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黄雅杰获得这样的荣誉,离不开44中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多年来,该校努力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工作方式,提炼出了“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的德育理念,以榜样教育为突破口,逐步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校长刘开程说:“我校学生德育工作得到了城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经常安排专家下来指导,使我们的各项德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该校充分挖掘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迹,利用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榜样教育;同时,该校还举办热爱学习之星、自主管理之星、特长突出之星等“十星”评比活动,每学期评选一次,在学生中树立典型。如今,该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知礼守礼,文明风气蔚然。
44中的做法是良庆区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缩影。该城区教育局局长彭华福说:“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不断加大这方面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努力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
重视德育,寻求突破
良庆区位于南宁市南面,是一个管辖5个镇、2个街道办和1个经济开发区的城区。现有公办中小学67所,民办中小学15所,其中公办完全小学36所、不完全小学24所,公办初中5所,完全中学2所,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2 500多人。据彭华福局长介绍,良庆区的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很多学生都选择到别的城区上学,面对这种形势,城区的教育领导班子努力探索转变局面的途径。
2009年6月,良庆区以自治区推行“义务教育常规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提上了日程,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方案,将学生德育工作作为提升城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此后,学生德育工作在该城区“遍地开花”。
在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良庆区充分发挥学校的能动性,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展开工作。此外,城区还聘请有关专家到学校作具体指导,帮助各学校提炼自身的德育工作理念。南宁市玉洞小学(以下简称玉洞小学)位于城乡接合部,近年来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学校中的读书风气不浓,学生厌学情绪较为严重。为此,该校在专家的指导下,提炼出了“书香养正 玉成于爱”的德育工作思路。校长滕永浩说:“学校教育应该是先育人后教书,所以我们提出了‘书香养正’,其中‘养正’是目的,‘书香’是途径。”该校有规划地开展了大量阅读活动:每周星期一早读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星期一下午的第一节课则设为阅读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每天下午2:30-3:00上课前的时间,学生在校园里可以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文章。
玉洞小学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城区教育局的牵头下,该校与南宁市图书馆、良庆区图书馆等单位共建“南宁市玉洞小学图书流通站”,每天都有大量学生到流通站里借阅书籍。该校副校长张翠仁介绍说:“建立流通站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要与这些单位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南宁市图书馆还计划在我校建立分馆呢。”该校还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书柜,书柜里放满了《十万个为什么》《伊索寓言》等书籍,并由班主任根据学生特长与爱好拟定“阅读书目”,鼓励家长为学生购书。六(3)班的周益麒告诉记者,现在,他的藏书已经有20多本了,大多是科技类书籍,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鲁迅读本》,书皮都被他翻坏了。他说:“每个周末,爸妈都带我到书店,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买。”
玉洞小学还通过家长会的形式,面向家长举办礼仪规范专题讲座,为学生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构筑良好的家校合作平台。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该校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元素,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如语文教学,鼓励教师多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德育故事融入教学,使之成为学生德育的鲜活素材。经过几年的努力,该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实效。数学教师杨钊梅告诉记者:“以前,学生经常带零食到教室里,一走进教室就能闻到一股辣条的味道,地板上也总能看到零食包装袋,怎么教育他们都不听。现在好了,学生变得很自觉,看到地上有落叶都能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像玉洞小学这样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引导各校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良庆区还大力完善各校的办学硬件,助推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该城区于2009年8月全面启动校园“四化”(绿化、净化、美化、文化)建设活动。一方面,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为各校添置设施设备,如南宁市委为该城区中小学赠送了价值3万多元的体育器材,那马镇政府为那马中学赠送乒乓球台1张、路灯灯杆8根,南晓镇雅王村六华坡的村民陆永民个人出资6万多元为雅王小学修建道路;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利用双休日时间动手砌花池、种植物、刷墙壁等,课余时间则组织学生清垃圾、擦门窗,那陈镇中心学校更是出现了教职工和家长百人动手美化校园的壮观场面。
现在,良庆区各校的办学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良庆区南晓镇台马小学(以下简称台马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校长黄增贤告诉记者:“我校的花圃都是老师们一砖一石砌起来的,花草树木也是师生一起种植、管理的。”现在,该校的花草树木已经长起来了,葱郁的榕树、嫩绿的九里香经过春雨的滋润,越发显得青翠欲滴。该校五(2)班学生农运波说:“学校的环境很好,很漂亮,空气很清新。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心情舒畅。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学校,经常自觉去维护学校的清洁,让学校永远那么干净。有时候有个别同学不注意,乱扔了垃圾,我会上前制止。我在学校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还把这样的好习惯带回家里,影响了家里的长辈,让他们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数年的努力,换来了良好的效果。过去,上级领导到良庆区的学校检查工作是让城区教育局领导最头痛的事,彭华福局长开玩笑似地说:“校园脏、学生乱,怎么拿得出手?可现在不一样了,领导来了,我可以带着他们随便逛。”
形成一校一特色的格局
良庆区在深入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校一特色的格局,赋予了德育工作更深的内涵。
2011年9月,南宁市五象小学(以下简称五象小学)提出了“五美”(校园美、环境美、心灵美、行为美、仪表美)的德育理念,并将其贯穿学生活动的始终,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使“五美”成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力。
在“五美”理念的引领下,五象小学有计划地开展兴趣大课堂、开心农场、风筝节等活动。兴趣大课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西式糕点制作课程是该校学生特别喜欢的课程,每周星期四下午最后一节课,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糕点。指导教师覃健芝说:“学生很有创意,总能做出各种形状的糕点,而且做得很逼真,很美味。”
五象小学的教学楼旁还有一个“开心农场”,上面种植着许多时鲜蔬菜,一畦一畦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块地原来种的是南瓜,那块地原来种的是向日葵,都已经收获了。从翻地、播种、除草到收获,全程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指导教师周丽自豪地说。不仅如此,该校还举办了美食街、年货市场等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动手的乐趣,习得生活的技能。该校五年级学生吴嘉仪告诉记者:“看到自己亲手种的菜被卖出去,特别有成就感。参与蔬菜种植不仅巩固了我们所学的知识,更让我们体会到自食其力的重要性。”
图文并茂的绘本长廊,功能齐全、充满童趣的音乐教室,高端大气可与大学图书馆媲美的“教师书吧”……这些是五象小学开展“五美”教育的场所。在高起点规划建设的基础上,该校充分挖掘自身内涵,培养美的学生、美的教师。“我们一年举办60个活动,其特点是小化、课程化。”五象小学校长莫莎莎介绍说,“三月科技活动、四月风筝节、五月生活周、六月儿童节、七月教师技能大赛……月月有活动,天天都精彩。只有见多才能识广,只有见多才能大气,可以说这是一种接地气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活动当中亲历、感受、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锻炼生存能力。”
与城里的学校相比,乡镇的学校也别有创意。良庆区大塘镇中心学校(以下简称大塘中心校)创造性地“开发”出《感恩通行证》,里面设置有“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自然”等板块,学生将自己平时所做的感恩行为如实记录在《感恩通行证》中,每学期末学校会收集起来,对学生的记录进行整理。《感恩通行证》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方式,他们纷纷将自己的感恩行为用稚嫩的笔触记下,渐渐地使“感恩”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五(3)班的黄兆印告诉记者:“《感恩通行证》很好,就算毕业了,我也会一直留住这些小册子,今后可以时不时拿出来看看。这些小册子会激励着我延续感恩。”
“感恩教育”是大塘中心校打出的一张德育牌。此外,该校还开展“校园德育之星”评比活动,与《感恩通行证》共同形成学生德育平台。据校长黎兆印介绍,“校园德育之星”每学年评选一次,先由各班学生投票选出本班候选人,班主任根据候选人平时的表现从中择优向学校推荐,学校再根据学生在《感恩通行证》里的记录最终确定入选名单。该校每学年都会组织入选者外出参观学习作为奖励,五(3)班的林家蕾就曾获外出参观两次,一次是到南宁市会展中心,一次是到广西科技馆。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我看到了海星,海星似乎是没有眼睛的。我还看到了会讲故事、会跳舞的机器人,实在是太神奇了。我回来后跟小伙伴们讲自己的见闻,他们超级羡慕,现在都争着做好事呢。”林家蕾和班里几个小伙伴还经常动手制作环保宣传单,拿到学校周边散发。她说:“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来到南宁市阳光新城学校(以下简称阳光新城学校),就像来到了一个书的王国,这里处处散发着书香。校长苏朝盛说:“我们让孩子能随时、随地读书,让他们成为有涵养的人。”该校各个楼层都建起了开放式读书吧,名为“阳光读书角”。每一层楼的“阳光读书角”会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别设置阅读主题,如一楼的主题为“知识源泉”,二楼的主题为“智慧钥匙”。根据不同的主题,每个“阳光读书角”里都摆放着适合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每到下课,学生们就到“阳光读书角”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该校还特别制作了“阅读记录卡”,阅读过程中学生每有收获,就将其写在“阅读记录卡”上。
