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

第1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一、主要任务

年各县区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以省建设厅、财政厅下达计划为准。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立足农村实际,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片分期实施整村集中连片改造,带动村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二、主要目标

年,是国家制定和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规划的第一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找准新一轮扶贫开发与市情的结合点,按照“扩大规模、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突出效果”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力求实现“三个新的突破”。

(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在提升农村危房改造效果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农村危房改造要以整村集中连片改造为着力点,结合旅游乡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建设,按照“确定一个点、实施一个点、验收一个点”的思路,积极推行《农村危房改造特色风格设计方案汇编》方案,对结构安全但需要整修立面的房屋,按照“立面色调一致、乡村特色浓郁、环境协调统一”的要求,积极推进重点区位地段的村庄危房改造,最大限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效果。

(二)优先安排特困家庭,在解决特殊群体住房困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严格实施程序,确保选户准确。农村危房改造要坚持“经济最贫困、住房最危险、功能最基本”这一基本原则,突出“选户准确”这一基本要求,严格按“一申二评三核四批”的程序进行,并对评议结果、复核结果、批准对象在村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操作。

二是严格实施对象,优先弱势群体。农村危房改造的对象为长期居住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窑洞、土坯房等危房,且无能力自行改造的农户。要在用足用活中央和省上补助资金的同时,按照“先危房后旧房”、“先困难户后一般户”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单亲特困母亲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农村贫困复员退伍军人家庭、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贫困户中住房安全隐患严重的农户优先安排。

三是实行差异化补助,建设“交钥匙”工程。将省级农村危房改造与中央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项目重叠实施,各级政府补助资金打捆使用,实施差异化补助,拉大补助标准差距,各乡镇政府组织村民委员会负责建设一定数量的“交钥匙”工程,建筑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以内,补助资金控制在30000元以内,由村民委员会分配给无任何筹资能力的特殊困难家庭居住。

(三)突出结构安全和节能示范,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执行国家规范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提供设计图集,提升建房效果。各县区都要编制符合当地民族特色、地方特点,适合当地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危房改造建房设计图集,并对整村建设的农房进行统一规划,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建或由农户按设计图纸自建,新建农房一律为砖混或砖木结构,落实农村危房改造“上下圈梁构造柱”的抗震结构安全基本要求,结构安全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不得享受国家补助。

二是强化监督检查,确保结构安全。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农民自建房屋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建立健全安全质量巡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查活动,确保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乡镇政府要采取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办法,认真排查房屋建设中的质量和施工安全问题,确保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成优质工程、安居工程。检查工作要有记录,对工作程序、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节能保温、整改措施等准确记载。整改不到位的不予验收,不得享受国家补助。

三是严格执行规范,强化建筑节能。建筑节能要严格执行《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导则》和《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指南》,从户型设计、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各个方面强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确保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不按有关规定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不得享受建筑节能补助。

三、实施原则

(一)规划先行,相对集中建设原则。整村建设的村庄,要尽可能打破区划进行统一规划,就近相对集中建设。原则上按照“三靠三进”及“三线”组织实施。“三靠三进”即靠近县城的城郊改造户进入县城规划区建房,靠近乡镇规划区的农户进入规划区,靠近自然村的分散户进入自然村。“三线”即公路、铁路和风景名胜区沿线。要通过农村危房改造,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依据《村庄整治技术规范》搞好村庄整治,使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互促互进,达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优先解决好特困群众家庭居住安全的前提下,整村、整流域推进,沿公路、铁路和风景名胜区周边以及小城镇周边的村庄实施集中连片改造。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依据《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对整村农房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分别采取拆除重建、维修加固等方式进行改造。对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等特殊困难家庭危房改造要采取政府主导、镇村组织协调、党员干部帮扶、群众投工投劳、实施差异补助等多种方式,确保特殊困难家庭危房得以改造,保障居住安全。对其它改造户,要通过政府补助资金的引导,充分调动其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显现农危房改造的效果。

(三)统筹兼顾,整合资金的原则。要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切入点,统筹农村给水、道路、污水等基础设施以及村委会、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村庄整治、扶贫整村推进、农村污染治理、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有效衔接,整合使用相关涉农资金,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危房改造整体效果最大化。

(四)试点示范,规范建设原则。陇西县被省上确定为省级整乡整村推进示范县,通渭县被确定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县,其它县区都要选择一定数量的乡镇,进行整乡整村推进和规范化试点。试点县区、乡镇都要及早制定实施方案,统一节能标准,突出示范作用,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建设质量,使其成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居住安全、节能保温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典型示范新农村。

(五)创造地域优势,继承发扬特色文化的原则。以农村危房改造为载体,以推进“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为契机,建设融合民居文化、体现地域特色、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新型民居。要充分认识乡土建筑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各地民俗文化资源,切实处理好功能与品位、现代与传统、人文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突出农村住宅的人文化、改造一批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村住宅。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工作责任。各县区建设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整村集中连片危房改造工作,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做到安排计划到点、过程指导到位、检查验收到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整村集中连片危房改造作为年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明确职责分工。建设部门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统一组织和协调,并做好规划制定、组织实施(建房规划设计、质量监督检查)工作;财政部门负责配套资金落实、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建房用宅基地的规划和审批工作;审计部门负责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工作;监察部门负责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中违纪行为的防范和查处工作;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的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部门配合。整村集中连片实施危房改造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建设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发挥规划在村庄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中的龙头作用,按照“渠道不乱、项目不变、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将涉及村庄建设的项目整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减免相关收费,为农村危房改造提供便捷服务。

(四)注重典型示范。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与宣传、新闻媒体联系加大对整村集中连片危房改造做法、效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中步提高广大群众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各县区建设部门要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整村集中连片向面上拓展、向深度推进。

(五)加大监督检查。要形成对集中连片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技术服务和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采取“领导包村、干部包户”的方式,加强对改造农房和村庄整治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及时研究解决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办法,加强验收和考核工作。

(六)严肃工作纪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套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现象。对实施对象不合理,或者组织不力,致使建房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完不成当年改造建设任务,或优亲厚友、瞒报虚报,特别是贪污、挤占、挪用、截留危房改造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并停止当地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发放。对施工企业在使用建房材料时以次充好、施工中偷工减料、不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施工的,要严肃处罚。同时,对年、年、年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要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及时纠正错误。

(七)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农村危房改造档案实行一户一档,要将改造申请、政府补助资金审批表、改造前后住房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做到资料完备、真实、准确。按照农村危房改造信息软件系统要求,认真做好档案信息录入工作,纸质档案内容应与信息软件内容相一致。

第2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yabo321”为你整理了这篇支持脱贫攻坚财政使用管理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19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以加快脱贫为目标,以提高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拓宽盘活扶贫资金渠道,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现将我区财政支持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一、扶贫资金整合情况

按照整合资金名录,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到“应整尽整,按需而整”。全区今年计划整合资金规模是35440.55万元,实际已整合到位资金35440.55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中央资金17841.36万元。主要包括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241万元、水利发展资金1490.96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019.5万元、林业改革发展资金82万元、农田建设补助资金3253.2万元、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2478.7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46万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2012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118万元。

?(二)省级资金5717.3万元。主要包括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742万元、农业改革发展资金577.4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80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补助资金32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0万元、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资金363.9万元、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31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473万元。

