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实践内容及过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24.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59-02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整体概况
为深入研究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本课题组以南京地区为例,选取了两所具有代表性的理科和文科高职院校,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率达98.2%。
调查将社会实践依据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分为四个层面,分别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专业实践、志愿服务有关的社会服务实践、课题项目等有关的科研实践以及创业实践;并分别就四个方面的实践状况进行了调查,同时问卷还涉及到参加社会实践的动机原因、实践形式、实践收获等内容。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考虑到社会实践的现实状况,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以大二及大三学生为主,此外还包含部分双专业的大四学生和往届生,具体年级分布如下:大一学生为9.4%、大二为18.2%、大三为42.1%、大四为19.4%、往届生为10.0%。性别比例为男21%、女79%。
(二)不同实践形式的参与度对比
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分别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已拓展到涵盖大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的全面实践活动。根据调查需要及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将社会实践分为四个层面,
调查结果显示,实践活动普及程度较高。其中,大三学生与往届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为100%、大二学生的参与度为93.7%,有53.2%的同学至少参加过三次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的内容涵盖了专业实践、服务社会、科研以及创业实践等四个不同层面。
但在四个不同方面的社会实践中,参与度有着明显区别,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的参与形式集中在专业实践与服务社会两个层面上。参与度最高的是专业实践、其次是服务社会,而科研及创业实践相比较而言,参与度就低了很多。
其中,经常参加专业实训实践的学生占90.6%,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参与度也很高,选择经常参加的占77.7%;而参与度最低的是科研实践,其中有84.4%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此类实践活动;而属于创业实践的勤工助学则有43.2%的学生表示偶尔参加过。具体内容如下:
(三)参加实践的动机和目的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抱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到其动机和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分别是提升能力和为就业积累经验以及服务社会等,调查显示,这些动机和目的的选项区分度不是很明显,具体如下:
其中33.5%的学生是为了提升能力素质,28.2%的学生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20.7%是为就业做准备使就业更具资历,15.6%学生是为了服务社会,还有2.1%是其他。
总的来说,为了提升自己而参与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也是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所抱有的动机目的,只有少部分学生是出于服务社会的考虑,但也有很多学生表示,无论是最初是出于服务社会或是提升自己的动机,在参与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两个方面会有所渗透和融合,也就是说,两方面动机的不同会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达成一致。
二、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与制约
(一)服务社会与专业培养缺乏结合度而导致的实效性较低
如上文所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实践两个方面。但两个方面的实践活动在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益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因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目前专业实践大多与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有专业教师指导以及专业实验室等硬件支持,专业实践的专业性基本能够得到保证,调查显示在实践过程中有教师参与的达到89.7%,但在与社会的结合度方面相对来说就显得较为薄弱,调查显示,专业实践的地点主要是实验室,占到68.3%;其次约有25.3%是在伴随课堂教学的教室里;在校园其他地方约有5.2%。可见大多数专业实践的场所往往仍旧是在学校里,参与人员也只有学生和专业教师,因而体现不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架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了解社会、体察民情和验证理论的场所,具有认识作用、锻炼作用和教育作用的功能”[1]71。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节,理应体现高校育人、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但无论是专业实践还是社会服务实践,由于在专业和社会两方面结合度不够,在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上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而社会实践的实际效用。
(二)实践活动缺乏整体规划性而导致与就业之间形成断层
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大多定位于复合型高层次,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相比本科院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也更加重视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作为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社会实践能力的生成过程将体现在整个大学生涯当中。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高校大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和载体,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的转化,是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展示和现实运用,是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而不是个人能力的单一方面,因此,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和连续的生成过程。
从调查中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而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依然存在内容相对单一、没有连贯性和整体规划性等问题。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最为主要的社会实践形式是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实践,专业实践是专业课程的延伸,而社会服务实践的参与形式主要是暑期社会实践,参与度达到90%以上、此外还有日常的志愿服务,因为大多遵循自愿的原则,又依托于学生自我管理的社区形式,所以参与度大为降低,其组织管理等方面也存在各种问题,很难保证其持续性与完整性。尽管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尤其是暑期社会实践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就业的关联以及实践形式的整体规划依然相对缺乏。社会实践的形式内容一直难以突破,难以在有效性上得到提升也正是缘于对实践能力培养缺乏整体的规划,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缺乏整体规划下的统一部署与安排。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分析
(一)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评价内容、方法的相对单一和不完善是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效用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追究根源也是因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目前大多数院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往往过于简单,尽管目前很多大学已将暑期社会实践与学分挂钩,但对于整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像评价一门课程一样进行整体评价考核,从而导致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重视度不够,同时调查中显示,社会实践因普遍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而导致专业与实践的脱节。
因此,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层面,而应该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将其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来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加入对于教师的指导力度的监督,也就是说,需要将社会实践作为专业课程的考核环节。类比专业实践的活动方式,其他类别的社会实践,尤其是社会服务,也同样纳入教师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得到专业的指导与监督,实现社会实践的社会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以切实提升专业技能为基础,并进而提升各方面综合素质;而高校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升专业服务品质,从而达成多赢局面。
(二)社会实践与就业生涯规划实现对接
大多数的社会实践是学生自愿或自行组织参与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必要的监督控制,同时,也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的规划性,学生的参与热情随着年级的增加反而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对于学生的就业也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需要与就业实现对接才会更有生命力,也更能够在培养人才方面凸显优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根据不同的、不同的专业进行设计,以类似生涯规划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再进行个别化的打造。例如:针对一名幼教类的大专学生,可以将其社会实践的主要定位在其未来将工作的场域,但并不一定需要所有的社会实践都是在幼儿园,可以从大一开始循序渐进地融入幼儿教育的各种专业技能的培养理念,如大一的主要社会实践以平日的专业实践结合志愿服务实践,可以走访各类幼教机构,以见习为主,同时配合有教师的实地指导;在大二的时候可以以较长期的实践为主,如暑期或定时家教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切实解除幼儿并实地开展幼教服务,教师的主要作用为督导。在这一过程中,也要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能力特质进行规划,以实现社会实践真正为未来的就业铺路,无论是能力提升或是社会经验的积累,都能够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形式得到各方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川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邹柳云.论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8):58-60.
