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农村消费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消费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消费分析

第1篇: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关键词:张掖市;消费现状;农超对接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90-01

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扩大农村内需,面临着农民收入比较低,农民工就业前景艰难等因素的制约。只有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就业率,才能在根本上突破农村消费市场的瓶颈。开拓农村市场,有双重作用。鉴于张掖市生产水平低、农村市场消费机制不健全、农村居民纯收入较低的具体情况而言,开拓张掖市农村消费市场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促进农村消费热点的形成、提高原有市场的消费频率与消费规模、开拓新的消费项目、提升农民消费质量,提高每次的交易额度。进而可以促进张掖市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一、张掖市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制约因素

(一)农村消费市场整体消费水平低

如今,我市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远远的低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水平,同时相对于我市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来说,也是偏低的。经过相关统计表明,我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仅为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28.9%根据消费品来划分,农村家庭在传统消费品以及中低端耐用消费品上消费数量较少。我们以彩电、洗衣机以及冰箱的数量作为消费品的指标对一百户农村家庭所做的调查可知,每百户农村家庭所拥有以上三种消费品的数量分别是城镇居民拥有量的93.01%、54.89%和13.21%。

(二)农村消费层次较低,消费结构有待调整。

目前张掖市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是表现为恩格尔系数高,生存型消费明显。从食品消费支出看,张掖市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结构由2000年的48.45%下降到2011年的7.17%,8年间我市恩格尔系数基本稳定在47%左右;从衣着消费支出看,张掖市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5.58%到2011年的5.61%略有回升;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来看,张掖市农村居民家庭用品及服务支出基本稳定,由2000年3.89%微升到2011年的3.98%;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来看,张掖市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由2000年6.51%上升到2011年的6.86%。

(三)农村市场发展主要特征

从收入水平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具有其独有的特点,首先是商品的选择性,农村家庭所购买的商品,一般都具有经济实惠、经久耐用以及商品的档次不高等特点。其次是农村家庭消费一般以积蓄型消费为主,即农村家庭的消费大多集中在婚丧嫁娶、建房、子女等方面。再次是农村家庭消费具有从众的倾向性,即在有些农村,每家所拥有的消费品几乎是相同,即使在消费品的品牌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异。目前,影响农村商品消费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商品在结构、商品的结构、品种、功能、价格不能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相匹配。

二、农村消费不佳的原因

就消费品市场而言,农村居民虽然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表现出有效需求不足。这既与农村居民收入、购买力水平增长相对缓慢有关,也与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经济结构失衡,落后的农村与较发达的城市“二元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使广大的农村居民难以与城市居民同步享受经济大发展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农民收入增速减缓,购买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负担过重。农村市场信息不灵,市场服务跟不上。

三、实施“农超对接”的思路与对策

(一)实施“农超对接”的前提条件以及政策性保障

从超市角度而言,要和农民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的关系,需要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并加强对农民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超市的供货质量。从农民的角度来讲,“农超对接”可以有效的稳定供货市场,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此种合作对双方都很有利。

(二)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能力

第一,构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提高他们相应的职业技能,进而让农村劳动力成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在政策上,倡导农民进城就业,让农民不以单纯的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再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增收渠道,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重点扶持莫高实业、敦煌种业等“龙头企业”,发挥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等综合功能。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目前为了降低农村的消费成本,应该加大对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农村各方面生活条件。因此,为了扩大农村的消费范围,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并大力倡导农民在建房以及改善居住条件方面的消费。

为了更好地优化农村消费市场的模式,首先要改善农村商品的流通体制,具体措施是以有带动力的大型公司、市场、商场为依托,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通过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造、提升、整合、优化现有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加快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另外还要在便利店、折扣店和中小型综合超市等方便农民的消费设施的建设上加大力度。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

作者简介:丁正德(1989- )汉族,甘肃山丹人,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与统计科,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姜增伟.农超对接:反哺农业的一种好形式[J].求是,2009(23).

