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工厂电池回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厂电池回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厂电池回收

第1篇: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不舍不弃废电池

导致王自新投资失利的是在河北易县建立的国内第一家废旧电池再生处理厂因为环保部门认为可能造成污染,迟迟不批,同时回收体系不足,无米下锅。项目下马了,但王自新与废旧电池的不解之缘才刚刚开始。那一年是2001年。

而令他彻底绝望的是2002年权威专家刊文指出,废电池在外壳保护和大量垃圾的稀释下,随生活垃圾填埋不会造成污染,集中回收后处理不善反而容易造成局部地区的汞污染。

从1997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就一直开始禁止厂商生产汞含量高的电池。《关于限制电池产品汞含量的规定》表明,从2006年1月1日开始禁止在国内经销汞含量大于电池重量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

关于废电池回收,2003年10月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一份《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明确表示:没有处理条件,废干电池不鼓励回收。从此,很多公众糊涂了,不知道废电池该不该收。很多生产电池的厂家也不愿意回收废电池,因为处理每吨废电池需增加1 600元左右的成本。

一面是废电池处理技术的不成熟,一面是回收体系的不足,一面是政策的不支持,面对这三面夹击的窘境,任谁也会放手另寻他路,但王自新没有!

王自新始终认为:“废旧电池必须回收”。

“电池随生活垃圾填埋不会造成污染”只是短期的预见。尽管国家很早就要求淘汰汞含量高的碳性电池,但由于其价格便宜,很多地方仍在生产销售及使用。电池并非汞一种物质,还有锌、铁,锰、铜等各种金属成分,如果汇集到一定量没有有效处理,比如随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填埋场,通过水进入食物链,危害将非常严重。北京年消费电池四千八百多吨,回收一百多吨,其余大部分电池进入垃圾填埋场,北京有13个具有防渗防雨条件的垃圾填埋场,还有不计其数的野坑不具备防渗防雨条件,在高湿高温高压和微生物的环境下,将加速金属颗粒析出,很容易造成污染。

从资源利用看,每节电池中含有22%的锌,26%的锰、17%的铁,如果不回收再利用,等于每年白白扔掉几千万吨的有用原料,进而增加对环境的索取。

王自新的一席话充满忧虑,他忧心环境的迫切之情极具感染力,而他为旧电池回收所做的努力更具带动力。

在希望中潜行

回顾各国废旧电池回收之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在经历了高消费、高污染、能源危机之后,开始重视废旧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并建立了与此有关的完善的环保产业。回收环节的费用一方面来自居民的垃圾处理费,另一方面则来自消费者缴纳的危险废物消费税以及电池的生产工厂交纳的环境税。在美国、德国、日本、台湾,工厂每处理1吨废电池分别会得到一定数额的政府补贴。瑞士等欧盟国家相继提出“延伸企业社会责任”理念,针对废电池回收,将由生产厂商负责最终回收处理。在我国,这些产业尽管已经起步,但还有许多规章需要完善,还有赖于许多怀有梦想的人士去推进。

“众多环保项目中,废电池与废纸、塑料瓶、易拉罐等并列其中,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当这个问题抛出后,王自新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只这一个“唉!”字,让听者分明感受到期望中夹杂的无奈,前行中背负的重担。

“废电池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环保项目,这么多年是一个焦点、难点,热点”,王自新掷地有声地说。

这也许正是王自新十年来与废旧电池博弈而成果甚微的原因所在。

同是废旧物品回收,废纸,塑料瓶等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其回收产生经济效益,吸引着大量人群参与,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干电池回收经济效益微薄,企业缺乏投入的积极性。后端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前端有偿回收难以实现。在没有经济利益驱动下回收干电池意义更大,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环境资源的态度。我们与环境不应是利益交换的关系,而是无条件地热爱它,保护它。

王自新谈到废旧电池回收艰难进行的症结所在时说:“不应仅仅为了卖点,炒作而宣传,而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落实到具体细致的工作。很多人知道废电池要回收,但是没有方便的设施,如何让百姓方便地参与。务实最重要!”。

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走过10年,王自新为废电池回收处理也呐喊了10年。回头想想,他是在认认真真全职地做一份有益于公众的事业,这便是他对自己的最好回报。

如今,王自新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和目标:“开始创业时,由于不太了解,我考虑在产业化格局建成后,通过工厂化处理废旧电池能产生利润。但是,2001年河北易县的项目下马之后,我就不再考虑利润。现在我非常清楚,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不可能再谈什么企业利益。达到收支平衡,以保持正常地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最简单的一个目标。我只是为了根治废电池问题的理想在奋斗。”

媒体称王自新是“环保狂人”,但见到他本人,眼看着他独自组织会场,打印文件,忙里忙外,看着他略显疲惫的面色,听着他脱口而出关于废电池回收的各种数据,法规、文献,我深深地认同他对自己的定位:一个很实干的人,一个把废电池当成事业来做的人。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尽快看到中国废电池污染得到根治的那一天。在此之前,我的工作是绝对不会停下来的”,王自新说。

废电池回收建议:

1 回收意识的培养就是生活习惯的养成。

2 废旧电池不要乱扔,不要和其他垃圾混淆。

3 用塑料袋等不会造成腐蚀的容器盛放废旧电池,如果用纸盒收集里面衬一层塑料布。

4 不要用金属容器盛放,因为电池腐蚀后放出氢化钠等物质有腐蚀性。

第2篇: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关键词: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再生

引言

随着我国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社会上可用的废杂金属的积蓄量也不断增加, 利用好这些再生资源, 不仅可以提高有色金属资源利用率, 而且能够减少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宝贵的金属资源, 对创建社会文明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另外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而且我国又是有色金属资源短缺的国家,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显得特别重要。

一、废杂铜的循环回收利用技术

废杂铜回收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二是报废的铜产品。2010年我国再生铜产量占原生铜产量比例的30%,约有38%的废杂铜进入铜加工行业直接做成铜制品,12%进入熔炼铜精矿的转炉或阳极炉处理,50%的废杂铜进入专门冶炼废杂铜的工厂或生产系统处理。截止到2011年9月份,我国再生铜产量达到193万t,随着各行业对铜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再生铜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西班牙的LaFargaLacambra开发了用废杂铜生产“火法精炼高导电铜”即FRHC工艺,用的92%以上的废杂铜,生产的~杆质量可达到EN1977(1988)CW005A标准,含铜量>99.93%,导电率>100.4%IACS,最高可达到>100.4%IACS。意大利Continuus-propeizi也开发了类似的技术。我国贵溪冶炼厂2001年引进了德国Maerz公司的倾动炉,用以处理含铜品位在92%以上的废杂铜。采用重油加20%左右富氧空气助燃,压缩空气氧化,LPG还原,每炉年产阳极铜约10万t,炉渣含铜约35%。该技术的缺点是设备庞大,精炼效率低。针对国内废杂铜的特点,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NGL炉工艺及设备。NGL炉既可采用气体燃料,也可使用粉煤等固体燃料,炉体简单,转动灵活,自动化程度搞,炉体密闭,环保好。主要处理含铜品位90%以上的废铜料,炉渣含铜可控制在20%左右。采用稀氧燃烧后,热效率可提高40%,减少碳排放45%,减少氮化物排放87%。目前,在国内已经投入使用,运转效果良好。

二、含铅物料再生利用技术

我国再生铅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原料来源较多,其中85%以上来自废铅酸蓄电池,少量来自电缆包皮、耐酸器皿衬里和铅锡焊料。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的重视,我国再生铅行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截止到2011年9月,我国再生铅产量达到93万t。河南豫光金铅集团采用底吹熔炼法处理含铅物料。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塑料与铅泥分离效果好,选出的铅渣可直接生产铅锑合金,充分利用了废旧蓄电池中的锑、锡等有价金属元素,已经获得成功应用。

三、含锌物料再生利用技术

锌的再生利用比其他有色金属的回收较困难。锌主要应用于冶金产品镀锌、干电池、氧化锌和压铸合金等,但这些锌都不易回收,而且回收率较低。国内再生锌的原料主要来自于钢厂产生的含锌烟尘,但是目前只有少量工厂采用回转窑还原挥发工艺生产氧化锌烟尘,而且存在能耗高、污染大等系列问题。