[3]蒋建军.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41-43.
关键词:模具专业;实践能力;方法探索;仿真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77-02
当前我国大学生培养进入普及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是各专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工科专业的应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往往是制约他们就业的难题。目前,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教育机构给学生提供的实践设施没有跟上,导致大学生获得的实践动手机会越来越少,学生的实践能力自然很差。大学以“培养学生成才、顺利就业、很好工作”为目的,从人本关怀的角度出发,结合大学生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就业、升学等问题,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实践教学是工科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工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科技大学模具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进入河北省中小企业工作,工作之初往往需要深入生产第一线,企业希望学生进入企业时就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生产实践能力。模具专业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掌握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加工方法、模具加工设备工作特点等多方面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生产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培养比理论知识培养难度更大。针对如此高标准要求,模具专业大学生培养时,除了强化理论课程的同时,还需要增设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模具设计及加工方法、设备操作技巧等,提高实践能力。
一、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模具专业主要教授冲模、塑模和锻模的基本设计及制造方法,专业课程包括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锻造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等,上述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为:老师课堂讲授、学生课下复习、完成课后习题,期末考试进行考核。由于专业课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很多知识很难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或制作大量与课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把很多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工艺过程和工程实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得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其次,老师课程内容设置不能按照书本内容按部就班地讲授,需要适当增加一些工程实例,使理论讲解与工程实例完美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再次,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比如:讲解某一制件的加工方法时,老师讲授一般方法,然后设定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并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方案的优与劣,最终获得合理的解决方案,学生是方案制定过程的主角或参与者,这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内容,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把很多孤立的专业实验串接起来。如冲压课程中,有落料冲孔、弯曲、拉深等实验。单独实验验证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综合性实验,指导学生进行落料制坯,接着进行拉深、弯曲实验,并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边做实验边观察实验现象,并解答实验问题。这样设置实验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现场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巩固理论知识。
二、增设实战环节,增强实践能力
模具专业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差和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原因在于大学给学生提供的实践平台太少,所以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模具设计和模具加工制造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河北科技大学模具专业,在大三专业课期间开设一个月的数控技能培训实战课,该课在实验车间进行,老师用数控铣床和线切割机床现场讲授,培训学生数控铣床和线切割两种数控设备的编程和操作方法,教会学生用两种设备进行制件加工的方法。数控铣床加工培训中,让学生掌握从开机、编程、坐标系创建、程序输入、加工等完整操作过程。在线切割培训中,教会学生穿丝、编程、加工、故障排除的方法,使学生达到独立完成制件加工要求,鼓励学生独自设计图形、编制加工程序,完成加工操作。在培训过程中,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最终使学生真正了解数控加工原理及方法,掌握机床加工操作方法。
模具专业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和模具加工,完成肥皂盒塑料模的设计加工和指甲刀冲压模的设计和模具加工,并自行加工出上百套肥皂盒和指甲刀产品。方案设计、材料选择、材料购置、模具加工等所有设计及具体工作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只对学生提供的方案和方法进行指导,学生需查阅大量资料,学习各种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通过老师指导,掌握铣削、车削、打孔、套扣、模具安装、模具调整、模具加工等所有工作,并最终完成模具设计制造和制件的生产。学生对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的理解和认识大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加强,积累了一定的模具设计及制造经验。经过两年的模具设计和加工等实战环节训练,本校模具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积累了加工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日后工作就业打好了基础。
实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实验车间,还可以与一些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去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融入到生产环境中去,了解其真实的操作环境和对技能的高要求,让单位优秀员工进行讲解与实际操作,增加实践经验,同时培养其对工作的兴趣。还可以与企业建立定向培养与人才输出关系,这样我们的学生还可以阶段性去企业车间工作或利用寒暑假时间去企业进行短期兼职,在企业的大环境下,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自己所学习的理论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实际操作能力是否过硬。这样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不仅完成了学校的教学任务和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实战能力,也为单位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目前仍局限于实验车间的流程操作,与优秀企业的对接环节仍在探索与沟通当中,这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和优秀企业的共同配合完成。
三、开展仿真技术课程,掌握先进分析方法
模具专业课涉及设计原理及方法、模具加工方法、制件成形规律等较多内容,上述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只靠课堂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得特别清楚,而工程实践往往受到条件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最终使学生的理论课学习与工程实际脱节严重。由于仿真技术在模具专业应用越来越广,它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模拟制件的成形过程、模具加工过程,直观地呈现出制件成形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仿真软件学习是增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模具专业为大学生开展一系列仿真技术课程或培训,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工程题目,从而提高学生运用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模具专业的仿真可分为加工过程仿真和成形过程仿真两类。数控加工过程仿真软件有Caxa,ProE,UG等,数控加工和线切割等加工工艺都可以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刀具、给定合适运行轨迹和运行速度,修改工艺参数等方法,最终调整出理想的加工方案。通过数控加工和线切割工艺过程仿真学习,学生将加深对模具加工方法的理解,学会正确地运用数控加工方法进行模具设计及加工。另一类仿真技术为成形过程仿真技术,比如板料成形工艺仿真的软件有Dynaform,Autoform和Pam-Stamp等,体积成形软件有Deform,塑料成形软件有Moldflow等。近两年,我校模具专业开展各类成形仿真软件培训,绝大部分同学对学习仿真软件有很高的兴趣,并能够运用软件进行基本过程仿真,分析成形规律,进行模具设计和修改,并在相关老师指导下完成成形工艺仿真分析。比如学生学习Dynaform软件以后,深入了解一些板料成形的理论,积累了实践经验,毕业时进入汽车模具厂工作,业务能力提高很快,工作能力较强,得到就业厂家的一致好评,日后厂家每年提前让我们推荐学生去他们公司工作,这些成绩得益于仿真软件课程的开展。
综上所述,大学的模具专业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改革,增设数控加工及模具设计制造实战训练,增设仿真技术培训课程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少波,李幼平.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4).
