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第二课堂教学目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二课堂教学目标

第1篇: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高职英语 第二课堂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26-02

要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使之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需要把第二课堂纳入评估中作为一项内容。目前对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活动内容设计上,第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作为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缺乏衡量第二课堂质量的标尺使得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探索第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对于第二课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帮助认定第二课堂效果。评价体系是评价第二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尺。建立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有助于我们获取第二课堂实施情况反馈信息。通过对比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指标和第二课堂开展过程与结果,我们可以判断第二课堂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促进第二课堂的良性发展。科学的评价体系具有导向功能。对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而言,学生可以从评价指标中获得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从而对学习方法、时间投入等各方面作出调整。教师也可以通过对评价指标的分析,发现第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构建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可以促进第二课堂朝着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目标良性发展。

二、评价体系指标设计原则

评价体系是学校衡量第二课堂质量的准绳,也是教师、学生反思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的指南。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指标体系的设计。指标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目标性原则。要突出以目的为中心,教师评价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水平为中心;学生评价要以更好地改进高职英语第二课堂为中心。体系中的每一指标的评测结果可以促使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按照指标内容和自身情况向更高层次改进,实现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第二课堂评价过程中不断内省。

第二,可测量性原则。主观化的评价指标会给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带来困难,因此指标应该尽可能数量化或者行为化,以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性。

第三,全面性原则。指标设置要考虑全面性原则,既要考虑教师因素,也要考虑学生因素;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要尽可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性原则有利于找出第二课堂中的短板和不足,使得第二课堂可持续发展。

三、评价内容

(一)第二课堂组织管理。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制度是稳定第二课堂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可以从指导教师队伍、规章制度建设与执行、课堂信息反馈与调控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这些指标更多的是从管理者的角度对第二课堂进行评价,从制度上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和活动顺利进行。

(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第二课堂的内容是实现第二课堂目标的载体。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应该围绕第二课堂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能符合社会需求,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可以从活动目标的针对性、活动内容的层级性和活动的创新性指标来衡量。

(三)第二课堂活动效果。第二课堂活动的效果评价是第二课堂评价的核心内容。第二课堂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水平,从活动效果就可以充分说明和体现。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四、指标的权重赋值

依据各个维度在第二课堂有序开展的重要性,赋予每个维度不同的权重,重要性越大,赋予的权重也越大,使得三个评价维度总和为100。每个维度下的二级指标也按照其在该维度中的重要性进行赋值,使得各个指标与上一级维度的权重相等。再将二级指标继续分解为若干个观测点,并根据重要性进行赋值,其赋值之和与二级指标的权重相等。然后根据学院的相关文件和规定,设立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对各个维度进行评级。

(一)第二课堂组织管理的赋值。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第二课堂的良性发展,需要指导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支稳定且配置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对第二课堂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教师队伍指标可以在师资学历、职称上进行观测。师资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0%及以上的为优秀,40%及以上为合格,小于40%为不合格。

高职英语第二课堂体系不及第一课堂发展完备,缺乏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规范化运行机制,缺乏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系统管理机制和辅导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常常会导致活动进展不畅,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规章制度主要从管理制度和辅导制度建立和执行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有完善的第二课堂管理和辅导制度,并能严格执行的评为优秀;有第二课堂管理辅导制度,并能实施评为合格;管理和辅导制度缺失并执行不到位的定为不合格。

n堂信息反馈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指导教师若能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用来调控第二课堂教学,就可以提高第二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无效劳动。有完善的课堂信息反馈制度并能够适时调整第二课堂活动模式、内容评为优秀;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并能执行的评为合格;未建立课堂信息反馈制度,或者建立但调控措施滞后的评为不合格。

(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赋值。高职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第二课堂活动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大量接触和实践所学的语言。活动目标的针对性,主要考查活动设计的内容是否符合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活动能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有专业特色评为优秀;活动符合课程教学目标,但缺乏专业特色评为合格;活动设计随意,没有针对性评为不合格。

层级性是指设计难易程度有梯度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分为适合全院学生参与的活动,如早读、英语书法、英语歌曲电影欣赏等,有适合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参与的英语演讲、英语角等。内容的梯度性可以为不同英语基础、不同爱好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内容设计有梯度,切合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为优秀,部分内容有梯度评为合格,内容设计没有梯度设为不合格。

活动内容形式新颖,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根据需求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且每个学期能新开出3个以上的活动评为优秀;每个学期能新开出1个活动为合格;不能及时调整活动内容评为不合格。

