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工作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我市共有各类职业院校25所,其中省属高职院校有**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2所,市属职业中专学校有**职业中专、宣风职业中专、**卫校3所,县区办职业学校5所,民办职业学校15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有3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到2009年上半年止,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共有在校生27030人,开设专业20余个,涉及工、农、林、服务、it等多个行业,其中机械电子、园艺、旅游服务等专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大等几所学校硬件建设都有较大进展,市和县(区)属职业学校如**第一中学、上栗二中、宣风职业中专、大安职业学校等在办学规模与办学思路上都有一定创新与发展。安源的硅酸盐、芦溪的电瓷、上栗的烟花爆竹等产业需要的专业培训凸显,代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遍高中的招生比例由2000年的34:66攀升到2009年45:55。我市职业教育事业起步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经验在于:一是有一批立志投身于职业教育的、有头脑、有闯劲、有干劲的职业教育工作者,这是我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二是随着市场需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日益多样化。三是加强了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师资力量、实训场地等基础设施也有一定改善。
但从总体来看,我市职业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离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后,我市几所省重点中专为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迅速转型为高等职业院校,但其办校硬件设施、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办学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几所民办职业专科学校与蓝天学院、渝洲学院等相比,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专业设置、办学品位都有较大差距。各县区几所普通中学转过来的职中,存在布局不合理、生源少、专业能力弱、硬件设施落后等弊端,达不到中等职业专科学校的要求。造成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职业教育发展重视不够。过分强调普通高中的发展,忽视了职业教育,在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中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应付教育”,拾遗补缺,造成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片面认识,在老百姓思想中也产生了一些偏见,同时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严重缺位。
2、职业教育招生秩序比较混乱,生源面较窄。生源是学校赖以生存的保证,而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每年都是由市教育局下达一个指导性计划,学校的生源主要由每一个学校自主招生。为了争夺生源,市内与市外的职业学校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有的甚至采取非法的中介招生、有偿招生、虚假宣传招生等。招生秩序的混乱使广大群众对职业教育产生误解,甚至轻视职业教育,继而使职业学校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造成职业学校的生存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3、办学体制、机制及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当前我市几所职业中专分属教育、劳动、卫生几个部门,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各部门之间的独立办学导致学校之间资源不能共享,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复,资源、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办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民办职业学校与公办职业学校不能完全享受同等待遇,造成不公平竞争。各县区对职业教育事业的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4、实验实训基础建设和教学内容、模式滞后。目前,我市绝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存在实验实训设备落后、老化,跟不上技术发展要求的问题,使专业设置不能应对市场变化,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与社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缺乏“双师型”的教学人才和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导致学生技能方面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影响学生就业。
二、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
1、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的,以地方为主、分级管理、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有利于节约投资,有利于专业设置,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条件下,鼓励职业教育资源重组,打造我市职业教育龙头学校。强化县(区)政府在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加强对县(区)政府在职业教育事业方面的考核力度,保障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上的投入。
2、形成以高等职业院校为重点,以省级重点职业专科学校为主体,以普通职高为依托,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并驾齐驱的新型职教体系。
3、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依法保障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规范各类职业学校的管理,调整职业学校的布局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制定和完善跨省、跨市招生办法,大力支持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和省示范性职业高中面向外省、外市招生。
4、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努力提高民办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简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审批程序,公平对待民办职业教育与公办职业教育,使民办职业教育能够合理享受党和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公办学校按照民办机制进行运作。
5、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行业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与工业企业、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单位合作,积极推广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拓宽职业教育就业渠道。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理念和资源,鼓励国(境)外组织和个人依照我国法律和办学资格要求,同我市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努力拓展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二)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1、以实施职业技能训练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类职业学校要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重点强化职业技能教学和实践教学;职业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时间要按照一比一的要求进行配置,且理论教学要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加强学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与合作。注重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职业能力、身心健康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职业学校要面向全国、全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全日制与短期培训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把职业学校办成开放的、全方位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心,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
