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对口帮扶调研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口帮扶调研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口帮扶调研方案

第1篇: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一、村基本情况

二、认真落实对口帮扶任务

驻村后,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付庄村的基本情况、吃透村情民意,本岗实地走访调查了对口帮扶28户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与脱贫的需求,为了让贫困户实现造血,按照“一户一法”的原则,本岗撰写调查报告,向本中心领导汇报和请示,为对口帮扶贫困户制定和实施“一户一法”帮扶养殖方案。另外,为收集“新农保”和“农房改造”信息,本岗与驻村干部组实地走访调查多浪村与村100户以上贫困户,把需要申报“新农保”与“农房改造”名单及时上报,并将该数据与照片整理录入农房改造系统。而且本人认真填写扶贫卡和通过“双到”系统维护好贫困户的信息,并将资料整理、归档。

三、积极组织“创先争优”与“结对帮扶”活动

认真组织好我局和本单位领导下基层调研活动,并与多浪村委会举行工作座谈会。同时组织本单位到多浪村小学分校开展扶贫助学献爱心活动,为贫困学生赠资助学。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载体,抓好党员教育管理。从党总支的五个好和党员五带头做起,解决我村历史遗留问题件,通过努力我村今年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如: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千人,新农合参保人数达人,超过党委政府规定的时间与数量。同时我村村干部的办事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四、加强集体经济帮扶项目的日常监督

在驻村工作中,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的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本着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原则,把村的经济发展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定期与驻村干部组实地调查村与多浪村虾蟹养殖场7口塘的投入、产出与销售情况,并参与该虾蟹品牌的广告语设计。通过传递最新养殖信息,提供有价值的意见等方式协助养殖场项目发展。

五、积极开展调研考察工作和参加扶贫办的培训

为寻求农房改造的对策,本岗和驻村干部组队到廉平镇六旺村考察学习,同时积极地参加廉江市扶贫办举办的培训,认真学习新上线的农房改造系统和新业务文件。

六、协助驻村组开展公益项目活动

实地考察了多浪小学本部的围墙建造、多浪小学分部的厕所建造、多浪分组那腮的窗门更换、以及该三所学校的帮扶字体的测量与排版工作,对建造工程提出了部分合理建议,并积极监督施工单位按期完工。协助和发动驻村干部组开展为多浪小学分部赠送课桌椅的活动,共计赠送课桌椅套。

七、认真抓好自身建设,自觉经受锻炼和考验

第2篇: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一、基本原则

1、统筹城乡的原则。充分发挥我院的人才、资金、技术、设施等资源优势,各尽所能,想方设法,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2、强化服务的原则。全面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深入调研中提高自我、在解决问题中转变作风,真正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3、分类指导的原则。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职能和业务性质,确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联系帮带对象和目标任务,注意找准发挥作用的结合点,开展针对性地帮带活动。

4、解决问题的原则。结合发展实际,着力查找影响和制约卫生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为帮扶单位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办成一批好事、实事。

5、推动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县卫生重点工作,重点从机制创新、项目建设入手,帮助基层单位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我县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提速、提质、提效作出贡献。

二、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三送三帮”活动,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使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深入实际,准确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进一步密切党群血肉联系;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为了使此活动的开展取得实效,特成立三送三帮”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医疗专家帮扶组。

1、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刘“三送三帮”活动办公室

组长;成员:医疗专家帮扶组

组长;成员: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会议、宣传栏、板报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全院职工充分认识开展“三送三帮”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发动到位、帮扶对象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四、活动时间: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

五、帮扶对象:木兰卫生院、屏山中心卫生院、大由卫生院、龙岗卫生院、洋地卫生院、横江中心卫生院。

六.实施措施

1、落实帮扶,务求实效。我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求真务实,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原则,制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以解决目前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问题。扎实有效开展帮扶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院卫生技术服务水平。

