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机械行业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行业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机械行业调研报告

第1篇:机械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提升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的能力专题调研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市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的现状,提出了提升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能力的对策建议:制定整体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搭建配套平台,解决配套企业在生产运行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主题词】中小企业  配套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振兴工业经济”、实施“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按照局的统一安排,本调研组围绕“提升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能力”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的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调查问卷情况,我市企业的配套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在被调查的9家企业中,在配套产品销售额方面,***烟草机械配件厂有限公司的配套产品销售额占全部营业收入比例最高,达到100%;最低的是***市天源重机有限公司,配套产品销售额仅占全部营业收入的3%;在企业营业总额销售方面,***永恒实业有限公司最高,达1.3亿元,***市真杰龙钢结构件制造有限公司最低,仅550万元。具体情况请见附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能力提升调研表(部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被调查的9家企业中,虽然大多数企业拥有自主专利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在国内、省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具备了和其他企业同台竞争的实力,但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能不大,产值不高。我市大多数配套企业的产能不大,产值普遍不高,附表中所列出的9家配套企业中,年产值最高的是******自治县永恒实业有限公司,仅为1.3亿元,配套产品销售额最高的也是该企业,为1.01亿元。其它企业的配套额甚至营业总额都在亿元以下,其中***市真杰龙钢结构件制造有限公司和***市通动达机器有限公司的营业总额更是在1000万元以下,远低于规上企业的标准。与此同时,由于配套企业规模偏小, 缺乏做强做大的基础和实力, 产品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严重不足。除***市中机重工锻压有限公司等少数配套企业掌握了比较核心、前沿的技术外,众多的配套企业存在仿制、重复生产和恶性竞争,无法进入利润相对较高的中高端配套产品层面。大多数配套产品为零部件,处于产业价值链最低端,制约了配套企业产能和产值的提高。

二是市场开拓能力不足。我市绝大多数配套企业都是为国内甚至是本市企业配套,附表中所列出的9家配套企业更是没有一家企业的配套产品实现出口创汇,企业生产的产品直接内销,市场开拓能力偏低,限制了企业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利于中小企业提升本身的配套能力和做大做强。

三是技术力量有待加强。附表所列9家配套企业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或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低于20%,企业技术力量薄弱,部分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短缺,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同时,企业现有的专利不多,除***烟草机械配件厂有限公司的专利数达到61个外,绝大多数配套企业拥有的专利都在10个以下,其中***市真杰龙钢结构件制造有限公司和***市华蓉机械有限公司的专利数都为0。

四是面临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大多数配套企业与其它中小企业一样,存在资金周转困难、资金短缺等问题。此外,用地难、企业产权不明晰、退休人员养老保险负担重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三、提升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提升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能力的整体规划。在制定全市产业政策、行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我市配套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门槛和标准,将配套企业的发展放在全市产业政策布局中进行统筹规划,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做强做大,从而推动整个产业、行业的发展壮大。同时,针对我市配套企业管理水平低、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创新投入不足及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的情况,加强对配套企业产学研工作的引导,选择一批有市场前景、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发展潜力的配套企业,邀请有关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制定发展规划,结合全市各重点企业、大型企业发展方向,推动配套企业提升配套能力。

(二)加大对配套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出台“提升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能力”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配套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档次。积极引导配套企业根据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配套大企业以及我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挖掘自身潜力,提升配套能力。要充分发挥国家、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帮助符合条件的配套企业申报国家、省、市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优先在市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安排补助,使企业切实享受到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第2篇:机械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育;地方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7-1456-02

1 概述

进入 21 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满足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高校也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性更强的优秀人才。社会和高校两方面的需求必将导致以校企合作教育为依托,建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1]。

自动化专业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中新设立的工科专业,更需要以产学研结合为指导,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紧密结合我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际,探索出适合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特色[2]。

2 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学校、企业、行业的教育资源,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差距,确保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3]。

1)严格按照培养方案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合作教育工作。

2)制定与专业相对应的“校企合作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

3)要加强与相关企业、行业的联系与合作,着力建设稳定的校企合作教育基地,保证校企合作教育的正常开展。

4)要加强校企合作教育工作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合作教育模式。

5)为促进校企合作规范有序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考核考评体系,应逐步建立起符合专业特点的校企合作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3 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与考核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4]。按培养要求,学校实行“1+2+2”模式,分三个阶段分别在第二、四、六学期进行。