[2]王丽娟,刘瑞玲,闫俊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
[3]丁宇,吴怀宇,程光文.论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
[4]王永利,史国栋,龚方红.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 问题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与此同时,社会对人才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业模式与就业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毕业生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工作,而是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积极主动地寻找工作。新形势下,面对严峻的就业挑战,大学生该何去何从?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如何拓宽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正确而有效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迫在眉睫,也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概况及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概况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大学及今后的职业发展所做出的计划,它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主要通过对自我客观立体的探索、对职业世界深入全面的了解,依据科学有效的决策方法,对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就业模式与就业形势的变化,目前,教育部已经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各级各类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研究。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全面开设,对于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就业率,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满足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大学生而言,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其就业能力,也有利于自身规划意识的提高及其长远的职业发展。
1.提高自我认知,增强自我规划意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自我认知为切入点,其首要内容就是进行自我探索,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及职业价值观,正确认识自身的特性和潜在优势,了解全面而立体的自我,能够对自身进行正确而全面的定位,从而减少择业时的盲目性、避免陷入就业过程中的误区。此外,职业规划引导学生对职业世界进行探索,了解职业的内涵、就业形势及影响就业的环境因素,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方向,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建立危机感,增强主动性,增强自我规划的意识。
2.提高就业技能,增强社会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纸上谈兵,更不只是理论的灌输,而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提高。通过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大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上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自我有较清晰的认识,也能够掌握自我探索的技能、生涯决策的技能以及求职技能等,这都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及就业信心。此外,有效的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职业,有利于其结合自身特点对知识、技能、素质的学习和提高,并能充分发掘自身潜能,锻炼各方面能力,从而增强社会竞争力。
3.有利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新的职业不断出现,人们的择业观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找到一份工作,而更多地是要考虑到职业的发展前景、人岗匹配及自身价值的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正是注重大学生个体特性,以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进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最大化。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教师匮乏,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依靠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职业规划指导老师由辅导员或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担任,虽然他们对学生工作和学生就业比较熟悉,但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相关的理论储备与专业性技能不够。其次,由于这些老师平时都有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且专业背景参差不齐,加之人员变动较为频繁等,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对于老师跨学科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个体咨询,对于老师的沟通、表达、理念等方面的要求跟高,目前的师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建设不完善、缺乏科学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人发展的一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理应涵盖整个大学阶段,实行生涯规划教育的全程化。而事实上,很多高校受现实条件的制约,一方面课时较少,另一方面缺乏科学性,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规划教育体系。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系统性、连贯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课程设置及实施过程当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这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大大弱化,学生在上这门课程时往往很有想法,可能会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与未来,但随着课程的结束,这种积极的影响也日趋减弱,很多学生的职业规划仍停留在理论层面,难以付诸行动,更难以取得理想成效。
此外,由于学生个体存在较大差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大学生职业规划讲求个性化的指导,而目前职业规划课程以相同的内容面向所有学生,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也是导致目前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内容、方法有待改进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虽然目前的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大多贴近学生实际,但也很大程度上存在理论脱离现实,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特别是有些老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在教学方法上,虽然大部分老师都能够综合性地使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经验分享、课堂活动等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但仍存在部分案例陈旧、缺乏针对性、为了活动而活动等问题,此外,还有些老师过于偏重自身对课堂教学的掌控,忽略了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搞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关键。鉴于当前建立完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仍有很大困难,应当从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当前师资队伍入手。只有选拔和培养一支具有较扎实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和熟练掌握职业测评工具运用,能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师队伍,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良性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的政策倾斜或考核奖励,鼓励任课教师加强自身学习,钻研专业知识,提升自我技能。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或成功的企业家来讲座授课。
(二)建立职业规划辅导长效机制,课堂普及教育与课后个体咨询相结合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规划辅导的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不仅体现在时间跨度上要涵盖大学四年,也包括内容范围上的广度与宽度,也就是说,职业规划教育不一定只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课后咨询辅导,也应该渗透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在适当增加课时的同时,分层次、分步骤、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大学四年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有通过多方位的,持久而系统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规划职业,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当然,由于大学四年学生不同阶段的任务目标不同,相应的规划辅导内容也应有所差别,针对学生大一至大四不同阶段的任务和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阶段性目标细分,进而提高规划的实效性。
对于学生个体化差异的问题,可尝试将课堂上的普及教育与课下个体咨询、专题活动相结合。由于课堂上面对的是所有同学,教学内容也具有概括性、一般性等特点,无法对个性化的学生做出针对性的辅导,另一方面,由于课时较少,也难以取得良好的规划效果,而普及教育与咨询辅导相结合可以有效破解这一难题。通过建立职业规划咨询室,配备专业的职业规划老师来进行个体咨询,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清自己,主动思考,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从而做出更加有效的职业规划。
(三)注重实效,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
职业规划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兴趣、进行职业探索的主观能动性和进行职业规划的自我责任感。首先,教学内容上一定要“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来引入知识的讲解。其次,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在案例的选择上,一方面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另一方面要比较新颖、典型,可以是学生的师兄师姐亲身体会,甚至是老师自身的经验教训,这样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也更具有可比性与借鉴性。第三,教学形式上尽可能辅以游戏、提问互动、讨论分享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检测与完善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其课程特点决定了该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但是,仅仅有课堂上的参与和实践还远远不够,大学生还应当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职业规划。高校可以组织一些专题活动,如心理测试、生涯人物访谈、职业规划技能大赛等,此外,可邀请校外专业人士进行简历撰写指导、模拟求职等等。鼓励学生在制定个人规划之后,勇于寻求机会实践或专业实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检测自己的规划是否符合实际需要,个人能力是否胜任工作等,从而及时地调整自身的职业目标规划。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初探.廖国声.理论研究,2012,3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及方法研究.亓小林.科教导刊,2010(中)