2、实施人才帮扶。

(1)选派若干名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到结对医院支医。医疗专家定期到帮扶医院坐诊,帮助帮扶医院完善管理制度、传授管理经验和为帮扶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讲课,帮助结对帮扶医院培养骨干技术力量,提高业务水平。

(2)工作期限。对口支医工作期限为一年。

3、实施医疗技术帮扶

(1)免费接受帮扶医院医疗技术人员业务进修,培训医疗技术业务骨干

(2)医疗专家组指导帮扶医院开展工作,对特殊病例义务会诊

(3)定期为帮扶对象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讲课,提高医疗理论水平。

(4)帮扶结对医院开展一项实用技术。

(5)到帮扶医院寻回坐诊。

(6)到帮扶医院所在圩镇、集市、村等开展巡回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4、结对帮扶科室,开展对口帮扶活动。

妇产科―――大由卫生院

骨科―――龙岗卫生院

内科―――屏山卫生院

外科―――珠坑卫生院

儿科―――洋地卫生院

急诊科―――横江中心卫生院。

七.有关要求

1、思想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要充分认识“三送三帮”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三送三帮”工作的组织领导,迅速采取行动抓好落实,确保“三送三帮”工作的顺利实施。

2、认真组织结对,切实搞好帮扶。认真安排好帮扶结对工作,认真落实为帮扶医院实施人才帮扶、医疗技术帮扶。帮扶组至少组织一次乡村义诊、帮扶一项实用技术、举办一次业务讲课、开展一次上门随访,帮助一个贫困病人、开展一次健康宣教。

第3篇: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一、20*年扶贫工作情况

20*年的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调研这一主题,扎实做好*县欠发达地区“十一五”期间扶贫规划的编制与全面扶贫帮困工作。

(一)、深入调研,认真编制扶贫规划

1、抓好扶贫新一轮政策出台的调研。20*年3月上旬,市扶贫办范文英主任带领工作组对我县6个欠发达镇乡和双峰、水车2个片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为时一个星期,走访30多个村,座谈干部群众近200余人,为市政府出台新一轮扶贫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编制县“十一五”期间扶贫规划。为了搞好欠发达地区“十一五”规划,县老区办设计了十来种表格,下发到各镇乡进行调查摸底,内容涉及到交通道路建设、饮用水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安居工程、下山移民、生态保护等十几方面的村情。通过摸底,全面掌握了各类数据,规划已于20*年3月份编制完毕,并上报市扶贫办。

(二)、着眼民生,狠抓扶贫项目落实

1、扎实推进下山移民工作。20*年以来,我们已完成三批下山移民,今年第4批下山移民计划600户,涉及9个镇乡,20个行政村中的33个自然村,实际搬迁743户,比原计划增加143户,2286人,已于20*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并通过市里验收。共拆除房屋1586间,其中平房904间、楼房345间、其它用房337间,拆除面积55495平方米。据统计迁往中心村698户,镇乡所在地19户,县城16户,县外9户。补助资金共743万元,市、县按1:1比例全数到位。

2、认真做好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根据市4月29日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我县在6个欠发达镇乡和2个片开展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工作。专门召开了6个欠发达镇乡2个片分管扶贫领导和农办主任工作会议,部署了低收入农户的建档立卡工作。我县低收入农户共5420户,致贫原因分别为缺生产资料1671户、自然灾害60户、就学931户、因病2685户、缺劳动力956户、其他642户。今年实施帮扶安居户600户,生产型1*户,学生入学补助627人,帮扶资金达911万元。

3、努力促进村户经济发展。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们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大力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与山地使用权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走发展现代农业之路。20*年欠发达地区实现土地流转近3758余亩,流转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如茶院乡龙尾巴村、深圳镇柘坑张等村引种弘阳猕猴桃700余亩;*街道山陈、前童镇下杨等村种植油茶400余亩;桑州、深圳、前童、双峰等镇乡(片)开发茶叶基地近1000亩;岔路镇王爱山岗片种植了1000亩锦绣黄桃。土地的流转,经济特产林的开发,为提高村、户的经济收入打下了基础。