阳光新城学校还“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能讲话”。该校在校园里开辟了“国学林”等5个德育板块,主题分别为“励志”“求知”“惜时”“明理”和“修身”。楼层阶梯粘贴着由该校教师们集体编写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新三字经》,每一层楼每一阶梯上的要求都不同。各班教室的内墙和外墙设置了“班级文化墙”,墙上贴满了学生自主创作的手抄报,内容丰富多彩,该校教务处主任黄引肖告诉记者:“我们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制作‘班级文化墙’的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进步。”如今,这些活动已成为该校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
南宁市第四十六中学则以“励志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抓手。刚踏进该校校门,便可看见一座宏伟的门楼,冠以“龙门”之名,取“鲤鱼跃龙门”之意。门楼两旁是文化长廊,长廊上展示着历届名校友的成长事迹;门楼的右侧后方,是该校的“励志文化广场”,将本地的文化以石碑、楹联的方式呈现出来。校长王顺福说:“学生每天都经过这里,随时都能看到,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且,励志文化广场的建设也得到了城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一打报告就批下来了。”
台马小学后山长满了芒草,该校于是因地制宜开设了编芒草扫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广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南晓镇中心学校根据地名以“晓悟升腾”为学生德育理念,以“晓”“悟”的方式引导学生知晓并领悟各种知识;大联小学、大沙田小学则开展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德育活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品行端正、积极进取、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
市委工作会开幕后的第二天,我们就组织市直各中小学、幼儿园,各乡镇中心校,局直各科室负责人,对李书记的报告和张市长的讲话,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是市委、市政府大办教育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我们必须抓住教育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迎接挑战;二是打造##教育品牌,创建与全国百强县市相匹配的教育是一项历史性、政治性的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教育品牌的紧迫感、为创建全国百强县市作贡献的责任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
“十一五”期间我市教育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创建与全国百强县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这一中心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有效实施“四化、三改、两提高”战略,使我市的义务教育在农村达到标准化,基础教育在城区迈向现代化,不断推进我市教育体育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所谓“四化”是指:义务教育标准化、城乡教育均衡化、基础教育一体化、学科教育科学化;所谓“三改”是指:深化中小学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深化办学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深化教育教学课程的改革;所谓“两提高”是指:全面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06年我们要围绕四个目标,抓好八项主要工作:
四个目标:
一是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要有大的突破。二是教育教学质量要有新的提高,高考达线总人数要突破800人,创历史最高水平。三是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要有新的扩大和提高。四是学前教育要进一步完善发展的基本格局。
八项主要工作:
第一、切实抓好保安全、保稳定工程,引深“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一是要抓好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二是要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三是要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第二、继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提高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水平。一是要保持我市“两基”水平在全省的领先位置;二是要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农村幼儿学前教育年限和水平;三是要完成建东幼儿园验收省示范幼儿园工作;四是要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的管理。
第三、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市中高考成绩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新的较大的提高。一是继续强化学校管理,特别是教学五环节的管理,加大质量监控力度,严格执行市局制定的办学水平考核方案和“三进三退,两头奖罚”制度;二是要深化内部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中考改革,集中力量备战06年高考。
第四、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扩大城区办学规模,不断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一是进一步制定我市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长远规划目标,并付诸实施,确保不盲目撤并,不重复建设,做到科学健康发展;二是要在寄宿制学校的安全、教学、食宿等方面的管理上下功夫、做文章;三是要积极配合市政府实施:完善##中学、新建永安路小学、扩建府西街小学,续建第七中学四大工程。
第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我市创建全国百强县市多出、快出实用、技能型人才。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采取“多渠道投入,多元化办学”,积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二是要进一步巩固、加强、完善职教中心的教育教学管理,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更好地发挥职教中心在职业教育领域里的龙头示范作用。
第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分配制度和办学体制改革。一是今年要选择部分市直学校和乡镇中心校搞好分配制度改革的试点。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打破铁饭碗,取消大锅饭,把广大教师的内在积极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起来;二是要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民建公办、公办民助等多元办学的管理办法,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要紧紧围绕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两个核心狠抓德育工作;四是要继续探索校本研训、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的配套改革,推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教学常规”,启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五是要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考试和招生政策。
第七、围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着力提高中小学的装备水平。争取各方面支持,特别是乡镇、村委两级的支持,加强实验、图书、信息技术等教育装备建设,完成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启动##教育局域网建设工程。
一是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小学生升入初中直升率达到98%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少数民族儿童入
学率达99%以上。13至15周岁初中少年毛入学率达97%以上,“普九”巩固工作达到省定标准。在校生年辍学率,小学控制在1%以内,初
中控制在3%以内。
二是学前教育:3—6岁儿童入园率达30%,以发展民办幼儿教育为主,新建3所乡镇民办幼儿园。
三是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招生2000人,职业高中招生45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34%。
四是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以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次以上,组织200人参加扫盲巩固提高班学习。
五是学校基本建设:积极完善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及危房改造工程的立项、申报和规划等工作,拟改造校舍18000平方米。
六是“两室”及远程教育:通过政府采购,按一类标准配备10所小学科学实验室。争取市教育局评估县二中、二小、麟凤中学的“
两室”建设与管理。评估旧城中学、麟凤小学、旧城小学、长安小学、双河小学的“两室”建设与管理。通过政府采购,装备中小学
图书5万册。各乡镇创建1至2所卫星教学收视点示范学校和1至2所光盘教学播放示范学校。
七是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鼓励教师在职学历培训,使全县小学教师大专学历初中
教师大学学历分别达到60%和20%,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分别达到90%和70%。积极加强骨干教师和中小学班主任的培训。
八是教育创强创优:复查省市级文明学校2所,县一中达到省一级三等完中办学水平。
九是教育经费管理:认真编制中小学公用经费使用计划,严格审批使用,充分发挥义务教育经费效益,确保“两免一补”经费落到
实处,实现教育负债比上年下降。
十是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的质量和效益,全县初中、小学体育达标率达到85%以上,体育合格率达到90%以
上,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率中学达到50%,小学达到40%以上,近视新发病率不超过8%。中小学劳动、音乐、美术开出率达到
90%。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小学在校生违纪犯罪。继续提高高中会考合格率,确保高考上线人数和录取
人数有新的提高,达70%以上,提高一本上线率。
(二)2009年的工作思路
确定2009年为教育管理年,以发展为核心,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质量意识,不断加强
内部管理,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做好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学校安全和“两免一补”、规范
教育收费等工作。
四、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更好地完成2009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管理、提质量、保稳定,构和谐的总体目标。主要抓
好以下工作。
(一)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我县义务教育实现基本普及已经近十年,经过多年来的巩固与提高,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义务教
育是政府行为,作为教育部门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这是我县2009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提高义务教育水平,除继
续坚持原来好的经验与做法外。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以会代训、上门动员、设点宣传、出黑
