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园林景观道路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趋势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园林景观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园林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
1.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
(1)城市道路景观不同于公园小景观, 道路景观的观赏主体主要是处于运动的汽车 、路上的行人,它是以园林植物为载体,通过植物在绿化带内的有序列的动态韵律设计配置,形成整条道路线型的相对动态景观带,给人以动态视觉美感,此为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特点。也就是说,公园小区的静态景观不适宜设计到道路景观中来。
(2)设计原则:城市道路动态景观也是道路景观,应符合以下设计原则:
①以人为本,安全导向:绿化设计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司机的驾驶疲劳度等,创建舒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②动态美学;动态景观是视觉运动变化中的景观,其决定因素就是视觉变化的速度,因为速度决定动态景观变化的尺度。
③适地适树;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多利用本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以本地树种为主,同时兼顾引种适应性、观赏性强的树种,合理搭配,并考虑城市土壤条件、养护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绿地植物,形成稳定优美的景观。
2.对道路园林认识及设计上的误区
(1)要“生态不要美感”,这其实只强调了功能性,而忽略了园林的艺术性。只要生态就好,忽略了道路内在的视觉美学要求。尤其是现在的快速路园林建设,只要求多种树,园林美学要求不高。
(2)对“自然生态”的理解有误解,植物配置设计粗糙,施工出来的效果凌乱无序,并将其当成所谓“自然”,其实是毫无观赏动态美感,降低了园林艺术水平。
(3)动静态景观错位,将公园小区的静态美用于道路上,做得过于繁杂。不但可能影响交通安全,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
(4)植物生长有其本身的自然规律,城市道路绿化片面追求初期效果而种得过密无视了植物未来自然生长的空间,或者对灌木加以修剪追求所谓人工美。
3.城市道路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3.1景观定位
城市道路园林景观定位应根据其市政功能作用不同,分为主干道与一般道路,其中主干道中又根据设计时速不同分为城市景观路、城市快速路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对以上道路尤其是园林景观路及主干路的绿化进行景观特色规划。景观定位与设计时速有很大关联,而动态景观尺度决定于速度快慢,因此景观定位通过设计时速影响动态景观的变化尺度。
城市景观大道:园林景观路是城市道路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点,行车设计时速一般
3.2景观分段
景观分段从宏观上来体现道路的动态景观变化。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具有一个统一的景观风格,可使道路全程绿化在整体上保持统一协调,提高道路绿化的艺术水平。道路全程较长,按用地环境分布有多个路段,各路段的绿化在保持整体景观统一的前提下,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结合各路段环境特点,景观上得以丰富。
城市道路周边用地分为居住区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山林地貌等,根据每一用地情况,园林设计上有所变化,使每段均有自己的景观特点又相互联系,以丰富道路景观、呼应环境。
4.动态园林景观与植物配置关系
景观分段从宏观上体现了一条道路的动态园林景观变化,一景观段的植物配置则从微观上构成了城市道路动态视觉变化基础。道路动态景观强调的是立面变化的感觉,即植物疏密感、高低错落感,这比漂亮的平面图案更有强烈视觉美感。其设计遵循统均衡、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等美学原则,植物配置体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的美学思想。
城市道路绿化带中与动态景观变化紧密关联的主要为中间绿化带、主辅分隔绿带、红线绿化带。每种绿化带根据视点所处位置不同其配置设计手法(韵律控制)也有所不同。
4.1中间绿化带动态景观
中间绿化带位于道路中央,与超车道相邻,它在所有绿带中具有重要地位。首先起到防眩光的生态功能,因为在中间分车绿带上可合理配置灌木、绿篱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植物能有效地阻挡对面车辆夜间行车的远光,改善行车视野环境:此外中央绿带还是体现一条道路景观特点的重要空间。中间绿化带以双向运动的汽车为观赏视点,因此中间绿带应有两个观赏面。中间绿带主要由一个个主景植物串连而成,主景植物一般由大灌木、乔灌组团构成,每主景之间的差异通过配置形式(遵循美学原则)、植物种类来体现。这就要求设计者须熟悉每种植物的形态、特性及其相搭配后的生长状态等,才能把握好施工后的园林效果。
4.2侧分隔绿带动态景观
侧绿带位于主车道两侧。同样以运动的汽车为观赏视点,但侧绿带不同于中间绿带。因为它位于均速道旁,侧绿带尺度变化受景观定位影响相对于中央绿带比较小。两侧分车绿带对非机动车有庇护作用,其绿化所起的滤减烟尘、减弱噪声的效果最佳。当绿化带超过4m时,宜乔、灌、地被植物以自然的配置形式复层混交,扩大生态绿量,但同时要高低错落,注意避免生成一堵绿墙,不利于污气扩散。从车 道起向外由低到高呈梯状,形成良好行车视野。
在侧分隔绿带复层植物配置里,上层乔木在纵立面上通过不同乔木强调林冠线的错落变化,形成本绿带的变化景观特点,但树种无需复杂,选高低不同的乔木搭配可丰富立面;中下层植物配置则可丰富些,通过不同叶色、花色灌木配置组合到一起,但注意灌木生长速度之间的互相影响,其中上层乔木作为主景应选择形体较美的乔木为主景。侧绿带一般与路口相连,植物配置形式的变化刚好以此为界,适当的跳跃,有助于弥补均速上视觉变化不足;如果路口间的距离过长,则以200-300m为变化的长度,并随道路设计时速有所变化,时速越高,变化长度越长,反之亦然。
路口侧绿带上植物配置尽量简单,简单到只铺草皮都可以,因为形式简洁,使驾驶员容易辨别穿行道路的行人,否则容易干扰驾驶员视线,尤其在雨天、雾天影响更大,一般路口简单绿化延伸长度由行车速度、反应时间及刹车距离来决定,一般景观路为20-30m,快速路至少50m。
展望;当前城市道路园林设计趋势:
关键字:景观色彩;园林设计;视觉;舒适安全
1、色彩学―城市道路景观色彩的理论依据
从牛顿创立光谱理论奠定了色彩学的研究基础至今的300多年里,色彩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长足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扩大,色彩学在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运用更是进一步朝着深度、广度迈进。城市道路的综合景观环境色彩的研究,便是色彩学与建筑学、城市设计学等学科相互交融而产生的研究领域,它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从视觉美学的角度对城市色彩进行研究,做出设计,达到创造一个美观、协调的城市色彩景观的目的。因此,色彩学是其中重要的、基础性的、视觉美学理论依据,色彩学的理论体系庞大,本章所分析的是与城市道路综合景观环境色彩相关的部分。
色彩给人的感觉千差万别,长期以来对色彩的科学研究使我们可以通过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来科学、准确地描述色彩,即色相、明度、纯度。根据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色彩可分成两类:没有彩度的色称为无形色,如黑、白、灰。有彩度的色称为彩色,如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可以准确地描述出一个颜色的表象,因此也是颜色科学中科学地定义色彩的重要础。
2、道路景观色彩效应
2.1色彩的心理效应
雪地、冰山的白色会使人感到冷,太阳、火的红、橙色使人感到温暖,海水的蓝色使人感到清爽,色彩缤纷的草地、花卉使人心情偷快等等,都是人们对自然色彩的一种心理感觉和反应,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反应在道路环境中运用各种各样的色彩,使人们在人工的色彩环境中,联想、记忆,犹如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色彩的心理反应在道路或建筑设计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人对色彩的一些共有的心理感知特性,有助于更好地运用色彩语言的特性塑造道路景观环境。
