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生产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能是供给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提升电力安全生产是必要的,要运用有效的办法为电力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电能是我国目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其不仅关乎人们的生活,还关系国家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安全。本文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措施
电力企业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工业企业,电能的良好供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国家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电能也在我国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呈现现代化,促使我国对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导致人们开始对电力的安全生产重点关注。本文是对我国电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具体阐述。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安全意识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对安全的认知比较浅,不知道安全生产对于企业有多么重要,生产过程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的发生,导致电力系统发生故障。
(二)企业的基层管理不当电力企业的一个通病就是只关注较大的电力项目,对于基层工作反而不关注,但是基层的工作往往是决定企业质量的关键,所以,必须要提高电力企业的基层管理工作,保证电力企业电力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习惯性违章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经常发生违规操作,这种情况做多了就会形成一种操作习惯,工作人员自己不认为这是一个错误。这种情况对于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会为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伤害。
(四)安全保护器具缺乏管理在进行电力生产工作时,设备的安全措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因为没有专门人员看管,导致这些设施已经老旧,甚至不能使用,为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作留下安全隐患。
二、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意识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生产时,要秉承安全理念,并且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是我国电力生产企业必须要坚持的安全理念,在进行电力生产时,所有工作都要建立在安全的条件下。并且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主要以工作人员的安全为重点,电力生产的安全设施、设备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这样才能为电力生产工作提供保障,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此外,还需提高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课程教育,从潜意识中提升安全的观念,将电力生产安全提高至最大程度。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要为相关工作人员创造完善的电力生产环境,避免操作失误的情况产生,防止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电力企业生产安全一定要得到相关高层的重点关注,并且要进行相关制度和体制的加强管理,为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导,对工作人员进行督促,利用电力企业的多媒体设施、设备,对安全管理进行大肆宣传,进而促使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意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
(二)加强组织安全培训只有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和理念,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只有将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才能促使电力企业的进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要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和生产规范,必须要对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对工作人员灌输最新的安全准则,并且采取定期教育模式。在进行教育时,要依照国家颁布的最新标准和规范进行全面教育,促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思想得以提升。在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时,不能光对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还需让工作人员进行实际的安全操作,这样的方式更能加深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对安全操作的印象。
(三)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提高点企业生产现场的监督力度,并安排专门人员按照电力企业制定的安全规范守则对电力生产现场进行良好的监督,提高电力生产过程的管理。在进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的关键在于生产安全和生产小组人员管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就是对生产小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生产小组在进行电力生产工作时要注意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每名生产工作人员要对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并集中探讨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使每名工作人员都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并且要对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解决,还需要依据新的安全问题对电力企业的安全标准进行更新,促使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运行,保障电力生产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生产工作中,必须提高安全思想观念,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预防,保证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
(四)加强设备的更新,维修和养护工作电力企业的生产设施、设备优良是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现代化设备应用在电力企业中能够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和电力质量。提高新设施的运用,充分发挥新设备的功能性,并且需要对老旧的设施进行更换,并对更换下来的老旧设施进行维修。工作人员要对电力生产设备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保证电力企业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相关工作者要对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备案,为以后验收和检查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三、结语
以上是关于电力生产工作中的问题和措施的叙述,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安全举措,在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进行预防措施,安排专门人士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设施进行检查和修护,还需做好对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建立相关安全体制,提高对生产现场的监督。并且,电力企业还要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投资力度,这样能够保证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子昂,邓亚稀,张宝.论电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J].供电企业管理,2011(01):47-48.
1 当前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存在的问题
1.1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居高不下
近几年发生的生产伤亡事故在中小企业中非常严重。据统计,中小企业发生安全问题占总数的70%。在许多重大或特别重大事故发生的过程中,都出现过在安全生产和企业利益之间的犹豫或误导。例如,在 2013 年“3. 29”和“4. 1”吉林八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前后两次冒险下井应急抢险,造成53人遇难。然而企业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为保护十几亿投资建成的矿井。这样的案例总是频繁的出现,难道不引人深思么?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1.2职业病危害严重