第一阶段:1周时间,1个学分。通过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校专题讲座、学生深入企业、行业参观考察等,加强对所学专业的认知。

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对自动化专业的认知报告或学生专业发展规划或对自动化专业发展动态的调研报告等。

第二阶段:2周时间,2个学分。充分利用校企教师资源,在校内外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及指导。

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就某一项或几项专业技能训练情况的详细报告,内容应包括原理、方法、过程、结果(结论)及自己的见解等。

第三阶段:2周时间,2个学分。让学生深入企业、行业,密切结合校企合作基地工作实际情况,由校企双方指导老师设定与课程教学相应的专项课题,通过定岗实践等方式,全面接受专业技能训练。

考核方式:要求学生针对专项课题,提交一份专题报告,内容包括训练内容、过程规范与要求、存在问题与改进办法(思路)、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内容。

校企合作教育成绩评定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考核不合格学生可安排至下年级补修。

4 落实校企合作教育的具体措施

在娄底市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12月我院成功加盟娄底市四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三大产业联盟,由于煤机和农机都是属于机械行业,都与机电工程系所举办的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在学校加入了娄底煤机产业战略联盟和农机产业联盟的大背景下,机电工程系自动化专业有了一个较好的校企合作教育平台。

为了把校企合作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要采取分步实施的战略。

第一步:走出去

由于我校举办自动化工科专业的历史较短,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较小,我们必须走出校门,深入有关企业了解其产品及技术需求,为此,学校组织了我系部分相关老师参观了湖南华南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金三星煤机集团制造有限公司,湖南永安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远扬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深入车间了解实际生产过程,并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就其生产与售后服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并就有关校企合作事项达成了合作意向。

第二步:派出去

根据走出去后与企业达成的合作意向,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进一步加强横向合作,具体的做法就是派出具有一定设计和开发经验的老师到企业参与产品的开发,比如2010年春季开学后,我专业即向湖南华南煤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派出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全职到公司上班,与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一起参与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并定期向学报汇报其工作进展,把企业的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相关老师,与其他老师一起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起好连接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三步:带回来

派到企业的老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产品开发后,对企业的技术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后,可以针对其产品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的研究,为此,企业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把开发任务交给我们的老师,由老师组织人员进行开发。

第四步: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或工程中心

有了和企业合作的经验,有了自己的设计的产品,我们可成立技术开发中心进一步对产品的优化,使其的市场价值更高,也通过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培训的机会。

5 结束语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学校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科综合实力和科研优势,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将生产因素与智力因素密切结合,扩大校内实习基地规模,提高教学资源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的根本任务。我院以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切实加强了学校与区域各单位的联系,促进形成了从学生培养到全面就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2] 马宁,王立.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J].科学研究,2005,23(1):224-228.

第3篇:机械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收稿日期:2013-01-13

基金项目:2010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研究课题(20101)

作者简介:郭秀云(1963-),女,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制造设计方面的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分析了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了该专业面向市场、立足应用、突出特色的培养目标,并从办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达到办学目标、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教学研究;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33-0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制专业”)是工科院校和一些综合性大学普遍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在工科专业中占有突出地位。不同层次的高校对应不同层次的就业层面,需要有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的机制专业应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建立相应的专业体系,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模式。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经历了从大专业细专业大专业的发展过程。建国前高等教育参照欧美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高校数量少,设置专业数量也少,讲究通才教育。建国后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高校越办越多,专业越分越细,文理也彻底分开,尤其是为满足国家工业化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从国家、行业到地方均开设了大量的工程院校,文科与理科之间的专业对比、招生数量发生了根本改变,工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办起来,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机制专业在各类工科院校普遍设立。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开设的机制专业,最初定名建筑机械,后更名为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20世纪90年代中期,借鉴欧美教育模式,教育部将全国各院校上百个机械专业在课程名称、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等方面都作了相对统一的调整,其结果是不同层次、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培养方向的机制专业的培养目标趋同,地方院校的机制专业与重点院校相比,特色不够鲜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机制专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开设学校多,社会需求量大。截至2009年,全国有本科院校720所(不含民办),其中440所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校生达16余万,是规模最大的本科专业之一。如果加上大量高职学院开设的高职高专层次的机制专业,学校和学生数量更多。由于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个层次的制造企业对机制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几十年长盛不衰。

