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范文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

第1篇: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范文

“养生”,作为养生学的术语,最先见于《老子》:“盖闻善摄生者”。河上公注:“摄,养也。”以后《管子,白心》篇、《庄子・养生主》篇都对“养生”概念予以发展,提出养生之道。尽管管子和庄子所提出的养生之道的含义不同,但都是对保养生命追求长生作为一个命题来讨论的。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养生文化已经形成。人们已经开始自觉保养自己的生命,讲究养生之道了。

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据史学研究,中国原始人类是世界上所知道最早利用火的人类。火的使用就表明原始人就已经开始熟食了。这应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开端。我国古代的一些传说,如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等等,都从考古的发掘出得原始人遗迹中找到佐证。

从殷商时代起我国就有确切的文字记载有关保养生命活动的举措,甲骨文中记载古代的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得吉凶福祸与健康状况不时的问卦,甲骨文还记载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集体卫生(大扫除)之类的记载,这些都表明他们对平安、健康的关注与向往。

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据《周礼》记载,西周已设有专业人员掌管周王和贵族阶层的伙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登多方面饮食调理工作,提出了饮食与四季要相适应,这说明西周人开始注意卫生,防治疾病保养身体了,将养生作为已成为自觉的行为了。

这种自觉的行为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出现了不同的养生主张和做法,对养生文化的形成以极大的促进,其中对养生影响最大的就算是儒家、道家。

二、中国儒、道家思想对养生思想的影响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他的修身思想侧重于伦理道德,核心就是一个“仁”字。在强调伦理道德修身的同时,对饮食的起居也提出了在今天看来也受人们认同的一些卫生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言,寝不语”简直就是达到健康的要求。在两千多年的医药卫生条件下,孔子能享有73岁的高寿,应该说是与他的修身养生思想以及对饮食卫生的注意有关。他的以“仁”为核心的精神修养为主,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的养生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养生乃至其他学派起着先导的作用。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养生理论家和养生实践者。老子是“修道而养寿”的倡导者和实行者,在传世的《老子》这本道家经典中,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既反映了老子的处事哲学,也体现了老子的“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特别是《老子》一书经西汉河上公的注释,被后世道家和道教养生家为养生修炼的经典,后世的“摄生”、“嘘吹”、“握固”、“长生久视”等养生术语都出自这本书。

三、传统养生思想对现代心理卫生保健的提供思想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跨世纪之初就针对全人类的健康问题,提出了“健康新地平线,从理想到现实”的理念,它要求卫生工作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它的核心观念是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是健康的新概念。

传统养生主要任务是“治未病”,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理论核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等内容。“未病防治”是指在疾病在未发生之前,在养生学的理论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养生锻炼措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发生的目的。“已病防复”是在早期的治疗采取适宜的养生方法,在病没严重前,调理精气,防止病情的加重,“病后防复”是疾病初愈,缓解和痊愈时采取的适宜的养生措施,预防疾病的复发

传统养生思想对现代健身观的启示。传统体育养生其目的并不是只为了练习的本身,而是为了个人健康长寿,这样练习者自然不仅关心技术,而且会关注和积累养生保健知识,从而使其养生健身练习更加的科学,有效合理,反过来,练习者掌握了养生知识,知道锻炼的重要性,学到了更有效的锻炼方法,练习的积极性会更高,练习的效果会更好,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传统的养生历来重视“天人合一”,认为健身养生不仅是要把人的自身生存和发展与整个宇宙运转联系起来,把人放在大环境中,与天地运转相应和根据自然规律去开发引导调整自身,适应环境,四季变化,使人充分和谐,进而对确立环保意识,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健康水平有利。

传统体育养生也重视“人社合一”,认为人是社会的人,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而通过共同的练习,交流技艺和心得,可以改善练习者的社会心理,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融洽。不仅讲求性命双修而且还讲求道德可以陶冶练习者的情操,遇事不争强斗狠,不走极端。从而更加融洽自己和社会,与他人的关系,达到“人社合一”的目的。传统体育养生一直把道德的修养,精神文明的建设放在首位,把涵养道德,与人为善作为修炼养生的技术要素。

传统体育养生还重视“身心合一”,认为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人的精神状况。而人的精神活动特别是情志活动,从来就与人的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系统有关,以传统的健身术历来重视养练结合,动静结合,来达到“身心合一,形神共养”的目的。

进行传统体育养生的练习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重视后,不仅树立养生的理念,获得养生的知识,还会自觉的进行养生实践。包括:调养精神、饮食调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食药并举,趋利避害等。

