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密机械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机械行业总体发展情况
机械行业总体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转型压力,行业分化明显。从行业情况看,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电器等行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发展势头较好,如汽车制造,2013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100万辆,由此带动汽车零部件行业总体发展稳中有升,部分企业抓住机会,做大作强。轨道交通受益于国家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大,发展迅速,在技术转化和积累方面也进步较快,高铁装备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个名片。其它一些行业,如核电和高压输配电设备,得益于政策引导,同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机会。
但对于较多的基础机械设备行业,面临较大的压力。如钢铁设备,机床、工程机械等,市场需求不足,竞争较为激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较大。如何转换生产方式和转型突围,是这些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行业相对平稳,但受制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的影响,转型的压力同样存在。普遍的趋势是企业沿行业专业化方向发展,通过供应链打造,缩小自身的制造规模。这些企业在业务销售上已经开始利用日益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协同设计,也开始关注工业云平台。
总体来看,机械制造面临比以前阶段更大的挑战,企业对新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先进制造技术、信息化应用、精益生产等概念投入更多的关注度,这是客观经济环境带来的必然结果,在此转折点,部分企业会淘汰出局,部分企业也会获得快速发展机会。
2、机械行业应用的主要工业软件及其当前应用情况
机械行业应用的主要软件包括CAD、CAPP、CAM、CAE、PDM、ERP、以及CRM、OA、MES、DNC等软件系统。
CAD是机械行业使用最为普遍的设计软件,CAD包括二维CAD和三维CAD,接近100%的机械行业已经采用二维CAD进行绘图,实现甩图板。三维CAD使用率总体不高,尤其是在以按单设计为主的制造业,三维设计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出图的要求。三维CAD应用的深度在制造企业也不足,大部分企业停留在数字样机展示层面,缺乏对三维数据后续的应用。但从总体发展趋势上,三维CAD应用的比例逐年提高,是机械行业设计工具的发展方向。
CAPP是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大型企业、军工企业、汽车等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行业应用普遍,该软件用于编制标准的工艺文档,统计工艺数据,用于保障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CAM用于生成数控机床所需的加工代码,一般可以从三维CAD模型中通过后置处理生成G代码,驱动数控机床加工产品。在制造为主的企业,如模具、精密机械、航空航天,CAM得到普遍应用。
CAE是在三维CAD的基础上,对零部件进行强度、应力等分析,实现对数字样机的校核。CAE涉及的专业较多,如电磁场分析、流体分析等,专业的CAE分析软件应用在专业性产品设计过程中。
PDM作为对产品数据进行管理的系统,实现对产品相关数据和设计流程进行管控,在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公司中近半已经应用。PDM是企业数据管理的统一平台,用于管理产品数据源头,为ERP等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并逐步发展为管理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所有技术文档的PLM系统,是机械行业重要的基础平台。
在年产值3000万以上机械企业中,应用ERP的比例较高,已经达到50%。ERP用于管理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但从应用效果看,大部分企业应用ERP停留在进销存模块,与企业整体资源管理理念还有较大距离。
CRM是客户管理关系系统,与OA(办公自动化)一样,是机械行业的辅助管理系统,总体应用比例不高。
MES(制造执行系统)主要用于生产车间的排产和派工管理,是生产制造的执行系统,企业具有信息化基础后,一部分具有先进生产现场管理的企业实施了MPM。网络DNC主要用于数控设备的联网,收集设备运行数据,下发加工代码,这种系统在数控车间已有部分应用。
3、机械行业工业软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械行业工业软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工具软件的正版化率低,应用有待深化。机械行业处于工业产业链的基础端,投入信息化的资金相对不足,导致基础的设计工具软件盗版率较高,尤其是在中小型企业,CAD软件的盗版率高达70%,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另外,在工具软件的深度应用上,也面临从二维设计到数字化产品定义过渡的关键阶段。
三维CAD不能适应客户需要,普及速度慢。目前的三维CAD属于通用型产品,较少体现客户的行业特色,在产品设计速度上,对比二维绘图,设计周期延长,在目前机械行业订单交期短、快速出图的背景下,企业难以大规模采用三维CAD进行设计。目前需要面向行业的三维CAD,要求能大幅提高工程师的设计速度。
企业关注ERP较多,对PLM认识不足。ERP和PLM是机械行业两大重要的信息支持系统,但企业主管往往偏重于以财务和物流为主的ERP系统,而对代表产品创新和产品研发的PLM系统重视不足。导致的结果是众多企业先实施ERP,而忽视了PLM系统的建设。由于企业缺乏数据源的支撑,单一的ERP系统在企业应用效果普遍没有达到预期要求。
缺乏软件系统的整体贯通,形成信息孤岛。机械行业的信息化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企业逐步采用了很多不同供应商的工业软件,导致软件系统各自独立运行,无法实现数据传递和流程贯通,影响总体应用效果。
设备自动化程度不足,信息化驱动落地难。工业信息化以工业自动化为基础,以前制造企业的设备自动化程度不足,大量的人工操作环节带来管理上复杂度增加。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底层自动化提出了较高要求。
4、对本行业工业软件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工业软件的发展处于从单元应用到总体应用转型的关键阶段,工业软件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大力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当前机械行业对工业软件的总体需求是快速、高效,以满足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由于行业差分,不同的行业对设计软件和工具软件的需求有强大的差异。这种需求一方面要求工业软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同时也要求软件服务商推出具有行业特色的版本。这种符合行业特色的需求也为国内软件供应商提供了新的机会与空间,如CAXA公司推出的汽车零部件、煤机、轨道交通解决方案,即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
借助云平台实现超越发展。2013年,工信部开始启动工业云创新行动计划,工业云是面向制造业的创新服务平台,运作方式为依托产业联盟,整合信息技术服务、设计服务、制造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认证服务等优质服务资源,降低创新工具使用门槛、沉淀行业共性技术并建立开源共享机制,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避免低水平重复设计,促进广大中小企业从仿造、仿创到自主创新发展,激活社会创新活力,用创新创造需求、创造市场。目前工业云服务平台已经在国内15个省市开始试点推广,企业可借助此次活动,获得信息化支持与服务。
整合新技术支持工业软件。目前信息技术处于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得到高度关注,并已经开始应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即具有代表性,其影响已经开始扭转企业传统的市场渠道。通过这些技术搭建起协同制造服务平台,为企业提能效率对标服务,切分、重组现有制造资源,服务个性化长尾市场以及创业、创新所创造的新市场,是信息技术为机械工业搭建的新舞台。企业只有适应和迎接这种变化,才能在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获得先机,持续发展。
确实,超过两个月停牌的现状让持有北方天鸟(600435)的中小股东急不可耐,8月底的一则公告把他们拖入了对复牌的遥遥期盼中,在公告里称,因公司拟对重大不确定性事项进行讨论而连续停牌。
引人注目的是,停牌前的短短15个交易日内,北方天鸟竟然有6次涨停,停牌前的两个交易日更是接连涨停。而这一切发生之前的八月初,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深圳市盈宁投资有限公司刚刚全部减持了所持有的北方天鸟流通股6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24%。盈宁投资自从5月就已经开始通过上证所交易系统售出北方天鸟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自今年7月6日以来,北方天鸟股价从7.06元开始一路上扬,收于8月23日的涨停价19.60元。这意味着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北方天鸟的股价就几乎翻了3倍。
如今有消息称,“一切原因,都是因为北方天鸟的大股东北京华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将向其注入军工资产,逐渐实现军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借助社会力量来发展军工产业,进而促进军工企业改制的意图。
消息如果属实,那么未来复牌之时,会否引发北方天鸟股价一飞冲天? 无疑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大股东的实力
伴随着第二大股东的匆匆出局,北方天鸟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北方天鸟的第一大股东华北光学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骨干企业,从事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在激光制导、稳定跟踪、精确打击等方面拥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是我国唯一的现代航空光学轰炸瞄准具制造厂,生产了我国第一具轰炸瞄准具、第一架卫星照相机、第一台激光序列脉冲全息摄影仪和第一具机载稳瞄平台。
而华北光学的控股股东,便是北方天鸟的实际控制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这是中国最大的武器装备制造集团,其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而华北光学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所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共持有北方天鸟公司4891.5256万股,占总股份的33.97‰
根据东方证券的研究分析报告认为,北方天鸟作为兵器集团的子公司,不论管理、技术还是生产经营,均是集团民品产业中的一个佼佼者,同时,由于公司拥有大量的募集资金和上市公司良好的资本运作平台。
因此,在兵器集团的规划中,公司将是其光电子产业发展的核心,后续的技术、资产将会逐渐注入到北方天鸟中来。
其实,北方天鸟早就已经逐渐将发展链条伸到了军品生产领域,公司与大股东华北光学联合收购衡阳工厂后,利用资金优势、衡阳光电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大量承接兵器集团系统内的零件加工订单,产能甚至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样的进程,已最大程度地分享了中国国防工业快速发展的成果。
行业的选择
从行业来讲,在“十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其中,纺织机械行业已经列入其中重点发展的十六个行业之一。
同时“十五”又是我国纺织工业奠定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基础的关键时期,纺织机械行业在“十一五”期间既要满足纺织工业产业升级对先进技术装备的需求,又要通过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发展壮大自身。因此大力开发先进纺机装备,加快用高新技术装备改造纺织业,促进纺织产业升级,是我国纺织装备制造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这是北方天鸟赖以迅猛发展的良好政策契机,公司产能持续扩充和电脑针织横机的研发成功将使得公司的主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而在纺织机械行业来说,北方天鸟已经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电脑刺绣机企业,在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营销网络等方面相对国内同业拥有显著的优势。