2.2色彩的心理联想
色彩的心理联想是从具体联想到抽象联想的一个过程,即色彩在引起人的视知觉的同时也会引发人对色彩相关的具体事物的联想,进而产生心理抽象层面上的想象。对色彩抽象联想的产生,一方面是色彩本身在刺激人的视神经并在大脑中形成印象的生理过程当中所具有的特性造成的,如红色,注目性高,刺激作用大,会增高血压加速血液循环,因此给人以热闹、激动、鼓舞的感觉;另一方面则是由不同的文化习俗、宗教习惯等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色彩联想,会有不同的象征、偏好习惯。
3、道路景观色彩设计原则
3.1创造“以人为本”的良好人居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问题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00年世界人口已有1/2居住在城市,而到2010年预计达到60%。21世纪将成为一个“城市世纪”,“人们将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城市住区”。城市化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诸如污染、交通堵塞、社会分化等的城市问题。因此,以人为核心的良好人类聚居环境的建设便成为当今最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涉及城市这一层次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应是城市道路综合景观色彩规划设计的重要的基础原则。
在城市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今天,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成果和社会负担同样摆在人们的面前,建立一个良好的人类居住环境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城市道路综合景观色彩研究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目标之所在。正如1996年《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所说:“在我们迈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憧憬着可持续的人类住区,企盼着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倡议正视这个真正不可多得的、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挑战。让我们共同来建设这个世界,使每个人都有个安全的家,能过上有尊严、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
3.2城市的整体设计原则及要求
若想把握好城市环境色彩的整体关系,无论是规划者还是设计者都开对各种色彩的构成要素的巧妙驾御与合理平衡。这涉及了常言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总体”的关系。
首先,城市主体色。指能够决定城市整体环境色彩氛围与特征,并且对视觉感知影响最大的城市色彩基调。由于建筑物是城市的主体构成因素,并且对城市的作用和视觉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因此,在任何城市色彩建设中,建筑色彩向来都是当仁不让地成为城市色彩的主导者。其次,城市辅助色。即与主体色相呼应,并且能够衬托城市主色的城市色彩应用系列。我们在这里研究的微观上的道路景观,包括公共设施中的路灯、公共厕所、街椅、交通护栏等,就是以城市辅助色的面貌出现。最后,城市点缀色。即与城市主体色呈对立状态,并且是面积较小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一般情况下,城市的车辆、标牌、车站、广告、旗帜和橱窗、花卉,包括行人的衣着等流动或暂时性的色彩,以及一些建筑特定构造、附属设施,如窗帘、遮阳篷等都可以考虑点缀色的应用。
4、我国园林道路综合景观环境色彩的解决策略
4.1对城市园林道路绿地规划的几点建议
道路绿地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窗口”,人们日常出行及商务活动等,都会直接感受到道路绿地景观。经过精心规划及设计的道路绿地,可形成乔木、灌木及草坪的复层立体种植模式以及四季不同的季相特色。这样丰富的结构及色彩所形成的优美景观可改变整个城市的形象,对于改善城市道路景观,美化城市容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路绿化的色彩设计,除了要遵循上面提到过的几点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地域性原则、民族性原则之外,还应该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同步进行,这是保障城市道路绿地得以实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留出足够的用地进行道路绿地建设,使道路绿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景观。其次,所有的道路绿化均应满足行人安全的要求。在行人较多的道路上的绿化布置应保证行人的安全及满足行走舒适性的要求。再有,道路绿地设计应满足多样化的原则,是道路绿地的配植模式及树种选择上均应注意其多样性,道路绿地的配植应突破单一行道树或乔木+草坪的模式,大力推广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的复式种植模式,这样既可以提高道路绿地的生态效益,又可以提高道路绿地景观的丰富度。在树种的选择上,也应多种多样,除了选择一些抗性强,适应性好的乡土树种外,还可适当引进一些适宜的外来树种,这样不仅可丰富道路景观,开可减少病虫害对树木的损害,减少后期的维护费用。
4.2关注城市道路环境形象,防止“色彩污染”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户外广告已成为媒体领域的主导势力。我们感觉到在发展过程中,道路的形象和国家的面貌存在着不理想的现象。园林道路两边大大小小的广告已经影响到道路景观甚至整个城市的视觉污染,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阵地规划与管理的缺位,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症结―即色彩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看到了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不能改进的,为此我们提出了我国广告、标志色彩应用混乱的现象,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一起保护我们城市的生存环境,维护道路景观的形象,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政府有关单位在适当的时候建立城市色彩应用的法律法规。
5、结语
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梳理和分析,明确“园林设计中城市道路色彩景观”概念研究范围的目的;以国际先进研究水平和实践结果为借鉴,总结了道路景观规划的设计及需要加强改进的方面;通过对北京部分园林的实地调研,实践了本文所提出的道路综合景观色彩设计的操作方法,科学地采用和分析了色彩数据,也根据相应的理论指导体系提出改进方案,为本文提供一定的实践支持。总而言之,道路综合景观色彩规划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新兴研究领域,它从一个相对宏观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色彩”这个古老的话题,而这一举动对在人类的城市发展中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焕加. 20世纪西方建筑史[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刘滨谊. 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道路;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公众对于生活质量及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道路园林绿化是城市绿化的框架和脉络,是当代道路建设的重点所在,因此,大部分城市把道路园林绿化当做促进城市绿化景观发展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道路园林绿化景观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主要标志,能够改善及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净化城市空气、降低噪音等作用。
