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

第1篇: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海洋工程;灰色评价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39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070- 02

1 引 言

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需求增长加剧了海洋工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提高了对其生产、运营、管理的要求,信息化作为助力企业发展创新、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3],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选择。目前,我国海洋工程企业的特点是单件、小批量建造,以及处于设计能力弱,以来图加工为主的阶段,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信息化进程所需投入的物质和时间成本高昂,迫切需要构建与我国海洋工程企业相适应的的信息化评价体系。

2 海洋工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的指标体系主要结合五个方面:(1)BSC(Balanced Score Card)理论构建指标;(2)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给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3)国内外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文献;(4)供应商与船东双轮驱动下的海洋工程企业及他们之间的协同响应;(5)海洋工程企业生产运营实地调研。综合上述构建了海洋工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包括6个二级指标及27个三级指标,并划分为效益型(+)、成本型(-)两类指标。

3 海洋工程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及实例分析

3.1 样本数据

本文采取企业调研及问卷形式收集数据,对我国15家海洋工程企业技术层、中层管理、高管共发放问卷150份,删除有缺失项、不合理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20份,问卷有效率80%。组织10位专家对27个二级指标进行五级评分(分值由高到低为5,4,3,2,1)。

3.2 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

灰色综合评价利用有限的信息,通过逐层向上的评价机制,对系统指标体系方案层、准则层及目标层给予合理的评价。采用AHP方法计算权重。灰色评价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4]:(1)确定评价灰类及白化函数;(2)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3)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权矩阵;(4) 计算灰色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为:

B=(0.109 9,0.295 5,0.352 1,0.180 6,0.061 8)

4 结 论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我国海洋工程企业信息化属于第三灰类,即信息化属于一般满意程度水平阶段。本文构建合理的海洋工程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与AHP结合对海洋工程企业信息化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反映了指标的合理性,同时也反映出海洋工程企业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先锋,惠宁,宋文飞.信息化能提高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4(12):70-82.

[2]高巍,毕克新.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与工艺创新能力互动研究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8):96-103.

第2篇: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1-0000-02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ei Lin

(Sichuan Provincial Economic Information Center,Chengdu610021,China)

Abstract: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rate gradually accelerating,China successfully held the Olympic Games and World Expo will have a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 enhance their own development diver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wer,the enterprises have create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model has certain advantages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ystem in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s are added to improved efficiency of the computer and artificial to carry out the modern mode of business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and form their own unique development model,in the market improve flexibility for scientific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Keywords: Enterprise information;Construction;Development model

一、前言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发展的模式逐渐向着国际化标准靠拢,从我国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角度考虑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仍然是需要迫切解决的企业发展问题。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这将涉及到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流程的优化,管理团队的重组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如果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企业全面渗透,运用于流程管理、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表明,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在空间上是一个由无到有、由点到面的过程;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信息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隐含知识的挖掘和编码化,进行业务流程的管理。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国际化市场的竞争加剧我国信息化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试产的高度竞争也向着国际化水平靠拢,在国际化市场中虽然占被动地位,但还是迫切希望加以改革,从而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在外国品片中跨国公司的著名品牌IBM和DELL,其他的包括SONY,SEC等品牌都在商业化模式的管理与操控中占据着主动权,这些国际跨国品牌的营销模式都令中国企业值得学习,比如说它们的零库存竞争战略,零资金耗损战略等都是建立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之上,它们的市场驾驭能力及商业经营策略切实地给我们补了一堂信息化管理的课。我国企业的发展也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速发现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是非常的大的,而且企业会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扩大是藏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企业信息化可以使企业的信息交换不受时空限制“它是目前最直接、最丰富和最快捷的联系方式"高效的信息沟通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种全新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企业在市场中的存在价值,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多种信息化渠道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加强企业的生存效应。

第三、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可以提高网上信息交流的速度,加强网上信息交易的便捷度,提高信息化交易的安全性,可以节省杂物费和路费的开支,通过信息化办公解决一切繁杂的问题。

第四、企业信息化可以让很多繁杂的工作和繁忙的工作看起来更加简单有效,让许多工作的发展和管理存在更多的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与方式,加强了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与过程

(一)企业信息调研

企业信息调查与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强调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基础性收集的作用于意义,要强调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收集的能动性与作用。提高信息化规划的能力与作用,信息化规划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考虑到企业各项业务与管理的发展方向,避免陷入脱离企业发展目标只进行盲目建设的困境。只有与企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地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信息规划与开发需要准确度只有在建立了准确的信息化的基础环境下才有健康的信息调研结果,建立健康的信息化平台和管理模式。

(二)信息化需求分析

信息化需求分析的内容是强调对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化调查与研究采集过程中所提高的信息化的多样化信息技能的分析,要求详细分析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种类和功能,实现信息化的多元化发展和最终的发展目的。要为企业建立合适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与创新平台做出努力和探索,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与目的,实现更多的信息化发展动力,提升信息化发展平台,实现信息化商务模式和信息化企业管理的能力转变,提高企业信息化运行模式。这种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确需要实现的内部信息,要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去提高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分析准确度,实现分析的根本目的,要充分了解企业的运行过程和所需要掌握的业务工作准确内容的安排,要掌握好软件需求目标的信息制作,对需求分析的标志和进度进行分类和管理,加强分析的准确度,更好的设计信息化企业管理程序。