四、结论

(一)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是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传统的养生思想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在历经数代人的丰盈中日趋完善。传统养生思想蕴含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和成果,在很多方面给予现代养生观以启示,给现代健身观提供了可借鉴之处。现代养生观可以从中汲取精髓的思想来充实自身的理论。

(二)传统养生哲学思想贵在“体道养生”,尊重客观规律,顺其自然行事,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的自主养生,同时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不仅如此,还特别强调人的精神的修养以适应社会变化与社会和谐发展。现代的体育养生观不仅要注意人在生态环境中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要注意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注重身心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道德的修养。此外,还要以贵和尚中为前提才能事半功倍。

(三)传统养生思想给现代体育养生观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给现代体育养生提供了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对传统养生哲学思想的深入挖掘,势必会给现代体育养生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现代健身观发展的同时,传统养生观自身也得到了系统化、科学化的发展。这样,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也就能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交汇与碰撞中收获更多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而使带有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逐步走向世界的舞台,为全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元翔,张华.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之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3):3-5.

[2] 吴京梅.中西方体育养生之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4.28(6):79-81.

[3] 徐丽娟.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51-52.

[4] 孙玉红,朱小平.试论我国现代体育养生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6):147-148.

[5] 苏克强.先秦儒、道养生思想的异同比较及其对现代健身观的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7.

[6] 王言群,赵贵彬.老子思想与传统体育养生[J].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19-20.

[7] 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2006.

第2篇: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范文

1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的渊源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多年的雕琢,使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愈加炫耀夺目,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中医文化则犹如皇冠上灿烂的宝石,彰显着古老文明的厚度与张力。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所以,复杂、庞大、系统的中医学理论不可能不对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以及技术等产生影响。从养生来说,方法来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在我国的医学典籍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行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静虚,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养生这个宽泛的概念中,也包括有传统体育的成分,指导着国人体育保健的活动。如果抛开养生的成分来看技击与我国医学的联系,从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发生、发展来看,远古时期的技法简单实用,几乎都是要命的招法,其目的就是制敌,比如插眼、锁喉、顶裆等。可以看出对这些部位的选择是离不开当时人们对人体的认识。而到后期武术发展中,人们去解释为什么用这些招法时,我们就可以想象到武术一定离不开医学知识,也就是拳谚所说的“拳起于易,理成于医”。

2中医学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发展中借鉴和吸纳了中医学的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伤科的应用。其一,武术拳理中基本上是运用中医的阴阳理论,通过“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如太极拳的名称和拳理中强调的动静、内外、快慢、开合等,这些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理论是完全一致的。而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则是根据五行学说的原理创编的。其二,传统体育与中医经络学说是长期相互融合的,经络学说指导传统体育的发展。如武术中的点穴法,八卦掌的“行桩”练习,少林功法中的目功、面功、鼻功、口功、舌功、齿功、身功以及擒拿术等就是以中医人体经络学和针灸学的穴位理论为技击指导的。其三,中国传统体育之武术理论将中医学的精、气、神学说完整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认为精是本源,气是动力,神是主宰。如拳谚:“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拳意内经·神运经》则强调“练形而能坚、练精而能实、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形意拳也注重内外“三合”等。其四,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伤科更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武术。在古代战争频繁,人体损伤严重,不断发展的伤科医学保障了人员的战斗力,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中医伤科在武术中的应用也更为频繁。

3中医学视角下中国传统体育的特征

    3.1整体性

整体观是中医学对人体疾病诊断、施治的出发点。中医学的整体观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看作是—个相互联系、制约、作用、影响并相互包含、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二是把人体病变诊治与地理环境、气候、四时变化等自然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中医学的整体观贯穿中医理论的始终。中国传统体育受中医整体观的影响,也表现出整体性特征。第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灵枢》中就有“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受着天地间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气候、 时间等都影响着人的生命过程,都与健康和疾病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中国传统体育从中医“人与天地相参”的观念中得出养生和预防应当“顺应自然”的实践原则。“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仇”等武术理论都是受中医学的影响而逐步完善的。第二,身心合一。中医从唯物的心身一元观中提出了“形神合一”、“形之神用”的辩证思想观点。认为人的生命过程是形与神两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形神合则生人,形神离则死人”,正因为形神合一,才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形神合一的理论,揭示了形与神之间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共养,做到养形调神,守神全形,使得形体健壮而精神充沛。这一观点影响着中国传统体育对人体心身的认识,形成了中国传统体育“神形兼备,内外合一”的习武观。中华武术健身术以“壮内强外”为目的,这种整体健身观与中医学摄生的整体观是一致的。