生产过程中工人的主要危害来源就是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据不完全统计,员工有不同程度上的职业病是因为对安全生产的不够重视,而在我国这个比例高达80%,大部分的企业都忽视了这点。
1.3企业事故瞒报
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企业的负责人不会选择第一时间就向政府报告情况,还有一部分企业甚至不报。更可怕的是,有些政府部门不但监管力度不够,还会为了控制事故指标对某些事故单位网开一面。
2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产生的起因
2.1中小企业不能合理的投入安全生产
一些中小企业目光短浅,只看着眼前的利益。有意或无意的减少甚至取消安全生产的投入,致使工人在不良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作业生产。工人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而在设备管理上,中小企业为了减少资金投入,设备该检查维修的不检查维修,该更换新设备的不更换,造成大量的工伤事故。
2.2人员流动性大,员工自身对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
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去招收一些自身对安全生产不重视的农民工和临时工。工人的薪酬与工作量是直接挂钩的,超负荷的工作屡见不鲜,于是他们冒险蛮干、违章操作,所以引发了更多的人身伤亡事故,也增加了职业病的危害。
2.3 政府对中小企业监管缺乏必要的条件和手段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涉及的范围极广。一些政府部门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难以对所辖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监察,尤其是不少乡镇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处于一个应付状态,政策方针无法落实到位。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不了解,企业伤亡事故统计不上来。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做不到心中有数。就更谈不上怎么去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管理。部分地级性的政府无法准确的对待发展和安全的问题。单纯的追求经济,并主动为中小型公司打开便利之门,致使他们长时间处于不受管制的状态,安全性问题无法被掌控。
3对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建议
3.1要提高对中小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经济的进步,和生产中有关安全方面的部分,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一定要具有合理的观念,并且,还要重视工作的安全性,另外,事故会导致企业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不能马虎大意。实现经济的发展,是以安全为前提的,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必定是不正常,不具有安全性的,同时在这个条件下的利益也只是暂时性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就应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中小型企业在安全文明生产、自主发展等方面的历史责任及模范先锋作用,坚决贯彻执行安全12字方针,下达具体的质量安全等目标,采取切行之有效的办法,落实安全职责,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减少人身伤亡和损坏设备,控制职业发病率。
3.2 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性问题主要针对的是公司的生产方面的工作,所以,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首要,积极预防,中小型公司需要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即从源头改进工作的条件,提升相关环境,这其中最根本的是扩大投入力度,而可以具体表现为:技术、卫生环境、设备、各种教育诸如此类。安全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不是为了应对领导检查的一条横幅。它关系到职工的作业环境和人生安全,企业必须要重视安全方面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经营、生产环境。那么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率也能大幅度减少。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运用好科技来做安全生产的基石和保障。当然,安全不是开几次例会,搞几个演习就能解决的问题。公司必须要从技术上进行完善,更新各种装置设备,提升抵抗安全的能力。
[关键词]建筑业 安全管理 经济效益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GDP年均以1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对我国的财富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2005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47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7%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1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5.5%之巨 ,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建筑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建筑领域的安全生产伤亡事故也在与日俱增,建筑业施工伤亡人数仅次于矿山业之后,名列第二位,这种严峻的局面,不仅在宏观层面对国民财富造成了巨大损失,阻碍了我国GDP的发展,而且在微观层面也大大削弱了建筑企业的正常利润,并严重威胁了众多相关施工参与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建筑业安全生产的能力高低,会对国家、建筑行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在保持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又能够有效降低相关方的效益(利益)损耗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对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
回顾2005年,全国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已经多达2288起,死亡2607人。再看2006年,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三级重大事故19起、死亡73人,分别比2005年上升72.7%和58.7%。全国有14个地区发生了三级事故。各事故类型死亡人数所占总数比例分别是:高处坠落占39.5%,施工坍塌占22.6%,物体打击占14.3%,起重伤害占8.1%,触电事故占5.9%,机具伤害占5%,其余类型占4.6%。发生的建筑施工事故仍然以高处坠落和施工坍塌事故为主,这两类事故的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39.5%和22.6%。
结合上述一连串令人触目惊心的伤亡数据之后,我们有必要做出一些反思:如果能够把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能力提高一点,安全事故也就会随之减少一点,这就会对我国GDP做出更大的贡献,国家及建筑企业的财富也会大幅增长,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保障也将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尽管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是,施工伤亡事故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这就有必要针对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三、我国建筑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政府对安全管理存在盲区
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有些诸如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工程存在着政府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监管主体缺失,导致建筑施工安全处于失控状态,如2006年5月19日,大连开发区沈阳音乐学院分院的建筑工地发生了模板坍塌事故,造成24名作业人员被埋,其中6人死亡,18人受伤。这起事故暴露出施工企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上岗作业等严重问题,有关行政监管部门也没有及时纠正。
2. 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力度不够
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流于形式,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三违”行为也经常发生。例如,北京西单西西工程由于存在严重设计和计算缺陷,因此导致“9.5”施工坍塌事故的发生,死亡8人,这些都与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力度薄弱有关。
3. 法规建设滞后
我国1997年颁布的现行《建筑法》,关于建筑领域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特别是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并不是不明确,有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甚至出现冲突。与此同时,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造成企业通过不规范竞争来达到低价中标的目的,安全投入也因此缺乏保证,随之潜伏了大量事故隐患。