(三)市级资金1658万元。主要包括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58万元。

(四)区本级资金10223.89万元。主要包括区级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488万元(2019年区本级预算安排扶贫专项资金9488万元,较2018年增加3800万元,增列专项扶贫资金占地方财政收入增量18900万元的20.11%。)、2018年度结余资金(统筹整合资金)735.89万元。

二、扶贫项目资金支出情况

2019年,我区共安排扶贫项目600个。截至12月18日,扶贫资金支出34074.21万元,扶贫资金支出比例占年度规模35440.55万元的96.14%。

颍东区采取“三项清单”管理,规范扶贫资金使用。通过“整合清单”“任务清单”公开资金项目名称、预算金额、实施地点、项目完成时限等,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有效性和透明度;围绕年度扶贫任务目标,通过设置“绩效清单”,找准财政资金的着力点和撬动点。

三、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情况

2019年,颍东区共实施35大类项目,资金规模为35440.55万元。颍东区财政局出台了《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实施细则》(财农〔2019〕64号)及《颍东区扶贫资金单个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加强扶贫资金的支出审核、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

我区以脱贫攻坚规划和项目库为依据,依托监控平台将纳入扶贫资金总台账管理的中央层面50项资金、省级层面24项资金都纳入了监控范围。

按照谁填报绩效的原则,区级行业扶贫部门根据项目资金安排情况,及时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中填报项目绩效目标,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强化扶贫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等数据分析。同时,财政部门落实责任要求对行业实施单位、主管部门提供业务指导引领,确保动态监控平台数据录入、项目资金绩效目标申报、自评工作有序进行。目前实施的35大类项目,落实扶贫项目资金3.54亿元,扶贫项目资金的预算分配下达、实际支付比例及项目绩效自评、审核完成比例均达到了100%。

四、扶贫资金监管情况

(一)扶贫资金及时公开公示

根据扶贫、财政部门印发的《颍东区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细则》(阜颍东扶办〔2018〕143号),我局认真做好各级扶贫资金分配结果的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按照要求联系扶贫部门做好项目资金的匹配工作。截止目前,全年扶贫项目资金公示情况已全面完成,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7841.3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5717.3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658万元,区级财政资金10223.89万元,合计35440.55万元。

第3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由体系构建步入创新提高的新阶段。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要求进行制度设计,着力实施机制体制创新,努力构建递进式、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网络。针对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滞后、资金投入欠账较大的实际问题,注重在政策制定、保障资源等方面向农村倾斜,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全民覆盖。一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为辅、政府予以补助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财政补贴、集体补助和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基本政策框架要求,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保障水平低和领取标准不变的问题。按照多层次、多形式、低标准、逐步提高的原则,对参保农民实行财政补贴。二是加快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大胆引入商业保险运作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专业运作”的总体思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由个人、村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专业化运作,使保障水平与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相适应,走出一条“利民安民、多方满意、长效共赢”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路子。三是进一步加大扩面征缴的力度。把提高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覆盖率作为工作重点,尽快把社会保险覆盖到各种所有制的所有职工。建立社会保险征缴的强制约束机制,把应参加社会保险而未参保的单位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劳动保障执法能力,对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单位,依法查处,实行责任追究,对企业单位和法人代表取消评先树优资格。继续强化“五险合一、一票征缴”工作,进一步简化基金征缴工作程序,提高征缴工作效率,努力增加基金收入。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有效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推进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参保。切实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提高工作,做到制度覆盖无空白。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参保工作,争取尽快把大学生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建立资金筹措动态增长机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并适当增加对参保、参合居民的补助。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二、围绕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需求,筑牢“兜底”救助屏障。一是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上涨指数、城乡居民生活实际消费水平等因素,适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筑牢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二是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按照应救尽救的要求,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救助基金筹集保障机制。通过政府预算安排、社会捐赠等渠道,做大做强医疗救助基金的盘子,增强医疗救助制度的“兜底”保障能力。建立特殊重大疾病救助制度。本着“挽救生命”的原则,对患有白血病、尿毒症等特殊重大疾病配型成功且进行骨髓或肾移植、家庭无力负担和筹集住院医疗费用的,给予一次性救助,实行政府救助为主,工会、红十字会、慈善等社会团体为补充的“捆绑式”多渠道救助。扩大救助病种范围,逐步实现与各类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病种相衔接。区别不同困难群众类别,分别提高救助标准。简化救助程序。针对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的特殊情况,在申请医疗救助时,取消村(居)、乡镇(街道)两级的调查、审核程序,按照隶属关系直接向市或县(市、区)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市或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照规定进行审核、审批。建立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平台,在各类医疗保险机构报销的基础上,救助对象的救助金额在网上即时审批结算。三是进一步加大住房、教育救助力度。改变成片划拨土地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方式,在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内强制性配建保障性住房。加快制定出台可操作性强的住房保障配套办法和实施细则,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的刚性。适时扩大住房保障的覆盖面,逐步向低收入家庭、农民工和中等收入家庭延伸。进一步加大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力度,2010年前全部完成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任务,此后建立起农村贫困家庭住房救助长效机制。在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基础上,扩大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资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完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应助尽助”;进一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实现“应贷尽贷”,建立全市困难学生数据库,设立教育资助专项基金,形成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长效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按照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拓展。以养老福利为重点,将服务范围由城市“三无”老人向城乡全体老年人拓展,围绕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其他多种形式社会养老服务为补充,政府兴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制定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政策意见,将所需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在巩固发展机构养老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吸引社会资源,广泛开展以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和个人认购服务、志愿者义务服务、老年人互助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采取灵活方便的社区日托式、入户照料式、求助热线“一键通”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农村养老福利服务模式,依托乡镇敬老院、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资源,改扩建一批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把残疾人优先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第4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一、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制定方案。根据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脱贫攻坚办立即组织部分乡镇和行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起草制定《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多方论证并反复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修改定稿印发,细化明确防返贫监测工作步骤、要求和行业责任分工。为强化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年终考核。

(二)精准锁定对象。县脱贫攻坚办牵头组织行业部门,制定监测对象识别标准,汇总行业部门和乡镇报送对象,开展行业比对并反馈乡镇走访评议,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累计开展3次动态识别,精准锁定边缘易致贫户986户2173人,其中致贫风险因大病457户1088人、因残161户347人、因就业不稳22户51人、因产业失败5户9人、因突发事件17户37人、因学2户7人、因疫情31户89人、因灾235户439人、其他56户106人;锁定脱贫不稳定户542户1327人,其中返贫风险因大病185户437人、因残67户159人、因就业不稳57户172人、因产业失败4户16人、因突发事件10户32人、因学4户17人、因疫情12户25人、因灾1户3人、其他202户466人。按照程序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集相关信息并完成系统标注。

(三)精细动态监测。对锁定新增边缘户逐户落实帮助责任人,利用挂牌督战遍访对所有监测对象逐户走访,分析“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并结合全县“扶贫走访日”“扶贫工作日”“乡镇集中攻坚日”等活动,开展常态化监测,建立监测工作台账。

(四)精确开展帮扶。县委县政府针对致贫返贫风险,及时落实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责任人,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短板问题,先后出台了边缘户住房保障措施、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县级行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对监测对象存在的短板问题分商研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分层分级落实责任,限时帮扶补短。