(三)第二课堂活动效果的赋值。教师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指导者,可以就学生在整个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和活动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某项目学生参与率大于在校生人数的40%可以评为优秀;等于或大于20%的评为合格;20%以下的为不合格。在获得成绩上,每个学期获得省级比赛二等奖市级以上一等奖以上1人次及以上的为优秀;省级比赛三等奖市级比赛三等奖2人次以上为合格;没有获得省级或者市级奖励为不合格。

学生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可以从英语第二课堂组织活动效果对自己的影响这个观测点评价第二课堂的效果。从提高英语成绩、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提高英语兴趣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这四个方面进行考查。达到3点以上效果的为优秀;达到1点以上的为合格;均未达到的为不合格。

结合上述的各个维度的观测点,设计出来的英语第二课堂评价表如表1所示。

各项维度的主要观测点得分值的总和就是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等于大于80分评为优秀,大于等于60分评为合格,小于60分为不合格。

总之,评价机制的构建是推进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学校进行第二课堂教学改革及教学编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介绍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的评价体系对于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英语第二课堂评价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秀梅.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机制调查及建议[J].科教导刊,2014(12)

[2]吴婷.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2(6)

[3]刘林利.外语第二课堂实践教W理念与评估体系探究[J].现代传播,2012(7)

[4]黎永祥.形成性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 [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

第2篇: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第二课堂教学;高职英语;空中乘务专业 

一、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理论探讨 

支撑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理论大致有:有效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该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产出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的结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得到的收获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符合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符合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从效益上明确了教学应该以社会对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更多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在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传统智能外,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 

二、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的对英语的要求 

空中乘务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有:空中乘务员、安全员,机场贵宾室、两舱服务员,行政助理、秘书,会议中心接待人员、银行酒店服务员等。不同岗位工作性质的共性之一是用语言与目标人群沟通。在对空中乘务专业人才英语能力的市场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企业专家、往届毕业都对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给予了正面肯定和充分强调。因此《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人才具有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学效益上,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符合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符合学生对教育的需求”,提高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符合民航业和企业和学生对学校教育的需求。然而,英语课堂教学因为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往往存在一些弊端。第二课堂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三、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特点 

空乘专业的学生为高考艺术类考生,文化课基础一般,学习专注力不容易集中。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然而,他们的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比较突出。通过组织多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四、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 

根据建构主义情境式教学理论,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可以根据不用的目的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在不同的活动中,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可以得到提升。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为省级技能大赛选拔人才,可以组织职业英语口语比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为了鼓励英语口语水平有限但是热爱歌唱的学生走近英语,可以组织英文卡拉OK比赛,学生的音乐、节奏、身体和人际交往智能得到了加强,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航空服务实训周,鼓励全体学生提高客舱服务会话输出能力,举行英文客舱服务会话比赛,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少数英文水平较突出者,可以通过英语应用文写作大赛选拔人才,发展学生的内省智能。这些比赛坚持常年举办,可以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效果提供实践支撑。日常英语情境的创造主要进行每周一次的英语角活动。定制空中乘务专业英文选修课,赏析航空服务英语文化。定期进行英语实训周,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英文模拟面试等。 

五、结语 

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不可或缺,为学生提供了英语学习的平台。但是,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还应当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活动的安排应当与教学计划协调一致;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把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系统化和常态化,对推进英语教学改革起着重要和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闫洪才.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2]梁毅.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3,(12). 

[3]崔允漷.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 

[4]朱晓梅.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学习模式[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赵春梅.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第3篇: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第二课堂;高中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下,第二课堂已经不是一个陌生词,“它是在国家规定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历史知识教育活动。历史课的第二课堂是中学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历史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另一种教学形式”。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一些人认为历史第二课堂在高中阶段开展浪费时间,吹捧“无用论”,本人认为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对历史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中阶段开展历史第二课堂研究是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途径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重点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上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视知识传播、轻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的实现必须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单纯依靠课堂的45分钟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当前我们要切实通过历史的第二课堂辅助课堂教学,发挥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形式、感性等问题上的缺陷,以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历史第二课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历史第二课堂的内容与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是密切联系的,但又不受课时限制,它以丰富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历史知识难免简略,尤其是过多地关注考试大纲的内容,而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事件经过的讲述、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因势利导,组织一些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例如历史视频、历史故事会、历史智力抢答、历史猜谜、历史晚会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

当前高中生已经是“90后”一代,他们成长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的时期,大多数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市场经济的发展尽管有利于学生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但也容易使学生滋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因此,教师应通过灵活多样的第二课堂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通过反面教材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等。

三、历史第二课堂在促进教师成长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是第二课堂的组织者、策划者和主导者。在组织历史第二课堂的时候,学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收集的资料来自方方面面,有课内的、课外的、网上的、社会的和生活中的。如何帮助学生鉴别运用这些繁杂的材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所以第二课堂的开展除了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密切关注历史研究的新观点,跟上历史研究与时展的步伐,“广泛开拓知识的宽度,以有益、有利的史料促进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教材,提高能力”。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与文学、艺术、建筑、医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这些学科又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开展的历史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中或多或少地与它们有联系。因此,一名历史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对相关学科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除了需要教师有广博的历史知识,还必须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生“千生千面”,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各不相同,如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排除学习中的障碍,更是每一位教师认真研修的课题。

总之,对于高中开展历史第二课堂的研究是顺应现代教育改革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它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因此,研究高中阶段开展历史第二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赖祥云.浅析历史第二课堂的开辟[J].新课程:中学,2008(10):28-29.

