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绿色管理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管理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管理的概念

第1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指标体系

作为环境保护问题、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等学科的交叉概念,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和发展的新领域之一。而如何考核绿色供应链的管理绩效是实施绿色供应链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关于绿色供应链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研究看法。

绿色供应链概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40万美元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研究,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在管理流程上,绿色供应链改变传统供应链的开环结构,增加了回收环节,实现物料和能量的回收和重用,从而形成物流“闭环”,以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还比较分散,还没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也还没有统一的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融合环境保护思想的现代管理模式,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产品的原材料获取、设计与制造、销售与运输、使用及回收再利用的整个过程,通过绿色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手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内环境负影响最小、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高和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益最优的目标。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分析

绿色供应链管理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原材料选择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全部过程。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的选取、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运输、绿色营销以及绿色回收七个环节。其管理体系结构可由图1表示。

目前国内主要观点认为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围绕供应链的目标,对供应链整体各环节(尤其是核心企业)运营状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营运关系等所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评价。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绿色供应链对信息共享程度以及流通速率要求更高,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信息共享。供应商、制造商以及执法部门和用户之间的信息数据流动可通过网络支撑,形成双向互动。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有利于绿色供应链企业提高业绩。

注重绿色水平。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污染,绿色供应链管理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注重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绿色水平成为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

闭环运作。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会经过回收处理以供重复利用,没有终止点。

加强企业合作。绿色供应链强调企业利益分配的公正性,各种激励与约束措施的有效性也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面向客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重构要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用户的需求拉动将是绿色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运作的最主要驱动源。

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必将面临一系列决策问题,无考核就不能决策。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及特征,参考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本文设计出具体的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总指标下,从核心企业业绩水平、供应链管理水平、供应链绿色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核心企业的业绩水平可以反映直接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带给商家的经济效益,也是最终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的动力之一。我们将核心企业的业绩指标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绩效评价的第一个二级指标,从财务和市场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的密切合作与信息共享,达到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产出循环期,增强供应链反应速度和柔性、提高满足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最终增强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应该对供应链本身的管理水平做出评价。我们进一步从时间、顾客、合作关系与成本效益四个角度分别做出指标考核。

作为一个显而易见的概念,“绿色”虽应用很广,如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材料等,但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可以认为“绿色”是一个与环境影响紧密相关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概念。本文对绿色供应链评价中的绿色水平可定义为绿色的程度或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即环境影响程度进行量化。负面环境影响越大则绿色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

值得说明的是对绿色供应链绿色水平的评价,必然会对其他传统评价指标带来影响。随着人们“绿色意识”的增强,在核心企业业绩水平考核中,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必然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在绿色供应链成本评价中,不能仅仅考虑传统供应链的成本构成,产品的回收处理,无害材料的选择使用,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环境治理费用而付出的成本都应纳入成本考核的范畴。而成本范畴的扩大必然进一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同时由于“绿色意识”的影响,从新产品的开发到产品质量考核都会受到“绿色”的影响。传统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已经难以反映出当今绿色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以往的激励目标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以便与绿色供应链的激励目标相吻合。

本文提供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参考也是一种思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企业可根据自己需要对指标进行调整,使其更具操作性,同时也要注意指标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2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 工程价值观 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92-01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受到大家关注,绿色工程管理是将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利用的概念融入传统工程管理中,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还能充分保护自然环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思路。

1 绿色工程管理概述

所谓绿色工程管理,就是要在传统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工程管理中,融入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原则,并将环境保护树立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工程管理的主要特点有:(1)绿色工程管理是以环境保护作为价值观的核心部分,这是其与传统工程管理的区别所在,传统工程管理片面追求工程效益,不惜以牺牲环境、破坏环境为代价。具有绿色工程价值观的管理人员会自发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工程行为相结合,在设计中或在施工中都会制定详细的方案,力求最大限度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绿色工程管理的另一大重要原则,就是走资源集约化管理之路,强调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工程成本和施工安全作为重点管理内容,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在安全环保基础上,选择质优价廉、性价比高的原材料。同时,施工方案的确定也要根据环保原则,结合资源高效利用原则,改变传统工程管理的粗放型模式,为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3)要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工程建设是一种自发的人类经济活动,利益是根本驱动力,而且施工过程不免会改变自然环境风貌,造成一定的污染,如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平衡就是绿色工程管理最大的特色。首先是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贯彻这一精神,那么经济效益就需要靠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来弥补,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将自然环境、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目标统一。

2 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的原则解析及可行性分析

该文通过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绿色工程管理及其价值观的探讨。某城市综合于城区西侧,工程占地面积8500 m2,建筑面积为72324 m2,框架结构,地下2层,地上18层。外墙装饰为铝板及玻璃幕墙。在该建筑施工中,绿色工程施工管理得到充分体现。

首先,节材技术管理的应用。对所使用的钢材、木材和混净土进行严格的精确预算,优化下料方案,使废料产生率大大降低。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实际库存进行采购,减少了库存积压率。另外通过料场设置、废料利用和新技术,降低了搬运量和材料使用率。

