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的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网络;现状;挑战;目标;广东省;
引言
智能电网是现代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建立好完善的智能电网体系在电力通信工作中尤为重要。世界范围之内,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和实践智能电网的建设完善工作,而我国的广东省在这方面就是个成功案例,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来一起了解一下广东省的实际成功案例。
一、广东电力实际情况
广东电网是统一的一个有机整体,能有限将乡、县、市、省各个层次有机整合在一起,统一统一进行管理。包括光通信、语音通信、视频通信网在内的应用系统,将地、网、省三级进行相互连接,体现了公司整体有效的发展思路。
二、广东电力通信的难题
2.1电力业务
广东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的相关领域如智能用电、智能发电、智能配电、信息通信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满足现有用户业务需求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及时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电力业务情况。
同时,开展了节能发电、调度网络、配电自动化、充电设施建设等智能电网新业务。对与之相关的传输网络、交管网络和同步网络提出更高、更新、更快的发展要求。
2.2传输网发展
传输网是对智能电网中的产生的电力进行传输的网络,近年来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给传输网络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和挑战,简要选取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信息数据安全遭到极大威胁,无法保证使用安全。智能电网被多种高科技设备攻击控制,信息安全度遭到严重挑战。
(2)传输压力加大。多种业务在智能电网中广泛应用,加大了对智能电网传输容量速度的要求。
(3)不能有效支持零散业务。智能电网下各个业务体系有庞大的,也有分布零散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
(4)业务不断增大,种类数量多。智能电网已正式从数据业务为主的时代,成功转型到数据业务与TDM共存的现状。
(5)通信网络系统科技化、智能化程度低。当前好多业务工作如网络资源统计还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到数据量加大,情况变复杂时,很容易出现难以及时有效管理状况。
除了上述提到的主要问题,还要服务质量不完善:配点用电通信网络建设基础薄弱等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现有智能电网中的通信网络进行优化改进。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强建设,来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
2.3数据网挑战
智能电网调度对象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将会越来越多,遇到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复杂,用户与电力网络之前的联系更加紧密,对通信体系的安全度,信息传输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举如下:
(1)不断发展的通信要求数据网络具有更高的接入能力;
(2)对智能电网体系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监管;
(3)加强数据网安全工作;
(4)各个不同的变电站也可以进行信息数据交换;
数据网络面临的挑战虽少,也要引起重视,不断改进数据网络信息处理工作。
2.4同步网挑战
同步网指的是与智能电网同步的网络系统,有两种,频率节奏同步网和时间同步网。频率节奏同步网指的是智能电网在使用过程中各种设备的频率和电网的频率是一致的。时间同步指的是,获取时间后,及时将时间信息发送到各个系统之间。
三、通信技术目标
3.1传输网目标
为了满足广东省全省不断发展的通信通讯需要,该公司再大力做好现有电力通信网络的同时,又积极制定了绿色节能环保、实用、安全、高效为宗旨的传输网演迸发展目标,紧跟时代步伐,在电网建设过程中用节能环保、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
3.1.1骨干传输网
骨干传输是电力传输中的重要内容,其情况灵活,复杂多变。主要的内容有:
(1)提高信息化水平;(2)建设完善业务感知能力;(3)建立应急管理系统;(4)建立安全防护系统。
3.1.2配电通信
在不断完善智能电网的配电通信系统,该公司做了如下努力:
(1)进行全面的网络建设,能覆盖更大更广的范围;
(2)建设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对用到的多种通信技术进行统一管理。
(3)完善用户与电网系统之间的互动建设;
(4)建立通信安全体系,增大用户用电安全程度,真正做到放心用电。
3.2阶段目标
3.2.1初级阶段
在智能电网建设初期,要加强通信网络技术的引进。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通信技术。综合综合运用各种通信技术来实现配电网络的接入。
3.2.2中期阶段
在智能电网发展的中级阶段,一方面要做好基础通信设施的完善与维护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进行思考总结,积累实际生活中通信实例,推广有效经验,满足智能配电用电的需要。
省级用电网络的通信方向和地级用电网络的通信方向是不同的。要具体情侣具体分析,对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通信技术,促进地区用电的发展。
3.2.3终极阶段
在智能电网发展的终极阶段,要积极积累成功经验,建立完善机制,运用多种通信技术,加大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交流力度。
四、通信体制方案
4.1电力传输
智能电网的电力传输比起传统的电力传输要求更高,更高效。主配网一体化是其未来发展趋势。
配电用电实际情况复杂多变,要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各种通信技术方式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搭配使用,但是要注意不管使用各种方式,都要以经济、实用、安全、高效为前提。
4.2数据网演进
数据网有三个发展阶段,通过TDM网络传输数据、TDM集成、光纤网络传输。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优点,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4.3交换网演进
智能电网的交换技术发展较好,,使得电力交换向软交换技术进行演进,并与下层的网络体系交换,完成网络的整体演进,采用丰富多样的接入手段。
4.4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包括同步网优化、天地互洹⑵德屎褪奔渫步合一、全面建设同步网。通过这些来完成网络的演进。
4.5维护管理技术
4.5.1方向
运维技术在通信网络的演进下有了更高的要求,通信技术不仅是各专业网络管理的总和,更是运行维护的主要手段方法,包括多个层面。
4.5.2步骤
(1)实现兼容管理;(2)实现监控管理;(3)实现职称平台;
(4)与其它电力系统互联,实现统一综合化管理。
4.6技术研究
4.6.1近期研究
近期主要的研究内容有对各种光纤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数据网技术研究、同步网技术研究、网络安全等等。
4.6.2长期研究
智能电网的研究宗旨是网络可控、技术融合、业务智能。渐渐开展以下研究,光传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接入网传输技术、光纤与无线融合技术、智能关键技术等。
4.7标准体系建设
智能电网体系是一个有机复杂的整体,包括综合与规划、智能发电、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调度、通信信息等,每个内容又有自己独特的层次组成,发挥作用。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力epc总承包工程质量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质量形成过程的设计、采购、施工三个阶段,对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阐述,提出了如何加强工程总承包工程的过程质量管理工作,减少并尽量消除总承包工程中的质量风险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工程epc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rit construction),就是结合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承包制度。电力工程的epc总承包模式目前已成为行业内广泛采用的工程建设模式,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工程总承包单位并对电厂的工程质量全面负责。
1 目前电力工程epc总承包质量管理的现存问题
1.1 质量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总承包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都建立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0族标准管理体系的认证,对工程实施各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程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程序流于形式,质量记录文件、表格缺失,施工方案或验收文件签字不完善,质保监察不能监督到位,程序文件升版滞后等等方面的问题。
