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范文

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

第1篇: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范文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我国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1)课程设置比较宽泛,专业核心竞争力欠缺。由于专业定位的宽泛性,各院校在本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比较宽泛,不能有效地反映本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特色,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如相当多的院校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等方面的课程,社区工作、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等课程数目较少、比重偏低,课程设置重在强化学生的通识教育,而专业能力的培育稍显不足。(2)课程设置涉入了较多的人为因素,资源依赖现象普遍存在。有的院校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等方面由校内的某些教师决定,缺乏社会需求的实际调研、兄弟院校的相互借鉴、校内教师的认真讨论;还有的院校结合本校现有的优势资源进行课程设置,有什么老师就设什么课程,专业培养必需的课程因师资的缺乏而不进行设置的现象也有发生,因人设课、资源依重现象难以杜绝。

2.专业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师资力量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但目前,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师资力量还有待提升:首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新兴的专业,它的成长仅有将近二十年的历史,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中,本专业大多是专科专业,拥有本科学历授权的院校很少。在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中,也没有社区方面的专业设置,有的只是作为社会学或社会工作专业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因此专业师资没有相应的储备,本专业教师大多“半路出家”,从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中转过来是其基本的现实,教师的专业结构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其次,由于高等院校对科研的偏重使得教师不是很专注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改进,而将很多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同时由于教师专业背景的原因,其从事的科研工作大多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有一定的距离,不能达到以研促教之目的。再次,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从事过与社区管理与服务有关的实践工作,对社区工作的具体实施缺乏了解,实践教学环节力不从心。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高等专业教育的关键环节,社区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影响着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可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还存在着不足之处:(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方面,各院校虽与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基层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多数院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不很长久和稳固,其交流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有的院校由于缺乏领导的足够重视或充裕资金的支持,至今也未能建立实践教学基地。(2)实践教学安排随意,规范化程度不高。有的院校基于容易安排、方便管理、节约资金等考虑来进行实践教学的安排,忽视本专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有的院校本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细则,较多的院校缺乏实践教学的信息反馈制度、检查和评价考核制度和科学的督导机制。(3)实践教学机会有限,不够深入。有的院校因地理条件、经费支持、实践基地建设所限,实践教学环节多在校内进行,校外实践机会非常有限,即使有的院校安排了校外实践教学,但也只是单纯地组织学生到实习机构或部门以参观的方式走马观花地开展实践教学,没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工作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无法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中问题的应对

1.科学地进行专业定位

科学地进行专业定位是专业生存和发展基本前提。目标岗位应该是所有的学生在经过学校专业教育合格毕业后都有能力进入的,那些很难进入或者根本不可能进入的,我们应该把它们排除在目标岗位群之外,否则,不合理的专业目标定位,造成课程设置的不科学,这样本专业的学生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业时不能“适销对路”,毕业生就业困难降低了专业的认同度,反过来又制约着专业的发展。那么,该如何对专业进行定位?就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来说,其专业定位应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城乡基层社区培养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可以把其专业定位于公共行政、社区工作和物业服务,公共行政是基础,社区工作是核心,物业服务是拓展。公共行政是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基础,通过行政性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处理日常行政性事务的能力;社区工作是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可以使学生学到其他专业不能学到的知识,具备其他专业学生不具备的能力和价值理念;物业服务和社区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就可以通过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具有过硬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方法和技巧,体现了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基层社区从事协调和服务工作,而且又能够使学生拥有行政性工作能力,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能够在各种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日常的行政性工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范围,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

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它决定着专业教学的成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首先要注重学生社区工作能力的培育和社区管理与服务价值观的培养,体现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学生社区工作能力的培育,首要的应增加学生对我国社区、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的认知,培训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觉知能力,这就要求本专业的课程设置除稳定现有的社会学、心理学、社区管理、社区工作、社区建设等课程外,还应增设关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等课程。还有,应开设公共行政管理、物业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理论及技巧、社会调查方法、社会保障、应用文写作、文书与档案管理、公共关系等课程,这样可以确保学生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及社区工作技巧得到提升,培养学生社区工作的实践能力。最后,各高等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既要了解社会发展对社区工作人才能力的要求,又要积极虚心地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确立自己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思想和原则,并严格按照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进行课程安排,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坚决杜绝因人设课现象的发生。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师资现状,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鼓励本专业教师报考本专业学位课程和课程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专业学习、专业训练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研讨班,邀请国内外专业的社区工作者举办讲座和培训,加强全国性的协作,促进各院校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支持网络,完善本专业现任教师的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开展社区工作的研究,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各院校应改变科研偏重的教师评价机制,建立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本专业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专业教学的评估与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鼓励教师开展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研究,鼓励教师尝试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对教学工作比较突出、学生评价良好的任课教师给予奖励表彰,大力推广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技能的提升。还有,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国内专业建设比较成功的院校所举办的实务培训班,促使教师积极地参与社区工作项目,让教师到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和相关机构去亲身实践,积极融入社区工作实务,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实务培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实务工作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实践经验丰富、技能出色的专职社区工作者建立紧密沟通、联系,吸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区工作专家和技术骨干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促进实务教学水平的提高。

4.强化实践教学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非常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基于目前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刻不容缓。首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各高等院校应把校外实习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社会资源,更加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要积极地增设新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稳固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探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模式,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广泛交流和深层次的合作;各高校还应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整合、利用校内资源,建立社区工作综合模拟实训室,实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化升级。其次,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教学应克服交通、资金、学生管理等困难,延长实践教学时间、扩大实践范围,将只要能具体运用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单位或场所都纳入其中,增加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机会。

第2篇: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范文

一、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及面临的新要求

民政工作内容广泛,涵盖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政权建设等,有3大方面、6个组成部分、20多大项、100多小项。按照年初召开的十三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及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加快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及要求概括为“一统四分”,一统即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四分”即支撑骨干的四大支柱:保底作用、基础作用、支持作用、支撑作用,这个构架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

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即在继续履行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职能的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有效聚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肩负起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新职能,当好社会建设中的骨干,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

省委书记将现代“大民政”归纳为四个大,即“大视野、大服务、大格局、大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开放大视野,实现由传统的社会治理向现代文明社会的管理要求转变;拓展“大服务”,实现由保底型保障向发展型保障的转变;建设“大格局”,实现由参与社会建设向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转变;建立“大平台”,实现由部门动员向社会动员的转变。通过这四个转变,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保底、基础、支持、支撑作用。

一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着力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安排,努力提高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状况,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发挥民政的基础作用,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持作用,贯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快形成优待原则充分体现、优待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新局面。同时还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四要围绕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撑作用,通过提升区划地名、边界治理、殡葬管理、儿童收养、婚姻登记、移民安置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基本社会服务城乡统筹、公平均等、供给均衡。

二、我区民政系统基本情况

民政局内设5个科室:办公室、救灾救助与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科、优抚安置科(双拥办)。

与局合署办公的事业单位4个:移民办、殡葬管理所、残疾人集中就业管理办公室、民政事务中心(内含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婚姻登记处、地名办)。

下属事业单位5家:大同公墓总管理处、干休所、陈寿昌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第二福利院、九龙福利院。

企业性质单位1家:福利关怀院。

三、2013年全区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及进展情况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民政局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创新管理,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大力推进民政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重点抓好并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探索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按照“十二五”全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到“十二五”末实增床位1800张的工作任务,大力推进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迁)建工程;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机构政策性综合保险工作和“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上年半完成情况:城区养老机构一期工程即将完成主体机构建设,澥浦镇敬老院迁建工程列入镇政府实事工程,其他各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全区9家养老机构首次实施政策性综合责任保险工作,参保费用50346元,养老机构参保率100%。

2.完成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组建及启动工作,整合资源合理定位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与功能,同时指导各镇(街道)组建养老服务中心。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共有17家居家养老(老年人)服务中心,53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共配备245名居家养老服务员,为661名(困难\高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服务,且为835名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结对服务,支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53.77万元。为6262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171.44万元。

3.认真贯彻《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提升福利企业管理服务水平,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确保福利彩票发行安全、健康,力争完成全年福利彩票销售5500万目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现共有福彩销售网点39家,完成销售1904万元,创收各级公益金666万元。福利生产稳定,全区35家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人1100人。

