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实践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课程体系 专业特色 理论课程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32-02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从1999年开始起步,至今已历经10余年。10多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才培养、学生就业、课程设置等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起步较晚,2005年,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目前广西地区唯一的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开始了广西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索。六年来,我们对专业建设的讨论和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在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至关重要。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一、当前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在财政系,依托财政学这一优势学科,六年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1.人才培养目标。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是为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素养和较好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以及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与实践动态,具备处理社会保障及相关事务业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
希望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组织、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从事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及与之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或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2.课程设置。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设置了160学分的课程安排计划,主要由理论课程(132学分)和实践课程(28学分)组成。此外,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成绩优异者可申请创新学分,课外活动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社会调查和实践、各种学科竞赛、等级水平考试和科学研究活动等。
(1)理论课程。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5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8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2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学分)五大模块组成。
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的,是依据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品位而设置的,具体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基础,这部分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一样的,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9门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我们设置了10门: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学。
专业选修课程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我校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择,专业任选课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专业限选课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劳动关系学、社会工作概论、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任选课包括社区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问题概论、企业年金、劳动心里学等。
公共选修模块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随意多样,如影视欣赏、计算机应用、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2)实践课程。我校的实践课程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5个学分,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23个学分,除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外,各专业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开设哪些实践实习课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社会保障业务实习、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社会调查。
二、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特色,课程设置无基准。自2005年开设此专业以来,我院一直在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是由于本专业的建设没有形成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所以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基本的依据,随意性较大,我们往往是借鉴区外其他高校课程设置的经验,看别人增加了什么新课程我们就增加什么新课程,或者是觉得哪门课程有利于学生就业就开哪门课程,造成了每一届学生的课程设置都不完全相同,教师也处于不断的适应新课的过程中。这样缺乏系统性和特色的课程设置,难以使学生在四年学习后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
2.厚基础与宽口径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为了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针,我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具体做法是,先统一配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再由教学系部确立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这种做法保证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但其缺陷是各教学系部没有太多的主动权,只能在有限的学分范围内配置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这就造成了厚基础与宽口径的矛盾。为了体现宽口径,我们尽量设置较多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希望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便于就业。但是由于总的课时有限,宽口径是建立在薄基础之上、通过压缩课程的课时来实现的。
3.课程的先修后续以及各门课程的衔接关系没有理顺好。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要符合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使各门课程之间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我院由于课程建设的不成熟,人才培养方案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程的选择上面,对于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重视不够,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扰。此外,课程的衔接关系没有做好,各门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重复的内容过多,如《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这三门课程重复内容太多,在授课中给师生都带来困惑。