[2]曾祥明.“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EB/OL].中国乡村发现网,2009(6)

第2篇: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关键词:消费需求 消费结构 农村居民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6-143-02

山西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省份之一,2013年全省农村人口为1722.07万人,占总人口的47.44%,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拥有较大的农村消费群体。对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行分析,掌握其消费规律及消费发展趋势,对培养新的消费潜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动分析

1.基本消费情况。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用来反映居民收入水平对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人均消费支出可以用来衡量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基本指标,而人均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图1是2000~2012年三者的变化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在经历了贫困、温饱、小康阶段之后,现正处于富裕阶段,且消费正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转变为发展型消费。另外,人均收入与人均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且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人均支出的增长。但是,由于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现实性,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上还有较大的差距,2000年,山西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941.9元,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43倍;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24.1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48倍。2012年,山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2.19倍,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21倍。结果表明,山西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依然很大,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更为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消费水平。

2.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2000~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额明显增加,从2000年的1149元增至2012年的5566元。从平均消费倾向来看,2012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88,比2000年提高了0.28,且一直呈稳步提高的态势。而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在2000~2012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13年共下降了0.23个百分点。这种差异说明,农村居民更注重于即期消费,这会导致居民手中的积蓄减少,应付紧急支出的能力有所减弱。

二、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分类方法,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可分为八类: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每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为其消费结构。

2000~2012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山西省农村居民的类生活消费支出额也在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其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如图3所示。

食品是山西农村居民的首要开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其比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8.64%逐步降至2012年的33.42%。

居住支出在各项消费中的排名有所波动,但其比例仍随收入的增加在不断提高,这表明农村居民对居住的需求不断增强,对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要求逐渐提高。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2000~2006年消费比例从11.78%增加到15.08%,而后从逐步降至8.95%,其排名由2000年的第三名下降至第五名。之所以呈现这种变化,是由于在2006年9月起我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在该方面的负担。

衣着支出所占比重变化不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各项消费中的排名从2000年排名第四下降至2010年的第六位,但最近两年又有所反弹,上升至第四位。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仍然偏低,还停留在吃穿住的消费模式中。

随着农村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通讯设施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明显增加,该项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从2000年的4.25%大幅增加到2012年的11.25%,排名也由第六名稳步上升至第三名。

2000~2012年,山西省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从5.25%上升至8.81%,出现该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收费制度不合理,另一方面(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43页)是居民提高了健康意识。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变化不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2年比重为5.36%,比2005年增加了1.69%。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被制约,平均消费倾向趋于上升,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1.2000~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尤其是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居民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只有提高收入,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2.居住支出及交通通讯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不断增加。应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开拓农村市场,顺应农村居民的消费热点。

3.医疗保健支出比重虽有所上升,2012年达到8.8%,但与全国的11%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

4.2012年山西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全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0.4%。应当发展农村商业经济,建立购物网点,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消费信贷政策,扩展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

5.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培养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发展农村居民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意愿,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 齐福全,陈孟平.京津沪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3)

[2] 贾琼,李振东.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4(4)

第3篇: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关键词】 消费支出 数据处理 参数检验 聚类分析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消费不仅可以满足人的多方面的欲求,而且,也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它所表现出的历史规定性,可以折射出不同社会阶段中消费关系的本质特征。我国人口众多,而且一半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而且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在数据文件建立好后,通常还需要对待分析的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加工处理,这是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首先,为了便于数据的浏览,快捷的找到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同时,快捷的发现数据的异常值,可以用R软件画出数据的箱线图。其次,为了粗略的把握数据的分布,实现数据的离散化处理,可以用R软件画出频数直方图和密度直方图。由图可知:数据无异常值,数据的均值为3500-4000,高于均值水平的数据较多。由于在表格中不存在缺失值,因此频数分布表中的百分比和有效百分比相同。从此次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家庭居民人均消费的总体水平比较集中, 大约在2000元-3000元之间,还有少数省市的消费水平处在中等阶段,而只有上海、北京、浙江等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农村家庭居民人均消费达到了6000元以上。也就是说,我国农村家庭消费总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阶段。农民人均消费支出近似服从于正态分布。

三、参数检验―单样本t检验

全国31个省市的农村家庭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合计,大约有18个城市都集中在第一组,数额主要1913.71元-3065.44元之间,因此可推断,全国农村家庭居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的平均数应该在1913.71元-3065.44元之间,假设为2600元,由于该问题涉及的是单个总体,且要进行总体均值检验,同时农村家庭居民平均每人消费的总体可近似认为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应采用单样本t检验来分析推断全国农村家庭居民人均消费的平均值是否为2600元。分析结果如下: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为[2826.2465,3926.3709]元;由p=0.07>0.05得: 应接受原假设,认为全国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的平均数与2600元无显著差异。

