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城市燃气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燃气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燃气发展趋势

第1篇: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 施工企业 建设市场

一、我国工程总承包发展的现状

工程总承包在我国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了,它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且在我国建设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在行业的发展上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统计,在2001年到2008年期间,按照工程总承包形式完成的工程项目金额达到了4550多亿元,年平均完成合同额达到600亿元左右。但是我们在看到工程总承包取得的成绩的时候,不能忽视了工程总承包模式不断发展的背后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工程总承包的使用范围还相对较小,占了我国国内经济建设活动总额的1%不到。各个工程承包企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处在施工总承包这个阶段,而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工程总承包远远不止于施工阶段的承包,它还应该包括设计阶段等。并且很多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多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合资项目或者外资项目。

二、我国工程总承包的不足

1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能够拥有足够的项目总承包能力和坚实的技术经济势力的大型承包企业的数量还很少。国外的大型承包商情况相对与国内要好很多,例如在美国有福禄丹尼尔大型承包商,法国有布依格大型承包公司,日本有大成建设等,他们都具有非常明显的规模上的优势。在我国尚且还没有能够与这些大型承包商相比拟的承包企业。另一方面在我国小型的专业公司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大部分都不能够做到小而精,小而活,小而专,因此不够专业,从而造成了大量小规模的小型企业在经营市场范围和竞争能力上大量的重复,从而使的小规模专业企业的发展环境更加的恶劣。

2管理体制不合理

在项目总承包工程中的行业规范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极度缺失,对与项目承包企业在垫资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导致了工程承包企业在没有融资途径的情况下对项目建设承担了非常大的资金风险。我国要想在工程项目整体承包行业中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这方面的法律与法规的建设,并且要对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肢解进行更为科学的管理和进行明确的规范。在这样的法律法规体制下,项目总承包商极大的降低了资金风险,从而积极的促进了工程总承包商在市场上的发展。

3承包商能力不够全面

在我国,70%以上的工程承包企业都没有拥有整套的项目管理体系和完整的承包管理体制,此外在计算机应用能力、咨询和设计能力、综合管理能力、技术支持能力和专业的施工协调能力,以及融资能力和资金运作能力等关键技术或者项目管理能力与国际上能够进行工程整体承包的大企业还有着很大的差距。由于这些诸多方面能力的不足而导致了企业在面对项目工程整体承包时的能力与信心就会大大下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足够的优势,从而阻碍了工程项目整体承包公司的发展。

三、工程承包是大型施工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伴随着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渐接轨的过程,建设工程承包市场也正在发生各种深刻的变化,正对建设工程承包市场不断的产生影响。因此,工程项目整体承包也就成了建设市场的必然发展趋势和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市场上有超过一半的建筑工程项目是采用总承包的方式的。工程总承包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大型施工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以工程总承包的内在的优势为基础的。

1降低工程成本

一个工程的成本有九成是在项目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的了,因此,设计阶段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与设计阶段相比较,施工阶段对项目总成本的影响大概只有半成左右。所以,总承包企业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进行限制,通过对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对比,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的控制或者降低是十分有效的。以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承接的长岭、福建等六套聚丙乙烯项目为例,由于实行工程总承包共节省项目投资12亿元。如果实行的是分开承包的模式,那么施工阶段和设计阶段就是分开独立的,双方难以进行及时的协调,因此经常会有造价和功能上的浪费。在整个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将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深度的交叉,就可以在充分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下对工程成本进行最大程度的降低。并且,设计阶段的形式是案头的工作,在设计阶段对进行方案的修改和优化,其修改成本都是非常低的,但是却对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

2缩短周期与提高质量

工程总体承包模式能够对一个项目工程从设计到采购,到施工,再到试运行整个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在最佳的程度上对质量进行监督,杜绝质量不稳定的出现。在此时,设计、施工等阶段的更深层次的相互融合,并且在项目开始的阶段也就是设计阶段就积极的使用创新科技以及新的工艺,并且对后阶段的施工工艺的简洁性都进行全面的考虑,尽量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在设计阶段进行处理,这样做就可以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更加好的保证,并且可以使的整个工程的施工周期大大缩短,对整个工程的进展是十分有帮助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当前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实际市场中的运用还不是特别的多,但是它却能够充分反映了当前建筑施工项目市场中市场专业化分工所将导致的必然的结果和必然的发展趋势,以及满足了业主迫切要求避开风险的客观的需求,因此工程总承包模式也必将得到业主的青睐和市场发展的认可,从而工程总承包模式必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筑行业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的市场也将于以往的承包市场有所不同,它的规模将更大,吸引力更强。因此,当前如何打造总承包企业将成为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所必须面对的战略选择,也是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 语

总之,与一般的承包相比,工程总承包的风险要更加的大,对承包企业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也更加的高。很多实体性的企业虽然具备了很强的施工能力,但是却会缺少国际建筑市场的营销渠道和一些国际上先进技术。从设计院或者施工企业发展成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途径也是不同的,他们的发展也需要相互补充,并且还提升相关咨询服务、设计功能和融资功能等的能力。但是,不管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大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工程总承包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注释、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宁等著,美国、加拿大工程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考察报告,中国勘察设计,2002.1

第2篇: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城市燃气;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燃气得益于环保、清洁的特点,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推行。但是在我国城市燃气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燃气发展的脚步,研究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于加快我国燃气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燃气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天然气在开发、利用和建设上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有了基本的规模。我国南方城市在技术上已达到了较高层次的水平,在管理上表现在国家专门成立了天然气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城镇燃气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在原则上表现在明确规定了除非本国气候、地理因素的差异否则采用国际标准;在使用上表现在对规范中不属于安全的问题少规定,促使工作人员的创新。

2.居民炊事用气已以城市燃气为重心并初具规模,家用燃具设施基本配套。我国目前城市燃气管道总长已超过十五万公里,在南方城市中配气需要的燃气表、调压设备、管材等需要的设施生产厂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燃气用气家庭都有相应的燃气灶具。同时,因为家用燃具市场竞争激烈,家用燃具质量得到提高。

3.城市燃气输配的安全性、合理性更为完善。因为我国城市的燃气输配系统采用的是中压配气、高压输气的原则,建立的管网是多级压力级制的,使事故问题导致的无法供气、供气能力不足、调解不力等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使天然气更为经济、合理、安全的输配“,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解决了我国四川、重庆、上海等南方城市的燃气困乏问题。

4.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合理性、安全性更加完善。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均采用高压输气、中压配气的原则,建立多级压力级制的管网,解决了调度不力、输气能力不足及事故工况无法供气等问题。使输配系统更加合理、经济,为安全平稳供气提供了可靠保证。

5.在管网运行管理中常常遇到需要在运行的管道上新接管道的问题,按照惯例,首先应将施工管道两端的阀门关闭,然后将管道中的燃气放散,最后再焊接新管道。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制定了不停气接管操作规程并试验成功,在工程中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三、城市燃气应用方式

