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对口程度较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名称上带有医学两字,但是,其职业走向是口腔技师而不是口腔医生,这与很多最初报这个专业学生的理想是有很大出入的,虽然在入校后,经过专业老师的教育等原因,很多学生留下来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但毕业后从事口腔医学技术方面的学生不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对口程度较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单位,“A:医院28.9%B:工厂31.3%C:公司19.3%D:其他20.5%”,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你现在的工作与你所学专业是否一致?A:完全一致27.7%B:较一致21.7%C:不一致50.6%”。
(二)人才培养与岗位需要存在脱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用性极强,技术要求高,各种先进设备更新快,这对学生的基本功是个巨大的考验,在校期间,若没有掌握较好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能力,到企业是很难立刻胜任工作的。在我们的调研中,毕业后立刻就能过胜任工作的学生很少,有近一半的学生需要在企业培训一段时间才能胜任,有三分之一学生不能胜任公司交给的工作。口腔医学技术,“面对企业的飞速发展,在校所学知识能否胜任现在的工作?A:完全能应对9.6%B:可以胜任12.0%C:不能胜任28.9%D:需在企业培训一段时间才能胜任49.4%”。
(三)部分口腔医学技术学生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在调研中,有部分学生反映不适应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对企业工作时间长、工作枯燥、单调、管理较严很不适应。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期间,也有部分学生反映此类问题,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逐渐熟悉和适应义齿公司的管理模式,是学校必须认真要解决的问题。
(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不高口腔医学技术主要是从事口腔颌面部修复体设计、加工制作和修补等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精通口腔工艺制作的专业实用性人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和口腔医学专业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在职业方向、晋升的职称系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区别。口腔医学技术学生毕业后参加的是国家卫生部统一组织的口腔技士(或技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技师,晋升的职称是技师系列,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各口腔医院下属的口腔技工室和社会上其他各种私营的义齿制作公司;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的是口腔职业医师资格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医生,晋升的职称是卫生系列,毕业去向是各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目前,国内义齿加工业蓬勃发展,各种义齿加工厂、修复体制作公司纷纷崛起,并逐渐规模化、企业化和行业化。但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转行率却很高。很多人对口腔义齿行业满意度不高。口腔医学技术“你对目前的工作感到?A:非常满意12.0%B:较满意25.3%C:一般45.8%D:不满意16.9%”。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可度大学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认同是高校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目标、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及评价、个人意义以及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专业方面因素的心理感知,主要包括对自己将会成为口腔技师这一专业群体成员身份的明确认识;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口腔技师群体的态度和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认同度,高校和企业都必须肩负起责任来。高校在宣传教育方面,要把该行业的广阔前景告知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学生认同感不断提升。同时,口腔医学技术相关企业也要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不能仅仅把学生当成赚钱的工具,让学生最终形成我是口腔医学技术行业人,我自豪骄傲。只有这样,这个专业才能良性发展,口腔义齿行业才能蓬勃发展,毕竟,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大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要统一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较之普教,更应突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强调为社会提供“零距离”服务,输送针对性强的各类急需人才。要解决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要存在脱节的问题,就必须选择国内规模大,效益好的义齿加工中心作为我校的长期实习合作伙伴,加强与实习企业联合制订教学内容和实践计划,让教师和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企业的标准和市场的需求。由企业培养学校的教师和实验人员,教学人员再将企业的要求带入课堂。同时,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用人计划,学校按企业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实现“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
(三)加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在校期间,把“岗位成才观”播种在学生的心中,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理智、现实、平和的心态走向工作岗位。毕业前,结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思想的热点组织一系列的讲座和报告会,邀请用人单位和成功就业的校友来我校,从宏观和个人的角度促使即将毕业的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情感—岗位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观。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实习期来锻炼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学校要依照企业的要求制订实习规章,使学生感到工作和实习没什么区别,尽快帮助学生熟悉所从事的职业环境和职业职责。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遍对工作环境较满意目前,我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遍集中在北京、珠海、深圳、重庆等几个城市中的义齿公司,对学生调研结果显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普遍对工作坏境较满意。口腔医学技术,“你对现在工作环境感到?A:非常满意9.6%B:较满意51.8%C:不满意14.5%D:一般24.1%”。(二)用人单位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道德素质较满意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起着巨大的作用,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在调研中,义齿公司领导大力赞扬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在工作中体现出的较高职业道德素质,同时,义齿公司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经常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口腔医学技术,“你所在单位是否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A:经常进行25.3%B:偶尔进行48.2%C:非常少19.3%D:从没有7.2%”。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中不好的方面