四、引入变量建立聚类分析模型

4.1引入变量

由于多个变量使用的量纲可能各不相同或者变量间的数值大小相差很大,因此,首先要将初始变量标准化。把全国31个省市作为样本,将食品支出(x1),衣着支出(x2), 家庭设备支出 (x3), 医疗保健支出(x4),四项支出作为变量

4.2系统聚类法

K均值聚类法将31个省市分为3类结果为:

第一类:北京、上海、浙江 第二类:天津、江苏、福建、广东 第三类: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可以看出第一类的省市一般位于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第二类是经济水平中等的地区,第三类位于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

四、结论

近些年,启动内需仍然是最大问题。由于,有效需求的60%来自消费,而中国人口的80%是农民,所以要解决内需不足问题首要的是解决农村消费问题。此外,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当前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受到收入水平、消费环境、消费结构、消费观念,以及商品供给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仍比较落后,因此,准确了解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和结构,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农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建平.多元统计分析 科学出版社,2013

[2] 刘文卿,何晓群.应用回归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浙江省经济发展迈入发展的高速公路,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截止2011年,浙江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318.8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249元。同时浙江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浙江省过分注重中小企业的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从而忽略了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作用。尤其是农村无论从人口数还是从占地面积来看,农村的发展必然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巨大助力,而农村的消费结构变化也就成了发展的重大问题。

2.浙江省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由数据可知浙江省人均GDP增长率基本上都高于居民消费增长率,这表明居民消费落后于经济增长;其次,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10年中有7年都是高于农村人均消费增长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在逐步扩大,间接地体现了城乡二元结构。最后农村人均消费增长率明显低于人均GDP增长率,这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从2000-2011年浙江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均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并且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这表明浙江省居民消费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目前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这直接导致了消费支出差距的扩大,因此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十分重要。

3.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浙江省居民8大类生活消费项目: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杂项商品与服务。下图3是对2000-2011年浙江省8大类生活消费项目的汇总图。由图1可知,自2005年开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依次是食品消费支出、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衣着、居住、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在2000-2004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比重最大的仍旧是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浙江省城镇居民以步入了富裕的阶段,其消费支出已向文化娱乐等服务性消费转变。

图1浙江省城镇居民8大消费性支出

4.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由下图2可知,浙江省农村居民8大类消费性支出中,在2000-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依次是食品消费支出、居住、娱乐教育文化、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在2007-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比重最大的依次是食品消费支出、居住、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食品、居住、交通和通讯支出、娱乐教育文化支出权重的全距超过4%,可以认为这四大项消费项目在这12年里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他的4类项目权重基本保持不变。在2000-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最大的仍旧是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这表明自2000年以来,浙江省农村居民以步入了富裕的阶段,其消费支出已经向文化娱乐等服务性消费转变,但是只是出于富裕的初级阶段,远远落后于相对于城镇居民的富裕程度。

图2浙江省农村居民8大消费性支出

5.农村、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

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2005年开始,居住消费项目在农村居民中占的比例较大,但是对于城镇居民来说,这个比重相对较少。

2.2000-2011年,食品消费支出在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占的比重最大,城镇居民的富裕程度高于农村居民。

3.2000-2011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对娱乐文化教育、交通与通讯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增加。

第5篇: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线性回归模型;Eviews

一、研究背景

消费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世界金融危机过后,在我国外需下降的情况下,扩大居民消费就显得更加重要,而对于半数以上国民都是农村居民的中国来讲,能否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就直接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决定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在经济学中就存在着众多的消费函数理论,每种消费函数中的自变量不相同。

贵州省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内陆地区,其出口额本就较少,更能代表当下我国外需下降的情况,且其农村居民达到了2600多万人。因此,选择贵州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理论与实证分析

在西方经济学中存在着不同的消费函数理论,其中居于主流的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绝对消费理论、相对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及永久收入消费理论。每种理论的产生环境以及前提假设不同,因此其侧重的解释因素不同,表现在计量模型中就是解释变量不同。用计量经济模型来衡量各种消费理论的一个前提是理论中的解释因素要能得到量化,因此从该点考虑出发,永久收入消费理论就难以符合这个条件,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区别该理论中的持久收入和瞬时收入、持久消费和瞬时消费。所以本文仅对另外三种理论进行实证分析。