1.2 对设计质量的控制力度差
设计部门往往受工程进度的影响,在设计输入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展施工图纸设计,造成设计深度不够、专业间提资偏差、物资采购技术条件偏差、现场设计变更多等问题;同时,不良的制图习惯、专业间缺乏沟通、套图以及设计接口不清晰,往往对工程的质量造成潜在重大影响。
1.3 设备监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到位
总承包企业对重要设备的监造一般委托专业监造公司实施。但过程缺少对监造公司工作监督和管理,对制造厂家的质量信息了解不充分,对设备的制造过程和分包采购缺少检查、监督,对出厂验收监督不到位等等。
1.4 对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仍有很多问题
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可变性、多发性和严重性的特点,总承包单位虽然会采取各种质量控制措施,但仍然会因为监督和验收不到位、技术交底不明确、质量通病防御措施不到位、材料控制不严格、工序错误、隐蔽验收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各种工程质量问题。
1.5 低价中标项目往往从开始就是“低质”项目
总承包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往往采用低价或超低价报价策略,中标后为平衡工程的成本,采取所谓“优化”设计、控制采购成本、压缩施工费用等措施,造成项目的性能指标不达标,设备质量差,施工缺陷多等问题。
2 影响工程质量因素分析
简单来说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方面为:人、机、物、法、环等五个方面。
2.1 人的因素
人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最关键因素。参与项目建设过程的人的文化专业水平、决策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操作水平、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等,决定着工程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正确、设计是否符合性能要求、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合同、规范、技术标准要求等各方面,从而对项目规划、决策、勘察、设计、采购和施工的各阶段、各方面工作质量产生影响。
2.2 “机”的因素
“机”是指确保项目实施的工具和机械设备。它包括用于工程勘察设计的软件、计算工具、分析及勘探设备等;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机具设备等等。“公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可靠的工具和机械设备,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必要条件。
2.3 “物”的因素
“物”主要是指用于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件以及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它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工程材料和设备型号选用是否合理、设备及材质检验是否合格,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
2.4 “法”的因素
“法”是指工艺方法,包括设计图纸、技术方案以及施工管理措施和施工方案等。设计方案是否先进、合理,施工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施工方案是否合理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2.5 “环”的因素
“环”是指工程的技术条件和施工、管理环境条件,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施工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照明通风、管理体系及组织制度等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的管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
3 epc工程的质量计划
针对质量计划,许多国外较为大型的工程公司的做法是在合同正式开始生效的30天内,由项目的质量工程师分阶段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制定出整体的项目质量计划,上报给项目经理和项目质量经理批准后准予以实施。项目质量计划不仅对项目的整体质量策划进行了明确,而且对项目的设计审查进行了详细说明,而且还包括了设备供应商的监检、相关施工的监督等工作。项目质量计划包括文件控制、计算审核、设计评审、现场施工、项目交流等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保障epc总承包项目的相关工作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从而进一步降低项目的隐性质量风险。另外,设备的供应商和epc工程的分包商也应该制定一个分包工程质量计划sqp,其形式、内容与总承包商的计划大致相同,只是供应商的质量计划更加具体。当然,项目的供应商和分包商的质量计划也必须满足epc工程总承包商的质量计划。
4 设计、采购、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4.1 设计中的质量管理
电力epc项目总承包是非常系统化的工程,它包括市场分析、市场销售、项目评估、项目投标、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施工阶段等一系列环节。我们国家当前大部分的epc总承包商都是由各地方的勘察设计企业转变而成的。针对这个特殊情况,在认识上一定要清楚:epc总承包项目与先前的纯设计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别。epc总承包项目中的设计工作并不是项目的全部,它仅是整个项目链条中相对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准备好项目启动中的各项工作,而且还要为之后的设备采购和施工阶段提供具体要求和数据参数。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的重点如下:基础文件的管理、计算书的管理、设计变更的管理、供应商图纸评、设计的审查、项目结束评审等内容。
对于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应该着重注意对于“设计假设”的处理。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约束,需要进行一些设计方面的假设。这些根据假设而得出的假设结果,在验证通过之前,很可能被应用到之后的设备采购阶段和施工建设阶段当中去。进行相关记录并保证记录随时可以拿到,从而使相关人员直观的看到设计假设的状态和存在风险,从而力争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这也是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保证。另外,由于设备供应商的图纸众多,国外许多公司都是通过自己公司的图纸软件对供应商图纸及数据进行审核,进一步保证epc总承包工程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
epc总承包商的设计工程师在进行质量审核时应注意:首先,对供应商图纸和数据进行核实,看其是否符合采购合同之中技术附件一栏里的相关要求。其次,对各个供应商的图纸和数据进行核实,保证各供应商的图纸和数据的接口是合适的。第三,确定供应商图纸和数据是否与电厂实际bop设计存在矛盾。在审核结束之后,要安排专人汇总各审核意见,然后落实设备供应商图纸和数据的更改工作,保证最后符合epc总承包商各项设计的要求。
4.2 采购中的质量管理
电力设备及材料的采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但和工程造价、施工进度有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采购中的质量管理包括供应商资格评定、实施检验试验计划等工作。大多数电力设备都是非标产品,所以各方面俱佳的设备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国外大型工程公司都已建立设备分包商数据库,原则上只有数据库中已有的厂商才具备供应资格。通过数据库,工作人员可以很快捷的获取曾经合作过的所有设备供应商的资料。
从质量角度来讲,对设备的供应商进行预审时应该注意:设备供应商是否具有相应质管程序;检验试验计划是否运转正常;设备制造工序是否规范;运输跟踪记录是否齐全;如何对分包商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等等。另外,还应注意对设备供应商特殊工序(如焊接、油漆、无损检测、热处理)的控制。在制定质量计划时,还应该制定检验试验计划。检验试验计划对供应商制造过程中的监督审核、设备性能、出厂验证检验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设备供应商的综合实力、操作经验及合同中的特殊要求等,在检验试验计划的具体操作上主要包括:组织生产制作前会议、监检整个生产过程、见证设备试验过程、审查文件记录、监测特殊工序(焊接、热处理、无损检验以及油漆过程)、最终检验等。
4.3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epc总承包工程质量管理中最为重要环节即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这个阶段将直接体现设计阶段和采购阶段的工作成功。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控制工程的质量并达到预期目标,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施工质量计划管理包括检验试验计划(itp)、培训阶段、相关监督工作以及项目竣工移交等众多内容。样板工程itp内容中很特别的一部分,它为确保itp中质量控制的方式,对重要项目的开工前先做一个样本工程,经验证之后,全部同类项目按该样板的质量标准执行,这种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
