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房改造检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力更生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稳妥推进,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安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目标任务
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将根据各乡(场、区)镇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摸底数进行分配,重点考虑分散五保户、低保户、残疾贫困户和地质灾害区群众。县城区规划范围一律不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范围,建制镇和集镇、场、规划区范围的农村,危户改造原则上不作安排。根据省、市要求,我县在今年12月底之前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两批危房改造任务。目前市政府已下达第一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为600户,其中新建510户,维修加固90户。第一批计划任务数,详见附表。
三、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
1、补助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为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农户。各乡(场、区)镇要按照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认真确定补助对象。
2、补助标准。翻建、新建房屋的困难农户每户补助标准不低于1万元;维修加固房屋的困难农户,每户补助标准最高不超过1500元。
四、危房改造的基本要求
1、改造方式。拟改造农村危房经鉴定为整栋(D级)危房的要拆除重建,为局部(C级)危房的要维修加固。重建房屋原则上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房屋确有困难并有代建意愿的,地方政府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技术可靠的施工队伍代建。坚持以分散分户改造为主,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新农村建设点、受地质灾害威胁区域困难农户实施危房改造。
2、改造要求。农村危房改造要确保质量安全,并达到抗震设防的要求。在满足基本居住功能的前提下,要控制建筑面积和总造价,防止出现群众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现象。新建住房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40至60平方米以内,同时又便于农民富裕后向两边扩建或者向上加盖。农村危房改造集中建设点要积极编制村庄规划,统筹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的资金,协调道路、供水、沼气、环卫等设施建设,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3、强化质量管理。各地要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县城建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危房改造施工现场开展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竣工验收。要开设农村危房改造咨询窗口,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工程纠纷调解服务。
五、资金筹集与发放
1、资金筹集。翻建、新建房屋财政按每户不低于1万元标准安排补助资金。维修房屋财政按每户不高于1500元安排补助资金。同时,县政府将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救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扶贫移民搬迁、地质灾害移民搬迁等项目和资金与农村危房改造有机衔接。通过政府补助、银行信贷、社会捐助和农户自筹等多渠道筹措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各乡(场、区)镇要安排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经费,保障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开展。
2、资金发放。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各乡(场、区)镇政府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将各渠道筹措的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统一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设部门要定期将核定的补助对象及发放金额报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及时将核定资金拨付到补助对象一卡通账户。各地要制定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发放管理办法,不得挪用、挤占补助资金,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并合理确定补助资金分阶段发放比例,及时拨付资金到户。保证项目动工时先按审批补助额度拨付50%的补助资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付清全部余款。
3、资金监管。县财政局要会同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补助资金的配套落实、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县审计局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六、操作程序
1、个人自愿提出申请。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农户,由户主自愿向所在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农村五保供养证、低保金领取证、贫困残疾人证明、贫困户证明和危房照片等材料。
2、集体评议。村委会接到农户的申请后,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议定是否属补对象,并予以公示;经评议认为符合补助对象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填写《江西省农村危房改造建房申请审批表》或《江西省农村危房改造维修申请审批表》,贫困户和无房户还要按照《关于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户和无房户认定工作的通知》(赣农户办字[]10号)要求,分别填写《江西省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户情况登记表》、《江西省农村危房改造无房户情况登记表》,并上报乡(场、区)镇政府。对经评议或公示存在异议、经复核不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要及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3、入户审核。乡(场、区)镇政府接到村委会的申报材料后,要组织人员进行入户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乡(场、区)镇政府签署意见报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不符合条件的,乡(场、区)镇政府将材料退回所在村委会,并说明原因。乡(场、区)镇政府审核结果要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
4、审批和公示。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接到乡(场、区)镇上报的材料后,进行实地复核,对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予以审批,并根据专业技术人员对住房危险程度作出鉴定意见,核定补助方式及标准。对不符合补助对象条件的,不予审批,并说明原因。审批结果要在村委会和村小组进行张榜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家庭收入情况、家庭住房情况。同时,县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和乡(场、区)镇政府要组织做好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或协议工作。
5、竣工验收。农村危房改造竣工后,由县建设部门会同发改、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对翻建新建、修缮加固住房进行全面自查验收。
6、设置标识牌。翻建新建、修缮加固房屋经验收合格后,各乡(场、区)镇政府应在补助对象住房的显著位置悬挂“政府资助援建”标识牌。标识牌由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办公室统一订制,挂牌所需费用由县财政承担。。
七、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
1、调查摸底、登记造册阶段。由各乡(场、区)镇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调查摸底工作于6月20日前完成。
2、明确任务、分解落实阶段。制定年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各乡(场、区)镇也要制定实施方案,并于年6月30日前报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危房鉴定、组织实施阶段。计划任务下达后,各乡(场、区)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申报的危险房屋进行技术鉴定,确保危房等级,填写《江西省农村房屋安全鉴定报告书》。各地要摸清需新建、维修加固的危房数量,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建房对象和改造方式。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结果要进行“三榜公示”。危房鉴定和补助对象确定工作要在7月20日前完成。
4、检查验收、总结工作阶段。各乡(场、区)镇在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完成后,进行自查验收,并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工作总结和总体验收申请。年12月份,县农村危房改造小组对全县危房改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省、市检查验收的准备工作。
八、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已成立了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另发文),各乡(场、区)镇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协同抓、乡镇干部包村抓、村组干部包户抓的工作机制,通过结对帮扶、邻里互助、投工投劳等措施帮助困难户改造危房。
2、明确工作职责。发改部门会同建设、财政、民政部门负责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十二五规划和安排年度投资计划。建设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具体做好农村危房的技术鉴定、危房改造计划安排、项目规划选址、农民建房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和牵头组织工程验收。民政部门负责做好补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认定,参与项目工程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和工程验收。财政部门会同发改、建设、民政等部门负责安排危房改造资金的筹措和拨付,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保障工作经费。国土部门负责解决农村危房改造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指导新旧宅基地整理、复垦。残联负责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对象的核实。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帮扶危房改造村庄的道路建设。监察部门负责对危房改造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负责对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扶贫、环保、水利、农业、卫生、民族宗教、地震等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积极支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尤其是对危房改造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产业发展、抗震设防给予支持和指导。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城乡规划建设中心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坚持服务大局,提升质量效益,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城乡规划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监督检查
