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市场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2005年至今,医药行业经历了“黄金发展时期”,行业的收入,利润、利润率等主要指标节节攀升。从各子行业的利润变化情况来看,基本与行业整体表现相同,但中成药更胜一筹,成为“领头羊”。医改出台后,进一步加快了行业发展,2009年行业销售收入接近8000亿元大关,利润总额也突破了800亿元的关口,更值得一提的是,销售利润率节节攀升,自从2009年突破了10%之后,2010年更是达到了10.31%,创下历史最高值。从2010年的情况来看,化学原料药及中成药的利润增速超过了医药制造业的整体表现。其中,化学原料药获得较大增幅的主要原因源自其2009年基数较低,随着海外医药市场的复苏,其出口亦获得了恢复所致。
国内外发展空间较大
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增长近3000亿美元,2014年将达到1.1万亿美元。未来5年5%~8%的年复合增长率,既反映了发达国家的主销药品失去专利保护所带来的影响,也反映了全球新兴国家医药市场强劲的整体增长。
2010~2014年间,我国新兴医药市场预计将以14%~17%的速度增长,而主要的发达医药市场的增长率将仅为3%~6%。到2014年,新兴医药市场的药品销售额的累计增长金额将与发达医药市场持平,达到1200~1400亿美元。而过去五年间的这一数据的对比为690亿美元和1260亿美元。从而中国有望成为国际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已经成为了众多国际制药巨头瞩目的焦点,辉瑞、默克、葛兰素一史克、罗氏、勃林格一殷格翰等纷纷和中国企业展开各类合作,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华海药业、海正药业、海翔药业等对与国际巨头的合作项目进行了披露,而更多的合作项目还在洽谈之中。
估值高企的困惑
医药行业自从进入“黄金发展期”后,虽然与国内其他行业或GDP比较仍将保持相对较快增长,但随着其收入及利润的基数不断提升,增速放缓将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有望在下半年出台,医改的不断深化,其实施效果也将不断的展现出来,部分与医改政策结合程度高的公司将更为明显的受益,其余的受益程度将不会非常明显;市场表现也将出现分化,出现2009年集体大涨的可能性较小。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有望成为医药行业的分水岭。虽然医疗改革规划的具体细则不得而知,但预计其核心内容将围绕鼓励企业创新、鼓励兼并重组而展开,并优先扶植优质企业的发展。虽然我国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表现为品种单一、竞争力低下,真正具备做大做强、深入研发的企业却为数不多。做为国家战略性产业,鼓励创新及兼并重组是指日可待的。例如:同仁堂、天士力、江中药业、仁和药业、东阿阿胶、片仔癀、华东医药、马应龙。
投资建议
未来五年,根本改变“以药养医”局面,建立向社会药店开放处方的制度,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尚未形成可操作的协调与持续发展机制,医保无法对医院用药发挥制约作用,致使用药不合理,市场竞争无序;同时,在目前医药不分家、处方外放难的情况下,医院药房仍然绝对占据药品消费市场的垄断地位。
目前市场现象:
“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参加了医疗保险,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大多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4亿多儿童和中小学生没有医疗保障。”
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是自费看病。由于医疗保障覆盖面小、用药和检查费用不甚合理、部分药品价格虚高,致使许多老百姓看不起病,全国每年大约有1000余万的农村人口因病致贫或返贫。
政府规划措施:
到2010年,在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在大中城市,原则上按照3万~10万居民或按照街道办事处范围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将公立一级医院、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转型或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应的市场规模约在500亿~2900亿元。如果按药品收入占50%比例测算,则社区医疗市场的药品规模约250亿~1400亿元。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按此目标测算,新农合的市场规模约400亿元。按药品收入占50%比例测算,则新农合的药品市场规模约200亿元。
由于政府的投入增加,解决了“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从而促使人们原来被压抑的医疗保健需求得以释放,从而带来市场的巨大增长,经过敏感性分析,患者就诊率上升可能带来的药品市场规模约1000亿~4500亿元。2006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4700亿元,而医改带来的上述三项的增量数据预测显示医改有可能带来药品市场翻倍的增长。
同时加快医药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实施药品通用名处方制度,建立向社会药店开放的处方管理制度,加大“医药分开核算、分开管理”、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和改革力度。
医药企业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做好调整,应对未来全民医保的形势,作出怎样的措施呢?全民医保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医药企业如何有效的研读和应对全民医保成为首要战略规划。
首先由于从目前中国医药科技发展现状看,短期内很难在新药创新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无法改变以仿制药为主的局面,企业要完善药品定价管理,在生存发展保留必要的价格空间。按公平竞争、质价相符原则,缩小国产药与合资药、进口药的价差,提高医疗必需、因价格过低而停产的药品的价格。其次融入国家积极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解决医疗机构的收入补偿问题的同时,加快企业推动改变“以药养医”的负面影响。加快政府试点医疗单位的合作,特别是药品直接销售模式的出台,进一步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最后行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将促使行业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医改将为医药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一方面,医改给医药市场带来较大增量;另一方面,医改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促进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这种变化将带来龙头公司利润爆发性增长。
企业如何做?