(一)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对口程度较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虽然名称上带有医学两字,但是,其职业走向是口腔技师而不是口腔医生,这与很多最初报这个专业学生的理想是有很大出入的,虽然在入校后,经过专业老师的教育等原因,很多学生留下来读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但毕业后从事口腔医学技术方面的学生不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对口程度较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单位,“A:医院28.9%B:工厂31.3%C:公司19.3%D:其他20.5%”,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你现在的工作与你所学专业是否一致?A:完全一致27.7%B:较一致21.7%C:不一致50.6%”。(二)人才培养与岗位需要存在脱节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用性极强,技术要求高,各种先进设备更新快,这对学生的基本功是个巨大的考验,在校期间,若没有掌握较好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能力,到企业是很难立刻胜任工作的。在我们的调研中,毕业后立刻就能过胜任工作的学生很少,有近一半的学生需要在企业培训一段时间才能胜任,有三分之一学生不能胜任公司交给的工作。口腔医学技术,“面对企业的飞速发展,在校所学知识能否胜任现在的工作?A:完全能应对9.6%B:可以胜任12.0%C:不能胜任28.9%D:需在企业培训一段时间才能胜任49.4%”。(三)部分口腔医学技术学生不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在调研中,有部分学生反映不适应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对企业工作时间长、工作枯燥、单调、管理较严很不适应。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实习期间,也有部分学生反映此类问题,如何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逐渐熟悉和适应义齿公司的管理模式,是学校必须认真要解决的问题。(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不高口腔医学技术主要是从事口腔颌面部修复体设计、加工制作和修补等工艺过程的一门学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精通口腔工艺制作的专业实用性人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和口腔医学专业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在职业方向、晋升的职称系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区别。口腔医学技术学生毕业后参加的是国家卫生部统一组织的口腔技士(或技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技师,晋升的职称是技师系列,学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各口腔医院下属的口腔技工室和社会上其他各种私营的义齿制作公司;而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的是口腔职业医师资格的考试,从事的职业是口腔医生,晋升的职称是卫生系列,毕业去向是各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目前,国内义齿加工业蓬勃发展,各种义齿加工厂、修复体制作公司纷纷崛起,并逐渐规模化、企业化和行业化。但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转行率却很高。很多人对口腔义齿行业满意度不高。口腔医学技术“你对目前的工作感到?A:非常满意12.0%B:较满意25.3%C:一般45.8%D:不满意16.9%”。
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西安医学院专业名单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
临床医学(儿科方向)
麻醉学
口腔医学
医学影像学
预防医学
精神医学
药学
中药学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眼视光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康复治疗学
助产学
护理学
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
口腔医学课程是口腔医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构成完备知识结构的基础。我们认为,军队口腔医学生的培养不同于地方,建议在课程设置、安排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例如,龋病、智齿冠周炎、急慢性牙髓炎、牙周炎及口腔颌面部外伤等,是我军基层官兵罹患的主要口腔疾病,应增加针对上述疾病的课程设置,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讲授,同时结合新技术、新进展给予必要的知识扩展。针对在青年官兵群体中,智齿冠周炎是高发口腔疾病,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和训练,而许多官兵对于拔除智齿存在严重恐惧心理的实际,建议重点讲授微创拔牙技术,使其在基层得以逐步开展,为广大官兵减少痛苦。文献报道,由于驻地环境不同,陆、海、空不同军种官兵罹患口腔疾病的种类和患病率不尽相同。为此,建议开设《军队口腔卫生勤务学》《野战口腔医学》等课程,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教材,为学员打牢理论基础。鉴于基层部队口腔医师编制少,团卫生队一级往往缺乏专业口腔医师,有必要加大全科医师的培养力度,使学员能够处理或分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此外,基层往往缺乏单独的医疗设备科和感染控制科,有必要开设《口腔医疗设备学》《口腔医疗感染控制》等课程,使学员能够独立进行牙科医用设备的基本维护及交叉感染的预防;由于基层口腔医师需承担起部分口腔技师的工作,因此《口腔修复技工学》也是不可缺少的学习内容之一。
2注重实践操作,全面提升动手能力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动手能力对于口腔医师尤为重要。基层官兵平时训练任务较重,请假就诊时间有限,口腔医师必须又好又快地完成治疗,这对口腔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建议学员在学习理论课期间,加大头颅仿真模型的操作训练;在实习期间,全面协调好复习考研与实习锻炼的关系,配备精锐师资进行标准化带教示范,增加实习成绩在毕业考核中所占比重,切实增强学员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和紧迫感;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员到基层部队、基层医院进行短期实习,使其切身感受到基层官兵的口腔医疗需求,从而帮助他们毕业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基层工作。
