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过考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我们发现,某些语文课上得拖沓冗长,了无生机,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诟病。如此这般的语文课,用“失败”、“悲哀”等词形容亦不为过。面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有效的突围路径?《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纵观上述“教学现状”,我们发现,根本原因在于某些语文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无所作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更多的责任,也有更多的资源去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营造“妙趣”语文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语文课之所以易给人以沉闷、枯燥之感,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琐碎化、对知识归纳的繁杂化、对问题剖析的冗长化。为了消除此类弊端,笔者花了不少时间与精力钻研教材,并大胆对其作出个性化处理,使之简明精炼,易教易学,且将所有授课内容做成独具特色的PPT课件,力求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这就为“妙趣”课堂的“出炉”打下了必要的“硬件”基础。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本应或风趣幽默,或慷慨激昂,或简洁明快,或情深意长。可惜,能达到此等境界的语文教师并不多见。近年来,笔者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加强语言历练,自我感觉在课堂教学用语上有了长进。例如,多看名师名嘴视频。笔者曾将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全部视频看完,折服于其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受益匪浅;又如,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以语言机智、幽默著称,笔者从其节目《锵锵三人行》中揣摩到诸多的语言运用之妙;此外,相声小品、人物访谈、影视对白、文学作品、人际交往等等,都为我们学习“妙语”提供了丰富资源。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笔者还力求与时俱进,常将一些新鲜词汇融入课堂:在评价学生的读书笔记时,常批“给力”二字;在讲到贾宝玉与林黛玉时,半开玩笑地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不要迷恋妹,妹只是个背影”。诸如此类的时尚“妙语”,常令学生开怀大笑。当然,此类“妙语”的运用要注意适度,以免流于戏谑而低俗。要使语文课堂妙趣横生,是否要求每位教师都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呢?非也。其实,只需做个生活和工作的有心人,语文教师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妙趣”话语资源———课本选文、试卷选文、作文素材等等。例如,《孔雀东南飞》结尾写道:“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在上课时,笔者为了适当消解诗中所渲染的悲剧氛围,曾煞有介事地说:“鸳鸯本是水上物种,怎么飞到树上去了?是不是一对野鸳鸯?”全班轰然大笑。这启发我们:在课文中常可“就地取材”,制造“妙趣”效果。又如,高考实用类文本中有大量人物传记,这为原本“刻板”的高三课堂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妙趣”话语资源。在讲到2009年广东卷《黄侃先生二三事》中黄侃与的“文言与白话”孰优孰劣之争时,笔者“借题发挥”道:“同学们,我强烈建议你们学会用文言发短信。为什么?为了你们今后少付点‘恋爱短信费’呀,因此,你们必须把文言文学好。”全班捧腹大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语文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独特个性,我们应将“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堂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语文教师有了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风趣幽默的人格魅力,何愁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妙趣”之神韵?
二、天若有情天亦老———“真情”语文课
“妙趣”语文课的神韵在于“趣”,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一个“情”字———语文这门课的“人文性”决定了它的“多情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近年来,笔者较为自觉地把“真情”作为语文课堂的“内在诉求”贯穿在教学实践中。所谓“真情”语文课,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情动人,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品味和鉴赏蕴含在各类作品中的真情实感,或指导学生在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中贯穿情感的要素,或以现身说法见证情感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教育。那么,“真情”语文课堂在具体操作中有何方法或策略呢?国学大师钱穆说:“文学最高境界,在能表现人之内心情感,更贵能表达到细致深处。如是则人生即文学,文学即人生。二者融凝,成为文学中最上佳作。”因此,我们要选择那些饱蕴亲情、友情、爱情及家国之情的“最上佳作”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李密《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至孝亲情,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男女离情,林觉民《与妻书》中“吾至爱汝”却“率性就死不顾汝”的夫妻之情与家国之情,等等。除了课本提供的“真情”文本之外,我们还应主动关注各类时新“真情”素材。如央视一年一度“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的叙事、抒情类佳作,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等等。顾名思义,“真情”课堂贵在情真,贵在情深。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具备创设“真情”课堂氛围的意识与能力,努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譬如,可以利用对文本声情并茂的诵读创设“真情”氛围,利用对文本写作背景的介绍创设“真情”氛围,利用对文本情境的鉴赏与想象创设“真情”氛围,利用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创设“真情”氛围,等等。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有多种解读———爱情悲剧说、政治讽喻说,或曰二者兼而有之。在讲解此诗时,笔者将其定位为“真情”文本而创设“真情”课堂氛围。首先,播放著名朗诵家丁建华、乔榛情深意浓的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初步感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接着,让学生细读文本,进行联想与想象,具体领略诗中“两情相悦”、“恃宠而娇”、“生离死别”、“仙境重逢”等情境,感受男女主人公那“朝朝暮暮”之情与生离死别之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鉴赏与品味诗中描写爱情的经典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让学生在浓郁的悲剧氛围中,深切感受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缠绵悱恻、哀婉凄切的爱情悲剧,从而将“真情”课堂氛围推向。在语文课堂上,拥有了“真情”文本并创设了“真情”氛围后,在情境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展开“真情”对话。例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唱”,感情真挚,催人泪下。在讲授此文时,务必以“真情”为线索,让学生感受其“字字是血,字字是泪”的肺腑之情。在学生对文中的“悼念骨肉之情”和“宦海沉浮之慨”有了一定感受之后,我们可以就“怎样把握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东西”及“失去之后的追悔”等话题展开讨论。记得当时课堂上有一名学生动情地说:“我以前对‘子欲养而亲不待’、‘失去之后才懂得拥有’等话似乎没有太深的体会,学了这篇文章后,感觉‘于我心有戚戚焉’!”笔者当时也受到课堂“真情”氛围的感染而“触景伤情”,回忆起多年前重病的奶奶去世时,笔者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撰写的一幅挽联:“毕生忧劳,一世受累,最怜沉疴不堪负;今朝诀别,满门痛哭,永忆慈颜去难留。”师生在互动对话中引起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心灵也得以涤荡与净化。李贺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是说,假如上天有情,那么他见证了人世间这么多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也会因感慨而变老。由此可见,“真情”的力量非比寻常,甚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在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见证了无数爱恨情仇的故事,有时也会发出“问世间情为何物”之类沉郁悲凉的追问。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要努力构建一堂堂感人至深的“真情”语文课,以“真情”的力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促使他们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情感价值观。