1、通过研发要做龙头企业
品牌与区域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在整体实力上要有影响力,由于我们国家企业与区域发展不是很匹配,导致局部区域内的医药企业占据的主导作用不被当地政府所重视,比如企业依托的资源、环境、税收等需要当地政府的协作,企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自身优势以外,要大力推动企业品牌、人文、政府等各种行为的加入,真正意义上把企业、政府、社会力量融合,推动企业实力向社会知名度迈进。
2、产品种类逐步完善
企业要面临消费的巨大压力,整体消费面在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医药企业的产品种类需要有所增加,特别是高新产品,生物技术与基因技术产品、普通产品的合成等,大力做好医药企业商品类别强大势力,占据有利位置,在医药环境改变的状态下有新的环境与产品匹配,区域与地域产品发展与适应性将是未来的医药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3、销售地域的扩展
[关键词]OTC;品牌;品牌定位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088-02
OTC(Over The Counter Drugs)即非处方药物,它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即不需要凭借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的处方即可自行选购、使用的药品。
中国非处方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容。根据《2013―2017年中国OTC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OTC市场还只有约253亿元市场,但到了2014年,中国OTC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到2020年,我国OTC市场规模可能位居全球第一,潜力巨大。
由于OTC是品牌消费,常用品种繁多,消费者的自主选择空间很大,而消费者对OTC的安全、疗效没有专业知识的条件下,品牌常常成为消费者购买的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品牌管理对企业营销成功至关重要。品牌管理起于品牌定位,准确的品牌定位是品牌管理成功的基础。
1 OTC品牌定位的策略
未来的医药市场格局是由医药产品品牌来划分的,医药企业的定位目标需要通过使品牌所体现的价值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相吻合来确定。医药企业需要通过医药产品的品牌向目标消费群传递其希望了解的内容,使产品品牌的价值特征和宣传点与顾客的关键购买动机一致。OTC品牌不仅反映药品的特征或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赋予药品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内涵,渗透着某种情感,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实现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可信赖的印象沉淀在消费者的心目中。
消费者在选择OTC药品品牌时,一方面关心的不只是单一药品品牌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思维的局限又不可能了解大批药品品牌的特征。总的来说,OTC药品品牌具有理性和感性两大特征,理性是以医药产品品牌的实际功能为基础的,而感性则是与想象力相联系,须以消费者自我价值的提高为基础。如果丽珠得乐仅仅是高科技的胃药,而没有以“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怀”的情感价值去感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就与一般胃药没什么区别。在OTC药品品牌定位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下列标准:
对消费者而言,定位必须是能切身感受的。如果不能让消费者作为评定药品品牌定位的质的标准,这种定位就失去了意义,例如,海王银得菲称其产品功能是快速消除感冒症状,尤其是鼻部症状,其在定位时就抓住了“快”这个主题;定位后一定要以药品的真正优点为基础,任何文过饰非或者夸大优点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购买者的怀疑,进而破坏厂商的形象,最终导致失败;定位应凸显竞争优势。虽然对药品优势不能够夸大其词,但也要突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要强化优点,而不是泛泛而谈。只有如此才能保住产品竞争优势,才能确保顾客忠诚;定位要清楚明白。过分复杂的药品品牌,不易为消费者所接受。例如,芬必得就清楚定位于“有效针对各种肌肉骨骼疼痛,12小时持续缓解疼痛”。
OTC品牌定位应以顾客满意程度为基础,药品品牌只有为消费者所认知才可能有发展的空间。所以,对一家医药企业而言,最主要的挑战显然就是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偏好,让消费者认为你的药品比别人的要好,唯此,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选择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定位:
(1)药品本身的特征定位:即从药品的疗效、副作用等方面进行定位。例如,西安杨森的息斯敏号称“无嗜睡抗过敏”。
(2)使用/应用定位:根据产品的某项使用或者应用功能定位。荣昌肛泰的“贴肚脐治痔疮”等。
(3)疗效途径定位:如利君沙的“进入细菌内部杀灭细菌”。
(4)疾病症状定位:如润洁的“眼干、眼涩、眼疲劳”。
(5)竞争者定位:以一竞争产品作为参考点来定位产品。例如,泰诺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头痛可能导致胃出血的弱项,提出“不会引起胃出血的头痛药”。
2 OTC品牌定位的步骤
对OTC品牌的拥有者来说,进行产品品牌定位的目的是建立公司所期望的、对本细分市场内大量消费者有吸引力的竞争优势。因此,OTC品牌定位的步骤应围绕着对竞争优势的明确、选择和有效的市场传达进行。
(1)明确潜在的竞争优势。所谓竞争优势,按照美国著名战略大师波特的描述,是能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而这个价值量大于公司本身创造这个价值时所花费的成本。顾客愿意花钱购买的就是价值。以比竞争者低的价格销售,却获得等值效益,或者提供足以抵消较高价格的独特效益,这就是超值。因此,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类型: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化。OTC企业可以从经营、营销、服务、生产等各个方面显示出与竞争对手的区别,如同样是普药,宛西制药在药材的选取上下功夫,强调“药材地道,药更地道”,实现了与竞争对手的区别化。
(2)选择竞争优势。选择竞争优势主要考虑3个方面:差别化利益值开发的前提条件、确定差别化利益的数量以及确定具体的差别化利益。并不是所有的品牌差别都是有价值的,有的差别不能作为细分的依据。因为每种差别都有可能增加公司的成本和顾客的利益,所以公司要细心选择每种区分自己和竞争对手的途径。一种差别化利益值得开发的前提条件应当包括:重要性――能提供给足够数量的顾客以高度的利益;区别性――它或者不是由其他公司所能提供的,或者是由公司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提供的;优越性――它比用其他方式获得相同利益来得优越;沟通性――对于顾客来说是可以沟通的,并且可见的;优先权――不易被竞争者效仿;负担得起――顾客能够支付得起的这种差别性的费用;营利性――公司介绍这种差别性是有利可图的。拜耳医药旗下家喻户晓的感冒药品牌白加黑以“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就是利益差别化创新的最好证明。
(3)确定不同的品牌定位战略。毫无疑问,领先者自有其成功之道,他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做法,发扬光大。那么,后来者又该怎么做呢?后来(或落后)品牌们常想:“领导品牌能做到最大,他们肯定知道怎么做有效。让我们也这样做吧,只是要做到更好。”实际上,“更好”的想法并不妙,这样做其实是把营销当成了“竞赛”,而且以领导者倡导的标准来衡量胜负,后来者(或落后者)完全失去了发挥出自己的战略的机会。要想成功地与领导品牌展开竞争,正确的做法就是站在它的对立面,向顾客提供不同甚至相反的东西,而不是期望做得更好。换句话说,就是需要确定不同的定位战略。举一个例子,同是感冒药,由于品牌定位不同,较高经济收入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百服咛、泰诺;而经济状况较差的消费者可能会考虑三九感冒灵、新康泰克。海王银得菲称其产品功能是快速消除感冒症状,尤其是鼻部症状,其在定位时就抓住了“快”这个主题;这就是这些品牌以一贯之的定位和准确、贴切、适当的诉求表达的效应。