(二)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重点确保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及有效解困。

1.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动态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困难对象应保尽保。

上半年完成情况:以“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低保对象摸排工作,并配合国家审计署开展低保资金审计,完成了低保资金审计基础信息与数据的录入。全区有512户家庭(664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67.92元,比去年同期提高76.81元;619户家庭(84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73.5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53.23元,累计支出最低生活保障金371.69万元。此外,还有565名残疾居民和135名70岁以上农村低保老年人享受了生活补助,分别发放生活补助金13.48万元和2.94万元。至5月底城乡低保新增282户378人,退出336户478人,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

2.深化医疗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即时结报管理平台,提高医疗救助效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有4418人次获得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39.57万元,平均每人次救助316元,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类救助对象(包括低保证、扶助证、重度残疾人救助证)享受即时医疗救助2500人次,救助金额共计20.61万元。

3.实施社区小额临时救助运作模式扩面工作,进一步提升临时救助的及时、有效性;研究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办法和困难助学办法,力争在帮助特殊群体解决“因病致贫”等问题上有突破;建立完善困难群众物价补贴联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贯彻市慈善促进条例,加强和促进慈善组织管理。

上半年完成情况:完成了《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的修订起草工作;初步制定了我区困难群众家庭子女助学帮困政策及补助标准方案;制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特殊人群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甄别、救助、救治、返乡、安置等为一体的工作体系。截至5月底,全区共有727户(人)次家庭得到临时救助,救助资金达83.47万元,其中小额临时救助13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49万元;212户困难家庭(424人)领取《社会扶助证》;926人享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发放生活保障金为171.69万元;642户、733名困难老人享受了每月100元生活补助,发放困难老人生活补助金累计37.62万元;为2517名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62.67万余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2人次,共支出流浪乞讨救助金121万元(含精神病患者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支出)

另外,上半年还深入开展其他各项解难帮困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全区共帮扶、救助各类困难对象5823(户、人),发放困难补助金(慰问金)873.45万元;“365关爱行动”中继续为100名困难学子发放助学红包共计5万元;协同市第六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行动,完成了142名困难群众白内障手术初检工作;会同区商务局、TCL集团、国贸家电开展“扶贫工程”,为1400余户低保和社会扶助证家庭发放每户价值1000元的电器购买优惠券;及时调整了精简职工及定期定补救济对象补助标准。

4.不断强化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实现从灾后救助向防灾、减灾并重的综合能力建设转变;开展村(社区)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息员网络队伍。

上半年完成情况:组织人员对全区的避灾中心(点)进行了专项检查,补充应急救灾物质;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各村(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更新了自然灾害统计报表;对全区镇(街道)、村(社区)的灾害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5·12”防灾减灾日,开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万余册;召开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现场观摩会议,白龙社区、曙光村、沿山村被授予“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至此,我区拥有了5个国家级、3个省级和16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5个避灾中心(点);今年另外推荐了城东社区等9个村(社区)为市级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并在全区排查出17户农村困难群众家庭亟需危旧房修缮,修缮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着力夯实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基础,重点深化“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

1.深化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破解新建社区管理难、新居民融合难等突出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探索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范化体制机制,以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拓展功能,提升公共服务全程化和“一站式”办理效益;进一步跟踪指导银凤社区“一委、一会、一中心”的农村新社区工作运行模式,探索“一核多元,点片互联,纵横结合,分类引导”的农村社区工作机制;在抓好社区自治、社区服务基础上,抓好“一社一品”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区品牌;繁荣社区文化,组织展示区社区文化风采。

上半年完成情况:召开了2011年度城乡社区建设考核评定会,并联系我区城乡社区发展实际,修改了2013年镇、街道城乡社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有效促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提出了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管理理念,并起草了实施方案,拟将镇(街道)、社区、片区依次分为大、中、小网格,组建网格员队伍,使管理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将社区由服务型向城市管理型转变;创建了涵盖社区各项管理和服务业务的14个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社区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宫达到全覆盖,积极推广居民和好屋、残疾人日托中心等多种服务载体,进一步实现居民自治、自助、自教、自我服务功能;通过走访调研、收集梳理、征求意见,起草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写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和光明等四个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经验材料。

2.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工作,及时开展“回头看”活动,努力形成“对象广泛、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方式多样”的村委会干部培训长效机制;积极研究探索我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完善村干部考核制度、加强竞职承诺监督,努力排查可能影响下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

上半年完成情况:深化村务信息电视公开工作,顺利实现一季度、二季度电视与传统村务公开“时间及时、内容到位”;认真开展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回头看”活动,同时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省级民主法制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各项制度的监督指导工作,筹备下半年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

3.强化制度及保障,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在各镇(街道)进一步落实相应工作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加强社工队伍能力素质培养。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镇(街道)二级培训网络,着力办好各类社工素质培训班;积极推进村社结对、新老社区结对,继续开展城乡社工相互挂职交流等,加快城乡共融和全域城市化步伐。

上半年完成情况:按照区委办39号文件5%递增机制,会同区财政局发放了2011年增补经费和2013年预发70%的城市社区事业保障经费、农村社区服务管理补助经费,共计2292万元;先后组织举办了城乡社区信息员培训,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考试培训等;先后分两批派社区干部异地挂职交流学习;落实提高社工工资福利待遇,目前我区城乡社工人均年收入3.4万元,比上一年度平均增加4100元,增幅为13.71%;强化社区工作者激励机制,连续两年在专职社区工作者中考核录用事业干部。

4.创新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指导督促有条件的镇(街道)成立社会组织联合;加强分类指导和典型示范,城市社区重点抓好社区服务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建社区及农村社区重点抓好社区管理类、融合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年检工作,加快推行网上年检;着力引导、发挥社会组织在协调和解决村、社区各种利益冲突,提供社会公益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半年完成情况:启动了社会组织党建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并在6月底成立了区社会组织促进会。新增注册登记社会团体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家,变更登记社会组织5家,现有社会团体9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1个;完成了全区社会组织2011年年检工作。

(四)着力巩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社会氛围,重点提升优抚安置保障服务水平。

1.进一步提高优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优抚保障政策,着重做好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工作;完善优抚对象数据库建设,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保障体系,全面实现医疗保险、补助、救助、减免“四位一体”。

上半年完成情况:向342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今年第一季度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共8.5万余元;向重点优抚对象1750人次发放优抚金共187.5万元;向303人发放春节一次性慰问金共45.45万元;向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2554人次发放老年生活补助金13.19万元;向65名在职伤残军人发放抚恤金共30.9万元;向12名“三属”发放全年一次性补差共5.6万元;向26名在职6级以上残疾军人和烈属发放春节慰问金共1.56万元。全区有195名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范围,占应纳入人数的100%,医疗补助5587人次,金额为24.73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补助、救助、减免实现四位一体;我区部分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的人员信息录入了全国优抚数据库。

2.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完善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增加承训机构;进一步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和复员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及时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积极稳妥地做好军休干部房改工作;扎实做好涉军群体稳定工作。

上半年完成情况:今年我区共接收退役士兵96名,其中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95名,转业士官1名。15名退役士兵办理了复工、复职、复学手续;进一步完善了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机制,根据退役士兵切实需求增加了汽车驾驶、汽车维修、物流师、数控车床等多个培训项目,目前共有47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今年还同多家用人单位联系,提早在我局张贴了招聘信息,为招聘单位提供面试场地,进一步提高了退役士兵就业机率。

3.制订新一轮双拥工作目标,加强基层双拥工作,创新双拥工作机制,以建军85周年为契机,推动双拥工作新发展。

上半年完成情况:扎实开展了驻镇部队春节走访慰问及相关拥军活动,支出慰问金45万元;在各镇、街道成立双拥工作专职机构,重视解决驻镇部队实际困难,并首次向市双拥办申报“省级双拥模范区”;完成了朱枫烈士生平汉白玉雕塑和烈士陵园的整修,并配合开展整修工程的审计协调工作;圆满完成了市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仪式,祭扫人数大幅增加。

(五)着力发展民政事务管理,重点确保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1.要全面完成钦寸水库第一水平年移民安置任务,按要求适时启动第二水平年移民安置工作;加大移民创业致富工作支持力度,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和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项目实施。

