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生都有自我认识、自我剖析的过程,他们的人格塑造、理想形成等,面临着极大考验。作为中学班主任老师及教师,应针对这些情况,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从思想上、观念上、方式方法上加以探讨,认真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更加有效地做好中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新时代新型合格人才。
了解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1)注意环境育人。利用广播、黑板报、标语、墙饰、字画、名言、警句等各种载体,渗透到人生观教育当中去,造成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沉浸在良好的思想自我教育的氛围之中。(2)注意活动育人。开展有声有色、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如开展班会主题活动、演讲晚会、辩论赛、猜谜语活动等,使学生在参与中陶冶情操。(3)狠抓榜样育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有利于学生自我比较、自我修正。如学习好学生、文明寝室、文明班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各种行为中去,渗透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吸收良好的精神食粮。既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长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生朝着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向而发展。
认真指导,培养学生“会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一个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着一种传统模式,那就是上课以老师讲授为主,而讲授知识为了参加考试,学生的学习是很被动的,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必须注意这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 。在政治课教学中,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改变这种索然无味“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采用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提纲法”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全部内容,然后列出提纲。其次让一名学生把他所列的提纲认真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对此进行分析、补充完整,然后教师做出总结,最后重点讲解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使每位同学在课上都能动脑、动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老师也不用那样滔滔不绝,口焦唇燥地去讲课,学生也不会昏昏欲睡。“提纲法”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逐步变得“会学”了,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改进教法,培养学生会“说”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竞争十分严酷,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来学生走上社会后,不论干哪一行,都免不了运用自己的口才,所以教师要很好的利用课堂这一机会,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据我观察,现在不少学生,缺乏锻炼,不敢在大庭广众场合下讲话,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了“课堂演讲”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是每节课给一名学生3―5分钟的时间,让他到讲台上来演讲,内容当然是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现实中熟悉的现象,不论效果如何,我都给以鼓励、引导。有的同学好胜心很强,上次演讲不怎么成功,主动要求下节课他还讲。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同学们“说”的能力都增强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这种组织学生搞好“课堂演讲”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会“写”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施教需要; 学生成才需要; 转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70-03
近些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学科整合、课程重组以及各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质量和效果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进。但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投入、改革教学方式的努力,相对于教育教学的效果而言,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稳、教育效果难以持久等。在一般讨论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研讨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导入机制的维度,探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及其转型的思路与路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宣传党的科学理论和创新理论的主渠道,也是体现高等教育社会主义属性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正在进行着全面的转型,在新世情、新国情、新社情、新党情的历史巨变中,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特性也已发生了相应的变迁。新的形势对于高等教育,尤其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培养掌握科学理论、具有理论素养、具备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神圣使命。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学的核心是宣传执政党的政治价值主张,以获取更广泛、更稳固的政治认同。这一条件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最主要的取决并体现于政治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对执政体系政治价值取向的政治认同。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凸显学生对于政治理论主张以及政治体系的信仰和忠诚。多年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囿于教学模式的局限,基本成为了政治理论知识层面的教与学的过程。其中,单向的输出、灌输式的教学、内容形式的重复、理论与现实的差距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更加突出的矛盾。固有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生活背景的学生,教与学的对撞与张力,生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悖论现象:如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考评、官方调查的统计数据、学生提交的学结等方面呈现出教学效果稳步提升、成效明显提高的反映和描述。但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中,政治理论教育的生态却处在愈加困难的境地。如在大学生实际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行为等方面,在私密、匿名与公开、正式的不同场景中,较多表现为双重性和游移性,甚至还有不少截然相悖的取向;政治意识淡漠、政治疏离和政治信仰缺失,则成了正在蔓延、较为普遍存在的真实状况。“正式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功能有所弱化”,[1]在某种意义上,理论认知、政治表态与现实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的较大差异,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仍有较大差距。
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党和政府最为重视、直接进行顶层设计和决策的教学体系,不可谓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们想方设法、殚精竭虑,不可谓不努力。在许多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几乎成了手段最多、花样最多、形式最丰富、翻新最快的课程之一。各级教育管理机构设立的评奖评比、树立典型、示范教学、创办工作室、政策倾斜等等,也是所有课程中最为特殊的。这一切努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之间的悖论,至少显示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绩效尚不是理想的状况。
传统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侧重于强调理论框架的结构完善、体系的完整、话语的规范、理论设想的完美。这种教育的吸引力首先在于满足人们对于现实的超越和未来的期许。所以,追求目标的完美与合理,自然就成为核心价值。三十多年来,现实的中国社会处在全面的转型之中,在摆脱经济困境、基本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新的矛盾和问题仍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甚至在一些领域、一些方面呈现尖锐化趋势。大学生早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甚至成为一些社会问题和压力(如大学生就业难等)的直接承受者。学生对于社会的感知首先直接来自于社会现实,家庭、社会的种种实际境况,是他们认知、了解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比较性也是学生认知的重要特性。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民族、各国家的现实与发展,几乎呈现透明状况地在进行着展现和竞争;信息技术也改变了人们学习的方式、思维的方式,认知、比较、分析的维度更加多向化;也使得获得信息的手段、时间上已无差异。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或现象,信息社会即时提供着比照双方或多方的各种信息、背景资料。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维度中形成正确的、合理的判断,既是学生成长中必定经历的过程,又是困扰学生成长的瓶颈。虽然说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必然存在,但任何一种政治理论的完美化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极易引起对于理论的怀疑,事实上降低了理论的可信度,这也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效果脆弱、难以持久的主要原因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教育教学的手段、方式等技术层面的困难,而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切入点如何契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方法论是否支撑学生发展的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然要从传统的施教需要,向耦合学生成才需要进行转型。
