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教学设计及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设计及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设计及教案

第1篇: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根据翻阅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谈谈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几点区别。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62-01

常常听老师说:“教学设计就是教案”。其实教学设计和教案是有区别的。

根据翻阅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谈谈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几点区别。

区别之一:概念和对应层次不同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教学内容文本,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区别之二:元素或组成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课件的使用分析及教学评价等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区别之三:表现形式不同

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教学设计,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呈现形式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区别之四:教学评价不同

教案在编写过程中评价体现不明显;教学设计则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区别之五: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第2篇: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关键词:学案教学法;实践与思考

1引言

传统教学理念基本上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主导,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并在反复训练中获取知识和一定的技能。20世纪中叶,建构主义认识理论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建构主义认识理论认为,学生才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学生应该参与学习(教学)的整个过程,这也包括教案的选择与制定。将传统的教案进行重新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将其命名为学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案教学法的雏形。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深度开发后创编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问题探究、学业检测等模块构成。当然,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由于学习内容差异较大,其学案构成模块不尽相同。高等数学对很多理工科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甚至有些学校的文科类也开设了高等数学(一般称为文科数学)选修课程。在很多大一学生的认识和记忆里,高等数学难学、难懂、难理解似乎成了一种共识,笔者多年来曾浏览过十数所大学的贴吧,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高等数学是如何的深奥难学,常流露诸多调侃与无奈。诚然,高等数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深思和反思的主题。

2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分两个学期进行,内容主要包括一元微积分和多元微积分两大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基础知识差距较大,很多人在以前养成的习惯于依靠老师仔细讲解并且不断反复练习、改正、再练习的学习依赖性还比较根深蒂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欠缺;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常见,常常以理论学习为主,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为什么这样学等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答;另一方面,高等数学的课时安排一般在一学期60学时左右,要想增加课时数在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是不切实际的。课时较少、训练不够与学生潜意识中的需要和依靠存在较大差距,这个矛盾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

3学案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张奠宙先生曾经说过:数学教学改革,在关注数学内容的前提下,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国内近年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学案教学法首先在中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中学历史、思想品德教育等课程教学中研究相对较多。在大学阶段特别是数学教学的学案教学法理论和实践研究都相对较少,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大学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求无疑是最迫切的,也是最现实的,学案教学法在这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为了更好地还原和展示高等数学的认识过程,一个好的学案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所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学案教学是可行的。著名哲学家兰德曼(MichaelLandmann)认为,人必须靠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决定自己要成为某种特定的东西,必须力求解决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自己解决的问题。建构主义认识理论以及哲学人类学认为,教育教学必须以人的身心结构为原初背景,以人的认知需求为逻辑起点,而教育心理学则表明,唯有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学生于特定任务方面所具有的学习需求与所处的真实状态,才是一切学习活动的真正起点。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再现极限思想、微积分理论认知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学案教学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来讲,是很有必要的。