(一)凯恩斯绝对消费假说

1、相关理论依据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在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家庭收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即消费的边际倾向是小于1的。

2、绝对消费假说的检验

(1)模型的建立

根据绝对消费假说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Ct=β0+β1Y+Ut,其中: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我们用Ct来表示当期消费,Y表示当期可支配收入,β0表示可支配收入为0时的消费,即为维持生存的最低消费量,β1为边际消费倾向。

(2)数据的采集与初步分析

我们从统计年鉴中搜集到了1978-2008年的贵州省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数据。利用Eviews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对上述数据进行散点图分析,由Ct和Y的散点图可以看出:Ct和Y的线性关系比较明显,说明假设的线性方程比较恰当。

(3)模型参数的估计

我们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

Ct=36.44+0.78*Y

P=(0.003);(0.00)

R2=0.996

以上是就回归的结果,其中:β0和β1均通过了检验,且方程的R2非常高。

(4)检验与修正

a、异方差检验。对上述方程进行White检验(本文选择的都是不含有交差项的检验),检验得到的相伴概率P值为0.01,小于显著性水平,认为该方程存在异方差。

对异方差进行修正,因为消费Ct的残差随着解释变量Y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以1/Y为权,做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得到:Ct/Y=β0/Y+β1+Ut/Y。进行回归,得到估计方程如下:

Ct=11.85+0.82*Y

用修正之后的残差做White检验,检验结果说明已经克服了异方差性,但是修正的代价是方程的拟合优度大幅度下降,从0.996下降至0.2,考虑到异方差并不会影响估计参数的无偏性,因此使用未经修正的估计方程。

b、自相关检验。从原方程的输出结果得知D-W统计量为0.764,可知,该方程存在正自相关。再对残差进行LM检验,发现该方程只存在一阶自相关,得到残差的回归估计方程:

Resid=3.664-0.005*Y+0.635Resid-1

接下来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自相关问题进行修正。首先估计自相关系数:

ρ=1-DW/2=1-0.764/2=0.618

对原变量做广义差分变换。令:

GDCt=Ct-0.618*Ct-1

CDYt=Yt-0.618*Yt-1

对GDCt和GDYt,以1979-2008年为样本再次回归,得:

第6篇: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居民消费结构

一、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全年消费支出的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指标的统计方法。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 (2012年)”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一)变量的选定

变量共有8个,分别设为X1食品,X2衣着,X3居住,X4家庭设备以服务,X5交通和通讯,X6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X7医疗保健,X8其他商品及服务。

(二)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见附件),具体结果如下:

由此表知,3个主成分的计算结果。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85.141%,第一、第二主成分的积累贡献率为91.710%说明全部变量的具体信息都包括在其中,不需再计算。

各主成分中,个变量的系数如下表所示

(三)对结果的具体分析

(1)第一主成分中的八个变量指标相当且都为正值,所以第一主成分中每个指标的影响是差不多的,这说明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的因素并不单一,是多样的,农村居民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这些变量指标都不可或缺,只是影响程度大小不一。其中,交通和通讯的系数最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居民对交通和通讯的需求在增大。同时,我们注意到F1值越大,说明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2)第二主成分的系数表面,它是X1、X8和X2、X6、X7的对比。F2的正负值是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反映,也就是说不同的变量对不同地区消费人群的影响是不一样的。X3、X4、X5的系数太小,和其它影响指标相比可以忽略不计。而其中X5系数最低,这又恰恰说明农村居民对交通和通讯的需要虽然在增加,但增加幅度已经大为降低。这也十分符合我国农村的基本情况,农村居民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对家庭设备的更新和住房的要求 逐渐增加。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中的住房不再是过去的瓦屋,平房和小洋楼随处可见,家电下乡活的同样改善者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

(3)对第二主成分的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到食品、衣着、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和其它商品及服务应分为两类,在不同的地区这两类变量指标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但总体来说这五类才是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居民的消费水平。观察这些指标的系数后可以了解到,食品和衣着占的比重仍然最大。然后占比重较大的是医疗保健,随着政府大力提倡和加强农村的医疗保健制度的建立,农村居民不再生病不看医生,开始注重医疗和平时的生活保健。这些都是当今农村的现状和表现。

