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扶贫攻坚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基本情况
我按照个人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方案,以义务教育保障为核心,在改善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加强控辍保学、建立健全资助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调研。先后深入到***等6乡镇6个贫困村进行实地调研,实地走访了75户贫困户,召开乡镇层次座谈会6次、教育局全体领导班子座谈会1次,村级座谈会6次。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共征求意见建议6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个。通过调查研究,我县教育扶贫取得决定性进展,实现了贫困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一)控辍保学措施有序实施。一是强化行政控辍。多次召开教育保障指挥部、教育局党委会等相关会议对控辍保学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县政府制定下发了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县教育局、各学校以及乡镇均成立了控辍保学工作领导组织。实施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制,建立了辍学台账,按照“一生一案”的要求,实行周报告制度,随报随分析,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县教育局把派驻各学校的教育督导员作为控辍保学督导员不定期地对各乡镇、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二是强化依法控辍。开学前印发了《致家长一封信》,让每个家长知道送子女入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督促家长主动送子女上学。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特别是义务教育儿童家长的思想认识和法制观念,使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对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责令限期改正。同时,积极与公安、司法、人社、市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发挥各部门在控辍保学工作中的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强化情感控辍。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学生乐于参加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防止弱势群体学生因入学权利受到侵害而辍学。通过家访、谈心交流、单独辅导等方式,积极开展心理激励和学业帮扶,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避免因丧失学习动力而辍学。耐心细致做好因基础差而厌学、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思想有问题、行为失范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感化、转化工作,切实将帮扶关爱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强化扶贫控辍。认真落实教育各项资助政策,确保资助到位。积极动员不愿到普通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到职业学校进行初中渗透职业教育,强化技能学习,让学生学到一技之长。紧紧抓住齐市技师学院对口帮扶我县的契机,为贫困学生争取了“六免一优先”的优惠政策,为贫困家庭学生寻求升学和就业提供了保障。为切实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实施了送教上门服务,对因身体原因不能到校上学的学生,各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制定了专门的课程表,安排相关教师进行送教上门。
(二)学生资助政策得到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资助体系。成立教育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教育资助工作,落实上级有关资助政策文件精神,各个学校也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运行机制。制定了《拜泉县教育扶贫资助实施方案》和《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逐步建立从学前至大学各个学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二是加强政策宣传,提升知晓率。通过县电台、宣传手册、主题班会、宣讲团和大喇叭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精准宣传学生资助政策和资助申请办法,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和家长知晓政策内容,明确申请方式,清楚申请时间和具体流程。三是规范资助程序,狠抓政策落实。严把个人申请关。要求各级学校申报贫困生一律由学生提出书面申请,并由扶贫部门和民政部门审核把关。严把资助条件关。严格按照省市文件执行,班级、年级、学校评议 ,年级组、学校审核,班级、学校公示。严把材料建档关。资助中心和各级学校都要规范建档。严把公示公告关。学校不仅要把资助政策在学校进行公告,而且要把享受资助的名单、对象及标准在学校进行公示,做到政策公开、条件公开、名单公开。严把信息录入关。把贫困生资助与学籍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时将贫困学生基本情况和贫困生受助时间、金额、资金等情况录入到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中。
(三)基本办学条件有效改善。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新建维修公立幼儿园20个;大力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有效地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标准化学校达到100%,义务教育实现了基本均衡,通过了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第一中学、第四中学的校舍进行维修改造;逐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职教中心拟建的10800平方米的综合实训楼,完成前期图纸设计、地勘等工作,明年开工建设。
(四)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大力实施师资队伍优化工程,2015年以来招录特岗教师和安置90年代末师范生451名,交流中小学校长29名、教师229名,逐步实现了教师资源配置校际间相对均衡;大力实施优秀校长培养工程,组织中小学校长赴北京大学、上海宝钢中学、浙江绍兴鲁迅中学、重庆巴蜀小学等名校,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和全新办学理念,建设了一支专家型、创新性、务实型校长队伍;大力实施教师成长摇篮工程,培养学科后备带头人33人、第三梯队成员52人、骨干教师300人,开展国培网络校本培训、专任教师培训、特岗教师培训、跟岗位实践研修和送教下乡培训等各类培训2564人次,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五)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形成长期合作协议的形式实施“一对二”的结对帮扶活动。农村学校根据地域和交通划分成6个片区,片区联合开展活动。片区学校共建教学资源库、共同探讨教学设计、学进度、同步实施学业监测等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通过网络开展专题讲座、共办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形式,为片区学校搭建教科研平台,加快各学校校园网的建立和完善。片区内教学进度统一,集体备课统一,教研活动相互观摩,教育质量统一评估;片区内定期集体备课,定期进行教学交流”,教育片区共同体的建立,有力的促进了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贫困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贫困学生享受优质资源的需求。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
群众要脱贫,教育要先行。虽然我县在教育扶贫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教育面广、人多,在教育扶贫中也存在一定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留守儿童管理有待加强。我县中小学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12.4%,留守及单亲儿童基本由隔代监护,缺乏父母的保护和教育,学习成绩差,辅导跟不上去,对学习没有兴趣,进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存在辍学风险。
(二)农村教师队伍有待加强。受特岗计划政策的影响特岗计划是我县补充教师唯一的渠道,近几年,由于特岗计划不断减少,达不到教师“退补想当”的要求。我县每年退休教师在150人左右,招录特岗教师在几十左右,造成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非常不合理,形成了年龄大、知识结构单一、教育理念老化的教师占绝大数,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占比较少。
(三)家长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家长对《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没有概念,不了解学生辍学后,家长应该负有什么法律责任,加大了学生辍学风险。
(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待较强。受多种因素影响,留守学生、学困生、贫困生出现自卑、孤寂内向,甚至厌学心理。同时,政府、慈善机构及爱心人士层面在关爱这些学生时,多数注重进行物质资助,忽略了情感交流,导致一部分受过捐助的学生缺乏感恩和上进心。
(五)贫困代际传递有待破除。多数贫困家庭的学生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能力和意识不足,认为赚钱比上学有用,多数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就选择辍学,这种现象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加大了贫困家庭代际传递。
(六)企业用工管理有待加强。未满16周岁辍学的学生,由于刚刚步入社会,没有一技之长,大多数都从事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这些私营业主法律意识淡薄,没有严格执行《劳动法》有关规定,给辍学学生提供生生存空间,同时,缺乏对私营业主有效监管,加剧了辍学几率。
(七)寄宿制学校建设有待加强。我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29所,有贫困寄宿生的只有8所,因住宿条件差等原因,所以大部分住宿学生都在校外住宿,导致贫困寄宿生总数少、占比低。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贫困学生心理教育。在控辍保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物质上的贫困”,更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精神贫困”,要将物资资助与精神激励、情感交流和心理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贫困学生自信心和发展动力。加强推行师生“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家校合作”,携起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同时,组织受助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员主题活动等方式,创造和拓宽贫困学生回报社会的途径,让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教育。
