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思政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政教学方法

第1篇: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问题;教学方法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进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其关键性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难点工作之一。当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方法中有许多问题存在,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学内容实效性欠缺,教学方法改革不及时是关键问题,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充分、对专业术语理解不到位,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思政课目前提倡采用体现时代精神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的成长有紧密的联系,是高校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时重点关注的思想教育层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刚性体现。

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想要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取得突破和进展,就势必要关注当下教育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随着近几年的各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方面的探索,思政教育确实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实际上问题也有很多,只有将这些问题认真剖析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1)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思政教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师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一味的只注重教师讲授的方式就会变成灌输式教学,灌输需要和灌输方法是两个事情,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存在一个误区,将灌输统一理解为生硬地填鸭式教学了。这一错误理解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己绝对正确的观念,过分突出了自己的教学地位,想灌输什么就灌输什么,认为自己理解的灌输的知识必须被学生接受,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只会一味的被动接收知识。从学生的层面来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由此造成学生只吧思政课作为教育的外部要求,用被动的心理去学习思政知识,提不起兴趣,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这一系列由于灌输式教学造成的问题,会长久而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

(2)理论脱离实践。思政课因其理论性、政治性比较强,因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气氛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教师在讲课时就课本内容泛泛而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很多都是脱离具体实际情况的。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于理论知识的有效剖析,忽视由浅入深的阶段性分析,忽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忽视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甚至个别教师没有关注时事政治的兴趣和习惯,导致讲课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反映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不够,对于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在课堂上得到反映,久而久之,对于思政课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思政课本身肩负的育人品德的功能也难以得到发挥。

(3)师生缺乏互动。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法比较陈旧,基本上就是一直沿用传统模式下说教式教学,粉笔、黑板就是全部的教学用具,课堂教学缺乏活跃的气氛,此外,虽然多媒体在在前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方面并不成熟。且高职院校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班课”相当流行,由于人数较多,学习气氛欠佳,师生间互动的机会也相对缺乏。

(4)学生对创新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接受度低。大多数学生都适应了灌输式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有抵触,往往要经过很长的适应期,这就给教学方法的创新、推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根据调查显示,学生的接受度差主要表现是难适应,进而产生抵触心理。传统教学观在学生心里根深蒂固,学生很依赖于老师细致地剖析知识点,希望越详细越具体越好,老师讲的多,自己课下就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学习压力自然就小一些。当老师希望通过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去多阅读、勤动脑、多研究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不喜欢挑战,甚至觉得是老师为难他们,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三、如何改进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提纲挈领教学法。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是紧跟时展步伐的,高校的思政课内容是权威的、不可否认的。思政课的教师,在教材的内容方面没有修改的空间,只能根据国家教育的专门部门审定的教材进行教学活动。思政课的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储备情况深入了解以后,再全面掌握教材的内容,对于大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带着让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教学目标去进行教学活动,每一位思政课的教师都应该了解并且真正承担起自己的神圣的使命,这个目标,看似很容易完成,实则要克服很多困难。最大的难点就是“在学生头脑中扎根”。

(2)多媒体综合教学。思政课教师要有主动提升自身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资源优势,运用图文、视频、音频、动画等向学生全方位展示知识要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是指引、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不要只追求课堂上表面的热闹气氛,要引导学生实际参与到课上的思考中来,尤其要重视师生互动和人机互动。教师之间在多媒体教学方面也要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将课件做到重点突出且不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点,最大限度的将所学知识全方位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也很容易营造轻松、互动性强的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克服政治化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工作要明确一点就是,政治层面的教育事关道德层面的教育。思政教育不可避免得带有阶级性的特点,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强调政治性可以接受,但是不能忽视学生的人格品德层面的教育。这个时期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期,教书育人的宗旨也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健康人格的培养不分学科、不分时间、不分年龄,通过思政教育,将主流的观点渗透到学生的心里,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思政教学过程中有个重要的模式就是要闻点评,要闻点评是载体,教师要放宽点评的内容,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这也才能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学生也能在准备点评的过程中了解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锻炼学习能力。