(4)同时我们注意到农村居民消费中文娱项和其它商品的影响也很重要。现在农村居民日益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文化层次的提高,使得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人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从事专业养殖和大棚种植的农民成为农村中的富裕阶层。交通的便利打打加强了城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过去逢年过节赶集的现象逐渐减少,农民随时可以去城镇购物或者游玩。

以上这些分析无一不表现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进一步验证了我国改革的正确性,只有不断深入的改革,以及对农村的大力扶持,才能使得我国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人们生活不断改善。

二、对策的分析

虽然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有所增长,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仍比较大,农村中消费仍旧不足。当前我们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二是调整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

(1)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农业为工业进行积累的时期行将结束,工业要开始反哺农业。产业间的不平衡发展趋势要逐渐缩小,我国落后的第一产业,要利用工业上的优秀技术部断改善生产工具和更新农业中的科学技术,大力提高农业产量,鼓励养殖业的发展。

(2)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要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引导农村居民从传统的消费模式向服务业转变。加强调节力度,使交通和通讯,医疗保险,文教娱乐等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指标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建军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主成分分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 张焕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地区性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2

[3] 傅荣林.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的探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

[4] 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第7篇: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一、四川省的总体消费能力不强

2007年四川省人均消费8691.99元,低于全国9997.47元的平均水平,说明四川省的城镇人均消费水平仍然偏低,为达到平均水平。而2007年四川省人均收入11098.28低于全国13785.81的平均水平,2011年同样低于全国21810的平均水平,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的直接因素,四川省人均收入的不足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人均消费不足的原因。再来看农村收入和消费,四川省2007年的人均收入为3546.69,低于全国4140.36的平均水平,一方面说明四川省农村发展滞后,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消费的不足。但是,从表3反映的情况则是――四川省农村人均消费从2007年到2011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消费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由于四川省农村消费结构、环境、理念等发生变化从而刺激农村居民消费;也可能由于政策等其它因素改善了四川省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进而刺激了需求。无论是哪种原因,这一现象都说明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的潜力是巨大了,并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这更加说明应该从多角度探索、实施能够刺激居民消费的措施,而从政府角度出发,更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从本职出发,研究可刺激居民消费的多元渠道。

二、四川省城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失衡

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就使得政府在刺激居民消费上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研究的问题更具有针对性。而历年来四川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就存在较大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如图1所示:

图1四川省城镇农村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对比

由图1反映出的现象可以看到,总的来看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都呈增长趋势,但是红色线代表的的城镇人均收入和消费始终在蓝色线代表的农村人均消费和收入之上,且城镇和农村间差距不断扩大。这说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而差距扩大的趋势则表明农村需要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而且在如何促进居民消费的问题上相应的政策也应有所不同,须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三、四川省个地区消费格局失衡

四川省包括21个地区,其中相对发达地区为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GDP排名后三位的为巴中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他们2011的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和消费如表2所示:

表1反映出四川省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在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上的差距,2011年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的城镇人均消费都远超过GDP排名后三位的巴中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由于篇幅有限,表中只列举了四川省GDP排名前三位和后三位的对比,但是也足以看出四川省在居民消费上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各地区间消费格局失衡,这不利于整体消费环境的改善成果、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政策环境、经济条件、技术缺失、人才匮乏等等因素,解决之道也须尽量同时兼顾这些因素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四、总结

通过对四川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我可可以看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近几年中,四川省的消费状况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总体消费疲软,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差异较大,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严重的落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并且两者的差距成扩大趋势,政府必去采取措施予以调整。最后,四川省的各地区的消费情况也是存在这较严重的不平衡,这对于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整。(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胡书东.中国财政支出和民间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2,(6):26-32

第8篇: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消费信贷 约束因素 对策建议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消费信贷的供给与需求

消费信贷是指为了调剂资金的余缺解决资金拥有与消费需求实现的时间差,由金融机构发放用于购买最终商品与服务的贷款,充分弥补了资金与消费需求的矛盾。众多学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已经证实消费信贷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消费信贷需求属于引致需求,消费者首先有对消费的需求,当资金不足以付现,又对未来有稳定现金流预期时,就产生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以盈利为目的为消费信贷的需求者设计和提供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

(二)农村消费信贷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分析

当前,城市的消费信贷市场已经蓬勃发展,成为了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而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消费信贷几乎处于“盲区”,消费信贷始终未能成为广大农民提高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奔小康的“助推器”。

