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效性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补充,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同,职业学校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其主要针对就业市场进行分析学习和课程调整。大多数的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都能做到与时俱进和审时度势,包括根据市场和整体就业环境进行课程的改革和调整升级;进行严格规范、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促进职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从当前的职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分析得出,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日常管理仅仅流于形式,没有注重学生个人素养和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同时,部分职业院校还未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教师科研能力欠缺,学校也没有定期开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等各方面的有效培训,这样长期缺乏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缺少进行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最终将导致各类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陈旧,校园管理实施难度不断增大。
(二)实际教育教学管理实施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管理计划和教学大纲等尚未跟上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缺乏针对企业和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计与实际发展有偏差,理论和实践课程安排不够合理等等,使得学校整体在职业培养上缺少指向性,甚至出现过分侧重培养工作技能而导致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培养的缺失,最终导致学生个人发展失衡,教育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
二、加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
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和系统的完善对于职业学校加强其管理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牢固构建更为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从上至下不断完善院校的管理组织内部结构;作为学校各个不同级别的管理者,要积极着手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发扬民主精神,充分了解一线工作教师的建议和改进策略,推动其参与到实际教学管理中去。此外,也需要加快推动新课改下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思路,稳步促进院校内教学制度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协助教学管理工作日这规范和制定教学管理政策,逐步细化教学管理制度,从而建立更为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努力打造高素质教育团队
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依靠人才竞争,因此必须加强其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确保培养优秀的教育教学管理者和领导层。对建立优秀的一线教师队伍而言,首先是重视对现有管理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和开展学习与培训,使其有机会接触更多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院校专业设置需求引入先进人才;其次是要鼓励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发挥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大胆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对现有管理制度建言献策,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实效性和管理效率。
(三)加强实践教学投入
相较于普通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以及更为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当前部分职校在实践教学方面仍欠缺一定投入。面对这样的局面,职业学校首先应当加强校企合作,在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联系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场地和活动,而校方也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最终实现互利双赢,共同进步发展。此外,学校自身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制定规范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构建更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确保落实各个教学环节以实现职业能力的整体培养目标。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一定要积极调整办学思路,及时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结构和课程设置等,完善各种综合实训场所,这样才能充分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切实保障教学质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2019—2020学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9-2020学年,学校按照古交市教科局“聚集教学主业,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作为中心目标,以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教育领导,细化教学管理,开展社团生活,落实德育安全为抓手,扎实合理开展本学年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
强化教育教学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构建学生活动社团,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德育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打造平安和谐校园;认真开展党建引领工作,保证学校中心工作不变样。
三、主要工作
(一)强化教育教学领导,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
1.教务处要严格按三级课程计划,各学科课时安排编制本学年课程设置表,保证各类学科按国家、省市规定开全开足。确保我校各年级至少开发一门校本课程,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好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和书法教育课程,并合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有计划安排师生的读书活动,音乐兴趣,美术兴趣与体育兴趣活动,加强阅读与写作,提高师生信息、音乐、美术、体育兴趣爱好及修养,切实丰富全校师生的校园生活。
2、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学校探究按照“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原则,积极探索构建“以问题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探究合作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向小组探究学习模式转变;深入展开学科组教学设计编写、作业布置与批改研讨、集体备课活动,学校要派领导全程参与,保证学科组活动质量;准备在本学年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四次优质课赛讲活动,及优秀教学设计展示活动(每学期两次),进一步完善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务处要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及课时,定期检查学科教师不占用体育、音乐、美术及学校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不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对违反规定的教师及时制止并学校通报。学校各科室要统一协调,积极落实学校师生各兴趣社团的建设和管理,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含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 ,认真做好全程协调和管理,力争全校师生学生超半数参加社团活动。