三、世事洞明皆学问———“哲思”语文课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来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通过提问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问,是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提升能力重要手段。一切知识探究活动都源于问题,如何对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主义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内容的优化
在对课堂问题进行设计时,教师要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优化提问的内容。
首先,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内容应当具有开放性。传统的封闭性提问,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应付老师。在回答封闭性问题的时候,学生很少自主思考,大多数学生选择用猜测的方法回答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对提问内容进行开放性改革,用开放的问题去获取一些新的观点,让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化思想融入到问题答案中。比如在讲解《囚绿记》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如何将绿色囚起来呢,你会选择什么方法”这样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会促使学生得到不同的答案,一些学生说画下来,一些学生说用照相机拍下来。不同的观点会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提高。
其次,高中语文课堂提问内容应当具有趣味性。趣味性的课堂提问更具有吸引力,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深入了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兴趣,用符合高中学生心理期待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讲解《赤壁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一段电影《赤壁》的片段,让学生欣赏赤壁美景。之后,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描述赤壁美景的句子。趣味性的提问会提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二、构建主义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的优化
构建主义理念强调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关注课堂提问形式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利用重视提问方法的灵活性。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就学习内容进行互动的过程。教师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学生的思考成果,总会有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重视课堂生成,将学生的问题转变成为自己的提问,利用学生创造出的教学资源,有利于语文课堂活动灵活性的加强。比如在讲解《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看到文章的题目,有学生会说“我也有一个梦想”。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堂想法,生成一个问题,“大家都有梦想吗?是什么”,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讨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的深度。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比较式提问方法。用同类比较的方法进行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比较思维的形成,让学生快速发现两个作品或者两个知识点之间的不同。比如在讲解《师说》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劝说》进行比较。提出“二者关于教育的观点有何异同”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比较思考。
三、构建主义理念下高中语文提问评价反馈的优化
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需要积极的评价,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革自己的提问评价方式。
首先,教师要积极落实赏识性评价,相信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能否坚持专注地学习,与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有明确关系。一些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教师要给予语言上的表扬。一些学生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教师要用期待与肯定的眼神给予学生动力,帮助学生成功。赏识性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促进其学习能力提升。
其次,教师要落实尊重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原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思考与回答行为,肯定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教师与学生平等沟通,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
总结
综上所述,提问,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效的提问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运动,启迪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语文学习内容。用合理的提问内容、方法与评价手段促进师生在课堂中的有效互动,能够让高中语文课堂氛围得以改革,让学生享受高效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吴艳.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
[2]葛秀春.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胡林丽.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课堂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尤其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由于课堂容量大,涵盖内容广,因此课堂管理的成败对于课堂效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近年来,语文课堂管理问题不断凸显,而问题的产生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笔者试将问题成因整理如下:
一、管理理论的缺失
多年来,虽然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然而关于教育管理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并未得到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的工作重心依然更多地停留在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在理论缺失的背景下,很多课堂的所谓课堂管理其实无从谈起,一些管理行为不过是教师教学之余的附加行为,既不形成系统,更未必有效,有些不恰当的管理行为还会适得其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行为。
