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教学管理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学校管理;需要层次理论;教育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它对人的需要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一切活动、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是非常复杂的,并有着各种层次,各层次之间有着相应的联系,人的全部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满足各层次的需要,而且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出现。他把人的需要依据层次的高低概括为以下几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关系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七种。
尽管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性,但是他的理论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管理却有着极大的借鉴、启迪和指导作用。依据该理论,我们应从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出发,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方面,提高对人的需求满足的重视程度,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加强学校教育管理的力度,以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
一、重视对学生各种基本需求的满足,加强学校基本设施的建设
为了保证自身的正常生存,人们都有一些基本的需求。这些基本需求是人类发展和提高的基石,各种高层次的需求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石之上而发展起来的,只有较好地满足这些基本需求,人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高级复杂的活动中去,来满足自己的高层次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学生也是如此。学习是学生较高层次的需求,而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实现这种高层次需要的保证。为了使学生能够专心学习,乐于接受教育,教育者就应认真考虑和对待他们的基本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来满足学生的最基本的需要。
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有关方面的管理。教育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应把对学生的基本需求的满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正确看待和真正重视学生的基本需求。
学校要加强学校校舍及相关教学设施的安全管理,保证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消除一切有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和威胁的各种隐患,避免各种危险事件的发生。
应注重学生生理卫生保健工作,保证学生生理发育的正常、健康,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保证学生有较为充足的休息时间。
二、在集体中教育学生,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的成长
归属的需要是学生的基本需要之一,也是集体凝聚力的根源。
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教育者对学生应倾注全身心的爱,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善于与学生友好相处,体验学生的欢乐和忧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使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父母般的关爱,从而得到愉快、欢乐和满足的情感。
教育工作者要经常保持乐观豁达、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用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影响、感染和激励学生。
指导和教育学生学会爱,鼓励学生去爱社会、爱国家、爱父母、爱师长及其他可爱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意识,用爱心去对待一切美好的事物。
加强对集体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重视集体的建设,培育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加强集体的凝聚力,在集体内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使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得到充分满足。
要求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维护集体的声誉和利益,学会把自我的奋斗目标与集体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个人融入到集体中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作为集体的一员应担负的责任,应承担的义务。
充分运用集体的力量教育和帮助学生,运用良好的集体舆论维护集体的道德面貌,强化集体的功能,实现集体的目标,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各年龄段的学生,都有适度的自尊心,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学生自尊心的发展也较为迅速。教育者应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应充分认识到,教师既是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更是服务者。传统的、习惯的教育理念是重教育、轻指导,重管理、轻服务,只把学生看作是受教育者,忽略学生的自主意识,忽视学生自尊的需要。教育工作者习惯于把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不愿“屈尊”与学生平等对话,过分强调所谓的“师道尊严”,没有把学生当作需要尊重的个体去对待。这样,既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利于弘扬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人为地割裂了师生之间的融洽和谐的关系,加深了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鸿沟和隔阂,加强了学生的逆反意识,降低了教育的效果,使学生尊重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为此,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格上的平等者,是自己服务的对象。应与学生平等相处,多联系多沟通,关心学生的疾苦,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支持和鼓励学生正常的兴趣和爱好,和学生平等交往。
要求和指导学生去尊重别人,学会和他人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交往和相处。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追求自尊。
四、创设美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美好的事物总能引起人的企盼和追求,带来美好的享受,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青少年的审美需求日趋强烈,对美的追求也更加热烈。一切他们自认为美好的东西都是他们青睐的对象,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作为亚文化存在的校园文化在学生的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也包含着美的因素。整洁的环境、花园式的校园、极具特色的建筑、文明的校风等不仅能使学生处处感受到美的存在,受到美的熏陶,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重要内容。据此,我们应不断优化校园的环境,按照美的要求和标准来改造校园,建设校园,在校园的环境建设中注重渗透美的因素,扩大美育的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
美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的因素,关键是我们能否真正地发现美,切实地感受到美。教育者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追求美、体验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教育工作者要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依据合理的标准去欣赏美、评价美,真正分清善与恶、美与丑,引导学生去追求真正的美。
教育者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应注意自身的思想品德及言行的合理性,在学生面前树立美的形象,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美的因素,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受到教益。
五、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求知的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也是作为社会成员成长和发展的必需。青少年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希望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增强自身的才干,掌握揭开各种奥秘的钥匙。学生的这种求知的需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和理论依据。
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应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各种兴趣小组的建立,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求知需要。
应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养成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求学态度。
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科学有效的、易于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从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 旅游与酒店管理
旅游与酒店管理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存在与发展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和区域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旅游与酒店产业正在更新结构,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产生和扩大,如会展旅游、旅游形象设计等。结合我国旅游酒店业科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本专业将朝应用性、技术性和特色专业方向发展,扩大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通过实验、实习、专业实践等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熟悉未来职业及获得新知识等教育目标的教学形式,也是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