其次,节水技术管理的应用。采用混凝土养护塑料薄膜包裹法,减少了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将基坑井点降水的排水再次利用,进行绿化和降尘。同时办公区、生活区也均采用节水器具。

再次,节能技术管理的应用。对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进行用电量控制,采用节能灯,生活区拉闸限电等方式进行节能。将90 kW的K50塔吊改为75 kW的F023B塔吊,不仅节能降耗,更节省了投资。

最后,节地技术管理与环境保护。充分利用建设区域的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安排,尤其是施工区内的设置。严格进行扬尘控制、噪音控制、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和水污染控制,打造绿色可持续的建设环境。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得出绿色工程管理价值观主要依靠在实行绿色管理时所遵守的原则来体现。绿色工程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和遵循客观性,体现当地特色,系统性原则。

想要了解绿色工程管理的可行性,必须要了解此概念诞生的国际和国内背景。首先,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是时代要求。有数据统计表明,工业造成的污染占到人类所有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30%以上,工程建筑行业更是工业污染大户,产生的大量粉尘和固体垃圾,给已经千疮百孔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假如我们再不对建筑工程实施绿色管理,整个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经不堪重负,到时将悔之晚矣。

其次,实施绿色工程管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既得利益冲昏头脑,而是要清醒认识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的储量按人均分配的话,实际上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源的合理运用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过去2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工程建设对经济发展贡献极大,特别是公路、铁路以及商用、民用建筑,改善了中国的交通环境和人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但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中95%以上的企业属于高能耗企业,完全达不到绿色工程的要求,对资源的利用率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单位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原因在于科技和管理水平的制约,以及整体思想的落后。而这正是国家倡导实行绿色工程管理的根本动力。

最后,国家在倡导绿色工程的同时,还给予企业以一定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并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整个工程建设行业的绿色管理。不但要让人民在头脑中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工程管理的概念,更让真正实行绿色工程管理的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使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国家深化推进绿色工程管理的途径

首先,绿色工程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全面实施前,必须做好宣传工作。绿色工程管理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短期内必定会抬高经济发展的成本,对企业经营造成极大的影响。为面对这种局面,就需要得到社会各界以及公众的广泛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公开讲座和举办公益活动的形式在社会上、校园中传递绿色工程建设的信息,让社会各界充分理解绿色工程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从而获得社会各界支持,为绿色工程管理开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其次,由于实行绿色工程建设,必将会造成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成本大大增加,短期内阻碍行业发展,因此,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无论在政策上还是经济上,增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减免税等措施来帮助企业走上正轨。

最后,任何管理都是有人来执行,有了好的制度,还需要合格的人来执行。因此,在推进绿色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加大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不但要包括绿色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将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社会责任和生态环保要并重。

4 结语

绿色工程管理和其工程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领域的延伸,其管理理念将会随着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化利用观念,持续深化和普及,并最终实现工程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敏.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12).

[2] 叶华平.适宜我国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2.

第3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绿色物流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与生产的快速发展的21世纪,供应链管理变为世界物流的主流趋势,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及根本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但是,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块缺乏绿色发展倾向,为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供应链各环节都应添加绿色标签[1]。

一、物流、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物流是为满足客户需求而产生的生产增值服务环节,是实体的流动过程。物流管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而产生的经济活动,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供应链管理是为了使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而形成的新型管理模式。物流是物流管理的对象之一,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属于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对象之一,除此,还包含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库存与生产控制、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2]。

二、供应链管理体系

供应链管理是与其他业务模块相同步,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客户需求、采购生产、物流服务、订单完成相集成,完成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交易成本的目标的过程。供应链管理具有整合、合作、协调与分享的核心理念,管理模式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是集成化管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供应链管理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在生产企业中倾向延迟制造、资源外用的策略,使缩短物流周期与缩短制造周期变得同等重要。

三、供应链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都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没有顺应绿色经济潮流。

(一)物流网点建设缺乏规划

物流行业逐渐兴起,国家非常重视此行业的发展,所以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物流网点在我国全方位笼罩,但是物流网点只注重了量的增加,而忽略了质的发展,目前网点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为管理增加难度。

(二)物流组织结构不完善

目前,物流在多数企业的概念仍处于概念职能部门阶段,没有重视企业物流的发展,认为物流是一个消费的环节,所以只把物流任务简单交给一个采购部门或者仓储部门代行,没有完整的组织结构,所以不能系统的调整物流各项环节,违背了绿色物流的理念。

(三)信息系统落后

除大型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之外,其余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还无法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交流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信息系统的落后,会使物流交接工作产生麻烦,或者使其效率低下,具有较大的风险,导致成本增加,供应商和客户的流失,处于两难境地。

四、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绿色路径

(一)提倡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考虑了企业的资源重置问题,物流是生产环节的增值服务,从供应链上游向下游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会产生资源的残余,需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资源重置,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开发绿色物流技术

技术是所有业务的关键,技术包括硬核技术和软核技术,而信息技术属于硬核技术,适应当今物流发展形势的信息技术是物流界的绿色技术,而此技术是形成绿色物流的关键,物流信息技术是确保信息的双向流通,避免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运营成本[3]。