(二)持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按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不断完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学校配套设备。继续推进职教中心建设,建立健全职业培训体系;谋划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学校食堂和宿舍建设;继续推进公立幼儿园建设,新建兴农镇幼儿园和丰产乡幼儿园,达到公立幼儿园覆盖每个乡镇。同时,实施学校燃煤锅炉改造计划,改善学校周边空气质量;继续推进职教中心建设。
(三)完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补充教师队伍,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达到教师“退补相当”。在整顿上保持高压态势。加大对教师进行教育和警示力度,坚持日常监督和集中整治相结合,重点抓好寒暑假期间教师有偿补课,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畅通举报渠道,开展“微腐败”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在制度建设上保持健全规范。按照市里关于师德师风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健全制度建设,规范师德师风,做到制度管人。在培训学习上保持经常持续。发挥进修学校作用,对教师培训达到制度化和经常化,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学习更新先进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四)强化法律知识普及层面。深入开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搞好舆论引导,通过电视台、自媒体和召开主题班会等方式,普及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积极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将普法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争取每月上一节法制教育课。
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基本情况
xx村海拔1200至XX米,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2560亩,林地23000亩,其中退耕还林业1600亩;全村共有535户,共计1729人,其中五保户5户、低保户43户;人均年收入3000余元;现村里常住人口主要为老年人和儿童,青壮年基本外出打工;医疗、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果蔬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主要有苹果、核桃、花椒等。
二、存在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经济发展及安全生产三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
1.当前需求最迫切的是公路建设,五六组通村公路建设立项18公里,实际只完成了14公里,因为两个组的群众都想把余下的4公里安排到自己的那一段,缺4公里的项目和资金。存在较大的稳定隐患。林区公路和连户路共需要建设20公里。
2.四组约500人的人畜饮水水源已协调好,差4000米管道工程项目。
3.一、四、五、六组约1000人用电质量不能保证。
4.山坪塘需求量较大,约需100口,堰道初步计划有10公里需求。
(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方面
1.缺乏支柱产业,始终被动跟风,效益不好。
2.农业耕种技术和营销能力欠缺。
(三)安全生产方面
1.煤、铁、高岭土盗采盗挖一度比较突出,近期明显好转,但仍时有发生。
2.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因道路条件差,安全监管难度大。
三、原因分析
造成xx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通村公路的建设不完善、无支柱产业,导致村民生产发展的不便捷、经济效益不高,青壮年多数选择外出打工。
四、扶贫对策
(一)积极协调衔接项目
在积极动员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根据联系村xx村的实际和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并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规划制订、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管,积极增加农户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二)实现长久发展
根据xx村土地资源的优势,建议选择适合的果木进行栽种,请专家亲自示范教授村民生产技术,带动村民积极性,帮助xx村真正长久地脱贫致富,并协助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xx村的农副产品走出山区。
(三)加强安全宣传
广泛开展送安全知识、安全警示教育等下基层活动。积极推进安全法治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努力把安全法治和安全文化产品送到河西乡,不断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全社会支持参与依法治安的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
(四)加强感恩教育宣讲
进一步深化三为汉源爱家树风、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动员局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宣讲,保证党组书记全年宣讲2次以上、班子成员宣讲1次以上、其余乡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宣讲,培养群众感恩之心。
五、建议
(一)加强对xx村民的农业技术培训,让村民学习到生产发展技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问题。
(二)适当开发旅游业、宣传推广。
(三)为老年人构建健身、娱乐场所,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四)教育方面,为学生争取一定优惠政策。
(五)注重发挥妇联、妇女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增加安排针对贫困妇女的扶贫项目,提高妇女在扶贫开发中的参与度。
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按照省委、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2017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县委常委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团风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团风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蔡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县长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2015年脱贫10个贫困村、28174名贫困人口,2016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2017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7月31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的肯定,见《督办通报》第25期。7月31日上午,县委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8月24日,县委书记刘应文在马曹庙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马曹庙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9月2日,攻坚办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委县政府高规格会议。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别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8月28日召开了县委四届九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团风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团风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方案》、《团风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7月23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 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 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省委领导傅德辉常委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市罗田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三、下段工作建议。
一是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全县贫困户重新精准识别完成后,要落实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要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制定 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发展项目,一户一种致富技能,一户一个包扶干部,一户一个脱贫时间,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根据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安排,xx镇党委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瓶颈进行了集中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xx镇是全国重点镇,因西泇河在此而得名。Xx镇是兰陵县的缩影,有菜区、有山区、有矿区、有库区,素有鲁南小泰山的文峰山、国家大二型水库会宝湖坐落境内,推行初税亩的季文子终老葬于文峰山,耳熟能详的荀子劝学篇源于文峰山,红色革命文化底蕴深厚。xx镇位于兰陵县城西15公里处,东依临沂,西临枣庄,北靠沂蒙山区,南面苏鲁平原,4万亩山场,5万亩耕地,总面积79.16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总人口57120人,总户数15200户。206国道穿境东西,岳下公路贯穿南北,岚曹高速、临枣铁路同经境内,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近年来,xx镇党委严格按照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部署,坚定不移地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艰巨的使命、最紧迫的工作,举全镇之力、集各方之智,坚持思想向扶贫看齐,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焦,力量向扶贫集中,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18户3055人,2018年脱贫55人。
二、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通过近年扎实有效的工作,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瓶颈制约着脱贫攻坚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条件制约突出,地块狭小,无法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的田间生产耕作,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将农村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之上,使得种植业产出的效益较低,养殖业无法形成规模,造成农民收入难、收入低。
二是贫困群众思想意识落后、思想观念陈旧,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不高,脱贫致富的思路不宽,技能培训覆盖率不高,劳动者缺乏就业技能,缺少干事创业的本领,“等、靠、要”思想严重,群众依靠自身劳动获得稳定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强。
