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民航安全管理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航安全管理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航安全管理技术

第1篇: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航空安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民航企业的安全管理已由过去的人为因素管理逐渐向组织管理的方向转变,“管理”安全越来越引起各类民航企业的重视,而且被作为提高企业安全水平、保证企业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管理”安全是与“运行”安全相对应的,主要指民航企业在“安全管理”上的先进水平和完善程度,具体包括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理念、指导思想、组织结构、方式、方法、程序、氛围等。对民航企业的“管理”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的状况和存在的不足,对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民航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如:孙瑞山等根据人一机一环管原理建立的航空公司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对航空公司的整体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王新等12建立的飞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马国忠等13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计算了民航系统的管理安全度和由飞行、航空保障、维护与维修3个子系统组成的人一机一环境安全度,在该基础上得出民航系统的综合安全度;Jae等14和Chang等分别建立的航空公司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台湾多家航空公司的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上述评价方法主要针对民航企业的整体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其结果只能从整体上了解民航企业的安全状况,而不能有针对性地深入了解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状况和存在的不足,因而造成许多企业过多地关注在具体运行当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而忽略了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为了解决安全评价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针对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状况的评价方法,通过该方法来衡量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发现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民航企业过多关注“运行”安全,而忽略“管理”安全的情况,这有利于在整体上提升民航企业的安全水平,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行。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民航企业安全评价方法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一些对企业管理因素进行评价的指标,笔者以这些指标为参考,重点以民航企业系统安全和安全管理体系(SMSSafstyManEgement奶细)理论为基础,建立符合我国民航企业运行特点和管理现状的民航企业“管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1评价指标分析

笔者主要从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4个方面分析了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在该基础上建立了民航企业“管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1.1.1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民航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要想顺利、高效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具备完善的组织管理作为保障。组织管理主要要素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职责、规章和程序、文件和记录、应急响应、资源供应、员工选拔和晋升政策8个因素,这些要素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方向指导和保障。

    1.1.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民航企业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JMS)的核心部分,是将以前被动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主动的事前管理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当前民航业大力推广的安全管理方法,是民航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风险管理从事前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系统和工作分析、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5个要素。

1.1.3安全保证

安全保证是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监控、审计、调查、员工报告、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等方式,对规章和程序的执行情况、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检查和分析,从而掌握企业的安全态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企业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降低企业的风险水平,保证企业的持续安全运行。

1.1.4安全促进

民航企业如果仅依靠强制式的命令实施各种政策、措施,未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在企业中实施一系列的安全促进措施,使企业全体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从以前的“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从而在本质上提升企业的安全水平。

安全促进措施主要包括:安全文化、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沟通、管理者的态度承诺和实践、员工的态度承诺和实践5个要素。

如图1所示,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4个环节形成一个闭环,各个环节之间相互支持、彼此促进,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系统的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在根本上保证企业的安全运行。

1.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通过从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4个方面对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下面的民航企业“管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评价模型的建立

2.1三角模糊数

若模糊数A可由(Pb9决定,且隶属函数值为

则称A为三角模糊数,记A=时续J一个精确数,三角模糊数的分布如图2所示。

2.2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综合评价模型

2.2.1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聘请行业内专家和民航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表1中所列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记为W=[wf^2…w]。

2.2.2建立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综合评价矩阵

由专家按照表1中所列指标,根据民航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在[0100]范围内按照三角模糊数的定义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打分,评价打分的设有P个专家参与评价打分,评价指标有nf,对于第个指标,第个专家给出的评价结果为[5bcu],a表示第个专家对第个指标给出的最保守的评价,b表示第个专家对第个指标给出的最可能的评价,(表示第个专家对第个指标给出的最乐观的评价。P个专家分别对外指标进行评价打分,从而形成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初始综合评价矩阵:

    2.2.3消除专家的偏好

首先,根据专家的工作背景、工作经验等因素,确定参加评价打分的专家的权重,记为e=[?e…旬,s表示第个专家给出的评价打分在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比重。

其次,根据下面公式集合各位专家的评价打分:

式中,(a,bt)一第个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值;

2.2.4综合评价

根据下面公式将各个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综合:

式中,(abc一民航企业“管理”安全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2.2.5 结果处理

    根据三角模糊数的分布特点, 利用公式G=a+4b+c6[ 12]将三角模糊数(a b c)化为单值, 即可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3.实例分析

笔者以国内某一航空公司为例,对上述“管理”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具体的计算过程如图3所示。

3.1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聘请行业业内专家和民航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表1中所列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然后根据AHP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具体为:

    3.2建立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综合评价矩阵

以风险管理A2模块为例,请3位业内专家按照表2所述评分等级和三角模糊数的定义,根据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A2模块中的指标进行评价打分,建立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综合评价矩阵:

    3.3消除专家的偏好信息

根据3位专家的工作背景和工作经验,设定3位专家的权重为E=[f式(2)集合

     3.4位专家的评价打分:

根据式(3)将各个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综合:

    3 .5结果的处理

将上面的模糊综合评价

结果进行单值化处理,可得风险管理4模块的最终的评价结果为

3.6总体评价

通过上述2~3.5过程可以计算出其他3个模块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

这3个模块的最终评价结果分别为。

通过式(3)可得该企业“管理”安全评价的总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

利用公式可得该企业“管理”安全评价的最终结果为通过最终的评价结果可知,该企业的“管理”安全水平综合评价得分为81.8分,位于“良”的等级中,安全管理状况比较不错,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每个模块的评价结果来看,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4个模块的最终评价结果分别为Gv=83.3CA2=81.00\3=81.4Q=77.6虽然4个模块的管理水平都位于“良”的等级中,但是“安全促进”模块的分值相对较低,该企业应采取具体措施加强安全促进方面的工作。