4学案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仅限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课后布置一定量的练习,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学案教学法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高等数学理论知识,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案教学法具有相当的优越性。很多讨论学案教学法之优劣的文章都认为,要教师提高编写学案的质量,要把教案编写转换为学案编写。笔者以为,学案教学设计特别是高等教育学案教学设计不能全部由老师来制定,而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体现全体学生的广泛参与,也就是学案应该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引导下自行完成,相信学生具有这中能力。否则又将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度,应该是学案教学法的精髓所在,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通过提高学案的质量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将问题交给学生,完全由他们自己编写,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当然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使用问题导向和问题驱动的策略,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过程性结论和方法,并将其总结和推广,重现知识学习的过程。以极限的概念教学设计为例来简要说明学案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极限是高等数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贯穿整个高等数学学习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也是提出函数的导数、微分以及定积分等概念和方法的自然选择,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重要工具。对于一个这么重要的问题,编写学案自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第一,编写。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第一组问题,(1)九章算术题曰:三尺之木,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随着天数的增加,会出现什么情况?(2)怎样计算平均速度,以某一个时间点为中心,将时间区间逐渐缩小,会出现什么情况?(3)怎样求一条曲线的割线方程?以某一个点为起点,将长度区间逐渐缩小,会出现什么情况?(5)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有没有某种稳定的变化趋势?(4)这个办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完全开放式的,每个学生带着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特点去寻找一个路程函数或者一条曲线,并进行相应身体力行的计算和分析,必要时可以借助计算机工具。第二,实施。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并进行实际演练,撰写分析报告,并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性评价。第三,预期效果。学生从实际中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无限趋近某个常数的这个极限的直观概念。第四,编写。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第二组问题,(1)自变量无限趋近某个值的方式有哪些?(2)尝试用语言表达极限的概念,(3)怎么样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极限过程?(4)有一种极限其实就是描述变化率的极限,它有什么特点和要求?怎么样给他命名?(对学生来说,有时候命名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的再认知)第五,实施。在问题的基础上重复上一步中的自主分析、实际演练、撰写分析报告、进行交流性评价等过程。第六,预期效果。自然引出左右极限的概念,得出极限存在等价于左右极限存在且相等这个定理,形成极限应该从左右两个方向进行讨论。隐含提出导数的概念就是一种极限,自然得出左导数右导数,导数的计算也应该从两个方向进行讨论这种基本思想,并且为以后偏导数的学习和理解埋下伏笔。在学案编写和实施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工具,过于强调手工计算在某种意义上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和逆反心理,也不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合理使用网络工具以及MATLAB等数学软件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可能是一个相对更好的选择。由于学案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以及问题导向下自主编写的并组织实施的,并不断进行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总结、问题推广、交流性评价等诸多环节和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相关概念的形成以及内化过程比较符合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以及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并将相关概念进行了有有机关联,有助于使知识条理化、整体化、系统化,降低了知识的盲目性以及学习难度,减少了知识学习过程的无效劳动。

5学案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案编制要注意不能视点错位。若仅仅从教师视点出发,以教研组或者教师个人编制并提交审核的编制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在本质上仍旧没有实现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认识理论研究表明,唯有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唯有基于学生视点的教学才是合规律的教学,唯有基于学生视点的学案才是真正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案。学案的编写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不是教师的主导。教师应该参与学案的编写工作,以教研室为依托,开展学案编制研究工作,集思广益,关注群体智慧,并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度,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学案制定工作,还要强调教案和学案的公开透明、互相匹配。在学案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的优点,学案教学才能不落于形式而是落到实处,学案教学法的优点才能得到体现。要避免学案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习题集”或者解题技巧的训练。一些学案仍然以文字为主要载体,以习题为主要呈现方式,尽管围绕教材介绍了探索背景知识、注重设计深入理解教材,尽管对问题做了一定的拓展和迁移以便于学生解决教材中的问题,也仍然不能说就是一个成功的学案设计。因为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学案导学的本质都是指向学生的,是始于学生、基于学生、结于学生的,其实践过程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教师将关注的重点从课标与教材转向学生,着眼于实际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获致与人格的养成,否则将与学案的本质背道相驰。

参考文献

[1]张玲,刘静.行为目标理论下学案和讲授两种教学方式的评价[J].课程与教学,2015(10).

[2]兰德曼.米夏埃尔.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第3篇: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案例 设计 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189-02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层出不穷。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促进了高校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尤其对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是典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学习。而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因此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变“静”为“动”,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是提高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措施。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开展了实验研究,通过多次全程参与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实施,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作为课例,探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以机械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为基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生产实际,为着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学有所用的教学情境。由于机械设备中的铰链四杆机构难以直接观察,而高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因此本节内容主要采用启发诱导,探索发现的教学方法,配合以模型感受、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其步骤为:感知―理解―深化,从而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使教学更直观、形象。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和理解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理解急回特性的概念、行程速比系数K的含义及死点问题的处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理解、思维和运用能力。发展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探索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体会到探究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教学难点:铰链四杆机构急回特性。

