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

第1篇: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摘 要 教育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羽毛球项目运动是我国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针对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方法进行简单分析,为高校羽毛球教学提供简单参考。

关键词 高校 羽毛球教学 问题 相关方法

现如今羽毛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当代各高、中、小校园内体育课堂上的一项运动,新课改推广下,对校园体育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大学校增加体育课堂的丰富性、增加体育项目,以让学生有多种选择性,除此,更对体育课堂上的各项运动提出了标准化训练的要求。羽毛球运动作为其中一项,因其简单易操作吸引了不少学生选择,但这些选择羽毛球运动的学生球技情况却不容人乐观,而学生球技不佳,最终的原因要归结在教学方面。针对此,笔者简要探讨分析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性策略,以改善羽毛球教学质量。

一、高校羽毛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我国高校的羽毛球教学一直采取传统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传统羽毛球教学理念和方法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因此,我国的羽毛球教学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传统的羽毛球教学重视羽毛球基本的姿势和步伐,训练学生的羽毛球基本操作技术,导致课堂气氛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占主导地位,通过不断的示范和强化训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羽毛球技能的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落后

羽毛球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有两种极端的教学方法。一是老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羽毛球技能的传授,强迫学生不断地重复练习。二是忽略对学生羽毛球技能的传授,让学生自行练习和活动。前者过分以老师为中心,逼迫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被动练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者虽是以学生为中心,却没有尽到老师应尽的义务,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活动指导,学生只能靠自己不断的摸索进行练习,而且老师如果不讲解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很容易造成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受伤。

(三)考核方法过于死板

在对高校羽毛球进行考核时,采用仍是传统的考核方法,以技术为主的考试,考试内容固定,不能全面的考核学生对羽毛球基本理论、技术和战术的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传统考核的标准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评价,一些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与运动天分高的学生采用的是同一个评价标准,这样严重影响了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对运动的积极性,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且,体育考核不同于文化课的考核,老师会提前透漏考核题目,学生为了能取得好的成绩,重视对考核内容的训练,忽略了其他学习内容,有目的性地进行运动,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改善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策略

(一)进行个性化教学

高校羽毛球教学水平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都良莠不齐,教师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化的教学。羽毛球技术好的学生,老师要对其进行强化教学,实施高技能训练。对于水平不高的学生,就要耐心地进行基础指导,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设置锻炼的强度。高校之间开展羽毛球比赛一直存在,各个高校为了参与比赛并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学校设置专门的羽毛球校队,羽毛球运动越来越受欢迎,在高校要做到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学生的竞技精神,因此,需要统筹兼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随着教学设备的改善,高校学生可以接触的体育设备也会越来越多。当学生在室内上体育课时,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受伤害的风险还可以使学生保持衣服的整洁。关于羽毛球运动,国内国际有许多精彩的比赛,老师可以适当播放这些视频,让学生在高手与高手的对决中找到学习的兴趣。羽毛球运动的技巧和动作也是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进步的,老师在传授书本上的方法的同时,也可以向同学介绍现在羽毛球运动界流行的招式。兴趣是学习的有效动力,有些教学有时难免会有些枯燥无味,@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乐趣,

(三)完善教学评价

当前,很多高校的羽毛球教学评价局限在羽毛球技巧和运动能力的评估,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评估,这造成学生苦练羽毛球技巧,但是对羽毛球运动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因此,高校应当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把理论知识考核以及羽毛球战术知识纳人到考核中来,让学生全面了解羽毛球运动,提高其对这项运动的认知。

(四)加强学校羽毛球社团建设

学校社团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之一,而学校社团也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起来的。羽毛球运动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单独完成的运动,需要同伴的陪同才能进行。通过社团,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以健身为目的的友谊性质的比赛。同时,社团负责人还可以找到精通羽毛球运动的体育老师做指导,确保羽毛球运动的健康合理进行。不仅是羽毛球社团,还是其他的社团,都可以在羽毛球社团的宣传和倡导下进行社团间的友谊赛,让羽毛球成为沟通社团之间友谊的桥梁。就好像中美建交时,乒乓球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一样。运动同样可以加强陌生人之间的沟通,甚至结下深厚的友谊。

参考文献:

第2篇: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一、课前准备研究

教师要根据教案的设计和课件安排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时事热点,例如在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中,教师在进行备课时,要引入充分的时政话题来加强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问题,看待问题。下面的几个案例就可以运用到本单元政治基础内容的教学。

案例一:中国和菲律宾关于黄岩岛的对峙

教学目标:通过介绍中菲问题的起因、过程和处理对策,让学生认识到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培育青少年的民族精神,树立忧患意识,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案例内容:中菲问题激化的导火索是,4月11日,在中国南海黄岩岛,菲律宾警方试图抓扣几名中国渔民,导致一艘菲律宾军舰与数艘中国海监船发生对峙。事件的起因有二:①南海领土争端是历来已久的问题,这是南海优势的地理位置决定的;②菲律宾试图寻求美国支持,与中国对抗。中国政府坚决捍卫的决心和维护核心利益的勇气,使问题朝着和平解决的方向发展。