4、认真抓好安居工程建设。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住房困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做到三到位:一是组织到位。由县老区办具体组织实施,各镇乡街道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完工有验收。二是程序到位。安居对象必须由村两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推荐,农户本人提出申请,镇乡街道逐户审查后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每个无房户登记造册,拍摄新老房屋照片,建立档案。三是资金到位。今年安居房建设600户,按照每户补助10000元的标准,市、县按6:4的比例,共计600万元,其中市补资金360万元,县里配套240万元,12月底前全部完成并资金补助到户。

5、重点扶持项目效益显著。根据市扶贫办百村攻坚规划的要求,采取集中资金、集中扶持、突出重点的办法,帮助重点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今年确定了胡陈乡西翁等13个村为市级重点扶持村。采用兴建综合楼、标准厂房、街面房等出租;深圳镇溪滨村建造民工宿舍用于出租等。总投资达917.*万元,市级补助252万元,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创造了条件。

6、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县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我们采取多方筹资,全民动手的办法,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欠发达地区大都地处偏僻,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使一些地区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今年,在市里的大力支持下,总结以往资源型机耕路建设的经验,会同县交通局认真组织实地考察,投资建成资源型机耕路26条,51公里,总投资386万元,争取市级补助189万元。这些机耕路的建成,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资源开发,大大提高了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重视欠发达村的环境整治,把部分扶贫资金用于村内道路建设。今年投入村内道路建设的有8个镇乡中的20个村,修建面积达68860平方米,总投资达383.5万元,补助资金1*万元,其中市级补助63万元,县里配套38万元。

7、协同抓好饮水工程。吃水问题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我县有的欠发达地区的村庄迄今为止尚未全部解决吃水问题,有的村庄过去接通过自来水,由于年久失修需要二次改水。今年帮助6个村接通了自来水,二次改水8个村,共投资40余万元。

(三)、和谐共进,全力做好对口帮扶

1、积极开展“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发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本次活动共收到捐赠图书102588册(其中小学类图书42093册、初中类图书19334册、高中类图书12591册、大学、农业科技图书28570册);捐赠文具873094件,500余箱,约计人民币近50余万元;捐赠校服543件、书包1*只,超额完成了原定9万册图书的任务。并于5月21日由县老区办统一运送到*火车北站。

第4篇: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olixie”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卫生院长个人先进事迹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怀宁县腊树镇卫生院汪兵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坚守乡村23年,成为全镇3.6万人的健康信息“活档案”。1997年,汪兵从皖南医学院毕业后选择了扎守乡村,无论严寒酷暑,只要群众有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甘当村民健康的“守护人”。过去好多山村没有通公路,汪兵为村民看病全靠步行,来回要半天时间。“既然选择了这行,再苦再累也要把它干好,村民的需要,就是我的使命。”汪兵说。23年来,腊树镇蜿蜒的山路间,汪兵走村串户,用平凡的坚守换来村民的健康。春秋轮换二十多年,人生最美丽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这片热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充实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显真实和朴实。

自2016年来,他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带领全院职工及村医开展健康扶贫,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新闻宣传活动。加强对健康脱贫重大意义、“351、180”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传,进村入户开展34种大病及贫困人口慢性病摸底排查及鉴定工作,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34种大病人员33人制定大病诊疗方案,建立定点救治人员台账,为120人通过慢性病鉴定,完成贫困人员“两癌”筛查工作,加强贫困人口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辛勤的付出,终将结出累累硕果,2019年安庆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交流座谈会如期在腊树镇卫生院召开,这既是对他成绩的肯定,也是给予他工作的激励。在脱贫攻坚工作上,他与容龄村、芝岭村5户贫困户结成了对口帮扶,且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帮扶措施,与此同时对全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做到对所有贫困户身体健康状况数据化管理。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帮扶方案,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提高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他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的宣传引导,使健康扶贫工作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努力推动健康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和健康脱贫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5篇: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内涵体现就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这是按照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类型及层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建立对口单招或联合办学等一系列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来推进高职、拉动中职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也是近几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广西职业教育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广西教育厅《关于加快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和办学特色,与县级中专从专业、课程、师资等多方面开展中高职有机衔接。“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是在五年贯通制的‘3+2’模式基础上发展衍生出来的创新模式。”中高职衔接作为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路径和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基本思路与实践

