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第1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趋势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应用不断加速普及,在大数据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企业管理中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与投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在实施和构建信息化体系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面对市场经济的考验以及企业之间竞争压力的加剧,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化的决策功能,是目前众多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企业会计管理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会计信息化系统功能的多元性和实效性。

1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和作用

首先,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新时期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是企业顺应信息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管理层获取信息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会计信息化的突出功能是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同时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其次,企业会计信息化还具有集成性、渐进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因此可以增强企业信息处理能力,并实现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的集成。此外,会计信息化还具有同步性,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传输和利用并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化和动态化,进而推动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信息。

2对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

2.1对会计信息化缺乏重视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在会计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对于会计信息化的职能认知十分模糊。此外,在计算机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更新的协调方面并不同步,同时缺乏对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而且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还无法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以上充分证明了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当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会计信息化的制度、标准和技术以及人才的保障上缺乏系统管理,从而导致企业管理效率的下降,并无法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殊不知,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2财务数据难以实现共享

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要确保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之间的协调。因此,财务部门要与其他业务部门保持软件管理信息的共享,进而促进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统一,这样才能够加快企业整体信息化的集成化进程。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只专注于财务软件的使用,同时出现与业务生产信息的脱节,进而使财务数据无法对接,最终将传输和反馈信息质量大打折扣。这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缺失,而且业务链的脱节直接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3安全和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会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的支持,随着目前财务信息借助互联网传递趋势的深入,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可靠性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内部管理控制章程和制度存在不合理现象,进而造成会计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的状况时有发生,这将对企业信息的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同时财务流程缺乏系统的管理,也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3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的浅析

3.1会计信息化将向纵向延伸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应向管理型转变。不仅要加大日常业务的处理能力,还要提升预测和预警的功效。因此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化事前和事中的管控,进而优化企业生产和投资成本,确保生产效益的提升,同时推进“三流”一体化集成机制建设。此外,改变原有封闭型会计体制,逐渐向开放网络型方向发展,进而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与财税部门、上级单位及银行的协调互联,并促使信息动态发展的实效性。与此同时,对产、供、销环节进行完善,并在市场驱动下逐步实现根本性的突破。

3.2功能模块多元化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驱动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创新,因此企业要紧紧把握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定位,并与其他职能部门有效连接,以保证获取实时准确的信息。同时会计信息化系统要发挥其连接共享的职能,对于企业及市场信息的收集、汇总与分析做到多元化的处理,这将有利于系统内信息资源的整合。此外,针对企业局域网和外部投资与债权的信息要做好健全的调配,确保会计信息系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企业与银行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有效实现资金的流动,这就需要会计信息系统能够针对企业内部实际经营和财务情况开展实效性的决策和分析,并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体系,同时为企业绩效考核和风险评估提供支撑与保障。

3.3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深入衔接

未来企业会计信息化将会为企业提供更大技术支持,因此,决策功能所占据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为了提升决策质量,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与企业其他资源系统有效衔接并整合,以形成资源管理一体化机制。这样便于会计信息反馈功能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高效运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深入衔接势在必行。同时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协调生产经营与信息集成、企业供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之,随着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企业会计构建信息化系统的趋势逐渐清晰,同时所面临的挑战随之增大。这就需要企业及时把握会计信息化发展走向,进而不断创新和优化现有会计管理机制,从而确保为企业预测和决策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与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1]罗银舫.论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战略[J].当代经济,2010(5):102-104.

[2]聂永刚,波.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7):153-154.

[3]何日胜.我国会计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4):244-247.

[4]檀建坡.推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65-66.

[5]雷章华.浅谈如何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J].时代金融,2014(9):155.

[6]郝艺峰.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途径[J].青年记者,2014(14):76.

[7]赵黎明.试析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及提高[J].市场论坛,2011(4):57-58.

[8]潘建秀.浅谈民营企业会计规范化[J].经济师,2006(12):256.

[9]雷兵能.当前民营企业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会计,2002(2):50-51.