徐州北矿金属再生利用研究院开发了“锌灰磁化焙烧-磁选铁精矿-粗氧化锌生产电解锌”新工艺,使锌、铁等有价金属均得到利用。铁回收率大于90%,锌回收率大于93%。该院还开发了富氧侧吹熔炼技术和转底炉技术,该技术不仅可回收铁、锌等金属,还可充分利用其中的镍、铬等金属。

四、二次电池综合回收技术

对于失效干电池的再生利用,西方国家多数采用岩洞封存待处理或防渗水泥固化后填海造地,绝大多数未实现无害化处理。只有美、德、日、韩等国家开发出较成熟的处理工艺和技术设备。

韩国资源技术回收公司(R-tec)开发了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失效“锌锰电池”,并回收其中的铁锰合金和金属锌的生产线,年处理失效锌锰电池数量达6000t。

国内的科研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失效干电池湿法冶炼综合回收工艺的研究工作。针对目前国内外失效干电池回收处理技术普遍存在的操作费用和运行费用偏高、经济上不合理的缺点,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在吸收有关工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失效干电池无害化处理的“一步法”工艺技术方案。失效电池经一步高温还原挥发,使电池中的锌、汞、镉及有机物在高温下分解或还原挥发,然后分步冷凝回收锌、汞、镉等,电池中的铁和二氧化锰则被熔炼成锰铁合金,取消了BATREC工艺中电耗高的感应炉还原熔炼工艺,只保留一套辅助烟尘、废气、废水的处理系统,具有投资省、操作成本和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初步试验表明,该工艺技术经济可行。

五、废高温合金综合回收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温合金的年产量在5000t以上,每年从各航空工厂等有关厂家产出的高温合金回收料约数千吨。但是由于我国废高温合金回收料的再生利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多数经过简单的分离后就以低品质的合金再次用到小企业中,难以实现保质再生,而且回收过程中污染比较大。徐州北矿金属再生利用研究院开发了“废合金强化电解-合金组份调控再生”技术、“废合金高温分离镍钴-还原再生”技术,以及废合金高温组份调控再生技术,实现了高温合金的直接利用。

六、有色金属再生利用展望

虽然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循环利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起步晚,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再生资源产业总体实力不强。由于企业过于分散,回收队伍庞杂,很难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生有色金属企业集团。再生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国内多数企业和回收设备简陋,技术落后,金属回收率低,而且多金属品种混杂,质量不稳定,难以生产高质量产品。产业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目前全国再生金属企业约有5000 多家,多数为民营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仅占1%~2%,产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整个产业处于小、乱、散的状态。此外,法制体系还不够健全,回收、物流体系不完善。

第3篇: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这节课的主题是世博会的垃圾环保的问题,大姐姐们给我们讲述了许多的关于日本爱知世会的资料,而我们中国开展博会的一些问题,其中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每天清晨街道两旁到处可见的是垃圾,有的用塑料袋包着的,有的就随意弃置在地上,有的放在垃圾桶里。

路过医院,我进去看到一些过期的药品、废弃的水银温度计与一些药瓶、输液器被丢弃在医院的角落里,这些垃圾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让我们不敢靠近。

工厂的门口,废弃的电池、废弃的机器以及碎玻璃、碎木板一类堆积成山。电池已经破损,漏出里面的液体。废电池素有“微型杀手”之称,我们可以想像,这些废电池渗进泥土以后,将对土地造成多大的危害。

菜市场,废弃的鱼肉和蔬菜任意堆积在路中,苍蝇嗡嗡地鸣叫,这样的景象使我感到吃惊,难道买不出去的食品都是这样随意丢弃的吗?

一位环卫工人告诉我们,这些堆积成山的垃圾都是要送到一定的地方进填埋处理的。硕士生大姐姐大哥哥们告诉我:这些堆积成山的垃圾都是要送到一定的地方进填埋处理的。垃圾的危害:随意地处理垃圾潜在巨大的危害,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变成填埋场?我们不断地把有限的地球资源变成垃圾,又把他们埋掉或烧掉,我们的后代将在哪里生存垃圾处理分类:难道我们对垃圾的污染就束手无策了吗?不,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回收垃圾可以直接送到有关厂里重新加工,废物利用。比如:1吨纸可再造800公斤的好纸;回收电池可提取稀有金属锌、铜和二氧化锰;回收废塑料可以回炼为燃油。厨余垃圾,如剩饭生菜,蛋壳果皮,菜帮菜叶等,可以把垃圾堆积起来,使废弃物的纤维质和有机质腐化,变成肥料来改善土壤。有害垃圾,如废日光灯管、过期药品等可以集中起来焚烧,使垃圾的危害性降低到最低点。其他垃圾,如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又不危害环境的垃圾,可以有效填埋,减少对地下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大姐姐大哥哥们告诉我们:应该通过宣传,使民众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居民区、菜市场、医院、工厂等地方设置分类垃圾箱,便于环卫工人对各种垃圾分类处理。

第4篇: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关键词:手机废旧电池;生态环境;回收利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高,各种电子产品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需的生活用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群体的不断壮大,致使手机产品的更新换代随之加快,手机的款式、功能日新月异,这也意味着废旧手机电池正以成倍于手机的速度淘汰进入环境,而这些废弃物如果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势必会给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潜在危害。

1废旧手机电池分类

最早的时候,手机电池是镍氢、镍镉蓄电池。近些年来,锂离子蓄电池的产量大幅提高,已成为目前手机电池的首选。

1.1镍镉电池镍镉电池

在手机发展初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占有较大比例。众所周知,镉有非常大的毒性,一旦摄入就会使人产生肺气肿、贫血和骨质改变。所以在20世纪末后镍镉电池逐步被淘汰。

1.2镍氢电池

相比于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镉成份含量非常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要略轻,但是镍中毒同样会引起呼吸系统的重大损害,严重者会出现神志模糊甚或昏迷状况,同时并发心肌梗塞,因此也被淘汰。

1.3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能量高,工作寿命长,储能密度最高,质量轻,并且不容易产生记忆效应,可以即充即用,方便快捷,充放电次数多达1000次以上。和镍镉,镍氢电池相比,它的污染是很小的。但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大量废弃的锂离子电池带来的恶略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也愈来愈突出。

2废旧手机电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废旧手机电池对水和土壤的影响

由于锂离子电池中不含有汞、镉、铅等有毒的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较小,因此,被人们认为是环保电池。但是,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及其转化产物,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产物,也都是有毒有害物质。电池的正极材料一旦进入环境,就会与环境中的其它物质产生水解、氧化、分解等方面的化学反应,以致于造成重金属污染、粉尘污染和碱污染。电池的电解质一旦进入生态环境,就会发生燃烧、分解、水解等化学反应,造成砷污染和氟污染。电池溶剂经过燃烧分解、水解等化学反应,接着产生乙醇、甲醛、乙醛、甲醇、甲酸等方面的小分子有机物,这些物质容易溶于水,很容易造成水源污染。而电池中的其它一些物质进入环境中会造成氟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因此,如果我们随手把废弃的手机电池一扔,必将会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严重污染水源和土地。

2.2废旧手机电池对植物的影响

废旧手机电池中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就会对植物造成伤害,轻者影响植物生长,重则甚至会导致植物的死亡。重金属可以抑制植物种子萌发,土壤中重金属积累量越大,积累时间越长,对植物的抑制作用也会越大,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2.3废旧手机电池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对人类自身而言,如将废旧手机电池扔到生活垃圾中,随着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焚烧”,渗出的重金属会通过地下水和土壤进入鱼、农作物,或者通过植物被牲畜食用,进而被人体吸收,长期饮用食用重金属污染过的水和食物,易使人类尤其是儿童患癌症和神经系统紊乱,还会引起骨质软化、骨骼变形,严重时造成自然骨折,以致死亡。