3.2融合性

中国传统体育的融合性指的是养、医、击三者的融合。养与医在中国传统体育甚至中医理论中认为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一种互渗互补的关系。中国传统体育中有很多项目都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养生”的功效,形成了“以养为主,养医结合”的鲜明特点,也就是说中国传统体育不仅有养生的功能,而且具有医疗的功能。这其中尤以太极拳为代表。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和中医中辩证施治的整体观、阴阳平衡论、经络学说极其一致,具有调身养血脉、调息养气、调心养神的功效。在马虹著的《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中就论证了太极拳对人体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调节功能。《黄帝内经》中也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巳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受此影响,传统体育理论对人体的认识划分为两类,从生理层次上来说,练习传统体育能够促使经脉通,精气流畅,从而使人气健神旺,健康长寿。从心理层次来说,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和调。八段锦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很好地凸显了我国传统体育“以养为主,养医结合”的特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中国传统体育与中医学的联系以及对中医学的应用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体育神韵的凸显是离不开深厚而庞大的中医学背景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彰显着迷人的个性、古老的神韵、现代的气息,同时也表现出与西方体育有别的个性特征:整体性、融合性。

4.2建议

第3篇: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东汉时期;民间体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6-0033-04

Analysis on Functions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Folk Sports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ANG Ling-juan

(Institute of P.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Henan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function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lk sport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from entertainment sports,folk culture sports,health sports,martial arts sports and “100 plays”.The results are that entertainment and human spirit features of entertainment sports,aggregation functions and nati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lture and health care theory of health sports reflect the thought and exploration of life in ancient philosophy.Martial arts sports embraced independent development,school and routines were gradual formed,and Wushu becam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cient sports.They are the holographic images of the moral syste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s.Many sports activities exist in “100 plays” with the form of art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physical culture.

Key words: the Eastern Han Dynasty;folk sports;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经过秦朝和西汉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到了东汉(公元25~220),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较西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为人们精神生活的进一步满足创造了物质基础,儒家正统地位的建立及巩固、佛教的传入、道家的确立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最终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体育文化作为文化一个分支逐步从宗教功能、军事功能、生产功能里分化出来,成为打上统治阶级烙印的全民精神粮食。这一时期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之多、运动技艺难度之高、体育活动场面之大均超过西汉。民间体育内容也逐步明确分化,体育中与生俱来的健身、娱乐、养生等因素在民间都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并相应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本文分别从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体育、练武体育、“百戏”五方面来阐释东汉民间体育的功能及文化特征。

1 文化的概念及体育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创造的过程。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精神财富,随着物质财富的阶段满足,人们对精神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也是一种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就某一时期、某一民族而言,体育文化又显示出一定的特征:首先,它是与某一时期、某一民族人们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反映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特征,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规范着本民族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最后,体育文化又总是和某一时期某一民族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形成互动发展的关系。因此了解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的功能及其文化特征必须放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中。

2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功能及社会特征

2.1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功能 体育史研究表明,娱乐作为人的本能需求,是体育产生的源泉之一,某些体育活动从其萌芽开始就与人们的娱乐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1]。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各种舞蹈虽然披上仪式或原始宗教的外衣,但在客观上通过身体运动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增强了体质,其他的很多游戏活动尽管是和军事,教育联系在一起,但也播下了娱乐体育的种子;到了奴隶社会,体育有了阶级性,体育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这时学校教育中的乐主要指乐舞,无论祭祀或庆典都要献舞,具有愉悦身心之效,此外军事训练中的田猎、象舞、奔跑,祭祀宴乐中的乐舞、射礼等都有娱乐体育的因素;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使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娱乐体育的发展,当时娱乐体育内容丰富,有蹴鞠、竞渡、投壶、秋千、飞个、棋戏、弄丸等。

东汉时期,经济的繁荣,为娱乐体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社会的稳定,为人们从事体育娱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氛围,生产关系的改变,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身完全依附关系被打破,人身的躯壳自由促进了人们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为娱乐体育发展的动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东汉的学校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也使东汉意识形态“重文轻武”思想继续存在,这导致体育在学校没落,先秦时期体育的军事性、宗教性、道德教化作用也逐渐减弱,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很大程度是娱乐身心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民间体育的娱乐性占据重要地位,最终演变为人们的娱乐活动,娱乐体育在民间得以充分发展。