牵头股室:建管股
参与股室:质监站
继续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三个百分百”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城乡规划监督检查
牵头股室:规划技术股
参与股室:规划股、村规股、规划监察大队
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及《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加强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备案和实施情况的检查,严肃查处城乡规划违法行为,建立和完善城乡规划督察制度。
(三)城市建设监督检查
牵头股室:城建股
参与股室:质监站、燃气办
加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城镇减排监督检查,对城市燃气设施建设运营开展督促检查。
(四)村镇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监督检查
牵头股室:村规股
参与股室:建管股、质监站
继续加强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及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重点检查危房改造及新建房屋的质量安全情况,确保完成改造任务。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检查。
(五)建筑节能监督检查
牵头股室:质监站
参与股室:建管股
加大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督促检查力度,强化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材料、产品、设备在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督检查,重点查处违规使用墙体保温材料和施工环节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六)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
牵头股室:建管股、质监站
参与股室:城建股、招标办
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虚假申报资质、违规招投标、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注册人员违法违规执业责任,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开展全县工程招标机构市场行为、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建设监理市场专项治理和专项检查。继续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建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的监督检查,确保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住宅质量和工程勘察质量等专项治理,全面排查和及时整改质量安全隐患。
(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检查
牵头股室:质监站
参与股室:建管股
继续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全县高强钢筋推广应用情况的督促检查,推动全县健全高强钢筋推广应用管理机制和制度,开展应用高强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等单位执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部署阶段(2013年7月上、中旬)
按照《市城乡规划建设局2013年重点稽查执法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并印发我局的工作方案,对重点稽查执法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提出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
(二)实施阶段(2013年7月下旬至11月中旬)
认真组织好县级检查及自查工作,并积极做好迎接省厅和市局检查的准备工作。及时梳理分析重点稽查执法工作中查处的典型案件,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化重点稽查执法工作成效。局有关股室要认真开展专项检查工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总结阶段(2013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对本县重点稽查执法工作进行总结,并于11月中旬报送市局政策法规科。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由分管领导主抓,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重点稽查执法工作小组。
由政策法规股负责统筹安排、协调专项检查工作的贯彻和执行,各成员具体负责本业务股室牵头工作检查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参与其他业务股室开展的专项检查工作。专项检查由各业务股室牵头,政策法规股参与。
(二)加强协作配合
各相关股室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重点稽查执法工作与行业监管工作有效衔接。健全信息共享、情况互通、联动查处的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__年主要工作任务及目标是:全力冲刺创园,力争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核查验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东群路、玉阳路至香榭水岸道路等6项市政道路建设,启动玉阳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积极拓展供水主管网扩大供水面,发展天然气用户5000户,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村镇建设步伐,推动7个镇各建1个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10个生态示范村;新启动5个宜居村庄建设,完成村庄整治20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0户;加强村镇规划管理,村镇建设规划管理覆盖率100%,办证率100%;加强建筑业管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办证率100%,质量安全监督率100%,工程质量合格率100%,遏制安全生产一般以上事故发生。
一、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提升城市形象
加强协调,强化措施,确保创园迎检的各类硬软件指标达标,力争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重点加快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造和提档升级,完成植物园、环城西路、玉阳路延伸段、金桥工业园新建道路的绿化建设改造;完成体育场、太子桥景点、长坂坡古遗址公园、临沮公园的绿化提档升级;新增鲜花100万盆、扎景20组,确保3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二、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服务能力。在抓好东群路综合改造、南正街至机械厂道路建设等__年接转工程的同时,启动帝旺建材市场至原烟厂道路、玉阳路至香榭水岸道路、长坂三巷道路、玉泉河南岸道路等市政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启动玉阳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加快配套建设污水管网,启动广洲路排水管网配套建设、坝陵一路排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能力。
二是以发展公用事业为抓手,提升保障能力。强化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建成双莲装备工业园供水系统,服务园区发展。深入推进“巩河水进村”,实施完成干溪集镇供水主管网建设。建成城镇供水综合调度控制中心,实施木店加压站高低压分区供水改造,实现城镇供水主管网遥测、遥传和速控。主动向自备井取水企业营销“巩河水”,扩大供水销量。全年实现有效售水量1200万吨。深入推进“天然气入户”工程,建设当枝路、友谊路、坝陵大道、南正街等道路市政中压管道10.3公里、庭院管道30公里,建汽车加气站1座,发展各类用户5000户。规范燃气市场秩序,确保优质安全供气。加强污水处理厂进出厂水质检测,确保出厂水质达标排放。加大设施维护力度,确保正常运行,年处理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
三是以落实精细管养为抓手,提高维护水平。加强道路、排水、桥梁设施的日常管理和养护,严格控制道路开挖审批,确保挖掘率控制在2%以内,查处率100%,修复率100%,设施完好率98%以上。抓好园林绿化维护管养,确保城区树木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95%以上。抓好临沮公园管理,加强园内经营秩序管理,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
四是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加强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项目的资金争取工作,做好__年申报项目的跟踪落实,重点抓好玉阳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草埠湖镇供水管网、城区玉泉片区排水管网续建、淯溪镇污水管网等项目的跟踪落实。收集和完善“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城区污水管网改扩建、金桥木店组团污水管网建设、城区玉泉片区排水管网等建设项目的基础建设资料,做好项目迎检准备。储备及策划__年项目,提前做好申报资料。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村镇面貌
以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继续推进重点镇、特色镇建设,确保基础设施投入同比增加10%,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达到50%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一是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加强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能力。规范办证流程,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加大规划调控力度,启动居民点规划调整,研究拆村并点长效机制,引导农民集中建房。依托项目建设,编制示范点详细规划,科学指导居民点建设。推广现有特色民居,控制公路沿线建房风格。
二是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镇、特色镇建设指导和推进,继续抓好河溶镇新农村建设“整镇推进”工作。推动7个镇各建1个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支持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集镇环境改造,指导每镇各建一个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压缩站,实施一批道路的相关配套建设,提升城镇形象。