3、加快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和科研机构学习进修,提高职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深化职业教育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加强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工作,实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教育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服务聘任制度。鼓励企事业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员到职业学校兼职。
(三)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1、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根据省政府制定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要求,市、县(区)政府用于举办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应逐步增长。市、县(区)两级财政可以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示范学校和专业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金融机构要积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我市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各职业学校的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能、技术竞争活动,树立和表彰在职业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单位,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3、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振兴**经济、兴工强市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考核内容。要加强对各县区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依法加强对职业教育管理、规范职业教育秩序和办学方向,提高依法办学水平。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量化考核,充分调动各方面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发挥行业、企业、人民团体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主动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服务,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几点具体的政策建议
1、成立**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推行类似普通高中一样的职业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改革,以及现代职业教育硬件建设与专业规划建设等。具体任务是支持1所省办职业院校达到本科院校硬件与学
科能力的现代职业教育院校的要求;按现代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硬件建设标准与专业品味来规划建设好1所现代化市属职业技术学院;支持3所左右民办职业专科学校的现代职业教育硬件与学科的达标升级工作,促其办成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职业院校;全力支持抓好1所劳动高级技能培训学校的硬件设施与技能培训能力的建设,使之成为全市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劳动技能鉴定中心,同时也是公共的民办职业院校劳动技能的试训基地;整合资源,重点办好6所县区重点职业学校,原则上各县区办1所。成立市职教中心,完善各县区职教中心,负责职教工作的业务指导,各县区职教中心不仅要成为示范基地,更要成为职教业务指导中心,在全市形成一个职教业务指导工作体系。
2、按现代职业教育硬件设施与专业学校要求,以本科院校的现代化标准大力支持**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成一所面向全国开放、高规格、有特色的省级重点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争取达到本科院校硬件与专业学科建设的设置水平。
3、整合资源举全市之力兴办一所现代化的市属职业技术学院。建议整合市属现有几所职业中专和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资源,组建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同时,取缔一些由教育部门颁发中等职业专科学校毕业证的不符合办学条件的职业专科学校,提升职业教育的品位。
4、整合民办职业教育资源,全力扶持3所左右的民办职业学校,按现代职业院校的标准达标升级。重点在大安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办好**市旅游中等专科学校,办好**市电子专科学校等3-5所职业专科学校。要对全市民办职业专科学校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对不符合办学硬件与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的,该取缔的取缔,该整顿的整顿,该转行的转行。教育部门要对不合条件的民办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取缔颁发毕业证的资格,被取缔和整顿的民办职业专科学校可以转为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市政府各部门应当为其提供帮助,教育部门允许其颁发短期培训结业证,劳动部门要为其颁发劳动技能等级资格证、操作证提供正常的渠道。
5、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及标准,结合劳动部门劳动技能鉴定需要,劳动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全力办好**高等技工学校,使之成为全市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全市劳动技能综合鉴定中心和标准化、规范化、设施齐全、专业齐全的全市各类职业教育院校技能试训基地。
2012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交流总结了2011年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推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路和举措,研究部署了2012年的工作。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鲁昕出席北京主会场会议并讲话。
鲁昕指出,2011年,职成教战线根据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教育部党组的具体部署,全面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政策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办学机制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能力,部署和推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支持保障政策,努力保证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积极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全面部署新时期继续教育工作,为做好今年乃至今后几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鲁昕表示,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国职成教战线要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实体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保障民生、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构建合理教育结构八个方面提高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服务能力。
鲁昕要求,2012年,职成教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改革和发展大局,以体系建设为引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基本制度,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整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推动中高职衔接取得实质成果,提升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能力,加快推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加强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和标准建设,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大力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和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科研工作水平。
会上,来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广西自治区教育厅、中国供销合作总社、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9位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职业核心课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46-03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从教育的功能上看,职业教育在直接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以及传播和建设工业文明和社会精神、物质文明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优势和更为广阔的空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1年在《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合理确定高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产业升级需要的职业教育格局。