案例二:奥运会国羽女赛双被取消比赛资格

教学目标:伦敦奥运赛场上我国羽毛球女子双打的两名运动员被取消继续比赛的资格而使国人蒙羞,使学生能够知道消极比赛事件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明白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时刻具备荣辱观,要向世界展现我们的精神面貌和弘扬中华文明,不应该做出任何有损国人形象的事情。

案例内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羽毛球比赛赛制有了新的变化,我国羽毛球女子双打组合于洋、王晓理为避免与我国另一女子双打组合提前在半决赛相遇,在四分之一比赛中消极应对,最终输球,国际羽联取消了二人继续参赛资格。

教师课前准备这些材料,并且要安排学生课前对近期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时政材料进行搜集整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近期的时事,使其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初步认识,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课堂效果

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渗透性地讲授与本课知识相关的重大国家时事热点,而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每堂课都请一位学生口述本周发生的一个热点新闻,针对该学生的发言,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而这正好给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了机会,使全班同学参与到对时事的讨论之中。针对某一时事,教师还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以探索的态度来分析其他同学的观点,将收到多方面的益处。最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分析、评述,并给以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客观看待问题,有理有据地针砭时事,最终达成共识。总而言之,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本节课的实际内容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三、课后活动

1. 筹办手抄报或黑板报

当遇到国家重大时事时,可以开展与之相关的手抄报活动。比如为了促进学生对正在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军团战绩的了解,可以举办以“中国军团奥运辉煌战绩”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或者办“奥运——中国史”的主题黑板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对了解体育成绩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2. 适当地举行时事政治知识竞赛活动

可以在班级定期组织时事政治知识竞赛,流程可以是通过小组选拔赛,在小组中选出一个成绩最好的选手参加抢答赛,再根据成绩对参与抢答赛的选手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时事政治的兴趣,这对政治课堂的教学是十分有利。

3. 安排相应的课题或者论文

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题或者论文,让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可以根据七年级上册的“做情绪的主人”为学生设计“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的课题;根据下册的“扬起自信的风帆”设计“初中生人际关系对生活学习的影响”的课题;还可以根据七年级上册“学会拒绝”设计“青少年如何抵制网络不良诱惑”的课题。这样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对调查的设计、分析和总结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篇: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为贯彻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健康第一”的精神,开拓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向,重点发展实践教育,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模式,推动和促进高校体育健康课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方式,大多是以专业竞技项目和应试教育为主,具体表现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单一,忽视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单一教学模式功名式教育等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只为应付于考试的内容和分数,而从不考虑所学体育知识技术是否对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用,不能享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得心理和生理快乐,也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充分发挥和提高,使教师始终处在一种被动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之中,而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1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试,试验对比,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1.1初始资料获得阶段

1.1.11997年9月对济南大学人学新生进行调查,掌握身体素质基本情况并进行测试。

1.1.2查阅高校体育教育文献及对专家进行咨询。

1.1.3掌握学生的基本素质,并了解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喜欢程度,对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体育项目的看法,参加体育锻炼的状态等。

1.2实验阶段

以体育课教学班为单位,在大学内进行教学体育实验班的教学改革试验,体育理论教学占40%,外堂实践课占50%,考勤情况占10%的教学计划,并且每周进行2次以同学自由选项为主的体育俱乐部活动。

1.3总结阶段与推广提高阶段

从新生人学就进行教改后的体育教学,我校体育系推出了《面向21世纪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教材《大学体育实验教程》,对体育教学课进行了全面改革。

1.4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阶段

在全校实行全面的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报教务处批准后全面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其教学内容为:依据体育理论各方面内容,合理安排教学,依据体育教学改革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以课题组负责人为主编写了《大学体育教程》和《体育与健康》教材,指导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在全校实行了教学改革后的教学计划。

2各学年教学内容及测评方法

2.1一年级以发展身体一般素质为主,进行一般力量、速度耐力素质的学习,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理论了解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及运动解剖,生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课考试为笔试,试卷答题占400,6,平时及出勤占100,6,外堂实践课测评结合军事综合测评方式进行测试,实际方式内容包括原地举手铃,男(5Kg)、女(4Kg)共15次,然后曲线地滚球15米,接仰卧起坐20次,进行折返跑5mxlOmx15mx20m,最后原地跳绳男100次、女80次停表,这样既能根据场地情况进行安排,又检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成绩占50%。2.2第二学年以提高综合理论知识和综合身体素质为主,理论以体育保健学、营养学、体育竞赛知识为主;在身体素质学习中以提高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为主。在学习中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乐趣和身体素质能力。

2.3第三学年在提高综合理论知识和综合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讲授体育竞赛知识,三大球(篮、排、足)及三小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的欣赏方法和身体素质锻炼处方,实践课以耐力练为主。

2.4第四学年根据学生的自我爱好进行专项选修课体育教学,学生自主选择专项,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田径、武术、健美操、毽球、魔球、交际舞等项目。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知识,并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有了更加探人的了解和掌握基本技术、具体测评方法,定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

