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丰碑课文范文

丰碑课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丰碑课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丰碑课文

第1篇:丰碑课文范文

一、构建课堂“对话文化”

⒈善于挖掘师生对话的新意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对话有着多层次的内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它追求的是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和沟通,其目的在于师生通过积极参与对话,进行思考、沟通、比较和争辩,产生灵感的火花,让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使课堂出现新的气象。

⒉善于开发生本对话的新景

阅读是生本对话的主要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亲历课文情景,眼看、耳听、脑思,与课文对话,与作者、编者对话,在对话中品味、领悟、仰慕、沉醉,在对话中进行提问、回答、质疑、反驳、肯定、否定、赞许、批判等“物我回响交流”,在对话中接受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心灵交往。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本对话除了读文,还包括读图、读实验、读网络等,这种生本对话已不再是简单的阅读,而是学生与文本知识的相遇、沟通、理解、认同和体验,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和精神的对话。而我们所说的善于开发生本对话,则是要不断创新生本对话的方式,为生本对话创造新景。

⒊善于营造生生对话的新风

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近、经历相似、地位平等、心理特征类似、有共同语言,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比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容易,而且成为交流对话的主流。在教学中,教师可适时采用在“动态生成,自由组合”的分组策略指导下的以小组讨论形式为主的合作学习,使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和主动参与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在课堂文化引领下的生生对话中,学生要虚心接纳同伴的不同观点,使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

二、构建课堂“质疑文化”

⒈教师应敢于接受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

现代教材涉及面极广,再高明的教师也难以把“全知全能”的角色长期扮演下去。只要学生始终对课堂产生好奇心,认真思考教师的每一句话,思考教师的每个动作,思维的碰撞就会不断释放出“火花”。而作为教师本身,也应为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感到欣慰。

⒉乐于支持学生向课本提出质疑

以前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唯一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教师“教教材”基本能达到收获知识的目标。所以,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实践中,只需教材和教参就足够了。新课程理念不仅要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还要努力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要实现“三维”目标,单靠教材作为学生唯一的课程资源是难以实现的,学生对课本质疑,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资源。

⒊善于启“疑”激活,让学生有效参与

第2篇:丰碑课文范文

据中新社报道,国务院参事冯骥才最近再度谈到“传统村落”的话题,他痛心疾首地直斥如今的中国乡村也同城市一样,出现同质化、趋同化。“这两年调查的已经评定为传统村落、进入了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实际上已经开始面目全非了。”冯骥才说,国办国有的审定让传统村落进入了国家的保护视野,也有了一系列的保护和监督的措施,但是我们的村落仍然出现两个大问题:一是空巢化,一个是旅游化。传统村落审定了,可是村落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剩下老人儿童,如果老人儿童都走了,村子就是空的,这个村子实际也是死亡。冯骥才认为,城镇化的速度太快、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的认识缺乏皆是原因,最残酷也最现实的原因却是“我们的村民不热爱我们自己的乡村文化”。

近年奔走在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路上,冯骥才遍走海内外,寻找可行经验。他发现,在希腊和意大利,到处都可感觉到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感情。在佛罗伦萨周围的一些地区,城市建筑是中世纪的,没有一座现代的建筑。市民在酒馆茶馆,吃烤肉,享受、欣赏着自己的历史文明,告诉游客墙皮脱落下的砖是12世纪的。“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这样的文化情感吗?有这样的文化情怀吗?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文化情怀我们怎么保护古村落?”冯骥才用连串的问句指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他提到,只用了20年,中国600多个城市基本变成一样了,这是我们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悲剧,也是我们自己对文化的无知。现如今,乡村也出现同质化、趋同化。他一连总结了旅游为纲、迁走原住民、开店招商、化妆景点、公园化、民俗表演、农家乐、民宿、伪民间故事、红灯笼等十大雷同。直言“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十年、十五年,五千个村落就会跟六百多个城市基本一样了。”

