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第1篇: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1.论大学生社会学

2.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3.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4.大学生社会学课程设置刍议

5.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6.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变量分析——基于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的理论整合

7.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8.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

10.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11.当代大学生厌学的社会学分析  

12.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学探析

13.健康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宅族”健康问题研究——基于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1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15.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6.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7.大学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8.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探析

19.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20.大学生社团社会学角度之考察 

2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22.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23.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24.大学生就业难:一个社会学的审视 

25.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26.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

27.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社会学审视 

28.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29.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30.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31.大学生犯罪原因之社会学浅析及预防对策

3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浅析——以江苏地区大学生为例

33.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34.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发生要素及发育过程——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释读

35.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解读 

36.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37.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38.消费社会学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

39.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 

40.大学生“偷菜”热的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41.大学生兼职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42.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探析 

43.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44.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45.大学生消费新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46.社会学视野中我国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介入 

47.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48.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9.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特征分析与引导策略

50.对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分析  

51.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透析

52.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53.大学生体育课堂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54.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新时期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及对策

55.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 

56.关于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57.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管窥 

58.越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社会学解析

59.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60.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社会学探析 

61.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62.横向学历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影响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对2010级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63.论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及其特殊保护——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64.在社会学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

65.大学生医学社会学问题问卷调查与分析

66.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状况浅析——基于社会学公选课的调查 

67.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68.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9.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0.社会学视域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

71.法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

7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73.大学生“毕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74.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观念教育

75.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

76.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77.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78.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 

79.关于当前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社会学思考  

80.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基于角色扮演的社会学分析

81.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预防策略

8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猝死问题的思考

83.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8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及培养对策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为例

85.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86.高校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社会学探析

87.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88.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89.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90.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91.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92.社会学视野:大学生心理障碍剖析

93.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社会学分析

94.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5.以社会学视角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关注贫困生成长,从“心”开始

96.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97.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98.社会学理论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研究

99.从消费社会学看《布拉格的大学生》中人的异化

10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01.论强化大学生社会调查内容的教学——基于《社会学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10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03.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学校预防——以社会学为视角

104.当代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

105.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

106.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理性的社会学透视

107.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思政课逃课——用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方法分析

108.大学生缺失游戏精神的社会学分析

109.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的分析

110.大学生自杀成因的社会学透视 

111.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分析

112.90后眼中的网络——90后大学生网络偏好的社会学成因质性分析

1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学解读

114.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

115.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社会学探析

116.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社会学解读

117.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社会学透析

118.社会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119.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120.边缘人与漂浮者:关于大学生社会位置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21.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学分析

12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23.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124.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125.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证热

126.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127.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社会学调查分析

128.情景逼迫:一种柔性暴力的生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失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第2篇: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1、身体社会学概述

进入现代社会,人类的身体作为主体身份的具体承载,以个体强烈的表征获得了重视主体理性的现代性话语权认同,也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已经逐渐建突破私人空间,转入公共领域。身体是由社会、文化构成的,同时,社会与文化也有人类的身体组成,两者之间形成一种镶嵌式、却永远处于运动过程中的状态。一方面,现代社会充满各种消费性商品和科技,这些不断刺激着人类身体的“欲求”与“感知”,让身体处在公共环境下的“拟真”当中,这让不同身体之间的链接突破时空限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日常生活活动或者组织制度的各类“编码”,社会的礼仪规范、语法象征、制度规范、文化仪式等都已经渗透在身体当中,构成人类存在的基本形态———身态。从理论上来说,身体社会学的产生于西方的理性、现代性和身体问题反思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可以称之为西方理论界反思的结果。从福柯提出身体的规训到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思考,都有力促进了当今社会对身体理论学的反思。身体社会学的出现便是当今社会哲学、社会学与文化的阐释性产物,“它试图把人类从科学与理性的双重枷锁下救赎出来,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人的感受性、体验性和生物性,使人类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理解身体、反思身体,最终达到身体的自由和解放。”

2、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发展

2.1、军事中的武术武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史前文化,人类与自然界的兽类搏斗的时期。夏商周阶段,人与兽类的搏斗已经脱离生产技能,成为一种为努力服务的体育技能。到了秦汉,拳搏从体育技能又转变为军事操练内容,包括手击、摔打,这是选拔御林人员的必考项目。魏晋南北朝阶段,社会崇尚佛教,寺院经济大肆发展,这为僧人习武奠定了基础,“禅、武”合一成为禅师倡导的修行方式。进入隋唐盛世,社会上的习武之风更加盛行,府兵制改革与实施大大推动了军事、武术的发展。两宋阶段,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武艺表演的民间组织,除了日常的军事演练,民间组织的武艺社团遍布全国。元朝,军事武艺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但是由于国家颁布禁武令及其他的民族施压政策,民间武术进入低谷阶段。进入明清,社会的武学制度不断完善,军事武术不断提高的同时,武术成为民间体育文化而雏形基本形成。现在,武术已经彻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项体育文化,甚至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竞技舞台。由此可见,从身体社会学角度来说,人们的行为不断受到社会环境影响,从生存本能演变到体育技能、军事需求、社会需求到现今的体育文化,整个过程都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深刻。

2.2、古代球类演变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蹴鞠也称作踏鞠、筑鞠等,是中国古代典型的球类运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蹴鞠运动,战国后期,蹴鞠已经红遍中国大江南北,这也为后来很多球类运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统一六朝以后,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蹴鞠一度低迷,然而到了汉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蹴鞠又得以兴盛直到,初汉至三国阶段,蹴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专业的经济运动,并且建立了竞赛规则,这不仅是当时军事训练而一种,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女子蹴鞠,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女子球类运动。秦汉阶段是蹴鞠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进入隋唐时期,实心蹴鞠逐渐转变为充气蹴鞠,竞技场地和规模也繁盛了变化,传统蹴鞠运动获得了一次重生。两宋时期,蹴鞠是所有球类运动中流行最广泛的,宫廷和达官显贵的家中都有专门训练蹴鞠一人,可谓是盛极一时的体育运动之一。元朝,女子蹴鞠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甚至成为青楼女子招揽生意而手段。进入明清阶段,社会进步,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选择范围增加,蹴鞠的对抗性、竞争性大幅削弱,已经沦为儿童、妇女之间的休闲娱乐方式,曾经兴盛的蹴鞠就这样走向衰落。

蹴鞠没有想武术一样流传至今,但是它奠定了更多球类的发展,仍然功不可没。蹴鞠的兴盛与衰亡同样收到了社会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进步,人们才有了休息的时间,为了让生活更丰富,充满乐趣,于是发明了蹴鞠,随后成为主流社会的经济娱乐项目,甚至一度成为重要的竞技比赛。当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蹴鞠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换言之,人们的身体受到社会影响,选择增加,蹴鞠就失去了它的主体地位,随后消失。可见,人类身体受到社会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决定了某种事物的兴衰成败。

3、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从中国古代体育史的发展以及世界体育史的发展来看,当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的体育文化尚处于混沌状态的时候,古老的中国体育文化已经从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开始逐步向文明社会过渡,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制定了与后世各项运动相关的规则。而此时,以欧洲及地中海为代表的西方古代体育才刚刚起步,经过了漫长的几个世纪的发展,才初步形成雏形。从这一点来看,在整个世界体育史发展的早期,中国古代体育应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它对世界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漠灭的作用。典型的如围棋运动、足球运动。积极发掘、整理、光大我们的民族体育,梳理真正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对于发展体育运动,对于全民健身,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总结

第3篇: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研究对象

论文摘要:近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日趋活跃,其研究对象与其他社会学科研究对象的交叉与重叠之处越来越多,这些学科各自独特的研究视角是使它们独立开来的标志。从体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原理体系等方面着手,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及比较、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该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行了阐释,认为此学科是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体育社会学所形成的一套比较系统的概念、命题、假设及理论框架对其学科研究视角具有规范作用。