三是抓好村庄建设及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引导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指导建设10个生态示范村。继续抓好宜居村庄示范点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启动王店镇双莲村、河溶镇前合村等宜居村庄建设。由点及面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完成村庄整治20个。抓好荆宜高速、汉宜路、皂当路、远当路等“四线”沿线的民居改造,重点打造一条示范线汉宜路、一个示范镇草埠湖镇。
四是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突出抓好土坯房改造,制定实施计划,争取“十二五”末消除全市土坯房,__年消除公路沿线土坯房。整合民政、残联、移民等部门资金,重点解决一批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农户的住房问题。结合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统筹实施连片危房改造。全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0户。
五是多元化筹集村镇建设资金。走 “经营城镇”路子,推进乡镇房地产开发,筹集集镇建设资金,启动河溶镇旧城改造(原粮油公司)、淯溪镇香溪花园及月潭湖二期、半月金月佳苑小区二期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新农村示范点为平台,整合各项涉农资金,不断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指导各镇做好农村垃圾处理、污水、供水、民居改造等项目的申报,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做好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征收及使用管理,用好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引导各镇多方筹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四、加强建筑行业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建筑业管理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主线,继续抓好工程实体质量、施工现场安全和市场行为管理,规范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扶持我市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支持至少一家总承包企业资质升一级,促进整个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诚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信用管理覆盖面,加大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力度,在市场准入、招投标环节、资质管理、创优项目等方面严格把关。加强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实行准入和清除制度。
二是健全行业管理机制。健全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管理职能机构,争取政策,完善机构,配强人员。完善建筑业协会组织机构,协助开展工作。按照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要求,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和网上审批,提高服务效能。
三是加强市场行为管理。加大日常巡查力度,进一步加强监理企业的履责管理,重点整治现场人员不到位、不履职和资质挂靠、转包等行为。加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规范建筑市场计价活动。加大巡查力度,打击装饰行业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维护建筑业市场秩序。
四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抓好实体质量监管,特别是建筑结构和住宅建筑质量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管理,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是加大建筑节能推行力度。坚持绿色低碳,进一步巩固中心城区“禁实”、“绿色建筑”创建成果,加强新型墙材的质量监管和创新,拓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启动中心城区“禁现”和河溶镇“禁实”达标验收,规范能耗信息统计。
五、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提升行业形象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抓好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夯实组织基础。抓好党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完善党务、政务公开,提高民主决策的透明度。深化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抓好源头治腐。加大督查力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顺利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纪律和政治保证。
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落实“三短一简”(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简办事),切实改进会风文风,提高工作效率。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遵守廉政规定,严肃工作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环境。
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发挥工会群团组织的作用,增强住建系统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门前三包”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典型宣传,弘扬新风正气。通过广泛、深入的文明创建活动,为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在长沙村工作就快到年尾了,作为陆川县城市管理监督局的一名员工进基层锻炼,立足本职工作,做好份内的事情,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政府分忧,是我们份内的事。
据自己在9-12月份来对长沙村的基本情况了解如下:
长角村位于沙湖镇南部,全村35个生产队,2020年共有1940户6900人,特色产业为水稻、花生、猪、鸡鸭等。经2015年精准识别,全村确认新一轮建档立卡贫困户共77户345人,2014年退出户1户5人,2015年退出户7户32人,2016年脱贫户24户107人,2017年脱贫户13户55人,2018年脱贫户9户40人,2019年脱贫21户94人,未脱贫2户8人,经过深入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共排查出边缘户有7户31人,脱贫监测户1户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2%。
通过出租山林、铺面、入股企业分红等方式,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7.092万元。预计今年还能通过出租空地给个体承包户来建设鱼塘,增加收入12000多。达到八万多的集体收入
积极推动长沙村危房改造工作,2019年有17户危改户,现已完成竣工入住。2020年危改户5户,其中1户为贫困户,一户边缘户,一户一般户,其他2户为五保户。
这段时间,我积极配合村两委,参与各项工作。
一、做好走访,各种政策宣传工作。我下队熟悉贫困户、边缘户,与贫困户、边缘户面对面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认真核实他们的帮扶手册内容、上墙卡内容有无错漏,完成了77户贫困户(345人)、7户边缘户(31人)的遍访工作.
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和村干部们认真排查粤返、京返人员,并通知其进行核酸检测;第一时间上门查看发热人员,并嘱咐其在家自行隔离,大力宣传防控知识,高度重视疫情工作。
三、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摸排各队(三清三拆)清理旧房.危房,土地复垦,“厕所革命”,认真与村各干部开展以上各种工作,积极参与村里组织的清理河道.等有关乡村里的工作
201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和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奋战十三五,打造新西城”目标,突出“融城富镇、产业兴镇、人才活镇、生态美镇”四大战略,主攻产业升级、城镇提质、民生改善、作风转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把__打造成__新西城而努力奋斗。
2015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招商引资1.5亿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实现,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继续以打造“中国组合烟花之乡”品牌为总目标,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工程,促进花炮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利用第四轮换证机会,置换产能落后企业的用地指标,使其由生产企业转变为花炮仓储经营企业,实现花炮年产值达50亿元的目标。实施整合提升战略。今年实现银河、亚太2家企业产值过亿,实现__烟花集团公司等10家企业内销产值过5000万元,兼并整合企业3家。实施品牌驱动战略。充分发挥“中国组合烟花之乡”品牌效益,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威丽、浏花等10个知名品牌。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着力培育行业领军人物,向外引进30—40名优秀人才,实现70%以上企业信息化经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鼓励科研创新,推广使用无硫烟原材料和以组盆机、和药机为主的新机械。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移动互联网创新经营模式。研究突破豆豉、酿酒等传统产业发展瓶颈,延伸产业链条。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抢抓以浏跃公路为轴心的浏西城镇带建设,以及我镇部分村组纳入城市规划的机遇,对接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铺排项目。引导社会资金完成亚太写字楼建设;完成盛世花园文化广场建设;争取开通城市公交、建立绿色自行车点;完成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扫尾工作;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以景泰路、唐家园集镇为点,推进浏跃公路__段绿化提质改造;积极对上协调,争取花炮质量检测中心项目落户我镇;积极推进天然气入浏项目建设;加快银河公司烟花仓储等大型物流仓储建设;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实施危房改造整村推进项目,硬化村组道路12公里。
推行城乡环境同治,打造生态宜居太平。深入实施城乡统筹环境同治,落实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建立公共区域专人保洁、农户周边责任“三包”、垃圾分类减量、镇村干部联组包户和环卫有偿服务等长效治理机制,建成整洁屋场12个,幸福屋场1个,垃圾分类示范点6个。加强集镇管理和用地管理,建立用地审批联审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乱停乱靠、乱搭乱建、乱丢乱倒等问题。大力推进__河治污工作,加大《环保法》宣传贯彻力度,坚持严监管、严查处,保护好我镇的山水资源。强力实施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整村推进工作,打造更加整洁靓丽的城乡环境。以城区道路的标准,预计投资300万元实施长埠岭到唐家园集镇13公里的乡村亮化、美化、绿化、序化工程,同时鼓励各村(居)亮化主次干道,新增太阳能路灯300盏。继续开展“三年造绿大行动”,全年植树15万株,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景观带品质,建设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之城。