“我们的村落何去何从?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冯骥才说,村落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家园,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和多样性都在村落里,保护村落我们最重要的是保护村落的家园情感、文化情怀。这需要文化自觉。“‘我们要留住乡愁’这句话是对的,但考虑的应该是‘怎么留得住乡愁’,而不是‘怎么留得住游客’。”冯骥才指出,绝对不能让传统村落的规划都交给旅游部门做,地方领导要谢绝投资和旅游部门的规划,先按照国家七部委经过专家制定的规则制定保护规划,建立保护机制。“把村落留给后人,这里经常要用到一个词:责任感。”冯骥才表示,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就是在时代转型的时候,保证文明不中断,保证文化得到传承,保证前一代留下的财富能够完整地交给后人。

第3篇:丰碑课文范文

1.学习军需处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湿润”、“晶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并按要求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安排材料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丰碑”的深刻含义。知道“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的内涵。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图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从审题入手先说说“碑”有几种?为什么要建碑?“丰碑”的“丰”在这里什么意思?那么这座丰碑是谁呢?是用什么雕刻的呢?我们就来看课文。

二、读课文,学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

2.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自学要求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字义。

(2)读通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字音。

如“劣”(li)不读(l)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碑”的笔顺,与“脾”“卑”“啤”区分;“倚”与“椅”区分;“豹”的偏旁不是“”;“润”不要多写一点;“覆”下半部的“復”注意是“一横”。

3.词义: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

4.读课后“读读写写”中词语。不理解的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思考题。

(课文记叙了在冰天雪地里行军,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冻死了的感人故事。)(分3段)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质疑,做好记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问:军需处长是做什么的?军需处长是管理负责分发棉衣的处长,却因为没有棉衣被冻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二、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老师板书:环境恶劣残酷;军需处长被冻死;晶莹的丰碑。)

三、读讲第一段

1.自己朗读课文第一段。从哪儿看出环境恶劣残酷?读后在书上划出词、句。

2.谈理解,大家讨论。

3.这里对于环境天气的描写用的笔墨比一般的课文要多,这是为什么?(衬托战士的坚强。)

四、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大家思考:知道有人冻死,到看到冻死的人再到知道冻死的人是军需处长后,将军的神色有什么变化?划出其神态描写的词句和动作描写的词句。

2.朗读所划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样的神态和动作说明什么?(说明将军很关心战士们,体现了将军对战士的爱。这一点在第二段中已有所体现。)(体现了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高敬意。)(投影打出)“将军愣住了……军礼”分析此句。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体会将军感情的变化。

五、朗读第十二自然段,背诵一遍

1.问:为什么这样一个军需处长会使将军和战士们对他产生如此崇高的敬意呢?

(因为他身为军需处长,军队里有很多的棉衣,却没给自己留一件,都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却在冰天雪地里冻死。这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实在是感人,可歌可泣。)

2.看插图。(或打出投影图片)

那么这是怎样一个军需处长呢?我们来看。谁来把这幅图描述一下儿。

3.我们看书上是怎么描写的。齐读第七节,划出书上对军需处长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结合插图,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军需处长神态十分镇定自若,说明他心里十分坦然。因为他在这种恶劣残酷的环境里,没让一个战士冻死,而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说说中心是什么?(赞扬军需处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4.指名朗读,大家看插图,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大家齐声朗读,并背诵这一节。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背熟第7节和第12节。

第三课时

一、背诵第七自然段,引入本课时。

齐声背诵第7自然段,投影打出插图。

背完问:军需处长为什么能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呢?(他忠于革命。)

二、学习最后两自然段,思考

1.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晶莹”什么意思?

(因为他有纯洁的心灵,崇高的品质。)

2.分析句子。(投影打出)讨论后进行朗读训练。

“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还会属于谁呢?”

(问:“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大家讨论回答。(那声音是指在军需处长精神鼓舞下,战士们充满胜利信心的坚定的脚步声。)(因为①在队伍中有很多像军需处长一样的干部和战士。②军需处长的精神鼓舞着大家,激励着战士们,使大家精神振奋,对胜利充满信心,有高度的凝聚力。因此一定会胜利。)

3.课文中两次出现“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各自包含什么意思?

