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教智慧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互联网+”;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2012年业界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我国互联网跨界融合迅速展开,当今互联网创新效果深度影响各个领域。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职业教育领域研究智慧课堂教学之风迅速兴起。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大多研究侧重于智慧课堂的硬件技术实现,如智慧教室、移动终端教学工具、数字化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搭建智慧教室或依托互联网智能教学环境。本文将总结“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总体架构,建立适应高职汽车专业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构架和教学活动程序,开发“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资源,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多元化的动态评价体系,并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将移动智能终端和大数据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巩固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智慧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促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一)明确概念,确定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结构框架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规范,具体包含教学活动结构框架与相应教学活动程序,使教学过程较为稳定,且具有与之相对应的程序和策略。其中,教学活动结构框架是宏观上确定教学活动整体规划,而教学活动过程主要突出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有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体现了职业教育现阶段的教学理论思想,基本构成要素由智慧技能教学理论基础、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程序、智慧教学辅助条件、教学评价与拓展迁移六方面组成,“六方面”既要满足企业需求,又要实现学生的智慧技能可持续发展,并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构架的设计提供依据。
(二)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框架
根据教学模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将智慧课堂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从智慧技能教学理论基础、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程序、智慧教学辅助条件、教学评价与拓展迁移六个层面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框架的设计。1.智慧技能教学理论基础“互联网+教育”是当今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新教育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完善。教育部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现代教育技术要嵌入学习系统,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大资源,建设人工智能的思维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开启智能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行业企业需求、教师需求、学生需求、学习情境进行多方位获取,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记录和分析,依托课前备课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问卷和答题系统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为个性化学习的开展提供智能教育支持。2.课堂教学目标智慧课堂教学目标在于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建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注重元认知的调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求知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启迪学生的心智,最终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3.课堂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一个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完整教学系统,包含师生活动全部行为,教学活动一般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在课前环节,要求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目标制作预习材料,结合学生特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前设计,设计预习活动内容,资源;要求学生预习汽车相关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然后实施自主预习活动,在线交流,实时反馈,数据呈现学生预习结果,科学应用课前预数据,适当调整课中和课后教学设计。在课中环节,教师创设情境,项目引领,问题切入,布置任务,导入新课,课堂随测限时提交,实时点评;学生整理问题,确定问题,多屏参与互动,巩固内化,举一反三;课中保持师生立体化互动,持续沟通,合作探究,教与学乐在其中,在寓学于乐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课后环节,要求教师设置差异性学习拓展、比预习题型多样化的课后习题,提醒学生反思,开展个性辅导;学生学习相应拓展,提出疑问,提交必做的课后作业,提交录制的操作视频;课后巩固学习内容,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教师对此进行点评,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形成持续深入学习的能力。4.智慧教学辅助条件(1)硬件条件。智慧教室应具备便捷、实时、可靠的电脑、平板、手机、笔记本等信息化智能移动学习终端,话筒、摄像头等移动终端硬件采集设备,多个显示屏幕、光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智慧教室布局灵活桌椅;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能满足多设备、大数据量的互动需求,采集相关数据,记录存储教室内各种互动数据与轨迹。提供生产实训环境,智慧课堂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支持,汽车类专业智慧教室,最好能配置前教室、后车间的一体化教学环境。(2)软件条件。智慧课堂教学系统需要智能诊断、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现实等技术支持,支持智慧学习系统需求;结合生产岗位具体需求,设置虚实相结合的虚拟仿真实训环境,解决个别实操设备、实践场景等受限问题。5.教学评价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教师、企业、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师生交互”动态评价体系,以便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学生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测验、课堂表现、小组协作、技能操作、学习活动、行为轨迹、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等作为评价指标;借助移动工具、教学平台、考试平台、第三方问卷平台、调查问卷和综合考试等开展在线评价、面对面评价;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和督导评价等多元评价活动;进而多元评价学生应知应会、操作技能、求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效果等。应用评价情况动态调整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督促学生注重过程学习。6.拓展迁移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迁移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掌握学生喜好以及对解决问题的程度,设置有关学习拓展,推介相关拓展学习内容,充分利用正迁移,消除负迁移,促进学生智慧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三)开发“互联网+”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资源