结合监测对象的家庭实际情况,累计制定帮扶措施2823条,其中落实低保保障措施977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措施33条,覆盖26户边缘易致贫户和7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协调子女赡养措施6条,覆盖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教育政策48条,覆盖2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6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产业奖补措施4条,覆盖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务工就业奖补政策289条,覆盖10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79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医疗保障政策802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覆盖56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41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危房改造政策664条,覆盖624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0户脱贫不稳定户。

一是因大病、因残。全县25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618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大病、因残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7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275条、脱贫不稳定户499条),通过落实边缘户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引导务工和发展产业,综合保障等政策,确保不致贫不返贫。

二是因就业不稳。全县57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就业不稳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17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条、脱贫不稳定户81条),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务工就业,落实就业奖补政策,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三是因产业失败。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产业失败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3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8条、脱贫不稳定户5条),通过落实小微产业奖补,引导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务工就业、住房保障、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四是因突发事件。全县10户脱贫不稳定户和17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突发事件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0条、脱贫不稳定户14条),通过落实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危房改造,产业奖补、务工奖补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确保“一超六有”稳定达标。

五是因学。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7条、脱贫不稳定户7条),根据监测户家庭上学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困难学生补助、三免一补、教育救助基金、助学贷款等政策、对家庭仍有困难的,落实综合保障政策,消除因学致贫返贫风险。

六是因疫情。全县1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31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疫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3条、脱贫不稳定户21条),通过制定降低疫情影响十项措施,落实危房改造、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措施,消除疫情致贫返贫风险。

七是因灾。全县1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3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灾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371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9条、脱贫不稳定户2条),通过落实住房建设、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发展产业等政策措施,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八是其他原因。全县20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6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其他原因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16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03条、脱贫不稳定户313条),根据监测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落实“一超六有”,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提高家庭收入,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目前,全县监测对象住房、医疗等突出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返贫、致贫风险已全部消除。

二、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省级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从就业促进、产业扶持、教育救助、健康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探索实践。

(一)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工作安排部署,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县级各行业部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

(二)会商研讨。县脱贫攻坚办组织行业部门,对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研讨,理清工作思路。

(三)制定方案。县脱贫攻坚办在汇总各行业部门调研结果和会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全县工作方案。各行业部门结合县总体部署和调研结果,制定形成行业部门工作方案。

(四)稳步推进。结合防返贫监测、挂牌督战等重点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等群体为主要工作对象,重点从区域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住房提升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试点实行医疗救助、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等帮扶提升政策,在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提升质量。

三、主要做法

(一)全盘谋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工作总体部署安排、推进落实、细节把控、结果反馈深入探讨、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全盘谋划,切实做到谋定而后动,实现工作安排部署科学、细节把控到位,工作过程扎实,确保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压实责任。结合工作总体要求,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分工责任,调动帮扶干部积极参与,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合力克难攻坚,工作推进有序。

(三)强化统筹。一是强化工作统筹,把防返贫监测、解决相对贫困试点等工作和挂牌督战、全县“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及问题清零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二是强化力量统筹。县脱贫攻坚办统筹调度,乡镇具体落实,充分利用每周扶贫工作日、每月扶贫走访日和乡镇集中攻坚日等,组织帮扶干部逐户走访调查,突出重点、把握难点,逐项分析,制定措施及时帮扶补短,确保工作一体推进,结果真实。

(四)跟踪指导。一是召开培训会,对工作内容、要求、步骤、难点等进行细化解读,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及时调度,先后制定《县防返贫监测对象审核标准》、《关于进一步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工作推进有序。三是巡回指导。成立专项督导组,对乡镇开展全覆盖督导,了解掌握工作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会商研讨制定措施,及时纠正工作落实中不严不实、不精不准等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监测对象动态化管理。按照中、省监测对象识别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全县监测对象识别标准细则,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灾、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对新发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对已化解风险的对象,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实现进退有序,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二)持续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结合全县扶贫工作日、扶贫走访日等活动,常态化对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动态监测管理台账,建立完善补短救助快反机制,确保监测到位,补短及时。

第5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乌江镇 存在的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统筹城乡就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两个率先”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举措。乌江镇现行的各种保障制度在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上差异较大,就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就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两个率先”目标早日实现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乌江镇2005年,实现农民参保率在85%以上;2007年,实现农民参保率在90%以上。近两年来,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制度比较成熟规范,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在这一条件下,周文青、陆晓和我等人利用业余时间对乌江镇农场社会保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收集了一些资料,获得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对所获取的信息材料及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为乌江镇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调查内容简介

1.调查时间和地点

    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是当代草圣林散之的故乡,素有“金陵门户”之美誉,地处南京市长江北岸,与南京老城隔江相望,位于东经118.37,北纬 30.23,总面积57平方公里。乌江镇目前总人口数为22000人,农业人口14000人,占总人口的64%。其中已参加农保人数7300人,其他社会保险人数约2000人,参加农保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此次调查自2010年4月份开始,至5月中旬结束,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对乌江镇进行了集中调查。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具有本镇户籍,男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8周岁不满55周岁,当期未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的各类农村居民(不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人员)。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问题,我们还对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乌江镇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就业局的负责人以及当地的企业主管进行了专门的走访调查。

3.调查方法

    在团队出发前的准备阶段,我们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我们全队共分为两个小组,每组两个人。其中一个小组着重对五一村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进行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另外一个组对武家嘴造船厂进行了调查,调阅其所掌握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政策文件以作参考。

二、调查成果综述

1.乌江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总体评价

    乌江镇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农村低保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五保’制度、扶贫救济及优抚安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但各种保障制度在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上差异较大。南京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意见》,有关部门制定了实施细则,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制度比较成熟规范,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国正在试点,乌江镇与南京市同步,全面推进,但目前在实际操作中筹资困难较大,报销水平偏低,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养老仍以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为主,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状况相同,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保障效果不尽理想。另外,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普遍缺乏立法支持。总的来说,在目前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所能提供的基础条件上,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水平亚待提高。

2.乌江镇的农村社会保障具体情况分析: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保障对象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乌江镇于2007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初现成效。

    (1)初步建立了农村生活保障体系。一是实施农村五保制度,保障老人安度晚年。按照“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原则,对农村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纳人救助的五保户。目前,五保户共有127户,其中集中到敬老院供养为63人,占五保户总数的49.6%。二是建立农村低保补助制度。按照“特困重保,阳光操作”的原则,乌江镇自19%年起,对农村中因残、因病等因素导致的贫困户建立低保补助制度。目前,已年有275户农村贫困户纳人了农村低保补助范围,涉及1100人,占总人口的5%,根据社会生活指数和农民平均收人每户每月260-360元不等的标准进行补助。启动了农村低收人纯农户增收工程,对人均纯收人在2000元以下的农村纯农户在“增收项目”“多免多补”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地资金补助,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村低收人群体的收人。

    (2)着力推行农村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保障。一是不断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参保面,同时实行村干部农保进城保制度,现已将在职的50余名村干部由农村养老保险转纳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从而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对被征地农民长远生活通过养老保险渠道进行解决,从土地征偿费中切出一块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改变以往将土地征用的各种补偿一次性发放到失地农民的做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三是着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21560人,占应参保人口的98。四是推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近几年浦口区财政持续增加投人,建立疾病防控中心,壮大了乌江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配套了医疗设施,村村建有卫生室,形成了以区为中心,以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疾病防控体系。