参考文献:
[1]Katherine N.Lemon,Roland T.Rust,Valarie A.Zeithaml.What Drives Customer Equity[J].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26-27.
市场扩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儿童药市场始终是医药圈难啃的“鸡肋”——研发周期长、研发成本高以及安全风险高。品规少、剂型少、全国性强势品牌的缺乏,已经成为儿童用药市场难以回避的问题。除此之外,有数据显示,儿科用药在零售终端的销售增幅也远低于市场整体增速。
然而,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儿童药市场逐渐开始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潜力。放眼近几年,儿药政策的春风接踵而至——2012年,《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鼓励罕见病用药和儿童适宜剂型研发”;2013年,药监局出台《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对儿童药物研发提出鼓励政策;2014年5月,首部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综合性指导文件《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并针对儿童用药的研发创制、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等各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推动儿童药产业迈出重要一步。此外,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预计未来三年将新增600万新生儿,上述的政策红利对医药需求尤其是儿科用药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
事实上,尽管儿童用药需求大且在持续增长,但我国的儿童用药市场尚不成熟。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0~14岁人口达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6%,儿科患病人数占总患者人数的20%。与此不相称的是,目前国内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只有60种(含中成药),仅占总制剂品种的1.7%。此外,全国4000多家药厂,可以生产儿童药的厂家只有百家。
品牌突围
毫无疑问,儿童药生产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事实上,我国儿童药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都被外资企业占据,而国内品牌中也缺乏全国性的强势品牌。
近年来,国内品牌开始奋起直追,加大研发力度,大力打造自主品牌。然而,由于儿童药的特殊性,以往依靠提高广告投入拉动终端销售的模式已经逐渐疲软。激战在即,如何突围?不少国内药企开始意识到,终端拦截已经难以为继,儿童用药要寻求长远的发展应该做“专”、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及突破固有的营销模式。
根据市场定位划分,目前儿童药国内品牌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整合所有儿童药,打造全品类的品牌,另一种则聚焦细分领域,再逐步延伸产品线。以太龙药业为例,作为着眼儿童药细分领域的典型代表,其针对儿童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顶层设计:以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和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两大产品为核心,逐步扩充产品线,打造儿童品牌。“因为感冒药和健胃助消化类药品是未来儿童用药的两大领域据。”太龙药业市场总监吴延兵介绍道。
“品质和品牌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吴延兵看来,要在混战中突围,品牌是始终保持战斗力的基石。以太龙药业生产的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为例,其于2013年上市,目前在市场上已经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销售渠道已经覆盖百强连锁,在这当中,太龙药业多年的品牌建设功不可没。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双黄连口服液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其中口服液生产企业有10多家,而排名靠前的3家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0%。自2010年开始,太龙药业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位居首位,且占比不断提升,由2010年的32%左右上升到2013年的55%。而恰是太龙双黄连口服液打造出的品牌为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商合力 专业破局
除了品牌的支撑,儿童药的特殊属性也使得药企与连锁开始将目光聚焦在专业提升上。首先是研发的专业度。安全性向来是儿童药研发的重中之重,也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第一步。由于儿童用药的剂量、口感等较成人用药更严格,这也对科研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品质的提升能让我们在同类产品中更具竞争力。”据吴延兵介绍,目前,太龙药业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新药研发体系,可实现从前期调研、立项、研究、申报,直至后期支持的新药开发全过程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药的安全性。
而针对目前儿童用药普遍存在的剂型不当的问题,从外观设计、口感等方面进行了剂型改造也势在必行。“目前市面上很多儿童用药口感都相对苦涩,这并不便于儿童服用。”吴延兵指出,太龙药业研制的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作为唯一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通过的儿童型双黄连口服液产品,口感微甜,更适合儿童服用。
民以食为天,药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关系着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相结合,集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医药行业是民生行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是典型高产出、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湖南省六大优势产业、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更是长株潭核心产业之一。