,大学生道德认识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道德认识的概述以及道德认识视角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手段进行分析与阐述,以加强大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
一、道德认识的概述
道德认识主要指人们对某些社会道德关系和原则、理论及规范准则等合理性、必要性的感知、接受与理解,是由外在的社会道德需要转变为个人需求的来源。道德认识是客观道德关系的有效反映,不断由现象深入到本质、由外部联系深入到内部联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决定道德认识的发展集中在两个基本阶段,也就是道德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阶段。
1.道德的感性认识
道德的感性认识直接与大学生的道德交往、实践活动等密切相关。一般道德实践过程是依据对道德的感性认识来开展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对道德行为的选择往往是没有经过思考而立即作出的决定,这种行为的特点就决定了良好的道德行为必须依赖于已经具备的道德经验以及感性认识阶段的成果。一般情况下,道德感性认识对大学生个人的日常行为道德实践活动及日常交往有绝对的支配力。但是在全社会的意识范围内,如开展道德教育、传播道德知识等,这些仅靠对道德的感性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它无法解决道德进步的标准、本质等理论上的问题,因此必须将道德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二者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道德的理性认识
道德理性认识的形成主要指道德主体与理论关系紧密相连的具体性及内容,并联系主体利益及需要所进行的一种价值推理。在大学生对道德理性认识及道德本质认识的过程中,灌输他们的道德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由于道德反映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道德认识自身也具有特殊性,也就是其情感性。道德认识的对象不仅是单一的自然物,它可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以显示个人与他人、个人与整体间的利益关系。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利益、社会地位及需求有所不同,同一种道德关系下,也会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人们不仅通过对理想、信念、集体观念等的形成具有深刻理解,当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与自己需求相符时,就会获得积极的道德体验,而使得社会道德需求转变为个人信念。
可见,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首先在于认识道德,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重视他们正确识别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形成与发展,必须以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情况为前提,由于其在社会及社会合作过程中需要承担并扮演多种社会角色,这就需要个人与集体、与他人的各种关联,因此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成为他们不得不具备的素质。
二、当代大学生缺乏道德认识的表现
1.道德意识模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道德始终是调节并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很多大学生认识到基本的道德意识是完善人格、修身养性,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却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是非对错让初入社会的学生难以判断,毕竟课堂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差距,“金钱交易、追逐名利”等行为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齐家治国等美德大相径庭。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意识模糊,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反省与思考的精神,不能做到“慎独”、“笃行”,甚至很多大学生不重视社会公德,如衣着不讲究、不爱惜公用物品、不注重公共卫生、不爱惜水源电源等,个别大学生骄傲自大、不尊重他人,见到老师甚至不打招呼、与同学室友之间常发生纠葛等,这些都说明当代大学生的德育认识、社会道德水平等仍属于滞后状态。
2.价值取向功利化
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推崇以奉献为主,虽然很多大学生同意“重义轻利”的观点,但是在实际行动中仍然受到实惠、功利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奉献与索取并重的思想,价值取向也更加实惠,主张等价交换行为,甚至出现追从短期化、实用化的行为。
3.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很多大学生能够接受“先公后私”的处事观点,但是在实际的道德实践中,很多大学生却更希望能公私兼得,奉献与索取向平等,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主张“先己后人、二者兼顾”的思想,希望得到“利己但不损人”的结果,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同学受到个人至上的腐朽思想影响,过于强调个人,受“自由意识”的支配,坚决以个人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4.好高骛远思想严重
在人生观方面,当代大学生过于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看重事业、成就等,却忽略了道德水平的重要性,如很多大学生在课堂学习十分认真、学习有激情,并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在校期间注重自身知识的提高,加强英语、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学科的学习,但是他们的成才欲望很强,奋斗精力有限,社会阅历有限,虽然他们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但是缺乏百折不挠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他们希望能有所成就,但是不愿意用功出力;期望事业成功,却不肯从点滴小事做起,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缺乏基本的训练。
三、道德认识视角下的德育教育手段
1.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
高校开展科学、全面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活动,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分清感性道德认识与理性道德认识的区别,根据二者的不同特点,对课程的内容体系与结构进行调整并完善,与市场经济背景下激烈的竞争条件相适应,树立竞争、开拓、效益等现代化的理念,让德育教育真正成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参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另外,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更为宽阔,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对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应把握住大学生网上开展德育教育的主动权,利用校园网络作为宣传阵地,在校园内灌输道德认识思想,除了网络外,还可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等媒介,实施积极向上的道德认识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学生意识,建造健康的绿色校园网络,促成德育教育体系。
2.强化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
若想将大学生德育教育充满活力与生机,提高其道德认识水平,必须适应时展的需求。需运用哲学原理,坚持联系的、客观的、发展的及辩证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客观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新情况。通过对客观事物真实面貌的全面认识,能够正确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与趋势,通过妥善的方法解决人们的思想政治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思想,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培养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讲道理又要有实际行动,以榜样的力量来感化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讲究“人性化”,学会关心、体会大学生的情绪。
3.坚持高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为了保证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应该将高校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离开教育的影响及作用力,自我教育就难以顺利开展,若忽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特殊作用与地位,高校教育也无法达到与其目标。大学生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及控制行为的活动,是其塑造自身思想的最有效途径。在我教育与高校教育相对应,是教育成果的折射与延续。首先,自我教育具有个体性,是与大学生个体的观点体系和心理活动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形式,才能将社会化的教育转为个体的德育素养;其次,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中,其个体是一分为二的,主体自我作用于客体自我,二者既统一又矛盾。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使得大学生在逐步成长过程中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第三,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内部思想的转化活动,能有力克服自身的消极态度,并转为积极态度,表现出自觉性、主动性,以此促进教育活动与道德认识的相应发展。
4.注重德育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任何理论上的教育最终目的都是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也应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教师不能仅靠为学生讲道理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例如,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细微之事做起,教育大学生应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树立强烈的道德认识观念,并将这种精神最终落实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及生活实践中。同时,高校应引导学生多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生活。例如,引导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科技考察等,通过大学生与社会的广泛接触,既能深刻体验劳动,又能重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学生道德认识的培养应重视实践活动的选择,做好引导工作,让大学生在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转化思想、提高认识。每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能充分发挥有效的示范教育作用,这也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起到为人师表的带头作用,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道德认识进一步渗透,提高道德教育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赵琪,陈.关于大学生道德认识的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7,(5).