2.2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的特征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维护和追求,其宗旨是陶冶、净化、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东汉之前,体育活动更多是具有宗教性、军事性、道德教化作用、生产劳动的特点,其中的娱乐成分并不自动转化为娱乐体育,只有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娱乐体育才成为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和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秦朝和西汉还带有奴隶社会的残留,到了东汉则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促进了社会流动,为个体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应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流动为某些士人个体的人格独立准备了某些条件,但作为士人的群体觉醒意识并没有形成,主要是经济方面依附于贵族,在东汉时期政治经济条件下,东汉士人群体自觉意识的形成,为娱乐体育的发展创造内部条件,宽松的社会政治、相对发达的经济、人身的自由促进了娱乐体育的发展,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时由自发的发展逐渐变为自觉的发展。如果说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体育是带有功利性的统治阶级和少数“士”的身心放松,那么东汉时期的娱乐体育可以说是第一次最大范围的全民心灵的解放,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开始从物质获取为最高目的转为在物质再生产的基础上追求生命质量的提高,彰显着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

3 东汉时期民间体育与民俗节日有机融合,表现出民俗体育的文化聚合功能和民族性文化特征3.1 东汉时期繁多的民俗体育活动具有文化聚合功能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具有集体性特征,因此说,民俗会培育社会的一致性,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民俗的内容主要与农事和祭祀有关[3]。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祭礼色彩日渐淡化,游乐、欢庆的气氛日趋浓重,祭礼祭仪让位于事实上的休闲娱乐,民间体育娱乐活动与民俗节日有机地融和在一起就形成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活动从东汉开始日益繁多,郊外踏青,在东汉继承了先秦的踏青习俗,每逢春天都要举行迎春郊祭。 “富者……椎牛击鼓,戏倡舞像;中者……屠羊杀狗,鼓瑟吹笙,贫者……卫保散蜡,倾盖社场”,“是月上巳,官民皆契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契”。元宵节的观灯舞龙,源于祭天求雨,在汉代开始流行,后来衍生出“鱼龙蔓延”的节日,此外还有踩高跷、荡秋千、走百病等许多民间体育活动在元宵节开展。端阳节的龙舟竞渡到东汉时期初步形成习俗,现在仍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重阳节的登高也在东汉形成节日习俗,《荆楚岁时记》说,东汉一个叫恒景的人在九月九饮黄酒登高而避祸,从此九月九登高可以辟邪就流传开了,人们在每年九月九相约遍插茱萸去登高,在九月九登高的典故就源于此。驱傩是古代的一种驱疫防病的活动,做为节令民俗活动的驱傩,大约西周时成为礼制,至汉代成为腊祭活动的内容之一,“先腊一月,大傩,谓之逐疫。其仪:……持火炬,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传火弃雒水中。”[4]驱傩活动象是一场越野接力赛。凡此种种,说明东汉时期民间习俗、节日体育活动繁多,成为民间体育主要的组织形式之一,可以说,东汉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在今天可以称作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它是民俗体育的生命源,但今天许多民俗体育已经消失或处在濒危状态中,有的带有商业功利性,极大的削弱了民俗体育的精神价值。因此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民俗体育的保护和修复上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文化聚合功能有现实意义。

3.2 民俗体育的特征 民族和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民族差别的重要因素[5]。农耕社会,依循自然节律生活的人们,逐渐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些具有风俗活动内容的节日,有些活动内容成为超越时空存在的一种符号和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是由劳苦大众创造出来的文化,也只有让中下层人民的身心解放出来,才能释放出来极大的创造热情,但是在奴隶社会中下层人民人身依附奴隶主,仅仅是会说话的机器,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在秦、西汉时期,仍然弥漫奴隶社会的血腥味,到了东汉时期,已经为人民充分享受生命本身的乐趣打开了大门,人们创造热情得以释放,我国许多民俗活动在这一时期形成。端午节的龙舟,元宵节的舞龙,九月九的登高等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是流传至今的汉民族的大型民间活动,也是东汉时期大型的民间体育盛会,社会各个阶级都钟情于这种活动,东汉民间节目和体育联系不是偶然的碰撞,民间节目是传统文化的鲜活的标本,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先辈、忠义之士的崇敬,也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文化指导下的纪念方式。在特定的时间与外出运动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我国人们对生活的热爱[6]。东汉时期社会各阶层主动参与的大量的民俗活动在形成过程中深深地烙下了民族的印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独具一格的风俗习惯,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成为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