3结论与建议

3.1体育教育改革后的课程注重了理论课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人体运动的最基本知识,而且对于体育竞赛的组织方法、竞赛方法及如何欣赏精彩的体育比赛都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在理论上掌握了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3.2实践课综合素质的学习,克服了以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提倡以提高一般身体素质为主,使体育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了意识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终身体育”的观点,使体育与“健康第一”的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各自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参加自己喜爱的项目和训练方法,达到了体育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3.3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适宜的考试内容和方法,注意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的提高及专业性练习方法的培养,克服了专业课必须有专业场地、专业器材不足的缺点,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加探了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爱好。

第4篇: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选修 现状与分析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六条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1]。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是高校公共体育必修课的延伸与提高,应在公共体育必修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融身体锻炼与增长体育知识为一体,深入贯彻以“健康。

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从而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1.1研究对象

以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的6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00名,女生300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阅读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1.2.2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2份,有效问卷562份,有效回收率93.68%。

1.2.3数据统计法

运用体育统计学知识和方法,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

开设的选修课项目有:羽毛球、排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健美操、太极拳共八项。高职高专男、女生对体育选修课项目有着不同的喜欢程度。男生选修的热门项目是:篮球占总人数的96%、羽毛球占总人数的87.3%、足球占总人数的65.2%。女生选修的热门项目是:健美操占总人数的97.63%、排球占总人数的72.51%、太极拳占总人数的56.04%。田径是最不受欢迎的项目仅占总人数的2.4%。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体育舞蹈、游泳也有一定的兴趣。由此可见,男生喜欢具有集体性、运动量大、并体现竞争性的项目。女生喜欢对抗性小,具有有一定娱乐性,体现女性柔美性、休闲性的项目。学生对田径项目没有兴趣,可能是田径练习起来较单调、辛苦,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该项目的运动价值。学校目前开设的项目还没有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此外,学生对场地设施和教师的指导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2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甚至与中学体育教学类同,学生普遍缺乏上体育选修课课的兴趣。教学没有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因此,高职院校体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首先完善课程建设,建立健全学科体系。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注重于增进健康,掌握健身知识和技能,发展个性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3选修课成绩评定

体育选修课成绩的评定是教学过程的必须环节,也是学生最为关心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其评定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体育课程目标能否实现。成绩的评定方式主要有:教师评定、教师与学生评定相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校教师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评定,做到综合评定的不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改变单一成绩评价为综合评价,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加努力。

三、改进教学的对策

3.1选修课项目设置

公共体育选修课以满足大学生的选择性为前提,以便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调查看出:当代大学生是以实用、新颖、学分、健美效果为主要考虑因素,结合自身因素、教师的素质、教学管理、场地器材等综合因素进行选择,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安排选修课项目时应注意并做好以下几点:

3.1.1足够的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

场地器材是体育运动中的硬件,它不但影响选修课项目设置而且影响学生对项目参与的积极性,限制该选项的选修人数。调查发现:受到场地的限制,许多学生只好放弃兴趣改选其它项目。在考虑到场地器材和学生兴趣的同时,项目的设置还要考虑到师资力量的配备。师资力量的配备是保证选修课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学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的实力。师资力量对学生选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专项指导老师的人数与指导能力;教师自身掌握技术的全面程度及可兼项能力;教师后备力量的引进,充实情况 ; 教师的进修提高 。因此,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项目的设置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场地比较充裕、学生又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

3.1.2满足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有兴趣时,就会把注意力经常集中和趋向于该事物。根据兴趣选项目的同学,在运动中认真投入,富有激情,并能享受运动过程的辛苦和学会动作的愉悦。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教师的引导、家人及同伴的影响有关。高校开设体育选修课,项目的设置要满足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由“外化”转为“内化”。 所谓外化,是指大学对体育运动一时的或者受外界影响而进行的锻炼现象称之为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外化”现象,“内化”是指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是一种自身的需求,对体育锻炼有一种内在的渴求驱动力,我们称之为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内化”现象。“外化”转为“内化”是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需求,帮助大学生培养和确立终身体育观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2]。

3.1.3注意因人施教

根据学生自身素质的、性别不同,老师要有区别的对待,实施分层教学。对素质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素质较差的先让其掌握基本技能。对于男生可以多开设一些运动量大,竞争性较强的项目,对于女生则应该多开设一些竞争性小,富有一定娱乐性的项目。另外在班级人数和男女生比例也应该均衡考虑。

3.1.4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学生最终还要融入到社会,高校体育选修课项目的设置要注重社会实效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一专多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现代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体育设施也较普及,通过体育选修课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常见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竞赛规则、裁判法和组织编排等知识,使学生把体育娱乐和社会需要充分结合起来,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2充实选修课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应遵循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教学原则,以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使教学内容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战术和能力。