[2]王兆云,姚英华,朱洪亮.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矛盾性值得反思[J].山东文学(下半月),2008,(10).
[3]樊宏宇.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德育课程的时代任务[J].首都师范大学:课程教学论.2007.
[4]张惠贞.论高校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5]张弛.大学生道德选择的矛盾与困惑研究[J].西南大学:教育学,2008.
[6]马春祥,刘伍玲.道德认识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环境;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创业活动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着创业积极性不够、艰苦奋斗精神缺乏、创业信息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使得大学生创业风险降低,使得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提高。另外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渠道。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存在不足
当前大学生创业具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不管是任何一所高校,只要有专业设置,那么就具有完善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基于不同专业对不同培养目标进行设置,并且基于一定原则设置培养目标比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基于专业课以及实践教学要求对实训基地进行分批次的建立,使得教学需求逐渐得到满足。目前有些学校实训基地还不够健全,甚至有的学校还在建设实训基地,例如河南技师学院等。就大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目标而言,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使得自身职业技能以及技术应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当前尚缺乏创意教育的开展。大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基于类别、分层次将人才培养目标划分成具体的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需要;企业以及行业针对企业岗位群技术应用能力、职业技能水平要求,从而获得核心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一方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明确的目标。
二、大学生创业内容缺乏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指的是包括实验、实训、科研训练、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以及公益活动在内的各个教学实践环节,基于合理的配置,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呈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外在的特点,事实上指的是具体实现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过程。所以,实践教学内容通常被看成是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河南省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认识实现、社会实践、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计划、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公益社会活动、宣传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等,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被应用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分层次比如实训、学员实习等,基于能力的层次进行划分,包括了认识实习、加工实训、金工实习、顶岗实训、仿真实训等,确保学生的实习逐步推进。多种形式与企业实际贴近的培训模式应用在单个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对本专业工作性质能够零距离的接触,基于各种技能大赛的举办,无疑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参与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但是,其本质上还是教学过程与比赛过程,创业行为以及创业教育的内容缺乏,基于此,上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只能培养技术工人或技师,而起创业意识与创业行为缺乏。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策略
第一,构建良好的保障与支撑体系。选择、培养创业教育老师,对创业教育的目标进行制定,同时,对于创业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教学进行明确,基于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构建一个特殊的组合,高素质的教师加外部团队。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学责任的创业教育是人,在创业教育的教育者不仅包括全职教师,包括从外部聘请的兼职教师。教育者的创业教育广泛分布,不仅从教育机构是从政府和企业部门。
第二,基于创业教育内容丰富实践教学体系。尽管当前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越来越健全,然而,创业教育内容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目标体系中还缺乏,因此,要在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开展创业教育要求的预期目的,当创业教育目标被明确以后,通过教育目标使得创业教育的内容得到明确,实现了对创业教育经验的传授。基于创业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所要求的素质是创业教育的目标。
第三,加强政策保障措施。一方面,加强资金支持。对于金融支持而言,中国政府的创业支持还比较小,仅仅占整个GDP的大约0.03%左右,对于创业而言,创业资本的贡献不大。所以,省政府对于创业应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对于创业投资给予鼓励,将面向企业发展的债务资本提供给企业,贷款担保机制要完善,尤其是对于服务于创业的银行政策进行鼓励,使得进入市场的企业资本的渠道拓宽,使得各种投资人对于创业企业的投资热情得到激发。另外一方面,加强政策指导。对于国家政策而言,我国在税收负担降低方面对创业进行优惠扶持。基于创业调查数据表明,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对创业支持的力度增加,对各个部门之间创业政策实施进行协调,同时,另外一方面,对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财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与沟通,确保工商、税务等提供政策支持,对有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创业教育的资金、师资力量、创业教育内容等给予落实,使得创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政策性的保障。
结束语
通过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提高,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质,尤其是加强创业师资培训,对高校创业导师对创业环境的把握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其能够有效的辅导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同时,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使得大学生创业风险降低,进而使得大学生创业低成功率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变。
参考文献
[1]王乐生,张瑾.大学生创业精神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2-3
[2]王璜.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性及培养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08(10):155-15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46-02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涉及政府、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等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高校承担,而在大学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个促进该项工作的有利措施。
一、指导思想
毕业生就业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研究影响就业率的因素要抓住实质,由表及里,从教育全过程着手,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就是面向就业市场,着力提高学生专业修养与各方面的素质,根据学生的心理个性以及能力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许多新生对自己的专业缺乏了解,对未来缺少良好的规划,因此学校应对新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并确定合理的人生定位,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根据学生的特点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1]。就业指导要帮助学生做好充足准备的前提下顺利走向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二、构建原则
为了保证全方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就业率为主线,以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原则;创新发展、重点突出、形成特色的原则;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就业指导的原则;启发引导和有针对性培训的原则;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兼顾的原则;系统指导、情境演练、调适心态、更新观念的原则;自我调适、自我定位、自我规划的原则[2]。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指导工作亟须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内容方面也需要更加细致。为了更好帮助毕业生就业,满足用人单位更高的要求,我们根据市场需求,采用新的教学内容。