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是通过中高职专业宽口径对接,采取从学制与教学内容上契合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签订办学协议,以专业对接为主,共同统筹人才培养规格、层次以及学制等;将学习划分为中职阶段、高职阶段,在完成中职相关专业学习2年后,参加高职自主招生的考核测试,转入高等职业院校完成3年的专科学习,最后获取专科毕业证。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模式基本思路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和师资队伍的互培互训。

1.构建“2+3”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上;相同点在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是由职业教育本身所决定的。衔接学制的设定取决于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践,在不断开展的衔接实践中,总结出相对于“3+3”、“3+2”的“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优势体现在:(1)“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3+3”、“3+2”的分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改进学制,以更加匹配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地域特点。在实施过程中,构建了两段式分层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是中职学习的2年,本阶段重点不再是培养学生的一线生产能力和就业能力,而是以工作环境为依托,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学生除了学习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还需要学习足够学时的文化素质课程;第二阶段是高职培养的3年,教学做一体化以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技能和实操技能。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学生全面接受专业核心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训练,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当然,“2+3”并不是硬性划分,2年必须由中职学校负责培养,3年必须由高职学校负责培养。在中职2年时间内,学生可以进行流动学习,比如中职实习实训条件不够完善的,可以委托高职院校完成学生的实践性环节,毕业指导也可以在中职和高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2)“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明确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更加重视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解决了学生毕业后就业与升学的矛盾,强调学生的长远发展。从“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实施情况来看,减少了中职生岗位实训的时间长度,保证了高职教育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充分体现“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中高职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结合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发挥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教?W优势和资源优势,包括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等,积极探索实现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与措施。

2.优化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实行一体化的课程设计是破解中高职协调发展难题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之举。目前中高职合作育人模式下,课程衔接出现重复和脱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中职多年合作办学的基础上,探索了一整套专业和课程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中高职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共赢。(1)纵横对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纵向对接强调基础课程的逻辑内化衔接;横向对接强调专业核心课程的提升梯度衔接。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中基础课程要保质保量,尤其是加强文化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基础课程要足量开出,保证教学内容的逻辑、理论的连贯性;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中,专业课程注重核心岗位工作任务的适用性和梯度区分,让学生强化实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以第二课堂、技能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学院在与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合作办学实践中,尤其注重强化高职类专业供用电技术与中职类专业农业电气化的纵向衔接合作,修订了“2+3”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中高职教育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规律;另外还加强与中职专业课程的横向对接,从文化课拓展到德育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衔接。(2)细化分阶,强化专业核对课程的梯度。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找准中职和高职的专业和课程的衔接点,开发了专业目录,吻合职业技能培养的梯度以及学习规律,将一个大的学习任务划分为既递进又关联的小的学习点,分别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完成。比如,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网络技术》课程学习,可以细化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维护技术》、《网络布线设计与施工》、《网络安全技术》、《动态网页设计》、《网络工程》等6门课程,前3门可以作为一个课程包在中职阶段实施,后3门作为重点在高职阶段实施。以完成中职与高职的分阶与梯度的区分,真正实现课程的逻辑与理论内容的衔接和难度的提升。(3)对接实训,实现实训过程共管。“2+3”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缩短了中职学生的实训时间,但关于实训能力的学分、毕业要求等必须由双方共同商定,实现过程共管。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的第一年,如何利用学习的时间,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进行必要的专业见习和技能训练,以完成知识的迁移和提升。中职和高职院校对“2+3”分段式培养的学生要单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体现不同的要求。