3重视素质培养,提高健康宣教能力
健康教育是医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健康宣教,能够有效预防和阻断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官兵不知晓如何正确地刷牙和使用牙线,部分官兵仍认为“牙疼不是病”,能忍则忍,从而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提示我军基层部队官兵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有待提高。在基层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部队官兵对于了解和掌握口腔保健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就诊时大都会咨询口腔卫生相关知识。为此,我们在所保障的体系部队中开展了多次口腔保健讲座,受到了广大官兵的欢迎,取得了较好效果。开展口腔健康宣教是基层口腔医师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建议在本科学员培养过程中重视素质教育,利用演讲、辩论、登台讲课等形式提高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个人素质,要求每名学员在毕业前能够生动地讲授1或2项口腔健康宣教内容,并作为毕业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从中挑选优秀者到基层部队巡讲,为其毕业后顺利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科研训练,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源泉。在开展教学、临床工作的同时,口腔医学院还承担艰巨的科研任务。对于基层部队,虽然尚无条件开展基础实验研究,但可结合驻地实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只有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够更加了解基层官兵的需求,更有力地推动我军口腔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须纠正学员“到基层工作就是混日子、不用搞研究”的错误观点,加强《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如有条件,可以考虑开设《口腔流行病学》课程,对学员进行科研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要求学员在毕业前完成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实验设计,并纳入考评。同时,还应发挥口腔医学院的科研优势,对于毕业学员在基层部队开展口腔医学调查研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课题得以顺利完成。
5完善任职教育,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1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根据同济大学口腔医学专业设置的特点,结合学院启动的“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实践基地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开发创新性、设计性实践项目为手段,以多元化的创新实践评价体系为依据,以开放的设备资源、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学生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挑战,不断创新”为宗旨的创新实践基地的总体目标。基地采用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建立“教师指导,以研带本,学生为主,自我管理,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和支持学生的科学研究及发明创造活动,使学生在“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早期阶段即获得了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3],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创新实践中得到展现和升华。
2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
口腔医学创新实践基地包含着面向本科生的口腔转化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和口腔临床医学开放创新实践平台2大平台系统,主要承担了口腔基础和口腔临床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口腔解剖学、口腔组织胚胎学、口腔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等13门本科课程的实践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育理念,紧跟学科发展趋势,为本科生打造最前沿的实践教学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支持和条件保障[4]。
2.1口腔转化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口腔转化医学与口腔基础医学创新实践平台的主要思路是依托学科优势,以科研和疾病为导向,充分利用实践平台———口腔转化医学实验室、口腔基础医学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开展创新性和综合设计性实践项目,在教师和导师的双重指导下早期介入科研活动,孕育学生的创新实践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该创新平台的特点是理念新,立足口腔医学学科发展前沿,突出学科交叉,着重建设口腔转化医学,并将口腔转化医学的新技术、新理念直接引入口腔医学创新实践基地中,大大缩短了有志于该方向发展的学生培养周期。口腔转化医学被认为是一个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该学科的蓬勃发展,将为学院的“口腔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赋予更深刻的内涵。
2.2口腔临床医学开放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经过学院几年来的不断开拓,现已建设完成3个开放创新实践平台,交叉辐射了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所有口腔临床医学相关的实践项目,该平台为学生全天候预约开放,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在该平台运行中,口腔颌面外科学创新实践项目颇具特色,口腔医学院院长、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王佐林教授率领本科生参与到由国家民政部和李嘉诚基金会设立的“重生行动”慈善项目中,成立了本科生志愿者服务队,参与制作“重生行动”普及手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贫困家庭中患有唇腭裂患儿的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医院为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受到了患儿家长的热烈欢迎,上海市《新闻晨报》对此特别给予了报道。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本科生完成了临床实践项目多项,获得了本科生的一致好评。