3、教研室要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以新的学区制为核心,鼓励我校教师交流学习,建立我校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班主任相结合的教师成长培养网络新模式,通过以赛促训,开展微课、说课大赛,促进我校教师由“教书匠”向“导学型”转变,为我校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4、强化教学领导工作。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落实我校教师教学基本考核。认真落实学校领导(校长、教学副校长、教研主任、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研究、管理和指导,做到“两个深入”:每周至少深入课堂听评课2节(政教主任至少听班会课1节),每月至少深入学科组参与研训活动1次(政教主任至少参加德育活动1节)。认真落实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及批改、评议课、学生检测、研训工作等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与检查,每月进至少一次常规教学工作检查,检查要有记载、有分析、有小结。对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并提出指导意见。
5、抓紧抓实毕业班各项工作。(1)、毕业班班主任会,每月召开一次。及时交流情况,汇总各班学生的学习与思想,明确工作要点。
(2)、毕业班教师会,每月一次。对每月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月考成绩进行深层次分析。学思想、商讨教学对策,明确下一阶段教学的任务。尤其是对薄弱学科提出教学的要求。(3)毕业班学生大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及时总结、动员、表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4)毕业班学生家长会:学期初一次、期中考试完一次、加强联系。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与支持。(5)教师会每月召开一次,对每月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月考成绩进行深层次分析。提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6)班级课任教师及相关领导,要经常召开各类学生座谈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方面便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提醒老师们采取有效教学方式与学生沟通,使师生之间产生亲和力。(7)针对理化实验、信息技术考试纳入中考总分的要求,教务处要做好检测管理工作,切实引起毕业班师生高度重视,及时展开学生学习和检测工作。
6、全校动员,认真落实我校教育装备使用工作。(1)教研室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安排的教师微课制作培训,每学期末,组织全体教师展开信息技术案例、多媒体使用和微课展示评比活动。
(2)教务处在理科实验教学管理中,要提前上报并及时添置实验器材和损耗性实验用品,要及时排解师生实验教学中存在困难,为师生完成实验教学创造条件;要常规检查课堂演示实验完成数量及效果,每月落实各学科分组实验开出情况,实验教案、学生实验报告填写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并通报。促使学校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足开全,每学期末组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教师教具制作、实验课件、实验论文评比,组织全学科教师展开实验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活动。
(3)在图书管理中,学校图书室要保证开放时间,全开架借阅图书,保证师生月借阅量。团委、工会、教务处要协同工作,倡导全校师生开展读书活动,制定学校“书香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学校、教师向师生推荐阅读书目计划,落实师生阅读目标、阅读流程,及时解决师生阅读过程中面临的各类困难,提高全校师生的阅读能力。团委、工会、政教处、教务处在本学年开展全校师生读书节一次,全校范围的阅读交流会,演讲赛、诵读比赛、阅读征文活动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丰富学生读书活动。
在学校校委会安排下,改革学校多媒体机房、图书阅览室、各实验室及活动室使用办法,以“方便管理向方便使用,方便集体使用向方便个人使用”为改革方针,创造条件,向全校师生开放图书、机房、实验、器材、活动教室,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建议探索在每班设立图书借阅橱窗,将必要的仪器、器材、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装备置于教室、走廊、班级橱窗等方便师生观察和使用的场所的管理模式。
(二)落实德育安全工作,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学习,深刻认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继续做好班主任培训班工作。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整体水平,积极组织班主任工作培训、班主任交流会。以激励表彰为手段,树立校优秀班主任先进典型,整理汇总独特的班级管理策略,促进校德育队伍建设。
2、有效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各班班会课、学校国旗下讲话都要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以周为单位安排好一学年的德育教育活动,以养成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要抓手,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以班会课和国旗下讲话活动为契机,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教育,培养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做学校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
学期初,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新学期伊始,政教处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开展“行为规范养成、终身受益无穷”系列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国旗下的讲话、师生集会等形式对师生进行法治安全知识教育。
3、认真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完成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成功率达100%,测试合格率达到95%以上;认真组织全校师生体检,严格落实学校卫生防疫防控工作各项措施,确保学校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校园大力开展禁烟控烟活动,会同卫生等有关部门,在青春期教育、口腔卫生及艾滋病宣传教育和预防控制等方面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卫生意识和习惯。
4、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加强门卫安全管理。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把好校园入口关:一是加强门卫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培训;二是严格门卫询问登记制度,非本校学生和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的理由方可进入校园;三是严格学生请假出校登记制度。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师机动车出入校园,应避开学生上下学和人多情况复杂时段,慢速行驶,在指定的地点停放车辆,学校安排值日领导在学生放学出校时进行值班指挥,防止意外交通事故发生。 加强校园饮用水卫生及防病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对饮水设备的监管;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对学生进行夏季安全专项教育,重点进行交通、防食物中毒,防溺水加强对学生的校外监督,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充分利用“安全课堂”和“安全教育周”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常识培训,提高师生安全责任意识和科学避险能力。另一方面布置班级针对春夏季节各种传染病多发特点,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的预防教育;“五一”、“清明”假期前做好学生的假期防火安全教育工作,保证假期的安全。
以自然灾害、暴力犯罪、食物中毒、重大疫情为设想条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处置机制,强化安全预案制度,落实紧急突发事件疏散演练。
(三)构建学生活动社团,努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1、政教处重新建立起学校的学生会组织,本学期初完成学生会的机构、制度和职责等框架工作,学生会指定专职教师领导和管理,学生会的内部建设和试运行工作要在本学期有计划展开,重点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2、教务处在学生会的协助下,完成学生主要社团(文学、书法、体育、信息、美术、音乐等社团)的组建工作,并领导学生会管理好社团的活动开展工作。以社团活动为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太原市第二十七届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月,组织我校师生美术、书画、师生文艺汇演、声乐、器乐、舞蹈、语言表演等比赛和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提高学生组织能力。
政教处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各年级间的拔河、接力或球类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从生活、学习细节上重塑我校师生乐观、丰富、积极、健康的新面貌。
(四)加强党建引领工作,保证中心工作不变样
通过党员民主生活会,定期对全校党员干部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和重点时段时节的廉政提醒教育,推进我校廉政文化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围。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5-0197-01