第2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Abstract: Digital Oilfield is the trend of future development for oilfield enterprises, is the form to rea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for oilfield companie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strengthen its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o fit in with change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having analyzed the building the framework of the digital oilfield,the author builds the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oilfield, and takes out its best stage.

关键词: 油田企业;数字油田;管理驾驶舱

Key words: oilfield companies;digital oilfield;control cabin of management

0引言

数字油田是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油田企业生产、科研、管理和决策的基础平台。正确决策来自于丰富的信息支持,数字油田一方面能使领导者通过虚拟技术“身历其境”地看到油田的生产状况,同时,还能提供高层次的决策支持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数字油田在实现跨地域协同工作,快速获得企业外部环境信息,实现油田业务与技术的整合,实现油藏描述的可视化和互动性,实现油田状态自动监测,促进资源整合,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等。

1构建数字油田的基础

油田建设数字化不但通过综合信息应用平台对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如生产、开发、财务、人事、计划等应用系统进行智能化加工处理、快速整合,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共享和有效利用,及时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和最优化,企业业务流程规范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制度管理科学化,从而促使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加快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油田企业的发展战略保驾护航,积极建设数字油田,以信息技术提升油田综合实力,优化勘探开发和生产经营决策,提高管理运营效率,实现与国际油公司信息管理的接轨。油田企业围绕重点工作目标,在加快网络基础工程建设,应用系统推广,确保信息网络畅通运行。

数据是油田的宝贵财富,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大部分油田企业已建成了勘探、开发两大生产数据库。入库的数据主要是动态类的日数据和部分生产科研急需的静态数据,以及少量的实验、化验、储量数据。数据库的建立为数字油田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据的规范统一是建设数字油田基础的重中之重,目前客观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大多数油田企业历史悠久,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数据、应用、规范、标准等力面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加上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使数字油田的建设在技术难度之外增加了人为的困难。

思想和观念不容忽视,油田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管理思想和理念上。“数字油田”建设的过程,是引进应用现代管理理念和采用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因此,“数字油田”建设中采用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技术是实现油田生产管理技术和模式变革的重要于段,是现代生产经营管理变革的主线,是推动管理创新的动力。油田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在“数字油田”建设中借助其网络化平台、数字化环境,吸收和应用如ERP、供应链管理(SCM )、企业管理系统(MIS ) ,数据仓库和在线分析(OLAP)技术等现代化管理信息思想、技术及成熟的软件系统,提高油田整体管理水平。

2构建数字油田的框架

数字油田构建的总体框架,具体包括ERP层(上层)、生产管理层(中间层)和操作控制层(底层)三个层次,如图所示。

在勘探开发科学研究方面,应当引进先进的软硬件,建立解释工作站、地震处理中心、并行数值模拟系统等,提高科研水平,降低勘探投资和开发成本。

在生产信息系统方面同时,生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和生产监控系统两大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将涵盖油田勘探、开发各主要业务的管理,提供了综合查询、数据录入、业务处理等多项功能,为油田企业的生产管理及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应适当开发了财务管理系统、劳资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信息系统和ERP系统的结合。

随着油田办公自动化系统、勘探开发信息查询等系统的相继建成,利用VPN技术解决GPRS用户安全访问油田及石化系统内部网络资源的难题。同时,继续探索移动和偏远用户利用其它Internet接入方式安全访问企业内部网络资源的解决方案。

3数字油田佳境――管理驾驶舱

油田企业的高层领导都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监控和处理所获信息的方法,面对纷繁的信息,必须离开细枝末节而放眼全局。数字油田的佳境――管理驾驶舱(Management Cockpit,MC)已成众望所归。管理驾驶舱就是一个经营信息室和决策管理室,它使管理层能更好地规划业务活动并赢得竞争。

管理驾驶舱的数据来源可以是油田企业ERP系统和企业外部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接口方式或手工输入方式联入管理驾驶舱。管理驾驶舱根据管理者决策的需要,将信息以其能接收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向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管理者能很快地找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因此作出正确的决策。通过一系列科学管理,管理决策的过程方法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达到完美的统一。系统将潜在的经营风险和决策的预期结果及时、快速地呈现在管理者面前,确保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的实施。管理驾驶舱由墙面显示系统、飞行驾驶台和独特的内部设计三部分组成。