我院在国家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指导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面向市场设专业,面向岗位定课程,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学生,于2011年成立了就业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建设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前期就业市场行情调查与后期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课程建设委员会根据就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设置、调整现有的专业方向,进行课程建设,并开发与设计该方向的核心课程。就业指导委员会在2011年底的工作报告指出,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要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在这一系列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幼儿园和其他幼教机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充实到一线教学岗位上,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和农村幼教机构,更需要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对于湖北市场来说,尽管近年来一些院校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但是各类私立、民营幼儿园、各种早教机构、幼儿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幼儿教师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的缺口。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是湖北市场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之一,供不应求,这为我院音乐专业(学前教育方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挑战。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也逐渐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湖北各大职业院校都在兴办学前教育专业,如何让我院培养的学生脱颖而出,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就业,也成为音乐专业(学前教育方向)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根据就业指导委员会的调查报告,课程建设委员会开始了学前教育方向课程建设的工作。课程是在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是学校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传统的高职课程建设往往以本科的学科课程建设为蓝本,以学科的具体内容为中心,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按照先后顺序、难易程度开设专业教学课程,其教学过程以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宗旨,忽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实问题。现代的高职课程建设是将实际工作中的各个元素、环节导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来进行建设。所谓以实际工作中典型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即通过分析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具体工作流程,确定出主要工作任务,并从这些任务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然后,将职业能力转换为与其相对应的具体课程内容。最后,根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将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归纳、组合、删减,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这样的课程建设从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得来,完全打破了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的学科界限,大大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高,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工作者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对幼儿教师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整理与归纳,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了解完成这些典型任务的工作过程,并将这些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分解,细化为一步步具体的实施环节。例如,幼儿教师要完成一项班级集体舞的创编工作,工作环节细化如下图。
二、盘点工作环节、归纳职业能力
将工作环节细化后,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一目了然。课程建设委员会将幼儿教师必须面临的各项任务做了总结与提炼,细化了具体的工作环节,归纳出五点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①从事儿童歌曲合唱的编排与指挥的职业能力;②从事为儿童歌曲编配简易即兴伴奏的职业能力;③从事幼儿集体舞、广场舞、健身操创编和排练的职业能力;④从事幼儿简笔画的教学和儿童手工制作的职业能力;⑤从事用普通话教学和朗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职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转化为课程内容
盘点完成每一个具体环节需要幼儿教师具备什么样的工作能力,即他们的职业能力,同时,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将职业能力转换为与其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即课程内容,见下表。
四、整合课程内容,开发职业核心课程
幼儿教师具备了上述五种职业能力后,通过何种方法,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呢?针对这个问题,我院课程建设委员会开发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这门职业核心课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20世纪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进入我国已有二三十年历史,曾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其思想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纯理论的研究。近十年来,随着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迅速推广与传播,奥尔夫的教育理念已逐渐被应用于学前教育中。奥尔夫(1895~1982)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把音乐、表演、朗诵、形体动作等结合在一起,用节奏作为统一它们的标准和纽带,把复杂枯燥纯理论的乐理知识分解为简单的节奏、固定的音型和易记的旋律,使每个孩子都能很快学会,并且乐于去学、乐于去做,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自信心与表现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反应力、身体的平衡性及协调能力也在学习中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奥尔夫提出“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思路,他认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应从其自然趋势出发。奥尔夫教学法的原理就是先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实践,使他们真正喜欢音乐。然后由老师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玩”的状态中,感受音乐、实践音乐、喜爱音乐,从而培养儿童的音乐综合能力。奥尔夫还非常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挖掘与培养。他指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创造音乐。” 、“音乐创造虽有优劣、好坏之分, 但从创造的本质角度来说,音乐大师的创造和孩子们的音乐创造具有相同的价值和意义。”奥尔夫提倡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并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开展音乐教学工作。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集体创作和学习。如即兴编创歌词和诵吟韵文,用自己创造的音响和图形来记录自己的音乐、创造自己的乐谱,等等。
我院课程建设委员会将奥尔夫思想精髓编写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校本教材中,其中附有大量的谱例和实际课例作为支撑,同时,组织一线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北京参加奥尔夫课程培训班的进修与学习,并于2012年初将这门课程在二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试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正春.区域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有效对接的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2,(12).