北方天鸟还是唯一一家同时在精密机械设计与制造、电脑电控技术、自主软件开发三个方面均拥有先进自主技术的电脑刺绣机企业。多年来,北方天鸟在市场占有率、产品产量、技术性能、出口创汇等多项指标上一直稳居全国第一。
这样的行业地位与发展势头,让北方天鸟的实际控制人中国兵器集团看到了在这个民品行业的潜力所在。其所做的切,看起来军工企业的资产注入和资本运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进展。
注资猜想
自从今年5月17日,国防科工委、发展改革委和国资委三部门联合了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指导意见之后,对军工集团旗下公司进行资产注入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炙手可热的执点话题。
而在资本市场中,北方天鸟正是有望成为中国兵器集团进行资产整合的绝好平台之。
值得关注的是,实际控制人兵器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武器生产商,也是中国最大的武器装备制造商,拥有巨大的军品和民品优势资源,其在智能机械制造上具有很强的产业优势。
而北方天鸟正是一家具备浓烈民背景的公司。公司在2005年底和大股东合资的衡阳光电公司就是公司军品生产的主要平台,通过利用北方天鸟的资金优势、衡阳光电的技术和生产优势,来大量承接兵器集团系统内的零件加式订单。
在2006年初,衡阳光电重组完成后,订单立即大量涌入,产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由此可见,在兵器集团重点发展的光电子器件领域,公司将是实际控制人兵器集团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
北方天鸟是我国技术实力最强的电脑刺绣机制造企业,占据了国内10%的市场份额和20%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高档电脑刺绣机连续多年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在世界电脑刺绣机行业的综合实力同样居于前列。
公司的“达美”和“北方天鸟”是国内电脑刺绣机行业第一品牌和世界电脑刺绣机知名品牌。公司还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所有关键部件均能自己生产的电脑刺绣机制造企业,下属的天津分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脑刺绣机核心部件生产基地。
此外,控股的武汉天鸟佳美是国内毛巾绣、盘带绣领域品种最全和技术最先进的特种电脑刺绣机生产企业,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为40%左右。
作为轻纺工业专用设备领域独树一帜的龙头企业,北方天鸟通过实际控股股东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切入军品业务,未来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飞翔的风险
尽管有大股东的注资利好消息传出,形势一片大好,但对于纺织服装行业过分依赖,北方天鸟也必须防范风险。比如说,北方天鸟几乎所有公司的全部客户都集中在纺织服装行业,对于纺织服装行业的依赖性非常高,纺织服装行业的周期性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
此外,由于受到行业竞争的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在过去几年中直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行业内竞争有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公司产品的价格,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读了三年的大学,然而大多数人对本专业的认识还是不够,在大二期末学院曾为我们组织了两个星期的见习,但由于当时所学知识涉及本专业知识不多,所看到的东西与本专业很难联系起来,所以对本专业掌握并不是很理想.
今年暑假,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几个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工厂进行生产操作实习.
为期23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先后去过了杭州通用机床厂,杭州机密机床加工工厂,上海阀门加工工厂,上海大众汽车厂以及杭州发动机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通过这次生产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杭州通用机床厂
月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隶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通用机床厂.该厂主要以生产m-级磨床7130h,7132h,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较平稳,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闭式系统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比较高,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所以该平面磨床采取开始系统,外加一个吸震器来平衡系统.现代工程机械几乎都采用了液压系统,并且与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设计好液压系统,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专机车间,对专用磨床的三组导轨,两个拖板等特殊结构和送料机构及其加工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比向老师傅讨教了动力驱动的原理问题,获益非浅.在加工车间,对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确切的感性认知,听老师傅们把机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头,拖板,工作台细细道来,如孢丁解牛般地,它们的加工工艺,加工特点在不知不觉间嵌们我们的脑袋.
在通机工厂的实习,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只是由于机械行业特有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大风险性,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一台机床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杭州精密机床厂
月日我们到了同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精密机床厂,顾名思义,杭州精密机床厂是生产一些加工精度较高,技术要求高的机床设备的大型工厂,主要加工的是机床内部的一些精度等级较高的小部件或者一些高精度的机床,如m级,mm级平面磨床.由于加工要求较高,所以机器也比较精密,所以有些也要在恒温这个环境下伺候它们呢.这样才能保证机床的工作性能,进而保证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在听了工人师傅的讲解后,明白了一般零件的加工过程如下:
胚料---划线---刨床(工艺上留加工余量)--粗车--热处理,调质--车床半精加工--磨--齿轮加工--淬火(齿面)--磨面齿轮零件加工工艺:粗车--热处理--精车--磨内孔--磨芯,轴端面--磨另一端 面--滚齿--钳齿--剃齿--铡键槽--钳工--完工
精机公司有三个用于加工磨头体的加工中心和几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的体积小,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加工比较方便,加工中心有一个刀床和多个工作台同时对多个工作面进行加工,不仅避免了由于基准不重合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加工
中心体积大,价格昂贵,而且对环境要求较高,这就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一般选择加工经济性较高的零件或者精度要求高的关键零件.
在精机公司的实习中,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关于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在这次实习中,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了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它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通信、液压气动、光电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等特点,是尖端工业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数控机床都是出自国外先进制造商,无论在数量上,精度,性能指标上,中国制造业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我们奋起直追.
上海阀门厂&上海大众汽车生产有限公司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乘车去了上海,因为时间比较紧迫,所以这次上海之行应该以参观为主,在上海阀门厂的时间比较短,也很难获得比较理想的实习效果,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参观,多少令我们了解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我想,这也是本次上海之行最大的收获.
就目前来言,汽车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运用开看,如何将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更好的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将是日后一端时间机械发展的重中之重
杭州发动机厂
我们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是杭州发动机厂,该厂建于1958年,是由杭州动力厂和汽车修配厂等合并而成,该厂参与生产了浙江省第一辆重型染油机,第一辆拖拉机,第一辆大客车以及第一部无轨电车,曾在9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型企业,浙江省机械100强的美誉,现在该厂拥有员工1800人,具有20xx多台专业机器,该厂的x6130柴油机,wd615柴油机,stair型柴油机都在浙江省内市场上占有主流地位,年产值达10多忆元,是浙江省内重点发动机生产基地.
在此次实习中,在杭州发动机厂的时间最长,历时12天,分别介绍了x6130柴油缸体的加工工艺(分为面加工和孔加工),凸轮轴孔的加工,数控设备的加工特点,分类及具体运用,曲轴的加工工序以及发动机的具体工作原理.在最后一天,我们还参观了其铸造部,参观了其铸造生产过程.在该厂的实习中,深刻明白了数控机床的生产中发挥的切实作用,以及目前社会对数控机床及数控人才的急需,而在一些重要数控产品,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等的需求上,决不能过于依赖进口.
历时将近一个月的实习结束,该次实习,真正到达机械制造业的第一前线,了解了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也粗步了解了机械制造也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上海机床厂
8月13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上海机床厂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较平稳,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闭式系统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比较高,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所以该平面磨床采取开始系统,外加一个吸震器来平衡系统. 现代工程机械几乎都采用了液压系统,并且与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设计好液压系统,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专机车间,对专用磨床的三组导轨,两个拖板等特殊结构和送料机构及其加工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比向老师傅讨教了动力驱动的原理问题,获益非浅.在加工车间,对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确切的感性认知,听老师傅们把机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头,拖板,工作台细细道来,如孢丁解牛般地,它们的加工工艺,加工特点在不知不觉间嵌们我们的脑袋.