汽车技术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地适应汽车行业岗位需求,立德树人,要以行业需求和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对高职汽车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将“1+X”证书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新技术新规范、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融入课程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智慧课堂教学必须依托校企深度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共同开发课程,建设优质教学资源。1.建教材优结构开发可及时更新的新媒体化活页式教材,内容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首先,紧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将基础知识及先进技术融入教材,比如汽车底盘检修课程的教材,内容选取要着重汽车底盘各系统结构原理、检修方法,同时将汽车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的新技术、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融入教材,对于使用频率不高的相关原理可以选择性摒弃或设成拓展学习。其次,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有效结合,促进学生融会贯通。最后,教材要能形象描述或动态演示专业设备仪器使用及汽车底盘系统检修方法、技术规范等。2.建课程配资源校企合作培养能熟练应用“互联网+”教学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与教材同步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讲解视频、实操视频、三维动画、课件、学习评价、测试题等,建设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优质颗粒化网络数字资源,建设核心专业资源共享课程,保障学生课程学习兴趣和主动自主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建设拓展迁移资源,多门同类课程云平台改造整合,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和大数据,进行深度互动,通过拓展资源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及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关键词】初中英语;复习;听力训练;对策
目前,听力训练与测试是能够了解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其在平时考试或中考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要想在英语的听力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在复习时,不得不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听力能力的训练与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英语的听力测试当中取得突破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在初中英语的听力复习中应该注意的训练、考试的技巧与方法:
一、初中英语测试中的技巧
在初中英语的听力考试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紧时间,提前审题。若是能够在听力开始之前审题,可以帮助学生预知重点,捕捉关键信息,降低难度。例如,可在播放前用易写易记的数字、字母缩写来记下关键点,以提高记笔记的速度。播放后则要迅速地浏览问题、捕捉关键信息,以加强针对性与选择性。
2.排除干扰,沉着答题。听力考试是有时间限制的,对一些不能确定的内容可用音标来记录,对于一些听不懂的应果断放弃,不要在某一处耽搁过多时间,否则很容易跟不上材料的播放节奏。
3.仔细检查,并理顺关系。在听力材料播放结束后,不要急于答题,应充分利用脑中的短暂记忆与做过的记录内容来对某些不确定的答案进行推敲。
4.相信第一判断。一旦做好了选择,就不能轻易地改答案,除非有十足的把握。
二、初中英语听力训练的有效方法
1.心理素质
要想提高听力的水平,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多数学生都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很容易产生厌烦、忧虑的情绪,如此只会增加听力提高的难度。所以,在英语的听力训练中,一定要克服学生的表现的这些不好的情绪,并树立信心,做到科学、客观地认识英语听力。
2.语音关
学好英语的关键就是语音听力。多数学生出现英语比较差,就是由于没有过语音听力这一关。通过语音听力,不但能够提高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信心,还能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知识以及句型等,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有所提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先学习好26个英文字母与48个音标,为语音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进而,在进行元音字母的学习、以及动词的过去分词(+ed)、过去式、名词或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变复数(+s或es)等进行语音教学,以加强英语的听力训练。
3.”五字”方针
这里所说的五字方针是指:看、想、听、答、查。其一,“看”,在听力训练之前,先理清所给出的四个选项的异同点;其二,“想”,根据“看”到的异同点来猜测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以做到在播放听力材料时心中有数,能集中精力去寻找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其三,“听”,在听时应注意不同的点,用符号记下数字或字母,但不能强行,能记则记。其四,“答”,在进行答题时速度一定要快,对于比较浅显的听力材料,在听时就可划出;对于无把握的题目,则先猜,不能停留过长的时间,否则将会影响下一段材料的预览。其五,“查”,在听力结束后再检查、核对答案。在听完所有的听力材料后,再对之前没有把握的问题进行回顾,思考并核对无误之后再进行机读卡的填涂,以确保能够做到万无一失。例如,在这个题目中有这样四个选项:
A.He travelled by plane B、He travelled by bus
C.He travelled by ship D、He travelled by plane train
从这些选项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选项之间的不同之处是交通工具的不同,因此,在听的过程中要多注意交通方式,在听力材料中有这样的一句话“He had a window seat during the flight”只要听出关键的单词“flight”,就能够轻易的选出正确的答案:A。
4.听说结合
善于听是语言模仿学习的第一步,英语的声音并不是单纯的声音,是一种复杂的、含有高智慧的声音,要想能够识别并理解这种声音,就需要多听,以习惯这种声音。同时,还要让这种声音从自己的嘴里发出,亲自体验与创造这种声音,以练就对其的熟悉能力与程度。要想真正地识别并听懂这种语言,就一定要亲口说出来,听力与发音应一并重视,且不可故此失彼。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应让学生大声地朗读来练习听力,也可朗读给其他学生听,或是学生间相互练习并纠正。同时,也可在每天早晨读英语,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读的越多,对英语的理解就越到位,进而就会更喜欢读,兴趣也就会更浓。所以,在英语听力训练时,不能抱有英语考试只考听力的想法,就只进行听力的训练时也要一并重视发音的练习,切不可因为怕发音练习耽误了听力训练而不进行发音练习,否则会造成听力进步的障碍,加大听力进步的难度。
5.听写并用
在听力训练中,听写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单词、词组、句型以及课文的一个重点听写。其听写形式可为全班听写、抽查听写以及小组听写等,并要及时地对听写内容进行反馈,其听写的形式也一定要尽力做到多样化,尽量避免枯燥乏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的听力复习中,教师应以学生作为主体,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一些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来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促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到复习中,高效且快捷地提高学生在听力中的成绩,达到提高英语整体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刚健.初中英语听力复习策略与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4
[2] 雷小容.初中英语听写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1.1