4.课程设计理论性太强,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不够。作为一个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学校也一再强调实践性教学,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其次,在理论教学中,原则、原理、概念的东西太多,可操作性的太少,而理论又严重脱离实际,对现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所依据和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程序反映很少,并且对该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介绍有限,课程设计没能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
5.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差。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贴近市场需求,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而当前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太乐观,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课时总量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授课中,教师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
三、完善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我们要根据我院财经院校的优势和特色,按照社会需求和岗位的实际需要,认真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建立切实有效的专业课程计划。
1.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需要和就业需求既是专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专业生存的条件。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设的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参考,专业建设是依托本系财政学的优势逐步拓展开的,带着明显的学科导向。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历了几年学科积累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发展应该逐步摆脱学科导向,而应该以社会需求,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设置必须适应就业需要。近年来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进入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各级政府部门成为政府公务员,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或其他管理工作;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宽口径的劳动人事业务工作。其中,进入前两类单位的毕业生不多,大多数毕业生是进入企业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应该考虑到这一就业趋势。
2.确定专业发展重点,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两层意思,内容涉及到众多领域,如果每个方向都开设一两门课程,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培养模式,只能使学生无所适从,专业没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院校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一两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并根据此方向设置相关的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
根据我院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的发展应该突出两个重点:社会保险和员工福利。这两个方向的社会认同度高,社会需求也比较直接。社会保险作为一个特色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员工福利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主要是考虑到毕业生大多进入企业从事微观的行政人事工作,加强这一方向的培训便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的管理等工作。从长期来看,随着专业建设的逐渐成熟和完善,还应该增设劳动关系方向。随着劳动者权益观念日益突出,劳资矛盾、劳资冲突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大量的懂劳动关系,精通劳动关系的人才,来处理劳资冲突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3.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赋予专业课程更多的权重。为构建复合型人才,打造出自身专业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强调基础知识教育,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要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针对当前我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重基础知识教育、轻专业知识教育的问题,我们应调整课程设置思路,适当减少基础平台课的约束,在当前课程体系模块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改变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应以主干课为轴心,先确立专业主干课,然后根据主干课的前后相关联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专业选修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是专业存在的基础,是专业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所确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在全部课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它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看家”本领。专业选修课是主干课的扩展,应按照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来设计,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某一领域,较快进入工作角色。
4.构建适应自身定位的课程设置。确定了专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后,就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来强化特色,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特色”的指导原则来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对原有课程进行整体优化与重组,保留以前课程体系的核心精华部分,新设一些能够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
1.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设置重点是要做好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首先,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应加大经济学、管理学和公共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比重,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投资学、经济法等,以丰富学生的经济管理知识,为其将来在不同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专业主干课程是核心部分,这一模块的课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每门课程要保证3个学分的课时量,当前我们需要对这一模块进行精简,开设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这几门课程就可以了。