    (3)逐步健全农村教育保障体系。加大贫困学生的教育费用减免幅度。自1996年开始已对农村中小学生减免部分学杂费,对特困生发放助学券,免费提供基本学习用品,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助,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贫困生的上学问题。

    (4)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保障农民生命安全。自19%年开始实施危房改造,截止到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在改造过程中,政府按每户6000元的标准补贴,镇政府和农户各筹一半,浦口区联合乌江镇共投人200.6万元,其中农民自筹占总额的一半,对农村家庭危房进行了改造,保障了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乌江镇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群众参与养老、医疗保险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

    乌江“十里造船带”,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多数是到周边船厂务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造船企业也面临较大困难,开工不足,用工减少。春节后已有so余人离开船厂回家,农民就业压力增大,农民增收的压力逐渐显现。在收人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农民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更何谈参保呢?此外,还有部分乌江镇的群众错误地认为保险的资金应由政府负担,不愿意自己出钱。这些种种原因使得当地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不广。

2镇集体经济收入低,社会事业投入负担较重,社保工作缺乏资金支持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仅2008年,村投人集体道路建设、河塘清淤、办公场所建设等项目的资金达100多万元,镇集体负债较重。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投资量大、涉及面广、情况繁杂的重要工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除了省市补助、个人出资外,县级财政补贴托底是关键,因此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养老、医疗保险人人惠及,乌江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目前,乌江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还存在着体制不顺,条块分割的现实。像民政部门管社会救助,卫生部门管农村合作医疗,劳动部门管农村养老保险,这种条块分割的现实造成了政策、协调、资源共享等诸方面的矛盾,不利于社保工作的推动和开展。

4.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有限,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目前,乌江镇的社会保障工作主要依靠乌江镇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开展,但是全所只有16名工作人员,他们又要照顾到各个村和各个组,可谓是一人多用,而且他们只拿标准工资,无专项经费,从中可以看出镇政府在对社会保障方面人力资源的配置缺口较大。

5.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有力的法律法规来支撑。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状况来看,突出的表现是立法层次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级无序,乌江镇也不例外。

   四、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原则,以多层次的保障方式覆盖全镇农村各类人群,将有条件的农民纳人城保,被征地农民纳人征保,纯农民纳人农保,低收人贫困农民纳人低保,同时给予生活困难补助。加快建立“低水平、广覆盖、适度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扩大宣传,在主要街道、路口悬挂横幅宣传,制作展板、宣传单,录制宣传磁带、光盘,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同时各村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内容、办理手续程序在公开栏张贴,张贴到自然村,并分片召开村民代表、生产队长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员会议广泛宣传,有广播的村每天要滚动宣传和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

    2.完善和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在乌江镇范围内,依靠各行政村和各生产队,开展普查,对无收人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农户,一个不漏地进行登记造册掌握实情,分类确定保障对象和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对农村低保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在每一个行政村设立巡礼员,积极配合好镇政府做好社会保障动态管理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使一些突发贫困户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个人账户,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各人享受保障基金,主要靠自己的劳动积累,国家和地方财政给予大力扶持。加强规范管理,保证社会保障资金专款专用,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和监督,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和完整。

    3.大力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建立和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把合作医疗、大病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及好处宣传到各家各户,提高农民参保率。同时县镇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医疗保障救助办法,切实解决好报销手续繁琐、报销费用偏低、农户积极性不高、资金筹集难度大总量小、医疗救助面窄等具体问题,确保村覆盖面达100% ,参保率达95 %以上。乌江镇应该在完善现有农村敬老院设备的基础上,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把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全部集中到敬老院供养。依靠政府补助和社会资源,解决当前本镇老年人看病难问题,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真正解决好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第6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一)财务方面

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局机关及教育系统的各种经费预算;局机关工资正常发放和工资套改工作,招生办及人事股的招生报名收费工作;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套改和医药费及时报销工作;春季学期免学杂费资金、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的及时发放及内审工作;在工资发放、职工差旅费报销、公务业务经费的审核报销以及各项专款的拨付过程中,做到认真审核把关,没有发生大的差错。

(二)工程建设方面:

一、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中小学校排危工作,2006年起建立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是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举措。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排除我县d级危房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巩固“两基”成果,促进全县教育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遇。2009年主要完成2008年下达危改项目,总资金360.37万元,涉及20个项目学校,在项目管理上大部分由中心校和中学校长直接参与管理,现这些项目已全部完工验收交付使用,大部分决算审核工作已完成。2006年至2008年总的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在今年7月13日至7月23日省审计厅对我县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下达、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就地审计。2006年至2008年中央和省级计划安排指令性项目51个,排除危房11457平方米,投入资金988.77万元。

二、“世行”项目

由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支持的“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经过几年的实施,现已全部结束了。我县“西发”项目还款期为20年,其中执行期5年,宽限期8年。我县获得额度为104万美元的贷款,按照要求以不低于贷款总额的0.5提供配套资金,额度为52万美元,以规定中美元对人民币的计算汇率为1:8.25来计算,本项目共有资金1287万元人民币。我县共有4个项目乡镇,分别是永春乡、白济汛乡、叶枝镇、塔城镇。我县的项目包括改善学校设施、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校设施包括土建采购、设备采购、图书采购和课桌椅采购;加强行政管理包括学校发展计划、校长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和信息系统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学双语教师培训、复式教师培训、计算机培训、实验课教师培训、图书管理人员培训等内容。

目前我县的14所学校的土建项目,已全部完工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为8251平方米,总投资为744,2292.55元人民币。信息技术管理设备采购由省项目办2006年统一采购,我县已将下发的办公设备按计划和要求分发到项目学校。图书及课桌椅采购,2006年按规划已配了部分课桌椅,其中:课桌椅700套,学生用床1200张,费用为300000元课桌椅采购用配套资金支付。去年10月份我们通过询价采购方式采购了书架和仪器柜各200套,已全部按规划分配到相应的项目学校,图书和仪器由省项目办统一采购,现在已全部按规划分配到各项目学校。到目前为止我县共完成1501人次的培训,共产生培训费用736965元人民币。

三、校安工程情况

(一)、校舍排查鉴定及学校建设规划工作

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排查鉴定工作严格按照《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排查鉴定实施细则》的要求,成立了××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于2009年8月7日成立专家组开展排查和鉴定工作,并对部分需要现场排查和鉴定的学校进行现场排查和鉴定。在建设局、教育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水电局、气象局、消防大队、各乡镇中心校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奋斗下,2009年9月30日全县共完成排查和鉴定学校380所(不含幼儿园),993栋单体,面积212856.86㎡,其中a级10336.14㎡、b级95562.75㎡、c级25228.44㎡、d级81729.53㎡。现校舍排查和鉴定工作已全面完成。按照《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排查和鉴定结果,考虑我县城镇发展、人口变化等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与中小学校点撤并、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校园规划相结合,与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相结合,立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局长亲自指导编制了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根据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全县长期保留1所进修学校和6所中学:××县进修学校、××县高级职业中学、××县第一中学、××县第二中学,拖枝中学、塔城中学、叶枝中学;中期保留4所中学:攀天阁中学、白济汛中学、维登中学、中路中学;短期保留1所中学:巴迪中学;当前撤并1所中学:康普中学。

