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提高行业竞争力,就要注重生产经营,提高产品质量。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日渐加剧。如果仅仅依赖于企业自身,就难以在市场环境中获得优势。为了能够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企业之间就要整合优势资源,通过优势互补而提高生产经营能力,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供应链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应运而生。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相互之间密切协调,使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和谐的状态,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但是,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环境,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树立供应链管理意识的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实施战略管理创新,以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1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分析
企业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着市场需求而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所有信息进行优化、整合,据此而将与产品原料、加工、销售相关的各项元素建立起关联,对企业各个环节实施集成化管理。企业供应链上的各项资源经过整理后为企业的运行提供参考。企业供应链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具有集成性、互补性和战略性。
11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集成性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集成性,体现在资源整合上。为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企业的运行环节得以简化,由此而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供应链管理使得相对松散的企业资源得到整合,实现了资源共享,包括产品的设计以及产品的生产水平都得到了提升,由此而加快了产品创新速度,以使企业更能够适应竞争环境,提升竞争优势。
12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互补性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互补性,是为了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而满足各自运行中所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市场运行的动态化需要企业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市场风险抵抗力,做到风险共同承担,以避免经济损失。企业之间要达到优势互补的合作效果,就要从自身的不足出发选择合作对象,实现包括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整合。随着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提升,市场竞争力就会提高。[1]
13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
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是企业间的合作,更多的是资源上的合作,在合作中通过竞争而实现相互促进。企业要通过提高管理效率而不断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避免在企业供应链中被淘汰。
2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21供应链合作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供应链合作企业的共同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在这些企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受到自身利益驱使而不合作的倾向。一些企业虽然乐于合作,但是,这种合作也仅仅是暂时性的,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获得预期的经济利益,就要退出供应链。企业供应链要获得长期效益,就要将合作维持下去,针对这其中所存在的利益冲突,就需要构建激励机制,才能够维护供应链的稳定。
22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缺陷
企业供应链管理需要技术整合。所谓的“技术”,一方面是指供应链管理技术;另一方面是指供应链运行技术。前者而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整合企业资源,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便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目前中国企业的供应链运行情况来看,虽然很多企业都参与到供应链合作管理中,但是在企业管理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并没有采用合作管理的态度,而是各自为政,由此而导致资源浪费。后者而言,在供应链管理中,所涉及资源包括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以及物流等,这些资源都存在着时间差距,在地域上也存在着跨度。这就需要构建信息链管理平台。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而导致供应链合作存在着缺陷。
3供应链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策略
31将供应链合作的信息机制建立起来
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合作,企业是供应链的节点,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着不信任而导致供应链运行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为了避免信息失真而影响供应链运行,就要将供应链信任机制构建起来,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供应链信任机制是基于共享信息平台而建立起来的,企业之间可以在平台上针对生产、经营、销售等相关的市场信息问题进行充分交流,以建立信任管理,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比如,针对与企业产品相关的市场信息问题进行交流,所涵盖的内容包括市场信息、产品信息、销售信息以及售后服务信息等。要能够全面而准确地获得这些信息,就需要企业之间密切交流与合作。通过网络平台将供应链信任机制构建起来,有助于以信任促进合作,推进供应链企业的战略管理创新。
32将供应链合作的动态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起来
供应链合作是多个企业在供应链上运行,虽然以合作为主,但是这些企业多会从自身的利益上考虑问题,因此,构建供应链合作的动态监督检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监督检查是对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合作企业的运营状态进行检查,包括进展情况、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经营策略等,都要符合供应链合作规范。[2]供应链合作是企业之间采取了合同管理方式,根据供应链发展目标而实施动态管理,以根据供应链中的企业合作状态进行过程性监督,实施全面管理,以避免供应链企业合作中出现外生变量而影响到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供应链合作的动态监督检查主要是针对供应链运行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的监督,以便针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33将供应链合作的协调机制建立起来
现代企业管理大多关注企业的生产等核心业务,而将其他的业务外包出去,由专业服务单位来处理。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使得企业之间建立动态联盟,各项业务都能够在供应链运行机制下完成。但是,当供应链处于运行状态的时候,就会存在企业之间的协调问题,这也是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所在。按照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往往是企业之间形式上的合作,而不会存在信息合作。这种不愿意信息共享,就必然会导致合作失败。可见,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的市场经济竞争是获得市场份额的竞争。消费者是竞争的焦点。只有供应链各个节点的企业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够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供应链合作的协调机制的建立,使得具有共同目标的供应链运行系统构建起来,建立协议式合作,实现信息共享,而且还共同分担风险,以使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化,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77-02
1 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基本概念与时代特征
现代服务业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将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对比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结构演变同样具有规律性。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现代服务业一般可以划分为四大类:一是基础服务类,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二是生产和市场服务类,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三是个人消费服务类,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四是公共服务类,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高端,创新,集群”。“高端”是指高文化品位,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创新”是指创新服务领域和新服务模式。创新服务领域,指现代服务业体系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业领域,形成了创新的生产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指现代服务业是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
“集群”是指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集群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行业上的集群和空间上的集群。
2 传统服务业体系发展模式的构成与比较
综合来看,我国传统服务业发展的模式主要有:整合模式、外包模式、招商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等多种形式。
2.1 整合模式
包括不同服务行业之间的横向产业整合、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价值链整合、同一服务行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以及区域内资源整合等形式。一是服务行业之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服务企业通过制订合作计划,在合作伙伴圈中通过与互补企业合作来实现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目的。二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经济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现代制造业作为支撑,也需要发达的服务产业与之相配套。三是从服务企业的角度看,整合包括生产业务单元整合、资本业务单元整合、信息服务整合、经营整合等。在服务企业内部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对企业自身组织架构、人员、流程、信息、渠道等内部资源进行重组和配置。四是区域服务业的发展还需与周边城市产业发展规划的协调和整合,积极寻求城市之间在服务业上合作的切入点,考虑产业的承接性、延伸性和互补性。
2.2 外包模式
即企业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将一些原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单位所提供服务的行为。通过资源外向配置和业务外包,企业可以实现与外部合作伙伴共担风险、缩减成本的目的。
2.3 招商模式
通过建立招商促进机构,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吸引内外资来投资服务业。由于服务业项目占用土地资源少,该模式可以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创造较高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2.4 内涵式发展模式
即以大型服务企业为龙头,依托行业和产业链平台,通过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组织形态和服务品种,走以知识型、效益型、生产配套型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 基于供应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路径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实施供应链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政府在财政、货币之外的第三类宏观调控手段。供应链管理包含生产、流通及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整合和包含了物流、金融、信息、外贸、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等各类传统、现代和高端服务业资源,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整合服务业体系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效益的优化配置,而且对于促进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从运作模式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为追求整体成本最小化而达成的合作协议。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供应链内部达到了最优化。推而广之到现代服务业管理过程中,借助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物流、金融、商贸流通、中介服务等服务业与相关产业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经济资源有效整合,那么,既可以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可以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实施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既然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物流、金融、信息、外贸、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等不同的经济门类都可以作为区域经济供应链的一个环节,纳入到对地区经济的宏观供应链管理之中,那么,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中引入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有助于统筹协调不同经济部门的功能与作用,有助于优化配置各类社会经济资源,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
按照服务业的演进历程看,现在许多地区在发展规划中所要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现代化了的传统服务业,比如,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银行、保险、货代等行业,它们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根据我国服务业现有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范式,把提高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程度作为发展服务业的抓手是符合当前实际的。现代化的传统服务业往往提供了一个服务的流程,而基于供应链的创新现代服务业则是对流程进行深度优化和资源整合,深度专业化及整合性就是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最大区别。而供应链的管理则是实现深度专业化与整合性的捷径和重要工具。