4 我国古代哲学对生命的思考及其派生的养生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东汉养生体育中4.1 东汉时期体育医疗、气功导引的发展 追求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是人类的本能,我国的古代哲学派生出的中国古代丰富的养生文化,体现先人对肉体和精神的思考和探索,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养生术是气功导引术,在马王堆三号出土的《导引图》,成书西汉的《淮南子》以及《汉书》、《后汉书》、《史记》等有多处关于气功导引养生的描述,在东汉时期基本形成我国传统养生的理论体系。

行气理论在东汉时期有重要发展,东汉人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以 《周易》阴阳运动原理为骨架,以“黄老”精气学说为内核,借用丹鼎炉火等术语,构筑行气炼养术的理论模式,其理论体系奠定了后世内丹术的理论基础。东汉华佗虽以医显名,更是对中国传统医学养生理论进行了继承,并发扬光大,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人体健康。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编了一个套势相承的 “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形态来“动以养生”。这“五禽戏”是具有一定导引套式的养生保健操,开创了导引术、套路术式的先河。 “五禽戏”的创编,反映了东汉末期导引养生术的发展,它突破了 “导引图”单势导引和单一疗疾手段的局限,表现为成套导引术,其主要功效在于“除疾兼利蹄足,逐客邪于关节”,他开创的体育医疗、气功导引方法是留给后代医疗体育养生方面的财富。

4.2 东汉的养生体育集中反映儒、佛、道、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意识和独特的活动模式,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养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养生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方法来提高生命的质量。随着先人对天人关系的探索、对延年益寿的追求,各种养生思想散流在历代的各种著作中,体现了先人对生命的尊崇和对自身的人文关怀。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到汉代“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儒家修身养心、仁寿相兼,重和节、养生延年,演练六艺、调养情性,讲究“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劳逸结合。儒家的养生理论对古代养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道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东汉中期,成型于东汉末,它发展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提出了“重人贵生”、“天人合一”、“我命在我”、“形神相依”和“众术合修”等一系列的命题也影响着东汉的养生理论。 “清静无为”、“恬淡寡欲”“致虚”、“守静”是人生复归本源虚静状态的根本原则,这些思想成为后世“以静养生”的理论基础道教思想不仅极大的影响了养生思想而且奠定了医养的基础。佛教在东汉传入(一般认为传入中国的年代始于东汉汉明帝)中国,佛教的某些理论,与体育的目的和作用是格格不入的。但在长期的坐禅实践中,佛教徒创造的一些调息、调心、调身的养生方法,强调身体的外静内动的锻炼,促进人体的健康长寿。佛教的禅定入静是我国养生保健的重要法则之一。两汉时期的中国医学也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东汉中国医学达到中国医学史的第一次高峰,深刻的影响着古代的养生思想。因此,东汉时期养生哲学内容丰富且有不同的思想派别之分,以儒、道、佛、医家为代表的养生哲学,为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5 东汉时期“武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套路和流派逐渐形成,武术成为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5.1 “武术”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一定的套路和流派 练武体育,它源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战争而发展,后来形成一定的套路和流派,并从军事武艺中分化出来,最终形成了独立于生产、军事的健身运动。春秋战国时候,练武体育就发展得相当完善,这个时期练武体育是和军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统治阶级为了统治的需要,不仅支持提倡练武体育,而且还发现挖掘民间技艺高超之人,比如:荆轲,王僚,要离等都是民间练武体育者,统治阶级发现他们、利用他们主要是为了达到一定政治军事目的。它的应用需要协同作战,在战场上是有明确分工的,在训练和演练上是以集体为主,让士兵整体划一。秦统一六国后,为了统治的需要,禁止民间私藏兵器,把“讲武之礼”改为角抵,因此,通常认为最早的武术是“角抵”,很多史学家也这么认为,事实上“角抵”是经过加工的技击技术,其中包含一定的表演成分。秦二世时,增加了角抵的娱乐性和表演性,并引入宫廷,与歌舞、杂技等同台演出,成为宫廷贵族的观赏性娱乐活动,被称为“角抵戏”;到西汉时期,汉武帝加强“乐府”对宫室消闲娱乐活动的主导作用,并多次举行较大规模的“角抵戏”表演活动[7]。从体育发展史来看,在东汉之前,练武体育还是和军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汉时期娱乐体育的发展和百戏的形成,不仅在宫廷而且在民间有大量的以娱乐演出为职业的群体出现,由于谋生的需要,他们自觉的提高自己的技艺,自然的促进了百戏中“武”的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些武术早期的单人演练的套路,使非集体的民间练武体育迅速发展,和早期的军事武艺相比,军事体育注重集体性,练武体育是个对个的技击,且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娱乐性。这时期“始以远射杀伤敌人,终以近战决胜负”的作战方式的变化,也推动了个体武艺的发展。练武体育开始从纯粹的军事化向个体化发展,个体化发展的结果是个体对练武体育的创造性演练。另外,由于练武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儒、道、佛、医等各种思想的影响,练武者把自己的经验、思想都融入到练武中去。在东汉时期练武体育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师承关系,如在东汉,剑术从军事实践中消失,向健身、自卫的武术方向发展。据曹丕的《典论•自叙》记载,东汉的剑术已产生“四方之术”,出现了一定的师承关系,有了专门的技击术语。这种师承关系使练武体育成为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东汉开始练武体育从军事中分离出来,走上了中华武术的独立发展道路。最终形成流派繁多的武术门派。