2.2.1口腔理工创新实践平台学院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口腔医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理工创新实践平台承担了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材料学等学科的创新实践项目。学生可以自己跟随指导教师到临床选择合适的病例,自己取模后灌注模型,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自己设计方案,进行义齿加工与制作等一系列自主实践项目,并完成了一定的实践产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2.2口腔仿真创新实践平台口腔仿真创新实践平台共承担了口腔种植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等学科的实践创新项目。学院的口腔仿真创新实践平台达到了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引进21世纪国际上最先进、最符合口腔颌面部解剖和生理特点的口腔形态学系统,以此为主体形成了一系列完全模拟临床诊室的条件以及各种减压、加压、吸盘、减音设备等等。几年运行下来,该创新实践平台已经具有非常先进、十分成熟的全仿真系列装置和临床模拟设备,使用率达100%。尤其是针对改进的实践项目引进了形态成形评估系统、自动轨迹跟踪系统、测量评估系统及教师专用电脑系统,并与学生实践所用电脑联动,实现了同步视频播放等功能。
2.2.3“系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由学校“985”二期专项投入,在国内率先构建了“系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其研究的范畴覆盖了口腔临床各主干学科。建立大学生自主创新、个性发展的制度,设立“口腔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学生通过打擂台申请,每个项目资助2000~4000元,2~4名本科生组成一个课题组,由1名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指导),做到高年级学生100%参与。“系统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向本科生全天候开放。通过几年的运行,明显提高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口腔医学创新实践基地条件先进、设备一流,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增设了课内-课外结合性环节设计、实践反馈设计、交叉学科间知识点综合性设计、临床化技能训练的设计、自主性学习的设计、过程性评价的设计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5]。为了配合学生创新实践需要,学院不但完善了上述平台系统,还延长开放了与之配套的图书馆,并配备了管理员,方便学生课余时间查阅文献。目前图书馆拥有各种文献21780册,中文现刊80多种,外文现刊25种,期刊合订本450册,电子图书1268件。
2.2.4本科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与SITP创新项目的建设平台学院在创新培养和科研培养方面为学生搭建平台并提供知识及技术支持。利用学科建设的有利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本科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创立了大学生创新俱乐部,组织本科生参加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课题中期考核汇报会和毕业论文答辩会,对本科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实践,高年级学生100%参与。培养了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科学思维方法,显著提高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985”等项目建设中,鼓励教师科研工作与本科生教学、SITP等工作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其中学生主持上海市SITP项目3项、同济大学SITP项目3项。在校本科生申请专利多项,共获得专利授权5项,、综述数篇,大大提高了本科生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
关键词: 口腔工艺技术专业 教学方法 改进方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更多的人采用口腔修复体和正畸矫治器进行治疗,而这些修复体是由口腔技师制作完成的。因此,医院和义齿加工厂对于口腔技师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很多中职和高职学校都开设了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我校于2009年9月开始招收该专业的学生,至今毕业150余人。然而,在多年从事专业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技能需求深入实地的考察调研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追踪分析,深感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在校获取的专业技能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其原因是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比如:技能操作课程安排不合理,师资水平不足,缺少相应的配套仪器设备,等等,这些都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有待改善和提高。
一、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口腔工艺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笔者通过近年来在工作中的了解与体会,发现目前中等卫生学校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弊端:
1.学生对学科认知不清,缺乏兴趣。
学生入学年龄小,多数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缺乏学习热情,成绩不佳。进入学校时,对专业选择概念模糊,多由家长代为选择,直接包办。而家长对该专业也了解不多。很多家长都把该专业等同为口腔医学专业,认为毕业后可以从事口腔医疗活动。实际上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大多进入私营的义齿加工厂工作,主要从事各种口腔修复体和正畸矫治器的制作。入学后,由于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很多学生对该专业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性缺乏认同感,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懈怠学习,有的同学要求转专业甚至退学。
2.课程设置不合理,技能操作课程少。
口腔技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好基本技术,更要在实际工作中反复实践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与口腔工艺技术最密切相关的是牙科材料和设备。现代口腔工艺技术必须依靠先进的设备和材料,但并非有了这些就能完成高质量修复体的制作。口腔技师的技术和技能才是关键。因此,本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反复训练才能具备实际工作的能力。近年来,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了突破性进展,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等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依然偏重于理论,技能操作课程安排较少,再加上由于资金不足,学校无法购置和专业相配套的仪器及设备,致使学生不能进行更多的技能操作实践训练。
3.师资不足,优秀教师严重缺乏。