1.小型燃气气化站供应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LNG气化站的建设、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液化天然气气化站,作为中小城市或大型工商业用户的燃气供应气源站,或者作为城镇燃气的调峰气源站,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

2.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方案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采用天然气做燃料,以热电冷联产技术为基础,与大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相联结的,向一定区域内的用户同时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冷水等的能源服务系统。它采用了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发展起来的、洁净高效、小型分散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能源技术,目前主要以天然气为燃料,使燃气轮机或内燃机首先做功,通过各种方式按照不同的温位逐级利用400-600℃的排出烟气,最终实现80%以上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发展分布式能源是能源战略安全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我国已提出走重质量、高增长、高效益、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小的发展道路,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方针。

3.液化石油气应用方式

日常见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后向居民家庭提供生活热源,已得到广泛的使用.但随着城市住宅向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使用已逐步受到限制。瓶组气化站主要设备有:液相钢瓶、气化器、转换阀、调压器、以及其它规格表阀。其工艺过程是:将钢瓶成组集合贮存供给燃料,两瓶组借自动转换阀交替补充供给液化石油气。瓶中的液化气成液相送至气化器。

四、城市燃气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不断采取有力措施重视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燃气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基本品,其规划设计能力不断提高,对社会发展贡献了显著成绩,但随着时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原有的规划设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定不便。

1.输配管网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要城市燃气的发展水平也较高,在当前社会发展时期,需要引入一定的竞争对手,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发挥。而当前我国城市燃气市场由几家企业独立经营,燃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政、各成系统,难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统一调度管理,这给生产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发展。在这种发展情况下,一旦有公司退出,就会造成地下管网的规划状况不明朗,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类矛盾与问题,使得一些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天然气利用不足

通过对城市燃料供给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煤炭在一次性消费能源中仍旧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而过度依赖自然资源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规划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我国天然气占一次性能源比例过低,天然气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合理的应用,能源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同时,天然气资源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导致其市场开发和应用较为困难,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3.气源

随着我国天然气输气管网的不断建设,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将会不断增加,天然气将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天然气的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经济建设以及城市发展的意义将是非常重大的。在天然气用户不断扩张的前提下,如果对气源的操作和使用不便,就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问题。

4.协调化的定价机制问题

目前我国天然气执行的是国家指导下的双轨制价格,不利于天然气资源的优化配置,现行定价体制不适应生产和消费的要求。而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世界天然气价格也有上升趋势。我国天然气价格以何种态势发展,目前正处于十字路口,天然气价格是一步到位还是稳步上升,尚不得而知。同时市场上多样化的定价机制,带来了市场参与者无从借鉴、定价混乱等问题。随着多气源同管网的实现,可以预见,如果不理顺定价机制,今后的天然气定价将变得更为棘手,从而会影响燃气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趋势

今后,我国城市燃气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的方向上应把燃气输配系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改革的基础,立足于现有的技术条件,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发达国家的技术,并进行分析比较,能够把高科技专业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城市燃气输配系统,能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从而推动燃气设备制造和燃气信息产业的发展,使整个燃气技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这样的目的应重点研究和发展以下关键技术:

1.重点发展和研究城市高压环状管网、球罐、地下储气库、采用LNG等储气方式。并运用调峰手段的技术进行经济性分析,不同的城市燃气输配情况,进行不同的科技研究,采用合理组合的储气方案。采用燃气空调平衡燃气冬夏季负荷等课题是我国燃气技术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2.将负荷与负荷特性的研究放在基础,建立数据库并建立对管网计算的评价方法和管网的模拟实验,加强实践检验和修正流量计算公式。

3.进一步研究和修正管道埋设的强度计算方法,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施工、维修改建和运行,研究特殊地形的管道穿越方式。

4.城市燃气设计、运行数据库的建设及软件开发,尤其在SCADA系统、GIS系统、仿真系统和抢险应急系统中有机结合起来并建设公共平台。技术上提高城市天然气的用气率,对于用气告急的城市,这些将成为无比实用的缓冲剂。

5.大型天然气高压储罐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研究,新型燃具及燃气装备行业的系统研发和投入生产,能够对管材、管件、阀门的长期研究和改进,调压器超压保护方法与管网的压力工作情况相匹配。

六、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城市燃气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理想的地方。结合实际,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在发展我国城市燃气的同时,还要充分结合燃气的应用方式,以使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庆生,杨建红.2004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国际石油经济[J],2012年,第6期:13-14.

[2]李良.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与新兴市场力量分析.天然气工业[J],2011年,第9期:136-138

[3]张淑英等.当代我国天然气市场研究.天然气工业[J],2011年,第8期:101-102.、

第3篇: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发展趋势;环保

1 概述

船舶主动力装置的作用在于通过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经过两次能量转换,用以推动船舶前进,是船舶的“心脏”。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运输已成为经济的一大支柱和海上作业船舶的不可替代性,不同船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之船舶主动力装置也历经了多个演化和发展阶段。向着大型化、专业化以及高速智能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要求具有能耗低、单机功率大、寿命长和可靠性好,同时具有较高的推进效率的特点。因此,出现了多种类型的主动力装置以满足不同用途船舶的发展需要。目前常见的主动力装置有柴油机动力装置、燃气动力装置、联合动力装置和核动力装置。

2 常见主动力装置类型及特点

蒸汽动力装置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常见的主动力装置有柴油机动力装置、燃气动力装置、电力推进装置、联合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

柴油机动力装置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较高的经济性、技术成熟和检修期间隔长等优点;燃气动力装置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质量外形小、产生振动、噪声和污染物低等;电力推进装置的特点在于济性高,操纵性强、可靠性高并且环保;联合动力装置的优点在于重量尺寸小、操纵方便、备车迅速、具有多机并车的可靠性;核动力装置的优点在于具有极大的能量储备,不需要消耗空气,就能获得热能。

柴油机动力装置尺寸和重量较大,柴油机工作中的噪声、振动较大,低速航行不稳定;燃气机动力装置没有反转性,必须设专门的倒车设备,由于空气流量大,进排气管道尺寸大,舱内布置困难,可靠性较差;电力推进装置制造工艺复杂,新能源还有待开发;联合动力装置两种动力装置共同使用一个主减速器,结构复杂,必须配备适用不同机种的燃料及相应的管路;核动力装置重量尺寸大,操纵管理检查系统比较复杂,造价昂贵。

从常见的主动力装置类型优缺点来看柴油机还是最适合当下的发展需要,而电力推进装置更倾向于未来的船舶发展需要。

3 船舶主推进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

3.1 船舶柴油机动力发装置的发展趋势

柴油机动力装置具有输出功率大、技术成熟度高等诸多优点,因此在未来同样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柴油机具有很大的体积,占具了船舱内部大量空间。减轻单机重量一直是船舶柴油机的发展方向。