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型的必然性
大学教育是青年成才的最为重要的平台和路径,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养成高尚的品质、具备专业的技能,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满足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在个体性上,首先是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无论从成才还是发展的意义上,最主要、最直接的莫过于在现时代的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学生成才,无论对于学生个体,还是对于社会发展取向,是最大的实际。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认识来自于实践的需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理论出发,本来就是的基本观点,因此,施教需要耦合学生成才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教育目的、提高教学成效的必然取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是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最为重要的形式和路径。向大学生宣传和灌输执政政治体系的价值主张,既是执政党、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大学生养成政治意识、培养政治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和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意识形态化是大学生政治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特色。由此形成的教育模式,基本是以“施教需要”作为开展教育的出发点,同时也成为了教育的归宿。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原有大一统的主流价值观消解,各种价值观在社会中激荡交锋,社会价值观流变中呈现出多元、交织的趋势。多元化的利益关系,又使得大学生在人生追求、社会定位、价值取向上呈现多样化状态。“学生这一大主体除被规定为被教育者或被育人之外,学生这一大主体必须明确其通过学习而成才之大义,通过自身努力学习而成为人才就是作为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2]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发展在社会进步中的凸显,当代大学生在政治价值上的选择也呈现多向、多样化的趋向,在政治行为上也更多地与利益实现密切关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定仍要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是体现高等教育社会主义属性的核心内涵。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既要以政治理论的科学性为前提,又要以社会进步的实际为支撑;既要满足社会化中社会的需要,更要满足学生成才发展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教学的成败更有赖于学生愿否、能否接受的“内因”。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内涵,在于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公民”。在“劳动者”的意义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专门的劳动技能、形成较高的实践能力是其要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论在认识论还是方法论上,应该能够提供和满足成为“劳动者”的支撑和所需。在“公民”的意义上,良好的公民意识、公民操守必定会促进社会政治价值的进步,提升社会政治文明的程度,为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提供最大、最重要的保障。
三、施教需要耦合学生成才需要的实践探索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常见的主要问题在于,许多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轻视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中理论学习与学生认知社会以及实践运用相脱节。究其原因,传统的教学目的主要源于“施教需要”,以理论的完备、自释为取向,自然就容易形成教师输出、学生接受的单向运行机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多停留于背诵概念、原理,应试色彩浓厚,呈现出“熟悉的话语”与“陌生的原理”相悖,政治理论学习几乎处在被动状态。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导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不少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的认知和分析中缺乏客观、科学、理性的立场和方法,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虚假认同、政治疏离、政治冷漠等现象。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构建施教需要耦合学生需要的双回路教学模式,不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确立以成才内需为本位,以学生参与为抓手,以教师导向为调控,以促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教学的目的与学生成才的需要这两个方面双向联动,形成双向调控、交互回馈的机制;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内需,将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施教需要耦合学生成才的需要,实现政治理论教学从学“答”到学“问”的教学转型。在新的模式中,探索启动、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利于提升政治意识和政治实践能力,养成理性的政治素养。
第一,以专题化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平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经典理论及其发展结晶,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在专题化教学中,将教材体系中的理论框架,以主线索、大背景、关键命题的形式,整合教材内容,以专题教学的方式重点突出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第二,以研究型教学促发问题导向式的学习特性。以团队研究重要问题的形式开展的研究型教学中,以核心原理、理论疑难点、创新理论等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通过自主学习、自助研究,在探究中理解并掌握政治理论的精髓。第三,以多向互动促进学生广泛参与和交流。构建学习、研究、讨论交流的多重平台,如以网络社科论坛、现场社科论坛的形式,以专题式、答疑式、辩论式等多种交互方法,对于课程相关的关键命题、重大问题,广泛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教师在导向中贯彻政治理论的价值导向和科学原则,以学生成才、学生关注、社会聚焦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学生参与为抓手,实现学生的广泛参与,塑成并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角色及功能。第四,以社会实践提升理论的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设计社会调研的环节,开展社会调查、实证研究、实践课题等活动,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科学方法,践行理论,锻炼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科学价值观,提高公民素养。第五,以资源整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手段和路径。在施教资源、学生资源和教学环境资源中,遵循科学性、开放性、全面性、多样性、动态性的原则,从师资、学生和环境要素三个维度上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关的理论、方法与条件支持,形成综合、互补的作用机制,创建理论引导、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的教学格局。
在施教需要耦合学生成才需要的实践探索中,学生的广泛参与、教与学的双向促动,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呈现出“四化”的特点,即参与常态化、管理动态化、讨论理性化、视野国际化。逐步实现学生对政治理论教学从疏离到亲近、从定论接受到自主探索、从应对考试向自觉内化、从纯粹的学理化向实践工具化的转变。教学角色也在转型和丰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从单纯的输出者向着导向者、从宣传者向着研究者的角色转型;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向着参与者、探求者的角色转型。
参考文献
