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教学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内容设置
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媒体不断得以更新换代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及实践方式。新媒体以高速快捷的信息传播速度,图文声音影像兼具的逼真情景模拟,平等自由的互动方式深得大学生的喜爱。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与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吸引力与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的重要场域
所谓新媒体主要是指通过应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和数字等新兴技术,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设备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新传播形态。新媒体的类型主要可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等。新媒体既是延伸教学载体,更是重要的育人环境。一方面,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教育者应当将新媒体作为新兴教学平台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利用网络优势来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应用的日常化和普及化,以及其开放性、包容性及广泛性等特点,新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无论愿意与否,人们已然置身于新媒体环境。这也意味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应当认识到新媒体的育人价值,将新媒体作为延伸教学的重要环境来加以应用和引导。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首先要正确认识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是指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由教师主导将课堂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平台和方式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主动加强对所学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环节。环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组织实施的要素之一,环境的发展和变迁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新媒体环境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交融的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要提高吸引力、有效性和生命力,就要顺应时展,明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教学场域延伸至虚拟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又要遵循网络传播规律”[1]。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相比,新媒体环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关系的动态变化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中,教育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兴趣严格筛选教育内容,只有当这些教育内容被受教育者接纳与认同时,双方的教育关系才能建立。如果这种虚拟延伸教学师生关系的维持呈良性发展的态势,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教育内容不能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与共鸣,那么教育关系则未能建立。当然,虚拟延伸教学环境中教育关系的建立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动态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虚拟延伸教学环境中分别承担着信息传递者与信息选择者的不同角色,由于网络具有信息量大,流动性强,受教育者信息选择的自主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虚拟延伸教学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是去中心化的交互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要求教育者改变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与课堂教学相比,虚拟空间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身份与互动不再受现实环境制约,而是存在于虚拟的情境之中,从而形成一种主体间性教育关系。“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稳定而又复杂的态度体验,这与其他类型的沟通相比,更具有教育的内隐性和潜移默化性。”[2]在虚拟延伸教学场域中,由于不再受课堂教学中角色关系的约束,师生的交往呈现出自由平等、自觉自愿等特点,这种教育关系的维持与延续是基于双方认可的信息与情感交流,而不是双方的地位和身份。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内容设置原则与内容结构
1.内容设置原则。
如前所述,教育内容对于师生关系的建立、教育效果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延伸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教学内容要坚持导向性。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在本质上,它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体现时代特色并且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导向性。在网络空间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活动,要将课堂内的显性教育内容和课堂外的隐性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利用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人生发展倾向的跟踪关怀与观念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引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和提升法律素质。第二,教学内容应贴近大学生生活。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公共课,延伸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情感人才有针对性和吸引力。新媒体作为延伸教学内容的重要平台,在延伸教学内容设置上应注重德育内容的政治化与生活化相统一,注重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第三,教学内容应具有开放性。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内容设置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是开放的,是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的关注点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陷入“走形式”、“搏眼球”的误区,教师应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根据学生需求适时在网站增设相应的栏目,对网站栏目设置不断进行调整,实现教学内容设置的开放性。
2.内容结构。
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马克斯维尔•麦考姆斯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明确提出“议程设置”概念。他们认为大众媒介具有为受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这些被设置的“议题”影响着受众对身边“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延伸教学的内容设置实质上也是一种议程设置,这种议程设置是为了启发大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第一,关注价值建构矫正思想道德。目前,我们的网络道德信息资源还处于劣势,优秀文化资源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道德上的冲突与无序现象较为突出。网络环境中多种价值观、多元信息缺乏有效引领与整合,导致大学生容易在思想道德上无所适从,甚至丧失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中迷失人生方向。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崇高的道德境界是一个追求发展的社会人必须具备的价值理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3]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必须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者要关注新媒体环境下受教育者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第二,营造平等环境缓解心灵冲突。