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传统经典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精选陆放翁诗集》 文献价值 审美范式 经典化
《精选陆放翁诗集》为现今可考的陆游早期重要诗歌选本,明清两代史志目录、官私书目对其多有著录,如高儒《百川书志》卷十五、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三十二、倪灿《补辽金元艺文志》卷四、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卷四、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十等。《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书云:“剑南诗集汲古阁刻本今已盛行于世,然此选去取颇不苟,又宋人旧本,故以陈亮、欧阳文粹之例与本集并存之。”[1]对《精选陆放翁诗集》的价值作了一定的揭示与肯定。本文试对《精选陆放翁诗集》的价值意义做进一步的钩沉。
一、文献价值
《精选陆放翁诗集》的文献价值首先在于对陆游诗歌的保存。刊刻于南宋的陆子虡《放翁先生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本、陆子遹《剑南诗稿续稿》六十七卷本,由于长期没有新刻,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散佚,《精选陆放翁诗集》作为元明两代流传最为广泛的陆诗选本,遂成为明代各种通本及单行本陆诗选本的文献来源。明代的宋诗选本如《宋艺圃集》《石仓历代诗选》,核其篇目,不仅所选之陆诗均见于《精选陆放翁诗集》,且篇目前后次序多与《精选陆放翁诗集》一致,表现出明显的渊源关系。[2]就单行本而言,明正德年间汪大章刊本《渭南文集》收诗九卷,经傅增湘详考证,全取自《精选陆放翁诗集》。明末毛晋在刊刻汲古阁本《剑南诗稿》时,亦从须溪本放翁诗集中检得未刻诗二十首。[3]又据今人辑考,《精选陆放翁诗集》所录诗篇中有十四首不见于今《剑南诗稿》,“如《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卷三《黄山塔》、《送三兄赴秦邸》、卷五《闻婆饼焦》、《种桑》、《夜间橹声》、《离家示妻子》、卷八《闻角》、《寄杨济伯》、《采菊》、《吴娃曲》四首、《过江至萧山县驿东轩海棠已谢》”,[4]足见《精选陆放翁诗集》在陆诗采失补遗工作上的巨大价值。
作为宋人旧本,《精选陆放翁诗集》的文献价值还在于它保存了宋人对陆诗的评点形式与内容。南宋的诗文选本具有与前代选本不同的特点,“不仅有序论,而且有圈点、评点。诗文选本与圈点、评点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新的选本形式,且在后代成为传统。……这些诗文选本除了具有入选作品自身的文本价值之外,还具有传播价值和理论价值。”[5]《涧谷》《须溪》两选本即体现了南宋选本的这一特点,明弘治十年冉孝隆刻本前集有罗憼序、罗椅圈点,后集有刘辰翁评语56条。这些圈点、评语和他们所选录的诗歌篇目一起,为我们了解、探究八百年前陆诗读者的阅读趣味、审美取好、评诗标准提供了生动的材料。姚斯认为:“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它的审美价值也是在这过程中得以证实。”[6]作为名声显赫的早期陆诗读者或批评者,罗、刘二家选本的文献价值还在于,其独到的见解及精辟的阐释,为陆游诗歌接受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
二、树立了两种陆诗审美范式
钱钟书《宋诗选注》评陆诗时说:“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7]朱自清《经典常谈》亦认为:“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慨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8]两家观点可谓是对陆诗整体风貌的一个精辟概括,这个概括固然源自钱、朱二家对陆游诗歌的深入研读后的内心体悟,然而亦是对八百年来陆诗接受活动中两种审美取向的理论总结。我们知道陆游诗歌在宋代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后由于诗坛风气的影响,陆诗的关注度虽然时强时弱,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对陆诗的阅读评论一直没有间断过,从而构成了一部长达八百年的陆诗接受史。在这八百年里,人们对于陆诗的审美取向因时代风尚和个人的欣赏趣味不同呈现出复杂的变化。如明代刘基欣赏陆游流连光景的诗篇,在陆游《晚兴诗》《卖花叟》《湖上诗》等诗篇后都有题诗。同时代的费经虞则读出了陆诗中深厚悲壮的另一滋味,其《雅伦》卷二“放翁亦学杜学白,而尖新峭别,自成一体,有宋诗人无出其右。近日家弦户诵,不能得其深厚悲壮,但得其率意而已。”[9]人们或将陆游拟之杜甫,或将其比作李白,或喟叹其诗之豪宕沉郁,或欣赏其透脱清奇,诸家观点不一而足。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其诗歌风格的形成和确认,不仅取决于主体的创作实践,还建立在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其诗歌的阅读与接受的基础之上。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气和不同读者的审美取好都会影响人们对于某一诗人诗歌风格的体认,对于陆诗接受来说,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由于一般读者难以获取或遍览陆诗全集,陆诗的面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选本的呈现。清代比较流行的陆诗选本因过多遴选模写事情、品题花鸟的闲适诗乃至于使陆游被认作“苏州一老清客”[10],可知选本本身的审美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于陆诗风格的认识。
作为元明两代广为流行的陆诗选本,《精选陆放翁诗集》的选诗情况亦决定着陆诗的面貌进而影响着后世读者对陆诗的接受。关于《精选陆放翁诗集》的选诗特点,现代诗人冯至有一段精辟的概括:“前集所选多闲情逸致之作,不能代表放翁诗全面,刘辰翁编选之后集,则慷慨悲歌,读之使人振奋,盖与选者身世及思想水平有关也……平心而论,两集正好互相补充,可以看出诗人的全貌。”[11]遗民诗人刘辰翁对陆游豪宕沉郁的爱国诗作感触深刻,其《须溪集》卷六云:“陆放翁诗万首,今日入关,明日出塞,渡河践华,皆如昔人想见狼居胥伊吾北,有志无时,载驰载驱,寐语出狂徒,以资今人马上之一笑。然今人马上万里复少此。”[12]言语之中透露着对陆游浩荡之气的敬服与欣赏;而资性淡泊又仕途坎坷的罗椅对于放翁留恋光景、叹老嗟卑之作则更为偏爱。
《涧谷》《须溪》二集不同的选诗趣好使得陆游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得以呈现。其美学意义在于,作为陆诗的早期读者,他们以选本这种审美实践的方式表达了各自对于陆游诗歌不同风格的审美取好并为后世读者提供了陆诗欣赏的两种审美范式——“豪宕沉郁”与“清新刻露”。后代读者对陆诗风格的体认,虽然带有不同倾向,但大体都跳不出这个审美框架。
三、推进了陆游诗歌经典化进程