一、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于培育“四有”新人之上,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把提高教育对象的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和纪律素质纳入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思想政治素质为学习科学文化提供精神动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是以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扩大视野,拓宽教育领域,着眼于教育对象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四有”新人上下功夫。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当前初中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最可贵的是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要使他们接受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必须触及和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虑,使其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成长道路前进。基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精心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1 育人和升学的关系。教育教学工作要以育人为先,而不能以升学为本。育人和升学并不是对立的,既然是教育,当然既要育人,又要考虑升学,而且要认真研究升学,因为升学是育人的基础。然而,认真研究升学和“以升学为本”有着原则区别。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来说,陷入“以升学为本”的泥潭,就是忘记了根本,忘记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因而既失去了这门课程的特有育人功能,又造成自毁形象、自毁荣誉的不良后果。对此,我们只能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作用,而不能靠“以升学为本”来维持自身的存在。
2 活学与考试的关系。教学要以活学为主,而不能以考试为本。活学就是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掌握和运用名种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就是要按照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组织教学,贯彻启发式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总之。活学为本就是要教活、学活。使整个教学过程既符合规律,又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变空洞说教为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
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教师置学生的疑惑于不顾而高谈阔论。虽然教材在讲述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剖析。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许多矛盾,诸如代沟问题、好心恶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当他们陷于苦恼之中而不得其解时,企盼能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另外,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在社会上都会引起民众的议论,观点不尽相同,学生的所见所闻会带来种种疑虑,也企盼教师能够解惑。如果教师回避这些问题不予解答,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凄书无用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人情人理的解答。即使学生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给予其申述、辩解的自由和余地,不压制,不讽刺,以理服人。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改变其错误的观点。
【关键词】新课程;课外读物;重要性;应对策略
在新课程政策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仍未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仍然以“考”为中心,围绕“考”来组织教学。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又会扼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理论性强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学生就不能做到真正理解。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才能够运用课本知识,积极推进课外阅读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成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各模块教材相关的书籍种类繁杂,学生认知能力有限的条件下,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科模块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刊物,引导学生适时进行课外阅读。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课外读物是必要的、可行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设置了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多个板块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使用课外读物,有利于巩固、拓展教材知识,使学生应用课本知识去认识世界,做到以生活为导师,理论联系实际,并提高理论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符合高中政治课程生活化、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
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 ,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 ,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调配时间,处理好课内外的学习任务;高中生观察能力、识记能力、想象能力也迅速的发展,所以他们对常识性的读物能有深刻理解和体会;高中生情感的丰富、意志力的增强,兴趣的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的强烈,使其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被大大激发。
三、应对策略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取相关模块的读物 。例如:必修1《经济生活》中选取《生活中的经济学》,茅于轼著,《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美)弗里德曼著;必修2《政治生活》中选取《政治学是什么》,时和兴著;必修3《文化生活》中选取《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编委会编;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选取《半知一解──世界经典趣味哲学》,孟云剑著, 《苏菲的世界》,(挪威)贾德著。
2.在阅读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妥善引导,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或侵占了学生太多的课内时间而影响了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教师可以提前推荐,让学生在假期阅读,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学生也可以在茶余饭后读上三五页,相互讨论以获得收益。
3.教师要精心备课,把课外读物与教学联系起来,落实课外读物的阅读价值,真正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用教材原理分析课外读物中出现的现象,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经常利用课外读物中的具体例子或情境,或在课外读物中找出合适的切点集体讨论,这样的教课方式能够更好的理解、强化教材知识。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块,讲到“文化遗产”的内容时,可以请学生交流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一书中最震撼自己的几处世界文化遗产,并由此归纳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保护意义;讲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容时,可以请学生就《文化苦旅》中自己熟悉的一处,畅谈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比自己与余秋雨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简要阐述读后感。
4.定期组织班上同学作读书心得交流,鼓励大家多谈体会,并认真聆听他人的阅读体会。
5.在课外读物选择上,要精选,不宜过多但必须精准;要选择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普通读本、入门类书籍。
6.在教学实践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推荐读物全文看完,允许他们在阅读能力上有差距,对阅读收益及效果,也不做硬性规定,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学习体会,并乐于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7.教师要把课外读物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课内课外相统一,并且要巩固、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外读物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有利于课堂讨论的话题和争论的内容更有深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2007年版
[关键词] 非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民族团结 思想工作机制
新时期民族地区所需求的人才,应该是按照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保证政治的坚定性,符合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
一、非民族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非民族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与改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维护各民族安定团结、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1]
