导报告并立即赶往现场,划定警戒区域,组织有关人员组成抢险小组开展抢险工作。
(3)上级领导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并根据事故的程度,决定是否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指挥抢险工作。
(4)煤气设备、管道着火时,现场人员应用干粉灭火器或湿黄泥灭火,如不见效,可向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使火熄灭。
(5)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着火时,可直接关闭阀门灭火。
(6)直径大于100mm以上的管道,严禁突然关闭阀门灭火,以防回火爆炸。
(7)煤气大量泄漏着火时,应采用关阀降压通入蒸汽灭火。降压时,压力应逐渐下降,不致造成突然关死阀门引起回火爆炸,其压力不能低于5~10mmH2O。
(8)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和设备急剧收缩造成变形和断裂。
(9)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迅速将残余煤气处理干净,如因爆炸引起着火则按前面煤气灭火方法灭火。
(10)发生煤气中毒,抢救人员要佩戴空气呼吸器,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11)中毒轻微者,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
(12)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120赶到现场急救。
(13)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尽量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最好有附近卫生所的医务人员护送。
一、首先先介绍一下**港油品码头公司油罐的基本情况
(一)原油罐:
共39个储罐(浮顶罐),10万立方米35个、15立方米4个,共储油410万立方米
其中:
**罐区:12个(10万立方米)储罐。
桃园罐组:5个 (10万立方米)储罐。
沙坨罐组:6个 (10万立方米)储罐。
海滨罐区:12个(10万立方米)储罐。
7号罐组: 4个 (15万立方米)储罐。
(二)成品油罐:
共66个储罐,储油42.01万立方米
(三)OTD液体化工罐:
51个储罐(拱顶罐),内存品种23种。
(其中: 溶剂油罐11个,储油28800立方米。对二甲苯罐4个,储油13400立方米。石脑油罐2个,储油10000立方米。柴油罐3个,储油8600立方米。正丁醇罐3个,储油7000立方米。乙二醇罐4个,储油7000立方米。混合二甲苯罐2个,储油5600立方米。丁酮罐3个,储油4200立方米。纯苯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高毒。苯胺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高毒。轻石脑油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邻二甲苯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烷基苯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酒精罐2个,储油2800立方米。甲酯罐1个,储油2800立方米。辛醇罐2个,储油2800立方米。醋酸乙烯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易聚合。糠醛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正己烷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已二醇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壬烯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甲苯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二甲苯罐1个,储油1400立方米。清洗完的罐1个。)
(四)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公司**分公司:
共19个储罐(拱顶罐),储油9.11万立方米柴油和油。
(五)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燃料分公司:
共9个储罐(拱顶罐),储油4.8万立方米柴油和油。
(六)中油东北销售**分公司新港商储库:
共12个储罐,储油24.1万立方米汽油和柴油。
二、介绍一下新港海滨罐区30号原油罐灭火预案