理论: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技术,还要掌握本专业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既学习了技术,又懂得了运动原理,方便学生更好理解、掌握动作。理论课的教学要把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理论、成果相结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多媒体、视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具体的观察学习。

运动技能:包括专项技术的学习、提高、适当的身体素质的训练。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在进行适当的身体素质的训练的基础上,对未学习过的项目进行学习,对学习过的项目进行改进与提高。使学生在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掌握身体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随之增高。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体育的价值,突出能力的培养,不仅让学生掌握强身健体的方法,更要让学生发现、挖掘自身潜能,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3.3对选修课的综合考核与评价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成绩评定 仍以“教师评价”,这种评定方式己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兴趣,提倡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充分体现透明度,提高大学生对健与美的鉴赏水平。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学习考核的乐趣与满足,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例如:健美操让每个学生带2-5分钟的操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学生为了带好操,会充分准备,而这欢快节奏的场面,也深受大学生喜爱。武术太极拳考试,可伴随舒缓的音乐,动静结合别有一番风味。而排球可用打比赛的方式考试,每组四人,自由结合,要求个学生写出教案,自行组织、编排,老师作指导。在实践中考核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概括地说体育公选课考试应是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评定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创新和实际操作。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2002

第5篇: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1.1大学体育教学目标与通识教育相一致

作为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的大学体育,经历30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部1979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1992年《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指导2纲要》、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从呈现出“中学化”趋势的《教学大纲》到全新理念的《指导纲要》,通识教育的理念已于大学体育结合,而其更深层次的交融是大学体育发展的方向。

1.2以终身体育为主导的大学体育整体培养功能反映通识教育理念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体育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而其具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相通的。大学体育除了重视基本运动技能学习,还应该是培养健康、和谐的人的一种途径,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其指导思想应在于学生心理与智力的发展以及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养成,体现在体育意志、价值观、知识观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应注重体育理论方面的学习,如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运动项目的赛事、运动康复与保健等。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与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实行大学体育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具体途径

2.1大学体育通识教育之教学

在教学方面,毛振明教授在《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提出当前体育教学的10种较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即技能掌握式的体育教学、注重在教学中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等。现有的体育教学把重点放在运动技能的习得,而忽略了其他的非技能性的体育。如何把大学体育课程改造成体育运动技能、体育理论知识和通过体育获取多学科知识的一门多功能课程?笔者在此构想的基础上,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提出了相关的观点,以期真正意义上在大学体育通识教育下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1.1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大学体育通识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指导纲要》规定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作为必修课,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其主要目标是让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1-2项的基本运动技能和体育健身基本的理论方法、提高自身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文化欣赏水平、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三年级以上(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虽然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并不是说大学体育教学与通识教育毫无关系。以皖北地区的地方院校为例,无论是体育技术教学还是体育理论教学都有涉及到通识教育。如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会对某一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进一步的学习,有关于运动项目的起源、现有的国际国内赛事情况等,扩大了大学体育课的外延和功能,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涉猎到更多体育常识。对一项或者几项运动项目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第一步,同时也为他们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在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之后,可根据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开设高一级别的体育课程。第一类是基本运动技术的前提下的战术学习,如篮球的三人配合战术、羽毛球的高远球和网前小球结合战术等,为学生今后参加比赛做好准备。第二类是体育理论的教学。如前所述,体育理论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类选修课也是比较重要的。以皖北地区的高校为例,已有开设钓鱼理论与方法、健身理论与方法等数门课程。其中健身理论与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项目,课程中对健身的重要性、健身的方式方法、不同体质的人群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国外的体育锻炼情况等作为专门的章节进行讲解。第三类是由学校体育社团、体育健身俱乐部开设的兴趣培训班。其目的是通过开设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为大学培育出既有运动技术专长又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复合型人才。高一级别的体育课程是大学实行大学体育通识教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体育这一媒介学生能够了解到大量的世界各国在体育方面的成就,同时也能涉及到各国地方的民俗风情。相反,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掌握能促进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热情,通过运动技能的不断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势必会增强,以点带面,影响周围的同学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在全校掀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潮,这种模式不可不视为一种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1.2教学模式

综合能力强、有创新能力是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应实施与之相符的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设定基本目标,还需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适当的组织教学活动,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学生在进行技术练习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纠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活动中,对于在练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课堂的练习很难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运动技术,学生还需在课外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可推荐相关的书籍、影像视频指导学生课下学习,让学生的运动技术由分化阶段、泛化阶段向自动化阶段转变。在整个运动技术的掌握过程中,教师作为监督者,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课堂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对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强化指导,鼓励他们进入学校运动队,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选材提供人才。在大学阶段不间断的接受提与通识教育,改变长久以来的体育的偏见,激发学生的潜质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2.2大学体育通识教育之育人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单个学科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全面的素质修养是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在大学体育通识教学中所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学生不仅学到了从事体育运动的运动技术,而且体会到了团队协作、不怕挫折、不怕困难的意志,提高了综合素质。无论是中外的体育文化还是在运动技术学习都能从不同的侧面提升了自身的素质,使心灵得到净化。使大学体育通识教育实现育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作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地超过授课时限的东西。”要实现育人的目标,需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提高文化、科研水平。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除了需要学习本学科的知识外,还需研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来充实自己,此外,参加各种培训、外出深造提高教师的阅历。使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要提高道德素质,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以外,还应教会学生学科知识以外的东西,教师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3结束语