宜春经济与管理学院以近2500学生作为宜春学院的第一大院,特别是作为学校唯一具备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的学院,可谓是站在了宜春旅游经济发展的“近水楼台”。在校、院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经管学院的旅游、酒店专业飞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对口专业有2位教授、2位副教授、4位骨干讲师;学生人数也是年年递增,目前已经培养出近300的旅、酒管理专业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楼台,如何先得到月亮是我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关键课题。高等教育强调“产、学、研”相结合。作为地方高校的我们,这更是我们的生命线,如何以地方建设为中心,有目的性、方向性的培养地方周边地区所需人材,如何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等等,这正是本课题所期望寻找到的结果,并以此基础为宜春旅游的发展、宜春学院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观点。
1 加大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的需要
基于专业特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改革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要把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其个性发展这一基本原则落实到教学环节中,使专业方向的教学模式更贴近市场需要。
1.2适应市场的要求
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适应市场,因此我们的教学也要面向实际,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要加大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鼓励开展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实施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2.1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校内实训基地,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同时提高了实习效率,还省去了一定的实习费、讲课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使有限的教学经费真正用到了刀刃上。根据对国内多所院校的考察与实践经验的探索,我们认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分别建设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3个实训室。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导游基础与业务实训:模拟导游技能训练进行模拟导游,同时进行导游影音资料观摩学习,使学生掌握导游技巧,能直接进行现场导游。
2.1.2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训:通过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等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评价,并进行开发设计,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本方法。
2.1.3旅游电子商务等计算机应用实训:学习并掌握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掌握旅行社及酒店管理软件的使用,并学会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4旅游地理实训: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掌握中国和外国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旅游资源特色。
2.1.5综合技能实训:包括审美知识训练、形体训练、美容化妆训练、照相机、摄影机的使用、社交人际关系等综合技能训练。
2.2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习提供真实战场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旅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校外实习基地能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旅游企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目前我院旅游与管理专业已经建立了几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另外,每年暑期,学生自己也联系一些旅游酒店单位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自己将来的就业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些同学甚至已与用人单位签下了工作意向。
2.3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作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第一学年专业课的学习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如(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学)等课程,在此阶段,实践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在课程实习期间,除了专业任课老师安排一定量的参观实习外,还要在假期安排专业集中实习。经过探索我们认为集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让学生参加旅行团或入住酒店,以一个游客的身分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风景名胜、酒店进行认识实习,体验旅行团中全陪、导游的工作及酒店员工如何开展工作等,并进行模拟训练,将他们领进旅游酒店工作的门槛。另一种方式是建立比较稳定的认识实习基地,由各专业课程老师分别下到实习地,各自就所讲授的内容制作出整套的实习项目,如旅游、酒店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景点及酒店模拟规划实习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项目参与实习。
2.4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放办学,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作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肯定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他们必须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有目的地参观几个著名的旅游与酒店企业,了解旅游与酒店企业运转情况,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引导学生为社会单位、社区服务,为他们进行旅游路线设计,导游讲解等,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请进来,根据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旅游与酒店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们介绍世界及国内和省市现今旅游与酒店业发展的状况,介绍旅游酒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旅游酒店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新生入学教育时,我们通常请来各大旅行社、酒店的总经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而在学生课程学习阶段,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是直接聘请旅游酒店企业有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授课。这样,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做到与社会同步发展,对行业信息了解非常及时。
3 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3.1大力推进实践性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教材建设上,为此,学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支持教材建设。针对现行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理论过深过全,技能操作内容过浅过少的弊端,我们以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对酒店餐饮、客房中级服务员资格征的鉴定内容为依据,制定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力模块的训练目标;以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依据,以技能形成为主线,对现行专业教材进行精简、修改、补充、组合,形成了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模块式自编教材。
3.2加强旅游专业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与酒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实训教师应该是主讲相关专业课程或参加过相应领域内的科研工作,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学校选派教师到国内各大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风景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实操技能,这样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能锻炼操作能力,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了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比如主讲现场导游课程和模拟导游实训的教师在省内知名度较高的大旅行社担任过导游、领队和酒店部门经理等职务,主讲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的教师担任过星级酒店培训部经理等。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师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动手能力特别强,符合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际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
3.3加强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技能训练环节落到实处
(1)建设校内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2)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习提供真实战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旅游与酒店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校外实习基地能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业、酒店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业及酒店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旅游与酒店企业解决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旅游与酒店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对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凤兰.从旅游教育看高校教育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经济问题探索.