(三)应用系统规划

应用系统规划分为应用架构规划和数据架构规划两部分。应用架构(EAA)的目的是建立企业的业务架构与具体的IT应用系统之间的关联。应用架构不是对某个系统的设计或者需求的分析。而是定义企业向业务部门提供的整体的Irr应用系统和功能。这里有4类需求分析,分别为:企业通用需求、共享的需求、共享的需求(数据分离)以及特殊需求。企业通用需求就是所有的业务线有的相同的需求;共享的需求是部分业务线有的相同的需求;共享的需求(数据分离)是部分业务线有相同的需求,但数据是相互独立的,与前面提到的不同点就在于数据分离;特殊需求即业务线的特殊需求。在此需要根据企业业务架构的“管理积木”,设计企业的信息平台应用架构的“系统积木”。数据结构是数据架构规划的基础,定义良好的数据模型可以反映业务模式的本质,确保数据架构为业务需求提供全面、一致、完整的高质量数据。只有理想的架构目标并不能确保数据环境真正得到改善,数据结构本身也需要根据信息化建设程度不断调整。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这种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与建设模式就是要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可执行能力与可提高能力,转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与网络信息管理的科学性与人性化功能。信息化的管理需要考虑更多的前瞻性的问题,要考虑全面性的信息化管理风险,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结合,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真实发展与现实意义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强调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避免出现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局面。对于企业惹眼最大化的降低风险,但同时也要考虑到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确保实现既定目标和满足未来5年左右业务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不可盲目地追求最新技术,增加项目的实施风险。

(二)企业要加强与软件供应商的联系与配合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欠缺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设备的掌握不足的能力,对于信息化管理中不断推陈出新的信息管理软件与平台的掌握存在障碍,而且由于长久失修的缘故信息化管理平台会出现一些弊端和问题引起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发展的障碍,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企业的发展不顺利。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发展的能力就必须与软件供应商取得联系,加强软件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最新的维修信息和取得软件供应商最新的配置信息,了解软件供应商的软件和平台的操作特性,掌握软件的应用技巧。企业要在信息化过程中与软件提供商加紧合作,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进行诊断与创新维修,针对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作出一些解决方案,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同时企业也一定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制作一定的配套解决方案,实现经济发展的快速稳定模式。

五、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变成了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成分,在重点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强调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作用于必要性,在前期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和基础信息的收集与调查研究,这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所建立的信息化基础平台与管理模式的作用,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性与健康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能力和机制,加强信息化的管理能力,提高人员的办公效率,改善信息化建设的商务模式,开展网络商务办公模式,提高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加强信息管理创新性。

参考文献:

[1]李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4:67-68

[2]薛慧珍.浅谈企业信息化资源整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6:54-56

第3篇: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一、概述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为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进行着一个个信息化项目建设,如OA、MES、PDM、ERP、CRM等等。信息化项目建设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引起的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信息失范问题值得关注。

信息失范是指在信息管理有关的活动当中违背信息世界的公认规则,有违信息道德甚至是信息法律的行为。信息伦理是信息道德的底线,它和信息法律一起维系着信息世界的秩序。我们知道道德和法律同样起着社会准则的作用,但是道德的调节范围更广。本文将浅析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伦理问题。

二、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失范行为

信息伦理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多样,根据Mason(1986)提出PAPA的四个维度,可以分为:信息隐私权(Privacy),即个人拥有隐私的权利及防止侵犯别人的隐私;信息准确性(Accuracy),即人们享有准确信息的权利及确保信息提供者有义务提供准确信息;信息产权(Property),即信息生产者享有对自己所生产和开发的信息产品的产权;信息资源存取(Accessibility),即人们享有获取所应该获取的信息的权利。对照这些维度,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隐私问题

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隐私是双向的。一方面,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商获得企业的业务数据进行系统测试;另一方面,企业获得开发商提供的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案、程序源码等等。此外,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数据如:员工信息、、往来单位信息等也涉及到了隐私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这些信息随时都面临着被泄露的危险,某些信息泄露可能不会触及法律,但是也会对一部分人或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

2.信息准确性问题

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最终效果不理想,或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修改程序和实施方案、项目延期等,原因会有很多,但是信息准确性差是众多原因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信息准确性差表现为:一方面信息化系统开发商为了承接项目会夸大他们系统功能的强大、技术先进、灵活配置等,无限制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客户在系统开发商调研过程中,提供的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或者想达到的预期目标不符等。

3.信息知识产权问题

在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知识产权包括:一方面,开发商提供的信息化系统的源程序代码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和积累大量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环环相扣,纵横交错,其有效的配置可以实现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监控。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使企业技术信息、商业信息、物流信息、资金流信息在信息化平台上暴露无遗,这些信息数据中蕴含着具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产权。

4.信息获取权问题

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意在提高企业信息资源利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企业的各种信息暴漏在信息化平台上,企业用户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获取信息,但由于公司职员级别和工作性质不同,重要信息平台在对用户开放信息时,按照用户不同授予不同的信息获取权限。对于信息系统的管理员在授权时是否能够根据需要授给相应的人,用户在申请权限时能否能够做到仅申请自己需要的权限,这些都会关系到信息获取的问题。

三、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中信息伦理的构建

针对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信息失范问题,进行了学习和研究,提出以下四点针对性的措施。