3.实现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跨校跨区域的共建共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运用技术优势,突破中职和高职地域的距离,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依托超星教学综合应用平台,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与合作办学的中职共建《PHP+MySQL网站开发项目式教程》的数字资源课程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手机APP视频远程教学,受益教师和学生达1000人。深度的中职、高职和企业三方合作的项目正在尝试,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多赢局面。中职和高职共建实训基地,也可以借助互网联平台来实训远程共建共享。学院信息工程系与宜州职教中心合作共建了一个培训交流室,以搭建师生的培训和交流的平台,每年为中职培养教师100人次,现在线上线下混合培养的方式,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学院电力工程系与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共建配电线路实训场,显著改善了农村电气化专业的实训条件。近期实训基地接待了藤县中等专业学校2016级农村电气自动化专业共63名新生开展专业认知学习。

4.开展师资培训和交流,实现师资队伍互派互培。为深化合作,切实提升合作办学的师资,打造双师教学团队,积极通过校外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担任中职和高职阶段认知实习项目,来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比率。中职和高职之间通过互派互培,在实际教学中担任教学任务,到对方学校进行跟班学习,形成“互聘互培,共建共享”机制。学院为了大力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合作学校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团队,带动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陆尚平博士指导中职学校教师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项;机电系骨干教师对口帮扶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与论文写作,出版《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特色化改革的剖析》等论文;与合作办学的中职共同申报《上门简易洗车自动装置》水电学院科研项目一项。汽车工程系外派梁建和、周华新、邓登云等广西名师及教授前往武鸣中专、广西第一工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县级职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另外我院专业团队到藤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现场听课、点评、示范,并开展专业教师一对一的帮扶指导,帮助中职教师进行8门课程的项目化改造,大大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长远机制

1.建立“协同一体”的长远机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同属于职业教育系统,只是培养的人才层级不同。中职与高职是相对独立,又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基于“协同”一体的理论基础,中职和高职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两者之间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职业教育的内生发展必然会促成两者的合作办学,集成合力共同促进两者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大大拓宽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途径。为了全面调动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资源,持续推进中高职衔接的工作,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院成立中高职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院长刘延明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中高职衔接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对口帮扶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协调管理。中高职衔接管理办公室下设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学生管理工作小组和招生工作小组,保证合作办学和对口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将对口帮扶工作列入学院综合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中,与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跨域式发展。学院这两年对口单招的学生由原来的150人到2015年度的752人,可见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工作中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中高职衔接项目持续推进,全院专项资金投入400多万元进行课程建设、交流合作以及实训基地的项目建设,出版了25本教材,中职、高职和企业共同修订8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中高职衔接的专业100%覆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格局基本形成。结合学院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定位,重点发展电力类、机电类、建筑类等专业的衔接,进一步推广和提升专业多样化培养人才的途径。

第6篇: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第一部分:人员基本情况

1、Xxx现有在册员工XXX人,平均年龄XX岁

2、社会化员工XX人,主要分布……

第二部分:员工思想动态存在的问题

本季度,员工整体思想较为稳定,无综合治理及特殊问题出现,通过现场调研座谈及“听民声活动”反映出来的为生产生活中因设施设备等反映的问题,以及近期中心站改革波动大等问题。

1、员工队伍老化,人员平均年龄偏大,身体条件开始变差,工作积极性下降。

2、天气逐渐转冷,员工从思想和体质上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容易产生焦躁和不稳定情绪,安全管理风险增加。

3、目前进行中心站改革,员工思想动荡,普遍存在不适应。存在前期站长副站长等干部的后期安置问题。以及各单位人员短缺现象更加明显,员工压力大。

4、三季度,不少员工子女升入高三、初三年级,面临中高考最后一年,准备请假人员较多,思想出现波动。

第三部分:主要做法及下步措施

1、结合“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通过岗位职责讲述、四合格四诠释主题党日活动和专题党课,让员工了解当前严冬期下作业区面临的形势,通过身边故事案例及艰苦创业史的讲述,让大家增强信心,立足岗位真抓实干。通过专题调研,专题研讨分析作业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收集解决问题、提升现场标准,加强机关干部与基层岗位员工的交流和联系,及时了解掌握站点生产、人员状况,帮助一线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2、以家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组织员工感兴趣、参与度高的文化娱乐活动,增进员工与干部之间的沟通了解,形成轻松、愉悦的谈话环境,为有效开展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搭建平台,解除员工思想包袱,让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