二、教师权威思想的影响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教师的印象就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论述。其中的“传、授、解”细究起来都是单向行为,即教师教,学生学。其思想的本质是教师权威。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多为国学、古文等,儒学经典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因此,语文教师更容易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所束缚。在这种思想的浸润下,教师必然成为课堂的核心人物,教师的话不可反抗,教师讲授的内容不容置疑。当教师习惯了这种观念之后,一旦学生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行为,教师的权威便受到挑战,而教师并未对此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于是课堂管理必然出现问题。
三、忽视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三年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中的学习,特别是语文的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三年,更要关注其未来的人生,即高中课堂对于学生要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课堂管理要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不仅在课堂上有学习意愿,更在课外有探究欲望。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书本上的知识可能很快便滞后于时展,因此要让学生即便离开学校、离开课堂,依然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永远充当课堂管理的核心,而是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其今后学习的可持续性打好基础。忽视了可持续发展,就会让学生产生功利性心理,只注重短期效益,不利于其终身学习。
四、师生情感交流的缺乏
师生情感交流是课堂中不可缺少、却常常被教师忽略的内容。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就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获得人格上的尊重,从而建立自信,理解他人。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欣赏,他也会因此而欣赏别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五、应试教育的取向
高中语文科目与其他高考科目相比,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教材与高考题目没有直接联系,令学生产生错觉:即便课堂认真听讲也不见得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总之,在应试教育的取向之下,语文课上应该获得的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国学积淀常被忽略,只要与考试无关的内容便不被重视。因此,语文教学面对的尴尬局面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管理的进行。
六、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预习和复习方面,学生常常忽视以下要点:有计划地预习相关知识内容;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做划分并做标记;善于利用工具书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培养终身学习意识。而这些将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好以上工作需要家长大力配合,定期与教师进行交流,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能力,令自主学习习惯得以真正养成。可惜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和教师未能达成默契,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就未能很好地养成。
七、忽视师生的共同成长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后来演变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该是涓涓细流,流之不尽”。这些说法都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作用。然而青出于蓝是教师的共同理想,也常常经过努力而成为现实。一批批学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离开学校,而教师则要继续坚守三尺讲台。如果一个教师一生从事教育行业,那么其学生可能数以千计甚至更多。如果教师的水平一直原地踏步,就会误人子弟。而教师虽然常常也会进行理论学习和各种进修,却难免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其实教师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便是在课堂中,从学生身上汲取营养。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众多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交织常常会对教师有所启发和触动。因此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互相促进、互相启发,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八、表扬和批评的滥用
合理的批评是课堂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的批评要严肃并切中要害,否则只会纵容错误,影响课堂纪律。批评学生时要指出错误之处并指明错误的危害。批评犯错误的学生其实也是从侧面表扬行为良好的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行为是公平的、是非分明的,这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批评也要适度,尤其要就事论事,不可因学生犯错误而对其人格进行攻击,或否定其一切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令学生心服口服。同时,如果经过批评后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有意改正,而教师依然不依不饶继续批评,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而引起其逆反心理。
九、学校评价的误导
如今学校为了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常常会让学生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匿名评价。不可否认,确实有个别学生因为受到教师的批评而进行恶意评价,影响教师的评价成绩。于是有教师为了获得“全优”的评价而不惜讨好学生,对于犯错的学生纵容不管,故意少布置作业,课堂上无原则地顺应学生的想法等。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是公平公正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对于教师这种刻意讨好的行为他们是不会认同的。学生需要的是一位学识渊博、富有人格魅力的长者,因此为了一己私利而放弃原则的教师绝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课堂管理出现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学生、考试制度等各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观念的改变,制度的重建,视野的拓展,方法的创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相信高中语文课堂管理会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也会更加鲜活,更加富有生命力。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的一种行为,是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通过教师对课堂各种现象的检查、分析、判断和归纳反思,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再次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根据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提出诊断方法,达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构建高中语文课堂诊断的标准体系,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是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诊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教师进行课堂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策略进行了研究。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当前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应该时刻关注课堂、关注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和智力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并善于应用课堂教学诊断。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曾经说:“授课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极其复杂的,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事件后面隐藏的复杂性。”这里的“读懂”就是学会诊断,找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然而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的应用不尽人意,存在许多问题。