1.有效降低信息泄密的发生

一是提升项目实施团队人员的保密意识,对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团队成员进行保密教育,签订保密协议,借助法律手段来约束团队成员行为,提高其保密意识。二是提高新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尽量减少系统问题和漏洞,例如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加密技术等等,使得违规代价增加,从而增强对信息系统的有效控制;利用信息审查系统,对系统信息进行审查、过滤,屏蔽其中有违企业信息伦理规范的内容。

2.第三方介入确保得到准确信息

第三方的介入可以对双方为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中提供的信息起到监督作用,便于双方得到准确的、有效地信息。避免了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准确或是理解不同,造成项目实施无限期拖延,使双方都投入更加巨大的成本的现象。

3.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

企业内部通过宣传板报、知识讲座、研讨会、广播等多种形式普及知识产权知识,使员工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知识产权,以及知识产权涉及到法律问题等等,唤起员工个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觉遵守信息法律和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防患于未然,防止信息失范行为的产生。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员

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来充实与丰富信息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严守机密;提高技能,专业服务。二是加强信息伦理建设,使信息化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形成内在的约束机制,并成为所有工作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三是培养信息化专业人员,为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做好技术支持,做到有能力去运维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并做到最大限度的确保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信息安全。

第4篇: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ERP系统实施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涉及从制造到物流多个环节。要全面负责实施ERP这样一个耗费众多资源和时间的工程,大多数CIO很难胜任。因为CIO虽说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但往往缺乏业务能力,或者由于长期在同一个企业服务,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往往忽略或未意识到企业中已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需求不能清晰地定义和描述,缺乏足够的管理视野和思想高度。

为了克服来自内部的实施阻力,聘请外来的IT管理咨询专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其实,绝大多数 ERP项目实施都离不开实施顾问。ERP软件实施中有一句行话: “三分软件,七分实施。”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同样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信息化顾问去沟通、协调甲乙双方关系,帮助企业进行可行性研究、整体规划、选型招标、实施监理和验收评估,保护企业信息化投资,提高项目成功率。

那么企业在接受咨询服务时应从哪些方面来做工作,才能将管理咨询的效果更有效地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并促进企业提高效益?CIO应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更有利于咨询项目取得成效?

步骤一:

做好事前的调查

在聘请IT顾问之前,CIO必须首先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做好企业内部调研,清楚自己开展咨询项目的目标,包括对于咨询项目结果的预期,管理顾问能提供哪些服务?能为企业创造哪些回报? 基于此初步判断需要什么样的ERP顾问。

其次,是否有足够的资金预算开展这个项目?领导支持度如何?没有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者,如何评价咨询项目的结果和明确项目结束的标志?是以接受咨询报告为标志,还是需要通过专家委员会评估实施结果?明确目标之后,应该将这些思想落实到具体咨询工作计划上,包括制定目标和项目实施的时间表,开始着手实施。

步骤二:

评估候选咨询公司

要做企业的咨询顾问并不容易,他(们)必须是一位多面手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首席顾问必须有比较长期的实践经验,能够驾驭各种复杂的局面。

选用咨询公司和顾问的几个主要条件如下:

1. 必须既熟悉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业务和一般运行规则,又熟悉信息技术的运用;

2. 从事业务的顾问必须亲自参与过企业所在行业的信息系统,并具有相当的该行业信息化的实施经验;

3. 有较强的工程理念和工程实践经验,深刻掌握ERP的理论知识、ERP系统的咨询实施技术和组织经验;

4. 熟悉市场上有关行业系统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情况,了解服务于企业所在行业信息化的ERP企业的技术势力和服务质量情况;

5. 咨询顾问公司的典型客户、成功案例必须具有行业优势;

6. 具有较好的专家队伍,在咨询业保持中立性,声誉良好;

7. 咨询价格有性价比优势,不能高于IT软硬件总投入的10%。

步骤三:

考察顾问方案报告

ERP顾问实施报告方案反映一个咨询公司的脸面和态度,从中能看出咨询管理公司是否重视这个项目。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顾问公司的实施方案报告。

1. 概论部分。如何描绘宏观外部环境和微观内部环境,如何介绍行业趋势,是否提供竞争对手的信息化建设动向,最重要的是如何根据企业的优劣势确定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以及如何使其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这些内容可以考察其对企业整体的了解,对企业信息化期望值与目标。

2. 需求分析部分。要求咨询顾问能系统全面地介绍企业的机构设置、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关键成功因素(KSF)。还要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企业信息化概述需求。

3. 结论部分。能科学系统地分析包括企业信息化总体框架、相关软件市场分析、企业资源分析及建议、实施可行性分析、建议投资方向、预期目标效果。

另外,考察咨询管理公司的工作方法也较重要: 包括有无咨询动员会(借助高层力量,引起重视)以及效果如何; 有无访谈式调研以及效果如何; 选项型调查表设计如何等。

咨询管理公司应提交的文档主要包括: 初步调研提纲、企业调查问卷、需求分析报告、项目建议书、初步报价书、长期合作建议等。

步骤四:

现场测试服务能力

现场咨询服务演示及解决能力是选聘管理顾问的重要步骤,也是管理顾问实力的体现。企业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咨询顾问的实力与服务水平:

1. ERP规划现场演讲。可先由三四家入围的咨询公司做25分钟规划分析报告,后由企业聘请的专家进行现场提问,入围的咨询公司回答,现场打分。

2. 入围的咨询公司做ERP选型报告。其中选型是IT建设的核心。可先由入围的咨询公司做25分钟的ERP选型分析报告,后由企业聘请的专家进行现场提问,入围的咨询公司回答,现场打分。

3. 现场ERP问题诊断。进行现场能力测试时,可在现场联接网络,接入系统,先由企业聘请的专家就常见的ERP建设问题提出相关案例,后由入围的咨询公司现场进行演示,提出不同解决方案,以测试顾问的水平,现场评分。

比如企业每天需要固定生产多少产品,希望系统能自己判断出来,有什么办法解决?(答案: 系统可在BOM中设定最低制造量,在排程时系统会自动计算); 由于生产配方的保密性,企业不希望把整个配方用料名称列印出来,有什么办法解决?(答案:通过自定义报表只显示产品料号,而把品名规格隐藏); 企业希望能打开电脑就能知道订购未出的部分及采购未进部分。(答案: 通过设定提醒精灵,每天将这些信息定时传送给相关人员)

另外,企业也可当场下载一个ERP试用版,请参选的咨询公司顾问像软件商一样当场录入相关数据,包括企业准备实行的新编码。企业一方当场进行运行测试,检查哪家机构运行实施比较好,以及对软件剪裁、运行参数初始化设置及用户化修改中更能切中要害。

第5篇: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扁平化;统集成;SOA;系统架构

中图分类号:T-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249-01

一、中小型制造行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目前市场上针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平台比较多,国外有SAP、Oracle、PeopleSoft等软件;国内企业管理软件有用友、金碟和浪潮等为代表,强调进、销、存功能的软件。 该类型的软件的共性在于软件功能复杂,至使应用者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甚至要求企业重整业务流程。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而言,其自身的资金、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市面上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中小型企业实施困难。

二、中小型制造行业信息化关键点

中小制造业扁平信息化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特点,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网络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市场信息收集与管理、供应商信息管理等企业管理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促使信息沟通扁平化,令企业管理决策者能及时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并做出恰当的经营决策。

信息扁平化同时应当根据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结合适合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探索出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服务系统。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主要在于企业资本有限、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决策相对集中、部分业务流程存在不足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中造成信息系统难以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从业人员与决策者。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层次较低、学习相对困难等因素,如何让软件能够被从业人员快速掌握、接受和应用,是衡量项目能否成功的基础。决策者衡量服务系统是否有效,其出发点是系统能否及时、准确提供相应的信息。通过信息扁平化,可以使决策者在第一时间里获取企业运作信息,并根据占有的信息,迅速作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提高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三、中小型制造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根据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关键点,架构设计中小型企业信息扁平化的系统时,需要从企业的业务特征、企业人员素质、系统架构、信息扁平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架构、设计与实现,从而达到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整合,实现企业内部信息信息化及高度共享。

(一)业务流程。目前,大多现有的中小型企业均存在企业内部的生产制造流程不规范,对这一类型的企业进行信息化的同时,首先需要深入调研企业现有业务流程,分析流程时按照企业、部门、员工三维度的原则进行调研。其次,针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分析现有业务中的缺陷,不足,为优化流程服务。最后,根据企业自身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优化及规范化,形成一套适合于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规范。

(二)员工IT素质。由于中小型制造行业规模小,企业资本不雄厚,大多企业目前依然处于粗放型经营模式,员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当前的员工信息化素质不高的情况下,针对中小型制造行业进行信息扁平化,员工的参与程度将成为决定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在进行中小型制造行业信息扁平化时,需要更多的加入人性化元素,减低操作的深度从而达到系统德操作的便捷。真正意义上为企业、为员工服务。

(三)系统架构。中小型制造行业的业务变更频繁,在进行软件架构时,应该充分考虑软件的可扩展性及易维护性,通过软件的柔性架构,达到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业务处理能力,节约企业信息化成本。

(四)信息扁平化。目前的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其主要目的在于打破传递信息传递的路径,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扁平操作,为企业数据高度共享服务,因此,在进行信息扁平化的同时,需要考虑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消除企业内部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内部物、财、人力等多种资源的信息化统一,切实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中小型制造行业信息化平台模型架构

中小型制造行业信息化平台在架构设计时充分考虑IT企业架构规划,通过企业逻辑数据中心,实现信息户平台系统的数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同时通过SOA的系统集成架构,实现了企业资源的高度共享;通过内容管理,实现了企业内容的合理整合。信息化服务平台系统通过对物

五、总结

中小型制造行业在进行信息扁平化的时,需要考虑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因素、员工素质因素、系统架构因素及信息高度共享因素,在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实现时,采用基于SOA架构思想对企业信息资源从数据、系统、内容等角度进行高度统一整合,有效地解决了中小型企业信息扁平化,达到了信息资源服务于企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辉鹏,张合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12).?

[2] 汪清明. 基于SOA的ERP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 2007,(27) .

[3] 杨颖,杨磊. 基于Web Services 的企业e-ERP系统集成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2) .?