学校管理的前提和保证是教学管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到位与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是关键。学校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构建和谐的领导团队,加强教师管理的意识
学校领导团队和谐工作,关键在于信任,应依靠集体的力量,搞好学校各项工作,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很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者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而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只是教书那么简单,教学管理其实也是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其实直接参与着学校的教学管理,通过授课,作业的布置指导、检查,课后反思,测试学生学习情况等教学活动,笔者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只有上下一心,激发班子成员和教师的责任心,使学校管理形成一种各司其职、积极合作的局面,学校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全员参与教学管理
师德师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学习氛围,师德师风不好,何谈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只有将规范内化为道德要求的教师,才能全员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外国成功的现代教学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必须组织、动员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及其他参与教学管理的人员。因此,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全员参与教学管理,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三、良好学习氛围的创建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建。其中包括工作条件,教学用具、设备等因素。要使以上因素能良好运行,就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来创建。首先,应该争取资金,吸收、关注社会各种力量,为教职工构建一个舒适的环境;其次,发挥教学用具、设备的辅助功能是提高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不失时机地改善设备条件;再次,学生学习生活受班级环境的影响很大,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室的布局,课堂纪律,课堂管理的形成方面不断创新。
四、激励教师进步,严格教学全过程
教师是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的社会群体,要学习进步,及时有效的引导激励是引导教师朝着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学校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最佳手段,经常受到激励的教师才能把激励成果与学生分享,使学校教育形成良性循环。而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若干个细小的环节构成了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的管理只有把握好教学的若干个细小环节,才能抓好教学质量的管理。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工作放在从检查教学质量转移到教学管理的若干个细小环节的形成全过程上。特别是教师要加强备课、上课、指导、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课后反思等方面的质量。现阶段,学校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的管理还很不到位。没有统一规定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各任课教师缺乏协调作业的布置,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较重,一些农村学校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只安排不实行,只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宏观调控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情况,协调各任课教师作业的布置,帮助教师提高作业的质量。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检查,使课外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五、完善制度建设、改革用人机制
一、当下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以及学生管理者的创新行为受到抑制“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育教学管理者不能偏离这一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着创新行为受到限制。管理者本着这一理念为学生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导致学生的创新行为也受到一定的限制。2.学生全面发展受到限制因为应试制度的影响,教师普遍用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核心指标,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综合素质不够重视。3.管理者自身素质受到限制伴随着教学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质量教师资源缺乏,对教学进行研究的时间、资金以及资源等均相对不足,管理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二、人本主义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1.树立人本思想,尊重差异性学生属于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对象,教育教学要将学生作为中心。管理者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差异,促使学生主管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管理者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过程中,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制度。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防止规章制度限制学生创新行为。此外,学校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空间,管理者充分发挥自身主管能动性,善于词用新颖、可行的管理方式进行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的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学生的引导者,科学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探究,促使学生知识储备增加,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学校管理者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小发明、小创作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丰富校园生活,并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2.管理者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和教师的行为,对管理者自身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在人本思想管理制度下,管理者要客服“人治”,采用相对规范的手段,促使管理者各司其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根据心理学习相关知识,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充分体现出学校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现个人主义思想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管理过程中,注重民主性,促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均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对学校产生归属感。通过这种形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相对轻松,从而形成被管理者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在思想上和能力上均得到发展,管理者轻松管理,尊重被管理者的良好状态。3.引导全员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学校发展是基于培养优秀学生,促进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便是学校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为了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要严格遵守学校规定,并充分落实学校规章制度。首先,管理者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自觉遵守相应规则,避免规章制度上的死角存在,对各个角落进行全面监管。教师引导学生尊师重道,学习教师身上的优秀品质,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者要坚持贯彻人本理念,帮助学校每位职工均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日常工作。