随着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体育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该学科成为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中常用的学科名称,它的性质和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讨论和界定。但是,何为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却很少有人问津。从学科方法论上探讨体育社会学与其相近学科之间的关系,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似乎只要对体育领域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就可以冠之为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其实,研究视角不同于一般的分析角度。“研究视角是科学共同体普遍认同的思维框架,是一种研究的范式,也是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抽象,具有较长时期的稳定性;分析角度则是研究者个体对研究对象具体属性的选择性研究,或者是对研究过程的不同方面的选择性研究等,可以随意转换”。体育社会学是体育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体育社会科学体系中的诸多基础学科视角为我们认识体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及促进现代体育的发展与繁荣都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的认识深刻地影响着体育社会学的学术规范。本文主要通过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的探析,借以明了体育社会学的学术空间,同时也试图揭示体育社会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价值。

1、社会科学一些学科研究体育现象的视角

社会科学是科学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研究肩负着两个使命:一是,提供理解具体问题的新知识并提供解决意见;二是,为社会成员提供考察社会现象的主要形式。这两个使命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地推动社会科学向着专业化与独立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受其研究使命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社会分工方式与水平、大学设定学科的需要等的影响。近代以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学科独立和专业化分工的格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社会科学在自身建制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强调职业标准的独特性、专业语言和理论体系的统一性以及研究调查的客观性和定量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造成了与公众的隔膜。美国学者罗伯特·N·贝拉认为:“关心整体并不意味着把来自各个专业学科的事实加在一起。这类事实只有依据一种能包括各专业学科、又能形成一种整体概念的参考系统来加以阐述才会变得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概念不一定能简单地从寻常所谓的跨学科研究中形成。因为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所涉及的知识不只是来自邻近学科的有用见识,而是完全超越学科界限的”。由于社会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的特征,所以,任何一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单个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建立在多学科、多视角的整合与分析的基础之上。

体育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同样要求体育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它的学科边界存在的张力,并在多学科或跨学科的领域对其做出一种积极的回应,因此,运用多种社会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体育现象,并揭示体育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体育社会属性的必需手段。体育社会科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相互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主要相关学科有哲学、史学、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用社会科学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从理论上做出阐释,为体育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向做出评判,为在实践中进行体育决策、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者们运用众多社会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大量研究形成了诸多社会科学的分支应用学科,如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体育史学等。这些学科由于理论原理与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体育社会现象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学术视角。如体育社会学与体育史学就是研究内容相近,研究视角却存在本质差异的学科。体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体育群体的特征与互动形式、体育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等。体育史学是根据体育发展的时序性,研究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进化与退化、分化与组合等现象,通过对体育发展与演进的过程研究,对体育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认识。体育史学以时间的概念为基础,是对体育现象发展过程的历时性纵向研究。体育社会学虽然也进行历时性研究,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在纷繁复杂的体育现象中寻找具有本质的、相对稳定的、重复性的联系或关系,从而对体育现象进行解释与预测。

2、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基本性质、结构、类型以及合理性标准等内容的理论系统。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其学科研究视角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起着规范与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涉及相互联系的3个层次,即哲学方法论、一般社会学方法论和体育社会学方法论。

在知识领域,理论既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描述和解释,又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研究工具。也就是说,理论不仅是关于认识客体和客观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反映和表述,而且还是在已有的、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知识基础上向新的知识领域渗透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就是方法。哲学作为理论的最高形式,无论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研究,还是对社会现象的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哲学理论既是表述社会现象的最高理论,也是认识社会现象的最一般方法。哲学的精髓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认识的理论,它准确地反映了“在现实的历史过程中继承和否定的统一”和主客观因素“在社会认识中的相互关系”。因此,唯物辩证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体地说,唯物辩证法是帮助社会学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提纲,编制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方法的最高原则系统。哲学方法论是体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对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具有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体育社会学的最基本的任务是研究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社会现象,揭示存在于体育活动中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在对体育社会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无论在理论前提预设上和在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导向上,都受到一定哲学世界观的影响。

对于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来说,仅仅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是不够的,他还需要具有一般取向的社会学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一般社会学理论是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了社会学基本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框架及结构变量的相关分析。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架构是在进一步分析一般社会学理论给出的基本概念及其联系基础上得到的,体育社会学理论要给出研究者的是“具体变量”。体育社会学方法论包括作为研究的基本原理的理论假设和价值观念,还包括研究者用来解释资料、引出结论的标准或准则。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指导着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怎样提出假说,怎样选择必要的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理论观点。具体地说,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必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理论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在这方面,既要研究社会学理论向体育现实经验的渗透,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体育现实经验,又要说明体育现实经验对社会学理论的支持。2)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发现或形成问题。研究和论述体育社会学理论探索活动范围内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分析和确定评价与接受理论的准则。3)体育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和功能问题。对体育社会学理论做出静态和动态的结构分析,揭示体育社会学理论的解释、预见等功能。4)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问题。研究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演变与更替过程的合理性标准和准则。

综上所述,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经过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提示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分析,最终得到了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具体变量和理论框架。只有经过这样一个理论思维过程,才有可能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体育社会现象中各要素的本质特征和要素间的本质联系,才有可能提出各种具体的理论假设,从而保证体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质量。

3、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现象的视角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运用多维视角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但并未说明任何可能性,在说明一种研究视角时,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对象体系和理论体系相混淆。“研究视角并不是依据对象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理论体系来划分的,对象体系只是说明了某种研究视角的必要性,理论体系才能说明某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对象世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是否形成,主要得看体育社会学是否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概念、命题、假设及理论原理以及一个比较完整的相关分析框架。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而言,早期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多为社会学家的零散研究,如美国社会学者朱步林于1898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的“芝加哥的市立运动场”及1918年美国社会学者罗斯发表的“作为社会问题的成人娱乐”等。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只限于体育与闲暇及体育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在国际社会都得到迅猛发展,体育这一社会现象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领地,如体育与政治、经济等的关系、体育群体、体育组织、体育社会问题、体育社会化等诸多领域。原波兰科学院体育科学委员会主席毕格纽·克拉夫契科与巴巴拉·克拉夫契科在“波兰体育社会学”一文中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的总结指出,20世纪60年代后,体育社会学才真正独立起来,并在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上都获得了全面进展,西方体育社会学在6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转型与农村体育、城市体育、精英体育的社会学问题等领域;7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职业化问题、政府管理体育的职能、体育组织的社会学问题及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等领域。伴随着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渐渐得以确立。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与体育运动面临的越来越多巫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密不可分。因此,体育社会学领域的研究通常更重视应用性研究,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x 综上所述,体育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研究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学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大量应用研究后,形成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在理论上则是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基本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研究体育群体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体育情境中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方法;在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时,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角色规范理论,使我们对体育社会化的研究成为可能;在研究体育组织时,社会学的结构功能论为我们提供了功能分析框架。例如,职业体育组织的经济行动、政治行动和社会行动是分别执行职业体育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达到特定目标、行动整合与模式维持的功能,相对于职业体育组织的结构功能框架来说,职业体育组织行动的合理性,主要看它是否能维持职业体育组织的系统均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职业体育组织举办贩灾义演活动、到社区与球迷搞联欢活动,如果从经济学的投人产出角度看,可能是不经济的因而是不合理的活动,而从功能分析的角度看,却有它的功能合理性。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体育社会学也是直接援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并对某些具体的体育社会问题,采取定量的分析。

