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隧道运营安全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隧道运营安全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隧道运营安全管理

第1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1.1车辆的不安全因素1)车辆本身技术状况不良或安全装置失效。如制动失效、转向失控、电路老化或短路起火、发动机自燃、轮胎爆炸等。2)高速行驶的车辆本身就是危险源。因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意外阻挡能量会突然释放,具有较大的破坏力,如果外界环境具备条件,则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3)车辆本身或装载货物易燃易爆。如车辆自身的燃油、油、橡胶管线、内装潢皮布塑料等;所载货物为危险品,如爆炸品、易燃气体、液体、固体、易自燃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品、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物品和感染性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及杂类危险物等;即使所载货物为普通货物,如面粉、煤炭、木材、棉花、日用品、农副产品、奶粉、化肥及农药、电子和工业机械等也具有可燃性。4)运输企业没有使用相应的专用车辆运输危险品,或运输危险品专用车辆的技术性能不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的等级要求。

1.2道路的不安全因素1)路面纵坡较大且坡长较长,路面摩擦力较小,路面突然出现障碍物或障碍物未及时清理。2)遇雨雪天气或隧道漏水,引起隧道路面湿滑、洞口路面结冰,摩擦力下降。3)隧道空间狭长,扑救路线单一,加上发生事故后极易造成混乱和交通拥堵,消防和救护车辆难以迅速到达现场;部分隧道内救护工具较少,或水消防失效、灭火器丢失,一旦发生火灾等灾难时,无法及时灭火救灾。

1.3不良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隧道本身的特殊性改变了车辆正常行使的环境,给驾驶员造成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行车的危险性增大。2)隧道空间狭小,通风不畅,温度上升快,隧道中经常通过运输化学物品和多种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许多有害气体若滞留在隧道内,包括煤炭粉末和运输的面粉、咖啡粉和奶粉等有机物粉末与隧道中灰尘混合后,遇到高温和明火,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3)隧道照明太亮或太暗,与驾驶员安全行车的视觉需求不太吻合。4)某种原因引起的隧道内车速异常降低或堵车,极易诱发后续车辆的追尾,引发交通事故。

2优化隧道安全性设计和运营管理的建议

据有关资料统计[2],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要素的主体,占交通事故总数的95.30%,车辆的因素占交通事故总数的4.57%,道路因素占交通事故总数的0.13%。因此,强调运输安全,首先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教育和对车辆进行检查,确保上路行驶的车辆和驾驶员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具备必需的驾驶和应急知识[3,4]。道路运输企业要真正承担起运输安全的主体责任,真正落实好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确保运输车辆及技术指标符合要求,驾驶员、押运员培训考核合格,具有应有的职业道德。为进一步提高公路隧道运营的安全性,特提以下几点建议。

2.1加强对驾驶员和车辆的管理1)隧道内及进口外1000m范围内最高车速限70km/h。2)隧道内禁止随意停车。如车辆发生机械故障不能移动时,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来车方向距事故车150m外放置警告标志牌,并报警请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处理。3)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遇紧急情况需要在隧道内停车时,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距事故车200m,100m,50m放置3块警告标志牌,同时报警请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处理。4)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应安装夜间红色示警灯、雾天示警灯、反光标识,随车配备所载危险品的灭火器具等应急处理器材。5)隧道内应保持车距,避免发生堵车现象。一旦出现行车缓慢、排队等候等交通拥堵现象,应报警请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及时疏导处理。6)道路危险品运输企业要对驾驶员和押运员等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每年进行1次职业道德、业务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考核,开展应急演练,熟悉所装运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处置措施。7)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经过特长隧道时,应经过公安机关批准,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8)从事旅客运输的驾驶员和随车服务员,应熟悉隧道紧急救援逃生知识,在车辆通过隧道前向乘客讲解、演示发生紧急情况时的逃生预案,并在事故发生后组织乘客有序逃生。9)对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进行安全应急信誉考核,并对信誉等级低的企业增加一倍许可事项的检查频度。10)禁止任何形式的挂靠车辆从事危险品运输。11)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审核认证。

2.2优化隧道设计[5-8]1)隧道平面尽量采用直线或圆曲线线形,纵面尽量采用大于0.3%的小纵坡,中隧道纵坡不宜大于3%,长隧道纵坡不宜大于2.5%,特长隧道纵坡不宜大于2%或更小。2)隧道洞口内外各100m以内的平纵面线形应一致,洞内外线形应顺畅、连续,不得设S形曲线,纵坡尽量设置成单向纵坡,且洞内和洞口外100m范围内的平纵面线形指标应高于相邻路段的线形指标,洞内外环境差异尽量小,变化尽量平缓。3)隧道洞口处不得设置凹形竖曲线,避免积水、结冰等引起车辆侧滑。4)隧道路面应采用抗滑系数较高的抗滑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5)洞口两端应设亮度检测器,根据检测结果,计算机系统及时自动调整隧道进出口段照明亮度。6)应加强洞口外接近洞口段50m范围内遮光措施的设计,使驾驶员视觉逐渐适应洞内外亮度的变化。7)应强化隧道的监控、消防和救援设施设计,增设一定数量的警示标志,以吸引驾驶员集中注意力。

2.3加强隧道运营管理1)隧道管理养护单位应加强隧道路况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如路面积水、结冰、出现障碍物,消防及各种监控设施失效,洞内危险有害气体超标等。2)在特长隧道洞口附近建立消防救援应急中队,配备必要的交通和消防救援工具,一旦发生事故,及早将其控制并消灭在初始阶段。3)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依法加强对违法违规上路行驶的车辆和驾驶员进行巡检,发现违章及时处理,发现洞内堵车或行驶缓慢应及时疏导,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4)公安机关应对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车辆经过特长隧道时进行审核批准,指定车辆按规定的时间、路线、速度等要素通过特长隧道,并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同时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配备引导车辆,前后护送危险品车辆通过特长隧道。通过时间最好选择在凌晨1点~2点间交通量较小的时段。5)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运输企业和隧道养管单位的安全检查,一旦发现隐患,督促其及时整改。6)隧道出口外设置的各类车辆检查站点,宜距隧道出口4000m以外,最近不得小于1000m。

3结语

第2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 既有高速铁路隧道;缺陷修复;安全管理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逐渐增多,由于修建时施工技术运用不当、施工条件限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目前在一些开通运营后的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局部开始出现背后脱空等质量缺陷。对这些缺陷进行修复,将会面临配合单位多、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施工时间短、夜间施工等困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成为施工单位高度关注的环节。怎样保证施工区段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营及缺陷修复施工时的安全,是进行这类工程施工时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2工程概况

温福铁路线设计时速200Km/h(预留时速250Km/h),已于2008年竣工,2009年投入运营。2012年经对某隧道衬砌检测,发现局部有脱空等质量缺陷,需要及时修复。

3施工方法

针对隧道衬砌局部背后脱空缺陷,采取水泥灌浆法修复。

由于是在高速铁路既有线施工,每天所给天窗为夜间4小时,对于脱空部位注水泥砂浆虽然强度较高,但注浆管易堵塞,冲洗管道将会浪费宝贵的天窗时间。因此,对于隧道脱空缺陷,主要采用纯水泥浆液回填灌浆修复。