在施工阶段中,质量管理涉及到设计图纸、原材料、部分项施工等等,范围非常广。相关人员必须掌握施工中质量管理的范围和重点,这样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受控制的状态。质量管理的范围及重点为:会审设计的图纸;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抓分部、分项工程;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质量监控。质量管理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涉及到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相关管理。对于施工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隐患,应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起点。
5 结语
电力epc总承包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员,涉及的专业知识多、持续时间长、工作流程复杂,这些特点无疑增加了工程质量的控制风险。因此,国内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应该灌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加强自身建设,为参与国际竞争并占有更大市场份额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杨立强.充分发挥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努力打造精品工程.2006(5).
关键词:酒店 业主 品牌 管理模式
一、“三方合作”管理模式的产生
1982年,由香港半岛集团进行经营管理的北京建国饭店正式开业,标志着中国酒店业步入了同国际酒店品牌合作的时代。三十多年来,中国酒店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洲际集团、万豪、喜来登、希尔顿等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先进的理念、统一的标准,也为国内的酒店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带动了国内酒店品牌的进步。
由于大多数投资建立酒店的业主本身并不是从事饭店行业的,全权委托管理,就成为了国际品牌和国内业主进行合作的首选。随着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在国内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受到近年来经济及政策因素导致的客户结构骤变的影响,使酒店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业主开始更加理性审慎地考虑全权委托的“性价比”,对于管理合同中高昂的管理费用,大量免责条款心生退意。“三方合作”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品牌酒店不再遵循以往业主负责投资,品牌方全权管理的模式,而改由业主、品牌方和管理方三方合作,用特许经营的方式,把“品牌”和“管理”相分离。
“品牌特许经营”的经营模式在北美地区已经发展了五十多年,目前在我国较为成功的第三方酒店管理公司――州逸中国酒店和度假村集团成立于2010年,是首家落户中国的第三方酒店管理公司,在国内经营管理中信泰富朱家角锦江酒店,乌鲁木齐锦江国际酒店,上海东锦江希尔顿逸林酒店,上海雅悦酒店武汉锦江国际酒店等多家高档酒店,其中的上海东锦江希尔顿逸林酒店,是典型的“三方合作”管理模式,对希尔顿集团的“逸林”品牌进行特许经营。第三方管理公司根据业主需求,协助业主获得品牌,通过遵照品牌标准,实现业主利益,对酒店的运营进行日常管理。业主、品牌方、管理方签订三方合同,各负其责,达到共赢。
二、“三方合作”管理模式产生的原因
每一个成功的酒店品牌都有一批忠实的客户群体,客户对于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的服务标准的认同,成就了品牌的成功,确保了收益的实现。因此,品牌带来的最大效益就是固定的客户群体,强大的品牌是委托管理最有价值的资源。另外,品牌代表着服务的可量化和标准化,随着国内酒店行业的发展,业主深切感受到了品牌带来的影响力。因此,业主对品牌的需求仍然较大。
输出品牌、收取管理费是国际酒店品牌常见的运作模式,无论单体酒店实际经营状况如何,酒店管理方都可以稳赚不赔,业主方需要独自承担投资风险和盈利压力,甚至要承担管理不善带来的责任风险。高昂的管理费与较低的投资回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已经成为酒店进行市场竞争的负累。
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通常聘请外籍人士担任酒店总经理或高管。外方管理人员的薪酬按境外薪酬支付,高昂的薪资、丰厚的福利以及相应的风险均由业主方承担,而外籍人士通常不熟悉国内文化,与本土的餐饮习惯、风土人情等难以融合,因而“性价比”不高。另外,为了抢占中国酒店市场,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加大在华投资,放低管理门槛,快速扩张的背后必然是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及专业人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目前国际品牌酒店的专业人才缺口严重,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系统培训,因此,酒店人力资源的短板影响了服务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到酒店品牌形象。
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完全遵循集团制式化规定,常常忽视与本土文化的融合,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缺乏个性化服务,被竞争酒店同质产品所取代的风险大大增加。没有更有力的产品、服务及个性吸引客户,导致酒店在出租率和平均房价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不利于酒店特色竞争力的培育。
三、引入第三方管理的优势
委托管理在中国一般是由品牌方直接管理,是受到当时我国旅游业比较落后的现实所决定的。“三方合作”的管理模式在中国还属起步,而在国外,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业主+管理公司+品牌”三环驱动的经营模式,使业主对某一品牌的依赖性降低,可以按照客观考量灵活地更换品牌,业主的利益因此得到了最大地保护,这也使“三方合作”模式对于现阶段的业主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由于业主投入与品牌标准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将酒店经营全权委托给品牌酒店管理公司,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品牌标准和投入产出的两极矛盾。对业主而言,第三方酒店管理公司能够成为‘中间人’和协商平台,可以中和并缓解品牌方与业主方的直接冲突。第三方酒店管理公司会从业主角度出发,当业主和品牌方产生利益分歧时,能够提供商谈的平台,从而缓解矛盾。
把品牌方和管理方分离之后,管理方按照品牌的标准进行经营活动,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获得管理费的唯一指标,这一点跟投资方是殊途同归的,分担了业主方的经营风险和压力。
人力资源方面,由于人工成本纳入经营业绩,可被业主方考核,管理公司将会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编制架构,建立更加本地化的员工队伍,并负责人员培训,有利于酒店人工成本的节约,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和合理开发。
第三方管理公司具备企业文化的灵活性,其将品牌文化和地区文化相结合,打造充满个性的酒店风格,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标准,可以为业主建立更有竞争力的本地酒店客户市场。
四、尽管三方管理模式对比原有模式有着很多优点
目前可供选择的特许经营的国际品牌仍比较少。然而,随着酒店业的不断成熟,中国的酒店业主在品牌选择、经营模式确定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面对国际品牌的短板也更加理性。为了进一步扩展市场份额,国际品牌不得不采取品牌加盟+第三方管理这一举措,降低特许经营的门槛指日可待。“第三方管理”带来的灵活的管理模式,弹性的合作空间,稳定的人力资源,以及更有优势的企业文化,必然在未来酒店管理领域开拓更大的市场,为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热点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10-0041-04
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应以“师德为先”。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影响着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专业行为。〔1〕近年来,有关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研究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那么,目前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内容侧重在哪里?研究热点是什么?研究趋势如何?