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必须具备集成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样,它就具备了把单一的环节做成大规模产业的能力;而由于在整个服务业当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大规模的,因此从整体上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疆界,从而有效地带动发展现代服务业。
4 基于供应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新建设的方法和对策
建设基于供应链的创新型现代服务业管理体系要通过供应链联盟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对服务业中各行业经济组织主体进行全面管理,协同、扶持,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业态的新型服务业管理综合体系,涵盖服务业中的总部经济、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电子商务,并覆盖、影响、带动传统制造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主要方法:
一是以现代物流为主线,贯穿于服务业发展脉络。二是以金融与中介服务为依托,支撑起服务业发展体系。三是以信息与电子商务为平台,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
通过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调整服务业经济结构,主要是加快实现由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消费型服务业占主导向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占主导的根本转变。要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服务业资源,打通服务业瓶颈,建立和完善信息互通渠道和服务业发展运行机制,为企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投资与发展环境。通过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建立推进供应链联席会议制度、服务业工作联络员制度、服务业信息交流制度;通过搭建平台,分向引导产业合作,通过建立新型的服务业经济体系管理监控体系、统计体系,对服务业的经济运行有效的进行监管,实现实时、可视化的管理,通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对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实现对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3]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本文以戴尔公司为例,简述供应链管理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原由。我们都知道戴尔公司采取的“直销”的模式,那为什么国内在管理上先进的联想做不到呢?在这里“直销”只是表象,在其背后是其强有力的供应链管理的支撑。严格的说,戴尔采取的是“直线”的模式:通过独一无二的高水平的供应链以及与用户保持亲密关系、提供强大支持等方式向客户提供高价值。直线模式与直销不同,直线模式关注的是与顾客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让顾客能够直接与公司互动,其核心在于快速地对采购、生产、配送等环节进行反应。直销可以被模仿,但直线模式却是很难模仿的,这也正是戴尔公司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随便就可以拷贝来的。
与其他公司的生产过程优先于销售不同,戴尔公司采取的是订单生产,在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了解后,再生产与顾客需求符合的产品。在这生产销售方式中,供应链管理是其中的核心,供应链系统被很好的解决了,直线模式就能发挥最大的威力,不但使顾客得到最大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积压。戴尔的存货期只有6天,而中国最优秀的电脑生产企业的存货期也要15天,这个对比可以很好地说明直线模式的强势。在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电脑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时代,库存管理几乎成了电脑制造企业的财务生命线。直销模式的背后直线模式是一个听起来非常诱人的管理模式,似乎也非常容易理解,但是要实现这个模式却是非常之难的。怎样正确地处理每一个客户的信息需求?怎样把了解到的客户信息迅速传到生产部门?怎样迅速采购到顾客指定的零件?怎样减少材料库存、同时又不降低生产速度?这些都是一条流畅的供应链需要解决的问题。供应链管理能在收到顾客个性化需求的订单后,立即向不同的供应商采购材料,迅速转入生产,再交给快递公司分发送货。在整个过程中,戴尔能保证公司的实际材料库存量始终保持在最低水平,从而使产品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戴尔的供应链管理有二个难点,一是客户服务,一是物料配送。客户服务要面对面地处理好所有客户的要求,戴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部分的客户建立联系,并且能够和每一个客户都维持一对一的详尽对话,尽可能多地搜集到客户信息和客户要求。客户也能通过互联网发送各自的订单,提出自己的服务要求。在戴尔的公司内部,有一个专门处理客户信息的系统,它能对不同的客户信息进行分类,对客户的订单进行处理并且自动传递到采购和生产部门。网上订单处理既加快了速度,又加强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为公司下一步的采购和生产做好铺垫。在客户服务这一点上,还要提到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在这一点上,戴尔采取的是外包的方式,并且用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服务品质,控制外包厂商的技术水平,外包可以有效地节约公司成本,对公司的业务重点作出细分。物料配送物流成本每年大概要花费公司运营成本的74%,每年戴尔花在物料上的资金达200多亿美元,这笔费用只要下降0.1%,就能带来很大的收益。为了削减物流成本,戴尔在物流管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戴尔公司和供应商建有非常严密的网络,每一个供应商都和戴尔连在网上,通过网络戴尔和上游配件制造商组成了一个虚拟企业,在这个虚拟企业中,供应商变成了戴尔的一个零件提供部门,互相之间联系紧密。当戴尔接到客户从网上发出的购买电脑的电子订单以后,公司的配置中心会把整张订单分解成一张张的零件采购订单,通过网络发给配件供应商,各个供应商在收到订单以后,马上会组织生产,在指定的期限内发货给戴尔,收到零件以后,戴尔公司只需在生产车间进行组装(戴尔的装配车间是唯一不让外人参观的地方),就可以把成品包装发送了。有时戴尔也会面对原料不足的情况,这时戴尔就会和供应商马上取得联系,确认对方是否可能增加下一次发货的数量,如果问题涉及硬盘之类的通用部分,公司会与后备供应商商量。
可以看出,戴尔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已经非常先进,但迈克尔.戴尔说,我们的供应链管理时时都在改进,供应链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业务流程,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简化了商务环节,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管理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据统计,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其总成本大概减少了10%,并且提高了节点企业的按时交货率,大概提高了15%,订货生产的周期也缩短了30%左右。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创新
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通过供应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化、集成化、敏捷化的先进管理模式,改善与上、下游企业供应链的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以恰当的数量,在恰当的时间,被送往恰当的地点,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使系统的成本最小化,从宏观上看,供应链管理包括了两个主要部分:企业内供应链管理和企业间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都是一个从生产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增值过程,电子商务是在一个更新的、更有效的技术平台上构建的供应链,实现电子商务的价值增值过程就是一个供应链管理过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最有力的优势是通过及时、有效信息的传递,实时把握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来快速调整相应的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等相关活动,体现了企业对市场的敏捷反应。
一、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避免信息失真、提高顾客信息反馈效率,使供求有机衔接、协调一致、反应迅速。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的赢利就是从顾客那里赚取的收入与供应链的全部成本之间的差额,供应链的成本越低,就意味着企业的获利空间越大。供应链管理就是要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就是不断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现有数据表明,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削价处理的损失40—50%,库存下降10—15%,可以带来大约20%的成本节约。 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就必然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而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比一般企业的资金周转时间缩短40—60%,而资金周转时间的缩短就意味着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高。 企业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可以大大缩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间,从而获得无法复制的竞争优势。现阶段中国市场上产品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需求变化越来越快。所以,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成本固然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但是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进而有效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竞争的根本。
二、我国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瞄准了供应链管理这一管理方法并加以运用,它对于我国企业因规模小而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因其结构全、开支大、内部层次繁多、结构臃肿而不能形成合力,大多数企业重复低层次竞争而导致两败俱伤等问题都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法。
1. 产品不规范,缺乏以顾客为中心。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目的之一就是使用规范化的管理手段,有效协调链上各节点企业行为,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而产品的原材料至产成品到最终消费品必然采用标准化形式则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缺乏规范性、标准化程度低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供应链管理是以实现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今天,在顾客驱动的市场中,顾客需求构成市场,需求形成企业获利潜力,需求的满足状态制约着企业获利的多少,因此,顾客的满意就是企业效益的源泉,顾客需求是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供应链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供应链管理中,顾客服务的目标设定优先于其他目标,它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供应链管理本质上是满足顾客需求,它通过降低供应链成本的战略,来影响顾客需求中的价格因素,
2. 各企业间未形成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也成为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一大障碍,在以往低层次的竞争当中,企业间形成一种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企业关系,没有在供应商方面形成一个共同利益的一个群体。企业存在是因为市场价格机制中存在成本,同时企业内部亦存在成本,市场交换成本及企业内部成本之间比较的结果是所有产品的生产不能由一个超大企业来完成。在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基础上许多学者研究了企业纵向整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效率。而如果不满足所需条件,纵向整合也会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成本。因而形成了企业“半结合”状态的研究。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创新管理
耐克(Nike)公司是~个广为人知的极端例子。这家世界运动鞋霸主没有直接的原材料供应商,甚至没有自己的工厂。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工厂里,耐克鞋被日夜不停地生产出来,而工厂的主人却不是耐克。这些工厂拥有自己的原料供应商??布匹、塑料、生产设备等等。而这些供应商们也同样拥有自己的供应商……。
耐克无疑是成功的。从1992年到1998年,这家公司的股东获得了超过30%的股本收益。这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业务外包与采购战略成功的基础之上的。从生产到广告,从飞机票到午餐,从仓储到市场调研等等,都是通过业务外包与采购得以实现。
应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在我国不断深化,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采购的重要性。作为改革的第一步,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已经大为减轻。现在,很多国内企业已经认识到采购的重要性,原来捆绑在一起的附属企业已经从母体分离出去,成为母体的供应商。虽然这种分离由于保留了采购的优先权而显得很不彻底,但毕竟迈出了最为艰难的第一步。与此同时,一些新兴民营企业由于没有计划经济的历史负担,已经把采购纳入了成本战略、质量战略甚至技术发展战略。
二、 业务外包和采购与信息产业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业务外包和采购的兴起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信息产业以新兴的小企业为主要力量,而小企业利用业务外包与采购是当然的最佳选择,如上所述,小企业采取业务外包和采购对于小企业的发展有许多有利之处。第二,在于信息产品本身的可分割性,譬如计算机的生产,硅谷可以生产芯片、新竹生产主板、东芜生产设备。第三,虚拟制造体系之下的业务外包和采购适合于信息产业本身的特点,从总体上讲,信息产业将实现数字化,非常适合于互联网的虚拟经营,随着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网络传输的特点将使业务外包和采购如虎添翼。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业务外包与采购的普及,业务外包与采购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数字化的前景更使业务外包与采购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出来,有志于发展信息产业的地区和企业应该密切关注这种模式的演变,并在规划和经营过程中充分加以应用。
三、 业务外包和采购的优越性
为什么选择业务外包和采购而不是自己制造?理由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释,但是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竞争压力。在竞争压力面前,成本、质量和效率只具有战术意义和方法论意义。
竞争压力究竟对企业的业务外包与采购意味着什么?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另一个问题:竞争压力要求企业做到什么?