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义务教育法》。今年,要重点解决一年级学生不足龄的问题,从09年春季学期的开学统
计情况看,我们全县的小学中有五六千学生不足龄,有的四五岁就送到学校来了。这样一是影响巩固率,由于年龄小,读不了,跟不上
就会流失。二是年龄小,身体和心理都还没有发育起来,理解不了,学不走,影响教学质量。三是浪费了义务教育的资源,几千人需要
上百名的老师,数十万元的工资,占用数千套桌椅。现在各中心校可以鼓励民办教育来对学龄前儿童实施教育,中心校要加强领导、指
导与管理。与此同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控制学生流失。把学生的入学巩固作为考核学校领导、教职工工作成绩的重要内容,与评选先
进、履职考核、绩效工资挂钩。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爱心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实现
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目标。二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薄弱乡镇、学校的帮扶力度,完善县直学校对乡镇学校的
帮扶机制,扎实推进结对帮扶活动。完善城镇对农村教师的帮扶机制,组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选拔一批乡村学校中小学教师到县城学
校学习提高,选派县城中小学教师到乡镇中小学挂职锻炼。实施“特色立校”,培育特色校风、教风、学风;建立学校特色培养、评价
机制,围绕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建设培植特色,形成“一校一特色、一乡一品牌”的格局,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三要采
取有效措施确保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据统计,全县目前共有留守儿童少年在校生39501人,其中小学31890人,中学7611人。父母一方外
出打工的学生23002人,其中小学18257人,中学4745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学生16499人,小学13633人,中学2866人。留守儿童少年
的教育影响着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好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也是教育部门应该的责任。各学校要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关爱
留守学生活动,加强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为留守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法律法规咨询等服务。要建立和完善留守学生档案,
动态掌握学生的情况,畅通留守学生及其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并通过开设亲情电话、召开家长会、留守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学
生、家长、教师之间的交流联系,保证留守学生的教育。四要加强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实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完善德
育内容体系,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实现德育的生活化。加大学校德育工作的测评力度,重点抓好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
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品质。加强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展校园
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选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
(二)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理所应当成为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
。长期以来,我县的师德师风建设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教师队伍中个别教师身上存在的问题,破坏了教师和教育的整体形象。在
不久前召开的全县“两会”上,部分人大代表对全县的师德师风问题提出议案。我们必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并且将师
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今年全县将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抓好落实,抓好整顿,抓好教育和引导。一是探索建
立“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严格编制管理,严把教师入口关。要继续争取
教师补员计划指标,到昆明等地高等院校招聘优秀高中教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今后,凡是中小学教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
,必须先辞去教师职务,才能参加考试,各学校要严格把关,以稳定教师队伍。同时,各中心校要合理调配使用教师资源,严格控制代
课教师,不得随意增加代课教师。二是启动教师人文素养拓展计划,开展寒暑假师德专题教育讲座,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建立
社会、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体系,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考核一票
否决。三是逐步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校长培养、选拔、培训、任用、交流以及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机制。推行中小学校长
竞争上岗、任期管理和异地交流制度,配套建立中小学校长评价体系,强化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四是加强科研骨干队
伍建设,制定骨干教师、班主任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实施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建立健全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对学科带
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完善名师选拔培养机制,开展“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梯队建设,为优秀教师进入特级教
师行列创设条件。积极推进名师工程,今年教育局将组织评选10名县级名师。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完善班主任选拔、培养、考核、
奖惩机制,深化班主任培训工作,加快班主任专业成长。评优、晋职称和绩效工资都要向班主任倾斜。五是加大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步伐,建立教师业绩考评机制,探索建立教师业绩考评细则,将教学过程考核与教学质量考核、教师评价与学生和社会评价、教学情况
与师德表现情况有机结合。加大绩效工资的考核分配力度,杜绝平均主义,逐步建立按能力、实绩和贡献的教师评价体系,使分配向关
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没有质量的教育就是误人子弟。在抓质量建设上,今年,一是落实管理责任。继续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和股室联系乡镇、学校制度
。坚持目标管理,把教育质量较差的的乡镇、学校列入重点管理单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是进一步完善高中、初中和小学质量管理
机制。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和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责任,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学有效的责任体系。抓实过程管理,强
化“六环”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进行系统培训,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加强集体备课
。深入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追求优质教学,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行教学管理进课堂,把推门听课、
跟踪听课与课堂教学竞赛结合起来。同时,要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三是深化教育科研工作,营造科研兴教的良好
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宣传和奖励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取得优异成果的教育
工作者。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通过开展教学视导、学科教学比赛、教师技能大赛、教育案例、教育论文评比、送教下乡等活动
,落实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微型课题研究,积极研究解
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和促进教育课程改革。四是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要求,完中要在秋季学期全面
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高中的教育质量。县一中、二中两所学校的领导要认真学习高中新课程改
革的有关政策和要求,积极思考和行动起来,要发放相关资料,组织教职工学习讨论,选派教师参加高中新课改的培训,做好思想和人
员的准备,营造全面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舆论氛围,为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稳步推进“三生”教育,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自去年秋季学期开始,省教厅在全省开展“三生”教育,我县按市教育局的要求今年启动。今年,省教厅又有新的举措,就是在全
省开展“减负”。这是全省全市的热点,也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各位校长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一是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今年,我县已经在全县中小学启动了“三生”教育工作,成立了领导组
,下发了文件。各校要以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方法和载体,普遍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
提高育人质量。在抓“三生”教育中,要坚持人本性、求真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整合性原则,研究制定好“三生”教育的工作方案和
实施意见,并精心策划,培训队伍,落实具体工作。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力量,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发
展生命,从而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生活技能和生活能力。
二是做好“减负”工作。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与我县教育的特殊性结合起来,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且要冷静地对待,也要从历史
上汲取经验教训。上世纪末,县教育局搞过“不布置家庭作业”的实验性研究,本世纪初,同志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后
,当时我县正在实施“普九”,小学不搞升学考试,一些学校就放松了教学要求,且美其名曰搞“减负”,结果是导致初中教学质量急
剧下滑,初中影响高中,直到今天元气都还没有恢复过来。我县是农业县,农村教育散、质量意识不够、管理要求不高等特点大家是清
楚的。因此说大部分乡村学校多年来,不是负担重了,而是不够。我们抓质量,课时要足,作业要改,要在质量提高的前提下谈“减负
”,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提质减负”应该成为我们开展“减负”工作的一个基本理念。对于“减负”