教师属于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主体,这就需要学校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提升教师归属感和成绩感,促使其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此外,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对于学校教学也具有积极影响,提高了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管理人本思想意识,将人本思想渗透到交易教学的全过程。树立人本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文化对教育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学校树立人本思想教育文化,促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学校可以定期进行课堂评定,相关领导通过听课的方式,对课堂进行分析,从中查找不足之处,然后通过开展教师大会的形式,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课堂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课堂评定和考核,找出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不足之处,教师对这些不足进行完善,促使其自身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三、人本主义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当下,人类文明不断提升,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也不断提升,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从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主要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这一角度分析,学校应当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将目光投向未来发展,关注人对教育教学的需要,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注重个性培养当今社会是相对多元化,教育教学管理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注重人的个性差异,尊重个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学校要注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这就使得个性培养十分重要。针对这一情况,要求管理者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采用个人主义管理模式,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结合学生的不同,为其量身定做培养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树立人本思想,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此外,管理者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采用科学可行的方式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引导学校全员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海峰,王炜.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从EGL框架构建到“护林小熊”3D游戏开发概览[J].电化教育研究,2015,(02):58-64+70.
[2]王晓芳,黄丽锷.中小学教师科研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基于对相关官方文件与若干结题报告的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01):108-128+190-191.
[3]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19):145.
【关键词】小学教育 小学管理 人本化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在甘肃农村工作34年来,特别是在X小学担任校长19年来,在小学教育和管理方面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现以我校为例,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学校教育与管理提出浅显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建立“人本化”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学校“人本化”管理是“人本化”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是素质教育前提下应当追求的一种科学的学校管理模式,它是强调要把人作为管理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服务于学校组织内外的利益参与者,进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学校成员个人目标进行的学校管理。
规章制度是“人本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学校管理有序、科学进行的基础保障,是学校管理的第一步,学校的规章制度能让管理有章可循 ,从而规范了办学行为 。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教师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对教师的管理,不能实行过分严厉的控制,但也不能没有一定的控制措施,要运用正确的手段创造严肃活泼、氛围和谐的“人本化”教学环境。
二、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行为的引导者,是教育活动主要的教育影响源。我校地处农村,以前的教学工作主要以语文、数学两科考试成绩为出发点,学生只要能成功升入初中就好,学校的教师资源较少,大都素质较低,传输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新时期的教育工作,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老师水平不高,又怎能教好学生,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学工作的前提。
(一)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将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情操、责任感及献身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影响学生品德、人格的发展;第二,加强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19年来我鼓励教师参加函授学习,先后有23人取得本科文凭,大大提高了这些教师的文化素质,使他们更能够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第三,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教育理论贫乏,教育思想陈旧是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检查措施,举行专题研讨,集中解决一些教育思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积极组织教师学习电脑知识,如课件的制作等,提高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技能,2007年春季我校组建了校园网,购买了多台电脑、电视等电子教学用品,实现了“班班通、堂堂用”,经实践发现,农村孩子对新式的电子化教学很感兴趣,学习成绩明显增高,这也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网络等渠道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学差距。
(二)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育工作的关键,那种“死记硬背”、“好学生是打出来的”、“其他课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等落后的教育观点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先导,为此,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现代教育规划纲要,培养了他们的现代教育思想,提高了教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让教师认识到不只为了考试而教学,也使教师们树立了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教师观、教材观与教学观的现代教育观念。
(三)增强教师团队意识,强化教师责任感
学校要创建各种机会或者实践活动让教师之间加强了解、促进团结、增进友谊,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广大教师的集体观念,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整体、心中有大局,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在当前家长、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高需求与教育发展缓慢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学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自觉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与学校的兴衰共荣辱,提高教师的责任感。
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工作方法,进行全面教育
学生是学校的核心,我校积极探索正确的工作方法,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教育。
