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开放式课堂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 探索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13

一、研究背景

初中物理开放性课堂教学的产生有它的时代背景:社会的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化和现代社会的创新需求;封闭性课堂教学的的弊端明显,即以课本知识为中心、教学过程呆板,缺乏新意、教育要素孤立,缺乏组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硬件问题、思想观念问题、实验室管理问题、物理师资水平问题、学生问题等;所以实行开放性课堂教学迫在眉睫。第二部分,初中物理开放性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概念的界定和开放性教学相关的研究。

二、开放式教学的特征

教学过程更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去,把学生置于一个自由、动态、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促使学生展开思维、放开思想去发散、去发现、去创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空间。具体的讲,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辐射性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从时间上说是向前后辐射;从空间上说是向课堂外辐射,向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说是从书本向各学科、社会实践辐射。全过程开放、全方位开放、全时空开放。

(二)主体性

开放教学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特别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应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性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问题的答案不是惟一的,不受定势的影响,不受传统的束缚。思考、解决问题要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创新性是开放教学的核心。

(四)时代性

课堂教学只有引进时代的活水才能永远具有生气活力。尤其当前中考信息开放题的增多,不仅要求学生走出课堂,提高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而且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吸收跟学科有关的时事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教学实际,拓宽课堂的认知空间,让我们的课堂永远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三、开放式教学的环节

(一)开放教学目标

开放式课堂教学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性目标,即达到教材双基教学目标,为后一步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二是弹性目标,即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激发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三是发展目标,即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现在的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开放教学内容

开放的教学内容包括:①物理课本内容。学好课本上的内容,完成课标所规定的要求;②课外书内容。古今多少学者说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真正在学问上有所造就的无一不是阅读了大量的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③生活内容。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本书,生活就是一所无门的大学,开放式教学要贴近鲜活的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④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教学的当务之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脚是现代教学特点;⑤时代内容。信息时代,高科技知识、因特网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也应及时纳入,让学生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保持一颗好奇、敢创造的心。

四、开放式教学过程

(一)课堂向课前开放

开放式教学,学生事先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新课,对新授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正式教学时学生则处在一个相当的起点,学习过程中处在时时主动探求的境界。

(二)课堂向课后开放

开放式教学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带向家庭,带向社会。

(三)学校向社会开放

学校向社会开放就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从物理教学资源上说,博物馆、科技展览馆、等都可以成为物理教学的课堂。

五、开放式教学的实施

(一)辩论式

辩论式比讨论式更激烈一步,辩论不象讨论那样思维发散,而是从一开始双方的观点已经确立并且尖锐对立。这种教学方式适合那些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争论不休的,或是一段时间内有争议的观点。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就学活动中 ,我就以“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和“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为正反方的观点。学生在辩论中展示自己的演讲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又在辩论过程中加入了实验的环节,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情趣,培养创新性格、创新精神等等。

(二)竞赛式

初中学生的年龄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争强好胜、反应敏捷),在课堂上也经常采取竞赛的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教学内容比较多和复习课中,运用这种方式效果更好。例如我在上宇宙和微观世界这一节内容时,模仿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的竞赛模式,每个班分成4~5个小组,我把设计好的题目列在卡片上,各组进行抢答。在抢答的过程中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迭出。另外我还在八年级进行了物理学家故事搜集比赛,在九年级进行了自制实验装置比赛等等,效果也非常不错。

六、结论

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丰富性、愉悦性、特殊性,给予他们知识、情感、能力的正确的综合的评价,使学生乐学好学勤学会学。使物理成为他们成长的一种必备的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王新春.初中物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原则[J].当代教育科学.2005(21).