在搅拌机内拌制水泥浆,注浆泵压浆,通过注浆管将水泥浆输送到砼空洞缺陷部位,使水泥浆与空洞周边砼紧密结合,形成新的密实体,恢复结构强度,保证隧道内的行车安全。

4安全管理

4.1上道施工安全管理

1)明确相关人员职责,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所有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营业线安全规定的培训教育,严格执行班前讲话制度。

3)严格按相关规定设置施工安全防护。防护人员由经过南昌路局或路局指定单位培训且考试合格的正式职工担任。

4)在隧道病害整治前,整治专项施工方案按规定制订、会签、上报,并与福州工务段和电务段签订整治施工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各自的安全责任。

5)施工计划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以南昌路局运输处公布为准。在整治施工前三日向东南公司运安部和福州路局调度所要点,并严格执行登记、签认、消点制度。施工起始时间以福州路局调度所调度命令为准。

6)病害整治必须在“天窗”点内并封锁区间进行。

7)既有设备的防护措施

既有设备安全关系到铁路运营安全,要求隧道的病害的整治处理必须在绝对保证既有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既有设备的防护有以下方面:

⑴高压接触网及支架

①作业平台上所有设备、机具、材料不得触碰接触网。

②平台上打钻的各种管路及电线路严禁搭在接触线上。

③洞内自发电严禁与电网短路。

④拱部易掉块砼凿除作业所用工具、机械等必须与接触网保持2m以上距离,严禁砸碰电网,对可能落块部位必须事先铺设彩条布等。当确需在距接触网2m范围内进行砼凿除作业时,接触网吊柱基础左右两侧不得同时施工,采用手持橡胶锤人工轻敲左侧砼虚块,然后再对右侧砼虚块进行处理。如凿除后的砼空洞较大应植筋挂网,吊模浇筑砼,砼标号比原结构砼提高一个等级,待该修补处砼养护28天后,再进行吊柱基础另一侧的凿除。如发生接触网吊柱基础松动、砼出现新的裂纹,必须立即停止凿除作业,并对基础周边裂纹“针注”环氧树脂,待基础加固完成后,再次进行虚块砼凿除。

砼凿除过程中,项目部安排专人旁站防护,并事先通知供电段专业防护人员协助防护,防止发生接触网吊柱突然脱落等事件。

凿缝尘埃和压浆时的浆液不得污染电网,所有作业地段的高压电网施工时用塑料半圆管包裹,影响范围轨道处用棉絮包裹,再覆盖一层彩条布防护道床。接触网线用橡胶半管防护,瓷瓶用棉絮包裹。在施工后要及时解除包裹,不得残留。

⑤在接触网预埋件挂网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对埋件0.8 m范围内不得进行凿除作业,确保埋件、导线、接线柱无污染。

⑵洞内照明线及设备

①洞内照明线要在封闭要点时间内与高压电网一起处于停电状态。

②洞内线路、灯具不得人为破坏。

③每天作业时间内必须有电工巡回检查。

④对偶然损坏现象要求电工在当天封闭时间内恢复定位。

⑶钢轨及配件

①洞内一切材料、机具不得放在轨道上,防止作业平台损伤钢轨踏面,造成钢轨受伤。

②各种配件如夹板、垫片、扣板等必须安好无损。每天解除封锁前必须对线路工作轨道检查。

⑷道床

①拱部混凝土作业、压浆作业时,掉块、浆液及其他杂物不得污染道床。可在施工作业平台下道床上铺设彩条布,施工完毕后全部拿出洞外清洗备用,不得残留。因平台顶板为全封闭,混凝土落块及砂浆杂物尽量全部收集在平台上,应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收集杂物带出洞外。严禁平台上杂物下落影响轨道安全及人身安全。

②施工用水不得污染道床。

③洞内水沟盖板不得破坏,水沟必须保持通畅,确需堵沟蓄水的,堵墙顶面应低于水沟顶面不少于5cm。

⑸其他

①混凝土落块及砂浆杂物应全部收集,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收集杂物带出洞外。严禁杂物下落影响轨道安全及人身安全。

②洞内电缆槽盖板不得破坏。

8)隧道内施工应按规定设置行车防护,两端洞口设置防护员。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加强与驻站联络员、防护员的联系,严格在规定时间内进入和撤出作业区域。封锁施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做到“四到位”即:人员到位、职务到位、责任到位、业务水平到位。

9)整治要点施工做到路局配合,施工、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等有关人员未到位不准施工;防护员、现场安全员、驻站联络员不到位不准施工;不自带安全员不准施工;没有备足应急工具不准施工;各工种配合人员不到位不准施工;封锁施工的给点时间,必须由车站发令给点后才能下令施工。

10)洞内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班作业结束,施工负责人必须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机具设备、人员、材料全部撤出限界和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方可销记开通。

⑵进洞人员应编组并指定带班人。进出隧道均应清点人数。

11)隧道病害整治前,对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抢险措施,配备应急抢险的机具、物资和技术准备,确保结构和施工安全。

4.2隧道水泥灌浆安全管理

⑴建立以施工队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机组负责人为机组安全员,对本机组的安全生产负责,不在有危险时段或地点进行施工作业。

⑵对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营业线安全规定的培训教育,严格执行班前讲话制度。

⑶专人负责、专人操作机械,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上岗和违章操作。

⑷施工用电由专人负责,工作面安装配电箱,不得私拉乱接用电器。

⑸进入施工现场防护用品一律佩带齐全。

⑹灌浆管路连接一定要密封牢固,以防浆液溅出或爆管伤人。

⑺在搅拌机运转过程中,不得将手伸入搅拌缸内或用卷尺进行读数。

⑻施工现场的弃浆和积水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混凝土面和人员滑倒。

⑼建立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对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的人员处以处罚,并进行事后教育。

⑽及时清理注浆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废浆,并集中装入垃圾桶,经轨道平板车运出洞外,在指定地点倾倒,做好环境保护。坚持工完料清,文明施工。

⑾施工台架必需牢固可靠,不能有晃动。

5结束语

温福铁路线是一条正在运营的动车线,施工单位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在确保线路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克服各种困难,缺陷修复稳步推进,目前该隧道修复工作已结束。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便携手册》,吕方泉,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第3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隧道;施工;质量;安全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近几年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无论是铁道工程还是公路工程,为了能够避开不良地质条件或者是为了避开村镇以及为了少占耕地、林地,越来越多的采用了隧道方案。而采用隧道方案,不仅减少了线路长度,提高了线路标准,提高了运行速度,更减少了运营期间的养护、维修工作量,确保了运营安全、畅通。但是,在享受隧道交通便利性的同时,还应该特别的重视其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问题。

一、隧道施工的特点

隧道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按施工机械的不同,可以分为矿山法、盾构法和顶管法。不管是哪种方法,隧道工程施工具有普遍的特点:隐蔽性大,未知因素多;作业空间有限,工作面狭窄,施工工序干扰大;施工过程作业的程序性强,不能随意变动;施工作业的综合性强,在同一工作环境条件下进行多工种的在同一施工平面作业;施工过程的地质状态是变化的。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是变化的。施工过程是动态的;作业环境恶劣;作业风险性大;隧道工程施工用电有照明用电和施工用电之分,不能使用同一种电压。