第6篇: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都属于社会体育范畴。首先,作为社会体育一部分的学校体育,可以看作是社区体育的前奏曲。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运动技能技巧的学习,初步掌握基本的身体锻炼方法,了解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其次,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外延,社区体育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校外体育生活,而且还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从两者的概念和功能上来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中缺一不可的。

 1.1 学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区结合的基础保障

 1.1.1 学校体育是开展社区体育的基础

 陈立国[1]指出(1) 现代社会中,从事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都必须经历学校体育的教育过程。(2) 学校体育可以为青少年儿童打好身体基础,促进学生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形成正确的姿态和掌握立、走、跑、跳等基本运动技能。(3) 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初步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4) 可以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手段,从而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体育能力,青少年儿童通过学校体育掌握了必要的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后能为他们独立、自主地参加社区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1.1.2 学校体育能为社区体育解决部分场地设施问题

 冯燕[2]指出开展社区体育的另一个难点是体育活动的场所不足。目前每个学校都具备一定的体育设施, 特别是城市的学校, 其中又以大专院校的体育设施条件为最好。只要进行适当投资和管理, 在搞好学校体育的前提下, 有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区体育的设施场地缺乏的问题。

 郁建亚[3]指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非常有限, “ 据国家体育总局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杏数据的统计, 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有时, 平均每万人拥有场地面积更是徽乎其徽, 因此, 学校的场地优势吸引了社区居民的目光, 场馆对外开放更是调动了他们的锻炼热情。近十几年来, 许多学校为发展教育, 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体育场地面积。既能满足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又有对外开放的余力。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选择性地开放部分收费场馆。这样既浦足居民的活动需要, 又可以增加学校经济收人。

 1.1.3 学校体育为杜区体育提供大批的人才

 郁建亚[3]社区体育要发展, 就必须有大批掌握社区体育知识、技能的人才为社区进行指导和服务, 虽然社区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体育的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社区体育发展工程极为庞大, 还难以满足客观的需要, 学校体育将把与社区结合作为教学的一个切人点。学生中尤其是高校的大学生有相当一批有体育运动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才, 他们完全可以胜任社区体育的志愿者、服务者和指导者。

 1.1.4 学校为社区体育提供必要的科研保障

 黄蕾[4]指出学校尤其是高校拥有一批高质量的体育科研队伍,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科研特长,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经验交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社区体育开展的经验,逐步建立成科学、健康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探究出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的科学锻炼方法,科学地安排不同类型的锻炼内容并掌握质和量的关系,促进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

 1.2 社区体育的开展是学校体育与社区结合的外延

 社区体育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校外体育生活,而且还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

 1.2.1 社区体育有益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冯燕[2]指出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项目众多, 灵活生动, 自我选择性强, 符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情感体验。另外, 社区体育活动能为学生提供自主运用和检验在学校体育过程中学到的体育基本知识和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 通过社区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独特的作用。

 1.2.2 社区体育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李龙正[1]指出终身体育习惯是人们经过长期体育实践而形成稳定的从事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依赖于终身体育意识和兴趣的培养, 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并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不习惯到习惯的逐步养成过程。终身体育习惯一旦养成, 体育活动就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相对于学校体育来说, 社区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和自主性强的特点, 使得学生较为容易地坚持活动。这种活动的延伸过程就是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过程。

 2学校体育与社区结合发展的困境

 2.1 体育场地互动不足

 部分学校也只限于体育场馆的外借与出租等体育设施方面的开放;有些学校因某些原因的制约, 开放后又关闭了; 而有些学校虽然开放着, 但处于无人指导, 无人管理的局面。体育场地没有较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理利用。对外开放场地很大部分是利用体彩公益金建成的全民健身路径和健身园, 随着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也得到相应改善, 群众对健身路径带来的方便和实惠给予了充分好评和赞誉, 但是对其它健身需要, 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仍不能达到群众需求。街道管辖区与学校的场地设施之间的差距仍然十分显着[5]。

 2.2 学校体育的教学与社会体育相互脱节

 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锻炼内容、几乎都在为将来的几项固定考试项目做准备, 教学内容过于单调, 过分偏重于增强学生体质, 忽视了学生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掘,甚至造成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 把毕业后离开体育运动作为一种解脱, 严重影响到他们成年

后对体育的态度。另一方面,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体育教学内容毕业后在社会体育与生活实践中几乎用不上, 而所需要的与生活相关的实用、锻炼身体的内容和方法在教学中又学不到, 故出现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活动相互隔离的状态[6] 。  3 学校体育与社区和谐发展对策研究