3废旧手机电池的回收和利用措施

3.1回收利用价值分析

就目前而言,废旧手机暂时还没有列入国家电子产品管理名录名册,而生产者的责任制度尚没有建立,因此,废旧手机电池生产企业、运营商都没有积极性,也没有责任做回收处理。没有资质的非法处理企业,往往会采用破坏性的处理方式来提取电池中的重金属,这样的话,必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结合手机电池潜在的自身价值和电池对环境和人体自身的影响,一旦回收再利用废旧手机电池,将会有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重价值。(1)经济效益分析其实,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手机中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尤其是金属成分有很多,尤其是金属钴。钴是一种资源非常稀少的金属,并且价格非常昂贵。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钴的回收。如果科学合理地将其回收处理,使其资源得以再生利用,则有可能为国家和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2)环境效益分析从环境效益的角度来说,一是只要采用回收锂离子电池,再加以资源化利用和进行无害化处理,废旧手机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其实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能够做到既可以节省能源,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3)社会效益分析废旧手机合理回收,减少废旧手机电池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水平,采取措施满足社会大众对良好环境的迫切需求,真正做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3.2废旧手机电池回收再利用对策

在国外,有些国家建立了电子垃圾方面的处理厂,一般,这些处理工厂使用类似矿石冶炼的工艺,把废旧手机及其电池等电子垃圾加以粉碎、再分类后然后实现重新利用。而在我国,专业回收市场还不是很健全,并且缺乏一些真正有技术和相当规模的厂商。尤其是回收的废旧手机及其电池处理的非常不科学,甚至有的销售点,虽然设立了一些废旧电池回收箱或其他形式的回收点,但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很少有人往里面投放手机废旧电池或其他配件。根据调查,之所以出现类似于这种的局面或状况,主要还是大众对手机废旧电池的污染严重程度和再利用价值的宣传力度相当不够,没有使人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另外,回收装置的缺乏也必然给人们的投放造成诸多不便。有部分销售商通过其销售网点或售后维修网点,利用向消费者提供购买折扣和优惠券,或采取以旧换新、有偿回收的方式开展废旧手机的回收。但由于补偿力度不够,或回收点不是很多,以致回收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高效回收机制。建议在每个社区设置手机废旧电池回收点,采用礼品换购或货币交易的形式,定期去往相关社区收集废旧手机及电池和相关配件,同时做到将回收的废旧手机电池和配件运往政府指定的电子垃圾加工再循环厂家进行资源循环再利用。政府部门推行建立相关的政策制度,加大宣传废旧手机电池的危害,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作者:刘林灏 单位:河北辛集中学

参考文献:

[1]常静.废旧手机的回收利用及资源化管理对策[J].再生资源研究,2006(01):27.

[2]栗明宏,薛红雍,凯丽.废旧手机电池的回收再利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8):320.

第5篇: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曾在2008年指出,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多达2000万~5000万吨。如果将它们全装上火车,那该列火车的长度足以环绕整个地球一圈。

欧盟:起步较早,立法完善

欧盟在电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方面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德国、瑞典、瑞士等国就对电子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些国家,处理电子垃圾的工厂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和系统,整个处理过程不产生废水,针对处理中产生的少量废气则设置有专门的废气处理系统,以确保达到环保的排放标准。欧盟先后建立了很多家处理与回收企业,仅在瑞士就达20多家。

世界第一家专门处理电子垃圾的现代化工厂于2001年在芬兰北部的电子城奥鲁市建成投产,每年可处理电子垃圾l500到2000吨。目前,该国每年回收利用电子垃圾达5万吨,几乎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回收中心。

手机是使用最普遍,且更新换代速度最快的电子产品之一。欧盟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一项名为“FONEBAK”的废旧手机回收计划,英国率先于当年年底实施了这一计划,其他欧盟成员国则在2004年前先后跟进。英国实施“FONEBAK”的原则是:尽量将旧手机翻新后重新使用,从而减少废旧手机对环境的污染。该计划得到了包括沃达丰在内的英国五大移动运营商以及四大手机分销商的支持。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手机的回收再利用中,这些公司向手机用户提供了包括免话费卡、新手机价格打折以及现金返券等多种优惠举措。2004年,英国有关方面又以“FONEBAK”为名注册成立了一家手机回收公司,2007年,该公司年收入达到9610万英镑。目前该公司已将手机回收和翻新业务延伸到欧洲大陆,先后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开设了办事处。

在英国,回收来的废旧手机主要有以下两种“归宿”。其中约70%的旧手机会在翻新后以新手机一半左右的价格再次出售,不少分销商会将这种价格低廉且性能不错的“二手货”转卖到东欧、非洲、亚洲、拉美等地的发展中国家。另外30%无法翻新的旧手机则会被彻底拆解,使其中所包含的各种原材料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比如,他们先将含金属的塑料部分送往设在瑞典的一家专门加工厂燃烧分离提纯,产生的热能用于当地农村供暖,提取出的纯塑料部分被压碎,用于制造道路交通锥标、玩具等;手机电池也都送往法国的工厂进行处理,将其中的锂和镍回收再利用,用来制作煎锅、熨斗和新电池等。

日本:在“城市矿山”中寻找宝藏

作为一个人口稠密资源匮乏的国家,日本一向注重各种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在他们看来,废旧家电产品中蕴含着大量的稀缺金属资源,堪称都市里的“矿山”。

自1990年以来,为了加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以及再利用,日本相继出台了7部相关法律,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构建具备本国特色的循环型社会运行模式。目前在该国,约有82种电子废弃物可通过销售店进行回收处理,剩余的则由消费者所在地的有关机构负责解决。

日本是世界上稀有金属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消费量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5%,然而,日本的稀有金属供应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为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从2007年开始,日本将回收利用相关产品作为保证其稀有金属稳定供应的4大支柱之一。

在各种电子垃圾中,废旧手机可以说是“矿藏量”最为丰富的一种了,它体积虽小,却含有十余种稀有金属。日本在2006年共回收了662.2万部废旧手机,按1万部手机重约1吨计算,从日本当年回收的废旧手机中可以获得金186公斤、银1324公斤、铜66220公斤、钯66公斤。

美国:生产商和零售商回收

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美国,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也堪称第一。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该国回收了4.6亿磅的电子产品,较2010年增加了53%。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处理旧家电并不是件难事。因为除了政府机构提供的回收渠道外,不少生产厂商和零售商也都有自己的回收措施,像著名的家电零售企业百思买,就通过设置店内回收亭、上门回收旧家电、以旧换新等服务,帮助顾客解决了家中电器“旧的没去,新的又来”的烦恼。百思买店内的维修部门还提供一些回收前的处理服务,例如在回收电脑前将其中的硬盘拆除。

而苹果公司则鼓励消费者将所有电池和iPod送到其遍布美国的247家门店进行回收。消费者在购买新的iPod时,可以用旧的iPod (iPod shuffle除外)抵价10%。此外,顾客还可以享受免费寄送废旧电子产品的服务,只需从苹果官网上下载一张表格并填好,苹果公司就会委托一家名为PowerON的公司负责这项回收工作。可回收的产品包括基于Windows系统或Mac系统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iPad、iPhone以及任何品牌或型号的手机。如果回收的产品仍有残值,消费者会从苹果公司获得一张礼品卡。

亚马逊公司也免费回收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和Kindle电池,不管它们还能不能继续使用。顾客可以在该公司官网上下载打印UPS预付费邮寄单,然后将需要处理的旧Kindle产品送至任何一家UPS门店即可。亚马逊会清除旧Kindle上的所有身份识别内容及个人文件。如果想要处理的Kindle产品状况良好,消费者还可参加亚马逊的电子产品以旧换新计划。

在全美各地的16家微软门店也有类似针对手机、手机充电电池和电脑的免费店内回收服务。微软工作人员会根据出厂时间、设备状况和当前市价等标准对回收品进行估值,如果仍有残值,消费者会获赠微软门店的礼品卡。智能手机、电脑和游戏机等均适用该回收计划。