4、当代杜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趋势扩大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目前,“在社会科学中流行的分类方式是按照学科来分,并且认为特定学科的独立性是与特定的研究对象相联系的,研究对象决定特定学科的属性和研究方式”。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往往许多学科共同研究某一研究对象,或者说,研究某个对象是单一的学科无法胜任的,这样,传统的社会科学分类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危机。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经常需要考虑和解决的,不只是学科内的问题,还有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学科之间的关系也不只发生在社会科学内部,还要处理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关系,或者说,把在自然科学长期发展中所酝酿的科学精神以及人文主义传统或人文科学在历史中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引人自己的研究中,借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形成新的研究方法。这不仅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也是一个创造学的问题,局限于单一的学科和角度,往往会妨碍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从学科分化史来看,研究对象、方法、范畴、领域、内容、路线、主题等,在不同时期都曾单独或组合成为学科分界的标志。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标志性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各学科不断交叉、渗透,以往以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分科模式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研究对象逐渐趋同,研究领域逐渐重叠,研究方法互相借鉴。社会科学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融合趋向,学科分化与交叉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先生曾对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做过精辟总结,“多科并存、紧密交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的趋势表明,任何研究对象都不可能成为某些学科的世袭领地,体育社会学作为一种极具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趋同与融合的背景下,研究视角变得更加广阔,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自1898年起美国学者朱布林和阿米里肯就开始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体育现象。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大众体育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体育教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相互重合之处越来越多,体育社会学的视角涉及到体育教育、职业体育、运动训练等诸多领域。如体育消费既是当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体育社会学关注的热点,从体育社会学视角分析体育消费,并不仅仅是因为体育消费具有一些独特的非经济特征,更重要的,是因为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消费有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社会学中的互动理论、交换理论、冲突理论等,它们较之体育经济学所运用的供给需求分析、消费积累分析、投人产出分析等理论是一些不同的理论模式。尽管它们分析的对象可能是同一社会现实,但体育经济学侧重的是供给与需求关系对体育消费的影响,体育社会学侧重的则是家庭及社会群体等对人们体育消费的影响。以体育与暴力为例,心理学从本能论的角度认为,暴力攻击性是与生俱来的、独立的、本能的心理倾向;体育社会学则将体育运动看作消除社会暴力的安全阀,认为打击对方的运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攻击驱力的释放或宣泄的替代过程。在这些领域形成的诸多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不但促进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也显示了体育社会学的学科价值,体育社会学所独具的综合性研究视角,为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体育社会现象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5、结论

1.体育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要求体育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它的学科边界存在的张力,并在多学科或跨学科的领域对其做出一种积极的回应,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等诸多社会学科由于理论原理与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体育社会现象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学术视角。

2.体育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体育社会学研究视角起着规范与指导作用。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经过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提示和体育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分析,最终得到了关于体育社会现象的具体变量和理论框架。

第4篇: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排球运动;衰退;原因

中图分类号:G8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中国排球运动兴衰成败的艰难历程

纵观中国排球。从起源、发展,“卧薪尝胆”,“冲出亚洲”,中国女排“五连冠”达到巅峰,“萎靡不振”走入低谷,“重振雄风”后的困境。都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整个发展历程即曲折又充满希望。与美洲和欧洲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竞技运动起步比较晚、底子比较薄。当时的强队典型的有:高大、力量派――苏联队,技巧派――捷克斯洛伐克队,技术战术全面――日本队,“小、快、灵”――古巴队等。直到70年代末中国队找到了符合自己特点的打法“全面、快速、多变”。不仅中国女排获的了辉煌的成绩,中国男排也到达了历史的巅峰,多次战胜世界强队,涌现出象汪嘉伟等一批明星级球员。中国女排战胜有着“东洋女魔”之称的日本队之后,国家队开始逐步打开能够与美国、苏联等强队抗衡的局面。80年代,中国成为世界排球运动史上第一个连续五次夺得世界冠军的女子排球队,为中国运动健儿在世界排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80年代末期,“萎靡不振”,开始走入低谷,中国队将近17年没有在世界排球大赛中夺取比较理想的名次。2000年以后,和带领中国女排再一次走向巅峰,重提“女排精神”。2001年夺得世界女排冠军,2003年世界杯冠军,世界女排大奖赛决赛总冠军,2004雅典奥运会冠军等,而2008年奥运会也只获得铜牌。

二、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衰退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现状

现代排球运动的特点是:(1)攻守趋于平衡,更注重技术和战术的细节;(2)技术越来越全面;(3)战术不断变化和更新;(4)队员身体素质水平越来越高,以满足技、战术的需要;(5)已不拘于硬式排球比赛,呈现出多样化的排球运动形式。

为了进一步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1988年国际排联制定了《世界排球发展计划》。在世界各个地区建立20多个排球发展中心,发展娱乐性和健身性排球,向发展中国家赠送排球器材,向各国提供技术教材和录像资料等。1995年国际排联推出了《世界排球2001计划》在各大洲各国树立排球为顶尖运动的形象,使排球成为观众最喜爱的运动之一。让排球引起电视网和各节目赞助商的兴趣,使排球管理机构成为现代高职业化的机构,使拥有高水平球队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排球运动学科专业研究不仅涉及到医学、生物、化学、力学、心理、教育学等多门科学领域,也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领域,这些多学科、多层面的研究为排球运动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借鉴,并引领了新的发展领域,为排球运动规律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认识提供了参考,对排球运动科学的认识将更加深远和广泛。纵观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从观念的转变、更新,理论基础的形成、发展,技战术的成熟、创新,训练手段的科学改进,教学方法的进步、改革,竞赛规则的修改、演变等。排球运动研究内涵和意义的渗透范围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深入和拓宽、研究层次不断提高和丰富。随着排球运动理论与实践的飞速发展,排球技术战术的改革、发展、创新、科学地控制排球运动训练过程和制定科学定量的评价标准。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生化特点、心理训练、排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培养及其训练,体能训练、比赛的营养与恢复、先进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也将随之进一步深入。

通过天津队数夺冠军以及近几年国家队的起伏,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中国排球的发展,就是以科学而艰苦的训练为基础,练就一支各项技术全面、扎实、心理过硬,敢打并善打硬仗的队伍;在比赛场上,团结一致,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能做到不骄不馁的队伍,而并不是单纯追求身高和力量。简而言之:以科学训练为基础,以扎实的基本功为保障,以反应迅速为依托,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为支柱的特点。

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途径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备力量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只有重视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才有后劲。要想保持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必须遵循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丰富我国体育训练理论体系,扎扎实实搞好后备人才的培养。现阶段,建立以高校为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机制,是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一个常见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对竞技体育性质“本原”的认识,关乎竞技体育可否持续发展的大事,也与优秀运动员能否全面发展、形成全社会对竞技体育强力支持的良性循环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我国排球运动衰退的原因分析

中国排球运动主要包含中国竞技排球运动和群众排球运动。近几年中国排球运动成绩明显下滑。女排的发展进入了低谷,而男排则一直没有更好的表现。

1.中国排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严重不足。

2.排球规则的制定趋于竞技化,影响了排球运动的普及。 3.排球运动的运动形式发展过于单一,阻碍了排球运动的普及和职业化发展。

4.管理模式的落后,直接导致了运动员素质不高、比赛少、经验不足、经费没有保障、福利待遇低、宣传力度不够、后备人才培养不足等。

参考文献:

[1]张欣.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趋势―兼析亚洲排球落后的原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

[2]孟范生,张涛.中国排球发展出路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吴澄清.中国排球优秀运动队15年动态发展状况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9).