第6篇: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SaaS孵化器 中小企业 信息化建设 风云在线

受国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广大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困难;推进两化整合,有利于企业克服困难、增强企业竞争力。近日,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和微软共同建设的国内第一个SaaS(软件即服务)孵化器和在此基础上打造的在线信息化服务平台――风云在线,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开辟了一条投入少、见效快、效率高的新路。建议有关部门大力推广这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帮助广大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中小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有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信息化有利于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提高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建设费用是企业首先考虑的因素。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投入较大,不利于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其次,技术力量薄弱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内部没有专门的lT部门,或IT部门力量薄弱,信息技术人才水平不高或人员不够,这也不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和应用。另外,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础管理薄弱等也阻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二、SaaS模式优势明显,渐成软件业新趋势

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的缩写,意为“软件即服务”。SaaS是由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产生的ASP模式(应用服务提供商)演变而来的,通过Internet交付软件和服务的模式,客户无需像传统模式那样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及应用程序,只是通过Internet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和服务,按定购的数量和时间长短向厂商支付费用,并通过Internet获得厂商提供的软件和服务。在SaaS模式里,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自由地选用适合公司特点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也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改善企业应用软件的外包、运行等问题。

1、SaaS服务的提供模式

SaaS服务提供商为中小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服务商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在支付前期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软件租赁服务费后,用户通过租用服务商提供的基于Web的软件,享用信息系统和管理企业经营活动。服务商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每家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效果上,企业采用SaaS服务模式与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区别,但却节省大量用于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可以方便地使用信息化系统。SaaS服务模式可以大幅度降低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

2、SaaS服务的优势

对企业而言,SaaS的优势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技术方面:企业无需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

投资方面:企业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不占用过多的企业资金,可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维护和管理方面:采取租用方式进行物流业务管理,企业勿需配备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可以节省支出,缓解企业人财压力,有利于集中资金有效运营核心业务。

3、国内首家SaaS(软件即服务)孵化器

2005年,苏州软件园一微软联合实验室的启用拉开了苏州工业园区和微软公司战略合作的序幕。此后,微软定期在苏州举办培训、讲座、沙龙等各种活动,将微软最新的技术带到苏州,并在专利技术、嵌入式软件、SaaS等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对推动苏州软件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6年苏州工业园区和微软共同建设了国内第一个SaaS(软件即服务)孵化器。2007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和微软达成共识,将在孵化器的基础上共同建设SaaS产业化平台,打造在线信息化服务平台。2008年3月19日,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2007年68号会议纪要精神,江苏风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负责运营SaaS产业化平台。

三、借力SaaS模式,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

1、建立在线信息化服务平台――风云在线

2007年10月,苏州工业园区正式决定建设在线信息化服务平台,用以集成软件企业开发的在线信息化应用方案,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同时带动新的软件产业集群的形成。2008年3月,江苏风云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线信息化服务平台――风云在线(省略)正式开始研发,研发团队不仅有苏州本地的技术精英,同时汇聚了微软公司在该领域内最资深的技术专家。该平台于2008年6月2日试运行,2008年8月8日正式上线面向广大客户提供服务。

目前,风云在线平台已集成了以微软产品为主的众多在线信息化产品,实现了数据互通、本异地存储、脱机使用、在线定制等功能,以便捷的方式、低廉的价格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在线信息化服务。用户不再需要购买软件,而是通过互联网在平台上租用所需的应用软件,付出低廉的租金即可得到所需的信息化服务。在中国,这是一种全新的软件服务模式。风云网络的出现,引起了业内的普遍关注。200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SaaS(在线信息化)高峰论坛将“SaaS领域最具影响力企业”荣誉颁给了风云网络,显示了风云网络在行业内的分量。

2、风云网络实现的变革

和传统的信息化模式相比,风云网络以其全新的技术架构和商业模式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1)租和买的差别。通过风云在线信息化服务平台,客户按需租用软件,无需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买断软件,使客户实施信息化的起步费用一下子降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低,而且在开始的前几个月中可以免费试用,资金压力化于无形。由于在这种模式下客户通常按月支付租金,客户可以很准确的作出信息化的投入预算,集中精力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运营。

(2)化解技术和人才难题。通过风云在线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信息化建设,客户不需要额外采购大量硬件,不需要组建自己的IT部门

和技术人员来安装和使用软件,所有的软件都安全的运行在服务商端,由平台负责维护。客户是纯粹的享受服务,免去了技术和人才的烦恼。

(3)盗版软件不再有生存空间。为用户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应用软件是集成在信息化服务平台上的,这种模式下,软件的编码不会外泄,在技术层面保护了软件开发企业的知识产权;和传统模式相比,在线信息化服务的费用极为低廉,盗版软件将不具有价格优势。

3、风云网络的优势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的平台,风云网络以服务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带动软件产业发展为宗旨,帮助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发展。公益性平台更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快速推广。

已经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从2006年开始,国内已经有一批软件企业开始开发适用于信息化平台的软件,通过孵化器的服务,风云网络和这些企业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同时,在线信息化模式在国外的兴起也使国内用户对这种更廉价、更专业的信息化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充分了解我国中小企业需求。风云在线平台的建设经过了长达一年多的市场调研,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对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这些需求的可行性进行了严谨的论证

具备迅速做大潜力。风云网络整合了在线信息化领域的各个环节,居于在线信息化服务的核心节点,同时,通过互联网实现服务,服务范围可以涵盖全国的4,000万家中小企业,可以迅速做大。

此外,风云网络适应我国中小企业快速高效地实施信息化的需求;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