我县将成立领导组,聘请监督员,认真对待,高度重视,至于具体的安排,下午季大恒副局长将做部署,我还要与各学校签订“减负”
目标责任书。我希望各学校务必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减负”与提高质量的关系,抓好每一项工作,促进教育整体协调发展。
(五)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确保经费使用效益
近年来,在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保障的同时,各校在经费管理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据去年市审计调查组调查指出的就有以
下问题。一是一些中心校过于集中使用公用经费,没有严格按照规定下拨到村级完小及其以下学校,一些下属学校只有20元的使用权。
二是部分学校没有严格按照县教育局和财政局的文件规定办理,使用公用经费没有计划,随意性较大。三是部分学校对大宗物品购置、
建设维修资金较大的,没有先报批审核计划就实行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我县还
将积极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深化工作,确保学校正常运转。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校财局管”模式,加
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二是各中小学要管好用好经费,按计划逐步化解“普九”债务,确保不增加新债务。要加强教育内部审
计工作,请审计部门帮助审计,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三是要进一步强化校长及财务人员的财会纪律及
业务培训,不断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四是要认真做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教科书费,足额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等工作,
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五是关于勤工俭学的问题。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可以不断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
发挥勤工俭学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各中小学要强化学校食堂、小卖部的规范化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县教育局已经研
究决定撤销勤工俭学办公室,注销县教育局勤工俭学公司。局勤俭办转为教育部门政府采购中心领导组的办公室,主要工作就是协调服
务,收集信息,跟踪质量。教育局不设勤俭办,今后各学校添置的教学大宗物品必须实行政府采购,常规的教学物品由各校根据市场价
格自行采购。在这里我就给各位校长打招呼了。不允许任何校长乱采购物品,局机关任何人不得向学校推销物品,更不允许局机关工作
人员打着领导的旗号推销物品。今后如果在审计中发现学校没经预算审核,就擅自采购物品的,局里也将作出严肃处理。各位校长不要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遮了自己的眼睛,丢了自己的前途,败坏了教育的形象。
(六)认真做好“普实”迎接省市的年检工作
大力推进“两室”建设,强化图书、实验教学的管理,这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各校要进一步明确“普实”工作的指导方针,充
分认清“普实”巩固提高工作的形势,做到早安排、早部署。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要配好人员,搞好建设
。要收好资料,健全档案。争取我县的“普实”年检复查顺利通过,为全县教育和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多更好的机会,使办学条件得到不
断改善。同时,要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巩固工作,提高设备使用效益。切实加强教育装备建设与管理工作,加快教
育现代化进程。
(七)整体推进,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我县的教育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有些处于全市前例,比如高中和学前教育;有些又处于全市的末尾,比如职业教育,这种发展的不
平衡,阻碍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一是积极发展高中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
高中教育的需求。加快县一中创建省一级三等完中的步伐,全力建设新校区,使县一中顺利通过省教厅组织的验收,实现县一中的达标
晋级。县一中要明确责任,全力以赴做好迎检工作。新校区的征地拆迁要抓紧进行,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必须克服。同时,巩固提高县
二中的发展成果,稳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现在离高考只有短短几十天,两所完中要抓好教学管理,提升质量,县一中的高考综
合上线率要达到80%以上,县二中要达到65%以上。县一中要重点抓好一二本的上线率,县二中重点抓好二三本上线率。二是克服困难,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突破高中办学“瓶颈”的重要途
径。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很大,县委、政府对全县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局里已把职业教育纳入各中学的目标考核,把职业教育作
为全县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共同努力,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促进全县职业教育,成
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要加大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项目专款以及政府的支持,扩大
学校的校园面积,逐步满足职业教育对教室、宿舍、实习实训设施等基本条件的需要。县职教中心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在职培训、上
岗培训、就业培训等各类职业培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服务,为全县经济建设服务。要不断完善成职教育“面向市
场、服务经济、自主办学,突出特色”的办学机制,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及“成人继续
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工作,稳步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畅通职高生的出口,做好对口高职升学,提高升学率,实行“订单式培养”
,做好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确保就业率达到95%以上。同时,积极做好初三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分流工作,促进普通高中教
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三是稳步发展幼儿教育。认真做好城镇学前三年教育和农村学前一年教育的工作,落实乡镇幼儿园创建规划
,强化合格幼儿园建设,提高保教质量。同时,加强民办教育的检查督促,指导民办学校的管理,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探索
发展民办教育的新路子,鼓励、支持并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发展。要禁止非法办学,对没有通过教育部门审核认可就招生办学的行为予以
制止,非法办学的学校予以取缔。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前班,要对有些小学占用义务教育资源办学前班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八)加强教育内部管理,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结合“四项制度”的落实,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健全和完善局机关召开会议、
下基层检查工作、组织评比活动申报审批制度。严格教职工请销假制度,规范学校组织教职工外出学习、考察和培训的审批制度。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立健全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抓好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
工作,建立教育系统干部廉政档案。继续坚持学校教学大宗物品政府招标采购制度。二是进一步巩固教育收费治理成果。进一步依法规
范教育收费工作,完善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校零收费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继续加大对教育乱收费治理查处力度,
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学校收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杜绝搭车收费、乱收费等现象的发生。严禁学校举办向学生收
费的各种重点班、提高班;严禁校外办学机构和一切人员利用学校设施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名目的辅导班。三是加强教育督导,推进
依法治教。制定中小学教育督导方案,开展对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及各种专项督导评估;实施中小学质量监测,探索建立义务教育
阶段学校质量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和考核体系,强化督导评估的保障作用。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
。四是严格执行工程建设与管理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保质保量加快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危改工程项目建
设力度。
(九)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管理
教育要稳定,学校要发展,安全是保证。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秩序,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全
社会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基础。一是切实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促进学校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要充分发
挥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逐步建立起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努力形成依法行政
和依法治校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强化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逐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养,形成良好的育人
环境。要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法制副校长进校讲法计划。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牢固树
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完善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严防各类
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要建立全县教育系统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体系,切实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安全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大力开展
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进一步优化青少年学生成长环境。要认真做好学校风险分散转移,提升学校对保险的认知度
,做好校方责任险的工作。三是各学校要根据实际,结合教育教学阶段性特点和安全工作自身规律,自觉加大自查和督促检查力度,既
要定期组织安全工作检查,也要开展安全工作专项整治督查。对安全工作学校校长们不能浮在表面,夸夸其谈。要真抓实干,对已经发