[2]田惠岩.历史第二课堂的运用及教学价值[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6):35-36.

第4篇: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第二课堂 评估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与英语正规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课外英语活动,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实践真实环境与条件。学生可以通过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在自然情景下进行语言输出。 可以说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第二课堂的作用不小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魅力还在于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校园人文气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黄立鹤,2011)。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科学的评估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目前,各高校大学英语正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相对完善,并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对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来说,不同高校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同一所学校对不同的第二课堂活动采用的评估形式也不尽相同。

1 调查过程

1.1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本论文试图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在课后学学英语的时间、内容和方式。(2)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3)学生参与英语第二课堂的频率。(4)学校对英语第二课堂所采用的评估形式。(5)评估形式对第二课堂开展效果的影响。(6)评估形式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积极性的影响。(7)英语第二课堂评估形式中存在的问题。(8)学生对英语第二课堂评估形式的建议。

1.2 调查对象

本着开展调查的便捷性、调查结果对笔者所在学校的实用性、调查对象的广泛性以及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本次调查选取北京市5所重点工科院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调查对象为30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大三学生。调查对象的大学英语课时、教材、教学环境则各有差别。

1.3 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的工具为问卷和访谈。问卷包括16个开放式选择题,内容涵盖学生大学英语课后学习情况、学校第二课堂组织及开展情况、学校对第二课堂的评价形式、学生对第二课堂评估形式的评价、评估形式对第二课堂的影响。问卷回收后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对有待深入探究的问题则通过访谈的形式选择部分学生和20名被调查院校的大学英语任课教师进行访谈。问卷如下:

(1)你平均每天课下学习英语的时间是?

(2)你在课下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

(3)你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是?

(4)你所了解的贵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哪些?

(5)贵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稳定教师参评价机制的有?

(6)贵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稳定学生互评机制的有?

(7)贵校对学生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情况有详细记录的有?

(8)贵校没有任何评估形式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

(9)贵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参加情况计入大学英语课程成绩的有?

(10)贵校英语第二课堂参加情况纳入学分制的有?

(11)贵校英语第二课堂参加情况与奖学金评定挂钩的有?

(12)贵校英语第二课堂参加情况与研究生保送挂钩的有?

(13)你最喜欢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形式是哪些?

(14)你不能坚持参加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原因是什么?

(15)你认为稳定有效的评估机制对第二课堂的作用是?

(16)贵校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机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

2 调查结果

表1 平均每天大学英语课后学习时间(单选)

表2 大学英语课后学习内容和方式(可多选)

表3 参与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频率(单选)

从表1看出,大多数学生大学英语课后学习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尤其有32%的同学课后学习英语的时间低于半小时每天。由此可见,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表2说明学生课后学习内容和方式以完成作业和网络自主学习为主,21%的同学选择了和同学进行听说练习,只有9%同学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学习实践。从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频率来看(表3), 16%的同学经常参与第二课堂,18%的同学则从不参与,绝大多数同学只是有时或偶尔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从以上三个问题的调查统计可知,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并未得到真正发挥,仍有通过挖掘第二课堂来的巨大潜力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巨大空间。

表4 英语第二课堂评价形式(单选)

表5 英语第二课堂激励形式(可多选)

调查数据显示(表4),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教师评价为主要评估方式。后期访谈揭示,教师评价主要指由教师担任评委的竞赛类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教师长期稳定地参与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评估的则寥寥无几。对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两种模式,大多数也只是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个别情况下所采用的评估形式,并非常态化评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有高达24%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根本没有任何形式的评估机制。对于英语第二课堂的激励形式,统计数据显示(表5),30%和28%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奖学金评定和免试保送研究生挂钩,后期访谈表明,这部分活动主要指级别较高的竞赛类第二课堂活动,尚无第二课堂参与情况纳入大学英语课程成绩的统计结果,数据统计显示有5%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本科生学分体系中的实践环节。

表6 稳定的评估机制对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可多选)

表7 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机制中的现存问题(可多选)