(第一次感到很突然,不知说什么好,想着看情况再说。第二次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所感动,说不出话来。)

4.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第4篇:丰碑课文范文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濡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

二、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如《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又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巧加提示

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句式练习

《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第5篇:丰碑课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082-01

一、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己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二、落实新课程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僻,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

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巧加提示。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记事、写人的文章对话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时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6篇:丰碑课文范文

【关键词】文本情感 氛围 兴趣 品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020-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在品味课文时,从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中获得思想启迪,并结合实际生活找到自身的情感体验呢?以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几点尝试。

一、营造氛围,吸引学生步入情境

教学过程实际是学生、文本、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其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作为教师要恰当利用教学资源,从多角度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以激活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一)范读,再现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丰富的感情。教师通过范读,把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将课文蕴含的情趣再现给学生。在范读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前三个自然段开头部分应当用恳求的语气读,让学生不只是感受到中国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怀,还感受到志愿军与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读到这三自然段的结尾处,则以坚定的语调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志愿军为有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而无比感动;读到“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等句子时,要读出当时的紧张与危急感。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声音、表情、体态等,将作者的情感融入课文教学情境并再现出来,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课文学习中去。

(二)活用多媒体,再造情景

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它独特的优势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超越时空界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丰碑》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弄明白文中是指谁成了丰碑(军需处长),他为什么成为了丰碑,之后组织学生观看过雪山的视频,变课文的文字叙述为生动的情景再现,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当看到暴风雪中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时,同学们都怔住了;当听着教师旁白,知道这位冻死的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同学们愕然了,有的嘴里呢喃着:吃的、穿的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却冻死,那衣服肯定都发给其他战士了,真不可思议……有的自言自语道: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像,更像一座丰碑。再看看军需处长身上单薄破旧的衣服,同学们眼里闪着泪花,军需处长的精神震撼了每个学生的心灵。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军需处长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心中,他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

二、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自主体验

自主体验既是教学方法,又是学习方法。它不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关注学生获得新知的情感体验、态度。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参与文本对话,触摸人物的生命,体验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掌握文本的内涵,让文本中人物的语言、情感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执教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笔者在开课前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和学生们一起跟唱,学生被母爱深深地吸引住了。笔者提问:在老师的心中,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在同学们心中,妈妈的爱是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有的说,妈妈的爱是耳边的唠叨,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饭桌上热乎乎的饭菜……笔者再次点拨,文中妈妈的爱是皲裂的手掌中的毛票,并播放朗读《慈母情深》的视频。这样教学,既厘清了课文中母亲的深情,又找到了文中动人的场面――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母亲依然拿钱给“我”买课外书,以及“我”见到母亲辛苦劳动被感动,为母亲买水果罐头等。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体会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并根据具体句子自主体验。生1:“褐色的口罩上,一对……我的母亲”描写母亲外表的这句话很让我感动,因为从“眼神疲惫”一词让我体会到妈妈为了多挣点钱工作了很长时间,她已经很累了,但她依然在工作着。妈妈太辛苦了。(学生说着眼圈都红了)生2:我从“我挺高兴他爱读书的!”这句话,看到母亲对“我”读课外书的支持,也看到了妈妈对“我”的爱……小学语文教材入选的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间,既唤醒学生心中的情感,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把课文学“活”、学透。

三、品读欣赏,领悟文本情感

品读欣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品读欣赏文本过程中感受美丽的世界奇观,领悟人生的意义,明白人生的诸多坎坷其实也是美妙乐章,能在他人身上找到闪光点,并学习进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桥》一课中,作者设置一个山洪暴发,一座窄窄的木桥是人们唯一退路的特殊环境,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这也是ρ生进行人生意义教育的好文章。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像泼、像倒的大雨”和“咆哮着狂奔而来的山洪”,感受洪水肆虐与人们恐慌,体验人们在危急中通过木桥逃生的紧张,领会在死亡紧逼时老支书的人格魅力。以下是课堂教学片段。

生1(慌张地):这山洪咆哮着,就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它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是死亡在向我们逼近呀!大伙儿往哪儿逃?往哪儿逃?

生2(严肃地):桥在晃动,死亡在逼近。老汉却毫不犹豫地揪出自己的党员儿子,他是把生的希望让给我们,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和他的亲人呀!