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一种以科学理论学为指导,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计量与图形绘制等现代科学技术来展现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2〕它可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角度直观地揭示出某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概貌、研究热点和重点等信息。〔3〕本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技术,绘制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热点知识图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思考和展望。
一、研究方法
1.资料来源
2015年5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幼儿园教师”“幼儿教师”“幼儿教育”“专业伦理”“专业道德”“职业道德”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剔除无效文献(如无作者文献、重复性文献以及会议信息等),最终得到2000~2014年有效文献174篇。所得数据使用BICOMB2.0(书目共现分析系统)以及SPSS18.0处理与分析。
2.研究步骤
第一,利用BICOMB2.0软件对174篇文章进行关键词统计。第二,根据研究需要,利用BICOMB2.0软件抽出21个词频大于5的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第三,利用BICOMB2.0软件中的共现分析功能,建立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第四,通过Ochiai系数将共现矩阵转化为相似矩阵(Ochiai= ),将结果导入SPSS18.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高频关键词聚类树状图。第五,利用“相异矩阵=1-相似矩阵”公式算出相异矩阵,将结果导入SPSS18.0,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得出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第六,在多维尺度分析结果上,结合聚类结果绘制出热点知识图谱。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二、研究结果
1.研究现状统计与分析
图1显示,2000~2014年间,有关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文献数量(含硕、博士学位论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14年达到最高值。
2.关键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关键词是一系列主题词的逻辑组合,是学术论文主题思想的分析与提炼。〔4〕若某一主题的研究文献越多,则该主题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也越多。〔5〕本研究对174篇论文的842个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分析,抽出22个词频大于5的高频关键词加以进一步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幼儿园教师”这一高频关键词外,前5个高频关键词分别为“职业道德”“专业伦理”“专业化”“专业标准”以及“师德”。21个高频关键词的排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十五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3.高频关键词Ochiai系数相似矩阵分析
Ochiai系数可以代表高频关键词共现的相对强度。Ochiai系数的大小表示两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相似程度或它们之间的远近距离。若Ochiai系数越接近1,表示两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相似度越大、距离越近;若Ochiai系数越接近0,表示两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相似度越小、距离越远。从表2可知,各个关键词距离“幼儿园教师”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专业伦理”“职业道德”“专业化”“师德”“专业标准”及“专业发展”。
4.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图及分析
共词聚类分析法是把某一研究领域内具有代表性且联系密切的关键词,以聚类分析的方法聚集成类。〔6〕聚类结果可反映这些关键词的密切程度。若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则它们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较远。图2 表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化与专业伦理”“专业伦理的提升”和“专业伦理的内涵”三大热点(具体结果见表3)。
5.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借由二维平面距离来反映测量对象之间的相似度,高相似的关键词聚集在一起,形成研究热点。〔7〕基于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绘制出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热点知识图谱(Stress=0.141;RSQ=0.932),结果如图3所示。
图3中,各个关键词所处的位置用小圆圈表示,关键词关系越密切,圆圈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较远。横坐标为“向心度”,表示某个领域受关注的程度,向心度越大,与其他领域的联系越密切。纵坐标为“密度”,表示同一领域关键词间内在的密切程度。由图3可知,大部分位于第一象限的“专业化与专业伦理”(热点1),关键词的向心度和密度均较大,说明该部分研究成果丰富,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大部分位于第二象限的“专业伦理的提升”(热点2),关键词的密度较大,说明该部分内容内部联系紧密,已有一定的研究积累,是目前研究者较为关注的话题。但该领域向心度较低,即与其他领域联系不紧密。大部分位于第三象限的“专业伦理的内涵”(热点3),关键词的向心度和密度均较小,说明该部分研究成果数量较少,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研究中相对边缘的主题,发展尚不成熟。
三、思考与展望
1.幼儿园教师专业化与专业伦理
专业化是《幼儿园教师标准》的核心导向,是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8〕在专业化的各项要素中,专业伦理作为幼儿园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能指引幼儿园教师解决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提升幼儿园教师团体凝聚力,推动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进程。〔9,10〕为此,在开展有关专业化与专业伦理的研究时,研究者应重视研究专业伦理的具体性、操作性与规范性等,以确保研究成果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和专业伦理的实践有实际指导意义。再者,专业化与专业伦理研究应建立在幼儿教育这一专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判断的基础之上,专业伦理作为教师专业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应有相应的专业理论作支撑。
2.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提升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提升包括专业伦理规范体系本身的完善以及从业者专业伦理素养的提升。从专业伦理规范体系本身的完善来说,未来的研究应展开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行动,既借鉴美、英等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制定的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开始尝试着手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准则的研究。当前,完善学前教育法规,共筑学前教育专业伦理体系是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的当务之急。〔11〕另一方面,研究亦需直面保教现场,了解一线教师面临的伦理困惑,观察幼儿园教师实际操作性的外显行为,聚焦其在保教现场中的“实然”状态,并对其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困惑开展实证研究,以切实帮助教师提升其专业伦理素养。〔12〕
3.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它不仅是幼儿园教师这一专业群体共同的信仰和承诺(即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有关幼儿园教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的行为指南。〔13〕有关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内涵的研究,亟需明确其专业伦理行为的“底线”是什么,以替代操作性较弱、对保教现场问题指导性较低的“美德伦理”,进一步明确行业伦理规范。〔14〕
参考文献:
〔1〕刘天娥,蔡迎旗.论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4,634(10):29-32.