进行“换位教学法”尝试教学。一学期摸索下来,本学期我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本人体会颇深。
本人在数学科的教学上,已基本形成一定模式,课前写出学案,每小组发一份课前预习,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探究知识。课前让各小组汇报预习情况,每组派一人讲述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重难点以及碰到的问题,探究知识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询问学生通过预习学到了什么知识。然后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汇报予以肯定及适当解释,用十分钟左右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新知识,然后练习巩固,让学生讲解解题过程,从分析到运用新的知识点,解题演算,一步步要求学生像教师一样能破解知识,这样学生能吃透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变、学习积极主动的目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通过大胆尝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讨论问题积极,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表达知识的口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晚自习讨论题目很激烈,各自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有的问题争执不下,才请教老师。但有部分学生性格孤僻,胆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仍然很不适应这种教法,还需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让他们大胆发言,彼此互相帮助,互相当教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我们能看出“好”与“乐”是学生学习中自我主体的情感体现,增加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情愫。如无情感,“好”与“乐”便无从谈起。因此,感情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是老师、课文、学生三者融会贯通的桥梁。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抓住情感教育这一要素,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情感与情趣的细胞,引导学生游历知识的乐园,采摘丰硕的果实。
尤克・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懂得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因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又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剂、催化剂。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内在创新能力的动因。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学生的品格素养之目的。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情感”这一有力武器,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呢?
一、 以良好的情绪调控情绪,融入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融洽的师生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师生情感距离近了,学生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在这一个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心境轻松愉快,情绪乐观,不仅能使人产生超常的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而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苦闷、激愤恼怒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近代教学都主张精力充沛地教学。老师以饱满的情绪走进课堂时,学生才不会思绪波动,才能专心听课、积极思考,因而发言热烈,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保持良好的情绪十分重要。学生最欢迎的是和蔼可亲的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今的教师要一改传统意义上的刻板、严肃、不苟言笑的形象,用微笑、激情、活力展开教学。作为教师,不管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喜是悲,是甜蜜还是愁苦,一旦我们跨进课堂,我们就应该满面春风、满怀激情地面对学生,面对课堂,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 创设良好的情境,培育情感
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依据这一规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去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情境,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的课,她上的是《十里长街送总理》。她一上台就神情肃穆,接着打出投影,配上哀乐开始演讲:“同学们,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在北京医院逝世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消息传来,十亿人民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中。在那四害横行的日子里,我们是多么需要总理给我们撑腰啊!多么需要总理领着我们干四化啊!然而总理匆匆走了。遵照总理的遗言,他老人家的遗体将火化,骨灰将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1月11日下午,总理的灵车从医院开往八宝山公墓。这一消息传出,几十万群众自动聚集在东西长安街上,向总理致哀送行。《十里长街送总理》写的就是那一天难忘的场面。”通过这样一种情境的创设,声情并茂的表述迅速将学生带入课文所需要的感情氛围中,这堂课也就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尝试着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在教叶圣陶先生写的散文《荷花》一课时,我让一名学生配乐朗读文章,其他同学观看课件荷花图,教室中仿佛飘着荷花的香味。伴随着动听的古典音乐,学生深情地读着那优美的词句,学生的头脑中浮现出各种荷花的图案,我让学生们通过动作表现出来。他们中有的把自己想象成一位荷花仙子,双手轻盈地舒展,翩翩起舞;有的把自己想象成一条小鱼,在“荷花池”里嬉水;有的则把自己想象成蜜蜂、蝴蝶,在朵朵“荷花”上采花蜜,追逐嬉戏……这种情境所激发的情感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多元化。再让学生用语言、动作表达出来,就促进了形象思维与想象空间的协调发展。
创设情境的语文课堂,不再是单调的文字课堂,而是将一个个文字变成师生脑海中真实存在的一幅画、一个场景、一段感情。在课堂中,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与文字对话,经历着与作者一样的情感经历。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灵动的,才是寓教于乐的。
三、 挖掘教材情感因素,调动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给学生展示别样的生活画卷和体验,促使学生进入自觉、自主、自动的学习境地,教学过程也将在学生情感的激发下涌现。
例如,我教《花瓣飘香》一文时,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读书,表达,他们自然而然地把握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感受。以“与小女孩相比自己对妈妈怎么样”的话题展开,让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惭愧地说:“有一次,妈妈加班很晚才回家,但我还哭闹着让她第二天带我去公园玩,妈妈没办法,只能第二天拖着疲惫的身子陪我去玩,比起文中的小女孩我太不懂事了。”有的学生说:“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向她学习,就从每天帮妈妈洗碗开始,做个孝顺的孩子。”……在谈说之间,学生的情感逐渐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感受到了母爱的魅力,从而感悟到,爱自己的妈妈就应该像课文中的小女孩那样,为妈妈做点什么。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拉近了学生与母亲之间的距离,把母爱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了学生的心里,生动的亲情教育使语文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所以说:“有了情感性的训练,才算得上真正完整的语文训练。”