三是人均占有耕地少,适宜耕种面积较少,耕地总体质量差,中低产田占比较大;且土地基本都是旱地,给水能力弱,无法实现灌溉,农民自身种植比较困难,同时又难以流转,在这些土地上种植投入大、收入少,因此靠天吃饭成为主要现状。
四是农业产业结构仍较单一,农业发展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农业所占比重小,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及蔬菜,原料综合利用率不高,且缺乏深加工企业的支撑,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没有形成规模,且经营管理粗放,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
三、做好新形势下脱贫攻坚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各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紧盯到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省、市、县的脱贫计划,坚持把全面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以精准的视角、精准的思维、精准的措施推进脱贫攻坚,努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全力打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
在具体工作中,全力做到“四个提升”。
一是突出智力扶贫,开展技能培训,在能力素质提高上有新提升。将为贫困户输血与激活自身造血功能相结合,切切实实扶起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志”与“智”,进而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意志。一是强化思想教育,着力解决因懒致贫、坐吃山空、“等靠要”思想问题;大力宣传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典型人物,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头效应,正面引导贫困群众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加大对缺乏技能群众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暖棚养殖、温室蔬菜、苗木栽培等农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扶持政策,与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零距离解疑释惑,教育引导群众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不断摈弃“等靠要”思想,增强自我发展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苦干脱贫、勤劳致富,使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优势,在产业扶贫上有新提升。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布局。依托山区林地等地域特点,科学规划发展规模养殖场、林下特色养殖,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苗木、畜牧、杂粮种植等产业,并将规划落实到相关社区、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高产优产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比重,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走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路线。二是立足比较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充分挖掘我镇的特色优势,加快特色品牌培育,把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质量标准认证和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着力提升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土地、税收、资金等政策优惠,对农户发展规模种养实行补贴、提供贴息贷款或“以奖代补”,集中财力、物力保障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合作组织,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四是打造特色小镇、发展观光农业,在推动全域旅游规模发展上有新提升。依靠现有的风景、农业资源以满足休闲观光旅游需求为导向,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为目标,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农业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对废弃农田、林地、荒地、荒山等进行开发整理,盘活集体存量土地,鼓励和支持各贫困村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民营资本通过股份、合作、独资等形式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在现有观光农业的基础上,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发展一批主题突出、设施配套、科技含量高的品牌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动全镇休闲观光农业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
新的一年,是老促会大显身手的一年,是需要我们奋发而又充满希望的一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中迈出新的步伐,努力推动脱贫攻坚开发建设,为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2016年的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促进原中央苏区政策对接喜见新成效。我省13原中央苏区县(市、区)落实对接政策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梅州市取得的效果更为显著。二是推动海陆丰革命老区扶持政策贯彻落实有良好开端。我们全力投入为海陆丰革命老区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多次派出调研组检查督促,提出抓好落实的建议。三是开展老区脱贫攻坚调研取得新成果。我会组织了6个调研组,对全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了调研,写出综合调研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四是多方筹集资金支持老区建设有新进展。五是参与全国革命老区首届特色手工艺品和农特产品展览会获得好评。六是弘扬和老区精神取得新成绩。2016年是胜利80周年,省老促会利用主管主办的《源流》杂志和广东老区网两个阵地,大力弘扬和老区精神。
老促会系统三个可喜的变化
一是老促会服务老区建设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正是有这种为老区人民服务的强烈的责任意识,我们能抓住关键,为原中央苏区和海陆丰革命老区争取国家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呼吁。各级老促会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无论是开展脱贫攻坚的调研,还是在保护利用革命遗址等方面,都做出了成绩。二是老促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各级老促会十分珍惜自身的名誉,体现在工作上的兢兢业业、互相支持,精神层面的蓬勃向上。三是老促会的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正是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态度,各级老促会不少的意见建议和相关工作都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寨镇位于沿河自治县城西北部,距县城87公里,国土总面积111.8平方千米,全镇辖中寨、清塘、清河、清峰、金山、大宅、志强、勤俭、三会溪、移山、大堡、杨坪、大坪上、红色14个行政村159个村民组,人口24352人,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597户5337人,贫困发生率21.9%,主要致贫原因有: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因学和交通落后。2017年拟定脱贫187户902人,计划出列1个贫困村(清峰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工作。一是省、市、县发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号令后,主动联系帮扶单位,召集帮扶责任人,集中培训,开展蹲点调研和大回访工作,对全镇所有村进行村村蹲点调研和户户进行回访,做好回访表册的发放填写收集整理和调研报告的撰写及资料归档工作,共计完成了全镇14个村的蹲点调研和1864户的贫困户回访工作,完成4户20人的贫困户动态管理信息采集,对贫困户的信息进行了再一次的核查和致贫原因的梳理,真正的做到不漏户不漏人。同时,以这次大回访为契机,对全镇危房户信息进行全面排查统计,按照"三因三真三定"要求,因村因户做好各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因户施策工作,并完善一户一档资料归档工作;二是精扶贷工作顺利推行,严格按照精扶贷要求和流程,广泛宣传精扶贷政策福利,动员贫困户贷款,截止4月28日共计完成入股分红161户805万,自身发展77户231万的精扶贷工作,基本实现2017年脱贫户和2017年拟脱贫户精扶贷全覆盖;三是举全镇之力做好5433项目编制工作,按上级要求做好5433项目申报、产业发展规划、贫困户利益连接机制等工作,此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二)建好四支队伍主抓产业发展。按产业发展需要,组建了四支队伍,主抓产业发展。一是以党委书记亲自抓的镇班子成员队伍,主要负责统筹全镇产业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工作;二是以驻村第一书记主动抓的驻村干部宣传队伍,主要负责扶贫政策的讲解和宣传工作,通过开院坝会、板凳会、写宣传报道、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势宣传扶贫政策,打好脱贫攻坚舆论战;三是以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抓的村四职干部队伍,主要负责全村的土地流转与统计工作,带头做好产业发展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四是派团外出学习队伍,主要负责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的产业发展思路,为我镇产业发展找出路。四支队伍形成上下联动的机制,及时做好各项工作的统筹与汇报。4个月来先后分批次去了铜仁万山产业园区、大龙经济开发区、玉屏乡村旅游发展点、湖南祁东黄花菜之乡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结合我镇实际,引进德江梦圆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发展种植产业10000余亩,其中:金刺梨5500亩,茶叶1000亩,黄桃200亩,黄花200亩,樱桃1200亩,中药材200余亩。利用中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巩固提升生态畜牧养殖业,发展养羊50只以上的大户52户,养牛10头以上的39户,养殖业逐步趋于规模化、规范化,并初步形成养殖园区。烤烟产业发展有序推进,我镇2017年共计实施烤烟1050亩,烟苗移栽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三)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我镇"十三五"时期计划搬迁843户4236人,截至2017年3月底,已全面完成2017年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完成安置点水、电、绿化和配套基础设施工程,244户1263人已顺利入住;另跨区域搬迁599户2973人,已签订搬迁意愿,大坪村为整村搬迁,其中:搬官舟35户183人,搬沿河95户474人,搬铜仁469户2316人,计划2017年搬铜仁240户1236人。