第7篇: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1.目的。以健身育人为最高宗旨,在“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的体育教学,培养体魄健康、身心健康,具有现代意识和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2.任务。第一,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科学的健身原理,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以指导健身实践。第二,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一、二项以球类为主的体育活动所必备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基础上,重点掌握健身操、武术和游泳技能,增强自主锻炼能力,为未来的自我健身实践打下基础。第三,在全面发展学生体能的基础上,突出有氧耐力和力量素质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第四,结合体育课程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群体竞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进取性、创造性和竞争与合作性意识以及良好的体育文化修养,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大纲制订及教材选编的原则

1.本大纲是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性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在原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几年来我院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具体实际修订编写。

2.从培养学生健身能力出发,体育理论课以上海高校统编的《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为教材,并对其内容作适当调整,同时补充我院自编的体育参考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体育健身、健康和保健知识。体育实践课以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武术、国际盛行的有氧健身操和游泳项目为普修教材;以部分运动项目为选项教材,使学生掌握参与比赛所必备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3.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和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能教材在选用上既注重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又重点突出有氧耐力和力量素质的提高。

4.选编教材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材内容在技术上保持其合理性,在难度和量度标准上以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所能掌握和达到为原则,教材在整体上力求体现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

三、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做以下规定。

1.必修课。基础体育课:每一届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学期完成基础体育课的学习任务,获得“合格”后才能进行选修课的学习,未获得“合格”者在选修课时继续基础体育课的学习,直到获得“合格”后才可以进行选修课的学习。《大学体育》理论课:一共12个学时,每学期4个学时,分3个学期由教师决定时间讲授。具体内容为:第一学期是身体素质理论和选修课内容介绍;第二学期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和运动保健、运动损伤内容;第三学期为选修课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裁判知识。

2.选修课。选修课是在基础体育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由其自己选择项目上课的课程。其分类为以下几方面。(1)专项选修课。专项选修课是学生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体育课的上课形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暂定开设项目为: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长拳、太极拳、初级剑术、太极剑、散打、跆拳道、健美操、形体训练、瑜伽、交谊舞。各项目可根据学生水平开设普通班和提高班。每个学生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必须选一个且仅限选一个项目进行学习。一经选定后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和上课时间。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更改项目者提出申请,取得任课教师和体育教研室主任同意后,在体育教研室的调配下进行。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运动技能,也就是说第二、三学期所选修的内容不能相同。因此第二、三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一样。(2)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大二下学期和大三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现有项目中选项学习的课程。其上课时间为学生课余时间。具体实施情况待条件成熟以后再另行安排。(3)运动训练课。该课程指体育特长生和学校各项目运动队的训练。在校三年期间根据比赛任务进行训练。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和完成比赛任务情况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

3.课外体育锻炼课。指学生的早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1)早锻炼: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早操拟开展广播操、健美操、健身舞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等活动。早操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协作完成,在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下开展活动。各学院班主任负责学生的考勤及组织工作。(2)课外活动: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课余在班主任或学院的组织下自觉进行所喜爱的体育项目的体育娱乐和运动竞赛等。

4.运动保健课。该课程针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以康复和保健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的一门特殊形式的体育课。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必须具有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在开学5周内持证明到体育教研室办理上课手续。

四、体育课考核办法

体育课的考核应根据学生的运动成绩、运动技术掌握情况及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划分等级:90~100分为优秀,70~89分为良好,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必修课和选修课考核办法:运动成绩:50%;运动技术评定:20%;平时成绩和考勤:30%。如篮球技术考试标准设计。男生考试办法:全场往返运球上篮两个来回,球未投进的必须补进才能进行下一次运球或结束,考试采用记时的办法进行考评。成绩在28秒及以下者分值均为满分20分,成绩在60秒以上的分值均为1分。女生考试办法:全场往返运球上篮,球未投进不必补投,考试采用技评记分的办法进行考评。技评记分办法如下:①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协调,运球熟练,不违例,三步上篮动作熟练、流畅,一次性进球。得满分20分,等级优秀。②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比较协调,运球比较熟练,不违例,三步上篮动作比较熟练,得18~19分,等级优秀。③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基本协调,没有违例,三步上篮动作基本正确。得14~17分,等级良好。④行进间运球手脚配合不太协调,运球时快时慢,不走步,三步上篮动作基本正确。得10~13分,等级及格。在考试的过程中,凡是出现走步、两次运球、翻腕等违例情况,三步上篮动作不正确,不进球的,出现一次扣掉1分,依次累加,扣完为止。得分在10分以下的均为不及格。运动保健课考核办法: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和考勤,30%。课外体育锻炼课由班主任酌情考核。一学期累计缺课次数超过该学期总课时三分之一者,取消该学期体育考试资格。

五、实施要求

教学大纲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在具体实施中应做到:1.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特别要加强身体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研究。2.积极探索“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结合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良好的教学情绪,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改变教师作为大纲的被动执行者和已有知识传递者的传统角色。注意加强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创新。4.加强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发生。5.树立“学生为主”的思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六、解析