竞争压力要求企业对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复杂的管理机构往往成为快速反应的障碍,并导致信息失真。所以,企业必须解决管理机构臃肿问题。 企业的资源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所引发的知识快速传播使得企业“核心能力”的门槛越来越低,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必须集中精力和资源于“核心能力”。
仅仅因为这两个原因,中国的企业就有足够的理由扩大业务外包和采购的规模。
四、 企业究竟应该外包和采购什么
为回答这个问题,先看一看那些知名跨国公司不外包和采购什么。
在美国微软公司全球的3万余名雇员中,有超过一半的雇员是从事软件开发的,l万人左右做市场和销售工作,另有4000人左右从事财务。人事、办公室管理和物流管理工作。其他业务和资源全部通过业务外包与采购获得。 世界饮料工业的头号巨人可口可乐公司也采取了同微软类似的做法。它虽然保留了“可口可乐”工厂,保留了诸如财务、人事等管理职能,但始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市场和销售领域。即使在市场部门的工作中,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保证利用通过业务外包和采购获得的消费者研究。零售研究、竞争对手等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并保证能够应用到公司的渠道策略、广告策略和新产品开发策略中去。我们注意到,近几年来,这家公司也开始对生产进行业务外包与采购,即进行“合作生产”,如“天与地”、“醒目”等。
我们可以说,对那些成熟的跨国公司而言,他们把资源和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核心能力上面,而对于那些与核心能力无关的业务,则尽量通过采购获得。这是他们的普遍战略,是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成功之处。
核心能力是一个时髦而众说纷坛的概念。核心能力的特征是:核心能力虽然表现于产品和服务,但实质是知识、技能和它们之间的组合技巧;核心能力与顾客或客户的需求特别是潜在需求构成对应关系;核心能力是不稳定的,随着公司人员的改变和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核心能力是企业可以控制的,至少是可以发挥重要影响力的因素;核心能力的数量很少,通常只有一两个;核心能力是难以复制的;最关键的是核心能力可以转化为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是价值的根源。正是由于核心能力的不同,企业之间才产生差异。
五、 业务外包与采购的原则
很多跨国公司认为,企业对于不产生核心能力的业务都可以放在外包和采购之列,而企业则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于核心能力的培育、保持和发展。
许多人把核心能力简单地理解为企业的技术能力。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可口可乐的核心是什么:是“神秘”的配方?是高超的市场运作能力?微软的核心能力又是什么?是开发出的软件,是软件管理的水平?还是热衷于购并那些拥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技术的小公司?对这样的问题给出简单的理论分析很容易,但只有企业家才能把握和培育真正的核心能力。
而且,有的时候,某个特定技术的价值不大,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组合。所以,技术也是可以外包与来购的。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我们在从供应商那里外包与采购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不是也获得了包含在其中的技术吗?
国内的企业确实没有达到跨国公司对于外包与采购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大而全”。“体内循环”的思维模式还在某些管理者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只不过换了个包装,叫做“集团化”。“产供销一条龙”。我们很为这些企业担心。
如果以自己发展相关业务的方式来代替外包与采购,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相关业务的成本、质量和效率的综合评价高于外包与采购。(2)相关业务增加的管理机构至少不会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3)相关业务发展的水平不低于最好的供应商。
在大多数行业和领域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由于服务目标单一,这些业务不可能全面了解行业的发展;由于批量小,很难形成规模优势;由于依赖母体输血,这些业务没有发展的动力和紧迫感;由于与企业的相关部门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就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协调管理。所以结果经常是事倍功半。
六、 供应商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厂商的产品是供应商产品的组合。产品的价值蕴含在其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之中,如果组成部分的价值增加,产品的价值就自然得到增加,而且这种增加在大多数情况下要远远大于部分价值的增加。相同品牌的笔记本电脑,采用奔腾见处理器和采用奔腾H处理器要相差数千元,而处理器本身的差价仅有数百元,这个例子生动地告诉我们,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厂商产品的价值有多么大的影响。
也可以把厂商和供应商的关系看作以一个厂商为中心的巨大网络,这个网络并不是由一个厂商完全占有,而是由多家同类厂商所共同占有。在这个以创新和速度决定企业生存的时代,可以说,谁善于使用供应商的创新能力,谁就在竞争的天平上掌握了一个重重的港码。
在运用供应商的创新能力方面,跨国公司有很多成功的先例,而国内的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的企业,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与供应商联合进行汽车发动机的研究开发,有力地保证了该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日本本田汽车公司也采取类似的方法与供应商开展合作。日本雅马哈公司甚至将非关键零配件的研究开发工作全部交给供应商去做。
七、 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存在两种类型
创新不是抽象、孤立的,而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和传统存在联系的。在供应商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为达到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目的,通常进行两种类型的创新:(l)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供应商进行改善生产流程、引入 的设备、优化生产工艺等活动。这类活动并不导致最终产品的改变,只是对生产的过程进行技术创新。最典型的例子是生产自动化。(2)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供应商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或发明创造,使产品的最终形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产品性能的提高、更具有吸引力、价值更高。如应用于客户的产品,将直接导致客户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比如,某包装供应海新的包装设计使消费者更加喜欢、某汽车配件厂商采用新材料使刹车装置的安全性大大提高等等。
应该说,供应商对从事第一种类型的创新活动更为主动。
我们主要关心和探讨的是第二种类型的创新活动。我们不妨称之为增值创新。
增值创新的回报是巨大的。对于供应商来说,增值创新意味着获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如果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这种优势将会扩大。而且,这种创新面对的是全部客户,而不是单一客户。瑞典的利乐(Tetrapak)公司就是进行这种创新活动的典范。该公司的专利技术一超高温灭菌技术和无菌纸包装技术被全世界的食品、饮料公司广泛采用,在中国,几乎所有饮用奶、果汁饮料的纸包装都采用利乐包装。该公司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不可模仿的。对于厂商来说,利用供应商的增值创新,同样会获得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八、 探讨采购合作模式
之所以以采购的方式来获取技术创新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开发部门来进行,主要是由于厂商凝聚“核心能力”的考虑。总的来说,只有供应商对其所在的行业技术最了解。同时,厂商进行自主研究开发会增加内部的管理机构,增加交易成本。
增值创新一定要通过供应商和厂商之间的某种机制才能够得到。跨国公司在同供应商的创新合作时探索出三种模式:交易型、服务型和伙伴型。
交易型。即直接采购供应商的技术成果或创新产品。这种合作最为简单,甚至在双方没有任何合作历史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一般来说,进行这种交易不涉及企业之间其他方面的联系。该技术或创新产品的价值已经得到验证,风险较小。
服务型。供应商根据厂家的要求进行技术创新。这种合作一般建立在双方供货合同的基础上,技术创新作为增值服务。内容多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改变产品设计,创新并不复杂,风险较小。客户可以付费,也可以不付费。有些精明的供应商甚至主动向客户提供这种服务。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的合作多属于这种类型。
伙伴型。供应商与厂家结成创新伙伴,双方的研究人员组成技术创新小组直至成立专门的 研究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成果共享,风险共担。
一般来说,双方具有长时间的合作历史和深厚的合作基础,技术的互补性很强,技术成果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对来说,合作项目的风险较高。这种伙伴关系在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之间并不多见,但可以肯定,跨国公司正在中国积极地寻求这种机会,IBM公司和东大阿尔派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九、 外包与采购部门应该如何去做
与供应商进行增值创新,外包、采购部门和研究开发部门是主角。创新的技术细节和成果需要研究开发部门来把关,而采购部门在挑选合作伙伴、界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和知识产权交易方面起决定作用。
无论对于哪一种合作模式,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都是要做的第一步工作。采购部门凭借其广泛的业务联系和对采购品相关行业的了解,应该主动地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那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供应商,但必须注意,技术水平高的优势并不代表创新能力强,更不能代表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的要求相匹配。在发掘供应商的创新能力方面,采购部门应该多向技术研究开发部门请教。