(一)严抓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期,教师要紧紧把握这个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文明礼貌等习惯,这不仅对他们现在的身心发展非常有利,而且能够使他们终生受益。首先要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重点,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其次要抓好班级常规教育,抓早、抓实,让学生形成遵纪守则的意识。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最后,班主任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细心观察,要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校合力,齐抓共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的素质、观念以及行为对孩子的一生都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我校学生基本都来自农村,家长素质普遍较低,存在不关心孩子学习、认为女孩学习无用、成绩不好就打等现象,为此我们多次进行家访、召开家长会,交流好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重视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意识,并建立家长电话信息簿,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家校合力,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寓教于乐、乐中求知
在小学阶段,有些课程对于刚接触正式学校教育的小学生来说可能是枯燥的,这将会影响小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精神集中力,最终导致厌学、课程成绩不理想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始终把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建了鼓号队、舞蹈组、象棋组、书法组、手工制作组、美术组、阅览组、体育组,使学生不仅能够在枯燥的学习中寻找到乐趣,培养出多方面的兴趣,也能使各自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四)积极开展小学生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由于他们年龄小,明辨是非和抵制诱惑能力差,极容易步入歧途,所以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招聘法制辅导员讲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承担的后果等案例来增强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应该重视的教育之一,如有些孩子父母离异,无人关心,失去了家庭的温暧,导致性格内向、自卑、厌学等行为,也有其他原因导致学生顶撞老师、逃课、离家出走等行为,这都是心理出了问题,这就要老师对这些学生倾注更多的关爱,以真诚的爱子之心去关怀呵护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尊敬。同时,学校多次开展心理教育、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这已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安全问题,学校从制度、理论学习、活动实践三方面来解决安全问题。首先,将安全事项写入制度,如禁止玩火、禁止在楼梯上打闹、上下楼梯要排序等,经常强调,抓好落实;其次,组织学生学习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以及受伤应急处理等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第三,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消防演练、安全防患交流座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和逃生能力。
四、加强与外界联系、促进与外界的交流,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从外界带来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及研究成果,要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特别从兄弟学校中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我校曾多次分别与长庆子弟小学、长庆一小结为对子,互听互学,共同进步,通过多次实践活动,使我校的管理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单纯从一方面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就像“木桶原理”一样,学校管理也是如此,不仅要不断提高每个“内壁”,更要狠抓管理中的“短板”,多管齐下,齐头并进,因此要不断探索科学管理的新经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全面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就意味着信息的传递。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大数据的研究多数定位在宏观角度,将它定义为高优化力、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但是,对于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即它的数据之大,大在它对于数据的分析的全面性和其背后潜在的巨大价值潜力。目前来看,信息化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弥补了现有的优势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极大的弥补了优势教育资源的不足。网课和网校的盛行,使得许多学生实现了在家里也能听到名师讲课的要求。第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很多学习软件的开发以遵守“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自主学习,根据学习状态自主调整学习进度,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自我监控,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一些软件会推出每日背词打卡的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配每天的任务量。只要每天按时按量的完成任务就会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不仅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我监督,还促进其进行学习规划。第三,加强了教学的管理职能。信息化时代极大的促进了家校联合与沟通,班级微信群的建立已经成为很多老师进行教学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既能够协助教师的日常工作,还能够协同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反馈,极大了加强了教学的管理职能。
2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现状
2012年,国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规划,计划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目前来看,我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不同的教育阶段来看:小学教育阶段,很多学校考虑到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成型,因此多限制小学生使用智能电子设备。因此小学阶段的信息化教学,仅停留在课堂教学和家校合作方面。如课程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而这些技术的运用在英语、语文、科学课上使用较多。朗读课文时的趣配音、学习英文字母时的字母操、自然科学课上观看影片等,都是教学信息化的表现。中学教育阶段,主要指初中和高中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已经有了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很多经济发达、教育领先的地区及学校,已经开始允许学生带智能电子产品进入课堂。如人手一个IPAD,课堂上不再采用提问的方式而是大家在线统一作答,教师通过后台软件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公平作答的机会,也让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起来。高等教育阶段,现阶段高校发展较快,高校扩招已成为普遍现象,管理人员分配不均、管理工作过于繁重使得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因此,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优化管理模式成为高校快速发展的重点。学校通过建立学生电子信息档案、自主选修网课、校园卡网络一卡通、建设多彩校园等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学校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继续教育阶段,“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当前,我国很多开办继续教育的学校都采取了“校企合作”的形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如部分继续教育机构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了相应的“大数据校企合作信息平台”。
3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现存的问题