(四)扎实开展社会保障兜底工作。严格按照低保评议十准则要求,按程序分步骤落实低保核查提标工作,从源头上把控准入和退出程序,让国家政策福利落实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户头上,实现精准扶贫标准与低保标准进行双线融合,使必须要用社会保障兜底来解决的贫困户得到实惠。全镇2017年共计评出1360户3218人。
(五)着力做好生态保护工作。2017年共计聘用精准扶贫贫困户护林员10名,完成退耕还林9700亩。
(六)抓实贫困学生兜底资助工作。接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兜底资助实施方案》的通知后,立即组织全镇帮扶责任人进行文件精神学习,发放宣传资料,安排帮扶责任人联系所包保户,核实贫困学生信息,叫其按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资助手续,截至4月底,共计完成1126名贫困学生资助信息审核和录入工作。
2016第一书记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现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4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xx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xx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xx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xx县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xx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根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索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个贫困村、11.45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化项目支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项目整合工作,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整合县发改、国土、住建、交通、教育、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电力、通讯等部门资金1.79亿元,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四)夯实综合措施,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为确保实现每年1.5万人以上贫困户脱贫目标,按照五结合、四到位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到村到户相结合,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与教育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增收项目到村到户,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帮扶责任到干部人头),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城镇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县、镇、村扶贫规划体系,确保扶贫规划与其他专项发展规划协调统一。同时,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移民搬迁安置为核心、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重点,为贫困户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户情实际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二是加快贫困户搬迁。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解决危居贫困户搬迁工作的通知》,明确在三年扶贫期间,必须彻底完成71个贫困村的危困户搬迁任务。为切实解决贫困户搬迁资金难的问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农商银行积极合作,开展了危居贫困户搬迁贷款工作,建立金融扶贫产业贷款风险基金,扩大金融扶持产业信贷规模,确保2016年底前所有危居贫困户一户不少的搬入新居。三是推动产业发展。突出富硒特色产业开发,重点抓好茶芋药果菜(茶叶、魔芋、中药材、特色林果、富硒蔬菜)和猪牛羊鸡鱼(黑猪、黄牛、白山羊、乌骨鸡、富硒鱼)五大特色养殖业,并将特色产业与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相结合,延伸特色产业链,依托特色种养业,积极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大力发展旅游、电商、劳务等三产服务,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产品有销路、增收有门路。四是强化劳务输出。采取订单式、定向式的方法,扎实开展修脚足浴、电子商务、民歌茶艺、特色烹饪和建筑劳务五大培训工程。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实扶贫力量。我县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按照省、市、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原则,实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落实了71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目前,71个驻村工作队410名干部全部进驻各贫困村履行帮扶工作职责,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做到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二、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认为扶持到户很难出成绩。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近一年时间,到底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一些镇政府未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本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为精准扶贫工作,县上派的有工作队,自然由工作队负责,政府只催催进度,过问过问就行了,考核追责首先是追工作队的责。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覆盖面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到户产业项目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镇入村协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心,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打算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县开展的修脚师培训为例,一些贫困户子女不参与,认为这项工作不体面、名声不好、不愿干。其择业标准与自身素质能力极不相符。
2016第一书记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二
根据省、市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选派到我们单位的双联行动联系村镇原县新集乡岳庄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7月15日到村报到后,为了尽早掌握全村基本情况、农民生活状况、主导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我迅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入户开展调研,实地考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岳庄村的有关情况。
一、村情现状
岳庄村位于新集乡西南部,距乡政府14公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川塬兼有,共辖6个村民小组,共387户1687人,其中贫困户285户1176人,贫困面高达72.2%。全村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村干部3人,平均年龄40岁,均为党员,年龄构较为年轻,全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总土地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6547亩,人均仅9.8亩,且多数为山地,全村共有砂石路28.5公里,群众出行、耕作较为不便。全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经济作物、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68元。
二、致贫原因
岳庄村与其他村相比,贫困表现和贫困原因具有特殊性,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一是地理位置偏僻。岳庄村地处山区,距县城、乡镇较远,交通条件差,农户居住分散。总体来看,各方面的发展欠账较大。二是贫困程度深。岳庄村贫困面高达72.2%,近年来,因学、因病、因婚、各种突发事故等原因致贫、返贫率较高,在全县89个贫困村倒排序中处于22位,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由于扶持力度有限,岳庄村基础建设十分滞后,目前有80户群众没有接通自来水,全村没有1条建成的水泥路,村组道路以砂石路和土路为主,将近60%的耕地为山地,土地质量差。全村只有2个自然村进行了农电网改造,4个村民小组群众农电线路老化,供电可靠性低,经常发生用电故障。村部年久失修,已属危房,影响了基层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四是群众增收难度大。岳庄村经济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低2231元。一半以上的村民以传统种植为主,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缺乏像样的主导产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岳庄村多数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打工,留守人员年迈体弱,受教育程度偏低,普遍缺乏种植、养殖技能,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严重地制约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六是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该村文化设施缺乏,全村没有公共活动场所。村里无法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群众普遍存在求稳怕乱的守旧观念、狭隘封闭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的守摊理念,等、靠、要思想严重,各种消极思想相互交织,导致村里缺乏发展活力。综合分析,路、电、水、田、房、业、智是制约岳庄村脱贫的七大瓶颈,也应是帮扶工作的重点。
三、调研启示
一是基础建设是利民之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好贫困村水、电、路、气、田等基础工作,不断加快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加快农村社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是产业培育是增收之要。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快农业产业构调整,寻找一项适合岳庄村的产业发展思路进行广泛推广,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农业、土地、水利、交通等部门的支持,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同时,有序引导群众进行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才能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基层建设是治本之源。积极引导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村政策等内容,组织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全村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提供思想源泉。