[2]韩淑云.发展高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哈尔滨学院学报.
[3]高亚芳.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科学·经济·社会.
[4]朱长风,杨再明.构建高校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煤炭高等教育.
[5]王炜.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5).
[6]王华,葛静宜.高职职旅游教育模式构建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
关键词:小学校长,教学管理,农村,教师,教学改革
随着农村学龄儿童的减少,各地的小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合流,中心小学的校长面临的是辖区各校的规模不大,但覆盖面积广的工作环境。但在中心校的内部管理上不像城区学校那样分管领导专一化,这就需要我们跟上改革的步伐。
1.深入课堂
作为农村小学校长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捷径就是走进课堂。带上听课本,亲切地走进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现象挖掘背后潜藏的教学管理的问题,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1.1从课堂教学中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
校长听课可以不像教研员那样去深层次地分析教学现象和规律,但在透过课堂教学现象中,一定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有待去完善。例如,校长不打招呼走进了课堂,你可以更真实地发现哪些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哪些教师渗透了课改,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实行新一轮课改前后,村级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有了哪些变化,变化大不大?凡这些,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1.2从课堂教学中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所学校在外界看来没有特色和明确的办学方向,那这所学校不会是一所成功的学校,校长自燃也不是成功的校长。因此,校长日常所要思考的就是在抓好教学的前提下,如何体现学校的特色。尤其在是农村学校,要让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等得到别人的认可,更是困难重重。。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提供给校长的思索空间更大,关键是校长如何在听课中去发现。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教师在后进生中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为此,在本校教师中提出了“在心灵上运作教育”这一思想,并拟定作为本校的一个办学理念来重点研究和实践。
1.3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必定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将来可以走向成功的教师,也必定是在课堂上磨练出来的。校长要发现这些即将走上成功的教师,也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同时,也只有在课堂上,校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色调整工作岗位,从而达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
2研究业务
农村小学校长由于年龄、学历、资历等各方面的原因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在教学管理上难度相对加大。多年来,人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小心探索。
2.1做一个懂行的校长
要管理好教学工作,逐步提高辖区各校教学质量,校长必须做一个懂行的校长。小学校长必须参加新课程标准的通研培训,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方方面面都要想到、做到,虽然辛苦,但一个不懂教学业务的校长很难是管好一所学校。小学校长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学习,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和新课程改革以及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分析本校特点的基础上,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2.2带头教研,带动教风
校本教研自90年代末提出到现在,经过艰难的历程,逐步为更多的人所认同。校本教研对学校教学管理及提高教学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校长所重视。为此,一所学校的校本教研的水平,是检阅教师队伍的关键,也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校本教研在我们贾悦镇的农村小学,还刚刚起步。校长带好头,亲自动手搞教研,就会带动你的学校整体教风的好转!当教师们还在为教研如何才能入门大伤脑筋时,作为校长已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和指导教师们如何就一个教学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和行动研究。教师们自然会茅塞顿开!从而便会尝试,从而静下心来搞自己喜欢的小课题研究。学校的教学管理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地。。
3关注教师
3.1力争在管理上做到因人而异
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都应该与本校本地相适应的。因此,校长要真正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来,就必须和广大教师一起,共同研讨出适合本校教师的办学思想。如果教师理解不了你的办学理念,那你的办学思想就只有等到了太空中去实现。
3.2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在管理中,单靠制度管理是不全面的,制度管理、民主管理协同全员管理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管理。为此,校长要多接触教师,在闲谈中讨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或许,一个新的研究难题就在这闲谈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也只有这样,在你和老师们站在一起的时候,校长才会被教师们从心灵深处所认可。从此,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也才会被教师们所随同。校长所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去为教师搞教学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大胆地让教师们去研究,去实践。
4立足发展
4.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
农村小学的校长不能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而要立足发展。在教学管理中一切都要为创建名校而做好准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当一年级的学生入学后,就要构思六年的教育计划。根据学生和教师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而从横向看,形成一个系统的竞争激励机制;在全市内,自己学校与兄弟学校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大的差距,做校长的要清楚,要思考。
4.2加大宣传,走向外界
当今时代,甘醇的美酒到处有。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已经落后。因此,校长要考虑跟外界多交流,既要做得好,也要说得好。加大宣传,走向外界。当你在将自己管理方面的成绩向外界宣传时,你也会在做更进一步的改进,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发展观。