因为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该行业就业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所有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随着我国医药市场规模高速增长,随着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在医药行业内逐步规范,医药市场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数量大、层次高、结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快构建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将有利于培养一大批具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推进药学专业职业教育与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医药职业教育专业体系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构建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一)基本理念中职和高职属于同一类型教育,具有相同规律和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是中高职教育的共同特征,但两者在办学层次定位、培养目标界定、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明显区别,尤其是职业能力标准要求不同。中职主要培养经验层面的职业能力,而高职主要培养包括技术应用、统筹管理、发展创新等策略层面的职业能力。策略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是对经验的系统化和结构化。伴随着工作过程复杂程度的增加和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经验层面的能力已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能依靠策略层面的能力。中职学校药学专业要为医药行业培养能从事药品生产、检验、流通、营销和使用,并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教学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弥补文化基础知识的欠缺。而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要为医药行业培养能从事质量控制、药学服务、监督管理、辅助研发和技术革新,并引领职业生涯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学以核心技能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提升,在继续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强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适应第一线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凸显手脑并用和心智技能。综上所述,药学专业中、高职教育的对接融通,需从本专业的系统角度和体系层面出发,树立终身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念,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依托医药行业产业,整合中高职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分段确定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从分析职业能力标准入手,明确定位、找准接口,着力推动并构建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二)体系构建构建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应建立在对整个医药行业岗位总体分析的基础之上,组织医药企业、行业精英、职教学者和课程专家共同商定,联合开发各岗位或岗位层次的职业能力标准,形成医药行业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再联合制定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确保中高职专业课程与教育教学的衔接。通过行业企业调研,明确药学专业的岗位职业(工种)分类和能力分级,根据一般技能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医药行业企业为主导,以职业能力分级为基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标准(见下页表1)。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医疗机构 政策 市场分析 临床治疗
过去12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2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近12.3倍。目前,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其中2013年全年销售规模达到2120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比上一年度增长21.19%。而医药市场总规模为10372亿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到医药总市场的20%,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可见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另外,医疗领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生产企业14928家;第二是企业规模小,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800亿元,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出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中国医械产业呈现“多、小、高、弱”的特点:第一是生产企业多,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平均每个企业产值约1200万元;第三是产品集中度高,医疗器械产品种类3500多种,平均每种产品十多个注册证。
从企业效益来看,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不管在生产还是在销售领域,集中度都比较低。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而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在国内销售医疗器械的主要渠道是药店及专业的医疗器械公司。
国家的政策法规
2013年7月17日,四部委出台“医疗器械专项扶持”政策,提出医疗器械类专项是今年新实施的扶持重点,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其中,2013年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发展专项将聚焦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而我公司的产品应用纤维算法模拟脑白质,其所成影像的分辨率较传统模型有显著提升,模型边缘自然完整。
一、医药产业链,研发才是核心竞争力
1、医药竞争最后还是产品竞争
中国医药经济长期发展被每年超过GDP增长速度的表面数字所蒙蔽。然而中国目前医药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中高端产品市场逐渐被国外医药企业或者合资企业垄断,缺乏产品的危险导致未来民族医药产业走向飘浮不定。
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过:“社会现实中,首要的竞争并非价格,而是新产品、新技术、新的原料来源以及新型企业组织所引发的竞争……”
那么什么样的创新环境才适合创新呢?熊彼特进而提出著名的创新假说: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原子式企业是无法实现技术进步的,只有集中的市场上具有垄断势力的大企业才能实现创新,因而是进步和总产出长期扩张的引擎。”
创新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
2、国外研发投入
2005年辉瑞用于研发方面的开支约达76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3%,占其当年销售收入的15%。其次为葛兰素史克公司,2005年研发投入为53.5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3%,占其当年销售收入的14%。赛诺菲-安万特公司位居第三,研发投入为48亿美元。