(三)制定绿色物流法规

物流企业不能安全在本行业大展身手,为物流界做出节省成本的巨大贡献,原因之一在于关于物流的法规没有健全,尤其是绿色物流的法规,无规矩不成方圆,正是由于绿色物流法规不健全,所以各个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独行的行规,不能得到统一,这样不仅不能做到管理的统一,形成资源的浪费,还会使漏洞百出,不仅形不成绿色物流,更可能形成黑色物流,大部分企业都认为物流是不但不能赚钱,还会烧钱,是公司最大消费处之一,但是换位思考,若把最花钱的地方之一解决了,规定好制度和法规,形成管理统一,企业的最终效益也会提高。所以,当务之急,制定好绿色物流法规,会事半功倍。

(四)加强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

绿色物流是物流行业的新概念,目前,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良好,所以物流人才也是各企业急需的人才,结合各大高校或者高职学院,制定好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更多的现代物流人才,不仅提高学校毕业就业率,还可满足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另外,完整的教学体系不仅可以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和理论素养,还可使其在物流行业崭露头角,形成并完善现代绿色物流体系[4]。

五、结语

当下的供应链物流需要顺应绿色物流发展的潮流,不断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制定绿色物流法规和加强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倡逆向物流,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莉.物流供应链管理低成本策略的路径[J].中国商论,2018(23):12-13.

[2]孙畅.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及其战略研究[J].化工管理,2019(06):10-11.

第4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保障机制

一、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概述

(一)绿色生态城区的概念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关于绿色生态城区的概念有很多,这些概念相互之间虽然有一些差别,但是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向着人性化的生态文明转变的发展趋势。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开始向生态文明转变。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的本性,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其中以人为主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

绿色生态城区是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重要载体,是探索绿色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平台。2012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发展,鼓励城市新区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要求,集中连片发展绿色建筑。其中明确城市新区申报绿色生态城区时应具备以下 3 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指导理念,二是指标体系,三是绿色规划,这三个方面表示了绿色生态城区的内涵。

(二)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概念

运营管理是确保能够成功地向用户提供和传递产品与服务的一门科学,其对象包括了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管理是一个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应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而有效的运营管理必须准确把握人、流程、技术和资金,并将这些要素整合在运营系统中创造价值。

绿色生态城区的运营管理同属于运营管理的范畴,也是一个投入、转化和产出的过程,并在过程中实现城区价值的增值。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的内容是按照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和设计所建设的内容,其中包括绿色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能源处理系统、交通系统、污水和中水处理系统等等。绿色生态城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了很多的新的规划理念、先进的节能技术的设备,这都对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绿色生态城区的运营管理阶段,如何体现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目标,如何保证各种技术措施的正常运营,如何使绿色生态城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得到长期实现是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中需要处理好的问题。

二、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问题识别

绿色生态城区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与利益的冲突。绿色生态城区运营过程会涉及到政府、企业、居民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这将导致多目标和多利益的冲突。比如经济利益与环境目标的冲突,新型的材料、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必然带来企业或者政府建设成本的增加,而这与其经济利益是冲突的;生活舒适度与节能目标的冲突,在绿色生态城区中,有时候仅仅靠新技术的投入尚无法实现节能目标,这时候可能会牺牲居民的生活舒适度,而这将带来居民生活舒适度与政府节能目标的冲突。这些目标和利益的冲突往往是在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过程中集中爆发,需要管理者做好相关利益方的协调。

二、政策体系不完善。绿色生态城区发展具有综合学科的特点,维持其可持续运营发展的政策框架要涉及到众多的政策领域。整体来看,我国的生态城市法律、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三、评价和监管机制缺失。绿色生态城区运行是一个系统过程,涉及到社会、能源、资源、交通等很多系统。对这些系统进行评价和监管,有助于城市管理者明确运营管理目标,掌握运行动态,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这不仅是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必须的,也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中,往往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引导城区的发展。但是关于各项指标落实,绿色生态城区的运行监管,以及后期的评价反馈机制尚缺乏有效的研究和探讨。另外,在绿色生态城区中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至关重要,而生态环境维护的外部性,往往导致其与政府经济目标的冲突,这有可能使传统政府监管模式的失灵。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推进节能减排,或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其他奖励政策,包括高星级绿色建筑奖励、新型节能材料的税收优惠、可再生能源的补贴等等。但是,这些政策都无疑例外补贴的是建设方,主要是为推动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而实施的奖励政策,极少涉及到对后期运营管理的补贴。从绿色生态城区的全周期来看,运营管理阶段是消耗能源、资源最多的过程,也是能真正落实绿色生态理念的关键阶段。并且,由于绿色生态城区系统的复杂性,相关的运营管理成本和设备的运营维护费用不可避免的增加,对运营管理给予适当的补贴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说,当前我国对绿色生态城区的激励机制是不完善的,需要整合分散的补贴政策,并研究制定对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的补贴机制。

三、绿色生态城区的保证机制

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过程中,定会困难重重,但是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障机制,使得绿色生态城区在困难中慢慢推进。