第2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科学;开放式课堂;教学

科学学科是一门对各个学科领域知识进行相互渗透,彼此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开展科学教学主要是为了面向所有学生展示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了解当代科学发展成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科学教学依然陷入传统教学的老路子,封闭、僵化,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笼罩在科学教学头上。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被繁杂的教学任务束缚,迫切需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开展开放性教学,加与外界的练习,结合社会实际开展教学,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1.对传统教学的反思

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封闭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教学由教师把持,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普遍缺乏积极主动性,更多地倾向于被动适应环境,而不是积极寻求办法突破现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重点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根据初中科学的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获得并不是仅仅依靠教材,更多来自他们对生活实践的摸索。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学有必要突破教材与教师的束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开展教学,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科学学科的开放性特点

科学是一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学科,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而它本身研究的对象也是不断发展的,这在整体上构建了一个动态的科学世界,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而科学的开放性决定了在科学教学中要坚持一种开放的精神,应该开展开放式教学。

二、初中科学开放式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

1.坚持教学目标的开放

构建初中科学开放式课堂教学体系,需要树立开放式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之外,要追求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目标的实现。在教学目标的制订过程中,还需要尊重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根据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订可行性的教学目标,不能要求不同情况的学生都完成同一个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的设置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2.摸索教学资源的开放

在当前教学环境中,初中科学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科学教材,教材也无法再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摸索,充分利用学校、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在实验室相关器材之外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去挖掘新的实验模型;在学校教学资源之外,可以将学生带进田野、博物馆等场所,充分应用社会生活场景来丰富教学资源,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常见的动物”和“常见的植物”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到动物园和植物园,近距离接触自然生命,使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有更深层的认识。

3.落实教学时间、空间的开放

教学时间的开放意味着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45分钟,而是在课前、课后都能实现延伸开放,这意味着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前预先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查找相关的资料,对即将开展的科学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当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有必要给学生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用问题驱使学生继续学习。教学空间的开放指的是教学环境不局限于教室,根据初中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和科学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教室外,如以自然和社会为教学场所,带学生去参观动物园、菜市场等环境,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回家观察水壶烧水以及用纸张挡在水壶口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开始之前进行观察。

4.做好课后作业的开放

每一门学科教学都会有适量的课后作业,主要是对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进行巩固强化。对初中科学来说,仅仅完成教材上的习题无法让学生实现规定的教学目标,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除了预留必要的书面知识之外,可以配合各种探究实验、生活观察、作品制作等考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相关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试着制作一架属于自己的彩虹,达到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

5.坚持教学评价的开放

构建开放式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需要采用开放式的形式、运用来自多元化的主体的评价对教学进行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在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的同时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开展书面测试、完成个人成长记录袋、观察与面谈以及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形式,其中教学实践活动又可以包括实验探究、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等,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是指在教学评价中借助来自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淡化学生相互之间比较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科学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作用。

作为一门相对开放的学科,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开放式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开放性课堂中能更好地张扬个性,更深层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最终实现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课堂教学

一、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堂优秀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仅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语言,更多地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有多少内容被吸收,有多少机会被利用,尽量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尝试机会。新课标中也指出,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占主导地位,学生应占主体地位,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观念中走出来,融入学生中,和学生一起探讨知识问题。

开放是课堂本着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参与、体验数学的魅力。为此,在开放式数学课堂中,应避免传统的教师讲知识点、讲例题,学生做题的范式,而要多与学生交流、讨论,起到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学生的意见与教师的判定出现矛盾时,教师不要轻易地给出答案,这时是学生头脑转动最灵活的时候,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争辩时间,这样开放的数学课堂才能使学生学会超出书本带来的知识。

二、发掘学生个体,激发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体验新知

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性,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开放式教学情境,在有限的课堂导入中带领学生走进数学学习中。

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孩子的特性进行区分,低学段的孩子一般更适用感性的情境,而高学段的孩子则要偏理性,追求外静内动的情境设置,并创设学生参与、自主选择的情境内容。以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童话故事为背景,创设青蛙吃虫子的情境,生动有趣地渗透数学知识,通过观察动画、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提出数学问题,孩子也能紧紧跟随教师的脚步,主动参与思考问题。而针对五年级的《三角形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则可以转换教学主体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折一折,看看能不能通过各种方式将三角形面积转化成自己知道的知识,刺激学生自己动手,组织小组进行探讨研究,从而获得新技能。