广州市越秀区是五个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之一。该区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制定了《越秀区推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并大力推进该项工作。
试行学区管理模式是越秀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区“构建学区管理模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课题,成功通过我国社科研究领域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的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
学区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均衡发展为主题、以资源共享为主线、以学校发展为主体,使学区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得到共同发展。学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为:共同研训、师资交流,开发课题、科研引领,示范带动、推广经验,积极互动、创设平台,硬件融合、共同分享。
越秀区将辖区内初中分为四个学区,每个学区均由不同层次的学校组成。小学分为八个学区,学区由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若干所学校组合而成。各学区制定了学区建设计划,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功能,实行学区内教育教学共同规划管理、教育资源共享,试行“中层干部交流,骨干教师支教,教师联合培养,课题共同开发”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越秀区教育局成立了学区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学区实施工作方案、实施细则、信息平台及评估方案。以文德北路小学和广州市七中为第一任学区负责学校的两个试点学区,制定了学区建设计划,设立了学区有效资源共享工作部、学区有效人才交流工作部、学区有效研修活动工作部、学区有效教师培养工作部,并多次举办校长管理和学区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如学区内学校对口进行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学区内就教学专题互相观摩教学,组织学区内教师学习研讨教学理论,学区学校联合举办大型学生教育活动等。试点过程,是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越秀区将积累经验,为下半年全面铺开学区建设打好基础。
越秀区另一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实施教育综合改造第二期工程。为进一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优化整合区内教育资源,越秀区结合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根据生源分布情况,计划安排教育综合改造二期工程资金约4.6亿元,结合规范化学校建设,重点扶持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加强初中建设、调整小学布局和建设特色学校,通过撤并学校、置换用地、适度扩征等,改善27所学校的办学设施和校舍环境,使学校的布局更趋合理。
德庆县:“辖区捆绑走教”模式
2007年4月,德庆县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该县研究制定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09年建设成为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使县内不同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学生都能享受相对均等公平的教育。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基本的是每一所学校都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德庆县目前有中心小学和片中心小学共32所,村级小学131所。从2002年起,该县城区小学、镇中心小学和片中心小学逐步开设了英语课,但由于师资、设备不足,村级小学一直未设英语课。如果所有村级小学都开设英语课程,该县需近190名英语教师,而当时在岗的专业英语教师仅140名,缺口50名。
为缓解这一问题,德庆县充分利用近年来招聘的英语专业教师,并挑选一批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参加转岗培训。以镇中心小学或片中心小学为中心,将地理位置相对较近的1至3所村小划入其辖区范围,实行辖区捆绑管理教学,镇中心小学统筹安排,由中心小学或片中心小学派出英语教师到辖区范围内的村小“走教”。
2007年秋季,德庆县12个乡镇共安排了36名教师“走教”英语,服务的村级小学62所。教师“走教”学校最多的3所,最少的1所,平均路程6公里,路程最远的离片中心小学有18公里。为确保“走教不走样”,德庆县教育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一是严格把关“走教”教师人选,尽量挑选年轻有为、责任心强的英语教师;二是落实经济补助,根据“走教”学校多少、工作量大小、路程远近等情况给予补贴,全县补助最多的每人每学年900元;三是关心“走教”教师工作、生活和学习;四是关注“走教”教师路途安全,建立日报制,每日跟踪“走教”教师来回情况;五是加强“走教”教师的管理,执行“走教”教师签到制度,并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考核,确保教学质量。
德庆县在推行英语学科“走教”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走教”学科,逐步把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纳入“走教”范围,并力争将“走教”教师补助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确保落实到位。同时,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逐步撤并效益低、规模小的村级小学,力争三年级以上合并到镇中心小学或片中心小学,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证农村学生享有相对平等的优质教育,探索出一条适宜山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龙门县:城乡教育联动发展
龙门县以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推进试点工作,注重内涵发展。该县从优质学校派出中层干部到普通学校参与管理和任课,普通学校也相应派出中层干部到优质学校跟班学习,参与管理和任课。同时把派出教师到对方学校工作作为培养锻炼教师和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互派教师和开展示范课教学等观摩活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校际间的联动向内涵发展,如龙江、平陵等五校联考,永汉中学与市实验学校结对子帮扶,中心小学与教学点捆绑考核;普通学校在优质学校指导下研究课题,有效促进双方学校课题的开发研究工作;开展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结对子活动,达到互相学习对方优秀的道德品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县城中心备课组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各学科组在县城地区抽调8位优秀教师作为核心备课组成员。上学期,语、数、英送教下乡15节次,听课人数450人次;下乡专题讲座8次,听讲座人数400人次。送教下乡主要是语、数、英三个学科,以片区活动分片为单位,主要是针对各个片区具体情况开设相关专题的公开课。开展三个学期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个乡镇学校的语、数、英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充公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龙门县已经启动了“校校通”工程,使学校的计算机接入惠州市教育数码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部分教师还实现了无纸化网上备课。还开展了“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通过网络将省、市优质教学资源提供给广大农村中小学校,以此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龙门县初步建立起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从2001年3月起,实行财政统发工资,几年来教职工的工资都能及时足额发放。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读书难问题。2006年秋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免收杂费,困难家庭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收杂费、课本费、发生活补贴费)。
建立校舍危房维修长效机制。2007年开始,省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学校危房改造。今年安排龙门县危房改造专项经费1943万元,用于消除C、D级危房。今后县财政每年将安排一笔专项资金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保证学校的正常运作。县财政在年初预算能按省核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纳入预算安排,并能及时下拨到教育主管部门。几年来,龙门县中小学的经费都由县、镇两级财务结算监督管理,各中小学严格执行财务收支计划,既保障了学校正常运作的经费,又防止了学校再出现新的负债。
新兴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新兴县计划三年内投入专项资金1.32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山区教师队伍建设。
1. 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硬件差距
一是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任务,去年投入资金1185万元,拆除D级危房10972m2,维修C级危房14212m2,新建校舍11757m2,基本消除了危房校舍。二是去年实施中小学“新装备”工程以来,新建中学理化生实验室10间,充实了中小学常规教学仪器设备。目前初步规划给完全小学各安装一套互助式电教平台、配备至少2台教师办公使用的电脑,更新改造20套初中理化生实验室设备。三是加强体育卫生和艺术室场建设,今年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200万元,对农村学校按先急后缓原则,改造建设标准200米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和装备艺术教育功能室,改造完善学校图书室,增加藏书量。
2. 抓好防流控辍,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率
一是加强防流控辍工作,加强学籍管理,做好“普九”宣传工作,注意学生辍学苗头,及时教育引导,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从源头上防止辍学。二是切实抓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工作,同时继续对农村贫困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三是对外来子女与当地少年儿童一视同仁,妥善解决其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问题。四是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课余活动。上年度全县小学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为0.016%,初中入学率达98.7%、辍学率为1.9%,达到省提出的指标要求。
3. 实施“强师兴教”工程,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扎根山区、爱岗敬业,增强服务意识。二是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去年招聘教师328人,充实优化教师队伍,基本解决了4个山区镇教师缺编问题。三是采取下派支教、上挂锻炼和学校管理人员竞争上岗、交流轮岗等办法,加强城乡教师交流,盘活教育人才资源。四是组织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2651人参加各类培训班学习,强化教师继续教育,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五是连续两年暂停乡镇教师向县城学校流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确保整体质量。