第一,要以指标为导向实行全过程监管。指标体系是绿色生态城区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划的量化体现,不仅仅表示着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目标,还是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行动指南,可以说指标体系代表着绿色生态城区的核心内容。为了有效指导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分解,以便落实到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不同部门。对指标体系进行分解,应基于目标可实现、具体措施可操作、方案可实施的原则进行。指标体系分解一般要包括如下内容:分解总纲、分解说明、指标体系分解的技术路线图和部门操作指南等,这样通过对指标体系分解,将具体责任和要求明确,形成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路线图”。

第二,要建立可行的技术体系。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因此,可行的技术体系首要技术就是能源利用技术。这其中包括太阳能开发与利用技术、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风能开发与利用技术和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技术等,这些技术都适宜在我国建设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比较适宜,且广泛推广的是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和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不仅节能效果好,而且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是目前我国最值得推广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其次,垃圾处理与利用技术。垃圾减量化技术、垃圾资源化技术、垃圾无害化技术是绿色生态城区中常用的垃圾处理与利用技术。垃圾减量化技术是通过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将部分垃圾进行循环再生利用。最后,绿色交通技术。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交通体系包括公共交通规划技术、非机动交通规划技术,以及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四、结束语

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道路。本文简要的阐述了绿色生态城区运营管理中的问题以及保障机制,希望可以为绿色生态城区运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7).

[2]马素珍,孙大明.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模式和项目实践[J].建设科技,2013,(16).

第5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 企业行为 产业组织

当前,绿色GDP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所采纳,这充分的说明了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浪费,在经济学的理论里,一直是经济外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市场失灵的重要表现方面。也就是说仅仅依靠市场是无法管理和调控好环境污染问题和生态问题的。这是因为自然资源定价的困难,以及污染程度补偿量度的难以确定,使得企业的外溢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当市场不能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最优,最有效的工具时,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来干预。因此,我国先后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理念,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此大前提下,企业的绿色会计和绿色财务管理应运而生。

政府为什么必须要干预企业的绿色会计和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呢?短期来讲,由于企业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并不是紧密相连的,根据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的生产利润里面没有扣除企业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高额成本。如果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企业的环境污染成本会使得整个生产成本增加,利润降低,所以,企业不会自动自愿的去进行绿色财务管理,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会失灵。所以,短期对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政府必须进行干预。尽管从长期看,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是一致的,但是待企业认识到以后,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已无法挽回,所以,当前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快绿色财务管理的实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

哈佛学派的产业经济学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不同的市场结构决定了不同企业的不同行为,从而也就影响了政府干预采取措施的不同。本文想通过对不同市场结构中,企业行为特征及政府的职能分析,找出各类市场上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的途径。

一、企业行为和政府职能在不同类型市场上的分析

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在经济学的定义是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它的假设条件是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一项产品或服务是同质的;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都是内部化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不存在交易成本,任何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无成本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处在成本递增阶段。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和特色决定了这类市场上的企业经济实力很弱,如果靠企业单独进行绿色财务管理来进行经营活动,企业没有那个能力,也不会产生效益,因为企业没有定价权,进行绿色财务管理的成本无法弥补,唯一的办法就是政府进行干预。使得实行绿色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的产品能与市场上其他产品区分开来;通过对不进行绿色财务管理生产的企业的产品以平均可变成本定价,使其无法继续经营下去;而对于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进行合理定价,这个定价既要考虑到生产者的成本,又要考虑消费者的支付能力,那么这个定价,要以居民的平均收入程度及其消费需求的比例进行定价,对于生产者来说,在销售收入抵补生产成本且加有同行业以前的利润水平的差额由政府进行生产补贴。

2、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既垄断又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是同类但不同质的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产生的条件和特点是产品差别的存在,而这种差别仅存在于同一种产品的质量、包装、牌号和销售条件等细微方面。政府正是可以利用企业间的这种特点促进绿色财务管理的实行。即通过绿色产品标识使得通过绿色财务管理生产出来的产品明显地区别于同一市场上的其他产品;通过政府对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进行生产补贴以及对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实行政府限价;这样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无利可图。这就使企业间为追逐利益而竞相实行绿色财务管理。

3、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就是少数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他们供应的商品占这个市场最大最主要的份额。其主要特点就是大规模生产,其他厂商难以进入;几家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正是因为几家寡头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企业在做出价格和产量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本身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还要考虑到这一决策对整个市场的影响,竞争对手做出的反应,因为其他企业的反应又决定了本企业行动对它自己所带来的后果。而其他企业的反应程度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易捉摸。所以在寡头垄断条件下,对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决策很难得出确定的结论。但其价格的上下限可以确定。这是这类市场上,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但对于实现绿色财务管理而言,市场失灵,政府必须要履行其职能。首先,政府要制定出各类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标准包括对资源的利用及对环境的污染方面,同时要限制住各企业间串通;第二,关注企业在实行绿色财务管理后所增加的投入及带来的收益,从而调整市场价格。