二、隧道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

(一)预期的测量控制

测量是隧道施工的关键,若测量出现差错,轻者将导致大量的返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将导致整个隧道施工失败,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测量是隧道施工最关键的环节,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施工前应制定科学合理、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人员的分工等。测量时必须保证所有的测量数据真实可靠,以免发生大的差错。长隧道测量必须设置精密三角网或者导线网,并且定期对水准点及基准点进行复测校核。水准点及基准点必须设置在稳定、不易遭受破坏的地方,必要时应该对其进行保护。各种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查,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二)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在做好了预期的测量控制工作之后,就必须严谨的选择合理的、适合的以及科学的施工方法,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并且也才能够促进整个隧道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在进行施工方法选择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好具体隧道施工的客观因素,比如说埋深以及围岩的类别等等,而在一般情况下,隧道施工的方法有分部开挖、台阶以及全断面等等,而无论所选择的是哪一种施工方法,都必须做好相应的支护工作,并且确保支护工作展开的及时性,这样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三)施工防水质量控制

隧道的施工还必须重视防水的质量,因为防水也同样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果隧道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水工作,那么隧道在投入使用之后,就会出现渗漏的现象,从而不能够实现预期的使用目的。具体的施工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做好对防水板的选择工作,不仅仅要在质量上给与足够的保障,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必须做好防水板之间的接缝,使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二,在安装防水板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对防水板的损坏,比如说进行电焊工作的过程中,要避免对防水板的烧坏,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安装工具刺破防水板等等,否则就会直接的影响到防水板的防水效果。

三、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做好爆破器材的运输

爆破器材对于隧道施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因为隧道在开挖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开挖困难,就必须利用爆破器材来实现预期的开挖目的,而爆破器材的运输同样也是造成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这样,必须做好爆破器材的运输工作,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相应事故的发生。具体的运输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爆破器材的运输,必须有专人护送,而且必须是点对点的运输,在运输的途中不能够有任何的随意停留;第二,在运输的过程中,雷管与炸药必须分开运输,而运输这两种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是54米;第三,及时爆破器材的数量少,也不能够用拖车、三轮车、自行车等等来运输,必须给与绝对的安全保障。

(二)做好用电的安全管理

隧道施工与用电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施工器具的用电、洞内照明的用电等等,如果用电不能够给与科学的管理,那么就会造成碰电、火灾等等现象,从而不利于隧道的顺利施工,甚至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正是因为这样,必须严格的做好用电的安全管理,使隧道施工人员能够处于绝对安全的施工环境下作业。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隧道施工的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而在线路的排列上还必须严格的按照具体电力线要求的颜色进行排列;第二,隧道施工用电的电力线不能够设置与隧道通风管同边,如果已经设置成同边,至少也要保持100cm的距离;第三,隧道用电施工的配电箱必须牢固的设置在相关规定的高度,而其锁、盖等等也应该确保完好无损,而内部的配线必须整齐、干净。

(三)做好隧道施工的观察

隧道施工不像露天施工那样一目了然,很多的施工条件都会因为时间、气候以及环境发生改变,而这些改变则非常容易引起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正是因为这样,在进行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关的观察工作,比如说隧道施工的支护是不是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施工地点附近的围岩是不是足够安全;隧道施工的开挖面有没有出现坍塌的现象;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有没有地下水等等。而一旦施工作业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就必须及时的停止施工,待相关检测处理之后,才能够恢复施工,这样才能够绝对的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隧道施工是施工项目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法案的实施不仅仅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优化了施工项目的成本,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而在实施隧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关的质量以及安全管理,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汪建新,赵月苹.隧道施工安全措施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1).

第4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应急管理;应急预案

一、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不够完善

尽管目前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当中,对高速公路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划,但是在以隧道为主的交通管理中,专项的应急预案还存在大量的空白有待填补。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中,对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主要应对方向都是在道路方向的,或以水害、地质灾害以及气象方向的灾害为主要应对内容。高速公路中的隧道虽然属于高速公路特殊运营设施,但是由于其结构、建设方式、危害方式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与其他方向上的灾害应对工作有着明显不同,因此在隧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因为重视程度的不足存在一定的缺失。在突发事件应对机构的管理系统上,目前实施的应急管理措施大多仍停留在不完善阶段或趋于表面,因此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需要多部门协同时,这些机构缺少了相应的协调权限,也会不利于突发事件应对的及时性。

2、缺少专业的救援应急系统支持

在高速公路隧道中发生事故时,由于隧道的特殊属性,进行救援工作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这种救援工作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般要有当地的消防部门或者公安系统来协助完成。而管理的单位极少有拥有此类应急能力,因此,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需要沟通相关部门进行,有时会错过进行救援的最佳时间。尽管一些交通运输单位同样配备了相应的应急救援人员系统作为救援支持,但是这些人员无论是行动能力、响应效率还是应急速度等方面,与满足隧道应急救援的条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更多时候只能给后续专业的救援队伍提供一定的协作帮助。

3、隧道中受运营车辆影响和隐患较大

隧道的运营管理中,目前进行的隧道建设还无法对特殊车辆进行有效甄别,在国内能源尤其是以石油资源为主的运输工作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大,这类交通事故由于运载物质的特殊,也会带来较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隧道中会因为隧道内部的结构和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除了隧道特殊属性的因素外,此类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般像这类危险品的运输工作是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运送,而实际行车过程中,由于人员成本等问题,恰恰缺少这种押运人员作为安全的保障,这也导致了一些隐患问题存在,给应急管理工作造成阻碍。

4、超载现象频繁,问题治理困难

超限超载一直是道路运营中压力打击的违规行为,但是目前的运输市场行情导致了一些运输人员在进行运输工作时,为了利益方面的考虑,超限超载地进行运输,造成了在隧道中发生问题更加不可控制,这样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较为常见,也是引起隧道内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5、隧道内安全设施的管理难度较大

隧道中一些基础系统的建设必然离不开能源的支持,以电能为主的能源在隧道运营以及应急系统安全管理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一些隧道位置较为偏僻的电力系统中,仍主要依靠农业电力来供应,这也就造成在隧道供电系统不能全面进行,部分地区还存在着间歇供电等问题。电路供应不足,相应的设备也缺乏主要的保障,由于隧道中设备的不断增多,进而在现代隧道建设中,需要进行维护的机电设备,在种类、数量、结构等多个方面已经越来越复杂而庞大,需要的维护人员也在数量和素质上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当前在隧道运营公司出现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

1、在应急管理机制上进行有效健全

统一的应急机构是各部门在应急工作中发挥出作用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对于相似的隧道交通层面应急救援工作中,地方政府应当在日常工作里建立起能够对救援工作所涉及部门的统一协调指挥工作,在机构和运行的机制方面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统一调动与指挥。从行政单位开始,联合公安消防、医疗部门以及行业的管理单位等多个部门相互协调,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管理时,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调动,确保工作的合理、高效_展。

2、对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的建立

隧道应急预案应当加入到隧道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并将此类工作作为行业中的指导文件对各个地区进行传达。自地区高层机构开始每一层级应设立专门的隧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为应对,预案应当按照可行、具体、专项的原则进行制定,将应急工作的各个流程进行细化,保证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另外在管理上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由主管领导带头,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对一线保障工作进行重点巡查,确保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全天候值班工作,在值班工作中,各部门之间也要保证信息交流的通畅,一旦某一部门发生特殊状况,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协同其他部门进行事故的排查处理。

3、应急队伍的建立

综合性应急队伍一直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里的短板,在近年来我国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逐渐重视,对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也逐渐成为工作中一个发展的重要方向,此类队伍应当具备成熟的救援体系、救援设备与技术,并在现场医疗救助、现场场地规划、解救被困者方面具备优势资源和力量。而这类队伍的建立,除了隧道所在的主管单位外,还要立案和上级政府的公安消防以及医疗系统,并配合、武警部队作为突击力量,建设处能够快速反应,正确处理应急工作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地开展。

4、对车辆管理及隧道安全管控的强化

交警部门要加强驾驶员隧道行车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隧道行车安全意识。交警要治理超速、违停、占道行驶等不文明驾驶行为,同时要严厉打击损坏、盗窃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违法行为,加强特长隧道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运管部门要加大对违法改装、加长、加宽大货车的监管力度。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由公安机关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作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为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事故,应积极配合公安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强化运营路段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管理,保障所辖段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 欧阳娜.高速公路运营隧道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1).