总之,教学管理是学校的工作重心。农村小学的校长只要敢想敢做,抓住重点,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将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以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为有效实施专业综合改革,需要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教育观念先进、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教高司函[2011] 226号文件)。可以看到,教学管理改革是专业综合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教学管理理念陈旧。管理理念停留在行政管理层面,管理过于死板,缺乏对管理对象的个性需求的重视和个性品质的尊重,妨碍激发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专业综合改革的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管理模式僵化。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行政管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活动的组织由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强调行政权威和服从,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目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工作量负荷大,对新教师的培养不足;教学质量监控偏重于课堂教学,缺乏激励机制,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
因而,当前的教学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专业综合改革的进展,需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和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管理改革的实施方略
基于上述教育管理中的问题,结合本院网络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管理改革方略。教学管理改革针对教学管理对象、过程和结果,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向,提高教学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教学管理过程、客观评估教学管理结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提供重要保证。具体实施包括:
1建立校内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保证校内教学质量
健全校内质量监控体系,落实教学过程监控,实行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形成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段式的集中监控和教学过程的随机监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体系。
坚持校、院领导及职能部门干部听课、巡课制度;督导员全面督查实现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控制;教学部门与学工处密切配合,通过规章制度与质量标准建设和科学管理、学生事务的严格管理以及学风建设等,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作用;实施学生网上评教和教师同行听课评教、评学,及时反馈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质量意见和建议。
学院作为教学管理的主体,在校内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中的主要工作包括:(1)根据培养目标,考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具体计划、配套措施和执行情况。主要考察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执行计划、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的总结等。(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采取措施,严把教学质量关。根据培养要求,制定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的质量标准,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3)及时收集各种教学信息(包括统计和测量),组织专家评估,随时反馈信息,进行调控。(4)定期建立教学质量档案,对教学环节的质量进行跟踪管理,对各专业班级历年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进行纵向比较。
2建立校外实习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企业实践质量
学生在企业实习与实践的环节由学校统一组织与集体安排,强化企业项目实习与实践锻炼。学生到企业后,实行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管理,实现产学结合、双向推动,共同受益。重点改革校外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监控方法和院企协同管理的措施和机制,具体包括:(1)强化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强化学生在企业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采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行“过程监控、分段管理”办法,通过中期检查制度和专家抽查的方式,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监控,通过各个环节的全程跟踪和层层把关,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由学院组织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的工程师共同参与答辩评审。(2)建立学院与企业共同组织与管理的措施与机制。学院与企业共同参与学生考核评价。企业视学生为企业员工,对学生按员工的考核方式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包括如遵守企业管理制度、出勤率、工作态度、合作态度、工作绩效等方面,学院则根据学生的实习反馈、总结、实习答辩情况、遵守学院管理制度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建立学校、实习单位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学生到企业实习前,学校、企业和学生本人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学生在实习期间应随时与校内导师保持联系,及时汇报实习情况,学校安排校内指导教师定期赴企业协助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
实行实习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学院定期向实习单位发放实习学生质量跟踪调查表,调查、了解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反映和评价,分析学生的就业意向,并将获得的信息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或学院反映,使学院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改善教学管理。企业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实习教学形式。
3建立科学的选拔、学业评价、择优补进与退出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学生选拔、评价、择优补进与退出等方面,探索促进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型管理措施,具体包括:(1)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特色班学生的选拔范围:工科各专业普通全日制本科新生,以个人申请并通过公开选拔考试和面试的方式择优录取。(2)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特色班学生每学年进行一次学业评价,学业评价结果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由相关专家组根据学生的课程成绩、自主实践创新、导师评价等方面综合给予评定。学业评价将以能力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领导能力、主动工程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3)实行开放式办学,建立荣誉资格制度、择优补进与退出的竞争机制。普通班上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成绩优异的学生,经本人申请、考核合格后可补充进入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特色班。除执行学校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外,凡出现学年学业评价不合格的;因各种原因受警告或警告以上处分的;因身体状况不能坚持在特色班继续学习的;自愿申请退出的情况之一者,应转出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特色班学习。
4建立有效教学管理组织,确保教学管理成效