其次是专业选修课程,这一部分要体现专业定位和特色。社会保险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保险学原理、保险精算、养老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工伤保险、风险管理等,使毕业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补充保险管理和运营工作。员工福利管理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员工福利、薪酬管理、企业年金、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等,增强学生以后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职业技能。
2.实践课程。为培养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中需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执行层面了解实务知识,从而更好服务于劳动就业及社会保障领域。我校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环节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强化。(1)建立模拟实验室。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实际业务工作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保障业务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险业务模拟实验室,通过引进相关教学软件,模拟和实验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结构和运作模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基数核定、缴费申报、费用征缴及个人账户等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实际操作。其次,建立企事业员工福利管理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进行劳动力计划、招聘、工资福利管理、劳动力培训、绩效考评等职位的工作。此外,建立劳动关系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组织本专业学生进行劳动争议、保险案例裁决,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正确处理劳动关系争议。(2)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完成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为此,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保障局等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不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构建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集中实践课程,让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去见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本文为广西财经学院2011年教改课题一般A类资助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内容衔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本课题负责人:刘玉娟。课题组成员:高丹、夏艳玲、覃双凌、谭彦红等。本文执笔:刘玉娟。]
参考文献:
1.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2.赵俊康,马培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4)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
4.齐银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N].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9)
5.周爱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6.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7.崔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8.蒋蔷.普通本科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J].科教文汇,2009(7)
特色内涵
学校实施“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项目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里的“技术”,是指科学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艺术”,是指音乐、美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强化对学生的技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自立意识、劳动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立身之本;进行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塑造美的心灵,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实现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技术学科、艺术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完美结合。
“技术立身,艺术修心”,是指学校通过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通过各种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每个学生在高中3年掌握多项基本的技术和艺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与道德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特色项目从侧重点来看,涵盖了普通高中课程8大领域中的3大领域:“技术”(包括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艺术”(包括音乐与美术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在其他5大领域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人文艺术素养。学校还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加强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和锻炼,使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历史渊源
学校多年来着力于校本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形成了“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教育特色。不仅学生的技术、艺术素养的培养初显成效,而且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坚定了全校师生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组建了高素质的技术、艺术学科教师队伍,两个学科共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5人,包括1名美术特级教师和1名通用技术特级教师。其次,学校改造提升了技术教育中心、艺术教育中心。2011年暑假期间,学校以国家“中学技术教室、艺术教室装备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传统与特色,建设了6间美术工作室、4间音乐工作室,升级改造了15间技术教室,确保了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课程的顺利、有效实施。这些“工作室”由有特长并热爱相关学科的教师主持,为有不同爱好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真正实现个性化发展。最后,学校加强了校本课程的建设,包括艺术、技术、科学、健康和综合实践等几大类。艺术类包括版画、陶艺与泥塑、纸立体构成、民间美术、室内外环境设计、篆刻、京剧鉴赏、播音与主持等;技术类包括机器人设计、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服装欣赏与结构设计、flash网络动画、图像处理、虚拟现实、影视制作等;科学类包括趣味魔术、趣味制作、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等;健康类包括家庭保健、体育运动(田径、球类)等;综合实践类包括心理健康、家政课堂、交际与礼节、校园与社区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办学特色的彰显提供了课程文化支撑。