4.教育培训不足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大量涌向市场“门槛”较低的建筑业。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达4000万人,80%为农民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即使接受了培训,但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国外建筑业先进安全管理措施给我们的启示
1. 突出国家的法制管理
很多发达国家均以法制管理作为主要监管手段。以英、美为例.尽管两国都没有独立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但政府均通过实施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手段来规范建筑市场。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是国家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构成一部分,政府把保证全国每个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些国家以国家职业安全为核心,颁布了很多详细而严谨的法规标准、技术条例,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安全管理法律环境。
2.工程主体法律责任明确
据欧共体统计分析,63%的事故是因为在前期项目设计策划和施工准备阶段就存在缺陷,37%的事故则发生在施工阶段。可见,建筑业的危险因素不仅存在于施工过程中,而且更容易出现在施工规划和准备阶段。
在美国,1970年颁发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第5节规定,每个雇主必须为每个雇员提供没有对雇员造成或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生理伤害危险的工作和工作场所;在德国,劳动局在1998年颁布的《建筑工地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业主必须负责工地所有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采取符合《劳动保护法》规定的各项安全措施。建筑师不仅需要对工程本身质量负责,还要对涉及安全的重要施工方案负责。要同协调员一起制定包含安全措施在内的施工方案,报送有关部门审查批准。业主委托协调员筹划建设项目的安全措施,参与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协调施工全过程的安全事宜。可见,在上述两国的相关法规中,对建筑工程主题的责任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今后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扫清了隐患。
3. 发挥行业协会的影响力
德国素以“崇尚生产高质量商品”而著称于世。该国有8个非盈利性建筑业行业协会,其职责是:拟定本行业的发展规划、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工伤保险和科研教育、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对安全专业人员进行资格认可、进行事故处理。不仅如此,德国还在《劳动保护法》第7条规定,每个企业必须加入所从事业务的行业协会,并缴纳工伤保险金,行业协会将针对安全事故频繁的企业提高工伤保险金,或者进行高额罚款,若某企业事故严重,最终将导致自己无力继续经营,从而退出市场。由此可见,行业协会影响力非常巨大。
4. 完善安全保险制度
按照美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工程项目建设前,业主和承包商必须办理相关强制性保险,否则不能从事相应业务。承包商交纳安全保费的多少,和其安全施工的业绩与信誉密切相关。承包商若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和信誉,保费就会低廉,施工利润也就相应较高;反之保费高,导致施工成本增大,最后出现利润降低或者亏损,甚至还会出现保险公司拒保,最后失去主体施工资格。在这种法律规定的作用下,不仅承包商的安全意识非常强烈。而且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利益,也对施工安全极为看重,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各方的安全意识,并致力于后续的施工项目执行中。
5. 健全安全培训制度
在德国,每个州和大城市都设有由当地政府出资创办的、涉及建筑等行业的职业学校。当某建筑公司需要招收新员工时,可通过行业协会来招工信息。年轻人若想从事建筑职业,需先和一家建筑公司签订委托培养合同,并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的考试,再进入当地的建筑职业学校学习从事为期三年的学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付学费,由与学生签订合同的建筑公司按月支付。在校三年期间,学生除了要学习理论知识之外,还有20%的时间要进行实习训练。总体说来,在德国建筑工地,几乎所有工种的工人均是通过职业学校培训过的技术工人,有着很高的专业素质。
五、我国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1.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本质就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职责体现。
因此,我们应以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为重点,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创新。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在我国建立起以安全生产基本法为主体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其次,需要依法建立相应的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使安全生产工作有制度性保障。再次,应根据安全生产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和制定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中长期安全管理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预测性和指导性。最后,还要依法强化政府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生产正常秩序。
2. 提高行业协会的作用
目前,我国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处罚手段,一般只是体现在降低资质等方式上。被处罚人对此必然会尽力维护自身利益,采取多种“寻租”手段,从而使得处罚工作占用了大量精力,并收不到预期效果。并且,行政许可的有效性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而逐渐弱化。较之行政管理方,行业协会更加了解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无论是行业内资质标准的设定、审批,还是依据有关行业内部章程对建筑施工方进行相应处罚,由行业协会为主导,实施起来会更加有效。所以,应该进一步提高行业协会的行政权力。
3. 大力推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由于我国建筑业的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农民工,并没有城市户口,因此无法享受到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而他们正是最需要得到工伤保险待遇的高危工种人群,因此,应大力推行我国《建筑法》规定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通过实施这一雇主责任险的法定制度,一方面,可以保证农民工的人身安全,缓解了他们的心理焦虑,另一方面,由于解决了后顾之忧,也会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他们的雇主带来更多的利润。并且,还增强了雇用双方的融洽关系,符合我国目前的“和谐社会”理念,从而给我国社会增添了更多的稳定因素。由此可见,大力推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一项“多赢”的举措。
4. 发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事业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对建筑业目前不容乐观的安全事故形势,有效制定和强制实施强制性培训教育的规定和办法,在明确政府及相关建筑企业的职责和任务的前提下,仔细分析农民工从业的条件、培训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考试考核方式以及违规处罚力度等。要积极引导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育,设置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做到持证上岗,未经安全培训或培训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人员,就不发从业资格证,不得上岗作业。并且,尤其要加大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新人员、转岗工人、特种作业人员(合称“三类”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力度,真正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理念,在维护了施工人员生命健康权益的基础上,也减少了建筑企业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赔偿损失。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GJ08-903-2003规范实施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
[2]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辅导教材编审委员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卢国良,夏昭林.中国建筑业职业安全与卫生问题的探讨[J].上海安全生产,2004,(5):36.