5.2 武术是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 在古代,统治阶级倡导寓德于体,把礼的观念植入体育伦理中,在习武中尊崇人伦规范,以巩固其封建专制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封建道德体育体系的一个完整缩影,武术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一个全息影像[8]。每一种武术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有不同的门规戒约和格言谚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容。历代武术门派在选择徒弟时,都把德放到首要的位置。少林强调“道勿滥传”,选贤良之人;峨眉主张“不仁者不传”。不论何种门派,习武者相见的行礼,对阵时的切磋和点到为止,都体现了一定的伦理规范。练武讲究“德薄艺难高”,练武到一定境界时,想要提升就靠道德的修炼。佛家的忍和重心意的修炼,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儒家的忠孝仁义,贤良方正的道德规范,影响着各个武术门派,每一个门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法,这些功法既是提高技击水平的基础,也是自己门派的养生方法,这些功法的基本理论几乎都受到佛、道、儒的思想的影响,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武术较多的用于技击方面,各种伤害是难免的,因此,大凡习武着都研习医术,经过历代相传形成医术也成为中国武术中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是儒、道、佛、医互补的文化,也正是四者的合流,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架构。”[9]因此说武术是我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体系的全息影像。

6 东汉时期很多体育活动存在于“百戏”中,并体现了文化的融合性和继承性特征

东汉时期的百戏内容丰富,其中有很多内容与体育有关。在百戏中与体育有关的最常见的是杂技、技巧类,比如缘竹、履索、叠案、冲狭等。其次是兵械的技击对抗类,称为武戏。第三是角力、游戏一类的运动或游戏,是东汉时期上层阶级大型宴会的重要表演节目。第四在东汉百戏中常有扛鼎、抛接车轮等力量表演,表现出了力与巧的完美结合。最后在百戏中舞蹈表演也有很多与体育活动有关,如剑戟舞、蹴鞠舞。

虽然百戏成名于东汉,但是其主要内容在东汉之前就有了,百戏的名称大体经历了讲武之力(先秦时期)、角抵戏(秦至西汉)、百戏(东汉),东汉时期的百戏是对先秦至西汉时期的讲武之礼、角抵戏的继承和发展。东汉时期的百戏内容在中国古代体育一直存在,比如百戏在唐代叫散乐,即便是今天,现代生活中虽然没有百戏这个名字,但在人们的周围,类似汉代百戏中的倒立、寻?、高纟亘等节目仍在不断重复演绎着。

在先秦时期,由于诸侯割据,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国家的统一,割据的打破,文化日渐融合,使各诸侯国不同的体育内容也融合在一起,集中在成名于东汉的百戏中。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活动日益活跃,百戏中的体育活动也同样如此。《史记•大苑列专》记载有汉武帝时期安息国马戏班来到中国表演情况,东汉百戏中的“安息五案”就是从中亚的安息国传入中国的。在对外来文化吸收的同时,同时又加以创新,东汉的“掷到叠案霁”就是对“安息五案”发展和创造。《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在东汉汉安帝时期东罗马的魔术团曾到表中国表演,在颜师古《汉书•张骞传注》称幻术为‘眩’,说“本从西域来”,《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幻术皆出西域”。据此记载来看,汉代的幻术全部来自西域,实际上中国汉代也有本土幻术,在张衡的《西京赋》有本土幻术“鱼龙蔓延”描述,但是由此可以说明在东汉时期的幻术受到国外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说,汉代的幻术有一个重要特点,中土于西域甚至西方国家的幻术表演开始进行比较大规模的交流,说明东汉时期的百戏不仅是对中国古代的体育内容的融合,而且吸收并发展了西方的部分项目才日渐丰富起来的。

7 结 语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与世界其他民族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日愈频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的挑战,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文化体系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体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有利于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文化独领,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的重要工作。

研究中国古代体育文化,东汉是个重要的年代,在这时期,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儒、佛、道、医相互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基础,体育从生产、宗教、军事等原始形态中分化,促进娱乐体育、民俗体育、养生、民族传统等不同类型的民间体育的发展,中国典型古代体育代表武术也是在这一时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梳理这一时期民间体育的功能和文化背景及特征,有利于对整个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把握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关文明,等.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2] 徐之顺.论人文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南京社会科学,2007(5):93-97.