3、作业区领导深入井站进行讲述专题党课,宣贯两级工作会议精神,为一线员工讲明形势,帮助一线梳理问题,明确目标。针对华北员工专门召开座谈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第7篇: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州委十届六次、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会议精神,坚持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推进农牧区加快发展,帮助子耳乡麻窝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计划

(一)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

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摸底工作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按照“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精神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调研走访,全面把握村情民意,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规划,为今后的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健康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发展思路,制订帮扶方案

切实加强对驻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调研摸底、掌握村情民意、分析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大力普及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产量,一方面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实际,以“走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经济”的农村经济工作新思路,发展规模化种养殖。强化生产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动员群众找准季节性地副业收入。

(三)紧盯帮扶项目,狠抓工作落实

1、加强文化科技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

因地制宜,深入开展农业生产、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农村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活动,重点培训粮食丰产技术、畜牧养殖等知识;注重科普宣传;开展有关现代思想观念的宣传教育,使农民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不断接受新的思想观念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发展环境。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的支持关心下,积极争取和多方筹措资金,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帮扶村改变落后状况的工作重点,狠抓落实。重点解决麻窝村村民行路难问题。

3、结合乡村治理工作,打造良好人居环境

通过宣传“建设美好家园,人人有责”,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开展群众性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把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与改水、改路、改沟、改圈、改厨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经济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加强法制宣传力度,重视农牧民群众法治思维的引导以及合法权益保障。

(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一方稳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林权、宅基地、土地承包、计划生育、邻里关系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影响了村内稳定。从提升工作能力入手,致力于创新调处方法,努力化解村内各类矛盾纠纷,确保村内的和谐稳定。

第8篇: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按照海委“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有关要求,我局上下积极行动,目前“活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局机关推动“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活动组织领导机构。我局成立了由翟学军局长任组长,靳怀堾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办公室、计划处、水政处、财经处、人教处、建管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漳卫南局“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此项活动的组织和推动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两次召开全体会议,研究布置局“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的有关工作,确定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具体安排。

2、开展调研,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一方面配合海委“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调研组对局属大部分基层单位进行了调研,另一方面通过下发调查表等形式对局属各单位基础建设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漳卫南局和谐基层建设五年规划及“和谐基层建设年”工作计划》,并印发实施。

《漳卫南局和谐基层建设五年规划及“和谐基层建设年”工作计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编制了配档表,对基层各单位的工作进行细化,具体工作一目了然,便于各单位实施,也便于检查和考核;确立了责任制,明确了活动开展的分工、进度和质量要求,以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提出了激励措施,对在活动中积极主动,改进明显的单位,在政策,财、物方面将给予适当倾斜,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切实贯彻落实海委会议精神,推动“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全面展开。为贯彻海委系统基层工作会议精神,我局于4月28日召开了全局基层工作会议,局领导,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贯彻了海委系统基层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局“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并强调活动重点不是简单的物质帮扶,要求各单位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力性,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通过上级的帮扶和输血,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力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为推进规范化管理、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人员综合素质创造条件,最终达到提高基层职工素质、推动工作全面上水平的目标。

4、积极开展了对口帮扶工作。在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之间开展了对口帮扶工作,实行一对一帮扶,提出了帮扶目标,并对帮扶内容和方式做了具体的要求。

5、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渠道。为及时掌握了解局属各单位“和谐基层建设年”开展情况,我们建立了月报制度,要求局属各单位每月底通报本单位“和谐基层建设年”开展情况。同时,开展了对口帮扶工作,要求机关各部门建立联系人制度,定期了解基层情况。