关键词:建筑;安全生产;监管;考核;合理建议
前言
近年来,有关部门逐渐意识到建筑安全的问题(安全生产、安全监管等),并开始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也取得的一定的成绩。但,分析总体形式,可以发现安全问题依旧严峻。如:安全生产问题严重,不重视安全监管,以及考核制度不完善等。以上问题就是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影响了施工进程与质量,不利于建筑业的长足发展。因此,以下笔者就对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及考核中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1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调查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可以发现是复杂多样的。以下笔者从中抽取常见的三种原因进行分析。
1.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分析当前我国建筑业的施工人员,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施工人员学历不高,文化水平有限,且基本没有接受过科学的安全教育与培训。通常是以“老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入行。“师傅”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徒弟”,使其在实际的工作中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以掌握工作的技能。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师傅”自身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故而“徒弟”的安全意识也不高。大部分施工人员将更多将重心放在“通过工作获取利益”上,忽视了安全操作生产规程。因此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
1.2施工工期制定不合理
目前,我国一些法律,法规(如:《合同法》)仅仅提出了超过工期应如何处罚,并未提出如何制定合理的工期。导致我国一些参建方为保证自身利益,与建筑单位制定了不合理的工期。为在规定内完成建筑任务,很多建筑单位会盲目缩短建筑工期。施工工期的不合理就会导致一系列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如:单位要求施工人员加班加点赶工,进而导致施工设备出现磨损、施工环境恶化。以上情况使施工人员处于一个不安全的施工环境,故而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1.3施工现场存在交叉作业
另外,也是事故高发的原因就在于,建筑施工现场存在交叉作业。具体如下:建筑施工是露天的施工场所,所包含的施工项目众多,施工人员众多且工种繁杂。为保证建筑施工的进度,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临时设备较多,人员流动性大,且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现场存在一些高强度的施工作业交叉进行,不但增加了施工指挥、调配的难度,同时隐藏了很多安全隐患(如:高空坠物、设备撞击等)。这也正是由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系统不足,安全监管不够,力度不严造成的。
2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现有的建筑安生生产监管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①在监督检查发现隐患时,有关部门通常是要求建筑单位整改方案或是进行罚款(大部分违法成本较低,罚款不高),无法有效引起单位重视。由此可见,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不严厉,且震慑力不足。②处罚条款不明确。建筑单位在施工中违反安全生产标准时,无法根据标准执行罚款。③责任不明,无法确定责任。安全事故发生后,通常工程建设各个参与方互相串谋,包庇,导致事故安全责任不明。
2.2执法不严,监管不力
“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同样是安全生产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具体表现在: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在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大多是采用“评分制”的标准。且没有制定评分后的具体措施,导致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与安全责任重视不足。这一情况下,及时相关部门限令整改,起到的效果也依旧不高。
2.3管理人员专业度不够
建筑安全监管机构人员专业度不够,也是安全生产监管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监管机构人员严重不足,且在职人员专业素养存在明显差距。很多监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有效信息的交换(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统计信息),且信息整合、汇总意识不强。正是管理人员的专业度不够,导致监管联动机制不畅通,进而导致监管职能履行效率不够。
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的对策
3.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为改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中的问题,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的法律、法规,使监管工作可以“有法可依”,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以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如:有关立法部门在立法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当前建筑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考虑,去除或修改一些与时代不符、落后、陈旧、实际执行困难的规则、条款。增加一些符合时展,可执行度高的标准,以提高法律、法规的标准性、规范性,使其符合且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与发展。
3.2确定事故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
为改善“执法不严,监管不力”这一问题。在当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中,有关部门应积极确定建筑安全的事故责任制,并积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责任认定。具体可以:有关监管部门应建立并积极完善事故调查制度与程序,要求建筑单位权责明晰,信息透明,以方便监管工作的落实。针对一些安全事故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制度中应细化处罚条款。具体条款的制定,部门可以参考国内外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法规、政策,然后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参考,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政策,并积极加大执法力度。
3.3提高队伍建设,强化工期控制与监察
为从根本上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应积极提高自身队伍建设;而监管部门应积极强化工期控制提高监察效率。在提高队伍建设中施工单位可以:重视对单位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帮助其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可聘请相关专家对施工人员进行科学培训,并进行考核,以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观念。在强化工期控制与监察,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人员素质建设,提高人员监管能力,丰富人员监管技术手段(如:借助网络技术实施现场监控),以提升监管效能。
4建筑企业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
4.1建筑企业考核中的问题
存在问题如下:①考核概念不明确。如:部分建筑单位没有意识到考核是对一个员工的评估,没有考虑到通过考核可以和员工进行全面的沟通,更没有意识到通过考核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②考核方法不科学,影响考核结果。如:部分建筑单位将考核作为选拔干部的一种途径,而员工则将考核作为升职、加薪的一种方式。这样有目的的考核范围不够全面,内容比较单一,往往无法发掘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安全观念。③考核内容与实际的工作脱节。如:负责考核的管理人员没有下基层观察与分析,那他制定出的考核方案无法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
4.2改善建筑企业考核中问题的对策
企业可以:①制定考核人员应对岗位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关注各部门的协同贡献,了解岗位特点与要求,注意各岗位间的绩效平衡。②在考核前,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宣传与培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相关的安全管理与施工培训,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观念。
5总结
总而言之,尽管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从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及考核的角度分析,其中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影响了建筑施工进度与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的力度,鼓励其改革自身的考核制度,以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以促进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安全、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钢强.评价建筑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机制的理论初探[J].建筑安全,2015,02:70~72.