2.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得不到教师的重视
由于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因人而异,教学内容的准备是一个复杂知识构建的过程,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是一个复杂知识的认知过程,而教学诊断是一个相对滞后的评价过程。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课堂教学进行思考与分析,更无法发现问题,也就不能进行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善,只能按照自己预先的进度把内容讲完而已。
2.2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和反思理论
许多老师并不是不重视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诊断而是觉得无从下手,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表明教师对如何运用课堂教学诊断还缺乏一定的了解,课堂教学诊断对绝大多数老师来说还是弱项。
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的策略
课堂诊断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兴趣,发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总结教学经验,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使广大教师在教研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升华自身。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诊断必须讲究艺术性、合理性和策略性。
3.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要遵从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
诊断者要尊重授课教师,在没有经过全面的了解前不能不负责任的贸然进行评论和批评。诊断者在进行听课前和听课后要全面了解执教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目的以及过程中渗透的教学理念。诊断者只有全面了解有关整堂课的动态,才能做出全面、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诊断与评价,从而对执教老师提出有用的建议与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3.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应该具有激励性
对于刚刚上岗不久的、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进行课堂诊断时不能有过多的要求,更不能有过多的批评与不满。诊断者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鼓励和期待,要灵活变通,尽量找到执教教师的亮点。对授课过程中确实存在的问题,诊断者应该以商讨的语气,或者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教师自己发现问题,并与之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3.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要因人、因场合而异
诊断依据的标准要根据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场合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是一些随堂课和农村语文教师的课,诊断要相对降低要求;对于一些省级、市级层次的示范课、展示课等,诊断所依据的标准相对较高一些,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要透彻、公开。另外,如果听课、讲评场面大、听课教师比较权威时,诊断者要预先跟授课教师打招呼,让其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提问题时要委婉,多提一些探讨性的问题,使执教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要求自己,并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自我。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的意义
4.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需要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急切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高中生不仅能获取语文知识,还能受到感情的熏陶,得到思想的启迪,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教学诊断源于课堂又回归于课堂,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4.2高中语文课堂诊断有助于教师做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关键因素。课堂诊断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反思,进行经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叶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教学反思可以使执教教师站在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沉默原因 教师表演欲 辅助教学工具
部分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上,无论是对于老师的直接提问,还是一些明显的质疑,都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置若罔闻,极其不配合教师。或许,学生思考过,但是不愿表达或是不会表达。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课堂上,沉默是常态。但是,这种沉默的现象对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因此,沉默现象这一难题急需解决。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语文课堂上出现沉默,无疑与教师和学生都有关。笔者认为,教师的表演欲过强,以及一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课堂辅助教学工具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默。