表6和表7为开放式问题,未设置选项,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两个问题进行开放式回答。归纳结果表明学生认为稳定的评估机制对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改善第二课堂教学效果、扩大第二课堂影响力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目前第二课堂评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被调查学生认为主要有:评估机制不够稳定、教师参与不深入、评估形式单一和未纳入学分制等。

3 对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机制的建议

3.1 建立稳定有效的评估机制

评估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无论对于英语正规课堂教学还是第二课堂活动,科学稳定的评估体系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环节。对于英语第二课堂而言,学生可以从稳定有效的评估结果中获得对学习效果的系统评价,从而调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时间精力的投入等。评估结果同时可以让教师了解第二课堂开展效果、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衔接情况、学生参与情况及学习效果等。因此,英语第二课堂的评估形式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可多可少,而应根据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频率、组织形式、活动性质建立长期有效的评估模式。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英语第二课堂评估的稳定性确实有待提高,大多数第二课堂活动要么根本没有任何形式的评估,要么临时确定评估形式,或者只是教师对竞赛类的活动进行简要的结果点评。零散随机的评估机制使第二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由于得不到有针对性的评估指导,参与积极性降低。

3.2 强调过程评估和多元评估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延伸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第二课堂鼓励学生长期积极地参与,进行语言实践和知识积累,第二课堂评估方式除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外,同时应当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良好跟踪,鼓励并督促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发展语言应用技能。鉴于此,第二课堂评估应突出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估,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频率、方式、学习方法、内容、收获等方面进行消息记录和考核。

同时,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习群体的需求和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为学生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安永军,2012)。与此相对应, 英语第二课堂的评估方式也应灵活多样。可有教师评估、学生互评、自生自评等不同主体的评价模式,也可有学习档案、演出汇报、阅读心得、技能比赛等等形式不同的评价模式。

3.3 为教师评估创造条件

本次调研发现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参与度较低。从对教师的访谈汇总来看, 原因包括:学校组织管理方面对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第二课堂参与未纳入教学考核等。因此,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必须首先为提高英语第二课堂评估中的教师参与度创造条件,认识到第二课堂对学生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把第二课堂纳入教学工作考核范围,为教师参与第二课堂评估腾出时间、精力,激发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

4 结语

英语第二课堂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良好环境。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把课堂所得的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实践所需的隐性语言应用能力。但目前英语第二课堂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二课堂开展效果、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为评估机制不稳定、评估方式单一和教师参与度低等。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41305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立鹤.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创新模式之理论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

第5篇: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并不是盲目而为,应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有原则系统化进行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两点:

(一)发展性原则

认为,自然界中人的本质是相对社会人存在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始终密切关联在一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全面发展必须要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贴合在一起,要顾全各阶段、各方面发展的要素以及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高校必须要清晰地意识到自身和自身所处的环境都同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放置到学校和学生群体当中去审视。因此,不同高校的全面发展层次是不同的,在把控社会发展大前提之下,还需要考虑这个小前提,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才是有效的,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中必须遵循全面发展性原则。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还需遵循自由性发展原则。人的本质属性是自由,这也是人与物的区别所在。现代高校教育奉行的是学生自由式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的过程中自由行发展原则依然不可抹除。

(二)实践性原则

现代意义的教育要求高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亦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根据对的分析认为,人类的发展要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发展。在生产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人类的社会活动范围有限,导致人的独立个性得不到发展。此时,人与自然、社会还处于一种混沌的关系当中。这时人的发展是不全面的、不自由的、不充分的;第二阶段是以物为基础的发展。此阶段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日渐明确的社会分工使得人片面发展,这时人的个性日益凸现出来,个人的片面发展与人类的整体进步形成了一种矛盾;第三阶段是个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个性发展的阶段,此阶段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理念中人类发展的最高等级和价值目标。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必须要遵循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品味教育,并促使其从中获取应得的知识。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的策略

作者结合上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原则,提出了以下两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明确第二课堂教育性质和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教育是集爱国教育、道德教育、信念教育以及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其中爱国教育主要是向学生宣讲和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汲取营养;道德教育是以中国公民需遵守的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教育,其工作的重点在于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产生文明行为;信念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其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目标,让学生了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国家未来发展以及自己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素质教育是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开展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项目。以上所提及的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应包含的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的重要板块之一。从本质上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和第二课堂的目标都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两者具体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有所不同,所以在设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目标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设定科学、合理又可行的教育目标。