四是农民培训是授渔之法。在开展双联六送及进村入户培训活动中,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合,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培训,使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真正掌握脱贫致富的上乘之法。
五是村级民主是和谐之本。对村里的重大事项加强指导,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和程序操作,制定完善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把村党支部工作和村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创造家庭和睦、乡村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六是文化建设是动力之基。经常组织开展村民集体活动、精神文明评选、文化下乡和文艺晚会等活动,协调帮助联系村健全文化活动场所、农家书屋、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对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思想文化教育教育,营造农村文明新新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都有着极为长远的意义。
四、几点建议
一是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充分利用岳庄村地理位置特点,大力发展苹果、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强对村上兴盛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有序引导群众入股参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畜牧专家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组织村干部、养殖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养殖技术,不断扩大群众种养规模,引导群众增收致富。
二是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手段。岳庄村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使耕种也管理不到位,造成资源浪费,将闲散土地集中起来,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每年定期将流转租金及时拨付群众,从而能使土地最大限能地发挥助农增收的效益。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年初,根据省委统一部署,34位省级领导分别深入到38个重点扶贫攻坚县中的定点扶贫联系县,开展扶贫专题调研,并撰写形成了调研报告。4月份,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莫建成,副省长李炳军召集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部署落实行业扶贫责任。5月份,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分别听取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专题汇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赣发[2015]10号)。6月份,召开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可以说,全省扶贫攻坚经历了一次大调研、大谋划、大举措的发展机遇期。
一、深入学习贯彻的重要指示和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扶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指示
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是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其别强调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二)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
6月25日,国务院扶贫办召开扶贫办主任座谈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并就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提出了在建档立卡、分类施策、谋划长远等方面下功夫,最后还就切实抓好扶贫系统作风能力建设方面提出了要求。
(三)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
6月9日,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吉安县召开,这是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莫建成主持。各设区市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明确,加快实现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目标,要求减贫任务提前完成,力争到2018年全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贫困县脱贫摘帽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扶贫攻坚成果,贫困县全部退出,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会议要求全省精准扶贫攻坚要按“找准原因、精准施策、建立机制、形成合力”的要求,聚焦三个着力点,打好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安居扶贫三场攻坚战,并明确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的六大工作机制。强卫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全省扶贫攻坚的目标、思路、举措都已非常明确,现在关键是要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省扶贫攻坚取得更大成效,确保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省长鹿心社在讲话中强调,打好扶贫攻坚战,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
二、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攻坚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会召开后,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了很多切实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更加有力推进精准扶贫攻坚,今年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统筹精准扶贫攻坚政策措施。扶贫攻坚是一项涉及诸多领域、需要配套政策相互支撑的系统工程。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是指导全省精准扶贫的纲领性文件。为把《决定》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特别强调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决定》的贯彻落实,把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落实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执行。近一个月来,省办不断督促各地、各部门上报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目前省直有关部门材料已全部报齐,正拟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文件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全省11个设区市和25个贫困县《实施意见》也已上报,省办正在对各地各部门上报的材料进行梳理汇总、统筹研究,并将有关情况报省委、省政府。同时,省办拟将省委省政府《决定》、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转的省直有关部门《实施方案》文件,以及各设区市和25个贫困县的《实施意见》汇编成册,印发各地、各部门学习参考。在此,要求各设区市、各县(市、区)参照省办做法,将本地有关文件汇编成册,以形成全省完整的系统性文件。
二是着力构建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来保障和支撑。应该说有的县(市、区)在结合实际,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特别是构建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上,下了很大力气,采取了很多措施,也总结了很好的经验。最近吉安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决定》,构建了完整的县、乡、村、户“四级联动”扶贫攻坚组织架构,这对推进扶贫攻坚起着重要的作用。省办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提请省扶贫开发小组转发了吉安县的文件。新阶段扶贫开发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也就是说中央要做好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筹备、考核评价、总体运筹等工作,省级要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县要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是难以奏效的。特别是县、乡、村、户四级组织保障工作做得如何,至关重要。这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转发的文件,就是特别要求县级要组建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并下设产业扶贫、设施扶贫、搬迁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结对扶贫等七个工作组;乡镇要组建扶贫工作站,由乡镇党委分管领导兼任站长,并做到有固定机构编制、固定工作人员、固定办公场所、固定工作经费“四个固定”;对村级基层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干部结对帮扶也有明确要求。这项工作,原则上要求25个贫困县依照执行,其他非贫困县参照执行,并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组建工作,有关文件报送省扶贫和移民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适时开展督查,督查情况予以通报,请各地予以高度重视。
三是着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帮扶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起着重要的“管道”作用,也是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中村级组织的重要力量。要立足“十三五”2900个贫困村,按照中央、全省新一轮定点扶贫安排部署,统筹谋划、分层推进驻村帮扶工作。新一轮省派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已全面启动,省委各部门和省直各单位及副厅级直属单位、中央驻赣单位、大专院校、驻赣部队、省属企业和驻赣央企、金融机构等共291个单位帮扶301贫困村名单已确定,正在签发文件。各设区市、各县(市、区)也要迅速将市直和县直定点帮扶单位落实到贫困村,并将定点帮扶贫困村单位名单报省办,省办将汇编省、市、县三级定点帮扶单位工作手册。由于省、市、县三级共将派出5000多个单位帮扶2900个贫困村,因此1个贫困村可能出现2个甚至2个以上定点帮扶单位,对此要协调处理好几个驻村单位的关系,以形成最大的扶贫攻坚合力。省、市、县扶贫部门要与组织部门合作,督促驻村帮扶单位选派2至3名有较强工作能力、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明确一人担任队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原则上任帮扶贫困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省、市、县要对驻村工作干部搞好培训,并加强督查工作。