“创新值多少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交易型和服务型关系中,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在供应商那里,创新经常被高估。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采购部门必须学会寻找参照标准和先例。这是一个需要经验解决的问题。
合作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密不可分,而且对于企业关系重大。在交易型和伙伴型关系中,知识产权都会预先达成协议,企业的警惕性也比较高,只要熟悉相关法律,问题不大。矛盾和纠纷经常出现在服务型关系中,有些供应商经常把为某个客户开发的产品推荐给其他的客户。为避免这种情况,跨国公司的做法是与供应商预先达成协议,企业享有对供应商开发成果的优先使用权,只有在使用该成果的产品上市后,供应商才可以把该成果推荐给其他企业。这种做法已经成为惯例。
十、 供应链中制造商与供应商
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的管理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手法综合运用的“组合拳”,针对供应商本身的特点和企业的具体需求,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存在利益对立,表1简要地总结了这些对立所在:
优秀的供应商管理意味着在平衡供应商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满足企业的需求;跨国公司就非常善于发掘供应商的主动性。
十一、运用竞争驾驭供应商
跨国公司总是避免来源单一的采购,他们认为:供应商所处的市场也处于竞争状态,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好处。
很多跨国公司的供应商发展计划都强调“替补(Back-Up)”供应商的发展,一般都同时与几家类似的供应商发展业务往来,即使在使用一家供应商的时候,也会从另一家供应商小批量订货用于生产线试验。因而,一旦正在使用的供应商发生问题,就可以马上找到另外一家,买主的风险大大降低。
在选择供应商的谈判中,跨国公司的负责外包和采购的经理以下简称采购经理)经常上午参加一个谈判,下午参加另外一个相同项目的谈判,只不过谈判对手变成了上午那个供应商的竞争对手。如此,不仅可以使买主最大限度地了解市场行情,而且可以调整谈判立场和改变谈判技巧。
那些精明的采购经理经常在谈判中“无意间”把另外一家潜在供应商的优惠条款“透露”给另外一家,期待获得更加优惠的条件,这个技巧经常屡试不爽。 在大型工程的外包过程中,“招标”是常用的方法。运用竞争来驾驭供应商的方法类似于“招标”,只不过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灵活。
无论采购品处于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鼓励供应商之间竞争的方法都是适用的。
十二、与战略性原材料的供应商结盟
所谓战略性原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数量少,成本比例高;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较高;对产品的价值、质量影响较大。
对于此类产品,跨国公司通常利用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盟关系,锁定合同条款,保证长期稳定的供应。也即,买主向供应商承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不与供应商的竞争对手发展业务,某类采购品完全从供应商处获得;供应商向买主承诺,优先满足买主的各类要求,采购成本将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并提供有关新产品研究开发信息。这类供应商拥有如下特点:(1)在同行业中技术优势明显。(2)买主的购买量占其生产能力的比例相对较高。(3)双方经过长期合作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关系。
可以看到,联盟关系是严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联盟双方的目的性也非常明确。在买主(企业)看来,这种联盟关系甚至能够限制竞争对手的行业优势。 在国内企业运用与供应商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的时候,我们建议考虑时间的界限,这也是跨国公司在处理这类关系别注意的。谁也不能精确地预知未来,要为改变留有余地。
十三、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
为避免买卖双方对于需求的误解,避免企业 内部采购管理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跨国公司对外包和采购需求进行严格的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
外包采购品的规格(Specification)是必须严格加以保证的,外包采购品的技术指标、遵循的标准、包装的尺寸、储存的条件等等条目都被详细地规定在规格文件中,一目了然。规格文件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供应商必须确保所提供的外包采购品与规格相符。在很多国内企业,对采购品规格的标准化工作做得非常好,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因为技术部门和采购部门的交流不通畅而导致执行不力,规格标准被束之高阁,变成一纸空文,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在那些成熟的跨国公司,与供应商打交道的流程有严格的规定,其基本原则是保持反馈的及时通畅,并保证立场的一致性。两个主要的流程是潜在供应商到正式供应商的发展流程和付款流程。前一个流程主要是技术部门和采购部门的互动关系,后一个则是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的互动。这两个流程都应该成为正式的公司文件,保证责任的明晰。
十四、供应商达标手册
在诸如雀巢、联合利华、和路雪等大型跨国食品企业,他们为原辅料的供应商制定达标手册,手册中详细地规定了GMP(优质生产规范)、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点控制)、GLP(实验室规范)等质量要求。能否达到这些要求,是成为其供应商的先决条件。类似的做法也出现在汽车、化工等行业的大型跨国公司中。
制定供应商达标手册的思想基础是“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别人的工厂里”。实践证明,这个做法不仅在解决质量问题方面事半功倍,而且实现 了厂家和供应商之间的双赢。
十五、取消中间商
在很多行业中,在买主和供应商之间,存在着形形的中间商(Trader),在一个行业市场形成的早期,中间商促进了市场的繁荣,但随着市场的成熟,很多跨国公司认识到,直接从生产商进货,会节省20%左右的采购费用,这个数目是惊人的。所以,大多数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除了在进入中国的早期通过中间商进行外包和采购,现在已经避免和中间商打交道了。
十六、与供应商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建设供应商数据库
与供应商的关系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内企业在与供应商的交往过程中,往往就事论事,常常等到出了问题才与供应商进行个案交流;这是远远不够的。那些成熟的跨国公司以半年为单位与主要的供应商进行定期的交流,回顾合作关系,制定改进计划,并配有详细的改进时间表。
国际著名IT企业—戴尔公司,结合自己在制造和高科技行业多年的运营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科学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为让这一理论体系能够为更多的企业创造财富,戴尔专门成立了“戴尔供应链研究院”,并联合国内多所高等院校,一同为企业提供高端培训与咨询服务。戴尔认为,企业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发展活力的大小,如果企业能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其业务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这一论段,在思想层面与山形(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山形信息科技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
厦门山形信息科技公司隶属于日本山形印刷集团,公司于1999年在中国厦门成立,专业从事各类产品说明书、广告手册、彩印宣传册、外部宣传包装、彩盒的印刷业务。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厦门山形信息科技公司从自身管理入手,提出了向管理要业绩,依靠管理创新创造超额价值的发展思路。在具体的实践中,公司管理层率先从供应链层面入手,希望通过学习深造,实现公司管理水平在供应链层面的新突破。
为实现公司管理水平在供应链层面的新突破,厦门山形信息科技公司从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要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在流程管理、业务实践等多个方面对公司供应链系统进行科学改良。为此,公司总经理亲自带队,带领多个部门的业务主管进入戴尔供应链研究院高级研修班进行深入学习。其学习内容包括如下模块:第一,供应链战略管理模块;第二,供应链管理框架模块;第三,销售运作协同管理模块;第四,订单执行和合作伙伴管理模块;第五,运营流程管理模块;第六,变革管理和风险控制模块。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戴尔还在各个模块的讲授期间,安排了实地考察,包括考察戴尔客户中心、戴尔工厂、戴尔合作伙伴等多个体系相对完备的供应链系统,并根据每次参观的实际情况,安排全面的实验模拟和座谈讨论,以便让学员真正做到理论扎实、应用合理、落实高效、实践科学。
通过在戴尔供应链研究院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厦门山形信息科技公司管理层在供应链层面真正实现了管理创新。首先,在生产层面实现了模式创新,公司将以往供应链体系内的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上升到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新生产模式,并在具体的实践中找到了生产切换的临界点,让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升了100%,并节省了约50%的人力成本;其次,在资源调度层面实现了流程创新,公司将以往按部就班的资源调配变革为随需而动的资源管理,例如,主动将业务产品划分为功能性产品和创新性产品,并根据功能性产品生命周期长、标准化程度高的特点和创新性产品生命周期短个性化程度高的特点,定制了科学的信息交流机制、成本预算和控制机制、生产能力预留机制、材料预备机制,使得公司整体资源利用率提升了30%,供货效率提升了35%,资源调拨效率提升了50%。
关键词:ERP 管理思想 管理创新