3.1 墙面显示系统当油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步入管理驾驶舱,所有与企业营运绩效相关的绩效指标(KPIs)都将以图形方式显示在四周的墙壁上。管理驾驶舱把各项指标按重要性程度显示在不同颜色的墙上。

3.2 飞行驾驶台如同飞机的驾驶台,管理驾驶舱的飞行驾驶台也是油田企业信息的核心所在。管理驾驶舱通过飞行驾驶台对公司的业务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它由六个PC 显示终端和两把椅子构成。决策者可通过飞行驾驶台查询企业的实时信息,并可进行决策模拟。

3.3 内部设计管理驾驶舱是油田企业的会议室,但它与传统的会议室不同,它完全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考虑了人在该环境中的信息接收能力。其目标是建立一个能进行有效沟通、提高管理层会议效率的环境。为达到这一目标, KPIs以及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都以图表形式显示。

管理驾驶舱是综合评估体系理论的优秀载体,是数字油田的外在表现,油田企业建立管理驾驶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按综合评估体系建立企业战略管理模型的过程。按照该理论建立的KPIs被以最佳接收方式显示在管理驾驶舱中,供决策者分析。管理驾驶舱的建立,将使数字油田如虎添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朱振.如何构建数字油田[J].数字化工,2004,(9):14-16.

第3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现状;趋势

1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渗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促进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信息技术要想长远健康地发展,需要制定并施行相应的标准和规则使其标准化。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是指在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利用等过程中,针对信息技术的开发、产品的生产、信息系统的运行等,制定并施行相应的规则和标准,以此来管理企业的信息和技术,从而满足企业需求,获得最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是一个动态长期的循环过程,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1 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包括信息技术的开发、生产、应用和推广,是一个具有产业化性质的动态循环过程。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可以大大缩短信息产品的更新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企业节约更多的资源,减少研发经费的浪费,与此同时,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加规范,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和品质检验时有相应的标准可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更加可靠,为产品被广泛的应用、企业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平稳持续快速地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标志。

1.2 能够加快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企业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能够大大提高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速度和质量,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这无疑会对企业产生良好的效益。企业的效益好了,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建设和管理。作为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高速运行的保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然会受到较高的重视,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得到快速提高。

1.3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现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就在于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核心就是高新技术。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发展能够有效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产业化,只有当高新技术产品的标准得到世界的认可成为世界标准时,才会掌握该高新技术产品竞争领域的主导权和领导权,从而转化为相当可观的经济利益,取得相应的生存空间。因此,随着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已不只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已经成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所以,一个国家的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该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企业开展的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却比较快,在成立信息技术归属管理机构、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国际化工作、组织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多进展,具体归纳如下:

(1)成立信息技术归属管理机构。我国成立的第一个信息技术归属管理机构是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时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二十一世纪初期,该组织已经有十七个分支组委会,十个工作组,共管理五百六十二项国家标准,三百三十二项计划项目,利用有限的人力和资源在企业信息技术领域开展了多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

(2)开展了大量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技术单位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标准已经制定了一千多项企业信息技术标准,覆盖了企业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企业信息技术标准系统。与此同时,我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单位对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严密跟踪、调查和研究,并制定了相关标准,用以推动我国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3)标准国际化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多个领域比如公共信息导向领域等的先进技术和实际参与能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虽然硕果累累,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1)企业领导不够重视。很多领导对该项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没有必要开展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这就使得开展该项工作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等得不到保障,导致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企业信息技术资源不能共享。企业内部缺乏有效快捷的沟通和交流,信息和技术资源流通不畅,缺乏共享,对国内和国际产品的市场行情和走势缺乏了解也就更无法预测,缺乏对较新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掌握的方式和手段。

(3)对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管理不足。部分企业太过强调进度,依赖人工,造车企业信息技术系统数据冗杂,无法高效快捷地实现共享,在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手段,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不足。