4.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民航企业往往能够看到企业在具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很难看到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缺陷。针对该问题,笔者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民航企业“管理”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以安全管理体系(SMS)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我国民航企业的运行特点和安全管理现状,从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安全促进4个方面建立了民航企业“管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个方面彼此支持、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可有效地对企业的运行安全进行管理。

第2篇: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前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社会中,正在实现高度的信息、经济互融,在社会诸多领域当中,信息技术都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民航空管领域当中,信息系统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在民航空管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因此为了更好的确保信息安全,应当对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建设,更好的保证民航空关网络与信息安全。

一、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

(一)民航空管信息化安全基础研究不足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航空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形式,其安全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在民航空管工作当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不但能够在民航空管工作当中发挥作用,在法律法规、商业模式、网络策划、网络创设、技术标准等诸多领域当中,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应用[1]。所以,对于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还应当进行更加深入的基础性研究,不断的积累技术和经验。由此可见,经济效益的产生,并不是仅仅通过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就能够实现的,而是应当综合企业、运营商、科研等多方的力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二)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安全技术的水平,对于空管系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不过,在安全保护当中,如果单单使对安全技术加以运用,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难以实现良好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如果将安全技术视为主要构件材料,则发挥系统的催化剂、粘合剂等作用的,就是安全管理。因此,在系统建设的过程当中,只有将安全管理理念进行良好的应用,并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才能够确保形成有效的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在民航空管工作当中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三)民航空关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不完善

随着民航领域的不断发展,在民航空管领域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当中,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工作任务。其基础前提使组织体系建设。因此,如果没有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做支持,对于系统的高效运行,单单依靠技术支持,就会显得较为乏力[2]。然而,就我国当前的人才情况、技术水平来看,如果想要对高质、严格的空关信息系统安全组织制度进行建立,面临着较大的难题。即便是一些已经对安全管理机构进行了建立的民航空管单位,在组织系统等方面,仍然不够完善。

二、民航空关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对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技术体系进行加强

需要通过足够的技术手段,对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建立。因此,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建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最为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选择和应用。对此,可以对信息系统鼓掌预警机制、自动化监控等功能进行建立,通过应用此类先进的技术,能够尽早的对空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故障进行发觉,并且能够更加稳定的交流和传输信息。同时,应当更加妥善的管理客户终端。作为客户进入操作系统的入口,客户终端具有设备访问差异大、涉及面广、涉及点多等特点,所以,在访问当中,很容易对一些病毒进行携带[3]。因此,为了避免安全管理系统受到病毒的影响,应当强化客户终端的安全水平,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安全的运行。另外,应当对综合应用安全产品进行适当的引入,对系统防御体系进行良好的购进啊。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软件技术不断提升,因此可在民航空管中,对抗攻击、防毒、杀毒体系进行建立,再加上客户终端的良好管理,最终形成良好的安全技术体系。

(二)对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安全管理机制内容形式的完善,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健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当对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建立,确保在规范的制度之下,运行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系统[4]。对数据处理、项目问题、分工问题等内容加以明确,从而实现一体化的空管系统运行。同时,对项目管理、统筹规划等,也应进行加强,在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将安全理念贯穿始终,有效的协调项目内容统筹管理,从而对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加以确保。此外,对于空管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也要进行不断的强化。效率化和规范化业务应急处理、备份恢复管理等内容,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能够具有极佳的反应速度。对于组织信息系统,应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在每个工作细节当中,发挥出细致、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对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应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从而实现更为良好的效果。

(三)对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组织体系进行建立

安全组织体系的建设,使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首要条件。在管理体系当中,应当确保工作人员对安全组织体系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建立组织体系。首先应对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建立,同时招聘和引进足够的具有较强技术能力、较高政治素养的人才工作。在工作中统一工作思想,提升工作责任心,确保工作人员的完成个人工作的同时,能够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协作,从而使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能够在齐力、互配、协调的环境下完成。此外,应当对安全认知意识进行有效的提升[5]。作为对一切技术、制度运行进行支配的人来说,在信息安全中,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同时信息系统需要人的操作,才能够发挥自身作用。所以,管理工作者应当对安全认知能力和意识进行提升,在工作当中,坚持严密、谨慎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实现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建设。

结论:在当前的交通运输领域当中,随着航空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交通量和交通规模不断增长,给民航空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民航空管系统当中,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其安全性也更加重要。因此,应当对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建立,更好的确保民航空管的信息安全,为航空交通的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利亚. 深化五个体系建设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全面提升民航空管系统运行保障服务品质――2011年民航空管系统工作报告[J]. 空中交通管理,2011,01:4-12+1.

[2]孙亚菲,王永刚,杨建森,吴立鹏. 民航空管系统运行质量监督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04:104-108+185.

[3]康海东,王煜. 黑龙江省信息通信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 通信管理与技术,2015,04:40-43.