“宋人之诗,多者莫如子瞻、务观。……务观闲适,写村林茅舍、农田耕渔、花石琴酒事,每逐月日,记寒暑。读其诗如读其年谱也。”[13]陆游笔耕不辍、勤勉作诗的精神得到后代评论家的广泛称许,近万首的诗篇亦奠定了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然而成诗过繁过快也给陆诗带来了蹊径太熟、章法句法雷同的缺陷,清人对此多有批评。对于陆诗研究来说,披拣出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深入研究其内涵质素、生成机制、价值影响,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陆诗精髓的了解,还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揭示出社会心理和文化思想变迁的轨迹。经典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为“经典不仅仅是刻写于竹简、书页之上的实体存在,更多地存在于作家与批评家、读者共同的阅读、阐释、接受与创造之中。”[14]就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产生的特殊形态而言,主要受到选编、评点、引用、目录的著录与评价等影响。要还原经典形成的过程,我们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细致的考察和分析。在这诸多因素之中,选本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批评方式,最易在大众读者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对经典的形成可谓居功至伟。对于陆诗经典化来说,选本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不同时代选本的选录与评点,一些诗作一再进入人们的阅读视野,被反复地阅读、注解、评论,遂成为地位稳固的经典之作。而在经典形成的历时态的进程中,早期选本、权威选本起到了主导与支配的作用。据江西师大黄英硕士论文《陆游诗歌五十首经典名篇的考察》统计,在排名前五十的陆诗经典中,《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选入12首,《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选入16首。[15]又据复旦大学张毅博士论文《陆游诗传播、阅读专题研究》统计,48首出自《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的作品,在清代吴之振、陈訏、杨大鹤、朱陖、周之麟、等许多大型陆诗选本里反复出现。[16]综合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收诗总数不足陆诗全集十分之一的《精选陆放翁诗集》,其名篇选入率却在50%以上(《别集》一卷选入陆诗经典篇目情况尚未考虑在内)[17];二是在清代陆诗全集俱备的情况下,面对近万首可供选录的陆诗材料,选家们却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与《精选陆放翁诗集》重合的陆诗的小部分诗篇中,使得其中的某些诗作反复出现,最终成为陆诗中的经典。
这种情况看似偶然,实则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接受美学认为“文化传统对文学接受的支配、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为接受群体、个体提供了一个经历史选择和淘汰遗存下来的、群体审美经验积累而成的期待视野。这个视野成为每个接受群体、个体现实的接受活动由以出发的前提。”[18]作为在陆诗接受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早期选本,《精选陆放翁诗集》以权威选本的身份为陆诗欣赏树立了一种基本的视界和规范,这种视界和规范被元明两代的读者所采纳和继承,从而形成了群体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并作为一种文学传统一直影响着后世的陆诗接受。审美接受传统一旦形成,就会无意识地支配着人们对陆诗阅读、欣赏的发展走向,使人们不自觉遵循着已有的审美原则、方向来对陆诗进行阅读、欣赏、理解和评价,从而保持了陆诗经典的相对稳定性。
当然,文学传统的形成不是单向性的,后世读者除了继承文学传统外,亦有对传统的选择与调整。不同的时代由于文学风气、审美取向、政治环境的不同,会带着各自的审美视界对传统加以扬弃和革新,这也正好解释了某一时代的陆诗经典在另一时代退出读者审美视野的原因。在文学传统形成的双向作用之下,《精选陆放翁诗集》能够保有50%以上的名篇入选率[19],足见其作为陆诗选本的经典性。《精选陆放翁诗集》作为陆诗经典形成的一个关键环节,推动了陆游诗歌的经典化进程。
注释:
[1][清]永瑢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44页。
[2]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艺圃集》、《石仓历代诗选》统计核实。
[3]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70页。
[4]金开诚,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16页。
[5]张智华:《南宋的诗文选本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6][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7]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9页。
[8]朱自清:《经典常谈》,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9][明]费经虞:《雅伦》(卷二)《陆放翁体》,《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10][清]阎若璩:《潛丘箚记》(卷四),转引自孔凡礼、齐志平:《陆游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页。
[11]冯至:《手握旧卷,倍觉情深》,范用编:《买书琐记》,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0—31页。
[12][宋]刘辰翁:《须溪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20页。
[13][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一)品藻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43页。
[14]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5][17][19]黄英:《陆游诗歌五十首经典名篇的考察》,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6]张毅:《陆游诗传播、阅读专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2页。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 经典诗文;诵读;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148-01
1 中高年级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经典诗文是中华璀璨夺目的古代文化中一颗明珠,其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然各异,内容博大精深,意蕴简炼绵长,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蕴藏着丰富的“素质”内涵,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殿堂,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吟诵经典,可以启迪心智,清静灵魂,感悟人生。“读千古美文,做现代少年”。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是汲取民族语言精华、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熏陶的途径之一,诵读经典诗文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养,以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裨益。