企业制造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目前国际上制造业普遍采用的信息系统,首先提出ERP概念的是美国加特纳公司,它是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MRP(Material Requiremen Planning,解决了控制库存问题);70年代中期闭环MRP(解决了计划与控制的问题)、80年代初期的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解决了物料与财务信息集成的问题)逐渐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是一种在对一个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安排的基础上,以达到最大的客户服务、最小的库存投资和高效率的工厂作业为目的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一、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应链管理
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等组成的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增大物流和资金流的流量和流速,并使其保持通畅,实现供需平衡。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ERP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供应链,提供了加强和改善供应链管理的新思路。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同竞争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正是适应这种竞争形势的需求发展起来的。
在供应链上除了人们已经熟悉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外,还有为人们所忽略的“增值流”和“工作流”。就是说,供应链上有5种基本“流”在流动。
以供应链为核心的ERP系统,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给有关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利益。供应链从整个市场竞争与社会需求出发,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重组与业务的重组,大大改善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物流与信息流运转的效率和有效性,消除了中间冗余的环节,减少了浪费,避免了延误。
二、ERP与现代管理思想的体现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的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一个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需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准时生产的思想。“精益生产(LP)”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把客户、销售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客户和供销商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敏捷制造(Afile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日本开始了JIT生产管理方式。这是一种现场控制主导型的“拉动式”管理。按照这种方式,生产过程中的前一项工序的活动是按后续工序的现场需求来确定的。JIT的核心哲理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在市场竞争中永无止境地追求尽善尽美。它的基本思想是杜绝在生产待工、多余劳动、不必要搬运、加工不合理、库存及不良品返修等方面的浪费,以降低生产成本,达到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JIT十分重视全面质量管理,重视人的作用,主张授权职工参加管理。
既然JIT方法主要的特点是“拉动式”作业,即下道工序有需求时上道工序才启动生产,可以说经常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因此,只有在重复生产和大量生产的条件下,这种“备战”才不至于“备而无用”而造成失效或浪费。
3、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竞争机制。ERP的管理思想认为,“以人为本”的前提是,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机制,仅靠员工的自觉性和职业道德是不够的。因此,应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单键机制,在此基础上,给每一个员工制定一个工作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员工的奖励标准,使每个咒工都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并不断超越这个标准,而且越远越好。随着标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必然跟着提高。这样“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就不会成为空泛的教条。
4、体现业务流程重组的管理思想。现业务流程重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Michael和JamesChampy在1991年提出的,他们赋予BPR的定义是:从根本上重新考虑并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实现在关键业绩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响应速度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ERP的管理思想是体现在企业日常的工作流程处理中和实施过程中,因此,业务流程再造就是将ERP管理思想融入到系统各功能模块中。企业实施ERP必须进行业务流程重组。首先ERP是对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化运行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它的应用涉及到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它强调系统运行的整体集成性、数据共享与数据一致性控制机制。ERP系统的成功可以组成不同的业务处理流程,以适应不同行业业务处理模式上的变化。企业准备实施ERP系统,也就意味着企业至少走上了集成应用模式,为了保证企业ERP系统实施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对企业手工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5、体现利用电子商务,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思想。电子商务时代的ERP将围绕如何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模式的调整以及如何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来迎接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它支持敏捷化企业的组织形式(动态联盟)、企业管理方式(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方式)和工作方式(并行工程和协同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商贸活动涉及的职能机构集成起来,完成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转移与优化,包括企业内部运营的网络化、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网络化。电子商务时代的ERP系统还将充分利用因特网技术及信息集成技术,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办公自动化等功能全面集成优化,以支持产品协同商务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体现了重视“客户关系管理”的战略思想。ERP系统在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管理基础上,增加了客户关系管理后,将着重解决企业业务活动的自动化和流程改进,尤其是在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同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前台领域。客户关系管理(CRM)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有形和无形资产),并将这些资源集中应用于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身上。其目标是通过缩短销售周期和降低销售成本,通过寻求扩展业务所需的新市场和新渠道,并通过改进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忠诚度等方面来改善企业的管理。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业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业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的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三.ERP推动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改革和改造,创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
ERP是一种以极力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不断进行优化的“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如互联网的网络通信技术和各种应用),它扩展了MRPII的管理范畴,支持离散型生产这种混合制造模式(包括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和大批量流水生产)。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客户紧密联系起来,便于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与优化,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总之,ERP所包含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又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不开。ERP不仅面各供应链,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同步工程的精神,而且必然要结合全面质量管理(TQM)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结合JIT以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降低库存和缩短交货期;它还要结合约束理论来定义供需链上的瓶颈环节、消除制约因素来扩大供应链的有效产出。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春燕,马光华.管理新视野ERP与供需链管理。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1999.11-12.