第3篇: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机务维修人员 安全管理 激励制度 现状 决策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080-01

机务维修人员

民航机务维修人常被称为地面机械人员,负责在地面上担任发动机、航空器机体以及及通信电子维护的工作。由于机务维修是一项十分专业、高技术性的工作,所以要求机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机务维修人员人内勤和外勤之分,外勤人员负责飞行线的维护工作,即飞航前后检查、过境维护以及每日或过夜检查等。内勤人员是在航空公司维护工场负责飞机三、四级维护工作,就是对飞机结构和系统依编列的工作项目做一次较重大的预防性检查以及必要修护,包括试验量测或校准、非破坏性检验、航空器上每一部份均须试测及检查、航空器翻修和系统组(零)件之翻修与更新等。

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安全管理现状

民航作为当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也是风险性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容不得在任何环节上出现差错,机务维修作为民航客机安全出行的保障,是民航企业的最重要部分之一。如何对之进行安全管理是民航企业需要做好的任务,但是目前我国民航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机务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管理水平较低

机务维修是一项十分专业和高技术的工作,对于机务安全管理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维修技术和理论,而且还要拥有相应的管理方面的知识。然而目前我国机务安全管理人员都没有经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导致机务管理人员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理论。

2、机务维修工作任务重

由于民航企业的发展迅速,航班数目的日益增加,使得机务维修部门工作量也逐渐增多。由于维修人员的缺乏和一些人员对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够,导致维修部门的工作任务变得繁重,经常出现超时的情况,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3、机务人员工作环境较差

无论是对外勤人员还是内勤工作人员来讲,工作环境都较为恶劣,常常处于在闷热、吵杂和高噪音高的工作环境下,而且还常常遇到一些恶劣天气、异常振动和照明不良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维修人员的工作状态,很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

4、对于安全管理不够重视

对于目前我国的民航企业来讲,他们往往对维修工作要求严谨,也是机务维修工作十分重视,但是往往忽略了对机务维修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管理是机务维修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和及时完成的保证,对维修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不重视,也容易诱发安全问题。

机务维修人员安全管理激励制度的建设

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来说,对人的管理是核心部分,人所以安全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激励员工,如何激发人才主体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创造性和和积极性,使之保持高涨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是民航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关键。然而目前民航企业在激励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激励理念较为落后、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忽视员工自身发展和的精神激励等,导致目前民航企业对机务维修人员激励制度不够完善,没有真正发挥人员激励的作用。鉴于目前存在的状况,并结合安全管理学的理论,我国民航企业应建在一下几方面进行机务人员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设。

1、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制度

根据心理学家马洛斯所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克制,生理需求处于最低层次,只有在满足生理需求后才能使得员工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物质激励是对员工最基本的激励方式,建立有效的物质激励制度是完善机务人员安全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设基本部分。要制定激励性薪酬和合理的奖罚制度。人才是企业竞争力保证,而薪酬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首先,应该采用合适的混合型薪酬政策和薪酬政策加强薪酬调查,为员工提供和制定合适的薪酬,使得员工能尽心尽力地工作,还能达到减少不必要的流动和降低有关人事费用的效果。其次,应从按等级奖励向按绩效奖励进行转变。民航企业应该引导员工去更加注重与公司业绩之间的联系,让员工明确地意识到他们所获得奖励的多少是与部门的业绩和他们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息息相关的。

2、 注重对员工的精神激励

目前我国大部分航空公司在机务安全管理方面还停留在仅仅注重物质激励的阶段,过于强调对机务人员的约束,并没有真正重视机务人员的正真需求,缺乏精神激励是目前我国在机务安全管理激励制度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员工来说,物质是工作的基础,而精神则是他们去尽心尽力工作的支柱,民航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应把它当做机务安全管理激励主要手段。民航企业应该尊重员工总结经验和荣誉奖励,搭建相应的安全交流平台等,使得对机务维修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够达到充分发挥员工的开拓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效果,满足员工在精神方面的追求,让维修人员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实现其社会地位和事业价值等方面的需要。

3、建立相应的长期和短期激励机制

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激励制度,其安全管理的激励资源,不仅要有在较长时间后才能分享的,而且又要有在短期内兑现的,所以,民航企业要根据安全目标实现时间性建立相应的机务安全管理长期和短期激励机制。实施长期激励不仅能够使员工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安全责任心,而且还能促使他们去追求安全目标以满足自己的情绪和愿望,所以应该围绕未来安全状态和状况来制定相应的长期激励计划,去长期直接引导员工的安全动机和行为,而且最终还可能形成一种安全文化给予体现。而短期激励则能够直接体现短期期望和需要,充分发挥激励对机务人员真正的吸引力,来弥补长期激励不能及时兑现的不足之处。

结语

机务维修工作时民航客机安全出行的保障,作为民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机务维修人员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是维修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条件,而合理有效的机务安全管理激励机制是落实安全管理活动的基本保障,建立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激励,正确地去激励员工,才能使的机务维修工作变得更加的高效。

参考文献

第4篇: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民航业;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在运输体系中,民航系统应当构成其中的核心部分。很长时期以来,民航业都依照特定的标准来管理民航生产,在此基础上也构建了多层次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然而不应忽视,民航业在安全及质量上的全面管理仍存在弊病或缺陷,因而并没有达到最完善的程度[1]。从本质上讲,民航业应当紧密结合最根本的安全管理、民航质量管理、风险监管及信息传送等。在全面管理的前提下,民航业对应的安全监管也要体现全面的特性,完善与之相应的安全监管法规。做好民航业安全监管,这样做有助于在根本上确保民航业的质量,服务于民航业的全面进步。