(三)教学过程

二、案例分析

(一)互动白板的教学优势

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互动电子白板的优势,不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而且使整个课堂都是在活跃的互动气氛中开展。

1.保存板书,反复应用。整个教学由复习准备引入――让学生写出四杆机构的判别式,教师调出事先在白板上准备好的各种四杆机构类型,让一名学生上台板演示,学生完成后,白板所具有的存储功能可将白板上的内容保存下来。而在教学的后续阶段,这些内容还会经常用到,教师只需将它调出即可,无需重复劳动。这样既省时,又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而且使已学知识再次得到巩固。

2.简化功能,优化过程。(1)脱离制约,化远为近在应用电子白板过程中,可随意用电子白板配备的书写笔在白板上操作电脑或自由书写,还可用板擦随意涂改,脱离鼠标对教师行动的制约,同时学生也可轻松学会用书写笔在白板上写字画图,让教学中实现互动。教师还可用书写笔任意选择颜色、调节粗细,不用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工具,就可画出四杆机构各种类型的图形。(2)修改原图,对比教学四杆机构类型判别难度较大,但学生必须掌握,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首先将曲柄摇杆机构展示在白板上,学生很快就能解答。然后教师在原图上变换不同杆作为机架,这时可以直接在原图上用其他颜色的笔添加一些线条,擦除多余的线条,整个修改过程学生们都可看到,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难点也就迎刃而解。(3)整合资源,教学变活机械设计基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教材中机构运动、插图和公式很多,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学生看到的内容不直观、不形象,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机构的结构,互动白板具备的VCM互动演示平台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互动演示平台将白板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整合起来,在演示文稿中制作的图形旋转、平移、翻转等运动效果,通过白板展示出来,整个课堂也因此而活起来,满足了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巧借媒体,陶冶情操

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设计的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从内容安排和媒体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就会体会到创造的快乐,这样就诱发了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主地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使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受体变为主体,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

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职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探究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抽象思维,学习自律性差,但好奇心强,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其各种先进的性能给教学改革与资源整合注入了新的活力,给教师和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展示、自由交流的平台,这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广艳,李铭,张豪锋.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

[2]刘志蓬.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培养学生的注意力[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

[3]舒娜,刘菁.电子白板下的教学交互行为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6)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12)22号)

第4篇: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19.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

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3.随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读读写写

焦渴而死清澈新鲜劳累竟然哀伤舔水反正

涌出喜出望外匆匆忙忙递给忍住凑上去咽唾沫

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第5篇: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本次课前,我们认真的讨论修改,不断地更改教案和思路设计,力求达到更好的效果。同组老师们的建议使我在这节课上考虑得更加周全。包括在细节方面,也帮我进行了处理。通过几次的修改后,最终确定了教学设计。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后的总结,有收获,也有需要提高的地方。

案例分析:

《提袋的设计》是五年级下册“设计.应用”教学领域的一课。本科的教学目标分别是:1.知识与技能:知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技能:手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发挥想像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2.过程与方法: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折叠、粘贴、裁剪等方法表现自己的设计构思,体验制作提袋的乐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愉快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设计提袋的趣味性,在提高立体制作能力的同时关注生活中的设计,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折叠、粘贴、裁剪等方法制作提袋。难点:提袋开口的造型设计。材料准备:4k卡纸、手工彩纸、双面胶、剪刀、打孔器、绳……

在讲授新课环节,我给学生欣赏了不同样子的袋子,以及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袋子。倡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提袋,丰富了美术课堂资源。传统的美术课堂只讲高雅的纯艺术,而贴近生活的美术课堂则是打破这层束缚,在原有的基础上, 融入社会那些不断创新的流行艺术、乡土艺术。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就应该更好地考虑贴近生活的美术课堂教学,让流行艺术深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想起上次美术绘画比赛《科学幻想画》,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教师只是抽象的给学生讲授,学生完成情况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但是本次课在教学设计中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元素贴近现代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从内心感觉更亲切,更想接触,也更容易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共通之处,为他们大胆、热情的创新提供广大的平台。