〔2〕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149-154.
〔3〕任红娟,张志强.基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发展研究〔J〕.情报杂志,2009,(12):86-90.
〔4〕刘春涌,刘艳玲.学术论文关键词的重要性和标引准则〔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9,(9):68-70.
〔5〕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一):共词分析的过程与方式〔J〕.情报杂志,2008,(5):70-72.
〔6〕钟伟金,李佳.共词分析法研究(二):类团分析〔J〕.情报杂志,2008,(6):141-143.
〔7〕刘荣.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创新系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502-504.
〔8〕何锋.试析《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专业化导向〔J〕.江苏教育研究,2013,(19):36-39.
〔9〕徐浩斌.关于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2,(5):80-83.
〔10〕王小溪,姚伟.幼儿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历史追寻与现实价值〔J〕.现代教育管理,2013,(5):80-83.
〔11〕王成刚,袁爱玲.论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向度与路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451(9):32-35.
〔12〕〔14〕步社民.专业伦理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育发展研究,2013,(Z2):69-73.
〔13〕步社民,姬生凯.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三国品〔J〕.教育发展研究,2014,(18):50-56.
An Analysis of Hot Issues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in China Between 2000 and 2014
Xin Weihao, Bu Shemin
(Hangzhou Colleg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一)教学计划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育相互配合
高校教学应在讲授理论知识前提下,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作为主要方向,实践教学不是理论知识教学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教学体系。有些高校因为实践教学无需考试,所以根本不重视。例如:《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课只在实训室上过一两次实际操作,多数学生根本不会铺床,甚至连中西铺床方法都分不清。酒店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和修订时,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只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才能真正做到实训操作课程与专业理论教育相辅相成。
(二)能力培育坚持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相互配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仅是知识传授,更应是操作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酒店行业国外客人比较多,所以要求一线岗位员工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在酒店实践教学中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吃苦耐劳品质、上下级沟通协调能力、同客人交往能力、同事之间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基础上,形成较强自主学习新知识能力和全面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置和选用教材要相互配合
高校酒店实践教学普遍存在注重考“双证”却忽视职业整体素质培养现象,而一些高校学生虽然考取了如《前厅服务员资格证书》《客房服务员资格证书》《餐饮服务员资格证书》等,但这些证书含金量并不高。因此,课程设置应“以应用为目的”,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要符合酒店人才需要实用型人才标准。在选用和编写教材上,要经过广泛调查研究,选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教材,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选用案例要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理论。
二、三个“对应”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
(一)校内模拟室实训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应
目前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已基本具备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示范操作实训室,但和真实酒店环境仍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环境和氛围还不完全真实等。教师在实训室教学可更多采取具有实训特点的“模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实训和真正演练的区别。《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课,要让学生实际操作,熟练掌握铺床要领,了解中西铺床法和特点,多练习。前厅接待服务实训课上,学生可分别模拟客人、行李员和前厅接待,模拟一个完整服务过程,包括站立问候,介绍酒店特色,办理入住手续,填写各种单据,各种银行卡的使用,送客引路等。
(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与校内实训室教学对应
条件许可的学校应尽可能建立自己的校内实训实验室,实践课在实训实验室进行,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学生也会感觉比在传统教室上课更有兴趣。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根据教学需要,可分别建设酒店前台、酒店餐饮、酒店客房等模拟部门实训室。还可与一些知名品牌酒店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建设一批固定实习基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但为学生实习提供方便,还可为学生和酒店提供一个共赢的发展平台。
(三)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应
实习是实训的重要环节,只有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外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操作实践能力。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应把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一部分,纳入教育教学大纲中来。必修课应规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把社会实践活动与酒店专业实践实习真正结合起来,把课堂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
三、三个“加强”促进教学实践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不仅是一线岗位实际操作优秀人才,更是素质全面的综合性人才。现代酒店从业人员只有规范的操作技能和热情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学习社会所需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因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职业认同教育比加强实际操作技能教育更重要,要使职业认同教育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互促进,要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时,也能满足旅游酒店行业需求和社会需要。
(二)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从实践中产生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知识,这是的认识论。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是为了改变从课堂理论知识到课堂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其转变成从课堂理论知识到实践再提高到理论知识的模式。高校实践教学主要方式是结合学生在课堂所学,按教学计划统一安排,让学生提前步入社会,进入酒店等相关企业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实现学校与社会对接。
(三)实习结束后总结
组织学生认真写好毕业实习报告书,在实习结束后,及时总结个人在酒店操作技能应用和综合素质方面优缺点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对实习全面总结,可实现从校园学生心态向企业员工心态的转变,使每个毕业生对自己的管理水平、专业操作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有一个总体自我评价,及时总结和升华体验,为今后就业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准备,并初步设计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结语
关键词:高职高专; 酒店管理专业; 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153-001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就业导向的需要,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丰富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还要熟练的掌握酒店实践操作和工作的能力。近几年来,作为酒店管理专业教研室的教师,笔者亲自参与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在实践教学的指导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的体会和一些见解,和广大同仁分享如下:
一、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酒店工作特点与程序,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适应现代酒店管理与发展需要的优秀管理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酒店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也要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来进行。改革高职高专院校酒店专业传统单一的理论教学方式,强化酒店实习实践教学,加大酒店职业技能实践操作的训练,成为目前酒店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因为只有搞好实践教学,才能使理论教学的成果转化成实际成果,只有搞好实践教学,才能检验学生的认知与操作能力,以适应生产、管理及服务等一线的需要,使学生成为能满足本专业岗位需求的,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可以说,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实现整个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性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尚待完善
酒店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定岗实习实践教学的平台,所以,作为普通的高职院校,我们必须借助于校外酒店这个平台与其合作。但是在和校外的酒店(即校外实习基地)联系中,由于地域资源的局限性,很多院校无法广泛的或者多层次的选择各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酒店进行合作。同时,酒店本身要面临着很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出于成本的考虑,绝大多数酒店无法保证给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更多或者更有锻炼性的岗位进行实习,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酒店提供给学生的绝大多数就是基层服务员的岗位,不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也不利于他们养成职业的自豪感,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难以确保实习目标的实现,也无形中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拓展建设和管理需要不断地加强和完善。