第7篇: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MES与ERP互补实现精益化生产

目前大部分轮胎企业都应用了底层的过程控制系统,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以及管理方面的需求,有一些企业也逐步实施了ERP、CRM。而对于车间生产环节,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主要靠人工管理,缺少信息化系统,即使有些企业应用了车间管理软件,也都只是实现了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工序的管理,因此,车间网络化、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孤岛”现象突出,无法对生产过程中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更加难以保证各个生产活动所需信息的准确一致。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控”)信息工程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焦清国介绍,轮胎企业信息化整体架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决策层使用的管理工具,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ERP、CRM等系统;二是用于生产管理的Mes系统:三是一线操作人员使用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这三种系统从上到下,通过资源共享互补共同支撑着轮胎企业的信息化应用。MES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起着为计划管理与车间生产控制搭建信息桥梁的作用。

其中,ERP系统主要解决企业的资源管理问题,对于制造企业来说,生产过程与资源管理息息相关,所以ERP系统包含生产管理模块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ERP与MBS系统在计划排产和调度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区别。时间上,一般较好的ERP系统也只能细化到周生产计划,而MBS系统则可以细化至日计划及班计划;空间上,ERP的生产管理模块一般只能生成车间级的总计划,而MES可以针对每一个机台下达详细指令。如果深入到轮胎企业了解一下,就能发现企业应用了优秀的ERP软件,能够为管理层提供有力的支持,但却无法得到计划调度员的认可,这实际就是因为ERP无法满足生产环节更深层次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生产,必须将MES生产过程管理和ERP生产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MES让轮胎生产过程可视化

软控历时十余年,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善,成熟稳定的MES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并以现代生产管理理念为依据,覆盖了轮胎企业生产的全工序,实现了轮胎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为轮胎企业生产管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应用此系统,可以大幅提高企业轮胎生产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向市场,显著降低轮胎产品退赔率,并减少人力资源、材料、能源消耗,有力推动企业的敏捷制造和精益化生产,同时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品牌知名度等无形效益。焦清国表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们在为企业制定解决方案时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整体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制定蓝图:“分步实施”则是指根据对企业需求的优先级、人力、物力情况,分步实现。企业可以选择全面实施全生命周期MES系统或独立实施一个或多个子系统与模块,如密炼车间管控网络系统,半成品一成型管控网络系统、轮胎条码物流管理系统。实施任何一个子系统或模块,后续都可以根据新的信息化需求进行扩展,避免企业信息化建设重复投资。

轮胎不仅仅是消费品,更是一种安全产品,这就要求对整体生产线,包括配料、密炼,成型、检测等进行严格控制,MES系统作为贯穿整体生产线的管控系统,能够对企业、工厂、车间、工序、机台、销售、物流、市场进行有效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和控制。比如,以密炼车间管控网络系统为例,密炼工序是轮胎生产第一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配方执行,任何一种原料多一点或少一点以及混炼条件不足,都会使轮胎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也就是说,密炼车间管控网络系统为轮胎生产把好了源头关。另外,MES系统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真实、准确、及时地得到反映,降低各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IVIES系统还可以将管理信息自动下传到控制系统并执行,实现了车间管理的动态化、规范化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同时以条码为信息载体,实现了胶料质量跟踪追溯。

焦清国介绍道,MES系统能够对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实时、精准的数据管理实现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并规范流程,避免不合格品流出。另外,通过给轮胎植入RFID芯片,为轮胎实行“身份证”制度,实现对每一条轮胎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全程信息追溯,一旦轮胎出现了问题,就能追溯到出问题的环节。总体来说,MES系统实现了标准工艺的控制执行、管理信息的下传控制、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可追溯管理,保证企业运转过程百分之百地得到合理监控与管理。

展望未来软控更有信心

第8篇: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小微企业;信息化;提高;发展

小微企业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和发展后劲,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在十报告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思路下,提高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是小微企业突破目前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一、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现状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改变着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在国民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影响力,使工作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解决问题。云计算、电子商务、大数据、移动互联及各种数字化的交互、智能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构社会中的经济、企业的运作模式,信息化也真正融合进了实体经济。目前国内的企业处在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网络媒体将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等紧密连在一起的信息经济环境中。这其中也包括了众多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据国家数据统计,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型微型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7.3%,而其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足10%。

相比大型企业的成熟完善,小微企业的各种资源有限,经营成本偏高,随着需求拉力的减弱,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然而一直以来,作为中国经济生态系统中的“弱势群体”,小微企业面对信息化既感到熟悉而又陌生。实施信息化的小微企业却少之又少,即使有的企业实施了,结果也只是流于表面。由于缺乏信息化的支持,目前大多数小微企业的管理呈现粗放、混乱的状态,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很容易因为大型和中型企业的竞争而倒闭破产,同时也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中国的小微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如何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佳的信息化能力,是每个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小微企业管理层的信息化意识普遍比较单薄,相对信息化,他们更关心业务、成本和利润,而且实际上,由于财力和人力所限,小微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来做一个整体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具体部署和实施当然也无从做起。

我国一直把推动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信息化作为推动“两化融合”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实施小微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例如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它部委印发了《关于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启动了百万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工程;围绕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缓解融资难等难点问题,开展了精益研发、管理升级、电子商务、融资服务等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和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小微企业信息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小微企业因其自身特点,信息化预算投入有限,小微企业迫切需要投入较少同时又能满足其全方位需求的产品。