上半年完成情况:在全市率先启动了钦寸水库第一批移民建房工作,104人37户移民建房率已达100%;为1182名大中型水库移民发放后期扶持直补资金累计381.84万元,为524名区管水库移民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共计26.2万元;妥善处理了滩坑水库移民有关自留地分配、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发放等问题的事件。

2.充分利用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加强地名管理标准化建设;重新修订《区地名管理实施细则》,完成与毗邻乡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书的签订。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第二次地名普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相关普查成果已上报省普查办,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已着手展开;启用了各镇(街道)地名证明专用章,将出具地名证明的权限下放至各镇(街道);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篇)编纂工作,完成了县、乡两级词条的编纂;逐步开展了毗邻县(市、区)平安边界互访,已完成对北镇线的界线年检及江北区的走访工作,毗邻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书起草完毕,目前正在签订中。

3.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做好公共墓地建设和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实施我区殡葬惠民政策;加快殡仪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入开展殡仪服务单位规范化建设和行风建设活动,加强殡葬执法监管,不断提高殡葬服务和管理水平。

上半年完成情况:今年1月1日起实施惠民殡葬政策,遗体接运、遗体停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殡仪基本服务项目、入葬生态墓地和有山村社员认购骨灰墓费用均由政府买单,并于4月起实现普通骨灰盒普惠。上半年我区减免上述各项费用78.99万元,政策惠及821人;经营性公墓绿化苗木7500余株,投入绿化资金5万余元,累计种植苗木22.55万余株,墓区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大同公墓投入改造资金10万余元,新建了一批花坛葬,历年累计投入墓园改造资金947.66万元;今年1至5月份,全区共死亡704人,火化遗体701具(其中3具外省户籍人员按规定到原籍地进行火化),火化率及火化覆盖面继续保持100%;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庄丽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在庄市、骆驼片区建造一所关怀院”的重点件办理工作。

第3篇: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流浪儿童救助现状;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社会工作的介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97-02

2012年11月16日清晨,贵州毕节市的一垃圾箱内,发现了5名流浪男童的尸体。据称,这5名男童是因为避寒而躲在垃圾箱的。这一事件的发生又不免让我们联想到流浪儿童问题的严峻性。虽然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一直呼吁要关注流浪儿童问题,但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流浪儿童、该怎么去关注这些流浪儿童?

一、流浪儿童问题现状

流浪儿童,也成为流浪未成年人,指18周岁以下,脱离监护人有效监护,在街头依靠乞讨、捡拾等方式维持生活的未成年人[1]。他们是儿童中的特殊群体,数量也不容小觑,据民政部统计,2010年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4.6万人次。几年前,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一课题组的报告表明,全国流浪未成年人约100万[2]。为什么会出现流浪儿童事件,为什么有的流浪儿童被遣返回家时,还是会选择重复流浪?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困难。大量有关流浪儿童问题的研究表明,许多流浪儿童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多[2],并且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往往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过早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中。第二,家庭结构不完整。在一般家庭中生育子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传统社会,生育子女与家庭和家族的延续连在一起,也与人们的养老期望紧密相关。同时,儿童少年社会化,对儿童少年的关怀和培养是家庭的一项重要功能[3]。如今,许多流浪儿童来自单亲家庭,这种情况给孩子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们害怕和别人提起自己的家庭[4]。第三,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确。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急切,对孩子采用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一直秉承“打是亲,骂是爱”,打骂未成年人的事件时有发生,未成年儿童身体或精神受到严重的伤害以后,他们往往选择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第四,社会因素。目前,一些社会治安不稳定的地区,时常发生拐卖儿童的现象,犯罪分子也会利用未成年人做些违法或者不道德的事情,将他们变成贩毒、偷盗、乞丐的“活道具”[4]。

二、当前流浪儿童救助存在的问题

解决流浪儿童问题,应包括预防和治理两个方面,但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一)相关社会政策不健全

1.法制体系不健全。我国有关儿童或未成年人的社会法律制定了许多,但针对流浪儿童的社会法律却不多。2003年,国务院才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及《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用以取代长期存在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但并未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做出特别规定。

2.执行政策的过程复杂。在对流浪儿童进行救助时,程序复杂:第一,发现流浪儿童;第二,告知并协助公安或民政部门进行救助;第三,公安机关调查、甄别、采集信息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第四,通知家属或流出地接回;第五,查明家庭信息;第六,进入救助保护机构,建档、提供食宿、医疗[2]。经过这些程序后,流浪儿童才能重回自己的家,但是容易出现问题,如,延长了流浪儿童在救助中心滞留的时间等。

(二)救助流浪儿童的效果不佳

几年前,出自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一课题报告表明,全国流浪未成年人约100万,但民政部的《2010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中指出,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45个,床位0.5万张。全年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4.6万人次。每年仍有大量的流浪儿童得不到很好的救助。

(三)流浪儿童重复流浪现象严重

大量的流浪儿童在救助中心得到仅是衣食住行和医疗方面等基本需求的保障,并未通过社会工作者或心理专家来解决这些流浪儿童在家庭方面、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很容易造成他们的再次流浪。

三、社会工作者对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的介入

(一)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的重要性

首先,流浪儿童救助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领域。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3]。更确切地说,社会工作是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流浪儿童问题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次,社会工作能够合理地解决流浪儿童问题。流浪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往往会选择流浪或再次流浪,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求助于专业社会工作者是一种有效途径。

(二)社会工作对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的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依据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活动,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的目的过程[5]。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既可以直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也可以帮助案主协调周围有利的资源,成为资源的倡导者。根据以上流浪儿童救助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对流浪儿童救助问题进行介入:一方面是对流浪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介入;另一方面是对影响流浪儿童救助的社会支持体系进行介入。

1.对流浪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直接介入

一般对流浪儿童家庭问题的介入要采用个案、小组工作等方法。针对流浪儿童因家庭原因而离家出走的问题,社会工作介入可以采取不同的介入模式。如当家庭结构不完整时,致使流浪儿童原本平衡的生活被打破,此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危机介入模式帮助流浪儿童找到新的平衡,达到稳定生活的状态;针对流浪儿童遭受不恰当的家庭教育,致使其离家出走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案的方法,促进案主及其家庭做出改变。

2.对流浪儿童救助的社会支持体系的间接介入

流浪儿童救助的社会支持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方面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家庭、社区、非政府组织(以红十字会为例)、社会工作者等等;一类是非物质方面的支持体系,主要包括流浪儿童救助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规章制度等等。这些支持体系又可以分为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等三个层面[6]。具体来说,家庭属于微观层面,社区属于中观层面,政府、政策法规属于宏观层面,而不同层面介入所用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第一,在微观层面上,社会工作要以流浪儿童的家庭教育为关键点,弥补家庭结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给流浪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社会工作者可以对家庭开展社会工作,减少流浪儿童再次流浪的可能性。针对监护人对流浪儿童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方法以及培训的方式对监护人传授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工作学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改善监护人的教育方式,降低流浪儿童的重复流浪。

第二,在中观层面上,社会工作可以联合社区,建立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开展关爱流浪儿童的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社区工作实务模式促进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的解决,如社会工作者要掌握社区范围内流浪儿童人数,对流浪儿童救助的社区环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计划,通过组织运行和成效评估等社会工作介入过程解决问题。

第三,在宏观层面上,社会工作主要通过非营利组织(以红十字会为例)介入流浪儿童救助问题来促进流浪儿童救助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非营利组织是依据社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开展服务的,发挥非营利组织应有的功能来完成国家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事业,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总体上说,我国红十字会组织管理较为体系化、制度化;内部分工较为明确,设有直属机关纪委和党委,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有利于更好地为流浪儿童提供社会救助。帮扶困难群体、消除社会歧视、实现公平正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红十字会孜孜以求的目标和追求,所以红十字组织会致力于救助流浪儿童、改善流浪儿童的生活状态。在这一过程当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舆论宣传来提高人们对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的认识,通过呼吁非营利组织督促政府制定有利于流浪儿童新的社会政策或者通过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直接干预和修改原有不合理的法规政策,促进社会公平。

流浪儿童救助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解决流浪儿童救助问题不能单一地依靠社会工作者,更需要家庭、政府、非营利组织(以红十字会为例)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形成系统性的流浪儿童救助管理网络,从根源上杜绝流浪儿童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EB/OL].http:///article/jzgl/zcfg/200801/

20080100009762.shtml,2007-12-24.