全县长期保留22所完全小学:永春乡四保完小、拖枝完小、永春中心校、腊普湾完小;攀天阁乡皆菊完小、勺洛完小;白济汛乡白济汛完小、小××完小、巴倮完小、黑日多完小;塔城镇塔城中心完小、柯那完小;康普乡康普中心完小;叶枝镇叶枝中心完小、梓里完小;巴迪乡巴迪中心完小、真朴完小;中路乡中路中心完小;维登乡维登中心完小、富川完小;县民族小学、保和镇完小。

中期保留58所小学:各乡镇村中心小学(除去长期保留的各乡镇完小)。短期保留78所小学:当前各乡镇无法撤并的校点。当前撤并211所小学:各乡镇校点。

布局调整规划实施后,全县共有30所学校(教师进修学校1所、高级职业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22所)高级职业规划在校生1150人左右,完全中学规划在校生3000人左右;初级中学规划在校生8000人左右;小学规划在校生14000人左右。全县共规划撤并学校35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包括校点346所)。

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针对不同情况,对我县中小学当前撤并的211所学校校舍的危房不再改造,确保拆除不再使用,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短期保留的79所学校校舍危房进行适当加固,确保学生安全,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中期保留的61所学校校舍危房采取维修加固、改造加固,无法再进行加固的危房,为确保师生安全,拆除后新建和建设为适用的简易房,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长期保留的30所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须维修加固的校舍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改造加固,对d级危房拆除后,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的原则,把被并入学校的危房面积统一规划重建,学校布局调整后,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再规划新建。全县中小学共规划改造加固涉及87所学校,237栋单体,建筑面积为92982.77㎡,计划总投入资金7438.62万元;规划新建涉及30所学校,129栋单体,建筑面积125080㎡,计划总需投入资金17022.4万元;现规划方案已通过州、省专家组的评审。

(二)、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信息采集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按《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及“校安工程”数据采集指标体系》的要求,学校基本情况数据、学校校园和单体建筑的照片及视频、校舍排查鉴定资料、学校规划等资料都要录入到网络系统中,此项工作占用了我们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各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排查鉴定和规划的录入工作已完成。基本数据汇总和校对已完成。

根据××县中小学校总体布局规划,及(云校舍安全办[2009]12号)文件的要求,2009年要完成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总量的30%;2010年完成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总量的70%;所有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要在2011年2月份接受省的验收,6月接受国家的验收。2009年我县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排除危房12953㎡,我县已完成13907.86㎡(其中拆除保和镇完小11号房、拖枝完小04号房、塔城中心完小10房、永春中心完小05号房3541.2㎡,各乡镇校点撤并后停止使用10366.66㎡);规划新建项目中永春乡拖枝完小学生宿舍楼已开工正在建设,永春乡拖枝完小学生食堂、永春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塔城镇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康普乡中心完小学生宿舍、中路乡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已完成地勘、图纸设计、审图、预算等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三)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云南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施行)通知〉的通知》(迪校舍安全办[2009]02号)文件和《云南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室对〈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补充通知》(迪校舍安全办[2009]13号)文件的精神,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程档案,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程档案建设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把每一所学校、每一座建筑,都按要求建立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形成全县完整的、系统的中小学校舍安全档案,并要在档案室安装摄像头,省校安办对县及档安室实行全程监控。目前,档案室建设和档案的收集、整理、检查工作正在进行。

(四)新农村卫生校园规划;

(五)中小学校舍基本信息调查情况填报;

(六)中小学校舍规划的进一步完缮;

(七)寄宿制项目的资料和图片的完缮;

(八)2001年—2007年完成的所有项目的完工图片的报送工作;

(九)做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世行贷款”项目的月度季度进度报表和年度计划报告,完善了项目档案资料。

(十)完成局机关日常事务工作。积极配合其他股室完成好相应的工作。

二、2010年度工作计划

(一)财务方面

配合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好报帐业务,认真做好工资发放、职工差旅费报销、公务业务经费的审核报销。处理好教育专项资金预拨决算和各种项目的报帐工作。进一步确保在职及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报销门诊、住院医疗费不发生差错。

(二)工程建设方面:

1、做好“校安工程”的实施管理工作;校安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不过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定会努力把它做好。

2、做好各种项目的进度报表和年度计划报告。

3、做好各种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7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时间匆匆,转眼又一年。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工作,在2009年中,我办人员团结合作,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完成了上级部门安排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为了把以后工作进一步做好,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2009年度的工作总结

(一)财务方面

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局机关及教育系统的各种经费预算;局机关工资正常发放和工资套改工作,招生办及人事股的招生报名收费工作;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套改和医药费及时报销工作;春季学期免学杂费资金、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的及时发放及内审工作;在工资发放、职工差旅费报销、公务业务经费的审核报销以及各项专款的拨付过程中,做到认真审核把关,没有发生大的差错。

(二)工程建设方面:

一、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中小学校排危工作,2006年起建立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是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举措。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排除我县d级危房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巩固“两基”成果,促进全县教育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遇。2009年主要完成2008年下达危改项目,总资金360.37万元,涉及20个项目学校,在项目管理上大部分由中心校和中学校长直接参与管理,现这些项目已全部完工验收交付使用,大部分决算审核工作已完成。2006年至2008年总的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在今年7月13日至7月23日省审计厅对我县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下达、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就地审计。2006年至2008年中央和省级计划安排指令性项目51个,排除危房11457平方米,投入资金988.77万元。

二、“世行”项目

由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支持的“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经过几年的实施,现已全部结束了。我县“西发”项目还款期为20年,其中执行期5年,宽限期8年。我县获得额度为104万美元的贷款,按照要求以不低于贷款总额的0.5提供配套资金,额度为52万美元,以规定中美元对人民币的计算汇率为1:8.25来计算,本项目共有资金1287万元人民币。我县共有4个项目乡镇,分别是永春乡、白济汛乡、叶枝镇、塔城镇。我县的项目包括改善学校设施、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学校设施包括土建采购、设备采购、图书采购和课桌椅采购;加强行政管理包括学校发展计划、校长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和信息系统的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学双语教师培训、复式教师培训、计算机培训、实验课教师培训、图书管理人员培训等内容。

目前我县的14所学校的土建项目,已全部完工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为825本文来源:文秘范文1平方米,总投资为744,2292.55元人民币。信息技术管理设备采购由省项目办2006年统一采购,我县已将下发的办公设备按计划和要求分发到项目学校。图书及课桌椅采购,2006年按规划已配了部分课桌椅,其中:课桌椅700套,学生用床1200张,费用为300000元课桌椅采购用配套资金支付。去年10月份我们通过询价采购方式采购了书架和仪器柜各200套,已全部按规划分配到相应的项目学校,图书和仪器由省项目办统一采购,现在已全部按规划分配到各项目学校。到目前为止我县共完成1501人次的培训,共产生培训费用736965元人民币。