二、提高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难点

1.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管理部门引导与支持乏力

首先是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环境不足,虽然存在着不少扶持、支持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但是这些扶持、支持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不够明晰,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财税政策的具体化不够。其次,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不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不能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再次,政府内部管理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能顺应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难于对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做出合理的引导和指导。最后,对于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管理体制不顺,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状,不利于对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促进。

2.针对小微企业的外在信息化服务滞后

最近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小微企业迫切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对信息化有了更高的需求,如“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利用”;“能在不同终端设备(PC、平板、手机、电话等)之间无缝切换”;智能化的IT管理”;“消除信息孤岛”;“可从高灵活性的架构和众多整合选项中显著受益,轻松实现扩展,更加灵活的部署选择,从而全面满足企业各流程、各部门的应用需求”等,或者可以说,达到高效智能的信息化水平成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需求所在。但是目前大多数针对小微企业的软件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上,不从小微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使自己的产品能与企业生产管理特点相符合,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多变的情况。而且软件的维护和升级也不到位,小微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

3.小微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能力不足

首先是信息化建设的理念跟不上。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小微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大部分小微企业对于“信息化”还呈现出种种疑虑。他们既担心投入大量资源建设成的IT信息系统其投资回报周期有限且无法适应企业形态的快速变化,又怀疑IT信息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其独特的、复杂的应用需求。对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的本质是信息化观念不强,随之便会导致企业对信息化信心不足、信息化投入不多、信息化积极性不高、信息化成功率低、信息化环境不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致使小微企业信息化停滞不前。其次是内部管理不利于信息化建设。大型和中型企业的管理体系、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都比较完善,拥有较多的大型管理软件支持,因此各个体系的信息化应用更容易实现。而小微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杂”,业务、人员、流程和IT设备都很杂乱,这就导致企业信息化实现起来存在诸多难题。

三、提高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出路

1.政府对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

政府在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也得到了实践的认可。例如北京2012年联合中国联通、百度、用友、金蝶等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商,通过企业健康成长计划、管理升级计划、育林计划,为一大批中小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应用推广、免费建站、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笔者认为,政府对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加强:首先是加强组织引导。在全国范围推动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发挥地方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服务商的资源优势,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加强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地方发展建设规划;推广信息化应用和服务的经验,引导小微企业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自觉性。其次是加强政策扶持。出台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惠政策,如信贷、税收支持等;政府通过调研,主导开发适合不同小微企业的各类相关软件,降低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再次是加强培训指导。发挥新闻媒体受众面广、传播渠道通畅的优势,组织开展大规模信息化培训、政策宣讲和案例宣传活动;整合各类培训机构,为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免费培训或必要的补贴;整合各类服务机构资源,建立为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专业队伍和业务服务机构。最后是加强平台服务。建立地方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网下服务平台,提供建设专业服务及日常相关专业服务,维护网络运行。营造地方网络诚信平台,让企业通过诚信的通道实现盈利和发展,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自主加入信息化建设,做强诚信绿色信息通道。

2.外在机构对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当前外在机构对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主要是成立信息化服务联盟,通过联盟的形式把支持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力量统一起来,通过品牌扶助、管理扶助、融资扶助、信息化扶助等措施提升小微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工具,打造品牌实力,获得融资支持,从而使更多的小微企业能够顺利提高信息化水平。例如2011年,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创新服务中心、英特尔公司、中国银联等5家合作伙伴在广东共同发起“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创新联盟”,旨在通过将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信息化水平,使其获得高效的金融及融资服务。联盟成立以来,共有超过100家中小企业在此次创新性的跨行业联盟的合作中受益,累计获得银行授信近5000万元。

3.小微企业自身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能力

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步伐需要内外功的结合,内功方面需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能力。首先是提高小微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意识,特别是管理层要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其次要改革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就是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流程再造、管理手段革新和管理团队重组的过程,要求企业必须加快推进改革、改组、改造步伐,加强内部管理,否则,体制、机制、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一成不变,陈旧僵化,即使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也只会失败,不会成功。最后要提高小微企业的软硬件建设。其中硬件系统是信息化运作的基础,软件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的手段;硬件系统为软件系统服务,软件系统则直接为用户服务。小微企业如果准备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就需要详细了解企业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化产品,并制定配套的硬件系统搭建方案。在选择时切忌贪多求全,或者盲目选择高端产品,而是应以适合企业情况为最大前提。

参考文献:

第9篇:企业信息化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笔者所在公司是一家央企的改制企业,2004年改制后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建筑施工、地产开发、装饰、塑钢窗生产、涂料、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监理)于一体的中等集团企业,但企业多年形成的传统手工管理依然是企业主要管理模式。近年随着企业迅速发展,公司承揽的建筑工程遍布省内外,由于项目地分散,集团集中管理和信息及时有效传达的需求不断提高,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1.建筑企业的管理特点

建筑企业可分为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企业管理层主要包括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还包括对所属分公司的管理以及对所属重点项目的直接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包括工程预决算、施工组织与计划、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等。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与其它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企业相比,存在着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滞后、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建筑企业的发展。中小建筑企业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内部挖潜力,提高自身的效益,是企业普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1]