[2]马剑忠,陈新,刘薇,张世园,乔登,何阳.关于建筑业安全生产监管及考核的建议[J].建筑,2015,17:34~37.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近期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预防与查处相结合,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为活动主线,以有效防范、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继续打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扎实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继续推动我镇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继续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一通三防”,扎实开展好煤矿“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对煤矿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使我镇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丛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到今年年底,实现煤矿较大事故为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全年各类煤矿伤亡事故人数力争控制在上级下*的指标数之内,确保事故发生率再下降10%。
二、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一)按照安全生产实行“一岗双责”的要求,各分管领导对分管工作的安全负责。一是各煤矿驻矿专员、驻矿员必须认真履职,加强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驻矿员要坚持24小时值班,实行镇长负总责、驻矿专员具体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每月召开一次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监督煤矿企业依法开采和依法经营,对辖区内的非法煤矿坚决予打击,杜绝死灰复燃,对拒不执行的煤矿要报告县政府;二是镇国土所要加强各煤矿超层越界开采资源行为进行查处;三是镇安监所要不定期组织对辖区煤矿地面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应及时报告,紧急情况下应先强制撤除危险区域内的作业人员,负责组织辖区内的煤矿伤亡事故的抢险和善后处理工作,并及时向镇主要领导及县安监局报告事故情况,并要求各驻矿员对已关闭煤矿、证照过期煤矿、停产整顿煤矿和整改煤矿必须盯紧盯牢,防止非法组织生产;四是镇派出所要加强各煤矿购买、储存、使用爆炸物品的情况的监管,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参与查处矿山伤亡事故,并对重大责任事故立案侦察,严厉打击盗采和破坏国家资源与环境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国务院446号令的要求控制火工产品;五是河市电力公司要及时开展清理和检查,确保企业安全用电,对无证煤矿和非法矿井应限制供电(应保障生活和煤矿抽水用电)。
三、进一步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一)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煤矿业主是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满足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投入、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的配备与培训。必须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必须全面落实并执行煤矿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每月下井带班不得少于4次,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坚持天天下井带班。煤矿业主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采取措施,坚决把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切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班组,落实到生产岗位,落实到每个员工。
(二)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煤矿企业必须按规定设置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与煤矿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煤矿必须设立安全生产监察科,配备2名专职安全监察员;每个采掘作业点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跟班作业。每个矿井必须配备煤矿技术负责人,设置由采掘、机电、通风、地测等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组。6万吨/年的煤矿必须配备采掘、通风、机电等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组;9万吨/年的煤矿必须完善采掘、通风、机电、地测防治水等技术管理机构,并配备足够的技术管理人才。
(三)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按有关规定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维简、折旧、瓦斯治理等费用,保证隐患整改的资金投入。每年制定安全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安全资金要设立专用账户,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要制定专门计划,落实资金,明确专人负责。
(四)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一是煤炭企业以新入井的工人必须组织专门培训,并严格进行考试,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二是煤矿业主、矿长、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以及各采掘班组长和班组专职监管人员必须有资质的培训单位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必须做到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率必须*到100%。
(五)强化煤矿基础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两个《指导意见》,实施“管理强矿”,指导各类煤矿奋力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努力实现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系统及地面设备设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和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及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必须全面*标,未*标的矿井一律停产整顿,其余独立扩能矿井资源整合矿井必须重新设计重新建设。“三线建设”和“三推行”工作今年必须全面推进实施验收。
四、健全制度,强化安全监督管理
(一)强力推进煤矿科技兴安战略。各煤矿企业必须加大技术装备的投入,保证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运转正常,凡监测监控系统运转不正常或随意关机的矿井,一律不得生产。同时大力推广煤矿井下支护改革,大力推行单体液压支柱。
(二)严格煤矿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镇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完善工作机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层层抓好落实,镇安监所做到每1个月书面报告辖区各煤矿的监管情况以及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成立安全检查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二、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主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组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
组。组织开展全体职工大检查动员会,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逐项讨论研究涉及安全的各种隐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自查内容进行梳理,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逐一排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方案和整改结果报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三、 各个领域,逐项排查
(一) 医疗安全。
检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死亡病历讨论制度”等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临床路径管理情况,检查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根据“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要求,加强细节管理,从制度完善到职责落实,从技术操作到病历书写、从药物应用到医疗废物处理,检验、放射、CT、超声等都做了详细的排查。其检查结果如下:
1、医疗质量管理责任明确,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及工作流程落实到位。科主任作为科室第一责任人,能严把科医疗基础质量及手术质量、护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各种检查等环节质量,使得一系列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核心内容得到落实,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医患沟通,严防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规范医疗行为,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各科室能够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规范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下,遵照执行的病种治疗模式,真正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同时能够对变异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导致变异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修正过程偏差,以达到终末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