中国:相关法律措施逐步成型

我国每年所产生的废旧家电数量也相当可观,如果按照10年至1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那么如今中国每年将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电冰箱以及6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此外还会有500万台电脑和上千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

然而,中国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主体多为个体经营者,他们的处理手段不外乎“用火烧”或“用水洗”(王水等强酸腐蚀),不仅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的贵屿镇曾是处理电子垃圾的“大本营”,一度被称为“世界电子垃圾终点站”,由于采用落后的工艺处理废弃电器,最终导致方圆上百里水源遭到污染;在浙江台州,数以千计的非法小作坊以焚烧等手段拆解电子垃圾。被污染的村庄内,村民烂手烂脚的现象非常普遍,癌症的发病率也比其他地方高很多。

其实,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对废弃家电回收政策的探索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当时由原国家经贸委牵头,财政部、税务总局、环保部等部委组成工作小组,着手制定了《废弃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到了2004年,国家发改委又对外公示《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但因回收技术支撑不到位及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原因,该条例迟迟未能正式出台。直到2009年,该条例才通过国务院审批,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不过其中备受关注的基金补贴配套政策则迟迟未能出台,也就是说处理废弃家电的基金从何处收、怎么收、收多少,一直未有定论。

曾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我国的家电回收条例和基金征收办法将在2012年7月正式开始实施。如此消息属实的话,则我国电子废弃物处理的长效机制有望形成。

与此同时,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也开始重视中国的废弃电子物处理市场。过去,诺基亚在中国回收来的电子垃圾都会交付给一家新加坡回收商专门处理,现在则改由两家中国回收商负责处理,重新降解,得到的塑料颗粒和金属将作为原材料被重新使用。日本松下公司则于去年7月宣布将会在浙江杭州投资设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工厂,并计划于2012年建成。据报道,这家新工厂预计每年能够回收处理100万台废旧家电。

第6篇: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如今,GE经过11年研发,投入超过4亿美元的钠盐电池(Durathon)正在位于美国纽约州的工厂紧锣密鼓地生产,这种更环保、更高效、更便宜的新型电池成为GE重点研发和商业推广的明星产品,力图在竞争激烈的新型蓄电产品中占得一席之地。

这项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石油危机的技术由GE重新启用,通过GE全球研发中心整合美国、印度、中国研发中心的四五十位科学家参与,不断优化其中的化学反应机制和材料,并在2012年8月实现商业化突?破。

绿色电池创想

储能技术是发展智能电网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用户智能化和互动化,以及传统电网升级方式的变革等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GE研发的钠盐电池也可以称为纳镍电池,主要原料是氯化钠和镍。钠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铅酸电池的两倍,并可以深度放电3500次以上,使用寿命是铅酸电池的10倍,

与传统铅酸电池相比,钠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废气和废液产生。装配过程也不包括重金属水溶液操作,不排放有毒废液,因此也不会产生传统电池工厂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铅污染问题。此外,钠盐电池可以经过类似传统金属熔炼的过程最后实现完全回收。可以说,钠盐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池,并已从第三方获得GE“绿色创想”认证。

而与广泛使用的锂电池相比,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周期上,钠盐电池都比锂电池略高,由于原料容易获取,大规模制造后将比锂电池更具成本优势。目前锂电池成本大约为600美元/每千瓦时,而GE短期内的目标是将其降至500美元/每千瓦时。如考虑使用寿命,钠盐电池的成本甚至有望和传统铅酸电池竞争,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更?强。

另外,如果应用到机动车、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钠盐电池不存在锂电池易发生起火爆炸的危险,氯化镍本身可作为非常好的灭火材料。这种电池的性能在-20℃到60℃的环境下都不会受影响,并且因为拥有智能化的电池管理系统还可以有效防止电池过?充。

GE从2000年后开始投资混合动力技术,当时的想法是,为GE交通运输部门的采矿车、火车头、船舶等产品提供更加强劲可靠的动力支持。

2007年,GE收购了英国的BetaR&D公司,这家公司的发起人之一JLSudworth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从事钠盐电池的研究,是此项技术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凭借着BetaR&D公司的技术积累,配合GE全球研发中心的研究,通过优化电池结构设计、改进核心部件以及优化电化学反应机制,GE有效提高了电池的功率密度和安全性能。

2010年,钠盐电池项目获得了GE当年的年度大奖Whitney技术成就奖,标志着这项技术进入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不过这种新型的电池还不是十全十美,它的薄弱环节是功率密度低,所以现阶段也不适合安装在机动车上,还未能实现GE的初衷。

不过GE公司并未停止研发高功率的钠盐电池,GE的科学家宣布携手福特汽车公司和密歇根大学,共同开发智能微型传感系统。GE表示有了更好的传感器和全新电池分析系统,相信能够在延迟电池寿命上取得重大进展,这也将降低电动车的整体成本和购买电动车的补贴。

布局电信、电厂、电动车

从研发之初,GE就在布局这项新技术如何进入商业领域进行实际应用。就如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所说:“我们不仅仅发明了一种新电池,更是创造了一项新业务。”GE团队开始设计高效生产电池的先进制造流程,同时开发进入市场的战略,以确保顺利到达客户群。

2012年中,Megatron Federal公司与GE签署了购买6000块电池的采购合同,并将于2013年交付。Megatron Federal公司是一家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工程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涵盖发电、输配电和电信领域。GE的先进电池将能确保尼日利亚电信设施的持续运营,同时有助于柴油发电机供能电信塔的燃料消耗和排放最多降低50%。

该公司电信部门经理BrandonHarcus说:“使用Durathon电池后,我们节约的成本是巨大的,每个电话塔20年间大约节省130万美元。”

2012年第四季度,GE还为美国公用电力客户安装了首个电池储能系统。钠盐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已经迈出实际步伐。

设计的初衷是为汽车提供动力,但实际的市场切入点却是电信企业,尤其是在那些电力基础设施并不完备的新兴市场,比如尼日利亚、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钠盐电池更具有发挥的空间。

在未来全球的能源生态系统中,电池及相关的储能技术将会成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于是,GE在交通运输事业部下面成立了独立的能源存储部门,意图拓展钠盐电池的应用领域。而且与电动车市场相比,电信为代表的固定备用电源市场现在更为成熟,市场容量也要更大,因此GE决定以此入?手。

钠盐电池的另外一块战场是GE有着深厚积累的电力领域,这也是一块含金量巨大的市场。

让许多大型电力公司头疼的问题是电力负荷峰谷差太大,负荷高峰时经常需要拉闸限电,而低谷时,则需要关闭许多机组,这不仅会增加能耗,而且将影响机组的寿命。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将夜间多余的电量储存起来在白天使用。目前电力公司采用的方式主要是抽水蓄电,但这种方式有诸多限制,并不易普及。储能电池因为部署简单灵活,因而有更好的前景。GE透露,2012年第四季度在公用事业领域的第一个微电网储能系统已建立。

第7篇: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环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72-01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下面谈几点个人的做法,权作交流。

一、要多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一些环保的科学做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尽可能减小污染。我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做“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很多学生站到实验桌前,拿起锥形瓶,先放上很满的一药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他不知道催化剂多了也会大大加快反应速率,其实只需放三分之一药匙即可,然后拿起双氧水,也不仔细看看浓度,瓶装的双氧水往往很浓,需要用水稀释一下后再用才可以,结果倒进锥形瓶后剧烈反应,瓶内气压升得很高,将反应药液喷出,形成危险,还浪费了药品。由此可见,不控制药品用量不但会形成浪费,而且可能直接导致实验的失败,甚至对人身、环境造成伤害。另外,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顺序、及时处理废液、废渣或对废液、废渣进行综合利用都是减少和避免实验室污染的有效办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结合化学教材中许多与环境污染的有关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典型的污染事件和污染现象,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意识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紧迫性。例如讲空气组成时,可介绍空气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在讲解宝贵的自然水资源一节时,可介绍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刻不容缓;在介绍二氧化碳性质一节时,重点介绍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的危害性,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应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在介绍酸的性质时,可介绍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在介绍煤、石油、能源时,讲述能源危机。总之,充分利用化学中与环保有关的素材,渗透一些环保知识,不仅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更能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结合“第二课堂”,倡导学生保护环境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阵地,但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是课堂教学的很好补充。我们应在中学里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环保教育,如举办一些环保活动,如废旧电池的回收、拒绝一次性碗筷、告别贺卡、不使用修正液等等;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进行实地考查,到一些工厂进行参观考察和调查,了解这些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尚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然后总结,撰写论文,并且评出优秀论文给予奖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