6.强化了考核。将和谐基层建设活动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对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同时,对该项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效能监察的重要工作来抓。

7、加大了宣传力度。在网站开辟了和谐基层建设年专题,全面报道宣传全局“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为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局属各单位“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进展情况

局属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成立了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本单位和谐基层建设五年规划和本年度实施计划,提出了工作目标,落实了责任人,明确了工作任务完成时间和考核办法,并把和谐基层建设年相关任务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纳入本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卫河局加强了南乐河务局达标晋级准备工作的帮助指导;完成了浚县河务局职工食堂改造工程。邯郸局基层各单位完成了堤防基本情况的调查,对档案资料进行了整理,对档案库房进行了整修;进一步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对各基层单位机关院落进行了整体规划,计划汛后实施。聊城局指导冠县河务局开展了工程档案和资料的整编工作。邢衡局举办了宣传和公文处理工作培训班,加强了基层各单位科技档案管理的帮扶指导力度。德州局对夏津、武城、宁津、乐陵、庆云河务局的陈旧办公桌椅及文件柜进行了统一更换;拆除了夏津局机关的破旧房屋,并对夏津局机关环境进行了改善,组织实施了宁津、乐陵河务局机关院落改造项目;为基层各单位各添置了一台传真机,并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了图书室和小活动室。沧州局完成了机关院内和海兴局机关院内路面的硬化;完成了东光局办公楼的装饰和美化,铺设了地板砖,粉刷了墙面,并购置更换了部分办公桌椅;为基层局均配备了一台传真机。水闸局在全局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举办了档案管理培训班和防汛抢险技术培训班;指导各基层单位着手建立工程考核专项档案 ;完成了祝官屯枢纽办公楼的修缮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谐基层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宣传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吸取教训,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加强人员培训。针对基层单位人员素质偏低的实际,举办三级单位领导干部培训班、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培训班、三级单位预算财务人员培训班、基层堤管工作人员培训班、基层公文和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班以及三级单位维修电工、闸门运行、水文勘测等工种的业务技术培训,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单位领导的能力,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

强化单位内部建设。继续建立健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着重规范维修养护公司的资金使用管理以及堤防收费项目的管理,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加强档案管理,使所有三级单位档案均达到局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

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做好局机关申报委级和省部级文明单位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岳城、邯郸、邢衡、德州、水闸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力争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年内获得突破。力争汤阴、内黄、南乐、德城河务局和袁桥闸管理所跨入地市级文明单位行列,海兴河务局跨入县级文明单位行列,其他单位保持原文明单位级别。以开展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各级机关的整体水平,塑造良好的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局“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对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对“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内涵认识不够,一些单位的领导和群众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

二是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不平衡,进度有快有慢。

三是水管体制改革经费迟迟不到位,各单位经费较为紧张,影响了“和谐基层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是对基层领导和职工的大规模培训工作还未展开,下半年培训任务较重。

五、恳请海委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是畅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下达渠道。请委积极向水利部反映情况,尽快下达今年的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经费,并在今后形成正常的经费投入机制。

二是帮助解决困扰我局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问题。堤防违章建筑物清除、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水闸安全鉴定、岳城水库除险加固等问题是影响我局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请委加强调研指导,帮助我们解决上述问题。

三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请委进一步帮助解决12个三级局的搬迁建设问题,解决局机关综合服务楼、防汛机动抢险队办公楼的建设问题。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请委从理念、思路、工作方法、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开展面向基层干部、职工的大规模培训。

第9篇:对口帮扶调研方案范文

一、任务目标

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对扶贫工作重点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情况进一步查缺补漏,完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组建群众文化团队,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创作生产一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主题文艺作品。实现省定贫困村文化惠民活动“一村一年一场戏”全覆盖。培育文旅融合样板村,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特产销售,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撬动乡村旅游大市场,加大促进旅游扶贫村、具备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的区脱贫迁建村、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负责人培训力度,以乡村旅游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二、时间安排