在机工厂的实习,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只是由于机械行业特有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大风险性,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一台机床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杭州精密机床厂
7月8日我们到了同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精密机床厂,顾名思义,杭州精密机床厂是生产一些加工精度较高,技术要求高的机床设备的大型工厂,主要加工的是机床内部的一些精度等级较高的小部件或者一些高精度的机床,由于加工要求较高,所以机器也比较精密,所以有些也要在恒温这个环境下伺候它们呢.这样才能保证机床的工作性能,进而保证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在听了工人师傅的讲解后,明白了一般零件的加工过程如下: 胚料---划线---刨床(工艺上留加工余量)--粗车--热处理,调质--车床半精加工--磨--齿轮加工--淬火(齿面)--磨面 齿轮零件加工工艺: 粗车--热处理--精车--磨内孔--磨芯,轴端面--磨另一端面--滚齿--钳齿--剃齿--铡键槽--钳工--完工 精机公司有三个用于加工磨头体的加工中心和几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的体积小,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加工比较方便,加工中心有一个刀床和多个工作台同时对多个工作面进行加工,不仅避免了由于基准不重合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加工中心体积大,价格昂贵,而且对环境要求较高,这就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一般选择加工经济性较高的零件或者精度要求高的关键零件.
在精机公司的实习中,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关于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在这次实习中,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了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它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通信、液压气动、光电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等特点,是尖端工业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数控机床都是出自国外先进制造商,无论在数量上,精度,性能指标上,中国制造业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我们奋起直追上海阀门厂&上海大众汽车生产有限公司,因为时间比较紧迫,所以这次之行应该以参观为主,在阀门厂的时间比较短,也很难获得比较理想的实习效果,多少令我们了解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我想,这也是本次上海之行最大的收获.
就目前来言,汽车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运用开看,如何将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更好的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将是日后一端时间机械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们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是广州发电厂有限公司,公司技术力量较为雄厚,以各类大、中专毕业生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1/3,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达100多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实施热电联产,推广集中供热,积极建设新管线,拓展新用户,目前已建成西村、员村两大供热管网,拥有热用户40多家。近年来,公司在热电并供的基础上,又提出并实施了热、电、冷三联供的尝试,实行集中供热和蒸汽制冷,既节能又环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公司先后跻身广州工业企业综合实力50强、中国前10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地方税诚信纳税人、广州市第二批纳税信誉a级企业、广州地区花园式单位等。
历时将近一个月的实习结束,该次实习,真正到达机械制造业的第一前线,了解了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也粗步了解了机械制造也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8月13日,我们来到实习的第一站,上海机床厂是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机床制造厂之一.在实习中我们首先听取了一系列关于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在机械工程类实习中,安全问题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然后通过该厂总设计师的总体介绍.粗略了解了该厂的产品类型和工厂概况.也使我们明白了在该厂的实习目的和实习重点.
在接下来的一端时间,我们分三组陆续在通机车间,专机车间和加工车间进行生产实习.在通机车间,该车间负责人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装配流水线,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平面磨床个主要零部件的加工装配工艺和整机的动力驱动问题以及内部液压系统的一系列构造.我最感兴趣的应该是该平面磨床的液压系统,共分为供油机构,执行机构,辅助机构和控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不同的形式.按油液的循环方式,液压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从油箱吸油,油经各种控制阀后,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回油再经过换向阀回油箱。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淀杂质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易于渗入系统,导致机构运动不平稳等后果。开式系统油箱大,油泵自吸性能好。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连,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其结构紧凑,与空气接触机会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较平稳,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因无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条件较差。为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流量的补油泵和油箱.由于闭式系统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比较高,考虑到经济性的问题,所以该平面磨床采取开始系统,外加一个吸震器来平衡系统. 现代工程机械几乎都采用了液压系统,并且与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成为现代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设计好液压系统,是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一项关键技术.在专机车间,对专用磨床的三组导轨,两个拖板等特殊结构和送料机构及其加工范围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学习,比向老师傅讨教了动力驱动的原理问题,获益非浅.在加工车间,对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有了更多的确切的感性认知,听老师傅们把机床的五大部件:床身,立柱,磨头,拖板,工作台细细道来,如孢丁解牛般地,它们的加工工艺,加工特点在不知不觉间嵌们我们的脑袋.
在机工厂的实习,了解了目前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只是由于机械行业特有的技术操作熟练性和其具有的较大风险性,很遗憾地,不能多做一些具体实践的操作,但是观察了一台机床的各个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装配过程,使许多自己从书本上学的知识鲜活了起来,明白了本专业在一些技术制造上的具体应用.
7月8日我们到了同属杭州机床集团的杭州精密机床厂,顾名思义,杭州精密机床厂是生产一些加工精度较高,技术要求高的机床设备的大型工厂,主要加工的是机床内部的一些精度等级较高的小部件或者一些高精度的机床,由于加工要求较高,所以机器也比较精密,所以有些也要在恒温这个环境下伺候它们呢.这样才能保证机床的工作性能,进而保证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在听了工人师傅的讲解后,明白了一般零件的加工过程如下: 胚料---划线---刨床(工艺上留加工余量)--粗车--热处理,调质--车床半精加工--磨--齿轮加工--淬火(齿面)--磨面 齿轮零件加工工艺: 粗车--热处理--精车--磨内孔--磨芯,轴端面--磨另一端面--滚齿--钳齿--剃齿--铡键槽--钳工--完工 精机公司有三个用于加工磨头体的加工中心和几台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的体积小,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加工比较方便,加工中心有一个刀床和多个工作台同时对多个工作面进行加工,不仅避免了由于基准不重合产生的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加工中心体积大,价格昂贵,而且对环境要求较高,这就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一般选择加工经济性较高的零件或者精度要求高的关键零件.
在精机公司的实习中,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关于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在这次实习中,感触最深的是了解了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它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集现代精密机械、计算机、通信、液压气动、光电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等特点,是尖端工业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数控机床都是出自国外先进制造商,无论在数量上,精度,性能指标上,中国制造业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需要我们奋起直追上海阀门厂&上海大众汽车生产有限公司,因为时间比较紧迫,所以这次之行应该以参观为主,在阀门厂的时间比较短,也很难获得比较理想的实习效果,多少令我们了解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我想,这也是本次上海之行最大的收获.