3、医技科室制度落实到位,保障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有完善的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或出院诊断对照资料与统计,机器设备专人负责,维护、保养、检查、登记记录在案;医学影像科管理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相关要求,医技人员相对固定,相关人员持证上岗;检验科严格执行危急值上报制度,出现危急值后严格按照危急值处理程序对标本、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接收及标本监
测进行复核确认,并立即告知临床,做以详细的登记。检验室严格遵照相关质控标准进行室内、室间质控。医疗废弃物、废水有专人严格按相关规定处理。
4、完善优质护理各项内容。优化门(急)诊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能够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导,保障患者安全;在病区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护士长每天评估科室重点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做到能级对应,同时做好高危人群坠床与跌倒的评估,完善安全措施,减少坠床与跌倒事件的发生,发生不良事件及时进行上报;责任护士能够全面履行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等职责,在护理过程中,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积极开展延伸服务,院科两级能够坚持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
5、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按照2013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及院领导的安排,建立完善了《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抗菌药物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了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药师调剂权计算机管理,杜绝违规越级处方的出现。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使用实行审批会诊制度。严格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加强了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病种的用药合理性点评。
6、医疗废弃物管理规范有序。医院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能够根据新的要求进行及时的更新、修订和完善;负责医废收集的人员经专业培训,能够熟练掌握医废管理相关要求,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防护设施齐全。医疗废物严格分类、定点放置,标识醒目。医疗废物按规定双层包装、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规范处置,污水污物排放符合要求。对感染性疾病科设立了独立专用卫生间、处置室和抢救室。备有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品,手卫生及消毒设施齐全。
7、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患者就诊。指导患者就诊,有效维持就诊秩序。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标识清楚,急诊科急救设备齐全,处于备用状态。
(二)毒麻精药品。
实行五专管理: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账、专册。药品库房配备保险柜存储毒麻药品,双人双锁管理,建立专帐,专人负责,帐物相符。由取得麻、精药品处方权资格的执业医师开具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开具。按照要求收回用后的毒麻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并按规定进行记录。
(三)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检查使用正常,均在安全使用年限范围,其电压、相位符合要求,均有接地装置。设备运行环境清洁、干燥,房间环境符合设备使用要求。操作人员经岗前培训后持证上岗。仪器设备有定期性能检测记录。
(四)消防安全。
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紧急疏散通道通畅;消防器材均在有效期内,可安全使用。同时保安科到每个科室进行消防知识培训,讲解演示了消防栓、灭火器的使用;火灾发生时如何报警、自救和引导患者疏散;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强调消防通道的位置等知识。
(五)锅炉、压力容器
锅炉、高压蒸汽灭菌器均在安全使用年限范围,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日常保管、使用、登记、检查与维护专人负责,器械科定期检查维修,目前所有压力设备安全有效运行,无安全隐患。锅炉房内通道畅通,无易燃、易爆等杂物堆放。
(六)水、电、氧等。
水、电、氧、电梯等通路检查合格,无安全隐患,科室应急灯及时充电,摆放到位。
(七)公用车辆。
对我院的公用车辆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和保养,对急救车辆上的急救设备、急救药品逐一排查,对过期的药品进行了更换。严格落实我院车辆管理,严禁酒后、疲劳驾车。
(九)灾害性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组织全院职工学习灾害性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流程,在保证日常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确保能够随时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
通过这次医疗安全大检查的全面落实,不仅使我们对全院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的纠正和防范,同时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应该重点关注和需要持续改进的问题。只有注重细节管理,强化细节标准,防漏补缺,严防死守,才能确保医疗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推动我院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汇报发言:
一、主要工作情况
,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扎实开展建筑安全生产领域各项专项整治和集中打击行动,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成立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充实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区)住建局、各施工企业、各施工现场、各个工作岗位。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
(二)健全制度,加强监管。一是严格执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二是坚持工程项目安全报监备案制度;三是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四是建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编制和专家组审查制度;五是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健全完善相应的责任制度、管理制度、监管制度、考核制度、台账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救援制度等,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广泛宣传,强化培训。采取专题会议和集中培训等方式,及时组织宣传贯彻建筑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文件、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布标条幅,张贴安全警示标语等方式,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知书216份,停工整改通知书32份,行政处罚通知书32分,取缔无建筑企业资质承揽工程劳务企业1个。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工作,及时排除了安全生产隐患,确保了全市建筑行业无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
去年,我市建设领域安全工作虽然有成绩,但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仍很严峻,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仍然薄弱;二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三是部分监理公司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理不到位,监管措施不力。
二、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任务更重、压力更大的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三个一百”目标任务,全力抓好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强化领导责任,全面落实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文件的通知》,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其他副职领导既要履行分管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严格安全准入、严格安全监管、严厉责任追究、加强应急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做好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形成逐级负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目标责任体系。
(二)强化教育培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使所有从业人员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知晓安全法律法规、掌握安全防范技术知识。要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继续抓好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人员、工程监理企业监理人员、建筑施工企业法人代表、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三)强化责任主体,打牢安全生产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文件的通知》和《云南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突出抓好“四个提高”:一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的提高;二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三是企业安全生产技术保障能力的提高;四是企业安全生产全员素质的提高。切实打