3、外企产品占据第一终端高端市场
中国的医药市场70%以上集中在医院市场,主要是其使用的高端产品,赚取高额利润,而其中80%的医疗资源和市场又集中在三甲医院内。在中国的几大经济龙头市场如北京、上海、广州医院用药市场中,世界500强中的辉瑞、拜耳、罗氏、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制药企业分别占据北京医院市场销售额排名前5位。
由于国内医药企业缺乏研发能力,没有相应的专利产品,尤其是西药产品类别中只能生产一些国外专利过期的仿制药品。除了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成药,第一终端市场基本上是拱手让人,而民族中成药的价格是无法和国外新的专利药物相提并论的。
4、外企合资产品不受降价影响
由于外资企业的产品大都是专利药品,具有全球性、唯一性、临床使用必备性等特点,符合优质优价和单独定价的所有要求,发改委根本就没有办法约束这类药品的价格,否则这些药品完全可以退出中国医药市场,这是卫生部门不能承受的损失。
在国外药品利润得到保障的同时,国内制药企业的产品尤其是一些获得80年代国家质量金奖、银奖的产品纷纷遭遇降价的摧残,利润被一步一步的压缩,研发投入本来就少,没有利润,那来钱去研发,中国广大药企首先要解决的是活下去的问题,然后才识研发,饭都没得吃了,有谁还来管研发,而没有研发,就更不能在竞争中取得先机,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没有更好更优质的国产药供给市场,吃亏的还是广大老百姓。
目前药企是生存第一,研发只好再次靠边站了。
二、中外药企研发投入和运作方式对比
如果将中国和国际的研发进行比较,那么中国的研发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日本的武田制药年度研发费用为1000亿日元左右,辉瑞制药则维持在70亿美元左右。2002年辉瑞、葛兰素史克等全球药业10强企业年度总研发资金达279亿美元;2002年美国的国立健康研究院2002年的拨款为273.35亿美元,占当年美国政府科研拨款总额1117.56亿美元的24.5%,仅次于对国防科研的拨款545.44亿美元(占48.8%);据美国研究制药工业协会的统计,2002年美国整个行业在研发上的投入为440亿美元。因此,国际上的研发特点是以大型制药企业和国家相关医药研究机构为主体的研发军团控制了整个医药研发。
中国医药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投入平均只占销售的1%左右,2000年,我国支持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经费仅约为20亿元人民币,不足美国政府投入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经费的1%,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费用也不超过50亿元。
区域 研发资金 研发主体 研发方向 研发成本 研发时间
国际 总销售额的10-15% 企业与科研院所 新型化学药、植物药 1-10亿美元 5-10年
国内 总销售额的0-5% 科研院所与部分企业 药品新剂型、专利药仿制 0-1000万元 1-3年
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根本和外企不再一个数量级。
三、中国药企研发力趋零谁之过
据统计显示,2003~2006年全国医药生产企业盈利能力逐年下降,亏损金额则大幅度上升。2003年,全国医药工业年收入利润率税前为9.7%,2006年1~10月则降为6.34%,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5.5%。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曾经说过“如果不改变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企业创新投入达到3%的目标就实现不了,没有创新的医药产业生存肯定会出现危机。”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制药企业总利润下滑,研发能力趋零呢?
1、不按市场规律政府降价的摧残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认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自2000年16号文件下发至今已整整7年,国家各有关部、委、办、局做了大量工作,但成效甚微;国家发改委10年来先后降低药品价格22余次,降价品种1100余个,降价总金额达400亿元,但百姓未真正得到实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试了6年,各省市招标模式花样翻新,企业费用急剧上升,造成社会资源极大浪费——全国医药商业有17个省汇总性亏损,仅北京6家医药批发企业,两年半的时间就支付中介费4800万元之巨;创造财富的制药龙头企业华北制药、山东新华、山东鲁抗及东北制药等纷纷出现亏损,中国药品市场近60%的份额被合资和进口药品所占据。价格形成机制由政府主导,无形中伤害了制药企业的竞争力。
2、药监政策的摧残
首先是GMP认证的摧残,本来GMP认证是为了提升药品质量的,是件好事,但是中国行政官员在审批时肯定有部分权力寻租形象,把关不严,结果是绝大多数药厂都过了GMP认证,大量资金沉淀在设备厂方上,然后今年又开始大力度收回GMP证书,早知如今,话别当初!
请问谁对其造成的资金浪费结果负责?!收回证书后造成的浪费又是谁来负责??这可都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啊!!
还有海量报批的后遗症,一年批上过万个生产批号,准入机制如此低廉,恶性价格竞争自然随着而来。没有了积累研发能力从何提高。
3、研发机制和报批机制的限制
药品的研发缺乏有效的监控,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更多的是关注自身个人利益,使得产品研发出现严重的重复建设。一个产品可能有上百个生产企业获得批号,如板蓝根系列产品,企业只能为了生产而生产,却忽略了板蓝根也需要研发的道理,幸亏还有白云山和黄等一些优良企业,为中成药系列产品发挥企业的一份微薄之力。
仿制的泛滥还造成企业研发投入结果预期不明,谁都怕自己研发的药品被别人几年后又仿制了,谁都想大顺风车。这直接的责任人是政府有关政策没有引导鼓励药企的原创性研发。
还有鱼腥草注射液除了问题,结果整个生产企业全部是一锅到不能在生产,怎么就没有企业从事产品质量标准的提高工作,让产品过敏的问题得到解决,药品质量的改进报批怎么就不能向日化品那么容易呢?这样的申报报批制度是否已经阻止了药企提高药品品质的积极性,当然这也有药品是特殊药品,其安全性需要把控的原因。
再比如,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宣布青蒿素单方制剂疗效欠佳,将逐步减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其复方制剂,由此我国唯一有知识产权的西药产品将受到重创,笔者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制药企业不大力开展青蒿素复方制剂的改进提高呢?现在我们的专家出来说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和我们学术观点不同,单方仍很有用,这样说有个屁用。
4、流通机制摧残
药价高高在流通环节,这是人所共知的实事,即使高价制药企业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当然也就没有研发的费用。
由于招标体制导致部分药品无法在城市内医院系统生存,在药品生产监管不力的前提下,部分无良医药企业生产相对低廉的药品流向农村市场,如2006年的“欣佛”事件,当然也有情节更加严重的“齐二药”属于伪劣药品在各级市场流通。
单纯以价格为准入指标,使得各种质量不过关、生产成本极低的药品在医药市场畅通无阻;而质量信得过的、临床疗效有保障的合格药品由于生产成本据高不下,无法与劣药竞争,反而将诚信企业逼入死角。
药品在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使得产品营销靠的是医生回扣,中标价越高越好卖,药品在医院的销售很大程度上不是真正靠产品力,而是靠医院各个环节掌权人的权利寻租来解决销售问题,因此也就没有企业真正重视研发了。
在零售终端,也是依靠仿制药拦截,设计成和品牌药相似的包装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进行拦截,抢夺别人的利益。还有一些在零售市场销售的药品更是普通的食品保健品,依靠政府部门和媒体的违规广告,大肆炒作概念,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和眼球,从而轻松掘金,这样的体制真正研发具有疗效的产品反而成了傻瓜!