心灵和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要求做到人与自身的和谐以及人的思维、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和谐。在虚拟教学平台,双方被虚拟符号所代替,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被虚拟化,师生之间容易建立平等、尊重、信任的主体间交往关系,主体间平等对话环境有利于交互主体敞开心扉交流思想情感。主体间通过心灵对话探讨幸福、和谐的方法和意义,引领受教育者向往美好的事物,让受教育者接纳自我,缓解心灵冲突,保持乐观的心态。第三,贯穿人文关怀促进人生发展。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必须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是指以大学生为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他们的利益诉求,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关系到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人生哲学。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体系的建构,应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系统范畴上来进行认真的考察,突出其对于人生的意义,目的是要使人能够获得关注人生,关怀生命和充分肯定人,尊重人,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特别是精神发展需求的主体自觉意识”[4]。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要取得切实的效果,就必须把人文关怀贯穿于延伸教学的全过程。新媒体的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延伸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环境,在这个新环境中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延伸教学是教育者需要继续思索的问题。与新媒体相关的科学技术仍在飞速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课堂与延伸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及其指导价值探计[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向军,徐建军.群体人际互动理论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功能拓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3][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厌学”的问题。致使教学形式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形成了教师照本宣读,满堂灌,学生上课不动脑,课后不知怎么学,学什么等;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对政治课学习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要根除和改变这种陈旧的教育形式。就必须在政治课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不断进行深入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现就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谈自己点滴看法。
一、强化阅读 激发活力
阅读是生命的活力,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是全身心的投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图文并茂,融故事性、兴趣性、知识性、科学性为一体的新课程,所选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创新。以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落脚点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从无味呆板的学习氛围中解放出来,把热情、冲动、阅读、理解、体味、感悟、表达、创新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文的精魂,文的生命力,文的感召力注入学生的心田,通过阅读,使学生感受到遨游在知识海洋中的乐趣,让学生身心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无限魅力。
二、创新教法 强化理解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力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十一世纪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和关键,要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要使思想政治课寓教于乐,教师就必须在教材的把握上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在尊重教学规律及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精心设置新的授课程序和方式,不断赋予教材以新意;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形成鲜明的表象和精确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牢固掌握。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提高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对一般问题的处理要点拨,深奥的问题要启发,重点问题要引导。比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问题,学生归纳出条理性的答案;教师写出提示性的字眼,学生填写后面的内容或者让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记住某些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部分问题让学生讨论,各抒已见,找问题答问题或对个别问题进行拓展、思维。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达到极大提高,促进政治课教与学的整体水平。
三、故事激趣 以文感人
故事,无论是真实还是虚构,他都集事、理、趣、意为一炉,既有感染力,又有趣味性,更具哲理观。教学中应多搜集与教材、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贴近生活实际的故事,让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同时,提高其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对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的认识,是非分明,寓教于乐。如讲“珍爱生命”时,首先揭示生命之宝贵,生命的重要意义所在,而后列举“抗非勇士钟南山院士”积极主动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感动中国主人公丛飞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病魔,心中仍然装着贫困儿童”。再让学生讲讲熟习的“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在愉快、热烈、激情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习动力,提高品德修养。
四、注重实践活动 提高学以致用能力和道德修养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多动手是、多实践的学习环境,在动手实践中培养道德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内容会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味。如在学习“塑造自我”、“相处有方”等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表演小品“宽容”、“尊重”等,使学生在欢乐、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新知,提高技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宽容,学会相处,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消除误会,解除纠纷,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政治课教与学的飞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唤起人实现自我的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样需要点燃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主动的自我认知中,培养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和能力的合格人才,为构建新颖、快乐、和谐的现代教育和良好社会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钢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内容生成;方式转变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它既没有语、数、英的主科地位受学生重视,也不及理、化、生的实验课生动有趣,更比不上音、体、美课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往往是静态的:要么是正襟危坐听得沉寂;要么是精神不振伏桌而睡。在国家大力推M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使之更具魅力和实效呢?