新港6×10万立方米海滨罐区主要包括6座10万立方米油罐,阀组及配电间、控制室、消防水泵站及消防水池、泡沫站,以及相关的水、电、热力管网组成;油罐之间距离20米,罐区周围设置6米宽的消防通路;油罐高为22米,直径80米,每个罐上设12只PC8型空气泡沫发生器;防火堤长210米,宽100米,高2.15米(一组两个罐),
罐区设消防泵房一座,用以保护6×10万立方米原油罐区和30万吨原油码头。冷却水系统由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罐区消防环网、水幕喷头、地上消火栓等组成。
针对10万立方米原油火灾特点,依据**港和临近消防队及开发区消防大队灭火实力,我们比较科学的制定了10万立方米原油罐灭火预案,请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此预案我们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
(一)实施固定设备灭火
海滨罐区30号油罐在收油作业时,静电引起围堰密封圈处原油爆燃。造成罐内围堰处呈敞开式燃烧,燃烧面积248.06米²。
1、30号油罐感温电缆探测到火情并发出报警信号,中控室经确认30号罐着火后,立即启动消防PLC系统。 同时,岗位人员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通知调度和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根据现场情况及工艺要求,关闭海滨罐区上游及下游所有阀门。
2、消防PLC系统打开通往30#罐的冷却水电动控制阀门;消防泵房自动顺序启动3台消防水泵。水泵启动后,值班人员需及时开启水池补水阀门,同时密切观察水池水位,适时开启真空泵。
冷却水进入消防环管后,通过已自动开启的电动阀门向着火罐及临近罐进行供水。
消防泵启动后,罐区消火栓环网压力可升至0.8Mpa,可通过消火栓和快速接口取水,利用水枪对罐体冷却。
3、 消防PLC系统打开通住30#罐的泡沫电动控制阀门,通过自动比例调节装置制成6%的泡沫混合液。通过30#罐上的泡沫发生器产生泡沫后喷入罐围堰灭火。
4、油库管理站领导到现场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携带铁揪、镐头及沙袋等器材,对海滨罐区防火堤有可能泄漏处周围进行封堵,对油品可能流出处进行挖沟筑堤,防止着火油品蔓延。
公司领导到达现场后,成立现场指挥部。公司经理担任现场总指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总指挥迅速调集电力、通信、医疗、土建联动等单位对现场进行技术保障。业务部迅速核实所有工艺流程,确保海滨罐区上下游管线关阀断料。做好疏油准备。
(二)消防队接警、调集力量、战斗展开
消防支队接警后,立即调集新港中队、大窑湾中队迅速出动,新港中队接到命令后,迅速出动6台泡沫消防车、1台水罐车和1 台举消防车赶赴现场。
途中支队指挥员命令调度员立即调集大港中队、**湾中队、消防船等,通知集团、公安局等领导,调集有关力量。到达现场后,根据火场情况请求市消防局及临近消防队增援,命令各参战中队到达现场后按命令进行战斗展开。并要求公司调度组织车辆向前方运送泡沫液和沙土,做好流淌火的覆盖和堵截准备。
新港消防队出动6辆泡沫消防车、1辆水罐车、1 辆举高消防车先期到达火场。中队指挥员带领班长及通讯员进行火情侦察和询问有关人员,了解油罐区基本情况,查明燃烧罐油品存储量,油罐区总贮量,油罐总数量,各油罐贮存油品分类情况等。弄清水源和油罐区周边情况,固定和半固定灭火设施及当时风力风向等情况。
新港消防队6辆泡沫车连接半固定灭火设备,准备向30号罐供给泡沫实施灭火,利用高压消火栓出两条干线对输油管线及邻近设施实施冷却。(战斗部署见图)
第二阶段:实施半固定设备灭火
由于海滨罐区消防泵房设备发生故障,固定灭火设备泡沫部分损毁无法使用,冷却部分继续使用。
消防支队指挥员立即下达命令,利用半固定灭火设备对着火罐实施灭火,利用水枪继续对临近设施进行全面冷却,利用泡沫枪做好扑灭地面流淌火的准备。
新港消防队6辆泡沫车利用半固定灭火设备开始向30号罐供给泡沫实施灭火。**湾消防队出四支泡沫枪随时做好扑灭地面流淌火的准备。开发区消防队4辆泡沫车、大港消防队、大窑湾消防队到达火场,对着火罐及邻近设施进行冷却保护。(战斗部署见图)
第三阶段:实施移动设备灭火
由于30号油罐长时间燃烧,PC8泡沫发生器已变形,无法正常使用,造成地面流淌火100m2。
消防支队指挥员根据火场的变化,立即下达命令,采用移动式灭火,集中优势兵力对着火罐实施强攻灭火。命令新港消防队、大窑湾消防队利用举高消防车,调集开发区消防队、西太平洋消防队举高消防车停于30号罐的东、南侧利用消防泡沫炮对30号油罐实施灭火。
新港消防队1辆水罐车、2辆泡沫车。大窑湾消防队1辆水罐车2辆泡沫车用车载水炮对30号罐进行冷却。新港消防队、开发区消防大队利用8门移动水炮,6支水枪,分别对着火罐及邻近设施进行冷却。大港消防队为前方灭火车辆供水。**湾消防队出4支泡沫枪扑灭地面流淌火。(战斗部署见图)
即时,消防支队指挥员命令消防船停顺岸码头,铺设8条供水干线,组织强大冷却力量,迅速对周围油罐,建(构)筑物进行冷却。拖消船停顺岸码头,做好船舶撤离和海域封锁及灭火准备。