1.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诚然,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我国各民族团结日益加深。但是,由于各民族自己的特点和差异的长期存在和不断发展,在不同民族的大学生的交往和联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民族纠纷。非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忽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文化差异,对这些情况和问题视而不见甚至不屑一顾以及在解决处理问题时急于求成、过于简单或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团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非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注意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或者其他各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顺利开展学校各项工作,保障各民族的安定团结、改革和发展。
2.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文明建设。[2]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家乡父老乡亲血脉相通,他们是民族地区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因此,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各民族大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信赖、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进一步改善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对于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相互不信任和隔阂的痕迹,扫除旧的意识形态残余的影响以及批判地继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加强民族地区文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
3.有利于为各民族地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非民族院校是民族地区文明成果的播散地,更是培养我国民族地区建设者的重要基地。非民族院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各民族地区输送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为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确保了各民族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寒暑假期间,民族院校的学生回到自己的民族地区,通过开展科技扶贫、科技支农、科技扫盲、法制宣传以及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共建活动,将所学专业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通过深人开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动,在民族地区乃至整个社会创造出一种团结友爱、文明进步的浓烈氛围。
4.有利于推动西部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西部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他们毕业之后绝大部分仍然回到原居住地,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是提高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激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对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广大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只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广大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会迷失方向,在机遇和挑战中发挥聪明才智。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不佳,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这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固然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使一些学生政治思想、道德观方面出现了某些偏差。[3]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多元化支撑,但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专业技能与道德修养兼具的新型人才,成为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思政教育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型。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应用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指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1]。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课程思政的应用意义
在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艺术活动传承的意义,认识到声乐艺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同时,教育环境的变化也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成效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构建和完善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深度挖掘声乐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此外,在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高校要更好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依托文化艺术发展,不断创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的基本要求
声乐课程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表演能力、创作能力的支撑性课程。传统的声乐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是由教师在完成理论讲解和示范讲解后,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课堂结构产生明显的割裂,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类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并且艺术类人才培养还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对声乐课程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路径,充分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教师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思行合一的认知体系,将声乐表演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思想引领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声乐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二、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不足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认可,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具体效果还无法体现出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比较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基础的声乐知识,能够满足教学考核的要求,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愿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政教学,学生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能力有限,导致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不高。
(二)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不明确
教师在将课程思政与声乐课程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过程中,要以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将思政元素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在当前的声乐课程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能够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体系中,但是思政教学目标相对比较模糊,没有设定具体的要求,对学生思想层面产生的影响不够深远。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无法以这些目标为指引,更无法将教学目标落实在日常学习中,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学方法的应用体系不完善
在声乐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需要以相应的教学方法为支撑。声乐教学以理论结合训练的方式为主,而思政教育活动更多是纯理论性的教学,将二者相互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多数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已经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选用的教学方法不当,片面地将声乐教学与思政教学割裂开来[2]。同时,很多教师无法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四)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存在不足