1.在线“自主学习”模式将成为新形态
在我国提出构建“书香社会”的今天,人们日常信息的获取大多是来自互联网。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自身需要的知识、技能课程,实现按需选择、自主的学习的强势态势。在网上学习可以做到不限时间、不限课节、不限学习内容、不限学习次数。只要个人有职业发展规划的需求,就可以按需安排个人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度与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课程。在线学习的媒介符合时代要求,将知识技能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字化媒介之中,有利于激发个性化自主学习动机,又能满足学生学习乐趣,对促进与加强自主学习十分有利。随着网上职业教育平台的不断完善,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情况及时整理收获,互动空间教师可以随时随机答疑解难。在现代新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随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学习模式也将会向更人性化、自主化变化。所以人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模式——“职业教育在线学习模式”必将应运而生。这种学模式将会不断成熟,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发展。它既符合这个时代的学习形式,又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符合终生学习潮流,又突出学习者自我个性化要求,所以必然将会成为一种学习新形态。
2.创新“在线职业教育”将成为新业态
新常态时期是现代工业革命大变革时期,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时期,是新知识与新技能运用大爆炸时期,也是业态创新发展与变革的时期。职业教育作为教育行业中的重要一员,势必要有新的创新、新的革命,形成职业教育新的业态。其原因有三点。第一,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将汇入综合职业能力之中。随同我国新一轮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技能型人才能力结构也将会有新的定义,就是在必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之中,汇入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只有具备这两种能力,才能适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适应新常态下的工业革命与企业向高端技术、智能化产品转型的需要。第二,在线自主学习必将蔚然成风,将成为学习的新形态。新常态下,随着社会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知识与技能更新将是一种必然,最简便、最快捷的在线自主学习模式必将蔚然成风,将成为学习的新业态。第三,“在线学习与课堂内化教学模式”,将成为职业教育的新业态。“在线自主学习”的新形态,将彻底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即“职业教育在线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要建立展示、交流、实践、评价等平台,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过程,形成一种全新的“在线学习与课堂内化教学模式”,这将成为职业教育的新业态。
3.创新“职教集团”是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发展的新势态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信息应用平台充分与迅猛的发展,在线自主学习蔚然成风,终生学习成为综合职业能力考核要素,加之名校、名专业、名师效应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线职业教育将会在互联网上得到快速广泛的推广。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也将会得到提高,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将会被及时禁止与惩罚。当职业教育竞争呈现无污染的绿色环境时,创新性“职业教育集团”,将会由政府主导,以占领“职业教育在线平台”制高点院校为核心,吸纳自愿加盟的其他职业院校为成员,在节约资源、解放生产力为前提,以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为准则,重建“创新型一体化职业教育集团”,从而形成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不断完善与推进的“在线学习与课堂内化教学模式”改革。这一新的职业教育举措,将会创建出中国式职业培训网络格局模式。这一创新性职业教育革命,必然是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发展的新势态。
二、在新常态视角下职业教育应做的准备
1.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潮流
在新常态下,随着知识社会环境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原以传统科学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将继续向创新形态演变,促进各行各业相互作用,起到共同演化的作用。正如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互联网+”概念,其实际上是在创建知识社会的前提下为知识创新、教育创新指明了方向。另外由于教育以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因此,应用“互联网+”创新教育模式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加之应用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灵魂。所以,如同“物联网”一样具有实用性、个性化的“职教网”“教练网”“学习网”将会如雨后春笋般的产生,这一现象也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加快适应时代潮流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摈弃旧观念。学习、创新新理念是摆在每位职业院校校长、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2.苦练内功,提升全员素质,打造终身学习团队
关键词:中职院校;校企文化;职业教育
办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每一个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要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见校企文化的渗透融合势在必行,下面我来说说12数控2班企业文化融合建设方案。
一、预期目标
加强数控加工公司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校园企业文化物质建设、班级企业文化融入建设及企业管理模式等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企业人意识和企业管理理念,实现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确实做到学校教育与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的无缝接轨。
二、指导思想
以班级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围绕着学生综合素质、对企业现状的认识这一目标,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教育,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建设具有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促进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建设方案
1.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做好企业文化渗透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行为规范上,自觉与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接轨,强化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密切关联的教育。以大显精密轴公司的员工要求为参照,加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危机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精益求精、严密细致、科学求真职业态度的形成;以大显精密轴公司的员工评价体系为标准,通过自评和互评方式,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反馈,最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数控加工公司的人才需求;以大显精密轴公司的7S管理体系为班级管理体系,创造出整齐、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2.按照“职业”要求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围绕“职业”这一本质特征,将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及职业所需的人文素质等因素融入校园文化中,在物质层次上突出“职业”的特点。在教室内悬挂大显精密轴公司理念标语――精益求精,安全生产、数控车床图片、数控发展区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环境布置,以便能让学生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增强自身专业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校内便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加快他们毕业后从“学校人”向“企业人”转变的进程。