在我校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确定了“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这一课题并进行探究。废弃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关注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化学电源产品已是时代要求和大势所趋。课题组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对电池的组成加以了解,并探索回收废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他们对废旧电回收原理作出分析,寻找环保型电池,从而做到节约资源,减少废旧电池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在“探究性学习”的后期,他们建议各班同学制作电池回收箱,激发同学的回收电池积极性,争为环保做贡献。通过探究学习,学生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是全世界人民所向往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有关“绿色”的名词时常见诸于报纸、杂志、电视等多种媒体上,如“绿色食品”、“绿色包装”、“绿色地球”、“绿色消费”、“绿色化学”等等。中学生对“绿色”这个概念已不陌生,这样有利于我们对他们进行绿色化学观的教育。作为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对身边的环境的关注,让他们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需要共勉的是: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以身示范”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语),我经常提醒自己,从我做起,绝不能一边讲环境保护一边做污染环境的事。例如,我在做到二氧化碳的验满实验时,要用到火柴,火柴梗不能随地扔,我在实验台上放了一个大烧杯,用来盛放实验中产生的pH试纸、火柴梗等垃圾,实验结束后,再将之倒入垃圾桶里,并且随时随地提示学生: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再如,对于一些污染严重或放出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我总是做到少取药品,尽可能产生最少的有害物质,能做微型实验的尽量做微型实验,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改善实验条件和消除污染的探究。

教育界老前辈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德育更多的应该是渗透,人的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结合化学科的特点,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一点点渗透,反复强化,这样形成的道德才是稳固的。

参考文献:

[1]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译者,周蕖,出版商.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8篇: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当今社会,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电池。电池既能供电,又便于随身携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所以很是受欢迎。但你们想过吗?没用的废电池该如何处理呢?乱扔一节废电池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锌、铅、镉、汞、锰等。据专家测试,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就能污染600立方米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你们看看,乱仍一颗电池的危害竟有这么大!废旧电池如果与生活垃圾混合处理,电池腐烂后,其中的汞、镉、铅、镍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再渗透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的健康。人如果汞中毒,会患中枢神经疾病,死亡率高达40%;废旧电池中的镉元素,则被定为致癌物质。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啊!

暑假中我调查了好多家庭发现电池在家家户户普遍使用,你看遥控器、手机、相机、刮胡刀、电动玩具哪一样能离得开电池呢!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池都普遍存在。我仔细调查了我家电池使用量。空调遥控每年需4节电池,电视遥控需2节,爸爸的刮胡刀需10节(现改为用充电的了)妈妈的手表及汽车遥控等约需3粒纽扣电池,还有各种可充电池,对了还有我的玩具所需的电池。简单算一下,我家每年产生废电池至少15节,我问了很多亲戚和同学,发现我家还算少的,就按平均每家15节算,我们瓯北30万人每年至少会有一百万节废电池,你看能污染多少水和土地啊。

有什么办法呢?我来告诉大家把! 我们可以在垃圾桶边放一个专门收废电池的桶,做到分类回收,并由专门工厂进行专业处理。同时对大家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和提醒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还是有人将废电池乱扔或与垃圾一同处理,可以进行罚款或其他的惩罚方法。另外大家尽量使用充电电池,这样就会减少产生些废电池。

不乱扔废电池,人人有责,从我做起,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

第9篇:工厂电池回收范文

(一)化石能源储量及开采情况

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世界化石能源的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9000亿吨油当量(toe)。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均为1600亿toe左右;煤炭储量最为丰富,为6000多亿toe。

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中东、俄罗斯和非洲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7%,是世界商品石油的主要来源。亚太地区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3%和30%。中国相应的份额分别为1.3%和9.3%,是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

石油是重要的化石能源资源,在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的份额中约为40%左右,是形成现代工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

煤炭是古老的燃料,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使用。至今,在中国、美国等一些国家中,煤炭仍用作主要的发电燃料。中国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煤炭仍然是主力一次能源,份额保持在70%左右。

为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排碳和对环境的污染,煤炭应用的创新方向是发展洁净的煤炭技术和煤炭液化、转化技术,生产运输用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

(二)石油消费情况

世界石油年消费总量近40亿吨,工业化国家(经合组织和俄罗斯)的消费量占62%;占人口大多数的非工业化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石油消费量仅为38%。

美国是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国家,年消费量为9.4亿吨,相当于其他5个消费大国(中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消费量的总和;人均石油消费量3吨多。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为3.6亿吨,人均消费量较低,仅为0.28吨左右。

不同国家的民用、商业和工业的能源消费量和消费品种均各不相同。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产品为主,石油总消费量中约有70%用作运输燃料油,此份额的多少各国均不同。在氢燃料和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进入市场之前,这种消费形势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中国是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为了给生产厂增加原材料和能源供应,运输服务功能就需要加强。人均收入提高之后就会促进道路和航空运输服务的发展。近年来,中国运输、邮电和仓储的石油消费量约占石油总消费量的25%左右;中国仍然是人均燃料油消费量较低的国家。随着汽车数量的增长,运输部门的燃料消费量就会相应上升。

美国的年人均运输燃料油消费量2.3吨。欧盟各国平均1.0吨,中国仅为0.08吨。

(三)能源的转型

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在能源使用上已经历了好几次能源转型。从使用木材、薪炭为燃料到19世纪中叶大量使用煤炭,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使用石油过渡,目前正在向以天然气为主的方向转变。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未来三四十年后产量即将达到峰值,此后进入“后石油时代”。在石油资源将逐步被替代的前夕,科学技术界提出了林林总总的替代方案和工艺路线,替代能源课题涵盖了众多的科学领域、技术专业和产业行业。替代能源项目的实施会受到资源、技术、经济和实施条件等因素的约束,需要根据一定的时空条件做出技术经济评估,规划出发展路线。

氢燃料时代:构建以氢燃料为基础的能源系统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包括许多工程技术课题的研发,如原料开发、制氢方法、氢气储存运输技术、氢能燃料电池系统和车辆、氢能安全和氢能系统设施等技术。

发展氢燃料的三大课题是:开发高功率、长寿命、廉价的燃料电池;实现高能量密度的车载与地面氢燃料储存设施;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廉价制氢工艺技术有待突破。

从使用化石能源为主的时代过渡到氢燃料时代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

对于发展氢燃料仍存在着不同观点。

支持者认为应该接受氢能,因为没有其他有竞争力的运输燃料替代方案。电力、生物质和化石基的合成油替代方案都不可行。

由于燃料电池汽车简化了汽车的机械、液压转动系统和生产工艺;汽车制造商就会接受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汽车主了解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加速快、行车安静、维修量小等特点之后也会接受这种新型汽车。

反对氢燃料人士认为“氢能是黑色的”,因为它目前主要来自煤炭等能源。发展氢能不能迅速解决能源、温室气体问题。发展汽车用燃料电池和氢气的系统设施还面临许多技术、经济的障碍。

总之,氢燃料作为替代石油产品在节约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改善汽车性能等方面均有优点。尽管对发展氢燃料仍有争议、又难确定推广日程,及早做出发展规划和经济论证是有意义的。

(四)石油替代

世界石油资源量终将逐渐减少以致最终枯竭,石油资源匮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石油产量到达峰值时间,不同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论点。一些学者曾预测世界常规原油生产的峰值将在2010年到达,有的则认为常规石油产量可持续增长20--30年或更长时间。按照目前石油年产量和年增长速率预测,当石油年产量达到峰值(60亿吨)后,产量就将逐步下降。