(4)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薄弱。由此造成企业工作人员对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了解不足,意识不到开展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紧迫重要性,更谈不上开展相关工作的积极和热情,造成企业效益的损失。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并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加大宣传、培训和教育的力度,做到信息技术资源能够高效快捷地共享,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3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趋势

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大概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3.1 国际化

二十一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WTO组织的成立,都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国际化已经是每个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决策的重要前提,因此,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国际化。

3.2 系统化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的系统化,有利于企业内外各种因素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企业的运营状态最佳,企业的收入和效益最高。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内容标准化、结构层次标准化、系统功能标准化等多个方面。

3.3 超前化

企业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研究、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等等许多方面,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奠基者和铺路石,必须走在前面,强调超前性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避免返工,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目标。

3.4 柔性化

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比较活跃,发展的速度很快,更新的速度也很快。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和施行信息技术的标准时,既要遵从相关标准的要求,又要留有余地,不能太过死板,敢于在适当的时候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传统标准的限制,,使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朝着柔性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使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与应变能力,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对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进行修订和扩充。

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包含制定标准、标准、执行标准、监督执行标准、修订扩充标准等诸多内容的循环往复。而标准又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和提升,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大的利益。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并有效地促进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加大宣传、培训和教育的力度,遵循国际化、系统化、超前化和柔性化的发展趋势,使企业信息技术资源能够高效快捷地得到共享,从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刘福才.浅谈企业信息标准化[J].科技资讯, 2008(23).

第4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信息化;影响

1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征分析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操作便捷。有效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可切实提升企业办公效率,简化人工操作流程,使各项工作信息化及数字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量;第二,信息整合性高。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资源来源极为广泛,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要求,进行一系列管理体系的整改[1]。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还可将企业员工划分为不同项目小组,提升各小组之间的专业性,增强企业各部门协同水平;第三,信息广泛性强。计算机应用技术可将网络覆盖的信息进行更好的沟通及交换,保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及交换实时性,促进企业间合作,提升企业信息获取时的效率,确保项目工作高质开展。

2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积极作用

2.1提升企业综合竞争水平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可切实提升企业综合竞争水平。就目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虽然此种发展趋势可进一步推动企业开放式发展,但也使得企业竞争压力增强,需积极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态势,提升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实际生产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多共享资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2.2促进各部门有效沟通

企业生产经营需多个部门协同完成,要求各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致使交流成本在总发展成本中占据了重要地位[2]。而高效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降低异地沟通成本。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也有助于企业交流方式上的创新,简化交流环境,提升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期间的经济效益。

2.3转变企业应用模式

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可帮助企业有效开展人力资源及信息管理分配工作。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期间,存在员工调配不当,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等情况出现,大大增长了的企业运行成本,降低企业实际应用收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效应用可进一步控制企业员工人力资源消耗情况,提升生产经营综合效益,确保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合理、规范的开展,促进企业应用模式的转型。

3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应用有效性

3.1增强计算机应用技术重视度

为更好提升企业综合竞争水平,在同行业竞争者中立于不败之地,需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应用技术重视度,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一方面,增强计算机应用技术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有效宣传工作让员工更好认知及了解技术操作要点,配合企业将计算机应用技术深入贯彻落实到各生产流程中;另一方面,让员工感知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提升工作效率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员工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主观认感,促进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企业管理部门也应增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视度,鼓励员工积极应用此项技术,加大计算机应用设备的投入力度,建立起更加稳定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体系,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营造出良好的的使用环境。

3.2提升企业人员专业技术

注重企业基层员工专业技术及职责素养的提升。首先,紧抓员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确保员工能够高效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切实提升原有工作效率,深刻体现出企业信息化成果[3];其次,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特征及操作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合理安排员工考核内容,使计算机应用技术考核工作能够公平公正开展去,切实提升员工在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积极性。

3.3促进企业信息化改革

为更好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应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一系列改革。增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做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优化及升级工作,更好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流程。创新企业资源分配方式,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质,提升企业信息化效率。