二是,培养目标趋同。各类开设机制专业学校在招生简章中对机制专业的介绍大致相同,基本为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内的科技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应用研究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见表1)。表1 部分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比较

三是,课程体系相似。机制专业课程在各高校一般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公共专业选修课组成。主要有机械原理、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互换性测量、数控技术等。

四是,毕业生走向趋同。机制专业毕业生大多走向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设计、管理一线,往往是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去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在同一家企业从事设计、制造、维修、销售等工作。

二、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机制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有统一的要求,但由于开设该专业的学校隶属关系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同时也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因此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也有所不同。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开设的机制专业,应依据自身所服务的行业类型、面向的服务对象,对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全面、理性和实事求是的探讨,努力摸索一条适合自身实际和服务对象需求的科学发展之路,使发展方向更明确,培养目标更具体。

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符合教育部对该专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教育部对机制专业确定的发展方向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以力学、机械为主。各学校均应按照该要求,以力学、机械为主制定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

二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建筑类高校一般分为二种隶属关系:一种是原建设部(现住建部)隶属的建筑类高校,如原哈尔滨建筑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一种是各省、市隶属的地方建筑类高校,如山东建工学院、吉林建工学院、河北建工学院、北京建工学院等。目前,前者除沈阳建筑大学以外,其余均与当地其他高校合并。后者的服务对象一般是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要为一省、一市、一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应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明确办学方向,科学定位,设置符合当地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比如,河北省是建筑业大省,需求大量建筑类技术人才;同时,河北省毗邻京津,京津地区的一些建筑业巨头如中建、中铁、中化等也要到相邻的河北省市高校招聘人才,此外,京、津、冀制造业较发达,对机制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因此,河北建工学院机制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符合本省及华北地区建筑业和制造业对机制专业人才的双重需求,有的放矢地做好对口培养工作。

三是,符合学校学科整体发展的需要。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以建筑类相关学科构筑其学科体系,主干学科为建筑学、土木工程等,其他学科围绕骨干学科而设置。建筑工程领域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这类学校培养的主要对象。一项建筑工程,从招标、投标、中标、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都离不开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工程机械等专业方面的设计、施工、管理技术人才。此类高校专业设置应主要以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气、机械专业为主。其机制专业主要培养建筑工程领域需要的与工程机械有关的技术人才,其专业发展也应符合学校整体学科专业体系发展的需要。在教育部整合专业名称之前,该专业名称与建设工程相关,如有的叫“工程机械”,有的称“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等;专业名称统一后各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也应坚持自己原有的专业特色,保留自己的办学特点,为建筑工程领域培养各种层次的工程机械人才。实践证明,这类院校机制专业毕业生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与重点大学该专业毕业生相比差距明显,而在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工程机械领域却大有用武之地,能较好发挥自己的才干,部分优秀毕业生在该领域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四是,符合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多的大省,可以吸纳更多人员就业,增加更多收入。目前在新一轮拉动内需、全面实现城镇化的政策影响下,建筑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建筑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改变了过去依靠大量人力支撑、技术含量低的状况,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加大行业整体的技术含量,大量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已被采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缩短了建设周期。在各种建设工地,人工作业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现代化机械设备,过去人声鼎沸、红旗飘扬的施工现场变成了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展示场。建筑业的科技化、现代化水平越高,对各种技术人才特别是机制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多,要求也会越高。工程机械的设计、制造、使用、更新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学生毕业时,可以到建筑装备的上游行业——制造企业从事工程机械的设计、研发、制造工作,也可以到建筑企业从事各种工程机械的维护、运营和管理工作。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对机制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是接纳此类院校机制专业人才的主要市场。因此,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的发展要符合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的需求,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

基于以上分析,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界定为:立足地方经济需要,面向机械制造装备和建筑行业,为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工程机械的制造、使用、维护等相关企业,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竞争意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的服务定位: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面向机械制造行业和建筑行业。学科体系定位:以教育部机制专业建设指导意见为依据,以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为主体,以工程机械的机设与机制为方向,构建以社科类课程、数学力学课程为学科基础,以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为专业基础,以底盘、液压、发动机、工程机械设计等与工程机械相关课程为方向的课程体系。专业人才优势: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立足机械,突出建筑。