一、教师表演欲过强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核心,但是这个核心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引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拓展自我。一个出色的语文老师能够达到的境界是“由基于教师付出的教转变为基于学生自我学习的教,由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1]。教师的教不是一种机械的灌输,而是一种交流,一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自主学习,知道自己将要学什么及怎么学。三尺讲台可以成就一个名师,许多语文老师都有惊人的口才,能在课堂上口若悬河,讲课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非凡的享受。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往往先自己进入那个静谧柔和的夜晚,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再一个劲地分析这篇散文的语言优美之处,完全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是,学生呢?真正该学这篇课文的学生呢,他们是否和老师一样陶醉?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有学生意识,主张“学生先行”。例如朗读,理应让学生先试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接触文本,因为这个时候还未受到教师影响,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挑战。如果教师已经在学生面前将这篇散文的朗读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再让学生朗读,那么学生多多少少会模仿,照搬老师的技巧,这其中缺失的是探索。更有一些学生,被教师精彩的表演“折服”,不愿意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害怕自己的朗读和教师的相去甚远,从而招来同学们的嘲笑,沉默自然而然地出现。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我们希望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更好地自主成长。
打破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默,必须不以老师的表演代替学生的成长,不以牺牲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成就教师的口才。
二、辅助教学工具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海量增长的时代,多媒体早已深入课堂,PPT、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工具被教师广泛采用。有些教师为了让课堂更丰富多彩,在上课过程中有过多的插曲,例如播放几段视频或是音乐,这确实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些老师在制作课件时选择的PPT模板不当,过于绚烂或是低沉,与课文主题不符,这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为教而准备,即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准备将自己放在课堂的中心,因而尽可能想把课堂情境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2]。因此有些教师在制作PPT时想方设法地主观意识先行,用自己的思想取代学生的。事实上,学生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课文上、教师的话语上,而不是那些起着辅助作用的多媒体上。过犹不及,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甚微。而学生如果没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又怎会和教师合作呢?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关注那些多媒体外,就剩下沉默了。当然我们不否认多媒体的好处,但要做到精巧,恰到好处,而不是滥用好处,让原本可以促进教学的辅助工具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成为课堂沉默的幕后推手。
打破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默,是一个难题。它涉及太多的原因,以上所提出的两大点仅仅是较为显著的方面,其他的小障碍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教师的技巧一一扫除。要攻破这个难题并非易事,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创新,让学生融入课堂,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在语文课堂上不再沉默。
参考文献:
一、做好教学目标的转变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了减少教师授课以及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是教学活动预期要实现的目标。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为了让学生取得高分,提高升学率,我们的关注点一直都放在学生是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所以,我们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这样才能确保知识点能够最大化地展现给学生。但是,这样教学的结果就是“高分低能”型人才越来越多,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发生了转变,开始由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转变为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定,目的是让学生从学会、会学向乐学转变,进而以积极的心态走进语文,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导入方式的转变
导入是一堂课的起点和成功的关键,更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看不起这短短几分钟的导入,总认为是浪费时间或者是认为没什么作用,导致导入环节基本上采取的是开门见山或者是以旧带新的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转变导入方式,要将导入方式多元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语文课堂。
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为了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视频片段,直观的视频展示不仅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师、黑板、学生三点一线的模式,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欲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掌握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转变
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语文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恰当的教学方法中轻松地掌握知识、锻炼能力,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选择了小组讨论模式,首先,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同时,带着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如:(1)文章中为什么两次提到“南国的秋”?(2)故都的秋的特点?(3)作者在文本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的秋的画面?(4)文章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并在小组内进行思考讨论。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无定法,作为新时期语文教师的我们要立足于语文教材,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展现语文的魅力,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作出相应的贡献。
当然,除上述的三点转变之外,我们还要做好评价方式的转变,要确保学生在教师恰当的评价中能够正视自己,能够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语文课堂。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高考成绩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铺垫性工作。
关键词:沉闷 真诚理解 完善自我 转变方式
许多高中语文老师常常抱怨语文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提出后,不论难易程度,学生都以沉默应对,而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但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现状无疑让课堂对话的实现陷入困境,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地位,也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探究根源,这不仅与学生的心理因素有关,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师一方面应从学生入手,解除束缚学生课堂参与的心灵绳索,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不断完善自己,转变课堂中自身角色,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两者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善语文课堂的沉闷现象,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一、改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合作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那种教师主体观,及其后来发展形成学生主体观,可以说都有其自身的缺陷。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我们遵循一种双主体教育理念:“教育应不仅仅是人以自身为主体改造客体行为,而且还是人与人之间作为平等主体的交往行为”,这也就是说教师与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就是与文本的制定者和设计者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很重要的一种角色定位就是与学生平等、民主地一起探求语文知识。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