[3] 刘公望.节俗文化研究[J].甘肃师专学报,2010,15(3):118-119.

[4]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5] 刘合奎.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11:60.

[6] 王妍.中国古代体育的两条线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85-87.

[7] 张宝强,马竹英. 汉代百戏中的体育活动初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6):15-17.

第4篇: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模式;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3-0115-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ents, the social orientation and health as the main line,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the paper constructed multi-level training course experiment, field practice platform and diversified training methods, multiple security mechanism for social sports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support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ocial sports major;teaching mode;practical education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并相对理论教学独立存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1]。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2],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专业着重培养的是社会应用型实用人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较高,可以认为:实践教学环节在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至为关键,实践教学的效果直接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1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国内高校的调研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滞后、实习机制固化、创新创业不力等突出问题,具体可归纳为“四个缺乏”,阐明如下:

1.1 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自身专业特征

鉴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环节安排都是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制定的,课程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是一致的[3]。课程设置通常是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运动人体科学等已有课程基础上进行筛选组合而成,导致课程内容往往是各专业现有课程的一个“拼盘”[4],缺乏自身的专业特性。受此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很多实验课程内容仍然没有摆脱以竞技为序设置知识点的格局,例如运动前后尿液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的测定,无氧功率的测定,反应时的测定;动作稳定性测试,深度知觉测试;短跑动作技术分析;血乳酸的测定、血尿素的测定、尿肌酐的测定等等,这些涉及运动训练范畴的基础实验内容与社会体育专业应用环境较为疏远,所学与所用彼此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关注度和主动性。

1.2 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缺乏逻辑串连

社会体育专业实验课程主要涉及体质健康监测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伤害防护与治疗、体育心理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等普遍开设的基础学科,每一门课程都有对应的实验内容,并且有些课程还有课程设计环节,最后还有专业综合实验,综合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但是各个实验内容往往局限于每一门在授课程的认识区间范畴,无法将本专业内相互联系的课程内容贯通起来,使学生学习后对核心概念仍缺乏深刻理解,重要知识能力没有得到有序提升。例如对于社会体育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运动处方实验,上述课程都不同程度与之涉及,虽然在讲授上各有侧重,但反映在实验课内容上几乎没什么差异,都是依据运动处方的几个要素设计实验科目,针对性不强、实验内容简单重复、耗费人力物力不说,实验效果可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似一份丰富的菜肴却被做成杂乱的食物拼盘,胃口全无,还浪费了食材。

1.3 创新创业活动和教学实践环节缺乏有机融合

就现实而言,大部分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全民健身上升国家战略新形势下校内校外实践环节结合不够,与服务对象、服务环境脱节。例如国民体质监测及结果分析、慢性病运动干预的指导、不同人群体力活动水平建议、体育赛事项目策划、拓展与户外运动实施方案等这些与社会密切的实践科目要么蜻蜓点水,要么无的放矢,这样一来,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及其职业准备密切相关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缺失,难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现实要求。

1.4 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缺乏严格要求

就调查来看,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列入教学计划的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比重、比例并不低,但从结果来看,普遍反映本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内容陈旧落后、实践教学平台单一、教学模式僵化该是主要原因。尤其体现在实践教学考核形式单一,考核要求简单,缺乏对专业能力培养效果严格要求,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干起来也没有成就感,最终造成实验教学缩水,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走形式,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要求降低甚至被忽视,严重影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整体质量。

2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理念

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为指向,以健康为主线,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育教学思想[5],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做到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职业素质协调发展,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2.2 建立“四多一体化”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依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理念,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及多重性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大平台,有效提升专业竞争力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见图1)。

2.2.1 多层次课程实验

多层次课程实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实验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基础性实验课程类。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等代表课程的基础实验。例如骨、关节、肌肉以及心脏和肾脏等的解剖,人体安静和运动时血液、尿液、汗液成分的测定,心、肺功能的检查与分析以及运动损伤常规检查方法等实验。这些基础性实验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人体机能及运动科学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基础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基本理论到基本技能的过渡。