(4)心理战术。要想实际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调整,就要先照顾到学生心理上的接受程度,这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的这些不适应,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的做一下教学方法的调整,学生的学习基础就是很好的参考点,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一些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激励学生通过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也就培养起了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而且要全部教师全面推进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如果只是个别的教师只有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普遍接受了,教师在良好的教学氛围里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客服纯理论教学方法。关于思政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离的问题,最关键的解决方法是重视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相关性,任何的纯理论教育,都不能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只有当与实践相结合的时候,知识才有无限的生命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也要尽量兼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法,一是紧密结合国内外的时事政治,利用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要紧跟当下的发展潮流,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自己学的思政课知识是鲜活的,从而保持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一周要闻点评、思政知识演讲等形式进行学习教育,这样在传授思政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2篇: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研究;策略

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观摩东北师范大学学院郭凤志教授的思政课教学之后,从当前形势与任务出发,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强调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从中汲取精华,从而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许多相同之处,很多知识可以运用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它既能丰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亦能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使枯燥的课堂焕发生机,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笔者自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问卷调查问卷》,于2015年3月对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职院、湖南大众传媒职院、长沙职院四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被调查学生有2013级和2014级,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89份,被调查的学生2013级有124人,占总人数的32%;2014级有265人,占总人数的68%。被调查的学生涉及会计、汽车维修、旅游管理、国际贸易、文秘、音乐表演等专业,有59.5%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必要,超过一半的学生肯定思政理论课在其成才方面的价值,调查数据具有代表性。现状表现如下:

(一)教学内容空洞、理论脱离实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方面的调查中,6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缺乏实践教学,53.8%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比较空洞,理论脱离实际。思政理论课有较强的理论性,必须联系社会热点、国内外事件等进行教学,同时实践教学不可少,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式、“填鸭式”教学。同时,在调查中,21.3%的高职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用并有所了解,26.54%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76%的学生清楚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的时间并认为中国传统节日重要,可见高职学生对中国创通文化知识感兴趣,高职学院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思政课教学的渗透。

(二)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不活跃。在调查中发现,60.1%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调,14.9%的学生对思政课有兴趣,2.1%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是学校的规定没有兴趣也要学习,因此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议调查时,56.7%的学生认为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增强教师授课的趣味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有优点,但它的缺点是只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如果只采取讲授法,会使教师重视理论灌输,照本宣科,缺乏与现实的联系,不接地气,使学生对思政课更加没兴趣,教师讲台上声嘶力竭,学生不听课干自己的事情,最终教师也丧失教学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被动、缺少积极主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是高职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调查中发现,有49.7%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未来就业没多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当前高职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遇事即以功利的心态对待,认为思政课不如专业课对自己的求职择业有用,学不学一样,学习缺少积极主动,因此思政课堂上出现学生玩手机游戏、看电影、学习专业课知识等现象,而沉溺于手机中的这类学生,不喜欢与人交往,人际关系紧张。这就需要思政教师除了讲授自证理论知识之外还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讲述《论语》,使学生明白孔子与弟子曾经探讨过六种人际关系,并提出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职学院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增强思政课的文化内涵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政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形成健康完美的品格,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形成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课教学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有效对大高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可以加强学生自身修养,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能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伴随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仍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涉及道德领域和社会层面的各个方面。如孔子提出和为贵,就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在校高职学生均为90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尊心很强,只要遇到挫折就会心灰意冷、怨天尤人,更有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思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第三、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和素材。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内容,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素材。比如说,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民族无疑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为公 克己奉公等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就能不断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思政课教学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发挥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作用,除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外,还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一)直面现实问题与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真实反映社会各个方面。高职学生是思想比较活跃的群体,他们会比较关注各种社会问题及与自身成长成才的问题。思政教师一定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讲真话,不回避矛盾,单纯的理论讲授并不会让学生记忆深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回答学生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方面的关联,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思政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并解决自己的疑惑。