1 现存的管理缺陷

首先,现今较多的民航飞机都属于外国制造和生产的,这种现状也在本质上增大了维修难度。近些年来,航空业正在迅速进步,与之相应的航空飞机质量也应当随之提高。从目前来看,很多民航飞机都来自域外生产,这类客机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确保乘客舒适性,同时也方便出行。例如波音飞机和空客系列的客机,这些类型的民航都来自域外。然而,进口客机在制作和生产时的基本原理也是有差异的,截至目前国内仍欠缺维修进口客机的人才。一旦客机出现故障,那么很难在短时予以妥善的解决,情况严重时还会威胁安全[2]。

其次,民航业内的某些航空公司并没有依照安全管理的根本原则来落实日常管理,因而暴露了民航质量监管中的很多缺陷及弊端。有关民航业安全监管的现行法规已经明确了民航业质量监管的规程,但是某些民航公司并没有认真遵从安全准则来落实监管。对于细节性的民航安全隐患,民航公司并没有确保落实,同时也欠缺配套的安全保障机制。由此可见,民航公司在执行现行安全指标的过程中并没有拟定明确的安全规划,缺乏持续改进民航安全的动力。

再次,现今的民航业仍欠缺高水准的专门人才。民航业本身具备较高的复杂特征,这种现状在客观上需要引进专门性的质量监管人才。从安全监管角度来讲,民航业如果要达到更完善的安全监管程度,那么不能缺乏安全管理的专门人才作为保障。受到气候等很多要素影响,飞行中的客机很容易遭受危险。一旦遭遇危险,那么客机上的乘客都会面对生命威胁。因此,民航业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就在于避免疏漏细节,在根本上防控客机坠毁造成的伤害[3]。由于缺乏专门用于质量监管的人才,民航业现存的安全和质量管理仍表现出较多的细节弊病和漏洞。

2 完善民航业管理的具体思路

与其他行业相比,民航业在客观上包含了更高的安全隐患,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扶持民航业。从根本上来讲,民航业与整体的国民经济是紧密相关的。只有保障安全,民航业才能具备持续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最近几年,国际民航领域的民航事故较多,这种现状客观上也导致了民航业安全管理的较高压力。相关人员有必要明确:对于民航业而言,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并非孤立性的两个概念,二者应当是紧密结合的。确保民航的安全,民航质量管理也就具备了前提。提升民航业的整体质量,确保符合设置的安全系数,这样做有利于提升乘客信任度,在根本上推进民航业长期进步。

2.1 完善质量管理

民航业设置了严格的民航质量标准,作为航空公司就有必要严格予以落实。通过健全质量管理,民航公司才能保障民航的安全性,杜绝质量隐患。在飞机出厂的环节中,制作和生产客机的相关人员就有必要保障客机本身的安全,切实杜绝各环节的质量缺陷。应当依照逐层把关的基本原则来杜绝质量缺陷,做好全方位的质量检验。增强对于营运客机的质量监管,对于客机生产以及维修环节的各种细节都不应当忽视,而是要格外严谨并且注意查看安全漏洞[4]。

2.2 完善安全管理

从民航业管理的角度来讲,行业安全管理构成了民航业管理中的根本点。这是由于,民航公司只有保障民航运行时的安全性,才能证明民航业符合最基本的质量指标。确保民航的安全,这种做法事关广大乘客的切身安全,因此安全管理应当置于民航业监管的首要位置。民航业相关的安全监管应当融入各个环节,其中包括制作生产、航空客机维修、质量验证和监督等。在安全理念的指引下,民航业才能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人身安全保障。

作为民航业中负责安全管控的有关人员,应当明确自身负有的重要职责,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同时,机务维修的专业人员也应当具备优良的心态,真正意识到民航安全管控的责[5]。作为民航公司,应当开设定期性的安全管理讲座,强化针对性的民航安全宣传。只有这样,民航维修人员才能转变认识,意识到客机运营安全与乘客生命财产的内在联系,从而自觉杜绝安全管理缺陷。

3 结束语

民航业本身具备较高风险性,因而对于民航业来讲尤其有必要重视风险管控。通过安全管理的提升和完善,才能从全面的角度入手来强化管理。民航业涉及到的安全管理及质量监督都应当构成民航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其中的风险管理包含了风险评价、拟定风险评估的计划、消除安全风险等多环节。然而截至目前,对于民航业的安全管理及质量监控并没有达到完善,有待改进和提高。在未来实践中,相关人员还需要摸索经验,从而服务于民航业安全质量管理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文锋.浅析民航业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1(05):15-18.

[2]张俊飞,刘春雨.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5(11):100.

[3]冯双.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7):165-166.

第5篇: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水平;未确知测度

前言

正确的机务维修是确保民航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是民航维修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度发展,民航运行过程中因机械性能不足而造成的航空事故逐渐减少,但由于机务维修不当造成的引航空事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相关的调查显示,由于不正确的民航维修,造成同样的故障与维修安全事故屡屡发生,这一情况说明,国内的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中还有很多的缺陷,有关部门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1.国内民航机务维修的现状

当前,国内的航空公司都有着较为沉重的负担,飞机维修的成本在航空公司的总成本中占到了10―20%,维修费用更是占到购机费用的2/3。在这个民航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我国民航运输业的效率和质量也有进一步的提高,现有的民用运输机在概在510架左右,其他类型的运输机使用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国内每年投入到飞现维护、维修以及航材等方面的费用,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