通过校和院两级管理、校企联合管理等方式,保证教学管理的成效,具体包括:(1)成立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试点改革领导小组,在学校和学院领导下,全面负责培养过程的领导工作;(2)成立有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专家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制定以及教学研究等工作;(3)与合作企业分别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成立相应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企业工程实践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5提供政策保障,加快教学管理改革步伐
通过一系列保障性政策,加快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的教学管理改革步伐,具体包括:(1)学院为学生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工程创新训练、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活动提供自主发展的平台及各类资源;(2)建立多学科交叉教学科研团队,开展高水平、学科交叉的研究活动;(3)学院各类科研、教学平台优先向参与专业试点改革的学生开放;(4)学院为参与专业试点改革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新活动和主动工程实践提供教师、经费、设备等资源和政策保障;(5)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特色班教学任务原则上由学术造诣深、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授或副教授承担;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授课教师享受学校主讲教授(教师)待遇,学生导师享受学校“特优生”指导教师待遇;(6)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经费专款专用;(7)在出国访问、职称评定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对本专业教学、科研团队成员优先考虑;(8)加大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特色班研究生保送比例(最高可达30%)。
6建立健全毕业生回访制度
在本专业学生毕业离校时,及时建立班级通讯录,记录工作去向、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学生进入社会后,由学生工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工作变动、出国留学等情况及时进行更新。按毕业生工作区域的分布情况,每年定期制定回访路线,到用人单位就毕业生的表现情况、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进行回访。通过与用人单位的直接交流,由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对建设性的意见予以汇总,在分析各种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在校生的培养工作进行相应调整。
参考资料
[1]戴世英.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2010(5)
[2]谷自力.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3]熊斌.加强大学教育管理改革途径探讨[J].教育改革,2011(12)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同时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校长必须花费大力气,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一、校长实践检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想要有好的教学成果,学校就必须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制定学校的管理制度要科学化,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适合教育发展、符合学校实际的各种制度。有了这些制度以后,学校的一切工作才能走向正规化,校长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据可依。
要让制度来管理学校。当根据学校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以后,校长首先应带头遵守制度,绝对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校长只有以身示范,教师才能遵守制度,尊重校长,才能自觉的去工作。
但是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可能尽善尽美,作为校长应该实际去检验,以便于去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当校长没有提前通知去老师的课堂听课,你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又体现了课改思想,或者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那有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呢?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不是积极向上的并且是不是有利于以后的身心健康及成长,这些都可以在听课之后做一个简单的备注,或者当学校实行新一轮课改后,去课堂上去感受一下教学有了哪些变化,其变化大不大?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二、学校要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
如果一所学校在外界看来没有什么特色和明确的办学方向,那这所学校不是成功的学校,校长也必定不是成功的校长。因此,校长日常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体现本校的特色,学校要办出品牌,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挖掘特色和亮点的最佳突破口。比如有次听公开课时,课堂旨在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学习“反衬”手法,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太好理解的东西,对老师如何去教也是一种挑战,在听课时老师设置了以下情境:首先,教师让学生想象自己正置身于一片异常清幽宁静的山林中,接着开始播放《天堂鸟》录音剪辑。
一首以排箫演奏的曲子使在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其中,紧接着,悠扬的乐曲中出现了三两声清脆的鸟鸣……音乐结束,教师问:“忽然听到脆亮的鸟鸣声,你心中那宁静的感觉是否被破坏了呢?”学生们回答“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吵闹。”“相反,我感觉更幽静了。”“是‘鸟鸣山更幽’。”学生在音乐的意境中很快就学会了“反衬”这一手法,同时还学会了用“人语”声音反衬山的“空”,用“返影”的光亮反衬幽暗。这位教师借助音乐手段,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事物,轻松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听课结束后,觉得这样做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遂与教师开研讨会,将音乐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现在,音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三、校长要善于学习,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在做校长前,因为我在一线教学中成绩突出,管理学生方法得当,受到领导和学生的认可而走上了校长工作岗位。于是,做校长后,很容易把自己认为以前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运用到学校管理上,包括个人的一些生活喜好也会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出来。
对此种现象要自我反省,冷静分析其利弊得失。作为校长要善于动笔,总结教学经验,使点滴的经验变为系统的经验,经验上升到理论,个人的成绩汇入学校集体中。这一点,校长要起带头作用,从教学第一线得来的资料加予研究,亲自动脑动手,撰写教学经验总结文章。这样有利于给教师作理论与实践的指导,又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也给教师以示范和力量,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精通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四、完善评价制度,优化教师队伍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轮番培训,但我在听课时发现,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依然如故。“难道是教师培训没有效果?”我对此很是纳闷。在询问了很多授课教师之后,我才明白问题出在教学评价标准上。由于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教师就想方设法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以得到我的“肯定”。