目前,很多学校从事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的教师都是从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的,而从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很少。这两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侧重点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方面侧重点也会不同。前者侧重于口腔临床疾病的教学,而后者传授的重点是各种口腔修复体和正畸矫治器的制作。两者虽有共同点,但差异较大。另外,许多老师虽然毕业于高等医学院校,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技能,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缺乏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得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成了“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不知以何种方式传授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二、中职学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
由于笔者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在工作中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与思考,了解到上述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满足医院和加工厂对口腔技师的要求,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笔者在此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激发学习热情。
教育理念是改革的先导,行动的灵魂,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我们的教育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要重视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实际。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很多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专业定向很重要,关乎学生未来发展。在学生入学之后,要先对他们进行专业方向与就业方向的知识普及,让学生对未来三年中所要学习、面对的专业有清楚的认识,坚定其专业思想,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以改变过去在教学中由于学生专业思想不扎实,而学习懈怠,进而转专业,甚至退学的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充分认识了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并对获得此专业的相关知识充满了渴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才能显著。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是我们维持良好教学秩序,传授专业知识的保障。
2.采用优化的教学方法,加强技能操作教学。
口腔工艺技术要求有熟练的技能操作和精确的仪器操作能力,对实践性要求较高。因此,技能操作教学环节的改革对本专业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1)改进课程设计,增加技能操作课程。
我们在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模式,除了保证理论教学的课时之外,还要增加技能操作的课时。教学设计要开放,改变填鸭式教学。可以用提问式教学法,从临床操作中常见问题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层层深入,解说各种口腔工艺技术的临床使用要点,以及各种口腔修复体和正畸矫正器的制作方法。还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病例引入,将学生带到医院技工室或义齿加工厂,与实际工作接轨,让学生跟随口腔技师,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掌握各种修复体的制作方法。这样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而不仅仅是个倾听者。通过这样边学习边实践的方法,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其技能操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失衡,进而造成学生知识脱节。笔者认为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融会贯通,同步吸收,这是未来中职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
(2)加强和企业合作,开办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由于学校缺乏资金,无法购置足够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技能操作机会。在这一点上,可以让学校和义齿加工厂合作办学,邀请经验丰富的技师和专业人员走进学校,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依据共同编写教材,制订切合工作岗位的课程计划,以实现专业教学和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在学习专业课期间还可组织学生到义齿加工厂进行课间见习,让学生对今后实习乃至就业的环境有初步的了解。学校还可提前与企业签订合同,在企业保证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的“人才订单”培养专业人才。
(3)开展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考试模式。
为了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技能操作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可以在学生原有单纯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制定技能操作考试标准,实施“理论+仅能”的考试模式。这样不仅使我们的考试形式变得灵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技能操作的重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学校还可以通过技能操作考试评估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们加强交流,如面谈、写信或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对该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共同提高。同时,平等的交流方式也会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也是我们能够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3.加强师资建设,构建优秀教师团队。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这是对为师者自身的素质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师非常缺乏,教育理论不丰富,教学经验不足,堪称楷模的优秀教师更是凤毛麟角。针对这种状况,首先,我们应着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提升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学校应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派专业老师到义齿加工厂参加企业的教学研讨和各种技能培训。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素质,还使教师摸清了理论教学的重点方向,到底哪些知识是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真正能用到的,向学生传授在实习阶段和以后工作中真正用得到的知识。最后,要向社会加大对于中等卫生学校教学理念的宣传,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口腔工艺技术教育事业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口腔工艺技术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批实用性技术人才也是口腔医学工作的需求。教师要改进教学,优化教学,以学生为本,在实践中推进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输送素质高、技术精、专业思想扎实的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毕业生。