第6篇: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学科,网络空间安全覆盖物理层、网络层、数据层等多个层面的问题[1]。网络安全信息化领导小组于2014年2月正式成立[2],表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2015年6月,教育部批示在工学中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0839[3]。2016年6月,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中网办发文[2016]4号)文件[4],至此国家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需求也提升至一个崭新的层面。

1 网络空间安全的教学体系

网络空间安全是一门交叉性学科,融合了数学、信息论、计算复杂理论、控制论、系统论、认知科学、博弈论、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其研究内容不仅涉及非传统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如网络安全、网络攻防、网络安全的管理、信息安全等,还囊括网络应用的安全,如数据的恢复与取证、舆情分析、工程系统和物联网安全等。与其他学科相比,网络空间安全不仅采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技术实现等常规手段,还采用逆向分析等技术,从攻方和守方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当前网络空间安全所面临的威胁[5]。网络空间安全的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2 课程改革的发展与建设

2.1 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现有的网络安全或信息安全教学体系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另一种是互联网在线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但是授课内容大都是授课教师拟定,学生不能根据自身喜好、知识水平、技术能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虽然解决了学习地域以及时间受限的问题,但是还存在缺少互动实践环节、不能及时巩固练习及反馈学习内容的问题。针对两种教学模式的固有缺点,结合网络空间安全的学习更需要可知、可感和可实践的特点,教师可尝试设计网络空间安全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涵盖可实施性的应用教学案例,满足更轻量、更丰富且更自由的新型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2.2 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网络空间安全实践教学设计采用层层深入各个知识点、关键技术的原理演示与课后练习实践等多种教学模式,课程设计要能够理清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涉及的各个主要教学内容,融合网络空间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涵盖了学习者所需要的大部分重难点知识体系。学生既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系统搭建仿真环境自主学习,又可以点播、跟踪指导教师授课视频进行学习,不断强化学习者对网络空间安全的整体规划意识。这个整体规划意识是网络空间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相互之间的联系,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每节课都提供详细的PPT教案与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课程涵盖基本的知识量且在完成规定的授课学时后,还将课程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拓展,如挖掘应用技术和国内外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发展的最新进展,不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具有自主性的学习资源,还可为教师提供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课程中除了知识讲解,还需设定学生提出问题并布置作业的模块。完善建设中的实践教学系统如图2和图3所示。

3 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文献[6]提出 “一个通过规则管理的虚拟的空间,这种空间称为‘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的安全涉及设备层、系统层、数据层和应用层这四大层面上的问题,这是网络空间安全概念的初步定义。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可实践性、可扩展性、综合完备性等方面因素之后,我们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整体性原则,把网络空间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设备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4个部分,每一部分重视和强化实践与实验环节,强调学生自学能力,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实践教学内容见表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如图4所示。

4 实践教学任务规划

4.1 教学规划

综合表1和图4,具体的教学任务安排如下。

(1)设备安全:①防火墙建设与保护,如Linux防火墙配置、事件审计、状态检测等;②入侵异常检测,如HIDS部署实验、入侵行为检测实验、异常行为检测等;③容灾数据安全备份,如NAS存储、Linux RAID实验、IP SAN存储管理等;④通信安全,如语言保密通信实验、MAP信息安全传输、认证实验等;⑤服务器安全,如Linux日志管理、远程桌面安全配置、Windows网络管理等;⑥无线保护,如无线组测试、WEP密码破解测试、WPA配置测试等。

(2)系统安全:①操作系统安全,如Web安全配置、Linux用户管理、FTP服务安全配置等;②数据库安全保障,如MYSQL与SQLServer的安全审计、数据的安全备份与恢复等;③身份认证,如动态口令认证系统实验、人脸识别与检测编程实验等;④安全审计等,如文件事件审查、网络事件审查、主机监控实验等。