[2]郭舒然,刘畅.如何让街角的身影不再无助[N].人民日报,2011-12-02.

[3]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王青娜,邓妍.从社会教育视角谈流浪儿童教育救助问题[J].北方文学,2012,(3).

第4篇: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范文

2010年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区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生活品质新示范区的总体目标,以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优质、均衡、普惠化发展为主线,注重创新、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设施布局调整,积极争创省级卫生强区,着力推动全区卫生事业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在2010年的工作中将着重把握三个原则,协调均衡的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更加注重建管并重。围绕卫生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全面启动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做到硬设施件建设与队伍、制度、内涵和行风等软件建设同步协调推进。二是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围绕省级卫生强区创建之年,狠抓基层基础,切实加强人员基本能力建设,巩固提升社区卫生基本网底,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三是更加注重整合融合。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之年,深化卫生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区级医院资源整合和公共卫生大楼改造;坚持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更求所用,积极推进与省市大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全方位合作,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和三个工作原则,明年主要是在五个方面下功夫、求提升,即:深化一项改革,推进四大建设。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在科学管理上求提升。

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突出关键环节,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四项改革,充分调动卫生工作者积极性,体现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一是稳步推进医疗资源整合。以省、市医改精神为指引,创新基层医疗卫生管理新模式,加大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力度。年底前完成*区人民医院与*区笕桥医院的整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着力打造区域基本医疗服务龙头;同时,大力发展烧伤业务,凸显市级强科特色,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指导与支撑。二是稳步实施基本药品制度。在充分调研、仔细测算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基本药物工作,稳步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采取多种方式逐步扩大基本药物的使用量,逐步引导居民改变就医、用药习惯,为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前期准备。三是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在服务项目上,重点实现儿童免疫规划、结核病规范管理、流动产妇管理、重点传染病监测、健康档案管理等工作的均等化;在服务对象上,努力实现城市居民、农村农民、外来民工等三大人群的全覆盖,确保老、幼、妇、残等重点人群预防保健工作的均等化;在应急能力上,通过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龙头带动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努力提升全区公共卫生工作整体水平。四是稳步实施绩效考核改革。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突出“医防并重,寓医于防”的理念,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资源利用率、医疗安全、患者评价和劳动效率为核心指标,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适当拉开人员收入差距,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二)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健全体系上求提升。

切实加大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力度,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快推进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落实卫生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丁桥、九堡3个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的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工程,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改、迁建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规范达标率力争达到95%以上,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做到站点建设全省领先。二是加快推进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重点实施笕桥医院病房大楼和区公共卫生大楼改造工程。同时,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布局调整与设备更新,进一步优化内部服务流程,营造良好诊疗环境,真正为百姓提供优质、均衡、普惠的健康服务。三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以健康信息管理为核心,以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为突破口,以网络化管理为手段,提升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三)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在能力素质上求提升。

全面启动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改革、加大培训、加强培养,分层分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提升队伍素质。一是健全两项机制。根据“总量控制、适度增加”的原则,充分利用省市人才网络平台,重点引进中医、烧伤等重点学科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影像、卫生管理等紧缺专业人才。加快推进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优秀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加强岗位管理,实行评聘分开,着力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二是开展三大活动。开展“大培训”活动,紧紧依托“*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基地和邵逸夫医院培训实习基地,分别采取市区联合办班、省区联动合作的形式,引入上海复旦大学和省、市大医院高年资专家及美国密西根大学师资力量,分卫生管理、全科诊疗、公共卫生管理三个班次,积极培养高素质骨干全科医生,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开展“大比武”活动,在系统内继续全面深入开展“一月一比武”、“一月一主题”的岗位技能大比武,通过大比武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开展“大考试”活动,深入开展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三基知识考试,努力做到“一季一考,人人过关考”。三是深化名医强科。按照“选准优势、错位发展”的思路,坚持名医带动、强科拉动,大力扶持培育特色专科和责任医师团队,力争培育市级名中医和市级强科各1个,对获评的名医强科,继续给予资金资助、独立设置“名医工作室”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坚持科研促动,认真承办完成与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中医药烧伤救治”、“中医药救治糖尿病足”等3项部、省级科研课题,扎实推进其它3项市级科研课题和23项区级科研课题,努力实现创立一批特色专科、服务专科,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名医的工作目标。

(四)推进省级卫生强区创建,着力在服务内涵上求提升。

通过创建活动,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内涵,带动卫生工作整体提升。一是健全四全服务理念。全面推行“全人、全程、全面、全科”的社区卫生服务新理念,不断提升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广度与深度。在运作上,进一步深化社区责任团队“动态式、网格式、契约式、定制式”的四式化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服务品质;在内容上,以创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名老中医+地道药材”进社区工作,合理规划中医网点,积极培育中医药特色站点,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深化中草药配送机制,让居民群众享受到便捷、优质、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二是推进卫生项目管理。总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项目化管理经验,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推开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的项目化管理新模式。建立“家庭、站点、中心和上级医院”的“四站式”慢性病服务链,实施慢性病管理服务规范流程,变专家坐诊为专家会诊,努力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人的有效控制率,切实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三是优化医疗质量管理。以管理促规范、扩内涵、增品质,继续深入开展医疗管理年活动,严把人员资质与医疗技术“准入关”,加强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全面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医患沟通,确保医疗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四是实施健康促进行动。全面深化重点慢性病预防控制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实现35-55岁年龄段高血压、糖尿病控制和建档率50%。结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相约社区健康行”活动,继续深化“一坛一台”健康宣教平台,促进城乡居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农村二次改水和改厕质量,新增二次改水受益18000人次,新增三格式无害化户厕所1500座,比例达86%以上;力争新创4个区级改厕示范村,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以“一镇一街一品”精品亮点培育为载体,扎实推进健康社区(村)、健康街区和健康单位建设,力争新创省级卫生镇街2个、省级卫生单位(社区、村)15个、市级卫生单位(社区、村)12个。

第5篇: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范文

顺义区空港街道东临首都国际机场,西临温榆河畔生态走廊,毗邻朝阳、昌平西区,M15号线沿途穿过。辖区面积27.38平方公里,由原后沙峪镇16.13平方公里和原天竺镇11.25平方公里组成,现有15个社区居委会,辖35个自然小区,总人口6.3万人。

空港街道位于北京首都机场核心区,于2007年10月批准成立,2008年6月正式挂牌。她好像北京市的一个缩影,辖区内既有众多来自各个国家的外籍人士、高学历“海归派”以及各类各界精英,又有刚离开土地上楼的原住民;既有世界500强企业的分支机构、国内500强企业的驻扎,又有最传统的生产作坊;既有如花似锦的高档别墅区,又有高密度高容积的普通住宅社区……成分复杂,构成多样,需求落差极大。管理好这样一个街道,对北京乃至全国城市管理来说,都具有借鉴意义。空港街道在复杂变化的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战略谋划,另一方面的得益于有一位街道领头人和一班跟着她积极探索、舍得付出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员。

记者:空港街道作为“首都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发展定位“现代化、国际化、融合化”,前面的现代化和国际化都比较好理解,这个融合化具体所指是什么?