其次,柴油机将会朝向低排放、低污染的具体方向发展,柴油机必然会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燃油效率。还要安装废气处理的设备,以降低废气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此外,柴油机动力装置还将会拥有更强的智能化,能够对柴油机动力装置进行最为稳定的调控,提升柴油机做功质量和效率,还能够保持船舶运行的稳定性,不断提升柴油机动力装置的综合经济效益。

3.2 燃气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一直以热效率低、油耗高、还要使用高质高价的蒸馏油为诟病,导致其推广使用受到了严重的阻碍。随着国外厂商对航空用燃气轮机进行船用化改型成功后,高速船需求量增加,发动机排放量越来越严格,燃气轮机船舶也越来越受欢迎。

增大功率、提高效率、克服了油耗高的缺陷,是高速船的理想选择,在高速船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但是提高燃气动力装置效率技术还需要科学的摸索前进。

3.3 电力推进装置的发展趋势

常规电力推进装置基于其重量轻、尺寸小、布置安装灵活、适用性强、可靠性高、环保等特点,在未来将会受到极大的推广使用,来代替污染较为严重、性能低下的船舶动力装置。

此外,电力推进装置还会继续在目前IPS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进一步降低损耗和提高系统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另一个大趋势是开发新能源,在石油危机之前,真正实现“全电船”。

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是目前关注度最高的电力推进装置,它是一种全方位转动的动力装置。具有推进效率高,重量轻、噪音低的特点,目前,在豪华游轮、军事舰艇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且逐步在工程船、天然气运输船等船舶上应用。

3.4 联合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

联合动力装置的设计和研发,试图通过集成其他动力装置的优点来提升船舶整体的性能。但是,联合动力装置也面临着很多的技术难题和发展任务。首先,联合动力装置必须提高系统各部件性能,使联合动力装置的性能得到改善。此外联合动力装置也要对自身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修的改善,使寿命、机动性等多方面提高。同时,联合动力装置必须还要对新能源进一步的探索,为保障联合动力装置有源源不断的能源。

3.5 核动力装置的发展趋势

虽然说发展船舶核动力装置有极其多的优点,但是核动力装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问题,因为人们担心放射性物质污染航道、港口和城市环境,因此大多数港口拒绝核动力装置船进入港口。目前对核燃料使用后的核废料也还缺乏妥善处理办法。所以,核动力装置还没有被商用船舶所采用。有的一些已经建成的核动力船舶,在试航一段时间后,出于法律和民意方面的原因都已改装为常规动力装置船。核动力装置作为船舶主动力装置的优点有目共睹。为了充分利用核动力,扬长避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改进核动力技术,推动船舶核动力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船舶动力装置技术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动力装置类型显著增多,从柴油机动力装置到联合动力装置,其各自都具备一定的优点,在不同用途的船舶都有自己的领域。但是,柴油机作为船舶主机的地位和现阶段远洋运输的不可替代性,未来10年柴油机动力装置依然是市场的主导,不可能有根本性变化,不过接近顶峰的柴油机动力装置很难再有大的变化。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未来船舶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智能化水平也将不断地提升,将向着更清洁、更环保和高效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类型船舶的实际需求,为水路运输和海洋军事活动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随着石油能源危机的逼近,电力推进装置必然受到人们欢迎。

参考文献

[1]徐汇涛.船舶动力装置发展研究[J].机电技术,2015(02):23-25.

[2]李强.基于船舶动力装置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7):101-102.

第4篇: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字:城市燃气管网 安全 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的管理。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以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基础,以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思维,在员工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和思想贯彻在员工的自觉行动中。

一、柔性管理的特征

基于柔性管理自身的“柔性”特色,柔性管理具有模糊性、非线性、感应性、塑造性和滞后性的鲜明特征。

(1)在质的方面,柔性管理表现为模糊性。管理对象的内心感情和思维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值,表现于其外在行为也同样是模糊不确定的。因此,作为侧重于人的心理工作的柔性管理必须相应的作模糊化处理,在管理中只能追求相对模糊的“满意解”,而不是明确唯一的“最优解”。

(2)在量的方面,柔性管理表现为非线性,即不可加性。柔性管理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方面做的很好,使得员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简单的算术叠加原理在这里使用无效,这种非线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人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与产生的绩效并非是呈线性的,其二是个体功能的总和与总体的功能并非呈线性关系。

(3)在方法上,柔性管理强调感应性。作为“软”控制的柔性管理区别于“硬”规定的刚性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运用的手段和方法突出感应性,不可能有规范的、程序化、机械化的方法,它靠的是双方微妙的内心互动感应。

(4)在职能上,柔性管理表现为塑造性。人的思想,是一个活的东西,受外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影响,随时处于调整过程中。因此,柔性管理面对管理对象活动、变化的思想状况,要随时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对被管理者的思想加以塑造引导。

(5)在效果上,柔性管理表现为滞后性。柔性管理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管理效果的迟滞性,它不像刚性管理那样立竿见影,柔性管理的效果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表现出来,因此急于求成对于柔性管理是不现实的。

从柔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来看,其所发挥的管理作用主要集中于教育、协调、激励、刚性管理的互补几个方面。

二、城市燃气管网柔性管理的可行性

城市燃气管网管理工作实质是企业安全生产,确保城市燃气管道稳定供气的工作,把柔性管理的理念引入燃气管网安全工作,是因为从本质上看,两者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1)都以人的思想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安全生产三要素是人、机、环,而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2)工作方式上,都强调采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等非强制的感性的管理方式,安全行为规范、安全理念等都是以客观规律为准绳的,在安全教育上也强调情感教育和熏陶,安全工作离不开“理”、“情”。3)注重调动和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好安全工作,离不开人的工作激情,积极的参与,以及创造性的活动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这种人本思想强调在管理活动中要一切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人的权利为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普遍发展,把人看成是管理的起点,又是管理的归宿,提倡发展人、提高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从而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同样强调“以人为本”,在管网安全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其管理方式上主要从心理、环境、行为、形象等诸方面去实施,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创造,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由此可见,把柔性管理引入管网安全工作,对安全管理机制的拓展和完善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城市燃气管网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1)柔性管理是未来管理发展趋势。柔性管理对人的智力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一点对于未来的“视创新为生命”的知识型企业尤为重要,加之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组织系统的弹性化和生产作业的柔性化,也对相应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要求,柔性管理就是适应这一要求的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管理的发展可以看出,管理越来越看重人的社会需求,不再简单的把企业员工看作被动者,只会被动的接受任务、接受管理,员工更为主要的身份是企业建设的参与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2)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升华

“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其缺点有:(1)限制了员工的积极性,不能激起员工持久旺盛的工作热情,缺少积极的参与意识,自控自律能力低。(2)降低了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自我协调的能力,降低了员工的工作乐趣。(3)造成了员工的懒惰思想,使得员工只求完成任务,而缺乏了对现有工作制度及形式的提高改进,制约了员工的创新精神。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刚性的管理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使管理规范化,但它与员工所表现的非理性的、丰富的情感需求构成了矛盾,于是柔性管理应运而生。