参考文献:
参照国内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口腔留学生教育也为先基础,后临床,再口腔的三段式模式,专业课的学习没有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在第一、第二学年甚至没有任何与口腔专业直接相关的课程,第三学年仅有牙体解剖生理学和口腔病理学2门专业课,而且都只开设一学期。在进入第四学年后,专业课的数量突然增大,课时安排也非常紧密,学生需要同时学习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固定义齿修复学,活动义齿修复学,口腔外科学,口腔正畸学等专业科目。
从我校口腔专业留学生的反馈资料来看,学生在进入第四学年后,虽然每周学时数与低年级时相近,但是学习专业课的要求更为严格,学习压力明显增大,学生很难适应。而国外的口腔(牙)医学的课程设置,尽管在学习科目上各不相同,但是关于口腔医学专业内容的教学是始终贯穿整个课程体系当中的,并且将专业理论、实验和见习充分融合。如英国的口腔医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就按照教学计划,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定期到临床诊断室轮转见习,跟随医护人员学习基础的诊室管理细节,熟悉今后岗位的工作环境。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学生们则逐步开始分专业见习,为后续实习做好充分准备[1]。而日本的6年制牙医学教育,也从第一年就开始口腔科学介绍和接触临床[2]。专业课程内容的合理分布,可以使学生保持适当的紧张度,保证了学习效果。
由于采用三段式的教育模式,口腔留学生教学中大量的专业课程集中于第四、第五学年,相对于国内口腔专业本科生,学习专业课时间长,学时也有所增加,比如口腔修复学和颌面外科学需学习一年,分别达240学时(含实验课)和210学时(含实验课),正畸学为128学时(含实验课),儿童口腔医学为40学时(含实验课)。尽管学时有所增加,相比国外多数大学仍然有不少差距。就拿学时较多的口腔修复学来讲,在美国被分为固定义齿修复学、活动义齿修复学、全口义齿修复学、牙种植学等几门独立课程,还有相当部分内容分布在牙体外科学和口腔技工工艺学当中,如果把这些课程的学时加起来,就会远超240学时。学时的限制使得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在无形之中限制了教师对授课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理论课成为教师个人的讲授,缺少变化和互动,学习内容宽泛而难以深入;实验课只能完成既定的实验内容,很难加以拓展。这样的授课形式单是对于国内的本科生来说都非常落后,不符合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留学生效果会更差。
目前我校开展口腔留学生教学仅有4年时间,多数教师原是教授国内口腔本科生,后转为教授留学生,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授内容多与国内口腔本科学生类似。因为学制限制和课时安排较少,留学生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虽然涵盖面广泛,但是学习深度浅,很多只是做了基础性的讲解。比如对于口腔种植学,仅在口腔修复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中各设一章进行了介绍,没有详细展开,对于口腔种植学的新技术、新进展也没有提及。相对于口腔学科的快速发展,留学生课程内容的滞后带来的潜在问题就是,留学生毕业后很可能不能适应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很难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同时,这也会对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上述口腔专业留学生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我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当中,再加上授课对象的特殊性,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口腔专业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截止2010年国内已有34所高校开展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3],其中一些高校也已开始招收或者计划招收口腔医学留学生。如何从培养目标出发,改革课程体系,已成为提高口腔医学专业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结合本校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不成熟的建议,其中有些改革措施已在我院实践。
确立合适的培养目标是做好留学生教育的前提,考虑到留学生就业深造的方向性,培养目标应当符合国际化的要求,将培养目标由培养通科口腔医生转变为国际上更为通行的牙科医师,让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和学习要求。与培养目标改革相适应,对留学生学习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压缩与口腔专业相关性较弱的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如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核医学等。增开口腔专业基础课程和口腔专业临床课程,并按需要延长学时,这些课程如口腔生物药物学、口腔设备学、口腔种植学等,在国内口腔本科教育中并未单独设置,而在国外牙医学教育中普遍教授。将口腔专业课程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留学生从入校第一学年起就开始接受口腔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如口腔医学简介、头颈部解剖学、牙体解剖学等。第二或第三学年起开设部分口腔专业临床课程,保证每学期学生都学习口腔专业课程,突出专业性。同时,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将临床见习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入到教学之中。
1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课程情感
1.1培养专业情感很多学生在入学时并不是很了解口腔医学技术这一专业,与口腔医学专业的区分很模糊,对于毕业后的工作方向也很茫然,在“是否热爱本专业”的问卷调查中,仅30%的学生表示热爱本专业,这种状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非常不利。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感受口腔技师的责任、使命和骄傲,对于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的几年内,我们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历史教育,以便他们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现本专业的闪光点,帮助学生认清该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初步确认职业目标。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和口腔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学生们感觉到将来的自己是被社会所需要的,只有口腔医师和口腔技师的完美合作才能给患者提供理想的修复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于是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当专业热情和专业动力被激发出来后,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就由被动自然而然的变成主动。