只有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压力,才会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观察和思考,才会精神振奋、情绪激昂,从而使其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式,师生共享教和学的快乐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场所,也是师生、生生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地方,更是学生探寻真理、充实心灵的快乐天堂。创造一种让学生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地去探求知识,是语文课堂应有的责任。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现自我表现的过程中,亲自体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课堂教学的沉闷现象,在师生共同享受学习和创造的同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一)抓新课启动,以渲染激趣。
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年龄、阅历等因素,我们的学生与一些文本的情境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甚至很大的距离,从而导致文本内容不容易被理解,作者的情感难以进入他们的心灵,更不用说有心心相印的共鸣。于是,出现了教师忘我投入地赏析或者深情款款地朗读,而学生昏昏欲睡面无表情甚至哄堂大笑的场面。
(二)补充背景,制造阅读期待。
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尤其是高中的课文,有的年代较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单纯从文本解读出发,学生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因而,最好是通过相关的背景资料拓展文本,开阔学生的视野,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读者和作者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这些背景资料一般包括“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他人评价”等等。
(三)注重导入,创设入文氛围。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围绕新课的导入进行适度的拓展设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四)架设桥梁,衔接新旧知识。
借助与新教学情境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学生对有些因为时代久远的课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作者表现的情感有很大的距离。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适合走进文本的情境,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
“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让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树立起语言和文化的积累意识。但是教学时什么时候拓展,在哪里拓展,拓展什么内容,无一不依赖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否则不用说去拓展,即使把这些材料摆在那里,也不知该如何与教材的内容相融合。所以要想拓展得合理有效,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让自己先“厚实”起来。就笔者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文本的各种拓展形式一般都很感兴趣,在自主拓展的过程中积极性也很高,但学生们普遍感到不会拓展,不知道应怎样拓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方法上予以指点。只有教师在拓展方法,包括拓展策略和思维路径上,点拨到位,指导得当,学生才会进行有价值的、目的性强的自主拓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抓住一些灵动的、动态的生成,带领学生进行新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课堂必然会呈现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生动局面。
我觉得作为教师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只要我们多一点实事求是,少一点盲目随意,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实践、反思、改进,让拓展真正走在语文的路上,那么,语文阅读的课堂一定会充满着生机,洋溢着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张颖.小议如何应对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沉闷现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大民.浅议如何活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3.项贤明.交往理论与主体性理论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1.课程设计不合理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在当前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实际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明显,课程设计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在文学活动实践教学中,要让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把握人物形象。但是教学目标的设置和三维目标改革之间存在较大的影响,忽视了语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及情感方面的优化设计。在实践中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差。
2.文章鉴赏教学固定化文学鉴赏活动是文学活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投入情感和经历的主要审美活动。在高中语文实践教学中,学生要具有较高的艺术理解能力,通过语文课堂相关鉴赏活动,了解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在当前实践教学中,教学形式过于一致,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表达能力的发挥。从作者简介到解题教学,从时代背景到段落大意的分析,从表达内容到写作方法的分析,不同的学习方式存在本质性的差异,由于教学模式固定化,进而导致学生积极性比较低,参入课堂的主动性也大大减少,因此,并没有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文学作品解读不到位在文学实践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丰富,要求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见解。在实践教学中,文本解读多是教师引导进行学习,学生主动分析能力差,在实践学习中,无法对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评判,导致相关文学活动的文本解读差强人意。其次在文学活动实践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存在自身解读不到位,理解能力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学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二、高中语文课堂文学接受活动的教学方式分析