总体形势是:(1)勘探、钻采技术进步可将更多的石油资源开发成为探明可采储量;(2)非常规石油(包括油砂沥青、特重原油和油页岩等)储量丰富,开采、炼制技术不断进步,将补充常规石油的不足;(3)替代燃料生产技术(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的推广应用)、非常规石油资源开采及其加工技术、天然气制油(GTL)技术、煤炼油技术(cTL)、生物质制油技术(BTL)等的发展和应用将可逐步替代部分石油资源;(4)燃料使用技术和节能技术的进步将减缓石油消费的增长。

从目前石油生产形势看,约有63个产油国的产量处在峰值后期,35个国家尚未达到峰值。世界石油产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取决于石油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条件。较高的石油资源基数会推迟峰值产量到来的时间。近几十年来,石油资源基数不断攀升,已从上世纪40年代的820亿吨,升至200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估算的最高值5310亿吨。

尽管石油产量的峰值有可能于本世纪中期出现(可能会推迟),但如不未雨绸缪,届时必定会m现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人们应该认识到:至本世纪中期(2050年),尽管石油资源将逐渐减少,如果及时、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在石油产量达到峰值之前解决石油替代问题,那么石油资源匮乏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

中国油、气资源相对短缺,发展替代能源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除了具体项目的实施需经反复地技术经济论证之外,具体发展方针、工艺路线更需要高层决策者根据国家资源条件、技术发展状况,高屋建瓴地从国家的长远规划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预测到替代能源方案三五十年的发展前景,进行统筹安排、制定替代能源发展

战略和路线,实现能源转型。

本文试图以我国资源、技术条件为基础,就发展运输燃料的宏观经济评估问题做一探讨。根据国内石油用途及使用情况,论述内容以运输燃料的替代为重点。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资源状况,着重介绍煤基和生物质基的替代燃料生产技术和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节能问题。抛砖引玉,供有关领导和决策者参考,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技术课题,请参阅笔者编著、即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的《石油替代综论》一书。

二、宏观评估的基准

(一)原料资源及其可得性

生产替代燃料的原料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可得性也不同。必须衡量资源量及可供应量等做出评估。

煤炭资源:中国是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国土资源部公布的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2040亿吨。全国煤炭预测资源量约为4.55万亿吨。但我国又是人均煤炭拥有量偏低的国家(中国和美国的人均煤炭拥有量分别为160吨/人和800吨/人)。

中国的煤炭消费以发电、供热(占50%)和工业用煤(包括炼焦、建材等占40%)为主;民用、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用煤占10%。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使煤炭消费量迅速增长,煤炭年产量已增至26亿吨。

发展煤制油(CTL)产业,需耗用大量的优质煤炭原料(每生产1吨运输燃料油,约需耗煤4吨),应根据发电、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用煤量来综合规划替代燃料生产的煤炭可供应量。

天然气资源:是生产替代燃料、氢燃料的重要原料,我国的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

生物质资源:包括谷物和油料植物、木质纤维素秸秆和能源作物。数据显示:中国乃至亚洲均为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水力)短缺地区,人均拥有量仅为100公斤(世界人均值为300公斤)。中国农业、林业生物质废料资源不足、也未建成生物能源产业。有合适水资源的荒漠地区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种植。

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玉米和植物油均为农作物,不仅占用良好耕地、光合效率也低。我国的人均粮食、油料占有率均较低(人均粮食占有率仅0.38吨/人・年),所以玉米生产乙醇和食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均不应是替代燃料发展方向。

中国农作物秸杆资源量约为6亿吨。扣除饲料、还田用肥料等,可供作能源资源量约折合标准煤1.7亿吨,林业废料约折合标准煤3.7亿吨。

甜高粱制乙醇是开发中的技术。茎杆中的糖分可发酵生产乙醇,榨汁后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也可用作生产乙醇原料。

生产薯类作物地区可以发展薯类制乙醇技术,用木薯制乙醇每亩地可产乙醇0.2吨。除了薯类的前期预处理过程与玉米原料不同外,其他工序均相近。薯类发酵的残渣营养价值较低,通常用作沼气或肥料。加工薯类淀粉的水耗量较大,污水处理难度较大。

(二)能耗与能效率

替代石油生产过程的能耗是重要的经济指标。

煤直接液化为高压高温操作、生产流程长。水电等公用工程和氢耗量均较高,生产过程综合能效率为50%左右,即使用2吨一次能源(煤)最终转化为1吨油品。

煤间接液化采用一次通过式合成流程、与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相结合的联产流程是生产运输燃料油的优化路线。联产合成油的IGCC电站系统可以提高能效率(达到52%--55%,常规合成仅为42%左右),并可降低建设投资和生产费用。

目前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能效率已达1.34。每生产1公斤高热值的燃料乙醇需消费化石能源0.34公斤(包括玉米耕种、玉米收获、乙醇生产和燃料乙醇分配)。

生物柴油的能效率为1.313。即每生产1公斤能量的生物柴油需消费化石能源0.313公斤。

所以严格说,目前的生物燃料并非完全的“绿色燃料”。

(三)环境影响与温室气体(GHG)排放

用碳基化石能源生产替代燃料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原油炼制过程。以煤炭生产合成油为例,煤炭中约70%含碳在合成过程转化为CO2排入大气中,造成温室气体效应。即使采取CO2回收或填埋技术后,也仍有约10%含碳未能回收而排入大气中。

在CTL生产流程中应考虑CO2回收、利用,以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CTL生产过程中增加碳回收将导致过程的能效率降低2%--3%,生产成本约增长25%。建设投资也将相应增加。

以CITL为例:每吨合成油的碳排放量2--2.4吨(联产电力的合成油厂,碳排放量约相当于进料含碳量的72%--77%。CO2回收系统的碳扑集量约相当于原料煤含碳量的70%)。

替代燃料生产过程还可能造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局部的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危害。例如:硫氧化合物(SOX)扩散范围可达几百公里。形成“酸雨”危害土壤和农作物生产。澳大利亚曾计划发展大型油页岩工业项目,由于未能解决二恶英毒害防治问题而被迫搁置、停建。

(四)建设投资

煤炭直接液化或间接液化工厂的单位油品(吨/年)的建设投资约1.2万元,炼油能力为500---1000万吨/年的燃料型炼油厂,单位生产能力(吨/年)的建设投资约在1500--2000元。据此估算,与投资有关的折旧费、维修费用和保险费等项均相应增大,煤制油项目的固定成本约为炼油项目的6倍。

煤直接液化过程包括高苛刻度的加氢过程和大量的固体物料破碎、研磨过程;水电等公用工程能耗为20公斤/吨产品,使生产成本增高。

宏观而言,CTL项目应包括相应的采煤、铁路运输、供电及供水等公用工程设施,综合投资费用就更高了。

(五)生产成本与价格

替代燃料的生产成本与原料价格、公用工程消耗量和建设投资密切相关。由于CTL是投资密集的工业,不仅固定成本会相应增加,税率和资金回报率也应相应增加,才能促进资金积累和鼓励投资信心。考虑这些因素,CTL的投资利润率应不低于12%。

上述增加成本因素必然导致替代燃料价格上升,对石油燃料的竞争力降低。

(六)占用土地

多数生物质能源是靠光合作用、摄取太阳能获得的。发展生物质原料生产需占用大量耕地或开垦荒漠土地。就土地的“能量收获密度”而言,不同产品差别很大。粮食生产乙醇的转化效率低:单位耕地面积的乙醇产量差别很大:甜高粱:4.0;甘蔗;3.1;玉米:1.3吨/公顷。

每生产1吨生物柴油占用耕地面积(公顷):大豆:2.7;菜籽油:1.0;蓖麻油:0.84;棕榈油:0.2。

黄连木每亩地可产生物柴油60公斤(产1吨油需占地17亩),麻风树果可产生物柴油180公斤(产1吨油需占地5.6亩)。

微藻生物柴油每公顷可达到40--60吨产量,不需占用耕地,可利用荒漠土地,但对日照强度和二氧化

碳供应有特定要求。

(七)水资源

替代燃料生产过程需耗用一定量的水资源。直接液化CDTL的耗水指标为7--8吨/吨生成油;间接液化CITL的耗水量指标为8--10吨/吨生成油。若包括原料煤的水洗,则总耗水量可达10--12吨/吨生成油。水资源也是发展CTL工业的制约因素。中国北方是水资源短缺地区。