三、结合“716”火灾扑救的经验和原油火灾的特点以及我们如何做好今后的消防工作谈点体会。 (一)灭火作战意图 1、消防队伍要熟知辖区情况,能根据灾害部位,迅速确定灾害中危险、薄弱部位,保住要害,灭火就成功了一半。此次火灾,我港口消防队伍直扑重点要害,死命死保化工罐区,为灭火救援成功做出决定性贡献。
2、正确、及时的决策以及预见性、后续决策。在有固定水池水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要考虑海上供水,及时调集消防船。要考虑及时调集火场供油车为消防车长时间作战提供支持保障。
3、消防车站位要车头朝向火场的反方向,便于及时撤离。
4、加强队伍安全教育,防止事故,采取严密保护措施(水枪、泡沫枪的把持必须二人以上,消防水加压要和缓柔合,原油地面要试探性进入),防止人员受伤。一旦发生人员受伤情况时要按照正常程序送医,不可拖延,不可自己私下看病。
5、此次火灾能够及时得到控制并扑灭,与有利的气象条件有很**系。为了防止不利风向对灭火作战带来灾难性影响,消防队伍可以考虑配置大型涡轮喷射消防车,以局部改变风向,创造有利条件。
6、在大型火场上,多个消防中队联合作战时,只有一个无线对讲机频点明显不足。对此应考虑专设指挥频点,供支队与中队指挥员使用。指挥员可考虑配备双频对讲机。对讲机应配备更多的电池以及现场快速充电装置。
7、大规模管线流淌火灾的扑救应占据其上风向、地势高之处建立灭火阵地,灭火中注意观察、感受管线、阀门的异常状况,正常情况下,可近战灭火。
8、灭火工作一定要坚持:“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保护重点要害部位。如重点要害部位处于不利地势等情况时,要果断采取工程灭火方法配合:如推土建坝等措施。
9、“7.16”火灾能在16个小时被扑灭,是及时调集了全省公安消防部队的力量的结果。否则后果难以设想。消防部队的跨区域增援预案起了很大的作用。
10、小流量自摆式灭火水炮在供水困难、易发生危险的地方有很好的效果。大流量消防炮因为流量大,在供水量不足时,无法连续射水。小流量消防炮可以形成连续水流,有很好的效果。
二、大型油品储存区域的火灾对象和火灾规模 大型油品储存区域的火灾对象是多元的。更需要考虑其战略安全问题。必须考虑到其多处、大规模火灾的紧急处置问题。即使是大规模的、长时间的扑救和处置,也要有所考虑,以免束手无策情况的出现。比如,大型的油品集中储存区域是否应该考虑到多处受袭,要采取1个月甚至是半年以上的灭火行动的准备。
岸边管道、栈桥上的管道都不可能不发生问题。火灾爆炸事故、溢油事故都要有考虑、有准备,特别是海面大面积溢油、流淌火灾的处置问题。
三、总平面布置 **新港地区油品储运企业多,每个项目独立建设,缺乏总体统筹和安排,暴露出相邻企业之间相互影响巨大的问题。
1、应按照分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确定一个分区的合理储存规模,分区之间应留有较大的缓冲区或防火隔离。其间距应在80-100米之间。隔离带应设置较大规模的平整地面,供消防车缓冲、停留、调度、回转。
2、沙陀子区域总体规划消防车**布置不合理,道路狭窄,缺乏大型消防车缓冲回转区。建议在水上公安分局岸边区域建设大型车辆停放缓冲区。调整沙陀子前方区域建设规划,划出场地建设大型回转缓冲区。
3、新港地区化工品、液化气以及LNG等本身具有更大危险性的储运设施的布局问题。
此次火灾事故我们能力保化工罐区的安全,很大程度上是老天爷的功劳。安全工作不能靠运气。虽然我们的罐区建设都是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规范、法规的,但是我们的自身安全是我们自己的切实需要。如果有重新布局建设的机会,应想办法将以上项目搬离该地区。建议这些设施距大型油库的距离为1公里以上。
4、原油储罐的防火间距问题。现在国家国储库建设全部都是按照0.4D的要求建设的。我港很多罐区因为地形限制,很多都是按照20米的间距建设的。以后的建设建议严格执行0.4D的标准。
四、工艺设施的可靠性设计问题 1、储罐的防火措施。
各种储罐应在满足防火间距的基础上,喷涂防火涂料,以增加耐火时间。
储罐的罐根阀应采取在断电或其它紧急情况时能自动关闭的措施。
2、油管线、阀门的防火措施。
油管线应与其他无关管线(特别是配电线路、控制线路)、消防水、泡沫管线、排污沟等留有一定距离并采用耐火的材料有效隔离。
油管线的管廊架、油管线应该在外表面喷涂防火涂料。
油管线应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紧急关断阀。
油管线应每隔一定距离(如80—100米)使用沙土等材料设置挡油隔断。
油管线、阀门应借鉴美国有关标准具备一定的耐火烧性能。
防火提内外均应喷涂防火涂料。
五、消防水、消防泡沫等固定消防设施和移动消防设施 1、集中的油品储存区消防水系统应统筹规划,形成骨干供水环状管网(如我港新港区),各消防水泵房都连接在这一骨干网上,互为调剂,互为备用。
2、消防水泵房、泡沫泵房均应设置消防车快速取用消防水、消防泡沫的接口和设施。
3、我港应利用靠近海边的便利条件,在油品码头公司岸边建设海水取用平台、取水井、或海水泵房,以为紧急情况时使用。
4、为消防队伍购置、配备远程供水保障模块,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快速建立海水供应线,保障消防用水。具体设想是在大窑湾北岸消防站建设时,适当加大建设规模,在该消防站配备远程供水模块。