所以在新课改下,学校评价再不能立足于“评分数、定等级”,评价应该多元化,比如我在听课时可以发现,有的教师知识面广但不善于表达,有的教师教学水平高但性子急。
因此,我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优点与不足,评价哪个教师更适合于哪个教学岗位,哪些教师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团队合力,哪些教师需要通过培训补充新知识,哪些教师年龄偏大需要减轻工作量等多样式去完善评价制度促进教学管理。
五、总结
总之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对教学管理应作重头戏。在教学管理中虽无法事必躬亲,但应注重发挥决策的功能,把握好几个重要环节,我相信“只有教学管理的求实,才能达到教学质量求高的目的。”
一、树立一个宗旨意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信念、学生有进步”
张集小学位于非乡镇所在地,学校的发展面临师资匮乏、名师外流、生源减少和优质生源下降多重不利因素的深度制约。张小人在思考如何为张集百姓教育民生谋利,做大做强教育这块蛋糕,让张集人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压力,也是我们所有张集小学领导和教师深知的教育伦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张集小学逐渐寻找到一条“以质量提升为支撑点,以内涵发展为着力点,以特色提炼为生长点”发展路径。
二、服务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大生命主体。两者的成长和进步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是实现学校特色形成的促进者、是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更是实现张集教育民生“最大公约数”的造就者。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服务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做好常规工作。
1.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逐步形成团队文化为终极目标
三流的管理人管人,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团队文化熏陶人、激励人、指引人。张集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突破人治的制约,以各项教学规章制度规范指导全体教师的教学行为。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制定了《张集小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制度汇编中不仅收集了省市关于规范办学的要求,而且还提出了校本化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案。人手一册,加强学习,检查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管理;改革;方法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利用教育科研经费是为教师订阅专业杂志和派出学习。每学年出资,为全校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学书刊。让每位教师在业余时间有书读,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了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语、数、英教研组分别成立了“师徒结对”活动,“师徒”共上一节课活动,要求每位有经验的老教师带一位新教师,新教师每期听师傅的课不少于30节,老教师听徒弟的课不少于10节,每次听后交流研讨互相促进。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赛课、青年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凡参赛的青年教师获奖,那么指导他们的老教师也同样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对那些参与不积极的师徒对他们提出批评,这一做法,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另外,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一年来,先后派出几十人次青年教师去外地听专家讲座,与会教师受益匪浅。在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同时,也加强了青年教师的互动,每期期末,要求青年教师写心得,然后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让他们畅谈看法,不但强化了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而且使教师不断汲取他人长处,让教师在做中提高,在做中完善。
2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加强教师常规管理是落实教学计划的根本保证。每学期开学初,将教学计划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通过,然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月查,要求检查组成员,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量化,教务处将每次月查情况在教师例会上进行反馈小结,并公布每位教师本月完成教学量化的分数。这一做法,有力地督促了教师工作的松散现象,促进了教学秩序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次抓管理,明目标,办特色。目标是管理工作的方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流动教育,一切以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我们以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进行办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习惯养成教育、环境育人为办学特色,以“知识丰富、内心完美、身体健康、性格阳光”为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了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这样各项工作有的放矢,在各项教学中突出办学特色。按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后勤保障分为三类,每一类的综合条件是相同的,制定的目标也是一样的,这样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的竞争。这样,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努力目标,有了干好工作的激情,大家都在千方百计地搞好教学,有力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突飞猛进,对教育布局进行了调整,办出特色。在教学上,强调语、数教学的趣味性与扎实性,突出英语教学的快乐与运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逐步实行小班化教学,形成了教学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德育全程化、生活管理规范化的办学特色。积极倡导学习方式改革,努力使每位学生成为会学习、会生活的一代新人。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了“古诗文背默比赛”“数学口算心算比赛”“英语常用口语比赛”“作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比赛”“大型的六一文艺汇演”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竞赛活动,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健全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注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有两大方面:一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在教学管理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义不容辞的工作,这一点,学校的领导、老师都是认同的,大家都孜孜不倦地在为此努力奋斗。但是,在提高效率方面,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