声乐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部分教师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很少会涉及思政教学内容。因此,在改革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时,教师多是以自身对思政教学内容的认识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简单地组织思政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采取的方式比较牵强,使得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同时,部分教师在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时,认为思政教学会影响到声乐教学环节的转换和学生的技能学习,因此不愿意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还有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思政元素导入与专业技能教学之间缺乏衔接,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偏差,无法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演唱表演为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活动的开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学生在学习完一学期的内容后,教师给予学生整体性的评价。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足,无法科学地组织课程思政内容,导致课程思政实效性不强。
三、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的路径
(一)认识到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且还要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肩负着艺术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因此对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和教师必须站在时展和历史传承的角度,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起到的支撑作用,认识到新时代学生成长所面临的复杂环境,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切实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达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的。以钢琴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在完成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同时,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当前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在选择钢琴教学曲目时,要更加侧重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与民族自信心,不断促进学生思政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坚持言传身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合理界定课程思政导向目标
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导向目标,实现思政引导与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的有机统一,是确保充分体现声乐课程思政效能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时,应结合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将德育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并将合适的德育内容纳入教学目标体系。在确定好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要求。以民族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系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坚持力、意志力培养要求;在情感目标体系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行为目标体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体美与行为美之间的关系,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还要将舞蹈学习与乐观、坚毅的性格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将课程思政教学的效用真正体现出来,确保思政教育内容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革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比如在进行歌曲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找与歌曲相关的背景材料,深入分析歌词所蕴含的意义,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翻译,从而使学生更富有感情地将歌曲演唱出来[3]。此外,教师可以依托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较为广泛的特征,设计专门的歌曲学习模块,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舞台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观念培养和自由创作等形式,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多元化的空间支撑,进而达到声乐专业技能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红色文化歌曲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提前查找与歌曲相关的资料,或者邀请思政教师为学生讲解曲目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红色文化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曲目中蕴含的情感。在部分曲目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组织研讨活动或艺术实践活动,并结合不同曲目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内涵,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图书馆等渠道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做好总结,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中思政元素的认知,并结合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导向与自身的日常行为相融合。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要在声乐类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层面出发,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首先,学校应组织统一的培训,以国家相关政策、精神为基本引领,引导教师更加深入地把握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脉搏,从而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4]。其次,教师应强化互动沟通,专业课教师积极向思政课教师学习,加强交流,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升教育效果[5]。再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为教学策略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正确引导,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创新型艺术类人才。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从过程性考核和考评形式多元化两个方面着手:过程性考核是指在学生日常训练考核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方面的考核,分析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6];考评形式多元化是指考核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月考和期末考试,而是要将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覆盖专业学习的各个方面,在全面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交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综上所述,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教学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度沟通和配合。因此,声乐教师应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改进、思政内容组织、评价体系完善等多个方面入手,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声乐人才,不断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彤彤.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公关世界,2021(7):76-77.
[2]邓江,张晋伟.大学艺术教育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实践探究:以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声乐教学为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1(2):133-136.
[3]邓永红.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策略[J].艺海,2021(4):86-87.
[4]胡剑.探析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21(21):171-172.