(一)人生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变化,人们的利益需求、认识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大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因此给予他们正确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定位,意义重大而深远[3]。
第一,关于意识层面部分。主要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实例剖析,使学生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的人生目标和人生志向。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既要让他们认识到就业形势的紧迫,又要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社会就业大潮中。
第二,关于专业介绍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感到迷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足够的了解。通过对所学专业进行基本概况、地位作用等的介绍,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对自己在大学里要学哪些课程,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怎样学习这些课程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第三,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部分。主要通过五个方面介绍:(1)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意义。强调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职业理想,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指导在校学习。(2)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从职业生涯诊断、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成功标准确定、职业生涯发展战略、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措施等四个步骤入手,全面介绍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内容。(3)职业兴趣的测定与职业的选择。(4)学生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的测评。(5)学生职业能力综合测评和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通过对职业兴趣、性格与价值取向以及各种职业能力的测定,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客观评价自我,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4]。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指导是就业指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并掌握其方法,让学生在“培养”、“训练”、“体验”、“自我修养”、“强化”等重要词语的理解中领会职业道德行为的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中有意识地注重训练和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从而形成坚定的职员道德信念。其内容有职业及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及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等六个方面。
(三)就业力
大学生的就业力,是影响就业指导的效果和就业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其主要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等方面。如何培养这些能力?首先,高校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应该加大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从各个环节加强就业力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为国家、社会承担起培养人才的相应责任。学生毕竟没有走上工作岗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实践经验,需要企业去培养和引导。只有双方的培养加上个人的努力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
(四)就业的心理准备
就业其实是大学生的一个角色变换,从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残酷的现实社会求职者。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否则将会出现焦虑不安、迷茫、灰心丧气种种不良情绪反应。因此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要有明确的求职意向。有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明确求职意向是拥有良好心态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第二,要树立自信心。由于部分大学生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进取意识尤其是就业竞争激烈导致就业自信心不足,因此要树立自信心,勇敢接受挑战。第三,要提高抗挫折能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碰壁现象屡见不鲜,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这样才能在挫折中越挫越勇。第四,要增强应变性。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期望值与观念,提高变通能力与适应能力。
(五)求职技巧
1.求职信息。这部分内容包括求职信息的渠道和求职信息的筛选及使用。获取求职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搜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传播媒体、各类就业市场、社会关系和互联网等;求职信息的筛选及使用的内容主要包括筛选的原则、步骤和信息的使用。
2.自荐。这部分内容包括自荐材料、求职信、个人简历、自荐方式及技巧。自荐材料的内容包括自荐材料的作用、编写自荐材料的要领、自荐材料的内容及特点和自荐材料的整理与包装;求职信的内容主要有求职信的格式、求职信的内容、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和大学生求职信示例;个人简历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简历的形式、编写个人简历的原则、编写个人简历应注意的问题;自荐方式及技巧的内容有自荐的方式和自荐的技巧。
3.面试。这部分内容包括面试的种类、面试技巧和面试实践。面试的种类内容包括面试的目的、面试的形式和面试的基本程序;面试技巧的内容包括面试准备、交谈技巧、礼仪技巧、面试成功的原则、面试禁忌和面试结束后的注意事项;面试实践的内容包括面试的基本内容、面试中该问些什么和面试。
4.笔试。这部分内容包括笔试的作用及种类、笔试的准备、笔试的方法和技巧。笔试的作用及种类的内容包括笔试的作用和笔试的种类;笔试准备的内容包括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和笔试的知识准备;笔试的方法和技巧的内容包括笔试的方法、笔试的复习技巧和笔试的答题技巧。
5.签约与报到。这部分内容包括签约、协议的生效与约束、报到和劳动合同以及人事。签约的内容包括签约的内涵、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签约的基本程序、签约决策的一般过程和签约应注意的事项;协议的生效与约束的内容包括毕业生的权利与义务、协议的解除与改签;报到的内容包括报到需要的材料、报到的时间规定和报到可能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劳动合同和人事的内容包括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区别以及人事制度的内容。
6.角色的转换与事业成功。这部分内容包括角色的转换、适应社会与迈向成功。角色转换的内容包括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不同、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角色转换的要诀;适应社会与迈向成功的内容包括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适应职业角色。
(六)自主创业指导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自己创立公司或企业,当企业或公司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通过创办国有企业的方式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不可能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将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结合在一起,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已经成为成功就业的一条光明之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指导显得十分有必要。学校在创业指导过程中应让学生了解到创业的风险所在,优势与劣势,创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在创业中吃苦耐劳、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学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创业体验机会。
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构建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得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能坦然面对社会,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从大学到岗位的顺利转变。
参考文献:
[1][2]何少莎.试论对护理专业学生实行全程职业指导的
内容和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5,(18).
[3]孔婷.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方案[J].南昌教
育学院学报,2007,(2).