5、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研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企业普遍认为国家的经费偏重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员不足,而且流失严重;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在大企业中完成,但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国家相关优惠政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等等。
在现阶段本可以依赖政府的力量,可是政府支持医药研发的经费少之又少,无法扛起药品研发创新的大旗。如青蒿素原本是国家攻关得到的,但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又开始推崇复方制剂,对我国青蒿素生产企业不啻是恶梦。
投入主体确失:中国目前已经不缺资金,股市与基金市场的火爆和流动过剩就是明证,还有众多的VC资金,有几个介入新药研发的,又有谁来说服他们投入新药研发。长期以来,我们的药品研发资金就是基本上是两个来源:一是国家行政拨款,效率低下,且与市场需求相去有一定距离,有些是实验室研发,二是企业自主研发,由于没钱经费严重不足。
四:研发趋零的后果
1、核心竞争能力的高端永远受制于国外
很多心血管、糖尿病、精神类、抗过敏等类的药品一直都是由国际制药集团引领研发高端,产品标准即由这列企业掌控,我国医药企业除了仿制还是仿制。中国的百姓为了健康而不得不支付高额的药品专利费用。
2、高额利润永远为外企攫取
2004年,医药企业利润比全国工业利润低了26.24%,不少大型抗生素生产企业利润下滑接近50%。而与国内企业的这种低利润相比,外国制药企业的利润高得惊人。相关数据表明,2004年全年,美国辉瑞公司利润上升191%,达到113.6亿美元;销售额上升17%,升至525.1亿美元,其利润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达到了22%左右。而据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公布的200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其销售收入为57.43亿美元,利润为14.53亿美元,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9%与34%,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的百分比高达26%左右。
以最能代表制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产品为例,辉瑞的重榜炸弹产品阿伐他汀2004年的销售额为108.62亿美元,而2004年中国制药企业能产出的所谓“中国炸弹”销售额最大的是江苏扬子江的左克和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销售收入大约在10亿元左右,两者的差距仍高达90倍。
3、低水平仿制造成恶性竞争与恶性循环
我国出口一台DVD售价32美元,交给外国人的专利费是18美元,成本13美元,中国企业只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一台售价79美元的国产MP3,国外要拿走45美元的专利费,制造成本要32.5美元,中国企业获得的纯利润只有1.5美元。这是轻工业的真实案例。
那么医药企业同样是这样的局面,大量仿制药充斥在医药市场,低廉的利润造就了恶性竞争和循环。除了部分抗生素等原料药和部分中成药出口之外,我们根本就无法占领国外市场,面对国际严格的GMP要求,我们只能望而却步,我们的制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连印度都比不过,以后将何以为生?!
4、大病爆发将威胁国民整体医药安全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药品研发机制,没有新药,新的基本药物不能保证公民所需,那将是危险的。如果我国的公民卫生健康系于外企药品身上,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将何去何从?!