(二)创造机会,体验成功

开放式数学课堂是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的大课堂,学生的发言机会不能被剥夺,教师也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并能由浅入深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这是培养学生信心的重要方式,对孩子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让孩子们爱上数学,乐于在数学课堂上参与思考问题。

三、丰富教学内容,多角度处理问题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生活与教育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数学开放式课堂能够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导入新知,联系生活

导入的作用在于引入新的内容,这需要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联系生活后导入新课,能够扣人心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以“负数”这一课为例,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可以与学生聊聊天气,在轻松的氛围中导入天气预报情况,激发学生的发言情绪,从而引出零下5度与零上5度的区别,从而开展负数概念。

2.学习新知,联系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教授数学知识过程中,其实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就已经有所接触。为此,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而后新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寻找身边的案例,理解生活中“规则”的制定原理。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更好地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更佳。

3.固\用,联系生活

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得以实践。把学生引向生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有利于充分理解,真正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数学不再是单调的数字计算。

(二)多角度建立数学知识联系

1.一种问题多种处理方式

数学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满足所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所需,充分利用多样的数学教学策略、教具、方法等,从不同层次、角度设计教学内容,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因此,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多角度地阐述同一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真正地采用多维度的处理内容的方法,才能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思维,而“一题多解”是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能够多角度、多方面地利用前后知识解决同一问题,将前后知识串联在一起,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我深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课堂组织形式过于严密、封闭,约束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我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所谓“开放式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统一模式,打破固定的格局,老师少设一些限制,多给一些自由,使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内,尽可能大的空间内,发挥人的潜质,获得成功与满足。

一、“开放式”的学习内容

我们所教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个个有头脑、有思想、有个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以他们为主体,根据他们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老师不再提出问题,学生也不再只等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老师以亲切的口吻或商量的语调试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什么;你们对那些问题感……?从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课文,理解课文。

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后,理解课文时,请同学说出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有的提出 :盲老人在木牌上写上“我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没有人给他钱,而诗人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以后给他钱的人多极了?有的提出:语言的魅力是指谁的语言有魅力,魅力在哪儿?怎样才能写出有魅力的语言?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交流,最终问题得到解决,学生获得成功与满足。

以学生的问题做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提高了他们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程度。

在课堂教学中 ,要解放学生的嘴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凡是他们不懂的、不会的都可以提出来,与同学和老师一起探讨。质疑的过程就是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的过程,同时也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可能。“会提问的学生会学习”也说明了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如《欧阳海舍身救列车》一课,学生在读课文后就提出:课文开头是清风扑面,细雨沾衣,为什么到了课文后就变成了风听了,雨住了,天空搭起了美丽的彩虹?学生能提出这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既体现了学生读书细致能发现问题,又体现了学生能认真动脑思考问题。课堂上对于能发现问题、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对于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的学生要不断的启发、指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量使每个学生成为问题“专家”,从而进行创新活动。

“开放式”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了人自身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

二、“开放式”学习形式

老师站讲台,学生一人一位的学习形式整齐而有序,但是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形式也需“开放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全班自由学习等。改变传统的单行单列,把学生座位摆成四人一组、五人一组、六人一组,摆成方形、圆形、花形……,平时根据男女差异分成几个小组,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自由结组,结成“问题小组”,即研究相同问题的同学一组;结成“伙伴小组”,即研究问题最为默契的同学一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与他人合作学习,说说自己的意见、观点,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观点,集他人之长补给之短。老师作为课堂学习中的重要一员,也参与到学生小组中去,与他们一起思考、讨论、交流。学习形式的开放,给学生创造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人民大会堂各个地方的特点,我把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分别写在小纸牌上,放在教室事先摆好的桌子上,每一处代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地点,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参观”,也就是学生自愿到任何一个地方,与那里的同学交流参观的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极高,纷纷行动起来,走到教室各个角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宛如同学们真的来到了人民大会堂。这节课,学生在自主的意识下,在自由的形式下,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创造力,感受到了北京人的自豪。