4、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的特点是.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它控制着整个行业的全部供给。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和行业两个概念完全重合,行业中唯一的厂商是垄断厂商,而这个垄断厂商就代表了一个行业。垄断厂商的产品没有十分近似的替代品,它与其他产品的替代弹性是非常低的。由于垄断厂商控制全部供给,且产品具有永久特色,所以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不许有新厂商进入,垄断厂商控制着市场周围的种种进入障碍,这些进入障碍有的是由于政府征收关税、颁发特许证,给予专利以及提供其他形式的保护而形成的,有的是对某些自然资源的控制而形成的,有的是因为某些行业需要巨额投资或者高精尖技术而形成的,等等。对这类企业,政府可以通过法律约束和价格管制及绿色产品标识进行管理,使之实现绿色财务管理。

二、政府制定绿色财务管理政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政府制定绿色财务管理政策后,如果企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在进行绿色投资时,必然增加成本;如果政府不对其绿色产品给予保护,使其能区别于非绿色产品,且不在生产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补偿,必然会使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提高,而且,自己绿色产品的特色难以体现,导致消费者不愿或没有能力购买,而使企业产品销售量下降,收入下降,从而经营成果下降,最终致使企业无法继续经营。

如果企业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它的生产投入保持不变,但政府为了使其政策得以实行,政府对于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进行价格限制,同时对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产品进行绿色标识,对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进行生产补贴,这样,使得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生产企业的产品价格上升幅度不大,且消费者通过标识能够与非绿色财务管理生产的产品区分开,这样,消费者会转向消费带有绿色标识的产品,使非绿色财务管理企业的销售量下降,且由于政府对其实行价格管制,价格较低,使这类企业经营成果下降严重,直至亏损,继而无法继续经营。

由此可见,只有在政府支持下,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企业,才能获得好的经营成果,才能在本行业中发展壮大。

对于不同类型的市场上,政府的干预及市场上其他企业的反映是不一样的。对于完全竞争市场上,完全符合前述的情况。对于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间存在着由于产品差别而带来效益的问题,所以企业会利用政府的绿色标识形成的差异来创造效益,从而自动形成企业间的对于绿色财务管理的相互监督,利于推动绿色财务管理的实行。而在寡头垄断市场上,政府要加强对厂商间串通而实际上不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监管和检查。对于垄断市场上,政府的措施就是价格管制和绿色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以及对实行绿色财务状况及程度的资料给予公布,如果不能很好地执行下去的话,国家可以考虑收回国有进行经营。

三、保证绿色财务管理在各类市场上得以实行的措施

1、制定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标准

一是进行注册登记。企业需到相应的管理部门申请并提交体现其绿色财务管理的文件(如实行绿色财务管理的规划书、绿色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通过管理部门审批后得以注册登记;二是定期向相应管理部门报送经营活动的资金资料;三是以环境保护法及自然资源有效利用法进行规范。

2、制定政府对各行业的生产补贴标准

可以根据各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标准进行补贴,对于实力弱的企业可以进行重组。补贴的计算方法有四种。

(1)差量成本法。对于进行绿色财务管理而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与非绿色财务管理进行经营所需成本的差额。

(2)影子价格法。从数学意义上讲,影子价格实际上是最优化的线性拉格朗日函数的拉氏乘子,即目标函数发生的增值;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影子价格不是价格,是某种资源投入且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追加效益。影子价格实际上是资源投入的潜在边际效益。影子价格反映了产品的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资源越丰富,其影子价格越低,反之亦然,即资源的数量和产品的价格影响着影子价格的大小。

(3)模糊数学法。模糊数学是利用模糊思维建立的数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环境资源的价值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它是自然、经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系统。当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精确化的能力减少,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复杂性和精确性相互排斥,在此引入了“模糊”的概念,来解决绿色财务管理中计量问题。如进行绿色财务管理补偿的测算。设A为成本的价值因素,A=(风险,投资增加,管理成本,收益,价格),Q为评价向量,从而得出评价矩阵,求出补偿总额。

(4)供求定价差额法。其包括以下三方面。①卖方定价模型Ps=[E1(C+V)―R1]/Q+P0.Ps为生产者的定价;E1为进行绿色财务管理需增加的额外投入的系数;C为物化消耗;V为活劳动的消耗;R1为由于进行额外的绿色投资而带来的收益;Q为产量;P0为非绿色财务管理时同行业的平均单位利润额。②买方定价模型Pd=P1+Ki.P1为原购买价格;Ki为对绿色产品的偏好(是差别定价的基础)。③政府补贴―――买卖双方定价的差额。

第6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领导价值观;绿色财务管理;经济责任导向;个人主义导向