4. 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按常态随机编班。按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着力抓好中小学“一机两语”特色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科研促教”工程,提升全县教学整体水平。重视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阳东县:以“三个优先”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阳东县以“三个优先”为先导,努力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差距,取得了初步成效。
1.经费优先,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2007年,阳东县大手笔投入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工作,拨出1300万元作为配套资金,配合省拨专项资金2721万元一起使用,改造校舍危房面积90606平方米;二是投入200万元,为农村初级中学配备电子白板,充实现代化教学设备;三是投入100多万元,更新、添置农村小学常规教学设备。目前,阳东县中小学校舍已不再存在危房,教师的住房问题和学校的生活设施基本得到解决,学校的布局相对合理,适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需求,学位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需要。
2. 师资优先,不断整合优化山区教师队伍
近年来,阳东县注意到优质师资队伍有向县城或城镇靠拢的趋势,适时调整了相关用人政策,采用按需设岗、三年内不准调动的办法,招考录用新教师。由于城镇学校教师相对满额,因而招考的教师均面向山区,确保绝大部分招考的高素质的新教师流入山区。近三年,阳东县先后在师范类本科和大专毕业生中招考、录用了400多名毕业生,安排到山区学校任教,进一步充实了山区的师资力量。经过几年的努力,阳东县山区教师队伍配备明显优化,教师得到足额配备,无缺编。同时,为提高山区教师的业务素质,阳东县还先后组织1000多名山区教师进行了县级培训,并鼓励动员山区在职未达标的教师采取多种渠道如自学考试、函授学习、脱产进修等形式参加培训,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山区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上了一个层次。
一、加强组织管理
学校在确立创建“绿色学校”目标后,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以书记为组长的工作小组,两个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制度,把创建目标分解到学校各部门,使学校各部门分工细致,职责明确。工会、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再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学校定期召开创建专题会议,研究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这样我校的创建“绿色”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形成了多角度,高视野的创建效果。
二、在浓郁的氛围中提高环保意识
创建绿色学校不仅是学校的面貌改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师生的环保素养,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为此,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环保专题培训,学校领导和有关教师举办环保专题讲座,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讲座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学校还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加强教师环保知识培训,请进来就是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传授环保知识、介绍国内外环境动态,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等。派出去就是选派领导和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创建经验。我校先后参加了十三中创建交流会、东苑小学的创建经验介绍和四村小学的创建现场学习会。通过校内外的培训学习增加了教师的环保知识。培养了师生的环保意识。为我校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做好了思想准备。
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经费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并纳入到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做到创建经费动态管理,在厉行节约原则的指导下保证了创建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
三、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展生动的环保教育活动
我们深知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现代文明公民,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把环保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才能使创建工作高效、长期的进行下去,最终培养出具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习惯的文明小公民。我校的做法是:
1、发挥主渠道作用,渗透环境教育
为了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学校规定,各学科制定教学计划都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环境教育大纲》要求,增加适合本学科教学要求的环境教育内容。课堂教学要渗透环境教育。
在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研究周活动中,环境教育研讨课也是其中内容之一。教师的环境教育工作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工作总结中,而且也是学校考核教师的一项依据。由于教师在课堂中注重渗透环境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然地得到了环境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课,重视活动课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
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课。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按计划开展,内容有记录,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环境教育专题课是提升学生环保意识的又一重要工作。我校环境教育专题课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教案。学校把各班每月第一周的班队会定为环境教育专题课。为提高环境教育专题课的地位,学校安排班主任兼任环境教育专题课教师,并与其它学科同样的要求。教导处还安排领导和相关教师担任环境教育辅导员,每学期分年级举办环境教育讲座。
3、开展生动活泼的环境兴趣小组和环境实践活动。
我校在课堂主渠道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同时,开展了环境实践教育活动,使环境教育活动成为课堂教育的有力补充。学校成立了两个环境兴趣小组和环保志愿者队伍。环境兴趣小组和环保志愿者队伍既是兴趣小组活动和环境实践活动的生力军,也是学校环境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并在学校环境教育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环境兴趣小组在班级开展的养绿养殖活动、举办环保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环保监督等活动,在学校的环境教育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学校还开展了参观水厂、走进自然、文体节、“二手货”交易市场、假期返校美化校园、环保倡议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不仅接受了“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熏陶,也使学生得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的教育,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德育工作,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容。
4、开展内容丰富的环保专题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爱鸟周”、“师生环境知识问答”、“环境知识”测试、家庭环保问卷调查、“小手牵大手”环保进万家、学生环境征文评比等专题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师生环境素养,拓展了环境教育的内涵,而且把环境教育推到了社会,推到家庭。如从学生环保征文中可以看到,孩子以独特的眼光和视角,表达了对现在环境现状的忧虑;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愤慨;呼吁社会和家庭要重视环保;对蓝天绿水美好环境向往等情感。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小就能明白自己肩负着环保的责任。
四、拓展创建工作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在创建过程中也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从教辅资料的发放与回收、学校消耗品管理、各馆室使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垃圾分类处理、学校工作资料的收集与使用等方面,本着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成为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学校垃圾减量化排放,校园无污染源的文明环保型校园。
我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办学水平,努力营造代表学校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墙画、壁画、专栏等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内容涵盖了学校办学理念的各个方面,图文与绿化交相辉映,突显了本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气息。我校良好的校园环境,反映了全校师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具有了较高的环保意识,这为最终实现“创英语特色学校,建师生发展乐园”办学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升华创建内涵,实现人文和谐
绿色创建的最终目标是为人的最优发展创造最优的环境、实现人的最优发展。所以,我们将创建延伸至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目前,主要的做法是实施“师生一对一牵手工程”,把关注弱势群体纳入学校的常规工作;对教师中的弱势群体和退休教师倍加关心。可以自信地说,现在学校的氛围真实很好。
六、创建带来的变化
创建使学校和师生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区教育局领到的话说:“雨山中心小学已经看不出是农村学校了,随时走进校门,都会有卫生、整洁、美观的感觉”。虽然这话主要是鼓励,但我们也确实看到:师生的卫生意识、文明习惯的变化令人欣喜。
通过创建学校从面貌到内涵多有了较大改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一定提高。创建“绿色学校”已成为我校科学发展的又一推动力。近几年来我校先后取得了市“英语特色学校”、市“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市“文明卫生单位”、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师生的环境作品也获得奖项,如,我校尹菲小朋友的环保科幻画在国家级评比中获奖、学生的环保作品在市级科技创新评比中获奖;美术组教师带领学生绘出的〈大嘴鳄鱼〉环境作品收录在小学美术教材中、夏本英老师的环保论文在区、市两级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学生的环境作文〈蝴蝶翩翩舞〉在皖江皖报上发表。
七、存在问题与努力方面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和保持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良好势头关键的一年。为认真贯彻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项任务,真正把我县“五大战略”、“三化进程”落到实处,现将今年1—5月县政府重点工作报告如下: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一)百村示范工程