三、校安工程情况

(一)、校舍排查鉴定及学校建设规划工作

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排查鉴定工作严格按照《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校舍排查鉴定实施细则》的要求,成立了××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于2009年8月7日成立专家组开展排查和鉴定工作,并对部分需要现场排查和鉴定的学校进行现场排查和鉴定。在建设局、教育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水电局、气象局、消防大队、各乡镇中心校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奋斗下,2009年9月30日全县共完成排查和鉴定学校380所(不含幼儿园),993栋单体,面积212856.86㎡,其中a级10336.14㎡、b级95562.75㎡、c级25228.44㎡、d级81729.53㎡。现校舍排查和鉴定工作已全面完成。按照《云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排查和鉴定结果,考虑我县城镇发展、人口变化等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与中小学校点撤并、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校园规划相结合,与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相结合,立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局长亲自指导编制了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根据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全县长期保留1所进修学校和6所中学:××县进修学校、××县高级职业中学、××县第一中学、××县第二中学,拖枝中学、塔城中学、叶枝中学;中期保留4所中学:攀天阁中学、白济汛中学、维登中学、中路中学;短期保留1所中学:巴迪中学;当前撤并1所中学:康普中学。

全县长期保留22所完全小学:永春乡四保完小、拖枝完小、永春中心校、腊普湾完小;攀天阁乡皆菊完小、勺洛完小;白济汛乡白济汛完小、小××完小、巴倮完小、黑日多完小;塔城镇塔城中心完小、柯那完小;康普乡康普中心完小;叶枝镇叶枝中心完小、梓里完小;巴迪乡巴迪中心完小、真朴完小;中路乡中路中心完小;维登乡维登中心完小、富川完小;县民族小学、保和镇完小。

中期保留58所小学:各乡镇村中心小学(除去长期保留的各乡镇完小)。短期保留78所小学:当前各乡镇无法撤并的校点。当前撤并211所小学:各乡镇校点。

布局调整规划实施后,全县共有30所学校(教师进修学校1所、高级职业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22所)高级职业规划在校生1150人左右,完全中学规划在校生3000人左右;初级中学规划在校生8000人左右;小学规划在校生14000人左右。全县共规划撤并学校351所(初级中学4所、小学包括校点346所)。

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针对不同情况,对我县中小学当前撤并的211所学校校舍的危房不再改造,确保拆除不再使用,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短期保留的79所学校校舍危房进行适当加固,确保学生安全,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中期保留的61所学校校舍危房采取维修加固、改造加固,无法再进行加固的危房,为确保师生安全,拆除后新建和建设为适用的简易房,d级危房面积统一并到所并入的长期保留学校进行规划;对长期保留的30所学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须维修加固的校舍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改造加固,对d级危房拆除后,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的原则,把被并入学校的危房面积统一规划重建,学校布局调整后,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再规划新建。全县中小学共规划改造加固涉及87所学校,237栋单体,建筑面积为92982.77㎡,计划总投入资金7438.62万元;规划新建涉及30所学校,129栋单体,建筑面积125080㎡,计划总需投入资金17022.4万元;现规划方案已通过州、省专家组的评审。

(二)、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信息采集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按《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及“校安工程”数据采集指标体系》的要求,学校基本情况数据、学校校园和单体建筑的照片及视频、校舍排查鉴定资料、学校规划等资料都要录入到网络系统中,此项工作占用了我们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各学校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排查鉴定和规划的录入工作已完成。基本数据汇总和校对已完成。

根据××县中小学校总体布局规划,及(云校舍安全办200912号)文件的要求,2009年要完成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总量的30%;2010年完成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总量的70%;所有加固、改造与重建工程要在2011年2月份接受省的验收,6月接受国家的验收。2009年我县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排除危房12953㎡,我县已完成13907.86㎡(其中拆除保和镇完小11号房、拖枝完小04号房、塔城中心完小10房、永春中心完小05号房3541.2㎡,各乡镇校点撤并后停止使用10366.66㎡);规划新建项目中永春乡拖枝完小学生宿舍楼已开工正在建设,永春乡拖枝完小学生食堂、永春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塔城镇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康普乡中心完小学生宿舍、中路乡中心完小学生宿舍,已完成地勘、图纸设计、审图、预算等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三)档案管理工作

根据《云南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转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施行)通知〉的通知》(迪校舍安全办200902号)文件和《云南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室对〈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补充通知》(迪校舍安全办200913号)文件的精神,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建立健全校舍安全工程档案,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程档案建设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专人管理,把每一所学校、每一座建筑,都按要求建立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形成全县完整的、系统的中小学校舍安全档案,并要在档案室安装摄像头,省校安办对县及档安室实行全程监控。目前,档案室建设和档案的收集、整理、检查工作正在进行。

(四)新农村卫生校园规划;

(五)中小学校舍基本信息调查情况填报;

(六)中小学校舍规划的进一步完缮;

(七)寄宿制项目的资料和图片的完缮;

(八)2001年—2007年完成的所有项目的完工图片的报送工作;

(九)做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世行贷款”项目的月度季度进度报表和年度计划报告,完善了项目档案资料。

(十)完成局机关日常事务工作。积极配合其他股室完成好相应的工作。

二、2010年度工作计划

(一)财务方面

配合财政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好报帐业务,认真做好工资发放、职工差旅费报销、公务业务经费的审核报销。处理好教育专项资金预拨决算和各种项目的报帐工作。进一步确保在职及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报销门诊、住院医疗费不发生差错。

(二)工程建设方面:

1、做好“校安工程”的实施管理工作;校安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工作,不过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们定会努力把它做好。

2、做好各种项目的进度报表和年度计划报告。

3、做好各种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8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一、扶贫对象生产生活基本状况

此次调查摸底工作涉及全市农村2011年建档立卡扶贫对象27304户、115566人,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23.3%、总人口的22.1%。其中享受五保及低保的扶贫对象有8710户、34592人。近年来,随着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增多,扶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扶贫对象生产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得到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收入来源单一,人均纯收入低。大部分扶贫对象家庭因病、因残、因智等原因,使得经济收入低。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扶贫对象难以拓展增收渠道,全年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2012年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1863元,其中:来自农业即第一产业收入954元,所占比重为51.2%,工资性收入542元,所占比重为29.1%。

(二)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弱。部分农村扶贫对象自身素质低,发展缺技术,经营怕风险,劳动缺技能,外出就业难,只能从事普通的农作物种植或打零工,收入来源单一。同时,由于经济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子女教育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之劳动力缺乏,使扶贫对象难以摆脱弱势地位。

(三)基本条件差,生活保障水平低。在住房保障方面,虽然我市大力开展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两红”人员住房及其遗属危房改造工程,但扶贫对象的住房条件仍总体不容乐观。绝大部分调查对象居住在土坯结构房中,甚至无自有住房,有19143户扶贫对象家庭居住在危旧土坯房,占总户数70.1%,户均仅有75平方米。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以及广播村村响、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等惠民工程,为改善扶贫对象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扶贫对象作为特殊群体,由于自身家庭条件限制,仍然无法享受部分政策的阳光,如有的扶贫对象家庭根本就没有电器。调查显示,只有42%的家庭拥有电视机,12%的家庭有电冰箱,9%的家庭有通讯工具,这些电器多数都是亲戚朋友更新换代后的旧电器,有的根本就不能正常使用。