一、在教学过程的动态中生成学习内容
改变静态课堂,精心构建动态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是提高思想政治课魅力和实效的重要途径。什么是动态生成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间相互学习,彼此借鉴,让师生在原有知识与认识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动态生成课堂资源,从而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即教师不能再按照一成不变的计划预设教学过程,而应是根据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在课堂上不断调整教学节奏,从而使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发展,螺旋前进中获得提高。
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是活的、有灵魂的。教师融入学生中,平等、民主的分享自己的知识见解和情感体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平等的姿态与同学们对话,以自身的行动潜移默化的教育,不能高高在上的指使学生去做、去说,这样才能聆听到学生真正的心声,学生也会更加有兴趣探索,“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课堂流淌着和谐、民主和勃勃生机的氛围。
教学素材的动态性呈现。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把原有的教学资源结合生活和学生实际,在互动中呈现出丰富多彩。我们可以把当前价值观引领下的课本素材让学生在互动中生成鲜活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以社会热点时事为契机,开发出跨模块、跨学科资源。在促进政治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如:我们在思想道德建设建设中强调要树立心目中的道德模范,既可以从我们身边找到柴生芳这一鲜活的示例,也可以把政治中的道德模范作为素材运用到语文作文写作中去,综合提高各种能力。
二、在动态的学教学互动中提高学生素养
对于思想政治课,很多学生觉得它深刻的道理让人折服,又对它“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望而却步。那么,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就有一个如何把这样有用的知识深入浅出教给学生的问题,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实施动态的学习方式和动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各项素养。
首先,学习方式要动态化。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提高了交往能力,有利于在走向社会时与人为善,和谐相处。在自主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分析,以学生的视角和立场对知识进行阐释和运用,在演绎、归纳、举例中提高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进行。探究作为学习的动力,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对知识主动质疑,自觉钻研、灵活运用知识,促使同学们创新思辨能力的形成。所以,动态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关键的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积极性互动的进行课堂活动。
其次,教学方式也不能教条。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五花八门,“先学后教”,“五段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化、公式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不能一味的“满堂灌”,也不能全部扔给学生,学生的自主一定要在教师的主导之下进行,我们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既不能自己代替学生,也不能任由他们盲目失措,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既要暴露学生问题,也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态的教学方法创新,既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还要有能力比较、鉴别各种生成的答案,总结归纳出创新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三、在情境融入中使教学更加现实生动
思想政治教材的一再改革,采用与时俱进、活泼有趣的素材,幽默丰富的语言和紧贴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掌握时代脉搏也是它的一大亮点。所以用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熏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导向和引领功能。
创设故事情境,构建生活课堂。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材坚持“三贴近”原则,把真实生活典型化,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们必须围绕核心知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教学情景,重点设置思维疑点,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探究,内化知识,进而指导学生生活实践,让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创设悬念情境,拓展学习空间。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尤其思想政治教学,要体现其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我们的教学要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让学生,有自由想像、自主思考的空间,在课后留下悬念,在以后的学习实践中尝试探究,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思想政治走在时代的前沿,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开放性、示范性和引领性。
时代在前进,观念要革新,政治课教师既要深入浅出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春风化雨的陶冶情操,立德树人,就必须不断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呼唤大众创新的今天,遵循教育规律,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深化教学改革的新措施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J].教育研究,2001(02)