「2贺唤平.ERP概要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5-2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改革;市场营销
前言: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的建设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其发展速度及规模都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是由于电力是目前主要的动力来源,电力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广泛,尤其在生产技术上引起划时代的革命。而在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了解电力企业供应链的特点,对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寻求解决的有效措施,从而为电力企业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电力企业供应链的概念及特点
供应链是一种网链结构。供应链通过对市场中的各种信息物流与资金的控制,完成从劳动人员购置原材料到由生产商制成中间产品乃至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手段经由网络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而繁杂的供应链结构在采购、生产及零售过程汇总,必然会花费巨大的成本,为了将整个供应链系统花销成本降到最低,节省资源与花销,而把供应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厂商,如供应商、制造商及零售商等有效的组织在一起,并进行产品采购、制造及零售等有效的管理方法称之为供应链管理。电力供应链的管理指的是对电力的生产、传输及消费的供应管理过程[1]。
电力企业供应链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电力企业的供应链内的产品不能够被储存,其发电量与消耗量必须是一致的,发电量不足,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电量过高,则会影响电能的质量以及电流的安全运行。而由于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对电量的需求不统一,不能够被储存的电能则被要求有效掌握电量的需求与供给,并对突发事件作出及时的调整与控制。最后,电能是属于无形无色的产品,因此在其生产运营过程中,发生损耗是必然的,所以,在电力企业供应链中,如何降低电能的损耗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二、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供应链管理的意识过于薄弱
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供应链管理的意识过于薄弱便是其中之一。电力行业的供应链是一种以电网企业为核心企业的网络结构,发电厂、供电公司及电力客户都是网络结构中的重要节点。由于受以往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思想影响,我国国内的供应链管理普遍存在意识薄弱的问题,供应链管理的意识薄弱,导致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松散且管理范围模糊,致使核心电网企业对电力企业供应链成员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化手段,从而导致供应链成员之间缺乏协调性,使电力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2]。
(二)供应链管理缺乏信息传递平台
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中除了存在意识过于薄弱的问题,还存在缺乏信息传递平台的问题。电力企业供应链上不仅包含物资的流动与信息的流动,同时包括供应链上的供求需要信息及供应链管理问题。信息流动量是伴随着物流的操作而产生的,是对物流活动相互之间的运动变化及相互联系的现实反映。虽然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内部物流资金周转基本上实现信息化方式,但整个电力行业的信息化仍处于发展的基本阶段,另外,电力企业所储存的信息化还不够标准,不同电力企业之间的现实信息管理方式差距较大,上述因素是造成电力企业无法实现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导致电力市场无法快速对不断更新变化的需求做出响应。
(三)供应链成员之间缺乏信赖感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也在进行不断的体制改革。而电力体制经过创新改革后,电厂网络的分离,使电力企业成员供应链内企业成员之间产生不同的利益取向问题,电力行业相互之间产生利益冲突,通常情况下,利益上的冲突往往会导致各企业成员之间无法协调一致来应对市场的供求。另外,各电力企业在共同参与电力供应链合作中,由于担心自己企业的商业机密被外泄,经常会采取各类不利于互相合作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进而导致电力企业供应链各方信赖程度与亲密程度不断降低,甚至企业相互之间产生敌视,极大的降低了整个电力企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使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出现问题。
三、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意识
由于受以往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思想影响,我国国内的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薄弱,从而导致各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松散,使电力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提高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提高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能够使电力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密切,对其自身的管理范围明确,同时,核心电网企业可以通过制度化手段有效管理电力企业供应链成员,进而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和谐性,有效解决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3]。
(二)建立完善有效的信息传递平台
由于电力企业所储存的信息化不够标准,不同电力企业之间的实际信息管理方式差距比较大,因此导致企业无法实现供应链管理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所以,建立完善有效的信息传递平台显得尤为重要。信息传递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使电力企业供应链间的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并且能够使供应链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保证电力市场快速对不断更新变化的需求做出及时响应。
(三)加强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任
电力企业供应链成员之间信任感的缺乏,导致企业供应链的运行效率降低,因此加强供应链成员彼此的信任是刻不容缓的。事实上,电力企业供应链上企业间的联合并非单独的个体竞争,而是互惠互赢的合作关系,因此,各电力企业之间应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促进各电力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关电力行业建设的发展也愈加迅速,其发展速度及发展规模都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阶段。而在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则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电力企业供应链作为电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及其相应对策的研究对于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宇华.论电力物资管理创新[J].中国市场,2015,09(27):70-71.
关键词:管理创新;实践成果;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5)06-0067-06
为了提升生存力、竞争力、创新力、发展力,企业必须源源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占据市场竞争的先机,以管理创新开创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之路。因此,当今中国企业管理创新,需要立足时代背景和基本国情。
一、“十二五”时期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
(一)以定位转型加营销服务升级,促进战略管理系统化
面对传统市场规模缩小、新型市场增长加速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不少企业谋求在核心能力、业务结构和产业链地位等方面创新,实现企业战略转型。一是业务定位的转型升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涵盖企业战略定位、业务转型、平台转型和体制机制变革等方面。二是从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向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转型。山东能源集团从原煤生产销售企业向“常规能源供应服务商、城市清洁能源供应商、煤矿生产技术解决服务商和能源供应链金融解决服务商”转型[1]。
企业战略转型需要系统化设计。首先,总体战略创新需要业务战略创新来承接,通过运用“蓝海法则”实现业务内容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天津港物流发展公司通过港口功能与内陆物流服务有效融合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在无水港建设中把除物流仓储之外的相关服务设立在网上,搭建“线上无水港”平台,实现了从有水港到无水港、从无水港到虚拟港的服务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升级。其次,业务战略创新需要企业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工具,逐步发展智能营销管理。中国联通下属多家子公司建立企业营销资源管理平台,优化市场推广资源配置,实现线上线下营销一体化,根据客户个体和群体特征开展精准营销、跨界营销、实时营销,最终建立基于客户个性化的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营销管理系统。
(二)以企业治理与组织管理变革,形成治理管理一体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新论断,解除了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体制束缚,企业开始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一是国有企业在竞争性业务领域引入民营资本,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创新企业治理机制。二是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合资合作等方式,实现企业家族化管理向科学化治理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形成企业治理和管理融合的方向。吉林敖东制药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引入员工持股理念,把人力资本作为创造公司价值的资本来源,探索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融合新途径。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企业内部管控中具有两种不同趋向:一是企业内部重组和权利再分配,促进内部经营协同和资源集约利用,形成企业强管理化的管控体系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为建设智能电网,实现敏捷性组织、精益化管理和专业化运营,规范优化组织机构,建设电网实时管控平台,规范鼓励变革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公司集约化管理、一体化协同。二是企业内部实行放权、分权。不少已经实行强管理化模式的大型企业探索去行政管理化变革:(1)采取个标准化和定制产品模块化变革,并进行准确合理定价,签订服务契约确保内部协同。(2)建立内部市场化经营体系,创新建立与外部市场联动、内部快速响应的扁平化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建立内部模拟市场,健全市场对接机制。