第5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对策

前言:随着我国隧道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给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但是隧道建设的施工安全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会给施工人员和隧道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就应该积极开展隧道安全工作,加强提高风险意识,保证隧道施工能够有效、安全的进行下去。

一、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隧道工程主要是修建在地下或者山体中,辅助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通行的建筑物。隧道建设施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由于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基本取决于周围的地质条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因此导致隧道施工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破坏规模极大,造成的损失难以想象,所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个环节都要非常重视。而且造成隧道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很多,存在很大的随机性,施救难度也会非常困难,降低了人员的生还率,同时也会对工程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

二、隧道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要想让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能够得到保证,就必须要了解造成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所以,通过结合我国近几年隧道施工出现的安全事故的相关资料,进行具体分析,加强事故产生原因的全面认识,吸取相关教训,才能对隧道施工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预防。

(一)突发性地质灾害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自然性的地质灾害。而且多数都是突发性的,前兆现象几乎不明显,且这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活动性强,对于预测、预报和预防比较困难,使人措不及防,会给隧道施工的相关作业人员带来很大的伤亡,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设计问题

我国很多隧道施工建设出现的事故,多数都是相关设计人员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勘察,对周围岩层的实际情况掌握的不够充分,以至于获取的相关数据和参数与实际存在很大的不符,而在后续工作中也没有对设计进行完善和变更,从而在建设施工阶段出现坍塌的现象,后果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大规模的坍塌,通常造成的损失几乎都是毁灭性质的。

(三)施工问题

由于我国的隧道建设起步较晚,相关的施工管理措施并不是很完善,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施工设计方案来进行施工、更有的甚至擅自改变施工程序,导致最后的施工质量严重不合格,还有的建设单位为了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偷工减料,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手段,这样就会造成隧道的主体结构不够牢固,支撑力不够,无法承受住周围地质条件施加的压力,当受到地震或是震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坍塌的现象,造成严重的损失。

(四)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隧道项目的现场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对现场的施工设备管理不善,并且很多施工作业人员对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落实好管理工作等 [2]。

三、隧道安全事故的防治对策

(一)加强现场勘查力度,规范设计方案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隧道工程项目的建设全面实施,隧道施工现场的勘查工作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等困难局面。相关的设计单位必须要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的勘查工作,所以往往在勘查设计的过程中,对现场的研究掌握不够充分,对地质特征的的勘探手段不足,所以就造成了对地质的深层区域的结构和相关影响判断的不够准确,最终导致出现不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导致采集的相关数据达不到有关规定的要求,给后续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增加了工程投资。因此,设计单位必须能够合理安排勘查时间,严格落实好现场的勘查工作,保证现场采集数据结果能够符合要求,并且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促使后续施工过程能够安全的顺利进行;另外,建设单位还要发挥主力引导作用,按照相关规定严格监督设计单位的勘查工作,做好协调准备工作,为施工阶段打下基础[3]。

(二)实行安全风险管理

隧道施工本就是一种高风险作业,为了确保施工运营安全,就要对整体施工过程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首先,在项目施工前,就要对项目所存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控制,以减少风险在后续工作中带来的影响。其次,还要在勘查阶段,通过各种数据的测量结果来作为参考,进一步确定风险隧道施工时会带来哪些影响,有针对性的制定优化方案来进行有效的预防,保证施工阶段都能够正常进行。最后,定期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现场的施工进度和状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对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保证隧道工程能够安全的进展下去[4]。

(三)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知识培训

在隧道现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现场管理。首先应该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对安全保护措施进行有效的监督,积极与各个建设单位相互沟通和配合,严格落实好每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安全管理单位还要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当发生事故时,要求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逃生技巧。

(四)规范施工作业流程

要想保证隧道的施工现场能够安全的进行,就要保证隧道施工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够严格规范的操作,认真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首先,要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实施作业施工程序;其次,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人员劳动力的使用,提高整体施工水平;同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要对隧道出现的异常点进行如实掌握,并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汇报,保证工程的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最后,在对可能出现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施工时,要做好灾害应急预案和措施,防止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结语:综上所述,隧道建设施工是一项高风险作业的施工项目,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因此,要想保证隧道建设的每个施工环节都能安全、顺利的进行,就要加强对安全意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前期的现场勘查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同时还要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加强现场施工的管理,并且相关安全管理机构要严格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对隧道安全事故做到有效地预防,尽可能的降低安全隐患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娟.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09):159+161.

[2]张建强.浅析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江西建材,2016,(03):210.

[3]袁长安.地F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50):16-17.

第6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上减少事故的发生及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 从而指导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保证良好的隧道营运环境, 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 隧道 交通 安全

Abstract: this paper in order to eliminate to traffic accidents of unsafe factors of ideas,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way tunnel, build highway tunnel traffic safety guarantee system, and it is the system integ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base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system, realize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alarm accident, to the man-machine interactive way for policy makers to provide accident treatment plan. In a certain extent, reduce accident and reduce accident harm degree, so as to guide the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ensure good tunnel operating environment,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highway tunnel traffic safety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特点分析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较其他道路交通具有特殊的运行环境, 具有封闭性强、噪音大、能见度低, 光过渡等特点。尽管高速公路隧道也考虑了通风、照明、事故报警和交通诱导等系统, 但隧道交通事故还是屡屡发生。而且, 一旦隧道里发生事故, 其后果要比发生在地面上的严重得多。特别是火灾, 由于封闭的空间妨碍热和烟雾的扩散, 其后果极具灾难性。再者是洞内外亮度差异较大, 针对驾驶员容易产生黑洞效应, 再加上空间的约束和压抑, 心理发生变化, 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大大增加。第三, 隧道内车辆排放的尾气在封闭空间得不到扩散和稀释, 有害污染物不断积聚使洞内空气严重污染, 不但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伤害, 而且使隧道能见度降低, 引发交通事故。

1. 1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致因分析

根据高速公路隧道的交通事故特点,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 必须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 事故致因因素。通过消除、控制致因因素, 以防止事故的发生。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致因机理非常复杂, 但依

据人机工程学原理, 运用人- 机- 环境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 从控制事故原因的角度分析, 可以将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表示为人、车辆、道路和环境四大致因因素的多元联合效用函数。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是人、车、道路和环境等致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是多因素联合效应的产物。然而,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系统交通安全管理及事故发生机理也是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致因有人、车、道路、环境、管理等五方面, 而事故发生机理是触发因子。

( 1) 人的致因因素主要指驾驶员生理、心理、技术经验、交通行为等, 包括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违章装载、疏忽大意、行车间距小等。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特点, 夜间驾驶员放松警惕, 易开快车, 违章超车, 从而夜间交通事故发生率要比白天多; 此外, 夜间、黎明以及黄昏时刻驾驶员易产生疲劳, 加上光线暗淡, 致使驾驶员视力降到最低, 所以黎明和黄昏事故率偏高。