关键词: 内容依托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四级后续课程
1.引言
教育部于2007年9月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研究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如此,但相关课程开设的目的仍多以提高六级或考研成绩,或某一单项语言技能为主,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如学生死记硬背、不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交流能力差等。对于四级后续课程教学,我们认为近十多年来在国外备受关注的CBI教学理念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借鉴(王蒙,2006)。赵云芳(2012)指出内容依托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四六级后续课程教学的理想选择。鉴于此,我校在大学一年级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中开设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程,即英语提高班,以内容依托为主要教学方法。
2.CBI及相关研究
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是一种将学科内容学习与语言技能学习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吕良环2001)。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沉浸式”实验班。20世纪80年代,作为新的教学流派,内容教学法在美国兴起。CBI有四个特点,即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新信息的学习和适合学习者的特定需求。
3.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访谈、课堂观察和学生评教等手段采集研究数据,重点关注CBI在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本项研究选择本校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理工科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涉及的专业有软工、信管、机自、电自、计科、工设等。
为体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进行了分组抽样,根据英语四级成绩排名,按上、中、下(成绩分别为485分以上,455~484分,425~454分)3个层次从教学班中选取了6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本研究还引入了课堂观察,以便与访谈相互印证。另外,本项研究还结合了学生评教的结果。学生评教以问卷的形式呈现,参评学生为102人,学生总数为103人。
4.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生访谈中,大多数同学喜欢所开设的英语提高班课程,觉得CBI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加深对美国社会文化的了解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如学生评教中A同学说:“老师口语很好,提高了我的听力水平;上课内容丰富,开阔了我的视野。”B同学说:“通过课程学习,我收获很大。”评教数据显示,同意“我对课程的总体满意程度高”的学生占到89.22%,其中非常同意的学生占到48.04%,同意“通过课程学习,我收获很大”的学生占到80.4%(41.18%同意,39.22%非常同意)。但是,相关数据也反映出了如下问题。
(1)部分学生理解全英教学有难度。CBI起源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沉浸式”实验班,因此注重目标语言的大量输入,即侧重全英教学。如,C学生反映:“我还没达到全英的程度。”D学生反馈:“最初老师的全英授课让我很痛苦,但到中、后期时,大部分都能听懂了,觉得全英授课对我的听力帮助很大。”笔者发现,反映“理解全英教学有难度”的同学均出自低分组。究其原因,提高班所有学生只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部分学生的四级成绩刚刚达到或超出四级分数线;有同学反映“仅仅是靠技巧通过的四级考试”,部分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课上的全英授课有难度。因此,授课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地进行全英教学,特别是在开始阶段,要做到减慢语速,多重复几遍,使得基础薄弱的学生逐渐适应全英授课。
(2)学生需求广泛,难以全部满足。提高班的学生需求不一,但多以学习目的语文化知识,提高口语能力和通过六级考试为主。课上任课教师努力做到兼顾,即以学习美国文化知识为主,辅以六级技巧的讲解。通过课堂观察发现,理工科的大部分学生对于美国社会文化知识学习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而对六级技巧的讲解较为排斥。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于在大一下学期报考六级考试兴趣不高。少部分学生对于六级技巧的讲解比较重视,就像E同学所说:“希望老师多讲关于六级的知识点。”强调英语文化对过六级的重要性,并适时提醒学生端正态度,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另外,由于本次提高班的学生没有集中购买教材,且多数学生对零散的电子教学材料缺乏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手头常常缺乏该课程的纸质材料,这对教学质量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以一本纸质的教材为依托或许对于促进学习效果的增强作用更强。
5.结语
本项研究发现,在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中尝试CBI是可行的,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如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理解全英授课有难度、学生需求广泛难以全部满足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分析了原因,也提出了建议,以期学生能更好地学习CBI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
参考文献:
[1]吕良环.语言与内容相融合—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01(8):52-56.
[2]王蒙.CBI与大学英语四级后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6(2):29-32.