1设计原则
1.1生态性
道路建设过程中需充分平衡人口、环境、资源及经济等关系,使任何一种情况的发展都处于可持续的状态,道路园林绿化也不例外,因为道路绿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创造一个适合各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环境的过程,坚持生态性原则,能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满足生物对生存环境的各种需求。
1.2功能性
道路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需与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规划目标相呼应,以便突出道路绿化景观的文化和特色。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车辆和行人的各项行为规律与需求,将道路园林绿化的景观和功能充分显现出来。
1.3协调性
道路绿化景观需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充分体现道路园林绿化景观的统一性、经济性及和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协调好保护与开发、建设与维护、生态和景观的关系。
2设计方法研究
2.1准确把握绿化景观设计的形式
准确把握道路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形式,是进行道路绿化设计的重点。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全面、细致考虑各道路所处的位置及周边建筑物的结构、风格、特色及绿化设计的面积等,然后在设计时,重点关注色彩搭配及树木间的层次感,最终形成一个基本的道路园林绿化景观雏形。例如,在部分快速路、主干道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大范围及大色块园林绿化景观作为主体设计,对一些居住区、非机构道路及商业街等,设计人员需以精细化的绿化景观设计为主体。对于相同的道路,可以在不同的路段,显示出绿化设计所要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和层次性,使得道路园林绿化植物间疏密有序、层次分明、丰富多彩,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性非常强。
2.2选择合适的园林绿化植物
道路园林绿化景观和城市的生态格局、可持续发展、经济性建设等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设计人员需在一个有效的道路区域内,根据园林绿化景观植物的形态、色彩、习性等特征,设计出相对应的绿化景观,因此,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至关重要。
第一,对于街道绿化,主要分成中央分车带、路侧带和人行道绿带,这类绿带常选择小乔木和花灌木作为主要的绿化植物,能保持街道景观的通透性和协调性,同时也可有效遮挡会车灯光,避免妨碍交通,保障车辆和行人安全。植物品种按照树形、花色、叶色等特征来选择,需选用无刺、易繁殖、易管理,且具有一定耐旱、抗污染能力的品种,如仪花、红花银桦、红千层、小叶紫薇等。在选择地被植物时,应按照该地区道路土壤、气候等选择适合的品种,同时配合乔灌木形态,合理配置。
第二,设计人员需全面考虑整个设计区域地方植物的独特性及新颖性,合理选择基调相似的树种与其它绿化植物。通常情况下,常常选择木棉、南洋杉及落羽杉等植物作为上层乔木;荷花玉兰、人面子、秋枫、水翁、阴香等植物作为中层乔木;红千层、小叶紫薇、毛杜鹃、含笑、红车等作为底层小乔木和花灌木。
第三,在道路近自然群落建设中,垂直方向植物景观需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在植物的配置方面,群落层次需清晰分明。如果上层乔木的分枝点高,且种类少,下层可选择高一些的植物,且品种需丰富多样;如果道路种植的面积较小,所选植物的种类需以低矮的小乔木为主,以免使景观的空间变窄,形成一定的局促感。花坛周边可选用较低矮的植物,确保一定高度,这样可以更好地衬托出不同花色的艳丽,而在开花落叶的树丛后方,则可选用常绿高大植物作为背景。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园林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总体要求
1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这一思想具体体现在城市道路中,就是强调城市中的主人翁精神,各项设计均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
2 体现道路景观特色。同一条道路的绿化应该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以稍有变化:同一路段的植物选用应注意相互协调,注重植物空间、色彩的搭配。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充分利用园林中的各种设计手法如,借景、透景等,将街景融入到道路景观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特色的道路绿化设计。
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关系到道路景观效果的成败以及绿化效益是否充分发挥等问题。所以,在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应考虑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考虑实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根据本地气候、土壤和地上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合该地生长的植物,以保证树木的正常发育和抵御自然灾害,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尤其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切勿盲目追新,大量采用未经试用的树种,造成经济效益受损,生态环境破坏。
4 绿化设计应结合远期效果。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道路改造日新月异,因此,道路绿化任务也在不断增加,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道路修葺完善并开始使用后,道路绿化也将随之成型,栽植的树木将不会经常更换、移植。所以,道路绿化设计要有长远的观点,既能满足近期使用功能,又要兼顾后期绿化效果。
二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内容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行道树绿化设计,分车带绿化设计、交叉路口、交通岛绿化设计和路侧绿带绿化设计等部分。根据它们所处位置的不同,道路绿化应进行分项设计。
1 行道树绿化设计。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的绿带称为行道树绿带,其主要功能是为行人提供遮荫,调节温度、湿度、防尘、降噪,同时美化沿途街景。行道树的选择应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树冠优美,分支点一般设置在3m左右。行道树的栽植一般采用对称式栽植,在特殊情况时,应根据道路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遇到人行道一侧有高压电线时,有高压线的一侧可栽植没有明显主干的树种,或有主干但可以改造的树种。如下图:
2 分车带绿化设计。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成为分车绿带。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称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绿带的宽度根据行车道的性质和街道的宽度而定,较窄的有1m,宽的可达几十米。分车带上的植物配置除考虑到增添道路景观外,首先要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遮挡车辆和行人的安全视线。