生3(坚定地):老汉被一个浪头吞没了,但他这座救生桥永远铭记在我心中,它将激励着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生由现实生活情境走向了想象的生活情境,把自己置身于课文语言文字营造的情景氛围中,尽情欣赏、尽情表达内心感受,这表明学生已经了解课文的内涵。笔者让学生再读课文,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六人小组讨论后,各组发言部分摘录如下。

生1: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感受到老汉很受到人们的拥戴,大家在期待着老汉指挥他们逃生。

生2:“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洪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沙哑地喊话,从队伍里揪出党员儿子,从中可以看出老汉是个秉公办事、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人。

……

通过品读赏析,学生从中获得阅读情感体验,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是学生走进课文,与作者深层次对话后的个性体验和深化,使语文素养得以完善,情感得以表现。

第7篇:丰碑课文范文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第8篇:丰碑课文范文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二、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

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

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巧加提示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句式练习

第9篇:丰碑课文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语感培养 小学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语义”、轻“语感”的倾向,这是不利于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不利于发挥教材的感染作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所谓语感,简要地说,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加强语感训练,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到重要位置。而种种事实也证明:语感的培养并不能依赖于教师的一味“讲解”,也不能仅靠自己的一味“阅读”,而是要切实采取多种方法的结合与训练。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扫除心理障碍

打开学生敢于表达的大门,这是培养语感的关键。爱迪生说:“恐惧,较之世上任何事物都更能击溃人类。”现在,小学生害怕在公开场合讲话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学生不敢说话、说不好话的主要原因来自心理因素――恐惧感和自卑感。恐惧是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即使是著名的演讲家,他们开始时也难免出现紧张情绪。20世纪伟大的政治家和演说家、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一次在国会演讲时,由于害怕,思路中断,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恐惧心理的产生,一是由于自卑,二是由于过度自尊。自卑是一种唯恐被轻视和被排斥的心理在起作用,这种心理使人不能轻松自如地说话;自尊一旦过度,就会导致内心虚弱,在众人面前怕说不好而被人讥笑。因此,我们要使学生了解,几乎所有的人,包括老师,都会对当众说话怀有或多或少的恐惧感。名家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承认真实,并进行积极的疏导,加之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话活动,就可以逐渐有效地克服学生心理上的恐惧与自卑,树立自信意识,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话说好,扫除心理的障碍,调动其敢于说话的积极性。

二、丰富知识储备

卢克莱修说:“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学生怕说话、说不好话、说不清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没有从多方面说明问题的材料和能力,因而使说话单调平板、苍白无力、底气不足。事实证明,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出众的表达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扎实地增加学生的知识内存。

要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一般说来要靠两种途径: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学习,丰富词汇积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多记、多理解,增强记忆,培养语感。特别是,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增加词汇量,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二是组织学生深入生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一些适宜的实践活动,这样会直接接触很多事物,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能够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材料和说话的机会。有些人谈天说地,滔滔不绝,内容丰富,其主要原因大多是见多识广,知识面宽。

只要我们真正抓住课堂教学和课堂的外延,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实践,就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培养语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良好习惯

语感需要经过学生反复不断地实践感知才能产生和领悟。我们的责任就是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读书、感受、领悟,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境。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与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描绘的情景,这样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景,增加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增加学生的语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出语感情境,使学生隐性地调动多种感官,下意识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语感训练创造最佳条件。

2.引导想象。想象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表达的内涵,就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化成生动的图像资料或者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想上发散延伸,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培养情感,加深感悟。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什么说大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指什么?通过想象,学生更能够加深理解,升华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精神的伟大。

3.强化朗读。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佳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们对语言文字敏锐感觉的表现。让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和节奏变化,是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平时要多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利用各种机会锻炼学生。语文课上要多听录音朗读,教师范读要标准。充分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开展朗读、讲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互相找口误、多练习。课外多听播音员的播音,多模仿、细揣摩。

4.释义悟情。文章是由词句组成的,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不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程度。一些词语比较生僻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释义。如《五彩地》中有“折射”一词,可以直接打开投影仪,让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大家马上理解这就叫“折射”。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生动,但学生领会有难度,不妨采用删换比较法。如:《我喜欢》中有这样一句:“那细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列在一起,好像一张多绒的毯子,总是激发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句子改换成“那禾苗在一起好像毯子,让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然后让学生对比品读,交流感受,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出作者语言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