提升社会民生保障水平。强化用工服务。加大对企业用工的服务,通过到企业实地走访、与企业老板面对面交流、召开企业外来务工人才会议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生产、企业用工等问题,建立长效服务机制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今年新增城镇就业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人。扩面社会保障。全面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确保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全面完成工伤、失业保险征缴扩面任务。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疾病防控、医疗救护、公共卫生等应急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关注弱势群体。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认真抓好农村低保五保、优抚优恤、结对帮扶、扶残济困危房改造和敬老院管理等工作。
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深入开展创业富民活动,继续完善和实施“
党政领导结对联系外来优秀人才”工程,广泛吸纳各类人才向我镇集聚,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巩固教育强镇地位。改善教师居住环境,完善16套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以淳化民风为宗旨,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进一步扩大“歌舞太平”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完善重大疫情预警机制。倡导厚养薄葬新风,大力推进殡葬改革,严禁修建活人墓、豪华墓,进一步夯实计生工作基础,狠抓计生薄弱环节,积极应对计生政策新变化,提高计生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社会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安全生产。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成立12个安全生产自律小组,实现安全管理互学、互帮、互助。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年组织4次专项行动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每季度随机抽取10%的企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季度观摩活动。利用第四轮换证之机,确保全镇35家危爆企业按时换发第四轮安全许可证,并促进花炮产业远程安全智能管控视频系统延伸至全镇60%花炮企业。完善安全生产机制,继续实施领导干部、中层骨干联厂制和违章员工“黑名单”制,开展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纠、自报和“讲安全、讲秩序、讲卫生”的三讲评比竞赛活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管理,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死亡。创新社会管理。发挥“天网工程”效用,完善治安防控网络,持续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地下__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完善应急救援体系,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机制,发挥群众工作站优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城乡建设工作主要目标:(1)各项重点工程完成节点计划,开工率达85%以上。(2)全面启动320万M2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工作,完成定销房建设1.26万套。(3)完成2100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创建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25个。(4)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增长率保持在18%以上。(5)新建甲类公共建筑全面执行65%节能标准,住宅建筑逐步推广65%节能标准。(6)工程验收合格率100%,优质结构工程率18%以上,市区古彭杯优质工程率6%以上,省扬子杯优质工程数量12项以上,杜绝重大质量事故。(7)大力推进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建设,实现创建“优秀住宅示范工程”的新突破。(8)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伤亡人数严格控制在省、市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内,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和扬尘控制有进一步提升。(9)强化燃气安全管理,确保在全省燃气管理工作考核中获得良好以上等次。(10)清欠、依法行政、作风效能、零障碍服务、勤政廉政、勤俭节约、学习型机关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一、坚持城乡统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是全力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提升我市城市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抓好8大类255项城建重点工程的实施,完成投资576.7亿元。突出加快铜山、贾汪融入主城区步伐,推动城市组团发展,彰显生态文明,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建设好城市生态环、生态圈、生态片区和生态廊道。加快公园绿地建设,重点抓好云龙湖5A级景区创建、泉山森林公园敞园、云龙山敞园二期、汉文化景区敞园等生态文明工程,让居民步行10分钟左右即可进入公园绿地健身休闲。强力推进潘安湖和云龙湖“两湖”集中开发,故黄河二次开发,全面优化市区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城市品质,努力提高城乡生产、生活、生态水平。
二是大力实施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实施“1+3个100万”工程,促进各县(市)每年出让1000亩建设用地,每年征收100万M2土地、建设100万M2安置房、销售100万M2商品房,加快建成宜居宜业的中等城市。开展中心镇创建,完善乡镇分类考核机制,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农业强镇、商贸旅游名镇。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三是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完成黄河故道沿线、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城镇主要出入口2100余个村庄的整治,打造60个市级重点村庄,创建25个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高标准完成吕梁风景区范围内的村庄整治。准确把握整治重点和分类整治要求,确保整治村庄环境普遍改善,规划布点村庄公共服务水平同步提升。抓好长效管理,严格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积极巩固整治成果。将国家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与村庄环境整治有机结合,探索改善困难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与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相结合的路径。
四是着力推进各项代建工程。按照年度计划和各项目节点要求,围绕老项目的收尾及新项目开工,重点抓好列入“三重一大”的15项代建工程,完善前期手续及方案报批,工程招标及开工等工作,做到责任到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方法创新、确保工期。落实项目岗位责任,加大推行力度,更好地完成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建设要求。各项代建工程要坚持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保廉洁”为指导思想,以“安全零事故,争创优质奖”为目标,规范管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全面完成任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零距离解决民生问题
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房屋征收。围绕实施320万M2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任务,又好又快推进房屋征收工作。主动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认真开展风险评估,扎实做好房屋征收信息公开工作,加强拆除单位管理,强化工地扬尘控制,确保各项拆迁工作有序推进、按期完成。积极查处房屋征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被征收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妥善化解纠纷矛盾。进一步完善房屋征收工作人员培训和信用档案制度。
二是突出抓好安置房建设。新开工棚改安置房总量不低于1万套,竣工量要超过1.2万套。加强质量、安全、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尝试组建棚改工程质量义务监督员队伍,实行全天候监督,为打造优质精品工程奠定坚实基础。把安置房配套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做到配套设施建设与安置房工程本身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确保已竣工安置房能及时及早投入使用。
三是大力提高工程质量。落实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省《质量监督实施细则》,加快推进监验分离。深入开展分户验收,确保住户通知率100%,积极推广聘请业主代表参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实行优质工程全过程创建,强化目标过程管理。加大质量通病治理力度,确保主要使用功能和环境质量,减少住宅工程投诉率。加强进场建筑材料及工程实体质量监管,重点整治伪劣建筑材料,杜绝不合格原材料入场。加强对监理企业的动态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监理企业依法、诚信、规范经营,规范现场监理秩序,提高工程监理质量。加强对检测机构和预拌混凝土及管桩企业的监管,通过信用等级考核,增强行业自我约束能力。加快工程造价计价标准修编,加强造价咨询市场监管,不断提高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是稳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危房改造工作,根据房屋现状采取重建和修缮加固的方式,力争帮助9000户以上的农村困难群众解决基本住房安全问题。要抓好统筹协调,优先安排纳入村庄环境整治名录内的村庄农户危房改造,将危房改造与村庄环境整治等建设有机衔接,提高政策效应和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妥善解决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局维稳工作实施意见,将稳定风险排查作为一项基础工作长期抓好抓实,通过“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着力解决事关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专务员制度,及时妥善地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到矛盾不积累、不上交、不激化、不推向社会。局领导每月接访、下访分别不少于1次,特殊情况每年不得少于20次。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做到指挥统一、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加强队伍建设,把责任心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专务员的岗位,切实提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六是切实做好清欠维权工作。落实清欠工作长效机制,认真排查拖欠隐患,变被动清欠为主动防欠,竭力遏制恶性拖欠事件发生,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做好投诉接访、处理,完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到市集访,避免农民工进京赴省集访,确保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的稳定。