航空维修服务行业是我国航空事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未来航空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离不开航空维修服务行业的支持,而且它还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全面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这也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外国航空维修厂商到中国来投资建厂,完善我国的航空维修服务业,并且不会再受到中方合资、投资金额以及投资年限等方面的限制[1]。

2.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水平未确知测度分析的应用

2.1在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航空企业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的水平,由各部分维修工作的效率和结果决定。因此,建立完善的机务维修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提升安全维修管理的水平,解决民航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

(1)从维护员工、修理工具、环境以及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出发,将维修设备作基础条件,维修环境作为依据,安全管理作为手段,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维修安全管理系统。(2)维护人员是开展维修工作的基础,其性格、学历以及专业能力都可能会对维修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因此,想要提升维修工作的完成度、准确度,就需要提高维护人员的责任感、专业水平及对维修工作的认识度。(3)维修操作应该符合航行的相关要求,依据维修的数据、信息更新情况以及工作状态,确认维修次数和内容,以减少维修失误,确保航行能够顺利开展。

2.2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水平分析模型的应用

首先假设某个评估对象具备m个相关的评估因素,并将其构成的评估因素空间记为X。考虑到维护员工、修理工具、维修的环境以及安全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影响影素,并且各个因素之又相互独立,则将其作为同一个评估单元进行评估,即:X={X1,X2,…,Xm},(m=1,2,3,4),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因素Xm有n个单项评估指标y1,y2,…,y3,则将指标空间标记为Y={ym1,ym2,…,ymj…,ymn},(j=1,2,3,…n),如果各个指标的测量值ymj有p个评估等级c1,c2,…,c。p,p=6,则将评估空间记为E={c1,c2…,c6},c1,c2,c3,c4,c5,c6,并采用Ⅰ,Ⅱ,Ⅲ,Ⅳ,Ⅴ,Ⅵ,分别表示非常安全,安全,相对安全,一般性安全,不安全以及非常不安全六个安全等级,如果第k 级的安全程度大于第k+1级,则将其记ck>ck+1,k=1,2…5,如果c1>c2>…>c6,那么可以认为{c1,c2,…,c6}是评估空间E的一个序分割类[2]。

利用上述模型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的维护员工、维修环境、修理工具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维修工作进行合方位的细化,增加维修工作效率,提高航空企业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的水平。

3.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未确知测度分析的重要性

机务维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会受诸多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维修人员、设备、维修、安全管理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因此,采用未确知测度理论能够对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信息因素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有效避免因为信息不准确,而造成处理方法使用不当的情况,将未确知信息转变成为已知信息[3]。

未确知测度分析可以很好的对信息不确定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不需要大量的数据,或是适应某一个典型分布,而是采用其拥有的置信度进行问题识别,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未确知测度理论在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确知测度分析方法的使用,需要建立一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水平分析模型,以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作发点,组成集维护员工、修理工具、维修环境以及安全管理四大部分为一体的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提高航空公司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的水平。

结束语

总之,结合民航维修安全管理未知因素较多、过程较为复杂以及维修方法多样等特点,需要科学地使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对维修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判定维修安全的等级,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解决机务维修安管理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维修安全管理的水平,推动我国航空维修服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飞,刘春雨.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5,9(11):100.

第6篇: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民航空管;问题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因素分析

0 引言

早在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有关机构就预测,到2020年全球航空运输量将在当时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近十年来,我国民航航空运输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已经从2003年的世界排行第5位上升到世界前3位,并且未来十年仍将以10%的速度增长。航空运输量的持续增长也给民航空管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民航空管安全管理风险评价体系的很多指标还存在着局限性和实质性,同时缺乏标准性、连续性,不利于风险的动态管理。因此,构建并建立成熟的,可信赖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在其基础上实施基于问题的空管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是我们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 我国民航空管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近年来,安全管理体系概念(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逐步被航空业发达国家所采用,国际民航组织已在其公约附件中要求成员国在机场、空中交通管制和飞行运营等单位建立SMS。有关资料统计,70%的世界民航的飞行事故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剩余30%的原因主要是天气、机械故障和其它原因。因此,民航空管安全工作的核心是人,做好每一个参与安全生产的人的工作,就抓住了安全工作的关键。而问题管理恰恰是紧紧以人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识别安全风险,解决安全问题及其隐患。所以,研究并实施问题管理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对于扭转民航空管安全工作局面,有着很大的帮助。问题管理倡导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管理变间接管理为直接管理;变专职管理为全员管理;变滞后管理为超前管理;变僵化管理为创新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模糊管理为务实管理。借鉴这种新型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在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实施以问题管理为中心的民航空管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安全风险的动态管理、主动管理和超前管理,在这种模式下构建并建立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对于适应民航空管安全工作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问题管理与安全工作

所谓问题,是指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事故或意外。问题管理是一种行动型的管理职能,它谋求确认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的潜在或萌芽的各种问题(立法的、规章制度的、政治的或社会的)。然后,动员并协调该组织的一切资源,从策略上来影响那些问题的发展。问题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成有利于该组织的公共政策。

由于安全工作的目标难以确定,安全工作的结果难以量化,事故的偶然性等原因,给安全工作的计划部署、监督控制、验收评比等带来了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在管理的大框架下,把注意力投向于问题,实实在在地在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做工作。并以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衡量安全工作达到水平的度量。通过实施问题管理,企事业单位能及早地发现影响其潜在的或萌芽状态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解决这些问题。