( 2) 车辆的致因因素主要指车辆技术性能差、带病车辆上路以及突发的机械故障等, 从而导致了事故发生的成因特点和车型特点。而且, 车辆不安全状态会引发人的不安全行为, 所以应该不断弥补驾驶作业空间人机工程学设计上的缺陷。

( 3) 道路的致因因素主要指道路几何线形差、路面抗滑性不好等, 容易形成事故黑点, 造成多起事故的发生。

( 4) 环境的致因因素主要指行车交通环境差、交通设施不完善、以及周围景观不协调等方面的因素。例如: 隧道内环境照度低, 故行车能见度差; 环境噪声大( 包括洞壁的反射) , 影响驾驶人员的正常思维判断和反应能力; 洞内一氧化碳和烟雾浓度大, 易发生火灾。

1. 2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设计思路通过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致因因素的分析, 可知: 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及管理方面的缺陷等四类。因此, 要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 就需要消除导致事故发生的这些不安全因素。

( 1) 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病理因素主要通过体检发现, 生理因素主要通过科学管理解决, 心理因素主要通过训练制度解决, 知识方面的因素主要通过培训解决。因此, 应该加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 增进驾驶员对高速公路基本知识的了解, 提高驾驶员的素质, 以避免由于驾驶员的操作不当、疲劳驾驶等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 2) 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

加强车辆维护, 特别是车轮、制动装置、转向装置的安全检查, 确保在高速公路上的行车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以避免由于车辆爆胎、机械故障或方向失控等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加强道路的养护工作, 对路面、路基及附属设施等损坏部位及时维修, 提高隧道路面摩擦系数, 缩短车辆制动距离, 预防车辆打滑。以保证车辆和道路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 3) 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解决隧道进出口处人眼和心理不适应问题, 保证良好的通风照明条件; 不断完善交通工程设施和隧道运营管理系统, 给驾驶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行驶环境。

2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和环境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人、车、路三个因素在整个交通安全系统中不仅相互依赖、共同作用, 而且互相协调、相互补充。由于隧道边墙效应、明暗适应性和封闭性等结构特点, 以及特殊的交通运行环境, 可知: 其安全保障体系应该主要从隧道的通风、照明、消防、交通监控、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等方面考虑, 建立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保障体系。

( 1) 通风子系统包括能见度检测、风速检测、风机控制。使隧道内具有良好的通风性, 从而使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不超过安全行车的容许浓度, 提高能见度, 保证隧道内的安全行车。

( 2) 照明子系统包括应急电源、亮度检测、照明控制。保证隧道内安全行车的基础照明, 以及进出隧道时人眼适应光强变化的附加照明, 消除由于洞内外亮度差异而产生的黑洞效应或黑框效应。

( 3) 消防子系统包括火灾检测、声光报警、灭火系统和设备监控诊断。能及时发现火灾源并发出警报, 缩短应急反应时间, 确保救援人员尽快到达现场, 及时灭火和疏散隧道内的人和物, 减少隧道火灾造成的危害。

( 4) 交通监控子系统包括可变信息板、交通信号灯、车辆检测器、CCT V 监视。实时掌握隧道出入口和隧道内的交通状况, 并进行相应的交通组织和控制, 保证隧道内良好的交通状况, 以及交通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 5) 安全设施系统包括基础设施、检测设施和指挥设施。完善交通标志、标线、防护设施及监控设施, 优化隧道交通安全环境, 它对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 排除各种纵、横向干扰, 提高道路服务水平, 提供视线诱导, 增强道路安全视野等都起重要的作用。

( 6) 安全管理子系统包括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事故多发点的鉴别、事故处理方案、安全决策系统。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危险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剔除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 保证行车安全的可靠性。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形成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以确保高速公路隧道营运的可靠性、先进性、实时性、可用性以及高效性。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关键技术高速公路隧道安全保障系统中消防保障系统更为重要。因此, 该系统的重点是实现对设备和环境的自动实时监测和运行控制, 这是确保隧道行车安全的首要选择。系统中各个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与监测子系统、检测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第7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隧道工程 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和民用建筑、铁路和公路运输、水利和电力、矿山、港口等的建设将不断增加。近三十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铁路客运专线、高等级公路、城际铁路、城市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得到了快速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也越来越多,而隧道施工一直是交通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才能控制隧道施工的风险是所有施工单位思考和担忧的问题。因此,做好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

一、 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

由于隧道是地下建筑物,受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因而,施工环境差、难度大、技术复杂、要求高。隧道开挖时的坑道在未衬砌前,通常须加支撑以受地层压力。同时地层不得暴露过久,必须及时衬砌,以免地层压力增大发生坍塌事故。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虽然会进行地质勘查,但由于地质勘查点有限,并非全线满布,所以具有较大的隐蔽性,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与地质资料不吻合的情况,需要进行紧急处理。

隧道工程施工所需设备比较多,有施工设备、排水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等,这些设备占地面积比较大,加上施工人员比较多,而且人员和设备要相互协调和配合,按照各自的施工工序完成既定任务。另外,隧道工程大部分地处深山峻岭之中,场地狭小,要使用多种机械设备,需要相当数量的洞外设施来保证洞内施工,而洞外往往受地形限制,场地布置比较困难。

隧道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多工序、多工种联合的地下作业,工作面狭窄,而且地层愈差,所采用的坑道愈小,工作面能容纳的人数不多,出碴、进料运输量多,施工干扰大,为加快施工进度,需以横洞、斜井、平行导坑增加工作面,施工复杂而艰巨。因而施工进度受到限制,必须全面规划,科学地组织施工。由于隧道工程纵长,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循环作业,是一种不可逆过程。所以作业的秩序性强,不能随意变动。例如,隧道的开挖必须按照“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渣”的顺序进行,不能破坏顺序。

由于隧道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因而其施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常在同一工作环境条件下进行多个工种的作业,如掘进、衬砌、通风换气、照明、出渣、排水等等。隧道工程施工空间内,狭窄潮湿,氧气不足,噪声污染严重,粉尘、烟雾、有害气体多,光线不好,地质条件极不稳定,环境中的这些不良因素会给施工人员的健康、心理状况等造成负面影响。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围岩压力复杂多变,作业空间狭小等特点,随时都有发生施工事故的危险,例如坍塌、涌水、瓦斯等,这些都严重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引起极大的重视。

二、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安全问题

1.塌方

塌方是指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地压等的作用,使围岩产生裂缝或破坏,或围岩内层理、节理等发生松弛、剥离,导致岩石、泥土大规模坍落的现象。隧道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要比地面上的工程险恶和复杂得多,危险性也非常高。出现塌方的主要情形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暗挖法”进行隧道施工时发生塌方,这种塌方又分为仅是洞内塌方和冒顶塌方,这两种塌方都会造成洞内施工人员的伤亡、设备的毁坏和周围地下水管道的断裂等事故,这种塌方主要发生在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区间隧道等工程中;另一种是采用“明挖法”进行隧道施工时工作坑发生塌方,它会造成坑内施工人员的伤亡、施工设备的毁坏、坑周路面的坍塌、车辆和行人的淹埋、邻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网的损坏等事故,这种塌方事故主要发生在明挖地铁车站工程。