柔性管理并不是排斥管理中的刚性成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它为整个管理工作构建了一个基本框架,规定了管理的目标、幅度、时间、空间及必要的刚性手段,使企业和个人的一切行为都在这一框架下有序地运行。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的基础,但是刚性管理又必须依靠柔性管理来提升,组织缺乏柔性管理,员工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激情,刚性管理亦难以深入。所以说柔性管理是对刚性管理的升华。

(3)柔性管理能够提高员工及企业素质。由于组织管理追求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彼此协调,而柔性组织的灵活性实现是基于员工素质及临时团队的总体素质较高。因此,柔性组织管理必然强调组织及其成员的共同学习与知识共享,完成个人心智的转变与能力的塑造,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素质,从而使员工素质及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整合与提高。

(4)柔性管理符合燃气管网安全管理的发展需要。当前,企业为确保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已投入了相当大的物力,拥有先进的燃气检测、探漏设备,因此,发挥人的主动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创造效益最大化是当前燃气管网管理的重点之一。

四、城市燃气管网柔性管理的应用

柔性管理是今后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现代燃气管网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应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1)管理决策的柔性化。首先,管理决策的柔性化表现在决策目标选择的柔性化上。传统决策理论认为:决策目标的选择应遵循最优化原则。而事实上由于决策前提的不确定性,不可能按最优化准则进行决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了以满意准则代替传统的最优化准则,这实质上就是从刚性准则向柔性准则的转变。燃气管网在实施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根据自身管网特点,通盘考虑设备、工艺、人员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零事故”

其次,管理决策的柔性化还体现在决策的程序上。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全盘考虑各方面因素。“一言堂式的决策”属于刚性决策,其最大缺点是很难避免主观、片面、武断的错误;“群言堂式的决策”是由相关人员独立自主地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由此形成最终的决策,可称为柔性决策。其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依靠集体的智慧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最大程度地使得各项决策决议合理化。

(2)员工激励机制的柔性化

良好的激励机制应根据人的不同层次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使合理的需求得到相应的满足。传统的激励机制大多以物质激励为主,激励手段单一,这种激励不能有效激励员工。员工激励机制的柔性化,就是在的薪酬福利等方案时,充分考虑各类员工的工作性质,体现激励机制上的柔性化。除了物质上的奖励外,更应注重精神上的嘉奖,还可以通过扩大和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的挑战性对员工进行激励。在员工的创新性活动中,应该给予更多的奖励,这也是激励机制柔性化的重要表现。

(3)强调服务管理的柔性化。大力推行管理者为员工服务,员工为公司服务,公司为社会服务、为客户服务,情真意切,专心致志,建立起企业内部、社会、客户的“情感链”。

(4)管网第三方破坏管理的柔性化

当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施工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管网第三方破坏的压力也日趋增大,防止第三方破坏也成为管网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施工单位的柔性化管理,就是要提供满意的个性化服务,把握施工单位的信息,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及时地发送告知函,让施工单位满意,从而使得施工单位有更多的热情共同维护燃气管网的安全。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燃气的危险特性,并对施工单位进行满意度调查,如意见卡、简短问卷、面谈等,分析每一个施工单位对服务水平的反馈,查找自身工作的不足,积极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措施。

(5)管网腐蚀泄露管理的柔性化。由于部分管网运行年限较长,加之地下化学腐蚀、杂散电流等因素影响,管网的地下腐蚀现象严重,管道腐蚀泄露的现象在所难免。在腐蚀泄露的目标管理上,应充分考虑管道现状,不能以“零泄漏”或低泄漏量作为最优管理目标,而是以及时发现管道泄露、及时排除隐患为目标。及时的发现管道泄漏是以不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为前提,在管理上,若有泄漏应重视对密闭空间的浓度监控,并确保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修复好燃气管道,从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职工的责任教育,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第5篇: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分析措施

【正文】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燃气作为一种新型气体燃料,越来越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城市燃气行业日益发展壮大,其本身点多面广,燃气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等特点,设施一旦发生泄漏,容易引发火灾、爆炸及重大中毒事故。管线的腐蚀也日益严重,腐蚀穿孔现象常常发生,第三者破坏造成燃气泄漏也时有发生。发现解决这类安全隐患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恰当的对策。下面就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1、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地下管线凌乱,缺乏规范管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旧城区的改造,给燃气管道敷设带来了便利条件,给发展燃气管道用户提供了新的机遇。城市地下管线凌乱,各管线相互交、穿越给管线维修造成一定的困难。由于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对地下管线缺乏规范管理,少数建设单位忽视安全不按规范施工,给城市燃气管网运行增加了不少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时时刻刻威胁着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

]

1.2、违章安装操作,给燃气管线运行留下安全隐患

燃气管道安装工程质量监管不到位,燃气管网和设施上的违章建筑是埋设在城市中的严重安全隐患,燃气抢修维修人员无法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在燃气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及现场质监员对燃气管线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不科学,沟槽挖的深度达不到要求,回填时填砂子较少,管线受力不均造成断裂现象,地下钢管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将防腐层已被损伤的钢管或没有做好防腐处理的钢管直接埋设在地下,被损坏的防腐层的钢管直接与土壤接触,加上土壤潮湿,从而加快了燃气钢管的腐蚀速度,燃气管线运行留下了安全隐患。因管线锈蚀穿孔而漏气,给燃气管线安全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

1.3、违章占压燃气管道,造成燃气泄漏安全事故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及旧城改造建筑施工频繁。在长输管线上方或要求的安全距离范围内上方修建门面房、马路市场或临时建、构筑物,在庭院管网上方搭建车棚、修建传达室以及个别住户私自圈占建房等。燃气管线及设施被施工挖断及损伤的现象时常发生,屡见不鲜,少数施工单位不按规范施工,破坏了燃气管线隐瞒不报。有的违章建筑内住人,有的违章建筑内开饭店、开茶楼,有的违章建筑内做厨房,如果燃气管道被损坏,造成燃气大量泄漏,维修比较困难,泄漏的燃气极易聚集,并逐渐达到燃气爆炸浓度下限,遇明火而发生爆炸,这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危胁。[

]

1.4、城市燃气管网老化,应急处置能力不强

城市燃气管网老化现象比较严重,部分管道已使用几十年从未进行检测维修,安全可靠性无法确定,随时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较差,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没有形成体系。发生事故时,缺少消防器材,无法处置事故。燃气事故的应急处置重点为切断气源、扑灭初期火灾、防止蔓延以及保护周围重要设施。

1.5、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上岗培训不规范

全国有很多地方都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各地区操作人员培训情况差异很大,有的搞形式主义,开两天会就发证书,以盈利为目的搞各级重复培训。部分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没有能力发现安全隐患。

2、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对策

因城市燃气管道具有开放性、隐蔽性、危险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要使其安全可靠的运行,必须要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乃至所有市民的共同关心。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燃气管道上的违章建筑的危害性,加大拆除违章建筑的力度,提高燃气管道的运行安全系数。