2)综合性实验课程类。这些实验往往包含一个复杂系统,需要综合运用基础性实验所培养的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完成一个实验任务[6]。例如包含体成分、骨密度、平衡能力、运动负荷评定等系列实验构成的人体动态体质测评,需要了解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各种内外因素,根据各个实验环节基础数据导出、汇总、分析才能得出结果。这类实验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着重实验全程的综合调控,这些实验可以为下一步学生进行相关主题课程设计打下实践基础。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基本技能到综合应用的转变。

3)设计性实验课程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理论应用能力、实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社会体育专业所涉及的这类实验范畴其实验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例如健身人群膳食调查与营养配餐方案、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拓展与户外运动组织方案、赛事筹划与运作设计这些实验科目都可归为此类。这些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综合性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很大益处。通过设计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综合应用到项目开发能力的融合。

4)创新性实验课程类。@一层次的实验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科研项目研究,导师可以给出研究方向,课题选题、课题内容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社会效益及经济前景。例如国民体质监测测试软件系统改善研究,运动介入亚健康的预防与评估、慢性病与运动促进的量级关系、全民健身运动的分级界定以及约球吧软件的开发等等,这些创新性实验课程的开设目的在于创造条件,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具有社会体育科技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施展机会及环境(实验仪器设备、场地器械、创新创业基金)支持。通过创新性实验课程阶段的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从项目开发到创新创业能力的跃升。

2.2.2多领域实践学习平台

社会体育专业涵盖体育基本技能、体育综合素质、体育创新思维三个层次的实践能力训练,为此搭建的实验室(或实验中心)、校内外及与社会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教育基地,是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中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创新思维训练,特别是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持平台,其作用显而易见。

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一是由实验室(或实验中心)组织学生,利用每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每年9-12月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教职工体质测试工作进行实践;利用大型校运会举办对大学生身体机能进行监控,结合所学推拿按摩,进行运动损伤与康复实习,拓展课程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二是利用校内外及与社会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内所有场馆的对内、对外经营管理和项目运作,广泛参与校内外赛事、群体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利用创新教育基地提高其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经验与素质,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当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2.3 多样化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实践教育相对于理论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形式多样化且必须具备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环境,随时满足实践教学需求[7]。鉴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多维度导向,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训、实习实践教学应打破传统整齐划一集中化模式,依照学生不同专业方向及职业倾向,内容设置可供选择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模块,组织形式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互结合,有的放矢,学以致用,通过实训、实习实践教学阶段的学习将专业实践、社会需求、职业取向结合起来,并在整个实践锻炼过程期间,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8],把大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科研活动作为其完成学业的一部分,纳入大学生成绩的考查,给予学分奖励[9],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10]。根本解决实习期闲而无事的现象,基于能力递进切实提高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培训质量。

2.2.4 多重性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应该转变传统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专业发展观念和模式,更加重视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并将其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的地位[11]。首先在社会体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体育实践课堂的有效教学。主动适应和配合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实现自身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其二在制度上确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全学程四年一贯制,不仅落实培养方案有关实践教学学时、学分及其所占比例,更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课内、课外协同发展,整合相关教学资源,通过多重性社会网络协同作用,形成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流程中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的集合链优势;其三,倡导产学研结合,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依靠自身的优势和渠道,通过联合的方式,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外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并给予部分资金支持,发挥和巩固学校和行业部门既有的联系,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很好地将体育与专业、社会、职业取向结合起来,根本改变社会体育专业实习难、实践弱化问题。

3 结语

实践教育是以实践教育的思想理念为指引,通过课堂内外的各个教学环节,构建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7]。本研究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指向,以健康为主线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理念,通过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营造激励性创新创业环境,对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益探索,旨在建立新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模式,从而为解决当前这一重大难题开拓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司函〔2001〕4 号)[Z].2001.

[3]曲洪刚.职业素质培养下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23):45-47.

[4]田雨普.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J].体育与科学,2009, 30(6): 68-70.

[5]付坤,李静,高青,王金国,凌振宝.高校工科类专业创新实践教育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21-255.

[6]刘小河,马洁,管萍,付兴建,刘丽华.自动化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0):27-30.

[7]管芳,胡鸿志,郭庆.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17-19.

[8]汤佳乐,程放,黄春辉,曲雪艳,徐小彪.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88-135.

[9]王伟伟,董利飞.浅谈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时空,201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