(二)丰富第二课堂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就需要开发和丰富第二课堂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所蕴含的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图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化资源以及实践活动资源。其中,图文资源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书籍刊物、影视作品等,是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主要来源;人力资源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其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水平决定了思政第二课堂资源的开发范围以及利用程度。与此同时,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都是思想政治课堂的重要人力资源;信息化资源则是指在网络上摘录的一些教学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响资料以及教学课件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使用的网络资源日渐丰富起来,相关教师要注重予以开发和利用;实践活动资源是最为丰富多样的。大学生实践活动不仅包括思政教学课堂上的辩论、讨论、演示等,还包括课外的访查、参观、竞赛等。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地点如博物馆、教育基地、文化馆以及大自然等都是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活动资源。

三、结语

第6篇: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高校英语 翻转课堂 第二课堂 微信公众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207-02

在我国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者在课堂之外很少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课堂教学与训练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但仅依靠课堂教学而快速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较大的难度,而第二课堂又缺乏足够的组织性、引导性和约束性,这使得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更高层次提升遇到了困难。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不断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中,这为第二课堂的高效开展提供给了机遇和极大的便利。其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工具,翻转课堂作为方法,在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机融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翻转第二课堂创新概述

1.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全新教学理念和模式,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颇具创新性、新颖性的教学模式之一。翻转课堂主要是教师在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设计后,将教学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自主完成学习资料的搜集、探究和学习,然后师生共同在课堂上进行答疑、探讨、沟通交流和作业。

翻转课堂运用于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具有突出的优势。一是翻D课堂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第二课堂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实现英语教学,学生则能够随时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获取学习资料。而且翻转课堂对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也实现了个性化教学,能够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评价,使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学习更加自由和个性。二是翻转课堂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体现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高校英语翻转第二课堂学习中,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从主观上改变了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三是翻转课堂极大的提升了英语第二课堂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即使不在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中也能够轻松、秩序、高效的学习。

1.2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可行性

微信是腾讯依托智能手机而推出的一款通讯APP,其具有智能、便利、灵活、实时的特点,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实现文字图片交流、语音对话、视频沟通等功能,因此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英语翻转第二课堂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微信公众平台在翻转第二课堂教学中使用具有较低的成本,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只要具备一部智能手机便可实现,极其便利;其次微信的传播功能强大,能够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的信息传播,能够满足移动教学和学习的需求;再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的英语教学和学习,而且还能够实现师生间的随时沟通交流,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最后微信具有便捷的消息推送功能,能够实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料等对学生的精准推送,加强了信息传递的相关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2 教学实践研究

2.1 高校英语第二课堂实践调查分析

对该校公共基础英语教学进行实践调查发现,在当前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每周用于英语学习的平均时间不足4.9 h,而且学习时间较为分散、自由,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在第二课堂模式下的英语学习方法中,背诵单词、考级训练题是最常用的方法,很少有学生会主动进行口语交流和参加英语活动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在对学生第二课堂英语学习计划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缺乏清晰、明确的计划,而且多数在漫无目的的模式下进行英语学习。此外,在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缺乏足够的方法、方式,很少运用多媒体或互联网等工具,教学效果并不突出。

2.2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第二课堂设计

在高校英语翻转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视频是重要的是学习材料,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进行精心设计,将设计的简短、精确、全面的教学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展示给学生,以供其在第二课堂进行学习。通常教学视频的设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互联网上精确搜索已有的精品课程,另一种是高校英语教学团队自己录制教学视频。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应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并与班级的每个学生建立微信沟通。然后教师结合教学大纲进行精心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清晰、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教学视频。每个教学视频8~10 min为宜,包含一个教学主题,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之后教师将教学视频上传至微信教学公众平台账号,供学生共享学习。在每次教学中应配合精确度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周期,当学生学习结束之后,可在第一课堂进行信息反馈和讲评,或者直接通过微信教学公众号进行学生学习信息、问题、质疑等信息收集,然后进行反馈、讲评、评价和作业巩固。最后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并对翻转第二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2.3 具体实施对策

在高校英语翻转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要结合微信教学公众平台的特点进行系统的组织,由学校层面组织协调好各种教学活动,加大对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宣传,让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第二课堂的学习兴趣。在翻转第二课堂实施中,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即教师要先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第二课堂进行详细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使用这种方式,掌握这种模式下的学习方法和步骤。之后教师进行教学演示,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帮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2.4 教学效果分析

翻转课堂是近两年才逐渐兴起并应用于高校教学中的,而且微信教学公众平台引入到第二课堂教学中,与翻转课堂实现有机融合也处于模式阶段,因此具体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在该文的教学实践中,基于微信教学公众平台的翻转第二课堂显著增加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自主学习明显增多,学习效果也较为显著。此外,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态度、积极性明显提升,针对性也较强。这说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第二课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柳群,侯俊霞.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创新实践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2):19-21.