“开放式”的学习形式使学生获得了自由,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了青春活力。同时,增强了学生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性格。

三、“开放式”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中只是让学生作为应答者,作为练习者,显然是把学生放在了客体的位置上,不利于对人的培养。在教学中,老师灵活多变的运用教学手段,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语文课文大多是精选一些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美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感悟理解。学生可以用读的方式体会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深刻内涵,可以用演的方式表现语言文字的神情意韵,可以动手实践,可以配乐演唱,可以着色绘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学习语文,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学生自然其乐融融。

第5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是指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改变由教师限定学习内容、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把决定学习内容的自交给学生和社会需求,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征进行选择学习。[3](1)了解教学内容需求。设计学习内容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对象有一个充分了解;其次调查社会对相关专业学生就业的需求情况,企业岗位任职能力需求。在此前提下,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将学生所需能力与个性特征进行分类,一类是共同需要的专业基础能力;二类是专业需求的专业能力;三类是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不同专业需求的关系。(2)设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个性、专业需求与社会需求的不同,设计出包括教学时间及进度安排、教学核心内容、教学方法要求及考核评价方式的多种方案供学生选择,适当延伸教学内容,强调教学方法的自主、互动和多样性。[4]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可以设为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三个大类(见表2)。(3)提高教师能力。开放式学习不是放开式的自由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特别是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需求和专业知识的变革,按照学生的个性特征、专业需求进行分类,以此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开放式师生关系

开放式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关系,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课堂学习的自和自由度,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能力。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体系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主导,正确引导课堂教学;学生是教学主体,积极参与、感知、体验、内化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学活动是互动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开放式主题作业

开放式的主题作业主要包括课前预习与准备、课后复习与巩固和专业实践调研三个层次。(1)课前预习与准备(查阅文献ppt、演讲讨论等)。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要的,因此,必做作业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强化,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基本知识为课堂上讨论奠定基础。课前预习的必做作业可以分为教材和文献阅读、做演讲提纲和PPT、表达训练三个层次。通过必做作业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与沟通、自我管理能力等专业基本技能。(2)课后复习与巩固(设计、编写案例分析)。课后复习与巩固是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状况,设置不同层次主题的作业以供学生选择,达到复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选做作业巩固和强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力。(3)专业实践调研(深入企业、调研报告、方案策划)。专业实践调研是指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基础上,设计拓宽教学外延和内涵的作业。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事业单位实地调查研究,写调研报告或为企业提供策划方案、写学结。

4.开放式成绩评价

第6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开放式 课堂教学

开放的语文课堂能促进与形成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把自己的“讲”变成学生的“讲”,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我口说我心”,参与与理解领悟是语文学习与教育的重点。“以学生为主体”还必须要教师演好“主导”的角色。

以下,是笔者从实践中收获的几点浅见:

一、开放目标,即兴灵动

教学目标的制定往往是以教学、教师为中心,课堂生成必定脱离不了老师的既定目标,学生的主动参与必定大打折扣。如果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由发挥,结果肯定不同凡响,教学老舍的《我们家的猫》(人教版语文长第八册),在引导学生读好生字词,并在自由读课文基础上,老师问:课文内容知道吗?再读一遍,想想,课文写了几只猫?找出你的理由来,可以跟前面的同学交流!一会儿,议论声起,然后,小手如林。请一位手举得最高的孩子问,你觉得课文写了几只猫?他大声地说,两只猫!坐在后面的一位同学大声嚷道,不是,是六只猫!全班大笑起来。笔者温和地请最先发言的同学来说明理由,他说,写的是大猫和小猫嘛!笔者一听,不错,很有道理!那么怎么说是六只猫呢?那位同学说,书中明明写着,贪玩的猫、抓老鼠的猫、古怪的猫……全班又是一阵笑声,笔者略一顿,是啊,我也觉着有很多猫啊!一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只有一只猫啊!“课文到底写了几只猫呢?大家众说纷纭,现在再认真读课文,想想,并说明你的理由!”笔者及时把学生想知道的问题来作为教学目标,接着鼓励学生合作去寻找答案。顿时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去看书,去查阅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整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热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那问题的出发点就成了“课文写了一只怎样的猫?”那种随物赋形、随形造势,让学生们争论、思考开发思维的开放目标以有即兴灵动的开放课堂教学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开放内容,回归生活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实际上,语文课文中的内容所反映的无非是自然中或社会中的人文内容,因此学习课文时不能孤立地处理课文内容,必须尽量把自然中、社会中的人文性内容引入课堂中来,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通过实物或表述、图片、录像、课件等再现自然或社会内容,或通过引导学生表情朗读、联想、想象、表达、表演等表现课文情境。

三、开放过程,个性体验

从过程设计上说,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让学习与阅读成为初步的创造性的活动。《课标》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即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以重点精读带动全文浏览;多一点熏陶、多给学生一点揣摩、感悟的机会,着力于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阅读培养。启发提示学生从性格人品、心理感受、特定氛围、触发灵感、进入创作情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备课多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在理解语言上发表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的问题。

四、开放方法,尊重自主

学生一贯形成的学习方式是单一、被动的,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往往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因此,我们的学生缺乏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能力与欲望。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习惯了“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老一套教学模式。公开课、研究课成了公开的“研磨课”,有些教师仍然会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记熟课上要说的每一句话,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指挥棒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应该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热爱,从而使他们愉快主动地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以“传道、授业、解惑”的面貌出现,而应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合作伙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和体验,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

五、开放空间,挖掘资源

在社会生活精彩纷呈的今天,语文教学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语文教学除扎扎实实抓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还应把关注的视角引向课外,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品味、感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师与教室并非学习环境的全部,课堂教学也不再限于传统教科书、黑板、粉笔之类媒体,而是有了媒体系统以及因特网支持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它实际是一种互相沟通的、动态的、生长性的教学情境。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设的要求。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构建新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的教学环境。新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开放性,而且是新语文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游岩平.以陶为师 构建小学语文 “自学——研讨”教学模式 [A];福建省陶研会2006年工作会议专辑

第7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1开放的探究情境有效衔接概念

实验是物理知识、概念形成的基础,充分利用实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体验、探究,自己发现规律,符合物理学科特点,放开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

例如,“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探究,笔者没有直接将实验结论抛给学生,而是设置了开放的探究情境,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之间的关系.

情境1提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实验探究游戏化:几双筷子(其中一部分筷子缠着橡皮筋),邀请请几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夹弹子”比赛开始了,规定一分钟时间,比谁夹弹子最多.

根据游戏的结果,抛出问题1:想一想,为什么筷子上缠上橡皮筋,“夹弹子”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在探究情境1和问题1的驱动下,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关的概念自然生成.

情境2邀请一个大个子男生和一个小个子的男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是大个子男生获胜.根据这一比赛结果,抛出问题2:为什么大个子男生会获胜?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在比赛过程中做点手脚,让小个子男生获胜呢?

从情境2可以看出大个子男生质量大,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得到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有关的结论.那么如何才能让小个子男生获胜呢?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学生陷入了思考,思考的过程将刚刚总结到的概念有效地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来.不同的学生想到不同的点子.

方法1在大个子男生脚底下撒一层沙子,可以帮助小个子的男生拔河比赛获胜.

方法2在大个子手握的绳子上涂一些油,可以帮助小个子的男生拔河比赛获胜.

从学生想到的方法来看,学生意识到在压力的影响因素客观存在的情况下,要想改变摩擦力的大小,还有一个渠道就是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知识的探究和内化在开放的情境中自然完成.