基于网络大数据和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出现,使得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的教学模式正在向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受到了质疑和阻碍。
3.1对教育教学信息化重视度不足
对于教师来说,虽然这一方式能够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加高效科学的工作,但是一些年纪大、教育观念较为陈旧的老师不愿意改变自己原来的教学习惯,或者说不认可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因而教育信息化得不到重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虽然较为接受这一方式,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一系统的运用需要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在线学习,那么学习者如何在学习过程中避免网络上的其他干扰仍有待思考,毕竟信息化教学并非适合于每一个学生,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对于家长来说,家长是否认可这一教学模式的推行也至关重要。在对于一些家长的调查访问中发现,有些家长并不认可这一模式。他们认为是教师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合理的理由,是教师省事的表现,有的还认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适合于每天抱着手机完成他们的家庭作业,这样有害于学生的视力和身心健康。
3.2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团队较弱
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就要进行更深层次的信息化变革,然而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团队较弱。由于大部分学校领导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始终无法组建起一支优秀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团队。其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没有足够专业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水平,大部分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较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缺乏创新的意识,从而导致当前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很难有全新的突破。
3.3教育教学信息化软件开发不到位
要想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建立更多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新模式,就需要创新出适应这一领域的专业软件。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有些系统的设置并不合理,并且由于开发过程中一些不严谨的行为而导致了学习系统中出现了错题、漏题的现象,这一问题仍需要解决。此外,有些网上选课系统、校园一卡通充值软件等信息化服务系统多有漏洞,给学生生活带来了不便。要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务必要切实加强软件的开发和运行。
3.4缺乏信息道德观念
随着人们越来越具备信息交流的意识,互联网中人们言论自由,但也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的行为,需要进行规范管理。学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培养时,也需要为学生灌输文明交流的观念。小学生学习能力强,很容易学到一些网络上不道德的言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信息道德观念的培养,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做一个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的好公民。
4对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建议
4.1加强学校对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认知
在这里我把它分为几个维度来进行探究。对于教师而言:要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尝试着把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可以进行实验,先尝试运用一段时间,然后比照前后的成绩,看是否有所提高。不要一味的抗拒,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应当首先加强对于信息化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重视程度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学习模式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好的自主学习的工具,他们要做的是提高自己对于信息化的认知水平,找到在这一系统中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培养一定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养成自我督促学习的好习惯。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强调,进入新时代,面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使命,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切实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责任。同时也对新时代教育系统的干部提出了要求:首先是提高现代化意识、其次是加强专业精神。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究
随着教育改革在小学教育中的逐步实施,小学教学管理逐渐显现出弊端,问题越来越显著,为了有效解决上述教学现象,我国政府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有效转移教学重点,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文章主要阐述了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给予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为之后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整体效果较好,各项管理措施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教学不可获取的内容,教学效率及质量相对较好。但是在小学教学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以往的小学教学中应试教育影响较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管理方式及思维难以从根本上摒弃。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通常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如果学生考试成绩较差,其他方面的优点也会被教师忽略,归纳到差生行列,这样的思想对于学生的伤害非常大,将会阻碍学生积极进取,学生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第二,教师队伍素质较差。教师是教育教学开展的核心所在,他们的素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同时由于业务素质较差,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显现出诸多问题,这对于教学的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额阻碍作用。
二、完善小学教学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有效落实新观念
伴随新课改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得到了全面的更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必须领悟到教学改革的重点及核心,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完善教育教学过程,将新课改的新理念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思维是思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积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改善,这其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作为教学工作者来说,他们不能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牢牢把握课改的核心思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选取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创建评价标准,完善考核制度,形成相对完善的考评体系。