我县“百村示范工程”建设,结合省、州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向,每个村小组安排约15万元的资金进行水窖、沼气、道路及村民活动室等设施建设。今年各乡镇上报需实施“百村示范工程”的村民小组197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省上安排10个村民小组、州上安排9个村民小组,共安排我县19个村民小组。下一步将对各乡镇上报情况逐村识别,前后敲定,待省、州批复整村推进规划后再组织实施“百村示范工程”。
(二)规模养牛
截止5月19日,全县规模养牛户(养牛50头以上)58户,牛存栏8454头,其中:饲养50头至100头的35户,101头至200头的14户,201头至300头的4户;301头至700头的5户。小规模养牛户迅速崛起,全县形成了一个以大户为点、小户为面的肉牛产业区。
(三)竹产业培植
竹纸浆一体化项目30.8万亩竹林基地已规划到山头地块。由天巍公司提供竹苗、化肥和劳务费(1.5元/丛,分三年支付给种竹农户),由农户在规划的土地上按技术要求种好竹苗,管好竹林,并按不低于保护价(210元/吨)的价格出售竹材给天巍公司,公司再根据农户交售量按8元/吨的标准支付土地使用费给土地所有者;除天巍公司核心区计划种植8—10万亩外,地方负责的辐射区计划种植3万亩已下达各乡镇,所需麻竹蔸苗100万丛已于2005年元月31日招标培育,共需投入竹苗款530.6万元。
(四)亚麻
2005年全县种植亚麻33540亩,其中有收面积31213亩,预计总产1061.9万公斤。截止5月17日,新建亚麻厂收购亚麻830万公斤,付款854.9万元,均价1.03元/公斤;润丰亚麻厂收购亚麻48万公斤,应付款47.04万元,已付款42.84万元,均价0.98元/公斤。
(五)蔬菜
2005年全县种植51410亩冬早蔬菜。目前已收37700亩(其中:蔗田套种蔬菜10000亩);中棚设施栽培完成1000亩,种类为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现已全部上市。批发价:辣椒0.7元/公斤,黄瓜0.6元/公斤,西红柿0.8元/公斤,西葫芦0.5元/公斤。
二、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一)竹浆纸一体化建设进展情况
由州、县国土资源部门评审通过的《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报告书》已上报到省国土资源厅,目前正在审查之中;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已经送天巍公司进行最后的审核、校对和修改,力争在5月中旬获得批复;竹浆生产原料林基地建设已经省林业厅正式批复;委托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编制的《项目建设水土保持方案》于4月22日通过了评审;委托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技术咨询中心编制的《项目水资源论证方案》于5月中旬交付,即可提请珠江水利委员会或省水利厅组织专家评审批复;目前开始着手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物色竹浆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拟引进的国外设备厂家的技术专家展开了第一轮技术交流。
(二)乳业发展与乳品加工建设项目
目前,多喝奶公司在新哨镇夸竹村委会葫芦岛正进行生产基地的场房建设等前期工程;在弥阳镇中以则村委会徐家寨进行加工基地的水、电、路、场房等工程建设,可望年内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三)脚落沼煤矿建设
截止4月26日,三井累计进尺分别为:主井177米、副井193米、风井142米,累计完成投资950万元。目前,经多方协调,征地、修路以及采区内原有两口非法竖井的补偿,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兑现了补偿金,但当地部份村民仍无端制造麻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
(四)山心村煤矿资源整合项目
目前,各项初步测算、评估工作已完成。州政府同意云南石化集团公司以山心村煤矿资源为基础,在天城县注册组建山心村煤矿及相应的运输公司,组织实施山心村煤矿的建设,该项目今年动工,首期建设规模为50万吨/年。
(五)工业园区的规划审批与建设
一是“两会”期间,县政府请专家就天城工业园区建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天城产业实际,提出天城工业园区的总体构想。二是与省内外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接洽,联系编制《天城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确定与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昆明理工大学合作,由昆工负责《天城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费80万元。5月13日与昆明理工大学签定合作协议,预计9月30日前完成。三是资金保证,为落实好此项工作,县人民政府拨专款50万元作为前期工作经费,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5月12日至14日理工大学11位专题教授到我县就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可行性报告进行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目前整个工作进展顺利。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于9月上旬完成,10月份有望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市政建设
1、重点规划
西区近期建设规划及专业规划:省建设厅规划处到天城作规划前的调研,由于西区近期建设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给排水规划等专业规划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才符合程序,所以,根据省建设厅规划处和规划专家的意见,原定于年初开始编制的“县城西区近期建设规划、县城给排水规划、县城道路交通体系规划”等三项专业规划目前尚未开展工作。
行政中心、会堂的规划:行政中心由云南天怡设计公司规划设计,规划用地为280亩,原规划布局中有市政大厦、会堂、博物馆、工会、幼儿园等建筑。其中市政大厦占地50亩,建筑物为五层22米高的弧形现代建筑,包括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办局共59个部门,1030人。室外包括疏散广场、停车场、绿化水体等,总建筑面积为16680㎡;会堂的设计为二层15米高现代建筑,占地15亩,包括会议中心大楼、疏散广场、停车场等。会议中心的功能为:802人(含主席台84人)大型会议厅一个;120人电视电话会议室一个;30—70人的中小会议室14个;贵宾休息室二个;接待室二个。底层面积4956.9㎡,总建筑面积7673.9㎡。
老城区改造规划:老城区的建筑风格以仿明清建筑为主,在改造中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面向未来”的规划指导思想和限制零星改建、推广连片开发的思路。髯翁路修建性详规确定髯翁路由现状26米整体向南扩建成53米的县城东西向主轴景观大道。按照这两个规划的原则,两年来,县政府严格控制了老城区的零星建设改造。
新建天城中学的规划:天城中学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经过现场踏勘选址,新建的天城中学校址定点在西区租舍的小石舍,计划用地300亩。请省建设厅规划处到实地察看,认为可行。现已经委托云南省测绘工程院补测1:500的地形图,5月中旬可出图,目前,正在为规划作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消防规划:2004年底委托云南汇景规划设计公司对县城消防规划进行了编制,初步成果已完成,还未评审。
2、重点工程建设
文体中心工程:截止4月底,A(文体中心)、B(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标段主体框架、砖砌体、内墙抹灰、底层地面回填土、水电等己完工;门窗安装、室内外装饰尚未动工;C(广电新闻中心)标段土建部分完成部分基础之后,2004年10月份停工至现在一直未动工;D(体育馆)标段主体框架、篮球场地坪混凝土浇筑己完成,砖砌体完成90%,内墙抹灰完成85%,底层地面回填土完成95%,水电部分、预埋管件安装基本完成,看台抹灰、楼地面及门窗安装、室内外装修尚未动工。钢结构部分网架制作已经完成,安装完成30%,脚手架搭设已完成,钢彩板己运到工地仓库。外装修进入招标程序,原计划4月初开标,后来因情况复杂暂时停止;E(室外运动场看台)标段完成室外运动场及看台的设计图纸。AB段已付资金240万元,付款比例为65.38%;C段未支付工程款;D段土建部份已付款500万元,付款比例为62.3%;钢构部份未付款。
二水厂扩建工程:二水厂扩建规模按3万吨/日统一设计,分期建设。近期工程按1.5万吨/日规模实施,初步设计概算为2196.4万元,含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和供水管网扩建三部分。目前开工建设土建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土建施工中标合同价为521.18万元,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中标合同价为665.64万元,共计1186.82万元,整个工程共争取到国债资金800万元。自2004年6月6日开工至2005年4月30日止,土建工程己完成工程总量的95%,净水厂外购设备己全部入场,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量完成约60%,计划于5月底安装完毕,6月底全面竣工验收。
庆来路的建设:庆来路原规划为两条车行道、一条步行街、四排商住房,共113米宽,规划为仿明清风格建筑。后由红烟企业进行开发建设,2004年动工,现路基已完工,正在进行路面建设。
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新的场址选在距县城东北郊7公里的黄土坡,规模为日处理220吨,库容为190万吨,使用年限为20年,概算投资3500万元。目前,环境保护评价资料已经送省环保局,可研已送省计委,待省环保局批复后由省计委组织可行性研究评审论证。
重点集镇的建设:竹园镇三那线改造续修工程总长750㎡,总投资170万元,沥青路面,于2004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今年1月30日已竣工验收,目前已投入使用;朋普集镇建设规划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新哨镇兴发村已完成了规划方案的修改意见。
(二)道路交通建设
1、西三至巡检司连乡公路建设
截止5月10日,共完成路基土石方70万立方/109公里,涵洞1053米/133道,挡墙7384立方/54处,路基完工115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70000平方/20公里,完成投资2200万元,到位资金1510万元(其中州补资金110万元,县自筹资金1400万元)。现各标段正抓紧施工,预计2005年12月底完工通车。
2、巡检司至小龙潭三级公路建设
巡检司—开远小龙潭公路,全长38公里,设计为三级山岭重丘区公路,路基宽8.5米,路面宽为7.7米的沥青路,现设计资料已报州交通局审查,桥梁工程正由省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测设,总投资控制在1.2亿元内。工程预计在2005年9月开工建设。
3、农村道路建设
截止5月10日,全县共开工建设农村道路72条,124.104公里,其中已完工50条,83.99661公里。县上补水泥36035.4吨(折合人民币829万元)。2005年政府常务会决定:全县安排弹石路60公里、砂石路60公里、水泥路20公里的建设任务,具体补助标准为水泥路每公里补助水泥200—300吨,弹石路每公里补助资金3万元,砂石路每公里补助资金1—2万元,其余不足资金由有关乡镇及村寨自筹。
(三)水利设施建设
1、“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截止5月12日,全县共建“五小”水利工程1517件,其中:坝塘11件、水池1506件,解决了16167人、3215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2005年4月13日县政府第三十八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县政府从2005年起集中资金补助山区乡镇特困户建设家庭小水窖,目前无家庭水窖的特困户由县财政补助建设一口家庭水窖,补助标准为1000元/个。坝区乡镇的山区特困户由县财政每口家庭水窖补助500元,若要增加补助,由本乡镇自行解决。原定500元/个的水窖补助标准从2005年起暂不执行。
2、在建重点利工程建设
虹溪排洪隧洞工程:隧洞全长4084.21m,概算总投资2684.79万元,工程于2003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截止2005年4月底,完成隧洞进尺2434.87m,完成隧洞总长的64.37%。累计完成投资1131.9万元,到位资金803万元,缺口资金1881.79万元。1—4月,完成隧洞进尺585m,完成投资178.2万元,到位资金223万元。
弥阳灌区大河边支渠工程:全长9.369km(其中渡槽5.476km,明渠3.893km),概算投资1836.07万元,工程于2004年5月28日开工建设,截止2005年4月底完成投资1181万元,资金到位437万元,缺口资金1399.07万元。1—4月,完成投资332.59万元,到位资金238万元,预计7月份完工。