3.4推动企业供应衔接管理

社会经济新发展趋势使得企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强,需企业管理部门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效改进传统管理模式及生产技术,切实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注重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供应链条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效的信息整合功能,扩展企业销售平台,增加企业资金来源,推动企业供应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5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当然也在会计领域广泛使用。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使用正在由电算化向信息化过渡。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会计工作逐步高效、准确,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计算数量和劳动强度,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良性发展。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对于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会计行业内电算软、硬件不断完善,为会计信息化过渡做好了准备。在信息传播迅速,工作效率要求极高的今天,会计电算化进行的简单会计电子计算,降低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已经呈现出了与信息时代的种种脱节现象,只有加速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才能充分共享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度是信息时代对会计行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机遇;挑战;过渡策略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辨析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行业中使用时间长,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会计信息化正是基于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设施、技术条件、专业人才等前提下才能展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在具体使用和对会计行业的促进作用上有着众多区别。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对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手工完成较为困难或者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进行计算机层面的计算解决,主要是针对会计工作中的单个任务,操作环境也多为封闭操作,不与网络信息交互。会计信息化阶段时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为解决会计问题,而是与企业各部门实现会计信息共享,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合理决策,实现企业良性发展,这个过程需要大量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重点强调其在信息间的共享。会计电算化是会计部门内部解决工作问题的一种方法和途径。主要用途是优化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在企业中使用时涉及部门少,对公司其他部门工作产生影响小。而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职能除了优化会计工作,还包括向企业内其他部门及决策层提供会计信息,促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在会计电算化使用中数据处理结果、财务报告等数据材料主要为会计部门内部使用或者提供企业决策层,但是在会计信息化下企业内部网络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企业的财务共享程度,促进企业进行信息管理。

二、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必要性

1.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更高阶段

会计电算化针对会计工作中人员手工难以完成或者无法完成的工作进行处理,是一种机械计算的模式,主要目的是解决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但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信息,并不能促进企业整体信息管理的良性进步。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会计电算化软、硬件设施、技术条件、专业人才等,加入网络互联和网络共享技术实现的深层次计算机信息财务工作,会计信息化不仅满足了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行业效率提高的作用,还能在会计信息共享过程中,提高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提高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更全面的实现,企业管理必须借助于有效的信息实现信息化企业管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过渡,更体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2.会计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质量

会计信息化促进了会计信息在企业间各部门的共享程度,也提高了决策层使用会计信息的效率,在有效的监督下,可以实现企业财务质量的提高,促进企业对其财务的控制能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资源有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计电算化下会计部门单纯从事会计数据计算,账务记录、审核,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部门工作效率更高,企业财务管理可控程度增加,更有利于开展会计审计,实现对企业财务质量的监督和提高。

3.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财务质量对于企业能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工作决定企业的财务质量,随着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会计行业也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企业面对会计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如果仍坚持会计电算化,将会导致企业财务质量在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影响企业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质量优化、企业管理意义重大,成为企业会计工作优化的必然选择。

三、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途径

1.会计信息化观念的强化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大量计算机信息软、硬件的支持和相关技术人员的支持,而这些条件的实现都需要企业管理者的的决策和资金技术支持。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会计信息化对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企业效益增加的重要性,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效率,不局限于模仿,真正实现对会计信息化的信息的利用。

2.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经过20年国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国家对会计专业人才计算机技术的培养有一定的重视。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国家、企业以及会计人员自身三方面努力寻求自身素质的提高机会。首先,在国家层面要重视会计人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养,会计人员考核增加会计信息化相关知识的考核,提高会计人员信息化程度。另外,企业要注重内部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培养多层次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会计人员要明确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然趋势,注意会计知识与信息化知识的良好结合。

3.完善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

完善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结构,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化有效发挥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指导作用。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化需要结合企业整体信息化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构建企业整体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把握信息时代下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加强会计信息化与企业整体信息化的管理的联系,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增加。

四、总结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时代下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的信息化必然促进企业财务质量的提高,加速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从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收益。

参考文献:

[1]盛国杰.浅论会计电算化目前的问题及对策[J].开发研究,2009(S1).

[2]王锴,汪家常.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贡献与趋势[J].财政研究,2010(02).