3.与“班级企业化管理”相结合进行班级试点建设
将大显精密轴公司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大显精密轴公司的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来,使之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级管理中,确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经营意识,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融入班级管理中,逐渐形成有企业文化特色的班级。
四、具体计划
■
五、校企文化进校园虚拟工资方案
11数控2班校企文化制度
管理者:
经理:班主任
车间主任:孔令新
工资标准:
基本工资:1500元/月,绩效(计件加班费):1100元/月
请假制度:
1.病假 50/天 6元/小时
2.事假 100/天 12元/小时
3.上操请假: 6元/次
惩罚制度:
违纪如:迟到、早退、上课睡觉、上课玩游戏、上课用手机、行为规范不合格等,每次扣50元。
旷课、没请假不上操、校级检查扣分等,每次扣100元。
校级处分、不服从管理等严重影响班级荣誉行为,每次扣除一个月工资。
奖励制度:
表现突出者(每月全班投票选出),每班限1~2人,奖励50元,
为班级争得荣誉加分的奖励100元。
为班级、学校义务奉献者,每小时18元。
满勤奖(以月为单位,从未请假、迟到、早退者)100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履职,与时俱进,人大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注职业教育发展
就业难、招工难、招生难是影响百姓安居乐业和企业及职教学校发展的难题,人大常委会给予高度关注,将职业教育作为破解“三难”的关键环节,纳入人大常委会重要议题,组成调研考察组到外地考察,组织代表对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视察,形成了关于发展我县职业教育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积极的支持政策、加大投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整合培训资源,调整优化职教专业,打造职教品牌,建立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意见建议,县政府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组,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县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职业教育建设规划(2011-2015)》以及《县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了“”的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推动我县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和制度的保障。
(二)关注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和视察,。对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强化、残疾人生存状况得明显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事业,把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纳入民生工程,提高残疾人低保、教育、就业、康复水平,形成尊重残疾人、善待残疾人、关爱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等意见和建议,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县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建议和意见认真落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采取措施,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市”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生问题,人大常委会督促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食品药品监督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月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讨论了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情况的汇报。建议加大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改善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及用药的环境。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到位与否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消费者肉食品安全的源头,为切实保证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月份,常委会组织部分代表通过听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对生猪定点屠宰工作进行深入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乡镇定点屠宰管理权属不明、产权模糊不清、区域发展不平衡、屠宰场布局和设置不适应发展需要、屠宰加工费标准过低等问题形成了《关于我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引起县政府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有力地保障了百姓饮食用药安全。
(四)关注人口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工作
人口计划生育和母婴健康关系到人口素质和可持续发展。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认真听取了我县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情况的报告,提出要重视计划生育解决好人口结构矛盾,发展养老事业,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面推进健康家庭行动;要加强母婴保健工作,整合教育卫生资源,提高婚检率,降低新生儿缺陷率,设立贫困家庭新生儿缺陷救助资金,保护母婴健康等意见建议,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县政府正按照主任会议的意见,加紧调研、论证,制定实施意见。
(五)关注农林业生产工作
常委会紧密结合我县实际,以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开展贯彻实施情况检查。县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听取了《种子法》执法检查报告,就《种子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入扎实宣传、加强质量监管、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审议意见,县政府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分析研究,强化工作措施,对审议意见逐一整改落实,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维护种子市场正常秩序,切实保障了全县农林业的健康发展。
(六)关注群众反映的问题
常委会高度重视来信来访的接待和处理工作,在健全人大代表参与接待制度的同时,为了了解和掌握工作的信息,发挥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法院、检察院、局、政法委加强沟通和联系,建立了工作情况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县问题的协调解决。对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大督办力度,使这些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年来,共接待来访群众余人次,来电余个,共登记处理案件件,已办结件,办结率%。
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关注民生,维护民利,在促进社会和谐上体现针对性,牢固树立民本思想,把维护民生利益作为第一监督目标,悉心体察群众感受,用心研究群众要求,积极回应群众期待,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监督,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同时,人大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质量有待提高,审议意见的督促落实有待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与群众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推动解决代表建议意见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等。
二、几点建议