全面梳理文化旅游扶贫任务,倒排工期,强力推进。3月底前,对各科室、各乡镇(街区)扶贫攻坚以来工作成效进行自查评估;4月中旬配合市文旅局完成第三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全面摸清旅游扶贫发展现状和底数;4月中旬前做好迎接市局委托第三方对扶贫脱贫攻坚成效验收的准备;5月中旬前根据自查情况和市局反馈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查缺补漏,举一反三,建立台账,补短板、强弱项,根据自查评估情况进行整改提升;6月中旬前将问题全部整改到位;7月底前,全面做好迎接市扶贫办评估验收的准备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加强贫困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核查扶贫工作重点村文化活动室在硬件建设、服务内容、活动开展、开放时间等方面是否符合省、市脱贫攻坚标准与要求,充分发挥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县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在有条件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建设服务点,今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县、运转规范、服务有效的基层图书馆、文化馆服务网络体系。继续实施儒学讲堂标准化建设工程,在有条件的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建设标准化儒学讲堂。推进农村书屋改革创新。

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将“戏曲进乡村”演出向省定贫困村倾斜,优选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精品剧目、扶贫小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反映农村生产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采取连片演出、小分队演出等多种演出形式,提升演出效果,让广大村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文化大餐。

三是加大艺术作品创作力度。运用文艺形式讲好脱贫故事,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营造脱贫攻坚全面收官浓厚氛围。加快创作生产乡村振兴题材重点剧目,争取年内完成剧本创作。加强农村现实题材艺术创作,督导更多优秀剧目早日立上舞台。继续开展非遗扶贫培训和文创产品宣传推广工作。

四是加强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区迁建社区全部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为区脱贫迁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

(二)是全面完成广电精准扶贫工作

实现广播电视无线信号“户户通”,在原有三个发射基站的基础上,再增设两个发射基站,力争6月份动工,7月份完成站点增补工作,确保无线数字电视信号全覆盖、户户通。

(三)实施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工程

一是培育乡村旅游扶贫载体。采取景区带动、“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支持乡村旅游合作社、涉旅企业等经营主体,带动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周边的贫困户就业增收。指导有条件的旅游扶贫村、区脱贫迁建村挖掘周边旅游资源,充实旅游元素,完善旅游功能,培育文化旅游小镇、文旅融合样板村和创建A级旅游景区,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群众脱贫增收。

二是规范使用扶贫资金。进一步发挥旅游扶贫资金作用,增加贫困人口股息和分红。聘请第三方开展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并形成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情况立即督促问题整改。

三是实施旅游扶贫宣传推广工程。通过文化塑魂,旅游承载,推动产业融合,丰富旅游业态和项目,努力构建“旅游+文化+乡村”融合发展大格局。举办旅行社乡村游踩线活动。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积极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微信、微博、移动手机客户端和媒体专栏等方式,加大乡村旅游产品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好客网、齐鲁乡村旅游网等网络平台,深化与旅游电商合作,实现旅游扶贫村产品、项目的网上推广、网上营销。

(四)开展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活动

一是充分发挥全县文旅系统委派第一书记的作用。以建强支部为目标,加强派驻村班子建设,提高政治引领和脱贫致富能力,完善扶贫计划,实现精准扶贫。

二是继续做好帮扶村调研走访慰问工作。做好领导干部到联建村进行走访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帮助解决联建村的问题和困难。组织局机关全体党员在重要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和贫困户,帮助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困难。“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各党支部到联建村走访慰问,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群众,开展扶贫主题党日和共建共驻活动。

四、政策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县文化和旅游局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进文化旅游扶贫工作。制定并印发《2020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定期组织召开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局市场资源推广管理科负责做好旅游扶贫日常工作及调度。

二是强化资金投入。积极整合公共文化、艺术创作、文化产业、文化培训等各类资金,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特别是在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基层文化活动设备购置、戏曲进乡村等必备文化阵地和服务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旅游扶贫项目,推荐报送一批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拓宽旅游扶贫项目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