申志红主任(以下简称申主任):现代化,即与我区建设世界空港城保持一致;国际化,即满足高档别墅区、外籍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融合化,即推进高档小区和普通小区共同发展。这种发展定位是由空港街道的特点决定的。除特殊的地理位置之外,空港街道辖区的特点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区类型多元化。35个自然小区中,包括以中央别墅区为代表的高档别墅园区20个、普通商业小区9个、整体回迁小区5个、企业员工居住小区1个。

二是人员层次多样化。辖区内整建制回迁居民3.05万人(其中后沙峪镇1.5万人、天竺镇1.55万人),外籍人士9000人(涉及美、英、法等3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居住在中央别墅区,多为使馆、跨国公司、商界、金融界高层管理人员及社会名流),流动人口6616人。

三是社会单位复杂。辖区内五家处级单位并存,纳税经营性企业1322家,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A区和B区795家(其中包括内资企业546家、个体72家、外资177家),北京市天竺房地产开发管理委员会78家;园区内有28家物业公司,8个业主委员会;28家中小型便民服务类企业;15所幼儿园和小学(包含双语幼儿园、外国语幼儿园);社区社会组织分会12个,各类社区社会组织103家;19家共建单位等。

社区类型多意味着生活方式迥异,人员层次多样意味着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多样,社会单位复杂,软硬件设施和管理落差大,所以我们提出了融合化。如何使辖区内的居民和社会单位相容共生、建设和谐街道成为我们空港街道的主要目标之一。

记者:空港街道的现代化建设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申主任:空港街道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城市功能的提升、地区环境的靓化、宜居家园的打造,更多的体现了现代化新城建设及科学发展的要求。

一是紧抓社区硬件环境建设,促进社区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取资金,购置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及居民活动用房;加强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安装了社区导引牌,制作社区一刻钟服务圈手册,方便了居民查找便捷优质的服务资源和信息。

二是紧抓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绿色宜居”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我街道依畔于温榆河生态走廊,这给予了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街道始终落实区委、区政府、区绿化委员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辖区各部门、单位、组织,以科学、创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满足居民环境需求为宗旨,以建设绿色宜居社区为目标,以争创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为抓手,充分发挥辖区优势,着力夯实工作基础,科学创新工作机制,致力于提升环境工作水平。街道2012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万科、蓝星被首都环境建设办评为“优美小区”;2013年顺义区电视台专题部拍摄了《顺义时空——空港街道环境专题片》,将街道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的做法推向全区。

记者:空港街道的国际化又具体体现在哪些举措上?

申主任:首先是坚持双语沟通贴心服务。辖区涵盖中央别墅区外籍人士较多,为了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建立双语沟通模式。在“创建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启动仪式、“低碳生活进社区”等政策宣传活动中,我们发放中英文宣传材料5500余份,英语八级水平社区工作者投入讲解、宣传,积极引导中外居民参与到绿化美化工作中;在“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主题植树活动中,共计16个国家253名外籍人员参与。针对辖区诸多双语幼儿园,我们开展了“小手拉大手 低碳绿色系列活动”,如低碳环保创意制作比赛、树木挂牌我来做等。在大精神文明工作机制的引领下,街道每年都举办“绿化美化环境之星”评选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到优秀家庭观摩、学习,组织盆景技师向居民讲解家庭花木的栽培技术,促进居民爱绿、赏绿、植绿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高。

记者:听您这样介绍,我们感觉空港街道的管理难度很大,不由得想,管理这样一个居民和单位都如此复杂多样的地区的管理者该具备什么样的水平和素质啊?

申主任:水平谈不上,工作当中多思考、勇于创新和肯付出,再就是坚持精细化管理——以环境建设为例,我们始终坚持做到“三个精细”。坚持领导组织队伍精细。街道绿化委员会领导小组、环境建设工作指导协调小组,各社区、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小组和绿化工作队伍,三级管理组织有效运行。坚持近远期工作方案精细。就近期工作,我们制定环境整治工作计划,做到工作务实、重点突出,年有规划、月有活动、周有进度、日有反馈;就长远规划,我们制订了五年争创花园式社区的长远方案,确保科学、可持续发展。坚持工作评判标准精细。在社区绿化养护管理上,我们按照《北京市绿地建设和管理等级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制定了管理养护规程,对照北京市居住小区建设十条标准,细化评分细则,并严格执行。

我们还建立了环境建设一体化工作机制。街道所有科室、部门、社区及相关单位都在环境绿化美化工作中承担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实行环境工作一月一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曝光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加强居住环境日常维护,开展环境综合检查6次、集中清扫5次,清理卫生死角62处、清运垃圾100吨。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促进各社区环境卫生长期保持良好状态,使各单位都为环境工作出谋出力,融入到环境建设一体化工作中。

记者:你们在“五个空港”的建设中有很多做法新颖、独特,看了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您可否就“五个空港”建设的经验和心得跟广大的城市管理者们分享一下?

申主任:首先,“美丽空港”的建设与“幸福空港”指数提高密不可分。街道通过“大维稳”工作机制及信息沟通机制的完善,以“防控点位、矛盾纠纷、志愿者、巡防队、资金使用”5本台账为抓手,推进社区综治规范化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确保出租房屋安全;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开展违法建设、无证无照、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消防、交通等联合执法,净化了社区环境;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其次,“活力空港”是“美丽空港”和“幸福空港”的重要体现。深化“六型社区”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制定了《社区社会组织1+2文件》(1个《关于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的意见》+2个细则《备案管理工作细则》和《奖励考评细则》),推出英才学生义工服务队品牌,帮助社区孩子辅导英语、空巢老人结对帮扶、垃圾分类宣传等,为建设和谐社区奉献力量。

其三,“文明空港”是“美丽空港”、“幸福空港”及“活力空港”的重要保障。街道不断健全精神文明建设运行机制,形成了“整体安排、资源共享”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网”。一是广泛开展96156社区服务工作。二是创新居民文化活动载体,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百姓宣讲、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童谣征集、“学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寄语、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科学生活”等系列活动,深受广大居民喜爱。三是深化了养犬管理,与市养犬协会共同举办了“宠物信息化管理讲座暨2013年养犬年检启动仪式”,倡导文明养犬新风尚。

我们始终坚持创新的理念。可以讲,“创新空港”是“美丽空港”、“幸福空港”、“活力空港”、“文明空港”建设与提升的不竭动力。

创新之一是“五色管理法”,细化为民服务。街道将辖区家庭分为空巢、独居、残疾、出租房屋、常态五类家庭,利用粉、蓝、红、黄、白五种颜色纸张分别根据家庭情况、人员结构、困难需求等内容详细记录,将家庭分类管理,按需提供服务,建立分类“管理网格”,细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用五种标识将支部党员、流动党员、居民代表、楼门长、志愿者五种人员的身份“亮”出来,激励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社区建设,促进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以五种身份力量为核心,为五类人群家庭提供五种服务,即:对空巢老人家庭,实行“一帮一”、“多帮一”帮扶结对,定期上门服务等。

创新之二是物业管理模式,率先在全市试点实施了“1+5”物业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物业管理组织领导机制;二是建立“条专块统”联合监管考核机制;三是建立物业管理“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四是建立物业纠纷由社区居委会、公安、司法、建委等共同参与的区域大调解机制;五是建立物业服务临时接管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向区级行政主管部门零投诉。

创新之三是创建“网上居委会”,适应了当前“智慧北京”、“智慧社区”的发展需要。“网上居委会”设计为两个版本。一是主流官方版。即以依托全模式数据管理平台、综合事项办理平台等服务资源,满足社区各方面需求。二是依托论坛、QQ、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为民办事解忧,让广大居民充分享受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成果。“网上居委会”的经验被收录到《顺义脊梁——创先争优活动纪实》纪录片中,2012年街道荣获“北京市社区信息化特色应用街道”称号。

创新之四是加大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信息平台建设。做好《社区服务支撑力量信息系统》和《社区信息管理应用系统》的录入与维护工作;加强对《街道网站》、96156《街道社区服务信息网》的维护,推进信息技术在街道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广泛运用,为智慧社区建设打牢基础。

创新之五是以文化为纽带,进一步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开展了“外国人过端午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民俗问答大赛、听京剧、看舞龙表演、万圣节、圣诞联欢等交流活动,满足了中外居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促进了国际化社区融合。

创新之六是抓组织,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大力推广“党群1+1工作模式”,进一步畅通党群联系渠道。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增强了街居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记者:空港街道作为顺义区街道机制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要在街道体制、运行和机构改革等方面探索新路,能否谈谈具体的想法。

申主任:今年年底之前我们空港街道就要推行改革工作。一是厘清行政区划。严格按照市民政局批复精神,来确定空港街道的行政区划,对辖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以便更好地适应城市化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的要求。二是完善工作职能,进一步明确街道的职责权属,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放权于街道,有效促进街道责、权、利的对等。此外,新增新国展创业产业发展的相关职能。三是规范机构编制。按照“机构设置创新灵活、人力配备充足合理、街道职能全面覆盖、科室统筹条块结合、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的原则,合理设置空港街道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四是健全财政体制。

街道体制改革后,为适应城市化发展和管理要求,我们将聘请专业机构制定辖区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靓化地区环境、打造宜居家园,建成“美丽空港”,成为北京东北部的现代化新城和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专家视点