1.2培养课程情感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学科,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紧密的联系临床实际。学好口腔解剖生理学,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因其内容复杂、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每一届学生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第一次课,充分展示口腔解剖生理学在整个专业中的基础作用、坚实地位和独特魅力,并且使学生明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技师,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不可缺少的,从而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强化理论教学
2.1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科学、实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内容涉及牙体解剖生理、牙列与牙合、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口腔生理四大部分。根据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和实际岗位的任务需求,将牙体解剖生理、牙列与牙合作为教学重点,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和口腔生理作为次重点。重点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突出科学性、职业性、实用性,力求学生掌握口腔工艺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2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应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讲解牙体解剖时使用标本、模型、挂图、多媒体,使教学直观、生动,理论部分结束后,教师随即进行牙体雕刻,边做边教,学生边做边学,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距离,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同时便于学生随时发现问题,教师随时帮助解决问题;再如讲解颌面部解剖时,若采用传统讲授法,学生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我们采用病例讨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仅学会了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而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特别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推崇现代化教学手段,而是应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否则容易造成师生的惰性或忽略了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有悖于扎实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初衷,最终难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还应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渗透、指导,如提高自学能力,学会归纳总结,勤思考,多讨论等,为今后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3重视实验教学,提高操作技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要培养的是既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口腔解剖生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是理论课的延伸和升华,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为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技能基础。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早期见习、加大实践技能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最初的探索与尝试,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3.1加大实验课学时,加强实践操作增加了大量的牙体雕刻实验课学时,本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达到1∶3,内容全面,包括重要牙位的三倍大牙体雕刻,等大牙体雕刻、蜡牙冠的雕刻、滴蜡塑形、仿离体牙雕刻,设计科学,符合学生每一阶段的能力特点。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0级、2011级全日制口腔护理专业大专学生共计56名。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1.61±0.57)岁。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我院于2009年建立南开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并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创立口腔护理专业方向大专班,作为口腔专业教学医院,同时接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口腔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口腔医学、口腔护理专业课程见习及临床实习。本研究将原有医护分离的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创新开展医护一体化教学,具体教学模式为:①教学内容整合:立足口腔护理岗位工作任务,选择需用四手操作配合的相关实训课程共计73学时,将口腔医学生与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调整两个专业原有教学进度,口腔医学生、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同步实训教学。②教师整合:由具有丰富口腔门诊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熟练掌握四手操作技能的医生和护士按照口腔专业分工组成各专业医疗-护理一体化教师团队,进行集体备课,学思路,明确教学过程分工;为保障实训教学质量,每组学生均有医护教师指导小组负责,每个指导小组由一名医生与一名护士组成,负责整个实训过程中从旁指导。③教学标准整合:医护教师共同讨论制订教学目标及标准四手操作流程:在实训课程中同步讲解医生、护士的操作要点,并将治疗步骤分步边讲解边进行操作示教。④实践整合:由口腔医学生、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组成一对一小组在实训室头模上进行四手操作实践练习,口腔医学生头模实训室配备口腔头模实训机、口腔技工桌、多媒体内窥镜探头及影像分配器,见图1,可以满足四手操作教学的需求。⑤考核整合:实训后由医护教师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对学生掌握情况共同进行考核评价。