为了切实了解农村居民当前的消费和信贷情况,我们分别选取东部沿海的浙江省杭州市和内陆中部地区的湖南省娄底市作为样本采集点。相对来说,这两个采集点前者较为富足,后者相对贫困,对于我们的调查来说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有助于我们的调查结果的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尽管大部分农民是有消费的需求和欲望的,但是占三分之二比例的受访者对消费信贷持观望态度。而由于农业先天的弱智性,农业经营的高风险性、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约而同地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逐步向城市收缩,而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具有不确定性,再加上农信社自身机制的不完善性和弱小性,就造成了“一社”独立难支“三农”的困境。本文将从消费信贷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为后续研究解决农村消费信贷现状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制约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需求方面制约因素

第一,传统的消费观念。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攒钱消费、量入为出的排斥享乐主义,二是不愿借钱消费、无债一身轻的自足型消费。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96.7%的农民不会在比较缺钱时进行消赞。农民群众习惯于这样的传统消费观念,对于超前消赞、贷款消费还不能接受。

第二,家庭承贷能力。根据国外消费信贷发展的经验,居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即承贷能力(主要是指家庭收入水平、户均金融资产数量)的大小,是决定其是否负债消费的根本性因素。一般而言,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对消费信贷的经济承受能力越强,消费信贷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明显。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是居民家庭可预见的、未来的长期收入决定了消费信贷承受能力的收入水平。居民家庭未来收入预期越好,其消费信贷的承受能力就越强。而通过对我们选取的两个采集点得到的调查数据显示来看,目前手头没钱,预期收入不佳在导致农村居民不愿意添置新消费品的原因中占35.5%的比例。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普遍不高且不稳定,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第三,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农民收入风险性比较高,同时为了满足子女教育、大病医疗、建房、婚丧嫁娶和养老等预期大额资金的支出需要,农民强化了储蓄倾向,弱化了即期消费,更是很少主动到银行举债消费,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手头有钱,但收入不稳定,买了怕不能应急和手头有钱,但预期有很多其他支出分别在导致农村居民不愿意添置新消费品的原因中占28.2%和36.3%,一定程度在说明了由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较低经济承受能力也降低了其选择消费信贷的可能性。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增强了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农民的消费倾向。

第四,农村的消费环境相对落后,抑制了农村的消费需求。农村的交通、电信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造成农村消费环境相对落后,甚至一些边远山区和牧区的居民仍然只能接受有限的电视通信信号,降低了农民与电视、电话、电脑等商品的结合度,从而使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面临着巨大的消费环境障碍。同时,由于农村消费市场不够完善,农民的消费选择不多,消费者权益保障及售后服务机制的不完善,也降低了农民的消费欲望。

(二)供给方面制约因素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问题,国内学者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第一种观点(谢平2001)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是供给型的,导致的原因主要是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的资金有限。第二种观点(高帆2002)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是供给型与需求型共存的。高帆认为,我国农村当前所面临的一个特征性事实是,在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同时农户对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需求却相对有限。第三种观点(何志雄2003)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供给型,需求型金融抑制是从属现象。金融有效需求不足,其实质却是金融供给的类型不对,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本文支持何志雄的观点。消费信贷供给方面的约束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体制和制度存有缺陷。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呈现商业性金融“不为”,政策性金融“难为”,农信社“无力为”的现象,“一社”独立难支“三农”的困境凸显。2008年8月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更新后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2007年底全国30136个乡镇中,银行业网点平均不足3个,有2868个乡镇无任何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只设有一家银行网点的乡镇全国还有8901个,当地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乡镇的金融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分布在非县城所在地乡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机构。此外,农村金融网点设置不合理,大多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城、城郊和中心城镇,而边远乡镇的农民却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

第二,消费信贷的风险大。一是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造成违约风险的加大,调查研究显示声誉好、能够承担担保、家庭财产水平高的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二是抵押和担保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抵押担保具体操作中有障碍,如担保人自身出现问题、抵押物价值评估及处置的困难;三是信贷员贷后监督乏力。由于现有信贷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很难保证贷后的跟踪监督,到期贷款收不回的现象更促进了金融机构“惜贷”和“惧贷”现象的出现。

第三,消费信贷交易成本约束。由于农村消费信贷是零售性贷款,单笔金额较小,手续繁琐,在目前尚未建立个人信用等级制度的前提下,每办一笔业务所付出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都非常大,而