语文学科思想性的特征比其他学科更为突出,故云:“文以载道。”小学教材中有很多抒发感情的课文,蕴含着丰富、生动的德育要素,如爱国之情、战友之情、热爱美好事物之情,等等。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当然要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要充分理解,首先自己要融入情感,通过自身情感的表达来感染、影响学生,教师、课文、学生三者产生共鸣,使教学过程因为有了这种情感的中介力量而迅速发生质的变化。
关键词:小学音乐 智慧课堂 歌唱教学
G623.71
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并不是完全专业的来训练学生的歌唱准度以及嗓音的培养等等,而是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学习兴趣,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整体的素质水平。
一、把握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突出唱歌作用
小学音乐课程设置是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小学音乐应指导学生基础的音乐知识,培养简单歌唱技巧。但是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很多时候学生们不爱唱歌。这是因为学生们没有勇气在课堂中表现自己,或者是学生们在表现自己的时候害怕其他同学会笑话自己,但更多的因素还是学生们没有得到专业的指导,不熟悉唱歌的技巧,这样在唱歌的时候很难唱出悦耳的旋律。基于以上几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中要结合课程目标,鼓励学生们树立信心,同时在课堂中要教授学生们一些唱歌的技巧,并且在每一节课为学生们创造机会锻炼自己的唱歌水平。其次,音乐课程应成为小学生快乐的伊甸园,在这里没有课业的负担。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们学生们唱歌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让学生们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中得到缓解,另外小学生们在唱歌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气质,使学生们在平时会有一种自信的气息。
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多多鼓励学生们唱歌,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游戏的方法激励学生们唱歌,比如在课堂中进行传递瓶子的比赛,在两分钟内,瓶子传到哪位同学的手中,哪位同学就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一句一句引导学生们唱歌,同时提问学生们在课堂中唱歌,唱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建议,让学生们在不断的锻炼中提升自己。或者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们设计一种奖励制度,学生们在课堂中表现的比较好的话,教师可以为学生们颁发一些小奖章,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唱歌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展示自己。
二、趣味情景 多元导入课堂
1.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教材的多元化,能够实现听觉、视觉共同呈现的效果。运用多媒体开展小学音乐的歌唱教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歌唱的声音,同时结合画面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歌唱的情境。同时多媒体这种多感官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学生才能更加有兴趣的投入到音乐歌唱的学习中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还能椭教师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够更加自如的参与到歌唱学习中去,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妙语激情,以情感人
“言为心声,音为心语。”美妙的语言是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从而来提升自身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声音的魅力,一方面是要利用自身教学语言的魅力来提升教学质量。自身教学语言的魅力就需要教师能够灵活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不同的教育的对象,不同的教学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语言来进行表达,这样才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用自身的教学语言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歌唱的学习中。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这种语言的魅力,教师在进行音乐歌唱教学教材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比如合适的流行音乐。这样学生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就会提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习的动力,这样教师就能够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来有效的提升自身歌唱教学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三、鼓励自主练习 提升歌唱技能
1.情感体验
专业的音乐歌唱学习是非常复杂并且有难度的,但是对于小学生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并不完全需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歌唱方法,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某首歌,再高一些的要求是帮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歌唱的技巧,从而在学习其他歌曲的演唱的时候,能够将学习到的歌唱技巧进行运用,从而来降低学习新歌曲的难度。因此教师在音乐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听唱和模仿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先进行正确的歌唱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再一步步的对学生的歌唱进行针对性的改正教学。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歌唱的状态和特点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一步步的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歌曲。
2.技能操作
对于歌唱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有难度的并不是一堂课两堂课的学习就能完成的,并且也需要很多的实践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歌唱的技巧。但是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大多是通过一些教师的示范和文字资料来开展的,对掌握歌唱技能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再加上小学生自身的歌唱条件也是参差不齐的,并且小学生自身的技巧掌握理解能力也是有效的,这就会导致小学生出现错误发声歌唱。因此,发声歌唱练习时,学生应多动脑子,少用嗓子,在遇到困难时可求助于老师或进行一些辅学习。如:模仿同自己相近的歌唱声音或观摩一些优秀歌唱家的演唱。
四、结束语
小学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并不像专业的音乐学习那样需要提升学习者的唱歌的准确度,对歌曲的把握度等等,小学课堂的歌唱教学更多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素质。因此在小学课堂歌唱教学开展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进行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并且不断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来找到学生歌唱的难度和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技术来提升课堂的质量,并且要多运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来作为教材开展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小学音乐课中歌唱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1(72)
[2]邓萍.浅谈小学歌唱教学的优化[J].音乐时空,2011(12).