为防止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塌方事故,无论是公路铁路隧道还是城市地铁,都应该做到科学规划、合理选线。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做好地质勘探工作,并做到科学组织、缜密考虑、规范施工。建立健全并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2.涌水

隧道涌水是指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围岩含水层的地下水在水头压力和其它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克服了隔水层、断层、裂隙带等的阻力,以突然的方式涌入隧道的现象,因而又称之为突水。如果地下水携带有大量的泥砂,或饱水的泥砂突然涌入隧道,则称之为突泥。突泥可以看成是突水的伴生现象。因此,突泥的关键仍是涌水,没有地下水作为动力和载体,突泥是不可能发生的。涌水突泥给隧道施工,甚至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轻则掩埋、淹没机械设备,堵塞坑道,重则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影响施工进度,使工程蒙受巨大的损失。

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遵循“以排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隧道建成后达到洞内基本干燥、结构和设备能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的目的,按照“截、堵、排”的防排水意图,采取适当的防排水措施。

3.瓦斯

瓦斯是指从围岩或煤层深入隧道的有害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沼气CH4)、二氧化碳(CO2)、氮气(N2),还有少量的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氢气(H2)、二氧化硫(SO2)及其它碳氢化物和稀有气体。当隧道穿过煤层、油页岩或含沥青等岩层,或从其附近通过而围岩破碎、节理发育时,可能遇到瓦斯。根据瓦斯逸出量的多少和瓦斯压力的高低,可把瓦斯隧道分为高瓦斯隧道、低瓦斯隧道和瓦斯隧道。当瓦斯浓度在5~16%之间时,与火源接触,并且坑道内有氧气存在(含量12%以上),就会发生猛烈爆炸,有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隧道通过瓦斯逸出地段时,应预先确定瓦斯探测方法,并制定瓦斯稀释措施、防爆措施和紧急救援措施等。隧道通过瓦斯地区的施工方法,宜采用全断面开挖,因其工序简单、面积大、通风良好,随掘进随衬砌,能够很快缩短煤层的瓦斯放出时间和缩小围岩暴露面,有利于排除瓦斯。

三、 结语

总而言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相关安全问题采用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逐步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第8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一)电气设备出现故障

众所周知,地铁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大量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许多电缆也被铺设于隧道之中。因此,当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极有可能引发地铁火灾事故。比如,1969年北京地铁万寿路车站所发生的特大火灾便是由电气出现故障引起的,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机械设备维护不善

除电器设备外,地铁的正常运行也离不开排风机、电动机和送风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如果缺乏对上述设备的维护或维护不当,也极有可能造成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漠视规章制度

自地铁投入运行之日起,管理部门也对乘客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乘客却漠视这些规章制度,吸烟情况屡有发生,进而为火灾事故的发生埋下安全隐患。

(四)缺乏科学管理

在一些地铁车站,站点和地下商业用房连在一起,或在展厅层与安全通道上设有商铺。若这些具有餐饮功能的商铺或商业用房中的明火管理不善,也极易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地铁火灾救援难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一)人员疏散困难

第一,火灾发生时的浓烟和高温。一方面,火灾发生时,燃烧生成的烟雾会削减光的强度,从而影响乘客对安全通道中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性标志的辨认,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乘客的行进速度,增加了人员疏散所需要的时间。另一方面,在高温浓烟笼罩的地下空间中,人们的恐惧心理和逃生欲望更加强烈,极易造成安全通道中的混乱与拥挤,从而给地铁火灾安全疏散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第二,疏散系统不完善。通常情况下,地铁车站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经过规范计算设计的。但是,由于受具体环境与经费等因素的影响,设计的地铁车站疏散能力与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乘客在火灾发生时所产生的恐惧心理,也极易产生拥挤,从而影响人员疏散的速度。第三,区间隧道的自身特性。当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时,若列车能够正常进入车站,便有利于进行乘客安全疏散工作,从而使灭火救援行动有效地展开。但是,若列车被迫停靠在区间隧道,将极大地增加乘客安全疏散的难度,拉长安全疏散时间。

(二)地下排烟困难

从空间角度讲,地铁车站和隧道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明显缺乏自然的排烟能力。因此,当发生火灾时,主要是采用机械排烟的方法。但是,地铁中的排烟系统大多都是与隧道通风排气系统兼用的,只有合理使用这些机械设备,才能达到理想的排烟效果。反之,若操作不当,不仅无法实现有效的排烟效果,还有可能扩大烟气和火势,增加乘客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的难度。

(三)灭火困难

众所周知,地铁车站与隧道大都位于地下,本身就缺乏外部灭火进攻的条件。再加上没有设置消防专用通道,当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很难进入烟雾和热气笼罩的地下,且极易与向外疏散的乘客碰撞,减缓灭火救援行动的速度,从而贻误灭火救援的最佳时机。

(四)通信联络困难

作为灭火救援行动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消防通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地铁空间相对封闭,其屏蔽效应的存在极大影响了地铁车站中消防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特别是在发生火灾时,消防通信联络困难、信息不畅,将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效率。

三、强化城市地铁消防安全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反应机制

一方面,随着地铁建设运作逐步市场化,投资主体、控制中心和管理模式也出现了新的情况。相应的,相关管理部门应逐步完善地铁系统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统一的控制中心和应急协调监控中心,以利于事故处置的统一调度。另一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地铁灭火救援指挥体系,整合社会力量,以有效提高消防人员灭火救援的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具体来讲,一是应依法建立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并将各级领导及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以有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二是各地铁运营主管单位应提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并将其纳入相关管理范围;三是应将危险物品查堵制度等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地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四是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检查体系,促进地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强化消防安全设施建设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消防报警系统。在城市地铁建设中,消防报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对于提高控制中心的监控能力和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注意在地铁车站和隧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此之外,还应在每节车厢内设置紧急呼叫报警系统。其次,应建立完善的消防通信系统。为实现地铁消防的无线通信,应将无线中转台设于每个地铁车站内,并在出口处配置两个以上频点的天馈信号接口设备。此外,为确保地铁火灾发生时消防通信系统的畅通,把握灭火的最佳时机,应实现无线与有线的有机结合,在各出口处设置有线电话的端口。再次,应建立科学的排烟系统。一方面,应科学划分隧道与站台、站台与展厅之间的防烟分区,在中间设置具有隔烟效果的挡烟垂壁或屏蔽门等。另一方面,为实现通风排气系统与排烟系统的转换,应进一步简化两者的操作程序和转换方式,并要加强相关设备耐热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为快速有效地实现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应科学设置移动排烟机用的排烟口和隧道紧急自然排烟口。

(四)加强地铁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

第一,可将与地铁消防有关的明文规定、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火灾发生时的自救方法等制作成宣传手册,并在各个社区、公园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发放。第二,可在地铁站内的醒目位置张贴地铁消防安全宣传报,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乘客的地铁消防安全意识。第三,可在地铁站附近飞荧屏上滚动播放与地铁消防相关的视频,以引起乘客的注意。第四,对于漠视规则在地铁上吸烟的乘客,应及时对其行为进行制止,亦可通过讲解地铁吸烟的危害,对其进行相应的批评教育。