(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读物,辅助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教学相关通俗读物,如《国学》、《弟子规》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会产生一定积极效果的读物,思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需要,借鉴吸收教学相关通俗读物的内容对有关理论进行阐述解释说明,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中“学”,自己参与到思政课教学当中,这样会使思政理论课教学真正的“入学生的耳、脑、心”,以更好的提高思政教学效果。

(三)互动式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新路径。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即客体,这样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而学生有思想,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现在思政教学理论课教育教学主体不仅仅是指教育者,同时还包括受教育者,即学生,在思政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体性与主导作用,又激发学生主体性,尊重其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平等交流、沟通、探讨以促进师生交流与融合,实现教学相长目的的教学方法。思政教师在思政教学安排中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如以重大传统民族文化节日为契机,对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民俗民风。利用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特定意义的重大传统节日开展活动,通过9月3日胜利纪念日活动传承民族文化展演等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精神的真谛,加深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系201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中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编号是14A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竹(1983―),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法律教育。

参考文献:

第3篇: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改革的一个基本方面,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当前形势下,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必须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是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应从积极发挥教师的教育教学主导作用,努力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现代化;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推动学生考试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等五个方面切实抓紧抓好。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方式、步骤、程序、和手段的总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遵守以“教”为中心的模式,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片面地强调知识的培养,重结果轻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现成知识的传授,考试以知识的简单记忆为主。实际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单一,实效性不强;教师满堂灌,学生不愿听,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抬头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改革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地改变传统课堂‘灌输式’‘注入式’教学法,而是重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有通过教师作用的发挥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抓教学方法改革,实质上就是抓教师”。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教师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先导。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力于‘基于学’而设计‘教’的教师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生‘学法’的革命,并使教学方法的参与主体由单向性走向多向性”,注重挖掘以主体性发挥为特征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

(2)教师过硬的政治理论修养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和保障。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与高尚人格,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既是业师,更是人师。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讲台,自身首先要自信,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认同。

(3)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学是高校的生命,科研是高校的灵魂;对于高校而言,教学是根本,必须围绕教学搞科研。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是教学的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科研的延伸。科研不仅能促进教师学术能力的提高,也能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努力联系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激发他们解决学术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兴趣。

二、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以下明显的不足:第一,缺乏“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注重基本知识和理论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品德的培养,给学生的印象是思政课假、大、空,不接地气。第二,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你说你的,我的。第三,教学手段陈旧落后,教师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就要读懂学生,要研究学情,搞清楚学生的所思、所需、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应着力于唤醒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会学生学习,使其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

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05方案”指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要直面问题,以破解问题为牵引。在教学中,可采用“从问题切入讲理论的思路”,以问题引出理论,用理论分析问题;也可采用“从学生兴趣出发组织教学的思路”,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才能抓住学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自身教学特点而定。教师要结合实际,对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情景式、专题式、讨论式、案例式、多媒体辅助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法灵活选择使用,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曾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开好课程,最根本的就是要真正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标准是大学生喜欢这门课程,认真地学习这门课程,觉得这门课程对他们有帮助。”

三、探索和努力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现代化,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

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的构成要素之一。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高校思政课课堂。当今,现代教育技术迅猛发展,为高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条件。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加快全国信息化进程;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工作;不喔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应用的技术水平;提高学生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以及运用技术手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教学手段的变化,必然引起教学方法的改革。时下,慕课、微课程、Blackbaord、“易班”等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也创新了教学方法,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活力。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要自觉顺应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趋势和要求,不断提高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

四、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为配合理论教学,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让学生自主参与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05方案”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形式,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大类;校内实践教学形式又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在教学形式或教学内容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目的是落实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训练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能力的活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达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五、不断创新对学生的考试考核评价方式,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考核是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以考核方式的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与考核方式的改革相辅相成。一方面,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以考核方式的改革为依托;另一方面,考核方式的改革必须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前提,对其具有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考核方式要以考核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情况和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考试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要从以往的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改为全过程的多样化多角度考核,最后评出综合成绩。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起来,强调过程考核,取消以往期末一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做法。如一些学校将学生的考核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课堂讨论、调查报告、课堂纪律等组成,期末成绩由辨析题、论述题、小论文等组成。考试考核评价方式的创新,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提高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落脚点。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学方法改革是高校思政课全面改革的切入点、突破口和关键所在,唯有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任重道远,高校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参考文献:

[1]李卫红.认真总结经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

[2]郭凤志.现代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

[3].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01版

[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顾钰民.理念与方法:贯彻实施“05方案”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

[6]袁贵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

第4篇: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71-01

一、改变传统“演讲式”教学方法

教师“演讲式”教学方法是导致学生缺乏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改革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学首要问题。目前,我国我国各地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已逐渐改变传统“演讲式”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时适时点明解决诀窍,给予其自主思考与创新探究的空间。例如,教师讲解“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时,针对法律具有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作用展开思考,有的学生说法律是维护人们权利的重要工具;有的说没有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会出现很多导致社会混乱的问题;有些学生会提出质疑:我国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律所具有的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职能,对经济、科技、环境等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法律,人们既有权力又有义务,因此,人们必须正确认识法律,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从而成为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学为辅

“自学为主,教学为辅”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出现的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提倡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课题参与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先简练而精确地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将留给学生进行理解和把握的时间增长,最后让他们把自己当作教师向同学们讲解自己的理解,这样就可以让学习由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使学生增加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三、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传统的教育体制是以考试为导向的,这就决定了分数是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标准,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知识储备,加强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一)基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将学生按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按组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二)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使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讲故事的方式、联系实际生活例子的方式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当然,这些工作的完成必须依靠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定教学目标,并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以有条不紊地完成既定的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开拓教学思路

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远。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是教师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就是很好的方式,通过知识点迁移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让学生举一反三,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讲授“正常情绪”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诸如“自己平时会有哪些情绪”“当自己有情绪时,身体会有哪些表现”“情绪变化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哪些影响”等的问题,将思想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进行结合,在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五、理论结合实际,让知识发挥效用

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具备应对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态度。中学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学生都处于身体发育和思想形成的黄金期,人生观初步形成,这个时期的教育会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生都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用实际生活例子,设置生活场景等方式将政治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体验知识的魅力,从而帮助他们开阔思维,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发散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六、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积极转化和辅导后进生

教学思想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学思想的转变体现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对待全体学生,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即是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在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以向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转化和辅导后进生的工作,要求教师要对后进生有耐心,并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除了要帮助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外,还要认真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七、结束语

总之,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应积极研究教学方法,从而寻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思想政治课基本知识。并要在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重视辅导和转化学困生,从而切实搞好思想政治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晓峰.如何取得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最佳效果[J].考试周刊,2013,(08).

第5篇: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其它课程一样,都要把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因此,中学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首先也应把巩固基础知识作为第一要义。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实际,对基础知识认真设计好适量的书面练习。练习题力求做到系统全面,重在基矗同时,练习题的设计要尽量做到标准化,促使学生思考。这样,通过完成练习题,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

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赖于教师在复习教学课中将教材内容梳理好,使内容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复习初三政治第二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由教师归纳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框架: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适当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即一个内容,三条主线。并把它板书出来。从导言的提出到具体内容的详细阐述构成课文的内容体系。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要点。避免了学生只孤立地掌握些支离破碎知识的现象。

二、把握重点内容,培养析题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的复习能事半功倍。由于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把握住教材内容的重点,复习过程中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上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以知而非甚知的感觉。在初二思想政治课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贯穿全册书的一条红线。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所在。因而,在复习课教学中一定要紧扣这一原理,抓住关键用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举一反三,使学生融汇贯通。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析题能力,是复习课教学的另一目标,因此,教师除讲授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外,还应留有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并采取多样化训练的形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采用分组竞争的方式,巧妙地设计几组学生易出现错误的题型,看哪个组答得最快、最好。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判断、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锻炼答题技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第6篇: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课备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实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做到:

(1)精选实例。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掌握大量真实、精确、新颖的实际例子。真实指确实发生过的事。真实性是教学的生命。因为只有真实的例子才能作为科学的依据,使教师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服学生。当然真实性并不排斥假设。假设作为一种论证手段,只能做为真实的反证中,真实仍然是前提,精确指所选用的实际例子要有代表性,能够具体地说明某一问题而不是偏离主题。精确还是真实性的补充,使真实的例子丝丝入扣地准确解释书本原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新颖指所选用的例子最好是新近发生的或者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学生或者不知道,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过教师的讲解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解决了疑问,使学生倍感亲切、信服。比如在讲解国家政治政体时,可用美国竞选的例子,说明总统制体的特征。用澳大利亚举行全民公决,决定是否改君主立宪制为民主共和制的例子,说明两种政体的区别,这不但让学生弄懂复杂的政体现象和演变过程,还要以引导学生跟踪观察,培养学生对时政的兴趣。

(2)精心筹划。教师在备课中对每一个具体事例用在哪里?怎么用?如何表态?讲解到什么程度等问题都要精心设计,充分考虑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来严肃性,精确把握例子在教案中的比例,有必要时还要考虑课堂上各类突发问题的应付方法和补救手段。对那些一个原理要用多个例子说明的或者一个例子用以说明几个原理的地方更要考虑周全,充分弄清原理与实例之间的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逻辑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备课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实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

(1)力求语言简练。讲解实例是为了证明原理,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可以节省时间又不冲淡教学主题。比如:在进行数字比较时,最好只选用两组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如果过多地宣读一长串诸如百分之类的数字,只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一些书上的例子或者学生比较熟悉的新近发生的例子,最好点到为止。比如:“美国总统选举结果久拖不决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的东南亚政局动荡就说明了经济是政治的根源”。等等。而对那些必须展开说明的例子,也不必从头到尾,来龙去脉地交待得一清二楚,可以简明扼要地说个大概,足以证明清楚所要证明的原理即可,避免影响实例与原理的衔接教学。

(2)要遵循认识规律。实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以实例出发。在具体教学教程中,实例与原理的有机结合是最难以解决的教学环节,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由于教师运用的例子太多或展开讲解得过于详细,冲淡甚至忽略了实例与原理的衔接。教师必须遵循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通过设疑和释疑两个环节的不断反复,去达到良好的教学衔接效果。具体做法是,教师把设疑放在对实例的讲解过程中,然后通过释疑、解惑上升到一般原理。如有必要也可以再回头到实际例子中去,深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先行讲述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频繁使用否决权,使安理会的作用基本上遭到冻结。冷战结束后,5个常任理事国基本上协调了步伐,使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后,通过设疑和释疑的手法引申出安理会在决定实质性问题时,要使决议得以通过的条件是: 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讲课中还可以连续设疑,使讲课从一般再回到个别,并多次反复,尽可能对事情作完美的解释。比如:“假设某一决议在表决时,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而10个非常任理事国一致不同意时,该决议能否通过”?深入一步引申出安理会对重大问题决议得以通过的另一个条件是:安理会15个常任理事国中的2 3国家同意,并没有常任理事国反对。因此本决议不通过。但要解释说明这种情况只是一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实例,所以 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才是最本质最一般的。

第7篇: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临证思维;整体联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2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112-01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一门桥梁课。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不同类型方剂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的分析,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临证组方和运用方剂的能力,为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方剂学则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方剂学的学习,既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基础课密切相关,又与临床各科紧密相连。笔者认为按照症(征)、证、法、方的顺序讲授方剂符合临证思维规律,更能体现出方剂在基础和临床间的桥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临证思维有重要作用。

1 临证思维特点

理、法、方、药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体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特点。临床当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得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信息,运用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经络辨证等辨证方法,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综合归纳为某种证型(诊断),即明确病证,根据治法理论,确立治疗原则(治则),进一步确立具体的治疗方法(治法),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药性理论选择能体现这一治法的合适的药物,依据病机及药物的作用确定药物君、臣、佐、使的地位,并酌定剂量、使用剂型、用法等,这就是中医的理、法、方、药的整个环节,即临证思维或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中医临证思维遵循逻辑思维的一般过程和 ,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2 方剂学讲授内容特点