四是着力抓好干部结对帮扶。干部结对帮扶,是起着把扶贫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精准“滴灌”到贫困对象身上最直接的“管道探头”作用。要求各级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实现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要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实行动态管理、无缝对接,做到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贫困户信息互联互通。结对帮扶要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要精准施策打好结对帮扶组合拳,实行“五定”(即: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一户一策或多措并举,要开拓思路、创造特色,尤其要结合各自职能、发挥各自优势,综合施策,组合帮扶,做到一类一套帮扶方式、一户一套帮扶办法,要重点做好帮扶发展产业、帮扶就业创业、帮扶完善保障、帮扶改善条件和帮扶提升后劲等。近期到一些地方调研,发现了很多好的做法,比如在贫困户的大门墙壁上订贴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的信息卡,一目了然,也便于监督。这些好的做法,各地可学习借鉴。
五是着力谋划“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谋划“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之年。谋划好“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对做好全省下阶段扶贫和移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十三五”规划扶持的2900个贫困村已经确定,各地要以省委省政府《决定》为指针,切实抓好2900个贫困村的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工作,并围绕2900个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年度项目计划制订工作。规划要分三个层面进行。第一,要抓好四大专项规划。①关于搬迁移民扶贫规划。各县(市、区)要根据搬迁移民扶贫条件和范围等政策要求,首先结合对“十三五”贫困村调查摸底,摸清需要搬迁移民村组或居住点数量,以及搬迁户数和人口数,并摸清其中建档立卡户数和人口数。同时摸清非贫困村需要搬迁移民村组或居住点等相关数据。按照贫困村优先搬迁,并确保到2018年完成贫困村搬迁任务的要求,进行全面规划。也就是说,“十三五”期间,前三年搬迁移民重点是贫困村,后两年则侧重非贫困村搬迁。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凡是列入搬迁规划的村庄,不再安排村庄整治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也不允许新建房屋。关于搬迁移民所需财政和金融支持方面,据悉国家将采取重大措施,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支持力度,包括财政直补和金融贷款两个方面,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出台有关政策。至于整体搬迁中涉及非贫困户搬迁支持问题,国扶办的意见是仍按各省原有政策支持,所以在规划中要把上述等有关因素考虑其中。②关于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对未列入搬迁移民扶贫的贫困村,结合贫困村调查,按照“全面摸底、分类推进”的思路,将2900个贫困村中的村组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不通水泥路、土坯房和危旧房多、基础设施条件差、没有实施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占比较高的“满目疮痍”村,作为重度贫困村民小组;第二类为已通水泥路、土坯房和危旧房较少、基础设施条件一般的,作为中度贫困村民小组;第三类为基础设施相对较好、新房占比较高、已实施新农村建设、贫困人口占比较低的,作为轻度贫困村民小组。在村庄整治规划中,要按照优先整治重度贫困村民小组,并确保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的要求做好规划,即“十三五”时期前三年,重点整治重度贫困村民小组,后两年则侧重整治中度贫困村民小组。对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尽可能利用省里为每个贫困村专项安排1个村民小组的整治项目和资金,并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等给予解决。25个贫困县如在常规安排的村庄整治项目计划内三年不能完成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任务的,可利用“十三五”贫困村数量较“十二五”贫困村数量调减了20%,但资金仍保持不变这一条件,扩大安排重度贫困村民小组整治数量。如采取此措施仍不能完成任务的,则由县(市、区)筹措资金予以解决。同样,非贫困县如在省里安排的项目和资金计划内,仍不能完成贫困村村庄整治任务的,由各县(市、区)筹措资金予以解决。目前“十三五”确定了2900个贫困村,如在此之外,还有那种“满目疮痍”的村没有包括在内,请各地将其列入市、县级贫困村,进行扶持,其村庄整治建设资金筹措由市、县安排和落实,并如期完成整治任务。③关于产业扶贫规划。国家对产业扶贫基本思路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支持其通过直接发展产业来增加收入,改变贫困状况。结合我省实际,具体组织实施方法有三种:一是针对贫困村,通过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组织起来发展产业;二是针对非贫困村,通过在乡镇级层面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将非贫困村中贫困户组织起来发展产业。考虑到在乡镇级层面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涉及农户较多,因而在实际操作中,可允许在一个合作社中,发展3-4个产业,以满足贫困户产业发展多样化实际需求。三是鉴于推广“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因而对于一时推广不了“四位一体”模式的地方,可推行“五定”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即低保户特别是纯低保户,可在为其提供低保补助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资产性投入获益的发展模式来实现增加其收入。现在我省有的是通过分户或集体发展光伏产业获益,有的是通过投资农商行等金融产业获益,有的是通过投资建标准厂房和批发市场获益,也有的是投资种、养、加产业获益,但总的要求是尽可能选择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上,且比较稳定、可持续的产业。困此,各地要按照上述要求,编制好“十三五”产业扶贫发展规划。④关于“雨露计划”培训规划。要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做好学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年度计划。其次,要抓好整体规划,在做好专项规划之后,要抓好“十三五”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总体规划。制定规划要紧紧围绕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目标,落实好“十三五”期间重点是前三年的精准扶贫投入,统筹集中各方面政策、资金和资源实施精准扶贫攻坚。再次,要抓好相关规划的衔接。各级要将“十三五”精准扶贫攻坚规划及各专项扶贫规划、行业规划与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要把精准扶贫攻坚规划与全省区域发展规划、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统筹起来。水库移民规划与扶贫规划同样操作。
六是着力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瞄准器”和“衡量器”,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就建档立卡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好建档立卡核查和纠错。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对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核查要求,我省已经部署开展建档立卡数据专项核查清理工作。数据质量是分析问题和研究政策的基础。各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由于数据质量导致数据分析工作无法进行,或者数据分析结论严重背离客观实际,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就缺乏支撑。请各地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数据填报和核查工作。第二,要做好“十三五”2900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工作,这次调整的贫困村有相当数量是新纳入,各地要认真细致地对贫困村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第三,要做好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建档立卡的识别和标识工作。国家正在部署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退出标准、程序和后续扶持政策。省办也正在研究,大致按照“鼓励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保障扶贫政策不变”的思路,制定贫困人口退出的相关文件。由于建档立卡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各地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作用。
七是着力强化资金项目管理。扶贫和移民资金项目是我们工作中的“高压线”,必须严格规范运用和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以稽查审计为手段,省级对各地扶贫和移民项目及资金管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稽查审计;设区市对各县(市、区),县级对各乡镇,以3年为周期,实现稽查审计全覆盖。要强化动态管理,分别依托国扶办、水利部移民局的信息系统,开发资金项目管理模块,对各地扶贫和移民资金、项目进行实时动态管理;要完善制度,规范各地项目与资金的管理,并推行引入第三方参与项目的管理,做到项目设计、决算、验收等方面科学规范。这里要强调一点,现在资金项目审批权大部分都已下放到县,可以说是审批在县、执行在村,有权必有责,县级责任重大,省办正在起草加强资金项目监管的具体办法,要求县级务必要加强监督管理。
八是着力动员社会参与扶贫。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攻坚战,是打好这一攻坚战的重要力量。要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建立江西社会扶贫网,广泛、深入、高效、准确地动员、组织和配置社会扶贫资源,实现社会扶贫和精准扶贫有效结合。要组织开展好今年“10.17”扶贫日活动,全面推进社会扶贫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参与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激发社会大量潜在扶贫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有效直接供给,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提升社会扶贫攻坚精准度。各地各部门要参照全省方案,结合各自特点,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省级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活动要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和舆论氛围。
九是着力做好水库移民管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主要是移民的搬迁、移民村庄整治建设、移民产业发展扶持和移民培训,已经和四大专项扶贫实现了有效整合。当然其他一些特殊属性工作,比如推进三峡后续年度项目实施,加强水库移民安置管理,需要我们做好细致的工作。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程序性很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我们各级移民管理机构要准确把握和执行有关政策。