19世纪后期,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在长江三角洲形成。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医药产业的规模化在长江三角洲崛起。21世纪的初期,国际医药资本向长江三角洲汇聚。以上海为主轴、浙宁纵深腹地为依托的整体性、一体化的医药产业“盛世”的伟大时代即将在长江三角洲开元……
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浙江紧密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是我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在长三角这一区域,一个新的医药经济发展格局引起了全国药界的广泛关注,浙沪宁利用区位优势和发挥拥有资本市场的功能优势,力图打造一艘长三角现代医药工业航母。目前,浙沪宁都在积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药工业制造业基地,发展医药产业集群,增强国际竞争力。预计不要五年,一个以上海为龙头沿长江和杭州湾两翼展开的雁状医药产业带肯定在东方之珠出现。
在发展中趋向产业集群 “物以类聚”。以长三角的15个主要城市内的医药业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的医药产业带,在这个集群里,密集分布着苏州高新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浙江医药经济开发区等医药产业园区。长三角在产业布局上,注重了由“散”转“聚”,使医药产企业逐步走向产业集群化。
为打造实力更强的医药航母企业和集约化程度更高的区域性医药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医药企业多方吸纳社会资本参加医药资产重组,加速优质资产向医药产业集聚,推动医药企业从目前偏重于低水平重复生产向效率提高转变。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医药企业以药品制造为重点,新品研发、试验、教育为支撑,成为以生物医药、天然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制药机械为特色的国内重要现代医药制造中心之一。现代中药与生物医药以上海和江苏为重点,海洋生物以浙江的舟山为重点,化学药以上海的医药工业为重点。尤其是上海和苏州的医药工业作为现代医药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块,着力推进医药科研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化学药品等高技术产品。江苏正大天晴药业由泰国正大集团、江苏农垦集团等5家合资组建,他们聚集各方优势,精心打造国内肝健康药物第一品牌,使企业走上一条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发展的道路,先后被国家科技部等部门评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企业”,这些产业集群新动向正不断提升长三角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竞争中走向融合态势
以上海为龙头,一江一湾为翼,长三角如同一群大雁以人字形态前后呼应,团队前进,充分体现出了相互协调、整体配合的整体意识。
浙沪宁三地联手的医药科工贸一体化,正在由浅入深地探讨产业规划、政策法规、科技服务等高层次的合作联动, 促进了各类资本的相互融合。 现在,长三角的新一轮竞争还将推动这一地区医药经济不断发展。以合作提高竞争力,是推进长三角医药新高地建设的关键措施之一,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医药界和国内药界的合作与交流。世界医药50强中的美国辉瑞、英国葛兰素、瑞士罗氏等国医药业也落户长三角。因此,长三角中的医药企业正在加快构筑长三角医药新高地,积极吸引外企进入长三角医贸园,努力拓展国际医药工商合作领域,把更新的国外药品科研开发、生产成果导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联手拓展医药经济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在医药产业布局和经济收益均获得体现的战略规划时,事情有了质的不同:合作不再是沪宁、沪杭医药企业,而是着眼于长三角整体的多边、全面的融合。安徽省地处华东,紧邻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洲经济区,沿江达海,是长三角西进和珠三角北上的交汇之地,近年来,安徽省政府坚持“科技兴药”和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全省医药经济在飞速发展,全省有3000多家生厂家与医药销售贸易商,医药市场消费需求活跃,购销两旺。浙江诚志股份生命医药产业中的医药板块组建了医药集团公司,形成了科工贸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营销能力,扩大规模,仅L-谷氨酰胺和D-核糖产品的发酵率、提取精制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场中拉动民企业发展
在长三角地区医药经济处于全国技术梯度的较高层面, 加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无论是行业集中度还是盈利能力都在迅速的增强。以上海为龙头, 江苏和浙江为两翼的医药区域经济正在向国际化迈进。世界级的国际医药跨国公司默克、阿斯利康、百时美施贵宝、强生、惠氏、罗氏、先灵藻雅等 7 家重量级的外国公司均落户“长三角”地区,进一步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的集聚, 形成了产业效益几何增长的态势,带动了民营经济的崛起。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民营经济是“长三角”地区医药产业迅速崛起的关键因素。去年上半年, 在全国实现利润1500万元以上的40个重点医药企业中,仅浙江省的杭州民生、浙江康恩贝、杭州中美华东等7家企业入围。 江苏省借助国际资本的实力,以及民营资本的活力,有效地推动了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大幅度增长。江苏省共有医药工业企业400多家,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去年仅无锡市就有10多家外资和国内制药企业到该市落户,总投资超过10多亿元,使无锡市已形成新区医药工业, 马山生物医药工业园和惠山生命科技园3个制药企业密集区。在苏州市,随着引进国际资本力度的不断加大, 葛兰素史克、礼菜、普强、百特等国际知名医药企业纷纷落户苏州,外资企业已占全市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上海是我国医药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已有罗氏制药等37家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100多家中小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落户该园区, 初步形成了以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为核心的现代化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体系。
在产业中优化资源配置
1.1冷藏药品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生物制药市场加速扩张,据专业机构推测,2013年全球的生物制药市场收入有可能突破1100亿美元。伴随着各种禽流感病菌感染事件频发,政府加大对国民的基本传染疾病的免疫计划,加速了我国的生物制药市场急速扩张,其中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并投入市场,已经验证了我国疫苗研制速度在加快〔1〕对一些温度较为敏感的药品,如疫苗、化学药品等在整个药品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的条件下,尤其是冷藏药品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药品。
1.2药品冷链管理依然存在较为严峻的形势