城市管理领域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活样本

辛向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扎扎实实的推进,产生了良好效果。那么,在城市管理领域如何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通过座谈和实地考察,初步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空港街道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城市管理领域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树立“需求是动力,满意是标准”的理念。空港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牢牢把握居民需求优先的工作思路。如何把握群众的需求?空港街道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充分了解从农民转化来的市民的需求,在推进高档别墅区建设中了解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对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差异性的方式加以满足。

空港街道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城市管理领域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不断进行方法的创新。顺义区空港街道办事处创新“五色管理法”,细化为民服务。“五色管理法”主要内容是:1.五种颜色代表五类家庭。将社区家庭分为空巢、独居、残疾、出租房屋、常态五类家庭,利用粉、蓝、红、黄、白五种颜色进行标识,并记录家庭情况、人员结构、困难需求等内容,分类管理,按需提供服务。2.五种标志亮出五种身份。用五种标识“亮”出支部党员、流动党员、居民代表、楼门长、志愿者五种志愿力量,引导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3.五种方式服务五类人群。以志愿者等五种力量为核心,向空巢独居、残疾等五类家庭提供五种服务:向空巢老人家庭提供“一帮一、多帮一”定期上门服务,向独居老人家庭提供“日见面”服务,向残疾人家庭提供上门理发、送水等服务,向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家庭提供隐患“周查”服务,向常态家庭提供“诉求回应”服务。“五色管理法”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空港街道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城市管理领域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充分发挥市民的积极性、参与性。城市管理领域,市民是主体,对如何发挥市民主体的作用,空港街道进行了探索。空港街道不断创新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方式,针对辖区内高档别墅区外籍人士较多的特点,通过调研摸底、深入了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利用中秋佳节等节日举办中外居民中秋聚餐暨跳蚤市场活动。活动中,居民们纷纷将自家不用或即将废弃的物品拿到活动现场,还制作一些个性鲜明的彩色旗帜、展板,采用拍卖、秒杀、唱吆喝歌等形式,吸引大家的目光,使自己的售卖物品更加抢眼。这种活动使大家交流了情感,也使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活动。

美在建设“软环境”

黄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美丽空港”是北京市顺义区天竺空港街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口号。空港街道35个小区中有20个是高档别墅小区,不了解真实情况会认为,有钱好办事。其实,该街道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等专项工作尚未“费随事转”、主要是在硬件基础上、树立“人性化服务是推进环境工作的根本”的理念等“软环境”建设上。

空港街道创新社区服务、建设“软环境”的基本内容是“三心服务”、“三精细”和“大环境机制”。特色在“创新”:五色管理法、物业管理模式、网上居委会、智慧社区、国际化社区和“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等。可以说,“美丽空港”是管理者服务理念的物化形态,美在以创新服务促进辖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首先,创新服务助推环境建设等同生产力。管理者在财政经费将够维持日常办公经费的条件下因势利导,突出人性化服务的软环境建设,化解主要矛盾,协调城镇环境建设与辖区产业发展的关系。以环境建设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吸引大企业和高层次人才落户,助推产业集聚。

第6篇: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入户调查 家庭收入核查 法制化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057-02

一、入户调查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入户调查作为确定城市低保制度救助对象的一个较为直接的方法,是以财产或收入进行的目标确定。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收益目标群体定位于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对“三无”人员实行全额补贴,对非“三无”人员采取入户调查后差额补贴的方式。各地方政府在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中,对家庭收入核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制定出计入和不计入家庭收入的各种要素与条件。同时对入户调查过程中,居民需要提供的材料和进行收入核查的机构都进行详细的规定。

其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资金构成,而财政收入的具体使用途径都有具体的规定,最终分到低保的使用资金其实是有限的。有限的资金只能使一部分申请者得到救助,入户调查之后才可能更公平地使有限的最低生活保障得到合理、优化使用,真正起到社会救助的作用。入户调查是低保制度运行的必经阶段,没有经过调查就无法确定申请人是否具有低保资格。

最后,入户调查制度将不断推进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实现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终目标。入户调查制度的完善有赖于我国社会救助项目的构建与不断完善,而完善的社会救助体制将使家计调查制度的功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为全体社会成员构建牢固的安全网,为社会发展构筑有力的减震器;通过这种入户调查的方式基本可以确定能够进入低保制度救助范围的家庭。

从目前的制度设计来看,入户调查是确定低保救助对象难以取代的一种方法,目前的问题应该在于如何进一步地改善这种入户调查的方式,使得这一方法在制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它的效率和功能,真正地体现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的有效统一。家庭收入核查应该不会成为一个难以突破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在控制制度成本的同时,又能很好地进行家庭收入核查。

二、入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低保对象确定过程之中,入户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社区工作者在确立申请救助者的资格时,需要对所有的申请者进行家庭经济调查,核算方式是以家庭成员的收入为主进行计算,只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才有资格申请救助。

(一)入户调查项目少,难以落实

入户调查项目主要集中于家庭成员收入,对于其他项目的调查比较欠缺(银行存款,有无其他房产,其他固定资产)。而这些其他项目的审查核实,都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如需要工作单位提供可靠的收入证明记录,或者需要银行提供申请对象的储蓄情况等。另外,如果低保人员利用资产(如房子)获取投资收益,那么这部分收入就会因为资产调查的欠缺而被遗漏。实际操作中也难以完全获取到其家庭资产的准确数据。显然在基层的社区工作和街道办事处的日常工作之中,根本不具备这样的人力和物力,况且部门间合作也是一大难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之中,入户调查难操作,难落实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

(二)入户调查缺乏专业的调查人员

入户调查的主体是居委会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专业知识和调查方法的欠缺,对收入核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这就使得“人情保”的现象屡次出现,导致入户调查的准确性降低。入户调查的方法也大多数以低保申请人出示收入证明、邻里取证等形式为主,根本不可避免瞒报、少报或不报家庭实际收入的问题。

有些地方为了弥补家庭收入核查手段的不足,采取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的方法加强监督。虽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人不太关注他人的事情,监督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社区要严格审查,所要付出的是巨大的成本。

(三)对在职、失业、下岗劳动者的收入认定问题

一般情况下,低保家庭的家庭成员多存在有下岗职工、失业人群,这部分人群在找到新工作之前,多会采取临时就业的方法来保障家庭生活。而这类非正规就业或灵活就业渠道,工作状况极不稳定,而且收入时高时低,这给入户调查带来巨大的难度。

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在衔接过程之中有断裂,很多下岗职工根本无法按时领取全部的生活费。而在实际的收入核定操作过程之中,凡是下岗失业职工,都可以视同为按月足额领取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这样就会造成入户调查的家庭收入高于其实际收入,使得一些贫困家庭失去了申请救助的资格,或者获取的救助资金数变少。

三、改进入户调查的建议

入户调查的方法的改进方向,就是在控制执行落实的成本同时又能很好地进行家庭收入核查。而现行城市低保救助中家庭收入核查,问题是在于没有找到一个执行成本较低的办法。如果为了核查清楚申请救助家庭的收入情况,而付出巨大的制度成本,最后的结果也是得不偿失,因为入户调查的目的之一就是将有限的福利资源的效率尽可能的最大化。为此,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入户调查进行相应的改进。

(一)增加消费支出项目,保证调查主体专业性

确立基本的调查项目如家庭人口数、工作情况、财产数额、家庭用品等,用可以量化的调查方法,进行评价,但各地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调查项目。

对于某些退休金养老金较低的退休人员,适当保留“收入豁免”的余地。以上海为例,市政府对这部分困难群体实施“收入豁免”政策。先从该家庭有正常劳动收入人员的收入汇总,扣除等额于就业生活补贴的部分收入,剩余收入再计入家庭收入,若低于低保线标准,便可纳入低保。在调查项目的增减上具有一定灵活性。

提高家计调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家计调查是审核低保资格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提高家计调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首先,要对家计调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相关工作不仅仅要熟悉家计调查的相关程序,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而且必须要保证在调查过程中要做到公正客观,防止“人情保”现象出现。其次,尽量聘用社会保障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将低保申请受理工作移交到街道办事处事务指导中心办理,由各地基层街道办具体安排下属区域的低保申请、调查、审批工作。