(3)数据安全:①密码学及应用,如密码学、PKI、PMI等;②密码破解,如Linux密码破解、Win密码破解、远程密码破解等;③信息防护,如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的隐藏与加密实验等。

(4)应用安全:①计算机病毒,如脚本病毒实验、木马攻击实验、PE型病毒实验等;②网络扫描与嗅探,如网络连通实验、路由信息探测实验、网络嗅探实验等;③逆向工程,如Aspck加壳、 Aspack反汇编分析、逆向工程高级实验等;④网络欺骗,如ARP_DNS欺骗实验、MAC地址欺骗实验、DOS攻击实验等;⑤缓冲区溢出,如缓冲区溢出初等级实验、缓冲区溢出中等级实验等。

4.2 实施路径

实施路径涉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大纲的撰写、实验验证与仿真、原理演示、实验步骤、复习讨论等方面,每一章节内容的路径设计如图5所示。

网络空间安全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①云部署,课程资源包部署于云端,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和分享;②进度掌控,随时掌握学习进度情况,通过作业了解学习效果;③断点保存,保存实验进度,分阶段完成课程;④灵活扩展,教师可灵活定制和调整课程,系统可灵活扩展和完善。

围绕网络空间安全学科,探索高校计算机专业在此领域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建成一个高质量、可共享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课程的建设成果将开源开放。

第7篇: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教学质量: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科学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激励和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一是帮助任课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授课质量提供比较准确的信息;二是为教学单位、教学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政策、规定和措施提供客观依据。一些学校由于不重视教育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指导,致使在学校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时,往往采用凭印象、经验进行主观定性的方法,其结果是信度与效度不高难以使人信服。开展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管理科学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根据体育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客观评估和鉴定。

1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本教学评价方案的目的,是为任课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提供基本依据,本评价方案主要适用于对日常教学质量的评价。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集中式管理和统一性要求比较强,反映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一方面,特别强调将体育教学的一些共性要求的特征作为评价指标;另一方面把教学评价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态度及教学责任心上比较多。为了实现评价工作的预期目的,建立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工作的关键。表1为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设立评价指标的过程中,我们本着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把能如实反映体育教学工作本质、共性强、便于实施和相关程度高的独立性指标作为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评价体系是按照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采制定一级指标,再分别将这些指标的共性要求抽象出来作为二级指标,然后以之评价不同的课程。这种评价体系简单、共性要求明了,遵照导向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所设评价指标不脱离教学实际,既考虑到了评价点和面,又考虑到了学校的教学条件及最终评价的实际效果,尽可能使所测指标达到量化,简化了指标个数,要求同一层次的指标不互相重叠,合理地给定各项指标的评价等级,对各种课程教学的标准统一,便于对体育教学质量的宏观控制,便于统一参评人员的思想,便于他们进行同级同类同质的比较,容易形成可靠的结论。见表1

2确定权重及进行综合测评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难点在于评价指标的设计与量化过程的处理,特别是量化问题,如果量化方法不科学,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就差。评价的一般方法是发放调查表,让评价者给出被评者各项指标的分值,然后进行加权求和得出总分,以分值的高低来衡量被评者教学质量的优劣。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对系统都由它的作用和贡献,对系统而言都有它的重要性。所以,在确定它们的权重时,不能只从单个指标出发,而是要处理好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它们的权重。应当遵循系统优化原则,把整体最优化作为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权衡它们各自对整体的作用和效果。然后对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确定各自的权重,既不能平均分配,又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指标、单个指标的最优化,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应根据学校类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师范类学校的课堂应起到教学示范作用,当然也有些方面是各类教学共同要求的。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是既要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学质量,又要尽量简单,便于操作。在对大学公共课教学质量实际评价工作中,也应该使每个指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评价方案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评价等级共分为优、良、中、差四级,分别赋值4、3、2、1。一人评课可以根据听课实况按等级评定办法给出恰当的等级;多人评课,则以多数评价者确定的等级为结果,做归一化处理后,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即:指标得分=评优人数X4十评良人数X3+评中人数×2+评差人数X1。