七是持续推进零障碍工程。消除临时观念,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创新方式,加大力度,确保长效、持久、深入推进。在服务窗口开展“服务零门槛,质量零差错,群众零操心,行为零投诉,结果零争议”竞赛活动,积极创建“零障碍”工程“金牌服务岗”,构建方便群众办事的“零障碍”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优化审批流程,集中办事项目,完善监督评议、动态管理、责任追究措施,通过刚性制度和严格问责有效约束和推动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创新创优。
八是创新管理提高综治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加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健全紧急事项报告程序,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加大对“平安工地”、“平安拆迁”、“平安机关”工作的指导力度,抓出亮点,抓出成效,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三、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提高行业监管水平
一是加快推动建筑业发展转型升级。全市建筑业发展要尽快由量的扩张转移到做优做强上来,做好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构建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比例合理的建筑业结构体系。积极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经营特色明显的专业企业以及县乡建筑业发展。加强二级以上大企业、特别是龙头骨干企业的培育,为建筑企业升级、做大、做强、做优搞好服务,进一步提我市建筑业总量和总体实力。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建筑业发展的意见,抓好各项奖励措施的兑现。加强与苏南、苏中地区优势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大中型工程施工能力,提高优势企业在省外市场的知名度。2013年,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增长18%以上,增长速度要超过全省平均速度2个百分点以上。通过建筑业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建筑业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贡献率,农民从建筑业获得的收入比重保持在25%以上。
二是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各项政策,努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调控,突出抓好企业管理、项目监管、市场监管,大力推进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建设。新开工保障房必须建成成品房,并按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规范开发企业经营行为,严格资质和信用评价管理,健全联动机制,引导开发企业诚信经营。积极做好8个示范项目的后期完善工作,努力实现创建“优秀住宅示范工程”零的突破。
三是全面加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完善“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联动管理机制,健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实现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用管理全面覆盖。建立和完善《市建筑市场检查实施细则》、《市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进一步加强现场检查,加大对建设单位、承包人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将市场行为与市场准入、企业晋级、评先评优和招投标挂钩,严惩市场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外地进徐企业的管理,制定《市外地进徐施工企业管理办法》。网上核验企业、建筑师、项目管理人员业绩,凡未入“建筑市场企业信用库”的信息,在招投标时一律不予采信。
四是大力提高招投标监管水平。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严厉打击规避招标、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开展电子化招投标工作,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监管和服务效率。做好“在徐投标企业信息库”的动态维护,营造公开、透明、诚信的交易环境。加强现场督导,努力提高县(市)、区交易中心的建设水平,不断满足招标投标各方主体对交易中心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的新要求。加强招标机构资格管理,依法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动态监管,严肃查处挂靠出让资格、泄密、弄虚作假、串通投标等违法行为。
五是深入推进建筑节能科研设计和抗震设防管理。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六项监管措施,加强薄弱地区监控,建筑节能工作要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绿色建筑和节能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应用、节能公示、节能意识和教育培训、建筑能效测评、专项监督和验收、分项分类计量装置、“两书一合同”建筑节能相关内容的落实。推进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工作。推动各县(市)、区争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示范区,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和新建保障房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加强建设科技工作,做好各类科技项目管理。加强勘察设计市场和施工图审查监管,定期开展集中检查行动。抓好抗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把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关。
六是强化施工安全监管。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理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大工程安全监管力度,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安全责任的落实。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安全生产动态监管。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督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和实施,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强化重点环节监管,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构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监控预警体系。全面推动绿色施工管理和建筑工地生产标准化建设,责成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扬尘污染防治责任书》,有效防治工地扬尘,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七是规范燃气供热市场秩序。加强燃气项目建设管理,坚决打击未批先建,未验先营等违法行为。严格规范机动车加气站建设,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布局和批办机动车加气站的立项、建设。强化燃气行业安全和服务标准落实,积极指导、监督燃气企业提高安全、服务和内控水平。依托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加强燃气、供热管网安全管理,实现即时互动,督促企业及时抢修抢险,杜绝燃气供热安全事故发生。
四、践行十精神,着力推进党风廉政、行业作风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学习党的十精神。抓好十精神的宣教工作,认真学习十工作报告原文和新,深刻领会十的精神实质,做到准确、全面、形成声势,突出主题,导向正确,基调鲜明。不拘一格创新学习方式,推动学习活动扎实开展,努力提升学习效果。把贯彻十精神与城乡建设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紧抓有限时间,想办法、议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提升城乡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加强学习型机关创建,党组中心组年度理论学习12次以上,人均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或调研文章两篇以上,努力提高学习实效。
二是坚持不懈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要求,坚持简化接待,深入基层察实情、解难题,推进“三解三促”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杜绝走过场和形式主义。切实改进文风会风,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少发文、发短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减少纸质文件,提高办文、办会、办事效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优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督查督办,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使“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敢担当”成为全局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鲜明特质。
三是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重点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执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积极预防化解行政争议,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扩大政务公开,做好政府信息工作,推进领导干部“晒权力”活动,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处罚案件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及时校勘、完善行政权力库,做好动态维护,保持权力库与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密切吻合。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配合做好市政府114号令后评估报告审核工作。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做到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审批操作规范,确保办件质量优良率达到80%以上。
一、指导思想