[4]姜冠军.我国男子排球后备人才现状与培养方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第5篇: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社会分层;体育参与;理论述评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94-01

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的互动关系研究对于社会分层与参与体育关系的准确把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挖掘不平等体育分层现象的根源,缩小各阶层在参与体育活动方而的差距,而且对于体育人口的增长、体育大众化的推进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宝贵的参考价值。

一、国内外关于社会分层理论的述评

国外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主要是分层理论和韦伯主义分层理论两大流派:马克思的阶级分层理论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级分化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变迁的动力,并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灭亡。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不仅仅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存在着一些过渡性质的阶级、类阶级群体和阶级内部的分支等。马克思本人虽然注意到了这些,但是他期望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成熟将消除这些复杂成分,从而最终简化成两极分化的阶级结构。韦伯在“阶级、身份和政党”一文中提出了三种社会分层秩序:法律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这三种秩序分别代表权力分层、经济分层和声望分层。韦伯是根据“市场状态”,即人们获取就业机会和有机物品的能力来划分阶级的。根据这种划分原则,拥有专业技术的工人就具有优势的市场状态或经济力量,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并且在消费市场中占据较高的位置,这种分析也非常适合对当代的中产阶级状况的描述。

国内学者对阶级阶层问题的研究与国际社会学领域中的学术理论发展脉络基本上是脱节的,他们是在非常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理论背景下讨论这一问题的,因此,国内关于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划分与国际社会学界的主流模式有明显的不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关于阶级阶层的各种理论一直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存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阶级阶层问题的学术研究。与此相关的一套阶级学说被称为阶级理论,但是该理论与马克思当年本人的论述有很大的不同。国内流行的阶级理论的许多重要观点,是源于后来的一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包括列宁斯大林等人对马克思阶级观点的发展,在苏俄革命和中国革命夺取革命胜利的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

二、国内外关于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关系的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理论流派:

(1)“炫耀说”代表人物凡伯伦探讨了19世纪体育参与方式与上流社会生活风格之间的亲和特性,并指出社会上层的体育活动旨在展示其雄厚的经济资本和崇高的社会声望。

(2)19世纪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在工人与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冲突中,工人阶级所推崇的体育项目中的“暴力”与“”特征,并倾向于将体育参与视为一种表达社会阶层之间与阶层内部冲突、敌意、和对抗的形式或手段,从而形成了“冲突论”。

(3)大量的研究材料显示许多学者在研究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关系的时候,将体育参与视作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从而形成了“社会流动说”。

(4)20世纪晚期,英国学者注意到体育参与作为社会定型化的手段在整个社会中开始被广泛使用,在社会分层过程中扮演了社会不平等制造者的角色,从而形成了“不平等论”。

(5)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炫耀性消费之所以存在,并不是因为上流社会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消耗过剩的精力和过多的金钱,而是因为上层阶级热衷于将自身与社会其他阶层区隔开来。体育参与方式是她们实施这种社会区隔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区隔论”。

国外学者关于体育分层的研究开展的较早,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他们重视实证研究,积累了各国丰富的数据材料。如学者杰・科克利指出,不同人群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存在很大差别;伦纳德通过研究归纳了体育分层的四个特性:即社会性、历史性、多样性和普遍性,并从阶层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各阶层人群倾向于参与不同运动项目的原因。美国学者托马斯・威尔逊的研究则指出社会阶层越高,全面参与体育的比例就越大,但少数人可能会参与被称作平民的体育运动。一般来说,文化资本最多的人和经济资本最多的人最有可能参与体育运动,但文化资本最多的人很少参与平民体育,经济资本最多的人则拒绝平民体育。以上学者的研究都是基于布迪厄在70年代建立的理论:包括体育参与在内的文化消费活动,不但需要具备活动的技能与知识,更需要拥有适宜的偏好和趣味,而这些所谓的文化方面的因素和阶层等级密切相关,是在成长和教育中逐渐形成的。由于西方国家的竞技体育是建立在大众体育基础上的,因而学者们在研究体育分层时经常涉及职业运动经历对参加者的社会流动所造成的影响。另外日本学者竹之下休藏也论述过体育人口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并提出了体育人口分层发展的理论。

国内近年有少数研究者开始研究体育分层相关问题,李树怡教授等于1994年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我国不同社会阶层人口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之一)开启了我国运用社会分层的理论来研究社会体育的先河。其研究依据社会学多元多层的社会分层理论,根据体育社会学体育人口参照多维标准进行分层,将调查人口分为31个社会阶层;吕树庭教授的研究主要借助于社会学家陆学艺的社会分层标准;申亮和肖焕禹借鉴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对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采用美国社会学家邓肯提出社会地位评价量表(SES)对调查对象的社会地位进行测量,并结合上海市民的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后进行研究,把社会成员划分为5个阶层;孙淑惠前篇研究根据自己的理论以社会资源和社会声望为标准,把社会成员分为4个阶层以及一个附属于这四者的阶层,后篇研究则采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的结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作为阶层划分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7个阶层;钟纬借鉴李强在2000 年制定的“中国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来进行社会阶层的测量,并根据北京市民的情况进行修改,将社会阶层分为3大类;吴振华,田雨普认为普通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研究分层的目的和出发点不同,体育分层研究不能直接套用普通社会学的分层标准,他们以经济能力高低为基础,以职业为划分内容,参照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特点,将社会成员划分为5个阶层。

对于阶层划分的标准,有一部分学者基本上是借鉴了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科研成果,或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后来划分的。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来划分阶层,或者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适当修订后进行划分。

三、结论与建议

由于运用社会分层的理论来研究社会体育起步较晚,所以对既有的理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明确体育社会阶层的划分,要准确,具有针对性,尽量避免过多的套用普通社会学分层结果,这样的分层体系不易分析体育领域内的分化;其次,阶层文化分析比较浅显,要深入分析各阶层的文化、心理特征,具体的论述阶层文化,充分看到阶层体系的历史流变性和各阶层内部的文化差异;第三,注重社会各阶层的体育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对体育分层的影响;第四,避免只停留在分层研究的表面,对体育分层的原因、机制进行系统探讨。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波普诺,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美】杰・科克利,管兵、刘穗琴、刘仲翔、何晓斌译.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第6篇: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习惯;终身体育;小学体育教育

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身体锻炼功能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终身体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和帮助。明白到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教育的必定方向,而小学体育教育做为终身体育的开端和重要时期,良好的小学体育教育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终身体育过程中在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生的体育生活化,使体育活动的终身化成为可能。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研究,对于小学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和活动意向数据的分析,讨论如何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提高小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1.调查分析

通过对四川大学的调查分析,得知参加体育活动、读书、听音乐、上网、看报纸杂志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选择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其中参加体育活动排在5大业余生活之首,占被调查人数的80.43%,其中男生占67.38%,女生占32.68%;其次是读书,占被调查人数的74.02%;第三是听音乐,占73.26%;第四是上网,占72.63%;第五是看报纸杂志,占65.9%。

2.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和趋势

2.1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增加和完善,使学生对于体育活动项目有了很大的选择自由。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项目主要以球类为主(其中篮球、排球、足球占18.04%;乒乓球、羽毛球占13.23%),其次是健美操(11.73%)、长跑(10.02%)、散步(10.27%)、旅游(8.28%)等。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是多样化的,但又相对集中。1大多数是学校体育课所授内容或大学生经常参加的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2多数是流行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攀岩、轮滑、台球等。

2.2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模式小型化

大学生参与体育生活的形式主要以个人或与同学一起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为主,以参与学校组织体育体育形式为辅。如:三人篮球赛;四对四半场;足球的五人、七人小型赛。

2.3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差异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差异主要有几个方面:1、性别差异;因为男女的差异,大学生对于体育活动项目上的选择和意向有不同的内容和顺序。2、竞技和休闲;因为体育项目的功能和技能要求的不同,大学生选择的意向也随之改变。主要是运动技能要求高,对抗性强的竞技体育项目和技能难度低,运动负荷轻的休闲体育项目。

3.结果与分析

我们了解了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和发展趋势,对开展小学体育教育又有什么帮助呢?我们可以假定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就是未来大众终身体育生活方式,那么可以就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探讨如何开展小学体育教育,才能提高小学生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行为,促使学生养成体育习惯。