(二)制度设计要做到统一性和一致性

各地政府为落实城市低保政策,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分别探索出一些低保对象确定的新方法,在制度的实际运行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往往造成多种制度相互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套衔接,影响了制度的效率和公平性。同时也可能增加制度的运行成本。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减少入户调查的执行成本,不需要设立专门的调查部门,但是一定要将调查的方法、项目、核查标准等细则进行统一的规定,甚至应该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这样才更加容易判断调查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制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也更加容易得到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以劳动部门为例,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提供救助申请对象的劳动就业情况;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直接提供申请对象的储蓄情况,有无金融产品投资收益等信息。根据各个部门综合提供的信息,可以更加合理、公平地确定城市低保救助对象。

(三)收入核定标准兼顾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在许多地方的收入核查标准中,出现了类似于“饲养宠物,出入某些消费场所的家庭不符合低保救助申请标准”的规定。显然这些标准并没有考虑到有尊严的生活的“基本需要”,会给受助者造成心理负担,而这些并不是社会救助的初衷。因此在标准的确定过程之中,应该将这些民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规范化,使用也不能过于死板固化,并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时的取消不切实际的旧标准,加入一些合理的新标准。

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受助家庭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问题,这类家庭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范围内,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等导致了家庭在经济上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对于有医疗教育救助需求的家庭,对入户调查的收入核查标准可以另行专门进行规定,保障申请者可以获得应有的救助。

(四)加强法制化建设,对“骗保”行为加大惩处力度

在家庭收人核查过程中一些群体,可能会存在一些瞒报、少报收入来骗取低保救助金的行为,但即使发现了这些行为,由于处罚的力度不大,现行制度没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制度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导致个别社会员的骗保行为屡禁不止,使得社会福利资源和救助资金极大的浪费。不仅仅是低保救助申请家庭,相关管理审核者也可能会由于惩罚力度较低,存在违纪行为。

要杜绝这类骗保行为的发生,必须走法制化的道路,出台相应的法律,例如可以配合《社会救助法》制定相应的细则,同时要具备可执行性,提高违法成本,使那些企图违反规定的个体,认识到其中的收益成本关系,从而放弃这类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制度的运行有了法制化的保障可以更好地贯彻执行。

四、小结

因为社会救助的资金来自于政府财政,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必须保证这项制度救助的都是真正“有需要的人”。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先对所有申请社会救助的家庭进行调查,确认申请者的家庭人均收入确实低于社会救助标准,有时还要确认申请者拥有的家庭财产也符合相关的规定,然后才能向其提供保障最低生活水准的现金或实物。

入户调查的作用,就是在于合理、公平地确定真正应该被帮助的对象。虽然目前中国无法向其他国家那样做到,将个人和家庭的收支账户对于国家的税务机关和社会保障机关完全开放。但是通过入户调查方法的改进,参照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来实现“应保尽保”。对一些接受入户收入核查后不符合生活援助条件但又存在特殊需要的群体,可以通过综合性的目标定位方式纳入相应的制度化的专项救助,而不是临时性的救济。

参考文献:

[1] 张时飞,唐钧.中国社会政策研究十年专题报告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白维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贫困陷阱”研究――目标定位制下的负激励分析[J].西北人口,2010(2)

[3] 祝建华.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定位[J].2008

[4] 徐月宾,张秀兰.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东岳论丛,2009(2)

[5]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一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M].2008

[6] 祝建华.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的家计调查及方法改进.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7] 罗丹.我国低保制度中家计调查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1

[8] 唐钧.社会救助莫忘家计调查.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3(9)

[9] 段美枝.关于社会救助制度中“家计调查”的思考.经济论坛,2011(7)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第7篇: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 人力资源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2016年2月,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在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如何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是将老年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口红利,是银潮冲击下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 人力资源与老年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一词最早由当代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ucker)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关于人力资源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概括起来,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一是成年人口观。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源即16岁以上具有全部劳动能力的人口:其二是在岗人口观。这一观点认为人力资源是目前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所有人员;其三是人员素质观。此观点将人力看作是人员素质综合发挥的作用力,认为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与潜力。一般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作为国民经济资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特征体现为:生物性,可再生性,能动性、时效性、高增值性、可控性、变化性与不稳定性,开发的连续性,个体的独立性以及内耗性,等等。人力资源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发展借鉴了其它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成果。在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经不再是单纯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劳动力的概念,其实质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产物。理解人力资源的具体内涵,应从不同的理论维度来诠释:其一,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不再是机器,不再是管理控制的对象。人成为经济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促使组织蓬勃发展的原动力。以此为背景,人力资源开发开始关注职工的职业理想,并以“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为其基本目标。其二,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社会是由个人集合而成的社会,个人是社会有机体中的细胞,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应该建立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坐标体系,从主客体互动的角度建构一个良性运转的场域,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当前,人力资源的素质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在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老年人力资源及其开发也开始备受学者关注,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焦点议题。那么,何谓老年人力资源呢?总的来讲,老年人力资源,具体是指老年人可以直接投入劳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则涉及政府、各类社会机构、社区乃至老年人自身等多个主体的交互作用,并以老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社会的稳定和谐为终极指向。作为人力资源理论的有机构成,迫切需要我们运用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老年学等学科知识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及实务进行深层解读与综合性研究。

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性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里奥纳德・那德勒认为,培训、教育、开发三方面的要素共同构成了人力资源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作为一个雄厚的人力资源群体,是人力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建构老年人力资源信息体系并纳入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的长远战略,不仅有助于减轻人口压力,实现健康、积极老龄化,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方面,老龄人口逐年递增,老年人在身心健康、代际关系、人际交往方面也会产生不同于以往的新问题与新诉求,需要从教育层面对其进行引导、约束;另一方面,虽然与年轻一族相比,老年人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e累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由于老年人的体力、记忆力、认知能力等机能普遍处于衰退期,尤其是在新媒体社会,青年人作为网络生活的主力军对老年人的代际反哺也相对剥夺了老年人通过知识、劳动技能的积累而形成的社会地位优越感。在此意义上而言,老年人也需要在社会地位及社会归属感层面进行重构,从而建立老年生活的精神家园与灵魂支撑。

三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文化、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目前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不管是在数量、质量还是结构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与老年人需求失调,存在老年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城乡分布失调的局面。就目前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一方面,各类老年学校(包括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等)在数量和教学质量上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统计数据表明,自1983年我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在山东成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老年学校在数量上虽然有了很大突破,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老年大学“一位难求”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很多想进入老年大学的老年人由于学校门槛设置等问题而被拒之门外。与此同时,一些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还有待结合老年人需求进一步改善。除此之外,作为老年大学补充发展的社区老年学校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其发展也面临场地有限、资金短缺、师资不足等发展短板。另一方面,城乡老年教育资源的分布还颇不均衡。实践表明,我国对于农村的老年教育资金投入相较城市而言还很低甚至几乎没有,由于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对于文化养老理念普遍缺乏认知,日常生活较为枯燥单调,有待在未来通过老年教育的方式予以改善。

其次,老年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如前文所强调的那样,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经济财富,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老龄人口快速增加,与之相匹配的老年再就业市场以及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规模却还没有能够达到相应的水平。这一问题亟待理论界深入关注。

再次,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系统的政策、机制保障。由于我国现行老龄政策从年龄、性别等方面对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做了规制,而对于如何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政府还没有从政策层面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和应对方案。例如,当前将老年人再就业市场中涉及到的老年人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视为民事关系的做法,不仅增加了单位的用工风险,对于再就业的老年人而言,也缺乏保障。总之,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目前仍处于一种松散的、自发的无序状态,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评估、 薪酬管理、教育培训以及权益保障等机制还有待建立。

由上可见,一方面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且与劳动适龄人口并存,“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对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实践中还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指引。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提升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命题。

四、促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应对策

(一)加强顶由杓疲多层面推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鉴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离不开老年教育的支持。如何落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会活力?政府首先应鼓励社会力量开设老年大学并由政府在资金、场地及税收方面为其提供一定优惠,从理念和实践上加大对社区老年大学的支持与投入,为老年人创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服务;其次,政府还应从立法、政策及管理等角度进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例如,通过从政策层面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劳动雇佣政策来实施等;再次,推动跨学科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从人口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多学科视角进行整合研究,为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的具体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二)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搭建多层次教育平台