3 基于问题管理的民航空管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框架

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要围绕航空安全问题为中心进行制度、组织、日常管理方面的构建,构建基于问题管理的航空安全风险管理模式,首先是在制度层面,将问题管理制度化,落实问题管理责任规范安全管理;在组织结构方面,为保证问题处理的有效和及时,需要进行组织流程的重构,尽可能使组织扁平化;在安全日常管理中,注重强调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突出惯性、重点问题的控制,突出问题管理的分析和经验积累,将风险识别和恰当动作贯穿于问题管理的过程中。此外,还要注重将安全管理工作与企业危机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1)在制度层面,通过将安全问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将问题的安全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从一些问题管理的实践经验看,不但要将问题的后果影响落实到个人,而且需要鼓励从业者积极识别自己的、别人的和组织的问题、暴露自己的、别人的和组织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启发和培养个人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航空发展步伐不断加大,风险积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客观上越来越要求民航全体员工积极主动的参加到风险安全管理工作中。实施安全风险问题管理,化过去专职部门的安全管理为全员管理,化过去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无疑能适应航空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管理客观要求。

(2)在组织层面,空管单位具有人员多、组织层次丰富、规模大的特点,在实施基于安全问题管理的危险管理模式中,应进行组织流程的重构,尽可能使组织扁平化,提高安全问题信息的流动速度,保证安全问题处理的有效和及时。这种组织流程的重构也不需要每个信息流动环节上都设立相关实体部门,除了一定要有职责明确的由专家、管理者组成的专职安全问题处理委员会外,其他的可以是虚拟化的部门,由安全问题处理委员会赋予明确的职责。

(3)在安全日常管理中,从问题管理的实践经验中看,通过绩效考核,强调员工和管理者,尤其是强调管理者的安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对于高效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惯性、重点安全问题的控制,对于一再发生,屡禁不止的安全问题,要有相应的惩戒措施。由于航空业的风险种类复杂多样,管理面临的安全问题多,而安全管理可运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强调安全问题的轻重缓急,注重解决问题的整体效益考虑。对于直接危及航空安全的重点问题要突出管理,强调对于问题解决的适度反应,实现安全效益最大化。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安全问题的分析和管理经验积累,积累安全问题的适度反应阈值,注重对安全问题进行跟踪和分析,进而建立基于航空安全问题的风险预警系统,使解决安全问题的措施直接有效。

(4)航空业实施基于问题管理的安全管理要注意与危机管理融为一体。危机管理属于企业公共关系的范畴,传统的危机管理是危机处理的狭义概念,随着现代风险的扩大和管理方法的进步,现代的危机管理理论强调危机的事前预防。航空业是高风险行业,安全问题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危机,直接威胁企业生存空间,因此,经营者有必要从整体上注重资源部署,将安全管理与危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基于问题的安全管理有效地消除危机的发生;同时一旦发生危机,通过积极地实施基于问题的危机处理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并通过总结教训,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危机管理理论指出,随着问题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付出的成本越来越多。因此,危机管理工作应该集中在问题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可见,在资源部署上在保障危机管理能够衔接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下,资源分配重心应向安全管理倾斜。

4 新模式实施后的优点

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是安全问题管理失效的体现,通过直接抓安全问题,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说是抓住了安全管理的实质。问题管理倡导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地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倡基于安全问题的管理模式具有的优点如下:

(1)由个别部门少数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变为各职能部门全员额的安全管理;

(2)使安全管理的层次扁平化,把安全工作直接伸向基层一线,使存在的问题及时被发现,并迅速反馈到决策层;

(3)将安全问题的发现和处理变成一种经常性的活动和制度;

(4)可营造一种安全危机意识和责任感,促使大家主动提自己的安全问题、提他人的安全问题、提组织的安全问题,强化领导和群众的权责意识,培养责任心,营造了安全文化氛围;

(5)这种管理模式本身也是一种务实的管理方法论,它强调的是安全管理的安全问题导向,有利于明确人们的思想,使安全工作中模糊的“管理”二字被清晰地界定。

5 结论及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基于问题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新模式下,对于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优化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模式运行主要有注重强调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突出惯性、重点问题的控制,突出问题管理的分析和经验积累,将风险识别和恰当动作贯穿于问题管理的过程中。从空管单位的安全工作开展来说,任何一个安全事件的产生,都亟待着空管安全组织结构的全体成员在事件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发现更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民航安全风险管理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随着风险管理时代的到来,又赋予了它新的思想和内容。不仅仅是航空业,谁先去挖掘谁就取得了安全风险管理的主动权,这对我国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的各行各业来说更加尤为重要。只有抓住了机遇,把安全风险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保障民航空管的持续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刘钧.风险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黎威.东方航空公司的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2010.

[3]邹国良.加强中国民航空管安全风险信息管理迫在眉睫[J].中国民用航空, 2004(11):56~59.

[4]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评估管理办法[S].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2011.

[5]杨军.立足现场控制实施问题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序控制[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1):38~39.