3.1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项目教育

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多样化发展,相信未来的大众终身体育都是多样化的。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是有差异的,而且是每个人都有差异,要做到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只有开展尽量多的体育项目,才能满足小学生兴趣广泛的需求。

3.2注重健康体育教育

大学生对体育功能认知的提高,使他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得到相应提高,使大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坚持,并形成习惯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小学生也一样,对于自己身体好的事情一定会用心去做。应该用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促进他们的体育意识。

3.3实施趣味性教学

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是体验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而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集中在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注重的是体育活动中的快乐体验。所以小学体育教学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运动,并形成习惯。

3.4掌握好胜特点

大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之中,大多数是学校体育课所授内容或大学生经常参加的项目,说明运动技术的掌握与否,影响一个人参与运动的动机和兴趣。而且没有掌握技能的时候,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在集体项目的竞技中伤自尊心。所以应利用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个个摩拳擦掌,比试比试,提高运动技能,加强体育活动意识,并形成习惯。

3.5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能将体育课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运用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践。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能力,提高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要向学生推行课间和课外的体育活动,如跳绳、散步、打羽毛球、跳橡皮等。

4.结论和建议

1、开展多样体育活动,丰富小学生的体育生活。

2、加强运动技能的练习,培养小学生体育行为和体育意识。

3、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获胜心引导其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4、多设计主题课堂,使体育活动和生活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养成体育生活习惯。(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白翠瑾,杨光,梁思雨,黄学诚.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关系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10)

[2]苗大培著.论体育生活方式[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3]黄恩德.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1

[4]梁思雨,杨光,白翠瑾.体育行为对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作用[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04)

[5]梁利民,著.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6]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7.

第7篇: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为提高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法的效率,就应了解和掌握其要领.文中就问卷调查法及其种类,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与原则,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以及问卷调查的实施与评价等进行了分析.

    问卷法是现代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特别是在调查研究中的使用则更为普遍,因而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英国社会学家莫泽则说:“10项社会调查中就有9项是采用问卷进行的”。可见问卷调查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这些年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广泛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体育社会学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要提高问卷调查法的效率,就必须了解和基本掌握其要领。

1、问卷调查法及其种类

    问卷是社会研究中搜集资料的1种工具,它的形式是用1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问卷调查是书面调查,即调查者用书面形式提出问题,被调查者在既定的局面表格上回答问题。问卷调查一般是定量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统计量推断总体。问卷调查的对象可由调查调查者自行选取,如专家咨询等;也可用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这样可保证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样本量。

    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按填答的方式可分为自填问卷和代填问卷。自填式问卷是由被调查者本人填答的,而代填式问卷则是由调查人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代为填写的。自填式问卷调查可按问卷的传递方式不同,分为报刊问卷调查、邮政问卷调查和送发问卷调查;代填式问卷调查也可按照与调查者交谈的方式不同,分为访问问卷调查和电话问卷调查。

2、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结构与原则

2.1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2.1.1从被调查者的角度考虑问卷的设计由于问卷需要被调查者回答,因而调查者在设计问卷时既要突出自己研究的主题,又要考虑被调查者回答的方便。因此要注意:问卷设计不宜太长,问题不要太多;所提出的问题不要太难,更要避免提出被调查者不愿回答的,诸如较为敏感或涉及个人隐私等问题;不应要求被调查者进行难度较大的回忆和计算,不要提出明显带有调查者本人观点的问题等。

2.1.2对队碍问卷调查的因素有明确的认识一项问卷调查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调查者能否与调查者合作。从问卷设计的角度上分析,影响被调查者与调查者合作的障碍主要来自主客观两方面.主观障碍是被调查者在心理和思想上对问卷产生的不良反应,客观障碍则是由被调查者受自身的知识、能力、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而形成的。

2.1.3从多方面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问卷看起来是由1组问题和答案所构成的调查表格,但在其设计时却涉及了许多在问卷上看不到因素。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的因素较多,而在这些因素中,调查目的、调查内容、样本性质、资料处理分析方法、问卷使用方式、调查经费和时间等影响因素则是必须考虑的。

2.2问卷的一般结构

2.2.1卷首语即1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作用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或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以及对被调查者参与合作的谢意等。卷首语要求简短明确,用语客气。

2.2.2指导语即填表说明,用来向被调查者说明如何正确填答问卷。如果是单项选择或“是”与“否”的问题,向被调查者说明将自己的选择在何处打“j”或划“o ".如果是多项选择,说明是否需要排序以及如何排序等。如“请将下列问题的答案按您认为的重要性程度在“口”内填上1.2.3……”等。

2.2.3问题和答案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被调查者的各种信息正是通过问题和答案收集到的。问卷中的问题在形式上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

    所谓开放式,就是只提出问题而不为调查者提供具体的答案,而是由其自由作答。如:“您最喜爱的健身方式是什么?”,(请自填)。

    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优点是回答者有充分的自由按自己的情况或发表意见,不受什么限制,回答往往也是最自然的,所得资料也比封闭式问题所得资料丰富生动。但开放式问题也有缺陷,其1,受被调查者理解能力、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等限制;其2,由于需要较多的思考,因而会花费被调查者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3,开放式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能过泛,因而不便于处理和定量分析。

    所谓封闭式,就是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2个或若干个可能的答案,供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看法和意见,从中选择1个(单项选择)或多个(多项选择)作为回答。例如:

    “您最喜欢看哪一类的电视节目?”(限选1不答案,请在口内打“口”)。

    (1)新闻类口(2)体育类口(3)文艺类口(4)经济类口(5)军事类口(6)其他类

    “您喜欢观看的体育比赛是什么?”(可选多个答案,并请按您所喜爱的程度在口内标明1.2.3.4……)。

    (1)足球口; (2)篮球口; (3)排球口;(4)田径口:(s)体操口;(6)跳水口;(7)乒乓球口;(8)羽毛球口:  (9)网球口;(10)游泳口;(11)射击口; (12)滑雪口;(13)其他(请写明)。

    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与开放式问题正好相反。虽然这种方式对被调查者有一定的限制,缺乏自发性,回答中的偏误也难以发现,但由于回答者填写较方便,所花时间较少,对其他方面也无特殊要求,对回收到的问卷便于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所以是1种常用的问卷设计方式。

    封闭式问卷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1)填空式—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写问题:(2)两项式—只有2种答案而选择其中之一的方式;(3)多项式—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选择其中1项或多项的形式;(4)顺序式—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这些答案排出先后顺序的方式:(5)等级式—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供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加以选择;(6)矩阵式—将同类的多个问题和答案排列成1个矩阵的形式:(7)表格式—将同类和几个问题和用表格形式体现出来的方式。

2.2.4编码所谓编码,就是对每1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1个、每1个答案编定1个惟一代码,并以此为依据运用计算机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2.5其他资料包括问卷的名称及编号,被调查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问卷发放与回收日期,调查人员、审核人员姓名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2.3问卷设计的原则

    (1)客观性。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现实和实际情况。如果在调查问卷中所提出的问题大大落后于实际,调查的结果就不可能反映真实情况。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超越了现实,调查所提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难以使人信服。(2)必要性。必须围绕调查课题和研究假设设计必要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过多和过于复杂,会增大调查成本和降低问卷的回复率,设计的问题过少又无法说明调查研究欲说明的问题。(3)可能性。问题设计要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可能。超越或低估被调查对象实际能力的问题都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4)自愿性。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凡被调查者不可能或不愿真实回答的问题,都不宜正面提出。(5)针对性。主要指当“专家”问卷调查表发放时,其对象的选择要恰当。当问卷表中的内容对专家来说也不熟悉时,就难以看到加以回复。