关键词:智慧;高效;课堂
你见过雁群为过冬以“V”队形向南方飞行的情景吗?当每一只鸟展翅拍打时,其他鸟立刻跟进,使得整个鸟群抬升。借着“V”字队形,整个鸟群比每只鸟单飞时,至少增加了70%的飞升能力。因为合作,因为集体的力量,竟然能够使自己的飞行速度提升将近一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新课程呼唤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在短短的两个月培训中,特别是有导师这只大雁的带领、团队领导、团结协作下,各组员的教学水平有了大大提高。我深深感到:如果能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就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一、做一个智慧型的数学教师
要驾驭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教师就一定要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智慧型教师就要术有专攻,更要有教学智慧。而教育智慧主要表现在钻研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等方面。
教坛新秀陈国良老师给我们上《方程》示范课时,其中有一道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鸡兔同笼”问题,书本只列举了列表法和假设法。而陈老师引导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学生能成功用方程解“鸡兔同笼”问题。
这不仅体现了陈老师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分析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还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充分表明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智慧。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我从名师朱向阳导师身上得到启发:
1.向书本学习
一走进导师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书柜上、桌子上、地上、沙发上全部是书籍和报纸。教育专著、教育杂志、教学报纸应有尽有。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不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亲身体会,也是他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而成为数学家勤奋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当今我国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道路。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名师。教师不仅应是某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正符合现在新课改对老师的要求――理科教师有人文素养,文科教师有科学素养。
2.向同行学习
作家普劳图斯说过: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有的教师特别热爱教育事业,事业心特别强,工作兢兢业业;有的教师工作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有的教师脑子活,点子多,开拓性强;有的教师性格外向,在教师中有小小的凝聚力;有的教师具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规范、凝练,书写端正;有的教师教态亲切端庄,有感染力;有的教师媒体使用恰当,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取长补短,个人的智慧得以提升。在导师撰写的专著《寻找数学教学的中间地带》有这样一段话:“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成长路上给予自己无私帮助的导师,朱桂琴老师的开朗、楼如心老师的严谨、马逸芳老师的勤勉、余正强老师的睿智、吴卫东老师的包容……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很多,为自己在专业发展上取得点滴进步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也正如浙江省功勋教师吴加澍老师《谈教师的专业成长》专题学术报告中所讲:名师的成长是不可以克隆的,只有“杂交”才有优势。
3.不断进行写作
有学者研究认为,教师的写作既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基本能力,又是教师履行角色职能的一种辅助方式,还是教师释放自身潜能的一种重要载体。正因如此,教师的写作既是对自己学习体会的整理,又是对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还是对自己反思成果的提炼,它体现着教师的智慧。
导师撰写的专著《寻找数学教学的中间地带》,是靠长年积累撰写课后反思、课例、案例、论文,进行课题研究的结晶。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为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二、发挥教师集体智慧,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
美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善于解题,不仅善于解一些标准的题,而且善于解一些要求独立思考,思路合理,见解独到和有发现创造的题。”通过数学解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拓宽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检验数学教学成绩的手段。通过解题可以让学生感到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数学语言的美,同时还能感到比例协调,整体匀称,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关系密切,形式简洁完美;从而让学生品味数学的美。
导师让我们集体备课,包括设计每一道练习题。设计每一道练习题,大家集体讨论,这是我们平时从没有尝试过的。我们每位老师都先说假如自己来上会怎样上,并且列出自己想要编的题目。大家整整花了一个上午,才集体通过。比如同组的叶娟老师在上《分数乘除法复习》课时,其中编写一道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编为补充条件:
粮店有大米12吨,______,有面粉多少吨?(在里列出相应算式。)大家各抒己见,罗列了6种类型。
在上课时,让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各种类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又如,张迎老师在上《小数除法复习》课时,我们精心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数除法应用题:
如:一堆煤32吨,每次运5吨,几次运完?