近年来,学校技术、艺术教育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学校完成了5项市级及其以上技术、艺术教育科研课题;在全国专业期刊上发表10多篇技术、艺术教育类论文并获奖;在全国普通中学技术课、艺术课教学大赛中,多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在技术教育上,学校与时俱进,抢占改革制高点,成立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处,自主开发多部校本教材,实施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学校承担的两项劳动技术教育课题及取得的成果获得专家好评:1项是全国社科基金课题“基于素质教育的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深化研究”的子课题“中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比较研究”;1项是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劳动技术教育历史、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经市规划办专家组鉴定,成果等级为A等。学生多次参加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共获得6项金奖、10项银奖、8项铜奖,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全国首届中学生技术设计竞赛中,2名学生获得天津赛区一等奖。在艺术教育上,自2006年起,学校开始探索实施美术教师工作室制度。按照个人特长,为特级教师王威等美术教研组教师筹建工作室,先后建立了“全国版画藏书票工作室”、“陶艺泥塑工作室”等6个特色工作室,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和教师。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中,学生们感受着艺术的魅力,丰富、发展了艺术素养。2010年,多名学生参加了全国第六届藏书票比赛并获得优秀团体奖。
愿景与规划
发展愿景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学校将突出以下特色。一是整体构建特色学校发展蓝图,系统实施建设策略,实现全体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三维和谐、互动发展。二是打造一流的技术、艺术教育中心,为特色教育提供硬件保障。三是建设一支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为特色教育提供软件保障。四是以技术、艺术素养的培养为辐射源,使之达到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形成各项素养“百花争艳”的良好局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五是形成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六是注重实践和落实,形成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未来,学校将拓展、优化、创新、发展“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教育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把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办学品质的提升,创办内涵厚重、特色突出、全国知名的品牌学校。
三年规划(2012~2014年)
整体思路:以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以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为动力,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多样化的活动为渠道,以技术、艺术素养的培养为龙头,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特色 课程体系
一、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
按照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既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经济、管理、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如何形成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与时代要求相适应,是专业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
从教育法的角度讲,大学生应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授予学位的角度看,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任专业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大学生应是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基于以上认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应是: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体现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既注重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讲授,又强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要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理论与方法,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专业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和目标,其专业建设应沿着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思路进行。
二、专业特色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确定,既要以目标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为依据,使人才需求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的“特色”相一致,还要注意挖掘专业自身的优势。没有优势、没有能力、没有资源做支撑,再好的“特色”规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实现。因此,应依托财经类院校专业学科多、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就业渠道广的优势,构造多层次的发展平台,确立专业特色。
第一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接轨。财经类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分类细致,课程内容丰富。应充分依托经济管理师资力量强、内容体系健全的优势,在满足社会保障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开设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一些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第二层次的发展平台应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相互依托,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管理专业下应设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不同类型的专业,为拓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可以开设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
第三层次的平台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密切合作,构造专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关系密切,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社会保险)往往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的。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在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上,将人力资源的核心课程列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使学生形成求职优势。
三、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专业,由于其在国内设立的时间比较短,专业人才需求不很明朗,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具体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应重点围绕提高素质、丰富知识、改善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课程选择和体系建设,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理解的深化而不断调整。