第7篇: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 机场;空管;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066-02

1支线机场空管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机制变化后的安全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民航企业也进行了一定的结构体制的改革。由于一开始领导对支线机场空管的安全问题的认识上就不够,所以对其的运行机制也不甚了解,所以从机场属地化管理改革后,相关领导更加不重视对支线机场空管的安全管理,而将安全管理问题的中心放在空防安全和地面交通安全上。支线机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更加无人问津。

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体制上讲就是民航的管理理念和体制存在缺陷,因为在管理上也采取二八定律,从重要开始往下、从规模大道小处理问题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体系方面,对支线机场空管部门的职责区分不明确,责任没有分工到人,许多政策也没有落实到实处,对于一些安全问题缺乏明文条例的保障。所以导致部门内部一切以利益为主,有利益才有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十分的薄弱,导致工作过程中存在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安全管理力度十分的薄弱致使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

1.2支线机场空管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人们对航空飞行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带动了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而空管安全却得不到保障,导致空管安全管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而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问题;

2)由于民航企业对支线机场的空管安全管理的不重视,导致空管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状态,服务意识跟不上,从而导致对安全保障的能力越发的薄弱;

3)有上面提高,民航并不重视空管部门的发展的问题,所以在招聘过程中对员工的专业性要求也不高,培训的力度不达标,所以导致空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也不高。

2 对支线机场空管安全管理的思考和问题解决办法的探索

民航对空管部门的改革,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安全性管理,能够实现民航空管系统的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而目前民航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安全问题也是大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所以在这种形势下积极的探索如何加强空管安全管理而适应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趋势是十分的有利,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意义。

2.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支线机场空管安全管理的基本保证

一个行业想要发展企业首先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航空行业而言安全问题是关键问题,所以在分工的职责方面必须要严格要求,必须责到其职,才能保证安全管理的力度,所以企业应该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条例,保证安全问题的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支线机场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是行政管理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的重要组成,是对工作人员行为的基本规范,也是工作人员工作的基本依旧,且只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实现空管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才能将安全问题降低到最小。

2.2创新管理理念,构筑科学的空管安全保障体系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航空运输大国,发展支线航空,是民航总局为实现行业协调健康发展和民航强国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空中交通管理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于空管工作与航空安全密切相关,因此,面对飞速发展的航空运输业,就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用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相配合,结合目前空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应从人力开发,硬件环境, 安全保障手段等方面构筑科学的安全保障体系。

1)“打铁还需自身硬”,以人文本,夯实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供安全保障的良好硬件环境;

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创造良好的安全保障手段。

2.3强化空管安全监察考核,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 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素质;

2) 改进安全监察的方式;

3) 建立健全支线机场空管安全工作监督考核机制。

2.4加强支线机场空管管理班组建设,夯实安全基础

机场内部的空管部门的工作十分繁杂,所以设计的方面多,专业的跨度也大,所以要进行支线机场的空管部门的合理化管理难度大,由于空管部门是安全目标的执行者,空管班组管理的好处关系好航空飞行的安全问题,所以航空行业应该要重视支线机场的空管部门的建设,重点抓基础,且加强对空管部门工作的监督,这样飞行才能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在班组建设中,笔者建议应注意一下几点:

1)选拔任用具有高素质的班组长;

2)加大班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班员业务素质;

3)正确使用激励机制,提高空管人员的积极性是重中之重。

3 加强支线机场空管安全文化的建设

空管部门而言,简单的只是在行动上束缚他们,在条例上规定他们的职责,并不能达到企业想要达到的效果:降低航空运输的出事率。笔者建议应该要从基础抓起,从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开始,重视新进员工的安全意识的树立的培训,开展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全面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安全保障队伍。

结论:

民航局空管局通过大力推行规范化管理和经常性的空管安全检查、调研,全国空管部门的安全管理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支线机场空管安全管理操作水平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还没有适应现代飞行安全和空管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提高空管安全管理的整体效能为目的出发,努力强化空管系统内部子系统的功能,分析安全形势,探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方法,对安全管理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支线机场的空管安全管理建设是需要所有空管人共同努力的长期事业。

参考文献

[1]中国支线机场现状及发展方向.民航资料网.

[2]袁俊林.政策—影响支线航空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航资源中国网,2003.

[3]发展支线航空一点思考.交通管理与执法网,2003.

[4]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加快发展支线航空.中国民用航空,2003,3.

[5]施韶明.改善管制体制促进飞行安全,中国民航报,2002,9.

第8篇: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通过资料查找和实地研究,笔者认为民航运输企业的安全文化可分为4个层次:价值观、理念、组织领导、规章制度、操作实施,其中价值、理念观是其他3个要素的决定性要素,是安全文化的根基;组织领导是价值、理念观的实现方式和载体,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保证;规章制度是领导组织决定的结果,是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操作实施是规章制度的完成状态,是安全文化的具体形式。可以看出,下层要素取决于上层要素,同时又对上层要素有反馈调节作用。

2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构成要素的具体研究

安全文化的每一个要素是由众多小要素组合而成的,这4个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所以要划分为4个层次主要是为了方便安全文化实施的操作和分析,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下面将针对这4个层次进行具体的分析。

2.1安全文化的价值观安全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价值观,“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文化最主要指导思想。民航运输的安全关系重大,因此民航运输企业所有工作的前提都是安全问题。民航运输的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于预防。

2.2安全文化的组织领导民航运输企业的组织领导是安全文化是否可以实施和形成的关键所在。在民航运输企业内部应当建立一个安全文化部门,专门从事安全文化的宣传和建设工作。将重点放在安全文化的价值观建立上,为民航运输企业的高层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2.3安全文化的规章制度遵守规章制度是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体现,用制度约束行为,提供安全保障。安全文化的相关规章制度需要围绕飞行安全进行,涵盖签派、机务、飞行、飞机等与运行安全密切相关的环节。