“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老年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除了接受老年学校的专业知识教育之外,还需要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二次培训。在内容层面,此类培训应涉及人际交往、代际协调、网络社交工具应用、行为规范、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应以终身教育的理念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搭建各类教育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的平台。搭建体制内体制外、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老年人力资源交流互动的平台,为老年公民创造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条件,调动其自我管理、自我增能、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依托社区与社会组织,促进老年人自我完善及社区协同发展

社区是老年人自我完善、互帮互助的重要舞台,老年人自组织的具体实践还有赖于社区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支撑。一方面,由社区提供场地、资金支持,协助老年人建立草根社区组织,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展示富有老年特色的群体亚文化;与此同时,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建立老年互助小组,来带动低龄老年人对需要照顾的高龄老人提供可能的服务与支持,推动老年人自组织由自益性向互益性的功能转换。另一方面,由专业的社会组织介入社区提供专业的教育与培训,此类培训不仅针对老年人自身提供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专题讲座,也面向社区工作者提供养老护理、心理咨询、社会工作、营养保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

参考文献:

[1] 余凯成等.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第8篇:社区工作者管理细则范文

一、普陀区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普陀区人才队伍现状

据对我区各类人才队伍调查,目前普陀区各类人才有788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4%,其中民政、劳动保障、司法、计生、卫生、教育、工青妇等系统4434人,约占56%;社区工作者590人,约占8%;其他2863人,约占36%。普陀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712人,约占60%;高中或中专以下3175人,约占40%。35周岁以下3955人,36周岁以上3932人,平均年龄39.5岁。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到年底,全区共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人员11745人,比2000年增加1842人。其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448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4462人,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5835人。

(二)普陀区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法

普陀区根据实际情况,为加快繁荣富强、文明和谐普陀区,促进舟山普陀海洋地方特设创业创新,普陀区在创业领域开展了工作的实践和探索,积极创新管理理念,提高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努力推进普陀区人才队伍建设。

1、创新聚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

一是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强市总体规划,出台《关于深化和完善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的若干意见》,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个成员单位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区领导联系人才制度、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汇报通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完善竞争择优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设立紧缺人才资源开发专项基金,对业绩突出、贡献重大的顶尖人才和识才用才单位给予奖励,促进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立人才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分门别类建立了高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乡土人才等人才库。

二是优化人才创业环境。从促进事业发展、提高生活待遇、提供医疗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努力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良好环境。大力宣传优秀人才事迹,建立高级专业人才奖励制度,设立奖,给予对普陀区发展有特殊贡献的高级专业人才政府特殊津贴。今年,还制定出台了《普陀区干部(人才队伍)保健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2、创新育才机制提升人才素质

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政府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对企业自主培训给予一定奖励。建立由政府、企业、职业学校、人才机构共同参与组成的松散型人才培训模式,采取定向委培、联合办学、在职培训、项目攻关等形式,做好乡土人才开发工作;以“一村一名大学生引进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为载体,加强对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农技骨干和生产能手、农村经营能人等实用人才培养力度。

其次突出重点抓好人才培训。实施优秀中青年创业人才培养工程,与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制订了《普陀区“绩效管理”主题年活动策划方案》,创办企业论坛;加大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举办等专题农村创业人才培训班;实施传统产业人才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在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办专业,在建立培训基地。目前已培养出届毕业生人,在各厂家就业,产业专业人才比例由原来的%提高到现在的%。

3、创新炼才机制增强人才能力

第一,实行干部任前锻炼制。把年轻优秀中层干部安排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条件艰苦的岗位锻炼。锻炼期间,其组织人事关系转入新的单位,确定党内职务和班子内部分工,组织部对他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及岗位锻炼表现情况进行跟踪考核,条件成熟的适时予以提拔任用,体现干中辨才的用人导向。2008年以来,市区委组织部分批对位同志实行了任前锻炼考察制,按照“成熟一批、提拔一批”的原则,现任命使用了名。

第二,实行后备干部动态管理。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干部担任农村指导员、岗位锻炼、专职招商引资及到非公有制企业担任总经理助理等途径,增强后备干部实际工作能力。年终对后备干部进行集中考核,符合条件的继续保留,不符合条件的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

第三,整合干部人才资源,服务经济建设。根据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需要,抽调专业人才、年轻优秀干部参与全区性急、难、险、重工作。在岗位锻炼中表现优异的年轻干部,可破格进入区管后备干部队伍,职务晋升和干部提任时,作为重点对象给予优先考虑。

第四,创新“借脑”机制,丰富人才资源。与大学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点,与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书》,形成了以大学为龙头、等所科研院校为骨干的市校合作体系。去年以来,普陀区共与高校合作签约项目个,这些项目在国家级、省级重点科技项目成功立项个。

4、创新“换脑”机制激发人才潜能

一是通过现有人才资源上挂外派,促进其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制定干部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对挂职干部实行“五制管理法”,即:联系沟通制,派出、接收单位联合负责制,交流汇报制,提醒谈话制,定期考核制。

2008年以来,普陀区共选派5名机关干部上挂中国农科院、国家科技部、建设部、林业部、财政部等部委,选派59名机关干部到省级部门挂职锻炼;外派24名乡镇(街道)干部到等发达地区锻炼。下派锻炼则是以派驻企业联络员为重点,共选派了名机关干部到规模以上企业担任总经理助理或企业联络员。

二是依托高校,扎实开展人才培训。先后派出专家教授

多人次来普陀区开展访问讲学、考察调研、技术服务等,组

织各种培训活动期多人次。等位规模企业负责

人,参加了大学举办的总裁培训班,多名团员骨干参

加了大学团干部培训班。多名人员参加

大学档案干部培训班…………

二、普陀区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人才结构不合理。从调查数据显示,全区各类人才已初具规模,人员素质较高,年龄较轻,但相关职能部门的社会管理人员占了一半以上比例,具有专业技巧的社会工作人才相当缺少。

2、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我区经济不算特别发达,导致了对各类人才缺乏吸引力。近几年来,虽然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外界对我区的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有些人才还认识不到我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潜力,吸引各类人才来普陀区创业的机制还没有形成。

3、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程度还不够,鼓励高层次、有专业特长人才投资创业的机制没有形成。我们在科研机构的建设和扶持上做的还很不够。特别是一些高科技项目,尤其是科研转化项目需要一定的风险投资,需要一系列的初始扶持,我们还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另一方面,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对人力资源开发、运用、配置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的背后依靠的是人才的竞争。我区一些部门、单位和企业对人才这一战略资源的认识程度还不到位,对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还没有切肤之痛。没有一个长远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没有从经济社会发展与事业成败兴衰的高度,认识人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4、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相对滞后。我区人才队伍建设已初步形成了领导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等多项制度,但机制的建设还是在起步阶段,有些内容还不够健全,还需进一步完善。

5、吸引高级专业人才的载体不够多。人才的进入需要载体,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需要有适合的工作岗位及工作条件。总的来讲,我区吸引高级专业人才的载体不足,在吸引人才的主体企业方面,尽管我区吸引了相当规模的外来投资,但总的看,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少,对高级专业人才需求不大,导致对高层次人才的吸附、承载作用偏低。

三、普陀区加强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和对策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有关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要从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积极谋划,整合资源,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舟山普陀海洋地方特设创业创新工作人才队伍,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一)强化舆论宣传,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利用普陀现有的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系统宣传舟山普陀海洋地方特设创业创新人才概念、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创新人才在推动普陀海洋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普陀、发展普陀、魅力普陀”中的贡献和作用。

2、加强典型挖掘,创造良好环境。

注重发现和挖掘业务精通创业创新人才,发现在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或深得群众信赖和喜爱的舟山普陀海洋地方特设创业创新型工作人才,加强对他们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和学习推广;积极开展全区优秀创新人才评选活动,享受与区优秀专业人才同等的待遇,切实逐步提高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二)完善奖励机制,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奠定扎实的政策基础。

1、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人才目标。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坚持把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并结合全区人才队伍现状,正确把握社会工作发展趋势,制定全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和任务,以及整支社会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切实增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计划性,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走上正常轨道。

2、出台政策制度,规范人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