四、专业建设的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设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发展速度很快,短短几年的时间,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00多所。要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重点研究一系列的问题。
(一)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
专业导论作为大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启蒙课程,具有融知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专业导论课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该门课程的内涵、外延是什么,如何深入浅出地介绍专业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因此,不断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处理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
课程体系是揭示学科内容及其体系的形式,它必须服从于学科体系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独立的学科,其对课程设置有基本要求,一些专业必修课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作为较新的学科,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应关注国内外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的最新研究,如全球范围的社会保障私有化浪潮研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研究、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研究等,以不断充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研究内容。高校要想与时展合拍,必须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处理好学科建设“稳定”与“调整”的关系,是专业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
[1]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少年军校;劳动技术课堂;整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56-1
《小学劳动与技术》这一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统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在劳动中得到技术的学习和技术的探究,在学习、研究、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它以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培养基本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发展技术学习兴趣作为课程训练的重要目标。
我校是一所有着十多年历史的少年军校(我校2000年起创办少年军校),自入学以来(以五年级学生为例),同学们以为榜样,“学军魂,冶精神,磨意志,锤智能”,在思想道德、行为准则等方面逐步养成了富有时代精神的小军人特色。立足我校实际现状,也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劳动与技术素养,更好地依托少年军校这一办学特色,我对如何上好《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进行了思考与教学实践,形成了一些基本思路与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少年军校为载体,构建互帮互学的连排
要让小军人们在劳动中得到技术的学习和技术的探究,真正体现主体性,充分张扬个性,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成为《劳动与技术》课堂的主人,合作学习无疑是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我在少年军校营连为单位的基础上,引导小军人们建立了排组,每排约4—6人,按照小军人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的差异进行分组,优中差大致为1∶2∶1分布,并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民主产生一名排长。学习、研究、实践过程中,小军人们以排组为单位,在排长的组织下开展各项活动,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学习过程,人人都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体验到探索、发现与成功的乐趣,不但较大限度地发挥小军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二、以少年军校为载体,创设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激励才会有动力,有激励才能有提高。为激励小军人学习劳动与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创设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1.排内评价检查。
排内评价,主要目的在于检查每个小军人的完成情况,督促其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对排内成员个体学习、研究、实践进行评价与激励,便于排内发现问题,互动互助,,共同进步。
《劳动与技术》课堂上,排内检查,一般由排长主持记录,民主检查评价。内容也是多样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交流问题、收集资料……都能成为评价项目。它比教师检查更省时省力,又能充分发挥小军人个体学习的优势,保证人人都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展示交流的机会。
2.排间评价激励。
排内学习、研究、实践后,各排会将自己的意见或成果拿到连集体中讨论,这时就应进行排间评价,以激发合作学习的活力,增强排内学生的荣誉感,提高排内成员的凝聚力。
对于排组的激励本人一般实行“一荣俱荣”的原则,在排组间开展“最佳排”、“进步排”的竞争活动,鼓励学习、研究、实践中表现积极、成果突出的排组和个人,让排组竞争为有效课堂增添前进的动力。
此外还可利用掌声,当场评分,给排组或连队加分等等鼓励士气,调控课堂教学节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把个人评价与排组集体评价结合,让小军人评价与教师的评价互补,既重视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关注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评价促进了连排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让课堂教学发挥更大的效应。
三、以少年军校为载体,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如果说“构建互帮互学的连排”、“创设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从课堂“外沿”与少年军校接轨,那“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则是深入教材的“内脏”,让《劳动与技术》与少年军校融会贯通。
每学期初,教师可根据每册教材的特点,选择其中富有“军校特色”的某项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系列活动。
如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中,我选择了《木蜻蜓》一课作为少年军校和《劳动与技术》结合的抓手。“竹蜻蜓”(木蜻蜓)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后来“竹蜻蜓”传到西方,被欧洲人称为“中国飞行陀螺”。“竹蜻蜓”在直升机的发展过程中,犹如启蒙之师。而直升机则在现代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的设计下,小军人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观看木蜻蜓的制作过程,研究制作步骤,潜心实践制作,还查阅资料,了解木蜻蜓的飞行原理,探讨直升机的形状、功能,撰写了制作心得,精心绘制了《木蜻蜓研究小报》……最后的成果展示中,各连以排为单位,拿出了不少“精品”。
这一活动设计,不但贯彻了《劳动与技术》“做中学”和“学中做”的原则,还渗透了军事技术的研究,让《劳动与技术》真正与少年军校融为一体。
一、发展教师
1.新教师——青蓝结对,帮助成长。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位老教师,以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徒弟听师傅的课,师傅听徒弟的课,促进课堂更好的开展。师傅还从教育教学常规、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对徒弟给予指导,让每一位新教师先“入格”再“入门”争取早日“入道”。