第6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市场环境;制度建设;

人才培养近些年,我国的信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马云为首的企业家们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企业发展的商务环境也和过去完全不同了。电子商务正在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前景,传统的企业生产销售模式正在受到巨大的冲击,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企业信息化发展,不融入电子商务的浪潮中,那么它将面临着巨大生存挑战。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电子商务和企业相结合的运营模式。

1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概述

1.1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利用高科技互联网技术,将商务交流与企业的信息需求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为企业的商业经营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壮大有其必然的结果,一方面是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确实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盈利水平和品牌效应。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狭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用互联网进行商品信息交易,广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困难,降低企业成本,创造更多利润。

1.2企业信息化所谓企业信息化,就是现代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来帮助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经营范围,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一般的企业信息化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利用电脑软件来完成全自动化生产;第二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第三步,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来更好地完成电子商务。

1.3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在浙江义乌闭幕,会议上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成为了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两者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电子商务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前提,而企业要想在电子商务领域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就必须实现企业信息化。全球经济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商务更是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法宝。企业信息化也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必须同步进行,并将企业活动、供应商选择、客户关系有效地融为一体。

2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1市场变化的因素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企业竞争越发激烈,市场需求动力明显不足,要想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为企业谋取利益,就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变化,电子商务能敏锐地捕捉市场动态,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使企业随时处在市场信息前沿,减少企业盲目生产的概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2.2企业的经营管理因素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模式,要具有新的思维和经营理念,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技术的引进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一方面,企业信息化技术能使企业内部的管理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企业效率;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能够提升自身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例如: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原材料价格情况,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也可以知道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便于做到知己知彼。

2.3政策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完全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将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一切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都应该加强引导,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已经被证明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动力引擎,我国政府也在加大扶持力度,刚刚结束的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3我国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薄弱目前,我国的企业,不论国企、合资还是私营企业,基本上都配备了台式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先进的电子设备,互联网使用率也超过了80%,没有互联网和电脑,企业基本无法开展正常的办公业务。进一步看,有超过3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和独立域名,而且基本上每一位企业办公人员都会使用Word、Execl等办公软件,专业的财务人员还会熟练地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然而,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环境还不够发达、网络资源还不够丰富,电子商务离不开完备的电信市场,而我国的电信市场开放度和法制性还有待提高,一些网络资源受到限制、网络收费过高、网络环境不安全等现象还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3.2电子商务发展滞后一方面,我国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不高,很多企业仍然对电子商务持观望态度,过度依赖传统的商业模式,绝大多数企业仅仅是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企业信息、网上查询一些相关新闻和政策,而对于产业链集成、网上支付、网上贸易转账等方面的应用还不够普及,据统计,企业网站上有在线支付功能的仅占17%,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商品采购的仅占23%,绝大多数的企业网站仅仅用来宣传企业形象、接收邮件等功能,很多企业几年都不会更新自己的网站;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是靠传统模式盈利并壮大的,他们很大程度上对电子商务有一些抵触情绪,而网络上经常出现的网络诈骗等消息,也让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因此如何保证合法经营者的权利和利益,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3.3信息化发展不平衡虽然我国信息化水平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地区间差异过于明显,总体情形是:沿海好于内地,东部好于西部。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仅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信息化企业就占据全国的60%左右,而我国欠发达省份的企业信息化比例只有5%左右,这一数据差距在未来可能还会逐渐拉大,可以看出,经济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的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也较快。另外,大国企、大型外资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相当,但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为落后,这和企业自身实力、人才水平都有密切的关系。

3.4认识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认识还停留在产品宣传、人才招聘等较为初级的层面上,对这些还缺乏与时俱进的新认识,还不清楚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能给自身带来什么,企业领导者还是认为应用电脑和打印机就是电子商务的全部,很多网络资源还没有被合理地开发出来,电脑也仅仅是处理文字、财务记账的工具而已。实际上,信息化发展需要有先进的理念作为支撑,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普及任务迫在眉睫。