以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____书记在____调研扶贫开发和同步小康工作时的讲话精神,以同步小康统揽扶贫开发工作为总体目标,大力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和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确保实现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脱贫,为打好扶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精准识别。按照国家统一的识别标准、识别方法和识别程序,认真开展贫困户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工作,进一步摸准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贫困户和一般贫困户底数,做好农村低保对象和扶贫开发对象全口径识别,并分类建立信息档案、分类进行管理。
(二)精准规划。根据贫困对象致贫原因不同,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安排资金和具体项目,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
(三)精准扶持。严格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切实将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到村到户项目的扶持,保证贫困对象得到扶持。对贫困村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推进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向贫困村延伸。对贫困户重点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加快贫困户增收脱贫计划步伐。
(四)精准帮扶。深入开展精准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做到“七个一”,即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绘制一套民情地图和贫困农户分布图、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名帮扶人员,推进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深度整合。
(五)精准管理。注重扶贫项目管理,驻村帮扶工作队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实施、监管、评估,对没有工作队意见的扶贫项目不得受理和审批,做到跟踪检测管理。强化脱贫动态管理,贫困对象受到扶持达到退出标准后,及时进行民主评议,实行销号退出动态管理。
三、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措施,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脱贫和精准管理,使扶贫攻坚工作真正瞄准贫困人口,切实做到分类施策、分类管理,确保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低保户和一般贫困户得到不同侧重的有效扶持,到____年底,完成750人的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5.63个百分点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以上,为实现“33668”行动计划和“双线合一”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四、工作措施
(一)加大精准扶贫识别力度。各村(社区)要在前期摸底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精准扶贫识别建档立卡工作,集中时间、精力和力量,在5月30日前完成贫困户、贫困人口信息核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符合政策的贫困对象一户不漏、一人不少。要准确划分好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类型,贫困村要区分出自然条件恶劣致贫村、基础实施落后致贫村、产业发展滞后致贫村和村班子软弱涣散致贫村等类型,贫困户要区分出缺乏劳动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和一般贫困户等类型。要认真分析致贫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对象,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采取分类指导办法,对贫困村以实施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为主,对有发展能力对的贫困户以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为主,对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二)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切实抓好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工作,积极争取帮扶项目和资金,力争在招商引资、产业对接、劳务输出、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深入开展“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以“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和“654321”结对帮扶工作、“县级领导联系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认真开展扶贫资源“进村进户”活动,加强扶贫济困“直通车”建设,实现扶贫对象需求和帮扶者意愿的“点对点”服务。积极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三)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对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照“规划到村、项目到户、增收到人”原则,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村、养殖户,把扶贫资金精准落实到每村每户的产业项目上,促进贫困农户增收。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现代
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和承包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扎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大中高职学生助学补学力度,做到应补尽补。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圆梦行动”等助学工程,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的一次性补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00元,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就读的每年补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0元。对有劳动力的扶贫对象,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等培训方式,逐步实现“1户3人”(即1户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1户1人接受培训后转移就业、1户1人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目标。
(五)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生态移民力度。将农村危房改造和扶贫生态移民计划重点安排在贫困村的贫困户实施,按照小康房建设标准,引导农村危房和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房改造建设,进一步完善土家民居、生态移民住房等功能、布局、设施及周边环境,切实解决“搬富不搬穷”的问题。
(六)加大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大力实施保障扶贫工程,对没有劳动能力、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农村特困户,由民政部门将其作为政府基本保障对象,纳入低保范畴,实行低保兜底,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对于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低收入家庭要给予临时救助。积极推进孤儿和吴生活来源重度残疾人生活费补助及“五保户”集中供养等制度,实现对农村生活困难群众的有效救助。
(七)加大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力度。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和扶贫攻坚重大事项推进任务,加快推进贫困村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房、小康讯和小康寨建设,不断改善贫困村内的村道、生活用水、用电、村容村貌等。
(八)加大庭院经济发展力度。将有生产能力和发展意愿的五保户和低保户,无劳动力和产业项目没有覆盖的贫困户,以及缺少发展资金的一般贫困户,作为一般扶贫工作对象,免费为其提供雏鸡、雏鸭等家禽,大力发展以家禽养殖为主的“庭院经济”辅助产业,努力促进增收。同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产生经济效益后,提取部分收益资金直接平分发到所有贫困户手中,保障对贫困户的差异化扶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基准扶贫工作,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安排部署,确保工作落实。镇直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相互支持,主动沟通,逐步建立分工明确、定期协商、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驻村工作队要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做好帮扶工作,确保精准扶贫扎实有效推进。
(二)落实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协调职能,加大政策统筹、资源整合力度,确保精准扶贫 措施落到实处。
某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三河村隶属泸水市鲁掌镇,位于鲁掌镇西北部,东至登埂河边村,南至登埂坡洛山村,西至片马镇,北至浪坝寨村辖X个自然村X个村民小组,有农户X户XX人,农村党员XX人,其中女党员有XX人。全村国土面积 XX平方公里,平均海拔XX米,年平均气温 16.7℃,年降水量1342毫米,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经济林木和中药材。三河村秉持“资源在山、希望在山,出路在林、致富靠林”的发展理念,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念好“山”字经,做活“林”字文,走“生态致富”的路子。
二、工作情况
一、脱贫指标落实情况