牢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安全行为标准化,有效防范各类事故。
(四)强化专项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按照“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专项整治、隐患治理工作。一是落实建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监理企业安全监理主体责任、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二是控制和预防建筑施工中的各类高处坠落、坍塌和触电事故。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重点是:临边、洞口坠落;施工吊篮、升降机坠落等;预防坍塌事故的重点是:基坑、
边坡上方坍塌,脚手架、高大模板、垂直运输机械、桩工机械坍塌等;预防触电事故的重点是:违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导致的事故隐患。
(五)强化行政执法,全力预防安全事故。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云南省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规定》,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严格安全生产执法。一是要加大对市、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安监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安全监管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事故调查处理能力。二是要突出抓好事前预防、过程监督、应急救援、“四不放过”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三是创新安全监管的手段和形式,力求查有实效、查有促进、查有推动。四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技术政策,对目前逐步增加的塔吊等大型设备,要严加监管;对已明令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要坚决淘汰。
【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综采区安全生产
作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煤炭是目前我国的主要能源,且这个现状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煤矿安全关系着煤炭生产的命脉,我国当下的煤炭行业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走现代化道路,建设高效高产矿井,而煤矿安全同时也贯穿于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这就需要对煤矿安全培训要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这对于综采区安全生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煤矿工人都受到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影响,自身的技术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逐步的对自身的操作行为进行了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在对员工安全素养方面的提升发挥了自身极大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中,暴露出了安全技术培训中还寻在一些问题,导致培训结果并不能够完全的在煤矿生产中应用起来,而安全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煤矿安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整体员工都起到应有的效果,虽然相关的培训人员及培训部门都不断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是还会有一些员工或干部不够重视,这就导致实际的培训报名数要低于计划数,而实际的入学数要低于实到数,到最后就会出现实际参加培训的数量要远远低于计划培训的数量,所以,相关的安全培训就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而到场的参训人员自身也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进而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在实际的煤矿工作过程中,工学矛盾日甚眼下煤矿员工不论是操作技能还是安全素养都有待提高,但是,因为各个基层区队队伍精干、任务非常繁重,给脱产培训又造成了严重的工学矛盾。
第三,在实际的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所采用的培训方式经常是脱节的,不连贯的,这就导致培训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满足安全生产员工的安全需求,而煤矿生产中基层的队伍又不太愿意让生产的主力人员参加脱节的培训,这就导致经常参加培训的员工不能有效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参加培训的员工则能够很好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工作,这就给员工心理造成培训无用的假象。
第四,煤矿安全培训中经常会出现重复培训内容,简单的说就是为了应付培训而进行培训,即一些煤矿区队为了应付差事,发明了一种“学习特派员”、“培训专业户”,使其不定期培训,同时,还有一方面就是在培训升级的同时,培训的内容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这就形成了培训内容上的不断重复。这对培训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给培训员工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反感,这就导致培训成为了“受训的常受训,不训的常不训”的恶性循环。
2 分级培训、升级考评的激励机制
“分级培训、升级考评”是以煤矿生产中员工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培训的,并通过一定的评分将员工按照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行分层,分为三层,并根据所分三层员工自身实际的情况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通过一定的培训后,再进行培训结果的考核,等各个层次员工的考核结果合格之后,在进行培训方法的考评升级。
一般情况下,一线的员工对应的是初级培训,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技术员工所对应的是中级培训,高级技术职务的员工则主要针对的是高级培训。但是,通过相应的升级考评之后,可以进行相应的升级,而升级的前提则是需要通过对知识和技能鉴定后予以确定。
而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需要按照培训和考评两个方面相结合进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分级培训,升级考评”的方式进行整体的培训,并根据各个级别人员的整体情况以及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培训的制定,培训过程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工作实际的需求,在培训的同时还要做一次次的调整,进而保证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防止出现培训而培训、空讲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现象。
3 煤矿安全培训对综采区安全生产的意义
3.1 能够实现多向满意
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可以有效的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培训满意度,并通过一定的培训试验,可以适当的对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做出一定的改变,这就有效的提高了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时效性。同时,煤矿安全培训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服务意识,并能够对培训工作顺利的进行提供保障,这就大大提高了综采区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3.2 能够提升员工自身工作能力
对煤矿安全培训的实施,能够有效的建立起综采区安全生产的生产体系,同时,综采区的管理人员也能够借助安全培训的进行提高生产工作的方法以及手段,使员工的生产工作更加专业,能够不断提升工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安全培训的不断进行,可以有效的提高综采区整体的工作水平。
3.3 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在煤矿安全培训的过程中,培训的成本整体来说很低,虽然安全培训不断的进行,但是相应的培训成本并没有特别大的提升,而相应的,不断的安全培训,可以有效的对综采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能将教职员工的工作模式以及管理流程进行明确,这就有效的减少了工作环节过多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提升了综采区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整体上降低生产的成本。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安全培训作为煤矿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受到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监管部门和培训机构等其他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应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现代培训理念,分析、了解成人学习和认知规律,在进行充分调研和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精心策划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煤矿安全培训的质量,进而可以保证综采区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邸为,丁进田,高泉.虚拟现实(VR)系统在矿工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2(04).
[2]许继生.浅谈小煤矿的安全隐患及治理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03).
[3]黄学满.我国小煤矿灾害事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12).
[4]宁齐元,杨用君.小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08(05).