4我国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制定出一部完善的符合市场规律的法律法规,让电子商务市场实现公开、法治、公平、诚信;针对电子商务中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的行为,政府必须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并利用先进的电子科技彻底解决网上交易安全问题,甚至可以引入电子警察对交易进行监管;对一些不守信用的经营者给予网上公示,对诚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给予一定的政府奖励。从国家层面上改善企业网络条件,改进网络速度、降低资费标准等,从而降低电子商务的成本。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配送,我国的物流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如何保证物流的安全性和时效性,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4.2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放眼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积极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战略布局,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国家可以对市场进行培育,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也可以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建立一个各类型企业都能良性发展的制度保障,市场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等特性,这些都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来进行指导,促进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地区企业的电子商务协调发展,使企业信息化保持在科学合理的水平上。

4.3重视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想发展好电子商务,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关键。目前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人才短缺的现象,很多企业员工年龄过于老化,急需既懂得信息化建设,又懂得电子商务管理运营的人才来充实到队伍当中。企业要尊重知识和人才,选拔任用人才要突破旧的体制机制,要想办法将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有用的人才保留住,并有意识地对年轻人进行培养,可以请专家来公司进行培训,更可以将员工送到先进的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培训。

4.4发挥专业公司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企业自身培训人才需要一段时间和成本,想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实现企业信息化,不能不重视专业公司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专业公司和中介组织往往具有完备的培训模式、最新的资讯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也能为企业推荐优秀人才和管理体系,为企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结语

电子商务和企业的信息化是现代经济的标志,要想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也要积极稳妥地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也要重视电子商务的作用,并积极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北伟,徐越,单既民,等.网络信息生态链评价研究——以淘宝网与腾讯拍拍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9).

[2]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

[3]孟祥铭,汤倩慧.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4]孙嘉成.电子商务促进国际经贸发展的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3).

第7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一)企业认识不足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在企业的日常运行和生产中应用更多的信息化技术,从而让企业的日常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其不仅包含企业的生产,还包含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根据烟草企业的实际情况,其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过程中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不足,其中主要体现在将信息化建设错误定性为生产的信息化,导致信息化技术在营销和经营管理上的功能被忽视。这样就导致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的运行中应用十分片面,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缺少信息化建设规划

根据烟草企业的经营情况,其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获取,而这些信息通过不同的渠道进入到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因此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利用前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但根据烟草企业的实际情况,其在进行信息收集后并没有完善的规划,导致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十分混乱,影响企业对行业信息的应用,甚至会导致企业对行业信息的错误解毒,对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不良影响。

(三)缺乏完善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这?硬拍苋繁P畔⒒?建设顺利完成,并确保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但根据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其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不稳定,导致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与管理制度出现较大冲突,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甚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信息化建设工作混乱

在烟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其必然涉及到企业正常运行的诸多缓解的调整和改革,企业领导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能够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关键点,但其中很多领导急于求成,导致其在安排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时候缺乏有效的工作规划,导致信息化建设十分混乱。

二、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改善策略

一是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烟草企业要想顺利完成信息化建设,首先就需要提升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其中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对员工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培训,让员工深入了解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经营效益提升的促进作用,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同时,企业要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均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从而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另外,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信息化建设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中,让企业实现整体性的信息化经营而非某些部门的信息化运行。

二是对行业资源进行整合。烟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其它企业一样需要多方面的资源作为参考,因此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行业内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对整合后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这就需要烟草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行业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整合,并建立与行业发展相符合的信息化平台。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对信息化建设目标进行明确,还要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风险和投入与产出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从而确保信息化平台能够满足企业正常运行的需要。

三是重视信息化安全建设。随着现代社会中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管理成为社会企业日常运行中的重要工作。在企业信息被行业中的竞争者窃取或得知后,将很容易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从而确保企业信息的保密性。

四是提升企业信息化人才水平。在烟草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提升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水平。其中首先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确保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跟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对现有的信息化人才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促使其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从而确保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第8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受规模、资金等的限制,对信息化认知的有限,尽管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在商贸平台上投放了自己的产品,但却没有自己的域名和自己的网站;有的企业已经购买了企业管理软件,但是当企业需要作出决策的时候,却没有办法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既需要持续、有力的保障,又要求低成本、负担得起。