(四)收入差距扩大。2012年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与非扶贫对象相比,收入差距由2011年的1:2.9扩大为1:3.5(以扶贫对象为100)。主要是由于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较多引起的。

二、扶贫对象致贫原因分析

(一)从宏观层面上看

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是受到历史原因、自然条件、救助体系建设等因素的制约。

1、财政较困难造成地方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由于一直以来财力有限,加之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瑞金市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为滞后。尤其是1994年瑞金市被取消国定贫困县待遇后,因不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列,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及“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扶贫规划中,瑞金在扶持资金和扶贫开发重点村数量上与周边县相差巨大,三个五年扶贫规划仅有扶贫开发重点村111个,不到兴国、宁都、于都等县一个五年规划的扶贫开发重点村数量。

2、自然条件较差造成扶贫开发难度大。与周边县市相比,瑞金市有更多的群众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带,一定程度上给扶贫开发增加了难度。瑞金的贫困人口,从自然地理和分布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条件薄弱、交通条件落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滞后的区域,造成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平较差,抗灾能力低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3、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完善造成对扶贫对象帮扶质量不高。由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覆盖范围不广。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城市保障水平总体比农村保障水平高,去年城市低保每人每月300元,而农村低保仅为每人每月130元。二是水平低。城市低保户的“三无”对象救助标准最高才每人每月350元,一般在200元左右,农村特困户救助只有每人每月90元。三是救助内容单一。目前只能勉强保障基本生活,对于扶贫对象就医、住房、入学有心无力。

(二)从微观层面上看

从微观层面来看,除极少数是个人原因造成贫困外,大部分还是由于因病、因残、因智障、因灾和无劳动力所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无文化和无技术专长。

一是因病返贫。调查中,有3098户13057人的扶贫对象是因年老多病,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力,收入渠道较窄,并且其法定赡养人同样生活困难,不能或只能尽极小一部分的赡养义务,周而复始,恶性循环,更加导致生活困难。

二是因灾致贫。有5675户21439人的扶贫对象由于自然灾害或先天性原因导致身患残疾,从而丧失了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或工作,既影响整个家庭的生产发展,又需要家庭付出更多精力给予照顾,有的家庭还需照顾年幼的子女等,导致整个家庭无收入或收入低。

三是因智陷贫。有827户3584人的扶贫对象由于文化程度低,就业技能欠缺,就业率较低,长期处于待业和失业状态中,导致无稳定收入。再加上未能从事农业生产,使得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几乎为零,政府和社会的救济成为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三、对策建议

(一)以夯实发展基础促进贫困乡村持续发展

1、夯实扶贫对象稳定增收的基础。加强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造地增粮、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投工投劳,按照村级道路施工要求,建设好贫困村的村级主干道。采取集中供水、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等方式,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2、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加快贫困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加强贫困农村支教力度,加大农村中小学生营养餐扶助:完善艰苦边远农村中小学教育特殊津贴发放管理,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本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需求。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文化“三下乡”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3、以就业扶贫带动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整合培训l资源和各类资金,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特别是扶贫对象的劳动力培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农村种养殖技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创业带动就业。对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加大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

(二)以扶贫开发攻坚推动贫困乡村整体发展

1、抓好专项扶贫。一是实施移民搬迁。对生活在交通闭塞、生存条件恶劣的人群实行移民扶贫搬迁。将移民扶贫搬迁与优化人口布局、生态环保、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创造就业机会等紧密结合,全面改善贫困移民生存和发展条件。二是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结合“三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分类指导、一村一策”的原则,开展以“六改四普及”为主的村庄整治建设,加快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广播通讯、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设施建设。三是实施产业扶贫。以产业基地为支撑,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组织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和农业大户与贫困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四是支持革命老区建设。抓住实施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和支持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机遇,用好用活中央、省有关政策,促进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和新一批扶贫攻坚项目实施。

2、抓好行业扶贫工作。各行业部门要将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乡村倾斜,帮助贫困乡村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贫困乡村农业生产发展可持续性。开展科技扶贫,建立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示范村、示范户,提高科技在扶贫开发中的贡献率。积极开发旅游扶贫,发挥乡镇生态、自然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拓展群众增收的新途径。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健全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3、进一步强化社会扶贫。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扶贫对象真正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和兄弟姐妹,以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豁达的胸怀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社会营造浓厚的氛围,树立起关爱困难群体,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风尚。定期开展“扶贫济困、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先进人物评选、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中来:大力倡导“一帮一”和城市对口扶贫战略。鼓励社会团体、各级组织、企事业单位与贫困乡村密切联系,向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特别是鼓励改革开放的成果受益者要先富带后富,当好“慈善家”,主动与困难家庭结成扶贫对子。对思想压力大的困难群体,要实施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克服社会偏见,排除各种歧视,鼓励困难群体“自立”、“自爱”、“自尊”、“自强”,积极培育和推介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劳动技能培训、自主择业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好典型。

(三)以“造血”式扶贫促进扶贫对象脱贫致富

调查显示,有23045户扶贫对象能通过家庭种养等产业项目扶持实现脱贫致富。扶持扶贫对象发展产业:是使扶贫对象尽快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多年的扶贫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用给予式的方式扶贫,换来的是惰性和不发展的结果。只有“造血”式扶贫才能把扶贫对象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搞好“造血”式扶贫应采用“以奖代补扶持制”。

“以奖代补扶持制”是:产业项目一律由受扶的扶贫对象根据自己扶贫需求提出并实施,实施好后验收,验收后按标准计算补助款,将补助资金由县(市)扶贫资金专户直接打到扶贫对象的“一卡通”账户上。这就要求县(市)以上人民政府应预先制订好产业扶贫到户“以奖代补”实施细则。细则中应明确“谁有积极性谁优先”、“没有积极性的不扶持”的原则。明确各种产业项目扶持标准,如种植1亩脐橙可得奖补款1000元,养1头牛可得奖补款400元等。对主导产业项目的扶持标准可定高一些,引导他们自觉地融入主导产业发展之中。

在制定细则中要充分考虑国家财力及扶贫投入强度,确定扶持标准、规模,扶持资金应以村为单位作一个总控制,严格按照年度上级下达到市的扶贫到户扶持资金总额根据扶贫对象数量分配到村,实行超支由村负责自求平衡地按比例减少各户补助款。结余则留作下年专项使用。

(四)以提高保障能力建设实现解难济困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科学确定城乡低保标准,以人均收入为划分依据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疾病、灾祸等各种客观因素;建立城乡低保标准与经济同步增长和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等制度相衔接的机制:提高低保救助标准,扩大低保范围,强化低保动态管理,逐步形成“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2、完善医疗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各种医疗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对身息大病的特困群体进行专项补助。通过基本医疗救助后仍然很困难的家庭,例如血透、癌症、器官移植、白血病、严重慢性病等,制定审核办法、补助标准,进行专项补助。

3、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工作政策性很强,与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积极创造条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妥善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尤其是要落实城镇困难群体在缴纳养老保险金方面的减、免、缓等政策。