第7篇: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英语教学;第二课堂

一、开展大学英语网络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一)大学英语网络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单靠传统的课堂学习,是远远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的,需要进行大量的交流与语言实践。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而传统课堂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被动地“听”。单靠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违背了语言的认知规律,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参与精神。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使人们不断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的尝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以及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找到了新的方向。而把计算机网络与英语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开展网络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网络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使英语教学达到一种更好的效果。

(二)开展大学英语网络第二课堂的理论依据。开展大学英语网络第二课堂的理论基础是以心理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和认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学派所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活动,从而实现意义建构。根据这一理论,学习者要获得知识,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经验去进行意义构建,而不是依靠记忆和背诵教师教授的内容。教师的作用不是对语言进行灌输,而是帮助和促进学习者进行意义的建构。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是认知的中心和主体。应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不是把计算机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网络来创建语言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相互的协作交流中,扩大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体验,从而达到建构语言知识的目的。

(三)大学英语网络第二课堂活动与传统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区别。人们通常把在教材及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为第一课堂,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课堂指的是在第一课堂外进行的相关教学活动。传统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多采用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知识竞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内容丰富,但有其局限性。首先,传统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多为英语成绩较好、性格外向、胆子大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只是作为观众被动地参与,这就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次,传统的第二课堂活动往往只是单一的活动,无法系统连贯、循序渐进地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的,大都只是作为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手段。而应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有其突出的优势,可以大大弥补传统第二课堂活动的不足,具体如下: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参与人数。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人人参与,教师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从网络收集信息,并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探讨,作业也以电子文件为主。虚拟的网络环境可以塑造新的隐性身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内向的学生消除尴尬和难堪,大胆地参与发言,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二是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大学英语网络第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负责设计整个活动的规则及任务,而学生则需要借助网络以及通过网络进行的相互交流来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就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还可以自由选择交流的对象及交流所用的方式等。三是拓展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论坛等不同的方式与老师及同学进行交流。同时,计算机网络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涵盖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数量大而且可与他人交互使用。学生可以在网上阅读大量的英文资料,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各种听力材料,观看原版英文电影等。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激发学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大学英语网络第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研究方法。利用网络创设真实“环境”。这里指的“环境”是学习者学习活动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者在“真实环境”中能借助社会互作用,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运用网络环境可以大大增加语言的输入与输出体验,促使学习者在网络社会性的交互作用下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另外,利用网络促进“合作”。这里的“合作”指的是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与学习伙伴之间、与网络交流者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合作学习体现了社会性,是群体共同完成的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构建,具有社会性的特征,体现了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属性。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网络完成第二课堂学习任务时,学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搜索网站,查找相关内容,同时还要学会相互合作来完成任务。以第二课堂教学中的为课堂辩论赛做准备为例,教师在网络上向学生具体的任务及要求,学生则须根据要求寻找相关的资料并整理好,在同组间进行讨论,同时在网络上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必要时寻求帮助。最后,学生在充分的准备之后,以口语形式在班级进行交流。经过这一过程,学生的书面及口语表达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种合作式学习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习资源的整合、优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促使学生、师生间实现有效地沟通合作,建立了友谊和信任。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笔者对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级入学成绩相近的2个教学班共120名学生进行了试点,这两个班级是两个自然班。试点期间分别对两个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个为实验班,即应用了计算机网络开展了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即没有开展网络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在为期一年的试点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测试及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在开展了新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之后,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数据略)。

第8篇: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机电类专业 教学体系

一、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以校企合作,工学合作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之一。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是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坚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实践工作的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产生出有社会价值或个人的产品的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应用和创造,具体的方式与方法运用等实际本领。实践能力不仅是对人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可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以行动导向的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重视“案例”“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1、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对教师课堂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应有明确的要求。即:教学目标既要考虑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又要考虑能力目标。要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作为学习目标的基本内容,教学的重点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动手操作的内容和机会,培养学生浓厚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如《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加工工艺学》等相关课程内容。可通过对装配体的认识展开对标准件常用件的选用、传动零部件的设计和装配图机件表示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倡教师在备课中体现三点:一是本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载体是什么;二是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哪一要素;三是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其次是教学过程体现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空间,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四个要求”:一是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动的活动,通过体验、交流和选择实现认知、探索和创造;二要提供实践活动的空间。要打破教学常规,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教师的单向传授改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组成完整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三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器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乐意并善于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四是精心设计培养实践能力的体裁和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己动脑、自己动手、自己发明创造,在亲自感知、思考、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轴的结构知识点为例,选择减速器中轴上零件的装拆为项目内容,随着学生对每个零件的安装及拆卸方法的应用,在教师有步骤的提醒下,学生逐步理解零件轴向和周向定位,轴与零件的配合特点,轴的加工工艺等。逐步地达成了教学目标,贴近生产实际,缩短了教育与就业的距离。