[5]甄小溪,朱琳.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研究[J].当代音乐,2020(12):42-44.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在新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专业课程当中融入思想理论课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此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想要在高校真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要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不断促进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当中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能够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实现学生智育和德育的双向提升。
一、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概述
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方式。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新教育理念下不断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相渗透融合,在专业课程和其他学科当中开展思政教育,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的全面提升,以达到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目的。大学课程思政教育与传统的思政课程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的思政课程概念较为局限,通常只是代表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而大学课程思政不仅局限于某一学科课程,而是融入不同学科教学,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和渗透,达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的双重功能,在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1]。而大学英语学科教学在高校教育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英语不仅是重要的语言学科,而且也是高校教学当中重要的人文学科。大学英语教育在提升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除了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接触中西方文化的同时养成正确的文化理念,用辩证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在传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注重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的同时培育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育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所以,将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对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二、思政课程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其重要性做进一步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英语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保证学生学好第二语言的有利条件,有助于彰显信息传递的价值,也利于学生思维的延伸。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发现学生的思维意识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表现出亲西方文化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通过思政教育来扭转这一趋势。教师在大学课堂中渗透先进的思想文化,同时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华文化,并且重塑文化意识形态,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坚定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已形成先进的文化体系,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而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在实践中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尽可能从自身做起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发扬光大,进而坚定民族文化的底气。英语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学科,负责教授学生第二语言,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了质疑,而此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发自内心地认同自己的民族。经上述分析可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渗透具有不可或缺性,而接下来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现状,在明确两者融合不足的前提下,予以有效处理,确保两者有机结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尽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三、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融合现状
在教学实践当中逐步实现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将思政教育元素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融入课堂教学环境当中,是新教育理念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研究背景下,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渗透与融合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就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与融合的现状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足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新教育理念影响着高校教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高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就是在教育活动当中树立人生教育观念。人生教育观念是指在教学活动当中能够通过教育让学生懂得人为什么、该怎么活等问题,促进学生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素养的提升,加强高校教育当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调查显示,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注重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没有认识到思政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甚至仍然有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应当是由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开展,与大学英语教育关系不大。这样传统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由于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足,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更加依赖课本教学,更注重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局限于英语语言教育本身,而忽视了英语教学当中的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是新世纪网络课程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教材的编写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教材为中心,充分结合新教育理念,注重教材设计的合理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以广泛的题材提升教材的前瞻性和趣味性。教材编写的内容涉猎十分广泛,不仅包括语言知识,更包括文化习俗介绍、伦理道德教育、信息技术普及、社会热点聚焦等,教材旨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由于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没有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因此设定的教学目标较为单一,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相分离,不利于发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优势,限制了学生全面长远发展[3]。
(二)西方元素渗透冲击传统文化
英语教学在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大量的英语阅读及文章写作,所以教材编写过程中会引入很多西方文学材料,或关注很多西方社会热点。因此,开展英语教学会让学生接触到很多的西方文化元素,而英语教学本身重点就集中在英语语言学科教学上。《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了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及表达能力,选用很多地道的英语素材,以此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但是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传统文化涉及较少,对中国社会热点关注度不足,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开展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元素的渗透会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冲击。其中涉及很多西方文化元素,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传统文化意识,也应当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让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以辩证的思维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文化差异,提高学生文化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4]。
三、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中渗透与融合策略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在英语课堂教学当中融入思政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此来抵消学生的抵触心理,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结合大学英语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便利性,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也应当认识到要以教材为依托,以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5]。《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过程当中,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升,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学习语言表达方式和阅读文章等,剖析文章所传达的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素养,积累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想要真正提高大学英语和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程度,就应当注重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让教师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重要现实意义,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渗透和融合到教学活动中。为了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学校可以对教师加强培训,让教师了解更多的新教育理念,同时加强教师教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大学英语教师了解更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相融合。同时学校可以开展教学竞赛,促进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让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不断提升教学创新能力,以此来促进教学成果提升[6]。
(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针对性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给教育活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充分依托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开展大学英语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视频、音频等网络教学内容,以此来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选用素材时选择学生兴趣浓厚的教学素材,例如新闻热点、BBC栏目、学生喜爱的电影等,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增加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关注度,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也可以向学生推荐Ted演讲视频等,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增加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渠道,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7]。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占高校教学课时比例很大,因此,如果能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大学英语教学系统性强、教学周期长,所以有融入思政教育的天然优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当中应当重视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和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芳.浅谈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与融合[J].南北桥,2020(04):177-183.
[2]魏春燕.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与融合[J].科教导刊,2020(23):129-130.
[3]宇.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开展探究[J].科教文汇,2021(02):56-57.
[4]张苗.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1):66-68.
[5]王燕.课程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挖掘与设计———以《新视野大学英语》2单元为例[J].文存阅刊,2021(09):106-107.