    在问卷调查中,被调查对象一般是通过对问卷中已设计好的问题与答案的理解来选择回答的,因而,如何清楚地表述问题和设计答案是其难点。表述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1)具体性。一般在问卷中不要用抽象概念和提笼统的问题,因为抽象概念和笼统问题不易回答,即便是回答了也难进行科学分析。(2)单一性。每1问题的内容要单一,不要把多个问题合在一起提出,因为对复合问题难以用某1答案来回答。(3)准确性。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准确,不要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更不要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和概念。(4)简明性。用于表述问题的语言要尽可能简单明确,句子冗长繁琐而不得要领的问题会降低回复率和有效率。(5)中立性。表述问题的态度要客观中立,不要使用诱导性语言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更不要在问题前套上诸如:“x x说……”等“帽子”。(6)通俗性。问题的语言表述要通俗易懂,不要使用被调查者感到陌生的语言,特别是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概念和术语。

    此外,问卷中问题的表述要尽量避免用否定句的形式来表达,特别是对问题答案采用“是”与“否”的选择时,否定句容易产生误答。

    设计答案的基本原则:

    (1)相关性。所设计的答案必须与所询问的问题有直接关系,避免出现答非所问或无关答案。(2)完整性。尽可能地穷尽与问题有关的主要答案(因太多而不能列出的可在最后用“其他”表示)。(3)同层性。所列出的答案要在同1个层次上,即按分类标准是同一类别、同一维度和处在同一分类水平上的答案方可。(4)互斥性。设计出的答案应当是相互排斥的,如果出现互相包含和兼容的问题,被调查者在作选择时会感到困惑。(5)可能性。所设计的答案应当是被凋查者能够回答并愿意回答的,即对方从能力上和感情上均可接受的。

3、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错误

3.1问题含糊

    即问题的含义不清楚、不明确,或者可能产生歧义。如:“你近来是否经常参加锻炼?"(1)是口;(2)不是口。

    在这个问题中,“近来”、“经常”和“锻炼”的表述都比较含糊。“近来”是个时间概念,但它也是1个相对的概念,可指近2, 3天、近2, 3个星期、近2, 3个月甚至更长。“经常”是一频度概念,但也是1模糊概念,达到什么要求才能称之为经常?1周3次还是3周1次?“锻炼”1词在体育界以外,就可能联想到其他的锻炼,如下基层锻炼等。即便知道是指体育锻炼,但它包括哪些内容,骑自行车上下班算不算?

3.2概念抽象

    有些调查者常常用抽象的概念或极为专业的术语来表述问题。如:

    (1)“你认为举国体制是否是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佳体制?”

    (2)“按项群理论,可否将现有的运动项目分为以下几大类:……”

    在(1)问中的“举国体制”是1抽象概念;在(2)问中的“项群理论”是1专业性很强的术语,把这些概念和术语用于对象是相关专业人士的调查尚可,但如果用于一般性的社会调查,就难免会让人头痛。

3.3带有倾向

    调查问题的设计者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在问题表述中体现出来。如:“中国足球水平如此之低,而国内足球甲a俱乐部球员的收入又高得离谱,你认为这种现象合理吗?”

    (1)合理口;(2)基本合理口;(3)不合理口;(4)很不合理口。

    问题的这种表达方法明显地带有对选择答案的诱导,其结果是导致被调查者选择后两项答案。虽然问题的设计者可能并未偏离事实,但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然不符合中立性的要求。

3.4多重含义

    1个问题只应当问1件事情,如果1个问题中同时出现2个或多个事物,回答者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如:

    “目前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水平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步?”

    (1)是口((2)基本是口(3)不是口

    从表面上看,问题是指体育运动1件事情,但由于在体育运动中包含了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方面,如果这些方面的发展并不协调或不同步的话,对这个问题就不可能做出适当的选择。

3.5问法不妥

    除问题的设计之外,在答案的设计中也会出现错误或不妥当的情况,问法不妥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1种。如:

    “对运动员应当多表扬,少批评”

    (1)正确口(2)错误口((3)不知道口

    表扬和批评只是不同的教育方式,多与少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在答案中用正确或错误等来界定某种方式显然是不对的。如果在这个问题后再加上“您是否同意采用这种方式”并将答案改为“同意、不同意、不清楚”就较为妥当了。

3,6过于复杂

    设计问卷的原则之一是简明,而在许多社会调查问卷中并未注意。如:

    “协会制在现阶段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多项选择)”

    口(1)项目管理中心与单项运动协会的“双轨制”运行方式,不利于调动社会体育组织的积极性。

    口(2)协会自身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水平与市场运作能力。

    口(3)政府对运动项目的管理权限过大,存在越拉、错位与不到位现象。

    口(4)协会制有效运作的社会化网络不健全,难以承担起竞技体育发展的责任。

    (5)以全运会为代表的赛制使地方政府成为利益主体,阻碍了体育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6)单项运动协会通过市场获取资金的能力不足,政府财政的补贴有限……。

    问卷设计中的复杂的问题和答案本身并无错误,但某些被调查者不太愿意对这些复杂问题动脑筋。因此,如果问卷中的问题和答案表述过于复杂,会大大降低其回收率。

    虽然在问卷设计中出现一些错误或不妥也属正常现象,但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则应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各种错误的发生。

4、问卷调查的实施与评价

第8篇: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体育人才;国际流动;基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G8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3―0173―04

体育人才国际流动是日渐凸显的国际体坛现象,是职业体育全球化纵深发展的结果,亦是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体育人才国际流动对输入国和输出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带来了变化和影响。本文从政治和经济两个主要影响因素的角度,参考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的意义、现状和基本特点进行思考。本研究采用的是国际体育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属于体育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范畴,以期对后续研究者提供借鉴。

一、文献综述

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是最能体现全球性特征的体育赛事。足球运动不需要使用特定的国际语言,竞赛规则在全球范围内日趋标准化。部分商界和政界人士认为,足球运动是跨国交流和自由贸易观念的产物。尤其是在欧洲大陆,足球发展的状况与科技进步的理念、社会现代化的程度有着紧密联系。1908年巴里足球俱乐部成立时,瑞士、德国、奥地利、法国、西班牙、英国商人在同一俱乐部踢球,抱着一种对理想世界的信念,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跨越经济的文化交流活动。商在足球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以谈判中间人、记者或前球员的身份,活跃在国际球员劳工移民市场,越来越多的来自足球世界以外的独立人参与进来,并且在他们的交易中经常都是具有跨国性质的。人除了在国际转会市场的历史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外,他们普遍被看作是20世纪90年代足球迁移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足球运动员国际流动现象可以形象描述为“雇佣军”概念。另有观点认为,因为足球是年轻人的运动,许多人在他们的东道国找到了人生伴侣,成立了家庭,也有了稳定的工作,不会轻易作出跨国流动的选择。许多球员作为经理人或者教练的身份继续在为东道国效力。对于一些球员来说,搬到国外代表的是国内成功事业的标志。而更多的则是认为,北美足球联盟经常被看作是欧洲和南美球星的退休养老之所。尤其是一些英国人和北欧人,他们效仿了旅游球员和退休球员惯用的发展路线。

二、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的意义

(一)对政治经济发展的意义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员跨国流动迅速发展,从世界杯和欧洲杯决赛阶段球员跨国流动的历史变迁来看,在国外俱乐部踢球的本国球员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增长到21世纪初的近50%,总体流动趋势是由东欧、南美洲、非洲、亚洲迁移到西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主要原因是西欧联赛市场提供了丰厚的球员薪金和广告收入。这反映了西欧五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先发优势(宗主国),凭借这种历史遗产和霸权影响,西欧在战后的职业足球市场上形成了主导世界的力量,即世界足球五大联赛市场。对输入国而言,来自世界范围的精英球员确保了西欧联赛的质量和国际地位,促进了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2004年欧盟体育产业达到4070亿欧元,约占欧盟国家GDP的3~4%,约占欧盟劳工经济贡献的5.4%。联赛市场将提升西欧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带动西欧城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促进外来经济合作与融资发展。同时,大型体育赛事和职业联赛将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国家与城市的自豪感、认同感,这些无形利益将有助于防止城市精英人才流失,加强社会团结和城市各阶层间的理解。运动员跨国流动对输入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输出国形成了互利双赢的局面。