买4.5千克豆角,付了10元钱,找回1.9元钱。每千克豆角几元钱?
停车场一小时以内收2.50元钱。超过一小时,每0.5小时收2.50元钱。一辆车付了12.5元,停了几小时?
……
上课时,学生兴趣盎然,题目做起来饶有兴趣。
这正符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课改精神,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例子,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
在集体备课中,对编者意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的重难点、课时内容分配、设计理念、施教策略,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业设计、注意事项等环节进行讨论,在空白处增、删、改、补,加注个性化的设计,使之更贴近自己的实际。准备上课教师辩证吸收组内教师的建议,博采众长,并对自己原有的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撰写课时教案。大家通过交换意见,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接受,自己的经验被别人学习。集体的智慧得到了发扬,个人的教学艺术得到了升华,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位老师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三、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创设有效的学习氛围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创设宽松有效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数学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等。
1.发挥教师集体智慧,精心设计课堂的引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精致的开头,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情境之中,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
发挥教师集体智慧,我们组员尝试了多种课堂引入。如:类比引入、猜想引入、情景引入、活动引入、数学史引入、笑话引入法、复习旧课引入、逻辑推理引入、新鲜的现代化多媒体引入等。
比如,在上平面图形复习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猜几个数学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2)7×9 (打一古军事书名,卷帘格)
(3)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
(4)七六五四三二一。(打一数学名词)
(5)十百千。(打一成语)
富有兴趣的课堂引入,在整堂课中,师生双方始终处于民主、互动的氛围中,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积极、乐学的环境,催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
精心设计课堂引入,联系本学科的知识特点,营造或活泼、或幽默、或沉思……的学习氛围,让老师和学生共同浸染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开始一堂课的学习。这样有吸引力、有生命力的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惬意,数学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2.发挥教师集体智慧,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只有善于研究和掌握提问艺术,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发挥教师集体智慧,钻研教材,了解编者意图,明确教学要求,弄清重难点,把握教材的整体性。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旦被点燃,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有多种多样。
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课堂设问是一个大系统,而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分散的,而是有着严密的结构和内部联系的。因此,要上好一节数学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个单元、整节课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我在上二年级平面图形复习课时,经过大家的静心思考,设计了: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如何数角的个数?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数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诀窍……
在课堂提问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提的问题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俗话说:“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聪明的问题。”思维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发挥教师集体智慧,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发挥教师集体智慧,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单位时,让学生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纸片。再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来拼1平方米的面积。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各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又如:在六年级应用题的复习中,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教材的知识点以解决一道道应用题中的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发挥教师集体智慧,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参加培训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学习交流,有的是和谐、坦诚、共享、互助。培训结束并不是领雁工程的结束,而是初踏领雁工程的开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自己身边的老师,取长补短,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教学月刊(小学版).教学月刊社出版,2009年第10期第47页.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一、科学学习要深化探究