十是着力加强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引导好舆论宣传、政策宣传,为精准扶贫攻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当前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要加强对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决策部署,以及全省扶贫攻坚成果的宣传,进一步总结推广好成就、好典型、好经验,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这也要求我们既要干得出色,也要说得出彩。今年上半年,我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成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头版头条等中央主要媒体都有反映我省扶贫攻坚经验和成果的宣传报道。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宣传工作,省办已经草拟了《全省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这次会议印发了征求意见稿,正式印发后要认真执行,以促进我省扶贫和移民宣传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
三、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抓好扶贫和移民系统作风和干部能力建设
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形势来看,我省已开启了小康提速的新征程,“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开局告捷。省委号召,要牢牢把握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保持定力,实现同步小康。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精准扶贫也进入了大有可为的攻坚期,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切实抓好扶贫和移民系统作风和能力建设。
一是要大气谋事。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要站在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着眼实施我省“十六字”发展方针,围绕促进全省“五年决战同步小康”战略部署,瞄准确保贫困群众共奔小康不掉队的工作目标,切实担当起让老区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历史责任。这就需要不断加强调研,积极谋划扶贫攻坚新措施。在这方面,有很多市、县,做到了对扶贫攻坚的大谋划、大举措,以大会战的决心谋划和推进扶贫开发。
二是要精细做事。扶贫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从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的六个“精准”,到因人因地、因贫困原因,因贫困类型三种“施策”,再到研究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滴灌式”举措,都需要细而又细的工作作风和态度。
三是要高效成事。扶贫开发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攻坚阶段,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只有5年时间,而我省提出的是力争提前两年到2018年实现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时不我待,必须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更加有效的行动,就需要扶贫和移民干部提高执行力,抓一件事成一件事。要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要廉洁处事。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对照慎独、慎初、慎微,坚决守住纪律的底线、法律的底线、道德的底线、交友的底线,自架“高压线”、自设“防火墙”、自套“紧箍咒”,把“三严三实”融入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管住生活小节,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今年,办党组为抓好扶贫移民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在全省扶贫和移民系统开展了“廉洁扶贫行动”,要求认真开展廉政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项目合同和进培训课堂的“三进”活动,切实加强资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要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要建立群众廉政评议制度,增强群众监督的力度;要严格廉政考核,将廉政考核纳入系统各项考核评先内容。今后,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考核、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都要加入廉政建设内容。对干部、职工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违规行为的地区和单位,实行评优“一票否决”,项目资金安排不列入优先考虑范围。凡涉及扶贫移民资金的违纪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查处的,省办在系统内进行通报。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teaor”为你整理了这篇定点扶贫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定点扶贫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积极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新时期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挖掘农村市场消费需求潜力、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手段,对于打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为指导河沿村脱贫攻坚工作,促进财政支持扶贫工作顺利推进,2020年2月至5月,河沿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开展了“一抓双促大走访”活动,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集体经济发展概况
孔店乡河沿村位于大通区东南高塘湖沿岸,属于三市交界地带。全村耕地面积4437亩,水面180亩,共有9个自然庄,521户,1661人,其中党员32人(含驻村工作队成员)。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45人。该村地势低洼,道路交通薄弱,基础设施薄弱。汛期和涝年水面上涨,浸没耕地,造成村民搬迁,收成变化无常,大量村民外出打工,村里经济社会日益空心化。村集体经济薄弱,2016年以来仅有集体水塘出租收入0.4万元/年。2017年以来着力拓展集体收入渠道,新建光伏发电站、标准化大棚等,不断加大现代农业建设投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4年—2019年分别为0,0,0.4万,11.9万,18.1万,50.7万。2020年利用扶贫资金建设阳光大棚用于出租农户新增20万元,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2.7万。
附:2014年——2019年村集体收入明细表
年份
收入组成
金 额(万元)
2014
无
2015
无
2016
资产出租
0.4
2017
资产出租、光伏项目收益
7.9
2018
资产出租、光伏项目收益、扶贫项目收益
18.1
2019
资产出租、光伏项目收益、扶贫项目收益
50.7
2020
资产出租、光伏项目收益、扶贫项目收益
82.7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优”,孔店乡河沿村农业产业结构还是以传统种植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多,资本注入不足,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二是农业发展特色亮点不“多”,近年来,河沿村相继发展出草莓、稻虾共养等特色农产品,但是整体规划、结构形式单一,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三是农业技术应用不“广”,在大力推行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背景下,河沿村农业机械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应用覆盖面窄;四是农村人才配备不“强”,村居带头人缺少农业发展思维,新型农民培育力度不够,农业专技人才匮乏,严重阻碍农业工作发展步伐。另外,畜禽养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压力巨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三、促进河沿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见建议
(一)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一是厘清底数。对各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造册登记、股权认定、确权颁证,可采取承包、租赁、参股分红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从而获取稳定的集体收入,各村居可确定一定比例的集体股,其余部分根据实际决定是否分红。二是开发资源。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对部分目标土地进行招拍挂,争取条件列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增加集体收入,破解被征地农民生活无保障、村集体经济难持续的困难局面。三是创新形式。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农业龙头企业、种植专业大户开展合作,利用龙头带动作用,引领村集发展物料供应、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多种经营,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态。四是招商引资。针对地理位置优越、和谐稳定的村组,在符合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中小企业、现代集贸中心、连锁超市等新业态,以集体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参股经营,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加快多元产业发展
一是探索增收致富机制。坚持村集体经营为主导,实行村营市场化运作,适当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提高旅游发展层次;以村民自愿为前提,鼓励全民参与,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选举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成立“村民学校”,积极开展集体产业经营培训,转变村民陈旧思想观念,提高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热情;创新集体产权收益机制,制定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办法,鼓励村民以土地流转、房屋租赁形式参股,同时为贫户家庭留取一定比例股份,带动村民集体致富。
二是抓功能聚合,高标建设田园综合体。在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打造集农业、旅游、生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项目,不断开拓新型业态模式,做强做优。积极引进有意向企业来村投资。下一步,要充分利用河沿村沿湖生态园、稻虾共生、生态养殖品牌基础和优势,按照园区化设计、产业化布局思路,精细规划功能区,突出设计农耕文化体验区、综合果园区、农家乐等,不断完善硬件基础配套,打造三产融合支撑点。
三是抓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18年河沿村被大通区列入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村,建成后,河沿村将通过清产核资,把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确权到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完成后将采用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利用先进生产、经营技术,多方筹集财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总结先进村项目经验,继续加大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兴建智慧温室大棚,引进数字控制技术,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控制病虫害、提高效率、降低农药使用量,达到节肥增收效果。