药品冷藏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药品的品质安全,这对强调药效治疗的今天,已经显得非常重要,自从2010年“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已经将药品冷链管理的漏洞彻底推向了媒体及公众的面前,这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而言,备受压力与公众的指责。这一事件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也在深思其中的问题,这就有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修订工作,不仅具体通报批评了山西疫苗经营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各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做好监管,并广邀专家、学者对GSP的修订工作,以往以此加强疫苗流通及冷链运转管理方面上的工作。2000年颁布的GSP已经无法适应现今市场流通环节上对药品品质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一些政府的行政法规存在一些冲突;第二,一些法规过于陈旧,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形势发展的需要,如药品企业管理的技术、物流业及购销模式等;第三,一些药品企业的药品运输管理存在漏洞,但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无相关的规定,如药品储存温湿度控制、电子监管、高风险药品的市场管理等;第四,GSP的标准在总体上已经无法适应现今药品许可管理的各项要求,远远落后于一些新的项目发展的目标,并且降低了市场准入的一些标准,非常不利于运输药品的安全〔2〕。
2从药品企业角度对新修订的GSP中药品冷链管理条款的思考
纵观企业发展史,不管那个国家的成功企业都将企业产品服务的质量看作血液对生命那样重要,将提高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作为一个企业成功的公开的武器。也有许多发展不够成熟的药品企业,由于忽视产品服务质量的管理工作,进而出现一些产品质量问题,给企业的信誉带来重挫,甚至破产〔1〕。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药品企业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受到世界企业界和管理界的重视,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最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冷链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极大地提高了硬件标准,二是加强了对冷链管理药品储存运输的要求,三是加强市场及运输风险的管理。对此,药品企业应当从这几方面做起,保障药品输运、储存及管理上的安全。
2.1增强药品企业员工的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药品企业对产品质量监管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在面对市场经济中强大的利益诱惑,许多员工抛弃了商业道德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于我国药品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要从入职前进行抓取,培养药品企业员工与其本职工作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充分认识到药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切勿因非法的经济利益,触犯法律。因此,只有思想现行,解决从业人员的思想障碍,才能充分改善药品企业员工工作态度和服务水平,坚守自己的岗位,遵从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向药品企业员工灌输安全管理的企业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管理的这一理念下,会朝着生产安全管理这一目标前进。同时企业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文化环境,不单要坚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且还要具有质量风险意识,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本文来自于《海峡药学》杂志。《海峡药学》杂志简介详见.)
2.2完善企业冷链药品管理体系
冷藏、冷冻药品属于温度敏感性药品,在药品质量控制中具有高风险、专业化程度高、操作标准严格、设施设备专业等特点。多年的管理实践表明,这类药品在收货、验收、储存、养护、运输等环节以及各环节的衔接上,稍有疏漏都会导致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10月23日)。冷链药品管理实行体系管理,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保障药品冷链管理的安全。由于新修订的GSP对药品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硬件和软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提高了医药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这将有助于大中型药品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减少低水平重复,提高了市场的集中度。
2.2.1全面提升药品冷链管理的硬件设施:加大冷链药品硬件设施的投入。按新版《GSP》企业建立与其经营规模和品种相适应的冷库;并配备用于冷库整体环境温度24h自动监测、显示、记录、调控、报警的设备;对有特殊低温要求的冷冻药品,还应当配备符合其储存要求的设施设备;冷藏车及车载冷藏箱或者保温箱等设备(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10月23日)。建议医药企业应在药品冷库按温湿度同等标准建立冷库库中库;冷库内库为冷链药品的合格储存区,冷库外库为冷链药品到货待验、发货复核、包材预冷、打包等人流较为频繁作业区域。这样设立带缓冲的库中库,可以避免长期储存药品的冷库内库的温度受作业时人流及气流的影响,产生温度异常波动。冷库配有制冷设备的备用发电机组、双回路供电系统,对设备进行定期测式;保证冷库突发故障急应使用。新版《GSP》加大了对药品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的要求,对运输冷藏、冷冻药品实施全过程的温度控制:从工厂到商业、从商业到终端,冷链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都要负责对过程温度进行监控,实行冷链交接、同时及时收集过程温度,明确供需双方质量责任。企业配备的冷藏车及车载冷藏箱、保温箱等设施应有自动调控温度、显示温度、存储和读取温度监测数据的功能;冷藏箱及保温箱具有外部显示和采集箱体内温度数据的功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10月23日)。同时医药企业应对冷链所投入使用的设施、设备以及运输路线,实施多方面验证,以保证冷链药品的全过程质量安全。
2.2.2完善企业冷链药品的软件管理:在软件方面,依据新修订GSP的规定,除了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也可归于软件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中包含了质量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岗位质量职责等方面,建立规范性的质量管理文件,可以保证员工操作过程有章可循。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可以分解为ERP(业务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OA(办公管理系统)等方面,实施全面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可确保各环节人员严格按规范作业,杜绝违规操作,控制和防范质量风险,时时监控冷链药品过程温度,确保冷链药品经营质量,并可以实现药品质量的全程有效追溯和企业经营行为的严格控制。
2.3实施药品冷链管理责任制
由于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冷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药品企业在考虑企业运营成本前提下,构建药品冷链管理负责制,它要求药品冷链管理人员要对其经手的药品冷链业务负责,如果药品冷链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出现问题,应当追究药品冷链管理人员的责任。同时对冷链过程所有涉岗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一方面可以规范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为其工作提供一个法制的环境,将极大地促进药品冷链管理人员遵纪守法,严格医药企业修订的冷链药品质量管理各项规定实施,这样就能够减少药品冷链管理出现的失误行为,提高药品冷链管理的效率〔3〕。在药品冷链管理中大胆引进责任制,成立冷链药品应急管理小组,设立冷链药品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对小组成员进行应急模拟,负责对冷链药品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的实施,降低冷链药品质量风险(根据2008年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