4、完善教育援助体系。严格落实“两免一补”等国家针对困难家庭子女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困难家庭教育援助机制。如建立政府和社会共筹的专项助学基金和奖学基金,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5、构建住房保障平台。建立城乡互动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力度,提高住房供应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力度,让更多的人享受发展的成果。尤其是要针对扶贫对象既有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又无能力改造的实际,加强政策研究,切实帮助改善居住条件。

6、拓宽就业渠道。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特点,要把增加公益性工作作为低收入群体新的就业渠道。采取政府购买岗位、事业单位腾出岗位、企业拓展岗位,推广岗位补贴的做法,开发照顾性的就业岗位:要利用定点职业培训机构资源优势,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求职者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设置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要积极援助就业困难家庭,通过就业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就业补贴等实现就业再就业。

第9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细则范文

一、XX年年团场各项指标制定、完成及与上级下达任务对比情况:

二、具体工作及完成任务情况

1.根据团党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团第七轮承包实施办法规定,下达了XX年年度“四个计划”( 财务指标、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生产指导性计划、各单位上缴养老金、医保统筹金计划)通知,制定了基层各单位承包指标,对各单位应当完成的任务细化,有利于年底督促检查各单位完成各项指标。

2.参与制定团内管理费用的实施细则办法,特别是对XX年下发的团发〔XX〕25号文件——第七轮承包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团场经营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

3.关于文具厂土地资产的盘活工作顺利开展,豫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了集住宅超市为一体的综合大厦。

4.积极参与兵团十二师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合作区外业调查工作,编写了《兵团十二师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合作区外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为十二师分区104团片区的规划和前期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为开发区的建设入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项目编写工作成绩显著:今年,我科室共完成西郊城区供水设施建设、西郊城区排污管网建设与改造、中学教学楼建设、104团绵羊良种繁育等大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工作。目前,十二师殡仪馆设施建设已实施完毕;西郊城区排污管网建设与改造项目、人畜饮水项目、住院楼改造扩建项目的可研已获批,正着手编写初步设计文本。中学教学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已获批复,明年就有望实施。

6.农业连队连部的规划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今年,我科室协同工交建商科共同完成了青年连、四连、九连、五连、育肥羊场等5各单位的连部规划的编写工作,七连、八连居民定居点,八连文化活动室的规划选址已经完毕,有利于指导团场连队建设按照国家、兵团的规划发展要求进行。

7.项目监督督促工作力度较大:目前,团场农电网改造项目、社区综合活动中心、企业联合办公楼、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农贸市场项目、养禽场农贸市场、业余党校续建项目、连队(一连、七连、牧一场、牧二场、牧三场)综合活动室及卫生室的规划和建设、门球场建设、养禽场自来水改造项目、小学水冲式厕所建设、生态厕所建设、九连危旧住房改造平房等建设,在我科室得大力督导下,这些项目已顺利完成。大大的促进了团场基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团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

8.牧三场药浴池建设、连队道路建设、危房改造的规划改造工作做的有声有色。

9.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遵照师党委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师发[XX年]7号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团党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具体发展目标,在我团农牧业单位开展“巩固提高,创优增效”的竞赛活动,并做了具体安排,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明确化,安排了领导小组的具体成员并明确各自的分工,确定竞赛参考指标和奖励条件及奖励办法标准。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力地激发了团场农牧员工的积极性,巩固和提高了“五个80%”,其他相关指标也得以完成,南区土地整理项目也正在实施,使我团农牧业发展呈现出新面貌。

10.摸底制订、督促检查年度生产计划,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财务计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书面呈报团领导。

11.我科室在团党委的精心规划安排下, XX年年退牧还草项目得到了认真实施。有利于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扩大绿化面积,调高调优产业结构,逐步改良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12.后沟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已获批准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目前,正处于实施阶段。

14.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团场50年大庆、老君庙的竣工庆典、广场的植树绿化、扫雪、打扫卫生、美化环境、帮贫扶困,捐钱捐物都倾注了科室成员的大量心血。在违法建筑治理活动中,我科室更是冲锋在前,为治理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15.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团机关组织的各次党政会议精神和文件的学习,理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精神,结合团场实际,从自我做起,践行“三个代表”,服从组织安排,学习先进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16.严格求实,科学行文,牢把团场团报文件质量关,特别是团场与企业单位实行的合作协议合同,要求极为严格,为了团场利益,同时,也为企业考虑,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从快从实地办理相关手续。

更多阅读:

区畜牧局党建年终工作总结 组织年终工作总结 部门负责人年终工作总结 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三、督促招商引资工作

四、科技工作:

积极引进新品种并试验。推广种植222亩美国“白雪”洋葱新品种,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平均亩产达7-8吨,亩产值3500-4000元,亩纯收入达2500元-3000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为推广机械化作业,今年举行了机械化播种技术培训班,加强了机械化操作技术服务指导,今年机械化播种土豆面积达2950亩,占土豆播种总面积的53%。

另外,还做了如下的具体科技工作:

1.根据团场十一五规划,制定了团场XX年年度科技计划和104团科技考核办法。

2.联合机关7大科室的9位同志和基层7位领导、技术员,开展了历时24天共八期的第十八届“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基层单位又自行对职工进行3期培训,培训达5307人次。

3.申报了兵团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连项目——《牛羊新品种改良技术应用示范》。

4.顺利通过了兵团对我团XX-XX年科技进步考核。

5.联合环境监察和综治办在全团范围内开展了“科技示范宣传周”活动。

6.6月25日,,参加兵团科技进步奖评审活动中,经国家科技部验收的《天山牦牛系列产品深加工工艺的提高和完善》项目,获得了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04团一号水库除险加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技术》项目,参加了师科技进步奖评审,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7.制作展板参加了自治区。兵团、中国科学院举办的 “第四届科洽会”和东盟世博会。

8.申报了2009年科技项目2项:104团绵羊品种改良项目和西城热力资源和环境保护综合利用项目。

9.对XX年年基层各单位的科技工作进行了考核,推动了团场科技工作。

五、统计工作:

1.坚持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经基层单位广大统计人员的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农业、工业、交通、建筑、能源、固定资产投资、个体商业、餐饮、劳动工资、综合、国内生产总值等专业统计报表的收集、汇总、上报任务。此外,还连续开展了“工业品价格、城市住户调查、企业景气调查等专项调查”,为兵、师、团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必要的统计信息。按时、保质完成XX年统计年报和XX年年定期报表及兵团各级政府各项调查工作。

3.认真做好城市住户调查表工作

统计室认真完成师统计局下达的XX年年城市住户调查表的工作,XX年年师统计局给我团下达了17户城市住户调查表的任务,统计室每个月末都要同个普查户联系,及时收集城市住户调查表报送师统计局。在工作中经常同普查户联系,强调数据的准确性,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六、 安全工作: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

今年以来,我科室认真完善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强化人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发展。

2.加强安全生产宣传

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

七、加强科室间的团结协作

与其他科室团结协作是做好团场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也是我科室的工作原则,更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的关键。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科室从来都没有将属于自己工作范畴和领导安排的事推到其他科室,也没有发生推诿和相互扯皮的现象。

八、勤政廉洁、执行廉洁制度情况

我科室坚定不移地执行团机关制定的财务制度,坚决杜绝各类乱花钱的现象。在购买办公用品时,做到了事前请示,不超标准购买。在购买前先向主管团机关的常委汇报,在征得其同意以后才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