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又十分有限,因而金融机构办理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第四,消费信贷产品的供给约束。福建省银监局2006年的问卷调查从细节上对农户信贷服务方面的要求作了描述。受调查农户认为办理贷款存在问题,居于首位的是贷款期限太短,占30.4%,利率太高占29.7%,贷款额度太小占26.7%,手续繁琐占26.1%,评估抵押费用太高占25.1%。繁琐的程序时出于对风险以及自身利益的考虑,但是影响了信贷效率,经过层层审查,可能已经耽误了农户用款的最佳时期。

第五,对消费信贷的宣传不到位。政府和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的宣传方面投入不足,农民缺乏对消费信贷政策、信贷产品和信贷业务流程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对于消费信贷的认知停留在听说过而已的程度,比例达到所有人次的65%,而完全不知道消费信贷是什么的达到所有人次的28%。

三、消除约束因素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路子,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目前农村消费信贷的发展缓慢直接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并进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在从消费信贷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约束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之后,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逐步消除这些约束因素。

第一,转变农户的消费观念。政府应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惠农、扶农、护农政策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多年收入增长及未来收入稳定增长的预期得以实现,促进农民的消费观念进一步转变,增强改善生活的信心。在消费目标上,促使其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由物质消费为主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注重丰富精神生活,使农民的消费结构在渐变中趋于优化,进而增加消费信贷需求。

第二,加大各种财政投入。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防灾抗旱能力;提高技术资金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对农机补贴力度,改变农业耕作方式,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率;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投入,扭转日益恶劣的气候条件,提高农民预期收入及其稳定性。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的建设,降低农户未来支出及其不确定性。二者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户的承贷能力。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好农民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困扰他们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问题,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同时要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改变落后的商品流通模式,在农村设置大型的超市、连锁店等,为农民购买商品提供更多选择;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打消农民害怕买到假货的顾虑;提高服务水平,在广大农村多设置一些售后网点,促使农民放心消费。

第四,完善涉农金融法规和政策,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完善补充《物权法》中涉农贷款抵押物范畴,规范抵押具体操作。二是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以保护农村合作金融的合法权益,明确对农村金融业务给予补贴或政策支持。同时,要针对农村地区的汽车消费信贷和住房信贷等建立相配套的更细分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提高金融机构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2006年12月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议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服务门槛,强化监管约束,加大政策支持,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考虑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使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并适时开拓、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新领域,创新农村担保模式,消除供给型约束,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抑制。

第四,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的信用体系,降低消费信贷风险。培育广大农民群众的诚信意识,要结合农村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农村金融部门广泛参与开展信用明星户评选活动,在社会上努力营造诚实守信光荣的良好氖围,从根本上降低消费信贷风险。

政府和银行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广泛向工商、税务、公安、房管、土地、车管、保险、商家等相关部门采集农户信用资料,建立健全数据库,降低消费信贷风险,同时也可以降低消费信贷交易成本。

第五,加快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品种。政府要运用市场经济中“无形之手”的作用,引导开发适合农村需要的住房、农用车、助学、医疗和电器等消费信贷品种,引导农民消费升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奔小康,需要金融机构在市场中准确定位,还需要政府从法律、制度上予以支持,还有赖于社会各界对农业和诚信问题的充分重视。

央行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央行将加强对金融机构扩大消费信贷的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满足农民不同特点、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为农民扩大消费提供便利。

第六,加大农村消费信贷的宣传力度。华南理工大学的张伟硕士等在对汝南县九个乡镇的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对农户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则农户有信贷需求的比例比不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时信贷需求的比例高出将近15个百分点。这说明可能有的农户对消费信贷不够了解。所以如果对农户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则有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消费观念,大大激发农户的信贷需求。

第9篇:农村消费分析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状况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33-2

1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1.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

1980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民政策的不断落实,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有所提升。1980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162.2元,2009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4241.3元,年均增长了18.2%。2009年,农村居民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人均支出水平分别为1331.1元、345.7元、946.8元及161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16倍、16.2倍、92.7倍和94.7%;2009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用于文化教育及娱乐消费人均支出496元,比1993年年均增长30.1%。

受城乡发展差距大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城乡消费水平仍存在差距。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看,全省农村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由1980年的500元提高到2009年的9629.6元,增长了19.2倍,1980―2009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由162.2元增加到4241.3元,增长了26.1倍,29年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由337.8元扩大5388.3元,扩大了15.9倍。