科学教育的过程当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索机会,注重深化探究,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像科学家那样富有探索的精神,孜孜谋求的意志,一往无前的勇气,要让学生轻松地体验学习的愉悦,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消除学习的枯燥感,不断地增长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质,获取科学方面的广博的知识,形成喜欢科学、尊重科学事实、善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连续学习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时候就要知机识变,扩大课本外的信息来源,现在的网络技术发达,信息的发展一日千里,网络资源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欠缺,网络上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对科学的学习补益良多。比如,学习《保护大自然》一课的时候,教师首先介绍了学习的内容、资料的范围,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大家陆续登陆相关环保网站,对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了在线收集,大量的资料琳琅满目,十分充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升了学习兴趣,学生们无不认真地查阅学习,之后大家再将这些信息整理、筛选、归纳,去粗取精,进行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知识。利用信息技术益处多多,消除了枯燥,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增加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养成了发掘信息的习惯,破臼除窠,改变了知识的传授方法,达到了自主地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水平,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改变了真实的学习方法,加深了记忆,增强了趣味性,扩大了学习成果。学完了《保护大自然》之后,让大家写倡议书、写学习札记,做板报等,深化探究学习,扩大学习影响,延伸探究成果。
二、科学探索要敢于质疑
有疑问就会有快速的进步,才会有研究的突破,敢于质疑,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更有深入地思考和收获。众所周知,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思维的拓展,许多科学家的伟大发现都是从疑问迈开了第一步。科学包罗万象,它作为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深入研究、及及时提问能力尤显重要,以便推陈出新,有新的发现。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制造条件,努力引导学生敢疑、生疑、质疑、释疑。疑问的解决,就是学习的进步。疑问在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处处生根发芽,不断地硕果累累。学生的提问允许“异想天开”,畅所欲言才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教师的解答要控制住时机,要留有余地,给学生自己解决的动力和兴趣,对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进行升华。学习“铁钉生锈”,我让大家举例生锈和未生锈的铁制品的差异,大家议论纷纷,得出了“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的概念,我继续提问说“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兴致勃勃;我接着问:“商店里的铁质商品比如完好包装的铁钉会生锈吗?为什么?”“陶瓷会生锈吗?为什么?瓷盆受到碰撞,瓷掉了生锈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的思维飞速运转,热情高涨,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增进了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一些应用的常识,对科学的领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三、让学生亲临实验的乐境
科学实验有无穷的乐趣,想培养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既可手脑并用,也会让学生好奇心增强,乐于研究科学规律。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要让学生开动脑筋,吹风机向上吹风,你先想一想风有没有力量吹走乒乓球呢?学生议论纷纷,你言我语,各执一说。我让同学们一起观察实验:用手握住吹风机,另外一只手托住乒乓球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和热风分别吹动乒乓球,结果是乒乓球只在空中跳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力有平衡的作用,乒乓球自然不会被吹走。学生趣味浓浓,兴致勃勃,对科学的兴趣日益加深。《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自己打水,自己找来不同纸质的纸张叠纸船,纸船一开始都漂浮在水上,首先是皱纹纸吸水过多沉到盆底,陆续的,其它纸船也沉到水底,得到的分析结果是:不同的纸吸水性不同。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观察是新发现之源
善于观察,勇于探究,这样才产生了科学研究,才陆续有了新的发现。学生们对于科学充满了好奇,要引领他们掌握观察的方法,懂得探究的探究的策略,这样逐步加深对科学学习的热情。比如说,水沸腾以后,我们提示学生观察气泡在水沸腾前后的不同的表现,然后进行科学的推理,气泡的大小,破裂的情况,前后为什么不一致?这样不仅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加深了对科学的观察,掌握了观察方法,懂得了重点观察、全面观察的区别。《科学》教材对学生的好奇心有很强的激发,提倡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引导学生们反对封建迷信、对科学有一种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对自然现象有正确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
五、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兴趣
一、样例的有效性不容置疑
样例教学的发展依赖于教师对样例教学效果的信任。样例是日常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工具,使用样例进行学习不但能够对计算机、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还能有效促进物理、化学等的学习。弗赖堡大学的研究表明,样例本身设计较精良或者学习者对解答的自我解释非常积极时,使用样例进行学习各个学科都是非常有效的。国内外有很多实验成果都显示使用样例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学习。
二、样例的种类的精挑细选
样例的种类很多,从学习任务的角度进行划分,样例可以分为面向过程型和面向结果型。面向过程的样例会给出分析问题的文本或者图片供学习者参考。面向结果的样例与前者的区别是这些样例只强调问题该怎么解决,而没有说明采取每一个步骤的原因。样例还可以分为渐减样例和传统样例。比如每一个样例的材料含有三个解题步骤,每一个解题步骤分成样例和问题两部分,问题部分都需要学习者自己补充完整。渐减样例的教学方法是先提供一个完整的例子,第二个解题步骤再去掉部分例子,最后的步骤去掉更多的例子。样例教学对学生的近迁移和远迁移都有帮助,渐减样例对近迁移的效果更好。还有一种新的含错式样例也被应用于教学中。总之,样例种类不断推陈出新,教师千万不能采取“拿来主义”。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样例进行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适应性来确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改进方法,样例教学法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革新。只有精心设计的样例,才能对教学有所促进。
三、指导样例的学习方法