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在微藻培育过程需要补充水,可使用盐碱水或海水等非饮用水源,取决于藻类的品种。在荒漠地区发展微藻生物柴油尤其需要考虑水源问题。

三、石油替代方案

运输车辆的能耗与客货运输量、车辆的效率、使用燃料种类有关、提高运输车辆的效率对于节约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均具有重要意义。

替代燃料的发展路线应与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发展趋势相适应。从使用内燃机汽车、推广混合动力汽车(HEV)到未来的燃料电池汽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时程要经历较长时间和逐渐的过渡。因此,不同时期需要有不同的替代燃料发展路线。最先是解决汽、柴油和航空燃料的替代;然后是为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或电动汽车提供电力;最终则是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燃料。

改进、提高运输车辆效率的节能效应是显著的。例如:常规内燃机汽车通过改进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机泵负荷、驱动系统和减低车身重量等就可提高汽车的行车效率。汽车内燃机的均匀充气压燃技术可大大节约油耗。推广HEV汽车和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节油效应更为显著。1公斤氢燃料就约相当于8升汽油。

按照油箱到车轮(TTW)表示的运输过程能量效率计算:常规火花塞式的汽油内燃机汽车的TTW效率为16.7%;混合动力汽油内燃机汽车为20.7%;可使燃料经济性提高24%。未来的氢气燃料电池汽车可按40%计算;燃料经济性约可提高150%。

生产替代燃料的原料包括煤炭、天然气、生物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不同发展时期的使用的替代燃料有:液体替代燃料(替代汽油和替代柴油,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然后是电力,最终是使用氢燃料。

以下按不同的原料(煤炭、天然气和生物质等)生产各类替代燃料工艺方案的宏观经济性论述如下:

(一)煤炭

在内燃机汽车时代,用煤制油技术生产液体替代燃料的两种工艺均有在进行产业化示范的项目。国内具备了煤制油技术的工程设计和建设能力

在油价较高、煤炭价格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在煤资源丰富地区适合建设煤制油工厂。

煤制油是投资密集的产业,还需要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煤矿、交通运输和公用工程系统设施。全系统的综合投资可能高于深海天然石油、非常规石油的开发,做好CTL建设项目的综合宏观技术经济论证是必要的。

煤制油过程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效应,需要采用CO2回收和埋存技术以减少排碳。建设减排设施将降低过程的能效率,还将导致每吨油品增加上千元的减排费用。

1、煤直接液化(CDTL)技术

国内建设的CDTL项目,在工艺流程、工艺设备和控制技术等方面均有改进和创新;已进展到大型工业示范阶段。

CDTL为高压加氢技术,工艺特点是使用高压、高温工艺设备,操作条件苛刻;耗用大量氢气。汽油质量好、柴油十六烷值低,需经过调合才能出厂

2、煤间接液化(CITL)技术

国内正积极推动CITL技术的产业化,已建设了3个示范厂。

主要优点:生产洁净的成品油、柴油质量好;生产费用低于CDTL,适合于在生产过程中回收C2。

主要缺点:工流程较长;能效率较低(常规流程42%,联产电力较高、约50%--55%),石脑油不适合制造汽油,而适合用作裂解(生产乙烯)的原料。

由整体燃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电与合成工艺组成的油一电联产系统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系统能效率(55%),相应降低建设投资。

发展合成油工厂的几个技术问题:

①由大型煤气化炉、先进合成技术和IGCC发电系统组成的联合工厂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上均缺乏经验。

②联合工厂耗水量大,(用水指标约为8--12吨/吨合成油),污水处理和对地下水源污染问题也值得关注。

③煤矿规模应与合成油工厂配套,生产规模为年产合成油300万吨合成油厂,年耗煤量为1500---1600万吨(包括发电和燃料用),需要配置大型煤矿基地。国家应根据资源条件配合电厂扩建考虑建设油电联产企业。

④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每吨合成油的碳排放量2--2.4。

3、煤电为电动车提供能源需要采用洁净的煤燃烧技术提高发电的效率。IGCC煤发电技术的能效率达40%。建设投资较高(约8000元/kW)

4、煤制氢:在氢燃料推广初期将以煤制氢为主要方式。采用先进技术的大型煤制氢工厂,氢燃料成本就可降到燃料电池汽车可接受的水平

(二)天然气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资源量有了较快增长。但是,目前国产天然气量和进口液化天然气数量仍不能满足城市民用燃料和调峰发电的需要。考虑到资源可得性和原料价格等因素,应慎重评估建设天然气制油(GTL)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三)生物质

在内燃机汽车时代,生物质替代燃料的主要发展路线为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微藻柴油和生物质制油等项。

1、燃料乙醇

(1)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纤维素(如秸秆)制燃料乙醇技术:用农业秸秆或能源作物生产燃料乙醇可望于5--10年内实现工业化。纤维素制乙醇的技术课题是提高纤维素水解效率、降低纤维素酶的成本、开发木糖发酵用的微生物菌种和优化生产过程,如果这些关键技术能在今后10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年将有可能达到替代率达到20%的水平。开发中的技术包括:

①开发水解用的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由具有不同功能多种酶的重组体。美国研发目标是降低酶的生产成本(把酶的有效成本从170美元/吨乙醇降低lO倍,达到17美元/吨乙醇)、提高酶的比活性。近期把纤维素酶的比活性提高3倍(相对于Trichodermareesei系统),最终目标是把酶的‘比活性’即生成效率提高10倍,我国也应制定相应的目标。

②糖类发酵用的微生物:为了实现秸秆生产乙醇技术的工业化,需采用DNA重组技术开发出一种新的微生物重组体,以便可以同时将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发酵为乙醇。研究发现:植入几种DNA基因体的发酵单胞菌可以同时进行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的发酵。已经开发出了具有乙醇产率高、可在低PH值条件下发酵、副产物产率低的菌种;适合于工业生产使用。

③联合流程:为了将纤维素生物质完全转化为乙醇需要采用联合发酵流程。使用可以同时将葡萄糖、

木糖和阿拉伯糖发酵为乙醇的微生物,在生产上可降低耗电量;减少冷却水用量;将发酵罐生产能力从2.5克/升小时提高至5克/升小时,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发酵罐的容量,降低建设投资。

(2)粮食生产乙醇不是发展方向,这是因为:粮食作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低;粮食生产乙醇的转化效率低:单位耕地面积的乙醇产量(吨/公顷):甜高粱为4.0;甘蔗为3.1;玉米为1.3;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少,人均粮食水平偏低(仅约为0.38吨/人・年)。

(3)其他原料:非粮乙醇生产技术研发现状。甜高粱:具有不占用耕地和光合效率高、抗旱、耐涝耐盐碱等特性。每亩地可收获鲜茎杆4--5吨。茎杆的榨汁作为发酵制乙醇的原料。目前,茎秆的储存、防止霉化变质和木质纤维素利用等技术问题尚未解决。薯类:在盛产薯类地区可适当发展燃料乙醇的生产。

2、生物柴油

2006年世界生物柴油总产量约为750万吨,相当于680万吨(油当量)。

生物柴油的原料种类繁多。除了食用植物油外、发展木本油料作物、回收餐饮废油等非食用油资源是发展生物柴油的方向。 发展生物柴油工业,需要为副产甘油开发新的用途。生产环氧氯丙烷、1,3-丙二醇可供选择。

植物油经过加氢处理生产绿色柴油是第二代生物柴油工艺。产品具有高十六烷值(80)、超低硫含量和不含芳烃等特点。国外已建成了工业生产装置。此类装置适合于建在炼油厂内部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供氢和水电供应设施。