5、消防泵、消防泡沫泵应有可靠的第二动力如柴油机或供电电源严格满足1级用电负荷的要求。
我集团公安局消防支队、轮驳公司、油品码头公司应分别建设专门的泡沫库,存储足够的泡沫液。分别为移动消防车、消防船(拖消船)、固定设施泡沫罐补充泡沫液。
6、为我港消防队伍购买专门的泡沫液供应车。
7、妥善解决火场消防车加油的问题。利用我港有关单位的资源,建立应急联动油品供应机制,并将其编入消防应急机制中,经常组织应急供油演练(如每月一次),保障火场供油。
8、加大我港消防队伍各种消防水带库存,保障火场消防水带使用。
9、对现有的拖消船对外供水不能满足火场供水需要的,进行必要的改造。严格执行消防船、拖消两用船消防设计审核制度,新购消防船、拖消两用船的设计应经消防支队审核,建造完成后其消防系统应经必要的试验,并由消防支队验收确认。
10、为消防支队配备火场支援车辆(此次火灾,消防支队征用、调用各单位各种车辆10余辆,运送泡沫液等)、消防监督工作车(此次火灾后,现场监管任务艰巨,支队消防监督车污损严重并且数量上也无法满足要求)。
六、供电保障
我港有必要配备大功率应急移动电源。各消防泵房、重要的工艺泵房应设置接用移动电源的接口。
七、建立工程消防应急机制。 将运土车(翻斗车)、铲车、挖掘机、潜水船(潜水员)等编入应急消防救援队伍,授予消防队伍直接调用该部分资源的权力,经常组织联合演练(如每月一次)。
【关键词】 油田消防 灭火 应急救援
1 当前灭火及应急救援存在薄弱环节及原因分析
1.1 基层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及消防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指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基层少数指挥员,缺乏对指挥工作重要性认识,表现出自觉学习积极性不高,刻苦钻研精神不够,训练针对性不强,基础理论严重薄弱。二是指挥员综合知识缺乏。一些重特大火灾和特殊化学事故不仅需要消防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物理、化学、数学、力学、建筑学、气象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给灾害事故的科学、合理处置带来影响。三是处置重特大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指挥经验不足。有少数指挥员因参加重特大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少,经验不足,仅靠基础的理论知识支撑现场指挥,导致处置效果不佳。四是处置重特大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中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为心理压力特别大,畏难心理特别强,指挥思维特别乱,导致指挥盲目,主攻方向不当、主攻时机错失等问题发生,严重扩大灾害事故的损失程度。六是部分消防员文化水平不高,业务学习不精,加之身体条件等自身原因,缺乏钻研、创新精神。
1.2 装备器材管理不到位,操作使用水平不高,维护保养不善
车辆器材装备是构成灭火救援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指战员保护自己、完成作战任务的武器。面对现代化工业生产大量运用新工艺、新材料等而引发的群死群伤恶性火灾及其他突发性事故,显得捉襟见肘,被动应付,多数基层中队未能熟练掌握所配备的装备器材,达不到应用管理要求,停留在一般认知上,未能发挥器材装备最大效能。
1.3 组织训练与火场实战仍有差距
“练为战”喊了多年,但“重技能、轻理论,重技术、轻战术”等现象仍存在,致使火灾救援现场战斗员器材操作不熟练、战斗人员不灵活,指挥员的战术意图得不到全面正确的贯彻,火场指挥员与战斗员之间严重脱节,直接制约了中队战斗力生成。加之有些指挥员在组训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常识和经验,导致中队战斗力减弱,远远不能满足火场实战的需要。
1.4 化工火灾现场的复杂性、险恶性和抢险救援场所的局限性、艰难性,影响了油田消防队伍作战能力
由于大庆油田地缘广、油气开采涉及黑龙江省每个角落,而且现场作战条件差,冬季寒冷气温低,冰雪路面,夏季道路泥泞。一旦发生事故,我们都要进行处理。如远距离赴外灭火,特别是在天气寒冷的条件下,灭火保障问题突出。
2 提高油田消防队灭火及应急救援能力的相关对策
2.1 提高指挥员指挥水平和业务素质
各级指挥员是灭火及应急救援的领导者、决策者和指挥者,事关火灾和抢险救援事故处置的成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指挥员培训工作:
(1)夯实灭火救援指挥理论根基。每个指挥员要充分认识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把学习好理论知识作为成功灭火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注重消防业务理论的学习研究,不断借鉴各类火灾扑救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丰富自己的实战经验。通过学习,达到全面、准确掌握各种火灾、应急救援事故的特点,处置原则,战术要求,注意事项、力量调度等相关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到每次灭火与应急救援事故处置中。
(2)参与重点单位实战演练及战评。基层灭火指挥员要积极参与辖区重点单位平时开展的实战演练,熟悉和掌握重点单位基本概况、重点部位情况、火灾特性、单位消防力量状况、战斗力量部署、战术措施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一些重特大火灾和特殊化学灾害事故也要积极参与战评总结,在参与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不断提高灭火救援指挥水平。
(3)加强指挥员心理素质培养。面对严重的灾情,惨烈的场景,复杂的局面,指挥员要做到沉着冷静、处险不惊,把握全局,控制和消除危害,达到最优化的灭火救援效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是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培养。指挥员在平时的工作、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二是加强心理素质培训。邀请知名心理专家对灭火指挥人员进行心理素质培训,授其提高心理素质的技巧和方法。
(4)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科学的决策能力是成功扑救火灾和处置应急救援事故的前提。灭火指挥员必须树立科学决策理念,不断加强决策理论学习,培养宏观调控能力,正确运用好决策方法,努力提高灭火救援中的科学决策水平。
(5)搭建指挥员灭火救援理论和实战调研交流平台。组织基层灭火救援指挥员理论大赛、以及想定作业、特殊火灾、特殊事故处置的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并邀请现役消防部队、国内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授课,讲其方法,交流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
2.2 加强业务训练
要全面提高消防员的体能、技能,最根本的途径与方法是落实《专职消防队执勤业务训练大纲》,开展系统的消防教育和全面的训练工作,练就消防员过硬的灭火技术、战术本领,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火场上的心理适应能力。
(1)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灵敏及柔韧性等生理机能。素质训练必须采取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消防员的各项身体素质,改善机体的适应能力,适应在复杂、危险的火场上进行灭火战斗的需要,为此在年度训练计划中,必须安排足量的时间开展身体素质训练,一般来说:冬季是开展素质训练的最佳时期,充分利用冬训期间大力开展以增强力量,提高速度、发展耐力、增加灵敏度、提高柔韧性为目标的素质训练。
(2)技术、战术训练。开展技术、战术训练首先要遵循“练为战”原则和“按作战方式训练,按训练方式作战”的理念。俗话说,苦练出精兵,只有从实际出发,假设火场各种复杂情况,进行技术、战术训练,才能缩短操场与火场的距离。为此,必须正确认识训练的目的、意义,根据消防队各类人员的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训练活动。
2.3 加强消防技术装备训练,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是提高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的重要基础
消防队伍战斗力的生成,除车辆合理编组和改善消防车辆装备以外,最主要的手段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抓好现代化消防技术装备的学习与训练,不断提高消防员技能本领。一是要抓紧配备现代化灭火救援装备。装备出战斗力。对付现代火灾和特种灾害事故,仅仅靠消防员的勇敢精神是不够的,必须配备现代化的装备,灭火救援才有扎实的基础和保障。二是要熟练掌握现代化消防技术装备。当前,不仅要做到有什么装备练什么兵、打什么仗,而且还要按照现代火灾的规律和装备器材发展的转变和趋势,熟练掌握新装备的适用范围、机械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知识,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保证会用、能用、管用。四是采用多种训练模式,加快装备技术训练单一型向装备技术训练复合型、操场示教训练向实战模拟训练,缩短了操场训练与火场实战的距离。