样例学习的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阅读示例,检索,映射,应用,概括。首先是阅读示例的陈述性事实,分析示例涉及的领域知识。阅读示例陈述时,学生会把陈述性的事实和经验联系起来进行解释,该现象叫做自我解释。自我解释的质量影响学习的效果。映射是将示例的各部分和问题中的相应部分对应的过程。学生容易根据表面相似性做出错误的映射,从而影响问题的正确解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学生根据表面特征来做映射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教师应当呈现具有系统性的样例以供学生学习,鼓励学生研究样例的系统过程,注意样例的细节,要关注利用样例帮助解决新问题时易产生错误的环节。新课程中的样例学习不能走传统的老路,学生必须先接受教师专业的学习指导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样例提高学习的效果,也要考虑怎样使学习样例的方法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四、怎样促进样例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青睐样例这种教学工具,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样例中所包含的规律迁移到需要运用这些规律的情境中。为了提高样例在教学中的效果,应当更深入地研究样例的作用机制。比如样例学习和学生的自我解释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自我反馈信息对样例学习有何影响,等等。仔细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样例的学习效果。
尽管样例有诸多明显的优点,但是它并不是有效学习的必然保证。影响学生学习样例结果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自我解释、情景因素、设计形式等,因此控制好这些条件对学习样例的影响,也是保证课堂学习质量的前提。
样例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工具,它还需要教师对其使用方法进行探索。每一次样例的课堂改进均是针对样例教学的不足开始的,这样的改进使得样例教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教师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样例课堂教学的作用,可以从样例的作用机理、影响样例的学习因素、样例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表现这几个方面思考改进。
教师是学校的根本,作为普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挖掘自身潜力,提高教育质量呢?我想,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再停留在我讲你记、磨时间、赶作业、一切教学为了考试的时代了。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给予者,而是思考着、发现者,是学生发展道路上的伙伴。
一、师生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
罗杰斯强调指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首要条件。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以一定纪律保证课堂顺利进行的同时,教师大可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友善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作为一门起始科目,学生对化学充满了好奇,也容易产生学习热情,而且大都想学好化学。再加上教师处处关心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给学生积极的正强化,就能使更多的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把你当成他们的知心伙伴,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快乐和烦恼,愿意和你讲讲学习的成功和困难,愿意在毕业后和你保持联系,你还担心他们不能学好吗?
二、要成为思考型、发展型的教师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有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的教师,是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第二种状态的教师,是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第三种状态的教师是思考型、发展型的教师,其特征是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
我们身边很多“潇洒”的教师过着第一类人的生活,也有很多第二类教师在“劳苦”地工作着,但我始终憧憬着能成为第三类教师的生活方式。我认为,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应该是愿意奋斗的人,是不只做经验范畴内的事的人。只有在必须要面对经验范畴之外的东西的时候,才会迸发出勇气和潜在的力量和智慧,才会去思考、去创新。学生有个性,教师也要有个性,这种个性,不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而是体现在教育教学上,每一个教育教学的活动,都尽可能地策划出自己个性的影子,让学生感觉新鲜,感觉这个教师身上有许多的意想不到,许多的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如每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会让学生问一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学生问了,就给他解释清楚,尽量不留学习的死角。那是否可以换个方式,学生问了,请其他学生来答,可能回答不出来,但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讨论呀,大家越是讨论,对知识的理解也就越深了。所以,数学界在得知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后,曾经有人在高兴之余无不惋惜地说:“我们杀死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而从学生中问出来的问题不正是能产生更多思考的“鸡”吗?
刚参加工作时,学校有位老前辈教师曾经跟我说过:“教师上课要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一样,把自己的精彩展现给学生。”课堂不仅仅要“高效”,还应倡导“环保的绿色教学质量观”。那究竟什么是环保型的课堂呢?
1.生态型的课堂至少是高效的课堂
在课改逐渐深入的今天,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及性的热门词汇。概念的普及无疑显示了基层教育者践行课改的热情,但值得警惕的是,概念普及的过程也往往可能是概念被泛化、被肤浅化,甚至被妖魔化的过程。那些舍本求末的、有其形而无其神的“伪高效课堂”亟待矫正。其实,高效课堂来源于对传统课堂弊病的批判与矫正。而高效的课堂在于开发学生的学习力,其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在他们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
2.生态型的课堂应该是幸福的教育
教育的价值何在?康德认为“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它是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教育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的本性、尊严、潜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为目的,最后达到人人都有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幸福教育需要幸福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创造,它的幸福才是终身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这种智慧的课堂基于知识的有效教学,不是堆积知识,而是唤醒学生的智慧。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会体验到求索的愉悦和求真的快乐,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和实践智慧的提炼,同样也享受着个人价值实现的快乐。所以,幸福的教育只有在智慧的课堂上才能实现,而所谓智慧课堂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依托学生的生活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