第8篇: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一、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xx大精神和团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宣传和贯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通过团校团课的学习、团支部主题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团的基本理论知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读本》,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2.充分发挥学生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利用在团员教育强化班中所学的知识及深刻认识来指导各团支部的工作,从而将“党建”与“团建”有机结合起来。

3、坚持团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及学生会干部例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互相探讨对团委工作的想法和建议,使团工作的开展更能迎合广大学生共同的意愿。

二、加强以美德教育为主线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文明素质的讲座、报告、座谈、宣传、展览等主题活动。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举行升旗仪式、缅怀革命先烈。

3、组织学生开展团日、歌咏活动。

4、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帮助大家结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自身的资质条件自主性地选择参加有主题的课外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各个方面的素质测评。

5、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学生中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

6、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勤工俭学,提倡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树立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学生从对经济的关心引向对人的存在价值和精神需要的关注。

7、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活动。

三、加强团员发展工作,指导各团支部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支部活动。

保持合理的团青比例,继续加大团员发展力度,规范入团手续,严格把关,作到工作细致、手续齐全、效果明显、择优入取以确保团员的质量。

2、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团史、团章、尤其是团员权利和义务学习,要求各入团积极分子要把理论学习付诸与行动,真正在广大学生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3、要求各团支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督促各支部精心策划,力争组织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丰富团支部大多数学生的课余生活。

4、各团支书对支部开展的活动要做出总结。

四、加强对学生会工作及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

1、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增强学生干部的意识观念,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团的各项工作,并使团的工作焕发生机和活力。

2.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监督评判体系及考核制度,以增强其责任心,促使其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3.认真做好学生会换届选举工作。

五、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展现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的活动,其目的是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健康向上、富于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文化熏陶人、塑造人、感召人,全面提高同学文化修养、文明素质,文化品位,树立校园文化新风尚。

1、举办各类竞赛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英语作文比赛等。

2、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如文艺晚会、歌咏比赛、主持人大赛、十佳歌手大赛、舞蹈比赛等。

3、举办各类体育活动,篮球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

六、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1、充分利用好黑板报、橱窗,尤其是广播等宣传工具。

2、每年出一期迎新宣传栏,对宣传橱窗进行整体规范并策划内容,每月出黑板报两期,出每一期黑板报前做出策划,一学期内黑板报、广播站要有一次对学生安全知识的宣教活动。

3、加强对校刊《南溪》的指导,使其真正成为广大同学喜爱的刊物,两个月出一期,并作出策划。

七、认真做好“推优”工作。

1、制定评优方案,严格按照学院本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评选条例,做好评优工作。

2、根据团的要求,制定“推优”方案。真正发挥团组织的后备军作用,进一步配合学工团支部完善“推优”工作。

八、认真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开辟社会实践的新空间。

1、组织策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方案。

2.、以学生回乡度假就近原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0xx学校团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在团县委、校党委的领导下,根据我校本学期的工作重点,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及“文明治校,雅静育人”的方针,从实际出发,切实开展我校团的工作。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增强团员意识,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素质。工作中以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为轴心,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活动,并积极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于学校全局发展和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力争开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空间。

二、工作目标

全面提高我校团员、青少年学生的自身素质,活跃校园文化,争创先进团委。

三、工作重点

1、做好校党支部的助手,以争创五四特色团组织(团员常规管理)为抓手,抓好团员的行为规范要求。结合“五·四”青年节和“一二·九”学生运动纪念日,做好非团员同学的思想引导工作,切实做好我校新团员的发展工作,并通过举团旗、戴团徽、学团章、过团日等“四团”意识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

2、坚持以青少年思想教育为核心,加强团组织的育人功能。结合“暴雨行动计划”任务分配方案,继续开展感恩励志、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等常规的主题教育活动、竞技活动及专题活动(具体活动见月工作安排)。

3、加强学生社团、国旗班、学生会、团员、学生艺术团五支队伍的组织建设,加强指导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发挥榜样作用,通过开展竞技、汇演等活动,促使社团、艺术团健康有序发展。

4、根据团县委及学校要求,开展社区德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工作措施

1、配合政教处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增强他们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实力。

2、贯彻落实团组织各项规章制度,使团组织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实效化。

3、进一步做好“校园之声”广播站工作,选拔播音员,建立健全新的校园广播站组织,充分利用好校园广播这一宣传平台,及时报道校园新闻、时事政治、介绍学校的好人好事、先进人物事迹,播放师生喜爱的歌曲,活跃校园氛围;同时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确定主题,继续做好黑板报宣传布置及评比活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4、与各班主任密切配合,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思路。

5、工作部署力求到位,及时检查和总结。

五、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团委、学生会委员会议,总结上学期工作经验,讨论本学期工作重点,制定本学期团委、学生会工作计划;

2、迎接新生相关工作;

3、协助开展教师节相关活动;

4、“我节约,我快乐”宣传活动

5、学生社团、学生艺术团、国旗班、学生会根据情况招募新成员;

6、“庆国庆”主题黑板报评比;

7、集中学习开展团课。

十月份:

1、与市敬老院联合开展爱老敬老活动(重阳节);

2、学生会、国旗班、团员拓展训练;

3、文明礼仪教育宣传活动;

4、文明礼仪黑板报评比活动;

5、集中学习开展团课。

十一月份:

1、 组织团员积极分子深入学习团的知识并进行入团前的测试;

2、 举办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3、 纪念“一二.九”运动主题黑板报评比;

4、 集中学习开展团课。

十二月份:

1、纪念“一二.九”运动活动:

(1)全体师生运动会;

(2)发展新团员,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做好团籍注册工作;

第9篇: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组织 有为有位 工会活动

在医疗市场改革中,医院面临许多新问题。如何根据医院的发展变化,根据医护人员需求的变化,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探索新的工作思路,适应医院的发展;如何找准工会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如何找准工会工作与员工需求的最佳切入点、如何找准工会工作能充分体现自身优势的最佳发力点,组织职工开展有为又有位的、丰富多彩的、适合医护人员需要的各类活动是摆在工会组织的新任务、新课题,值得探索和研究。

1.以构建和谐医院为主题,充分发挥广大医护人员的主力军作用

我院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医院文化已经在医院建设中沉淀了许多丰富的内涵,形成了鲜明的医院特色,广大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及行为规范。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找准位置,找到切入点,教育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去,在构建和谐医院中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首先,我们在职工中大力倡导“爱医院、爱岗位,比技术、比服务、比贡献”主人翁精神,大力倡导“疗效高、服务好”服务理念;我们坚持以创文明和谐医院、建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宗旨,注重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带领广大医护人员以构建和谐医院为主题,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强化技能培训,以良好的服务态度,精湛业务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第二,我们把职工看作医院的最大资本,围绕“人”这个主体,注意发挥职工的潜能,力求人和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的最佳结合,强化道德修养,注重心理构造,帮助职工实现自我价值。工会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和各种形式的讲课赛,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带教水平。我们举办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比赛,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了医院的双向效益。

第三,我们注重关心职工的家庭生活,把职工家庭的和谐看做构建和谐医院的基础,帮助职工解决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职工真正体会到医院领导的关心,体会到医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职工充分感觉到自己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从中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激励职工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为构建和谐医院贡献自己的才干。

第四,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发掘和宣传,发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全院职工学有榜样,行有楷模。我们经常通过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宣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陶冶职工的情操,培养职工群体意识和良好的共同习俗和道德风尚。通过医院网站和电子大屏幕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先进个人立足本职、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号召广大医护人员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让先进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在和谐医院建设、和谐医患关系,服务社会、服务患者中产生重要影响并继续发扬光大。

2.结合医院中心,适时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凝聚力

我院是一所教学医院,不仅要提升教职工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对职工进行医院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多年来,我院工会十分注重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创建医院文化工程,我们在注重工会所能的基础上,发掘自身特点,形成自身特色,深入开展多样化、多元化、内容新的活动,增强了活动的艺术性、趣味性,使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使广大医务人员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学到知识,学会审美,求得乐趣,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启发,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行为方式,激发了广大医务人员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我们举办了青年医师操作技能比赛,这在我市卫生系统是一个首创,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举办青年医师讲课赛;医疗基础知识竞赛;护理知识竞赛;护理技能操作等活动,鼓励职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新知识层面、形成了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我们举办了医院职工文化节,在文化节上展出了职工自己创作的书法、绘画、艺术品、摄影等作品;我们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邀请了在医科大学学习的外国朋友参加,他们热情奔放的演出,将文化节推向了,受到了与会的各级领导和职工的高度赞扬;在建国六十周年和建党九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中,我们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市级和医科大学组织的合唱比赛中获得骄人的成绩。我们组织了职工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篮球等比赛,开设了瑜伽班,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团队的学习热情和群体的智慧得到提高,促进了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并凝聚成一种集体主义荣誉感,自觉的将个人的价值观融入到医院的整体价值中,自觉的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团结一致,相互配合,使医院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3.坚持不懈地开展院务公开工作,使医院民主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和发展

推行院务公开是坚持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组织和发挥职代会作用,使职代会成为向职工宣传我院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的载体,有利于引导和发挥职工民主参与和自主管理医院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的发展。

我们发挥职代会的监督职能和职工参政议政的功能,多年来基本做到凡是涉及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凡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需要职工了解和参与的事项,都通过各种渠道或形式向职工公开。我们坚持一年一度的职代会制度,把职工关心的问题、医院发展进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医院党政工作要点、医院发展和财务收支情况交职代会讨论。让广大职工知院情、参院政、议院事,充分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既深切理解医院发展的前景,又深知肩负的重任,振奋了精神,凝聚了人心。

4.体会

工会工作没有刚性指标,要想在医院的改革、发展、建设中找准位置,起到作用,就必须具备爱心、耐心、细心、专心的工作态度,根据医护人员的需求,探索工作思路,使工会工作不断加以创新,工会工作才能有作为,才能在医院发展进程中找到应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