[DOI]10.13939/ki.zgsc.2016.07.132

1领导价值观和绿色财务管理含义

绿色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的管理理念,其将企业有限的发展资源、社会效益、环境保护等因素综合起来,并与企业经营相联系的财务管理,其能够保证企业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2影响绿色财务管理的因素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绿色财务管理首先是缺少实践经验,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研究往往浮于表面,缺少具体的操作经验借鉴。其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管理缺少指导和束缚,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领导者进行绿色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另外,企业管理目标存在着偏差,企业在管理中仍然按照传统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将经济效益作为首要发展目标,使得领导过于重视经济责任价值导向,在制定决策时不考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因素,这样的发展目标不利于企业绿色财务的实施。从人为管理方面看,领导者的价值观与企业本身的价值观相一致,领导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因此领导的价值观是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实施的重要前提。从当前情况看,多数企业领导者发展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但是偏向于个人主义,尤其缺少开拓发展的精神,同时领导者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绿色财务管理的进行。财务管理活动需要由财务人员来执行,但是从管理效果上看,很多财务人员缺少专业的管理素养,对于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有效整合资源等方面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企业会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成功推进。影响绿色财务管理的因素还有企业类型、政府因素、行业发展约束等,但是这些因素企业无法改变,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首先要控制好内在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领导者的价值观。领导者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基本制度和方向,其参与人才引入的标准和技术运用选择,以及重大资产投资等企业的重要决策,因此只有领导者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使企业的发展从大局出发,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才有良好的实施基础。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旦确立,就能够确定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财务目标与国家政策、企业资源、管理制度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确定绿色财务的管理目标,才能够制定出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领导者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同时也要适时纠正自己的价值观。领导者要有良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经济责任观,才能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打下观念上的基础。

3加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措施

3.1积极关注领导者的价值导向

从本文的分析上看,领导者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管理结果,因此实施绿色财务的前提,就是要评价领导者的价值导向。良好的领导者需要有以下五种核心价值导向: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价值导向;民主集中制的工作观念导向;公共服务为主的制度规范导向;以解决诉求为主的态度导向;以工作能力为基础的发展价值导向。领导者要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在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需要快速反应并适当的转变领导者的价值导向,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在对领导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需要将领导者的价值观纳入到考核的重要指标中,并且定期的公示考评结果,从而激励领导者树立更加全面的价值观。

3.2树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绿色发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国家政府对于生态发展问题的重视,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对国家政策和市场动态进行合理的把握,按照发展的规律制定绿色财务发展目标,并且明确目标的有效执行。领导者不仅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考虑,还要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财务管理。

4企业领导者价值观与绿色财务管理关系的研究分析

4.1样本数据收集

本次研究选择的企业均为化工企业,属于高耗能行业,并且与环境资源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研究代表性,本文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均得到各个企业领导者同意并由领导者亲自填写,研究涉及的领导均为绿色财务管理的直接领导者。所有问卷现场填写后回收,问卷全部有效,对于存在变量不可控的环节是由不同的人员完成,使得同种数据源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我们对中石化与中石油两家公司展开调查,两公司旗下共84家企业,近600名员工,上至企业管理层,对于绿色管理均没有具体的概念理解。在84家企业中,炼油厂为59家,钢铁厂为35家。其中54家炼油厂的年产量均在100万吨以上,所有钢铁厂年产量均在500万吨以上,有14家钢铁厂年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该企业的年产量较大,对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也较大,环境资源等情况影响企业资金的投放量,因此,必须对企业进行绿色财务管理。

4.2研究结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调查问卷整理分析后发现,领导者影响绿色财务管理行为的主要价值导向有经济责任导向和个人主义导向,因此企业在进行领导者价值观的导向纠正时首先要从这两个价值导向的方面进行决策。从本次研究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上看,决定领导者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驱动导向为经济责任导向和个人主义导向。领导者在实施绿色管理行为时,其首要的考虑因素是企业的发展,也就是经济责任,这也是企业在发展中最为主要的责任,相对于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等级更高。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领导者在执行企业发展决策的初期要首先考虑经济责任。由于绿色财务管理的特点,其管理行为与政府政策、会计人员行为等有着一定的联系,使得绿色财务管理具有管理风险高、管理见效慢等特点,这与领导者想要的管理结果存在的矛盾,领导者更希望看到财务绩效的提升和个人名誉的树立,因此需要加强领导者的集体主义导向,从而让领导者从企业长远的角度考虑,让绿色财务管理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4.3研究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选择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公司均属于高耗能的化工类企业,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选择其他类型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研究还需要增加对于纵向数据(例如时间)的分析。

5结论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绿色财务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模式,领导者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从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上看,领导者主观导向的价值观为经济责任,但是从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需要对领导者进行社会责任价值导向,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绿色财务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高岩,宋一丹.企业领导者价值观与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5).

[2]程月明.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3]李冰.企业绿色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第7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管理;设计原则;注意事项;具体措施

一、绿色建筑材料相关概念

绿色建筑材料是绿色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想对绿色建筑设计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首先就要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相关概念有所认识。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与发展绿色建材的必要性,具体内容为:

1.1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

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材料的利用、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对环境基本不产生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能够节省资源与能源,新型绿色建材大多是由工业以及城市废品进行加工而成的,不仅节能而且无毒无污染,是非常环保的;第二、不会对环境产生再次污染,绿色建材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不会像其他传统建材一样给环境造成新的污染;第三、具有更加优越的使用性能,这种绿色建材的材料性能更加优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使用效率。

1.2发展绿色建材的必要性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建材,而传统建材不仅会消耗掉大量能源资资源,还会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这与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相吻合,严重制约着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给人们营造一份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就要积极发展绿色建材。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的实际状况,将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具体内容为:

2.1应充分考虑建设项目的实际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水平虽然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资源的合理运用、能源的消耗、设计理念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对建筑项目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我们国家土地辽阔,地理条件差异很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绿色建筑更需要考虑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地理环境。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绿色建筑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2.2应该充分考虑节能环保作用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健康的居住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节能环保的作用,这样才能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绿色的生活环境。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循环系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而要想使建筑达到以上要求,在进行外层建筑的过程中就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具体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要具有转化、吸收自然资源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将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第二、要具有调节气候、改善室内温度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使室内气候保持在舒适的温度。

2.3应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技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创新是促进社会不断进步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并逐步实现精细化目标。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环保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而建筑师作为绿色建筑的主要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与丰富的设计经验,还应该具有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能够充分掌握各种绿色材料以及绿色设计理念。现代绿色建筑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但仍存在一定不足。

三、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相应措施

在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将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采用先进的设计管理技术、科学优化设计模式等,具体内容为:

3.1合理配置绿色建筑设计管理中的各项资源

绿色建筑设计是专业工种的合理配合,绿色建筑设计是对整体环境的追求,而设计人员的思考也因该是全方位的,建筑工程师都在设计方案初期讨论中,也有这各自的见解。建筑是代表这一个城市的形象,因此建筑师也被人们定位一座城市形象的灵魂塑造者。建筑师设计不仅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而且还要与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整体控制和把握,让人们几乎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个性鲜明,既有设计师的思想,又要用工艺的手段来展现设计师自我思想。

3.2采用先进的设计管理技术

传统的建筑设计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管理技术,这样才能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改进传统落后的设计管理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建筑设计技术虽然无法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居住需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优势。所以,在采用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吸收传统建筑设计的精髓,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其进行积极改进;第二、就是注重运用生态设计手法。生态环境中,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节约能源及资源,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持续发展。

3.3 科学优化设计模式

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过于单一、落后,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科学优化设计模式,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设计工作应该向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众多,主要包括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内容,应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建筑节能咨询和设计管理,综合应用各种建筑环境模拟设计软件,力求项目决策和实施各阶段、各环节的设计工作具有可持续性,提供最优的节能设计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设计;第二、就是进行集成化设计。绿色建筑涉及的面很广,是多学科、多门类、多工种的交叉,是一门综合系统工程。其最根本的价值在于,通过认证搭建一个整合设计的平台,将规划、设计人员、工程人员各个环节的人聚到一起,根据实际情况对所有的节能设计指标进行完整量化,降低投入,降低维护费用,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比较流行的一种设计理念,在对其进行设计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概念与设计原则进行充分了解,还要将各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理念对其进行科学管理。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从而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推广绿色建筑 促进节能减排 [J].广西城镇建设.2008.07:36-39

[2] 周玲,刘永强.我国绿色建筑理论的几点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2:18-20

[3] 任登军,张长锐,严凡.浅析生态适宜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J].科技信息.2012.09:27-29

第8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具体地说,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要达到三个主要目标:一是物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集约型的科学管理,使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最有效、最充分地得到利用,使单位资源的产出达到最大最优;二是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通过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和全过程控制的环境管理,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三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绿色化,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对环境、对消费者无污染和安全、优质的产品。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资源利用越充分,环境负荷就越小;产品绿色化,又会促进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通过这3个目标的实现,最终使企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协调同步,走上企业与社会都能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之路。

实施绿色管理,关键在于: 树立绿色经营理念

实施绿色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方面,需要企业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因此,企业要运用绿色理念来指导规划和改造产品结构,并切实制订“绿色计划”,实施“绿色工程”,制订“绿色标准”,树立“绿色标兵”,发动全员积极进行一场全方位的“绿色革命”:企业领导要深入学习研究绿色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树立绿色经营理念,确立顺应时代潮流、争做地球卫士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风格,制定绿色管理战略;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环境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环境知识和技能,从设计与制造方面减少或消除污染,并从污染控制转向绿色生产,提高生态效率;对生产第一线的员工,要培育“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和珍爱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使“环保、生态、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早在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其要点是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整体性环境保护策略。清洁生产强调三个观念:第一,清洁能源,尽量节约能源消耗,利用可再生的能源等;第二,清洁生产过程,产品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少生产废弃物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三,清洁产品,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等。它既是一个宏观概念,是相对传统的粗放生产、管理、规划系统而言;同时,它又是一个相对动态概念,是相对现有生产工艺和产品而言的,它本身仍需要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其清洁生产水平。可以说,实施清洁生产要贯彻两个全过程控制:一是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原材料加工、提炼到产出产品,产品使用,直至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以实施物质生产、人类消费污染的预防控制;二是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从产品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以实施防止物质生产过程中污染发生的控制。由于清洁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相一致,因此企业应重视进行清洁生产。 实行绿色营销策略

第9篇:绿色管理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价值;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001-02