在测评过程中,往往是先获得低层指标的数据,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测评的数据进行处理,逐级向上获得高一层指标的数据,最后获得对一个对象的总体评价。本评价方案综合得分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根据子指标的分数在总体中所占的比率作为该子指标的权重的方法。假定有n个子指标,其测评数据分别为×1,×2,…,×n,则每个子指标权重系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bi为第j个指标的权数.×l为第i个指标的测评原始数据。为所有指标测评原始数据的和,即权重系数等于指标得分除以各指标得分之和。此种加权法在简单测评和团体测评时应用较多,在知道各指标的平均分数而求评价的总平均分时,就运用此方法。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代表评价的总平均分数,×i为各指标的平均分数,ni为各指标测评人员的个数。总平均分数即本评价方案所确定的教师教学质量的最后测评分。

3评价的要点特征

教育思想:(1)为人师表,树立教师形象,从严治学,以身作则,运用正确的言行去影响学生;(2)育人思想,努力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3)教学态度,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循体育教育规律,坚持科学态度。教学内容:(4)研究教材,熟悉教材教法,掌握教材的现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编写教案.教案完整、规范,教学任务明确、具体,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实际;(6)场地器材准备,场地整洁,达到运动需要,器材符合标准;(7)课堂一般程序.程序合理,注意学生精神风貌;(8)组织教学状况,课的结构与时间安排合理,调队方法得当。练习衔接严谨;(9)动作讲解示范。讲解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动作示范正确、干净利落;(1O)运动负荷安排,学生做练习的数量,学生做练习的强度,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

教学方法:(11)教法方法运用,教法灵活多样:抓教材的重点、难点;(12)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新颖,概念准确,教学技巧灵活,有独创性。

教学效果:(13)学生体育意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14)达到教学设计状况,学生课堂气氛,各教学环节经考核,符合教学规范要求。

4评价方案使用程序

(1)评课前,评课人认真阅读评价方案,熟悉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2)评课人在评课过程中。根据评价要点作好听课记录。(3)被评教师根据评价指标自我评价,并就教学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作简要说明。(4)评课人按照评定等级办法写出简要的、有针对性的评语。

5结论

第8篇: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李清照在它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蒋维翰在《春女怨》一诗中写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这些都是表示闺怨的作品,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二、简介作者。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指名让一名学生朗读,教师评点。

四、整体把握诗意。

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五、分析诗的“前奏”。

1、学生齐读前奏部分,讨论前奏中比喻运用之妙。

2、教师分析: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六、分析诗的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本部分。

2、问:从本部分看来,描写的应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女子却不能感觉到那温柔的春风,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写它的心态时,连用了四个比喻,请找出来,并说说它反映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绪?

明确: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刘方平《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句的内涵。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四个比喻的原句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

板书: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3、问:这个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闷、落寞的。春帷不揭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

4、问:她甚至封闭到了连窗帘也不拉开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确: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板书:等待

七、分析诗的第二部分

1、过渡: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

2、学生齐读本部分。

3、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

板书:(蹄声)

惊喜

4、问: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板书:(过客)

失望

5、问: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化?

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

明确: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频洲”啊。

八、总结

1、问:本诗题为“错误”,这为什么是一个错误?(学生讨论,教师分析订正)

明确:(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2)“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2、问: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

明确: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裢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书:(美丽)(错误)

九、解决课后练习。

十、扩展

1、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也就不同。

2、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

天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

自从有了天窗

就象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

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间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

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

这首诗的动人,是因为他用了鲜活的现代生活语言,表现了甚具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它是那么满溢着热切的情绪一—因为怀想着一个人,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带动着意义的推展,使诗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过程中,读者的心被深深吸引,他们被一种美的情愫感动着,直到诗的末尾,当诗人的彩笔照出:“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心中虽意犹未尽,但却得到欣赏上的满足,并且领悟到,这“天窗”,是诗人的化身,而诗人之所以化身为天窗,乃是借此怀想一个人——“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于是,我们也会进一步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