三、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一)制定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要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组织教学、实施具体培养行动的总体设计。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学校整体办学特色和定位,反映工程机械行业的现实要求,遵循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重视创新、提升素质、体现特色的指导思想。

其次,要创新培养机制。面对21世纪工程机械领域的技术变革,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的培养机制要适应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改变以往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依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开展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知识传授为载体,注重从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工程机械制造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将施工领域工程机械使用、维护、管理的最新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将社会实践、工程实践、科研实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习认知操作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素质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多环节、多元化的培养机制[1]。

第三,构建人才培养总体方案。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应根据学校整体办学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以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制订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自动控制运用能力和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2]。

(二)构筑特色化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和方案,结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从整体上优化课程体系,注重系统性、前沿性、创新性、实践性,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突出学生个性的培养,形成具有建筑类、地方性、机械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具体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五大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以哲学、法律、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相关课程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学科基础课以机、电、液主干课程为主,培养学生机械制图、设计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电气、液压、自动控制知识。专业课程主要体现建筑行业、地方经济的特色,以符合当地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需要的主要课程和建筑机械涉及的主要知识为主,突出应用型、适应性,展现自身办学特色,这是与国家重点院校和一般综合性院校机制专业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专业选修课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与工程机械相关的前沿技术和行业规范内容为主。跨学科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团队精神[3]。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培养目标,还应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下一番功夫,真正接“地气”,即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此类院校机制专业应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达到总学时数的1/3左右。改进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推行量化考核,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取得实效难度不小,一些学校限于资金、时间、内容、场地等困扰,实践教学难以不折不扣地开展,水份较多,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既要认识到位,更要行动到位;既要坚持走出去多建设一些实习基地,更要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到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真正做到无缝对接;在加强自身实践教学环节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协作关系,拓宽实践教学空间。

(四)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

要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应当创造条件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又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活动。一是教师带领学生搞科研。教师的科研课题大部分来自于企业,如果让学生参与其中,帮助教师完成一些科研任务,便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查找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撰写科研文章的能力。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工程创新活动。帮助学生成立科研组织机构,如大学生创新协会等,根据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和学校的具体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关于工程机械方面的发明、创造和改进活动。三是在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科技创新内容,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要深入科研院所、企业、厂矿、施工单位,调查了解工程机械的研发、使用情况,形成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增强对工程机械的感性认识。

(五)师资队伍建设要努力实现“双师”型

为实现培养目标,建筑类地方工科院校机制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不能只注重高学历、高职称,还应兼顾教师的生产实践经历和背景,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将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生产实践经历的青年教师送到企业、施工单位、研发机构学习培训,使他们对工程机械的制造、使用状况有更感性、全面的认识,强化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从国有大中型企业选聘一些适合教师岗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此外,从制造企业、施工单位特聘一些管理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从而将生产一线的最新技术成果带到学校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陈树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307.

[2]孙宝福,刘电庭.立足地方特色的机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31—232.

[3]侯志伟,卜云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20):157—158.

On the cultivating goal and mod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loca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s

GUO Xiuyun, ZHANG Wenhai, LIANG Jianmi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Zhangjiakou 075024, P. R. China)

第4篇:机械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字: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职业能力;实践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P273-4

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五年制高职是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有其特殊性,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融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我院自开设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主题,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设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质量保障条件等要素。在开发和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根据数控技术的最新技术发展,将职业能力需求转化为实践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专业实际,认为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面向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在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组织由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制定。在制定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所反映的职业技能是什么。根据这些技能要求,设计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2.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在构建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以核心能力为本位,确定核心实践内容及其技能点,使学生掌握生产现场正在使用和将要使用的技术核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后,能够胜任本专业相应岗位群的工作要求。

3.以学生为主体安排实施实践教学内容。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按基本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循序渐进,层层推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力求做到早实践,多实践。

4.以“双证书”制度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把职业资格鉴定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如将数控机床的操作考证与数控加工技术训练标准相衔接,将中级电工证书考试要求与电工实训标准相衔接,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5.以过程评价模式为主确立实践教学评价办法。实践教学项目的确立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不是以事先确定好的、由仔细分解一般目的而得出的目标系统作为评价依据, 而是关注整个操作过程的基本规范,使之与宽泛的目的保持一致,目的是为检验某一方面能力所掌握的程度, 重点在于其综合性和系统性。