(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拥有素质及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当前教育教育管理的核心所在,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教改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教育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行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学生综合速度较差的现状。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这一全新阶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教师人品人格,而且还在业务素质方面有极大的体现,更关键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因而对于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而言,教师必须从自身素质抓起,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教学方法,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教师要依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继而拟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强化个人修养,提升人格魅力,丰富知识水平,从多个层面完善自身素质,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给予榜样力量,这样对教育教学管理是非常有益的。
(三)优化教学环境
小学教学管理中,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将优化教学环境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就现状分析,教学环境涵盖两个方面,其一是教学设备,其二是教学氛围,两者缺一不可。对于绝大部分的小学生而言,教学环境对其学习的影响极为深远,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与学生心理也有一定的关联性,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则不然。针对教学设备来说,学校应该最大限度上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教学设备,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尤其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影响极大,如果没有配置较全的教学设备,将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与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学校应对这一方面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度。而从另一个层面分析,学校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改善教学方法及策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还需加强班级的教学管理,增加学生团结意识,班集体的和谐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而言也是有极大的帮助,此外,教师还需加强班级纪律管理,营造温馨学习氛围,最终提升学习效率。
三、结语
总体来说,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伴随教学改革的实施逐渐优化,教学质量及效率也得以升华,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但是从现状分析,小学教学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队伍素质差、教学观念落后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中在分析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给予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
作者:高朋 单位:蒙阴县岱崮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田景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才智,2013,(16).
[2]杨国义.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3).
[3]贾兴文,王晓丹.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24).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的高校在管理中提到的基本任务就是要重点培养人才,在如今的教育方式上面也从之前的全封闭式教育转变为了开放式的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具有特点,并倡导多元化、平等化、人性化、开放化的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要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方位的贯彻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调动教职工的工作激情。
一、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误区
(一)重行政轻人本
据了解,现在高校对于教育管理方面大多数都是凭着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用标准的制度来对学生进行约束和管教,把命令当成一切,从而使学生的精神、情感方面不被重视,使学生的个性被束缚。
(二)重集权缺民主
在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做决定的时候,不乏有一些领导对于教师的意见不予理会,一意孤行,这就促使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顺利等情况。目前高校中的办事处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职工对于自己的职位认知不够,水平不高等情况。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表明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缺乏民主意识。
(三)教育管理过于标准化
这一问题反映了很多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缺乏创新性,对于教师、学生的个性追求不够重视,没有创新理念,导致学生的学习权力不是自主选择的,从而使学校对于教育管理工作难以正常运转。
二、“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人才
其实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本着明文规定来进行管理的,这使学生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环境下,并没有达到原先计划的目的。随着新时代的进步,我国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也有了一些的改变,使学生对于教育管理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这既适应新社会的需求,也使学生有了自主性,便可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和个性,提高了各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有利于管理人员发挥自身潜能
以往的旧教育理念大多是墨守成规,导致高校的管理制度停滞不前,对其学校及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也有所影响。所以,再教育路上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教育教学管理可持续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的创新潜能,这样,不仅培养了教育管理人员及其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使学校处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模式的对策
(一)以学生为本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高校管理模式大部分都是学校作为管理者,学生作为被管理者。然而这种管理模式显然在新的时代是不受用的,学校要想真正地为学生考虑,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发展,就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这样的管理方式才能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再者要使学生本身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由被动管理变为自我管理,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自己教学中的主人,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被动方,使其能够自主的培育自身的独立创新性,实现自我。并使学校根据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不同培育各个方面的人才,扩大学生的兴趣,把教育理念的重心倾向于学生方面。
(二)以教师为本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是对于学生而言,对于教师管理也是必然的。各高校在对于教师的管理方面也可丢掉旧的教育思想,放宽对于教育制度的规范,减少对于教师在教育方面的管理制度,使教师们有一个能够自由发挥的空间。把教师本身的创造力运用到学生的身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教育的知识。在对于教师自我评价方面,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为教师建立一个科学的教育评估系统,使教师在通过自我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予以改正,以此来激发教师在工作中的热性,提高教师在工作中的能力。
四、结语
“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仅在学生的身上受用,还对于全体教学职工有重要的影响。毕竟提高各高校的素质教育是高校管理的重心,素质教育教学是一直以来我国不变的话题。时代在不断地进步才能变得更好,所以,跟随时代的进步,“以人为本”,提升各人的创造力、创新潜能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汤洁,苗迎春."以人为本"构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153~154.