四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一是改进考核机制。精简考核指标,根据当前工作计划抓重点考核,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与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工资发放挂钩,让村级组织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上来。二是加强针对性培训。组织开展村干部专题培训,分期分批分项目组织村干部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提升发展动力和信心。三是培树先进典型。全面带动农村发展集体经济需要榜样的力量,在学习先进模式的同时,积极培养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对带头人进行荣誉和物质奖励,并向上级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打造农村转型发展的样板。
关键词: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与其他新能源相比在资源潜力和持久适用性方面更具优势,从长远前景来看,光伏发电是最具潜力的战略替电技术。专家预测,到本世纪后期,太阳 能发电将在世界电能结构中占据80 %的位置。
全省光伏扶贫调研队为响应和支持国家“阳光工程”政策积极深入江西省新余市进行民意调研。为了使最终的调研结果更真实、更可靠,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匿名调查。本次调查以家庭为单位,共采访调查2000户家庭,发放问卷2000份,其中在新余市发放问卷500份,在郊外地区发放1500份,并随机访谈了500位地方居民,便于深入了解大众居民对光伏扶贫的相关实况及政策认知,并对光伏扶贫工作进行宣传,在最后根据当前所遇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居民对自家安装光伏系统的看法
调研团队的调查对象主要以较为贫困的家庭为主,励志于通过光伏的产业使百姓脱贫致富,为此,调研团队的侧重点在郊外农村的150户家庭。在开展光伏扶贫调查时,对每一户家庭表明来意并询问其看法如何。
在一共200户家庭中,有93户对光伏扶贫表示十分的看好,并大力支持我们,他们认为靠光伏产业来摆脱贫困是当今发展的潮流,前景可观;有57户对光伏扶贫的道路仅为表示认可,但认为实施行动需要长久考虑,因为如今光伏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导致成本较高,若想大规模实施扶贫项目还需要从长计议;有31户表示有怀疑态度,对光伏扶贫的可行性产生怀疑,以及对具体的政策认识较为模糊;有19户对于光伏扶贫的态度是拒绝,认为是不可行的,这19位家庭考虑到实行光伏扶贫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对于原本就较为贫困的家庭这更是一种负担,所以表示拒绝。
二、居民家庭与光伏扶贫调研活动的情况
(一)光伏扶贫调研的前期准备
为使调研活动进展的更为顺利,在工作开展前期,调研团队结合不同居民家庭情况、家庭意愿、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自身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实验室姜艳青老师的指导下,切合实际的自制了《全省光伏扶贫民意调查》问卷,积极对当地居民展开调查。
(二)居民家庭的调查实况
经过2-3天的努力,调研团队对200户居民家庭的实况进行了有序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好详细的统计工作,以便对居民家庭的实况差异做出更深入的分析。
(三)居民家庭的调查分析
对居民家庭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我们得出:
1.当地约有61%的居民家庭的月用电量约在150-280度之间,部分家庭人口数目较少的居民家庭用电量也随之较少,而用电量在280度以上的家庭,经细心调查发现主要是有开设店铺经营,导致用电量较高;
2.据调查数据发现仅有6.5%的居民家庭是装设有太阳能光伏设备,有59.5%的居民家中的屋顶是闲置的,有少部分家庭在屋顶堆放杂物或种植花卉,由此可看出光伏装置的安放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3.再者是对于是否愿意尝试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有31.5%的家庭愿意安装,26%的家庭可以考虑安装,只有42.5%的家庭不愿意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经盘问不愿意安装的情况有很多,如:安装成本、技术问题、回收效益以及相关政策等等,可见对于太阳能光伏扶贫的工作是需要更加深入;
4.光伏扶贫项目主要针对的是贫困家庭,而太阳能发电装置对于此类家庭来说是一个硬伤。在总成本承受范围为2万内的比例占44%,4万内的比例32.5%,当总成本价格越高,所能程度的家庭也随之越少,如若国家可以出台更加有力的扶贫政策,减少总成本,加大前期补贴力度,这一问题还是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5.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业内人士都知晓,一套太阳能光伏设备的寿命约为20-25年左右,而根据装置的质量不同,成本回收的年限也不同,一般需要5-15年,如此长线的投资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存在极大的风险,这更加表明要实施光伏扶贫,就需要国家的更大支持;
6.最后是涉及光伏设配安装的相关障碍上,我们发现最大的障碍是经济成本问题,占38.5%,其次是发电效率问题,占25.5%,发电效率如果过低的话(特别是在南方湿度高、海拔低的城市),会延长居民收回总成本的时间,同时也就降低纯收入、提高装置受损的风险,而“技术”和“政策”两项持平,均占18%,技术问题居民所担忧的主要是在中后期过程中易出现损坏,影响使用、收益,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政策来支持新余市居民,引领大家脱贫致富。
三、光伏扶贫的相关政策支持
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含税)。2014年4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全省光伏发电应用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14]56号),江西省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提供了两种模式的补贴:一种是初始投资补贴,一种是度点补贴,补贴标准定为0.2元/度电,补贴期20年。
依据近年国家及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贫困家庭可依据相关政策申请补贴;此外,新建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也可获得补助。
四、贫困家庭所忧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一)从成本上看
进行光伏扶贫的对象都是贫困家庭,或相对贫困的的家庭,而太阳能光伏装置的成本都是较为昂贵的,约为6-8元/W,若购买光伏装置对其家庭是一大负担,倘若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不能进行正确的扶贫,反而雪上加霜,所以很少有家庭可以接受。
如能从经济上根本的解决问题,可省去光伏扶贫路上的一大障碍。
实际解决方案可以有官方政府组织解决,推行“贫困家庭-光伏企业-金融机构”三体式方案。由政府部门组织贫困家庭、光伏企业、金融机构沟通,光伏企业根据家庭住房户型选择推荐或自主针对性的设计光伏系统,并进行成本价格评估再报价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出资购买光伏设备,为贫困家庭安装,贫困家庭经使用光伏O备所发电量输送国家电网可获得相应的资金及而外的政策补贴,金融机构可从贫困家庭售电的资金和补贴中获得相应的返酬以补偿前期耗资,直至还清购买前期购买设备的总成本及利息。政府部门从中起到协同沟通作用,为三方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并为交易提供担保责任。如此一来可大幅减轻贫困家庭在光伏装置前期总投入的压力。
(二)从政策上看
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家庭发电量和地方电价加大进行补贴力度,使贫困家庭增加收入来源。
(三)从技术上看
实际规模生产的光伏组件效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6%-18%左右,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17%左右,非晶硅太阳电池是指薄膜式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为10%左右,近几年光伏组件效率达到瓶颈,难以上升,一时想靠发电效率来提高收益有些困难,但在后期使用中,若能获得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也可为贫困家庭节省大量的维修资金。
五、调研情况小结
我国光伏发电发展的症结:
在新能源中,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较高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太阳能发电在国内产业化运作中的主要难题。经过调研,发现高额成本主要来自于材料欠缺和技术垄断。由于从硅矿提取太阳能 级晶体硅(99.9999%)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厂商手中,在全球太阳能 光伏发电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太阳能级晶体硅提取技术的垄断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及其丰厚的垄断利润。市场方面的情况同样及其严峻。新能源是一个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安全的重要领域。拥有新的能源技术,在将来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时候,国家就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拥有此技术的国家通常会维持技术的垄断,但也会根据自身和国际环境做出变化。我国是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想通过引进外资来消化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但目前看来收效并不明显,我国的民族企业并没有完全习得先进技术,在很多情况下 是外资一旦撤走,我国企业便不能运转。
解决方法:
1.政府出台相关措施,鼓励银行向民族企业借贷,促进民族企业发展。同时,完善相关体制,对新能源进行统一的管理,为新能源建立“绿色通道”,加快推进新能源的步伐。要实行“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机制。
2.建立适当的人才激励制度。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技术,同时创建良好的企业氛围、采取增加薪酬等措施吸引外国留学生回国工作。我相信大部分出国留学 生是愿意回国工作的,因为文化差异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3.政府应完善法规,加强反垄断法的建设。制定合理有效的法规,诱使技术扩散,防止垄断的形成。单靠民族企业自身去学习外来技术是不够的,通常外企对技术会有严密的封锁,所以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去打破垄断。比如政府可以同时引入 多个跨国外企,在国内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通过给跨国公司施加竞争压力来加速技术扩散。
南昌理工学院全省光伏扶贫调研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全方位对新余市光伏扶贫进行考究,获得真实数据,进行准确分析,望此调研报告对光伏扶贫事业可起绵薄之力,对树立中国梦,全面建小康,打响脱贫攻坚战起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东,朱法华,王圣.《我国燃煤电厂“十二五”期间新增烟气脱硝费用测算》[J].
[2]李成仁.《 电力市场中可中断电价机制设计》[M].
[3]刘林,李立理,王鹏.《国内智库机构关于当前中国能源安全的观点分析》[J].
[4]靳晓凌,张运洲,尹明.《欧洲电网发展趋势及联网技术路线分析》[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