竹朋坝东沟下段渠道防渗工程:竹朋坝东沟下段长18.05km,概算投资1320.96万元,今年1月底完工,2—3月份做扫尾工程,现正在做竣工资料,计划6月份完成。该工程到位资金383.5万元,缺口资金937.46万元。
小白寺沙沟排洪工程:全长1560m,于2004年11月5日开工建设,今年1月25日完工,4月26日竣工验收。决算投资112.82万元,到位资金20万元,缺口资金92.82万元。
3、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白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经州水利局批复,总投资2508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补助70%,州县配套30%,州县配套比为4:6,要求县政府筹集451.44万元,于今年内开工建设。县政府于4月中旬向州人民政府承诺白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县级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岔河水库和租舍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岔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已于2004年8月14日通过专家评审,概算总投资1157.02万元,待批复。《租舍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已完成可研报告,投资估算4617.23万元。目前上报国家水利部立项,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实施。
4、葡萄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
该项目采用滴灌方式,设计灌溉面积755亩。省水利厅批复投资208.6万元。其中:中央(国债)补助100万元(已到位),省配套50万元(未到位),州配套30万元(到位20万元),企业承诺筹措资金5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
四、围绕“大招商,大发展”战略,招商引资工作见成效
(一)积极动员并组织企业参加“2005年云南优质生态农产品推介展”和“云南—广东重点项目推介恳谈会”等。3月30日,组织明星修理厂和竹园莲花农贸市场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云南——广东重点项目推介恳谈会”,为下一步在广东开展招商引资和寻求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4月1日至3日,“2005年云南优质生态农产品推介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又组织云南红酒厂、天城县农机推广中心两家企业参加,在会上产品因品质好被上海消费者抢购一空;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参加昆交会的工作,主要参展商品为云南红系列和食糖系列。
(二)在原来编制26个招商引资项目基础上,重新编制整理了招商项目17个。利用州政府组织到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和金华市学习考察招商引资先进经验等机会进行招商宣传。在联系招商和接待来访、来谈者等对外交往时,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企业寻找资金、合作伙伴,引荐外商到我县创办企业。
(三)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和统计上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我县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情况,了解项目的运作状况,产值、利润、税收情况,认真跟踪,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四)积极为开远绿宝生物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到我县朋普镇洽谈薯蓣深加工项目做好土地协调等工作。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农村能源建设
2005年县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决定:每个乡镇建一至二个沼气生态示范村,示范村的沼气池建池率要达80%以上;同意《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工作方案。截止5月13日,全县共建沼气池787口(尚未经过检查验收),改建节柴灶30户,建农村太阳能热水器214平方米。
(二)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各级各部门和有关企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做好基础性工作,为抓好安全监管工作创造条件。县政府与各乡镇、各部门和有关企业等50家单位签订了200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设专职安全员175人,兼职安全员1565人,并与不同车型的驾驶员签订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11388份;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专项整治,杜绝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四是及时调查已发生的安全事故,督促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今年1—4月,全县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4起,同比上升78.95%;死亡28人,同比上升154.55%;受伤32人,同比下降22%;直接经济损失862648元,同比上升58.44%。
(三)劳务输出
2005年1月至5月,经过广泛宣传、多方动员,全县实现组织性劳务输出33人。劳务输出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低下的原因:一是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二是宣传不到位,劳务输出局面没有全面打开。三与外地劳务用工单位联系不够,未能结合我县劳动力技能素质和用人单位岗位技能要求,及时广泛开发出大批量的适应市场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劳动者。四是跟踪服务不到位,输出人员稳定就业率低。五是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与市场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脱节。六是一些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坑骗外出务工人员的行为时有发生,给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带来思想障碍和心理负担。
(四)“十一五”规划
现已制定出《天城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全面展开,重大项目筛选论证工作正抓紧进行。根据省州的产业导向和产业布局及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项目储备库,目前项目储备80多个,2005年上报州计委的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15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16个。竹浆纸一体化、糯租水电站、多喝乳业奶牛产业开发、新哨夸竹褐煤开发、葡萄饮料开发等5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将作为“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依据。目前正抓紧进行“十一五”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和重大课题研究。
六、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一)教育工作
1、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3月10日组织县属中学到云南师范大学参加人才交流会,县属各中学已同50名外地应届本科生签订了招聘合同;1—3月,全县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2450人,开展新课程理念培训70人,选派2名教师参加省举办的普通高中校园网络技术培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件制作培训班一期,培训教师54人。
2、教育综合改革
(1)全面推进以“教师聘任制、绩效分配制”为核心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教师聘任制方案》和《校长公选方案》,拟定了《加快发展高中教育的实施意见》、《德育工作设施方案》。目前,教职工绩效分配制运行平稳。
(2)分析研究教育发展情况,图谋高中教育发展。按照《天城县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为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广泛听取学校对发展高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了《关于新建天城中学的方案》。目前,新建天城中学进入了筹建阶段。
(3)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类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一是继续做好调整中小学校点布局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已调整撤并中小学校点250个,已有22个村委会实现了只办1所完全小学,不设教学点的目标;二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中心申报省级示范性学校的工作正在紧张筹备,滇南文武职业学校计划投资2000万元,征用土地80亩,扩建校园、校舍,工程正在进行施工;三是稳定办好146所乡村成技校,积极利用乡村成技校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学校危房改造
今年以来,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1223.09万元,其中,支付工程欠款895.69万元;投入上年在建工程247.4万元;投入新建工程80万元。4月份拟定了全县中小学排危方案。全县安排危改资金500万元。确定排危项目13校,排危面积达5960m2。
(二)切实加快旅游开发,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1、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2005年,把西三镇可邑村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旅游开发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充分溶入阿细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以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民族民间刺绣、工艺品的制作以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
2、加强旅游宣传开发工作。4月26日至5月1日,派出人员随省代表团赴越南老挝、沙巴、河内参加旅游推介会。在推介会上,我县的各种旅游宣传资料深受广大旅行商家的欢迎,共发放《天城民族文化》、《南滇福地游天城》、酒店、景区等旅游宣传册子300多份。
3、努力打造天城佛文化品牌。为进一步弘扬我县的佛文化,2005年2月14日至16日,在金鼎酒店召开了“佛学与云南文化研讨会”。通过这次活动,有力地宣扬了我县的佛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天城、了解天城,为更好地打造天城佛文化旅游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认真做好宾馆、酒店的星级评审前期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对申请三星级的金鼎和锦绣两家酒店进行了星级评审的前期工作,迎接省星评委的考核评审。
2005年1—4月,全县共接待海外游客292人次,国内游客35.83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5.27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实现旅游总收入5966.36万元,同比增长67%,其中:外汇收入10.6万美元。
(三)深化广电文化事业改革版权所有
一是积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使职工思想不乱、工作不乱,各项工作正稳定有序的开展;二是认真组织县广电局、财政局、土地局、审计局做好清产核资工作。目前,清产核资工作已进入尾声;三是县广电事业改革领导小组于4月7日-9日分别到大理、丽江、楚雄进行广电事业改革考察,借鉴改革经验;四是起草了《天城县广播电视局改革方案》和《天城县电视台改革方案》,待县广电事业改革领导小组通过后施行。预计广电文化事业改革将在5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