2开放式问题有效组织复习

在阶段性学习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概念和物理思想方法,设置开放的实验情境组织复习有利于各知识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总结规律、知识创新的能力.

例如,初三复习时,可以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设置一个开放式的问题:结合自己学习的知识,想一想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物质(不规则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没有提供实验器材,直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放度高,通过该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挖掘大脑深处的记忆表象,联系各种测量质量、测量体积的具体办法,在问题情境中将应用“压强”、“浮力”、“二力平衡”、“杆杆原理”等概念和规律,复习教学更具凝聚力和效果.

3开放式问题有效联系生活与知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生活之中,物理知识源于生活,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体验.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物理教学切忌搞知识的灌输,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借助于开放式的问题,帮助学生有效连接生活和知识,同时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并发展了正确的思维习惯.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平面镜成像规律”时,教材的表述很简单,如果直接灌输学生记忆不深刻,知识内化程度低,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笔者让学生的思维飞一会,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自由地猜想“平面镜成像可能存在什么样的规律”,平面镜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平面镜,对生活有观察,只不过由于平时没有站在物理知识的角度进行思考,对现象的观察具有模糊性,印象有但不是那么清晰.为此,笔者在概念探究前,提供了两个问题.

问题1:有什么办法能够确定平面镜像的大小和位置?

问题2:如何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借助于这两个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由动转静思考,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笔者进一步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有效聚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帮助学生有效的链接生活与知识.

再例如,“测电阻”这个问题能够运用到初中电学的知识和实验方法,而且和高中紧密相联,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可以从如图1所示的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出发和学生回顾知识和实验方法.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开放式问题设计:

(1)如果实验室没有电流表,你能否设置实验来测电阻?

(2)如果实验室没有电压表,你能否设置实验来测电阻?

(3)你在设计的实验中用到了哪些物理规律?

通过开放的问题将物理规律的探究和实验思路拓展化.

4反弹琵琶,引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开放力度要大于解决问题.我们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物理规律或是进行实验探究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实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做实验,然后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将概念和实验注意点有效地凝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第8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开放式课堂;自主学习;互动课堂

相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偏向于启发式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建立起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注重的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想做到及时了解课堂动向,就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课堂,使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做到充分互动交流。下面,我们主要探讨一下高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不同,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上,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改变原来那种只依赖老师口头讲课的抽象的教学模式,通过图像、视频等途径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以便于学生对新授课程更容易接受。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这一课时,如果同学们对于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很难进行联想,那么对于绘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也就无从下笔了。所以,在学习空间几何体初期,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几何体的结构通过立体的表现方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简单几何体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几何思维,以便于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一个联想的大致方向,不至于对几何体的形状的设想出现偏差。

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其自身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一些狭隘的认识不仅会阻碍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于之后学习与其相关的知识也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老师要在课堂中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类比等差数列有关内容,自主提取等比数列的公式与性质。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出多个等比数列,让同学们观察这些数列的共同特点,类比之前的等差数列,思考能否给出这些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以及等比中项等性质,待学生写出其提取出的公式性质后,老师再给予讲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数学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享受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也因此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构建强互动课堂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往往很依赖老师的传授,学生很少有参与其中的机会,也就无法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交流,得到老师的指正或完善,这样难免会挫伤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开放式的教学课堂就能弥补这一点不足,充分给予学生与老师交流互动的机会,从学生的发言中了解到他们认识的正确性或片面性,以便于及时指正。比如在学习“圆锥曲线与方程”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征集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在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中探讨出最简便的解答方案。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来说,传统的依靠老师纯粹讲述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需要,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正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同时降低了学生课堂紧张程度,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出自己最好的学习状态,更好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杨双乔.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

第9篇:开放式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 建筑施工技术

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认知、策略、动力三个系统相互融合、同步运转的过程。教学动力系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启动、维系、激励、调控的功能,而这正是保证教学过程正常运作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状态,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和接受能力,寻找好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学习。