3、以科研促进教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践的模式创新

一方面科学研究是建设校内外教学基地、创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柱。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我们要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坚持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生产、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提升校内教学基地水平。以科技服务带动校外教学基地建设,将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创新模式的教学实践势在必行,值得探究。因为传统的教学实践中缺少设置通过一个产品(或零件)设计,制定制作工艺,进行制作的工艺准备,操作(加工及调试)等的综合训练项目,而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大量涉及这类工作,该综合项目训练课程比课程设计要求高,但又不同于技能训练,也没有毕业设计那么复杂,一些高职院校为此进行了探索,例如设置这样一个项目,根据图纸要求,通过编制数控加工工艺,与学生讨论加工工序的集中或分散的策略及工艺制定的分工与配合,选择刀具与夹具编制加工程序,进行加工程序的测试及数控设备操作。

二、立足市场人才需求,找准定位

分析机电类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加强基础课教,强化技术基础课,加强实践性环节。

高职高专人才定位极其重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规格应在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把握,以人才规格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课堂是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既要发挥传授书本知识的功能,更要发挥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功能,力求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载体。第一,我们努力建立以社会需要为目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科学体系为基础,既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又重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复合型结构的课程体系,使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和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课程范围内实行课队结合一体化,把学校至上而下的自我教育和谐融合起来。例如加大诸如机械设计、机械工艺学、液压与气动技术、单片机、PCL控制与应用、传感器测试技术等技术基础。我们不光是要不断的强化其理论教学,更要积极地更新实验设备和拓展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性环节,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结构,与此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式结构体系,由实践系列、实训实、综合训练系列三部分构成。各个系列的实践性环节都融入了实践素质教育的内容。实验系列由技术基础课程与基本素质课程(如物理、制图、社会实践)组成。它一般采取集中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相应课程理论教学的中间或结束后进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中级阶段;综合训练系列由岗位群基础课课程设计,它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通过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来完成。

三、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活动

认真抓好实践教学的三项基本建设,抓好实验实训基地,实践教材,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

1、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加强校内教学的基地建设,建设便捷的、实用性的实验室;

2、注重综合性与先进性的改造,建设尽可能符合生产单位需求的实训基地;建设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有效的校企合作,在专业改革与建设中着眼于专业群的建设,建立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以学校、企业双方合作的形式进行建设、教学、服务。

3、利用周边地区与行业的优势,建设稳定的、充足的机电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本着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原则,与相应的生产单位签订校外基地协议书,学校出教师、负责建设、组织实施工单位企业出项目、技术资料、选拔优秀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参与指导,同时提供毛坯、刀具、工具等耗材、承担技术保障任务,学生实训合格产品企业回收,实现了学校教学效果最佳、企业合作意愿最强的双方共赢局面。

4、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积极利用Internet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CAI课件室等先进设备来开发实践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强化技能训练。

5、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促进科研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知识讲座、口语、听力、技能大赛等活动。为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系列化。内容要讲究健康,积极向上;要紧密联系本专业的课程进度和特点,及时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2)活动制度化。要为第二课堂活动制定制度,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的达到活动的目的。

(3)程序规范化。为确保第二课堂活动顺利进行,在搞活动前,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纳入计划,使第二课堂活动按计划、按秩序进行。

(4)活动群众化。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结语

在高职高专教育中,机电类专业应用领域广、专业种类多、社会需求大,学习机电类专业的人数多,因此,当前高职高专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在机电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所以我们就通过对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来探索教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寻找一些教学方法的科学途径。机电类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其涉及面广,课程内容概念性强,知识点繁多且十分抽象枯燥。针对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教学的现状,想方设法采用一系列措施,来探索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改进高职高专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社会对专业人员的真正需求,通过专业学习,使毕业生真正做到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人才,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胜任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第9篇:第二课堂教学目标范文

【关键词】初中第二课堂 体育活动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54-02

在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语数英等科目强调知识性和学习成绩不同的是,体育更注重的是实践性和增强学生的体质。这就决定了初中体育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更多地渗透于第二课堂体育活动中。作为第一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初中第二课堂活动对于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因此,每个学校都会给初中生安排一定的体育第二课堂活动。

如何有效地利用体育第二课堂呢?如何让传统的学生自由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转变成通过合作学习有序地开展体育活动?初中学生开始具有独立意识和叛逆心理,假如任由他们根据个人喜好自由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很难使活动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师应对初中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在第二课堂体育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体精神和交往能力,从而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提高身体素质。

一 教师在初中第二课堂体育活动展开合作学习的引导作用

合作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继而在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一种受到普遍欢迎的教学理论和体系,也成为我国基础课程改革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要使合作学习理论和初中体育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首先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体育第二课堂作为初中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阵地,如何展开合作学习同样需要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