2.日常授课偏重于理论,疏于实践训练,影响了实习实践教学的效果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日常的授课中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学生熟练进行实践操作的难度。同时,又只有很少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具有较好的校内实训条件,这就无形中成为开展酒店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瓶颈,从而无法保证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顶岗实习实践的教学质量。
3.顶岗实习岗位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酒店的实习岗位集中在餐饮、客房等基层服务员,所以不能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心理期望,实习的目标也就难以保证很好的实现,一旦个别院校实习生顶岗实习时间安排较长,学生会不时的出现一些疲惫或者厌烦的心理,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就会不断地减弱,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我对高职院校酒店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一点见解
1.各个院校酒店专业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应尽量考虑到酒店行业的特殊性,如个别类型酒店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从而调节实习实践教学计划,例如笔者所在的系就把酒店专业的实习安排在每年的5-10月份,因为这个时间是当地旅游的旺季,给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扩展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很好的基础。
2.要建立规范标准的实习管理制度,把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和指导教师一起深入到企业中去,在企业中继续培养学生。这就要求各个院校的教学管理者首先要有严格的实习标准和管理制度,更要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的实习考核管理,注重对其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全程监控,避免实习只是流于形式,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科学制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任务书,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在学生去酒店进行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之前,酒店专业负责人或者指导教师应明确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任务和实习目标,实习管理制度、实习保障、实习考核方式、实习成绩评定等都应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同时要求指导教师加强实习整个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协助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的目标。
关键词:酒店管理 双师素质 校企合作 激励
0 引言
高职院校中的酒店管理专业应该是培养酒店基层管理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要达成这个培养目标需要具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习指导工作中,专业教师要根据酒店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自身实践经历经验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通过向学生灌输大量酒店行业信息和实际技能让他们能够掌握今后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所谓“双师素质”的教师,简单地说就是同时具备教学学术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教师。在 “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上,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指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由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②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五年主持(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五年主持(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行中居先进水平。
1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的“双证”,更应该要体现酒店实际管理经历经验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须要到酒店实际管理工作环境中,掌握酒店行业相关信息,掌握基层酒店管理行业岗位的工作特点和标准,从而能更好地针对酒店对人才需求更好的安排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能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引领学生能够掌握今后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既要能够在课堂里当教师,同时也能够在酒店担任具体管理岗位。
通过对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情况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建设上还存在很大不足。
1.1 “双师素质”名不副实
“双师素质”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的精英,其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规定,在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评估合格和优秀的比例标准分别是50%和70%。而目前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大部分在50%以下,还没有达到教育部评估合格的要求。很多教师虽然被所在院校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但这些所谓的“双师素质”教师仅仅是“双证型”教师而已。而且有的教师虽有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并没有实际从事该种职业经历;有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时间已经非常久远,已经不符合当今酒店行业需求;甚至有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靠关系获得的。
1.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绝大部分“双师型”教师都来源于普通高校,基本上都是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从学校到学校,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对他们具有很大影响,他们普遍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普遍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相应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经验。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年教师比例偏多,他们科研能力比较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他们缺乏企业经验;从职称结构上看,高级职称少,中初级职称多,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足20%。基础学科的教师相对过剩,专业技术的师资缺口较大,缺少一大批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化师资的稀缺制约了教学水平。
1.3 专业实践流于形式
目前酒店管理“理论型”教师多,既精通本专业理论又能掌握本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素质”教师太少且分布不平衡,缺乏企业、行业经验,大多数酒店专业教师仅仅是资格上的“双师素质”教师,而在本质上并没未达到要求。很多教师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教师队伍后,受实践场所、时间和机会等因素限制,很难有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各院校扩招后,办学规模扩大,教师编制紧,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状态,学院很难能安排较长时间让教师到酒店管理服务第一线挂职锻炼和提高。另外企业也不愿接受教师参加段时间顶岗实践,这样专业教师参加实践机会难以保证。大多数去酒店顶岗实践也是流于形式,基本是为了应付差事。
1.4 “双师”教师付出和回报不匹配
大多高职院校为了评估需要,口头上都在要求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但在真正建设实施过程中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和付出相对较少。很多院校对“双师素质”教师虽然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了专门评价方法和激励政策,但大多仅仅是摆设而已,真正实施的却很少,而且很多教师根本就不清楚学校制订的政策措施。大多数教师对学校制定的激励政策不满意。与其他高校教师相比,高职教师要达到“双能力”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各高职院校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2 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2.1 完善“双师素质”教师评审制度
院校在评定“双师素质”教师时不能再仅仅依据“双证书”或者“双职称”,酒店专业教师持有“双证”只是 “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的必备条件之一;高职院校在认定“双师素质”教师时,应该注重教师的“双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的能力,既要考核为教师的理论知识、授课能力,也要考核教师实践和指导学生实践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实践综合能力评审体系,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分开考核,请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评价教师的理论授课能力,请酒店一线管理企业家考核教师酒店顶岗实践操作技能。要达到“双师素质”标准就必须两个环节都要达到要求。
2.2 建立有效的“双师素质”教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标准不能参照本科院校的评审标准,再职称评审应该重视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同时高职院校应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如在职称评聘、外出培训、科研立项、年度绩效考核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双师素质”教师。对正在为“双师素质”努力的教师在保证待遇收入的情况下,减轻一定的教学工作量,使其有更充裕的时间到企业兼职锻炼。对已评定“双师素质”教师在课时费、科研费等相关待遇方面应该有所体现,以激励教师为“双师素质”努力。
2.3 拓宽教师引进渠道
在引进教师时应严格把关,不再只考虑学历,更要注重实际酒店工作经验和从业能力,从多个渠道引进和充实教师队伍。第一,从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中招聘少量的高学历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给年轻教师足够时间和机会去酒店顶岗锻炼;加大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引进力度,第二,从酒店企业引进一部分具有高职称和高技能的管理人才,充实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教学力量,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际从业经验,熟悉酒店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运行模式,具备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第三,邀请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担任部分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邀请那些有着非常熟练经验的酒店基层管理人员担当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