据某市教科所对700多所中小学的8000余节课的调查,小学好课占23%~28%,中等水平的课占50%~53%,差的和比较差的占20%~23%;另据某区最近的分析统计,课堂教学效率较高的课只占5%~10%,课堂教学效率一般的课占60%,而课堂教学低下的竟达30%。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学校和老师存在着不重视提高教学效率的现象:加班加点,随意延长教学时间,搞“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集体留堂补课等,增加师生的教学负担,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不喜欢学校搞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不喜欢学生参加文艺、体育等各种兴趣班,不喜欢学生看课外书。结果,分数可能上去了,升学率也提高了,却出现了不少的“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受到损害。
因此,课堂教学效率仍然普遍不高已是教育领域人所共知的严峻事实。认真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切实采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已成为教育领域里特别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当务之急。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这是目前我们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我校近两年来,在课堂效率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是借助“教研合作体”的力量,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在与佛山九小、肇庆七小、张槎古灶小学等兄弟学校合作开展的“三地七校”的教学研究交流中,对我校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大家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系列性的研究,从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理解,到如何在备课中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到上课时如何体现。“三地七校”的教研活动,拓宽了师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加大了教师有效教学的研究力度,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了宽阔的舞台,使有效教学的研究落到实处。
其次是在教学管理中,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让教师意识到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课前准备,“功在课前”,才能“利在课上”。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效率意识,坚持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自己可以有能力学懂的不教,学生自己学不懂的教师才教,抓住重难点、抓住关键;要预测学生在学习中所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做到心中有数;要注意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课上都有收获。
再就是作为学校管理的层面,以评价促效率。在课堂评价的指标上加进教学效率的评价,看整堂课是否高效:教师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有浪费时间的现象,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否恰如其分,课堂时间内学生学习的知识容量是否恰到好处等。
最后是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终身追求的目标。
加强老师“教”的管理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的“学”的管理
在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依靠教师教好,靠教师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得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学校领导在教学工作管理中,要十分注意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要抓教导学,抓学促教。既要加强教师“教”的工作管理,又要十分重视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要经常研究教师怎样教得好,学生怎样学得好,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现实往往出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管理流于形式。特别是从现在很多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内容过分指向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或只是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否“活跃”,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在变化。如,某堂课上一位教师为了贯彻学生主体原则,请学生发言人数多达一半,显得非常热闹,而专家却说不是好课,说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缺少思考空间,出现“一秒钟问题”――个问题只有一秒钟时间思考。事实上,那些没有积极举手或发言较少的同学取得的进步未必小于“积极”的同学,启发式也绝不仅是外在行为的表现,内在心理活动十分重要,而且更普遍。如,《XX市青年教师阅读观摩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估项目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基本素养、教学即时效果等几个大项,教学效果只占25%,其中学生的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远远少于教师的教学评价。这样的导向肯定导致老师重视自己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其实,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我们能否在评价中加大学生“学”的评价权重,如,把“教学目标”的评价改为“学习目标”的评价,把“教学过程”评价改为“学习过程”的评价等等,以学生的学习促教师的教。
我校从2007年开始,在教学管理上作了一些改进,在不放松对教师的教学管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监控,其目的是要让学校领导了解学生学得怎样,怎样学,也促使教师用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每天由任课教师检查学生的完成作业情况,关注学生学习态度,记录在册,作为班风、学风的评价指标。每天由值日行政检查学生的堂上听课情况,关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记录在册,作为教师考核的指标。每次单元测验后,由科长与主管行政检查学生的考试情况,特别对考试的“三率”作重点关注:优秀率、低分率、平均分。尤其是“低分率”,我个人认为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最有力的证据:它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把握教材、全面关注学生能力与态度。每学期有教导处进行学生、家长问卷调查,考查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满意度。作为教师考核的参考指标,同时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更要加强特色教学的管理
常规教学是一定要常抓不懈的。但是,有特色才有个性,有特色才有风格。我们要舍得花大力气培养一批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特别在我们这些办学规模不小,教师平均教龄较高的合并学校,教师的培养绝不能齐步走,一定要进行分层进行。新教师抓常规,有经验的教师抓特色,在骨干教师中培养名教师、特级教师。
以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既不是新教师,又不是骨干教师和名教师,而是处在中间层的教师占大多数。对于
这部分教师的培养,学校领导要善于做“伯乐”,挖掘他们的教学优势,扬长避短,使优势逐步形成特色。如,语文科的低段的识字教学特色、朗读教学特色、作文教学特色;英语科的游戏教学特色、对话教学特色、语境教学特色……让中间层这部分的教师教学特色更明显了,就能形成有个性的、有独特风格、富于创新的教师群体。就能带动科组的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对于学科骨干,学校要为他们创造相对较多的学习机会,给予相对较多的工作项目、搭建相对较多的舞台,促使他们更多地迈向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行列。同时,也让这些学科带头人负担起培养新教师、培养学科尖子教师的重任。让他们的教学经验在校园里开花、结果。