关键词: 《大学》自我教化思想 自我教育 启示
一、《大学》自我教化思想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
首先,《大学》中自我教化思想涵盖了大学自我教育中的本意,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开篇首句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大学教育的宗旨,其中“明明德”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教育目标,与其相对应的《大学》之中提及的“格物”就是一种自我学习教育,即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这两者共同为大学生的成才提供了保障,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授之以渔,能够帮助他们适应社会与实现再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当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他们更加需要具备此种能力,即“具有自我意识、自我选择、自我调控的能力”。
其次,《大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当前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文化性增强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不断前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文化上层建筑也在不断得到丰富,信息网络科技的进步更加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全球文化交融也成为了当前的时代特征,人们对于精神的追求也日益凸显,在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生活,作为社会人,我们必须正确地认知与应对文化冲突,运用理性思维判断与选择各种信息,而这一切都与自我教育密切相关,此外在文化交融中,开挖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本身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最后,《大学》中所提及的各种自我教育方式也为丰富当今的教育理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条目虽然只有十七个字,但它们体现了教育的层次性,即对一个人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先由其内在的德智修养开始,并逐渐地实现外在的事业完成,这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过程。从内涵上来看,每一个条目都对当前大学自我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格物致知”为例,这两个条目是程朱理学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的方法,即在向“理”的探求过程中,要通过接触世间存在的万事万物,在此基础上体会与感悟万事万物所包含的各种知识理论,并通过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得到真知,这一方法是典型的以实践求真理的科学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具有层次性,并非是单独起作用的,正如《大学》中指出的:“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原则确立
在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进行改变方面,必须根据《大学》中的内容确定一系列原则,将这些原则贯穿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并始终坚持将这些原则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
1.自觉性原则。
所谓自觉性原则,就是要在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过程中,将“自觉”作为判断其行为发生的标准,这是因为《大学》中所体现的自我教化思想,就是个体积极主动向真理靠近的过程,这种过程不是迫于外在压力下发生的,而是觉性的表现。此外,自我教育其本质特征就是自觉,本身就涵盖了自觉性的要求,主要是凭借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动力实现的,这种自觉性必须与自己的内心相连,且不会轻易被外界负面因素所干扰,不会轻易产生动摇,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因此,教师必须以此为教育的出发点,将自觉性的培养看作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首要阶段。
2.实践性原则。
《大学》中格物致知及正心、诚意、修身等都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的,与实践有着密切关系,此外,自我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这种教育实践包括课堂教学实践和实训实践两种,这两种实践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更为有效,只有将两者结合,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实践的作用。在自我教育中之所以要坚持实践性原则,这是因为实践是人们通往成功的阶梯,是人们正确思想观念形成的渠道,是锻炼与提高人们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实践过程中,主观与客观才能得到统一,知识与行动才能得到统一,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指出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中,必须保证大学生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的科学分配,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知、情、意、行的统一。
3.持久性原则。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层次性过程,这个层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引起的质变过程,大学生自我教育同样是这样一个过程,自我教育是无止境的,其阶段性目标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具有一定的过程性。从更为宏观层面来看,自我教育是人生中一辈子都需要的,正如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其意义就在于此,一个人要想紧跟时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改造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针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上,就必须坚持持久性原则,使大学生知晓大学中的自我教育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阶段性过程,在其步入社会之后,还有社会化的自我教育,尤其是在多变的当今,自我教育就更为重要,只有坚持自我教育能力的持久性,才能使大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构建
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构建上,必须借鉴《大学》中涵盖的一系列自我教育的内容,首要的便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其次是文化知识方面的自我教育;再次是个性心理方面的自我教育;最后则是大学生身心素质方面的自我教育。
1.思想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
《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点明了大学之道的目标,也指出了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此外《大学》中的“正心”就包括了仁、爱、信、义、忠、勇、孝、悌、廉、耻等。朱熹的《大学章句・序》就指出:“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在针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可能是老生常谈的内容,思想道德必须贯穿于人一生之中,尤其是当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以及职业道德等就与他们息息相关,在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中,必须引导他们形成自我道德修养与提高的能力,“真正发挥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自觉、自为的道德能力”。
2.文化知识方面的自我教育。
对于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强调文化知识方面的自我教育,这是因为,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是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生存本领,是他们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条件,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然要求,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中要不断培养他们自我研修与创新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为不断向本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开拓奠定基础。
3.个性心理方面的自我教育。
当代90后大学生是一群个性张扬的弄潮儿,如非主流文化、网络火星文等就是90后大学生自我个性展示的最佳证明,对于当前大学生的这一心理变化,教育者必须通过引导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朝着科学与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调节,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自我乐观的人生态度及遇到挫折困难勇往直前的坚强品质,为坚定自我教育提供心理支持。
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选择
1.转变大学教育传统观念,创新发展大学生自我教育方法。
这里转变观念是指大学教育者和管理者必须审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并从现实出发,不断创新与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首要的是要创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层次培养方法,即改变传统的以自由式为主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律管理,强化教育的以人为本的功能。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的:“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的发展,说得浅显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大学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并非是对人的自由的满足,而是对其需求的满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受到的自主式学习模式并不是仅仅要求大学为其提供自由的环境,而是除此之外的自主式学习能力的养成与指导,在转变观念基础上,必须对培养方法进行创新,首要的便是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即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也好,还是在大学生社会活动中也罢,都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发展,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借助物质与精神奖励手段,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最后还必须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疏导工作,即要加强大学生现实与理想、自我独立性与他人依赖性、个人与社会等各种矛盾的疏导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通过实践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大学生对自我教育的需求。
所谓通过实践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这里的实践一词主要是侧重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即除课堂教学之外的各种具体活动,大学生自身始终是自我教育的实施者,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应包括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激励等,自我意识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即正如《大学》中指出的,通过接触世界万事万物,从自身的亲历体验中形成感悟,明确自身的需求。大学生群体中每一个人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个人经历及成长环境,因此他们的思想水平和知识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造成每个人发展的各不相同的结果,在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方面,也同样适用于这一理论。当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明白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欠缺时,他们就会产生自我教育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潘慰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4.