就目前来言,汽车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运用开看,如何将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更好的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将是日后一端时间机械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们此次实习的最后一站是广州发电厂有限公司,公司技术力量较为雄厚,以各类大、中专毕业生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约占员工总数的1/3,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达100多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实施热电联产,推广集中供热,积极建设新管线,拓展新用户,目前已建成西村、员村两大供热管网,拥有热用户40多家。近年来,公司在热电并供的基础上,又提出并实施了热、电、冷三联供的尝试,实行集中供热和蒸汽制冷,既节能又环保,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公司先后跻身广州工业企业综合实力50强、中国前10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地方税诚信纳税人、广州市第二批纳税信誉a级企业、广州地区花园式单位等。
历时将近一个月的实习结束,该次实习,真正到达机械制造业的第一前线,了解了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也粗步了解了机械制造也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 技术核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核心技术进行分析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重要性
1.1 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科技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协同创新,持续进行科技研发,是让科技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途径。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而言,对该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各项生产建设相关工作的效率,为其提供持续性的动力支持。从实际生产上来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传统生产环节和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的精简,推动生产建设的创新进程,整体上缩短了相关生产流程的单位运行时间,可以显著地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在各项生产建设过程中,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进行充分融合,还可以将生产环境进行全面改善,响应***总书记的技术创新言论,让我国的各项生产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
1.2 提高生产的可靠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良好应用,可以对生产技术进行全面的创新,同时,为了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相关人员在应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会同步进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人才建设和环境建设,因此,我国的生产建设水平将得到显著的提升。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相关企业的生产技术取得了持续性的进步,对传统的单纯依靠人力进行的生产环境和半自动化的生产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改良,降低了各项生产过程中人工操作产生的误差,也极大地避免了生产环境中不良因素对生产质量和生产人员人身安全带来的风险。因此,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全面应用和普及,将极大地提高生产的可靠性。
1.3 节能环保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节能环保意识,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过程,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能源环境日趋紧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节能环保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以下对其进行介绍:第一,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可以与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改善生产环境,在该技术的全面加持下,相关生产流程被合理简化,能量消耗显著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第二,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可以对生产环境进行全面监控,在系统中添加节能环保评价指标,一旦生产数据达到节能环保指标上限,系统将自动停止运行,有效降低能量消耗。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核心
2.1 数控技术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数控技术具有方便、可靠等方面特点。数控技术是数字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应用的高新技术,具有促进机械加工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设计人员应根据机械的具体用途,提前设置程序,然后加工相应的零件。其中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工作人员通过对输入设备、输入机床工作时所需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在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相应的命令,使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精确度。以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大会为例,在会议中参与二级节点建设的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行业内的一批企业成立了数控机床互联通讯协议标准联盟,整合了优势企业和技术资源,围绕智能制造需求,制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互联通讯协议标准NC-LINK,并对其加以验证、推广。该协议将在未来的应用中不断改进与优化,将该项目打造成一个成熟、先进、可为行业用户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我国企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今年,"数控装备工业互联通讯协议(NC-Link)及应用"入选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优秀案例".华中数控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上市企业和中国数控行业的领导者。未来,华中数控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心仍在智能装备、车间、工厂的建设上,并倾向于在装备的互联互通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2.2 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定位技术等几方面内容,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重要技术,便于工作人员的管理。智能技术中的主要部分是数字化,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传感器采集大量的数据,从而为设计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现阶段,计算机技术繁多,各项技术会向智能化发展,从而有效地改善机械的运行环境,需要设计人员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有效地解决部分机械生产难度大的问题,从而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以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携手中航工业西安自动控制研究所,联合开发新一代工程机械智能电传控制技术,将军用航空技术成功地移植到工程机械设备上。现阶段,已搭载着双方最新研究成果--XGJE智能控制系统的多款智能产品正式亮相。如今,厦工不仅在挖掘机、装载机实现了智能产品"首发",还将把智控技术逐步推广到叉车、小型机、道路机械等多产品领域,实现厦工智能全系列产品"群发".厦工系列智能产品技术的成功研发和产业化运用,开创了工程机械产品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时代,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某表示,"这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整体快速走出市场低谷,突破重围,提升我国工程机械核心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大有裨益。"
2.3自动检测技术
传统的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具有流程烦琐、消耗时间较长等方面的特点,所以工作人员在进行机械制造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自动检测技术的运用,对机械运行的各个状态进行记录。自动检测技术是由传感器和传统的仪器发展过程中得来的,主要由数据处理、信号调节等方面组成,能够对生产工进行调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行业的发展。当被检测的产品超过设定值时,会通过声音、红灯等信号提醒工作人员,从而帮助其及时解决在机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双汇集团为例,该集团采用火腿肠在线外观质量自动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开发,火腿肠在线外观质量自动检测系统是以PVDC包装的火腿肠为检测对象,以特别设计的精密机械装置为平台,采用智能化的视觉检测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火腿肠从杂乱无章的状态到有序排列的状态。视觉检测技术从对象的图像特征提取入手,结合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技术,对火腿肠的10余种外观缺陷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同步技术实现缺陷产品的准确实时剔除,消除食品卫生的安全隐患。
2.4 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模拟,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提前预防工作,进而减少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收益。其中VR技术是通过模仿人的感知,对环境、现实进行模拟,使人能够凭借直觉作用于计算机从而产生三维仿真模型的虚拟环境,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直观的感受,了解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以浙江高端工业VR高科技技术团队为例,该团队在2018年于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第六届"动漫美学双年展--叙事曲"并在工业设计中运用VR技术,工业可穿戴设备能够给现场为工人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在恶劣的工业场景中,例如高空作业的工程师拿纸张、检测设备进行工作,很有可能会被大风吹掉或者被绊倒。而新的工业可穿戴设备正在为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好处,通过语音控制可以释放双手,随时随地轻松查看图纸和资料素材,工人可以更专心在工作任务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向集成化发展,所以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机械设计制造的研究,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为机械制造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技术人员应加强对其中核心技术的研究,同时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为机械设计制造提供保障,从而将设计成果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由于人为带来的错误,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发展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218-219.
关键词 数控编程 工艺参数 切削用量
中图分类号:TH13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国家装备工业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关系到国家整体工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位置,而数控机床作为国家装备工业的主流产品和技术方向,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数控机床是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是综合自动控制、自动检测、计算机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数控机床的水平和拥有量,已经是衡量当今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与普及,现代化企业对于懂得数控技术、能进行数控编程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必将不断增加。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本文仅就数控车床零件加工中的程序编制问题进行探讨,简要的内容也希望吸引大家对数控编程的兴趣和关注,以发展普及型数控机床及数控系统为主攻方向,提高国产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为主体目标,希望国家加大扶持的力度,大力发展数控机床行业。
一、数控化是机械行业进步的大趋势
机械工业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装备的部门,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机械工业的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而机床行业又是机械工业的基础行业,是向机械工业提供加工装备的部门,是“支柱的支柱”。由于数控机床的优越技术性能以及在国防上的重要意义,从1950年代起,美日德等先进国家竞相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其技术在国际上遥遥领先。多年来,我国数控机床的需求结构大体是:高级型10%,普及型29%,经济型61%左右。从发展趋势看,普及型比重将逐渐加大。汽车工业、汽车摩托车行业产能和市场均有很大潜力,为数控机床的潜在大客户。数控系统生产企业大小上百家,其中有相当自主开发能力。当然,我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还存在着重技术攻关、轻视新技术向商品转化的问题,尤其是市场营销方式陈旧,力度不足。今天培植自己幼小的以低端系统为主的数控机床行业,正是为了明天自己有强大的足以和国际垄断集团竞争的企业。
二、编程方法
数控编程方法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手工编程是指从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据计算、编写程序单、输入程序到程序校验等各步骤主要有人工完成的编程过程。它适用于点位加工或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的加工,以及计算较简单,程序段不多,编程易于实现的场合等。但对于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以及几何元素不复杂但需编制程序量很大的零件,由于编程时计算数值的工作相当繁琐,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程序校验也较困难,用手工编程难以完成,因此要采用自动编程。
自动编程即程序编制工作的大部分或全部有计算机完成,可以有效解决复杂零件的加工问题,也是数控编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看到手工编程是自动编程的基础,自动编程中许多核心经验都来源于手工编程,二者相辅相成。手工编程是基础,自动编程亦需要好的工艺基础,包括工艺分析和工艺结构的设计以及刀具的选择等。
三、编程步骤
拿到一张零件图纸后,首先应对零件图纸分析,确定加工工艺过程,也即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法(如采用的工夹具、装夹定位方法等),加工路线(如进给路线、对刀点、换刀点等)及工艺参数(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其次应进行数值计算。绝大部分数控系统都带有刀补功能,只需计算轮廓相邻几何元素的交点(或切点)的坐标值,得出各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和圆弧的圆心坐标值即可。最后,根据计算出的刀具运动轨迹坐标值和已确定的加工参数及辅助动作,结合数控系统规定使用的坐标指令代码和程序段格式,逐段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单,并输入CNC装置的存储器中。编制的程序必须通过空运行、图形动态模拟或试切削等方法检验程序的正确性。当发现错误时,通过分析产生错误的性质来修改程序或调整刀具补偿参数,直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注意:试切削时,尽量选用低廉的切削材料进行试切。
四、典型实例分析
数控车床主要是加工回转体零件,典型的加工表面不外乎外圆柱、外圆锥、螺纹、圆弧面、切槽等。例如,要加工形状如图所示的零件,采用手工编程方法比较合适。由于不同的数控系统其编程指令代码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设备类型进行编程。以西门子802S数控系统为例,应进行如下操作。
1、 确定加工路线。
按先主后次,先精后粗的加工原则确定加工路线,采用固定循环指令对外轮廓进行粗加工,再精加工,然后车退刀槽,最后加工螺纹。
2、装夹方法和对刀点的选择。
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自定心夹紧,对刀点选在工件的右端面与回转轴线的交点。
3、选择刀具。
根据加工要求,选用四把刀,1号为粗加工外圆车刀,2号为精加工外圆车刀,3号为切槽刀,刀宽4mm ,4号为车螺纹刀。采用试切法对刀,对刀的同时把端面加工出来。
4、确定切削用量。
车外圆,粗车主轴转速为500r/min,进给速度为0.3mm/r,精车主轴转速为800r/min,进给速度为0.08mm/r,切槽和车螺纹时,主轴转速为300r/min,进给速度为0.1mm/r。
5、 程序编制。
确定轴心线与球头中心的交点为编程原点,零件的加工程序如下:
五、结束语
发展数控机床行业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经济发展战略中不可轻易放弃的重要支柱。一是用高新技术加快装备工业的现代化改造,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环节;二是西方在尖端数控机床品种的进口和技术转让方面,对我实行限制政策,而中高档数控机床的自行研制和国产化对国防建设等意义重大。
要实现数控加工,编程是关键。本文虽然只对一例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进行了编程分析,但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数控车床可以加工普通车床无法加工的复杂曲面,加工精度高,质量容易保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掌握数控车床的加工编程技术尤为重要。国家在扶持对象和扶持方式上,有必要完善法规,对中国人所有和经营的数控机床生产企业,按照重点支持的原则,给出公开、统一的支持标准,取消所有制歧视。通过科学技术的吸收消化和研究发展,在尽可能高的技术档次和尽可能多的品种方面,获得自主研发知识产权。总之,应该深刻认识到,以数控化为核心的装备工业技术进步,是优化结构、增强国力、保证我国在21世纪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心环节,这是应该放到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的。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李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数控技术和装备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商场现代化,2006年.