1.进行个性化设计基于原有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的教学现状,为了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限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设计。在文学接受活动实践教学中,教学的模式不能单一化,要积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对文本解读有明确的认识,并能按照自身学习经验,对文中的内容有明确的理解。其次在文学活动课堂实践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认识到学生期待的视野差异,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同时,可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借鉴多媒体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对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2.对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从现有的语文在文学接受活动实践教学中可知,文学内容存在不定性和空白点设置的内容,必须对召唤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自身需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知识了解,实现自身对文本的具体化分析,确定文本的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和多样性。其次要建构对话型语文课堂理论基础,通过老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切实了解到学生学习现状,只有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感觉到自己的意见被接纳被重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如此,更好的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自身审美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语文味
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的成长史》一文中把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一、“语文味”的现状
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思维的影响,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 理解偏差,由于语文教师个体素质和理论修养上的差异……不少语文课堂,仍然枯燥乏味——“语文味” 依然远离我们的语文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学大纲到教材文本,语文教育仍不能完全排斥政治因素。语文的教化作用,是要教出学生情感、 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主要是人文精神和文学功能的张扬,而绝不是政治仆化语文。 虽然新课改这种现象正逐步改观,但这种现象仍客观存在。
其次,语文文本解读仍有教条化和概念化现象存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再加上我们部分教师的思维定势和陈腐观念,使得他们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依然存在教条化、僵化、单一、概念化,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无形的框框里面。
另外,我们有的语文课堂仍缺乏激情,缺乏美感。 我们不少语文课还是在枯燥的说教中,教师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声调平缓;学生目光呆滞,神游物外,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一堂课下来,老师喊累,学生也乏味。其实我们很多教师不乏学识,不乏内涵,也算得上感情丰富,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是 “煽情” ,是韵律,是美感。 缺乏用情感激荡课堂,用美感震撼课堂。最后,新课改下 “综合性学习” 也产生了一些误区:语文老师应成为“杂家”。如我们有一位老师在讲解科普文章,对于文中涉及诸多科学术语,花了近半节课的时间,介绍这些术语及它们的关系,运用多媒体投影出结构图等等。这位老师确实是在开展 “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但这些知识是否就要语文教师来解释?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但语文教学决不能越俎代庖,语文教师也不应该成为“杂家”。
以上列举的只是比较突出的几种。这样的语文课堂远离了语文学科的本真,失去“语文味”或使“语文味”不浓或变味。
二、课堂中如何凸显语文味
1.重视语文选修课,走出地下状态毋庸置疑
语文选修课是教育发展的进步,但对于很多学校而言,选修课仍被列入隐形课程,是语文课的衍生物,可有可无对此,我们不要再考虑选修课是否值得存在的问题,而是要考虑选修课已经存在,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更有效的发展的问题。首先要为选修课明确独立的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其次是在教学中付诸于行为,最后就是后期补充完成相应的配套措施使得选修课走出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 地下状态,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审读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引导他们从策划、实施、交流、评价四个环节开展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于活动之中,即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而不能理解为单纯的看资料、展图片、玩玩游戏就完事了。
3.关注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入心
阅读教学首先要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中,拥抱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通过阅读咀嚼对比揣摩,引导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字词 理解文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精彩的词语,关键的语句,甚至一个会说话的标点,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只有通过有效的语言品味的指导,课堂上才会有思想的交锋 心灵的碰撞,学生的阅读才能真正实现情有所感 理有所悟,教学也才会变得深刻例如,在《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火一句中的“决心”一词,引导学生感受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极富同情心以及对人类无私的爱,真正实现了学生对语文学习情感的深入体验的丰富理解的深刻和语言的发展
4.创设灵动课堂,追求深切的情感
我们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同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上出自己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师应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 煽情 的人,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 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 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 增力效应 ,让激情燃烧课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析句,品味“语文味”
品词析句,是感悟语言的有效策略,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感受力的主要方法,更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学生只有在品读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读出语言的意蕴和情味,才能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把有目的 有选择地于细微处辨析字词,看成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唯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也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1]徐丽敏.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几点反思[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1)
[2]王超.语文选修课的困惑与对策浅议[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