二、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国家有关部门对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做了明确规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数控原理、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是掌握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能力,其职业核心岗位是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数控加工关键岗位操作工、数控车间施工员、数控设备管理员、生产一线产品质量检验员、生产一线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程员。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岗位能力如图1所示:

针对数控专业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要求,围绕如何达到所要求的职业能力,

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构建以“分层培养,层层把关,先易后难,层层递进,逐步提高”为突出特点的实践教学基本框架 (如图2所示)。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时要注重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要深入人才市场、相关企业调研,了解市场对数控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后,再制订初步的实践教学目标;二是要征询数控技术专业指导会专家的意见,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论证;三是要将职业技能考证项目融入实践教学,构建基于核心职业岗位、“双证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

1.以健全校系两级管理为基点,构建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实行校系两级管理,制定了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意见,施以系为主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建立教学实施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评价及监控,制订了《教学质量管理办法》,采用“334”监控模式:三线监控----教学工作线、学生工作线、教学督导工作线;三级监控----学校、系部、专业办;四评监控----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与督导组评价教与学。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校内评价与用人单位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并重;形成以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与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相衔接的评价体系。

2.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实践教学的基石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看,加强理实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同样重要。我院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学院人事部门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方向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

数控技术专业在“双师型 教师培养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从机械行业一线直接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或者是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到校开设技术讲座等;二是教师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每年一个月以上;三是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等;四是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时,专业教师加强与行业专家的沟通,按行业要求,共同制定考核内容,考核方案,共同培训学生,考核学生;五是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机械企业挂职,参与校企合作的全过程,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等。

3.以“仿真型”教学基地建设为平台,营造实践教学职业情境

为保证数控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得以逐步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来实现。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实习、实训和岗位技能训练注重职业氛围。除了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提供学生真实情境下岗位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外,还通过校内仿真实践基地建设,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在专业单项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其中数控机床加工操作、金工实习等实训项目与生产现场极为相似,职业氛围浓厚。

通过对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构建的实践,近年来, 我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普遍提高,达到了“学生受益、企业满意”的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3] 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调研报告[R].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 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4.

第5篇:机械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民营经济内部分化的趋势

所谓民营经济的内部变化主要指其近年来出现的明显的分化趋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营大企业快速扩张与中小企业遭遇成长瓶颈

在民营经济分化的基本态势中,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系统性分化最为突出。

第一,大型民营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部民营企业数量的增长速度。从1998年至2003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由463家增加到2267家,年均增长37.4%;而全部民营企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0.1%,前者比后者高出17.3个百分点。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规模巨大的民营企业正从浩如烟海的中小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

第二,大型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大大快于全部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率。2001至2003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5.6%,而同期全部民营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7.4%,前者是后者的1倍多。从平均的角度看,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快于全部民营企业平均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前者不仅绝对量大大高于后者,而且前者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5%,而后者则有缩减的趋势。

第三,大企业的扩张以自身规模扩大为主。从民营大企业的成长机制看,有大量案例显示,近年来大企业的扩容主要有: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通过其自身的产权关联式裂变,以及对外并购,而由中小型民营企业逐渐发展成大型企业的并不普遍。英国学者大卫・斯托里曾研究发现,由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大企业的比例为5%。尽管我们没有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相关数据,但从民营企业平均仅有3.5年的寿命来粗略估算,我们很难达到英国的那个水平。当然,在一些新经济领域如IT行业中,也不乏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迅速由小变大的案例,如网易、盛大、百度等网络概念公司的传奇式成长。但在广大的传统竞争性产业领域,由于融资、人才、技术和市场准入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正遭遇着成长的瓶颈。

(二)民营企业的股份化与根深蒂固的家族控制

多数民营企业在诞生初期采用家族制模式,但随着企业的成长壮大,企业在组织的制度形式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一方面,股份制企业大幅增加,而独资企业的比重逐步缩小。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资料,私营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1992年为1.76万户,仅占全部私营企业总户数的12.6%,到了2004年,就增加到275.64万户,占全部私营企业户数的75.5%,已经成为私营企业的主流组织形式。而与此同时,私营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的相对状况则双双下降,独资企业的绝对户数虽然由1992年的7.72万户上升到2004年的76.96万户,但所占比重却由55.34%下降到21.08%;合伙制企业由1992年的4.47万户增加到2002年的12.48万户,但其所占份额却由32.01%大幅度下降到5.12%。