人类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失衡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等问题。这一切说明,我们应该树立全新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供应链作为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市场营销方式,它以市场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有机地联结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流通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本文主张把环境管理纳入到整个供应链当中,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有机地统一起来,探寻与环境资源条件相适应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GSCM)的研究时间不长,其概念和内容仍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之中。根据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1996),印度专家Anik Ajmera(1998)及我国学者吴迪冲(2003)的研究成果,笔者将其定义如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选择具有绿色优势的企业为核心建立战略联盟,通过采用详细的环境效益标准,树立供应链成员的环保意识,并采用绿色技术,使产品从设计到营销再到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中,资源效率尽可能高,环境影响尽可能小,供应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根据这一定义,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的内容应为: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营销,绿色回收。

(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论证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提倡无废物、可回收设计技术,将3R(Reduce,Reuse,Recycling)直接引入产品研发阶段,使得产品对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绿色设计主要包括绿色材料选择和绿色制造工艺两方面内容。

(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又称绿色生产,它要求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大量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标准,尽可能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各种因素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就具体实施而言,企业可通过采用无废或低废工艺,改革工艺技术和设备,替代有毒材料等方法来加强内部管理,从源头上削减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3)绿色物流:物流是供应链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物料和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又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在运输过程中伴随着能源的消耗和废气的产生,以及有可能产生的物料和产品的泄露,这些都对环境产生影响。成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都要求有绿色的物流,使物料和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并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即供应链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研制、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中,都以维持生态平衡、重视环保的绿色理论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相一致。绿色营销是传统营销的延伸,它要求将绿色管理思想贯穿于整个营销环节,它作为市场营销发展的新阶段,代表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照顾生态层面的新的营销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

(5)绿色回收:前面讲到的是绿色供应链从上游到下游的各个环节,绿色回收则是物流活动从用户返回到制造商/供应商的过程。绿色回收包括产品及包装物生命周期结束后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案。绿色回收就是考虑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的回收处理成本与回收价值,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出最佳回收处理方案。

2 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及其战略价值

2.1 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

传统供应链在管理过程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内部效益”为标准,强调的是一种集成化管理,其设计忽视了供应链企业行为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合理利用、配置的影响。而绿色供应链管理则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全面环境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所带来的缺陷。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须回收处理。当报废产品或其零部件经回收处理后可以再使用的或可作为原料重复使用的或经处理后可持续使用的产品可重新销售时,供应链没有终止点。这样,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不仅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环境问题和社会资源问题的缺陷,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2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价值

(1)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其提升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当今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资源使用效率尽可能的高,必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其利润空间。而绿色供应链管理则恰恰改变了“一次使用”的观念,将废品、废料再次循环使用,制成半成品、成品,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产品更容易受到顾客青睐,可以扩大市场份额。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路的广泛宣传,人们的环保观念与日俱增,企业的顾客也会越来越多的选择对环境有利的产品。这样,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则无形中得到了顾客对产品的青睐,使企业占据长久不衰的市场份额。而那些忽视环境问题的企业则会永远失去竞争力。

(3)树立企业形象,获得金融机构偏爱。

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还可提升自己企业的形象。而对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来说,他们更愿意对企业形象好,对环境负责的公司提供贷款和保险业务,并积极主动向这些公司投资。

(4)改善人类生产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渴求健康、渴望绿色消费的呼声日益强烈。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则是以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的,它可以不断满足人们绿色消费的愿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类生产环境。

3 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的阻力

3.1 观念上存在障碍

当前国际上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这一理念在我国推广起来就更加困难。同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些政府和企业往往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他们还没有绿色生产的概念,还没有认识到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不仅危及到企业生存,而且危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3.2 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也就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来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企业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督。比如现有排污费收取标准远低于污染的综合治理费,企业从成本考虑往往会直接选择交纳排污费,而不是治理其污染,使得绿色供应链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3.3 技术上面临困难

绿色供应链模式强调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和回收各个环节均需实行“绿色化”,这就大大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难度。并且它强调知识创新,要求企业对已有的生产技术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技术上的困难将是我国多数企业顺利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大障碍。

4 对策研究

4.1 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企业应转变传统的环境观念

(1)政府要在全社会中加强对环保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2)企业应转变观念,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要求各成员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4.2 加快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

政府应加快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将环保审查与质量监督结合起来,提高对污染源的惩罚标准和打击力度,从制度上保障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顺利进行。同时,随着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项法律制度也应及时地做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服务。

4.3 企业应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必须要有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来保障各个环节的“绿色化”。因此,企业应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绿色度及开发出更多的绿色产品,以确保绿色供应链管理各个环节“绿色化“的顺利实施。

4.4 构建绿色资源数据库

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框架和内容,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单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很难靠自己的研发和自身的技术积累来实现整个绿色供应链的运作。而且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外部可能对供应链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政府或相关组织应积极构建绿色资源数据库(包括国内外绿色制造技术、绿色运输、绿色产品专利、绿色材料、绿色管理技术等等),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和技术的交流和管理。

5 结论

从传统供应链管理转向绿色供应链管理已是国际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实施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还远运没有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因此,在我国普及绿色供应链管理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但随着我国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将成为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的唯一模式。

参考文献

[1]Anike Ajmera.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Automotive Sector[Z].Confederation of Indian Industries,1997.

[2]吴迪冲.关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J].现代生产与管理技术,2002,(2):15-17.

[3]袁泊,高迎平,闫哲.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其实现浅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6):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