2.4安全文化的执行实施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价值观的最终实践就是执实施,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体现安全文化的内涵。

3民航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总的来说,民航企业应该从3个方面建设安全文化。①建立和谐的安全组织。②加强安全文化管理。③民航企业领导的带头作用。一个和谐的组织可以促进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该组织应该具备知识型和学习型的特点,组织内部的所有成员都应该恪尽职守,不隐瞒问题,公正地处理问题,营造一种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氛围。在民航运输企业内部,企业的管理理念与工作方式等都与企业的安全文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引导,进而提高他们对安全文化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领导班子作为民航运输企业的核心,其文化素养和业务素养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发展。他们的价值观、管理理念对企业员工产生很强的影响力。所以,领导班子应当发挥正面的积极的作用,领导员工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4结语

第9篇:民航安全管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民航运行 安全 威胁 差错管理

中图分类号:F562.9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44101

近些年来民航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方式之一,因此飞行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民航的安全管理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会存在一些隐患。现阶段对航空事故的调查主要是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起因进行评定,并期望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具有实际的借鉴价值。为了提高民航运行的安全性单单依靠借鉴和教训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管理好尚未构成事故的威胁与差错。

一、威胁与差错管理的理论基础

首先我们要明确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人在工作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发生差错,在民航的安全管理中也是同样的。虽然工作人员的差错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差错不会演变成飞行事故。具研究表明在航空领域中绝大多数的飞行差错并不会引起十分严重的事故,还需要考虑到飞机的安全系统以及差错的累计程度。因此,需要我们构建起完善的威胁与差错的管理体系,及时的发现民航运行中出现的威胁与差错并加以控制,提高民航运行的飞行安全。

二、威胁和差错的概念

威胁主要是来自于各种气候、交通、地理、飞机硬件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威胁不是飞行运行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自身意志进行控制的。这些威胁往往会影响到民航的正常飞行,出现延误、迫降等一些现象,甚至造成飞机硬件的损坏等等。

差错是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所导致的。一般来说民航运行管理中出现的差错大致有以下两种:

(1)失误

失误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由于人在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例如在引导飞机起落时误把口令传送给了错误的飞机,导致飞机不能正常降落和起飞等等。

(2)违章

这里的违章并非工作人员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对规章的不了解,对一些相关条款的定义比较模糊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违章的现象,影响了民航的正常飞行,为飞机安全埋下了隐患。

三、民航运行中威胁与差错的管理

威胁与差错管理的概念源自机组资源管理。经过几代管理理念的升级,第五代机组资源管理开始利用设计或减缓差错危害程度来管理差错,第六代机组资源管理更加着眼于威胁的防范、差错及非期望状态的应对。运行中个体及团队管理威胁与差错的方法或工具有:标准操作程序,标准喊话,标准通话,检查和交叉检查,检查单,工作单,飞行简令,复诵,监听等。运行中威胁与差错管理借助外力的经典框架是航线运行安全审计。

四、安全管理的优化途径

虽然飞行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对象,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对此就需要我们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帮助提高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水平。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以及对飞行安全领域的研究,认为优化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高飞机的硬件安全

尽管现在的飞行是以人为主体,但是飞机硬件的质量高低也对飞行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例如飞机的雷达、维修工具等等,都需要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如果雷达不能正常工作将会埋下巨大的隐患。因此,我们首先要保证飞机的硬件安全,完善飞机的飞行系统,力求在硬件上不会影响民航的安全。同时,还可以寻求创新和突破,积极的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让操作系统更加的人性化,有利于运行人员的管理和操作。还可以通过改善硬件提高飞机的容错率,即便出现问题也不会进一步的形成事故。

(2)注重软件的编排与设计

软件是系统中承载信息的,并用程序、数据、文档、图表、符号表达的指令、规范及要求的集合,它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运行手册、操作程序、检查单、特情处置程序、应急救援程序等。软件的编排与设计也应该充分考虑人的局限和认知特点,使软件适宜于人,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直观的了解飞行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

(3)提高运行人员的素质水平

首先我们要明确当今的民航飞行是以运行人员的操作为主体的,及人才是保证飞行安全的根本,无论硬件有多先进如果运行人员出现错误,那么事故依旧还会出现。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运行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水平。例如要求他们掌握相关的规章和规定、详尽的操作方法等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差错向事故的演变,同时在出现事故时也能及时地得到有效的处理。

(4)改进工作环境

环境是系统中硬件、软件、人周围一切要素的总和,即包括一切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工作效能,以及影响硬件性能、运行状况和系

统可靠性的自然的、人工的或其他因素的集合。并非一切环境都是认为能够改变的,例如工作地的天气气候等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办公室的环境和周围空气,让运行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减少环境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还能有效地控制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的频率。

五、结束语

随着民航逐渐成为了人们最常用的交通手段之一,对其安全性的研究也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由于人无完人,在民航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难免会出现差错和失误,同时各种自然因素的多变性也会给飞行造成威胁,但是我们不能之利用过去事故发生后留下的经验,而是要正面的看待问题,通过提高运行人员的素质水平和飞机硬件的安全、改善工作环境等优化途径,帮助完善民航运行的安全管理体系,让人们享受到更加舒适和安全的飞行体验。

参考文献

[1] 杜醒. 飞行运行中的威胁与差错管理及其对飞行员教学的启示[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2] 石凯,魏思东,张克举,周俊杰. 基于TEM的机组资源管理理论及其应用[J]. 价值工程.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