2.明确企业管理体系

2.1企业现行制度与信息化的整合

目前国内各行业都在提倡信息化管理,其内涵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怎么才能成为企业提升自我空间,创造自我优势的法码呢?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管理模式,制度是企业多年经营管理的积累和沉淀,为了建立企业组织架构、约束员工岗位职责、决定业务流程等一整套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必须通过制定各类规章制度(包括行政、人事、采购、合同、生产制度等)得以实现,正是依靠制度的执行,企业才能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建立在符合企业管理的诸多特点、顺应企业的发展需要的现行企业制度体系之下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企业制度最好的执行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发挥理顺各部门原有的业务处理流程,协调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方式,更新原有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的作用。

2.2企业业务流的过程控制

建筑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没有固定标准、统一流程和批量生产的特点,每个建筑产品都会因为施工环境、建筑结构或构造、项目管理者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其管理模式也各不相同,正因为这些特点,管理中我们必须根据特有的业务形式加强过程控制。

①业务形式多样。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各种业务形式的管理方法、业务流程、项目人员组成各有不同。建筑产品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结构和材料亦不同,很难实现标准化;

②对采购管理提出要求。因建筑工程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实现合理化的集中采购、零星采购和供应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③完备合同管理。建筑施工常需要根据建筑结构情况进行现场签证变更,使原合同信息(工期、合同金额等)发生变化,进行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很重要;

④资金调配。建筑项目工期长,费用成本高,付款业务每天都在发生,控制企业资金流动,要作到事先计划,提前定额;

⑤各部门配合。根据业务形式进行多分公司和多部门(工程部、采购部、财务部等职能部门)交叉配合,集团公司对施工机械与工具进行统一调配,因而对横向部门和员工协同办公管理的要求较高。

2.3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化应是内外兼修的信息化,首先依据现行的公司规章制度制定内部信息系统,再根据公司的业务形式面对的生产环境与市场环境制定外部信息系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的过程,就是由管理信息系统向项目信息系统深入和细化的过程。

3.中小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3.1信息化管理规划

企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多半不是企业自己制定的,而是由国内外信息技术(IT)厂商提供的,他们尽管征求企业有关人员的意见或吸收企业信息部门参加,但往往对企业的需求“吃不透”,何况这种需求是经常变动的,对企业千差万别的情况又弄不清,即使弄清了也还是会变化的。因此,虽然解决方案的技术是先进的,但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相脱节,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修正、完善、其成效自然大打折扣。[2]

笔者所在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了多家国内外厂商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和需求,最后选择附带相对比较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的OA系统为平台,在实现企业自动化办公的基础上,运用其强大的协同功能解决了异地信息管控,并深入开发其附带的数据挂历功能实现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集成和重要业务的过程管控。

3.2系统构架

建筑企业在管理中分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两个层面植入到信息系统中,衍生出管理信息系统和项目信息系统,设计出企业的系统架构。

3.3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目标

第一阶段事项综合管理。公司原有的行政、人事、制度文件等管理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员工对综合管理的单据样式也耳熟能详,将这部分内容列入信息化管理的第一阶段,可以帮助员工更快的了解信息系统,为下阶段的信息系统实施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实现合同管理。设计了合同管理方案,将合同管理分为四个阶段,通过一张表单(合同审批表)展现三张表单内容(解决原合同评审、分包合同评价表、合同备案三方面的信息),笔者公司应用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如下图:

合同准备阶段:发起(合同审批表),审核部门、审核人意见、合同生效前法律顾问审核合同文本回馈意见,草稿合同修订;

合同签署阶段:合同管理人员盖章并生成合同流水号,统一公司合同用印,实行了合同用印申请;

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信息的跟踪,包括变更、转让、合同履行中或结束后的终止。规范合同管理程序、明确管理职责、界定管理层面、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能;

合同履行后的管理阶段:实现合同电子化归档管理,生成电子合同备案号对应合同文本分发相关部门。

第三阶段实现财务审批管理。财务审批严格按照公司财务规定,设置单据和流程。

用款申请――①自动判断,当申请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存在差值时,根据所差金额不同,审批流程不同。②电子单据便于管理者的查找和统计。③实现了异地项目用款的集中审批,资金申请的控制管理。④实现了付款行为与业务(合同、采购等)行为的互相关联;

资金计划管理――每月未由公司各部门提交下月资金使用计划,每笔资金支出计划都与业务相互关联,了解费用的已付未付款情况,管理者可以有效的控制资金流。

第四阶段实现采购过程管理。公司设计了采购管理方案,通过该方案将采购申请计划、采购询价确认、采购到货和采购付款,四部分采购行为管理起来,实现对采购过程及供应商的管理,同时也生成了原手工业务流程中出入库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第五阶段实现项目部管理。整个方案以项目部成本为目标,针对项目部管理中涉及成本的三大项(材料、人工、机械)为主线,项目预算、进度、现场签证变更为辅线,以数据对比的方式分析项目部的成本。企业决策者通过数据分析掌控工程报价、项目成本管理、进度计划控制、项目物资管理、项目设备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等,实现公司项目部信息化管理。下图为方案描述:

4.结束语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全过程设计步骤包括,企业各项业务的调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以及详细设计,选择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平台,每个步骤都同等重要,将来决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成败。

其中软件系统平台的选择将会影响到企业长远使用效果和引进系统的费用,这里笔者谈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选择软件系统一定要首先考虑购买的系统软件与其它系统软件的接口,系统尽量选择相同的数据库,以便保证数据存储格式的一致性,数据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