论文摘要: 生态道德是大学生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既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又要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实际状况,构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生态道德的认知,强化生态道德责任信念,确立生态道德评价体系,激发生态道德自觉意识,以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程中,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素质的实践主体,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吻合时代潮流的方向所在。因而,构建科学的生态道德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先导。基于此,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内容体系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
一、历史观与自然观相统一的道德认知
在全面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过程中,正确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道德认知,是其生态道德萌发的基础。在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者眼里,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是相脱节的,自然界被看作非理性的存在物,对人而言仅仅具有工具价值,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任何道德关系。事实上在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有无道德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是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辩证自然观与唯物史观相统一,来展开生态道德对象的认知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对自然的权利、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展开积极思索。通过对生态危机根源的道德拷问,使大学生明白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认知实质上是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如果我们继续把自然界排除在道德认知对象之外,那么不断扩大的道德鸿沟,不仅让人们品尝不到挖掘自然的,相反使人不得不吞下自然报复的苦果。所以生态道德教育要从自然道德的认知入手,拓展他们的道德关怀对象,以便塑造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二、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道德责任
从道德层面来说,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过去由于人们对人类理性的误读,自然界被当做人类展示理性光芒的实验对象,自然界的权利被漠视,人对于自然的义务亦被掩盖。在极度缺乏道德责任的境况下,人与自然关系被扭曲。明辨人的权利、自然的权利,指明人的生态道德义务,在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中,揭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人类要谋得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的确有权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权利的主体不是单一的,因为自然界是一个由包括人在内的各物种组成的有机整体,所有物质形式都有针对于整体而言的存在理由和价值。尊重自然界一切物质形式存在的权利,是整体有序发展的基本保障。尊重自然的权利,这就赋予了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即保护多元化主体的既有权利,使每一个权利主体在充分的发展空间里,有机联系并促进客观世界的生成发展。既然人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统一体,那么在生态道德方面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就体现在:一是我们有责任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使世界适合人的发展。二是我们有责任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世界符合客观规律。三是我们有责任选择科学的发展模式,使世界可持续发展。可以说,生态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培育大学生实践活动中的责任意识,而且为他们进行道德评价提供依据。
三、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道德评价
生态道德中的道德评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对自然做了什么?二是人应该如何与自然进行交往?大学生能否客观公正地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道德价值评判,取决于对这两个方面的正确判断。围绕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原则出发,给予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反思是人类理性中忧患意识的充分体现,生态道德就是在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中提出来的。透过对“人类究竟做了什么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生态危机的加剧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漠视自然价值的行为失范过程。所以,通过对大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能够使他们敏锐地察觉生态环境的变化,冷静地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自觉地摒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而激励是人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驱动力,通过对符合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行为的道德弘扬,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白“人类应该怎么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反思与激励相统一的思辨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深刻反思中解读人类与自然交往的价值活动,同时借助对合理行为的道德褒奖,激浊扬清,激发大学生弃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对自然的价值、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正确道德评判,既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提供了价值标准;又是大学生把生态道德意识内化为道德自觉的纽带。
四、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道德自觉
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相统一的生态道德自觉是指人们在生态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约束下,形成服从外在准则的生态道德行为,继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为具有强烈生态道德信念的自觉行为。生态道德规范,特别是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具有强硬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它有利于调节社会生活中的生态矛盾和生态道德问题,也有利于形成良好、有序的生态道德环境。然而,这种外在约束力,毕竟是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来制约人的行为,它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行为主体自觉意识这一内核。只有大学生主观上具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生态道德自觉,道德规范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塑造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时,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对主体意识觉醒的启迪,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观愿望,这是大学生道德自觉的根本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因而,生态道德教育要将客观约束与主观能动有机统一,通过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辩证剖析,让大学生领悟道德约束的普遍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生态道德与生态行为的自觉意识,从而使他们强烈的生态环境责任意识,能够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动力,主动投身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
五、真、善、美相统一的道德行为
真、善、美相统一是指真理追求、道德关怀、审美情趣有机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完善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境界,并藉此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本质所在。在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培养上,只有把追求真理、升华美感融合到对自然的道德关怀行为中,才能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理念充分体现出来,使大学生朝生态文明的方向完善自身的生态道德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也是一个澄清道德意识、凝聚道德信念的过程;缺乏科学真理指导的道德行为,是盲目的行为。只有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道德需求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其终极意义在于丰富人审美情趣;缺乏人的情感注入的道德行为,是苍白的行为。只有当人们在善待自然的过程中,品味到与自然相和谐的快乐,认识到审美价值是我们道德行为的重要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其实,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折射出:在理性至上的鼓动中,人的真理标准不复存在;在价值迷失的盲动中,人的道德大厦轰然倒塌;在追逐物欲的喧嚣中,人的情感家园支离破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来理解人的道德行为,既倡导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生态道德素质是衡量大学生人格是否完善的重要尺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构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它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生态道德教育切入当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空位,着重从道德认知、道德责任、道德评价、道德自觉和道德行为五个方面给予正确引导,为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夯实了基础,它使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自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价值观,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探究人类的历史使命和客观世界的真正意义,从而养成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关键词: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西方社会思潮逐渐进入我国,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政治交流逐渐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科教文体、社会生产、政治等各个领域形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在西方国家逐渐不受推崇的社会思潮也在我国找到了生存契机。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有着很强的必然性,但其内容良莠不齐,在我国的传播广泛、深刻,尤其是对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对教学内容、方法、理念进行创新,对于帮助大学生合理借鉴先进社会思潮,抵御不良思潮影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1.1 思政教学主体内容弱化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是对社会文化氛围做出研究与分析,使大学生针对形形的文化背景做出学习,革新自我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多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被一再冲击,逐渐发生改变,久而久之偏离了传统思政教学所倡导的政治思想。如不及时改革思政教学内容,纠正和巩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将严重影响我国年轻一代思想文化建设成效。