同时,信息化只是在市场剧变中增加企业博弈的力量,并不会使企业发生突变。尤其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首先意味着资金和人力投入。在无数的探索和尝试中,我们逐步发现,对一个企业来说,业务可以不需要自己的内部IT系统,就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企业邮箱系统托管出去,使用中企动力云平台服务的企业,并不需要对后台IT有多了解。“云”的出现,其实是加快了这一过程。以“云”为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在当前环境下,大型企业肯定会压缩信息化投入预算,看不到回报的信息化投资肯定被压缩,但是那些能够帮开拓生意节省费用的信息化开支反而会加强。”因此,国内知名信息化运营专家中企动力认为,基于云平台的应用服务可能是极适合这种需要的信息化实现模式。然而即便在云平台应用推广中,也不乏这样的声音:“我认同云平台这个方式,但是你能不能帮我个性化,因为我的业务流程和你的不匹配,我的管理流程和你的也不匹配……”

在中企动力看来,这种个性化需求的背后是对传统管理软件设计思维的颠覆,如果要想中小企业用户能够真正切实的应用起来,就必须放弃那种单纯“以管控为目的”思考方式,应该更深刻和务实地思考,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其经营和管理的特点,以及团队结构和工作方式的相对灵活性。如果管理软件能够更主动地贴合中小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减少刻板的流程约束,更深入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它就很快会用起来。

以数字商务云平台Z+产品为例,此产品是中企动力经过几年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了解、分析,结合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研发的一款基于云平台的产品。数商Z+集网站建设、网络营销、运营服务为一体,能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营销需求,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数商Z+不仅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常规网站建设、营销型网站建设及企业门户平台建设需求,还能满足内贸型企业和外贸型企业的差异化需求,同时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与行动建议、客户资源收集、数据信息统计、即时商机提醒服务。

第9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范文

一、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企业信息化架构,并通过企业信息化缺乏架构表现出来的问题,引出了企业信息化架构的意义,进而讲述了企业信息化架构的内容和本质。

培训老师讲解了主流的四种信息化架构方法: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设计(DoDAF)、美国联邦体系结构设计(FEA)、企业架构框架(TOGAF)、面向服务的建模和架构(SOMA)。其中DoDAF和FEA是相对离散的结构,约束力不强,TOGAF是目前企业信息化架构建设的主流,而SOMA是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方式,是未来信息化架构的发展趋势。

重点以IBM公司作为咨询公司,为某国有大型集团进行信息化架构建设为例,讲解了信息化架构建设的五大实施步骤,及各步骤的实施方法、工具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分别为:

(一)业务架构设计

这里需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愿景,建设、优化和调整企业的业务流程、机构以及职能,并据此通过图表、调查问卷、研讨会等形式,分析并找出企业IT建设的问题和详细需求,确定IT建设的建设点和关键点。

(二)数据架构设计

此步骤需从数据编码标准化开始,逐步建立数据仓库、建立归档的数据库,建设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建立系列数据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从而形成全局的可共享的数据中心。

(三)应用系统架构设计

此步骤将形成一个描述企业现有或未来概念应用架构的单一视图,规划定义IT系统和他们之间的接口以及集成方式,展示企业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架构不是对某个系统的设计或者需求分析,而是定义企业向业务部门提供的整体的IT应用系统和功能。

(四)IT基础设施架构设计

这步又称为技术架构,它主要定义了如何建立一个IT运行环境来支持数据和应用架构,包括IT基础设施的组成、网络部署方案、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灾备体系的建立、安全机制的建立等内容。同时还需要考虑业务架构、数据和应用架构、现有的软硬件和网络技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五)总体实施策略与IT治理

这里主要包含5块内容:1、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讨论预计项目任务量,并确认项目的优先级;2、进行通过比较分析进行产品选型,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3、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和需求变更管控机制;4、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TIL)的IT服务管理;5、IT运维工作服务化、流程化的方法,及问题管理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