1.2.2评价指标
①综合考核成绩:采用以病例为导向的仿真综合考核,由医护教师共同组成考核小组,由1名口腔医学生和1名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结为一组,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考核病例,评分项目包括理论运用(对治疗流程的掌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操作技能(器械摆放合理传递及时、仪器使用正确、材料调拌达标)、配合熟练程度(及时提供治疗用物并吸唾、配合熟练顺畅)、医护沟通(及时准确与医生交流、沟通效果医生满意)、合作态度与认知(医护协作意识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5个方面11个条目,5个方面分别占权重20%、30%、20%、20%、10%。即合作态度与认知的2个条目总分为5分,其作9个条目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②学生问卷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问卷在查阅文献及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医护配合意识、增强医护沟通能力、模拟临床工作情境、增加临床工作信心、对教学效果满意、赞同该教学方法7项,采用Likert5级评分,0分为非常低,4分为非常高,总分为28分。满意率为项目得分与项目所占总分之比。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考核成绩及学生问卷评价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实训前及实训后综合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2.1综合考核结果
对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考核评分结果,实训后对治疗流程的掌握、器械摆放合理传递及时、仪器使用正确、及时提供治疗用物并吸唾、配合熟练顺畅、及时准确与医生交流、沟通效果医生满意、积极主动配合治疗8个条目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实训前(P<0.05),见表1。
2.2学生评价结果
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提高学习兴趣、增加临床工作信心方面的满意率较高,分别为95.54%、95.98%,见表2。
3讨论
3.1口腔专业教育及四手操作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口腔护理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有研究对某省78所综合性医院及6所口腔专科医院321名口腔科护士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口腔护士专业教育主要是以普通护理教育为主,接受过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护士比例仅占10.6%,有四手操作技术培训需求的占60.1%[10]。普通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口腔专科护理学习与实习,仅靠进入工作岗位后短期的岗前培训,对口腔治疗特点和要求只是现学现用、一知半解[1],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诊疗。国内已有学校在护理专业教育中加入口腔护理教学模块,但课程设置仍以理论授课为主,实践课时仅有26学时,占到专业课程的24.5%[11]。基于口腔临床诊疗工作的特点,口腔护士承担着配合医生治疗的重要职责,良好的医护配合有赖于护士对口腔治疗过程的熟悉。由于护士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其在工作中对技能操作难以运用自如[12]。有研究指出,四手操作可以明显提高口腔治疗的效率和质量[13],降低口腔诊疗中的医院感染[14]。另外,传统的治疗模式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起身漱口,给治疗带来很多不便,导致患者就医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疲劳感。四手操作模式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马晓萍[15]的研究表明四手操作组患者满意度较独立操作组提高17.9%。四手操作使护士在口腔治疗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发挥辅助作用,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8],增加患者的满意度[16],因此将成为未来口腔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5]。此外,患者就医期望值提高,对高标准、高效率、人性化的口腔治疗需求日益增加,医疗服务质量、患者就医感受已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掌握扎实口腔理论知识及熟练四手配合技能的护理人才势在必行。
3.2医护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四手操作配合技能
四手操作的开展有赖于医护间的密切合作,而教学是改善医护合作的关键[17]。现有医疗、护理分离的教学模式是分别从医、护角度训练医学生和护理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不能模拟四手操作时的医护配合过程,医护间的协作训练欠缺,而且同一教学内容需要反复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本研究将医护双方作为整体同步进行实训,即节省了教学资源,又能模拟临床配合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进行四手操作技术的训练[7]。已有研究报道在护理综合技能实训[18]、护理临床实习[19-20]中开展医护合作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教育理念应用于口腔护理专业教育,通过医护教师团队对标准四手操作流程的分步讲解和示教,使学生明确治疗的每个步骤、要点和医护职责分工,在头脑中形成对治疗流程的清晰认识,并运用于实训操作练习中。每组医护学生的实训全程均有医护教师指导小组负责,能够根据每组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能够掌握不同治疗阶段所需用物、器械、仪器,做到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实训前后考核结果来看,该方法切实提高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四手操作配合能力。同时,医护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学习、合作,在协作中锻炼了医护沟通能力和护士工作积极主动性等临床综合素质,而这些正是以往教学中所欠缺的,本教学方法增强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协同配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岗位工作需求的密切结合。
3.3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医护一体化教学方法打破专业内教学界限,模拟临床四手操作真实情景,与传统的讲授方式相比更为形象生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意率达95.54%)。以往研究表明医护协同的模式可以提高医护的满意度[21]。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进入实习后直接配合临床医生四手操作,快速的临床治疗节奏、患者对实习教学的不配合以及临床医生对配合技能的高要求都导致临床实践机会明显减少,容易造成学生的实习压力和紧张心理,在仿真头模上与医学生配合使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处在一种友好的学习氛围中,更容易树立学习的信心,也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7]。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