附:整体板书设计

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蹄声)(过客)

第9篇:教学设计及教案范文

教学大纲对弹力没有作要求,原教材也没有列出,只要求理解弹簧秤的原理,学会用弹簧秤。

由于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同时它又是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课程标准将它纳入教学内容: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和实验了解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新教材在编写这部分内容时,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如拉橡皮筋、弹簧等,让学生感受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从而引出弹力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自制弹簧测力计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建立弹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通过制作,探究学习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三、教学方法

建立弹力概念主要通过演示观察、学生操作和交流讨论的方式;学习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弹簧测力计的制作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主要是通过交流评估的方式进行。

四、教学过程

(一)塑性、弹性、弹力概念的教学

由直观到抽象,从现象中归纳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

(1)活动感受:学生的课桌上备有弹簧、橡皮筋、一段导线铜心、一段钢丝,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把玩等活动感知这些物体的特点。

提问:通过大家的观察、动手活动,你们对上述事物都有哪些想法?

点评:上述提问不具有任何方向性的提示和诱导,因而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彻底的解放,学生很可能会在物体(物质)的导电性、金属与非金属等方面加以认识,会有许多新奇的想法。学生也会在物体能够恢复原状或不能够恢复原状方面加以描述,对塑性、弹性、弹力等概念逐渐明晰。当然,也不排除过度的开放会使学生显得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提示,学生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2)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提出塑性、弹性、弹力的概念。

(二)关于弹簧测力计的探究

1.探究橡皮筋或弹簧的形变程度(伸长)与弹力大小的关系

让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然后总结出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具体关系。

实验与体会:在弹簧或橡皮筋下面挂不同数量的钩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对此现象你有什么想法?

点评:这一问题的提出能够满足不同思考方式的学生:善于理性思考的学生会得到规律性的结论;善于动手实践的学生会想到制作设计测力计。因为没有限制问题的思考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目的在于能够引导学生得到三种不同的回答: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能够用于工程技术上;我们可以根据同样的道理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测力计。而这三种回答其实都是我们非常需要的。作为一个探究活动,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时才真正进入探究,因为学生的类似以上的回答其实是试探性的(猜想),真正的结论性语言应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进行论证。因此,可以说上述教学步骤仅仅是探究活动的一个引子。

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探究

导引:我们已经知道了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一关系,并且我们也想到了根据这个道理可以设计制作一个测力计。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实际制作一个测力计,同时完成以下必要的工作(投影在屏幕上):

(1)设计制作方案。方案包括制作的原理、方法、器材、步骤、合作等内容。

(2)交流制作方案。主要加深对测力计是应用了弹簧被拉得越长,受到的拉力越大的原理的认识,以及对制作过程中用挂钩码作为已知拉力这一方法的理解。

(3)制作过程。可以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在课堂上完成,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收集到的各种弹簧、各种橡皮筋、纸盒、图钉、小块三合板、剪刀等,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寻找合适的器材完成。

(4)交流评估。课堂上,先让学生交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获得的经验,然后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自制弹簧秤,挂重物称量,并和准确的弹簧秤进行对比,如有较大差异,分析误差原因。

点评: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上述探究活动,因此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时间(科技实践活动时间或物理课)进行交流,将每一个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互相学习,并进一步完善。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根据制作过程中的认识以及在交流评估中老师的一些示范操作,让学生讨论和总结使用弹簧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测量范围、零点、自由伸缩等,再进一步学会读数。

点评: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突出了新课程实验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

(1)提倡使用自己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具体感知了弹簧、橡皮筋、一段导线铜心、一段钢丝等生活中常见物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2)重视过程体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具体方法可以不同,所用器材可以有自己的特点,体验探究的过程是教学的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