2.4 加强院校与酒店校企合作
目前高职院校从酒店大量引入管理人才加入专任教师队伍不太现实,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加强在职教师实践技能培养,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技能培养,与酒店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有效途径。第一,利用学生的实习机会,鼓励老师参与实践锻炼,实习指导教师利用在指导学生参加顶岗的机会,可以直接参与酒店管理工作,为自身成长创造良好机会。第二,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利用专业的理论知识优势给企业作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管理文化培训等。通过调查酒店的培训需求,了解酒店所需,学习酒店运作模式与管理经验。第三,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鼓励专业教师完成每年22天的到企业顶岗锻炼,或者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到企业兼职,利用高校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到酒店给担任部门经理或者顾问,服务社会的同时,了解酒店业的发展趋势,增强自身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李西营,腰秀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
[2]于爱红.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3]陈江伟.“双师型”师资的“五不”现象及实践能力素质提升途径――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创新路径
目前,在我国酒店专业中的人才培养中,各大高校都在不断探索有效的培养方式。就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还需要加快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这是由当前酒店行业发展情况所决定的。新形势下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标准,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酒店管理的工作中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此,本文试针对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的路径。
一、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实训环节和企业实际相脱节。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学生的实训环节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这一环节需要较好的实训环境,需要一定的建设资金来保证其顺利进行。但是,就目前的情况分析,学校所提供的实训条件较差,从而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在实训环节中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没有真正地体验到企业真实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学生难以零距离接触实质性的工作。
(二)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般是根据课程体系而设置对应的教学时间,由于考虑到许多学生在理论方面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会加强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这就没有准确区分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以及普通本科之间教学目标的不同,从而使得教师的实践教学没有切实提升学生未来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导致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脱离了实践的需求,因而难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专业实训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许多本科院校都在积极建立各类实训室,以不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增加实训的机会。但是,由于受到师资、教学条件以及学时等的限制,学校的很多实训是校内实训,尽管有部分院校跟合作酒店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酒店在经营管理中的实际情况也难以保证学生在实训中获得连续性学习的机会。而学生仅接受短学时的学习,是很难掌握酒店行业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的。这就导致学生酒店管理知识难以得到系统培育,学生综合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以及岗位晋升空间带来较大的限制性。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大多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多学校都在大量引进新教师,学历以硕士及博士为主,但这些教师虽然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却比较缺乏实践经验。,教师自身对酒店管理专业所需技能掌握得并不多,因而难以真正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对学生今后进入企业工作没有带来较好的帮助。
二、实践教学创新路径
(一)建立开放的学生实训实验室。由于酒店管理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可以通过开放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机会,这个实验室可以交给学生来协助管理,学生分批、分组参加实验技能的操作锻炼。在实验结束之后,学生可以自行对照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进行考核与评分,然后汇总各个学生的情况,针对其中所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训练中不断加强。
(二)鼓励学生参与岗位技能证书的认证考试。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与酒店管理工作中相关的比赛,在比赛中使得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参与到比赛中,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酒店管理中所提供许多岗位的工作情况,包括其中的礼仪、客房管理以及餐饮等,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其次,在比赛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所存在不足,但是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参与岗位技术的认证考试,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最后,学校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与酒店管理相关的专业培训,例如茶艺师、营养师以及会计知识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些能力的考试,通过专业的证书形式提升他们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在考试中掌握了理论知识,而通过参与学校所组织的比赛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这种以技能比赛促使学生参加技能认证的考试,使得学校形成一个良好学习的氛围。
(三)实施“双师”教学模式。根据酒店管理中对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需求,学校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完善相关的知识。例如,学校可以为学生安排两种不同侧重点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一种是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理论型知识的教学是为学生在实践中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学生刚刚接触酒店管理这个专业的时候,就开始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以及掌握酒店管理的作用以及运行方式。此外,学校还需要在双师型的教师培养中,积极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如寒暑假中积极参与酒店管理的具体工作,或者是通过挂职酒店的方式增加教师实践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得教师能够从校园课堂中走向酒店行业,观察酒店业相关的工作内容,如餐饮、前厅、客房、财务以及商务等各岗位。这对提升教师对酒店管理各个岗位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能够较好地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其后教师把相关的实践知识带回课堂中,在“双师”的教学模式中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多渠道增加学生实训锻炼机会。因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教师在酒店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中不仅需要在课堂中增加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且还需要通过多途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机会,例如学校与酒店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在酒店比较繁忙时期能够在一些适合学生工作的岗位中提供给学生,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解决酒店中对工作人员的需求难以满足的情况,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酒店管理的实践机会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较好地掌握酒店管理方面所需要的技能,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有目的性地提高他们的能力,所以学生在学生职业教育为导向中,不仅能够做到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而且也为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学校在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方面,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情况而调整教学目标,如当前的酒店管理中需要一些具有管理才能的人才,因此,学校在教学方面就增加管理知识与能力的教学指导,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拓展职业道路带来帮助,因此,在酒店管理工作中,学校就要较快地调整人才培养的计划,从而使得教学工作、大纲以及试验大纲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学校培养人才的计划以及方案的调整,一是保证酒店管理的学生能够在学习方面掌握最新的酒店业发展的状况,这对学生能够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带来一定的帮助,二,在增加专业课程的教育中,需要不断完善基础服务的平台,在保证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在实训方面能够与理论教学保持平衡,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带来有效地帮助。
三、结语
在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重点突出教学创新性、效益性以及自主性,而且还需要从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技术,增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设计需要把专业课与实践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提升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实践能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案例分析或者是采用体验式的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作为职业经理人所需要的能力。最后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法综合应用,共同提升学生在酒店管理方面的综合技能。