另一方面,多数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质依然为家族企业。尽管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在数量上已占很高比重,但有研究表明,我国的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仍然属于家族控制式企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制度形式,其比重占到样本企业总数的77.99%,股份有限公司占13.59%,合伙制占1.49%。然而,这些企业中有455家,占总数61.82%的企业承认自己实际上是家族企业。其中仅有27.4%的企业其企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企业股权中的比重在90%以下,29.7%的企业其企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企业股权中的比重在90%至接近100%之间,42.9%的企业其企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企业股权中的比重为100%,也就是说有72.6%的企业其企业主及家族成员共同拥有的股权在企业股权中的比重在90%至100%,是低于90%者的2.6倍。可见,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股份化的过程中,真正实现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公司仅存在于很小一部分大型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仍然难以摆脱家族控制的模式。

(三)民营经济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分野加速

第一,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在数量上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民营企业。近二十年来,民营经济产业分布变化的突出特点是,早期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民营经济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仍在上升,形成明显的“剪刀”状态。

第二,大型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充分、比较优势突出的第二产业显示出竞争优势。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的研究资料,2003年,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轻工行业,占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的32.49%,机械行业占18.71%,纺织行业占14.74%,建材行业占8.36%,石化行业占7.8%,烟草和电力等垄断性行业在1%以下。另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04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资料,500强企业中,纺织业的企业位居第一(58家),占500家企业总数的11.6%;其次是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57家)、电气机械制造业(42家)、批发零售业(42家)、综合(37家)和服装制造业(26家)。显然,这些产业绝大多数属于第二产业。这就形成一个有趣和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众多民营企业不断进入第三产业领域,另一方面大型民营企业又集中于若干第二产业。

(四)东部日益成为民营经济的利润中心,中、西部则成为成本中心

首先,与中、西部相比,东部沿海地区民营经济的总量和竞争能力继续快速壮大。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的研究结果,非国有经济主要聚集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等东南沿海省市。2004年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排在前八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13095.4亿元)、江苏(9253.1亿元)、浙江(8341.7亿元)、山东(5287.7亿元)、上海(4189.9亿元)、福建(2680.9亿元)、天津(2110.2亿元)、河北(1887.8亿元)。上述八省非国有工业的产值占全国非国有工业总产值的80%,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就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达到52.3%。之所以会出现民营经济在东、西部加速分化的趋势,直接原因可能是,东部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而且日益成为民营大企业的聚集地。根据全国工商联从2002年到2004年对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的连续调查显示,排在前500家的民营大企业的地区分布变化情况是:东部所占比重不仅远远高于中西部,而且仍有上升趋势;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的民营大企业则逐年减少,从而加速了东部民营经济在全国范围的深度分化。

其次,民营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凸现于东部一些特大型城市。像北京、上海这些科研院所比较多、高科技企业也比较集中的城市,民营高科技企业得到长足发展。但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的民营企业科技含量小,多数企业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的研究结果,截止到2002年,民营高科技企业总数达到109384家,总收入25946.7亿元。其中东部的企业数占65.37%,总收入占72.6%;中西部合计的民营企业数占比为34.63%,总收入仅有27.4%。地处东部的上海和北京两市合计的企业数比例达到26.8%,相当于中部和西部总和的77.4%;总收入的比例为19.34%,相当于中西部合计的70.8%。

二、民营经济内部分化的原因探析

民营经济在企业规模、制度、产业和地域分布上的分化趋势已经十分明朗,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分化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小企业运营效率的差异

大型民营企业的效率状况是:根据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调研报告的资料,2001年至2003年,入围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1%、12.8%和14%,呈逐年上升态势。而全部私营企业经营效率的状况由于缺乏可得资料,这里用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作为其净资产,并与私营企业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作比较(可叫作注册资本收入率或净资产收入率),尽管这一指标并不十分科学,但可大致观察其经营效率的变化趋势。分析的结果表明,全部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收入率是以每年7.1%的速度在递减。大企业的运营效率上升,而中小企业的运营效率下降的两种相反趋势,是造成民营大、小企业间分化的直接原因。