2.1、改造更新燃气管网

老城区燃气输配管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网的改造、敷设牵涉到规划、城管、园林、区办事处及社区等各个部门。结合钎探、挖探坑检测,应对高风险的管道、附件进行更新,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检测风险段燃气管网,确定管网现状,进行必要的修补处理。当新建管道与已有管网连通后仍有短期内无法与管网连接的未端,将未端设置在检查井内,以便于与未来管道连接时的接口查找,碰管作业的操作,简化碰管作业的程序。利用先进的燃气检漏仪器设备,重点地管线进行全面检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提高燃气管线安全运行的科技管理水平,保障燃气管线及设施的安全运行。

2.2更新改造城市燃气管道

选用钢骨架PE、PE管等新材料,采用新型连接方式的燃气引入管。对老的燃气管道,可以采用穿PE管技术,管道内衬技术,逐步对有隐患的燃气管线进行改造,这样既消除了燃气泄漏安全隐患,又能延长燃气管线的使用年限。

2.3、加强对用户的安全巡查力度

进一步完善燃气用户的入户安检制度,建立燃气用户安检资料,对燃气行业的重要设施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SCADA系统,实时地接受遥测点的压力、流量、温度参数,自动绘出动态的曲线。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由系统发出指令,迅速地排除故障。加大技术投入,提高燃气设施的科技管理水平,保障安全运行[ 汤斌. 燃气管网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 科技传播, 2010, (08) :51-52.

]

2.4、对市民宣传教育,加大行业管理力度

第6篇: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天然气;影响

中图分类号:TF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一、低碳经济概述

1.低碳经济的概念

全球气候变暖表面上是环境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能源发展和经济竞争优势地位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当今世界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矿物能源,全球总能耗的3/4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国为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另一方面,根据多数公开模型,如果全球升温2℃-3℃,气候变化有可能将带来3%的GDP损失,发展中国家的损失会更高;另根据英国的斯恩特报告,按照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到下世纪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升温很可能是5℃-6℃,将带来5%~10%的GDP损失。因此,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最根本的途径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能源消费由高碳方式向低碳方式进行转型,这样才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发达国家为应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而积极调整国家战略和政策措施的结果,旨在抓住工业化之后可能的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试图通过低碳经济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2.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践行者。目前,中国已经确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一系列努力。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从2008年我国首个获得财政部和环保部批准的综合性排放权交易机构DD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设立,2010年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启动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到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以促进《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贯彻落实,指导各地科学编制本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再到2013年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及国家能源局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大唐集团4家能源企业签订《首都大气污染防治重大能源保障项目任务书》,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势在必行。

二、低碳经济时代的天然气产业发展趋势

1.发展现状

从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方面,我国已具备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条件,应抓住时机,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新一轮提升。全球经济正向低碳经济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抓好节能减排,可以作为我国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切入点,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增长的需求主要靠增加产煤来满足,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69%,而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仅占24.2%。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为33.4%,远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近50%,供应保障堪忧。

我国天然气利用发展迅速,近几年消费增速都在10%以上,天然气消费强劲增长。随着天然气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天然气消费市场迅速从油气田周边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扩展。在我国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环境下,近几年我国天然气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步入了快速发展期。2013年,我国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676亿立方米,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3.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5.4%上升到5.9%,但仍远低于24.2%的世界水平。2013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大增25%,达到530亿立方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达到31.6%。

2.发展趋势

未来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5-0.50,其中煤炭为0.3,石油为0.5,天然气为1.4-l.5,一次电力为0.5-0.6;天然气的消费增长速度最快,将最终成为我国能源的主导者之一。

未来,天然气将主要用于民用燃料、工商业燃料和车用燃料,占据我国大部分城市燃气市场份额。

天然气消费与国家经济、能源利用政策相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已制订了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而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是目前中国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最有力的战略选择之一。此外,我国天然气资源相比石油丰富,目前还处于勘探开发早期,加速勘探开发和管网建设,有可能满足国内大部分需求,并且部分替代石油产品,对增强我国能源供应保障意义重大。

三、经济结构调整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

1.为天然气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为提供低碳下经济增长的能源动力,除了可再生能源之外,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带来的将是大规模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石油和天然气比例不高,造成单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能源结构不合理。燃烧释放同等热值情况下,石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分别相当于煤炭的76%和58%。在低碳经济初期,使用低碳化石能源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提高石油和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大幅度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压力。低碳经济尤其为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生物燃料、甲烷水合物等低碳化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国际上普遍认为,今后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将会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20年以后世界天然气产量将有可能超过煤炭和石油,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天然气也被誉为未来低碳的“过渡燃料”。世界各国能源消费发展轨迹充分表明,能源消费经历了或者说正在经历着由煤炭向石油再向天然气或可再生能源转换的“三级跳”。

2.对天然气消费结构的影响

从2013年我国天然气的消费结构来看,城市燃气(包括居民、公共福利、商用、交通、采暖、卫星站以及城市小工业)消费量占41%,工业燃料消费量占28%,天然气发电消费量占18%,天然气化工消费量占13%。

而低碳经济凸显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是要朝着能源消耗相对较小的产业方向进行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十分显著的减排效果。从目前来看,必须及时改变以往过于依赖对能源和资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工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在方向选择上逐步转变或过渡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上。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将是天然气消费结构的较大变化,城市燃气(包括居民、公共福利、商用、交通、采暖以及城市小工业)所占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工业燃料、化工用气所占比例将有所减小。

3.对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影响

在电力行业中,火电企业的高能耗、产能过剩相对比较突出,未来可能进一步受到政策的“督促”。天然气发电是缓解区域能源紧缺、降低燃煤发电比例,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据测算,天然气发电的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仅为燃煤电厂的1/4000,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燃煤电厂的一半,基本不产生灰渣,用水量和占地面积分别为燃煤电厂的33%和54%。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工业下游产业的发电事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是目前工业应用中效率最高的发电技术(可以接近60%),以燃气轮机为核心的热电联产系统的总热效率能够达到80%。

按照我国目前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为了提高用电负荷中心电网运行的机动性和安全性,占电网总容量15%-20%的燃气轮机机组作为应急备用和负荷调峰机组是必要的。尤其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环境之下,虽然按照我国的天然气产业政策,不可能大规模发展天然气发电,但由于燃气发电在多方面的可比优势,适度发展燃气发电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国发电用天然气消费量十年来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超过30%。预计未来10 年,发电用天然气消费量将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将回落,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比例将逐步上升,2020年前后将接近20%。

4.对城市燃气的影响

经济结构调整包括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预计中国2020 年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5%。按照国内有关机构的研究成果,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城镇化是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城镇化进程加快意味着将导致民用能源需求快速增加,会对能源消费结构提出新的要求,民用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城镇化进程将使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发生相当大的改变,民用能源将逐渐向优质化、清洁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消费会进一步提高。在这种趋势下,冷热电分布式能源供应、LNG卫星站、燃气空调等方面的市场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5.对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影响