1.2 大学生主观意识受到冲击
西方社会思潮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逐渐在我国落地生更,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进行相互渗透和融合,对大学生文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不进行及时的思政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判断能力,大学生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影响。
1.3 思政教学渠道受到冲击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和计算机迅速普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不再是主宰和控制大学生政治信仰和思想信念的权威代表,网络媒体乃至外来媒体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与思想信念提出较高的要求,也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 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对策
2.1 强化高校思政教师教育
高校思政教师是引导大学生思想前进的导师,其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强化高校思政教师教育,对此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强化一线思政教师的培训教育。高校思政教师教育倾向一线教师,这是因为这些教师是与学生真正面对面,实施思想文化传播的主体,在倾听学生思想困惑,观察学生思想变化,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因而听取这些教师对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看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线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强的必要性;2)强化思政教学监控。强化对教师思想观念、教学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成效的监督与控制,对于确保思政教学改革的贯彻落实和不断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应通过听课、集体备课、座谈会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针对性的改进对策进一步完善思政教学工作。
2.2 创新高校思政教学内容
创新高校思政政治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坚守固有的正确思想导向,另一方面也应顺应多元化文化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学生取长补短,辩证地看待问题:1)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内容应具备充分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思想信念,以思想教育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基础,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建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2)进一步完善与丰富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在多元化文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高校思政教学一方面要弘扬祖国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也应教会大学生正视多元文化,使其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取长避短,免受不良思想的侵害。
2.3 改革高校思政教学方式
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使网络媒体信息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将网络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新载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改善思政教育成效。对此应注意两个问题:1)要积极地利用网络平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通过网络宣传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2)创新教学模式。多元化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应摒弃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积极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主动批判、主动分辨的能力。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深刻、深远影响的今天,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助使其学会辩证的看待社会思潮,进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此,高校应结合自身思政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强化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改革思政教育内容和创新思政教学,对思政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郑志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三个维度[J].领导科学论坛.2013(7):19-22
[2]朱玉伟.批判与借鉴――多元社会思潮下的高校思政课改革探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3,5(4):86-89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多元化支撑,但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专业技能与道德修养兼具的新型人才,成为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思政教育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型。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应用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指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1]。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课程思政的应用意义
在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艺术活动传承的意义,认识到声乐艺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同时,教育环境的变化也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成效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构建和完善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深度挖掘声乐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此外,在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高校要更好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依托文化艺术发展,不断创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的基本要求
声乐课程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表演能力、创作能力的支撑性课程。传统的声乐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是由教师在完成理论讲解和示范讲解后,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课堂结构产生明显的割裂,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类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并且艺术类人才培养还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对声乐课程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路径,充分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教师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思行合一的认知体系,将声乐表演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思想引领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声乐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二、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不足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认可,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具体效果还无法体现出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比较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基础的声乐知识,能够满足教学考核的要求,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愿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政教学,学生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能力有限,导致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不高。
(二)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不明确