1.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整体小康的提升过程中,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即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的转变。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以基本生活需求消费为主的消费类别所占比重下降,农村居民食品和衣着消费所占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58.3%和16.8%下降为2009年的31.4%和8.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保持基本稳定。而同期用于提高生活消费质量为主的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支出所占比重均有所提高。居住支出和交通通讯支出所占比重呈持续增长态势,分别由1980年11.2%和5.9%上升为2009年的22.3%和10.1%;文教教育用品及服务性消费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也有较快增长,2009年它们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分别达到11.7%和10.2%,分别比1980年提高6和7.5个百分点。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化,但与城市相比在消费结构上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2009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衣着支出分别为1403.7元和345.7元,二者之比为4:1。从耐用消费品保有量上看,城镇家庭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的需求已趋于更新换代,进入电脑、空调、手机、轿车等较高消费层次,而农村家庭各类耐用品还处于需求增长期。2009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547.9元,而农村为161.0元,二者之比为3.4:1。从文化娱乐消费上看,尽管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总项支出差距有所缩小,但差别还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黑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娱乐文化教育支出分别为956.9元和496.4元,二者之比为1.9:1。可见,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层次仍明显低于城镇居民。

2 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2.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7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14.5%,仅相当于城镇可支配收入的41.4%,而且收入增长稳定性差。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有55.6%来自于农业,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而且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粮食经营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明显增大。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农资价格,致力于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受原材料上涨和运输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农资价格一直保持着持续攀升态势,农业生产成本增大,压缩了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的空间。

2.2 农村消费环境差

黑龙江省农村消费环境欠佳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目前交通、通讯、自来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和宽带覆盖面还不够广,彩电和家用电脑的使用受到限制;大部分的农村缺少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尤其是极度缺乏与农民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服务设施;农村市场存在商业网点少,品种匮乏,信息不畅,交易成本高等不利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农村缺乏有效的服务组织,商品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村居民对购买耐用消费品顾虑重重,消费热情受到抑制;农村消费信贷环境差,农村居民借款难以从正规渠道得到,阻碍了农村居民进行建房、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等大额消费。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农村居民无法将潜在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

2.3 消费观念落后

黑龙江省农民的消费需求受传统观念与习惯的影响较大,从而导致农村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受消费意识、消费习俗和文化素质的制约,不少农民的消费层次较低,消费结构失衡,畸形消费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婚丧嫁娶过度消费、举债消费;二是人情消费开支大;三是一些如封建迷信、赌博等灰色消费支出也大量增加。此外,农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量入为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攒钱养老”“积累为后”的消费心理普遍存在,“能自己种的不买,能凑合用的不换,能不花钱的不花”的小农消费观念、消费习俗降低了农村居民对激活消费经济政策措施反应的灵敏度,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经济政策措施的作用,抑制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进一步提高。

3 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农村消费的对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业,要提高农民收入,一定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首先,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补贴的力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9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206.76元,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为5265.91元、5258.00元,相比之下,黑龙江省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且增收相对困难。要改变这一现状,在依靠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条件下,应继续建立健全对“三农”的保障体系。要加强农业科技的运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继续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这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其次,要加快城市化步伐。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加大城市对其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力度;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逐步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民人均农业资源拥有量。再次,加强政府的引导,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改善就业环境。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日益壮大。

3.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的储蓄趋向,拉动消费

现阶段,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处于发展阶段,并不完善,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必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占全省社会保障费的比重,切实关注农村困难群体解决生活难题,给予他们基本生活保障,着力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积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和失业农民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对此出台相关的保障政策,以解决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再次,拓展和扩大养老保障资金筹资渠道,促进养老保障体系平稳运行,尽快恢复和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村的医疗水平达到“小病不出门、大病有人保”的状态。

3.3 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改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

首先,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保持城乡市场繁荣稳定,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在农村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工程,利用这些惠民项目推进农村消费有效增长。其次,积极发展农村的商业设施。规划建设重点商品市场和物流园区。结合黑龙江省城市整体发展布局,做好批发市场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新型农资流通组织和服务体系,整顿和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再次,发展农村信用消费,改变传统的积累型购买方式,重点扩大住房、农用机械、大型家电等市场的信用消费规模,实现从滞后型消费转为适度超前型消费。

3.4 对农民进行消费教育,引导农民合理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