(二)对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

体育人才的国际流动对输出国的球员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提升作用,具体表现在国内与国际影响方面。例如,尼日利亚精英运动员大部分来自经济与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运动员的经历、成就与社会流动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经济与社会地位。来自美国、芬兰等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运动员的成就以及向更高技术层次联赛的流动,能够提升运动员在国内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当国内的联赛市场不能满足球员职业发展预期时,会引发球员向国外更高联赛市场的跨国流动。这能为球员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赢得更高的国际声誉,并且对于深受种族问题困扰的球员来说,有助于消除种族歧视影响和提升种族地位。对输出国而言,球员的跨国流动对缓解分流本国经济增长压力和促进经济结构性调整也提供了机会。球员的国外经济收入能形成一定的资金回流,是本国对外劳工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由农业、工业经济向人才、服务经济的结构转型,同时球员在国外取得的成就和地位,能在本国体育行业内形成示范效应,调动更多的人从事体育行业的热情,促进本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加纳通过对足球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立足球训练学校等措施,促进和保障了加纳球员的“出口”质量,为本土年轻球员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发展平台,提升了加纳在世界足坛的影响和地位。

三、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现状与基本特征

(一)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现状

对于21世纪初的国际形势变化,有学者引入现代化、帝国主义到依赖理论以及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强调“全球范围”和“全球体系”的重要性,建议建立各种可能的跨学科框架来研究运动员国际流动问题。另一项研究试图把沃勒斯坦的理论应用到英国足球移民的研究当中。在试图建立足球运动员移民的模式过程中,作者表明足球运动员的流动已从大洋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外延地区转到了非洲的周边地区、南美和中美的半边缘地区,然后最终以欧洲(主要是英格兰)为核心。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核心地位成为全球范围内劳工移民的一块吸引磁铁。国内学者对世界足球主要联赛球员国际流动特征的实证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该观点,即西欧是世界职业足球发展的核心区域,招募与吸纳全世界的优秀球员,导致了世界足球洲际间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一级市场联赛的核心地带和全球精英球员供给分配的科层化结构。二级市场联赛大量启用本土球员,以及利用一级市场联赛人力资源溢出效应和招募一些足球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精英球员,组建了世界职业足球的二级市场,参与本土足球市场竞争。

(二)博斯曼法案的影响

1995年颁布的博斯曼法案被认为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职业球员国际流动状况的条款。许多研究者把此看作是足球市场全球化的标志,以及国界随之打破的象征。毫无疑问,20世纪末的英国和其他地方一样,电视覆盖率允许横跨欧洲的观众观看其他国家主要大满贯的比赛,而欧冠联赛的新组织也有助于增加国家电视播出非本国足球比赛的数量,促进了充满活力的国际转会市场的发展。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自博斯曼法案以后,球员只是与他们直接的雇主打交道,即单独与俱乐部取得联系,协会的作用正在日渐边缘化”。可以说,欧洲的转会市场已经根据财富和地位完成了分层化,一个鲜明的跨国精英市场为了欧洲最富有的“超级俱乐部”而出现。因此,当一个像阿内尔卡一样的年轻国际球员决定离开其雇主时,就正如他在1999年夏天所做的那样,他选择的新俱乐部只局限于那些欧洲大陆的足球贵族成员,这些人能够支付他的天价工资。虽然他可以名正言顺地签约马赛、拉齐奥或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但是他绝不会去凌兹、威尼斯或塞尔塔足球俱乐部。

(三)国家政策的重要作用

21世纪初精英球员的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职业体育领域放宽了移民政策,联赛市场也不再限制球员国籍。球员流动在促进输入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输入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了棘手的问题,主要的争议焦点在于认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问题方面。现代国家不仅是地理边界意义上的政治统一体,还表现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统一,即所在国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方面。来自不同国家、语言、种族、文化的国际球员,对输入国既定的社会与文化生态会形成一定冲击。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的日本J联赛,分别引进了贝贝托、邓加、斯托伊奇科夫等球星大腕,这些明星球员桀骜不驯的烈性以及强迫球队适应自己的风格打法,在日本媒体与社会引起了负面影响。再如,二战后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民族独立情绪间的紧张关系,引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双边社会与文化冲突,齐达内“用头撞人”事件具有象征意义,一方面法国足球建构了后殖民时代的“新法兰西的标志”和“法国大熔炉的成就”,另一方面足球神话的破灭,难掩精英球员移民所造成的双边国家文化冲突和球员心理问题。亨廷顿在《我们是谁?一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中提出,文化多元化对美国社会具有致命威胁,如果同化移民的能力归于失败,美国将会成为一个分裂的国家,并存在内部冲突和由此造成分裂的潜在可能。对球员跨国流动输入国而言,面临两难困境,在繁荣发展了联赛市场的同时,必须承担国家文化“纯洁性”和社会内部分裂的风险。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政策结果,即是实行文化共和模式,还是文化多元模式的政策导向问题。

(四)体育人才国际流动的基本特征

发展中国家正在普遍融入全球化进程中,逐渐放弃本国传统项目和软金牌项目(如摔跤、举重、跳水等较低国际影响力项目),而选择发展国际高竞争力项目(如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例如,伊朗的传统项目摔跤在全球化浪潮和社会变迁中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足球运动,伊朗决策高层认为集体项目更能展现国家的精神风貌,同时,足球较之摔跤的项目影响能为伊朗赢得更高的国际声誉和政治地位。又如卡塔尔斥资打造足球联赛市场(QatariLeague),2003年每队仅用于新球员招募就达150万英镑。有批评者认为卡塔尔烧钱式的联赛投资行为,并非追求相应的经济回报,而是向西方霸权发出阿拉伯世界的声音,提升卡塔尔的国际声誉和政治地位。不管是建立本土联赛市场,招募外援帮助本国球员提升竞技水平,还是鼓励本土球员去国外更高级别联赛发展,都是紧密围绕国家队的竞技水平和国际影响而展开的,这就催生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换技术”发展模式。

其基本思路是,输出国鼓励精英球员向国外更高级别联赛发展,球员在国外联赛中提升或保持竞技水平,进而提高输出国在国家队比赛中的成绩和国际影响,用本土联赛“市场”换国家队“技术”。“市场”是指联赛的经济收入和竞技水平,“技术”是指赴国外联赛发展的精英球员的竞技水平。也可以理解为球员输出国的“技术外包”发展模式,二级、三级职业足球市场国家球员可以从一级市场获得足球技术的提高,这种在国内联赛难获发展的足球高端技术,是组建一支具有世界冲击力的国家队的基础,被誉为保持世界诸国足球代表队间竞争平衡的最佳方式。例如,韩国是典型的“市场换技术”发展模式,参加2010年南非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有10名球员在国外更高级别联赛发展,分布在英超、德甲、法甲、俄超、苏超、日本J联赛、中超(安贞焕,曾效力于意大利佩鲁贾足球俱乐部)。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在国外更高级别联赛踢球的精英球员越多,说明国家队竞技水平越高。

对于输出国而言,普遍选择一条折中的政策路线,可以实现两头均衡获利。如巴西、阿根廷、日本等国联赛,这些国家的精英球员赴西欧联赛发展,提升或保持了国家队竞技水平,同时致力于本土联赛市场的发展。对于输入国而言,运动员跨国流动是一桩只赚不赔的买卖,输出国的“市场换技术”并不对应于输入国的“技术换市场”。在后博斯曼时期,欧洲联赛精英球员流动加快,世界范围的精英球员集聚欧洲联赛市场的状况,对欧洲本土球员竞技水平的提升,以及对欧洲各国家队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观点反驳认为,球员跨国流动的过度扩张,导致西欧足球俱乐部选择“廉价”的海外精英球员,削减对球队后备力量培养的资源投入,在节约球员培养成本和繁荣本国联赛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挤占了“本土球员”的发展空间。欧足联相应出台了“本土球员规则”,以期保证西欧国家“本土球员”的可持续发展。该观点并未得到实证研究支持,例如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等西欧强队,在联赛市场和国家队成绩两个方面实现双赢,对挤占“本土球员”发展空间的说法难以成立,该观点背后的政治经济动机尚需进一步讨论。