[6]姬丽敏.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课堂融合的途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0):88-89.
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教师不能仅从书本中对其进行教育,而应该充分的挖掘生活中各种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这些资源要是科学的,这样才能让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起来,同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生态文明教学的思路,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让生态文明教学的时效性得到加强。
(一)生态文明教育引入教材中
将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到教材中是指将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资料及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科学合理方式编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的教材中去,这样能够更好的在思政课堂中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并且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其思想素质。如何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教材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先组织相关的专家或是有生态文明方面知识及研究的教授共同来进行思政课程融入生态文明教材的编写,编写的教材应该从自然环境及资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常识等进行编写,对于其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使用等方面也需要进行阐述,因为所涉及的方面较大,因此,对于在内容上要力求简约易懂,要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并容易记住。第二,需要从形式及政策上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融合到思政教育教材中的力度,通过举例来阐述现代社会中生态环境遭受到的破坏,比如空气雾霾现象的发生,水源及土壤受到严重的污染,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的动物开始面临灭种危险,有些甚至已经灭绝等等问题。让大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现代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危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生态文明教育引入课堂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中不仅可以通过教材来进入课堂中,还可以通过思政教育的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及理解,从本质及现实方面来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阐述,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对现代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自我观念的表达,并将其本质及现实意义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引入课堂实质上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出来,通过课堂教育来完成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来向学生们表述现在生态环境上的现状,通过表述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并介绍生态中的存活方式,通过选修课或是必修课或研究性学习等形式来让学生对其进行了解,通过对现代生态环境的认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及习惯,这才是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在高校思政课堂中对于如何有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要充分挖掘出思政教育教材中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资源,并且需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关注度来进行相互融合,要能够适时的,恰到好处的将其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及习惯。
(三)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头脑
生态文明教育引入头脑是指通过高校思政教师对生态文明知识及理念等进行实践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并通过其要求及所形成的价值观来改变现在的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并且要能够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怎样才能让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是一个非常高深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阵地外,还需要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这一教学手段。所有理论性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得到印证,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是现在社会非常关切的问题之一,要让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学识来对现代生态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其问题的根源并找出如何解决的办法,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开动大脑,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学识,强化自身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让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情感认知,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及习惯。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平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里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做到不踩踏,不浪费水电等,加强其生态文明的意识,让生态文明行为成为自然反应,让其真正的融入大脑,放在心里。
二、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原则
(一)注重课程融入的科学性
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较多,教师应该将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具体细致的分类,然后在融入到相应的思政课程中去,这是科学的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的基本要求。比如在进行基本原理概论这门思政课的讲授中,需要能够让大学生明白其所讲述的基本观念、立场,教师要能够将生态文明与基本原理相互结合起来,让其能够融入其中,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二)强调课程融合的灵活性
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这需要两者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促进其和谐统一的开展。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时,要对课程的内容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不能被其内在的理论结构所限制住,要能够做到既尊重它又能够顺应时展的需求,要能够紧绕时展这一主题,严格的按照其要求来进行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要能够与时共进,要充分的将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体现出来,将最新的成果融入到教学中,让教学内容得到优化,让教学的内容充满时代的特征,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让学生更加的信服。同时,高校思政教师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日常生活,要能够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态文明教育事迹,在课堂中适时的提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与实际生活有所联系,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让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三)强化融合研究的主动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需要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要能够对思政教育课程进行创新,研究出更具科学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同时还需要能够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接受范围,要能够有效的提高其综合素质,并满足高校对于创新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的需求。在平常的教学中,高校要营造出有利于教学的氛围,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学术研究及探讨,要激发教师对学术研究的热情,这样才能让教师不断的创新出更多的教学方法。同时高校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将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通过创设适当的情景来激发教师对社会中生活百态的关注度,让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时能够清晰明了的回答上来;高校要加大对思政教师在思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上的研究的支持力度,让教师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去进行深入的研究,解决在实际的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断的完善教学的方法。
三、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在素质教育中体育课程中蕴含的体育精神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先就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明的简要概述;接着,对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分析;然后,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情况进行了阐述;最后,文章对于如何提升体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研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一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概述
体育教学与高校的其他专业课程有较大的区别,乍一看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风马牛不相及,但实则,体育是通过各种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体育教学中依托各项体育活动以及学生参与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完全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提高高校学生的各项思想政治素养,尤其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爱国意识、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都是绝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对于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国家曾在《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就曾提出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此外,同志在体育研究中指出体育要与德育相结合。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与德育有着密切的关联。[1,2]