它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通过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习,已经能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并能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这对于进一步开展诵读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 “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第二学段(3~4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 “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腹有诗书气自豪。”从每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古诗词的平仄韵律的特点是非常适宜于小学生诵读的,通过诵读数量的积累,对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乃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读诵经典同时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2 中高年级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方法措施
2.1 创设环境,营造诵读氛围: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某种环境,周围的一切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在校园里、教室里张贴诗人画像,名诗名句,并定时更换;草坪、花圃的栅栏、路灯柱等都写上诗意的语言;将《论语》、《弟子规》、《唐诗宋词》等诗、文学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板报、橱窗、走廊常年刊录。校园里,经典名句随处可见,处处弥漫着经典的气息,洋溢着国学的墨香。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经典记住。让校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让学生时时刻刻与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先贤对话,让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2.2 定量定时,检查落实诵读
(1)老师为班级学生推荐每周吟诵的内容,每周一主题,如:李白的诗歌、杜甫的诗歌、春天的诗歌、宋词周、三字经诵读等。每学期,要求学生能背诵教师指定的必背古诗文,参与面100%,达标率95%。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
(2)充分利用早晨、上课前、下课后等时间,开展诵读活动。
(3)每周检测学生吟诵情况。分小组竞赛和每周教师检查相结合。
2.3 开展活动,激发诵读兴趣
2.3.1 竞赛类
背诵小能手评选:利用班会午会,在学生中开展古诗背诵比赛。
古诗文知识竞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等。在知识竞赛中,学生既走进古诗文,也走进了流芳百世的诗词名家的精神世界。
古诗文朗诵比赛: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加,或慷慨激昂、或思乡怀旧、或欣喜欢悦、或抑郁忧愁……大家都沉浸在诗的海洋里,一首首佳作似一曲曲动人的歌谣,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2.3.2 展示类:学校的橱窗、每个教室的黑板报、墙报……都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和才华的阵地,诗词小报、诗配画、诗化作文……形式多样,应有尽有。
2.3.3 活动类: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如中秋节来临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了有关月亮的古诗文,专门开设了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做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许多学生都说这样的中秋节过得才有意义。
结合班队课开展活动,如在母亲节的那一周,让学生收集有关歌颂母亲的古诗文并制成贺卡,组织一次“送贺卡赠诗词”的特别行动。一首首普通的诗文,因为倾注了孩子的真情就成为无价之宝。这一举措,既表达了礼轻、意重、情深的文化内涵,更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
3 开展诵读经典活动的成效
3.1 学生获益多:经典诗文的背诵已然成为了我们学校的一种时尚。通过诗词文化教育的积累与欣赏,让学生接受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诗学习与积累的一些操作范式。学生在近一年的古诗文诵读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加强了修养,丰富了思想。他在和古代诗文、文学家、圣人的直接对话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学生无论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才,他有丰厚古诗文功底,对他将会大有裨益。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也大大的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2 家长反映佳: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关注。他们也加入到孩子的诵读活动中,手捧经典,有滋有味地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品味,让书香飘满家庭。有的家长还积极主动到学校献计献策,推动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学生的种种变化犹如一股飓风,给四平八稳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带来了新鲜空气。
3.3 学校换新貌:经典诵读掀,文明儒雅换新貌。通过诵读活动,学校师生形成了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推动广大师生形成了“想读书、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大力营造了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书香氛围,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古诗是我国文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古诗这片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腹有诗书气自华”,引领学生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领略长江、黄河的气魄与胸襟,感悟唐诗、宋词、元曲的柔媚与豪迈,品味端午的粽子、中秋的圆月、春节的鞭炮……让学生从小沐浴在经典诗文的浓郁芬芳中,视诵读古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则传承民族的精神。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秉承的信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今,一踏进校门,就会听到这朗朗上口的经典美文。在校园里,经典名句随处可见,处处弥漫着经典的气息,洋溢着国学的墨香。让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诵读经典美文、唐诗宋词,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学会做人,还可以提高学生驾驭自己民族语言的能力,培养读书兴趣,增加文化底蕴。因此,我校安排了2~5年级的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等经典名篇。