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要始终围绕抓大事、议大事的原则开展监督工作,努力提高监督实效。紧紧抓住长远的、根本、重大的,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监督,才能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加强对民生改善情况的监督,切实让群众得实惠。对县政府提出的惠民实事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这些惠民实事办实办好,惠及于民。着眼推进素质教育水平,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着眼改善居民医疗服务水平,对社县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视察。着眼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居民增收的途径和创业、就业情况进行调研。着眼促进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对落实农转城人员的社会保险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对低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改善型家庭住房保障情况调查,并对弃管楼院物业管理进行视察。着眼提高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对健康城市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健全和完善人大工作机制,坚持按照统一受理、综合分析、对办、定期报告、督导检查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案件的办理实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知识经济发展,终身教育理念的树立
知识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重要能动力,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分配和生产方式进步,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角度。而这种影响和改变持续性地对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劳动者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文化素质、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上不断要求进步。如何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显然是大势所趋,教育必将成为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终身教育。
(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科学技术进步创新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又不断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做出调整和升级。在当今中国社会,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各级决策人员和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对继续教育越来越重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事业单位的改革,这种认识不断加深,为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社会需求和动力支持。
二、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走向
(一)继续教育形式多样化
新时期对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对个性要求是差异化的,同时在工作环境复杂的背景下,人们职业生涯的变化也达到新的高度。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必须丰富多彩,无论是从办学形式还是教育层次都要如此。办学形式必须多种多样,不仅要有多种规格的非学历教育,还要有多种层次的学历教育;应有函授教育,也要有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也应该受到重视;有级别考试,也有职业资格认证等。除此之外,教学活动还要多样化,以教员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该被推广,教学内容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员的应用上。教学的组织方式不要拘泥于课上,既要包括教员的面授指导,又要侧重课堂外的观察、讨论、座谈等,学员应该多多参与实验、实习、研究等,提高共同协作的技能,积极参与网上教学,全面调动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习潜能,共同进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二)教育对象多元化
1.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提出了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着力抓好该计划的实施,提高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经济社会。在国家大力推行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的同时,二者的有机结合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国家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也就成为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2.农村继续教育将是我国继续教育的新阵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以致农业技术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推广。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下是关键。当下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面临各种矛盾,如何做到普及农业技术任重道远。农村劳动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体系中的价值与地位。
3.企业员工是城市继续教育的重要对象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产品的质量、品种、规格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但其中的每一项均取决于人,人的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为了增强其竞争力,往往在人、财、物、技术和信息上进行投资,而其中最重要的投资则是对人的投资,对人的投资所得的回报最大。新的时代、新的技术革命和新的知识经济体制已经到来,世界形势要求各国都要把发展继续教育、提高人员科技水平放在战略地位。这作为一种强大推动力,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4.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具有广阔空间总理早在十届五次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工培训,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这道出了继续教育工作的新方向,那就是加强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对农民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这对农民工本身还有整个城市都是有促进意义的。
(三)非学历教育将是我国继续教育的主旋律
新世纪是靠实力竞争的时代。人们更明白真正具备解决各种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接受各种新事物的素质才是经济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历早已不能代表什么,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人们把教育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学历教育以外的各种非学历教育。中国经济在融入全球化后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完善。为了不被世界科技潮流甩在后面,必须紧跟最新高科技信息,接受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做到与国际接轨、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促使高层次的技术工程人员、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持续更新、重组、优化。此外,闲暇教育、老年教育及社会生活教育问题将格外突出。衍生出继续教育的新的重要引导方向,那就是教会个体如何充实学习、工作以外的时间,丰富闲暇的生活,继续教育将越来越关注有关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使闲暇生活和老年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更有意义。
(四)远程教育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同时这也引导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得益于远程教育的启蒙,“数字化进程”理念的传播和实践是我国远程教育的最大成功。当前,我国教育结构处于调整期,这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从事者在应对远程教育工作上要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创建符合中国国情和接轨经济全球化的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发展,才是统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关键。随着继续教育对各阶层人员的吸入,对继续教育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需要新的变革。网络技术是我们必须借助的力量,借助这种新力量为人们接受继续教育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学校,人们不必受到限制,自主选择教育,这极大地增加人们受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高校开展远程继续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高校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在推进继续教育现代化、信息化道路上走在前列,在构造网络化、数字化教育环境中起到表率作用,确保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传播、教学资源,还是教学时空、教学环境、教学效果都能借助网络的力量达到新的高度,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结束语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遇;挑战;发展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如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