分车带的种植形式可根据宽度采用多种形式的绿化种植。一般较窄的分车带可种植低矮的灌木和草本,可起到绿色隔墙的作用。宽度达到1.5m以上时,隔离带上的植物搭配可采用多样化,种植形式可采用规整式或自然式。通过合理的搭配乔木、灌木、地被等植被,形成形态各异、色彩丰富、层次错落的绿色长廊。为增加分车带景观效果,可辅以园林设计中的各类小品,如置石、雕塑等,达到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相结合的景观效果。
交叉路口、交通岛绿化设计。(1)交叉路口。道路交叉口的绿化主要功能是满足车辆正常通过。绿化设计上必须保留出一定的安全视距,使行人、车辆能及时看清周边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等级状况,测算出相应的停车视距,并绘制视距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内,不能有阻碍视线的物体,因此在道路绿化设计上应取消较高植物的栽植,如因特殊需要,可在道路交口附近设置可移动的种植箱,既能美化道路,亦可避免遮挡安全视距。(2)交通岛绿化。交通岛的绿化设计应结合交通组织,引导行车方向、维护交通安全。一般交通岛绿地应设计成封闭式绿地。通过在交通岛周边的合理种植,可以强化交通岛外缘的线形,对诱导驾驶人员的行车视线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雪天、雾天等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弥补交通标示的不足。交通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沿交通岛内侧道路绕行的车辆,在其行车视距范围内,驾乘人员视线可以通过交通岛边缘,诱导行车方向。
4 路侧绿带绿化设计。道路绿带是指在道路的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道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道路环境的特殊,路侧绿带的植物选择既要考虑植物对光、水分、土壤、温度的要求,又要满足美观和功能的需求。路侧绿地的宽度不一,并与周边环境的用地性质关系紧密,因此在植物配置上应注重植物的造型、色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如下图:
三 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
1. 道路绿化种植土的质量决定着道路绿化的效果。在道路施工过程中, 产生许多混凝土、沥青、二灰等建筑垃圾, 大部分由道路施工单位运走, 但还是有少量的残留物留在绿化带中, 若不清运走, 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因此, 清理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劣质土壤, 是绿化施工第一道工序, 要清运劣质土壤, 回填适合树木生长的种植土。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回填土中, 掺入草木灰和稻壳, 并施入饼肥或有机肥作基肥, 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并用悬耕机细耙土壤, 使土壤充分拌匀, 提高土壤的肥力, 有利于树木生长。
2. 强化栽植技术规范要求。道路绿化本身立地条件差, 除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外, 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栽植, 也是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重要一环。首先, 树穴的规格要根据树木土球的大小决定, 不能挖太小, 否则树木的根系难以扎下去;对于较大乔木的栽植穴规格, 若地下水位高, 要挖深一点, 然后放一些瓦块、粗沙, 做成透水层, 便于透水, 这样乔木栽植后根系不宜腐烂, 树木成活率较高;对于一些地被物的栽植, 要均匀合理, 浇水后要夯实与土壤紧密粘连, 保证成活。其次, 要加强遮荫措施, 可用遮阳网进行遮盖, 避免阳光直射灼伤植物; 对于一些高大乔木除了按技术规范要求栽植外, 为了防止风吹歪倒, 还需用木桩打支撑。
3. 做好养管工作是保证景观效果的关键。道路绿化树苗栽植完成后, 养管工作是关键。首先, 必须浇透定根水, 适度修剪、整形、打支撑, 做好防护措施, 防止行人横穿践踏树苗。重点放在平时的养护管理上, 生长季节杂草长势特别快, 为了防止杂草与树苗争夺养分, 必需勤除杂草。其次, 做好抗旱浇水保苗工作, 防止树木花草灼伤、水分蒸发而死亡。第三, 养管工作必须要勤、要细, 树冠的整形修剪、疏枝、抹芽、中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缺一不可, 对缺株、死株适时进行补植。冬季, 为了防止雪压和霜冻, 要及时清理树上的积雪和冰冻, 维护好道路绿化景观整体美感。养护管理只有实行长效管理、精细管理、制度管理, 才能使道路绿化出精品, 才能保证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 总结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和施工养管工作是城市整体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和提高道路绿化设计、施工、养管水平,才能使道路绿化真正成为展示城市绿化水平和形象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杨丽君.创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路的探讨[J].工程与建设,2009
关键词: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人们对于城市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园林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雅的休闲娱乐空间,在园林景观中通过各种人性化的设计,给人们以自由、安全和亲切的感觉。
1 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原则
1.1 科学选址,整体规划 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实际情况,科学选址,整体规划,方便居民的出行和居住,选择适合人们休闲娱乐的环境。另外,从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做好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1.2 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求 通常城市园林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休闲娱乐环境,由于不同年龄段人们的活动习惯和活动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求,使每个年龄段的人们都能够有合适的活动空间[1],充分体现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1.3 舒适性 在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中的便民设施时,要充分了解人们的需求,按照人们的活动方式和生活习惯来改进和优化便民设施,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园林环境,使人们感受到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增加人们的视觉体验。
1.4 和谐性 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要重点突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使人文历史元素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不仅使人们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情怀,还要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凸显出园林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和谐性。
2 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2.1 注重生态化建设 在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时,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融入多种当地的特色文化元素,注重原始生态化建设,结合一些历史弥久的自然景观,给人们以亲切、真实的感觉。城市园林景观设要注重生态化建设,以地方的园林景观特色为基础,构建动态的生态型景观设计,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具有地方的独特特色,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给人们提供一个宁静的空间。