经典诵读,产生了喜人的效应,对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起着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三年级的廖清芳同学自从学了《三字经》,她开始佩服古人,她说:“这么多的人生哲理,古人们都可以三个字一顿地概括出来,我终于理解了老师让我背诵经典的缘由,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五年级的卢向明同学说:“当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会用《三字经》中的‘子不学,断机杼’‘幼不学,老何为’来开导自己,使自己不半途而废;当有人为我解惑时,我就会想起《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我做错事时,我就会用《弟子规》中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来告诫自己不要明知故犯,要知错就改。”廖清芳的爷爷说,背古诗文,可以让孩子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提高专注力、记忆力。五年级学生韦福自从进行经典诵读后,懂得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怎样做一个好孩子,他说他还要继续诵读经典,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家长们也普遍反映,他们的孩子读了经典古诗文后,从经典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比以前懂事了,变得更有礼貌了。
经典诵读,使学生从小就对文字敏感,为未来的听、说、读、写打下基础。据从镇小升入初中的学生说,经典诵读帮了他们的大忙,而今他们学习文言文轻松多了。通过交流、比赛、游戏等形式,学生自觉快乐地背诵经典,乐此不疲,受到了家长的表扬和肯定。
诵读优秀文章和诗词,品陶涵泳,是中华民族教书育人的一个传统。四百年前,无锡东林书院有一幅顾宪成撰写的著名对联,到现在还家喻户晓。上联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11个字,生动地描绘出了大自然之声和学子的吟诵之音交织齐鸣、天人合一的境界,令人神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这句话说出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在诸多学习习惯中,朗读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这不仅因为诵读教育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法宝,而且我们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良好的朗读习惯,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知识面,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儿童心性纯净时,我们要让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伴随着人生的经验的成长,如吐芬芳,绽放光明,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长期的诵读,可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陶冶其性灵,开阔其心胸,端正其品行。诵读经典诗文,能让学生切实打下扎实的文化功底,培养人文素养,不再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现象,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之始,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拥有相应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这样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的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给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造就有用的人才。
那么,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1.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有关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体诗词曲、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例如:透过学习《岳阳楼记》,要让学生体会到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学习《鱼我所欲也》,要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义舍生的精神。这些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吗?同时,我们可利用课堂上3-5分钟时间,带着学生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为学生打下传统文化的基础。
2.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让学生阅读经典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拓宽学生视野。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诠释,阅读经典就是在滋养我们的精神:读《论语》,孔子深厚的济世情怀洞开着我们偏狭的心灵视窗;读《庄子》,庄子独立不羁的人格跃然纸上;读《孟子》,我们在那咄咄逼人的言辞里,体味"民本"思想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在的青年一代。
在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在我们感到浮躁的今天,回归经典阅读尤其迫切与重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都不要忘了对经典尽可能的亲近;唯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比如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4.利用传统节日传播民族文化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每一个节日都有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西风日盛的今天,学生们似乎对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更感兴趣,对古老的中秋、端午、清明等节日所知甚少。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七夕等节日更濒临失传的危险。二十四节气就更不用说了,就连成人,估计不是学气象专业的,也没几人能数得完整。虽然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你能熟视无睹吗?并不是孩子们不想了解,而是我们提供的内容太少了。只要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了解的机会,你就会看到孩子们的盎然兴趣和惊奇感叹。