一、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也是推动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发展“实体经济”所必需的人才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已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拿出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建设;每年中央和地方财政还将拿出近180亿元建立健全中职校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等,可以说,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迎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政策的变化,我国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型人才。目前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前景将越发广阔。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问题依然迫在眉睫。前几年文凭至上的怪圈影响了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许多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的着眼点逐渐转变。现在,人们已经渐渐走出了文凭至上的怪圈,许多用人单位相对于文凭学历,更加注重能力和对岗位的适应性,与其高薪聘请高学历、低能力的职员,不如选择通过职业教育后能力更强的实干型人才。为了面对就业压力,许多大学毕业生都纷纷走入职业教育机构“回炉”,为自己添砖加瓦;同时,许多在职人员也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纷纷选择在职培训。
机遇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平等的,职业教育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整个行业正蓄势待发,迎接又一次的飞跃。
二、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职业教育虽然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培训规模和培训质量都呈现出了一定的增长,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没有真正从“战略”的角度认识职业技能教育。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实际地位偏低,我国社会普遍存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职业教育有低人一等之嫌,处于次要和弱势地位,政府和学校也没有对家长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引导。社会的人才观念、用人用工制度,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吸收力;在人事制度和待遇上没有配套的政策,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能力评价考核体系和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没有真正实行,与普通教育文凭证书相比,职业教育文凭证书显得缺乏“含金量”,使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就业缺乏保障。
2.“宏观统筹”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各级政府与职业院校、市场之间至今仍未找到管理的平衡点,政出多门,管理多头,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支撑,决策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低,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意识;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所需岗位脱节,使得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缺乏实际应用能力,质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3.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制约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成本要远远地高于普通教育,所以职业教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但资金仍不足,各类职业院校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滚动。由于投入不足,使得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实习实训设备、建立实训基地,使得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条件落后,实训设备简陋、陈旧,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4.“双师型”教师队伍依然短缺。职业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是普通院校的教师,他们有的虽然学历很高,但大多没进过工厂,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无法向学生传授真正的技能知识;由于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使职业院校很难长期稳定地聘请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也非常有限。同时,教师职称晋升只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轻视实践能力,阻滞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考
1.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上讲话别强调,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注意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设置和社会需求相吻合,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让受教育者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就业渠道畅通。提高职工的社会地位、工作自豪感,逐步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障,增强社会认同,理顺继续深造的渠道,建立受教育者职业可持续发展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转变“重脑力轻体力、重经理轻工人”的传统观念,真正尊重劳动,重视劳动者,不仅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也能“治人”。
2.专业治学,远离功利教育,做好科技转化的桥梁。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及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管理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让教育去掉功利化,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加深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是生产要素。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职业技能作为个人的谋生资本,是生产要素之一,能直接带来自身经济利益,实现职业教育投资的增值功能。我们实施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都需要职业教育优先发展、快速发展、跨越发展,必须把职业教育这个软实力做硬。