2.2 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 人是城市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凸显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悟,凸显人们的心灵设计,重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人们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将多元化的文化元素加入到园林设计中,充分发挥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美好的园林景观环境。
2.3 情感化设计 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要重视运用人文因素,加强情感化设计。人文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全面了解当地的文化环境、文化特点和当地居民的想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使人们能够在紧张的生活环境中,找到一点心灵的慰藉。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社会的一些弱势群体,针对他们的需求做一些情感化设计,使他们能够从美丽的园林景观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积极生活的自信心。例如,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在园林景观的台阶和入口位置设计残疾人专门的轮椅通道[2],为他们游览园林景观提供便利,充分体现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突出情感化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2.4 道路设计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可以选择很多种不同的道路设计形式,每一种道路设计在园林景观中都有着它独特的作用,因此道路设计也是园林景观突出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园林景观的主路应该是平坦的、平缓的,周围的小路重点突出多元化的设计风格,突出园林景观的高度变化,给人们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灵体验[3]。在设计园林景观中道路走向时,要充分了解人们在观赏园林景观时的需求,尽量在一些重要景观的对面设置道路,人们走在路上就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景。另外,突出园林景观中风景优美地段的道路设计,在园林中的赏景地段,设计漂亮的走廊和庭院供人们短暂的休息,充分体现出园林经管的人性化设计。
2.5 注重人文历史 不同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会给人们不同的感觉,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全面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生活习俗突出当地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每个地方的特色,一方面包括人文特色,另一方面还包括自然环境特色,因此在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过程中,要以这两个方面作为基础,充分体现出当地的人文历史特点,激发人们之间的共鸣,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园林
环境。
结束语: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结合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多个方面做好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佳.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从实践来看,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平面设计、道路设计以及景观设计。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平面设计。对于房地产项目设计而言,其大多是采用了规范化和规则化模式,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则与之有所不同,其主要有自由式、混合式以及规则式等多种形式。从实践来看,若严格按照自由式的风格进行设计,则园林景观在整体上的布局就相对的比较灵活一些,尤其是那些常用的蜿蜒曲折小路会将居民的室外空间合理的分割开来,在园路两旁设置的植被会让居民感觉到自由活泼、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若采用规则式的设计方案,在园路、广场以及水体等,都应当布置成适当的几何图案,并设置一些较为明显的轴线,给居民的感觉是整齐划一、中规中矩;若采用混合式的设计方案,则园林景观中不仅会有自由灵活的感觉,而且还有规则式的严肃。但实践中无论采用何种设计模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生态园林建设,各种广场、园路以及绿化布置等,让房地产与景观绿化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一个城市房地产花园。
第二,道路设计。在房地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道路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其宽度不仅要适于正常的行走,而且还要满足生活用车的方便进出,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地考虑到行人、车辆的安全性。基于此,笔者建议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多选择环形道,并保证人、车能够各行其道。房地产生态园林的设计应当区别于一般的住宅小区道路设计,应当多增加一些迂回曲折、自然流畅的道路线条在其中,而且还要保证绿地与空间的形状能够科学合理的分割开来。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当配合相关的植物共同组成一个生态园林景观,使行走在其中的居民能够活动一种景随步移的美妙感觉。
第三,景观设计。对于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而言,景观设计是重点,想要让生态园林景观实现情景交融之目标,则必须充分地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底蕴,即将人文情怀充分地赋予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当该园区的居民漫步于园林景观时,犹如置身于山水画之中,使人感受到春景宜游;夏景宜看;秋景宜赏;冬景宜居,表达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诗情画意。可以有效地放松生活和工作中的紧张心情与压力,进一步舒缓其烦躁情绪,对日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笔者建议在抓住一个主题思想的基础上,由设计人员具体的自由发挥,从而创造出一个千姿百态的景观格局。同时,需要注意园林小品设计,即应当保持一种雅致、简远以及疏朗的风格,不仅要突出设计人员的思路和想法,而且还要让这些景象表现出深远的意境,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二、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应当与自然环境、政府区域规划相协调
从目前房地产项目开发实践来看,生态园林的设计优劣直接关系着该房地产项目的受关注度,甚至会影响到该项目的成败。因此,绝大多数的开发商将视线都放在了园林景观本身的设计上,希望以更好的设计创意来打动消费者,但却严重忽视了与周围建筑景观的有机融合问题,导致适得其反。基于此,笔者认为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风格应当注重本土文化、当地环境,无论是选用岭南造园手法、还是海派园林精致手法或是皇家园林的恢弘大气的差异性选择,都要使之与周围的景观有机地协调起来,以满足风俗习惯以及建筑审美的要求。
(2)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的植物景观选择