【关键词】经典诵读 促进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08-02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语言宝库,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以下简称“经典诵读”),意义重大。它不仅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精神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促进更是直接、有效。比如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广泛积累知识,灵活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方法迁移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那么,究竟怎样去做,才能以经典诵读活动来促进语文教学呢?本人认为,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 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适合小学生诵读的优秀材料,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唐诗、宋词、《论语》历史故事、《诗经》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段选择不同的内容,如《弟子规》《三字经》等,比较适合初入学的学生诵读,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实用性也强;而唐诗、宋词、《论语》、历史故事、《诗经》等,更适合中高学段学生使用。
二 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
第一,最好每周有固定的经典诵读课,便于集中进行经典诵读教学。
第二,每天课前诵读经典,日日诵,巩固诵读课上所学内容。
第三,围绕传统节日举行经典诗文背诵比赛或展示活动,激发兴趣,活学活用,促进经典诵读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 采用合适的诵读方法
根据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经典诵读以读为主,兼以背、写、画、讲、演、赏等多种方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并与学校语文教学、班队会活动、综合实践等相结合,来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和实践性。同时,经典诵读要注意家校沟通,实现“立体化”教学,力求做到“知行合一”,促进经典的学习与应用。教学中还要注意采取“扬弃法”,对于学习材料中一些不适合的内容可以不学或换内容学习。
第一,老师引领学生以各种方式读学习材料。或快或慢,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不同学段重点不同。比如低年级经典诵读以读为主,读的方式有许多:表演读、听读、老师范读、学生领读、大小声变换读、快慢变化读、小组赛读、师生带读、吟读、齐读、接龙读等;而中高年级在正音以后,教师可多采用轻声自由读、高声诵读等朗读方式。
第二,从经典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老师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领悟:讲相关故事,讲有趣的常识,讲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事件等;将《弟子规》《三字经》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剧,让孩子表演、互相观摩学习,从中理解做人的道理……
第三,熟读成诵。教师引导孩子想出各种方法背:让学生将诗歌填进自己所喜爱和熟悉的儿童歌曲中,将诗歌唱出来;一些古诗、经书的语言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编成“拍手歌”,在玩耍时背出来。
第四,将日常语文教学与诵读教学紧密结合。(1)以经典拓宽语文学习的范围。现行语文课本中选入的中华传统文化材料都很精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以这些材料为基准点,向学生可以理解的其他相关材料辐射开,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语文教学丰富起来。(2)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经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引用一些经典诗文,并对学生在习作、阅读表达、综合实践活动中使用经典诗文进行大力表彰,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于经典的印象,又能激发学生学经典、用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一举多得。
第五,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将与诵读内容相关的经典材料介绍给学生,把诵读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第六,中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强,经典诵读自读自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开展诵读时可以引进语文学科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1)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采用实验中学到的方法以自学、互学、群学方式进行许多浅显诗文的自主学习。(2)利用资源法。依据学生现有的学习条件与学习能力,在中高年级利用网络等资源、工具,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然后课堂上相互交流。(3)综合活动法。以开展综合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搜索资料,处理信息,进行诵读综合展示。(4)展示交流法。组织中高年级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方法及经验。
第七,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常用的精讲诗文法也可以运用到经典诵读中。(1)精学诗文法:以赏景、入境、感情、悟理的方式精学诵读材料,提高审美能力。(2)字眼诵读法:在中高年级诵读教学中,通过抓字眼的方式促进理解带动诵读。
四 做好方法的迁移
诵读方法也可以向语文阅读教学迁移。
第一,无需全文背诵的较长篇幅的课文,其中重点段落的学习可以采用一些诵读方法。北师大版语文课本二年级上册《火红的枫叶》一课第三自然段语言精美,可以运用老师范读、师生带读、小组赛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枫叶的颜色美、形状美,初步感知比喻的作用。