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
粟新平
1 新近出炉的中国两岸四地200多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天津步入前十。
对此,也许可以这样说:天津,这个曾经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璀璨夺目的老牌明星,虽历经沧桑,但仍然是在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
此前的3月下旬,北京两会临近结束时,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引起海内外关注。众多财经报纸都在第一时间予以披露,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亦在突出位置转载,这是天津继两年前滨海新区被批准为中国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之后,引发的又轮超强冲击波。天津,滨海新区,一下子成了热门搜索词汇。百度一下“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可找到相关网页约223,000篇。
敏感的资本市场也很快就有反应:综改方案获批的消息刚一传出,与滨海新区相关的上市公司就受到市场热捧,泰达股份、津滨发展、滨海能源、创业环保等股票价格纷纷上扬。证券业分析者认为,综改方案的获批,将使市场对滨海概念更有信心。
还有,近几年许多以前不敢想象的大项目纷纷落户津门,蓝星化工新材料基地、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兴通讯北方研发转化基地等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厂房主体完工,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顺利推进,唯斯塔斯风力发电、中集集装箱等6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新的前沿阵地,天津以及滨海新区显现出明星效应。
2 深圳和上海浦东,它们无疑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版图上最耀眼的明星,其风范迄今无人可以漠视。不难看出,政策面的扶持是它们得以脱颖而出的强大外因,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或许只会赢得一时风光。两地之最终出落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大区域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星运如此兴旺,表明它们没有耽于仅做政策的宠儿。
明星者,除了得天时之利,还必得有超于常人的代表作,这些代表作往往是某一特定时空下凡人难以超越的经典。
譬如深圳。一提到深圳,我们会条件反射般地想起“深圳速度”。1984年,高160米,共53层的国贸大厦仅37个月竣工,从此成为“深圳速度”的象征。数万名集体转业的工程兵,创造了这个3天层楼的奇迹。深圳在建设特区的26年期间,用18年的时间使GDP达到了1000亿元人民币,接着用了5年时间使GDP达到了2000亿元,随后仅仅用了2年时间就使GDP达到了5000亿元,根据香港顾问公司En-right,Scott & Associates的统计,1980年到2004年,深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8%。“深圳速度”已经成为深圳这个明星城最重要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深圳速度”,一年建29条道路的奇迹,在极短的时间内打造出的第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第一个人造文化旅游景观、第只上市股票……
再如浦东。在世人的眼中,浦东乃至整个上海市早已是一个金融、贸易、高科技产业的中心。短短15年的时间里,上海以浦东开发为契机,缔造了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在国际上名头山响的皇皇地标,留住了一长溜国内外经济领域的明星企业――一大批知名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汇聚在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等地。在资本市场上,浦东建设、张江高科、浦发银行等都曾是炙手可热的优质蓝筹,上海板块整体以股性活、升值潜力大、大跌时勇于护盘而一直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人们习惯于在上海的前面加个“大”字,这个“大”应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概念,它包括一系列明星企业、明星产品的烘托和提升。
可见,深圳、浦东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明星效应,这种效应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快速发展所需要的,但它不是只靠政策扶植就能出现、延续、延伸并产生经济效应的,它需要有自己的经典力作,即在政策环境下充分发展相应的个体来支撑与展开,并逐步形成整体的明星效应。
3 整体与个体,存在辩证关系,其中一方面,充分发展个体,是整体提升与发展的条件。
引资,无疑非常重要,一个地区涌现出一些合资、外资的明星企业,很必要,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就像摩托罗拉之于天津,华为之于深圳。但在如今的发展阶段,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地区也更需要的,是地方的甚至是自主的明星品牌――企业以及产品。譬如青岛之声名远播,就跟它的“五朵金花”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密切相关。
现在,单纯依靠外源型经济的模式已远远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自主创新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自身的要求――市场需要名牌企业、需要自主品牌、需要这样的明星效应来优化改革路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提升比较优势,这或许正是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广东省委书记为什么那么关注马云、那么遗憾沪穗没有诞生阿里巴巴那样的IT自主品牌的原因吧。
4 当下无论官方话语还是民间谈资,都在热议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用广东省委书记的话来说,之所以要解放思想,就是因为人们的认识没有跟上事物的发展,主观落伍于客观。体现到一个城市的明星效应、名牌战略上,有些领导干部张口闭口就是如何引进外资外国品牌,好像非如此不可,这个思想就必须要解放。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没有像汽车业那样靠普遍合资来谋求发展,而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不也照样做大做强了!
滨海新区被批准为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OTC柜台交易将设在天津,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在天津先行先试,天津的明星光芒已然开始绽放。“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在如此令人眼热的政策环境下,天津能否像当年的深圳、上海那样真正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新形势下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星光?人们在期待着,也在观察着,观察天津如何解放思想更新思维趟出新路,期待天津早日孕育出自己更多的明星代表作。
海鸥表,老品牌重生
路光祖 张今声
一生都是和表打交道
几次与王德明交谈,但都是行色匆匆,原因是他十分忙。“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这一生都是和表打交道。”王德明与笔者交谈时,坚定自信而不乏激情。他的言语和神态,很难想到他已经是花甲之人。
1995年1月,当王德明调任海鸥手表集团公司总经理时,曾经生产出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块手表的海鸥手表集团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而今,海鸥手表不但在市场上彻底扭转了颓势,其机械表机芯产量已经占世界产量的约25%、国内产量的约50%,而且拥有世界三大经典机械表制表技
术,重新树立了中国第一块手表诞生地的荣光。
现在世界上的机械表每4块中就有一块的机芯是由海鸥生产的。这在13年前不可想象。
早在1955年,华威钟表厂(天津手表厂的前身)的四个高级技师,用最简单的工具仿制出了瑞士“sindacol”5钻粗机手表,改写了中国只能修手表而不能制造手表的历史。之后,第一只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手表、第一只符合国际标准的女表和第一只出口手表等中国手表业发展的里程碑,均诞生在这里……海鸥表成了民族品牌、民族感情的寄托,成为中国手表第一品牌,也是天津名品的骄傲。
但是,进入90年代,海鸥手表急转直下……
1967年,中专毕业的王德明进入天津钟表厂做工人。此后,他从一个工人逐步升到总经理。在大一统的国有体制之下,王德明的生活也不过按部就班。然而,体制的沉闷并不能泯灭人的灵性和创造力,王德明自豪地说,即使做工人他也是最优秀的。1995年,当王德明进入海鸥手表集团,他的命运和中国第一块手表诞生地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历经13年崎岖坎坷,王德明充满激情地说:“在海鸥的13年中做了三件大事:改制、确定以机械自动表为企业发展方向、攻克三大经典制表技术。这三件大事最终让海鸥摆脱困境,并且重新让老品牌焕发光彩。”
111人曾喊他“黄厂长”
回想起刚刚进入海鸥手表集团的那段时光,王德明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1995年,海鸥的生产能力是年产500万只,其中1 D0多万只是手上弦机械表,350多万只电子表。手上弦机械表卖不出去,8元钱一只都没有人要;而一块成本11港元的电子表常常4港元就处理掉了。国内38家电子表生产企业大都停产,海鸥手表集团那时也被划入整顿的行列。王德明就是在这个最糟糕的时候进入海鸥手表集团的。
“那时候的压力非常大,我总是在想,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第一块手表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这个牌子是相当珍贵的,不能在我手里没有了。”王德明坦诚地说,“那时,我心里也没有底,因为眼看着曾经和海鸥手表集团齐名的上海手表厂破产了。而且压力不仅仅是来自整个行业的不景气,也来自于企业内部。”
海鸥手表集团曾经承载着、凝聚着几代人的希望和热情,也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但是这个钟表行业最老牌的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越是深入之时,却明显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了。机制僵化,战略模糊,管理老化,海鸥在90年代已经完全失去创立之初的朝气和活力。从1996年开始,王德明在海鸥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在管理方式上摆脱国有企业旧有的思维,向市场化贴近。
在王德明的主导下,这些在体制和机制领域的改革直接促成了海鸥手表集团的改制。2002年,海鸥手表集团又把三个分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公司等剥离,实现彻底的改制,组建了多元投资主体的天津渤海中鸥表业公司。改制后的中鸥表业公司国有资本占27%、海鸥手表集团员工持股63%。
为求得发展,海鸥手表集团在1997年一次性下岗2000多人。由于企业本身不景气,加上改革的力度大,很多人看不到王德明改革的前途在哪里,说风凉话的、起哄的人到处都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很多员工不叫他“王厂长”,而叫他“黄厂长”。这是一种有鄙视意味的称呼,所谓“黄厂长”,就是认为公司快要在他手里“黄”了。
当时,海鸥手表集团的主管部门和天津市的很多领导也认为海鸥没有希望了。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之下,在一片纷纷扰扰之中,王德明却看到了希望。希望源于他对手表行业的了解,他认为自动机械表是未来的潮流,海鸥只要抓住这个潮流就有机会。
可是在海鸥连续几年平均年亏损2000万元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理会他的“希望”。当时海鸥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企业几乎无法正常开工生产。为保证职工每月能拿到一点象征性的工资,公司的采暖也仅仅以暖气管不被冻裂为标准。
王德明没有放弃,他的坚持终于说服了领导。海鸥手表集团以联合开发房地产的方式,获得到一笔资金。正是这笔钱,为海鸥注入了新鲜的发展血液,成为海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保障。
在破产的边缘,坚持创新能力
改制是一种制度创新,是从机制上对海鸥手表的发展松了绑,企业有了奔跑的动力:但向哪个方向奔跑,又是一个问题。如果动力有了,但方向错了,就会南辕北辙。改制是王德明在海鸥做的第一件大事,第二件大事就是调整产品结构,这个方向性的问题比改制更有挑战,也更具有战略意义。