职业教育是科技转化的桥梁。职业教育在实际应用中,承担着科技与产品之间的“转化”作用,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环节。熟练的、专业化的操作技能培训,对现代化技术设备的应用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着巨大作用,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正因如此,在国外企业里,职业培训成本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3.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疏通政府主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渠道,使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作用落到实处,让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引导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强校企合作,让教师走出去,引进来,让“工程师”“教师”共同努力,培养出创作型、实战型、国际化、一体化人才。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加强校企合作,以校内教育推动实际操作,以过硬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促进就业,搭建真正的产学研平台,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4.职业教育既要教“术”,又要“育人”。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有着办学形式活、入学条件低、人才培养周期短、职业技能性强、学以致用等特点,是一种大众化的全民教育,伴随劳动者的职业终身。除了专业技术以外,更要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现代人思想意识,对人生规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推及至现阶段的专业学习、人格塑造、毅力磨练等有清楚的目标,全面提高学子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在就业保障上, 注重学生的工作幸福感。学生只有对工作满意,在岗位中能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这才是职业教育成功的保障。
5.树立科学的、先进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理念。有什么样的人才培育目的,就有什么样的质量评价理念。职业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效劳,为社会培育各类高技艺专业人才。一个有特征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无视了学生发展、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善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擅长吸收现代教育理念中契合本身开展的、科学的内涵,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时优化与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注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注意吸收企业评价意见。促进学生认知才能、入手才能和发明才能的进步,全面考核教育目的完成的情况与效果,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将重点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上,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自我才能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坚持协调发展,持之以恒,必将再次迎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双师型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执行者,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实施者。自2015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职业教育要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以来,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被推到新的高度。提高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备匠心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了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
一、中职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数量不能满足要求
目前,中职学校的师资数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数量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仅以忻州市为例,按照教育部专业专任教师的生师比要求来看,中职学校的教师缺口比例达18%左右。职业学校在塑造学生人格的同时,专业技术成为了学校培养的重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小班额才能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但由于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出现了大班额的情况。教学资源不足,专业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导致职业倦怠感严重,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师资队伍结构不能满足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据了解,多数学校的专业教师第一专业并不是任教专业,从而对专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系统,造成了职业学校高学历低技能的现状,特别是专业带头人匮乏,影响了专业的发展。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主体、双师型教师为基础、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四梯级师资队伍,成为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3.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
目前,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升级,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入企业,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与企业的差距不断加大,因此,教师培养任务更加紧迫。由于教师教学任务较重,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下厂实践和产学教研活动,每年组织的国家级中职学校师资培训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也是停留在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操作为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进修流于形式。部分学校由于受到体制和经费因素限制,对教师培养力度不够,使师资队伍建设效果不明显。
二、中职师资队伍建议思路
1.科学制定师资招聘计划
首先,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开设专业,根据专业需求合理规划师资需求,按照人社部门要求,完善教师招聘制度,改善师生比不合理的现状;其次,可以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在编制内教师不能满足的现状下,灵活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或一线技术工人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在一定阶段内可以缓冲师资不足和工作量较大的现状;再者,还可以聘请中高职院校优秀毕业生或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具体某个模块的教学任务。
2.构建四梯级教师队伍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领军人物,其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的发展高度。在教师培养经费允许的范围内,要大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定期开展市场需求,强化专业带头人与对口企业交流、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等内容的参与度。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骨干教师发展方向,使其在某个模块方面成为专家。双师型教师作为基础力量,需要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尽可能先从“校内培训”开始,逐步实现能胜任某个模块教学,再逐步拓展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从双师型教师发展成为骨干教师或专业带头人。
3.制定可行性的教师考核机制
完善学校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引导,制定教师培养考核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培训和产学研项目,从而提高专业能力。明确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严格执行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考核措施,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通过考核的教师在职称晋升上予以加分,从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4.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在聘用待遇、上班时间、办公条件等方面予以拓展和创新,从而吸引更多的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加强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和师风建设,通过培训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使其熟悉学生的学情,确保教学质量。
三、体会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