作者:周景昱 单位:桂林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侯兵,姜继红.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2]闫静.基于新加坡酒店管理培养模式的海南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改革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23)
[3]刘玉凤.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南昌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3)
目前,在高职酒店管理教学所面临的情况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我国酒店行业起步较晚而且行业教育模式较为落后,教学条件及师资水平有限,理论与时间相脱节,国家对酒店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致使高级酒店人才的缺少,造成快速发展的酒店管理市场需求严重断档,酒店管理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教学结构不合理,造成管理人才专业结构单一,毕业生的质量不能满足酒店管理层的要求。要改变酒店管理教育的现状,就要大胆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基础上,改革与创新考试办法,实行理论与技能“双达标”的课程考核,改变以往重理论考试轻技能要求的做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注重与市场相连接,强调酒店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通过科学的规划与有效的载体,将更广泛的教育要素与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实施“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提倡教学中采用国际通用的酒店职业培训技术,多方面培养酒店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酒店教学方法的探究
1、如何合理安排酒店教学方案。受传统酒店教学思路的影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上还不够明确,容易把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目标混为一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普通高等院校基本相同,在实践培训中体现不出高职院校突出应用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出了问题。那么,如何制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呢?
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准、良好的创新思维,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工作能力,同时具备高级酒店管理思想的高级管理应用型人才。根据上述内容,明确了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方案就有了具体的方向和策略。其次,在教学中要以注重能力的培养,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所有的教育要素应指向就业、指向职业岗位。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适应能力,明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强调面向酒店管理中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具备技术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学方案的制定不应按学科需求安排,而应根据适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第三,教学方案制定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好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的合理安排。酒店理论教学以适用为目的,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灌输。实践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突出专业技术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是解决学生理论知识产生的问题,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性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实践教学,另一部分是校企合作开展的校外实践教学,两者教学方式,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虽然,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为抓好理论环节的,强化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只通过校企之间开展实习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不够的。在进行校外实践的同时,也要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实践培养实现两条腿走路。但是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某些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校内实践工作严重忽视,在高职院校内没有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平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发展。(2)许多高职院校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组建了包括了酒店前台、餐饮、酒吧及客房于一体的实践基地,但存在由于在操作流程、管理制度、开放时间等方面建设不健全,严重影响了校内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3)传统的高职酒店校内实践教学的方式,只是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模仿能力和熟练程度,轻视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一定要进行改善。(4)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一些高水准的酒店已经不再满足高职院校输送普通服务人员的需求,而是要求学校能够提供技能强、懂管理的一线基层管理人员。而校内实践教学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对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3、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在酒店管理教学中,只通过理论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对酒店服务理念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加强校外实践性教学,实现工学结合是现代酒店教学的基本要求。随着酒店行业的快速成长,酒店专业型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树立起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方针,积极转变观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能较早地适应现实酒店的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联系到实际的应用中去,同时便于学校了解和掌握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吸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酒店教学的质量。“教、学、做的工学结合”模式是培养酒店高级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系统的了解到一个酒店的运行管理情况,有效的锻炼了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酒店管理技巧运用到现实工作中,但是目前在对外实践教学中存在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时间的安排和酒店经营的情况发生了冲突,直接给酒店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学生则反映在酒店实习时,所从事的任务过于简单或者单一,实际接受的实践性的培训较少。(2)酒店对外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存在问题,该专业老师,不仅能教学,更要能操作;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也要对酒店的实际管理具有一定的经验。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部分老师,虽然掌握了系统完整的学科理论知识,但对现实的酒店管理,缺乏对实战的经验。(3)在酒店教学中存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的内容存在不相符的情况,由于教学内容的落后,与现代快速发展的酒店相比存在严重的不符,使得在酒店实习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理论用于实践中去。
面对上述对外实践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加强对外实践教学呢?我认为对外实践的培训方式,不是一个短期的实习过程,学校和企业要保证合作的连续性,就需要在广泛细致的调查、反复协调和认证的基础上,选择理想的酒店作为学校紧密的合作伙伴。应具备:首先,有较高的酒店级别,因为级别的高低直接反应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的水准,选择高星级的酒店,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有一个较高的起点,是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得到锻炼。其次,要有充足的客源,保证酒店的正常运营,给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此外,学生在酒店中进行实践学习,所产生的费用,由企业进行支付。
在对外实践教学中,学校和酒店之间要在合作方面产生的权力和义务签订工学结合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学校和酒店的合作期限、合作模式和方法、实习学生的人数、管理制度、薪酬奖励以及相关费用的支付等相关权力义务的关系。对外实践教学合同的签订,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避免防止任何一方随意的退出或者毁约,保证的双方的义务的实施和权力的享受。另一方面,保障工学结合阶段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坚持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核心,让学生在实习期内,到多个不同性质的酒店进行岗位实践,使学生经过这一阶段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技能得到了较快提高。
4、注重酒店英语教学。在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英语教学水平不高,酒店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受传统英语教学思路的影响,将重点放在注重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上,忽视英语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使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形式过于单一。此外,部分英语教师对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的方法简单,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心态,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很低。要使我国酒店实现国际化标准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英语教学思路进行改革,彻底改变学校、老师及学生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错误观念,培养出更多的酒店管理人才走向国际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