2.青年教师——明晰目标,以赛促培。为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搭建学习平台(同课异构)、实践平台(试讲课、汇报课)、研讨平台(说课、评课)、展示的平台(课堂大讲赛、思政课大赛),让青年教师能够成长得更好,成长得更快。
3.经验教师——分类推荐,经验共享。为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在教学一线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定期开展优秀教师教学特色展示活动。使教师们互相学习,进一步形成、完善和升华自己的教学特色。
4.校长——深入一线,引领发展
校长经常深入课堂,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生态课堂”,交流激发学生思维碰撞进行深度学习。参与教研,增设周二、周四特色教研活动;钢笔字、简笔画、读书交流会、专业课研讨会、文学常识大赛等,全方位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
二、培养学生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搞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主抓课堂教学,开设第二课堂,延伸第三课堂,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一)趣味活动多样化
学生定期可参加各类趣味活动:语文学科的汉字听写、成语大赛、诗词大赛、讲故事、演讲比赛等;数学学科的计算能力大比拼、珠心算比赛、数独大赛;英语学科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话剧等;综合学科的综合知识竞赛、校园歌手大赛、运动会、合唱赛等,可谓玩中学,学中乐。
(二)推进科技教育
1.科普知识宣传:“国旗下讲话”传“科普”;主题班会,议“科普”;校报专设,学“科普”。
2.举办科技节。
3.巧抓季节,实践探索
春季:组织学生去识别农作物,观察、了解大自然,丰富学生的农科生活。秋季:开展植物标本收集大赛,让学生了解多种植物,培养科学素养。
4.科技大篷车进校园
后期将引进“科技大篷车”,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板和展品,提高师生的科技认识层面。
(三)研学旅行
组织学生进行远足,领略本地风土民情;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科技园、动物园等,开阔视野,激发求知欲。
(四)劳动教育
小学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好劳动教育。
1.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劳动。
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
2.加强引导,重视劳动。
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父母的工作地,同时,通过开展班队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劳动最光荣。
3.教给劳动方法,使他们学会劳动。
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4.重视评价,让他们自觉劳动。
①学生自评。②学生互评③家长参与评价④教师评价。
为构建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融合和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并通过动手制作,掌握技能,学习知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形成校园手工文化,我们确定课题“小学生创意手工的实践与研究”。
创意手工课程是校本课程的一种,属于手工课程的范畴,包括布艺、粘贴、毛线球、中国结编织、剪纸、折纸、绳编、丝网花、串珠等各种益智手工的制作。开设“创意手工”校本课程是树立大课程观,构建大课程体系,深化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可以促进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校的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发展、有质量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健认为,这些话道出了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束缚孩子的手脚无异于限制孩子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加大及家用电脑的不断普及,曾经广为提倡和流行的模型、手工制作,已经越来越淡出现代学生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游戏,越显成人化的家庭装饰摆设、昂贵不能拆拼的电动机械玩具等,也都让学生失去了动手机会。
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从劳动课、美术课和每周五下午的校本兴趣课程入手,确定“创意益智手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验研究课题。尝试通过动手制作,掌握技能,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创意益智手工文化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课题的界定
创意手工属于美术教学的一类,该课程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完成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作品,主要以手工制作为切入点,培养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动手做”中习得知识。学生通过探究奥秘、获取新知、亲历过程、体验情感、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进而达到“做中学”的目的。二十世纪初杜威推行“做中学”,使学生有目的的活动,积极的思考,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三、理论依据与意义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采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来实现。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而学生通过折纸、粘贴、结绳、串珠等手工制作,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学、教、做合一”理论主张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学习,知识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服务生活。“动手做”手工创意活动是最丰富、最直接、最方便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能力的最佳时期。创意益智手工是一种手脑协调的创作活动,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益活动,更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极好途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文献,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相关情况。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手工课程的意见与建议,了解来自社会可利用的手工教育资源,逐渐进行课程资源多元化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
3.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的兴趣需要,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教育机智等。边实践边研究边修正。确保研究方向正确,措施有效。
4.经验总结法:定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小结,逐步完善研究方案;搜集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五、研究目标
1.通过开展结绳、串珠、纸工等手工活动的研究,把美术、劳动和校本兴趣课程等学科中的手工制作类课程进行整合,在常规课程教学和校本兴趣课程中进行“创意益智手工”实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益智手工文化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的动手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并通过多样的手工创意活动调动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发展特长。
3.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善于进行科学研究,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六、预期成果
1.研究出特色手工课教学的资源整合和利用问题。