方剂学讲授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各学科的知识,如对症状、体征分析的过程涉及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五行、病因等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归纳病机、判断证型的过程涉及到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中医诊断学方面的知识,遣药组方则涉及药物的性味归经等中药学相关知识。其讲授内容紧密地这些基础课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整体连贯的特点。因此对方剂的讲解和方论的分析就不能以方论方,必须把具体方剂放在具体的病证中去层层解析,以便学生理解,加深记忆。

第8篇: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首先,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真情实感去感化教育学生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其他学科所要解决的一般是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思想政治课是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假如忽视了“感情”,则不可能“达理”。所以,在教学中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学达到同频共振的前提。教师以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进行课堂讲述,是情感化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这样,教学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用情感去感化、教育学生,使学生也带着真挚的思想感情去学习思想政治课,从而实现情与理的结合和懂、信、用的统一。

其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毫无疑问,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所强调的是教师中心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从谈起。实行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要求,其目的就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启发他们自觉地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提高各种能力与思想觉悟。要想启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大胆采用讨论式、辩论式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发掘教材中的思辨性材料,寻找课堂讨论与辩论的最佳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大家共同探讨问题的环境,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多说”。即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开拓思路、活跃气氛。实际上,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与学生们一起探讨,既处于教育者地位,又处于受教育者地位,师生间是平等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自由地讨论争辨,而教师则卸下了“满堂灌”的重负,从容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当然,讨论是否成功,首先在于讨论题要出得好,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从而使学生的注意、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第9篇:思政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 方法

一、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对政治知识的识记程度是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志,正是因为教师这种过于对政治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陷入了单一的状态中,也就出现了传统意义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方式。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此类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影响到了政治课堂结构的改革,成为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改革和优化的制约瓶颈。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的方式。

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个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的理念。比如,我们提到的“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学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变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但是,最为政治教师要意识到,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驽驾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子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的目标的确立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可以说,思想品德课在实际生活中就可以教学。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帮助学生,要多采用表扬激励的手段,要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融为一体,积极参与他们的讨论。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后进生时,教师更要关爱他们,力求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

三、探究新方法,讲活政治课

(一)把政治与时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虽然时事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但学生关注时事,不只可以用于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和思想政治教材紧密联系。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讲到时代精神时,就结合了我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升空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航天精神就是我们这里所讲的“时代精神”,并引导学生学习这种精神,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

(二)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笔者以漫画、歌曲、学生小品等方式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自行掌握知识。这样创设情景,一方面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在的能力,一方面又能带动课堂气氛,可谓“一箭双雕”啊。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地领会其中的意思,这远比教师讲给他们听要好得多。可由于初中学生思维的不成熟,很多时候,像小品表演那样,学生看完后哄堂大笑就完了,很多的人并没有多想这小品的意义何在。于是笔者在课上就小品刚结束时,大家都还在兴奋之际,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小品的主人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又回到了对课堂知识的思考上来了。这样就达到了课堂开设小品情境的目的。

(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实效

抽象知识和概念能具体形象化,在教学《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这课中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从网上浏览并下载了许多有关古代的文字,如:中国的甲骨文、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等字形图片,并与今天我们中国的文字相比较。通过比较,一方面使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莫大的兴趣,便于学生记忆,增长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我还选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学生们也比较熟悉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用不同的字体呈现出来,用以让学生鉴赏,并引导他们去理解、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笔者还特意选了一些乐曲让学生去欣赏与比较它们的异同:有中国古代战国编钟、江南名曲、漠北名曲、现代中国乐坛的一些流行歌曲和其他国家的一些有他们民族特色的乐曲。通过这些歌曲欣赏,陶冶学生的性情,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认识到中国的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世界文化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各国的文化奇花争艳,共同点缀了世界文化的大花坛。

总之,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必须顺应当今时展的趋势和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实现思想性、教育性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当今素质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王骏.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现状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1年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