10万吨/年生物柴油工厂的建设投资约3亿元左右,折合单位能力的建设投资指标为3000元/吨/年。

以大豆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工厂的生产成本与植物油原料价格密切相关。大豆价格为3000元/吨和4000元/吨时,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分别约为4700元/吨柴油当量和5100元/吨柴油当量。

3、微藻柴油

美国等国家已经对微藻生产生物柴油课题进行了近30年的开发研究,经过实验室和户外研究,已经在优选藻类品种、光合作用机理、培育方法和条件、培育水池构造等方面取得成果。一些公司正在积极从事“露天微藻培育水池”和“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的开发,推动微藻柴油的工业化生产。

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取决于地区拥有的资源条件、微藻生产技术和工艺设备的开况。

资源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和日照条件、C2和营养物的来源;微藻柴油工厂应靠近炼油厂、发电站、油田天然气田以便就近取得CO2;可用的水源,微藻培育过程需要补充水,可使用盐碱水或海水,取决于藻类的品种。

微藻培育:培育微藻设施已经研制了光生物反应器和露天培育水池两种方案。在建设投资和运行上各有优缺点,均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尚未进入工业示范阶段。

微藻生产技术包括微藻收获、生物质干燥、提取生物油等过程,均为开发中的技术。

微藻柴油的主要优点是单位土地面积产率比用植物油生产柴油高出几十倍,且不占用耕地。但在土地上布置大面积的开放式培养池或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需要巨额投资。

4、生物质制油(BTL)

国外已开发成功了木质纤维素两段气化生产合成气技术,并已建成了合成气生产运输燃料的示范装置。

生物质制油包括生物质气化和合成2个工序,系统热效率较高(50%--55%)。但生物质原料的集运困难,考虑适宜的原料收集半径,BTL生产规模以年产生物油≤10万吨为宜。BTL单位投资约为1.5--1.8万元/吨/年,高于CTL。

5、生物质发电厂

规模为25--50MWe热效率(28%),远低于大型IGCC燃煤电厂。建设投资也高于后者。

生物质发电改为煤一生物质混烧具有减少排碳效应,是更适宜的组合。

四、对比方案

石油替代的宏观规划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除了应反复论证、及时修订外,尤其需要根据资源、工艺路线和目的产品等条件做出不同方案的横向比较,才能得出较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针、路线。

许多一次能源(如煤、天然气、生物质和微生物)都能通过CTL、GTL、BTL和AGL(微藻制油)等技术路线转化为烃燃料,但它们同时也可是发电(CTE、GTE、BTE)的原料。从而可组成不同的横向对比方案。例如:既可引出诸如煤发电一生物质制油与煤制油一生物质发电的两组宏观对比方案。又可引出(用太阳能的)微藻制油一煤发电与煤制油一太阳能发电两组宏观对比方案。另外,电力汽车的能耗低于内燃机汽车,于是,从原料煤开始,可以有煤制油、煤发电两组对比方案,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电动汽车对社会和消费者的节约效应。实例说明如下:

(一)煤或生物质交叉生产电力或运输燃料

设定煤制油―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制油―煤发电两组方案。煤制油和生物质制油规模均为年产运输燃料油100万吨;或是用煤、生物质为发电燃料,进行两组方案的对比。原料年消耗量分别为:煤炭330万吨,生物质原料600万吨。综合比较主要结果如下:

能效率:BTL的能效率(48%)略高于CTL(42%)。生物质发电能效率(28%)低于IGCC燃煤发电(40%):

建设投资:BTL规模较小,单位建设投资比CTL高(约20%)。原料煤量同等的CTL31)--投资(140亿元)高于煤IGCC发电厂投资(110亿元);

生产规模:生物质大规模集中运输困难,BTL只能到年产10万t级规模,生物质发电厂规模在25--50MWe之内;

环境效应:CTL的温室气体排放率为石油炼厂的1.8倍,煤―生物质联合制油(CBTL)的GHG排放率仅相当于原油炼制过程的20%,故环境效益好于CTL;

生物质发电改为煤―生物质混烧也是合理的组合。

(二)电动汽车和汽油汽车的能效率对比

实质上是CTL-煤发电的能效率对比。

HEV汽车可将回收的动力转化为电力再利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可直接用电力替代汽油。若常规内燃机汽车每百公里耗油量按7.2升计、电动汽车耗电量按18kWh计,则相应的油-电当量为:2.5kWh电力可替代1升汽油。

若汽油和电力均为来自煤炭,上述事例既说明先进交通运输工具的节能意义,又表明不同煤炭利用路线的经济性。说明如下:

暂按4.0kWh电力替代1升汽油计算,即5.4MWh电力(即1kW装机容量)相当于1吨汽油。可以就CTL和煤发电两条工艺路线,从原料消耗和能效率、投资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比,生产同等数量燃料的效果作出如下比较:

煤耗和能效率:CTL生产1吨燃料需耗用标准煤3.5吨,综合能效率为45%;IGCC煤发电生产5,4MWh电力耗用标准煤1.8吨,能效率为40%;生产等量运输

燃料的耗煤比率为制油:发电=1:0.51。 建设投资:CTL工艺,1吨生产能力的建设投资约为1.4万元;1KW发电能力的IGCC电厂建设投资约为0.8万元;燃煤电厂投资大大低于CTL技术。

消费者收益:驾驶PHEV汽车按每年节约汽油0.5万元、支付电费0.24万元,净节约燃料费0.26万元;购车差价按2万元计算。则增加购车费的静态回收期达8年。为推动“以电代油”,国家应实施购买PHEV汽车的优惠政策。

环境效应:PHEV汽车可实现零碳排放。GHG效应优于汽油车。

(三)2种原料―2种产品交叉方案

太阳能是地球一次能源的唯一来源,可采用塔式集热技术发电、也可为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光合作用的光源。煤炭可用作CTL技术生产燃料油的原料、也可用作IGCC技术的发电燃料。这就可组成煤制油―太阳能发电(方案甲)和微藻柴油―煤发电(方案乙)两组对比方案。

以年产替代燃料100万吨为基准,CTL制油和发电用煤量相等。设定太阳能集热发电规模与煤发电相等。进行此两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主要结果如下:

a)相同煤加工量的煤制油投资(140亿元)高于IGCC煤发电(110亿元)。

b)煤制油能量转化效率(45%)高于IGCC煤发电(40%);但如上所述,电代油具有节能效应。

c)太阳能塔式集热发电按峰值计算达70GWP,折合年均20GW,投资高(280亿元)(应还有降低空间);微藻柴油尚未建成工业装置(全部按高效的光生物反应器估算投资约为300亿元)。两者的投资均为数量级估算,投资额接近。

d)同等规模的微藻柴油工厂建设投资大大高于CTL。

e)微藻柴油―煤发电组合方案有利于电厂烟气的C02利用。

f)太阳能集热发电、微藻柴油均需占用大量土地。适合于建在光照条件好、地势平坦的荒漠(微藻需有水源)地区。

g)根据数据粗略估算;方案甲的经济性好于方案乙。

五、小结

1、煤制油技术基本成熟,是正在进行产业化示范的技术。煤制油的发展规模受到煤炭的可供应量(煤炭是发电和工业的重要燃料;我国煤矿产能已位居世界第一)和石油价格趋势等因素的约束,只能适度发展。在地区规划的基础上宜通过论证及早确定全国发展规模,不宜各行其是。预期中远期的石油替代规模约可相当于“一个大庆”。

2、油砂沥青和特重质原油约占世界原油资源总量的一半,油页岩也是重要的非常规石油资源。预计今后20--30年期间,非常规石油生产将有较大的发展以补充常规石油的短缺。预测表明:2030年非常规原油的产量将可增长至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0%左右。我国拥有油页岩炼油工业基础,发展油页岩工业需要改进加工、炼制技术,提高生产规模,解决环保技术问题。

3、生物质制油发展规模受资源可得性、资源综合利用等因素的约束。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的种植、充分利用生物质废料(秸秆、林业废料、生物垃圾),在发电、制油和其他用途优化利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可考虑用3亿吨原料生产替代燃料0.5亿吨(石油当量)作为中远期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