2.研究出手工兴趣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智力得到有效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对学生手工制作作品创新的呈现形式进行研究和作品汇总,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创意益智手工文化和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4.研究出特色创意手工兴趣课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现实意义。
1.学校特色定位是教育国际化的形势需要
世界各先进国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美国高中生在暑假大都参加工作,做义工、做小时工、做实习生。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丰富了阅历,增长了才干,为步入社会积累了经验。英国家庭鼓励学生假期到其他国家的学生家庭互换居住、旅游、学习当地语言。在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历经半个世纪。颇多曲折,经验相当丰富,教训相当深刻。第一阶段(1949—1979年),发扬传统经验,亦存在经验的误用;第二阶段新时期,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逐步推进,普通教育追求升学率的加剧,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结合受到冷落。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一明确表述,使我们更加明晰了我国实践与研究的明显不足:主要关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视不够;主要关注走出校门和课程建构的形式,忽略了学生自主实践的研究;普通高中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实践几乎处于冷落状态。我校一直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办学思想,并在实施“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方面具有优良传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建立了分校和学农基地,校园内开辟“菜园”,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北京日报》专题报道了此经验,全国除台湾和外的省市自治区都有代表团到我校参观学习。七八十年代学校开办“力达塑料厂”,成为本县唯一盈利的县级企业,每周必有班级到校办厂学工,每学期安排一周固定学工时间,并写进课表。新时期校办厂关闭,取消了固定学工时间,但德育处积极探索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出版了《学生社会实践论文集》三册。2000年起学校开设选修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新课程推行后“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修课,在挖掘本地教育资源、专项探究方面取得一些成绩。
2.把学生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课程大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融合于新课程的尝试,并做到了“进课表”,试图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各个学科整合,探索“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化的路子,我们在困惑、反思、学习、求索中得出:密云二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反思新课程的优势与劣势的前提下,规划自己的发展定位———重新审视学校校训“厚德博学、善思笃行”,强调知行合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挖掘学校特色内涵,将其学校办学理念定位在“创新践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促进学生优势进一步发展,克服学生发展的劣势,使学校走在全市同类校的前列。
特色学校的发展必须具有创新思路
1.找准突破点
《规划纲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发展了我国教育方针的内涵。我校突破的重点不是停留在教育服务社会的层面,而是谋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变原有的狭隘的思维、封闭的视野、单一的学习方式,为开放的思维、广阔的视野、多元的学习方式。
2.提出创新践行新思路
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理念属地化、校本化具有全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与属地发展功能定位切合,与家长和学生需求紧密结合,与学校长期发展相吻合。
一、挖掘学校文化,定位学校教育特色
我校的教育特色是“砺志教育”。确立此特色,源自于我校的学校文化、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和现实需要。首先是学校文化。我校所尊崇的客家精神,其中包含有“志在四方”、“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核心内容。第二是历史传统。在永泰村的地界上,古代有一条蜿蜒北上的小路,曾是广州城众多书生进京赶考的必由之路。村民们为彰显这段历史,把书生们聚集一块休憩之地取名为“官厅窿”(现名“官厅路”),以此激励自己的子孙后代刻苦治学考取功名。第三是地理环境。作为独特的地域标识,永泰小学背靠一座叫磨刀坑的山丘,山上有块巨大的卧石,过去永泰村民上山砍柴必经此地,在磨刀石上磨砺刀斧,夯实手柄。因此,磨刀坑、磨刀石、磨砺等词语成了当地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寄托。
二、依托教育特色,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我校在“砺志”教育特色的指引下,构建了具有我校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砺行活动性课程社团活动篮球、七彩动漫、书写人生、舞蹈形体、科技梦、艺术体操、长笛风情德育活动“穿衣戴帽”、“砺志”礼、“砺志”节、值周班、重走砺志路砺能环境性课程春夏秋冬社会实践舌尖之“旅”、消防实践基地、垃圾处理厂实践基地“、蓝丝带”行动
三、德育课程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一)通过教育特色“物象化”,实施德育课程
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把特色“物象化”,把环境性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每天都能看见、听见、触摸,是很好的德育课程途径。例如我们把校徽、校印的设计与“砺志”教育特色紧密结合:校徽下半部是为一本打开的书,寓意永泰学子勤奋与磨砺之志;整体如一个阳光下舞动的小孩,既寓意学校的艺术体操特色,也寓意莘莘学子在学校的培养教育下茁壮成长;校印在设计上更融入了艺术元素,中间“留白”的地方,一方面是表示“白”的词意,同时更把“砺志”教育的意境强烈地凸显出来。又如,永泰小学的形象大使,是一组以本校学生动画图为基础造型,经过艺术加工的男女学生动漫组合。本形象大使设计融合永泰小学身心健康、行为规范、知识扎实、气质优雅、意志坚强的育人目标。
(二)通过德育课程,实现教育特色的育人目标
1.德育课程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如七彩动漫社团,以学校的“形象大使”为素材,结合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动漫”的形式实现教育的目的。
2.德育课程以德育活动形式开展“穿衣戴帽”活动:由学校组织,依靠家庭教育。定期举行生活自理方面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砺志礼”活动:砺志作为本校教育特色,砺志之礼必不可以少。我校的“砺志礼”包括“启蒙礼”、“感恩礼”和“成才礼”。以“启蒙礼”为例,我校每年都为新生举行“启蒙礼“,活动包含了正衣冠、赠“红包”、站“君”姿、摸砺石、存祝福、呼校训等环节,极富本校特色。成长记录活动:以德育课程中的成长系列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成长记录格为载体,学校为每一个孩子设计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记录格,它通过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收集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反映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信心,在不断的回顾和反思中求得发展和进步。值周班体验活动:为了培养孩子们自理能力、增强主人翁意识,特地开设了主题为“管理、体验、分享”值周班——小主人管理课程。学校在升旗仪式上安排授卡及交接仪式,孩子们通过佩戴胸卡“上岗”,强化“小主人”意识;通过体验、分享,实现教育他人及自我教育。这些都是“砺志”教育特色最核心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少先队;特色主题活动;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中国梦”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神州大地掀起了“中国梦”活动热潮。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了总书记对于“中国梦”的阐述,积极响应全国少工委“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特色教育,根据《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牢牢把握少先队的组织属性,牢记教育工作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使命,通过与滨江西路第一小学“神舟五号”中队的队员们一起商议,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活动,鼓励“神舟五号”中队的队员们树立社会主义远大志向,促进队员们全面发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怀有“中国梦”理想、有能力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通过感受节日文化使队员们爱国爱党