在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冰心等九名德高望重的文学前辈们便指出:“我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长河现在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传统经典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文明的结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的文化之根挖断了,那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面提高学生与教师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迫在眉睫的是要他们饱读经典文化作品,“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饱读经典文化作品,不仅能加深人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能提升人的气质、修养等一系列综合素养。
中华经典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积淀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精品。因而我们要努力创建“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的学校文化,让青少年学生饱读经典文化,让他们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逐渐开启智慧,从而奠定他们一生拥有美好人生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兴趣,让学生把诵读经典文化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呢?
一、 创建“诵读经典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师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第一,我们可以在学校走廊醒目的地方和教室内张贴一些经典诗句、名言和一些圣贤的画像;第二,在红领巾广播站创办一个“古诗文欣赏”栏目,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播放一些配乐古诗朗诵和诗文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伴随着快乐的游戏活动;第三,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和知识专栏中每周抄写一至两篇经典诗文,让学生在休息时间自由诵读;第四,每天课前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古诗词,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经典文化的感染和影响下得到熏陶。
二、 开展“弘扬经典文化”的丰富多彩活动
中华的经典诗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思想高远,语言丰富,音韵优美,堪称一绝。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时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1.召开古诗歌主题班会。先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收集材料,在班队会上采用背、唱、画等多种形式。班会的主题可联系课文教学或学生生活的实际来确定。
2.举行古诗文诵读比赛。这可将同一内容的诗歌在学生中分组进行诵读比赛,如送别诗一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渭城曲》《兵车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也可将同一作者的诗词进行朗读比赛,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还可以采用对接诗句比赛,总之形式应不拘一格,内容要精心选择。
3.成立古诗文朗诵兴趣小组。召集一些爱好诗文的学生成立一个兴趣小组,每周定期开展一些活动:诗歌演唱会、诗歌鉴赏会、郊游中的诗文朗诵会等。另外还可指导学生制作古诗文卡片,让学生将古诗文抄录绘制成卡片,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里,三五成群地朗读。
4.开展古诗文贺卡赠送活动。先由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给每个学生赠送一张写上古诗文或名言警句的卡片,如给贪玩的孩子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或是写:“业精于勤,荒于嬉。”给遭遇不幸的孩子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有骄气的孩子写:“谦受益,满招损。”或是写:“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给优秀的孩子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或是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给不注意节约的孩子写:“成由勤俭,败由奢。”或是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给好动的孩子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是写:“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给班干部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等。由此再引导学生在节日或是适宜的时候给自己的同学、朋友、家长制作一些相似的卡片,将自己的祝愿、劝勉用古诗文的名句表达出来。如给远方的同学写“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给班上的同学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给年老的长辈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工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性质及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贯注文化精神。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1.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情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是维系中华民族悠久和灿烂历史文化的精神纽带。语文教材中收集大量爱国的篇章,传递着对祖国忠诚、挚爱的民族精神,学生能够从《黄河颂》中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从《木兰诗》中感受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从《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热情。
2.利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翻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一位位民族英雄以英雄气概谱写华夏儿女壮丽的诗篇。语文教材中蕴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民族关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等民族精神,它们如春风化雨一样在学习中渗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节。