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业将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将成倍增长,未来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需求将会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汽车产业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大户。矛盾也由此产生,一方面,交通能源需求在增长,另一方面碳排放的巨大压力剧增,而解决这个矛盾的突破口就是是大力利用新能源以及低碳清洁能源。

使用LNG作为汽车燃料,与国Ⅲ柴油汽车相比,有害尾气排放降低83%左右。其中:一氧化碳下降99.97%,二氧化碳下降90%,碳氢化合物下降83.3%,氮氧化合物下降30.94%,基本不含铅尘、硫化物和苯类有害物质。另外,与电动汽车相比,天然气汽车的续驶里程长。因此,合理调整汽车传统的使用燃料结构,合理地利用资源,开发清洁燃料势在必行。天然气汽车由于其潜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正成为天然气终端市场开发的一个新领域。

目前国内若干城市已经适时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理念,而打造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就是要从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入手,坚持绿色出行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在调结构的主旋律下,汽车产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低碳汽车无疑将占得市场先机,成为整个产业或是某一细分市场的领军者。

四、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应对建议

1.天然气供应系统

从我国天然气供应结构来看,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以“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境外进口、液化天然气”四个气源为主体的天然气发展框架,应继续发展国内和海外、常规和非常规、陆气和海气、气态和液态等多种资源的供应系统。

2.天然气储备系统

天然气资源从开发生产到运输消费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天然气的供应。建立必要的天然气储备将大大提高应对天然气产业链突发事故的能力,同时,还可突破存储瓶颈,提高灵活采购能力,根据国际市场供求形势,在有利于买方的市场情况下采购和储存低价天然气资源,降低资源消费成本。

3.天然气输配系统

统筹规划,建设统一的天然气干线管网调度中心,作为承上启下的天然气中游输送网络和交易平台。同时,适当发展LNG的水陆车(船)槽运,建立“管输+水陆车(船)槽运”的多轨并行、优化互补的天然气中下游输配系统。

4.天然气利用系统

第7篇: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燃气;管网;

中图分类号:TU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398-01

(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城市天然气行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尚未达到市场化阶段。而国外城市天然气行业已经处于市场化阶段。国内城市天然气行业在向着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将会对燃气管网产生新的技术需求。

随着我国天然气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燃气网已经发展成多气源供气、多压力级制的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燃气企业为了保证燃气输配的安全、高效,输配调度的智能化管理是必然手段。涉及的业务内容更加广泛城市智能燃气网涵盖了整个运营调度的各个方面。在城市燃气输配方面,包括智能供气、智能调峰;在日常运营管理方面,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决策支持、智能巡检;在用户服务方面,包括智能用气服务和智能用气管理以及未来用户发展等。

(2)对掌握的数据进行集成性的管理城市燃气网从规划到实施再到运行使用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资料,将管网基础设施档案、实时运行参数、地理位置信息、客户数据集成管理,增强了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避免信息孤立,为燃气网运营管理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访问方式。

(3)先进的技术支持从技术范畴来说,智能燃气网的架构在底层基于物联网,各类设备可以与互联网相衔接,实现了访问终端的多样化,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上层基于云计算架构,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处理与信息整合。依托先进的技术保证了燃气网智能化的实现。

(4)创新的管理模式智能燃气网除了在技术上的革新,在管理模式上也与之前有了创新。由以前事故后再解决的管理方法,变为了事故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基于风险评价的主动管理。

(5)互动的管网系统智能化的燃气网在客户服务方面也有很大改进。燃气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一个只管供气、一个只管用气”的状态,而是彼此之间有互动性的。通过提高管网计量水平和自动控制水平,采用分时计价的手段,燃气企业在供气的同时,从用户获取用量数据,再反馈给用户实时信息,可以指导用户采用一种有利于调峰和提高能效的用能方式。

三、构建智能化运营调度的技术条件

我国城市燃气供应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将高科技研究成果用于我国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实现燃气管网智能化。智能调度具有 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的特点,包含调度的各个环节,覆盖全部管网。应用平台是构架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可为实现各类功能提供技术支持,其基础系统主要包括:

(2)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查看城市燃气网的各级管道、调压站、调压箱等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是一个包含了整个城市管网样貌的地理图,点击地图上也可以查询任一位置管网及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燃气网的管理更加形象、便捷。

(3)无线通讯定位系统日常用于定位巡检人员和巡检车辆,保证了巡检人员安全的同时也对人员工作情况进行了监督。当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可以通过定位通讯系统及时定位故障地点,报告现场情况以及调配抢险人员。

(4)气象信息系统建立气象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存储系统,提供实时的天气情况。

(5)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是用来存储城市燃气网中 SCADA 系统、GIS 系统及其他信息系统在不同时刻采集及存档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将这些数据整合、分类、统计、备份,以备需要时可调用。

(6)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燃气调度分析决策所常用的计算功能,使各级调度部门可便捷地进行调度分析并制定调度方案。其计算功能包括数据分析软件、管网动态模拟软件、对城市用气量预测的软件以及智能决策分析软件,例如管道完整性等级识别分析软件、设备安全等级识别软件、管网运行优化软件等。

由于其海量信息特点,智能调度的应用平台可以采用云计算技术来构建,打通并结合以上各基础平台的功能,实现智能调度的目的。

四、城市燃气网运营调度智能优化方向

(一)输配调度优化

日常的调度动作都是根据预测的负荷值来执行的,因此,精确的负荷预测值是提高智能调度能力的关键。主要有两方面可以改进,一是加强对天然气负荷数据的处理能力,辨别假数据,提高负荷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对模拟软件的定期更新,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系统,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气源调度优化

气源多元化已经是城市燃气发展的大方向,这也为运营调度工作提出了又一问题。多气源来气的压力是否一致、怎样平衡,就需要通过软件进行模拟,找出平衡多气源压力的因素,完善调度措施。

抢险与应急调度优化

当启动抢险调度时,就是有事故发生的时候。此时,抢险开始时间是否最短、人员和资源的运输路线是否最优就是影响抢险救援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使各个目标在不冲突的同时尽可能都达到最优,保证抢险任务在最短时间内开始,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在事故后记录事故情况,可建立数据库,通过事故回放、故障特点分析等方法对事故进行整理、归类,挖掘潜在的事故发生因素。

调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调度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监测技术、动态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优化调度技术、对外服务辅助技术、云计算管理技术等。这些关键技术体现了智能化调度的可靠性、灵活性,为城市燃气管网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可以满足资源优化配置、运营经济性的要求。

超压调度控制流程

将调压器、阀门进行智能改造,改造后的调压器具有手动调节、自动调节、遥调功能及安全保护功能、参数设定及显示功能;改造后的阀门具有手动、自动及遥控切断功能,参数设定及显示功能。