2.4 大力开展科技练兵,提高灭火救援工作的效能
加大练兵活动中的科技含量,是当前和今后消防队伍训练改革的主旋律,谁先掌握了科技谁就抢占了制胜的先机和法宝,用科学的办法革新练法、创新战法,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装备配发,而这些新装备本身就是高科技的产物,另外,对于油气田消防重点保卫单位生产工艺流程、火灾及事故特点、灭火处置对策等等,不具备相关的业务知识很难真正熟悉情况。因此,应有针对性地抓好各类灾害事故处置办法,深入研究业务理论知识,提高指战员的业务理论水平。二是逐渐完善现行技术训练方法,要着力将模式化训练转向实用性训练,彻底改变现有的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一味追求速度的盲目训练;增加应用性和适应性训练项目,熟练掌握技术装备,做到会用、敢用、善用,不断提高战斗员的实战能力。三是大力开展实战演练,走出现行的占水源、摆车辆、铺水带、选阵地的老思路,注重研究如何发挥固定消防设施的作用,实现固定消防设施与移动装备的最优结合。同时,通过贯彻扑救各类火灾的行动准则,提高战斗员的战斗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基层消防中队扑救火灾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
2.5 改革墨守成规的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影响训练内容,体现训练质量,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是检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和战斗力水平的标准。大庆市公安消防支队现在专职队指导科执行的《专职消防队伍业务考核评定标准》就是很好的办法。要敢于变革陈旧的考核办法,把无用的项目大胆砍掉,把观赏性成分去掉,加大适应性训练、应用性训练、模拟训练、战术训练,减少考核的次数,增加抽查、督察的频次,确确实实让考核成为检验战斗力水平的标准。
2.6 要把“准军事化管理”建设和“执勤岗位练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从管理要战斗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准军事化管理”的真正含义就是要把消防队伍建设成一支管理正规、秩序正常、训练有素、业务规范、听指挥、守规矩的队伍。而“执勤岗位练兵”活动就是要把消防队伍建设成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担当“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拿得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两者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日常指导油田专职消防队伍各项工作时我们积极开展“准军事化管理”与“执勤岗位练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用“准军事化管理”成果不断规范消防队伍的“执勤岗位练兵”活动,用“执勤岗位练兵”活动的实际成效直接推动和促进队伍的“准军事化管理”,不断上水平、上台阶,不断丰富专职消防队正规化建设管理规范的实际内容和成果。
2.7 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五联工作模式”,全力配合现役支队做好消防各项工作
当前,大庆市的消防工作主体力量是由现役消防、公安局消防、石化消防和油田消防共同组成。针对这一现状,现役支队首先提出了:全市消防队伍要落实联席会议、联合接处警、联合训练、联和执勤、联和作战的“五联工作模式”的全新理念。这种做法,在2012年得到了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的亲笔批示和高度评价,并专门指派工作组深入大庆进行调研,准备将大庆消防的创新工作方法推向全国。因此,油田消防支队要继续在现役支队的坚强领导下,紧盯实战需要,从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出发,与全市其他各支消防力量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全面落实“五联工作模式”,确保消防工作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在体制改革后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促进自身队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