开放式教学作为一种与封闭式教学相对立的教学模式,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本人多年来在《建筑施工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摸索、实践开放式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开放课堂教学的观念、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地位(调查分组――开放式教学的首要环节)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主要内容是研究建筑工程中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同时还研究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如果在授课时,采用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不知所云,学生谈不上“乐学”,教师也体会不了'乐教'。针对这种情况,我产生了运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方法的想法,把教师的'乐教'建立在学生的'乐学'上,师生共同体味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开放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地位,因为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既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推动学生智力发展,又要通过学生智力发展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为此,我在开学之初首先进行学生情况调查,通常学生选择建筑专业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的家长或亲戚朋友中有人是搞建筑的,而这些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家庭成员中所从事建筑工作的工种,以及学生自身对《建筑施工技术》教材中的某一章节的内容感兴趣的程度,进行分组和自学“任务”的领取。比如张三的家长在建筑公司是扎钢筋或立模板,李四等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比较感兴趣,那么他们就分在一组,专门完成钢筋混凝土工程这一章的学习资料的准备工作。然后我分别引导各组成员开展工作,给他们提供建议和思路,提出要求。从而在开放课堂教学的观念引导下,经过充分的准备,走出了“开放”的第一步。

二、开放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课堂教学的环境、课堂教学的内容(因地制宜――正确选择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在实施中有多种模式,教者应根据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正确选择。

(1)限制性开放式教学

所谓限制性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师规定的内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用学生分组学习、登台展示等开放的形式,体现自主学习的成果。此种教学形式要求教者必需认真分析教材,找到恰当的主题对学生限制性地开放。比如:第一章《土方工程》的第一节概论部分,比较适合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要求自学,一是因为“土的工程分类”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找到答案;二是土的基本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有初中的物理知识做铺垫,学生自学有基础。于是我布置了几个自学的问题:“土的工程分类?土的基本性质(土的可松性,土的渗透性等)?”并适当地启发学生从身边的知识、从学过的知识中入手,要求学生一周后各组推荐一名小组成员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然后我作知识的点评和升华,把教学内容系统化。尝试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比我想象的强,而且热情也比较高,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时各自采用方法和侧重面也是不同。让我惊讶的是:学生竟然把八种类型的土样都想办法凑齐了,可见学生是多么的尽力。也有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和初中的物理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类比讲解,从而深入浅出地解决了这一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总之,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放式课堂教学法赞成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2)课题型开放式教学

课题型开放式教学,是在限制性开放式教学的基础上,由教师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材料、新型技术与日俱增,学生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才能和专业的前沿知识接轨,吸收到本专业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并且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开放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提醒的是这种课堂教学开放后,任课教师要注意趁热打铁,及时打扫战场,清理战利品。不能认为大家已经现场看过了,教师也就无事可做了,回到教室课堂后要及时帮学生梳理,由负责本课题的小组和大家分享他们所搜集到的资料,汇报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全班展开讨论,质疑、争论、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否则学生头脑里只会留下零碎的知识点。而且课题组和非课题组的学生的学习收获悬殊很大,也不利于学生对本章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开放课堂教学的评价(评价创新――开放式教学的重要保证)

没有评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价值观得不到及时认同,必将大大削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传统教学评价学生的方法也是单调的:只关注量化评价和笔试测验。因此,“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以分数论“英雄”,结果,学习滞后的学生被冷落,学生的创造性和情感体验得不到发展,他们对学习兴趣当然不浓。

开放式课堂教学强调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重在让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因此,开放式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在不忽视评价“鱼”的同时,更注重评价“渔”。我尝试在每一章节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知识点的测试等方面的评价。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使被评价者从接受评价逐步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体现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人性化。评价过程中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发展的职责。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求全面、真实地反映教育事实。

开放式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教师面对教材就像“庖丁”面对牛,这样才能保证“开放”有序、优质地进行;其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工作方式、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挑战,“开放”留给教师更多创新的空间,教师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势必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炼升华教改经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