“90年代末的全面滑坡,从一定层面上说是我们忽视自身特点,盲目模仿跟近洋产品的恶果。当时我们分析企业走出困境必须扬长避短,电子表尽管需求强劲,但不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在多变的市场中,王德明敏锐地捕捉到“机械自动表将是下一个行业发展的趋势”。王德明的判断,源于他多年的行业经验以及对手表文化内涵的理解。一是机械表是有精度的首饰,是有感情的饰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表作为单一记时工具的概念越来越弱化,尽管电子表由于增加了装饰、时尚功能而受到部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但机械表制造复杂、工艺考究,能够艺术地展现文化的魅力,是身份、品位的象征,而作为礼品它也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显现其需求。二是王德明从瑞士手表业的发展中吸取了经验。90年代瑞士手表业也因为受日本电子表冲击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他们发扬自身的长处,瞄准做品牌和机械手表,调整自己的产业和产品结构,逐渐度过了难关。瑞士手表是“金字塔”的顶端,产量小,价值高,根本无法满足世界机械手表市场的消费需求。适应于现代机械手表消费理念的自动机械表和多功能机械表等中档产品,正在成为手表中的时尚产品。而无论是日本还是瑞士,尚无意也无力去垄断这一块市场,国内几乎还没有手表企业进入这一领域。王德明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市场进入时机。
然而,王德明的观点却引来了很多非议。当时大部分手表行业的专家都认为电子表才是主流,机械表已经没有希望了。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即使做机械表,也只能模仿瑞士表。而王德明认为,没有创新能力,就根本没有优势可言。
海鸥手表的产品结构调整,就是在这样充满怀疑和争论的氛围中开始的。集团转产之时,正是企业待破产之日。王德明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他果断地砍出了产品结构调整的第一“刀”:采取嫁接的方式将年生产能力达350万只的电子表生产线全部转给合资伙伴天津ISA集团,另一方面集中精力研制开发新一代自动机械表。同时还发挥企业精密机械加工的优势,为十几家家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加工配套产品,不仅技术含量提高,而且增加了企业的收入。
产品结构调整往往令企业伤筋动骨,绝非唾手可得。对海鸥手表集团来说,自然也不
例外。除了精神上的压力,主要的还是技术的挑战。海鸥手表集团有着悠久的生产手上弦机械表的历史,虽然自动表也属于机械表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别却很大。无论是模具精度,还是综合工艺技术,其难度都要高出手动机械表好几个档次。例如,手上弦机械表需要在直径30mm、厚3.95mm的空间内摆放100个左右的部件,而一款自动机械手表则需在直径25.4mm、厚3.75mm的空间内摆放近200个零件。谁的精度更高?一目了然。自动表如此高深的技术门槛,即使复制的成本也会让意欲参与者望而却步。但海鸥手表集团迎难而上,接受了挑战。
经过1997、1998年的调整,海鸥把第一款自动机械表ST16双历手表推向市场,并且一炮走红。自动机械表的市场证明王德明的判断是正确的,整个集团的士气也为之一振。由于坚持结构调整、产品创新,到1999年,企业一举扭亏。从2004年开始,海鸥自动机械表的出口已经达到75万只,占国内同类产品的42%。
目前,海鸥的机械表机芯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只的规模,约占全国的50%,在国际上占机械表机芯产量的约四分之一。在全世界手表业中,天津已成为继瑞士、日本之后的第三大手表机芯生产基地。
做品牌,瞄准瑞士高档表
2006年8月20日,在海鸥手表集团的高档机芯工作室里,10多名科研员眼睛紧紧盯着一只手表。“响了,响了。”所有在场人员的欣喜万分。那清亮的响声,同时宣布中国第一只两问打簧表在海鸥手表集团诞生了。2007年海鸥手表集团公司推出限量铂金版两问表10只,售价每只12万元人民币。这样的高价格,在国内绝无仅有。在2006年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博览会上,海鸥自主研发制造的陀飞轮手表被瑞士同行评价为:与世界手表制造顶尖水平差距缩短10年以上。
问表、陀飞轮表、万年历表这三项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瑞士钟表业和国内外为数不多的专家级大师所掌握,而海鸥手表集团全部掌握了。
在2007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戴相龙再次提出要把海鸥手表打造成天津的名片,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这么提及了。
做品牌,已经成为海鸥手表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品牌,王德明有一种朴素的理解:“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品质上不去,就没有品牌可言。为什么瑞士手表一直是高档表的象征?就是因为瑞士表业有200多年的工艺积累,垄断了许多复杂的技术,演绎了钟表文化的内涵。”
王德明对技术有着职业的敏感和热爱。在企业最困难、资金最缺乏的1996年,他主动把自己和所有管理层工资降到和普通工人一样,每月255元,公司里唯一没有降低工资的是处于一线的工程师和熟练技师。目前海鸥的高级设计人员有30多名,“他们都是有技术诀窍的、对企业有深厚的感情积淀的、不会轻易跳槽的。由于高档机械表的工艺特征不允许自动化,手工比例很高,熟练的技术工人和高级研发人才成为海鸥手表集团不可复制的优势条件。”王德明不无自豪地说。
在投入上,王德明毫不吝啬。从企业刚刚扭亏不久的2001年开始,就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瞄准国际尖端产品自主研发。与海鸥手表集团不断引进瑞士先进生产线相比,海鸥手表集团的行政办公室一直是60年代建的那排外表简朴的小平房,而王德明在这一坐就是13年。
技术上的投入,终于有了回报。2006年,海鸥手表集团陀飞轮机芯的产量为4000只,这几乎相当于瑞士整个钟表行业陀飞轮手表机芯的总和。这些机芯除了内销之外,大部分出口到欧美、日本。王德明很自豪地告诉记者,由于产量大,海鸥陀飞轮机芯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定价权。与同类国外产品相比,海鸥陀飞轮手表的成本要低很多,王德明开玩笑说,迟早有一天海鸥会把陀飞轮手表从贵族的神坛上拉下来,让更多的人都买得起。目前,海鸥手表集团正积极建设高档复杂机械手表生产基地,未来2至3年内,预计可以达到年产高档复杂机械手表1D0万只的生产能力。
在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后,王德明最关心的还是品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精力去研究品牌,在计划经济时,产品是尽产尽销,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研究品牌。而在90年代初,在别的企业做品牌时,我们还在研究‘砸三铁’……现在悟到了企业要解决发展必需靠品牌。但也悟到了把品牌看成是有广告就万事俱备了那是肤浅的,品牌建设还是要靠企业的实力。根据目前市场的主流,我们把海鸥定位在中档,向高档市场进军肯定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虽然我们在高档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从技术上的内涵讲我们离高档表还是有一段距离。瑞士表7000美金以上的是高档表,我们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消费水平,都还有差距。”
王德明始终将目光牢牢地盯紧国际表业的发展趋势。
在国际手表业占上位置
尽管海鸥手表集团的发展离王德明的期盼还有距离,但海鸥这个曾经凝结着中国人民族情感的手表,终于再次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从2002年起海鸥手表集团开始恢复返岗,1996年海鸥最困难时期下岗的员工,只要愿意回来,都可以重新回到海鸥手表集团。我是盼望着大家回来……”王德明对职工的渴念,其言也切,其情也真。当初称王德明为“黄厂长”的员工早已不再这么称呼他,因为他们目睹了这个坚毅、有魄力的领导如何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随着海鸥表的快速发展,还将拉动行业1到2万人就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向国家上缴7亿元税金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海鸥牌手表还将作为天津市的名牌产品占领国内市场,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世界手表知名品牌。同时,发展名牌经济,由规模速度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王德明如此表示。“海鸥品牌有着国际化的基础,海鸥冲击国际市场做大做强品牌,无论对天津还是中国制表业,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海鸥以国内手表行业最具技术实力和代表性的品牌,跻身国际市场,不仅支撑起天津又一高增长、高利润、环保型产业,而且同时成为展示天津制造业的深厚底蕴、天津制造业文化的一个窗口,成为一道独有的城市风景线。
“人生能有几个13年?”王德明感慨道。13年里,他终于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回报。“我觉得我还能干10年,”王德明说,“到那个时候,国际手表业应有海鸥表的位置。”
注重自主品牌 不断打造明星
段 明
据说,1996年时,无锡一位领导曾经感叹: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黯淡了也有着同样美景的江南名城无锡,一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抢走了人们对太湖边这座有着同样文化情趣的城市的宠爱,这位领导甚至笑称:要用1亿元买一句可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媲美的话语来包装无锡。
苏州和杭州,历来是中国城市中的明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城市为代表的多维空间载体,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的争夺与较量。市场经济条件下,名牌溢价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名人的竞争某种意义上是其代表作品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牌的竞争,城市的竞争也一样,知名城市对要素的吸引力大、集聚力强,易形成“洼地”效应来融通国内外优势资源――城市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必然将其带入一个开放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因此如果一座城市想不流于平庸,就必须下工夫把自己锤炼成名牌,成为明星。
渤海大学管理学教授吉福林认为。在中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强做大企业,以企业品牌塑造城市品牌,“是打造城市品牌的根本途径,也是明智之举”。城市和企业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企业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企业品牌是城市的视觉窗口,品牌的档次是展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名片,也是衡量这个城市经济实力的标志。城市形象的改善会有力提升企业的品位:企业品牌可塑造城市风格,城市建设将铸造更优良的企业品牌。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如何,经济发展有没有后劲,主要体现在该地区企业的竞争力上。
目前,在品牌对GDP的形成中,据有关统计,美国GDP中60%的部分来自于品牌产业创造的价值,而我们GDP中只有不到20%。
不久前,国务院批复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滨海新区由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新的前沿阵地,一时间,政策面的利好为天津罩上了迷人的明星光环。这光环看上去很美,但不能陶醉和满足,天津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卓越的建树以放大放亮其光辉。
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和自主品牌,是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微观经济看,企业一旦进入创名牌之路,必然自觉强化市场主体地位,重视资源优化配置,把科技、质量、市场、信誉、效益放在整个生产经营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从宏观经济看,一批名牌市场占有率提高的过程,就是一批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快速成长、扩张的过程,也是一个生产要素流向“高、大、强”骨干企业,并使其经济增长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拥有名牌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有机结合,才可能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也要在培育名牌企业和自主品牌上下工夫。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既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入世”后中国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重大举措。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落实和完善有关的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