收入保障情况:按照2019年3750元标准,还有6户21人收入不达标;住房保障情况: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安全稳固住房未达标1户,已报名易地搬迁工程,认真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百日清”行动工作,倒排工期逐户开展“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普查,精准锁定“四类”重点对象,按照“应纳尽纳、应改尽改、不漏一户、全面入住”原则,全面开展房屋安全等级认定工作和房屋安全等级贴挂牌工作。根据鲁掌镇《2016-2019年4类、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销号管理进度表》三河村涉及危房改造对象98户,已销号98户。2019年新增的有4户,其中竣工入住2户;加固改造2户,目前正在实施;教育保障情况:根据《泸水市坚决打赢“控辍保学攻坚战”行动方案》的要求,协助各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聚焦适龄、精准核实”的原则,在秋季新生开学这个关键节点上扎实开展拉网式排查,三河村无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医疗保障情况:全村建有一个卫生室,已完成所有建档立卡户签约家庭医生,全村村民均缴纳医疗保险。饮水保障情况:目前8个自然村正在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已对历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实施的饮水工程作全面排查,并已将问题汇总上报镇政府,全村无水质监测报告。电力保障情况:全村生产用电已达标,已对全村农户用电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用电不规范、电压不稳、无电表等问题的农户已登记造册,并将问题保镇政府,目前正在进行整改。其他道路硬化到村、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宽带、公共活动场所等指标均已达标。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三河村的生态产业以“三棵树两棵草一只鸟”为主,三棵树:核桃树、花椒树、刺龙苞树;两棵草:草果、重楼;一只鸟:打造“怒江·百鸟谷”。目前种植泡核桃13500亩、草果12175亩、花椒500亩、重楼200亩、刺笼包1000亩。已建成观鸟产业鸟塘15个,扶贫车间带动解决当地就业4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9人)。一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三河村省级财政奖补资金275万元,以“党支部+合作社+扶贫户”的方式入股怒江长柱重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万元、怒江三河源林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0万元、泸水古炭河农产品加工厂100万元、滴水河罗华清农家乐10万元),2018年村集体以按股分红的方式收入17万元。二是加快推进民宿发展,充分发挥民宿经济的带动效应,将民宿产业发展成为三河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了《三河村民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美丽乡村打造,精准扶持,加大引导,尽快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亮点。2020年底完成床位200余个,目前有意向建设的有7户,床位约90个。不断完善民宿项目的建设和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以“田园”“生态”“乡愁”“民族特色”等为主题的特色民宿,提高其知名度、吸引力和接纳能力,为三河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制定《三河村滴水河温泉旅游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休闲疗养中心为发展思路,结合三河村实际,将三河村温泉打造成集休闲、度假、旅游、疗养等功能的休闲疗养中心,以温泉疗养吸引游客带动三河村吃、住、行第三产业和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经营手段,增加三河村村民就业、增收,真正做到让农户稳得住、能致富的宗旨。四是实施以高端观鸟游,带动三河村产业发展的“怒江百鸟谷”计划,依据扶贫车间项目,投资50万元,建成鸟塘15个,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运营3个月以来,三河村鸟塘已接待国内外拍鸟游客500余人次,总计收入7万余元。
三、项目实施情况
为全面发挥在那生态旅游,三河村紧盯项目落实情况,坚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是形成“一条干线五条支线”的农村公路网络,8个自然村都已经开通入组公路,公路总长44公里,其中主干线14公里,支线30公里,目前正在实施砣砣寨、古炭寨公路硬化项目,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二是紧盯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落实,建成公共厕所1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35盏,墙体亮化工程已完成90余户。三是积极配合落实花谷建设项目,目前古炭河组、管事寨组已完成花卉、树苗种植,砣砣寨、弯转河、腊思地、滴水河组正在实施。
四、数据比对情况
一是严格执行扶贫标准、扶贫对象识别程序,对国办系统档案、纸质档案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剔尽剔”, 确保实现无漏评、无错评、无错退,并对错误信息、错误数据进行修改、完善560余条,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二是建立“双包保”工作机制: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分片(组)包户制度,帮扶责任人包保建档立卡户机制。按《泸水市脱贫攻坚工作制度》要求,组织挂联单位帮扶责任人于5月内开展了2 次入户开展扶贫对象精准自查核实整改工作和精准核查“回头看”工作,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等,共梳理出9户12人存在人员变动情况,并收集了相关佐证材料,计划在2019年动态管理工作中对人员变动情况进行系统操作。三是通过调研、入户走访等方式,认真梳理、排查三河村扶贫领域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户籍3个方面46个问题。四是根据市级各行业部门提供的数据,三河村组织帮扶责任人入户核查,认真填写《建档立卡“回头看”核查入户表》。通过分析、统计发现如下问题:1. 住房不达标1户5人,砣砣寨组肯波才家,人均住房面子不到13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不达标。2.经入户核查,三河村8月动态管理数据为自然减少14人,自然增加11人,无清退、补录、脱贫回退、新识别及返贫人员。
五、强化基层党建情况
积极协助村党支部把脱贫攻坚工作和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作为强化基础党建的重要突破口。一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上级党委关于基层党建的决议、决定和指示,并研究本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定落实措施,强化组织实施;二是每月按时完成、5+1党员主题日活动、开展两学一做、开展党员政治生日活动、严格党群活动室的管理和使用、发挥农民讲习所的作用、支部进教堂宣讲党的政策以及开展“火塘夜话”活动4次,与教牧人员座谈3次;三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镇党委、政府关于行政村届中补选的工作安排,积极投入第六届村民委员会届中补选的相关工作。严格按照届中补选工作程序,成功选举产生了第六届村民委员会主任1名、副主任1名,同时,按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要求,配备村党支部副书记1名,村武装干事1名;四是根据《云组通〔2019〕33关于印发12类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的通知》要求,结合三河村实际,制定《三河村党员活动室标准化建设方案》,并积极向挂联单位汇报,争取业务指导和资金帮助。目前基本完成三河村党员活动室和村民小组党群活动室的规范化建设,挂联单位共投入资金3万元。五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立足自身实际,以“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为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工作理念,以党建引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脱贫,做到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推进、双达标,全村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
六、政策宣传情况
一是镇挂钩领导、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员划片区分工,分别深入各组以党小组会议、“文明讲坛”、观看警示教育片、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40场次,营造人人参与扫黑除恶的浓厚气氛,充分调动村民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得知晓度和参与度,切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深入人心,并发动群众积极提供问题线索,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识,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面对面为群众讲解“控辍保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处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家长应尽怎样的义务等知识,达到家喻户晓的宣传效果,对3名间歇性离校学生,开展了6次劝返工作。同时开展辍学失学儿童核实统计工作,对正常就学儿童、无适龄儿童家庭、农村女性早婚早育人员、辍学失学儿童进行入户登记。
七、人居提升环境情况
一是宣传引导,示范先行。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利用到村民小组召开会议、党员主题活动日等契机,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相关政策,引导村民爱护环境卫生,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利用入户走访农户的有利时机,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及家居卫生提升相关工作要求,引导村民树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对家居卫生达不到干净、整洁要求的农户提出整改意见建议;二是形成制度保障。将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规定每月5、15、25日为环境卫生整治日,组织全体村民打扫卫生,重点清理环境卫生整治死角,各村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和家务实行三包;三是常态巡查,监督制约。村三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组成日常巡查组,重点巡查对生活垃圾乱丢乱扔、森林乱砍乱伐、生活污水畜禽粪便乱排乱放的行为发现一起教育一起、纠正一起、整改一起。充分发挥三河村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的作用,认真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和农户内务整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并进行评比打分,将结果纳入公益扶贫“兑兑换”评分内容。
三、存在的问题
(一)饮水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8个自然村正在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对水源点、取水设施、净水设备、管线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水源点取水不规范、管线不稳固、无沉砂池、无水质检测报告等28个问题,已将问题汇总上报镇政府。
(二)用电方面存在的问题,经排查发现,三河村目前存在部分农户无电表;有电表,主要住房未通电;用电不规范;电压不稳定4个问题。
(三)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三河村人均收入达7699元,但是部分老弱病残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法发展产业或外出务工,收入以政策性收入为主,存在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力度。利用入户走访的有利时机,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及家居卫生提升相关工作要求,引导村民树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倡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废物利用,减少垃圾数量。
第二章住房现状和需求
第三章年度住房建设计划
第四章政策与策略
第五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建设“和谐衡阳,效益衡阳”和湘南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加强对年度城市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制定本计划。