四、对策建议

体育人才国际流动对输入国和输出国政治经济的双重影响,可以简化描述为两难困境。对输入国政治经济的影响而言,体育人才国际流动对开放国家联赛市场、提升联赛市场国际化水平、促进联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与此相对应,国家文化边界同时开放,对国家既定的文化政治生态产生冲击。对输出国政治经济的影响而言,体育人才国际流动对提升国家队比赛成绩,赢得更多的国际关注和政治影响具有积极作用,与此相对应,本土体育人才资源外流,导致本国体育联赛市场国际竞争力不足。两难困境是体育人才国际流动输入国和输出国难以回避的核心问题,输入国和输出国为破除两难困境的影响,应制定契合本国政治经济实际的体育人才国际流动政策。在理想状态下,存在激进、保守、折中三条政策选择路线,由此形成了三种典型的球员国际流动状况。输入国和输出国应对3种政策路线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的策略。

(一)输入国政策选择

对输入国而言,体育人才国际流动激进政策的实施,在本国联赛市场经济最大化的情况下,有可能挤压本土体育人才的成长空间,对国家队成绩产生负面影响。体育人才国际流动保守政策的实施,在维护国家文化边界稳定的情况下,有可能限制本国联赛市场经济发展。体育人才国际流动折中政策的实施,在联赛经济和文化政治之间寻求最优平衡,有可能对联赛经济和国家队成绩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二)输出国政策选择

第9篇: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范文

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连续9年担任一线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并于2014年3月至6月对合肥几所高校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调查结论,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总结:

1.1体育教学流于形式

(1)学分比重偏低,授课时间较短.非体育类的本科院校里,体育作为通修课程,一般分三到四个学期开课,本科生4学分,专科生3学分,授课时间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在学位总学分大约130分的情况下,4学分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与重视体能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大相径庭.而体育运动和群体竞技活动应该是始终贯穿大学生高校生活的一项必备课程,应该在大三和大四都安排授课时间.

(2)学校师生重视度不够,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传统单一.笔者走访的5所本科院校里,其中3所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使用均超过了五年,新版本与旧版本相比,基本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从各级教育部门到学校教务处,再到学校体育部的各位基层教师,大家普遍对体育教学重视度不高,强调保守的安全性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学计划仍旧以基本体育项目为教学主体,在保障学生课上安全的前提之下,尽量修足学分.

1.2体育教学目的传统

至今为止,大部分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修满学分,完成教务处布置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劳逸结合,不可局限于全天的理论课程教学;通过体育课选拔比赛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以待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运动习惯、体育素养和学生团队意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1.3体育教学设施陈旧

尽管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逐渐改变观念,不惜血本更换体育器材、打造体育训练场所,但毕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院校在这个方面思想观念薄弱.笔者走访过程中,甚至发现有高校封闭运动场,除了上课期间,其余时间一律实施封闭式管理,不准任何人随意进入.现代化的训练场地、优秀的体育器材,就更不用说了.

2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这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家中缺少同伴,一人受到多人溺爱和呵护,最终形成了强烈的自我特性.加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味强调学习成绩至上,忽视了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最终导致他们社会化的缺陷,缺少走向社会所应具备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品德.

2.1有利于降低身心不健康的风险

WHO制定的健康标准中,其中跟身体本身有关的就占50%,包括体重得当、牙齿清洁、头发有光泽、眼睛明亮、肌肉皮肤富有弹性等.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注重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一旦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运动素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健康的比重,尤其是心理健康.

2.2为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基石

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为首的团体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团队机制、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对团体项目的最终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在群体性的体育项目中,他已不再是一个具有相应体育技能的个体,更是一个重要的团队成员.他必须学会适应,努力提升团队素养,这就离不开互助、分享、谦让、合作甚至自我牺牲的亲社会行为;其次,团队内部每个成员的专业技能必定不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提倡以好带差.直接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细化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再次,体育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多开展组与组之间的实战练习,对于对手之间友谊第一、互帮互助的优良体育风格加以表扬和鼓励,一旦出现个别的恶性竞争和有意伤害,务必进行正确引导,适当进行惩罚.唯有此,才能真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使当代大学生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交往、具有较高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和助人行为等.

2.3提升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效果

社会心理学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曾经存有“本能论”和“习得论”两种对立观点,但经过学者的论证研究,最终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来的一种行为方式,绝非与生俱来.同时,以鲁宾和施奈德为代表的学者经过研究,认为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当代大学生自身年龄基本在18周岁左右,尽管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相对较难,但是并非完全毫无益处.一方面他们正处于强调自我意识的青春叛逆期,对师长的一味说教尤其反感;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熏陶和影响.笔者对合肥市区五所高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65.6%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思政课没有太大意义,旷课情况比较严重;72.5%的同学对父母和老师频繁的直接说教非常反感,基本不会用心聆听;81%的同学认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如自己观看某部影片的启发,亲身参与某个活动的领悟等.因此,一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教育,效果会比常规的说服式教育强多倍.

3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若干建议

3.1改善高校体育教学考核制度

截至目前为止,各大高校普遍采用体育达标考试的考核手段,运用与评定运动竞技水平类似的体能测评法,这种方法完全忽视了大学生先天体育技能的个体差异,也和素质教育目标完全脱节,最终导致师生流于形式的教学过程.为了达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良:

(1)国家教育部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并提倡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改革.国家教育部结合各个下级部门的反馈意见,制定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件,主要补充关于渗入体育思想、加强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相关具体条款,并下发各级教育厅,要求辅之具体的实施保障措施,最终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改革.

(2)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制定具体可行的体育

教学考核制度,补充体育素养、心理素质评价等相关考核要素.目前的高校体育考核仍采用传统的体育达标考试,预定的达标分数是对学生进行体育考核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学指挥棒的课程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本性,显而易见,高校体育课程仍然局限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之中.作为高校的主管专业部门,各校的教务处应当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多开展教学改革之类的课题,并最终落到实处.对于体育课程的考核制度,应该建立多维度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考虑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将运动成绩的定量评价、学习态度的定性评价与身体形态机能变量的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兼顾生理素质评价与心理素质评价.同时,体育课程考核过程加以明确规定,确保体育老师能够统一、有效执行.

3.2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

笔者调查的几所高校中,80%以上的体育教师都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人员.他们的教学重点都局限在体育技能本身,除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关注以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基本被完全忽视.相关教育部门及高校自身,应该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除了本身的教学技能以外,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行为.

(1)定期举办高校体育教学培训班.高校的体育部每月开设一次培训课程,课程主题除了基本的教学技能外,更多的是体育教师自身师德和教学目标社会化方面的课题.培训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邀请学院社会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相关专家,也可以让体育部经验丰富、运用效果较好的优秀老师来主讲.培训班以理论讲授和案例探讨为主,多加入互动环节,切忌流于形式.

(2)完善体育教师的考核管理.年终考核是每个高校每年必做的基本事项,但目前的考核表基本分为职工个人鉴定、基层单位审核意见、学院领导审核意见等常规内容,最终只能在平时考勤这块得到实际的体现.建议将年终考核表加以细化,尽可能量化,从业务水平、职业素养、学术水平等多方面加以衡量,可采取传统的记分制,由学生、同事、领导共同打分.

3.3建立规范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