[2]文海鸿,雷忠.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浅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06):28.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14.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观念变革 机制创新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于进一步密切大学生与社会联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不断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也面临着全新的变革诉求,社会实践的内容选择、组织实施方式、考核评价机制等亟待创新与完善。
一、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导向有待进一步矫正和厘清。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功利化倾向进一步抬头。一些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主要精力放在公关策划上,项目刚一立项就发动社会关系寻求媒体关注,制造舆论氛围。在选题设计上,将注意力简单聚焦在媒介兴奋点与受众关注点的引爆上,走“偏、特、奇”路线,而忽视了内容设计的贴近性、科学性、实效性。这其中有大学生实践团队主观认识的问题,但各级团组织对暑期社会实践绩效评价的程式化也加剧了社会实践的功利化趋势,比如一些高校团委明确要求校级以上先进团队必须要有多少家某级别以上的媒体报道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不好的导向作用。
二是暑期社会实践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视野有待拓宽,亟须增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契合度。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内容设计中仍然主要选择支教、举办文艺演出、对于某些文化议题或社会议题开展专项调研等内容。从总体上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议题选择仍然相对单一,对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缺乏全面的审视与关注。比如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阅读习惯的变革等,微博问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的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民众在获得巨额拆迁补偿后因为观念误区等原因花费无度迅速返贫的问题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设计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实践项目与大学生所在高校、所学习专业的特色需要进一步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需要大学生凭借专业知识对某些现象背后的成因有初步的梳理,需要对大学生群体对实践对象有更加深层次的关注与思考。
三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举面红旗、穿一件印有校名的文化衫”是当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通行外在标识。借个教室、开展普法宣传及其他普及类、教育类活动;用个广场,表演一场文艺演出;印一堆问卷,开展某个问题的专项调查成为当前大多数社会实践的通行样式。暑期社会实践应该采取更加贴近、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比如赴实践对象挨家挨户走访谈心,参与人民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协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真正到企业一线、社区一线开展走访调研等。利用好网络平台等通讯技术等,形成某项社会实践议题的关联效应,拓展社会实践的功能等,真正要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困难。
四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与健全。安全是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底线。当前,伴随着高校暑期社会实践规模的不断扩容,社会实践面临的安全保障、后勤支持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松散化”取向,过多地依赖学生自发性组织协调等,学校各级团组织对社会实践的动态掌握不够,对各种潜在的风险性因素预判、排查、疏导、解决不够,较易形成社会实践中的不稳定因素。暑期社会实践的后勤保障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健全。各级团组织实践经费有限,而稳定的多渠道经费筹集机制尚未形成,经费保障随意性、变动性较大,也不易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创新的原则
一是特色凝练的原则。高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遴选、培育与立项,必须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围绕学科特色与专业优势、人才培养特色等科学设计实践选题。比如传媒类院校就要将社会实践选题的重点放在文化支教、文化调研、文化推广与普及上,做强做优文化品牌。而经济类院校则可以结合其专业优势组织中小企业专项调研,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对策建议等,为人民群众的科学理财、抵制传销、防范各种经济诈骗等开展专项咨询,构建“金融支持与安全长廊”特色实践品牌等。与此同时,高校要凝练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团队文化等,比如一些高校通过建立与其专业方向高度匹配的常态性实践基地,使流动的社会实践“阵地化”;一些高校在社会实践团队中建立了党支部,让党员意识更好地浸润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些高校探索形成了“菜单式”社会实践模式,在确定社会实践项目时充分兼顾到社会各方面的诉求。很好地提升了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等。
开展入党启蒙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大学生业余党校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很多高校设有院、校两级大学生业余党校,大学生业余党校已经形成了分层次系列教育和组织发展工作的完备体系,入党启蒙教育是大学生业余党校分层次系列教育的第一层次。实践中,我们通过“三个结合”,增强大学生业余党校的教育效果。一是把学生讲党课和老师讲党课结合起来,既加深了学生党员对党的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党建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党员为有入党愿望的学生讲授党课,容易找到思想和心理的切入点,容易获得教育双方心理的共鸣,教育效果显著;二是把启蒙教育理论传授与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安排好必要的自学、讨论、座谈、调研、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对党课的接纳程度;三是把网络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对于“90后”大学生来讲,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网络不仅是娱乐的平台,也可以成为思想和学习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入党启蒙教育相关的网络课程,使党的启蒙知识在大学生中得到普及,也能通过网络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和纠正大学生的不良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二、建构“内化——外化”的双向机制,提高
大学生对入党启蒙教育的心理接受程度入党启蒙教育能否被大学生接受,取决于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既是情感信仰性的接受,也是知识性的接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接受的本意是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的基本态度。价值观的认同是接受的主要特征,接受与否的关键取决于“接受”是否能满足接受者的某种主客观需要。在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的心理接受既是这项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实现教育内容向教育对象思想行为转化的中介,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的心理接受是以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以入党启蒙教育内容为接受客体,体现为大学生对党的情感、思想认识和行为行动“内化—外化”的双向构建。
1.坚持主导性与主动性的统一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是一项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价值取向、内容选择、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坚持教育的主导性,合理选择教育内容体系开展教育活动。大学生是接受入党启蒙教育的主体,教育者要基于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需要,在接受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应答、主动选择、主动思考,激发大学生对入党启蒙知识建构的主导性和主动性。
2.坚持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统一
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较高的认同,但思想认识不够深刻,政治素养有待提升,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对入党启蒙教育的接受需要一个从低到高、从部分到整体、从外表到内心的时间维度。特别是在大学生情绪起伏波动较大的时期,热情奔放、情感浓烈、情绪低落、抑郁消沉都会影响大学生对教育的心理接受程度,入党启蒙教育也是一种具有激励功能的教育,能够鼓励处于情绪低谷的大学生积极奋进,能够鞭策处于骄傲喜悦的大学生不要自满,继续前行。因此,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需要长期不断、多次重复,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影响大学生,感染大学生。
3.坚持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发展观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真理也都有其时代特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也应保持与时俱进,在内容上充分尊重其时代性的特点,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不断融入新时代元素,在方法和载体上,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增进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教育交流,建立平等对话的教育关系,在融洽的教育氛围中使大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教育内容,使入党启蒙教育触及学生思想深处,激活学生入党意愿,转变学生认知。
4.坚持内化性和外化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