对于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而言,选择适宜的植物景观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人员应当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对该房地产项目周边的地理位置条件、气候状况以及该项目的功能需求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然后再根据植物自身特性做出正确的选择。一般而言,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当保证植物配置多样性,并且要充分地利用植物的自身习性。此外,在选择生态园林景观布置所需植物种类时,应当尽可能的利用本土植物种类,这样可以使园林景观更具有地方特色和亲和力,比如在广州市可使用大叶榕、小叶榕、凤凰木、桂花、红枫等常用树种,尤其是红棉花;还要注意运用本地植被种类对房地产园林景观加强设计铺垫,对于避免植物水土不服现象非常重要,同时还可以有效地简化园林建设的后期管理工作。
(3)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主题的选择
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主题非常的重要,实践证明,独特的构思与鲜明的主题可以大幅度提高房地产项目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各种建筑结构和植物布设,应当保持主题的统一性,并且让人们欣赏完以后能够理解其中的强大文化内涵。比如,在园林景观主题设计过程中,关键部位适当选取虎尾草、大王椰、狐尾椰、红豆杉、银海枣、秋枫以及罗汉松等名贵植物,可以彰显该房地产项目的高档性品质。
(4)房地产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周边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建设也成为人类物质消费和生活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园林景观是当前主要的小区建设生态系统,其作为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成为建设行业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提升小区建设的文化氛围以及改善小区生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而当前相当部分园林景观建设和设计缺乏人性化因素,所谓人性化则是指在体现美的同时能够根据具体条件(消费者生活习惯、消费习惯以及其他人文审美习惯)满足消费者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因此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和尊重人的自然需求,是现代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当前的人性化设计缺失在于过分注重风格和手法,过分注重美观,在装饰性和奢华性上的要求过多,缺乏真正实用性。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对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2.1绿化人性化设计
随之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高楼大厦对城市使用面积的占有率逐年提升,相关绿化设施和面积面临较大的挑战,绿化建设成为当前城市居民追求的一个生活品质目标,崇尚田园风光、追求亲和自然。因此营造园林风光,亲和大自然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人性化的一个关键。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须适当引入自然因素,讲究视野开阔和植被的多样性,并丰富空间变化和层次感,在局限的空间内尽可能营造合理的、较大的感官空间。在绿化设计上配置植被可以通过草、灌、乔多种植物相集合,合理科学利用,并在布置时讲究疏密和高低以及尽可能大地发挥相关植物的生态效益,净化空气和光合作用的相互协调;其次,植被设计应体现出相关的季相变化,在设计初期考虑相关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季节间的关系,能够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四季常绿、四季皆景。在城市公共园林设计中,绿色主要起到衬托的作用,而红色等其他多彩色系则应用于整体的点缀,使得整个布置静中有动;最后,在整体的布局上讲究空间的点线面相结合和互动。注重垂直竖向和水平横向的相呼应,尽可能模拟自然,创造合理的生态意境。
2.2园林中道路设计
作为一种提供给人进行自然风光欣赏和享受的系统,园林景观中道路起到的作用相当关键,在实际设计中,园林景观道路对于疏导人流量、控制观景节奏以及分割空间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是否科学合理是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相关研究指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路应当以平坦为主,小路则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理念让其有丰富的质感以及高度层次感,这主要是考虑到主路人流量方面以及人在其中的空间体验方面。在道路的走向设计上,应当配合周围绿化景观以及赏景的需要,将路围绕相应的景点进行设计,并充分考虑人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对于景点较少的园林可以进行道路规划后再进行绿化方面的设计,通过调整园林中的道路走向和高低进行增留和减速,减少在景点较少地段人流停留时间缓解人流压力。
2.3水景设计
水景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到调整生态和缓解环境灰尘污染的作用。而在欣赏性方面,相关水景也是欣赏的关键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学也讲究其对人的环境心理影响作用。因此对于园林景观而言,无论从欣赏性还是实用性,无论从现代建筑学还是传统风水学,水景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从人性化角度而言,景观设计中的水景必须进行科学配置,对于水位的涨落以及常水位和高水位之间的协调是水景设计的关键所在。在雨水通管设计中考虑整体水量的渗透,合理利用水资源对绿化景观进行灌溉的同时营造可持续化管理的水循环。目前比较流行的有在景观中设置相应的渗透溪,设计时使其常年有水,呼应绿化的同时增加生态环境因素,形成较为自然的湿地生态圈。
2.4文化景观
上述几点从自然景观进行讨论,而园林景观作为人文设计的一种其文化方面的内涵也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的文化人性化设计主要指从人和自然的发展出发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尊重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基础,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突出环境在日常中的作用,保持人对环境的认同感,进一步提高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艺术设计品味。例如在某历史文化名城,通过街头雕塑对文化进行历史传承,真实反映历史中该园林景观的生活场景,容易让观赏者产生共鸣。在文化景观的设计上,园林设计应当讲究细节上的比例和使用的舒适性。文化景观的人性化选择在于提高园林景观在实际应用中的便捷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考虑不同层次文化和不同年龄使用者的需求是园林文化设计的关键,在实践中对其功能分区,设计讲究动静结合、开敞与封闭相呼应,致力于打造宜人园林以及提高整体的空间品质。特别在于可持续化建设方面,设计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体现现代城市精神,节约设计材料成本,对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规划。
3结束语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
1引言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对于改善城市的环境和美化城市的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美化城市形象,为人们提供一个可观赏的景观。所以,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城市园林设计的人性化。本文对城市园林的人性化设计进行了探讨。