(三)以战略思维加强供应链管理,保障成本管理精准化
当前,企业管理视角不再局限于企业自身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环节,而是向整个供应链延伸,立足供应链实行战略风险管控、战略成本管理、战略价值管理和敏捷协同管理。一是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协同体系。企业将风险管理的边界向供应链上下游扩展,主导并推动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材料和部件物流商、下游产品经销商等全价值链运行风险管理,促进产业链协调、持续有效运行。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坚持全供应链风险“主动防御”前管理策略,围绕战略绩效目标,运用精益管理工具,构建汽车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建立供应链精敏管理协同体系。上海大众零部件按需求拉动供应管理,借助零部件新工厂规划建设契机,设立矩阵式组织架构,搭建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和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标准,形成了一套完成的、系统的同时面向精益和敏捷两个维度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三是建立供应链成本管控协同体系。中海油气电集团通过降低上游资源采购成本、强化中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管控,高效推进下游集约化市场开发,实现了全产业链成本降低,把成本控制从后管理向前管理转变。
(四)以企业技术创新链协同驱动,推动创新管理持续化
技术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当前在实践中,技术创新呈现源自用户需求、依托重大项目、开展创新协同、围绕绿色生产、实施定量评价等新特点。一是技术创新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实现技术引进吸收基础上的持续式创新。中广核工程公司依托阳江、防城港核电机组新建设项目,着力推进以设计建造一体化能力为核心,工程设计、设备采购与集成、施工管理和调试启动四大业务领域配套的技术能力建设。二是技术创新围绕产品出口、用户需求,实现技术协同创新与项目管理创新相结合。中国电科下属公司围绕预警机产业出口和用户需求,协调国内飞机生产等关联企业,建立跨企业和国家的产品供需多方联合团队,实现了产品出口目标。三是技术创新围绕绿色生产、创新评价,实现技术创新链可量化评价管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通过构建三个层次、34项指标的“创新指标榜”评价体系,结合开放性、模块化的创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研创新的定量化评估。
(五)以业务和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实现流程管理智能化
当前,不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发生了变化,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一工序信息化问题,转向企业价值链上环节内部和环节之间的信息和业务协同,实现了业务协同的跨地域与国界联通。一是企业信息化联通了信息孤岛,拆除了内部壁垒。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开展产品开发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了企业内部横向不同环节和纵向不同层级的互联互通,提升企业运转效率。二是企业信息化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数据化、精准化、智能化。重庆建工市政工程公司建立企业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驱动企业运行和创新客户服务模式。河北冀凯实业集团公司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再造、管理制度整合、企业价值核算与员工分配制度改革有机融合起来,全面实现了人、财、物的精准化管理。三是企业信息化实现了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敏捷协同。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通过建立供应商协同系统、经销商管理系统和客户服务平台,实现了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最终用户的信息协同。
(六)以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建设,促进环境管理常态化
文化管理是企业战略管控、组织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变革的重要支撑[2],文化管理凝聚公司内部共识,实现员工与企业在文化认同、自我认知上的统一。一是以文化建设推进企业组织变革。中国建筑集团以文化支撑战略实施,通过《中建信条》统一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二是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法治企业建设。攀钢集团结合创新廉洁文化平台,探索“体制+制度+科技+执行”的监督管理模式。三是强化企业文化体系建设,重塑企业精神风貌。重庆城市商业银行提出“有梦想、有精神、有爱心、有原则、有担当”的价值观,构建推进组织、制度和宣贯体系,改变员工精神面貌。
企业作为公民社会的一员,不仅要通过文化建设激发内部创造性,还要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承担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等社会责任。为此,不少企业在社会责任建设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一是注重企业内部“绿色生产”,开展职业健康管理。杭州卷烟厂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工厂建设与管理的精细运营,使绿色运营常态化。二是注重企业环境“绿色环保”,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社区建设。中国华能集团澜沧江水电公司通过制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创建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保管理机制,实现企业、生态环境和当地社区共赢。
二、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若干问题
(一)企业管理思想创新问题
纵观上述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可见在管理思想创新中存在如下趋向:用户中心化与企业中心化相融合、企业前管理与企业后管理相融合、公司管理与公司治理相融合。然而,在实践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
1. 管理理念仍注重企业中心化而非用户中心化。在工业化时代,企业研发产品,通过宣传推广让用户接受和购买产品,市场环境处于企业中心化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与企业具有平等的市场地位、具有功能相当的工具和自由环境,企业整体经营生产活动围绕用户开展,社会进入用户中心化时代。然而,在企业管理创新中,不少大型企业在企业治管融合、战略升级、集团管控、组织变革、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仍然围绕企业中心化理念展开。
2. 管理思维仍注重企业后管理而非企业前管理。过去,实行后管理理念,主要表现为经营生产出了问题进行补救。当前,从企业后管理向前管理转变是企业管理思想的创新方向,从关注企业内部价值链转向关注整个供应链、产业链中的企业管理行为,运用系统管理思维进行有序转变。然而在实践中,虽然提出基于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成本管控和精敏管理,但是还没有把它们提到战略高度,形成基于产业链的战略风险与成本管控、战略价值管理。
3. 管理方式多数是治理管理分割而非二者融合。当前,多种混合所有制形式,推进了企业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企业主体的多元化、方式的民主化和制度的法治化,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然而,在体制变革推进过程中仅把传统母子公司的行政管理转向孤立的企业治理,完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建设,而不是采取企业管理与治理相结合,推进子公司的分类治理和管理相结合,实现企业体制、机制变革的统一,建立现代公司治管制度。
(二)企业管理组织创新问题
当前,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存在“强管理化”与“去管理化”两个方向:一是“去管理化”组织创新,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契约机制,激发企业组织和人才的活力;二是“强管理化”组织创新,在集团企业总部加强人财物集约使用和生产经营环节强化协同,实现企业精益管理。这里,创新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 组织理念倾向于他组织而非自组织。在企业中心化时代,用户被动接受企业产品和服务,企业内部组织服从企业的整体指挥而没有自,企业组织管理是他组织管理。在用户中心化时代,要求企业从组织的强管理化向组织的去管理化转变,最终实现组织的零管理,而零管理的实质是自组织管理,即组织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尽管自组织管理在当前组织结构创新中开展了应用,然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往往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实行强管理化的管控模式,转向他组织管理,尽管他组织管理的缺点显而易见、难以纠正。
2. 组织结构倾向于层级化而非网络化。过去,企业采取科层制管理方式,公司人员级别呈金字塔方式,权力集中在组织高层,其弊端是用户需求信息在企业内部传导慢、决策慢、反应慢。组织结构的网络化理念,要求企业一切活动围绕客户转,员工距离客户越近,赋予的权力越大。在实践中,不少集团公司往往采取母子公司制,通过股权关系把公司重大决策权向上归集,形成集团集约化、中心化管控,进而强化企业的控制力。仅少数企业,比如海尔集团、阿里巴巴等企业尝试探索构建去中心化、柔性化的网络组织[3]。
(三)企业管理工具创新问题
企业管理工具,源于特定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下发挥作用的管理理论,并且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因而在当前国内企业实践中,管理工具创新呈现如下问题:
1. 管理工具应用创新多,原始创新少。在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中,多数管理工具来自国外管理学理论,比如产业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战略风险管理等,这些管理理论很多具有普适性。然而,西方文化产生的管理工具更关注个人贡献而非集体贡献,与注重集体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矛盾。尽管不少企业提出了新的管理工具,比如华为的灰度理论[4],海尔的“对赌”薪酬等[5]。而且在用户中心化时代,具有普适性和原创性的企业管理创新工具较少。
2. 管理工具单一创新多,系统创新少。国内不少企业把EVA、企业相关者理论等与平衡计分卡工具相结合,像某大型公司提出的综合平衡计分卡考核工具等,然而缺乏对战略风险管控的考评,创新系统性不够。重庆商业银行针对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价值观组织体系建设,其目的是解决员工的工作氛围和精神面貌问题,但是仍没有突破性提出如何适应外部不确定、企业自组织的文化管理体系,属于点状创新,而非系统创新。
三、“十三五”时期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展望