第二条本计划以《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和《衡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7~2010)》、《衡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7~2010)》为依据,按照国家和本市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进行编制。
第三条本计划的编制范围为衡阳市行政辖区。
第四条在计划期限内,凡在市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住房建设活动,应符合本年度实施计划;与住房建设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计划协调。
第五条本计划坚持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住房需求为导向,以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为原则,促进住房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住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配套设施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住房现状和需求
第六条市区内住房现状。依据我市2007年住房调查,至2006年底,全市住房总建筑面积为247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7平方米。
第七条期内住房需求。依据《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衡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7-2010)》及《衡阳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2007-2010)》中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规划要求,规划期内,我市住房总需求为530万平方米。其中2008年住房建设面积131.5万平方米,具体分配如下:(一)商品住房建筑面积共109.37平方米,计1.08万套;(二)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共18万平方米,计2769套;(三)廉租住房建筑面积共4.13万平方米,计920套。
第三章年度住房建设计划
第八条商品住房建设计划。
2008年计划建设商品住房1.08万套,建筑面积109.37平方米。商品住房建设原则是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保证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原则上达到70%以上。
商品住房主要分布于华新开发区片、长湖片、湘江东岸风光带沿线、雁峰片。
第九条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
2008年计划建设经济适用房2769套,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单套建筑面积控制为65平方米以内。
经济适用房企业自建经济适用房8万平方米,政府划拨土地新建10万平方米,重点在珠晖区。
第十条廉租住房建设计划。
2008年计划建设廉租住房920套,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单套建筑面积控制为45平方米以内。
年度廉租住房采取本地区直管公房危房改造及新征土地相结合方式建设,公房危房改造,主要分布于石鼓区草后街地段、石鼓区望城路地段,另拟在珠晖区和平乡东山村地段新征地约20亩新建廉租住房。
第四章政策与策略
第十一条积极落实住房发展规划目标,实施高效,集约的住房用地供应政策。
1、保证住房用地供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规划期内,应当按照全市住房发展规划目标,适度增加住房用地供应规模,进一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各类住房,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含商品住房,政策性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原则上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年度土地供应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建设,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2、适当提高住房建设开发强度。针对我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依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规划期内,在符合规划控制原则和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住房建设的容积率水平。
3、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供应,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土地供应。
第十二条加强商品住房开发建设管理,深化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
1、加强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应建立并完善在限套型、限房价基础上竟地价、竟房价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开发建设模式,积极推进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招标出让。
2、落实住房开发项目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新建或改造住房建设项目,必须明确住宅建筑套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和住宅建筑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指标的确定,必须符合住房建设规划及本年度建设计划中项目相关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
3、逐步提高商品房预售门槛。规划期内,应进一步深化住房销售制度改革,对新出让的商品住房项目,逐步推行竣工验收后销售的模式。
第十三条加强政策性住房建设与管理,逐步扩大政策性住房的保障范围。
1、政策性住房规划与建设。政策性住房由市政府统一规划,市、区政府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建设。新增政策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套数、户型、面积标准、装修标准、以及出售、出租、使用管理的相关办法,由市房产管理部门统一制订。
2、政策性住房建设资金管理。政策性住房建设资金由市、区两级政府专项拨款或专项贷款,其中全市年度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应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建设;进一步加强政策性住房建设资金监管,促进政策性住房建设资金合理、节约使用。
3、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促进住房保障由“以售为主”向“以租为主”转化,着重建设各类公共租赁住房;扩大公共租赁住房的来源,可以将政府查处没收的违建住房转为公共租赁住房;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对我市低收入户籍人口和符合规定条件的暂住人员的保障作用,提高公共租赁住房对产业园区的居住配套功能。
4、完善经济适用房管理。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销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经济适用房管理的各项政策,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与销售过程的监管,进一步落实经济适用房签订购买合同起5年内不得转让的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及房地产,制止违法囤积土地的行为。
1、依据闲置土地处置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根据造成土地闲置的不同原因,采取延长开发建设时间,改变土地用途,进行土地置换,政府招标拍卖,依法收回并纳入土地储备等各类办法,对闲置土地积极予以盘活。
2、妥善处理城市化过程中涉及的土地遗留问题,加大各类问题楼盘的处理力度,积极盘活各类存量房地产。
第十五条积极稳妥的开展城中村(旧村)改造。
为促进全市产业结构提升和空间布局优化,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拓展全市住房供应渠道,满足居民住房需求,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本着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统筹兼顾,综合改造,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空间形态改造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全市城中村(旧村)居住生活环境的普遍改善。
第十六条发挥税收,信贷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严格按照国家调控政策,征收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严格房地产开发信贷条件,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住房消费信贷政策。
第十七条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程监管;对不符合规划控制性要求,超出规定建设的住房依法予以处理直至没收;切实整治房地产交易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
第十八条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
1、进一步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发展,促进住房梯度消费,优化住房资源配置。相关部门应加强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的管理,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二手房网上交易系统,继续提高二手房交易,办证效率。
2、进一步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引导居民转换消费观念。相关部门应制定房屋租赁综合税费征收办法,继续扩大租赁管理覆盖面,建立全市统一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资源库,建立房屋租赁市场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第十九条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信息制度,建立多部门参与的房地产市场预警与金融风险防范联合监测机制;加强住房调查,逐步完成全市住房状况普查。
第二十条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十一条加强住房发展的战略研究与法制建设。应制定全市住房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法制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住房与房地产业发展法制体系。
第五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二十二条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分级负责制,加强政策的传递能力和与基层的沟通能力,增强政策的执行效率,强化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住房管理责任。
第二十三条强化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以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落实住房建设规划的重要手段。年度住房实施计划确定的住房目标和住房调控指标,是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的具体依据。计划新建或改造住宅建设项目,必须与规划部门和房产部门申报拟建项目的规模及套型面积设计计划,由规划部门会同房产部门根据年度住宅实施计划进行审核和调整。对不符合年度住房实施计划的住房项目,规划部门不予核准规划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