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而园林景观设计,则是决定城市园林景观是否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园林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一种艺术的综合体现,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考虑其中,只有将所有的方面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呈现出一份绝妙的佳作。
园林景观建设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在人们的眼中呈现出一份完美的,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它更重要的目的,除了观赏性之外,还要具有休闲及娱乐的作用。所以,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体现出人性化[1]。人性化园林景观设计所具有的发挥空间很大。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高超的设计技巧来展示出园林景观的自然之美以及和谐之感。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设计师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融合到园林的设计中的同时,应充分吸取来自大众的灵感,才有可能设计出令民众满意和舒心的人性化园林景观。
3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策略
3.1对园林景观进行整体规划
对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要从园林景观的选址开始,只有选择便民利民的建设地址,才能够为城市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以改善环境、美化形象、为居民提供服务为主要设计目的,使园林景观在具有观赏性的同时,具有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达性,充分体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
3.2尽可能满足多样使用需求
城市园林景观,不仅具有观赏作用,还具有为城市居民服务的作用,因此,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使用者对于使用的需求,尽可能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于使用的不同需求。比如,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者其活动方式不同对于活动空间的要求也不同,设计者只有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才能够合理划分出不同年龄段使用者的活动空间,充分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2]。
3.3实现园林建设生态可持性
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城市园林园林生态结构的设计,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同时,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的融入地方特色,或者是在园林景观中新建一些富含地方文化气息的建筑,提升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亲切感,加强当地居民对园林景观的感情,进而使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人性化。
在城市园林的设计中实现生态化,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使城市园林景观所具有的观赏性也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4重视园林道路人性化设计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园林景观道路的设计,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以往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道路设计通常都比较简单。只需要设计的足够宽敞即可,但是在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这样却是行不通的。园林景观是一个悠闲的场所,其主要作用就是供人们观赏和使用,如果将道路设计的过于宽敞,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观和实用性,如果就将道路适当的设计狭窄一些,不仅能够提升美观,还会体现出曲径通幽处的别样意境。另外,为了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建议使用经济实惠、色彩丰富的透水砖来铺设道路,在铺设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要求,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不同的搭配甚至是铺设出不同的图案,添增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4实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性化的有效措施
4.1设计人员亲临现场指导园林设计与施工
为了确保城市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能够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指导施工。如果设计人员不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施工,极有可能会出现施工人员歪曲设计人员设计意图,随意进行施工、破坏园林设计人性化问题的出现。比如,在设计图纸上,所需要进行规划的树木只会用一个点或圈来代表,图纸上的树种规格都是相同的,而采购的树种却是千姿百态,这个,在施工的时候,就需要设计师进行现场的指导,避免问题的出现[3]。还有,对于山石设计,图纸要求设计师应该画出山石的平、立、剖面图、基础,对标高,石种、石色以及形态也要进行最后的确定,而这些,一般的设计师往往都做不到。所以,为了避免山石的建设与开始的设计出现偏差,设计师也要参与山石的施工过程。
4.2施工人员领会设计意图落实人性化设计
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的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充分的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做到对设计图纸了如指掌,对图纸中的重要环节了解其具体的施工方法,并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确保充分落实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该不断地与设计方进行协调,并与设计者保持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问题。除此之外,施工方还要从大局出发,要根据客观条件,环境、材料、植物价格市场情况具体的参考设计方案,尽量做到与设计相一致。施工管理者必须熟知施工对象,即各种苗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施工现场的状况。在进行绿化施工的时候,必须抓住适宜的栽植季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并严格的执行施工操作规程,科学施工,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所造成的偏差。对于一些原本不适合栽种的土地,比如盐碱地,要根据土壤的具体特性改良土壤,使其适合栽种。同时,在改良土壤的特性并进行栽种之后,还要定期的对植被进行检查,以避免出现因为土壤特性的不适合而导致的植被破坏的现象出现,务必使其绿化达到设计中的理想的要求,使设计师人性化的设计意图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5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设设计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其设计引起足够重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舒适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凯华.以人为本――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性化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10(3).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道路;合理规划;设计