教师在将课程思政与声乐课程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过程中,要以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将思政元素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在当前的声乐课程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能够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体系中,但是思政教学目标相对比较模糊,没有设定具体的要求,对学生思想层面产生的影响不够深远。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无法以这些目标为指引,更无法将教学目标落实在日常学习中,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学方法的应用体系不完善
在声乐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需要以相应的教学方法为支撑。声乐教学以理论结合训练的方式为主,而思政教育活动更多是纯理论性的教学,将二者相互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多数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已经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选用的教学方法不当,片面地将声乐教学与思政教学割裂开来[2]。同时,很多教师无法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四)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存在不足
声乐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部分教师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很少会涉及思政教学内容。因此,在改革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时,教师多是以自身对思政教学内容的认识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简单地组织思政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采取的方式比较牵强,使得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同时,部分教师在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时,认为思政教学会影响到声乐教学环节的转换和学生的技能学习,因此不愿意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还有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思政元素导入与专业技能教学之间缺乏衔接,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偏差,无法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演唱表演为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活动的开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学生在学习完一学期的内容后,教师给予学生整体性的评价。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足,无法科学地组织课程思政内容,导致课程思政实效性不强。
三、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的路径
(一)认识到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且还要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肩负着艺术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因此对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和教师必须站在时展和历史传承的角度,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起到的支撑作用,认识到新时代学生成长所面临的复杂环境,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切实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达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的。以钢琴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在完成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同时,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当前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在选择钢琴教学曲目时,要更加侧重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与民族自信心,不断促进学生思政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坚持言传身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合理界定课程思政导向目标
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导向目标,实现思政引导与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的有机统一,是确保充分体现声乐课程思政效能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时,应结合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将德育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并将合适的德育内容纳入教学目标体系。在确定好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要求。以民族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系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坚持力、意志力培养要求;在情感目标体系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行为目标体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体美与行为美之间的关系,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还要将舞蹈学习与乐观、坚毅的性格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将课程思政教学的效用真正体现出来,确保思政教育内容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革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比如在进行歌曲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找与歌曲相关的背景材料,深入分析歌词所蕴含的意义,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翻译,从而使学生更富有感情地将歌曲演唱出来[3]。此外,教师可以依托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较为广泛的特征,设计专门的歌曲学习模块,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舞台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观念培养和自由创作等形式,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多元化的空间支撑,进而达到声乐专业技能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红色文化歌曲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提前查找与歌曲相关的资料,或者邀请思政教师为学生讲解曲目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红色文化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曲目中蕴含的情感。在部分曲目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组织研讨活动或艺术实践活动,并结合不同曲目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内涵,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图书馆等渠道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做好总结,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中思政元素的认知,并结合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导向与自身的日常行为相融合。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要在声乐类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层面出发,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首先,学校应组织统一的培训,以国家相关政策、精神为基本引领,引导教师更加深入地把握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脉搏,从而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4]。其次,教师应强化互动沟通,专业课教师积极向思政课教师学习,加强交流,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升教育效果[5]。再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为教学策略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正确引导,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创新型艺术类人才。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从过程性考核和考评形式多元化两个方面着手:过程性考核是指在学生日常训练考核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方面的考核,分析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6];考评形式多元化是指考核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月考和期末考试,而是要将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覆盖专业学习的各个方面,在全面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交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综上所述,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教学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度沟通和配合。因此,声乐教师应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改进、思政内容组织、评价体系完善等多个方面入手,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声乐人才,不断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彤彤.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公关世界,2021(7):76-77.
[2]邓江,张晋伟.大学艺术教育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实践探究:以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声乐教学为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1(2):133-136.
[3]邓永红.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策略[J].艺海,2021(4):86-87.
[4]胡剑.探析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21(21):171-172.
[5]甄小溪,朱琳.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研究[J].当代音乐,2020(12):42-44.