3.利用传统文化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由于现在的学生受网络、社会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内心浮躁,我们要用传统文化如春风般吹进学生脑海里,用优秀文化来武装青少年头脑,使民族文化作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支柱,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情操。
三、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
1.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接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阅历等主观体验,激发学生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体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笔者在讲授《散步》时,先设置“请结合文中例句分析句子所传达的人物情感”这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在深化文章主题的环节中,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年青一代啃老现象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德育渗透还是要回归到个人,笔者创设一个生活情境: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做法。该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把感悟到的道德思想去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最后笔者布置一题作业:请你描写一个体现你尊重长辈、孝顺父母的情景,字数200字。本活动把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孝道”的践行情况,书写自己孝亲的故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感受。这种思想文化或许将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2.大力挖掘作品文化内蕴,解读作品所反映的深刻思想
语文教材书中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要讲授知识、阅读技能外,还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文化滋养。老师在备课时适当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挖掘语文教学自身文化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关注作者;关注写作背景;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发散;注重揣摩推敲以及学科沟通。例如,《秋天的怀念》中,“我”与母亲的母子深情固然真挚动人,作者细刻画抒真情的写法固然值得学生学习,同样老师不能忽略作者在这篇文章传达了一种文化精神,那就是古代所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笔者给学生展示作者的生平简历:“作者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永久坐上轮椅,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他所创作的《我与地坛》被公?J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史铁生用辉煌的人生给“自强不息”做了很好的注脚,而文末那句“好好儿活”这种顿悟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统文化的传神表达。史铁生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或许因为这一课而植入学生的心田。
3.积极开展诵读活动,更好地体味民族精神
在开展诵读活动时要注意整体推进,系统布局。诵读什么,如何诵读,必须坚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出发,系统安排,逐步拓宽、提高和深入。在对文化经典的选择上,围绕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列出学生成长中最具基础性意义的“立人”之本的一些篇目。分阶段确定诵读内容,循序渐进,灵活多样。要注意古今中外的比较,让学生既诵读传统经典,又诵读现当代经典;使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相融相通,融入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环节和阶段。
古诗文聚集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大量精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古诗文深刻的文化内涵,一方面落实古诗文赏析的能力训练,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文化精髓。老师可以给小组一个诗歌的主题,让学生找出初中阶段能体现该主题的诗篇,例如:爱国篇、隐逸篇、思亲篇、友情篇、抑郁篇、闲适篇、田园篇等,学生在整理古诗的过程中既提高了能力,也感受了古诗文的魅力。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提取出一个体现深厚文化的主题,然后筛选相应主题的几篇古诗文,中间设置简洁凝练的串讲词,最终形成诵读稿。通过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会得到激发,朗读的技巧有所提升,并从有感情的诵读中更好地体味民族精神。
4.结合中国传统日子,让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传统节日文化
经典有许多,如:弟子规、三字经、书法、国画等,但我却独钟情于古诗。中国传统古诗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是传统文化园圃中最璀璨的一支奇葩。找在两千多年前,我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诗歌来记录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阅读,可以开阔视野,获取新知;阅读,可以跨越时空,纵横古今中外;阅读,还可以和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取得作文高分的同学都有相同的诀窍——喜欢课外阅读经典。因为可以从阅读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如:在写作、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运用到古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经典就似一位朋友!这位朋友会把我们带进世界文学的宝库,让我们阅览中华民族的经典,领略世界名篇的精彩。这位朋友会告诉我:经典是一席视觉盛宴,美味绝伦;经典是一曲雄伟浩大的交响乐,震天动地,歌颂人生;经典是一面皎洁的光芒灵镜,照射人生;经典是一把智慧钥匙,开启心灵。我们读经典,读人生,读社会,读智慧,让我们成为有知识、有道德、有智慧的人。经典是幻想天地的精彩,是世界儿童的欢歌,是祖先流淌亲情的甘露,是奔放浪漫的神话!让我们与圣人对话、与智慧对话、与经典对话。
我爱经典、愿经典与我同行,与我成长,与我飞翔!