一、中国仍然需要发展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
近些年来,一些人认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二历史阶段,即工业化阶段已被第三历史阶段即信息化阶段取代,企业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趋势即将停止,企业将出现分散化、小型化的新趋势。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些人认为,韩国出现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发展了大型企业集团。这种看法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显然是片面的。
确实,近些年来小企业在某些部门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小企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大公司的数目仍在增加,大公司的规模仍在增大,企业集中的趋势并没有停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上百亿美元的兼并事件就发生了数十起,而且出现了跨行业兼并、跨国兼并、强强联合、立足于国际竞争等新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全球跨国兼并年均增长54.3%。1999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33100亿美元,2000年全球并购有增无减,并购数量达38292起,交易额高达35000亿美元,无论是并购数量还是并购金额都远远超过了1999年,创下了新的记录。埃克森和美孚两家石油公司合并后,其市值高达28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2000年,世界500家大企业的营业额达14.1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这些事实说明,在现阶段,企业规模并不仅仅是呈单向的向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而是出现了集中与分散、大型与小型“反向协调”发展的趋势。那种认为大公司的发展势头已经停止,大公司的优势已经消失的观点显然是十分片面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强调发展中小企业的同时,还必须十分注意培育和发展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
第一,中国大公司的数量还不多。世界500家最大企业的排名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其拥有的大公司数是正相关的。1999年世界500家大企业数按照国家的排序是:美国179家;日本107家;英国38家;德国37家;法国37家。2000年各国进入500强的企业数略有变化,但是这个排序基本上没有改变。中国内地2000年进入500强的企业虽然已经达到11家,但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世界第6位,进入500强的企业数与中国经济总量所处的位置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在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11家企业中至今还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
第二,中国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要比先进工业国家的企业小得多。近年来,中国大公司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还很大。2000年,中国516家重点企业的销售额约为4120亿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沃尔-马特百货公司的销售总额,516家重点企业总资产和销售收入的平均值,分别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平均值的1%和2%左右;中国122家国家试点的企业集团2000年的产品销售额约为2500亿美元,仅相当于当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一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销售额2104亿美元的119%,排名第二的沃尔-马特百货公司销售额1933亿美元的129%。在世界500强中,中国排名最靠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销售额仅为排名第一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21.6%。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2000年的销售额还不到50亿美元,仅为当年通用汽车公司销售额1846亿美元的3.7%。中国缺乏与国外同行业世界级企业相抗衡的大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
第三,中国的单厂企业多,真正复合体的公司企业比较少。许多企业名为公司,但它们并不拥有许多家工厂、分公司和子公司,实际上是单厂企业,没有形成托拉斯和大公司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组织程度。
第四,即使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中国能达到合理规模的企业也很少。据前几年的统计分析,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没有一家达到最小合理规模的,在全国1600多家造纸厂、400多家啤酒厂中,达到最小合理规模的分别为8%和12%左右;全国130多家洗衣机厂中,只有9家达到年产量20万台的最小合理规模,仅占全部企业的6.9%。
第五,大中小企业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企业的规模结构也不合理。多数中小企业并不是围绕着为大公司提供零部件和其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据统计,中国机械行业的大中企业之中约有80%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厂。大中小企业的结构也不合理,中小企业多,尚没有国际级的大公司。
以上这些差距说明,中国企业的平均规模必须进一步扩大。在企业规模上,中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能忽视发展大型企业,特别是发展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成为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的强大阵地,成为发展对外贸易的主力军,成为改善产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力量。而且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使某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经济的战略改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促进一批大公司在境内外上市、鼓励发展企业集团等措施,形成了一批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发展势头喜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多数是由行政机构或行政性公司演变而来的,行政色彩还很浓厚,公司和集团内部的许多关系还没有理顺,重组的任务还很重。即便是通过自身实力发展起来的少数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也缺乏国际竞争力。事实证明,大并不意味着强,只有那些既具有很大的规模,又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主要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纵观国际上成功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尽管成长途径千差万别,主营领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它们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正是这种核心能力使它们能立于不败之地,永葆青春与活力。在这方面,中国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与国外的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
第一,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大。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国外的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都是靠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靠核心竞争力塑造知名品牌,靠知名品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无形资产。所以,都十分重视技术创新,不仅有实力很强的研究开发机构,而且投入很大。以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衡量,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的企业平均在3%左右,大型企业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美国惠普电子公司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占销售额的9%左右,美国的通用公司达到6%,ibm公司达到5.8%;日本的日立公司、富土通公司、日立电气公司都超过了10%,东芝公司、三菱电机等也达8%左右。从行业来看,美国航空飞行器制造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达27%,电子行业为7.8%,精密机械为7.0%,化学工业为4.8%。大投入带来了高回报。世界80%左右的高技术研究和开发被跨国公司所垄断。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差距很大。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只有0.7%,已经设立国家级技术中心的231家重点企业平均也只达2%。2000年,在中国2655家企业集团中,研究开发资金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只有84家超过5%。按照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看法,研究开发基金(包括技术和产品)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仅能维持,占5%才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按照平均计算,中国的企业还处于“难以生存”的水平,多数大企业只达到“仅能维持”的水平。从在企业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全体科技人员的比重看,美国和日本平均超过30%,一些大企业和从事高技术产业的企业里有些甚至超过50%。而中国在企业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全体科技人员的比重平均只有10%,比美国、日本等国低20个百分点。正因为如此,中国大企业的研究开发力和竞争力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调查显示,即便按照企业自己的评价,在中国2655家企业集团中,有34.8%的企业集团科研开发能力弱,40.2%的企业集团认为目前本集团的产品缺乏竞争力。
第二,缺乏有效的多样化经营能力。实行多样化经营是国外大公司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多样化经营可以划分为主导型、关联型和非关联型三种类型。主导型是指企业生产一种产品为主,同时也生产和主产品相关联的其他产品;关联型是指企业同时生产几种相关联的产品;非关联型则是指企业同时生产几种在生产技术等方面缺乏联系的产品。从一般规律看,大公司的多样化经营是逐步由主导型—关联型—非关联型的次序发展的,企业发展的关联产品和服务越多,企业内部资源更能够得到有效使用,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因为它们都有某种核心技术,这种核心技术成为一种“技能源”,能延伸出一系列相关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它们有条件和能力实行主导型和关联型多样化经营。美国、日本等国的大公司70%左右都是采用主导型和关联型多样化经营,其效果也就好。由于中国的大多数大公司缺乏核心技术,它们只能被迫采用非关联型的多样化经营,盲目向自己没有专长和不熟悉的行业扩张,而自己管理能力又差,效果自然不好,有的甚至遭受失败。