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人文哲理和科学思想,能够与大学思政教育内容相辅相成,其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积极地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要素,从而使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精神资源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发挥应有作用。同时还要不断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途径和手段,增强传统文化和大学思政教育的实效。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和沉淀而形成的,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稳定传承,并时刻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其主体是儒家、道家、法家等,还包括历史、文物、医学、天文等古典书籍。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内容,时刻影响和指导当代人们的思想行为,为我们建设和开创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我们本着去除杂质、留取精华的教学观念,不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入到大学思政教育中,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
二、大学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高校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培养,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发生的一些偏差,一部分学习由于没有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其价值取向逐渐扭曲,盲目地追求物质而忽略思想,形成拜金主义理念,严重影响了大学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大学思政教育应该是建立传统文化之上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生命力,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也就失去了发展和创新的源泉。比如:随着全球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都喜欢上了摇滚和流行音乐,以及一些含有西方文化古典音乐和歌剧等,但是对中华民族音乐的了解却越来越少。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比如:民歌、戏曲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学习一些民族音乐,去了解和体会其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对于教材的选择,要尽量选择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而不同地区的高校也要积极的挖掘具有本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教育内容,从而为思政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
三、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整合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所以各高校在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也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还要积极采用现代宣传手段,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学生不同阶段实际需求的同时,提升的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只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和团委活动为辅,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生思想意识的不断变化,各高校的思政教育形式也要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比较传统,并且感染力较强的教育形式,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个性修为的培养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文化学习氛围中,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例如: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适当的播放一些《春江花月夜》、《茉莉花》等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从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
四、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政教育的实效分析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其不仅是国家民族繁荣发展的希望,身上也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注重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思想和思政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并探索出更加适合新颖的教学手段,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基本理论,还要注重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黄河大合唱》,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主义精神。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能够发挥出最大限度的积极作用,进而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实效。
五、结语
(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强思政教育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重要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精髓对于大学生“大到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小到修身养性,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其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的思想干预和行为引导,目标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文化活动,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文化更有互通互补的紧密联系。当前,部分高校将《论语》《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读物作为教学教材,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这说明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目前,部分高校正积极着手加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但这项工作仍有欠缺,仍需进行全新、全面的构建。首先,各方的重视度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思政工作者难以转变固有观念。部分高校由于教学资金、资源等方面顾虑,无法全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门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强有力的方针,未形成机制保障;其次,在思政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通过“两课”开展,课程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尚不完善。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解读》《传统文化导论》等选修课程,但仍存在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在思政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法相对陈旧。各类现代教育手段未能广泛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部分高校只是直接搬用教育手段,没有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也“没有形成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覆盖网络”。
二、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途径
(一)立足传统文化完善教育理念
首先,在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中坚持教育观,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吸收。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也不能颂古非今,要以辩证的、发展的态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并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时代性的解读和运用,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大学生实际相结合;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文化讲求以“德”为立人之本,这与当前以德育人的教育方针相契合,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方向。思政教育者应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中对立人、育人、树人的要求,结合人才发展需求设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其成为具有一定文化底蕴和较高社会价值的人才;最后,要做到现代教育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建构。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其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建构和应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丰富和创新教育形式及内容
第一,从形式方面讲应寻求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例如,以传统节日、学校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文艺节目、典礼活动、演出、论坛等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思政教育中。还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展示、文学作品创作、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宣传片设计等竞赛,促进大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外,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介展现和传播传统文化。例如,可组织大学生收看“百家讲坛”等电视栏目及反映传统文化的影视剧、纪录片、宣传片等。教师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等向大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形成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合力;第二,从教学内容方面讲,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思政教学内容。例如,“儒家讲求‘人不知而不愠’和‘吾日三省乎吾身’的内修和内省,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这些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琴棋书画礼等文化技能以及传统文学、古典戏剧、古代建筑、中医养生等文化知识,都应作为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
(三)全面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首先,各高校应围绕思政教育目标及自身办学特点,结合传统文化构建,激发大学生爱国感情、爱校深情、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的大学精神。在大学精神的构建过程中可聘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结合教学实情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体现在大学精神中;其次,通过高校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校园建设、建筑布置、校园管理等角度着手为大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使学生树立向往美好生活、热爱自然、追求崇高理想的心态,对学习传统文化起到寓学于情、寓教于景的效果。例如,北京大学的建筑物多为古式建筑,校园的湖泊、拱桥、楼阁等也具有传统文化元素,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情感认同;最后,通过校园文化宣传系统,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可充分利用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建立集校报、校刊、校园电视、校园广播、校内网、报栏、展品等宣传设施于一体的传统文化宣传系统。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