加强教学业务的管理的同时更要加强教学思想的管理
教学思想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支配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一个教师的教学情形怎样,除业务水平外,归根到底是他的教学思想在起作用。
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应努力更新教学观念,使领导和教师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社会上的一些人因为不正确的质量观,导致他们仍然以升学率(特别是以考重点中学的人数)来衡量一间学校。我们切忌被他们的偏颇的认识影响了我们的质量观。纠正只重视毕业班,忽视起始班;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的观点和做法。
加强对教学思想的管理,首先要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对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定期开展学术讨论,通过研究、讨论、交流等方式相互切磋,促进教师的观念的更新。
根据学校体制管理现状和教学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档案管理实践中,本文对本科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和管理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以期对学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有现实意义。
一、编制教学档案归档范围的依据
我校在2010年提出了“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民主管理、教授治学”新的管理体制并实施。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到二级学院,使之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学院发展在教学计划、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从具体内容、归档范围及管理的职责等发生了变化,在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需要统一分类标准,进一步加工整理归档。
明确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是做好教学档案工作的基础。鉴于目前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对教学档案管理的分类标准和要求尚未统一规定,使得各高等院校教学档案工作也明显呈现多样状,且从《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的内容来看,其中涉及教学档案的归档部门不仅限于教学管理部门,还涉及学生工作部、人事处、招生就业处等相关部门,即使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也难以准确执行。因此,高等院校在实际工作中亟需编制符合自身教学档案工作特点的归档范围及管理办法。
在2008年教育部与国家档案局联合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第三章第三十五条指出“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归档范围”,也明确了高校具有编制教学归档范围的自主权。
二、高校教学档案的特征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最直接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载体材料,它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属性外还有自身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广泛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很多新的学科门类,在此基础上高校专业规模也迅速增加,如我校目前有60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经、管、法、艺术等学科门类。这使得教学档案的数量增加、管理规模扩大,各学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也各具特色,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使得教学档案内容越来越多样化。
2.周期性
高校的教学活动一般是以每年的九月至次年的六月为一个学年度,学历教育以四年或者五年为培养周期。因此高校教学档案材料有的以学年划分,也有会以自然年度划分,使得教学档案的产生具有了不同的周期特点。
3.通用性
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都必须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依据。各高等院校会在专业设置上具有相同性,随之所产生的教学档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4.特色性
各高等院校因地域特点、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及办学层次的不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有差异,根据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专门设有一个特色指标,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各高等院校产生的教学档案又会具备与其他高校不同的特点。
三、新体制下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与管理
1.教学档案的分级制管理模式
根据我校新体制下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教学档案可采用四级管理模式,即校级档案管理机构(档案馆)教学管理部门及相关教学档案管理部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部、招就处)、各教学单位(学院、部、实训中心)教研室(系)和实验室。学校档案馆主要归档管理宏观的教学档案:如上级部门和学校产生的相关文件及规章制度、教学评估材料、课程建设和专业设置、招生及学籍等方面的档案材料,以及教师和学生比较重要的记录和登记表格等。学院及系(部)保管学校和本部门产生的教学文件及教学活动档案:如教学课程档案、学生记分册、试卷及毕业论文等数量较大且又比较微观的教学资料,这样就会既有利于各单位查询,又缓解了学校档案馆的馆藏压力。教务处教学档案资料的保管范围介于两者之间,教务处作为教学的组织和综合管理部门,既要管理好宏观的资料,也要保存微观的资料:如教务处要保管相应的教学检查纪录,而教师上课的记分册则由系部保管,而检查纪录会反映了全校记分册的填写情况,这样就避免大量的微观资料占有学校档案馆的存储空间。
2.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根据这样的管理模式,学校及教学管理部门就可以逐级制定相应的归档范围。
(1)学校档案馆教学档案归档范围:主要包括上级各管理部门下达的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的文件,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成绩报告单、毕业生登记表和成绩单、学籍异动相关材料、毕业资格以及学位资格的审核材料等等。
(2)教学管理及相关部门教学档案归档范围:教务处主要归档包括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教学管理文件、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学科建设规划和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总表、教学进程表、课程表、校历表、学生名册、毕业生质量的调查计划和总结、调查毕业生质量评价意见相关材料等等。人事处主要归档教师队伍建设材料: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年度总结和考核,教师国内外进修记录、对学校骨干教师国家培训班等方面的文件及形成的材料。学生部主要归档学生纪律和奖惩材料:如学生各类违纪处分文件、学生的各种竞赛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等获奖情况。招就处主要归档学生招生就业工作材料:如学校年度招生计划,录新生取名册,应届毕业生就业方案,往届毕业生就业统计等材料。
(3)各学院(部、实训中心)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如学校及教学管理部门下发的文件、本单位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相关文件;单位的师资情况、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材料、教师任课安排表、教师业务档案、教学工作总结、考试命题及题库、试卷;省、(校)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及成果材料,主编教材各专业教材目录等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