(一)“致敬英烈,接棒复兴”主题活动
清明节之际,缅怀先烈,继承先烈遗志,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激发队员的爱国思想。我校少先队组织队员到冼星海墓园进行扫墓。“神舟五号”中队也商议开展“致敬英烈,接棒复兴”主题活动,活动中,由个小队分别以讲先烈故事、演故事、欣赏冼星海先烈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等形式感受革命先烈的刚毅坚韧、自强不息、爱国爱民、志存高远。“火箭”小队教队员们亲手叠一朵白纸花,用崇敬之心祭先烈。“飞船”小队合作用黏土制作了冼星海先烈像,表达敬意。队员们带着白纸花到冼星海烈士墓前鞠躬献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和怀念,实现中国复兴梦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队员们立志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开展争章活动,落实到爱中队、好好学习、强健体魄等实际行动中,做好实现中国复兴梦的接班人。
(二)“我是神舟小雷锋”系列主题活动
新时期,雷锋精神被赋予了宽广的时代含义——勤俭节约、乐于奉献,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必备的道德品质。因此,“神舟五号”中队把学雷锋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活动,在3月开展“我是神舟小雷锋”系列主题活动,队员们在自己的小区开展奢侈浪费调查研究活动;在学校积极向其他队员宣传节约水、电等资源的知识;寻找身边的新时代雷锋,并把他们乐于助人的事迹以图片、录音和视频等形式在中队中展示。其中“冲锋”小队找到了一位乐于助人的活雷锋——张老师,并邀请她到中队讲述自身的故事,让其他队员都感受到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就是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中队长还发起了“争做神舟小雷锋”活动,队员们设计了“神舟小雷锋”的LOGO,各小队分别在校内外帮助别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全体队员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铸造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的品质,为实现复兴梦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通过亲身践行促使队员们爱中队爱劳动
(一)“神舟中队我做主”主题活动
中队是少先队活动的主阵地,有自己的特色、符合儿童审美要求的阵地才能使队员们有小主人的归属感,促使队员们热爱中队,为中队添光彩、争荣誉。中队委和队员们经过商议,决定开展“神舟中队我做主”主题活动,为“神舟五号”中队阵地添砖加瓦。各小队各展所长,分工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布置中队的不同角落,如队角、宣传板报、图书角、生物角、评比栏等,队员们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利用各自特长,如书画、黏土制作、设计等,美化中队阵地。阵地的每个角落都由队员们自己布置,定期维护美化。在“中队最美角落”评比活动中,各小队展示并讲解了自己精心布置的角落展示。中队阵地建设符合队员们的审美要求,且充满童味,队员们齐心协力,乐在其中,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中队阵地,更加热爱“神舟五号”中队。
(二)“爱劳动”系列主题活动
队员们从小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加各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进而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每样事物。“神舟五号”中队在不同年段开展符合童情的“爱劳动”系列主题活动,如“我劳动,我光荣”主题活动,要求队员们先学会把自己的小事独立自主做好,不依赖父母,通过收拾书包、穿衣服、绑鞋带等比赛,树立榜样,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队员们自主创编舞蹈《劳动最光荣》,教大家边唱边跳。中队长还倡议队员们争当“神舟劳动好手”,作为家庭的一分子,队员们在家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队员们也要分工合作,维护好中队阵地环境,做到“人人有岗,处处实干”。队员们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懂得责任、珍惜和感恩,为将来走出社会实现梦想做好坚实的准备。
三、通过特色活动培养队员们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
(一)“墨动神舟”特色书法活动
我校历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尤为重视书法艺术教育。学校专门开设书法课,队员们也很喜欢书法,有的还拥有书画特长。我把这样的特色融入中队活动设计中,通过“墨动神舟”特色书法活动,让队员们为中队共同创作特色对联。队员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字的气质和韵致之美,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意识。同时队员们的书法作品也成为中队阵地的一大标志性特色。走进“神舟五号”中队,如同走进了书法的天地,让人赏心悦目、心静神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队员们从小爱书法,懂得审美,立志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成为有内涵、爱生活、懂情趣的接班人。
(二)“陶趣”系列特色活动
“神舟五号”中队的队员们动手能力强,喜欢做陶艺,有几个队员的作品还在区“陶趣杯”中获奖。利用这一特长,我把“陶趣”作为“神舟五号”中队的特色活动,并聘请有经验的校外辅导员,对孩子进行阶段性指导。我以不同的主题和“陶趣”相结合,让队员们围绕主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动手做出属于自己的陶艺品。如在“我爱神舟中队”活动中,队员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把中队的特色LOGO——火箭做成各式各样的火箭黏土作品。有的做成吊饰,火箭上有队员自己的照片;有的做成色彩缤纷、风格可爱的摆件;有的做成漂亮的胸章……又如在“迎中秋庆国庆”活动中,队员们分小队共同制作了国旗、小灯笼、月饼、水果盘等黏土作品,既让队员们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节日的气氛,又锻炼了队员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陶趣”系列特色活动贴合童情,有中队特色,富有童趣,队员们在活动中增强了动手能力,越来越自信,作品也越来越精美。
“神舟五号”中队的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梦想成为工程师,有的梦想成为医生,有的梦想成为建筑师,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自己的梦想。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中国复兴梦结合在一起,参与新时代的建设,实现自我价值,就是身体力行为中国复兴梦而努力。
四、结语
近年来,我以《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通过与队员们商议开展常规性、特色性、评价性活动,让队员们清晰认识到自己在实现“中国复兴梦”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复兴梦就是要实现自己的梦,队员们应该从现在行动起来,立志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爱国爱党,爱中隊爱劳动,努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把所有队员的梦想汇聚起来,就汇成了明天的“中国梦”。让梦想深深扎根于每个队员心中,让“中国梦”的理想指引他们从少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陆士桢.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J].辅导员杂志,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