四、结语

第9篇:隧道运营安全管理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控地铁运营运营安全

1.引言

我国地铁运营自1969年北京地铁1号线运营伊始,经过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截至2008年,全国将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六大城市,共22条线路。未来十年,除现有地铁城市的新线开辟外,另有沈阳、哈尔滨、杭州、苏州、成都、西安等六座城市已经获批准正在开工建设,还有一些城市正在规划发展地铁项目。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由于建设规模比较大、建设速度比较快,当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存在建设和运营技术力量不足、高端人才和富有经验的技术骨干缺乏的现象;一些地铁项目上马后急于交付使用,建设周期太短,很多线路存在边设计、边勘测、边施工、边运营的现象,抢工期、抢进度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工程质量、人员意识、设备技术和整体环境情况等问题,难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往往成为事故的诱因,给运营安全管理无形中增添了难度,已有不少地方的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发生了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促进我国地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地铁运营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2.风险管控简介

2.1风险管控的定义

风险一词在字典的解释为“生命与财产损失或损伤的可能性”。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总是与生产事故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由于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认识角度的不同,对于风险的定义也不同,这里我们解释为纬线、危害时间发生的可能性与纬线、危害时间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运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与事故后果,或运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即地铁运营系统的事故风险,可以用下式R=f(F,C)表示。

式中R——运营系统事故风险;

F——运营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运营系统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

风险管理与控制是利用风险分析与评估等方法辨识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称为危险、有害因素等,对发现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义、分类和说明,并采用危险预先分析、事故树等方法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或结果进行分析,定义出危险有害因素的等级,制定预防或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不断跟踪监控其措施实施效果并进行效果评价,从而进一步循环,逐步实现对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与消除。

2.2风险管控过程模型

1V·G·C(VentureManageAndControl)风险管理与控制(或称风险管控)。

图一:风险管控过程模型

2.3风险管控内容

风险管控的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风险评价、危机预警与风险干预、应急救援和安全监督与管理等。实施风险管理尽量使风险处于受控状态,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安全监督管理对策和培训教育等手段,降低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各类损失,保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图二:风险管控内容

3.地铁运营安全事故简述

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地铁运营安全事故指的是地铁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一切与地铁运营安全相关的事件;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说,地铁运营安全事故指的是地铁运营所造成的安全事故。这里是从广义地铁运营安全事故的角度加以讨论的。

3.1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分类

从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分类的大角度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01号令《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各地方对地铁突发事件的分类,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五大类。

从地铁行业特点和运营特性的角度看:根据地铁运营组织过程、运营特性和地铁运营客运服务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国内外地铁运营多发事故案例实际情况,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可分为:设备设施类事故、行车类事故、客运类事故、自然灾害类事故和其他人为性事故等五大类。

3.2地铁运营安全现状

我们可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和事故类型分析两个方面说明地铁运营安全现状。

4.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中的应用

4.1应用目的

任何事物、物质和生物一样都有疲劳期、都有寿命,风险管控则就像医生一样通过风险分析研究病症——风险评估研究生命力——风险控制实施救治——风险管理作以预防与护理等过程从而实现保证生命力、延续寿命,使事物、物质更好的运作。

地铁运营是包括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统一体,在内容、作用及空间结构上有其特殊性,它既是人员、社会财富的聚集场所,也是社会风险的聚集地,它既是现代灾害及事故风险的交汇处,也是人类追求安全、快速、准时到达目的地的交通工具。在现代及未来城市地铁运营过程中要体现良好的安全舒适运输能力,减少事故及危险发生,是地铁运营的首要问题,所以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中则更显得尤为重要。

4.2地铁运营安全中风险管控的应用

4.2.1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中应用理论

地铁运营包括约40个专业,各专业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连接关系,所以地铁运营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均有复杂的背景和内在的联系。

风险管控的方法就是通过对各类不同时间的内在联系、规律、机理和衍生特性及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各事物的可靠性、可维修/维护性、可用性和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通过研究制定预防措施并时时进行预警监控,再充分利用人类减小和控制风险的各种设施、设备和经验等,根据风险分析结论,对被管理的地铁风险系统,研究并确定实施在期望值意义下更好地管理与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爆发和能量外溢等,从而减少或杜绝风险因素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4.2.2地铁运营中安全事件类别简析

地铁运营分为运营状态(即日常地铁运营过程)和非运营状态(即日常地铁停运时段),地铁运营状态又有正常运营状态、非正常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三种运营模式,通过分析运营模式我们可分析其发生安全事件的类别有自然灾害类(水灾、地震、爆雪、台风侵袭等)、运营灾害类(列车故障、脱轨、相撞、断电等)、其他灾害类(自杀、纵火等),依据本文3.2所述和多年来地铁运营安全现状分析得下图:

4.3地铁运营安全中风险分析

地铁运营安全的真谛就是要尽可能地保证乘客在候车——乘车——出站整个过程中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并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因此我们应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出发进行风险分析。

4.3.1人员因素

通过4.2.2中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事故的发生主要因为运营灾害所致,在设备硬件不能保障的紧急情况下,更凸显出人员的重要性,所以降低人员失误对降低损害尤为重要。地铁运营系统中的人员主要有乘客和工作人员两大部分。

(1)乘客因素

从近年来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致因可见,不遵守乘车守则(主要表现在携带危险品、乱动设备设施、自杀等)、人为故意破坏(主要表现有恐怖袭击、蓄意破坏、偷盗等)、无应急技能或应急技能低(主要表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能自救、不能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沉着冷静、紧张有序的疏散等)方面。

(2)工作人员因素

现阶段地铁全国热门,而地铁行业院校或专业相对较少,因此地铁工作人员上岗前很难达到岗位需求,如果再缺乏安全意识的培养、缺乏对“三品”的识别能力和自身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势必导致事态的扩大。

4.3.2机械(或物质)因素

地铁运营的过程实现,除主体设备车辆外,工务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环控通风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系统等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1)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主要危险是电气火灾和触电。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包括: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流可能超过正常时的数十倍,致使电线、电气温度急剧上升,远远超过允许值,而且常伴有短路电弧发生,易造成火灾;线路、变压器超载运行均将导致其绝缘材料过热起火;导线接头连接不牢或焊接不良均会使接触电阻过高,导致接头过热起火。接触不良的电线接头、开关接点、滑触线等还会迸发火化,引燃周围易燃、易爆物质(此类现象在运营新线及老线尤为明显);变压器一般都配备有散热设备,如风叶、散热器等,如果风叶断裂、变压器油面下降均会导致散热不良,使电器热量累积起来。电缆沟、电缆井内电缆过密,散热不良易会引起火灾。引起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设备缺陷、设计不周等技术因素外,大部分都是违章作业、违章操作。

(2)车辆系统

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列车失控、轨道损伤或断裂、列车脱轨、列车相撞等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地铁车梦的安全标志不醒目,可能造成机械伤人事故,并且在事故发生后,不利于应急救援以及人员疏散;地铁列车内空调供暖等易引起火灾,且列车关通道材料选择不当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烟气,加重事故后果;列车内的高压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当,可能引起人员伤亡事故。

(3)通信、信号系统

地铁专用通信系统是直接为地铁运营、管理服务的,是保证列车及乘客安全,列车快速、高效运作的必不可缺的信息传输系统。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通信系统应能迅速转为应急通道,为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提供方便。同时若通信系统的电源发生故障或通信设备本身发生故障等问题时,各种行车、票务及控制信息出现间断性不可靠传输,易会引发事故或使事态扩大。

信号系统是整个地铁运营的大脑,它保证列车和乘客的安全,实现快速、高密度、有序运行的功能。信号系统的不完善或信号系统设备故障,相当于大脑瘫痪,则运营整体处于瘫痪状态,或者不能保证运营安全。