(二)“短缺经济”与“过剩经济”的产业效应差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仍然是短缺经济,最突出的是各种物品的供给短缺,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显然不是当时最主要的问题。在供给不足的前提下,产品就不愁市场,甚至还可获取一定的垄断收益。当时民营企业大量涌入第二产业,正是由于这种短缺经济的产业效应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经济从短缺走向过剩,制造业的竞争在加剧,暴利时代随之结束。一方面,只有那些产品质量能够保障,产品价格合理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这必然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另一方面,过剩经济势必为服务业提供日益广阔的市场空间,加之短缺经济时期第三产业的普遍落后,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广大第三产业领域就是过剩经济背景下合情合理的事。因此,短缺与过剩经济的产业效应就成为目前民营经济出现产业分化的根本原因。

(三)不同地区商务成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

第一,东部地区综合商务成本较低。土地、资本、劳动力价格、信息和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等共同构成企业的商务成本。商务成本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及其成长的重要因素。商务成本低的地区,民营经济具有竞争优势,而商务成本高的地区,则直接影响民营经济的成长。

从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来看,我国东部民营企业并不比中西部民营企业具有优势。根据浙江省2004年上半年的统计资料,目前浙江共有3058家民营企业外迁,其中整体外迁488家,总部迁移2488家。但我们同时发现,浙江外迁企业中,原在浙江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下的有1477家,占总数的89.5%。可见,中小规模企业是外迁的主流。浙江民营企业外迁,与土地供给不足和土地价格过高,以及劳动成本上升导致的高商务成本直接相关。

从信息成本角度看,由于东部经济发展快,市场繁荣,信息服务也比较发达,使这里的民营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相对于中西部的民营企业成本更低。此外,从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的交易费用来看,中西部也高于东部,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构成。

第二,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社会资本。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市场经济陶冶,不仅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强,更重要的是积累了雄厚的社会资本。在经济资本变得越来越不太稀缺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就会成为支撑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比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营者已经更讲诚信和遵纪守法,通过不同的产业集群(Cluster)或块状经济形成企业家网络和共同默认的行为规则等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一地区某些商务成本的上升,促成了这些地区民营大企业的崛起。

由于地区间商务成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东部地区吸引了更多盈利能力高的大型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民营经济的利润中心;而中西部由于具有土地和劳动成本的优势,吸引了大量从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来的中小民营企业,从而在这些地区形成了民营经济的成本中心。两类性质不同的中心的分化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现金流的“隧道”,并由此实现了中西部的土地、劳力乃至市场的部分准租金向东部的转移,从而形成加速民营经济在区域间分化的助推机制。

(四)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

不同省份的市场化进程所导致的市场化程度的区域差异,直接影响着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民营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沿海经济发展快的省份市场化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一项关于对全国各省市区市场化进程的研究,2002年广东省的市场化程度评分为9.74 分,排位全国第一;浙江为9.10分,排位第二;而中西部的四川排位13、湖北排位17、吉林排位20。

影响一个地区市场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投融资的市场化程度对于民营经济来说尤其重要。根据我们对浙江、湖北、吉林和四川四省的调研资料,我国东部多数省市较好地解决了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保证了民营经济较快的发展态势。而中西部的省、区、市则相反,其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对困难。

此外,地方政策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地区民营经济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东部的各级政府在政策方面不断进行创新,而中西部的省、市、区则明显落后于东部。

三、结论与对策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民营经济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系统性分化有其必然性。但是,这种趋势的后果是可以预见的。与小企业成长失去联系的大企业的自我扩大,无法不断地吸纳中小企业特有的优势资源和新鲜血液,肯定是不可持续的;第二,民营企业如果长期囿于家族控制,无法导入社会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源,同样是不可持续的;第三,民营经济更多地涌向第三产业,会造成第二产业的过度“失血”而发展乏力;第四,民营经济在地域上的分化则会加速区域经济的失衡。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对策。

首先,应当承认我们已经进入了民营大企业崛起的时代,促成规模更大、更有效率的企业诞生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同时,也需要通过为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切实解决它们的融资难和缺人才、缺技术等问题,通过促进产业成熟度的提升,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机共生的理想局面。

其次,要为民营企业引入更多社会资本,改造其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摆脱家族控制模式创造条件。特别对那些已经有了股份化雏形的民营有限责任公司,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其尽快推向公开资本市场;对那些尚未采取股份制的企业,则要鼓励并促使其实行内部人的股权多元化和分散化。

第三,要通过政策引导,使那些有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从事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使其能够获得与从事其他产业大致相当的利润;对进入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要不断提升其产业层次,向高价值增殖的领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