在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道路是连接园林各个部分的纽带,其可以引导人们进行园林景观的欣赏。因此,针对市政园林工程道路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能够使得市政园林工程道路的具体效用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进行深入的探究。
1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设计规划的意义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道路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园林中的各个景点,同时为游客指导欣赏的路线等。以平面的角度来看,道路就是园林中的脉络,其在园林工程中是交叉呈现的。园林道路能够在规划和设计中,具有着不同的形式,所发挥的功效也不同。因此,针对园林道路进行规划和设计,会对景观的规划形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的通行产生一定的影响。园林道路规划和设计的合理性,会使得绿地空间功能的发挥也具有合理性。可以说,园林道路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2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缺陷
首先,因为和设计相关的人员的诸多观点的影响,时常由于过于自信而将一些本来拥有一定的美丽地形而存在的景点给消除了,让其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状态,最终导致园路自身失去了应有的强烈的立体感觉,更加严重的影响是会将比较平缓的地点变成一个比较突起的小土丘,使得园林道路突兀的变成弯弯绕绕的曲路。
其次,在对待环境的问题上,有些园路也设计的不是很合宜。比如:园路跟圆形的花坛相切的形式,大多都不符合所要求的,这就导致了园林的整体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显得搭配不够完整,没有设计当初存在的美感。
2.2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规划不够合理
第一,市政园林的整体布局在形成的方式上主要包括三种--自然形成式、混合搭配行式和一般规划行式。在目前的市政园林建造中,在这三种方式却出现了这种问题:整体的市政园林完全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物的时候,园林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断头路、回头路,严重违背了以美为主题的设计原则,这种错误是致命的。
第二,如果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某些园路占的面积数量关系之间不适合,这将会不利于交通,可能会引起人们在右上游赏园林的时候踩踏绿地情况的发生。同样的,如果在一些园林道路的设计上,园林道路设计过多过密,这往往将大大的影响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表现,并且这会过多的产生浪费资源跟财力。
3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和道路的设计探讨
3.1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
3.1.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对市政园林工程道路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对园林道路进行设计,并且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合理的根据当地的地形进行规划。所设计的园林道路最好是采用弯曲的道路,而且也需要进行自然雕工,使得园林道路可以呈现出自然的状态。
3.1.2 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道路的设计的原则应该首先要按照满足供人行走,这就是要求在设计规划园林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人们的行走习惯,一定要以人为本,符合大众的需要。否则会产生园林绿地被踩、园路几乎无人行走的破坏和浪费现象。
3.1.3 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环绕性,以使道路构成一个畅行无阻的网络。应该严格避讳的是导致设计的道路散漫甚至使人无路可走的尴尬局面。
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从大局着手,放眼整个园林景观,融合景观道路跟另外的一些特征,使得整个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并且形成一定的境界。
3.2 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设计探讨
首先,要针对市政园林工程道路的路口进行合理的设计。园林路口的设计是市政园林工程道路整体设计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不同形式的路口会设置不同形式的道路系统。例如在三岔路口,多设置自然式的园林道路系统,而在十字路口则多设置规划式的道路系统。然而,在目前的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路口多为三岔路口。两段道路要实行斜向交叉,交叉角度一定要为锐角,角度必须要在55°以上,如果角度过小,那么就会使得汽车在过弯的时候,很容易冲出道路,从而践踏草坪,所以,两段道路交叉角度一定要相对较大。
其次,园林道路需要与景观植物之间实现有效的结合。园林道路要想能够实现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就需要能够与建筑之间形成交汇,就以实例来分析,很多的建筑物在设置的过程中,周边都会设置相应的道路,但是在一定的特殊情况下,如建筑物仅仅是作为过道使用,那么就不需要进行缓冲场地的设置。而在中国园林中,一般都存在着将园林道路与水进行交叉设计的传统。将水作为中心环节,而园林道路作为主要干道围绕着景区,使得各个景区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连接。要想能够使得园林可以得到优化设计,就需要在无限的将道路与水接近,但是又不与水持平。最理想化的就是水与道路之间呈现交替起伏的状态,使得道路与水面之间交相呼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最后,园林道路和景观之间要实现合理的搭配设计,在道路两边栽种一些植被,形成绿荫道路,达到绿化的目的。一般在郊区设置的园林通常规模都相对较大,在这些规模较大的园林中,行人道两边的绿化树木需要与道路搭配设计,并且要与其他的景观之间交相配合,使得人们走在人行道上,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通常而言,为了能够使得植物的绿化效果能够凸显出来,就需要在道路的拐角处进行对各种植物花卉的栽种,不能能够美化环境,从而还能够提高园林的欣赏水平。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道路在市政园林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虽然我国目前的市政园林工程道路在规划和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合理的对市政园林工程道路进行设计和规划,就能够使得道路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市政园林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园林设计人员能够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有效的融合自己的设计理念,来确保市政园林工程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璐.建筑规划中风景园林道路设计的探讨[J].居业,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