第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目前,中国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体制、机制、管理和发展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不少大企业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经营机制还不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的法律形态、产权组织形式等还不相适应;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层次多;管理手段现代化程度低,方法不科学;新产品研究开发力量弱,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长,等等。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企业很难及时随着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推出新产品和新的经营方式,很难消化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也就更谈不上能主动地创造市场、扩大市场。
第四,赢利能力低。最近几年,经过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年攻关,中国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经济效益低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上半年,在中国2584家大型企业集团中,亏损面达27.8%,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企业集团的亏损面达32.8%,其中资不抵债的企业集团约占大型企业集团总数的3%。即便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大公司与国外同行业的公司相比,差距也很大。1998年,中国石化集团在世界500强中排在第73位,但是利润率只有1%,在全世界石化行业的27家入榜企业中排在倒数第6位,与排在第一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高达6%的收入利润率形成了巨大反差,与收入利润最高的petronas公司的16%更是相差甚远。
三、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要重视的几个主要问题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加快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的步伐,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改组成股权多元化或分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处理好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关系,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的改革,建立起有效的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全面推行合同制,建立起“双向选择”、职工能进能出的劳动制度和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配合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明晰产权,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营运。深化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加快中介机构的发展,加强法制建设,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积极推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列入国家试点的企业集团有122家,由省部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的企业集团已有2655家。企业集团的数量已经不少,关键是要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素质,特别要鼓励发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要慎重选择企业集团的形成模式。根据企业集团形成过程中集团公司(母公司)的形成方式和发挥主导作用的主体不同,中国企业集团的形成模式可以划分为行政机构演变型、联合改组型和企业成长型三种主要模式。对行政机构演变的企业集团来说,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政府,集团公司本身是由政府机构演变而来的,集团公司的所有者是国家,它们与成员企业的关系带有浓厚的行政隶属关系。显然,这种形成模式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是国家在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过程中,对某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采用这种模式虽然有一些优点,但是带来的“后遗症”很多,将长期对集团的发展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因此,采取这种模式要十分慎重。对联合改组型模式来说,在集团形成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共同起作用,集团公司以一个大公司为基础或新设,集团公司的所有者是国家,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的关系为母子公司关系。这种模式比较符合企业集团形成的规律和市场经济原则,在发展企业集团时企业可以有选择地采用,但是对发展强强联合型的企业集团,也必须谨慎。实践已经证明,这类企业集团很难成功。企业成长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集团成长的一种典型模式,它是以一个大公司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企业自身,遵循的是市场规则,而且多数集团公司实现了所有者主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与成员企业的关系是母子公司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这种模式将会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这种模式的发展。
要理顺集团的内部关系。集团内部有三个基本关系必须理顺:一是资产关系。集团是以资产为主要联系纽带,由多个企业而形成的具有母子公司特征的企业群体。因此,集团公司与其成员企业,即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孙公司之间必须有产权联系纽带,有叁股、控股关系。但是,目前部分集团特别是不少行政机构演变型企业集团还缺乏资产联系纽带。国家应该让这类集团的母公司成为国有资产的授权投资主体,代表国家经营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并对授权资产的保值增值承担责任。授权后的集团母公司有权决定集团的经营方针、重大投资决策、借贷规模和资本经营形式;拥有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和使用、处置权;有权依法批准子公司的设立、合并和重组。二是人事关系。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对孙公司有权根据其股权的多少委派董事长或董事,以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三是财务关系。规范的企业集团,应该合并报表,合并纳税,母公司应该掌握投资权。但是,在这三个基本关系方面,目前多数企业集团还存在严重缺陷。有关资料显示,尚有46.5%的企业集团内部资产关系还未理顺,52.4%的企业集团母公司的体制还不健全,36.7%的企业集团董事会成员不是由出资人委派,49%的集团母公司的总经理不是由董事会聘任,有些集团的母公司对其成员企业也没有人事管理权。
要完善集团公司的功能。集团公司应该具有与自己地位相称的功能。目前不少集团公司研究开发功能还很弱,资产经营功能、金融功能,几乎还是一个空白。到2000年底,能够对企业集团发展战略、重大投融资项目、涉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科研开发、财务管理等进行统一决策的集团公司只占企业集团总数的47.9%。企业功能不健全、不完善,是一些企业集团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型企业集团的集团公司要加速转制工作,努力构造自己的功能体系,真正建设成为一个有效运转的利润与投资中心、研究与开发中心、战略研究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市场开拓中心,成为整个集团的核心。
3.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据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企业经营者关于创新问题的看法的调查,有50%以上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上;只有33.7%的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研究与开发能力上。这反映了不少经营者在对企业核心能力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毫无疑问,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但是,关键还是依靠技术创新。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国外的大公司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不仅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到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时,通常要求取消对方原来的研究开发机构、商标和品牌,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技术创新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要形成技术进步的健全机制。在当前情况下,政府通过发行国债筹集一部分资金作为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能带动银行的贷款,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无疑是一项重大措施,但是从长远看,必须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的健全机制。大公司要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自主确定技术改造项目;有权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手段筹集技术进步的资金。
要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近些年,国家和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从总体情况看,中国企业与国际上的大企业比较,差距还很大。据有关部门对中国15个工业行业的调查,关键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大中型企业普遍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有的行业甚至落后20~30年。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任务还很重,不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很难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4.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人才素质
随着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国,大批外资的进入,特别是大批外国独资企业的建立,以及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对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近几年,我们对经营者的地位、作用开始重视了,对他们的激励措施也增加了,如试行年薪制、股票期权制、完善奖金制等,这是完全应该的,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方面的措施还会增加和完善。但是,仅仅重视对经营者的激励是很不够的。企业之间尤其是中外企业之间在人才方面的竞争,主要还不是表现在争夺经营者身上,而是表现在争夺一般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身上。最近,进入中国的外国大公司纷纷增加用于吸引人才的资金,它们通过高薪和本土化政策大量吸引中国的“双高”人才,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这场竞争中已经处于不利地位,造成大批人才流向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如不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我们一定要加快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和强化激励手段,大幅度增加“双高”人才的收入,创造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氛围,稳定和利用好现有人才,吸引更多的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