在日常调度运行中,监控系统监测调压器压力。无压力波动时持续监测,当监测出的压力波动符合调压器内预设的压力曲线趋势时,调压器内设定的程序自动启动调节功能,保证压力平稳;当调压器处压力波动且不符合预测曲线时,调度中心的情景决策分析软件对情况进行判断,属于非常规情景发生时,调度中心即输入相关指令得到控制参数,开始进行干预控制,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根据得到的参数向调压器发出指令远程控制调节,另一种是向场站人员发出指令进行人工调节。对于阀门的调节也是同样道理,由阀门内设定的限流值判断是否进行调节。

五、多气源燃气网运营调度优化

多气源供气的发展情况

我国国内常规天然气的产量难以满足未来天然气增长的需求。因此,就需要通过多种气源的途径来弥补天然气需求的缺口。多气源供气可以保障供气可靠性、稳定性,同时扩展气源采购范围,降低购气成本。我国目前开发的气源种类除了常规天然气外,还包括煤层气、页岩气、煤制天然气、进口LNG 以及进口管道气。

多气源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

多气源调度优化的目的是当有多个气源同时向城市燃气网供气时,在气源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般是已知气源点供气压力、管网供气压力和管网零点的允许最低压力,根据城市燃气网门站的输气压力,各用户的用气要求、用气量分布,合理配置各气源点的供气量,实现多气源输气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小化。

结语

智能城市燃气网研究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课题,在我国燃气事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城市燃气运行管理已经渐渐不能满足需求,发展智能化的城市燃气网是形势所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保证了城市智能燃气网实现的可行性。智能化的运营调度可以使燃气供应更加可靠、稳定,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使企业更好的掌握生产节奏,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8篇: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1. 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趋势

生物天然气是指从生物质转化而来的燃气,与天然气的性质相当,且具备绿色、清洁、环保、可持续等特性,包括沼气、合成气和氢气。目前只有沼气具有成本优势,所以一般所说的生物燃气主要是指沼气。近年来,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越来越重视生物燃气的应用,已经开始规模应用于热电联供、管道燃气、交通燃料等。德国制备生物燃气的原料主要为能源植物和畜禽粪便,多采用高浓度混合存储气一体化发酵罐体,用途由直接驱动发电机组进行热电联产,开始向管道生物天然气、车用燃气方向转变,并制定了到2020年、2030年生物燃气产量分别达到6亿和10亿立方米的发展目标。瑞典在全球率先开发利用生物天然气,制备生物燃气的主要原料是城市生活污水污泥,餐厨垃圾以及食品工业废物。

欧洲生物燃气的发展得益于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和优惠税收政策的支持,并且为促进生物燃气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德国开始重新调整政策,发挥生物能源环境友好、可持续与能源积极作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生物燃气工程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和产业政策对我国生物燃气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生物燃气技术世界领先,但其生物燃气的资源潜力却无法与中国相比。我国沼气使用规模、技术推广水平,在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于生物燃气的资源特别富集,其中,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排在世界前列,我国政府对垃圾资源化和清洁新能源产业的高度重视,发展垃圾生物燃气产业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全国大中型沼气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潜力巨大,发展趋势如火如荼,将成为新能源领域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正在异军突起,推动着绿色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2. 发展垃圾沼气是垃圾资源化的重要选择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需要建设大型的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广,填埋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投资费用和处理费用较低,但填埋后的垃圾同样也会发生反应在地下生成沼气及各类有害气体,造成对可开发利用的二次能源的极大浪费,而流失的沼气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并对臭氧层造成了破坏,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中富含甲烷,而甲烷对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垃圾填埋场逸出沼气的无序排放对环境的破坏将是非常严重的,如果防渗技术不够,还将导致潜在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渗好的填埋场所产生的渗滤液需经脱氮、除磷、好氧处理达标后排放,需消耗大量能源和资金。部分城市也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建设垃圾焚烧电厂,将垃圾转换成电能,利用垃圾焚烧发电虽然有效处理了垃圾,但在焚烧发电过程中,会通过烟气排放出二恶英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实验表明,1克的二恶英就足以杀死1万人。

垃圾堆肥能将垃圾中有机物部分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可用于园林绿化,花卉用肥等,但是好氧堆肥将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既未将这部分资源充分利用,又造成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垃圾堆肥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反应速度慢,市场还需进一步开发扩展。

利用城市垃圾生成沼气再加以利用的方法是比较可取的,也是培育气体能源的新突破点。在传统能源日趋枯竭、环境气候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沼气作为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利用垃圾生成的沼气再经过净化、加压等工艺处理后,既可以用来发电并入电网,也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用作居民燃气以及工业燃料、车用燃料,生成沼气后的沼气渣则可送到堆肥厂制成有机肥料,可将城市垃圾沼气发电与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相结合,在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城市采用沼气作为分布式能源站的燃料,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提高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率。城市垃圾沼气作为一种新型的再生性能源,沼气潜藏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3.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正在逐步兴起,正在从分散建设管理向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转变,迫切需要在政策、资金、技术、服务、规范以及统筹协调上确定新的原则和措施,以利于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现针对我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国家和地方尽快出台城市垃圾处理实施细则,并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引导

目前制约城市有机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原料保障和处理补贴。关于原料保障,国发〔2011〕9号文件明确要求:城市“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制机制”,确保垃圾实现无公害化处理,防止出现地沟油和垃圾猪等问题。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要么没有完善的城市垃圾强制处理政策,要么执行不严格,建议出台细则文件,规定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市政污泥等进行定点处理,同时对处理技术进行指导。国家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补贴政策,“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环境保护部分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目前国内只是对污水和生活垃圾有处理补贴机制,对于餐厨垃圾、公厕粪便和市政污泥等均没有具体规定,建议相关部委引导地方政府按照自己的财政能力制定相关处理补贴政策和收费政策,强化对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生物天然气的企业予以政策补贴,通过经济手段来使有机垃圾处理厂能够正常盈利,形成良性循环。

3.2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完善税收支持政策

垃圾处理项目属于市政项目,投资额度大、投资回收期长,单靠企业自身的能力很难为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对企业的融资困难,建议国家在政策性贷款及商业长期贷款方面支持从事垃圾处理的企业。扶持鼓励各类企业以各种投资方式来发展城市垃圾沼气产业,这样既可增加能源,减少污染,又能增加就业,但政府要按区域垃圾量进行规划,防止一哄而上。

在税收方面,目前垃圾沼气产业只能享受到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无法使企业受益。在增值税方面,财政部财税〔2008〕156号文规定“销售利用垃圾发酵产生的沼气生产增值的电力或者热力实行免征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这一政策一方面需要发电并网方可受惠,无法实现并网的则很难享受,另一方面,对于车用沼气方面却有具体规定,从事车用沼气生产的企业至今也无法享受到这一政策,应将税收支持范围从沼气发电扩大到沼气民用、沼气车用和沼气工业应用。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属于公共服务事业,能否考虑实行免税,政府也可以按他们处理的垃圾量,每吨给予若干垃圾处理费或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