首先,体育教师应制订周密而详尽的针对第二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计划。一般情况下,让初中学生在第二课堂进行“放羊式”的单纯的自由活动,局限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只有当初中体育教师把体育第二课堂当成一门正式课程来对待,制订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合作学习,体育第二课堂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第二课堂教学计划中,不仅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还要有教学方法和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等。

其次,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第二课堂合作学习进行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生逐渐对事物多了一些理性认识,这就为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方法和策略指导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把合作学习运用在体育第二课堂中是他们不大熟悉的一种学习方式,甚至有的学生简单地认为几个同学聚在一起打打球和玩耍就是合作学习,这种认识误区也为教师对他们的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创造了必要性。

再次,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使得不少天生体质较差、缺乏运动协调性的体育后进生,在第一课堂考试中难以达标,甚至对于参加体育第二课堂活动也望而生畏,把本来轻松愉快的第二课堂当成沉重的负担,这和体育“健康第一”的宗旨是相悖的。采取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第二课堂的合作学习,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第一课堂的教学。

二 学生在初中第二课堂体育活动展开合作学习的主体作用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合作学习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维果斯基认为,“教学要取得成果,必须考虑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因而在体育第二课堂活动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展开合作学习。

1.小组划分

为了顺利地开展体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的人数大约为5~8人。小组的划分主要根据学生爱好兴趣以自愿原则为主。但基于发掘后进生最近发展区的考虑,体育教师要对小组的划分进行适当干预,在每一个小组中都穿插有体育尖子生和后进生。这样既可帮助后进生获得“正能量”,能迅速地得到成长,又可以让尖子生有用武之地,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

各个小组中,必须有合理的分工合作。首先,同一组的组员们要推选一位组长,这位组长不仅是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都优秀的体育尖子生,而且还是热心为大家服务、有强烈责任心的学生。组内公共的体育器械也由组长管理。同时,小组内部还应结对子,让后进生在尖子生一对一的帮助下,使其身体的协调性和运动的技巧得到提高。

2.小组活动

在初中第二课堂中,为了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学生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来组队参加篮球、气排球、足球、拔河等团体项目的训练。整个小组在友好的气氛中按照既定的计划展开有序的训练,在训练中互相切磋、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各个小组成员也要树立整体观,从平时的训练中针对自己队伍的特点来制定战术,互相配合,彼此支持,达成默契。由于初中生身体还没完全发育,暂时还不会专业性较强的排球运动,体育教师可以建议他们以气排球运动来取代排球运动。气排球运动对场地以及参加者的身体条件要求都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是一种大众化的运动,和一般的排球相比更适合初中学生。

羽毛球、乒乓球等个人项目也是初中体育第二课堂中深受学生欢迎的运动,因为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和协调性,还可以锻炼四肢的爆发力。个人项目在小组内部开展活动时,可以将同一小组的学生再细分为几个小组,2个人或4个人为更小的一小组,分别进行单打和双打的羽毛球、乒乓球等的训练。

列入考试项目的实心球、跑步、跳远等田径运动同样也可以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这些考试项目单靠第一课堂短时间的训练是不够的,学生还应在第二课堂多花时间来加强练习。在组内的互助合作之下,体育后进生可以在运动的技巧上有一定的提高,从而不仅能应付考试,而且能产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

3.竞争机制

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初中第二课堂体育活动主要采取的竞争机制是小组竞争。在各个小组组员协商好在一定的时间(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进行一定的小组之间的比赛活动。集体主义是小组合作的精神支柱,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具备对所在小组的责任感。在竞争机制的带动之下,各个小组的成员集体荣誉感会油然而生,从而积极投身到体育第二课堂竞赛活动中去。

为了能够在小组之间的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各个小组根据不同竞赛活动的具体需要制定详细的训练方案,然后根据自身队伍的特点制定战术,力求在每一项比赛中都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长处。当然,无论是在训练备赛还是参与比赛的互相协作的过程中,互相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各位成员都应相信队友,在适当时给予对方最大的支持,这是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障。

4.小组评价

和传统的初中体育第一课堂的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相比,第二课堂的体育活动更强调形成性评价,而在第二课堂体育“合作学习的评价,应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重点放在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需求上、学生技术和技能掌握的公平合理的基础上。”

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学生还可以互相评价。正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更客观。学生互评可以从小组整体分数和小组成员个人分数两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操作。小组整体分数包括组内成员的互助程度和比赛的战绩;小组个人分数则包括个人参与第二课堂体育活动的积极程度和体育成绩的进步情况等。

三 结束语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开展初中体育第二课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之下,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在体育第二课堂中发挥主体的作用,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