的的五年级:绿色
【关键词】经典作品;现实;矛盾;调和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和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伦理道德、文化思想等内容,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塑造青少年高尚人格、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大多是名家名篇,相当篇目是流芳千古的文章,它们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意蕴丰富,博大精深,是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最为理想的载体。
一、调和“经典”与“时代”矛盾的必要性
当前中学传统经典文学的教育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中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热情令人堪忧,不感兴趣、畏难心理特别严重。即便不得不学,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它们当作学习应试技能的材料而已,难以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心灵上的熏陶、审美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固然有语言障碍、应试压力、教师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最主要的原因应是时代的隔膜。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代的距离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大多离学生生活时代太远,学生的个人阅历、文化素养与文本作者的经验难以比照,因而难以引起心灵的共鸣。二是网络对经典文化的冲击。由于大众文化伴随着城市消费文化和电子传媒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那些充斥着流行和时尚元素、崇尚轻松化、功利性与感官刺激的畅销书,网络文学正猛烈地消费着当代中学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三是过于浮躁、功利的现实环境对中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冲击。当古人“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变成今人普遍的“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韩少功《阳台上的遗憾》)的功利思想时,阳春白雪的经典作品也就成了中学生无法消受的奢侈品。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努力调和“经典”与“时代”的矛盾,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传承,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用更容易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才可能实现经典作品在中学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二、调和“经典”与“时代”矛盾的策略
调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与“时代”的矛盾,就是要找准切入点,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意义,把经典作品的核心意义与当代现实类似元素相比照、与当代类似作品相比较,或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演绎以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内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传统文化与时代思想对照,凸显文本核心价值的现实意义
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其自身所具备的内在的时空超越性,它能历经时代的的洗礼,穿越千年时空,给一代一代人思想的启迪、灵魂的震撼。不管人类思想的脚步跨越了多少时光,经典作品总有一些东西如影随形,给人以启发、给人警示、给人参照。比如孔孟思想的仁爱,屈原、杜甫诗的爱国忧民情怀,韩愈、李密文表的孝德亲情,王勃“不坠青云之志”的自强精神,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反而在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尽量做到联系现实生活,把传统文化与时代思想相对照,用当代的理念去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和“经典”与“时代”的矛盾冯碧红解读经典作品的智慧,不仅可以消除时代的距离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而且还常常会让学生有“发现新大陆”的惊喜和震撼,从而激发阅读、探索、思考的兴趣。以中学语文中的经典篇目《寡人之于国也》为例,文中,孟子在借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问题时引伸阐述的“为王之道”中,指出“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斧斤以时”为“王道之始”;“五亩之宅,树之于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实”“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为“王道之成”。这些文字所体现的大力发展农、林、渔业等经济的富民理念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及“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与当今“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的思想和“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治国理念是一致的,与我们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吻合的,甚至跟眼下的“精准扶贫”也有相通之处的。在教学中,可将两种治国理政思想相对照、对比,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让他们感受到古代的“入世”思想与现代的主动作为之间的呼应重合。这样给学生搭建与先贤对话的平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也会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二)用经典文本映照当今社会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永远新的旧故事”是对“经典”的一种形象的定义。经典从本质上讲,关注的是人类和社会在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永恒的价值和主题。我们今天遇到的许多社会问题或精神上的困惑,其实已“源远流长”。方仲永的悲剧还不时在当代“舞台”上演,“小悦悦”事件也让我们重见鲁迅笔下的那帮“看客”……著名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钟启泉教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化遗产,帮助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他所处的世界和文化环境。”讲读类似道家等思想流派作品时,学生理解难度大,可将经典文本与时下环境相结合,尽量找到二者的重合点,充分发挥其现世价值,搭建对话平台,有效地解决学生阅读之惑,甚至是心灵之惑。在中学教材中,庄子的《逍遥游》是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文章,他们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现在学习这篇文章还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在宣扬“无为”的消极思想?教师授课时,可从“健康”话题切入,联系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心理情绪的侵袭,有些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出现一些过激行为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领悟《逍遥游》中的“无为”思想,所倡导的追求自然、顺应本心、遵循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思想,正是上述心理疾病的一剂良药。因为它阐述的是追求自由、平和、宁静的心态,让精神得到解放。而文中的“鱼—鲲—鹏”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挣脱周边阻力去追求自由和更广阔的空间的一种精神解放,也是反对“人为物役”,实现自我超越的人生境界。如此将经典文本与时下环境结合分析解读,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进而让学生在经典中“见其大得其深”,这样不仅让学生解决了对文本的畏惧和困惑,而且还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让经典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精神食粮用于培育学生的积极心态,健全学生的人格的教学目的。
(三)教学形式与现代艺术交融,消除文体、语言等造成的阅读障碍