(4)环控通风系统

地铁环境密闭,空间狭窄,连通地面的疏散口相对较少,逃生路径长。发生火灾,不仅或是蔓延快,而且积聚的高暖浓烟很难自然排除,并迅速在地铁隧道、车站内蔓延,给人员疏散和灭火抢险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严重威胁乘客、地铁职工和抢险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据分析表明,火灾后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烟雾窒息所致)。环控通风系统故障、管理不到位(将通风通道或风亭改作自行车停放处、商铺或其他管理用房),妨碍了通风系统的正常运作,则势必扩大事故后果和影响。

(5)给排水系统

在运营期间,给排水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污水乱排以及污水、垃圾排入隧道等影响地铁内环境卫生,造成污染和职业伤害;给排水管道的防腐、绝缘效果不到位,发生渗漏现象等;隧道内排水系统不完善,隧道防水设计等级不够,导致涝灾或地表水侵入,地面塌陷;车站出入口的低平高度低于防洪设防要求,遇水倒灌;杂散电流腐蚀给排水管道等。

(6)其他辅助设施

站台、站厅设施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车站地面材料不防滑或防滑效果不明显存在安全隐患,人员较多时,可能导致踩踏事件;地下车站站厅乘客疏散去、站台及疏散通道内及与地铁中地下商业等公共场所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且会发生连锁火灾事故,不利于事故救援,是火灾事故范围扩大;地下车站站厅乘客疏散区、站厅疏散通道内有妨碍疏散的设施或堆放物品,不利于事故救援,造成人员拥挤,使事故后果加重;车站的内建筑的装修材料选用不当,会发生火灾,且产生有毒烟气,加重事故后果;地下车站安全出口的设置不当,会造成人员拥挤,引发意外事故,且事故发生后,不利于事故救援和人员疏散,使事故范围扩大。

地铁车站站台边设置的屏蔽门/安全门,可以保证乘客安全,降低空调系统运营能耗,对提高车站内环境舒适度都有明显作用。屏蔽门/安全门的设置应适应各种运营模式的要求,正常运营时为乘客上下车通道,火灾事故时配合地铁运营模式要求为乘客提供疏散通道。屏蔽门正常运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由于地铁车门的安全标志不醒目,造成的机械伤亡事故,并且在事故发生后,不利于事故救援和人员疏散。如果地铁采用接触轨受流方式,站台仍存在电位层,站台边2米宽度范围内需做绝缘层。屏蔽门/安全门与轨道连接,使屏蔽门/安全门与轨道等电位。因此,在地铁屏蔽门/安全门处由于绝缘和接地的问题,存在人员触电事故。

4.2.3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地铁在运营期间可能遭遇台风、洪涝水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台风对地铁上面的建筑物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其破坏性极强;水灾则一方面可以造成积水回灌危害,一方面受到岩土介质中地下水渗透浸泡危害,导致附属设备设施材质霉变,元器件受损坏失灵等造成事故;同时应该对雷电防护设备设施进行检查,这方面造成运营设备损坏事件也时有发生;地质条件、地震灾害等所带来的损坏不言而喻。

(2)社会环境

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外因和内因同时作用下产生的,今年来恐怖袭击、社会性自杀事件等已成为地铁安全的一个主题,所以其危害也不言而喻。

4.2.4管理因素

管理上的薄弱是我国现阶段在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上的一个难题,所以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存在缺陷,必定会导致灾害性事件的发生。

(1)遵法守规,建立规章

作为地铁运营单位,必须为乘客和社会负责,对于建设中存在的隐患或不足要敢于暴露,敢于修正,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各项工程严格验收,同时运营过程中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事件,才能确保减少事件的发生或降低事故损失。

规范、完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体系是地铁运营安全的基础,要制定各项维修规程和操作流程,并切实执行,才能保证地铁运营安全。

(2)机构建设及职责确立

要保证地铁系统长周期地正常运作,就必须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足够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重要的是机构的定位要明确,管理人员要公平正直并持证上岗。

(3)安全投入

地铁运营单位应该按照国家对高危险行业规定的要求进行安全资金投入,保证隐患的整改落实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同时要配备必须的劳动防护品,及时进行各种类型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参加工伤保险、社会保险、企业保险等,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

4.3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控实施

通过上述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了解到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事故类型、致因及存在方式,同时通过风险分析建立管理体系,从而保证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过程(共分五步):

第一步:识别系统所有可能的危险/风险;

第二步:定义危险事件/风险发生频率的分类及说明;

第三步:采用后果分析来预测危险事件/风险可能的影响,定义危险/风险的严重度等级和每种严重度对人员或环境产生的后果;

第四步:定义风险的定性类别以及针对每个类别所采取的措施;

第五步:采用“频率—后果”矩阵,将危险事件/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它的严重度结合起来对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类别。

4.3.1地铁运营风险分类(见表三)

表三:风险定分类表

风险分类对每类风险采取的措施

Ⅰ特高风险不容许发生的必须清除

Ⅱ高风险不希望发生的只有当风险无法减少并且得到有关管理部门同意后才可接受

Ⅲ中等风险可容许发生的经适当控制并得到有关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接受

Ⅳ低风险可忽略发生的经/不经有关管理部门同意都可接受

4.3.2地铁运营安全事故风险矩阵(见表四)

表四:地铁运营安全事故风险矩阵表

4.3.3某地铁事故风险类别定性分析过程举例(见表五)

表五:某地铁事故风险类别定性分析过程举例

风险分析报告表

工作名称:电客车检查工作位置:停留库No.001

分析人员:张XX工作组别:1日期:2006-3-10审核人员:郭XX

工作步骤工序说明已辨识的危险危险成因危险造成的后果现有控制措施可能性

(频率)严重性评定风险改善建议

1转向架检查碰头高度不够脑震荡或划伤佩带合格的安全帽每年5次轻微Ⅰ1.在入口处增加“佩带安全帽”的标识

触电受流器带电死亡或伤残穿合格绝缘鞋远离受流器无很严重Ⅱ2.安装远离受流器标识

2电器箱检查触电光线不足车辆受损;人员电击感觉、伤亡带手电,穿合格绝缘鞋每年1-2次轻微Ⅳ增设照明灯

3空压机和齿轮箱的检查烫伤温度过高落疤带棉纱手套每年20次轻微Ⅳ增设“油温过高”、“佩带手套”的标识

备注:本次检查中只是针对电客车检查中部分工序进行风险分析,受流方式为接触轨上部受流。

5.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事故中应用的利弊

5.1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事故中应用的优势

风险管控体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对社会经济组织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构成因素的作用进行评估量化,再经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一个量化结果,这个结果既能反映地铁运营安全现状又能预测其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依据法律法规,将该结果与地铁运营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挂钩,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市场机制中的利益关系、价格水平、供求关系、竞争能力和风险程度,利用市场规律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动态过程。

5.2风险管控在地铁运营安全事故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铁运营行业在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确定统一、规范的安全评估标准方面还须进一步推广和深人。另外,实现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1风险与可靠度概念的混淆;2实现风险管控的内容和流程不完善、不规范;3对风险决策分析存在误区;4保险并不是风险处理的唯一方式;5风险管控需要全过程跟踪与管理。

参考文献:

谢正光.北京地铁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市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4.4:17~20;

李为为,唐祯敏.地铁运营事故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6):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