3.3将对农村沼气工程的支持政策推广到城市垃圾沼气,促进城市垃圾处理与沼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农村沼气建设资金212亿,沼气行业已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国家为支持农村沼气发展,制定了很多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国债资金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农村能源基本建设项目》和《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等支持政策。如《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就规定“包括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工程、秸秆气集中供热工程等项目区每建一个8~10立方米的沼气池,国家补助资金400元;存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一处向100户居民供气的小型沼气工程,国家补助资金10万元”,这些政策对于农村沼气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城市垃圾沼气发展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建议将这些发展农村沼气已经十分有效的补贴政策应用到城市垃圾沼气的发展之中,从而促进城市垃圾沼气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4确定若干城市垃圾沼气典型试点项目,以点带面联动发展,并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来支持城市垃圾沼气产业的发展

虽然中国农村沼气发展的历史很长,但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无论是政策还是技术,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够将具有先进技术和典型代表性的企业或项目列为城市垃圾沼气示范项目,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进行相关创新实践,另一方面将实践与探索经验推广到全国。

要推动中国城市垃圾沼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应从产业链角度来统筹规划,垃圾资源回收利用整个产业化链条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一整套的科学体系,在上游强制要求垃圾无害化处理来保证原料(如国家出台餐厨垃圾处理等相关规定,但如:鸡粪、猪粪、牛粪、秸秆等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的有机废弃物就难以收集,而恰是这些垃圾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中游支持技术创新(如:对城市沼气技术创新设立奖励,加大对沼气提纯压缩、管道输送和罐装使用的研发力度,拓展沼气用途)、装备制造(如:完善各项标准体系、补贴机制、税收优惠),在下游对产品销售进行支持(如:对沼气车用项目优先给予加气站指标,对沼气发电消除并网障碍,有机肥实行必要补贴或优先采购),从而形成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第9篇:城市燃气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城市燃气;用户;安全管理

在城市燃气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不加强对其的管理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城市燃气爆炸等事故的发展,例如燃气管网设施的老化、用户使用燃气过程中没有正确使用等都可能造成燃气爆炸事故。因此,要想确保城市燃气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必须加强燃气安全管理,尤其是政府,更应该利用其本身的权威性对燃气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和控制,克服城市燃气户内用户安全管理的难点,减少燃气事故发生的次数,保护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城市燃气户内用户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难以入户进行安全检查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中的流动人口也越来越多,加之,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万千,对于城市燃气用户的户内安全检查是一项难以完成的工作。对于数额巨大的城市用户,政府部门和燃气企业管理部门也不可能进行入户安全检查。因此,目前而言,难以入户进行安全检查是城市燃气安全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1.2特殊场所燃气用户管理较为困难

城市燃气的使用者不仅仅是居住在小区的居民,还有其他商业性的场所也需要使用燃气,这些商业场所是伴随着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等燃气使用相对危险的地方,对于这些特殊场所使用燃气,如果不加以一定完善的管理,一旦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的后果将会难以想象。政府对这些商业场所的燃气使用也提出了严格要求,但是有些燃气企业未经验收投入使用,还有用户私自改装造成的用气场所未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由于用户数量多,燃气企业检查未到位,政府部门督促检查力度有限,无法对其其的安全使用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督。对于整个特殊用气场所而言,仅仅针对某一方面进行整改和监督是无法避免事故发生的。

1.3用户缺乏安全用气的意识

城市燃气用户的安全用气意识之所以缺乏,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没有加强城市燃气安全使用意识的普及和宣传,安全用气的常识也有待进一步普及。此外,受到产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新安装的表后管道大量是擅自埋设和改造,由此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等其他部门对燃气用户进行一定的安全检查,但是检查之后发现的违章隐患,用户往往不予以整改,从而造成用气安全隐患长期大量的存在。

2.加强城市燃气户内用户安全管理策略

城市燃气户内用户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不是解决不了的,只要政府部门、燃气企业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针对燃气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必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2.1构建用户信息资料系统

对于目前城市燃气户内用户安全管理的问题之一―难以入户进行安全检查,应该建立用户信息资料系统。首先,燃气企业应该开展燃气用户的信息普查工作,在普查的过程中将用户的姓名、地质、产权信息、家用基本设备等进行确认和记录;其次,对这些燃气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和分类,对于居住地址集中的用户可以分在一类,以便日后的户内安全检查;最后,将用户的综合信息集中在一起进行不同情况的分类,从而建立起用户信息资料系统,为能够更好的户内安全检查做好前提工作。

2.2加强特殊用气场所的安全管理

对于特殊用气场所的安全管理一直是燃气管理的难点,为了防止特殊用气场所发生偶然燃烧爆炸事故,必须首先加强特殊用气场所的安全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国家城市燃气管理的相关规范进行监督和管理。首先,在特殊用气场所燃气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用户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法规,同时加强对供气范围内燃气用户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利用多种有效形式,做好燃气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应该督促燃气企业对特殊用气场所的维修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安装人员和维修人员防范燃气安全事故的能力。一方面明确场所业主和供气双方的安全责任,另一方面保证特殊用气场所的燃气安全使用和管理。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说,应该将特殊用气场所的天然气使用管理重点放在人的身上,特殊用气场所的安全监管应该责任到人。政府部门应该首先加强对燃气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具体到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等,为了保证燃气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特殊用气场所的燃气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而高效管理,政府部门应该对燃气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和检查,而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管理情况,同时应定期向燃气用户进行安全宣传。对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特殊用气场所的燃气安全管理,必须做到防范于未然,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安全用气知识宣传

在加强城市燃气户内用户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大户内燃气安全使用的常识,让每一个用户了解和熟悉燃气危险性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户在不了解燃气安装和使用的情况下擅自安装和拆卸燃气管道和相关设备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营业门店和服务现场展示、公益广告的播放、安全用气资料的发放等方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宣传安全用气知识,使用户了解燃气正确的使用方法、燃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不正确用气的危害等。

经过长期和反复的安全用气知识宣传,不仅可以提高用户遵纪守法和安全用气的意识,还可以使用户明白户内安全管理和检查的必要性,从而使用户更好地配合燃气企业的户内安全管理和检查。

2.4保障户内燃气设施的安全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的监管,燃气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督促本区内的燃气企业加强对用户的安全管理工作,将燃气企业对用户开展安全宣传、安全检查和监督,以及对单位用户操作和维修人员安全和技术培训等情况作为监管的重要内容。监管的整个过程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应该记载到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和社会公开。

其次,政府部门为了保证工作的严肃性和服务企业的有效性,应该帮助燃气企业开展单位用户操作、维修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为了保证被培训人员得到良好的培训,政府还应该给予企业一定的培训补贴,同时制定相应的培训指导大纲,培训人员可以根据当地燃气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对被培训人员进行培训,各燃气企业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使用。

3.结语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燃气事业的飞速发展,城市燃气管线和设施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这在优化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国政府部门和燃气企业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城市燃气户内用户的安全管理,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徐春芳. 北京市市燃气集团紧急启动全市20年以上老旧楼燃气隐患排查[J]. 城市燃气.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