中心词汇:平安消费、基层单位、树立
中国南方电网责任有限公司从2004年末尾努力于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的研讨和探求,自创和融合国际上广为盛行的基于风险的管理理念和系统性、规范化和前瞻性的管理方法,并结合电网企业的风险特点,于2007年10月构成了南方电网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这是南方电网公司探求和研讨现代平安管理体系的严重效果,对全网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自2005年正式启动了其体系树立至今,曾经有五年的时间了,其系统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的思想,以及继续改良的理念,从管理内容、方法、流程以及行为管理等九小气面入手,针对电网企业的风险,树立一套系统的进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偏重的形式,为电网企业的管理方法及思想提供了一个创新的角度,使电网管理水平失掉了不时的提高。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提供的只是实际知识,作为基层单位或班组,应该怎样执行才干完整地让体系思想精髓得于融入基层繁琐任务呢?深圳供电局基层单位某供电所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经过了五年的体系树立,在管理水平上失掉了质的飞跃。在2009年12月深圳供电局的“四钻”外审评价中作出了庞大贡献,下面就分析下该体系在基层中的树立。
其实,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在基层的树立无非就是分为两小气面,一个是硬件改造,即员工的办公场所环境。该体系十分注重员工的任务环境,只要为员工提供一个温馨的办公环境,任务效率及任务质量才干取得很好地保证;另一个就是软件改造,即以风险评价与控制为目的动身点,控制平安消费,此外,基于以人为本的准绳,从任务的管理内容、方法、流程等方面停止完善,提高任务顺序的可操作性及高效性。
1硬件改造:为员工提供温馨欢乐的任务环境
某供电所的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的树立运用标识管理、人机工效等理念动身,令原来残旧、混乱的办公室笼统,变成如今整洁、美丽的环境,这是给人最直接、最理性的看法。同时环境的改善也让任务更有次第、愈加严谨,员工干起事来更有干劲。
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某供电所的仓库,在此体系树立之前,备用物品的堆放没有思考到人机成效,一片狼藉,在配网线路发作缺点时,更是耽误了事故抢修速度,延误了抢修机遇。充沛把握该体系后,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小组依照体系标识管理、人机成效管理等实际知识,对仓库实施定置化管理,对仓库物品分门别类,定点放置,对每一个放置点停止编码,并设置物品目录,以便迅速找到所需物品,节省应急处置时的珍贵时间。
其次,另一个重要硬件改造当为食堂。食堂的卫生事关全体员工的身体安康,一时的疏忽能够招致严重的结果。因此为了提示食堂任务人员时辰坚持高度警觉心和做好食品平安卫生任务,某供电所体系小组把繁琐的规章制度缩编成了直观的卫生小提示,时辰提示着食堂任务人员确实做好食品平安卫生任务,确保没有食品卫生效果的发作。同时对食品停止抽样备份管理,实在增强监管力度。另外,还经常组织烹饪技术及安康知识方面的培训,丰厚了饭堂的菜色和口味,改善了营养搭配,提高了饮食质量,实在做到了以人为本。
经过任务环境及饮食条件的改善,表现了人文关心,营建了企业文明,有效的调动了任务人员的积极性。
2软件树立:学习精髓,走创新路途
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树立是一项临时义务,是一个继续改良的进程。而某供电所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在这树立的路途中,碰到了许多的困难,但这一切都被克制了。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小组坚信要走出自己的路,走创新之路。组织了屡次会议,探求打破点。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的精髓就是流程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也看法到只要升华该体系精髓,群策群力,以点带面,将体系扩展到其他范围,提高员工的任务效率。”
2.1简化《某供电所10KV线路及设备巡视维护管理记载本》
首先,改善了《某供电所10KV线路及设备巡视维护管理记载本》。旧的巡视记载表,需用文字描画发现的任务缺陷内容,相对繁琐且难以规范,每个员工对同一个缺陷内容存在着不同的文字表达方式,给后勤管理人员统计形成了很大费事,且记载表只能当次运用,形成效率低下和资源糜费。为改善以上效果,将线路的缺陷停止汇总、运用编号代码表示缺陷内容,在记载缺陷时只需填入相应的代码,对号入座即可,完成了高效、精简、规范化的作业记载,且可屡次运用,同时也契合了节能降耗的要求。
2.2编写了《某供电所10KV线路综合风险评价表》
配网线路跳闸往往是考核供电牢靠性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深圳供电局承诺优质效劳社会的重要口碑。为此,为了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中更好地维护配网10kV线路,需求有针对性的停止重点巡查。因此,应用体系中基于效果的风险评价,从台风、暴雨、外力破坏、偷盗、用户设备缺点、线路自身单薄点共6方面动身,应用员工的实际阅历和对10kV线路的历史跳闸事故阅历及10kV线路的基本状况,如线路的属性、长度、电流负荷及周边环境等信息,基于效果的风险评价方法对线路停止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构成了《某供电所10KV线路综合风险评价表》。该表对10KV线路存在的风险停止了分值量化,为巡线员工提供巡视重点,同时对该表中风险值超越70分的线路制定了具体的控制措施。经过对10KV线路的风险控制,某供电所10KV线路跳闸率失掉了很好的控制,截至2009年12月,该所10KV线路跳闸率已由2008年12月的3.5%降至2.08%,同比下降1.42%。
2.3编写了《某辖区交通路途综合风险评价表》
鉴于风险评价中交通的风险较高,体系小组应用员工的实际阅历,基于效果的风险评价方法对该辖区的交通路途停止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构成了《某辖区交通路途综合风险评价表》,该表对交通路途存在的风险停止了量化,将风险值超越70分的交通要点列为交通黑点,并在全所宣贯,提高了我所驾驶员的交通平安防范看法。同时还制定了具体的控制措施,为该所驾驶员经过交通黑点时提供防范措施。
2.4将常用的作业指点书、应急流程图形化
鉴于农电员工素质普通偏低,该体系小组还将常用的作业指点书和应急流程图形化,方便员工了解和执行。一共编制了九套图形化作业流程,将单调的文字转化为复杂易懂的图示化流程,让流程对员工真正起到指点作用。
2.5风险管理在营销流的拓展运用
随着对平安消费风险管理体系的学习不时深化,某供电所营销班组还就其所营销流任务进程中实践碰到的效果及隐患,对要害义务停止了深化的风险评价及危害辨识,构成了一系列以平安风险管理体系的营销要害业务质量控制造业指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