二高校体育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分析
(一)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依托国际奥林匹克赛事中为国争光的诸多案例,例如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赢得了奥林匹克国际赛事的举办权以及在我国参加奥林匹克赛事的过程中为国争光的诸多案例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爱国精神的教育案例,在这种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指导下,学生对于爱国精神的理解依托这些载体得到了更好的升华,促使他们将这些为国争光的名人轶事当做其前进过程中的榜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从小事上自觉践行爱国主义精神。[3]
(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进取意识
众所周知,体育在某程度上可以算是一种竞技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对于学生反应能力以及耐力的考量。大学生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一代,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命运,因此,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要能够培养出一种坚不可摧的顽强精神以更好的姿态应对未来社会上的诸多考验。无疑,这些进取以及竞技性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都能够以活动为载体很好的传递给大学生,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在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前进行渗透教育、在活动后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
(三)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观念
诚然,体育活动对于大学生的竞技能力以及进取精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大部分的体育活动还具有对学生进行团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背下,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无疑可以真切感受到体育活动中团队精神的魅力。这对于当前90后一代的独生子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这一代的学生由于是家中独子的原因其自我意识非常浓厚,缺乏一定的集体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无疑弥补了这一缺陷,对于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及团队精神的培养增砖添瓦。
(四)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校不同于学生的中学时代,期通常是采用大课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周围的同学一直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那寥寥几个舍友,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四年下来能认识的只有舍友,如若舍友关系不和谐,学生无处诉说,对于他们的精神健康极为不利,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理疾病。而体育活动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依自己的兴趣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结识新的伙伴,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能够使他们认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五)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素养
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止能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精神素养,学生通过观看不同的体育活动,例如体操、游泳、赛跑、跨栏、滑冰等等,在这之中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同时,这些体育活动中还蕴含着独有的体育美,包括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动作美、也包括他们的形体美等诸多方面,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感受这些美,从而以此不断激励自己前进、升华自身的精神素养,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三高校体育课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功能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课教学的地位
与专业课相比不受重视长期以来,高校在教育中都是强调专业课以及思政教育理论课对于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忽视了体育课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力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高校更是将更多的教学中心寄于学生的专业背景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无疑会使得体育教学在高校中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方式。
(二)传统教学理念下,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缺乏兴趣
尽管许多高校开设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尽管如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会陷入传统教学的误区;同时,有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中多是采用简单的体育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尽管会博得学生的欢喜,但是体育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耐力精神的培养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是将体育课程当作一项必修的课程,缺乏一定的学习以及参与热情。
(三)高校体育课硬件设备不完善
高校体育课硬件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重要的客观因素,当前,许多高校的将大部分的发展中心放在了专业以及科研上,资金也多是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致使其没有多余的资金完善体育设施,这就使得学生缺乏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体育活动的开展缺乏客观载体,导致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能有效的发挥。
(四)高校体育教师思政教育理念淡薄
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也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具备一定的德育教化的素质,在体育教学中能够“以学生为本”,在尊重他们兴趣的前提下,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依托,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能力的渗透教育,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当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具备思政教育的能力,且在这方面的意识也较为弱化。
四提升体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高校体育教学地位对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提升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首先要明确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加强对于体育课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能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同样的,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要以端正的态度进行体育锻炼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
(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主导人,因此,要想提高体育教学中思政教育功能,体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能力,不只要能够在体育教学中以身示范各种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教学魅力,还要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各种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的各种体育精神。同时,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在各项体育活动中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更好的体验各项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
(三)采取多种方法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只有学生自身意识到体育活动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从心理上以及行动上开始积极参与到高校的各种体育活动中去,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要想能够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要能够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多样化的运动项目,鼓励学生在爱好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开设比赛的形式,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进来。[4,5]
(四)进一步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也是提升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全民体育活动的项目,号召全体师生参与进来,还可以通过举办运动会的方式开展体育文化建设,此外,高校多样化的体育社团组织等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观。通过不同形式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渠道,从而在学生的参与的过程中更好的对其渗透一定的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田天.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6,(6):50-51.
[2]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3]从明.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河南:河南理工大学,2015.
[4]杨清华.论健康促进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7,(07):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