[2]夏雯.高校"以人为本"创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的分析[J].现代教育,2015(10).
一、好学校必须有好校长
校长在学校处于受关注的核心,在取得人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位平易近人、大公无私的校长,容易得到教师的拥护。不然,校长充其量是学校的校长,不是教师的校长。如何成为一个好校长,我个人认为校长首先要有副校长3-5年的管理经验。其次要善用人才、富有人情味,亲和开明、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了解情况。同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校长的行为、工作方式要有一贯性。品行端正的校长在学校里常常是一呼百应、很容易受到教师的爰戴和拥护。另一方面要“言行一致”这样才能获得教师员工的信任。领导的品质决定学校的品质,校长为人正直、率先垂范,才能领导好自己的团队。
(二)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管理机制。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校长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校长也不应该有特权,应该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来管理学校。学校要完善《学校发展方略》、《学校办学章程》《学校管理方略》,要让制度成为师生教育教学行为的底线。
(三)管好自己的领导团队。一所学校的成败,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模式,管理学校不能靠校长的单打独斗,而是强调管理团队在工作中的配合与协作,依靠的是相互信任,强调的是团队精神。
(四)深入教学第一线,校长听课比上课重要。校长应深入教室、课堂,深入师生中,还应与任课教师们进行座谈,这有利于了解教学第一线情况,获得教师们对学校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校长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现代型的校长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有科学的判断力和决断力,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独到的见地。
(六)阶段性自我反思与总结。校长要经常反思自己工作的得失,比如在过去的半学期中,取得了那些成绩,还有哪些不足。并写出文字材料与领导层共勉,以便下一步工作的改进,只有在反思中,才会不断丰富教育的正能量。
二、好学校必须有好的教师团队
好学校一定有好的教师团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有了优秀的教师团队,不仅仅使学校升学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赢得家长、学生的认可。培养优秀教师团队是校长的职责。如何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呢?
(一)优秀教师的标准。爰岗--教师认真工作就是敬业。专业--有了专业精神、专业技术、教学经验就是专业。学业--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新东西,才能够掌握和传授新知识。
(二)学校对新教师的要求。新教师首先要通过培训熟悉学校的制度建设,学校对新教师工作的要求。其次了解胜任工作内容:备课、上课、作业设计、试题编制及学校其它工作内容。现代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还必须会运用媒介技术能力。
(三)通过各种培训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教师发展要经过新任教师、胜任教师、骨干教师、校内名师四个过程。学校应在教研组长带领下对新教师“结对帮扶”制定新老教师之间的帮扶制度,明确帮扶的内容、形式、时间和预期效果。
(四)好教师必须有好的师德师风。先学做人,再为人师。无论哪一门学科,教师仅有这种学科专业身份是不够的,还要拥有道德教师的身份,教师的质量决定学校的质量,学校必须树立“教以师为先,师以德为重”的职业观。
三、学生快乐,教师如何作为?
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个性、理想都不一样,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观察研究每一个学生,培养优生,更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差生。
(一)学校学生的数量不宜过多,2000人为宜。成班级率不能太大,45-50人为宜。因为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当学生过多时,教师无法顾及。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爰好。学生在学校听课、做作业、考试,差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惩罚,长此以往,学生跟不上学习的步伐,学校成了学生最想逃离的地方。学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对于那些厌学的学生,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校本课程,比如:社会实践活动、书法艺术课等。
(三)上好班会课,通过班级授课、讲座、观看视频资料,把生命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学校管理制度等传授给学生,做到计划、有行动、有总结、有反思。让每个学生成才成人,即使不能成才但一定要成人。
(四)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规范每一个学生的行为。比如:设立学生文明示范岗、学生青少年志愿者。让学生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同时通过校园网和学生信箱让学生收集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五)家长学校。家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好学校的校园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让学校的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实验室文化、图书馆文化、运动场文化、建筑文化等活跃起来。校园关注每一个脚落,教学关注每一个环节,让教师、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一)校园环境要美。栽好树、种好草。让校园里四季花开、果实飘香、绿树成荫,创意连连。
(二)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楼梯、办公室等创建校园文化。
(三)开展校史教育。让学校的档案馆(室)、校友回校照片展、校庆纪念日、学校网站等,培养教师、学生“以校为荣”的学校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