(一)在外部不确定性中深化企业管理创新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变化速度加快、技术创新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使得确定性预见变得越来越困难,不确定性成为环境新常态。企业管理的本质要求就是管理企业外部未来的不确定性,找出那些已经发生影响并且将会产生重大、可预测的重要发展因素。而管理外部不确定性,在环境新常态下要求企业转型升级,而企业转型升级对应着企业总体战略创新,总体战略创新可以采取不同的路径:一是明确企业在价值链条中的定位,二是明确企业在价值网络中的定位,三是运作并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总体战略创新需要业务战略创新承接。当前,传统的单一战略模式(领先战略、差异战略、聚焦战略)已经难以有效指导业务发展。因此,战略管理创新的方向有两个:一是把波特提出的单一战略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组合战略模式,比如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重组成模块化战略、领先战略与聚焦战略重组成渗透化战略等;二是企业根据时间、空间和合作方式的变化,选择全新的战略模式,比如采用速度战略,提高企业资源、资金周转率,海尔集团提出“把冰箱当海鲜卖”实现产品零库存,采用产品销售的预付和众付的众筹方式,实现产品负库存。
外部不确定性不仅要求企业战略一次转型升级,而是根据外部变化实现战略创新的动态化、常态化与及时化。同时,企业要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把管理层面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企业管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的转变,也就是从关注管理的组织、控制、反馈向关注管理的计划转变。战略创新还要以战略要素为基础关注企业风险与成本,因此,需要把企业风险与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在组织形态变革中深化企业管理创新
管理大师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认为,结构跟随战略。战略管理创新需要组织形态变革,即对企业内部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敏捷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智慧型组织。
1. 组织形态上呈现新特征。(1)规模小型化,即把企业做小。要想做大,首先做小;要想做大,首先做强。围绕用户需求建立具有经营灵活、反应迅速、功能高效的小组织,它们彼此之间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为用户开展闭环服务,动态适应企业外部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2)层级扁平化,即改变企业原有的科层制。把企业内层级压缩到极致,缩短外部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递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市场信息失真。通过组织扁平化,把服务于客户的经营权、决策权下放到基层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基层组织的经营能力[6]。(3)结构网络化,即拆除企业内部组织之间沟通协作的资源、信息壁垒,实现内部组织打通;拆除不同企业外部组织与企业内部组织的壁垒,企业之间通过实物流、信息流、工作流和资金流连通,实现企业间的网络化和无边界发展。
2. 组织运作上呈现新特征。(1)运行智能化,即把企业组织按照有机生命体来设计,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动态地满足用户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组织的经营目标、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实现生物细胞式组织有机发展,实现经营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复制。(2)关系契约化,即把企业外部市场化、契约化的激励机制引入企业内部。要减少甚至取消企业内部不平等的权威指挥,以平等的市场关系驱动内部资源整合。通过建立自主化经营团队、市场化内部业务定价系统、组织间学习与沟通体系和不同环节平台化,形成能够自行运转的企业内部市场机制。
(三)在线上线下融合中深化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组织形态变革需要业务流程再造支撑。流程再造要联通内外部不同环节的信息孤岛,实现流程协同一体化,其表现形式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线上线下融合,最终目标是业务平台化、流程数据化、数据资产化,具体分为三个途径:
1. 用户与企业的交易互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企业实现精准营销。企业通过网络营销平台定向展示和推广,根据用户浏览内容自动组合推广内容,形成实时营销。用户进入购物网站根据自身需求和网站呈现产品服务进行购买决策、下单购买和线上支付,完成信息搜集、评比和购买,减少购买成本,增加消费体验[7]。最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快递物流、自动取货使用或进入实体店铺接受服务体验,实现产品服务O2O。
2. 企业内开展资源配置线上线下融合,企业实现精益生产。根据组织形态变革,企业引入内部市场机制,开展业务内包和外包,在线上平台交易获得企业的研发、生产分包订单,与发包方同时开展生产,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企业决策层可以通过内部集成信息平台,实时掌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动态,把职能管理转变为流程管理。企业职能部门从管理制度变成服务者,根据业务团队和信息平台的要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3. 企业间开展业务供应链线上线下融合,实现供应链管理敏捷化。未来竞争主体将从单一企业的竞争变成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每一个企业都需要融入更具竞争力的商业生态系统,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管理企业的供应链。业务销售订单通过网络平台获得,企业供应链同步适应用户的需求变化,企业实现按单采购、按单生产。供应链信息平台化让企业之间实现产品订单信息互动,实现产品即时生产、即时发货、即时配送,实现供应链精敏管理。
(四)在技术路线选择中深化企业管理创新
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的线上线下融合,其路径有两种:一是持续性管理创新,就是在现有业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是局部的优化调整;二是颠覆性管理创新,就是完全现有流程,是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变革[8]。
颠覆性流程管理创新,将改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和权力关系。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横向业务流程中,谁离用户越近,谁在业务链条中的权利越大,配置资源的能力越强,承担风险也越大,获得收益也越大。在纵向流程中,传统的资源和权力都在企业高层,推进管理的去中心化,一线团队具有自主的经营权、决策权和分配权,企业的中层人员为基层人员提供资源,高层为中层提供资源和支持,形成了倒金字塔的权力结构。比如,海尔通过市场链实现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再造,通过网状组织改变原有三层三类自主经营体等,倒逼流程管理实现颠覆性创新[4]。
持续性流程管理创新,是在颠覆性流程管理创新基础上的流程优化。在企业纵向层级扁平化和权力倒置金字塔结构中,需要不断明确和优化各个层级的职权和责任。在横向业务链中,不断优化、整合业务流程,最终实现业务流程的敏捷管理。比如海尔从市场链到自主经营体,再到网状组织,每一次都是持续性管理创新,最终组织实现了从科层制向网络化的根本转变[4]。
(五)在商业模式重构中深化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路线选择方式,决定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商业模式重构是企业流程再造的必然结果,实质上是对企业价值创造机制和利润实现机制的变革。今后,企业商业模式重构,将运用通讯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颠覆性重组企业管理流程,改变人们对商业模式的认知。
企业流程再造导致绝大部分环节外包、经营机制的调整和资源获取方式的变化,最终实现研发众智、资金众筹、业务众包、企业众创,由此实现商业模式重构[9]。新的商业模式进而改变多数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定位和地位。有些企业定位于模块供应商,立足技术创新,把基础元器件和原材料做出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获取知识创新价值。有些企业从单一模块供应商向系统集成商和规则设计商转型,满足用户交钥匙工程需求,实现从单一制造业向生产服务业转型升级,获取产业链的集成价值。有些企业定位为平台型企业,通过双边或多边市场,打造自身商业生态圈,获取经济租金。在实践中,一些企业立足于服务大众市场、长尾市场和小微企业,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实施业务“跨界打劫”,探索新型生产服务商的商业模式。例如阿里巴巴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大众创业,实现了“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银行关注小微企业金融,结合淘宝和天猫运营大数据,为众多在线商家开展小额贷款,“让天下没有难借的钱”[3]。
(六)在中西文化融合中深化企业管理创新
商业模式运转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管理能够激发企业员工潜力,促使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的融合。企业要致力于文化建设,企业管理中要不断吸纳中西文化元素,实现文化与管理的相互融合,增强管理的“软实力”。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具有自身特点,比如在管理思维上力求“中庸之道”的“三分法”思维,在竞合关系上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合作、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0]。企业文化管理创新要根植于民族文化,兼蓄并包,从管理基因上开展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与经营社会责任融合,让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价值统一。企业把经营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战略重点,从关注产品研制生产到关注产品全寿命周期,通过信息化平台协同实现供应链各方参与企业信息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企业管理效法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实现“天人合一”。即改变过去“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实现员工、企业、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从单赢向共赢、多赢、全赢转变。比如从“耕者有其田”的传统理念演变为华为“工者有其股”的现念,让企业骨干员工从“要”变成“我要干”,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紧密融合。
企业管理创新与打造管理体系结合,让企业管理“无为而治”。一些企业通过文化创新驱动管理体系重构,实现管理系统化、系统流程化、流程数据化、数据资产化。通过管理体系构建,充分激活每一位员工的才智,建立企业员工“内圣外王”的企业治管机制。比如,海尔集团的“企业即人”和“以能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实践中实现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无为而治”,让企业从能人管理、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2015)[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
[2]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9):5-14.
[3]刘鹰,项松林,方若乃.阿里巴巴模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4]田涛,吴春波.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5]【美】比尔・费舍尔,【意】翁贝托・拉戈,刘方.海尔再造――互联网时代的自我颠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6]【美】丹尼尔・平克.驱动力[M].龚怡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张波.O2O: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8]【美】加里・哈默.终极竞争:占领赢得未来的制高点[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